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第一篇: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戴春花 《考试周刊》2022年 第52期

       :戴春花 时间:2022-01-11 浏览:68

       话题:教育学习跨文化交际 西方文化 中华文化 价值观 中西方 摘要: 价值观是帮助人们辨别好与坏、美与丑、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等的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从而产生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跨文化差异对世界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哲学角度先介绍了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根源,然后论述了这种差异在诸多方面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能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关键词: 哲学角度 中西方价值观 差异

       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是导致中西思想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因此说,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同时研究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也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高中国人文化修养和塑造中国人良好形象的需要。

       一、价值观的内涵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价值观念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所回避不了的指令,是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的方式、认知的准绳、处世的哲学、演绎推理的模式、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的标准,等等。在中国,虽然传统的价值观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然而一种严密的、不可抗拒的价值取向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人们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际习得价值系统,它变成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他们的信仰、心态、行为、生活等诸方面可评价系统,变成他们民族性格的基石。价值观是决定人们所持看法和所采取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它与文化一样是一种抽象和概括,用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举止,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持有什么价值观。

       二、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产生的根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哲学基础和历史发展。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们的行为。

       (一)哲学基础

       对中国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哲学:儒家、道家和中国的佛教。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很重视悟性,这些哲学思想对中国人重“领悟”“言外之意”,乃至对重“含蓄”、追求“韵致”的思想方式都有很大影响。因此,中国人的所作所为都不想让人马上知道,而要让人想一想后领悟出来。中国人的思维更具有模糊性。欧美国家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以及从后来的16世纪到18世纪的弥漫欧洲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强调科学的试验,注重形式论证,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形态的外露以及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英美国家的人更重视表达的确切性,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含蓄。

       (二)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就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大幅度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并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想也逐渐遍及整个西方社会。西方人崇尚个体,向往自由平等,这种历史环境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个体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差异。

       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表现(一)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传统哲学观是“天人合一”,指的是人对大自然的顺从和崇拜,并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国自古就有“以类合之,天人合一也”,而西方哲学观自古就倾向于把人与大自然对立起来,即“天人相分”,强调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力量。所以西方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有时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必然导致集体主义取向、他人利益取向。人们宁可牺牲个人利益,也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事情常常克己守道,先人后己。同时做事情不愿得罪人,觉得“人言可畏”,为了“面子”和“脸面”,为了人际关系的和谐,有时甚至说假话,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改造自我,从而得到神力,达到神人合一。西方人的“天人相分”必然导致个人主义取向。所以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个性展现和自我发展。“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在构造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二)个体与群体

       在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和中华文化的群体主义或集体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主义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西方文化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及个人利益的追求。个体本位的意识是西方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具有最高的价值。西方文化把“个体主义”比作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个人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个性在西方文化中是极其重要的价值观念,个人潜能的发展、个人的志趣爱好及个人权利等常常是至高无上的。这也可能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强调外在的、个人的、权利的、功利的东西,而且好斗、崇尚竞争的缘故。

       天人和一必然导致群体取向,就如同天人相分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一样。中华文化注重群体关系的和谐、群体目标的统一和群体利益的维护。特别是忠孝一体的泛家族主义决定了中国传统的社会道德和价值取向,如:“在家者孝于亲”、“在朝者忠于君”。虽然中国古代是私有制,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强调集体主义,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宗旨。中华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之中,整体利益是每个个体所围绕的核心及追求的共同目标。古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家”、“国”、“天下”的和谐,追求整体的利益,可以看出古人以家、国、天下利益为重的群体价值取向。

       无论是中国的群体价值观,还是西方的个体主义价值观,都在其各自文化中的交际行为方面充分表现出来,都为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交际行为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本民族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价值观又是自己民族性格的基石。(三)权威和平等

       中国是崇尚权威的国家,在中国下级服从上级、下属要按领导指示或意图办事、尊敬长辈、教育孩子首先是要听话等,这些都是服从权威的表现。崇尚权威是与中国的内陆文化和儒家思想直接相关的。农业文化是以家庭为基础,靠血缘来维系,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人际关系呈等级性,人际交往中重关系的价值取向。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和“礼”,就是人一方面要自立,另一方面要助人。“礼”是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主张克制自己,从而达到仁,也就使社会达到和合。孔子的“礼”就是“伦理”,强调的是辈份等级差别。“仁”主张的人际关系的准则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五伦”思想。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仪”是指交际准则,即“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即做事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中国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谦卑,人们称自己的房子为“寒舍”,就连皇帝也以“寡人”自谦。因此中国人忠顺、容忍、重义、守信、谦恭、敬老尊师,人际和谐,社会有序。但是中国人也因此抑制个人欲望,限制人的发展,思想保守,人们缺少开拓进取精神。平等思想在美国深入人心,美国的家庭提倡平等,而不是等级,把孩子看作成年人来对待,尊重其人格,孩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孩子可以自己作出抉择。美国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平等地对待别人,也希望自己受到平等的对待,在生活中人们不看重家世背景,更注重本人的能力。

       平等的价值观是以海洋文化的契约关系为基础,在西方古代哲学和宗教的影响下形成的。海洋文化使人们在从事商业活动中,交易双方按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只在有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易,才最终达成契约。基督教主张众人平等,甚至要爱自己的敌人,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个性解放、个性自由,这些都为人人平等奠定了基础。(四)从人际关系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标准,而且成为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这种在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满足,包括情感在内的各种需求;在公务处理上,公私不分、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是典型的情感型人际关系模式。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工具型”。在人际关系中,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人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人们的交往原则:利己、对抗、竞争、平等、独立、求异、求新、自由、自助、直截爽快、注重隐私等。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人们也不会“人情为一线,日后好相见”,这种关系惯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人们按法则办事,即是亲朋好友也是“人”和“事”两清,公私分明。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的手段。西方文化中这种理智、逻辑超过感情的人际交往形式是典型的工具型人际关系模式。(五)价值观与家庭观念

       在西方国家,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一直渗透在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在家庭观念很淡薄的美国家庭,各人的卧室是各自的castle(堡垒),其他人不得擅入;连父母想进入子女的房间,都得敲门获准。作为对个人“利己”观的认同,西方国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造访他人必须预约,否则就侵犯了别人享受独处的自由;作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未经允许连桌上的书籍、报纸都不能动,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也就是说,每个人自我“利己”的权利在这些规范中得到了确认。

       美国的家庭行为在中国人看来,大多是难以理解的。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家”是避风港。和爱国一样,爱家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夫妻之间互敬互爱,“没有隔夜的仇”;兄弟之间情同手足,有矛盾也是“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长幼之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一家人“尊长爱幼”便“家和万事兴”,就受到公众舆论的尊敬和羡慕。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家”的神圣性很淡薄,而“亲情”氛围尤为浓郁:既相互“利他”和睦相处,“远亲不如近邻”,又乐于以“自家”的优势帮助他人。法律也有保障发扬“利他”精神,“见义勇为”者的利益的专门条文。(六)稳定与变化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的生活是“万物不变”,或“万变不离其宗”的。稳定是中国人的一种价值观,人们希望社会稳定,国泰民安;希望家庭稳定,生活平静,实现“安居乐业”。中国社会就是在稳定中求发展,使得几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保存完整。这种价值观与儒家、道家及佛教思想有关。儒家提出“内求”,主张“明心见性”,求内省及人格完善;道家倡导“无为”;佛教主张通过冥想和反省来获得自我认识、拯救和内心的平静。因此中国提倡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的内心平静,生活恬淡。

       美国文化的真谛是“变化”,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无停顿。美国人喜欢独辟蹊径,标新立异,并且不断创新,小到个人服装各异、家居和建筑各具风格,大到科技创新,无不体现变化的真谛。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形态的流动方面,如地域、职业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流动,这种变化过程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财富,更多的闲暇。变化这种价值观与海洋文化和基督教有直接的关系。海洋文化就是征服自然,从而获得个性解放,这个过程本身是运动变化的过程。(七)从时间观看中西方价值观念

       在时间观念上,中华文化是环式的、向后的,而西方文化是线式的、向前的。西方文化着眼于未来,强调向前看,认为时间去而不返。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切着眼于未来,因此未来取向是他们的重要的价值观念,对他们来说回归过去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后退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他们对目前也不是十分在意,尽管眼下生活很幸福,但他们相信未来会更幸福。由于这种取向,西方人很少循规蹈矩,很少崇拜祖宗,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尊老敬师。

       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文化更注重过去,过去意味着习俗、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对未来没有像对过去那样感兴趣,过去的经验教训往往是今天事情成败的重要参考,过去的所作所为往往成为衡量今天人们所作所为的标准。循规蹈矩已成为集体的无意识行为,因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及“前所未有”、“后继有人”之说。中国人虽然也叹息“岁月不待人”,然而昼夜更迭、季节交替的环式时间观使中国人在总体上有时间充裕感,做事慢慢来是一种主要倾向。人们对“时过境迁”有心理准备,并慢慢地期待着“时来运转”。总之,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追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价值观是蕴涵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因此不同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特有的价值取向,且这种取向一旦形成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改变的。但是,价值观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总习惯于用本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思考判断,排他文化的价值观念往往会导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及跨文化交际的失败。随着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和中国在世界的崛起,认识和掌握中西方的跨文化价值观差异,对避免和解决交际中的冲突,以及促进民族间的融合,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Canifomi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5:89.[2]Myron W.Lustig.Value Differenc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larry A.Samovar& Richard E.Potter,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Wadsworth.Inc.1988.[3]陈桂峰.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4]程立,程建华.英汉文化比较词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5]顾嘉祖.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2.[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2.[7]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李听辉.中西方价值观差异的形成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J].青岛远洋员学院学报,2022,(4).[9]深圳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6:1-15.[10]宋莉.跨文化交际学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11]王娟.中西文化群己观的差异对交际模式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2,(11):33-34.[12]许果,梅林.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及表现[J].渔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双月刊),2022,(12).[13]于桂敏,王鲍秋.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2,(3).

第二篇: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摘要:饮食文化在民族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与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任何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民族的生存环境、历史文化以及价值取向。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中西方有着天然不同的饮食文化,而不同的饮食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价值观。

       关键字:饮食文化 中西方 差异 价值观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在黄土地上崛起的民族,千百年来,翻腾的黄河和肥沃的土地供养了亿万炎黄子孙,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耕种和捕猎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饮食文化,并在一代代人的学习和传承中将其保留并发展了下来。饮食文化是构成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在距离神州大地千万里之远的西方世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和传统。由于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西方人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成为主要是以放牧、打猎为主的游牧民族。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中以动物性食品为主,这一点从根本上与中国人以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性食物为主的饮食结构完全不同。而这些饮食文化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两种不同的中西方文明,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中西方的价值观。

       饮食由于地域特征、气侯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食材、口味、烹饪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一定程度的差异。也正是有了这些差异,饮食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不同的饮食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思想与观念,而不同的思想与观念又在潜移默化中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总体可以从饮食观念、饮食结构、饮食礼仪和饮食方式这四个方面来讨论,并通过这四方面的论述来阐明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点。

       首先,从饮食观念上来看,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中国菜肴极其重视“味”,其次才是“色”与“香”。所以中国的厨师都善于应用各种调味料,对菜肴的味道的把握有着极高的水平和自我要求。这一特点在川菜和湘菜这两个菜系中尤为突出。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从中餐追求“味”和西餐重视“营养”这一差异可以看出,中国的饮食文化蕴含的更多的是对美和愉悦的追求,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价值观中对美性的向往。而西方饮食文化则从理性出发,坚持食物的营养大于一切,偏爱食物的原汁原味,这充分表现出西方人价值观中爱科学、重理性的精神。

       其次,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作为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农业大国,国土疆域辽阔,物产丰富,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饮食来源丰富。但也正因为地域广阔,不同地域之间有着不同的饮食结构,但总体来说,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性食物还是占据了中国传统饮食结构的大部分,这一点不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是相同的。在中国古老而漫长的历史中,谷物作为主食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而作为受赠者的我们,也对这种谷物产生天然的感情。正是这种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使得“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在古老的中国一直经久不衰。在这种思想的熏陶下,从古至今,大多数中国人都向往和平、无争和安定的生活,这种情感也逐渐在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中扎根下来,并根深蒂固,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点。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中国人统治别人的欲望明显要比白人弱的多,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民族,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和友好,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这种通过饮食文化衍生出来的对“天人合一”境界的向往及推崇使得中国人天生就有着与人友好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这也是中华文明的立世的旗帜。然而,在西方世界,由于自然气候等地理条件的不同,西方人在历史演进中产生了不同于中国农耕文明的产物: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前者使得人们在饮食结构中更偏向于动物性食品为主,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西方人探险与征服自然的性格特点。这两种文明可以说直接影响了西方人的饮食结构。在西方人的餐桌上,最常见的是牛奶面包和肉类食物,他们对动物性食品的依赖如同中国人离不开五谷杂粮一样。然而这种饮食结构上对动物性食品的高程度依赖使得西方人不得不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为了生存再去寻找资源的根源所在。而这便激发了西方人传统价值观里征服自然的思想。西方人认为人高于自然,人可以通过学习和创造改变自然,从而获得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这种从饮食文化里反射出来的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在西方人的价值观里随着历史发展而逐渐根深蒂固,成为西方文明的鲜明旗帜。

       从饮食结构的差异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的价值观不同,前者是与谷物为伴,主张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后者则是崇尚食肉者的竞争文化,宣扬征服自然的精神。

       再次,从饮食方式上看,由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饮食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不同餐具的使用。

       很明显,选择不同的餐具绝不是出于偶然,而是中西方不同价值取向的反映。根据克拉克洪的观点,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三种不同的文化取向:(1)认为人类屈服于自然;(2)认为人是自然固有的一部分;(3)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中国人使用筷子,西方人使用刀叉,这是众所周知的。在中国,使用筷子的人们因为没有刺、戳的不文雅行为而显得比较优雅、有教养,他们对待食物的态度也显得文雅、温和。著名的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曾经谈到筷子的使用,他说,筷子不像刀叉被用来切、刺或戳食物,因此食物不再是人类暴力下的牺牲品而变成了人们通过筷子和谐传递的物质。事实上,在这种意义上,筷子已经成为人与食物之间文雅的媒介,而且它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从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筷子我们便可以知道中国是奉行第二种价值取向的国家。在这种价值取向下,中国人行事时力求与自然平衡,尽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强烈反对并尽量避免攻击或侵略。

       克拉克洪的第三种价值取向在许多西方国家得以体现,在这些国家,人们相信自然界是要被人类控制、驯化和征服的。由于生态或历史的原因,许多西方国家的祖先靠打猎为生。肉就成了人们的基本食物来源并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食物。为了在严峻、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人们必须擅长狩猎即使用如刀、叉、剑、矛等武器与动物搏斗或杀死动物,这就导致了他们侵略与冒险的性情。与筷子相比,刀叉代表着暴力、残忍和对食物的毫不掩饰的毁坏。事实上,西方国家的饮食方式体现的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

       从对餐具的不同选择可以折射出两种文明的不同价值观,即中华文明的重和谐尚儒雅的传统和西方文明的冒险与征服的精神。

       Abstract: It is a fact that the diet culture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national culture for the reason that it influences both our material and spiritual life.To some extent,the diet culture can reflect the survival environment,history and values of a nation.Due to so many differences exist in diet cultur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ern world,their values are very different form each other.Key words: diet cultur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ulture differences values 参考文献:

       杜莉.《中西饮食文化比较》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英)罗伯茨(Roberts,J.A.G.).《东食西渐: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22

       《中外饮食文化》 隗静秋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22

       《筷子、手指和刀叉——从饮食习惯看文化差异》 蔡德贵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22 《西方饮食文化》 杜莉 孙俊秀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22

第三篇:从价值观角度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价值观角度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价值观是个人对周围世界中的人、事、物的基本看法,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健康心理是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本文的宗旨,建议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价值观;中学生;心理健康

       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Gordon Willard Allport,1897~1967)曾指出:“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它也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价值观的角度对中学生施加积极影响具有一种方向性的意义。

       一、价值观的心理学内涵

       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 1951)认为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区分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差异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是个人对周围世界中的人、事、物的基本看法,是人们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时所依据的一系列最基本的准则或尺度。

       (一)从内容上看,价值观包括价值目标、价值手段和价值评价

       价值目标是个体思考、确定并追求的对其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是关于“人的行动是为了什么”的问题。价值手段是个体为达到价值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关于“人怎样行动”的问题。价值评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做出的判断,是关于“人的行动有无意义和意义大小”的问题。价值评价是价值观的重要方面,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人生和社会行为的价值进行评价,并由此产生值得不值得、幸福不幸福的价值感和意义归纳,从而对价值目标和手段的方向和程度以及相应的社会行为产生或促进或维持或组织或改变的影响。

       (二)从心理结构上看,价值观包括认识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 认识因素是指对事物价值属性的感知、理解以及对事物价值大小的认识、评价。一个人对事物形成价值认识的同时,相应的也产生了对他的情感体验。当一个人认识到某事物能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时,就会对它产生肯定的情感,或尊敬他、或同情他或喜欢他,而当一个人认识到某事物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有害于自己或他人时,就会鄙视它,憎恨他,厌恶他。意志因素是指一个人从自己的价值认识出发,根据自己的选择性情感体验,采取措施,克服困难,以追求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或实现自己确定的价值目标的心理过程。影响价值观念形成的因素有个体的需要层次、自我意识特点和生活经验。人与人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就是由其生理、心理和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的差异造成的,而这些价值观念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情绪和人格发展。

       二、价值观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关系

       (一)中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是由个体的价值冲突引起的

       目前我们中学生正处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磨合、交融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处于价值选择的困难之中,也就是出现了价值冲突。它包括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这种价值冲突表现为个体的心理冲突,冲突不能及时解决,个体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导致情绪问题,发展成为心理问题。如中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出现的自卑、自负、嫉妒、空虚、双重人格、自杀、自我封闭、盲目从众、逆反、自私、享乐等,这类心理问题的根源实质就在于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自卑、自负就是自我评价不正确,过多地自我否定或过多地自我肯定,产生的一种狂妄自傲或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嫉妒是因为只注重暂时的表面利益,看重优越的地位及孤立浅薄的评价方式引起的;空虚就是过分讲究个人得失,一旦个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万念俱灰等错误观念导致的;双重人格的形成,是中学生律人律己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评价标准在并存中彼此消长的反应;而自杀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因价值评价的客观性和多维性等因素的不合理性造成的,这种不合理性是个体对当前挫折产生了错误的态度和认知。自我封闭的学生很少或不受外界影响,极力维持已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使自己陷入怀旧、失衡、自得状态中,过度的恋旧使他们思想封闭,不愿与外界交流与沟通,因而感到孤独。盲目从众的学生,面对新的观念、思潮、娱乐方式、流行文化在未作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情况 下,盲目模仿,从而导致社会角色混乱。具有逆反心理、自私心理、享乐心理等的学生就是价值观念错位。

       (二)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因素是通过个体的价值观而起作用的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既有生物因素、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学校状况和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区域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气质、性格、情绪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身处相同的环境,面对同样的压力和挫折,不同的中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其实也就是其价值取向不同。古今中外学者有关心理健康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心理状态、成长发展、社会适应和道德伦理,其可以看出价值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第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求自己能自知、自控、自律,从而使自己保持愉快的情绪,充满自尊、自信。

       第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要求个体了解外界,积极支配环境,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对于适应的一些信念如宽容、热心、友爱和合群等,本身都是价值观念。

       第三,具备积极的成长发展趋势,要求个体不断成长、不断成熟,走向自我完善,怎样走向“自我完善”,这就是关于“自我”的一系列价值观念。

       第四,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马斯洛提出人们应向着“越来越完善”努力,也就是向着大多数人叫做美好的价值前进,向着安详、仁慈、英勇、正直、热爱、无私、善良前进。心理健康的伦理道德标准就是要求个体具备进步的价值观。

       (三)协调的、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条件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心理健康的一条标准是:“是否具有一种正确合理的哲学观。”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也说过:“一个人只要有了合情合理的哲学观,那么他就不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困扰。”我们中国也有世事无好坏,心境使其然的说法。这里说的哲学观、心境事实上指的就是一种认知、一种对现实的看法,即价值观。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拥有和谐统一的人格系统,价值观念是人格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部份,使人生观的核心。它最能体现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因为人的活动选择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而这种思考过程总是和这样的五个问题相联系得:需要与否、喜欢与否、值得与 否、能够与否、实行与否。这五个问题都必然和一个人的认知———价值取向相联系,如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对事物是否值得的考虑就是由价值观所决定的。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它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输入总是通过认知(主要是价值观)的转换,而使刺激具有了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意义。各种认知是相互协调、是否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心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平衡,它是一个人心理正常运作的主要条件,是一个人心理过程的背景。如果人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处于一种协调的状态,人的心理就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反之当价值观处以一种矛盾的和不稳定的状态时,处于不平衡状态中,就会产生认知失调,造成不快,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为此一个人具有协调的、稳定的、正确的价值观就成了我们良好的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条件。

       三、建议

       中学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存在必然的联系,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健康的心理是中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基础,所以,笔者建议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增强中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中学生常常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困惑中,感情的激动多于理性的思考。学生们感叹学校教育和社会现实的反差,也感受着外部教育和自己内心价值判断水平、道德水平的矛盾。再加上社会上各种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使他们在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摇摆性和反复性。因此在中学生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恋爱等方面出现的孤独、矛盾和困惑,我们要正确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知识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人际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健康价值观等。价值观作为他们的行为观念体系,指导着他们的行为方向,对于他们的人格养成、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质性意义和作用。

       (二)进行价值观教育时,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

       中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采取单一固定的方式常常难以奏效。实践表明,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从对象看,应采取多层次的教育,在中学生价值观中,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文理差异、个体差异等,应根据不同的对象实施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内容上,应围绕价值观这个主题,根据不同需要适当变化,进行立体化教育。通过各种专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从 而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形式上,应尽量多样化。如果老是采用一种形式,它们就会感到厌倦。由于价值观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容,同时中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花样翻新。因而在教育中采取生动活泼、中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就会增强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构建多样化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我国教育工目前已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并进行实验尝试的主要教育模式有:整体构建模式、情感教育模式、活动教育模式、心育工程模式、学会负责教育模式等。国外学者提出的价值澄清模式理论,强调道德或价值观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出来的,而不是靠教导获得的。价值澄清理论对于我们构建多样化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有着启发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中学生价值观教育模式更应体现多样化色彩。包括:第一,情境教育模式,指根据教育内容和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典型场景,使学生在典范的激励中,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受到教育;第二,案例教育模式,指利用现实生活各个领域中具体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迹、事件、活动的记述组织课堂教学,以达到教学目的;第三,双向互动教育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具体问题,通过和学生的对话、交流、研讨,达到教学相长,从而实现教育目标。

       (四)融价值观教育于多学科的教学之中。

       第一,要从文化知识教育角度考虑。文化教育要真正地与中学生的精神思想融合,成为个人血肉之躯的一部分,并使之转化为中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念;第二,要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考虑。价值观教育决定中学生的主体意识、目标理想、规范体系、实践模式、价值本位的取向,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维护人格的完善、个体的身心健康;第三,要从法制教育角度考虑。在当前社会失范现象比较严重和人们的自律意识匮乏的情况下,强化法制教育有助于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注意培植并发挥中学生先进群体的积极作用。

       同辈群体对于价值观的确立有很大影响,我们应重视这种影响,加强对中学生同辈群体的正确引导。要培植中学生先进群体,并发挥其典型示范作用。例如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通过广泛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使中学生更加理性地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未来,深刻反省自身,在为社会服务、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使自己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 价值观。

       (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载体的积极作用。

       许多文化现象是携带价值观的传播媒介,有些甚至是价值观的体现、象征或标志。第一,要充分利用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影响作用;第二,要有效发挥校园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包括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校风、教风、学风、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学校的传统和习惯、学生社团及文化活动、学校的环境布局等方面。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于陶冶中学生的情操、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中学生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七)要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

       家庭和社区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一些家庭教育的缺陷日益显露,家长要么过分溺爱孩子,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要么对子女管教过严,使他们形成了冷酷、缺乏自信等不良性格特点,这都不利于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中学生通过参与社区生活,可以获得各种角色扮演的机会,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社会规范及其对个人的约束。我们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外环境。

第四篇:从食品成分看中西方饮食结构的差异

       从食品成分看中西方饮食结构的差异

       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活动,需要的营养素很多,但概括起来可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据一些科技人员研究,许多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病、癌症等等都和目前人们饮食品种单纯有关,世界上营养不足的人仍有15% 左右[1] 而且,我们先人提出营养二字的涵义,实在和国外一些国家所用的 Nutrition 一词不完全一致,西方的这一名词指的是以滋养、养料的涵义为主,没有明确包含有中国古代的“营”字,“营”者谋取营运也,中医的营、卫、气、血之一也。

       1.中餐的营养成分 中国居民传统膳食是以谷类事物为主要能量来源[2],它所提供的热量约占膳食总热量的75%,所提供的蛋白质约占蛋白质总量的66% 而动物性食品所提供的热量约占8%,所提供的蛋白质约占11%。这样的膳食结构在营养学上称为高谷类膳食,它含有一定数量的蔬菜、水果,但由于中国居民传统的烹饪技术及对口味的要求,许多蔬菜在洗、切、煮等过程中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健康物质被剔除了。由于谷类食物蛋白质含量不高,其氨基酸组成又不完善,这类膳食提供的蛋白质不仅表现为数量不足,其生理价值也较低,钙的摄入量不足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利用率低,维生素含量不足也是这类膳食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膳食结构的调整,粮食消费量逐年下降,而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则呈上升趋势[3]。但是,根据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结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经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种“西方化”或“富裕型”的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为了改善传统膳食结构中存在的不足,中国营养学会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组成了专家委员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4]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5]。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它所建议的食物量,特别是奶类和豆类的量可能与大多数人当前的实际膳食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某些贫困地区来讲可能距离还很远,但为了改善中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这是不可缺的,应把它看作是一个奋斗目标,努力争取,逐步达到。

       2.西餐的营养成分构成 当前发达国家上行的是过盛行膳食,以肉类物质为主要能量来源,其特点是含能量密集过多,富于油脂和食糖而缺少复合碳水化合物。虽然营养素供给不足,会导致营养不足,出现多种营养缺乏症,但如果营养摄入过多,则会引起营养摄入过剩,这不仅加重了消化器官的负担,引起胃的疾病,同时这也是肥胖病、心血管病与糖尿病的根源,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西方国家目前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因此普遍推荐中国的膳食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在“吃什么?怎样吃?”的问题上,中西方由于各方面的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中国人在饮食上更注重口味上的要求,而西方人更注重营养的搭配。

       可见,合理饮食,平衡营养是保障人体健康的关键。中餐风味与西餐风味的比较 菜肴之美,当以味论,而味首在本味.个国家的民族食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国家民族的某些特色,比如德国菜肴实惠,富有家庭便餐风味,就表现了德意志民族的朴实性格和务实精神。

       中西方由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对于食物在口味上的要求也不一样。综上所述,“吃”作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不能停留在“吃饱”上,而应该考虑怎样“吃”才能吃得有营养,另外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世界各地的风味美食也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接受。

第五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推荐本文

       -----------------

       饮食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交往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了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22)04-53-02

       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一直是我国外语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几个因素促成和发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其次是交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全球性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为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流的强烈愿望,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从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方式的差异、饮食对象的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

       (一)西方人关注营养与生存

       英美人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带血的牛排与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以为它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

       (二)中国人追求美味和享受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在中国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家庭宴客,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不单纯是为了饱和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烹调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可以说营养问题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

       中西方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影响。

       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仍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一)西方人崇尚自由,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饮食文化中明显体现出“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纵有搭配,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泾渭分明。“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 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二)中国人向往和谐,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当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其称为“珠联璧合”。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 1=2”那么简单,而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

       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欢一日多餐,这比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他们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如肯德基的炸鸡不仅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甚至可由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标准。在中国烹调中,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同样是“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是不同的。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最常用的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甚至上百道菜式。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四、饮食习惯的差异

       

       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烹饪时不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对身体不利。

       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

       综上,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年第12期。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5]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6]金正昆:《商务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