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内控制度建设为抓手 推进公司经营管理规范运行
以内控制度建设为抓手 推进公司经营管理规范运行
旅服公司下设四个分公司、七个直属车站经营部和一个高铁配餐中心,所经营的业务为济南局客运站内的商业开发、高铁餐售、大宗商品集采集供和保洁洗涤业务。作为一个新成立一年多的单位,面临资源优、业务新、风险多等问题,如何紧紧围绕公司经营发展目标,以内控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事前防范、过程管控和全过程监督,实现了公司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经营管理健康发展双赢的目标,是公司财务决策与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研判经营风险,为内控制度建设提供方向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拥有优质资源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如果这些优质资源不按程序和标准进行开发和利用,就容易出现各种经营风险,影响企业健康发展。为此,从企业内控风险防控角度,认真分析、排查资源风险源点,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
(一)外部商家想方设法追逐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是公司内控制度建设的外部动力
1.车站商业开发成为商家竞争的焦点。
车站商铺招商和大宗商品集采集供是旅服公司主要的经营项目。招商工作开展初期,商铺招商和大宗商品采购信息发布后,立即吸引了众多商家前来洽谈租赁业务,有限的商铺资源出租和在旅客列车上销售近百种商品的信息,顿时成为上百家客户竞相竞争的目标;一时间,托关系、找熟人、给扣点、送赠品的客户纷至沓来、挤破门槛,这种众多商家“抢商机”的景象让公司感到,资源优势既能带来较大商机,同时又能带来较大的廉政风险与危机。如何加强风险管控,按制度和流程进行规范操作,把好招商关、用好优势资源,成为摆在公司面前首要的议事决策工作。
2.集采集供项目成为商家竞相追逐的热点。
旅服公司负责局管内35.5对高铁动车餐饮和62对普速旅客列车商品销售,采购商品涉及上百个品类,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在商家眼里车站就是“顾客最多的超市”,旅客列车就是“移动的商场”。为了打进铁路客运销售市场,商家们纷纷亮出“绝活”、拿出“杀手锏”,大企业以著名商标和信誉为软实力,以畅销商品为硬实力,想在车站和旅客列车商品供应方面抢占较大份额;食品原材料供应商直接带着新鲜果蔬在招商信息发布会上进行促销宣传、推荐食材;连小商品生产企业都涌进了招商信息会现场,想把上百种旅游商品推荐到列车上销售。公司在招商信息发布会上既看到大繁荣带来大商机,又看到大商机背后可能隐藏的大风险,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必须从源头把控,将权力放在内控制度的“笼子”的决心。
(二)公司内部管理面临的挑战,是公司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
公司成立初,面临着经营业务、人员队伍、市场形势和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成熟的商业开发和商品集采集供等制度、模式、标准、流程可以遵循,为公司经营管理和内控建设增加了难度。公司在经营业务开发之初,就要坚定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实现规范管理、依法管理的决心和信心,所有的业务要先立标准和流程,在标准和流程的指导下进行。
二、整章建制,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根据公司经营特点,公司边建章立制,边探索实践,边修改完善,根据经营形势和风险管理需要,从制定规范管理、促进经营发展的细则、办法入手,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编好内控约束的“笼子”,让权力在制度的控制下运行。
公司结合招商和集采集供招投标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车站商业开发管理办法》、《商品集采集供管理办法》、《物资设备采购及招商管理办法》和《物资设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办法》,《济铁旅服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2022年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同时新建立了《供应商评价管理指导意见》、《商品评价管理指导意见》、《高铁动车及既有列车新商品试销制度》和《多彩旅程驿站直营店(超市)经营管理指导意见》等制度办法。上述制度办法的出台,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过程管控,让经营管理行为在“阳光”下运行
1.加强流程梳理,明晰内控环节
在每一项重点工作的推进上,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为经营管理的运行提供清晰的遵循。如在集采集供业务的组织实施过程,每一次集采集供项目的实施都要遵循方案制定、项目审批、计划制定、评委组成、项目实施、合同签订等既定的流程运作。
一是方案制定。在对集采集供大宗商品采购、高铁备品采购等进行公开竞标前,要根据《集采集供管理办法》和《路局招投标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必须由公司集采集供领导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是严格评委组成。在商品集采集供招标评委会的组成上,依据商品采购范围、使用单位的不同,公司分别邀请铁路局有关专家、济南、青岛两客运段以及使用单位一线职工为代表参加的谈判评标,每一次评审委员临时组成时间一般仅提前一天通知,评委成员随机组成,最大限度减少投标商家与评委了解和沟通。
三是科学设定评分标准。根据商品性质和特点不同设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和权重,对于包装食品,由于供应商对渠道的占领和销售业绩的双重诉求,公司在设定评分标准是“费用、价格、质量”并重,对餐料类和百货类商品,则以注重质量和价格为主。
四是综合评定,现场公布结果。公司招标结果的确定完全通过评委会决定,根据评委会现场打分结果确定中标商家,现场签订中标意向书,有效减少了外界因素对招投标结果的干扰,树立了旅服公司集采集供工作完全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运行的良好形象,广大商家也逐步认识到旅服公司严格按照制度运行的经营特点,是真正的阳光透明。
广大商家因此放弃了以往找关系、拉人情等想法,而是集中精力研究市场、研究竞争对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好铁路的市场资源,因此铁路站车资源价值得到重估,这也是旅服公司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的根本因素。
2.实施“谈”“招”分离,建立分权制约机制
在公开招标过程中要实施日常接洽和公开招标不相容原则,即在日常工作中与供应商接触最多、联系较多的分管领导和部门不参与公开招标的评审,招标组织和评审人员则不参与供应商的日常接洽,实行“谈”、“招”分离,实现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目标,确保了招标程序的公开、公正与公平。
3.强化对评委专家库的建设
分项目建立评委专家库,要根据商业开发、集采集供范围、商品不同临时组成由公司领导小组成员、路局有关处室领导、站段及经营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评委会,成立由旅服公司纪委、法律顾问组成的监委会。在招标前由公司负责招标的负责人临时选择参与招标的评委,减少了招标项目的人为干预。
4.实施供应商源头防控机制
要对中标供应商实施实地考察的程序,特别是采购量大、金额大、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冷链食品、肉类、奶类等食品企业,由路局卫生监督所、济南客运段、青岛客运段等专家、领导和使用单位到重点的供应商实地考察,确保进入铁路的食品企业实力强、信誉优,安全有保障。对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对个别不符合质量和卫生要求的供应商暂停采购。同时,公司将源头防控机制纳入与供应商评定机制中,为今后优化供应商结构,提高合同履行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强化监督机制,为公司经营管理保驾护航
制定文件、管理办法仅仅是规范运行的基础,在日常的工作中,公司要做到按照既定的制度运行,让经营管理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将各项工作按照制度的规定留下运行的轨迹。公司要在抓经营促发展和促进规范管理上形成了“两手抓、双促进”的氛围,形成上级包下级,分管抓部门,部门抓系统的层层包保、责任到人的内控监管体系。
1.做好事前防控,严格风险源点管控
一是根据实际,制定方案。公司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结合经营活动实际,制定不同的风险防范卡控措施。在制定商品集采集供、物资设备采购及招商管理等制度办法的基础上,严格履行“招、投标、竞标、评标实施细则”和“竞争性谈判程序”,认真制定商品集采集供实施方案,详细制定推进计划,经公司审批后由集采集供工作小组严格执行。二是警示谈话。公司纪委要定期对集采集供工作小组、评委会组成人员进行廉政谈话,对相关风险和廉政要求进行预警或提示。
2.强化监督,严格环节监控。一是要落实“三公开、一承诺”制度。公司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党风廉政监督员,随时了解各分公司经营活动情况;纪委为全面监督风险卡控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落实了“三公开、一承诺”制度,即:公开纪委办公电话、网址、举报信箱,如有举报立即查处、及时反馈查办信息。做到过程有控制、监督有渠道,查处有落实。
二是签订廉政协议。在中标后、签合同之前,纪委还要与商家进行约谈告知公司廉政制度和相关要求,如发现违规行为,一经调查属实,将按照违反合同条约处理,同时终止合同。与此同时,与商家签订《廉政协议书》,用于约束双方的经营行为。
三是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对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廉政规定的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案例片,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强化行为准则,从思想深处加强对权力运用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条件机制,从而彰显制度对权力的约束力。
3.做好事后督察,定期开展廉政座谈会。
公司要坚持做好对商家的事后回访制度,开展供应商廉政座谈会,组织开展“廉政倡议书”活动,了解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经营管理者是否有违规、违纪现象,倡导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从而确保公司经营活动健康发展。
旅服公司一年多的经营启示说明,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只有做到事前充分预防、警示,完善制度;事中强化监督,过程监控;事后跟踪督查,源头检查,才能贴紧中心并在公司经营发展和廉政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只有抓好源头防范,搞好制度卡控,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才能确保公司经营管理健康发展。
简介
王永强,山东济铁旅行服务有限公司总会计师,1978年11月2日,工商管理硕士,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第二篇:汇报材料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科学执政能力
南定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制度建设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核心内容,基层党组织的科学执政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制度的完善与设置。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载体,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科学执政能力,将贯穿南定2022年基层党建的始终。
一、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建立完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一)积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根据区委统一部署,今年在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将按照要求,搞好宣传发动,抓好每个阶段的活动内容,力争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把握科学发展要求,探索科学发展方法,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本领,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同时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突出抓好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等精神的学习,学出深度、学出效果,着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上下功夫,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健全让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各项制度。进一步转变镇、村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着力在解决阶段性重点、难点问题上下功夫,以树立“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大局意识、务实意识、效率意识”为重点,自觉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扎实做好村居两委成员培训工作,1
以理论学习培训为手段,围绕提高村“两委”成员履行职责能力的要求,重点加强工作职责、工作规范、政策法规、工作程序、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增强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积极扩大党内民主,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内部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探索推广党员议事会、旁听党组织会和“双述双评”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进民主管理。
(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党员联络和服务群众机制。今年我们将更大程度地发挥党员服务中心作用,建立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一帮一”、“一带一”联系帮扶活动,特别是给与病残和老年体弱的党员更多帮助,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温暖。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一方面完善党内事务“代办服务”制度,加强镇村服务中心(站)建设,探索推广“党员志愿者”、“党员设岗定责”、“无职党员管理”等形式。另一方面做好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认真落实“双推双考双公示”制度及谈话制度,严肃党员发展纪律,实行党员发展责任追究制,切实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扎实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行建立组织、理顺关系、参与活动“三位一体”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远程教育管理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站点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和远程教育的“管、学、用”水平,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各站点和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远程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以扩大基层民主为重点,不断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民自治机制
一是切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今年我镇将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载体,全方位做好基层党建的各项创新,充分发挥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三级
联创”活动,积极开展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个好”党员活动,为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加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切实规范村级事务管理。结合每个村的实际情况,依照有关法规政策,制定和完善村两委议事规则,教育引导村干部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并通过建立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等制度,不断巩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同时大力推进民主管理,落实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等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健全议事决策规则,切实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明确规定凡是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决策出台前,必须由村“两委”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等,进行民主听证,广泛酝酿,不能由个人或少数人决定。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突出抓好村务公开的落实。在公开的程序上,由事后公开逐步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公开发展;在公开的形式上,实行张榜公布与接受村民质询相结合;在公开的内容上,实行村级政务、事务、财务全方位公开,并将财务公开作为重点,要求在每月5日前对上月财务状况进行公布。对涉农政策、涉农工程、惠农补助、涉农收费等,全面真实向社会公开。
三是切实深化“强基工程”,健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淄博市村级组织管理规定等六项制度》、《淄博市农村工作流程》等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逐步推进党务公开。今年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文件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对各村居半年和年终考核办法,加大“群众满意度和村(居)民生活福利保障”的分值,并修改村干部退休和劳动保障办法,争取尽快出台办法,以进一步完善激励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以党建工作不留空白为目标,不断扩大基层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去年以来,我镇根据非公有制企业特点,党委着眼全镇总体格局,把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工程来抓,多措并举,不断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我镇将继续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组建,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进一步对我镇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摸底调查,掌握全镇非公制企业的数量、规模、经营状况和党员分布情况,适时调整我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台帐,因地、因企制宜,抓好党组织组建工作。要对规模以下企业进行分组、分类,逐步覆盖到所有非公企业。二是抓指导,保证党建工作正常开展。形成非公企业党建现场会工作制度,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针对目前部分企业仍然存在工作不规范,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的问题,进一步发挥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的做用,深入企业调研,指导帮助企业党组织突破薄弱环节,抓好支部班子建设,加强阵地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实现党员活动有阵地,有内容,有活力,党组织有向心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保证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抓活动,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力。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一主题,利用上党课、党员活动日,强化党员思想政治、科技和市场经济教育,增强党员党性意识、奉献意识,优化党员知识结构。落实好发展党员制度,做到把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优秀员工,提高党员整体素质,做到党的活动与促进企业发展相结合,扩大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力。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着重在如何调动非公企业主在党建方面的积极性、如何发挥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等方面狠下功夫。
四、以工作创新为目标,努力抓好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模式 我镇现有的村级党员来源很多,与村经济利益无关的党员也很多。从村两委换届和平时的党员活动来看,对于户口不在本村,且与本村的经济利益无直接关系的党员管理难度很大,其中有部分党员起不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们将广泛征求意见,探讨农村党
员管理新方法。如:针对三泉村党总支换届后的情况,我们对村37名党员进行谈话征求意见,准备设立两大支部:一是村支部,主要管理户口在村、有村房,并且与村经济有直接关系的党员;二是企业支部,主要管理户口不在本村、户口在本村为非农业户口、或是本村农业户口但长期在企业工作,本人愿意在企业支部的党员。企业支部只进行正常的组织生活,不参与村管理表决。待一至三年一切正常后,逐步将企业支部划归镇劳动保障党总支(或单独成立镇经济发展党总支)管理。年内准备将郭辛村党总支、翟家村党支部以这种模式进行探讨、试点,如果能够成功,我镇将全面推广并实施这种管理模式。
以上是我镇今年组织工作的思路,工作任重道远,任务光荣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作为,努力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为发展镇域经济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022年2月16日
第三篇:以作风建设为抓手
以作风建设为抓手
全面提升政协机关服务效能
山阳县政协崔忠敏
政协机关作为政治性、统战性、思想性和纪律性要求都很高的机关,承担着为人民政协履职提供服务的各项工作,其服务性质更为明显。近年来,我们山阳县政协机关以机关党支部为阵地,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力,努力提升机关为工作大局服务、为履行职能服务、为政协委员服务的能力,致力于打造文明和谐、团结向上、优质高效、清正廉洁的机关形象。机关服务效能和对外形象不断提升,有力地增强了政协履职的社会公信力和群众认可度。
一、在学习研究上,做到真学真用。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注重文化濡染,促使机关干部静下心来读书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将学习成果融入工作实践。党支部先后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庆祝建党90周年、革命传统教育等主题活动。结合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协商调研课题,邀请专家学者作讲座,举办登山比赛和体育竞赛,帮助机关干部拓宽视野。开展“荐书、读书、评书”活动,定期推荐学习书目,并开辟学习园地和宣传橱窗,定期登载机关干部的学习体会文章。明确机关干部学习的硬性要求,做到学习有计划、读书有笔记、发言有提纲、体会有文章“四有”的基础上,提出每人每天自学不少于1小时、每人每年至少撰写2篇学习心得体会和1篇调研报告并力争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文章的要求,将其列入述学、评学和考学内容。近年来,机关干部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政协机关党支部被评为学习型机关创建先进单位。
二、在组织观念上,做到步调一致。步调一致,就是要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真正做到服从大局不犹豫,围绕中心不动摇。每年根据市委中心工作和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主要精神,及早制定《工作要点》和《实施方案》,将全年工作思路由虚化实,成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并对每一项重点工作细化、量化、具体化,提出明确的要求和完成时限,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和承办的委办。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组织外出学习、考察以及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专题教育活动等,增进机关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激发机关工作的活力,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工作氛围。
三、在履职服务上,做到优质高效。政协机关在人民政协履职过程中主要发挥参谋助手和服务保障的作用。坚持高点定位,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不断提高办文、办事、办会的质量,力求使每项工作做到领导满意、委员满意、群众满意。调查研究是政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协机关在政务性服务过程中,积极探索,主动作为,采取调研方案制定前预先调研、小队伍调研,大范围协商等办法,为做深做透协商课题提供了有力保障。会议是政协协商议政的主要形式,不断优化会议活动的组织方式,邀请政协委员和部门代表列席政协有关会议,组织各人民团体、工商联在政协常委会议上专题发言,通过整合力量、开门议政、兼收并蓄,增强了协商议政的实效。开拓创新是政协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政协机关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政协履职的新方式,通过开展专题监督、委派民主监督员
等,丰富了民主监督载体,通过建立社情民意信息专报,不断拓展政协社情民意信息量,促进了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在机关干部中强化了对委员履职管理与考核,自觉地对委员服,主动为委员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努力使政协机关成为“委员之家”。
四、在制度建设上,做到执行到位。制度只有落到实处,得到有效执行,才能发挥效用。在机关管理和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及时修订完善了20多项规章制度,把一些成功的做法提炼上升为工作规范,并保持好的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严格执行机关议事规则、认真落实机关财务制度、坚持物资采购、车辆管理、对外接待和老同志服务等工作制度,确保机关运转协调有序、规范高效。积极探索政协机关考核激励的有效举措,在严格执行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机关先进委办考评工作。讨论修订先进委办考评方案,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年终机关委办按照量化指标进行对照检查,集中述职,组织政协机关考核领导小组、委办代表及服务对象代表分别测评,并将考核结果与委办年终奖金兑现挂钩,调动了机关干部职工创先争优、勤奋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在形象塑造上,做到清正廉洁。随着政协事业发展和作用发挥,社会各界对政协的重视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们以贯彻中央《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廉政准则》为重点,把经常性教育与严格管理结合起来,使机关干部进一步认清政协组织和机关也是社会公共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不存在“真空地带”。组织机关干部认真学习和模范践行《山阳县公务员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等活动,定期组织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会、述职述廉会和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等,引导机关干部保持良好公仆形象。认真落实《中共山阳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十项规定》和《政协党组关于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以委办为单位,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促使机关干部调查研究更加深入、联系各界更加紧密、帮扶基层更加扎实,树立起政协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整治为官不为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整治为官不为
[关键词]为官不为;表现;治理方法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于解决党员干部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善了政治生态,净化了党风政风,提升了党应对新的挑战、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能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教育管理党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力抓手。改革越到紧要关头,就越需要领导干部在位有责、挺身发力。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目前,在基层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结合在全体党员中进行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党员责任担当意识,多策并举,治理“为官不为”。
一、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敢于担当
“担当”二字,对每一名党员来说都是沉甸甸的。共产党人的担当,需要决心、智慧、胆识,还要承担风险,需要吃亏奉献,甚至牺牲的精神。
早在2022年,习近平同志作为当时的中央党校校长,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时就说过:“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连,有权必有责。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2022年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一)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夙夜在公、励精图治,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以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二)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更需要领导干部的担当
当前,我们正站在新的?v史起点上,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风险更大、难题更为集中的挑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需要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有强烈的担当精神,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多次强调责任重于泰山,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能够担当,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三)强化责任担当,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五个面对、五个敢于”
二、“为官不为”是缺乏责任担当精神的集中表现
当前。领导干部“为官不为”具体表现为:推卸责任,善于打太极、欺上瞒下,遇事和稀泥、求稳怕乱,忙于做样子。“为官不为”的实质是“庸政”、“懒政”、“误政”行为。
(一)“为官不为”的主要表现
一是面对现实“不会为”。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处于深化过程中,旧体制向新体制转换时期,旧体制没有完全废除,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在体制、政策、机制上许多领域还处于“真空”“断档”状态。个别领导干部领会能力不强。造成思想迷茫,行动没有遵循,存在“没有政策等政策、有了政策等经验、有了经验等等看”等惯性思维,回避矛盾,不敢担当,不思作为。
二是明哲保身“不敢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后,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规范领导干部行为的一系列规定。一些领导干部却把规定当成“为官不易”的理由,认为“干事就难免出事”、“定规矩就是不让去干事”、“只有不干事才会不出事”,为避免“事多错多”,追求“少办事少担责”,想尽法子不办事、少办事。职责范围内之事,变着法子绕道走,换个说法推出去:遇矛盾、问题,能躲就躲、能推就推。
(二)“为官不为”内在成因
一是理想信念缺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些干部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明哲保身,宗旨意识淡化,不担责、不担难、不担险,还有部分干部受西方腐朽思想影响,奉行利己主义、现实主义哲学,对个人荣辱得失看得重,对事业兴衰成败看得淡。他们把工作仅仅当作谋生过日子的手段。
二是求稳怕乱的畏政心理作怪。他们“怕”字当头,怕矛盾,怕困难,怕得罪人:他们有“僵”的痼疾,僵化不变,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敢突破条条框框,好机遇不敢抓,好政策不敢用,唯恐自己的乌纱帽丢了。有的干部把党的反腐倡廉建设与干事创业相对立。工作中提心吊胆、观望等待,不敢闯、不敢干,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三是本领恐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基层干部不能及时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一方面,对深化改革、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改善民生等新任务不学习、不钻研、不熟悉,开展工作不得要领、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知识缺陷和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办法不多、思路不宽,部分干部不能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工作没有抓手和招数,改革思路不宽,促发展办法不多,有的甚至抱着“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一张报纸一杯茶,优哉游哉过日子”、“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心态,在干部队伍中安于现状、庸碌无为。
四是消极懈怠的“懒政”现象。部分干部惯性思维严重,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日常工作按部就班。干事创业激情退化,改革创新热情淡化。一是懒于学习,不重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习惯于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应付交差:二是懒于深入,解决矛盾问题浮于表面多。深入基层实际少,检查工作潦草收场多,彻底细致研究少,导致一些工作没有实质性突破:三是懒于攻坚克难。部分干部对工作“挑肥拣瘦”、“讨价还价”、互相推诿,遇到矛盾、问题能躲就躲、能绕就绕,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只完成规定动作,缺乏攻坚克难、主动创新精神。
五是制度规定缺陷。基层干部勤政务实、干事创业,需要给予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只有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公平公正地看待干部,才能对勤政务实、干事创业的公务员和干部起到激励、保护、监督的作用。由于现有的制度规定,还不能彻底解决公务员和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这就使得基层干部干部在勤政务实、干事创业面前,显得踌躇犹豫,心灰意懒。
三、制度建设是整治为官不为的核心和抓手
为了规范党员干部的行政行为,我们现在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不能停留在文件中.悬挂在办公室,要使党员干部守规矩、讲规矩,依法行政、勤政廉政,必须使规章制度入脑人心。
(一)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要敬畏法律、严守党章党规
我党历来都非常重视学习,正如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正本、纠偏,就是要教育全体党员加强学习、不能任性。宪法和法律、党纪和规矩是刚性约束,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恪守的底线,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任何人,不管官多大、资格多老,都要讲纪律守规矩,严格遵守党纪党规,明确“红线”、守住“底线”。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关于党的建设篇幅最多、内容最丰富。但总书记的这些讲话不是笼统地就党建谈党建。而是始终贯穿一个很明确的主题,就是从完善制度人手,用制度作保障,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22年7月正式实施《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完善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巡视工作条例,2022年将基本形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框架,把全面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
全面?难现蔚晨拷逃?,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起来。从严治党需要有制度的笼子,需要有党内法规健全的体系。把从严治党、从严执纪的笼子打得更牢,制度的网结得更密、更细、更小,对于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才能更加有力。
中央对“为官不为”已做出明确规定。因此,要尽快建立起“不作为清单”,清晰列出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明确干部“行为红线”,明确告知哪些可以做和哪些必须做,明确压缩相互推诿的模糊空间。让“为官不为”失去生存和蔓延的社会土壤。
(二)整治“为官不为”,为干部责任担当构筑制度体系
解决“为官不为”问题。根本在于法治。全面从严治党既要依据宪法和法律管党治党,也要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第一,以法律、党纪形式规范“为官不为”。建立和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及负面清单,合理划分各级机关党与政、正与副、集体与个人、不同层级之间的职责,厘清责任边界,明确责任内容,形成科学有序、清晰无缝的可监察、可考核、可追责的干部责任链条,构建覆盖决策、执行与监督的责任规程。
第二,实现“为官不为”与干部绩效考核选拔任用体系的有机结合。把“敢于担当”标准贯穿于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全流程。在干部选用实践中引入“为官不为”的一票否决权,畅通“为官不为者下”的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干部绩效考核选拔任用体系是“指挥棒”。真正治理“为官不为”问题,有待于我们用实、用好这一“指挥棒”。唯有如此,才能让“不为者”混不起、失掉位,让“有为者”有好位、有高位。
第三,建立干部试错的免责机制。及时出台规定鼓励干部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对创新工作中的失误建立特殊的免责机制,着力消除怕触红线的思想负担,明确只要是符合中央精神、符合改革方向、符合法律法规的就大胆去做,营造“崇尚成功、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第四,建立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如果不能提高基层干部的收入待遇和精神奖励,使其长期处在一个低水平的状态中,很难使其提高绩效。所以解决“为官不为”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必须通过法治的路径来实现。
要使干部为官有为,重点还是要让“敢担当”的作风回归本位,这就需要治标与治本等多方面的制度保障。要注意抓早抓小抓苗头。对“为官不为”的“小毛病”,要防微杜渐,督促干部多干事、干成事。同时加大问责力度,倒逼干部廉洁从政、奋发有为。
(三)治理“为官不为”,需要注意三个“区分开”
习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提出了注意三个“区分开”,为治理“为官不为”指明了原则和方向。
一是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求干部自觉履行职责,不滥用权力、违纪违法,又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
二是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三是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为者上,不为者下。
(编辑/丹桔)
第五篇: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 推进审判管理创新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
推进审判管理创新
同志们:
为了充分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作用,提升审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中院党组明确将审判管理工作列为2022年全市法院首要工作任务,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要求、高标准运作,全市法院通过成立管理机构、夯实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开展各项活动等,不断探索和创新审判管理方式,扎实有效推进全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今年7月,在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上,省高院又对全省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定了更详细的审判绩效考核指标,为了实现我院审判管理工作跨越发展,赶超进位的目标,在借鉴经验、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中院党组决定把信息化作为审判管理工作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力争形成一套完善的以质效管理为核心、以流程监控为手段、以科技保障为支撑、以绩效考评为导向的“信息化”审判管理新模式。
一、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审判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公正和效率是人民法院的永恒主题,要实现公正与效率,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机制,通过内部管理和监督,挖掘潜力,弥补不足,达到公正与效率的双重目的。而建立科学审判管理机制的基础就是审判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通过将办案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输入计算机,依靠网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审判流程管理平台,帮助法院实现案件工作流程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对案件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各个流程节点的动态监控和管理,保障司法过程的 严格规范。首先从外部程序上保障了案件的公正性。并通过促进程序的正当化,实现实体裁判的公正。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对案件信息的全面掌握,审判流程的节点管理、案件评查的有效监督、质量效率的准确评估、审判态势的全面分析等等。
信息化促进审判权运行的公开公正。案件流程信息化,就是将案件材料形成电子档案,把每一个案件的流程按节点予以体现,例如,何时立案、何时送达、何时开庭、何时调查及调查了什么证据、何时判决等信息,形成一个简明完整的体系,形成一种无形的监督力量,使得办案人员严格依照规定程序的时间、方法办理案件,减少随意性和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在只有纸质档案的情况下,要做到对案件办理过程的直接监督是一项繁复的工程,案卷材料繁多且掌握在承办人手中,并具有唯一性,如果要实现普遍性监督,监督人员一一查看档案很不现实且会影响案件的办理。而通过信息化建立的电子档案,就能在不影响他人使用的情况下随时提取,很好的实现普遍性监督,使整个案件办理流程处于一个透明的信息系统中,必然能够提高审判权运行的公开度与公正性。
信息化促进审判效率的提升。为了更好的实现监督和保障公正,人民法院每个案件都要经历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分离的审理过程,在环节越多的情况下效率自然会有相应的降低。案件流程信息化能够极大的减少各环节之间的时间、人员等衔接成本,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对于个案而言,审查审批事项实现网络审批,法庭办案做到异地制作法律文书并网络打印盖章,执行中便捷查看诉讼材料,评查时快捷调取案卷资料等等,不再需要一 一等待当面审签,或是必须借出纸质档案,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办案效率。
信息化促进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审判管理由于其管理对象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监督、指导、协调等方式和目的,依赖于对审判工作的全面了解和建立在了解之上的研究总结,因此要求有高效的信息化操作模式与之适应。随着案件的增加、立法水平的提升以及公众对司法公正期望值的提高,对审判管理工作又提出了越来越精细化的要求。首先,信息化的透明性和直接性减少了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预和很多不必要的环节,简化了很多繁琐的方式,有利于审判管理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实现。其次,信息化促进案件质效考核的科学化。以往人工考核方法和标准设臵不尽合理,在数据采集上有所欠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很好体现审判过程是否公平公正,也很少能通过考核全面、便捷的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审判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而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十分全面的采集审判信息,融入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审判工作运行态势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合理的案件质效考核体系,对审判工作起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二、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审判管理信息化首先是审判执行工作实现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审判执行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因此,审判执行工作中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判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水平。
我市法院的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上级法院的指导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在院党组和院长某某某同志的高度重视下,加大投入,建设基础,大胆探 索,发挥效应,初步显现了信息化对审判管理的促进作用。
——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中院信息化建设始终遵循先打基础,再扩应用,急用先建,稳步推进的原则。2022年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当年完成局域网布点和连通,实现了简单的资源共享。为了打好基础,发挥信息化在审判管理方面的作用,2022年5月安装了《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尝试对案件流程进行网络化管理.制定了《案件流程管理办法》,对各类案件在网络上流转划分了明确的职责和分工:所有案件由立案庭统一网络立案,填录立案信息、确定案件承办庭室和承办人,排定开庭日期后将案件发送到审判庭,审判庭庭长在接到案件后进入庭长办公系统进行分案确认,经确认的案件进入承办人名下,由承办人在审理时根据案件发生的情况,随时发生随时填录,案件办结后承办人填录结案信息,承办人的工作结束,系统自动把案件发送给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归档和借档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审理中需要收集的信息和可能出现的法定事项,同时立案时间、结案时间和审限自动生成,超过审理期限则红灯警示,进行冻结,承办人无法进行更改,还通过审限提示、检查统计、庭长办公、领导决策分析等功能,为院长、庭长和职能部门实现对案件的查询、统计、监控、检查、督办等提供了相应的平台。执行案件不但纳入局域网管理,同时纳入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系统管理,促进了破解“执行难”,提高了执行案件管理水平。安装了刑事案件量刑规范化系统,为全省统一实施量刑规范化,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配套安装了公用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了解案件审理环节和进展。2022年在省高院的统一布署下,对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实现了区、县法院案件数据的接收和查看,与省高院案件数据的上传和报送。为了确保庭审阳光、文明、规范,完善法庭记录方式,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2022年11月对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将监控头增加到57个,不但在立案大厅、信访大厅和各个审判庭设有监控头,还设臵了监听头,利用局域网和三级网线路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法院庭审回放点播和实时观看,每一台网内的电脑通过授权,都能连接上庭审画面和声音。今年,又将建成一个标准化数字法庭,进一步提升中院案件庭审信息化水平。2022年10月建成了数字审委会,设臵21个席位,每个席位都安装了可升降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数字审委会利用案件信息系统提供电子数据,把案件信息和审理报告等纸质材料化为电子版本,研究室在电脑上接到经层报院长批准上审委会研究的议题后,进行统一安排,由汇报人提前输入材料,参会人员通过电脑可以收到开会通知。在讨论时,通过议题讨论模块进行讨论,汇报人可以实时调出案件详细情况或庭审录像,利用双向输入输出功能,可以把任何一个席位上播放的音视频画面播放给每一位委员,讨论结束后利用表决模块进行表决,记录人根据会议过程填写好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由审委会委员进行电子签名,所有讨论过程和签名都存储在服务器上,以便查阅。为了方便委员使用,给每个席位都配备了一块手写板,可以对会议材料进行批注或标注,可以输入文字、发表表决意见、进行手写笔体签名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效能,提升案件监管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中院还采购了办案流程监控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文书校对纠错软件。其中,办案流程监控软件专门针对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案件节点进行全面监管和统计分析,与省高院正在使用的审判管理软件属于同一系统,能够很好的实现上下级监管标准和计算公式的高度一致,现三套软件正在安装实施中。目前来看,中院局域网软硬件建设已基本完成,网络办案办公功能基本具备,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处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
区法院的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快,安装和利用已经走在全市乃至全省法院的前列。新审判大楼在修建过程中就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同步开展信息化建设,把数据、语音、监控等系统涵盖整个办公大楼。尤其是中心机房以《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标准建设,电子屏蔽、防雷、地线、室温等项目均达到标准要求。建立了连接审判庭、办公室、基层法庭和各种终端的信息服务网络,全院已经基本实现了人手一机,2022年,省高院在调研后,把区法院作为全省法院信息化推广试点单位之一,共投入资金一百二十余万元,购臵了服务器、交换机、查询系统,建设了一个标准化数字法庭、一个数字审委会,安装了法院信息管理系统,法院司法统计系统,物资装备系统,档案管理系统、量刑规范化系统等,主要提供办公以及审判流程管理服务,通过三级网把案件数据、庭审视频上传到中院和省高院。在应用中强化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从院长到书记员均严格按照系统流程录入信息和进行网络审签,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案件管理的融合,审判管理有了质的飞跃。
某县法院2022年建成局域网,计算机达到人均1台,并安装了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在审判管理信息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案件管理水平。
某县法院今年初完成了局域网建设,计算机达到人均1台,安装了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今年6月建成了一个标准化 的数字法庭,由于局域网才建成,案件管理信息化尚在起步阶段。
某县法院局域网初步建成并应用,计算机没有达到人均1台,没有安装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开展审判管理信息化工作,由于新大楼即将建成,天祝法院不想在旧楼上投资过大,也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
——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尚不完善。目前来看,我们离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市各院之间有差距,院内各庭室之间有差距。首先在重视程度上有差距;其次在在软硬件建设上有差距;第三在信息平台应用上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审判管理软件建设滞后,应用功能发挥程度不高。办案流程管理软件是审判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由最高院与紫光公司合作开发,全省统一使用的就是这套系统。目前有的法院尚未安装和启用该软件,已经启用的在应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审判人员使用信息系统的积极性不高。在信息系统实际运行中,有些法院审判人员对使用信息系统有畏难情绪,虽经组织培训和会议强调,但效果不大,信息系统使用率仍然不高,对审判工作的支持作用不明显;二是信息填录不符合要求。有些法院案件的主要信息不全,填录时也没有按实际情况做到随时发生随时录入,而是集中一次性填录,所填内容与实际案卷材料不符,既不能体现案件审理的时间节点,又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案件情况。三是监督考核不到位。有些法院对信息填录情况没有检查和考核,绩效考核中也没有设臵相应的分值项,无法将信息系统使用情况对比反映在考核中,不能形成主动和自觉使用信息系统的良好氛围。四是领导关注程度不高。有些法院分管领导由于日常 事务繁忙,对信息系统使用参与程度不高,有些没有在职责分工上对网络审批、督办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导致案件流转环节的缺失,有些虽然作了规定但未能有效执行,不利于案件信息系统的完整应用。
(二)审理管理信息平台分支应用软件缺乏。审判管理信息平台除了案件管理外,还包括流程监控、办公自动化、绩效考评、数字审委会、数字法庭、法律法规查询、文书纠错、公用查询、电子档案等一系列各有侧重的应用软件,它们提供不同的应用功能,合起来则构成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涵盖了整个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想实现审判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建好和用好这些辅助软件,目前上述应用功能中各院也只是进行了部分建设。
(三)区域发展不均衡,重点不明确。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除中院和凉州区在软硬件应用上发挥了一些作用外,其他各县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县区法院没有抓住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亮点,对什么先建,什么后建,按什么标准建,建好了怎么用没有准确的认识,抓不住重点,突出不了亮点。
三、强化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建立完善案件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覆盖全国法院的审判管理网络,形成全国法院案件信息数据库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由此可见,要推进审判管理工作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步伐必须跟进,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保障审判管理机制的建立,实现审判质量管理、效率管理、流 程管理、绩效管理、态势分析等管理和监督职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责任。实践表明,一件事情是否推动有力,是否取得成效,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必须坚持“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全体干警密切配合的整体联动格局。全市法院各级领导必须树立“一盘棋”观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目标上精准定位,在行动上狠抓落实,在推进中体现效果,切实把加强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的大事来抓。
二要明确目标任务,建立信息化审判管理新模式。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四全”管理模式,即对审判管理主体、过程、内容和时段做到全面、全员、全程、全时管理。全面管理就是明确对案件流程、案件质量、审判绩效、网络办公等软件运行情况以及同步录入情况进行管理,对审判运行态势进行分析,对审判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确保审判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全员管理就是明确合理地界定审判管理各主体间的地位、职责,实行审判委员会宏观管理、审判管理办公室专门管理、院长、庭长点线管理、审判法官自主管理。全程管理就是明确对立案审查、审批立案、案件分配、排期开庭、相关保全措施、开庭审理、案件评议、案件审批、宣判结案、文书送达、归档管理等重点环节流程实行全程监控、节点警示。全时管理就是明确对法官办案情况、案件运行情况、各业务庭办案均衡度情况等实现随时监控,定期反馈数据给责任部门,确保统筹部署、合理安排。
三要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审判管理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无论在硬件还 是软件上,都是一项需要大量投资的系统工程。全市法院一要保证局域网设备必须达到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的配臵要求,已经建成的法院,要争取向纵深发展,没有建成的,舍得投入,尽快建设。争取在年内实现案件管理网络化,并达到全市法院案件信息互联。在抓紧建设案件管理信息化的同时,把审判管理信息平台辅助软件的建设和应用提到日程上来,尤其是数字审委会和数字法庭的建设,是全省法院信息化的亮点,深受省院主要领导重视。二要按照全市法院三年规划的目标,优先按质完成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任务,中院要加大指导的力度和深度,县区法院要自觉和主动向中院、省院征求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计划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寻求技术指导,在计划制定中突出重点、紧抓亮点。有明确标准要求的,要严格按照上级法院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制定采购计划和技术参数,绝不能出现各行其是、有禁不止的现象。
四要强化系统应用,发挥审判管理信息化软件功能。案件信息管理软件是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中心和基础,没有它提供数据资料就无法实现审判管理信息化,流程监督、节点管理、案件评查、质效评估、审判态势分析等等都不能落到实处,将只能停留在以往的人工操作阶段,审判管理方式创新就是一句空话。首先要建立健全审判流程管理制度,运用案件信息管理软件对案件的立案、分案、排期开庭、审理、送达、执行、归档、移送上诉等各个流程节点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跟踪检查和监督,重点加强对审限延长、中止、中断、审限扣除、评估鉴定等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对临近审限的案件进行督办和催办,严格控制审限延长,实行结案定期通报制度,其次要切实抓好制度落实,强调及时、全面、准确录入案件信息,通过评查和考核,杜绝后补、篡 改等情形的发生。再次要充分发挥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分支软件的应用,如案件流程监控、数字审委会、数字法庭、绩效考评等,使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构成一个整体,渗透案件审理的每个环节,囊括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方面。
五要注重信息安全,确保审判管理信息化有序开展。信息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系统中数据存储安全,一个是涉密案件信息保密安全。在审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既要把平台建设与数据存储安全同步计划和实施,又要严格执行内外网物理隔离的建设要求,同时要加强安全保密意识,严防泄密事件发生,给国家、集体或个人造成安全威胁,还要注重网络舆情控制,牢牢把握舆论阵地,掌握正面宣传的主动权,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破坏我们党和国家的形象,给我们工作造成被动。
古人云:“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止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机而发”。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这次推进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会议为契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全市法院审判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为我们的审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