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猜题技巧

第一篇:2022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猜题技巧

       2022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猜题技巧

       2022年省公务员考试已经结束一半,没有通过笔试的考生也,不要气馁,还有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现在已经进入备考阶段,很多考生痛感自己复习不到位,准备不够充分,陷入绝望之中,想探索一些考场技巧,让自己“有力回天”,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些猜答案的技巧,帮助大家实现逆袭。

       2022年国家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猜题技巧

       全奇必是奇: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奇数,答案必是奇数;全偶必是偶: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偶数,答案必是偶数。

       奇偶奇偶间隔走:数列给出的项如果是奇数和偶数间隔,答案必须符合此规律。从怪原则:选项中有0、1等多数为正确选项。

       题目中全部都是整数,选项中出现分数或小数多为正确答案;同理题干全部都是小数或分数,选项中出现整数多为正确答案。

       看出整体有单调性,如果题目为单调递增,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大于题干中最后一个数字的,那么一般是正确答案。

       分数数列中,分母多为质数,分数多需要分子,分母拆分找规律。

第二篇: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猜题技巧(定稿)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可能性推理猜题技巧

       很多同学对逻辑判断部分吐槽不断,觉得必然性推理部分不学不会,学了费劲,而可能性推理是出题量越来越大,但学了也不会,准确率一直像坐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今天,中公网校专家就给大家讲一下可能性推理的解题技巧。

       可能性推理,虽然看上去和片段阅读长得很像,但本质是逻辑题。故此,解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掌握一个尺度,就是不能靠语感,要靠分析。那么我们解可能性推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他们内部的逻辑关系。而逻辑推理当中,不管主题怎么变,内容怎么变,推理的形式一定是论据——结论。如何找到论据和结论也就成了我们解题的成功关键。我们只要找到了片段中的论据和结论部分,基本上一道逻辑题目已经解出来一大半了, 也就是说即使一道题讲的什么没看懂,只要牢牢地抓住论据和结论,找到与论据、结论相关度最高的选项,基本上也是十蒙八准的。

       首先结论很明显,就是主观得出的一个断定观点,所以当题干中出现 “由此”、“因此”、“某某认为”等表达观点的提示词,就标志着结论来了。当我们找到结论后,下一步就是去寻找论据。除了结论之外,一段文字会包含很多的文字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并非对我们都有用,所以一定要筛选出有用的论据部分。论据也就是说得出这个结论的事实依据。所以,在结论以外的部分,哪一句跟结论有关,哪句就是得出这个结论的论据,其他的都是为了迷惑大家。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举例说明:

       例1.科学家对发掘于埃塞俄比亚哈达尔遗址的南方古猿足骨的第4根跖骨化石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非洲南方古猿具有定型的弓形足。他们据此认为,人类的祖先早在320万年前就开始像现代人一样用双脚行走中公教育版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只有分析第4根跖骨化石,才能发现非洲南方古猿具有定型的弓形足

       B.只有南方古猿才是人类的祖先

       C.只有具有定性的弓形足,才能使用双脚行走

       D.只有使用双脚行走,才具有定型的弓形足

       【答案】:D

       【中公解析】:根据刚才的分析,很显然“他们据此认为”是主观观点,也就是说“人类用双脚行走”为这段推理的结论。那么此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呢?往前面寻找会发现,是因为发现了“非洲南方古猿具有定型的弓形足”,所以此句为论据。此题的论证结构为:有定型的弓形足——直立行走。那么显然我们支持这个论证,就要加强论据、结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一定是在C、D之间选择。再根据论证中,想要由弓形足一定能够得出直立行走,所以D项的表述更为有力,故正确答案为D。

       【点评】上面这道题目,实际上就是告诉考生在拿到一道可能性推理题目的时候,要第一时间找到论据、结论,然后在选项中寻找和论据结论中有关联的选项,此题是加强型题目,我们就需要在论据和结论之间建立联系。也就是说建立有了弓形足就一定是直立行走这样一个联系,就可以直指D选项了。

       刚才这道题目比较简短、直接,我们再来看一个例题,依然是一道可能性推理加强型的题目:

       例2.美国睡眠专家设计了一项测试,让志愿者在睡眠实验室里连续度过13个夜晚,关4个夜晚,志愿者毎晚能睡足8小时;接下来6天,他们的睡眠时间缩短至毎晚6小时;最后 3个晚上,志愿者出现“补觉”现象,每天要睡10小时,测试结果显示,持续几天睡眠不足后,志愿者各反应速度变慢。补觉后,虽然感觉头脑清醒一些,但仍行动迟缓、笨拙。由此可见,连续工作一周、睡眠不足后,用3个晚上补觉可以改善困倦的状况,但是不能改善缺觉对认知功能造成的累积影响中.公教育版权。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很多志愿者难以适应睡眠实验室的环境,晚上经常做梦

       B.志愿者平时习惯的睡眠时间不等,平均睡眠时间为每晚6小时

       C.实验前对志愿者进行大脑功能扫描,发现大脑结构并无明显异常

       D.补觉后让志愿者进行反应灵敏度测试,多数人的灵敏度明显低于平时

       【答案】D

       【中公解析】由题干中的“由此可见”可以得到本文的论点是“睡眠不足后补觉不能改善缺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依据此论点我们可以找到“补觉后仍行动迟缓、笨拙”为此结论的理论依据,故此推理为:补觉后仍行动迟缓、笨拙——补觉不能改善认知功能。根据我们总结出来的推理关系,可以发现与补觉和认知能力都有关的选项只有D,所以此题的答案也为D。

       【点评】这道题在上道题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因为论据和结论实际上都是在论证缺觉和认知能力的关系,我们只要找到这一个关键点依然可以迅速找出正确选项。

       以上两道题目帮助同学们梳理了如何解可能性推理题目中的加强型,实际上削弱型也是同一个道理,下面再来看一个例题:

       例3.某研究机构耗时9年,追踪调查6.3万名健康人士的饮食习惯,包括肉的消费量、肉类烹调方式以及肉类煮熟的程度等。研究小组按食用烤肉的量多少把研究对象分为5组,截至研究结束时,共有208人患上胰腺癌,他们大多集中在烤肉食用量最高的两组。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大量食用烤肉更容易患胰腺癌。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研究表明,父母若有一人患胰腺癌,子女患该病的几率将提高30%

       B.研究显示,长期食用煮食肉类和长期食用烤肉的人群相比,患胰腺癌的比例相当

       C.调查数据表明,大量食用烤肉的人有98%都喜欢一边喝啤酒一边吃烤肉,并且常常熬夜

       D.该研究中偏好半熟烤肉的人罹患胰腺癌的比例比偏好全熟烤肉的人高约60%

       【答案】C

       【中公解析】此题首先可以找到结论是“大量使用烤肉更容易患胰腺癌”,因为文中已经清晰标明“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文中其他部分跟此结论有关的是:“患癌的大部分集中在烤肉食用量最高的两组”。所以,此段文字的关系应为:患癌的大部分烤肉使用量大——大量使用烤肉容易患癌。本题是削弱型题目,所以比较四个选项,我们会发现,只有C选项和推出关系中的要点 “大量食用”以及“患癌”有关系,并且C选项是切断了大量食用和患癌之间的联系,表明了是由于别的原因引起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果关系推理法中的“另有他因”这一种削弱方法,所以本道题目选择C选项。

       【点评】在可能性推理中,削弱的方式比加强更为复杂、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找到论据、结论,切断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能够削弱的选项。当然,为了更好地解题,同学们也需要学习诸如“因果关系”“类比推理”“枚举归纳”等多种常见的典型论证模型。

       以上,中公网校专家为大家介绍了如何解决可能性推理中的削弱、加强这类型的题目,好的方法还需要实践指导,所以同学们要运用以上方法多解题,多分析题干,反复分析同一道复杂题干来锻炼自己找到论据、结论的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第三篇:2022年国家公务员【行测习题】数字推理习题(19)

       1.16,17,36,111,448,()A.2472 B.2245 C.1863 D.1679 2.15,28,54,(),210 A.100 B.108 C.132 D.106 3.2/3,1/2,3/7,7/18,()A.5/9 B.4/11 C.3/13 D.2/5 4.2,3,10,15,26,()A.29 B.32 C.35 D.37 5.0,1,2,3,4,9,6,()A.8 B.12 C.21 D.27 答案详解:

       1.分析:选B。17=16×1 1,36=17×2 2,111=36×3 3,448=111×4 4,2245=448×5 5 2.分析:选D。第一项×2-2=第二项

       3.分析:选B。依次化为4/6,5/10,6/14,7/18,分子依次4,5,6,7等差;分母是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5.分析:选D。奇数项0,2,4,6等差;偶数项1,3,9,27等比。

第四篇:0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复习:解密数字推理

       09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复习:解密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作为考生普遍难以拿分的考察部分,往往会被考生轻易的放弃掉,今年通过审核的考生达到105万,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分往往就能改变考生的命运,今天我们就告诉大家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让您轻松拿分。在日常的复习备考中,考生的主要任务不是看自己做了多少道题,而是熟悉各种题型,明晰解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提升应试能力。在此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便捷有效的解题技巧应该是重中之重。

       (一)“三步走”法

       总的来说,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归纳为常用、好记、易学而又有效的 “三步走”:

       第一步,在数列本身找规律

       通过分析数列中所给数字的多少,根据数字大小变化的趋势,分析数列是不是常用的数列,如加法数列、减法数列、乘法数列、除法数列、分数数列、小数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开方数列、偶数数列、奇数数列、质数数列、合数数列、排序数列、摆动数列,或者是复合数列、混合数列、隔项数列、分组数列等稍微复杂的数列形式。为了解题方便,可以借助于题后答案所提供的信息,或是数列本身的变化趋势,初步确定是哪一种数列,然后调整思路进行解题。具体方法如下:

       (1)先考察前面相邻的两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大脑中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规律,如将相邻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相乘或相除之后,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律是正确的,由此可以直接推出答案;如果假设被否定,就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设。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中间开花”向两边推也是较为有效的。

       (2)观察数列特点,如果数列所给数字比较多,数列比较长,超过5个或6个,就要考虑本数考试,大网站收集列是不是隔项数列、分组数列、多层级数列或常规数列的变式。如果奇数项和偶数项有规律地交替排列,则该数列是隔项数列;如果不具备这个规律,就可以在分析数列本身特点的基础上,三个数或四个数一组地分开,就能发现该数列是不是分组数列了。如果是,那么按照隔项数列或分组数列的各自规律来解答。

       (3)如果不是隔项数列或分组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寻求答案。

       根据这种思路,一般的数字推理题都能够得到解答。如果有的试题用尽上述办法都没有找到解题的思路,而数列本身似乎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那么,就可以换用“第二步”。

       第二步,求数列中相邻各数之间的差值

       求数列中相邻各数之间的差值,采用层层剥茧的办法,逐级往下推,在逐级下推的差值中,一般情况下,经过几个层次的推导,都会找到数列内含的规律的,然后经过逐层回归,就可以很快求出空格所要的数字,使数列保持完整。根据笔者多年教学以及在各种培训班上授课的经验,一般的数字推理题,在第一步解决不了的话,在第二步运用层级推导的办法(实为多层级数列,属于复合数列中的一种)都可以解题。但是也有个别比较“刁钻”的试题,运用上述两种办法都解决不了的,就得用第三步了。

       第三步,回到数列本身根据推算找规律

       这次回到数列本身推导时,不能用惯常的思维和普通的数列知识了,而要换一种思路——看数列的后面项是不是它相邻的前几项的和(或差),或是前几项的和(或差)加上(减去)一个常数或一个简单的数列构成的。这样的数列常见于加减复合数列、加减乘除复合(摆动)数列,难度比较大,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多做几道题、多总结,熟悉了其组合方式或内在的规律,此类数字推理题就不难解决。需要说明的是: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难,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才能得到答案。因此,当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易的题目,等有时间时再返回来解答这些难题。这不但节省了时间,保证了简单题目的得分率,而且解简单试题时的某些思路、技巧、方法会对难题的解答有所帮助。有时一道题之所以解不出来,是因为我们的思路走进了“死胡同”,无法变换角度进行思考。此时,与其“卡”死在这里,不如抛开这道题先做别的题。做这些难题时,可以利用“试错法”。很多数字推理题不太可能一眼就看出规律、找到答案,而是要经过两三次的尝试,逐步排除错误的假设,最后找到正确的规律。

       (二)“凑数字、找规律”法

       一般而言,再难得数列运用上述方法都可以推导出结果的。但是近几年,不管是中央国家公务员的考试,还是地方性公务员的考试体(尤其是各省级的试题),出现了一些所谓的偏题、怪题,运用上述方法还不容易直接解题,甚至出现没法下手解题的情况,有的考生就采取了“放弃”,实不足取。这里再介绍一种非常有用的解题方法,可以说对所有的难题、偏题、怪题都有用,那就是“凑数字,找规律”。这里凑的数字的来源一是数列本身,即数列中的原数字(即通过数列中相邻的数字的计算,查找数列中各数之间隐含的计算法则,而这个计(运)算法则就是所要找的规律),二是数列中每一项的序数,即每一项在数列中的第1、2、3、4、5……项的项数(这是第一步走不通时,就想到将数列的每一项所在的顺序数与数列中的苏子对应起来进行计算,往往可以很顺当地找到规律的)。

       1.利用数列中的原数“凑数字,找规律”

       为了让考生掌握“凑数字、找规律”的这一方法,这里以2022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中的5道数字推理题为例,作一讲解、演示:

       〖例1〗157,65,27,11,5,()[2022年国考第41题]

       A.4 B.3 C.2 D.1

       【解析】分析本题所给数列发现,这是一组呈现逐步递减趋势,而且递减的趋势越来越和缓的数列;更为要命的是这一组数字没有任何明显的规律,根本不是常规的平方、立方、减法等数列及其变式,一下子找不到思路,对此类试题,就可以考虑采用“凑数字,找规律”的思路求解。

       根据上面总的提示及思路,要“凑”的数字首先在数列本身去找,要“找”的规律就是数字之间运算的法则。而要运算则最少必须有三个数字,那么可以尝试着对相邻的三个数字运用“凑”的方法进行计算。那就是说前三个数字157、65、27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或者说65和27经过什么样的计算能得到157呢?(当然思考157和65之间经过什么样的运算能得到

       27、或157和27之间经过什么样的运算能得到65也可行,但是那样的话肯定要经过减法等运算,一是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二是容易出错,一般人运用加法、乘法计算时要比运用减法、除法快捷得多,而且不容易出错,那么在这里再给考生一句话,那就是在解数字推理,乃至于数学运算和资料分析题时必须把握一个原则:“能加就不减,能乘就不除”,即能用加法计算的尽量用加法计算,而不要用减法去运算;能用乘法考,试大网站收集的就尽量用乘法,而不用除法运算)如果能想到这一点的话,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因为稍稍推算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这样的运算65×2 27=157。那么再往后推一下,看第2、3、4个数字之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演算一下发现第二组数字65、27和11之间也有同样的规律,即27×2 11=65。那么再用第三组数字验证一下是不是该数列都有这样的规律,如果第三组也有的话,那么这个运算法则就是本数列的规律了。经过推算发现第三组数字27、11和5也有同样的运算法则,即11×2 5=27,那么本数列的规律是:第一个数等于相邻的后一个数的2倍再加上第三个数。那么所求的未知数为11-5×2=1,选D。(这里以2022年国考的第41提为例向考生详细介绍了“凑数字、找规律”的基本思路和解题方法,讲述得比较详细甚至繁琐,下面各题主要是对这一方法的强化,就简化介绍思路了。)

       〖例2〗[2022年国考第42题]

       A.12 B.14 C.16 D.20

       【解析】尽管本题给的是三角形负载的四个数,小数字在周边,大数字在中间,也没有明显的规律,同样可以用“凑数字,找规律”的思路和方法求解。同上题,凑的数字同样首先在数列本身去找,要找的规律就是数字之间运算的法则。经过演算可以发现26=(2 8-2)×2,第二个三角形中也有同样的规律10=(3 6-4)×2,即本题数列的规律是:三角形内中间数字等于三角形底角两个数字之和减去顶角数字的差的2倍。按照相应的数字的位置和法则进行计算,可知所求未知数为(9 2-3)×2=16,选C。

       『例3』[2022年国考第42题]

       【解析】尽管本题又换成了分数数列,数字间规律不明显,同样使用“凑数字,找规律”的思路和方法求解。对本题而言,凑数字时因为第一项是1,比较特殊,就从数字不大变化又比较明显的第二、三项开始查找、推算,凭对数字的敏感性可发现后一个分数的分子5正好是第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2与3的和;那么就可以考虑到后一个分数的分母8是不是也可以从前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得到呢,经过凑数字可以发现8=2×3 2。那么往前延伸看前面的两个是之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经过推算正好有此规律,那么再通过第三组即第3、4个分速进行验证,正好也有同样的规律:5 8=13,5 2×8=21。通过“凑数字”发现本题的规律是前一个数的分子分母之和为相邻分数的分子,前一个数的分子加上分母的2倍等于相邻数的分母,则所求未知数的分子为13 21=34,分母为13 21×2=55,即原数为34/55,选D。

       〖例4〗67,54,46,35,29,()[2022年国考第44题]

       A.13 B.15 C.18 D.20

       【解析】本题的思路同上,运用“凑数字,找规律”的方法可以发现本题的规律是相邻数的和是一个以11为首数的递减的连续自然数列的平方,则未知数为72-29=20,选D。

       当然有的考生利用球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的方法去求解,求得相邻数之间的差值分别为13、8、11、6,就认为本数列的差值是一个隔项数列,即13、11是一列,8、6是一列,认为这是一个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那么下一个数就是9,还原上去可求得未知数为29-9=20,答案同样为D。在这里只能说明这是“歪打正着”属于碰巧。因为根据一般的思路,我们的猜想、推算是不是就是规律,一般来说必须经过三步:第一步猜想,第二步看下一个数列里面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运算,第三步是验证,即看第三组数列中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计算,有的话才能确认猜想的计算事故,说明要是只凭第一步和第二步就急急忙忙推算未知数,那是有特别大的危险性,出错率相当高,而且那往往是出题人设置的陷阱,对此考生一定要小心,且不可想当然解题。

       〖例5〗14,20,54,76,()[2022年国考第45题]

       A.104 B.116 C.126 D.144

       【解析】本题比较难,规律更是不明显,但是结合答案所个数字分析数列可以发现本题数列递增比较快,但又不是特别快,就可以猜想其中隐含着平方或乘法的运算法则。由于乘法的运算不是很明显,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寻,就先尝试平方的运算。突破口是20和54,因为要形成平方,这两个数一个少一个5,即52-5;另一个则多了个5,为72 5再往前往后延伸,发现前面是32 5的形式,后面是92-5,那么所求的数位112 5=126,选C。

       2.利用数列中每一项所在的序数“凑数字,找规律”

       有的数列看起来比较简单,实际上解起来很难,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那么对企业可以用“从数字,找规律”的思路和方法去求解。对要“凑”的数字从数列本山找不到,或者利用原数列中的数字没法运算找不到规律时,就可以想到利用数列的每一项所在序数进行推导计算。对这类试题,如果把数列的每一项所在的序属与数列中的数字对应起来的话,本试题就变得相当简单。

       〖例1〗0,6,24,60,()

       A.108 B.120 C.125 D.136

       【解析】本数列看似简单,而且从数列中比较特殊的几个书,尤其是6、24、60可揣测知本数列中的四个数似乎与6或4有倍数关系,但是首项数为0,这种思路走不通(其实这是误导,或者说是出题人设置的陷进),说明此数列也不可能是等比数列。在没有直接的、有效的解题思路的前提下,就可考虑将数列中的各个数与其所对应的序列号1、2、3、4…联系起来尝试着推导,看能否找到某种规律或得到某些启示。把数列中的数与其对应的序列数1、2、3、4加起来(最好不要减,因为0-1=-1为负数,一般不好推导),得到1、8、27、64,其规律一下子就明朗了,即题干各数为自然数列1、2、3、4的立方依次减1、2、3、4所得,故最后一项为5的立方减5得120,答案为B。

       〖例2〗-2,-8,0,64,()

       A.-64 B.128 C.156 D.250

       【解析】本数列看似简单,但是解起来相当困难,似乎没法下手。因为从每一个数字前面的符号来看,是-、-、0、 ,而不是-、 、-、 、……或 、-、 、-、……的形式,说明数列前面的符号不是(-1)n或(-1)n 1的形式;说明数列也不是立方数列(-2)3=-8的形式,因为下一步就没法往下推算了。可见这些思路都走不通。在实在找不到思路的情况下就应该想到换用“凑数字,找规律”的思路进行求解。通过上面的推算可知期望通过数列本身的数字凑出规律来是行不通的,那只好借助于数列的每一项所在的序数推导了。

       将数列每一项的序数1、2、3、4与数列中的数字联系起来,结合上面的判断可知,数字前面的负号和正号相连出现,并且以第3项的0为拐点由负号转为正号,说明正负号是数字前面的系数运算(相减)的结果,而且有一个数即减数保持不变,而被减数是逐步递增的,到第3项为0,说明被减数和减数正好相等,其结果就为0,这里已经有一个虚数3了,那么第3项的系数就是3-3=0了,0乘以任何数的结果都为0,与数列中的数正好对应上。

       第3项之前的各数为负,第3项为0,第4项为正数,说明减数3是一个常量,而被减数考试,大网站收集是由小到大递增的,而第1、2项的叙述正好为1、2,那么可以推知每一项的系数分别为1-3=-2,2-3=-1,3-3=0,4-3=1,即本数列的系数是(n-3)的形式(其中n为自然数),那么要求的第五项的序数则为5-3=2。

       另外,根据数列中的数字2、8、64说明本数列是一个次方数列,而系数已经推知了,那么该次方数列的原数就可以用数列中的数除以系数计算得知了,那么第1项为(-2)÷(-2)=1,第2项为(-8)÷(-1)=8,第4项为64÷1=64,根据第1、2、4项分别为1、8、64可知这是一个以1为首位的连续自然数的3次方的数列,即n3的形式,那么第3项就是33=27,第5项则为53=125,乘以系数2即为250,选D。

       本题将系数与次方数列整合在一起,那么整个数列就是(n-3)n3的形式。

第五篇:公务员行测数字推理技巧详解(全)

       夜风非常冷整理

       公务员数字推理技巧总结精华版

       强烈推荐

       数字推理技巧总结:

       备考规律一:等差数列及其变式

       (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d为固定的或是存在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包括等差、等比、正负号交叉、正负号隔两项交叉等)(1)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如7,11,15,(19)

       (2)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这个规律是一种等差的规律。如7,11,16,22,(29)(3)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等比的规律。如7,11,13,14,(14.5)(4)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正负号进行交叉变换的规律。【例题】7,11,6,12,(5)(5)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正负号每“相隔两项”进行交叉变换的规律。【例题】7,11,16,10,3,11,(20)

       备考规律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后一项与除以前一项的倍数q为固定的或是存在一定规律(这种规律包括等差、等比、幂字方等)(1)“后面的数字”除以“前面数字”所得的值等于一个常数。

       【例题】4,8,16,32,(64)

       (2)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倍数加1。【例题】4,8,24,96,(480)(3)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倍数乘2 【例题】4,8,32,256,(4096)(4)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倍数为3的n次方。【例题】2,6,54,1428,(118098)(5)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倍数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倍数”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例题】2,-4,-12,48,(240)

       备考规律三:“平方数”数列及其变式(an=n d,其中d为常数或存在一定规律)

       (1)“平方数”的数列【例题】1,4,9,16,25,(36)(2)每一个平方数减去或加上一个常数 【例题】0,3,8,15,24,(35)【例题变形】2,5,10,17,26,(37)

       (3)每一个平方数加去一个数值,而这个数值本身就是有一定规律的。【例题】2,6,12,20,30,(42)

       备考规律四:“立方数”数列及其变式(an=n d,其中d为常数或存在一定规律)

       (1)“立方数”的数列【例题】8,27,64,(125)

       (2)“立方数”的数列,其规律是每一个立方数减去或加上一个常数 【例题】7,26,63,(124)【例题变形】9,28,65,(126)

       32夜风非常冷整理

       (3)每一个立方数加去一个数值,而这个数值本身就是有一定规律的。【例题】9,29,67,(129)

       备考规律五:求和相加、求差相减、求积相乘、求商相除式的数列

       (第三项等于第一项与第二项的运算结果,或者相差一个常量,或者相差一定的规律)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例题】56,63,119,182,(301)第一项减去第二项等于第三项【例题】8,5,3,2,1,(1)第一项与第二项相乘等于第三项【例题】3,6,18,108,(1944)第一项除以第二项等于第三项【例题】800,40,20,2,(10)

       备考规律六:“隔项”数列

       (1)相隔的一项成为一组数列,即原数列中是由两组数列结合而成的。【例题】1,4,3,9,5,16,7,(25)

       备考规律七:混合式数列

       【例题】1,4,3,8,5,16,7,32,(9),(64)将来数字推理的不断演变,有可能出现3个数列相结合的题型,即有可能出现要求考生填写3个未知数字的题型。所以大家还是认真总结这类题型。

       【例题变形】1,4,4,3,8,9,5,16,16,7,32,25,(9),(64),(36)

       1.数字推理

       数字推理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4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在解答数字推理题时,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点:一是反应要快;二是掌握恰当的方法和规律。一般而言,先考察前面相邻的两三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关脑中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规律,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律是正确的,由此可以直接推出答案;如果假设被否定,就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设。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中间开花”向两边推也是较为有效的。

       两个数列规律有时交替排列在一列数字中,是数字推理测验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只有当你把这一列数字判断为单数项与双数项交替排列在一起时,才算找到了正确解答这道题的方向,你的成功就已经是80%了。

       由此可见,即使一些表面看起来很复杂的排列数列,只要我们对其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具体来说,将相邻的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相乘或相除之后,它们也不过是由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复合而成的。只要掌握它们的排列规律,善于开动脑筋,就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需要说明一点:近年来数字推理题的趋势是越来越难,即需综合利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规律。因此,当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易的题目,等有时间再返回来解答难题。这样处理不但节省了时间,保证了容易题目的得分率,而且会对难题的解答有所帮助。有时一道题之所以解不出来,是因为我们的思路走进了“死胡同”,无法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此时,与其“卡”死在这里,不如抛开这道题先做别的题。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有新的解题思路,从而有助于解答这些少量的难题。

       在做这些难题时,有一个基本思路:“尝试错误”。很多数字推理题不太可能一眼就看出规律、找到答案,而是要经过两三次的尝试,逐步排除错误的假设,最后找到正确的规律。

       2.数学运算

       数学运算题主要考查解决四则运算等基本数字问题的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中呈现一道算术式子,或者是表述数字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并判断所计算的结果与答案各选项中

       夜风非常冷整理

       哪一项相同,则该选项即为正确答案,并在答卷纸上将相应题号下面的选项字母涂黑。

       数学运算的试题一般比较简短,其知识内容和原理多限于小学数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尽管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因为测验有时间限制,需要考生算得既快又准。

       二、解题技巧及规律总结

       数字推理主要是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法来寻找数列中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出最后的答案。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根据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分为两大类:

       一、相邻数之间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式发生联系,产生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规律:

       1、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等于第三数

       2、相邻两个数加、减、乘、除后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三数

       3、等差数列:数列中各个数字成等差数列

       4、二级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差数列

       5、等比数列 :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的比值相等

       6、二级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相减后的差值成等比数列

       7、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第二个数

       8、前一个数的平方再加或者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

       9、前一个数乘一个倍数加减一个常数等于第二个数;

       10、隔项数列:数列相隔两项呈现一定规律,11、全奇、全偶数列

       12、排序数列

       二、数列中每一个数字本身构成特点形成各个数字之间的规律。

       1、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 的平方构成或者是n 的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平方加减n构成2、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立方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一个常数构成,或者是n的立方加减n

       3、数列中每一个数字都是n的倍数加减一个常数

       以上是数字推理的一些基本规律,必须掌握。但掌握这些规律后,怎样运用这些规律以最快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

       这就需要在对各种题型认真练习的基础上,应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解题思路和技巧。

       第一步,观察数列特点,看是否存是隔项数列,如果是,那么相隔各项按照数列的各种规律来解答

       第二步,如果不是隔项数列,那么从数字的相邻关系入手,看数列中相邻数字在加减乘除后符合上述的哪种规律,然后得出答案。

       第三步,如果上述办法行不通,那么寻找数列中每一个数字在构成上的特点,寻找规律。

       当然,也可以先寻找数字构成的规律,在从数字相邻关系上规律。这里所介绍的是数字推理的一般规律,在对各种基本题型和规律掌握后,很多题是可以直接通过观察和心算得出答案

       一、看特征,做试探。

       ①首先观察数列的项数,如果项数比较长,或有两项是括号项,可考虑虑奇、偶项数列和两两分组数列。例如:25,23,27,25,29,27(奇、偶项数列)

       ②其次观察数列的数字特点,注意各项数字是否为整数的平方或立方,或是与它们左右相邻或相近的数字,如果是,则可考虑平方数列或立方数列。

       例如:2,5,10,17,26(数列各项减1得一平方数列)

       ③再次观察数列数字间的变化幅度的大小,如果前几项较小,末项却突然增大数倍,则此是可考虑等比数列;如果数列的起伏不大,变化幅度小且逐渐递增或递减,则可考虑等差数列。例如:4,8,16,32,64,128(等比数列)3,5,8,12,17(二级等差数列)

       ④如果数列内有多项分数或者根式,则一般需要将其余项均化为分数或者根式。

       二、单数字发散。

       夜风非常冷整理

       即从题目中所给出的某一个数字出发,寻找与之相关的各个特征数字,从而找到解析试题的“灵感”的思维方式。

       ①分解发散。针对某个数,联系其各个因子(即约数)及其因子的表示形式(包括幂次形式、阶乘形式等),牢记典型质数与“典型形似质数”的分解方式。

       ②相邻发散。针对某个数,联系与其相邻的各个具有典型特征的数字(即“基准数字”),将题干中数字与这些“基准数字”联系起来,从而洞悉解题的思想。例如:题目中出现了数字26,则从26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

       夜风非常冷整理

       三、多数字联系。

       即从题目中所给的某些数字组合出发,寻找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析例题的“灵感的思维方式”。多数字联系的基本思路:把握数字之间的共性;把握数字之间的递推关系。例如:题目出现了数字1、4、9,则从1、4、9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

       (1)2、3、10、15、(26)

       解析:1的平方 1=2、2的平方-1=3、3的平方 1=10、4的平方-1=15、5的平方 1=(26)

       (2)10、9、17、50、(199)

       解析:10*1-1=9、9*2-1=17、17*3-1=50、50*4-1=(199)

       (3)2、8、24、64、(160)

       解析:2*2 4=8、8*2 8=24、24*2 16=64、64*2 32=(160)

       (4)0、4、18、48、100、()

       解析:这道题的关键是将每一项分解,0*1=0、2*2=4、6*3=18、12*4=48、20*5=100、30*6=(180)

       夜风非常冷整理

       (5)4、5、11、14、22、()

       解析:

       前项与后项的和是到自然数平方数列。

       4 5=9、5 11=16、11 14=25、14 22=36、22 (27)=49

       (6)2、3、4、9、12、15、22、()

       解析:

       每三项相加,得到自然数平方数列。2 3 4=9、3 4 9=16、4 9 12=25、9 12 15=36、12 15 22=49、15 22 (27)=64

       (7)1、2、3、7、46、()

       解析:

       后一项的平方减前一项得到第三项,2的平方-1=3、3的平方-2=7、7的平方-3=46、46的平方-7=(2109)

       (8)2、2、4、12、12、()、72

       这是一个组合数列2*1=2、2*2=4、4*3=12、12*1=12、12*2=(24)、24*3=72

       (9)4、6、10、14、22、()

       每项除以2得到质数列 2、3、5、7、11、(26)/2=13

       (10)5、24、6、20、()、15、10、()

       5*24=120、6*20=120、(8)*15=120、10*(12)=120

       (11)763951、59367、7695、967、()

       本题并未研究计算关系,而只是研究项与项之间的数字规律。将第一项763951中的数字“1”去掉,并从后向前数得到下一项59367;将59367中的“3”去掉,并从后向前数得到7695;7695去掉“5”,从后向前数得到967;967去掉“7”,从后向前数得到(69)。

       (12)13579、1358、136、14、1()

       解析:各项除以10四舍五入后取整得到下一项,1/10=0.1,四舍五入取整为(0)

       (13)3、7、16、107、(1707)

       夜风非常冷整理

       解析:3*7-5=16、7*16-5=107、16*107-5=(1707)

       (14)2、3、13、175、(30651)

       解析:3的平方 2*2=13、13的平方 3*2=175、175的平方 13*2=(30651)

       (15)0、1、2、5、12、(29)

       解析:中间一项的两倍加前一项的和为后一项,1*2 0=2、2*2 1=5、5*2 2=12、12*2 5=(29)

       (16)

       4、8/

       9、16/

       27、(64/25)、36/125、216/49

       解析:将数列变化为 4/

       1、8/

       9、16/

       27、(x/y)、36/125、216/49,按照第一项取分母1,第二项取分子8,第三项取分母27的顺序可以得到数列,1、8、27、(x)、125、216,很明显x应该是4的三次方即x=64。按照同样的方法在原数列中,第一项取分子4,第二项取分母9得到自然数的平方数列,5的平方=y=25,最后的答案为(64/25)

       (17)1、2、3、6、11、()

       解析:1 2=3、3 6=9、11 (16)=27组成等比数列。

       (18)1、2、3、35、(11024)

       解析:两项乘积的平方再减去一得到下一项,(1*2)的平方-1=

       3、(2*3)的平方-1=

       35、(3*35)的平方-1=(11024)

       (19)3、3、9、15、33、(63)

       解析:3*2-3=3、3*2 3=9、9*2-3=15、15*2 3=33、33*2-3=(63)

       (20)8、12、18、27、(40.5)

       解析:8*1.5=12、12*1.5=18、18*1.5=27、27*1.5=(40.5)1.256,269,286,302,()A.254 B.307 C.294 D.316 解析: 2 5 6=13 256 13=269 2 6 9=17 269 17=286 2 8 6=16 286 16=302 ?=302 3 2=307 2.72 , 36 , 24 , 18 ,()A.12 B.16 C.14.4 D.16.4 解析:(方法一)相邻两项相除, 72 36 24 18 / / / 2/1 3/2 4/3(分子与分母相差1且前一项的分子是后一项的分母)接下来貌似该轮到5/4,而18/14.4=5/4.选C

       夜风非常冷整理

       (方法二)

       6×12=72,6×6=36,6×4=24,6×3 =18,6×X 现在转化为求X 12,6,4,3,X 12/6,6/4,4/3,3/X化简得2/1,3/2,4/3,3/X,注意前三项有规律,即分子比分母大一,则3/X=5/4-

       可解得:X=12/5 再用6×12/5=14.4

       3.8 , 10 , 14 , 18 ,()A.24 B.32 C.26 D.20 分析:8,10,14,18分别相差2,4,4,?可考虑满足2/4=4/?则?=8 所以,此题选18+8=26 4.3 , 11 , 13 , 29 , 31 ,()A.52 B.53 C.54 D.55 分析:奇偶项分别相差11-3=8,29-13=16=8×2,?-31=24=8×3则可得?=55,故此题选D 5.-2/5,1/5,-8/750,()。

       A 11/375 B 9/375 C 7/375 D 8/375 解析:-2/5,1/5,-8/750,11/375=> 4/(-10),1/5,8/(-750),11/375=> 分子 4、1、8、11=>头尾相减=>7、7 分母-10、5、-750、375=>分2组(-10,5)、(-750,375)=>每组第二项除以第一项=>-1/2,-1/2 所以答案为A 6.16 , 8 , 8 , 12 , 24 , 60 ,()A.90 B.120 C.180 D.240 分析:相邻两项的商为0.5,1,1.5,2,2.5,3,所以选180 10.2,3,6,9,17,()A.18 B.23 C.36 D.45 分析:6 9=15=3×5

       3 17=20=4×5 那么2 ?=5×5=25 所以?=23 11.3,2,5/3,3/2,()A.7/5 B.5/6 C.3/5 D.3/4 分析:通分 3/1 4/2 5/3 6/4----7/5

       13.20,22,25,30,37,()A.39 B.45 C.48 D.51 分析:它们相差的值分别为2,3,5,7。都为质数,则下一个质数为11 则37 11=48 16.3 ,10 ,11 ,(),127 A.44 B.52 C.66 D.78 解析:3=1^3 2 10=2^3 2 11=3^2 2 66=4^3 2

       夜风非常冷整理

       127=5^3 2 其中

       指数成3、3、2、3、3规律

       25.1,2/3,5/9,(1/2),7/15,4/9,4/9 A.1/2 B.3/4 C.2/13 D.3/7 解析:1/1、2/3、5/

       9、1/2、7/

       15、4/

       9、4/9=>规律以1/2为对称=>在1/2左侧,分子的2倍-1=分母;在1/2时,分子的2倍=分母;在1/2右侧,分子的2倍 1=分母 31.5,5,14,38,87 ,()A.167 B.168 C.169 D.170 解析:前三项相加再加一个常数×变量(即:N1是常数;N2是变量,a b c N1×N2)5 5 14 14×1=38 38 87 14 14×2=167

       32.(),36,19,10,5,2 A.77 B.69 C.54 D.48 解析:5-2=3 10-5=5 19-10=9 36-19=17 5-3=2 9-5=4 17-9=8 所以X-17应该=16 16 17=33 为最后的数跟36的差 36 33=69 所以答案是 69

       33.1,2,5,29,()A.34 B.846 C.866 D.37 解析:5=2^2 1^2 29=5^2 2^2()=29^2 5^2 所以()=866,选c

       34.-2/5,1/5,-8/750 ,()

       A.11/375 B.9/375 C.7/375 D.8/375 解析:把1/5化成5/25 先把1/5化为5/25,之后不论正负号,从分子看分别是:2,5,8 即:5-2=3,8-5=3,那么?-8=3 ?=11 所以答案是11/375 36.1/3,1/6,1/2,2/3,()解析:1/3 1/6=1/2 1/6 1/2=2/3 1/2 2/3=7/6 41.3 , 8 , 11 , 9 , 10 ,()A.10 B.18 C.16 D.14

       夜风非常冷整理

       解析:答案是A 3, 8, 11, 9, 10, 10=> 3(第一项)×1 5=8(第二项)3×1 8=11 3×1 6=9 3×1 7=10 3×1 10=10 其中 5、8、6、7、7=> 5 8=6 7 8 6=7 7 42.4,3,1,12,9,3,17,5,()A.12 B.13 C.14 D.15 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这是一道三个数字为一组的题,在每组数字中,第一个数字是后两个数字之和,即4=3 1,12=9 3,那么依此规律,()内的数字就是17-5=1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4.19,4,18,3,16,1,17,()A.5 B.4 C.3 D.2 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亦乱,但仔细分析便可发现,这是一道两个数字为一组的减法规律的题,19-4=15,18-3=15,16-1=15,那么,依此规律,()内的数为17-2=1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45.1,2,2,4,8,()A.280 B.320 C.340 D.360 解析:本题初看较难,但仔细分析后便发现,这是一道四个数字为一组的乘法数列题,在每组数字中,前三个数相乘等于第四个数,即2×5×2=20,3×4×3=36,5×6×5=150,依此规律,()内之数则为8×5×8=32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46.6,14,30,62,()A.85 B.92 C.126 D.250 解析:本题仔细分析后可知,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加2,14=6×2 2,30=14×2 2,62=30×2 2,依此规律,()内之数为62×2 2=126。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48.12,2,2,3,14,2,7,1,18,3,2,3,40,10,(),4 A.4 B.3 C.2 D.1 解析:本题初看很乱,数字也多,但仔细分析后便可看出,这道题每组有四个数字,且第一个数字被第二、三个数字连除之后得第四个数字,即12÷2÷2=3,14÷2÷7=1,18÷3÷2=3,依此规律,()内的数字应是40÷10÷4=1。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9.2,3,10,15,26,35,()A.40 B.45 C.50 D.55 解析:本题是道初看不易找到规律的题,可试着用平方与加减法规律去解答,即2=12 1,3=22-1,10=32 1,15=42-1,26=52 1,35=62-1,依此规律,()内之数应为72 1=50。

       夜风非常冷整理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50.7 ,9 ,-1 , 5 ,(-3)A.3 B.-3 C.2 D.-1 解析:7,9,-1,5,(-3)=>从第一项起,(第一项 减 第二项)×(1/2)=第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