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一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比例
课题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比?比的各部名称是什么?
2、求比值的方法是什么?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2页到第34页的内容(“做一做”除外),边看书边填空,思考:
1、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P34做一做(找四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要求:
1、认真做题,把字写端正。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五、后教
(一)更正:生生更正,师生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
(二)讨论
1、看第1题组成的比例,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生说:因为它们的比值都相等。师追问:这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比例的意义)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谁能说出两个比值是5的比,并组成比例。(多找几名学生回答)
3、在6:10=9:15中,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看第2题,认为对的请举手。如有错题,追问为什么错了?
5、看“做一做二”的四道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生说,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6、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过渡: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出示)
六、当堂训练(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
1、填空。
(1)12:15的比值是(),:的比值是(),把这两个比写成比例为()(2)在 =中,()和()是外项,()和()是内项。(3)如果6x=8y,那么x:y=():()。
(4)根据24×=18×。可以写出两个比例(),()。
(5)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外项是()。
2、判断。
(1)组成比例的两个数一定是最简整数比。()
(2)两个大小不等的圆,它的周长和半径的比值可组成比例。()(3)在一个比例里,两外项的积除以两内项的积,商是1。()(4)因为a:b=3:4,所以a=3,b=4。()
七、板书设计
课题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课题二:解比例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5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思考:
1、什么叫做解比例?
2、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解比例时应注意什么?
3、例2和例3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地解比例!
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课本第35页“做一做”)
1、找三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
(一)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
(二)讨论
1、看三道题的第一步,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生说,师板书:解比例的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2、看三道题的解方程步骤和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如有错,问: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为什么?
3、看这三道题,想:什么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板书: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成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的式子,即普通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4、评正确率和板书,并让学生改错。
过渡:经过大家的自学、讨论,你们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呢?下面请看几道练习题。
六、当堂训练
1、解比例
3/4:x=5/6 0.8:x=10:1.25 x/4.8=8/0.6 1/3:1/6=8/x 4:5=x:180 4/x=0.5 2.1/x=7/8 1/3:1/8=8/9:x 4/5:2/15=2:9
2、飞机每小时飞行48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飞机行4小时的路程,汽车要行多少小时?(用比例方法解)
3、修一条公路,每天修0.5千米,36天完成。如果每天修0.6千米,多少天可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4、一个晒盐场用500千克海水可以晒15千克盐;照这样的计算,用100吨海水可以晒多少吨盐?(用比例方法解答)
七、板书设计
课题二:解比例
1、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解比例的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的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先把比例式转化成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的式子,即普通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课题三:正比例的意义
【知识回顾】
1、什么是比例?比值的含义是什么?
2、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正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
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9页到第40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将例题补充完整。思考:
1、什么叫做正比例关系?成正比例的量?
2、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3、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课本第41页的“做一做”)
1、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
(一)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
(二)讨论
1、看第一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路程÷时间=速度。
2、看第二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
因为速度一定,路程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时间变大,路程也相应变大;时间变少,路程也相应变小,而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一定,我们就说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路程和时间叫做成正比例的量。
3、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4、追问:正比例关系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板书:=k(一定)
5、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板书:1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6、谁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正比例关系?
如:(1)商一定,被除数和除数。
(2)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7、看第三问,认为对的请举手。
8、评正确率、板书,并让生改错。
六、当堂训练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
(2)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
(3)数量一定,单价和总价。()
(4)每袋水泥质量一定,水泥袋数和总质量。()
(5)正方表的周长和边长。()。
(6)订阅《少年报》的份数和钱数。()
(7)一个人的身高和他的年龄成正例。((8)《小学生作文》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订阅的数量。
(9)小新跳高的高度和他的身高
(10)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公顷数和总产量。
(11)书的总页数一定,已经看的页数和没看的页数。
2、(1)一款手机现价1500元,比原来降价了60%,这款手机原价多少元?
(2)一匹布,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2%,第二次用去全长的38%,还剩40米。这匹布原有多少米?
七、板书设计
课题三:正比例的意义
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 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2、字母式子:正比例关系:=k(一定)
3、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
(1)、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课题四:反比例的意义
【知识回顾】
1、正比例的含义是什么?
2、已知长方形的长一定,那么面积与宽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反比例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思考:
1、什么叫做反比例关系?成反比例的量?
2、反比例关系是两种量的什么一定?可以用什么式子来表示?
3、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课本第45页的第6题和第7题)
1、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做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位置。
五、后教
(一)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由差-中-好)
(二)讨论
1、看第6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因为每块地砖的面积×数量=教室的总面积(一定),所以数量是随着每块地砖的面积的变化而变化的。每块地砖的面积变大,所需的数量反而减少;每块地砖的面积变小,数量反而变大,而且它们的乘积(教室面积)是一定的,我们就说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数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2、看第7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因为这批醋的总容量一定,数量是随着每瓶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每瓶的容量变大,数量就变少;每瓶的容量变小,数量就变大,而且它们的乘积一定,我们就说每瓶容量和数量成反比例关系,每瓶容量和数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3、谁能总结一下,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生说,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追问:反比例关系怎样用字母式子来表示? 板书:x×y=k(一定)
5、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板书:1认定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6、评正确率、板书,并让生改错。
六、当堂训练
一、填空
1、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成()比例。
2、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比例。
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比例。
4、读一本书的页数一定,()和()成反比例。
二、判断下面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在括号内用文字注明)
1、烧煤的天数一定,每天的烧煤量和煤的总量。?(?)
2、修路的总米数一定,修好了的米数和剩下的米数。(?)
3、排印一本书,每页的字数和页数。?(?)
4、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
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和宽。?(?)
三、选择题
1、分母一定,分子和分数值()
(1)成正比例(2)成反比例(3)不成比例
2、被减数一定,减数与差(?)
(1)成正比例(2)成反比例(3)不成比例
3、花生的出油率一定,花生的重量和油的重量(?)
(1)成正比例(2)成反比例(3)不成比例
四、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面积这三个量中,你能找出哪几种比例关系?
五、某农机厂生产一批打禾机,计划每天生产75台,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1/5,多少天能完成任务?
七、板书设计
课题四:反比例的意义
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字母式子:反比例关系:x×y=k(一定)
3、正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
1认定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课题五: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知识回顾】
1、反比例的含义是什么?
2、已知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那么长和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今天我们来学习“正比例和反比的比较”(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
1、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
2、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
师: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做题。
三、第一次检测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
1、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4、时间一定,工效和工作总量。
找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如果有错题,找学生更正,并追问为什么。
四、第二次检测
(一)判断:(找两人上台板演)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
3、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
(二)后教
1、认为对的请举手。错的问:为什么错了?
2、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关系? 生回答,师屏幕出示: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五、当堂训练
1、判断单价、数量和总价中的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总价一定,数量和单价()。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除数一定,()和()成()比例。
被除数—定,()和()成()比例。(2)前项一定,()和()成()比例。(3)后项一定,()和()成()比例。(4)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三种量,如果长是一定的,宽和面积成正例关系。这三种量在什么条件下还能组成比例关系,是哪种比例关系。
六、板书设计
课题五: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
相同点: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不同点:正比例是变化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相对应的每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反比例是变化相反,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相对应的每两个量的积一定。
第二篇: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周期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有条件也可以使用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余下的1块是什么图形的瓷砖。
四、综合练习:练习十第4—7题。
第三篇: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教案(本站推荐)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与练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规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
2、培养学生认知计算、自觉验算得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知计算、自觉验算得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训练习题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6题。
说说面积公式,再应用公式计算。
2、完成应用题7、8。
指名读题,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后列式计算。
3、完成第9题。
指导学生看懂票据。提醒学生在计算时可以把表中的小数化简。
4、完成第10题。
理解“零售价”与“进货价”的含义,再根据要求分别解答。
三、作业
第四篇:四下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第1课时 加法交换律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P17所有内容3遍。
2、勾画教材中加法交换律的定义及字母表示法,并抄写一遍。
3、填空:
84 62=() 84 a ()=58 ()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17例1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教学过程:
/ 41(—)谈话导入,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 学生列式,师板书
(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出示准备题:
(1)27+73(2)37+58 73 +27 58+37 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出示书上的主题图,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
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 56=96千米
56 40=96千米
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三)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 41 让学生举例,如35 20 =20 35等等让学生多说 同桌互说
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 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 为什么这样列式?
(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
(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 518=518 476 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5这种规律在其他运算中有吗?学生质疑,验证。在这个环节中有出现个别代表一般的给予举例纠正。学生自学书本、质疑。6.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3 / 41(三)应用成果,巩固新知
1、完成P18做一做第1题。2.学习加法交换律的最终目的是用。问:验算加法,我们用什么方法?根据什么?
3.“练一练”1,先计算出得数,再用加法交换律进行验算。问:验算方法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4、“练一练”
128 326 45 562 254 3208(1)分组完成。(每组一生板演,比赛形式进行)(2)指名说出验算方法和根据。
5、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
470+830=830+ 101 3+214= 十
256+214= +256 十 367=367 +(1)将卡片470、880、1013、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2)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
(3)小结:这些算式都用等号连接,两边都有相同加数,那就意味着另一个加数也相同,我们并用了加法交换律。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举例证明一意义论证)2.这一规律已有哪些运用?
3.质疑:满足“和不变”这一要求,有没有其他可能? 如:37+73= + 在 中可以填哪些数据?
/ 41
(五)课外作业: 练习五第2、3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加法结合律
预习要求:
4、认真阅读教材P18所有内容3遍。
5、勾画教材中加法结合律的定义及字母表示法,并抄写一遍。
6、填空:
172 58 42 28=(172 ) (58 )31 67 19= 67 ()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18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 4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谈话 引入。
也不知道知道李叔叔骑自行 车 旅行 情况
(多媒体演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2.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展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那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二、探索规律
1、加法结合律。
(1)三天 一共行多少千米?可以怎样计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88 104 96
88 (104 96)
=192 96 = 88 200
=288 = 288 问:为什么要先算104 96呢?
学生讨论交流 后汇报结果: 后两个数先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 104) 96 ○ 88 (104 96)怎么填?
/ 41(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秘密?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用符号表示。
(◢ ★) ●=______ (_____ ______)(a b) c=______ (_____ ______)(5)问:这里的a、b、c 可以表示哪些数 ?
四、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
2、练习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3、练习五第5题。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同学们想一想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作业:练习五的第4题。教学反思:
/ 41 第3课时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P20内容3遍。
2、尝试把例3补充完整。并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
3、尝试完成练习。
458 (175 142)76 141 59 124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2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激趣。
2、口算:
25+75=100
123+177=300 48+52=100
201+399=600 85+115=200
284+116=400 8 / 41 235+115=350
103+97=200 324+76=400
151+349=500 124+276=400
725+125=200
3、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2)加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出示定律内容及字母表达式。
二、新授
1、课件出示:例3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
第四天 城市A→B 第五天 城市B→C 第六天 城市C→D第七天 城市D→E
A→B 115千米
B→C 132千米
C→D 118千米
D→E 85千米(1)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3)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指名学生板演。(4)汇报自己的解答方法,并说明理由。
2、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
(1)引导学生比较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算法,在计算方面你发现了什么?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 41 115 132 118 85
115 132 118 85 =115 85 132 118 ←加法交换律
=247+118+85 =(115 85) (132 118)←加法结合律 =365+85 =200 250
=450(米)=450(千米)
(3)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发现用上小括号使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这样计算简便?
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利用加法定律,把能得到整百的数先结合起来再进行算计很简便。
(4)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
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
说明 :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1、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76+18=18+76()37+45=35+47()31+67+19=31+19+67()56+72+27=56+(72+27)()
24+42+76+58=(24+76)+(42+58)()
2、做一做第1题。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 41 425+14+186
75+168+25 245+180+20+155
67+25+33+75
3、做一做第2题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拓展作业:
1、同学们,你们听过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 1+2+3+„„100的和是多少?
你知道高斯是怎样计算的吗?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2、练习六第4、5、7题。教学反思:
第4课时 减法的性质
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教材P21内容3遍。
2、说一说例题中的计算方法,尝试归纳减法的性质。
3、尝试完成练习。
640-237-163 569-256-44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21例4及相关练习
/ 4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减法的特殊规律并选择运用进行简算的过程。
2、让学生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体会到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的道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教学过程:
一、激趣生疑
1、竞赛
出示两组题,分组计算,比赛看哪组同学即对又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72-6-4 85-8-2 126-70-30 72-(6 4)85-(8 2)126-(70 30)
2、发现: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3、猜想:观察三个等式,激励学生大胆猜测:这里面有没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发表自己的说法)
4、师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
/ 41
5、师提问: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在猜想后打上?号)
6、举例验证
7、师小结: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动脑,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刚才大家通过观察发现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创设情景引出例题)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如果让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吗?不要着急,李叔叔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旅行法宝——《自助旅行》指南。这本书可以告诉我们旅行时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1.出示情境图
师: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细的查阅了这本书的资料。从图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
(数学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有234页。)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尝试各种算法 师:“还剩多少页?”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计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谁的算法最多。3.全班汇报交流
师:你们都是怎么计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指名上黑 13 / 41 板板演算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 34)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 =134 =134 思路1:从这本书的总页数里先减去昨天看的66页,再减去今天看的34页,就算出还剩多少页没看。即234-66-34 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页,再从总页数里减去看过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66 34)
思路3:总页数里减去今天的页数,再减去昨天的页数,就是剩下的页数,即234-34-66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讲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欢哪一种?把你的理由讲给同桌听一听。
4、引导学生理解:至于哪一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一概而论。
5、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发现了要想使计算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才选择具体的算法来计算,我想下面的这道题你们也一样能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解决。如:将例4的总页数改为266页,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使计算更简便。
5、⑴独立列式计算;⑵指名板演
6、那“145-34-86”这道算式可以简便计算吗?看来,在今后计算时,我们要观察算式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运用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 14 / 41 算。
三、巩固练习:P21做一做1、2 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做的。
四、小结 :
今天利用我们善于观察的眼睛发现了什么数学规律?这些规律可以使计算怎样?但在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练习六第1、2、3、6、8、9题 教学反思
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应用练习
一、加法运算定律基本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6 ()=75 ()() 38=() 59 24 19=() ()a 57=()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632 85=717 85 632=()
/ 41 304 215=519 215 304=()(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140 250=260 130 20 70 30=70 30 20 260 450=460 250 a 400=400 a 通过上面的几道题,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小结。
二、解决问题
(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要求:
(1)画出线段图。(2)列式计算。
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
在比较重视学生明确,第1题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
师生共同订正。(简单说明线段图应该怎样画,做简要规范。)
/ 41(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 258 147=369 (□ 147)(23 47) 56=23 (□ □)654 (97 a)=(654 □)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 (20 9)=(a 20) 9 15 (7 b)=(20 2) b(10 20) 30 40=10 (20 30) 40(5)用简便方法计算: 91 89 11 78 46 154 168 250 32 85 41 15 59
三、减法的性质基本练习:
1、根据性质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与数:
320-64-36=320-( )184-58-42 = 184-(○)1789-(789 238)= 1789-○ 286-37-42-21= 286-(37○42○21)82 – 甲– 乙 = 182○(○)★ –(18 ●)= ★-0)(497+2884÷28)×506(3)文字题.
①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和是多少?
②870与840的差去除1530与840的和,商是多少?(4)1350减去24与18的积,再加上541,得多少?(5)72与39的差乘45与35的和,积是多少?
(6)48与142的和除以54减去35的差,商是多少?(7)45与54的积,减去214与86的和,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1)三
(一)班的男生比女生人数的2倍少7人,女生有16人,这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2)一个篮子里有25个鸡蛋,这个篮子和鸡蛋一共重1525克,篮子重400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克?
(3)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2个零件,小李每小时加工37个零件,两人同时加工6小时,王师傅比小李多加工多少个零件?
/ 41(4)5部插秧机6小时插秧24000平方米,平均1部插秧机1小时插秧多少平方米?
/ 41
第五篇:二上数学第三单元教案
二上第三单元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简析
第三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与密切的关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知的校园生活情境引出角和直角,图中有正在做操的学生,正在踢足球的学生
还有拿着三角板的老师和修剪花木的爷爷。这些情境都与角和直角有关。如:做操的学生伸开双臂组成了角,老师三角板上的角,爷爷剪刀上的角等等。通过这些激发学生的性趣。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周围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角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并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抽象出数学概念,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尺判断角和直角。
3、初步认识锐角钝角。
4、学会用三角尺拼角。【过程与方法】
借助三角尺完成对角的认识,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角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画角和直角。
3、能用三角板判断直角。
4、正确画出角和直角。
5、在生活中发现角和直角。课时划分
本单元大约用5课时安排教学。
第一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38页例
1、例2以及第39页的“做一做”和练习八的1-3题。课时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会用直尺画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主题图剪刀插有吸管的可乐瓶自来水管等实物。三角尺、直尺、哽纸条、图钉、白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出示校园一角学生上体育活动的情境内图在。图上画了什么?老师手上拿着什么?爷爷手上拿着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角,到底什么是角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就来学“角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角。
(1)出示剪刀、钟面、三角板,让学生指出角。(2)指定学生指出角。
(3)说说周围物体哪些地方有角,请指出来。
2、学生实际操作。(1)制作活动角。小组活动
教师演示:用纸条制活动角。学生观察变化情况。全班交流:角的大小跟张开的程度有关。(2)折叠角。
师生都拿出一张纸,共同折叠。
3、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在黑板画不同的角,并说明角各部分的名称。(2)指明学生指出其他两个角的各部分名称。(3)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4、教学画角
(1)教师演示画角。(2)学生动手操作(3)指名学生板演。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八”的第1-3题。第1题:指一指图中哪里有角,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然后指名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第2题:指出哪个是角哪个不是角?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例
3、例
4、“做一做”和“练习八”的第7题 课时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对直角有感性认识。
2、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能画直角。
3、能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一面国旗、一张椅子、运动员练习双杠图、三角板、白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角,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角的边。
2、提问: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3、教师出示图形,让学说出各图形各有几个角。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直角,出示例3。
(1)教师出示国旗椅子的实物及运动员练习双杠图,让学生在上面找角,数一数各有几个角?
教师说明:这些角都是直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直角。板书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
(3)做教材上第40页的“做一做”,用三角尺比一比教科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直角)
2、折直角。
让每个学生都拿出一张纸,要求先上下对折(全班动手对折),然后提问:再怎样折可以得到直角?(再左右对折,就可以得到直角),再让学生左右对折,教师注意订正。
3、观察三角板上的角。学生自己拿出三角板找直角。
提问:三角板上的三个角有几个是直角?(有一个是)
4、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角是不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比一比。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5、教学画直角,出示例4。
(1)教师在黑板边演边说、画出直角。
(2)做教材第40页“做一做”的第2题。数直角。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做“练习八”的第7题。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直角。用三角板画三个不同的角,其中要有一个角是直角。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锐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41页上的例题5及“做一做”。课时目标
1、让学生能在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在认识角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了解三种角的大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重点难点
1、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导入。
1、出示游乐场的图片,谈话激趣。
2、观察较片,并与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引入“角”。这位同学找到了角,人找到了吗?
(二)主动探究,获得新知
1、请小朋友拿出纸和笔画一个你喜欢的角。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就地取材。
2、将小朋友画的角进行分类。
合作交流。请小讨论: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指名小组汇报结果,并说明分的理由。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1)分类验证,渗透方法。
(2)学生上台验证,并说出自己是怎样比的。(3)验证其他的两类角。(4)给角取名。说取名的道理。
设问1:你给比直角小的角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设问2:你能给比直角大的角也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5)给角分类。
谁能根据角的大小给角分类呢?
(三)实践运用,深化发展。
1、做角:你做一个自己喜欢的角,给身边的小朋友说说你做的是什么角?
2、举例:你能说说你在哪儿见到这个角?
3、演示角:你能两手或两脚演示这些角吗?
4、找角:(红旗上)。
5、完成教材上41页“做一做”的第1、2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的例题6和“做一做”。课时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会用三角尺拼角。
2、通过拼一副三角尺、两副三角尺,使学生更进一些步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的意识。重点难点
1、会用两个三角尺三个三角尺拼出直角、钝角和锐角。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具准备
1、三角尺、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每人一套三角尺、纸若干张。教学过程
(一)探索活动
1、你们已经掌握了什么是钝角、什么是锐角,但是你们会画钝吗?会画锐角吗?
画钝角的方法是什么?画锐角的方法是什么?(分组操作,探究方法)你们都画了什么角?
(用幻灯机展示学生画的各种角)
2、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角和画角的方法。(指每组代表到前面边演示边说明,集体探讨和订正方法。)
(二)发展活动
出示教材42页例题6的情境图。(用两个三角拼一拼)
1、用两个三角尺可以拼成什么角? 你们能拼成一个钝角吗? 分组操作上台演示。
2、你们还可以拼出其他的角吗?希望你们多多动脑动手,看谁拼出的角多。
分组操作,用幻灯机展示学生拼的各种角。(可能有以下答案)
(1)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2)用锐角和锐角拼出的还是锐角。(3)用锐角和锐角拼出了钝角。
如果有些同学没有拼出台上同学展示的角,就请和台上的同学一起来拼一拼。
(三)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完成教材42页的“做一做”
(1)用两副三角尺拼出锐角、直角、钝角。(2)学生小组操作、汇报展示。
2、讨论:一副三角尺和两副三角尺拼出来的角有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小组讨论,汇报。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了哪些知识?通过复习你们又学会了什么知识?你们会用三角尺拼钝角了吗?会拼锐角吗?用的是什么样的角拼出来锐角和钝角?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 练习八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45页“练习八”的4-14题。课时目的
通过练习让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辨认直角锐角钝角。教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七巧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角,让学生说说是什么角?
(二)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八的4-14题。
1、第4题:变角游戏(1)用活动角做一个直角。(2)作圆纸片折一个直角。
2、第5题:比较两个三角尺上各选一个角,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3、第6题:说一说,找一找哪些是直角。(用三角尺量一量)
4、第8、9、10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第11、12题:画一画,说一说。
(1)第11题以游戏形式,两人一组,一人画一个角另一人立即说出是什么角,两人互换。
(2)第12题:指一名学生说一说直角、锐角和钝角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在钉子板上画出来。
6、第13题:出示七巧板。
(1)说一说七巧板中的每块板是什么形状,上面各有哪些角。
(2)比一比5块三角形板的各个角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3)用两块三角尺拼直角,你能拼出几个?拼钝角呢?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操作,汇报,订正。
7、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三)课堂总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能得几颗星星? 学生自己讲述自己的收获。
课时达标
1、根据图标出直角、锐角、钝角。(教师事先准备好资料)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图已经给出顶点)。(教师事先准备好资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