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学习心得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一百位学生也许会有一千个答案。

       好教师诞生在教室里,而不是成长于办公室中。

       “学生心中理想教师十大标准是:公正平等,和蔼可亲,风趣幽默,良师益友,爱心宽容,欣赏鼓励,热情开放,教法灵活,乐观微笑,风度漂亮。

       “严师出高徒”,什么样的老师才称得上严师呢

       是把学生管理得服服贴贴,循规蹈矩的老师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是林华民老师的教育代表作。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是一本案例式、讲座式的教育专著,围绕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提出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组织课堂教学、怎样当一位好老师、如何进行校本教研等一系列极具个性的主张,是中小学教师快速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好教材。

       告诉你怎样当一个好老师

       他从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主要任务、核心任务、核心理念、主要目标、学习方式、最大困难、最大阻力、最大亮点、新旧课程的最大区别、阐述了新课程的十大重要理念。

       并认为新课程下课堂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师生情感交流信息交流的地方、师生共同质疑释疑生疑的地方、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地方、师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新课程下教师应该扮演课堂的组织者、促进者与诱导者,学生智商、情商、道德商的培育者,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机会的创造者,课堂学习情景、问题情境的创设者,自由民主平等和谐气氛的营造者,学生学习潜能独特个性的开发者,学生良好习惯优良品德的塑造者等七种角色。

       课堂教学的自主化、合作化、问题化、科学化、未来化是当今世界课堂教学五大趋势。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七个策略:学生为主的课堂、先学后教的课堂、当堂训练的课堂、个性教学的课堂、合作学习的课堂、目标三维的课堂、面向未来的课堂。

       在先学后教的课堂指出:“书主要是靠自己学出来的,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

       教师要完成课程提出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主要方式,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不断提高自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应规范学生上课行为,让每位学生拥有听课、阅读、提问、书写、合作的好习惯,确保每位学生在本学科的课堂上养成学科学习基本习惯。

       要养成学生的任何一种学习习惯,是很困难的一个过程,教师要开展课堂时间的改革,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课堂自学的氛围与课堂自学的时间保证。

       因此,利用课堂时间大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哪怕是暂时落下教学进度也要挤出课堂时间进行有明确自学训练等,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目标之一。

       衡量一位好教师的十个标准情:感还是信息交流为先、希望寄于学生还是自己、越教越多还是越教越少、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课堂指令明晰还是模糊、课堂调动有效还是无效、相信学生笔头还是口头、使劲教还是学生勤奋学、练习重于课内还是课外、道理重于感悟还是告诉。

       其中有给青年教师的十条小建议:课堂设计的技巧、编写学案的技巧、学习新课的技巧、学生板演的技巧、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调动的技巧、课堂评价的技巧、分析练习的技巧、处理练习的技巧、命题考试的技巧。

       教你如何让你的课堂教学魅力四射:学生心中理想教师的十大标准(公正平等、和蔼可亲、风趣幽默、良师益友、爱心宽容、欣赏鼓励、热情开放、教法灵活、乐观微笑、风度漂亮。

       新课程专家眼中的好课:(叶澜教授:有意义、有效率、有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崔允漷老师: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新、实、活、乐或趣、实、活。

       新课程背景下好课的十条标准:(高效、默契、智慧、难忘、欲望、满足、直观、轻松、自信、快乐。

       教师设计完一节课的十个反思及如何提高课堂教学魅力的十句口号:(凡是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教师决不替代;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希望寄托于课堂,把希望寄托于学生;让学生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享受课堂;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不是教师表演的地方;课堂时间主要是学生学习用的,应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能力乃至于生存权利还给学生;书是学生学出来的,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对老师充满希望的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学生;让掌声、笑声、欢呼声在课堂上响起来)。

       列举出十种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法:轻松愉快的“小先生教法”、积极高效的“合作学习法”、令人惊讶的“超前学习法”、意想不到的“自由学习法”、立竿见影的“定位学习法”、不同凡响的“自由阅读法”、效果惊人的“感悟教学法”、与众不同的“例习教学法”、充满激情的“竞争教学法”、面向全体的“快速指导法”。

       他敢于质疑新课程专家并有独特的教育主张,指出:教育教育投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我国中小学生最缺乏危机意识教育,我国教育缺乏成功学与人际关系学教育,我国急需加强学龄前教育,教师应“藏起”一半爱给自己,最优秀的教师就是最大的“骗子”,中国最缺乏“不要脸”的教师,教师要带着三样宝贝走进教室就是爱心、激情与微笑。

       他总结出农村教师课堂教学的第一程序应当是:先检查学生所带的学习用具;年轻教师要想成为一位好教师,请从教育案例的收集与整理开始等等。

       学习完深受启发,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加强学习、加强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自己与学生的幸福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心得体会,尽快尽快、、

        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和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在全校集中开展了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专项活动,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吃透文件精神,明确上级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努力把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这一活动,并且给每位教职工下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在现阶段,《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是一份关于高等教育办学的指导性文件,它的颁布对于高等教育院校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人才培养工作要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紧密结合高等院校提高素质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管理等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和措施,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总结了十年来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系列经验和教训,特别是针对当前进一步提高质量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个文件将指导包括我院在内的众多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而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生产力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这个大格局中,知识经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我们传统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这种新的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系统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今年,是学院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关键之年,学院自主授位的评估成功给所有的教职工和全院学生莫大的鼓舞,同时,新高度也意味着新挑战,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院各项工作,再接再厉,争取更好的成绩。

       作为众多教职工中的一员我们要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为学院的评建创优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进一步增强学院办学活力,不断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学院社会地位和声誉努力奋斗。

求一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的学习心得体会,关于中职教育改革方面的

        深入贯彻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改革发展中长期教育规划

       为全面提高国家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国家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而民族的素质的提高对于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乃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需要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因此,在“十二五”计划中,对中长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明确规划: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保障措施包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此次改革注重以人为本,因此在传承多年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的基础上,纲要不仅注重了利民惠民,也注重了在此基础上的创新。

       在改革、发展、管理多方面,都有很多创新点—在基础教育方面,提出了在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基本普及12年的教育;在职业教育阶段即为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如何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高等教育方面,提出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在民办教育方面,提出了进一步使民办学校要与公办教育具备同等重要的地位。

       由此可见,此次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纲本着为民的宗旨惠民,是在全面务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纲要》在指明今后教育大体发展方向的同时,在应对具体的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如大学生就业,也作出了规划。

       如今,我们要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优势资源,因而就要求高等教育应该加快发展,即要抓速度、规模,更加要从结构、方式、质量来发展。

       全面发展一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以及民办学校、特殊教育,达到全面的教育。

       在第十二个五年的发展中,我们国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规模的扩张,特别是产业质量的提升,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也就是说我们产业承载力更强。

       届时,产业创造财富的机会更多,相应的发展产业的机遇也会增多,因此自然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现今,我国正全力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成为十分重要标杆,头等大事便是消除教育中的诸多不公平。

       如今,教育面临着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公。

       国家把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向大中城市,而广大的农村与欠发达地区,师资匮乏,资金匮乏;二是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不断拉大。

       不光是在学校的硬件设施上,还是在教学资源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尤其,同样是教师,同工不同酬,严重挫伤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三是招生制度、各种优惠政策上的不公平等。

       因此,《纲要》中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地配置,在教育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上,打破现有的教育不公平现状,是民众的一大憧憬。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极为重要的工具。

       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

       此次的纲要提出的政策给教师群体、教育集团都提出了相当的要求。

       提高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广大教师应在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从而形成教育特色和办学风格。

       除此之外,学校必须花大气力,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学习,不断提升知识层次;学校必须开齐开足各门课程,平等对待,并配齐配足专任教师;学校必须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教研活动,实施素质教育的规章细则,导引教师,指导学生,才能真正提高素质教育的质量。

       总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是纲要强调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议题。

       《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的意愿,将指导着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强国必先强教。

       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重视《纲要》对于教育的规划,从而在十二五中使得中国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更快更稳地走下去。

学科与专业教育心得体会

        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 -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旨在让优秀人才进入高师院校、培养一批优秀教师。

       要使优秀人才经过师范教育成长为优秀教师,还需要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能力培养。

       教师专业成长需要系统环境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不断成熟、提升和创新的过程。

       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制定高师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纲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构,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和教师专业成长过程。

       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专业教育、轻教师专业发展,重理论教学、轻能力培养。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国高师教育的课程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实习;后来一些高师院校先后增开教育史、教育法规、教师道德、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法、微格训练等;但这些课程缺乏整合,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育法规、教师道德、教育技术学、微格训练由教育系或教育学院开设,学科教学法和教育实习则分散在各院系开设,教师专业发展缺乏规划,高师生职业能力难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一些高师院校开始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或纲领,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管理机构,整合教师教育资源。

       有的高师院校在教务处设立松散性的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把各院系学科教学法教师组织在其框架内活动;有的高师院校以各院系学科教学法教师为基本队伍,设置独立的教师专业发展学院,实现实质性融合。

       为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安庆师范学院也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心,一方面在不脱离各院系教学第一线的前提下把各院系学科教学法教师整合起来,定期召开备课会与交流会,另一方面把教育学教师与教学法教师整合起来,主办教学座谈会和研讨会;组建这样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既有利于教育学教师培养高师生一般的职业能力,也有利于教学法教师培养高师生特殊的职业能力。

       高师教育改革还应整合高师教育课程体系。

       我国传统的高师课程体系是按照培养教育科学研究人员设计的,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应坚持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相结合、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启迪教育智慧与培育教育价值观相结合,着眼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定位和终身学习及发展的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技能培养需要更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建立能力社会,确立以开发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为核心内容的能力为本的教育发展观;能力为本的教育发展观要求高质量教师是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职业能力的不可替代性。

       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必须尽快制定教师从业技能标准,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课程,开展授受知识性教学技能、指导学习性教学技能、信息化学习与教学能力培训。

       原国家教委师范司1992年颁发《关于印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的通知》、1994年又制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把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等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列为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必修课程。

       但因国家未提出教师从业强制性技术规范,有不少高师院校并未对高师生开设教师职业技能课程。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课堂控制技能、结束技能等十大教学基本功,高师生掌握这些技能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高师院校要坚持不懈地训练高师生课堂教学的这十大基本功。

       课堂教学的十大技能属于授受知识性教学技能,其理论基础主要是行为主义理论,强调教师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对学生的学习建构过程关注不够。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

       随着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开发者、引导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

       高师教育面向、适应和服务基础教育,就要实行指导学习性教学。

       指导学习性教学技能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实现学生主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

       根据视、听、读、思、议、练等学生认知的基本方式,可把教师的课堂学习指导技能分为观察指导技能、倾听指导技能、阅读指导技能、思维指导技能、讨论指导技能和练习指导技能。

       高师院校要在开展授受知识性教学技能训练的同时,指导高师生开展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组织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从而培养高师生指导学习性教学的技能。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师院校应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把教学技能提升到信息化平台。

       高师院校建设及设计网络教学系统、教学科研管理系统、学校主页、精品课程网站等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教学资源;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推广教育技术,培养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突出重视实践教学

       教师工作现已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它要求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

       教师教育具有典型的应用性与实践指向性,强化高师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要强调教育理论的指导,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高师教育重学科教学轻教师教育,而教师教育又重教育理论轻教育实践,毕业前才开展教育实习也不再适应基础教育新形势。

       近些年来,许多高师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实训和实习,不少高师院校从高师生大一年级就开始教育见习,教育见习与实习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有的还把教育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放在一起建设。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

       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支持由优秀学生进行的创新性试验,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安庆师范学院为强化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实施了“双实”、“双比”、“双进”工程。

       一是成立实践教学中心,把实践课教学与教育实习课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组织实践课和实习课这“双实”活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二是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和高师生教学技能比武的“双比”活动,比出名师、教坛新星,对“双比”中发现不合格的师生进行补训;三是安庆师院和安庆市教育局共同签订以“中学名师进大学讲堂,大学教师进中学课堂”为主要内容的“双进”工程共建协议,实施名师互聘、干部互派、科研互动、资源互通。

       “双实”、“双比”、“双进”工程的实施,能使高师院校师生在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双进”对接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从教职业能力。

求学习全教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办公室 赵春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公布后,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校针对《规划纲要》开展了建言献策及学习讨论系列活动。

       通过学习《规划纲要》以及收看专家对《规划纲要》解读的视频讲座,我感到这份广集众智以凝聚共识,力求完善的纲要处处体现着党和国家重视和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释放出“不破不立”的改革信号。

       根据学习重点,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领会纲要精神,明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涵

       通过学习,我感觉《纲要》的每一条都是针对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脉络很清晰,应该说把握住了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脉搏。

       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纲要》中提及的“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

       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种高度是体现了教育在新时期的重要地位。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知识社会,信息时代,人们对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视,教师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关键因素.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促进公平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要求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强化课堂教学,提高资源建设质量,确保教学质量及育人质量。

       二.结合我校实际,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这次纲要将构建“终身教育立交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将努力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三个战略目标之一,突显了党和国家高瞻远瞩,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于我国实施科教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产业、职业、行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空前激烈的人才竞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和趋势,并将其运用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以不断地提高和创新,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国家强盛的动力,也是个人发展的必需。

       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不断造就人、不断培养人、不断发展人全部潜能的过程。

       作为指导未来十余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提出和实施将使各种教育形式衔接、各种培训方式并举、各类学习资源互相融通,为全民终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方便。

       作为一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立足满足群众教育需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落实纲要精神,不断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道必须精于道,要授业必须精于业,要解惑必须先自知。

       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不忘记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意识,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

       教师是一个引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得真知的人,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已的专业素养。

       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不断的完善自我,充实自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更新观念,钻研业务,成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师。

       要讲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学相长。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了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相辅相承的教育原则,既要坚持原则,公正无私,又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

       在教学上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创造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强化支持服务意识。

       总之,学习《纲要》,就是要把纲要精神植根于具体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O一O年四月二十日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文法教研室 孟晶磊

       本月,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感触颇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规划纲要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

       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系统研究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

       首先,对教育公平化和加大教育资金投入问题我感触很深,纲要提出,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

       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求财政重点保障的支出项目比较多,因此要实现4%的目标,难度不小。

       为了保障这一目标,财政部将有四项具体措施:

       一是增强公共财政有效财力。

       今后几年要加强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的稳定较快增长,为实现4%的目标打下坚实的财力基础。

       二是进一步协调财政支出结构。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在年初财政预算安排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幅度都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幅度。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还要根据财政超收的情况增加教育经费。

       三是大力筹措其它财政性教育资金。

       通过采取足额增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等措施,逐步建立 -多渠道筹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长效机制。

       四是要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的科学化管理。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增加的投入发挥出最大效益。

       这些让我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深受鼓舞。

       其次,我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教育要以人为本。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在信息时代,学生信息的来源很多,知识老化的周期很短,更新的速度很快。

       只有不断学习,随时更新储备知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

       要做到这几点,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作基础。

       有道是,“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

       一名教师的知识如果储备不足,教学中必定捉襟见肘;反之,如果教师具备了比较扎实的知识功底,具有学者的风范,课上举一反三,游刃有余,那么课堂将是学生有效充电的场所。

       教师并非人人都博学,但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朝着博学的目标去努力。

       最可怕的是,有的教师以为自己的学历高,读的书多,就不再充电,不再学习,那他只会误人子弟,他自己也终将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作为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思想,平常要多读书,常看报,勤上网。

       总之,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时时处处采摘知识的花粉,酿出合时的蜂蜜。

       要不断地摸索教学方法,加强学习并锻炼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

       教,为了什么

       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教,是为了学生自己会学习。

       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学校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教师不再是惟一的信息源的今天,一个好的教师,绝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把自己满腹的学识传授给学生,而更应该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会学习是学生今后走上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会学习是参加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

       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交流,一个互动的过程。

       这些年,科技的进步给电大教育领域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使得教与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有趣。

       作为教师,我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并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手段,在网上教学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电大的教育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施融合教育后的心得体会

        香港“全校参与”的融合教育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9666661模式及启示纵观香港“全校参与”融合教育模式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 -的直接干预、教育立法和经费拨款,成为推动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支持,因而,建立健全特殊教育法律法规,从宏观上加强指导和管理,同样是深入推进中国大陆“随班就读”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前提条件。

       此外,透过香港“全校参与”融合教育的基本思想与学校特色,给中国大陆“随班就读”的发展以如下启示:

       整合调适普教与特教课程,开发设计满足儿童特殊需要的融合课程

       我国普通学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2022年2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三类特殊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出台,它不仅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并具有自身的特色与亮点,而且将进一步丰富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

       然而,随班就读的课程设置却完全是普教课程的拷贝,强调了入学机会的平等,而忽略教育质量的提高,强调了面向全体,而忽略了个别差异,强调了均衡性,而忽略了特殊性,强调了满足正常儿童的发展需要,而忽略了特殊儿童的个别需求,迫切需要将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课程进行整合、调适,开发设计适合于随班就读中特殊需要儿童的融合课程,改变随班就读实际上是随班“混”读或随班就“坐”的状况。

       培养融合性师资,推动教师教育的变革与提高

       “融合性师资是指在融合教育这个环境中实施教育的师资,他们拥有适应这个环境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随班就读”要求普通学校接纳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是融合教育在中国实践的独特方式,随着其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未来的普通学校都将发展成为融合学校,这就要求有一定数量规格和质量要求的既懂普通教育、又懂特殊教育的专业队伍来执行党和 -的方针政策,了解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和不同需求,并采取相应措施,具体实施所有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疏导与康复工作。

       此外,以后的一般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再是,或者主要不是到封闭式、隔离式的特殊学校从事特教工作,而是更多地到普通学校从事正常儿童与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9],但目前我国学历合格和具有专业水平的特殊教育师资严重匮乏,专门的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基本上属于空白,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而随班就读学校的普教教师转型为融合性师资是当前一种推进融合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快捷而有效的途径。

       ①职前与职后的融合。

       高等院校不仅是职前新教师的培养基地,也是在职教师进修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教育新体系的构建,一方面要立足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多重需求,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的融合教育教师,另一方面又要了解、研究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现状和存在问题,找到职前、职后的衔接点和连续点,实现职前与职后的融合。

       ②特教与普教的融合。

       融合教育需要普通教育和教师教育在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管理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一系列改革,同时,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专业或高等特殊教育学校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到招生方法、课程设置等也应在融合的理念下有新的设计和思考。

       做到“特普融合,追求双赢”。

       ③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不论是特教人才培养还是在职教师培训,既要具备扎实的特殊教育理论基础、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又要培养独立从事特殊儿童的诊断鉴定、咨询服务、教育训练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④数量与质量的融合。

       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不能仅仅只是为了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文凭学历的提高,更应该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特殊教育技能的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确保数量与质量的协同提高。

       实施同伴作用策略,拓展融合教育的发展可能

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世界,将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将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间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将是一个变动急剧,充满竞争与挑战,也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社会。

       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世界各国只有让自己的人民能够大量而快速地吸收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心得体会怎么写

       心得体会的开头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心得体会怎么写及范文

       1、什么是“心得体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中,人们往往会产生有关某项工作的许多感受和体会,这些感受和体会不一定经过严密的分析和思考,可能只是对这项工作的感性认识和简单的理论分析。

       用文字的形式把这些心得表达出来,就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一种日常应用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一般篇幅可长可短,结构比较简单。

       2、心得体会的写法心得体会的基本格式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I、标题心得体会的标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关于XX活动(或XX工作)心得体会(或心得)。

       如果文章的内容比较丰富,篇幅较长,也可以采用双行标题的形式,大标题用一句精练的语言总结自己的主要心得,小标题是“在XX活动(或XX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例如:从小处着眼,推陈出新—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的心得

       II、正文这是心得体会的中心部分

       (1)开头简述所参加的工作(或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参加活动的原因、时间、地点、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过程及结果。

       (2)主体由于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在文章标题下署名,写作日期放在文章最后。

       3、写作心得体会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混同心得体会总结的界限。

       一般来说,总结是单位或个人在一项工作、一个题结束以后对该工作、该问题所做的全面回顾、分析和研究,力求在一项工作结束后找出有关该工作的经验教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它注重认识的客观性、全面性、系统性和深刻性。

       在表现手法上,在简单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较多的采用分析、推理、议论的方式,注重语言的严谨和简洁。

       心得体会相对来说比较注重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主观认识和感受,往往紧抓一两点,充分调动和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和说明甚至抒情的表达方式,在叙述工作经历的同时,着重介绍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

       它追求感受的生动性和独特性,而不追求其是否全面和严谨,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可以只论一点,不计其余。

       (2)实事求是,不虚夸,不作假,不无病呻吟。

       心得体会应是在实际工作和活动中真实感受的反映,不能扭捏作态,故作高深,更不能虚假浮夸,造成内容的失实。

       (3)语言简洁,生动。

       心得体会在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叙述、议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描写、抒情及各种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写作要点

       1、要简洁、清晰、全面

       上司在面对下属长篇大论式的工作总结免不了会头痛,尤其当下属不只三两人时,但工作总结通常关系到业绩评估,既要写全面,又不可能一一道来,怎么办?要保证年度工作总结简洁,使用ppt的形式写总结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方式。

       2、要用数据说话

       在上例中也能体现该点,用数据对工作进行汇总,既简单明了,又能清楚地说明总结者的工作能力。

       但在工作中搜集、汇总、使用数据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工作,需要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有心地对工作进行记录。

       别忘了年度工作总结的数据,来自于每月、每周、每日,甚至每时的工作总结

       在向阳生涯,公司每一位员工都进行过时间管理方面的培训,每个人每天都有详细的工作计划表,一天中计划完成几项工作,实际完成情况如何等,都有记录,有备可查,这就是积累数据的好方法之一。

       3、要有成绩,也要有不足

       成绩肯定是工作总结的重头戏,但人无完人,总不能事事都做得那么圆满,没有一点进步空间也不行。

       不足该怎么提?既要提出问题,还不能让问题变成自己真正的“问题”或“毛病”,引起上司对自己不好的看法。

       可以在工作总结中,将问题以挑战的形式表现,尽量表现问题的客观原因,及外部形势发展变化所引起的新挑战。

       注意事项

       1.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总结写作的基本原则,但在总结写作实践中,违反这一原则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有人认为“三分工作七分吹”,在总结中夸大成绩,隐瞒缺点,报喜不报忧。

       这种弄虚作假、浮夸邀功的坏作风,对单位、对国家、对事业、对个人都没有任何益处,必须坚决防止。

       2.要注意共性、把握个性总结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当然,总结不是文学作品,无需刻意追求个性特色,但千部一腔的文章是不会有独到价值的,因而也是不受人欢迎的。

       要写出个性,总结就要有 独到的发现、独到的体会、新鲜的角度、新颖的材料。

       3.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

       有人写总结总想把一切成绩都写进去,不肯舍弃所有的正面材料,结果文章写得臃肿拖沓,没有重点,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

       而一般性的材料则要略写或舍弃。

       范文一:联通工作心得体会

       20xx年4月我进入了中国联通,在这一年不到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分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保质保量的完成了20xx年的艰巨任务。

       我们的部门是一个团结上进的部门,在班长的带领下,全组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我做一名新员工,我一直在努力学习新知识,时刻想着如何能为我公司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20xx这一年里,我积极的参加分公司的组织的各项活动,做到用户有事,随叫随到,遇到加班加点更是常事,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现将本人20xx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宽带维护记录

       在20xx年里共计上门为用户处理电脑故障3600多户,并为用户安装排线,用户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无法开机的情况较平凡,主要是因为用户在使用时不注意计算机的日常维护造成系统崩溃,提醒用户注意。

       无法打开网页的情况也比较多主要是浏览器问题和系统问题引起的。

       还有用户电脑无法上网主要原因是用户不会设置无线路由器。

       上门为用户设置并做调试。

       在维护中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用户出现问题不计时间随叫随到,及时准确的为用户处理问题。

       二、小区张贴

       在20xx年里共计到40多个小区进行宣传画的粘贴,并留下联系电话,用户需要安装时会及时的联系,做到及时上门为用户办理业务。

       三、本月小区进线谈判

       到新建小区进行进线谈判,因为不是太熟悉的缘故这项任务完成的不是太好但在同事的帮助下努力完成这项任务,积极配合同事,在20xx年里共计完成4个小区谈判,在以后的工作中争取做到更好。

       今后的工作中药做到: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更新理念,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恪尽职守,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班组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热情服务、勤学苦干,充分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确保成功的战斗精神,任劳任怨,不畏困难。

       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努力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我深知在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不断学习提高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能认真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为了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我从不放过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在工作中虚心求教,不断总结完善,创新思路,科学统筹,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利用业余时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于今年7月份拿下本科毕业证。

       为自己更好的完成本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树立工作目标,创品牌服务形象

       心系客户,想之所想,急之所急,“客户满意、业务发展”始终作为我的工作目标,尽自己所能为客户排忧解难,主动热情,迅速办理,及时回复,用诚心、细心、耐心、精心,为客户提供优质热忱的服务。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我要时刻谨记党的教诲,时刻以党员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要不断的鞭策自己,不断地完善自己,在班组中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

       在新的一年中,我一定要把工作做的更出色些,把每一位用户都当成自己知心的朋友,热心的为用户服务。

       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努力铸就生命的辉煌。

       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我们的企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们的企业树立新的形象,朝着“更快、更高、更强”方向迈进,突破,没有终点。

       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

       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 -思想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进入公司后,按照领导安排我负责综合部的考勤、考核与车辆管理工作并协助渠道部的宣传物品管理工作。

       在各项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

       一是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公司的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公司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二是在考勤考核工作中,我本着公平公正、认真负责态度对待每位员工的考勤记录。

       不将自己的私人感情和与同事的关系带到工作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工作得到了大部分同事的理解和支持。

       在五个月的考勤工作中我没有出现一次错误的记录,处处以公司的利益为重时时将公司的利益放在心中。

       三、以极大的热情协助助渠道部的宣传物品管理工作

       刚进入公司我就发现存放公司宣传物品的仓库比较混论,有一些宣传物品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果置之不理将对公司的财务造成浪费。

       我

       利用工作之余将各种宣传物品作了分类存放,并制作了物品登记表将所有的物品逐一登记,使所有的宣传物品存放有序使用方便。

       通过这一措施不仅节约了公司的财务开支,更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在较好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帮助公司其他同事

       自从进入公司后我坚持每天最早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自觉负责起办公室的卫生等工作。

       在同事们工作忙碌的时候主动帮助,主动加班加点的帮助大家,受到了同事们的好评。

       五、存在的问题和11年的工作计划

       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公司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新的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服务公司。

       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新的一年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来弥补工作中的不足:

       一、继续加强对公司各种制度和业务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公司的各种制度和业务。

       用公司的各项制度作为自己考勤工作的理论依据,结合实际更好的开展考勤工作。

       二、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在注重学习的同时狠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踏实做好本职工作。

       面对新的一年,我将以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加热情的工作作风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力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继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公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公司做出应有的贡献。

       范文二:社区工作心得体会

       一转眼,正式参加工作已有半年时间了。

       对于社区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社区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最前沿。

       同时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 -和群众的纽带。

       社区工作的开展,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

       作为社区工,面对的是众多的居民,接触的是居民大大小小最琐碎的事,因此社区工作重要而有意义。

       社区工作是一种帮助人解决困难,协调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服务活动,是以人的问题和需要息息相关的,因此社区工在工作中应本着人性、为服务对象着想和谦和态度,真诚地对待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社区工作也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和谐神会建设的主要手段,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 -当前坚持的主导政策方针,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矛盾进入易发多发期,社区工作在化解矛盾 -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社区工作过程中,社区工应将和谐和发展作为服务与管理的主要手段,达到家庭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干群关系和谐和社会和谐。

       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不断提升社区工作服务水平,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要。

       在某社区,...

大学生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期待

        中国的大学不能只注重教会了学生什么技能,大学应该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应更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人才,如何去理性地面对这个世界,并且用自己的双手去改造它。

       “大学读什么

       这是来自渤海大学的王文韦同学在阅读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以下简称《纲要》)后思考的问题。

       关乎高等教育改革、关乎教育公平、关乎就业等话题,历来都是作为人力资源队伍中的支柱群体的大学生最为关注的。

       2月28日至3月28日,《纲要》正式启动第二轮征求民意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在此期间,很多在校大学生也积极参与到《纲要》的讨论中。

       他们通过专题讨论、网络发言、撰写心得等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

       在众多教改亮点中,最让大学生关注的莫过于《纲要》中的高等教育部分。

       来自北方工业大学的邓艳同学说:“这是和我们大学生最息息相关的一个部分,也是我思考最多的一个部分。

       我们期待着《纲要》中的好措施得以落实,并最终让学生受益。

       关于提高教育质量

       从《纲要》中可以看出,2022年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展已不是重点,高等教育将进入发展理念战略性转变和全方位注重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不可否认,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教育质量的认识看法不一。

       对此问题,在校大学生也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唐静静同学说:“我国现在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已初步形成若干所能够有条件向世界一流冲击的高水平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

       但进一步看,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值得探索的地方。

       高等教育质量需要在与国际知名大学加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使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得以完善。

       “大学生从高等教育中首先汲取的应当是专业技能的养分。

       很多大学生抱怨,四年大学生活结束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依然没有拥有能让自己的双脚坚实地站立在这片大地上的本领。

       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高校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学生们自己也要增强紧迫感,主动融入社会,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

       来自渤海大学的王文韦同学认为,“大学时代是思维和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老师应当培养学生们一种关注社会,关注公共事务的情怀,我认为这甚至是比一科考试考了90分更为重要的事情。

       假如青年人能带着一份公心和诚意,把自己的专业所学作为改进社会的基点,那么我们的国家和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就会不一样。

       毕然建议:“如要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就涉及到改变现有教师评价体系的问题。

       不然,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多年以来只有讲师职称的现象还会发生。

       如当旨在支持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科研计划’最后沦为‘保研’、‘留校’的筹码时,我常常纳闷为什么不直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计划中。

       就业指导课在大学里成了出名的‘鸡肋’,而校外的求职培训机构业务却蒸蒸日上,我常纳闷为什么学校不能和这些机构合作。

       再如国际上的学术合作中总是少了点学生的影子,很多学生连自己专业目前的国际学术争论点都不知道,那就算学校参加了再多的国际会议也不过是徒劳。

       关于教育公平

       《纲要》意见稿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谈到教育公平,陕西省商洛学院丁伯宁同学认为应该加强高校间的对口支援。

       他说:“各高校中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一些高校师资力量雄厚,社会各界给予很大帮助,考生几乎挤破门槛;而一些相对发展缓慢的高校,如刚刚升本的高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不予认可,招生困难,补录、降分录取都很难实现招生计划,加上学生就业率低,办学水平每况愈下。

       如何拯救这些落后学校,让学校、大学生看到希望

       我认为应该鼓励学校之间的对口援助,让‘强大’帮助‘弱小’,不仅如《纲要》中所说的‘加大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力度’,还要加强西部各高校内部之间的对口支援力度,毕竟在西部高校中也存在不同层次的高校,这样更方便高校之间的交流与联系,达到共同提高。

       《纲要》在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评价上有了重大突破,第一次提出了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初看《纲要》里对高等教育的规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之羽同学说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则故事:在日本东京的一个水果摊上,一个学生正在买水果,突然发现钱包没带。

       老板却也不为难,让他先把水果带走。

       别人问老板为什么,老板指着学生答道:东京大学的。

       “我突然开始钦佩起了这个民族的教育

       这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学生品德的锻造让日本人可以对他们的学生抱有如此大的信心,也让东京大学成为世界超一流学府。

       陈之羽说,“中国的大学不能只注重教会了学生什么技能,大学应该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应更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人才,如何去理性地面对这个世界,并且用自己的双手去改造它。

       提高人才的竞争力就是要从这些地方做起。

请谈谈你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看法,800字左右

        南邮霸气,2022年钱学森先生对 -总理讲:“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

       钱学森先生的讲话指出了我国教育的要害。

       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有些人比较乐观,有些人高谈阔论,有些人视而不见,有些人轻描淡写,有些人十分无奈,有些人直言问题,还有些人振臂高呼,不论怎样,我们需要用平心静气、冷静的分析现在的高等教育,看到问题,解决问题以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还有很大差距

       1994年我国提出“211工程”,1998年又提出“985规划”,一些重点院校激情满怀,提出二十年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现在时间过半,成为一流大学的雄心仍在,但似乎冷静了许多。

       浙江大学原校长潘云鹤院士在其著作《教育七章》中指出“一个大学不能离开他的国家走向世界一流的进程而独自走向世界一流,正如一个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升上天空。

       北京大学2022年改革方案的参与者张维迎教授在其著作《大学的逻辑》中讲,“如果我们今天不改革,二三十年后北大仍然成不了世界一流的大学”,并在书中指出:“但我们相信,如果不在体制方面打一个基础,我们将永远不可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上述专家、学者、领导的讲话,对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和态度同样值得所有大学思考。

       二,大学的教育质量和风气

       由于高校扩招,大学发展快,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教育理念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存在不少问题,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正确面对。

       来看看新近的一些报道吧

       北京大学“2022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调查对象为24所在京大学,3366名教师、16591名学生,调查表明部属和市属高校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比例分别为42.7%与60.3%。

       这个数字对在高校第一线教学的教师来讲,并不会觉得突然和奇怪,但仍然是让人吃惊的,又据报刊报道,武汉某大学博士生考“企业管理综合”,附上得分要点,、这又是一个让人吃惊的事件,而武汉那个大学的研究生院院长讲:“随题印发的并非答案,而是得分要点,此举在允许范围内”,这些讲话和解释比事件本身更不可思议。

       当我们遇到教育诚信、教育质量等重要问题时,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看作是教育常态时,那真的是很可怕的

       三,课程体系特色不明显

       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它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体现了学校对社会和科技需求的理解,体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水平,体现了学校长期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一些办学具有特色的学校,还有一些长期形成的传统特色课程,具有很高的水平,深受学生的欢迎。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的课程体系大同小异,一些课程大家都有的,还经常有课程规范,甚至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时间。

       不少课程教师讲的是别人的东西、别人的体会、不是自己的体会、理解或成果,那怎么能有感染力,怎么能启发学生,怎么能让学生很好理解呢,当然更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应用型、技术型本科大学而言,传统本科的课程体系会是一种束缚,需要解放思想,突破框框。

       同时,一个教师要上好一门应用型、技术型课程,如果他没有应用的经历,没有参于过技术设计、技术操作的过程,那他肯定讲不具体,没有体会、没有感情,而且还会影响对这类课程的具体安排,会不知不觉回到光讲不练,或实践少、操作少的老路上去。

       我们必须根据学校的定位、学校的积累、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地去构筑自身的课程体系,并且逐步做到每门课程由最有成果和体会的教师去讲授,那样才能讲出风格,讲出感情,讲出水平。

       四,高校就业难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间迅速的发展阶段。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2022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是495万,而2022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突破559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年紧过一年。

       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

       但数据说明:2022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达到21%,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6%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比例1\/3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所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失业是不存在的。

       目前,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正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教育质量不高的具体体现。

       就业难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中的许多深层次问题。

       五,大学需要回归正道

       2022年10月,武汉大学的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涉嫌在该校学生宿舍的建设中受贿而被湖北省检察院批捕。

       武大腐败案被曝光的同一天,广东湛江师范学院院长郭泽深在学校基建、财务等方面涉嫌存在经济问题,被当地公安机关刑拘。

       4天后,又爆出武汉科技学院院长及副院长因涉嫌基建腐败被“ -”的新闻。

       有专家分析,高等院校开办公司、基建采购、项目招投标,这三大环节已经成为高校腐败案件的重要源头。

       很多学者认为,大学体制的行政化是导致当前“行 -败”的直接诱因,从校长任命到不完善的人事管理体制、职称评定业绩考核体制,片面的教育评估制度、存在漏洞的教学、办公、科研、生活、设备采购体制和后勤管理体制等整体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导致了大学缺乏自身办学宗旨和教学理念的真实动力,反以行政官员的好恶为取向。

       如果说大学行政体系内在基建等方面的腐败,烂的只是皮肉,重整制度严管监督就能够治愈教育之病的话,那么2022年不时爆出的博导“潜规则”女 -、校长抄袭他人论文、圈内人垄断课题资源、官人商人名人买学位有如买菜等新闻,却让我们看到了从“大楼腐败”到“精神倒塌”的大学精神危机。

       行政人员的贪腐和体系的官僚化慢慢“蛊惑”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浮躁与物质的氛围使大学圈内小气候浊化,教授创收和沽名钓誉成为“能力与本事”的象征,基建、后勤领域的“成功腐败”案例助推了象牙塔内的权学交易、学术拜金理念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