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经和经方什么意思

        医经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为了方便记忆而编成的顺口的东西.经方就是出自经典上的方子,象来自伤寒论的方子等.

       医经一般是理论方面的,经方是治疗的方子,是临床的.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的是

       《千金方》

       为《千金要方》的简称。

       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而成。

       《千金要方》,是继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后,中国医学的又一次总结,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嗯~我网上找的,具体什么的我就不清楚了,菜鸟,请多指教。

对几种经方治疗肿瘤的探讨

        邓育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 510030:肿瘤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运用中医辩证综合治疗能明显提高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

       在肿瘤临床治疗中,经方有着广泛的应用,若辨证准 确,则可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医学思想与治疗经验进行认真总结和整理,服务于肿瘤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经方;肿瘤治疗;临床研究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与沉淀,中医对肿瘤治疗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广义的经方不仅是指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所载的方剂,还包括后世创立的时方。

       笔者运用张仲景《伤寒杂 病论》中所载的经方,辨证治疗肿瘤术后并发症与化疗,取得了良 好的疗效,体会到只要辨证正确,经方在肿瘤临床治疗上大有作为。

       现将经方运用心得介绍如下。

       1 桂枝类方 1.1 桂枝汤桂枝汤不全是发汗剂,患者在服用此药物后所排泄的汗液是机 体调节机能得以逐步恢复的关键衡量标准之一,同时也是桂枝汤“谷气”与患者自身“胃气”相互融合的结果,对于促进患者体内阴阳 平衡而言有重要意义。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桂枝汤自身并不具备突 出的抗肿瘤功效,但对于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发热并发 症症状而言有显著的控制功效。

       1.2 桂枝茯苓丸 桂枝茯苓丸多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肿瘤症状、卵巢肿瘤症状、以 及乳腺肿瘤症状的治疗过程当中。

       在“金匮要略”中,将桂枝茯苓 丸作为了治疗妇科性肿瘤症状的关键方案。

       同时,现阶段还将其应 用于对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以及睾丸癌的诊治中。

       其临床治疗 的特点在于:增生性与包块性特征突出,所适应病症以慢性病为主,可通过丸剂入药达到缓解病症的效果。

       1.3 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草酸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对大肠癌细胞株及顺铂耐药细胞 株等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肠癌一线化疗用药,也常用语胃 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化疗,但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手脚麻木、有戴 手套感、 -感等症状,影响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

       此类症状,属 于血痹症的范畴,中医辨证为血脉痹阻、脾肾二虚。

       以活血通痹、健脾温经为治疗原则。

       2 柴胡类方 2.1 小柴胡汤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高发恶性肿瘤,内分泌治疗是最常用 的治疗方法,对于雌性激素受体阳性及绝经后患者,术后应坚持服 用三苯氧胺5 年。

       然而,大部分患者在服用三苯氧胺一段时间后会 出现内分泌失调的情况,如烦躁、潮热、易出汗、喜怒无常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 中医病理上将,该类症状属少阳病的范畴,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 篇》所述,少阳包括足少阳胆,手少阳三焦,散络心包等,为水火 气机运行之道路,少阳枢机不利将导致肝失条达,水火气机逆乱。

       应以小柴胡与甘麦大枣汤治之。

       2.2 四逆散《伤寒论》318 条当中,对四逆散应用于肿瘤疾病诊治中的疗效 进行了详细阐述。

       现阶段,主要将四逆散作为和解剂使用,达到调 和肝脾之剂,解除肿瘤疾病患者痉挛、急迫、以及疼痛等相关症状 的目的。

       且,四逆散对于疼痛症状的缓解不单单体现在腹中、以及 肋下区域,缓解痉挛的适应区域也不局限在胃肠部位的痉挛。

       因此,可将四逆散作为各类肿瘤性疼痛的治疗方案。

       3 其他经方 3.1 百合地黄汤 鼻咽癌放疗后,通常会出现口干、饮不解渴、食不知味等后遗 症,中医“百合病”以小便赤、口苦为特征,而放疗后的症状与此 类似,病机同为热毒未尽、心肺阴虚。

       采用百合地黄汤治疗,效果 良好。

       3.2 厚朴三物汤合当归贝母苦参丸 大便不调、大便秘结、水样便是大肠癌术后常见症状,同时伴有 腹痛、腹胀,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中医辨证属脾气亏虚、湿热下注、运化失健、阻滞气机。

       厚朴三物汤可行气除满,当归贝母苦参丸可清 利下焦湿热,二方合用,既可通便止泻,又能行气通胀止痛。

       需注意 的是,应根据患者大便具体情况来增减大黄用量,且应健脾。

       3.3 麦门冬汤 该经方的主治对象为“大逆上气、咽喉不利”。

       其中“上气”所 指的是:肿瘤症患者出现的呕吐、以及咳嗽等不良症状,“不利”所 指的是肿瘤症患者咽喉部位出现的干燥、或者是黏腻不爽问题。

       特 别是对于食道癌患者、以及大便干结患者而言,可发挥显著功效,达到改善患者消瘦体质的目的,提高肿瘤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延 长其生存时间。

       4 小结古代医籍中并没有专门论述肿瘤的著作,祖国医学认为,辨证 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通过对诸多病例的总结可知,中医在现代 肿瘤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医强调标本兼顾、扶正与祛邪相 结合,既能配合手术、化疗等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又能发挥远期 优势。

       随着对古代医籍的不断研究,经方治疗必然会起到更大的作 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千金方》写的什么

       《千金方》分为《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由被称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

       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是唐代以前医药成就的系统总结,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对学习、研究我国传统医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要方》自序),故将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书中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广泛吸收了各方面之长,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以来的临床经验,总结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特别是源流各异的方剂用药,显示出孙思邈的博极医源和精湛医技。

       文风雅俗共赏,缓急相宜。

       时至今日,该书很多内容对现代医学仍起着指导作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确实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

       《千金要方》共30卷,其中主要对临床各科的诊治方法、食物疗法及预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详加论述。

       分医学总论、妇人、少小婴孺、七窍、诸风、脚气、伤寒、内脏、痈疽、解毒、备急诸方、食治、平脉、针灸等,共计232门,收方5300余首。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千金要方》中发展为一病多方,还灵活变通了张仲景的“经方”,首创了“复方”。

       有时两三个经方合成一个“复方”,以增强治疗效果;有时一个经方分成几个单方,以分别治疗某种疾病。

       这是孙思邈对医学的重大建树,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大革新。

       而其在30年以后成书的《千金翼方》,取义为与前面的著作《千金要方》相互补充,如羽如翼。

       该书仍是30卷,论述了本草、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等方面的内容,十分详尽,收录了唐代以前本草书中所未有的药物,补充了很多方剂和治疗方法,首载药物800余种。

       宋代郭思高度评价《千金方》,“世皆知此书为医经之宝”(《千金宝要》)。

       清代医学家徐大椿也认为该书“用意之奇,用药之功,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医学源流论》)。

       后人称《千金方》为方书之祖。

       该书不仅在国内受到欢迎,而且还影响到国外,公元608年,日本来中国学医的医生,就把《千金方)带回日本,对日本的汉医影响深远。

针灸学发展史上有哪三次大的总结

       (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知识的初步认识,大约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

       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有传说中的岐伯、伯高、少俞等和春秋时期的名医医缓、医和等。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其中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二)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

       《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治方法和原则,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体系。

       其中对经络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及适应症、禁忌症等,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被称为“针经”,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在这个时期,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阐明《黄帝内经》为要旨,其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已佚的《明堂孔穴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

       华佗亦对针灸颇有研究,创立了“华佗夹脊穴”。

       东汉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载了许多针灸处方,主张针药并用,辨证论治。

       这些成就都丰富了针灸学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编撰成

       《针灸甲乙经》,共收录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和刺灸法,并对各科病证的针灸治疗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继《黄帝内经》之后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随着针灸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临床医家和针灸专著。

       如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大大地推动了灸法的临床应用。

       隋唐时代,针灸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初时针灸已成为专门的学科,设\"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

       隋至唐初的甄权、孙思邈,都是精通中医各科的大医学家,在针灸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

       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均佚)。

       唐 -在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组织甄权等人对明堂图经进行了校订,足见当时对针灸学的重视。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广泛收集了前代针灸医家的经验和个人的体会,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他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另外,王焘的《外台秘要》和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收录了大量的灸治经验,可以看出两晋和唐朝时代,灸法的应用较为盛行。

       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成立的开端,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许叔微的临床应用

        1143年,64岁的许叔微,将“已试之方,及所得新意,录以传远,题为《普济本事方》”,全书10卷,为23门,包括中风肝胆筋骨诸风,心小肠脾胃病,肺肾病等脏脏常见病,及其他内科杂病,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伤寒时疫,旁及针灸,靡不悉备,每门分列数证,证下系方若干,共收录330余方,每方均简述主证、病因、病机、用药、炮制及服法,或载医论、病案、灸治、煨治法等内容。

       是书文字简明,辑方切于临床,为许氏多年“刻意方书”所积累的验方汇编,书中用医案医话形式写就论证73则,见解精辟,如认为惊悸多魇,通夕不寐症属肝不藏魄,不治心而治肝;对阴毒证由浅入深分为始得、渐深、沉困三候,以正元散、玉女散、灼艾脐中等方药分治;言气厥不可作中风候;益肾宜用滋补之品;治积以所恶者攻之,以所喜者诱之,对积证依病情分为酒、肉、血、气、水、涎、食七类,分别治疗;鉴别肠风、脏毒、血痔之不同的论点皆颇有见地。

       取名“本事”,意其所记皆为亲身体验的事实。

       此书是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方剂专书,在当时的医药界起到了振衰继微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该书许多方为后世医家吸取或借鉴,如治疗中风的豨莶丸被《寿世保元》、《兰台轨范》、《成方切用》等书收录;治疗肠风的槐花散流传至今,已成为治疗痔疾的名方。

       1149年。

       许叔微70岁,已是桑榆之年,仍手不释卷,不废耕耘,将平生运用经方的案例整理编撰成书,定名《伤寒九十论》,书中选择了九十个不同的伤寒病案,记载详细而真实,包括了十一例死亡病案,每例之后以《内经》、《难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等医籍为基础,结合个人的见解加以剖析;案案皆用仲景法,又灵活变通,遇《伤寒论》中有论无方时,选《千金要方》、《活人书》等书补入,如治热入血室用小柴胡加地黄汤;用大柴胡汤治二阳合病;主张大黄为伤寒之要药,生用有力,不需酒洗;论伤寒慎用丸药;桂枝汤中的赤芍白芍辨等论皆高出前人,反映了许氏较高的理论水平与治疗技艺。

       书中提出“十剂”的方剂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书是许氏研读《伤寒论》并实践于临床的经验总结,既裨补仲景,又启迪后学。

       后世的《经方实验录》即仿此例。

       它不仅仅最早的伤寒医案专集,也是我国第一部医案专著,是书在医案学发展史上以及仲景学术临床应用方面均有不容忽视的开创意义。

如何用经方调养身体治未病

        方剂是中医临床的核心和灵魂,我经常强调:中医看病,不是靠一味味药,而是靠多种药物组成的方。

       中医治病,特别是治疗比较复杂的疾病,就像将军指挥一场战役,要取得胜利,不能单靠一个个士兵的勇敢,而主要靠指挥战斗的统帅,能够明了敌情,熟悉部下,调遣得当,进退有方。

       士兵中要有进攻的、配合的、牵制的、后勤的各种人员,分工明确,协同作战,才能发挥整体效果,克敌制胜。

       治病如打仗,所以徐大椿总结出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用药如用兵论”,阐明两者相通的道理,《神农本草经》提出的“君臣佐使”、“七情和合”,更是成为方剂配伍的最高原则。

       布阵打仗与组方用药,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高超的智慧。

       然而,在当代中医临床中,很少有人严格遵循这一点,治病纯凭经验,随意凑方,毫无章法可言者,比比皆是。

       学生不肯背汤头歌诀,看病几十年的老中医,甚至数不出100首名方来,这种情况很普遍,导致中医临床水平下降,大部分中医,只能在低层次徘徊,永远提不高。

学中医的话,学习的科目顺序是那些

       什么顺序最好

       

        中医的学习,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一,蒙学阶段;启蒙是此阶段的重点。

       需要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就是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赋与汤头歌诀这四小经典。

       现代的中医教育,已经在内容上更加充实,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了,分作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五门核心课程。

       作为在校学生,是要求系统学习的,无须多说。

       对于自学者,无论内容,还是方式,都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才好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30356164。

       因为在缺少老师指点的情况下,要系统学习上述几门课程,存在几个常见的问题:

       1 内容枯燥,难以入目。

       课堂的讲解可以是很丰富的,加入很多趣味的东西;而且教师是活的,可以根据学生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

       这与整天面对一本死沉沉的教科书是皆然不同的;2 没有重点。

       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绝不是每一个章节都是同等重要的。

       同是脏象学说,绝不是五脏的位置在任何状态下都是同等重要的。

       同是脾脏的生理功能,绝不是对临证起到相同的指导意义的。

       所有的这些不同,这些轻重,是需要老师指点的;3 易生误解。

       中医理论,非常崇尚“理解”与“领悟”。

       而所有的理解和领悟,都需要有一个认识的平台,即对概念和关系的基本认识。

       自学者由于缺少前辈指导,很容易在起点上走偏,从而产生对整个中医学的偏激认识。

       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上述种种问题,建议自学中医者在启蒙阶段,采取以下的学习方法:

       1 多读中医前辈的传记,以及他们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性文章。

       他们走过的路,看起来笨拙的很,实际上常常是中医入门的最佳捷径。

       多向前辈学习他们的学习方法,帮助将会是非常大的。

       这里强烈推荐一本书:《名老中医之路》第一辑。

       把这本书熟读过三遍,不但是学习方法方面可以豁然开朗,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这些老先生很多宝贵的学习体会,临证心得

       2 利用好丰富的网络资源。

       现今信息的时代,已经把学校的大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

       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比较轻松的得到机会,向各中医院校的名师学习,收看他们讲课的视频,而且全部免费。

       这样的学习,虽比不得在教室的环境里,聆听面对面的传授更有感觉,但比起死读书本,总要强的多了。

       3 教材的选择要兼顾权威性和趣味性两项原则。

       学习,自然是离不开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方面,还是主张正规的全日制教材。

       每本书都是经过几十位专家严格把关,权威性是最好的。

       至于版本,个人比较倾向于七版教材。

       除针灸学外,七版教材的整体水平是很高的。

       如果希望精炼一些,五版教材也是不错的选择。

       趣味性的参考书,是自学必不可少的调味剂。

       可以让学习多些乐趣,少些乏味。

       感觉目前比较畅销的几本养生保健书:《人体使用手册》、《求医不如求己》,以及《小说中医》等,虽然在整个理论构架上,与正规学院派存在不少差异,但是作为调味品,是足可以胜任的。

       另外,《思考中医》一书,更加侧重对中医理论的阐释发挥,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有余力的朋友可以选读。

       4 最后,就是要强调循序渐进的步骤。

       一名中医在校生,学习这几门课的时间是三年(当然还有其他课程);古代中医学徒学完更加精简的四小经典,也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所以,大家在自学的启蒙阶段,一定要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

       太紧或太松都会为将来的半途而废埋下伏笔。

       二,四部经典学习阶段

       经过前期的蒙学阶段,有了对中医学的初步认识,就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了。

       也就是《内经》,《伤寒》,《金匮》,《温病》。

       有一些学生认为经典都是过时的老土东西,不过是讲中医怎样的整体观、辨证论治嘛;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医基础中医诊断,还有什么必要学习这些陈腐的东西呢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我想这样来回答:

       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有两个不同的体系:一个是自然科学的体系;一个是人文科学的体系。

       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一直向前的,象射出的箭。

       每一次科技革命后,新兴的科技必然取代原有的,成为学科的主流,直到更新的科技理论出现。

       但是人文学科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

       孔子无法替代老子的价值,孟子也无法顶替孔子的位置;朱子也是一代大儒,却需要时时从孔孟的学说中汲取营养。

       后世当然可以发展,而且必须发展,但是经典的价值是无论谁也无法否定的。

       所以自然科学领域里,最新的理论永远受人追捧,但在人文学科里,想要把握最先进的理论,就意味着需要用最短的时间,重温古人曾经走过的路,再在实践中发展创新。

       “不幸”的是,医学更多的是一门“人学”,医生研究的,是人,而不是物。

       这就决定了医学的性质本身,更趋近于人文学科。

       经典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又有一些人认为,既然经典是最好的,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经典,达到古人的境界,还有什么必要学习现代的中医教材,妄走些弯路呢

       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要想与古人交流,向他们学习,至少需要一个条件,就是我们得知道古人在说什么。

       作为现代人,每天生活在美国化的环境里,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全部都是严重西化的。

       这样的状态,让我们与古人之见产生了距离。

       虽然写着同样的文字,说着同样的语言,却无法相互理解了。

       中医教材的价值,就在于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试着表达古人的思想。

       也就是说,现代的中医教材,就是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语言上的桥梁。

       让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与古人的思想发生共鸣。

       那么经典的学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当老师的都知道,讲基础课是比较容易的,但讲经典课就相当的难。

       难就难在先是需要教室钻进去,理解古人想要表达的所谓“本意”,接着表达出来给学生。

       那么对于自学学生来理解经典,难度自然就更大了。

       对于经典的学习,我提以下几个建议:

       1 明确自己的方向;做任何事,都需要首先明确自己的方向,知道面前的路是通向哪里的。

       学习经典也是这样。

       先假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对中医理论的认识理解,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吧。

       那么这种情况下,学习的重点,就在于如何将经典中的思想用于临床病症的治疗。

       这样的话,逐字逐句的钻研精神未必就是最好的了;许多纯粹的理论探讨著作也就不一定适用了。

       相反有些将经典的内容加以应用,条文下紧随着治疗医案的书籍文章就要好的多。

       仅举例两本《黄帝临证切要》(书名不一定很确切了),《经方实验录》。

       用这样的说来配合经典的学习,可以更清晰的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起来才会更有动力。

       如果是从哲学、史学甚至文学的角度来学习,我这里就不多说了哦。

       2 从浅到深的学习。

       自学者,学习文言文有困难者,不妨先从白话文入手。

       虽然也会遇到译文质量不好,影响理解的时候,但毕竟也是经过专家认可,质量相对还是不错的。

       谁又能保证自己的理解全都符合“古意”

       真的全部符合“古意”就是评判价值的惟一标准吗

       翻译的版本,可参考几部标题为《×校释》的书,逐段译的,质量还可以。

       3 遇到问题,多参考注家。

       阅读古文,在理解上无论如何都会遇到问题。

       这时候,多参考几位注家的注解,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历代医家中,很多是花了毕生精力来钻研经典的。

       他们对经典的理解认识,常常可以为我们打开一片新的天空,开阔我们的思维,形成新的认识。

       学经典而不读注解,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古人的。

       对经典的注家常以千记,其中非常著名的也有几十家。

       这里不便一一介绍。

       相信在经典学习的过程中,哪怕就是在前面讲到的白话文的学习过程中,都可以了解到很多的注家,和他们的著作。

       自学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相应的选择来读。

       以上把中医入门的前两个环节大致的介绍了一下。

       下面的两个阶段,即临床摸索阶段,临证与经典相参阶段,距离当下的中医爱好者群体还比较远,暂时先不讲了。

       日后有机会,再继续来谈。

什么是内伤

        内伤:①中医指由饮食不适、过度劳累、忧虑或悲伤等原因引起的病症。

       ②泛指由跌、碰、挤、压、踢、打等原因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的损伤。

       现今也泛指于受伤,另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之义,也稍有无奈之义。

       形容极度受不了、于是无言。

       内伤,语出《素问·疏五过论》。

       其中含义为:①病因之一。

       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

       如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事过度等。

       ②病证名。

       与内损同,由撞击跌仆、强力负重或其他因素伤及脏腑气血的一类病证。

       中医内伤的慨念有:1.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如七情不节、饮食饥饱、房事过度等等;2.病名,又叫内损,多由跌打、坠堕、碰撞、用力举重、旋转闪挫等外伤较重,损及肢体内部组织和内脏而致。

       一般有伤气、伤血、伤脏腑之分。

       a.伤处肿胀不明显痛无定处为伤气,用复元通气散加减治疗;b.伤处疼痛显著,皮色发红或青紫,甚至血溢妄行出现发热、寒战、便血、尿血、咳血等症为伤血,可以用蒲黄散加减治疗;c.胸胁或腹中疼痛剧烈,伴有昏厥、吐血、便血等为伤脏腑,蒲黄散或桃仁承气汤加减治疗。

中医的发展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 -、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

       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

       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两宋时期,宋 -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

       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

       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

       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

       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

       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

       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

       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

       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

       2022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 -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

       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针灸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

       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极低。

       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

       上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代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创新、革命。

       中医新哲学观中医三个哲学观:整体观、辨证观,及新挖掘出的中医第三哲学观:相似观-分形论。

       2022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

       新纳入的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将写入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第26章内,该章节主要阐释传统医学的分类体系,将于2022年在世卫组织成员国实施。

       扩展资料:

       中医文化的发展-历史名医:

       一、中医的起源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

       炎帝部落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带),与黄帝结盟击败蚩尤。

       中华儿女将炎帝和黄帝奉为华夏始祖。

       “神农氏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农氏为了医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国医学的基础,后人为纪念他。

       将中国的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医源自于原始社会,发源于黄河流域。

       二、中医理论的奠定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缓,字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

       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

       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

       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

       著有《难经》。

       开启了以“望闻问切”为诊断方式的医疗里程,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医临床的灵魂

       张仲景(约公元150—约公元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四、中医的变革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43733,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发明了茵陈蒿治疗黄疸病的方法。

       创办了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五禽戏”,发明了麻沸散用作临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剂早1600多年,又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可以说华佗开启了中医临床的重要变革。

       五、中医理念的进步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

       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 -合作开展医学活动。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他是第一个提出对妇女和儿童单独设科的,(这也是最早的提倡妇女儿童保护意识的)。

       他是第一个完整阐述“医德”的人,也是第一个麻风病专家,第一个提出复方治病的,第一创建巴豆排毒的,第一个提出防重于治的,第一个发明导尿术的。

       六、中医的完善

       李时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

       考古证今,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这本书收集药物1518种,其中植物1195种,记录古代医学家和民间药方11096种。

       附药物形态图1100多种,纠正了之前的一些错误,补充了不足,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学著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