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海洋文库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
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
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
通过对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 是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
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四是生态教育行动的“绿”保护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人们运用科学理性
关于《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心得体会或学习笔记
HJT总书记在党的 -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由三个文明发展为四个文明。
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视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是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治国理论的升华和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区总体上生态环境优良,但也存在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生态水平逐渐滑坡的潜在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对我们发出了当头棒喝,敲响了发展警钟。
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区,着力构建生态文明。
一、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生态济源的基础工程和治本之策。
要开展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市民的城市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文明意识。
物质文明是一切文明存在的基础和前提,而人的文明是一切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要害。
没有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建设生态文明,也不可能实现打造生态乌当的目标。
因此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 -精神,使生态文明观念家喻户晓,在全社会各行各业牢固树立,在全区人民心中深深地扎下根。
二、强化观念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1、建设生态文明需要观念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精神作为前提条件,不盲目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果断摒弃“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的陈旧思维,把消极被动的“亡羊补牢”变为积极主动的“未雨绸缪”。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坚持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原则。
2、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文化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先导,建构人地和谐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3、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制度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要害是要进行制度创新,从制度上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长期性与不可逆性问题。
要建立生态战略规划制度,真正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与宏观决策中,依据长远生态目标来规划发展步骤、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以绿色GDP为指标的发展模式。
4、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科技创新。
建设生态文明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不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科学布局和高新技术手段的研发运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新能源、新材料的推广运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等各种手段,建设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型第三产业,确保资源的再生速度大于资源的耗竭速度,生态压力不超过生态承载力,全面提高生态风险抵御能力,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从重数量、规模转到重质量、效益上来。
要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我们要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依靠投入和项目拉动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上来。
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要进一步发展现代工业,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要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逐渐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农业、节水农业、清洁农业,探索适合我区特点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强农业示范区建设。
要以着力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
要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和服务业。
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着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我们一定要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要搞好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二是要搞好城市绿化,继续提高城市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
三是要加大对中小企业和重污染大企业的整治力度。
要果断控制新污染源,进一步加强新建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治理,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要积极治理老污染源,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果断淘汰、关停一批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产品。
要加大执法和监测力度,巩固和提高达标成果,全面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动态治理,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抓紧抓好工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切实加强对各污染源的监督检查,防止达标企业的污染反弹。
要下大力气,使所有企业的污染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要加大对污染排放不达标企业的整治和处罚力度。
对不达标的企业果断实行关停并转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新要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变革。
我区同样存在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我区要想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要想从根本上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就必须着力解决土地、资源、运输、环境四大瓶颈制约问题。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
要在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技术,降低能耗物耗,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失物料回收和废弃物回用,建立生产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
要在行业内推动形成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开展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在化工、造纸、印染等行业推广废水“零排放”技术。
在社会中重点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推行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广泛开展群众环保活动,完善多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逐步探索出“ -引导、市场推动、法律规范、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六、要尽快制定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和考核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优先的原则,促进四个文明协调发展。
各乡镇(办事处)、各部门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提到重要日程上来。
要尽快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行政首长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机制和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措施和投入“三到位”,逐步形成分级治理、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格局,并且实行日常考评。
今后国家将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我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干部考核范围。
生态文明建设要和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一起评价、共同考核;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要一起抓,要全面加强。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党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我们要系统把握、精心部署,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稳步发展。
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精神,继续弘扬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就一定能实现建设和谐新乌当的宏伟目标,把我区打造成为一座生态、环保、宜居、靓丽的现代化城区。
所谓生态文明,就我理解,它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文明观念。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
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
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中世纪)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
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
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
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
-关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
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
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亦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
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首先,要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
大自然 提供给人类可资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
就我国来说,我们的 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
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
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 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借自然资源。
其次,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
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员。
人是自然的产儿,自然是人类的家园,珍惜自然就是珍爱人 类自己,爱护地球就是爱护我们的生存空间。
为了人类的生存和 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第三,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我们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 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
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 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
一些人更一针见血的指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 则是长期的。
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第四,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资源和环境就 是保护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竞争力的理念。
资源和环境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 证。
而日前我国
请说说如何正确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谈谈怎样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
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理解:
1、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实现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领域的核心体现。
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经济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而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必然可以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反之只有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才能更好地发展生态文明建 设,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看待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绝不 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和互补的关系。
2、生态文明与“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领导力,以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力保障生态文明政 策创新,是目前的紧迫需要。
生态危机虽然发轫于生态领域,但是它直接波及人类的政治领 域。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安全,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 法治进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态文明建设为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提供生态基础,为政治建设提供丰富的生态滋养。
生态建设与政治建设紧密联系,两者具有紧密的互馈性。
3、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逐步完善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制度,形成广泛、持久的社会意识形态,将生态价值 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执政观、政绩观。
生态文化是生 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而生态文化也是文化建 设的一部分。
生态文明在建设良好的自然关系的同时,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并 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所以总结说来,生态文明与文化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 分离的关系。
4、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而民生问题与生态问题息息相关。
生态文明建设是 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无论是发展社会事业化社会结构,还是完善社会服务 功能促进社会组织发展,都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
只有发展良好的生态文明,拥有一个良好 的生态环境,才能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体质,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提供基础条件,所以生态文明的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
个人对生态文明所做的贡献:
首先,请理解生态文明的含义,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另外了解生态文明的构成:一是生态经济方面,主要分产业结构、主要污染物排放、资源消耗与资源节约等二是生态环境方面,主要分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等。
三是生态文化方面,主要分环保知识普及、生态文明认知程度、生态素质提高、生态创建活动等。
四是生态制度方面,主要分投入保障、科学执政、信息公开。
作为大学生,有些高度是达不到的,但可以从点滴做起:1、从自身文明习惯做起: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哈哈,不要破坏生物、植物。
2、保护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不捕杀动物,肉食主义者也尽量少吃。
3、参加公益活动:植树、保护动植物协会组织的活动 4、防止资源浪费从自身做起,再去感染身边的人:不要用方便筷子,对食物不要浪费,对人民币也要合理消费等。
5、关心社会弱势群里:福利院、老人院需要你的关心和一份力量的风险。
6、保护环境卫生:减少污染,垃圾分类。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被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这既是对我们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从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涵义和特点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事实上,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欲望之门还没有打开,所以人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盲目地崇拜自然、顺从自然,对自然生态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破坏和威胁,并且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形成了简朴的原始文明意识.随着农业的诞生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被动适应自然转变到主动适应,于是出现了农业文明.这一时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主动发起了对地球的挑战,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然而,自然界也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旱灾、涝灾、山洪、风沙等是自然报复不断,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进程.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后,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与技术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爆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的地步.值得庆幸的是,近二十年以来,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飞速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兴起作了科学和理论的准备.上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绿色运动”、六十年代的生态农业,七十年代兴起的生态工程等又为生态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实践基础,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生态文明观是在对人类中心观及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行为的深刻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的,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潮流.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因而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如果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能力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则出发,从文明的延续、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角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正是基于生态文明所具有的本质和特点,生态文明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应有之义.
二.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很大.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具体表现:一是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人口问题形势严峻.人口规模庞大,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五是资源危机显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六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被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这既是对我们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类在20世纪末所取得的最重要的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从我国当前面临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出发,要完成这一目标,实现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已是当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正确理解生态文明的涵义和特点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事实上,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被动适应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欲望之门还没有打开,所以人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盲目地崇拜自然、顺从自然,对自然生态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破坏和威胁,并且处处受自然界的束缚,形成了简朴的原始文明意识.随着农业的诞生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被动适应自然转变到主动适应,于是出现了农业文明.这一时期,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主动发起了对地球的挑战,开始了自觉和不自觉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然而,自然界也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旱灾、涝灾、山洪、风沙等是自然报复不断,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进程.历史进入近现代时期后,人类掌握了变革自然的强大能力,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征服”能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与技术文明,形成了以“人是自然的主人”为哲学基础的工业文明.但是以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爆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却是前所未有的.以至于自然界不断对人类进行报复,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事实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短短的100年内,就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对立的地步.值得庆幸的是,近二十年以来,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飞速发展,为生态文明的兴起作了科学和理论的准备.上世纪5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绿色运动”、六十年代的生态农业,七十年代兴起的生态工程等又为生态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实践基础,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此可见,生态文明观是在对人类中心观及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行为的深刻反思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的,顺应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潮流.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在开放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因而其运行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的生态轨迹.如果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能力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则出发,从文明的延续、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角度来认识,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正是基于生态文明所具有的本质和特点,生态文明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的应有之义.
二.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中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生态环境压力很大.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的具体表现:一是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人口问题形势严峻.人口规模庞大,素质较低,人口老龄化严重;五是资源危机显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六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等.
谈谈大学生如何践行生态文明观
心得体会1500字
-总书记在 -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 -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必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产生重大影响。
现在全国上下践行这份理念,并落实在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
理解生态文明,具有现代的生态文明意识,学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
我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而推进我们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想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1、课堂教育
课堂是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
要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就要求在遵循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材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拓展教育途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坚持育人为本,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
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林生院多开展 教育,就是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这种现代文明意识,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其健全发展的自觉性;2、实践活动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要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通过实践活动,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品德教育。
坚持实践育人,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辐射效应。
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观,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
因此学院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养成“绿色”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实践活动中提升生态文明素质。
现代社会,伴随着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逐渐认识到树立科学、进步的生态文明意识对全球生态保护的重要作用。
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教育观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策略,并辅之以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有效提升我们林生院学生的的生态文明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学习十八大精神有什么心得体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心得体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弘利教育 考研考博类心得体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这是党中央立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 -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叮嘱讲到哪里,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 -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成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
-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
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看,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433623164兴衰演替。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留下根基,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
求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作文800字,要不易被别人找到的。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他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的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内容.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的几个层次.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他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
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 -、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 -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 -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 -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写一篇学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总结1200字以上
书中引人共鸣、让人不由拍手庆幸的总结陈述比比皆是。
“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美丽中国;强大富裕而环境污染,也不是美丽中国。
“地球上生命丰富多彩,有的小的让你看不到它的存在,有的大的让你震撼;有的飞翔于蓝天,有的遨游于深海,有的出没密林,有的奔驰草原。
“中国自然风光最美丽的地方可能是我们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也可能就在我们自己的家乡-江苏。
书中还讲述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故事。
其中‘旅鼠的故事’中讲到旅鼠为了给大自然和自己的子孙后代做打算而进行系统性的自杀,“低人几等”、从来让人认为没脑子的动物竟能有如此的深思远虑,甘愿牺牲自我、舍小取大,实在让人震撼。
‘老鼠、猫和狗’中讲到,大沙岛上由于人类上岛而破坏了原来的生物链平衡,猫吃完了老鼠后开始吃鸡,人又养狗看猫,猫饿病死了,狗居然开始追鸡了…。
‘我是一粒种子“里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种子的自述讲了农民伯伯是如何辛辛苦苦浇水施肥将之养大并加工成食物,但人们却不知珍惜,让小种子都看不下去了,出来呼吁大家要珍惜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看到这里我不由庆幸平日里家里长辈对我这方面的要求较严,我就算有小小腹诽但面上也不敢造反,故不算浪费。
以后我要做到自觉珍惜所有资源,不仅仅是粮食,不然真是连小种子都不如了。
‘生命生命’中讲述了一个在山野中劳作的飞行员粗暴的对待了一只仅是稍稍打扰了他进餐休息的蜜蜂,后被之顽强对待挫折的精神所感动,从而内疚自省,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应该是有同等的生存权力的,谁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剥夺谁的权力,哪怕是人对动物。
‘世界著名的污染事件’讲述的都是由于人们一味追求得益,不合理排放污染物,不顾生态,而造成的污染惨案,人员伤亡、财务损失,实在是得不偿失呀。
‘挨饿的江豚’也是此类事件的受害者。
‘女孩和丹顶鹤’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爱鹤如命的大姐姐,她对它们是精心饲养、细心照料,简直是无微不致,看得我都想变成一只鹤了,比妈妈对我照顾还要细致周到呢。
最后她竟为了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沉入了河底…妈妈说这个故事发生后,还有人为这个姐姐写了一着歌,我于是央求妈妈找出了这首歌,听着极其凄美动人。
我想就因为有了徐秀娟姐姐及其他的爱动物、爱自然的人的不断感染,人心毕竟是向善的,相信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书中最后倡议了举手之劳—保护环境的一百件小事,作为一个小学生我现在所能做的可能有限,但我一定要把我能做的都做到并做好。
我们书本中有学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相信只要越来越多的人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将自己都当做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维护者,那么美丽中国就在眼前,美丽世界任我们遨游
求一篇“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的心得体会
朋友,你觉得这个地球需要什么颜色呢
“当然是绿色,应该保护植物呀
恐怕你回答得很坚定、很轻松,认为这事轻而易举,谁都能做到,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
就拿我们学校里的一些“武林高手”来说吧,结束了四十分钟的体育课,随着一声哨响,一个箭步就跨过了绿化带,踏上了青嫩的小草,或是将体育器材扣入植被中,然后不管不顾的一头冲向教室。
更有甚者,竟将吃剩下的零食包装袋、午餐统统扔进了花坛
他们不明白绿色是多么宝贵: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啊
最近,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的主题活动,可谓是“对症下药”,总算让“武林高手们”终于明白了植物对于整个地球的重要,很少再看到他们“矫健的身影”,而更多的,是俯身在绿化带中捡垃圾,扫树叶的优秀“环保小卫士”。
我们班级自然也积极响应,举行了“我为班级添绿装”。
同学们认真地挑选了一盆盆生机勃勃的仙人掌、吊兰…将它们摆上了窗台。
细心的女同学有时还会给盆景们浇浇水,松松土,擦拭绿叶。
课余饭后,同学们也不再一溜烟似地奔向小卖部,而是小谈养花心得还有一些植物趣事。
就连班上的一些调皮大王也会带上自己精心呵护的小仙人球、含羞草到走廊上晒太阳呢
所有人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唯一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
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
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
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
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
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
这既困难,又容易,关键在我们自己呀
希望你能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