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与科学》 科普读书心得体会

       《自然科学》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天文、地理、生物、人体、健康、动物、医药等方面的内容,是一本增长知识的科普读物。

       书中平实的文字,清新的风格,幽默的叙述…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自然科学》让我没有晦涩感,那些具体而详实的文字,让我时时感受到科学奥妙的存在。

       我读了这本书后,开阔了视野,使我知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还懂得了许多科学道理。

       书中一个个新奇的知识,让我感到大千世界的五彩缤纷和自然界的千变万化,真让我爱不释手。

       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能教给我们许多不知道的新知识。

       一本好书,不但可以激发学习的欲望,而且可以开拓眼界,它就是一位无形的老师,帮助我们笔直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我们应该少玩一些游戏,少看一些电视,经常去读书,头脑中的知识才会越来越多,兴趣也就越来越浓,才会收获更多的人生道理。

科学改变大自然的心得体会的句子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

       培根(英国)

       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牛顿(英国)科学是使人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布鲁诺

       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

       爱因斯坦

       真理可能在少数人一边。

       柏拉图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居里夫人(法国)

       实验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巴普洛夫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巴普洛夫

       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普洛夫

       追求客观真理和知识是人的最高和永恒的目标-爱因斯坦

学习自然科学的感受和意义

        1、可以让我们对我们生活的环境会会有一番的感受

       2、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力量,比如,人类可以通过万有引力的公式,来推断新的星球存在

       3、通过科学,让我们感到:‘我们人类是有能力驯服大自然的能力。

       4、对自然现象的纷繁的分析,让我们感受:”大宇宙的奥秘的伟大,和人类执着研究的坚强

       5、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可以让我们养成一种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6、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实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多样性

自然科学史感想1000到2000字左右

       自然科学史,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 描述和解释自然科学知识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的历史学科,包括它的通史、断代史、国别史和部门科学史。

       它以大量的经过考证的历史资料阐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研究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科学发现和发明、科学家的活动与成就、科学概念和科学思想以及科学学说的历史演化、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等,并总结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揭示科学发展的规律。

       最早从广阔的范围接触到科学史课题并推动这方面研究的是法国哲学家A.孔德,他的《实证哲学教程》涉及许多科学史问题。

       1837年,英国的W.休厄尔出版了《归纳科学史》,这是第一部系统综合性科学史的著作。

       1841年,以J.哈利韦尔为首创立了第一个科学史协会。

       1913年,美国著名科学史家G.萨顿创办的第一个权威的科学史杂志《爱西斯》在比利时开始发行。

       1929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科学史会议。

       到 20世纪 30~40年代,科学史已发展成为一个公认的独立学科。

       自然科学史作为一门历史科学,首先要积累详尽的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资料,并考证和辨别其真伪,还需对历史资料进行系统分类。

       这一工作至20世纪上半叶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获得了大量的知识,总结出不少方法。

       诸如,各个国家在各重要历史阶段的科学发明创造的有关资料;对许多科学思想的继承性和历史命运的考察;各个时期和各国杰出科学家的活动和经验;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发展和演变的资料;通过对史实的分析和解释所获得的关于科学发展若干规律性的认识。

       在这些成就的基础上,自然科学史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内容日益丰富。

       现在,自然科学史已发展成为一个十分复杂和规模庞大的研究领域。

       总括起来,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历史;科学共同体和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历史;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包括科学与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关系)的历史。

       在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中往往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和侧重方面,历史学家常常是从文化史的角度把自然科学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探讨一个民族和一个历史时期的科学与文化的联系;自然科学家侧重于探索学科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弄清楚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演变;哲学家侧重阐明自然科学事实的逻辑联系,对科学发现作逻辑解释,并从认识论和方 -方面揭示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自然科学史,主要是将兴趣集中于科学活动的个人方面,研究科学家的成长过程、性格特征、社会环境以及创造发明的心理过程;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科学史,自然科学被当作一种社会现象,着重研究各历史时期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社会建制的发展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70年代以来,在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中还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即制定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数量分析方法,定量地把握科学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出现这种研究趋势的客观条件是,作为历史研究的情报数量迅速增长,这种情报的内容不断复杂化;制订科学规划和科学政策的需要对科学史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那种只根据一般的推论和事例解释历史过程的种种尝试已满足不了科学发展的要求。

       把各门自然科学作为一个完整的认识体系,以整个的科学知识体系为研究对象的有三门学科,即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学或科学社会学。

       80年代后,这三门科学有相互渗透和结合的趋势。

       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已不仅仅限于已往那些单纯的科学史问题,而愈来愈注意那些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问题。

       这表明,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已越过了“描述式的解释”阶段,越来越进入到从理论上探索科学发展规律的时期;科学史的研究也不仅仅限于科学的思想史方面,而日益注意到科学的社会史方面。

       这种趋势很可能使科学史研究通过社会学对科学政策和科学管理产生根本性影响,并有助于解决科学史研究中的所谓“内史”与“外史”之争,促使“内史”与“外史”界限的消失。

       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观为科学史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并且为科学社会史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科学史的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研究人类思维、科学和技术的历史

思考总结自然科学的方式:我认为其实有逻辑思考总结而成的,如果是对的话,那么是否还有一种思考方式

       我不懂你在说啥。

       但是我认为自然的发展和运动时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可以总结的,当然也还包括很多未知的。

       我们可以用总结过的规律去思考,去提出假想,但是单独的思考无法推动科学进步,思考之后需要去实施验证,比如实验,比如计算。

       然后得出结论,才能总结成新的规律。

       以下内容追加:

       我觉得你说的还是太抽象。

       你说的改变对信息的处理方式,也许能诞生出新的统计学,

       但是科学涵盖的太多,是一个体系。

       地球上基于碳基的生物以及阳光和水的体系,是奠定了很多年的,有很多无法改变的实施,很难推翻再提出新的体系。

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后的体会

       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

       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

       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

       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

       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

       学习自然科学基础让我们了解自然,发展人类社会。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 -和世界观。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我们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安危冷暖,着力解决好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

       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收入群体的人们,都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过上小康生活,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思想、 -理论和“ -”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 -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 -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 -”重要思想的要求。

       继承和发展 -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

       “ -”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

       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

       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

       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

       回顾一下,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大讨论,以及“ -”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无不证明了我们成熟了。

       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

       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

       三、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 -”重要思想和时代要求

       我们回想一下,“ -”重要思想的提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所有人们所接受,不是有人说“ -”重要思想早在 -、 -时代就有过论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认识到“ -”重要思想的确立,也体现了与时俱进。

       “ -”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提出,就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这科学发展的观点不仅是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执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还要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要说或者有人准要问谁能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唯我中国 -。

       “ -”重要思想提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文化利益、政治利益,它含概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最根本的各种利益的要求,这种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是我们党为之奋斗和必须让他们满足的。

       特别从现阶段,从我们从事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与时俱进,怎么能满足人民对我们党的期望和要求。

       因此科学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我们党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其实是注意把握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

       第五,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改进作风,不断提高执政水平。

       良好的作风是 -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条件。

       要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把作风建设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要进一步转变 -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实绩,体现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先进性。

       作为一名公安干警,要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完成工作任务。

       从做人、做事,当好人民公仆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真心做人。

       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

       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二是精心做事。

       我们要树立起“群众所需无小事”的思想,哪怕是一点小事,我们都要以和蔼的态度认真对待,因此,我们要立足本职,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三是当好人民公仆。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 -”重要思想的核心。

       “德莫过于爱民,行莫过于利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

       社会要进步,公安事业要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

       这就要求我们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加强部门自身建设,落实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在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配合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公安工作。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们的重大国策,作为一个当代公安干警,我就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收获,谈以下几点体会。

       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保稳定。

       作为公安民警,更加知道公安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性工作。

       我们要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办案能力和办案水平,提高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

       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以人为本,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

       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

       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

       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

       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

       但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科学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的不断完善。

       4、提高工作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社会政治稳定问题,近年来,由于经济转型期积聚的社会矛盾不断显露,擅自非法设立出入境中介机构、编造、倒卖伪假证明材料等问题性事件时有发生;非法入境、非法滞留、非法就业等活动俞演俞烈,严重地干扰了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势必影响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而要胜任如此艰巨的工作任务,履行好国家和人民交付的神圣使命,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新形势新任务,给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目前,公安工作仍存在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还受到许多来自内外部因素的制约。

       公安工作要更快更好地发展,尤其需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要以“人民公安为人民”为核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服务观。

       不断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公安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本文题目: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煤矿

       建设和谐矿区,是集团公司党委根据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发展、发展、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对进一步搞好矿区稳定工作,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当前某某矿的现状看,以发展保稳定是建设和谐矿区的关键。

       下面,结合我矿建设和谐煤矿的做法,谈一下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煤矿的重要前提

       和谐煤矿,应该是产业和谐、管理和谐、文化和谐、人际和谐的统一体,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

       从当前我们矿的情况看,无论是安全生产经营工作,还是党建、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各方面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全矿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但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还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制约企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如采场接续紧张、技术装备落后、职工整体素质偏低、企业办社会职能等等,这些都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难度和影响。

       从近几年我们矿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感到,企业所面临的一切困难和问题,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

       尤其是在各单位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慢了就落后,就意味着没有出路,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

       因此,要建设和谐煤矿首当其冲的任务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发展与怎样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要发展,就必须思考怎样发展。

       从我们肥城矿区来看,出路在于发展,希望在于发展,企业的前途和命运系于发展。

       正是基于此,集团公司作出了“发展、发展、快发展”的总体部署,使矿区各项事业呈现出了齐头并进、全面发展的强劲势头。

       归结到白庄矿也是如此,也面临一个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应该说,我们矿各方面的基础比较好,近年来一些主要经济指标都走在了集团公司前列,然而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要再上一个新台阶,应怎样发展、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才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实现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和谐煤矿的美好愿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严肃而重大的课题。

       现实中,如果只想发展,却忽视怎样发展,缺乏科学的发展观,美好的动机就很难实现,甚至会误入歧途,事与愿违。

       环顾全国,有关的教训举不胜举,环境恶化、能源紧张、贫富差距拉大等等,无不是发展中的代价;反观我们肥城矿区,尽管近几年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生产经营有了质的飞跃,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已经或正在出现,老区资源逐渐枯竭、就业矛盾日趋突出、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单位间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压力加大、探索上

指南科学领域心得体会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原发布者:yuyan520321

       指南科学领域心得体会 儿童科学不同于成人科学,是一种经验层次的科学知识,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是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以下内容是品才网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学习指南科学领域的心得体会,欢迎参考

       指南科学领域心得体会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幼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

       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在感知具体事物基础上初步尝试归类、排序、概括、抽象,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

       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

       反思:我发现在《指南》中,“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思考”、“交流”多次出现,与《纲要》十分贴近。

       我认为:一、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指南》中指出“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提倡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博弈圣经》与科学发展观的特征

       一、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

       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

       创新是二特性对局,对局中间有一个创新的第三空地。

       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常数是人的创新潜能的价值体现。

       文化创新是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文化创新又类似嫁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的创造,当最终看到创新的结果时,那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

       人与他物的合成都属于未来,未来基于欲望,人的生存道路就是与他人一起用欲望创造未来。

       《博弈圣经》中说:“博弈的结构,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和一个观众,这是博弈存在的三条件。

       任何文化思想的传播都是除自身条件之外,还有两个条件才能构成,因此创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个三元结构,这样才能构成遗传与生态的文化遗传基因。

       任何被优先唤醒的科学与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种观念思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

       优先唤醒的特征就是开发自己的欲望,将情感和价值观传播给对象,融入对象的文化中成为新的基因。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无论结果如何,只要能从对象那里实现欲望都是唤醒,是创新,是进步。

       《博弈圣经》中给出了“进步”的定义:“就是你在传承的方向上播撒的欲望,反应在他者的思维中。

       其实生命进步的奥秘就是在危机中不断地将活着的优势基因取代低效的模式。

       生物行为创新的现象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移动、奔跑才不会被捕食。

       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

       《博弈圣经》中说到:“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

       “发展”一词就是战略里的持续性特征,也是科学的自然属性。

       在自然实体中生物与自然的优先快照,就是观念,“观念是自身知觉、意识、思想、理智的对象”。

       我们的观念一定符合以上的科学与发展,沿着大自然铺设好的这条无形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任何政治家利用这一点都是找到了对政治、经济、军事及对智者文化的开放,都是找到了一个博弈取胜的非同步时间空间概念,就是让人们重新思考时间和空间、偶然和秩序的概念。

       我们可以从《博弈圣经》中得到启示:人的头脑越热,越冲动,越显示出时间的紧迫和空间的狭小,那么,开放的时间使人在自由的空间里冷静思考科学的理性,使第三空地得到扩充,也使创新空间得到增长。

       不难想象,创新一定是多元化、多态式的双赢结构,根据《博弈圣经》中的国正双赢理论,双方对抗无双赢,“国正双赢理论可以用于日常所有的事物,帮助世界上所有的人理解双赢概念的理论,只有大于两个以上的合作,才能谈双赢。

       《博弈圣经》里的国正双赢理论,能够团结更多的人一起多元化合作,双方才会出现双赢”。

       只有通过遗传交流合作才会显得庞大,才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为自己打开一条崭新的道路。

       众多人的合作是一系列共同进化中的实验,假如不能取胜,你就要放弃自己,选择合作,继续博弈。

       合作就是放弃自己旧的博弈主张,在第三空地里形成新的梦想,只有合作才会永远改变着双方。

       众多人的合作在飞秒瞬间分出的信仰形成的生物蚁团行为是一种能源,它又为精神高涨的情绪制造更加开放的背景,以及把社会变成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园林。

       科学发展观作为文化命题和一个民族的复兴宣言,一定会形成东方人的主题观念,就像火红的年代,将东方红化。

       我们把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用国正论、自然哲学的非绝对对立的观点区分出层级和远近,科学发展观离人们越远,被红化的人数比例越大。

       根据被唤醒的概率和主题远近的关系,得出结论,和科学发展观越近的人越难以彻底征服他的那一半。

       所以,优先唤醒者作为各行业的领导人就显得稀缺和格外重要。

       人们经历的任何事物,在传播的路上一定有障碍,抵抗外来不是外来障碍造成的,而是遗传里的自然法则。

       生物总是在抵抗外来压力、坚韧不拔地存活着。

       人们在接受科学发展观的创新基因、创新思维、创新结构和创新内容,再用国正论的博弈哲学将每个事件按各自的标准区分出大小与好坏、实体与性质,再用这种博弈的知识概念,寻找正理。

       《博弈圣经》中写道:“从东方人到西方人,一刻没有停止过对博弈正理的寻找。

       科学发展观和其他万物一样也都是在寻找中进化着。

       知道自己的优劣特性,就是遗传的优先唤醒,即超前的信息处理,就是聪明。

       科学发展观不同于达尔文全部依赖自然的物竞天择的理论,又不同于1990年道金斯(Dawkins)出版的《自私的基因》这一书全部取决于生物个体的理论。

       他们的观点都是用国正论分配之后对单极属性和局部理性的陈述。

       他们是科学家,却没有谈到科学里的博弈结构。

       也许科学家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背景所发生的创造不是他们的领域。

       《博弈圣经》里的生物亲序建立的二特性博弈模式,会受益,也会受损。

       人的生物亲序就是寻找规律,回避错误,防止衰变。

       人们就连听话,也希望听好听的,对自己不利的话,听了反感,这是人生的一大行为特征。

       我们用国正论非绝对对立的哲学,对这一特性进行区分,由此设想生物亲序的自私性相对应着的还有人的利他主义。

       政治家首先把以人为本作为开端,把人生归于精神的议题,再把文化、文明、科学与博弈混合在一起,用正理均赢的自然特性使和谐与道德得到持续性的改善。

       均赢表现出的利他主义,正如《博弈圣经》中所说:“利他主义的动机才是最高级、最高尚、最动人也是最值得称赞之处。

       它的美德会促使实现宏观整体利益。

       在现在高度竞争的社会里,生存的游戏就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之间的博弈,人性中的合作互助的模式,不是有意的,而是生物亲序防止衰变的本性。

       科学发展观的均赢文化,在《博弈圣经》中这样描述:“真正体会到博弈的乐观主义和伟大高尚的利他主义行为,博弈的取胜结果就无可争议。

       从每个人的精神到行为,处处表现出利他主义,会提升被别人帮助的几率。

       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独有的时代主题,是一种文化基因。

       人们认识优先唤醒的特征将形成浪潮,人人尊重自然,关注背景,服从社会本身就是创新,就是用主题的欲望优化未来。

       二、科学发展观“一观二论”结构的特征

       从我们首次思考科学发展观这个治国的纲领,就有人问科学发展观诞生于哪一天,这和普通人问宇宙大爆炸一样没有意义。

       它没有具体时间和地点,没有因果,只是一个观念,大自然里存在着很多这样的观念。

       领袖和他的专家们是在一个实体中思考战略连续性方针的一群人,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一样,没有他们就没有方向,没有连续就没有稳定的空间和持续性系统,没有从这一物创造那一物的环境,更没有文明和价值的表现,也根本谈不上经济发展。

       领袖和各行业的专家们对科学发展观百年之后进行了更多的思考,即使这样,它里面经济学的意义也不能被很好地认识。

       谁为长期的社会经济大系统进行盈亏的危机预警

       谁又为短期局部的个人博弈结果进行监控

       社会为什么出现经济危机

       个人为什么出现贪污罪恶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正理均赢论就是了望社会经济系统的望远镜,给人与社会的未来经济危机与贪污罪恶进行远期预防。

       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和第三空地论是人类经济游戏中防止一切灾难的博弈正理。

       回忆社会与个人的经济灾难,人们会有所感悟:

       危机是内部一帮人在狂欢中公开蚕食实体的游戏。

       贪官是内部一个人在迷醉中自我欣赏性质的博弈。

       我们用《博弈圣经》中战略和战术的定义,看战略和战术的对应关系,用国正论进行定性区分,就会知道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战略里的发现,不是战术里的达成。

       “罪犯创造的罪恶只包含在战术中”。

       “战略是寻找连续正理、科学的文明实体。

       战术是达成局部真理、文明的文化性质。

       这个战略性命题,显然是一个重大发现,尽管它是一个简短命题,但它可能极大地改变一个社会的传统,改变人们对经济学的思维和行为,创造一个新世纪的经济秩序。

       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做,从人们首次仰望科学发展观开始,就把这个命题错误地当成了理论进行猜测、评估。

       社会上一些聪明人开始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起源、本质、内涵、核心等等进行了字面上的解释,结果是众说纷纭。

       人们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遥远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谈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

       一个世纪性命题,是刚刚开始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文化进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几句话所解释。

       《博弈圣经》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说:“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

       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

       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

       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

       只有竞赛,人心才会振奋,并被命题统一;只有竞赛,才能显示出文化命题引起壮观的生物秩序。

       其实,很多人仍处于一个低级竞争的认识阶段,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竞争行为还是很简单的,大多数人见到利益的时候,本能地表现出原始竞争的自私,用战略的长远眼光看待这种赤裸裸的竞争行为,好像直接扑向食物。

       或许人们还不能真正简单地认识这些词的意思,如科学、文化、文明、知识、规律、真理、战略、战术、哲学、经济学、感情、爱、爱情、熵、正理、交流、观念、进步、道德、博弈等等。

       人们还缺乏太多知识,根本不知道科学发展观在传递执行中,需要一个正理均赢论的主线作为度量人力行为的尺子,直接将它引入具体事件中,就会对它产生疑惑。

       人们还无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高深,所以人们很自然地要问: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谁知道科学发展观

       目前,科学发展观也遇到了一些理论上的困难,我们必须知道它的结构特征。

       今天,我们用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观看待它,就会想到人的行为有三特性,水分子是三原子,DNA模型是三夸克,由此推断,科学发展观也似乎是三元结构:

       一、科学发展观

       二、正理均赢论

       三、第三空地论

       这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一观二论”结构特征。

       按照人们认识物理世界的习惯,一个为粒子,二个为数块,三个为实体,科学发展观就是一个实体,而且是一个“博弈实体”。

       这就符合人类认识自然的机理,能被人感觉,被人接受。

       人们越来越把科学发展观的未来与自我联系起来研究正理概念。

       在这一个多世纪里,很多政治家用正确与失误的历史,一直将东西方主题文化进行交流,西方主义、东方思想、现代理论都以各种形式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完善。

       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文化基因结构是“一观二论”,这个三元结构很完整,以后我们讲述科学发展观的故事,会用大自然中的正理均赢论和第三空地论进行解释,才让人信服。

       用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建立的学说,感受到人在第三空地里有无限创新的价值潜能,并从中获取赢的能量。

       《博弈圣经》上说:“经过细致解读分析才深深地理解这是自然科学上的辩证和创新。

       相对性的国正论是连着两个世界的桥梁,它中间的第三空地象征着一个可创新的美丽世界,是深刻现实的艺术中心,那里表现出最深刻的精神现实,就是创造博弈结构的无限可能。

       一切创新突破都介入了人与世界的相际关系,一切创造都是博弈的结果。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背景对局中的第三空地越是空无一物,越有无限的潜能,人们看不到的自我价值就实存在那里。

       我们用国正论区分出实体与性质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应用的博弈过程,它们的能量和信息可以在“一观二论”的三元结构内传递和均衡。

       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是依据热流自发性的特点和热扩冷缩进行统筹,就是要用国正论在第三空地里进行均赢的分配。

       科学发展观的正理均赢论,它表现出的文化让人们看到充满人性和友谊的文明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类最文明的进步,它是一个安全、繁荣、平等、均赢的和谐的观念。

       “一观二论”建立的和谐社会,它让人们的行为与自然同步,持续地不受自然和他人的影响,这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战略目标。

       三、科学发展观在飞秒瞬间判断派别的特征

       从泽维尔发现了“飞秒”这个最短的时间,从他因这一发现获得诺贝尔奖的那一刻,“飞秒”这个瞬间已被世界关注。

       人的一生中有无数个飞秒瞬间,无论任何事情,我们用国正论分出大小的过程,就是在那个千万亿分之一秒分成了两半。

       无论我们今天看到一个惊天动地的事件还是悲惨凄凉的形式,粗略地看待它们,好像是时间的煎熬,其实是经过飞秒瞬间之后,给予我们的感悟。

       让人无奈的是,我们感觉到的一切奇迹、遗憾或叹息都是经过了飞秒瞬间之后,才让我们看到。

       给我们这种奇妙的感觉,都是相对立的两方由飞秒瞬间穿越之后,它们的状态才固定下来。

       人们表现出来的爱与恨、情与仇、好与坏、美与丑、赞成与反对、欣喜与灾难,相互的确立和转换也都是在飞秒瞬间界定了派别。

       科学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近一个月来,在党小组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与小组同志交流讨论学习体会

       同时,专心听取了市委党校专家辅导讲座,实地参观了樊城区施营社区居委会、太平店朱坡福利院、襄阳区鲁花花生油有限公司等科学发展示范区,收获很大,深受启发。

       根据小组安排,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民政部门是做人的工作的,是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特别是直接为困难群众服务的部门。

       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以困难群众为本,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落实困难群众的基本权利,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尊严。

       第一,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民政部门的首要任务。

       我市每年大约有40万人因灾需要 -提供衣、食、住、医等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是通过制度保。

       在落实救助制度时,根据困难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科学合理确定保障范围和标准,因人而宜,分类施救。

       二是通过临时救助保。

       针对群众受灾情况,及时实施临时救助,给他们施以援手,以解燃眉之急。

       三是通过社会扶助保。

       广泛开展各类慈善救助活动,发动社会结对帮扶,给困难群众实实在在的帮助,逐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

       第二,落实困难群众的基本权利。

       除基本生活外,民政部门承担着包括困难群众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权利保障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民政部门有的是牵头推动,有的是直接参与其中,有的是配合其他部门去做,有的是拾遗补缺,有的是组织协调。

       无论是协调、配合,还是主抓,我们都要发挥职能作用,把事关困难群众权利的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切实把困难群众的基本权利落到实处。

       第三,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尊严。

       在实践工作中,以人为本、以困难群众为本,还要注意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尊严。

       一是要注意转变思想观念。

       为困难群众做好事、办实事,特别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是 -的基本职能,是我们民政部门应做的工作,也是困难群众应该享有的权利。

       二是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

       特别是在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实施救助时,要让他们感到有尊严。

       二、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在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中,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个基本要求、全力实现这个基本要求,推动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全面发展。

       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具有社会性、多元性、群众性的特点,工作头绪多,涉及范围广,与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工作的全面发展。

       比如,救灾工作以前主要讲如何“抗灾救灾”,现在我们将“防灾减灾”也摆到了重要的位置。

       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国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以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

       二是协调发展。

       民政工作要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协调。

       比如我们要建立“救灾资金自然增长机制”,就是根据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救灾资金支出,让灾区群众也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是可持续发展。

       民政工作尤其是民生保障工作,与其它工作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很多政策只能进不能退,保障的范围只能扩大不能缩小,保障的标准只能提高不能降低。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可持续,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政工作的职能定位得到提升,民政业务领域得到拓展。

       比如,民政工作已从过去主要为传统民政对象服务,向为城乡困难群体为主的广大群众服务拓展;从过去主要保障困难群众生存权,向既保障群众生存权,又注重维护他们的发展权和民主政治权益拓展;从过去以农村为主,向城乡并重拓展等。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发展城乡、统筹 -投入和社会投入、统筹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开阔视野,树立统筹兼顾的理念。

       四、抓住发展这个主题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立足发展,围绕发展。

       具体讲,就是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与促进工作上台阶,与推进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结合起来。

       具体到救灾救济工作来讲,就是要进一步完善以灾害应急响应、灾民生活救助、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为基本内容的减灾救灾工作体系,以应对不断增多极端气候,确保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实现“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