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开发校本课程 推进优质提升

       “一校一品”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东胜区实验小学

       二〇一九年九月

       一、指导思想

       加强特色学校建设,是加强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学校品位、加大学校社会影响力、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举措。坚持“守正出新,守常出奇,坚守与超越并重,办卓越实小”的发展思路,按照“平稳有序、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以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打造学校品牌,进行了和正在进行着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二、课程目标

       (一)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二)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办学的品位

       三、课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准确定位,处理好校本磕碜和统编课程的关系。

       (二)民主性原则

       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要创造机会,鼓励师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三)针对性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从学校的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从教师的专长出发。

       (四)多样性原则

       校本课程开设的多样性程度越高,学生选择余地就越大,学校在培养多样化的人才,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方面,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五)人文性原则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智慧和审美道德的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其特长。

       (六)趣味性原则

       校本课程要尽可能提供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尽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尽可能的整合、精简活动,继续践行高站位决策、底重心运行、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理念,力求通过细致、科学、规范的管理,努力做到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

       (一)学科基础性课程

       1.以高效课堂为目标的心理学科融合课程。

       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学科教学的契合点,推进课题实验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课间操组织为特色的以操育德课程。

       一分钟军姿、八分钟往返跑、四分半钟体操展示、五分钟大甩臂退操。把激情大课间当做一项日常组织纪律教育活动、一个精神状态提升的过程、一种集体主义和团队意识的教育过程、一个学习生活的调节过程、一种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成为校园“阳光、健康、和谐”的主旋律,成为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着狠抓常规、“点”上突破的思路,就提高课间操质量、打造课间操特色的思路,继续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进一步的成果。

       3.以培养民族认同感为出发点的蒙元课程。

       以校本美术教材《我秀家乡情》为载体,多渠道、立体构建蒙元文化校本课程,以强化学生对蒙古族风情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认同感。

       4.以丰富学生艺术素养为切入点的小乐器课程。

       为提高音乐课堂情趣,让体育、艺术2+1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长,继续积极探索实践小乐器进课堂课程。

       5.以实现整体育人为出发点的四季课程。

       四季课程是多元的、立体的,打破了学科界限、科室界限。是面向所有学科、所有年级的,力求让课程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贴近生活,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技能。

       6.以激发学生走进崇高、热爱历史的名人课程。

       基于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各科教材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名人课程。如鲁迅课程、毛泽东课程、孔子课程、苏轼课程等,让学生从多维度、多角度去了解名人、走近名人,培养学生热爱历史、了解历史的情趣,学习历史名人的优秀品质,提高鉴赏力。

       7.以丰富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为目标的习作课程。

       站在“整体育人”的角度,以学生需求和实际情况为契机,开发并实施习作整合课程。让习作课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二)活动拓展类课程

       1.以主题教育为载体的节日课程。

       把以主题教育为载体的节日课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开展,力求落到实处,做出亮点,见到成效。

       (1)以少先队组织为主阵地,深入开展主题活动。

       ①传统节日课程。

       通过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引导同学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工作思路。

       ②非传统节日课程。

       非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内涵,都有着美好的期许,都有着警醒、珍重的意愿或意味,充分利用非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弘扬真善美。

       (2)以多元育人整合课为载体,丰富节日课程建设。

       节日课程的建设力求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突破,有新意,成果化,品牌化。

       2.以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为出发点的少代会课程。

       从氛围营造到各展示会场布置,从提案征集与梳理到校长解答提案,从人员培训到活动组织,少代会的整个组织、召开过程,将学生始终处在主人翁位置,体现学生的自理和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关注,体现学生“我的阵地我做主”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3.以综合实践体验活动为抓手的活动课程。

       追求教育无痕,坚持活动育人。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社区,走向基地,走到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去观察,去体验,去追寻,去发现外面世界的精彩。

       稳步推进校内实践,大力推进亲子实践,积极探索社区实践,广泛开展基地实践。让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打开另一扇窗户,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和可能。

       4.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的行规教育课程。

       最好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培养,需借助一定的载体、情境,经过长期的训练、引导,方能内化为一种正确的行动、行为。视点关注学生,焦点关注成长。扎实推进“八个一”教育、“六个一”阵地建设、“每月一事”、“21天好习惯养成”及“五星文明班集体”创建活动,期许收到更好的效果。

       5.以提高学生归属感为目标的入学课程。

       以21天好习惯培养为切入点,按照迎新仪式篇、入学庆典篇、教师培训篇、课堂教学篇、家长学校篇、考核验收篇等六个篇章,将学生活动、课堂教学、教师培训、家长学校授课、班级文化建设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扎实入学课程。

       6.以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为主的毕业课程。

       根据实际,以“感恩·逐梦”为主题,设计毕业课程。让校园成为传递正能量的窗口,让“十个一”活动成为励志、感恩的具体行动。

       7.以引导学生文明玩耍为出发点的老游戏课程。

       针对二、三年级课间下楼玩耍不现实且楼道狭窄、人数多的现状,开发传统小游戏,让传统游戏成为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发展学生动手、思维、想象等多方面能力的一个有利途径。让老游戏焕发出了生机,让文明课间增添浓浓的趣味性。

       (三)实践探究类课程

       1.以促进家庭教育质量为己任的“齐家”课程。

       (1)家长会改革。

       力求让家长会成为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节日,变老师中心为家长、学生中心,变老师一言堂为老师、学生、家长群言堂,变指责为引导,变告状为鼓励,变学生和家长背对背为面对面;变多元目标为单一主题;同时,让家长、学生充分参与到家长会的准备过程中来,力求营造一种老师轻松、学生开心、家长满意的家长会(节日)文化。

       (2)多渠道的家长培训。

       通过“家长开放日”、“校长大讲堂”、“家长进课堂”、“家长讲堂”、“一日家长助教”等活动,增进家校互信,提高教子能力,进而形成家校育人共同体。

       2.以培养班级志愿者为切入点的自主管理实验课程。

       “有位才有为”,提倡学生自己管理班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角色分工体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原则。班主任要发挥自己是班级管理的指导者、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自省、自悟和自我管理中加强对“行规”的体验和认知,做一个文明礼仪规范的践行者和“守卫者”。

       3.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的班主任研修课程。

       班主任研修在以往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力求体现内容主题化、课题自主化、形式多样化、成果实践化。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培训,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创新能力、德育科研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素养和创新管理能力,实现学校德育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升,推进德育队伍向学者型、研究型的华丽转身。

       4.以整合资源、提高效率为基点的多元育人整合课程。

       本着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坚持“教”“育”并重原则,陆续在各年级开展以《道德与法治》为蓝本的、立足课程和年级实际的多元育人整合课研修展示活动。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将法制精神、心理健康、公德意识、家风建设、感恩行为、绿色环保、文明礼仪、自我成长等融入课程,将调查走访、合作探究、自主实践、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自然渗透,将家庭、学校、社会力量进行有机整合,由课内到课外,由昨天谈到到今天,由今天延伸到明天,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四、组织领导

       组长:***(校长):负责以系列课程开发与利用为内容的“一校一品”创建总体领导工作。

       副组长:***(教学副校长):负责“一校一品”创建的具体管理工作。

       副组长:***(德育副校长):负责“一校一品”创建的具体管理工作。

       组员:各科室主任、教研组长

       负责学校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完善,相关的训练、比赛活动的组织;各种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以及文化宣传工作。

       五、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 2022年9月--2022年19月

       阶段目标:

       1.对现有课程进行重新评估、定位。

       2.整合现有课程,开发新的课程。

       具体为:

       1.2022年9月成立新的“一校一品”特色建设领导小组,讨论、设计、制定学校“一校一品”特色建设方案。

       2.2022年10月召开师生动员会,明确目标,全员参与。

       3.2022年10月完成对现有校本课程的评估。整合部分课程,推广完善部分课程,摒弃部分课程,确定开发部分新的课程,并着手进行新课程开发的尝试与实践。

       4.2022年12月底,各责任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汇报,提出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课程建设,修订并形成新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方案。

       (二)第二阶段: 2022年3月--2022年12月

       阶段目标:

       1.采取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的办法,稳步推进系列课程的开发工作。

       2.推出成熟的课程,继续探索新课程。

       (三)第三阶段:2022年6月

       1.做好“一校一品”特色创建活动的总结工作。

       2.向区教体局提出“一校一品”特色建设的验收工作申请。

       ***实验小学

       3篇2022年中小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实施方案

       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工作总结

       党建一校一品创建工作总结

       一校一品一特色党建工作总结

       一乡一品实施方案(共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