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共6篇)

第1篇: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菏泽市开发区丹阳路小学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彰显学校特色,作为丹阳路小学,把特色定位在哪里呢?我们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明确提出了“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和“育创新人才,办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定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在这一理念和目标的指导下,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作为基础教育学段,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传统的民族精神,又有创新意识的现代文明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仅仅靠单纯的说教式难以奏效的,必须建立一种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课程载体,才能真正走向特色。

       一、学校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学校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根据我校的办学目标“打好基础,和谐发展”,确定学校课程的主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学会自我防护,拥有健康体质。通过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满足学生可(4)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入教师工作量,以学年为单位进行评

       价。

       3、人员队伍保障

       (1)教师实行统一管理,发挥教师的特长优势,激励教师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2)加强教师的进修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讨、重点培训、实地考察、定期交流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4、经费保障:设立专项经费,满足学校开发经费的需求,对在学校开发过程中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

       菏泽市经济开发区丹阳路小学

第2篇:学校学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二、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三、实施内容:(一)、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校本开发不是一两个人能完成的,是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学校要形成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领导小组——教研组——教师——学生的开发网络,通力合作,共同创建“学习化校园”。

       1、建立校本课程审议小组

       组

       长:苟占勇(校长)

       副主任:王振强(教务校长)

       张

       岩(教务处主任)

       成员:赵志广

       陈

       浩

       连海涛

       王连禹

       张连文

       刘向锋

       2、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

       长:苟占勇

       副组长:王振强

       张

       岩

       组

       员:赵志广

       陈

       浩

       连海涛

       王连禹

       张连文

       刘向锋

       各班班主任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办公室主任:

       张

       岩

       副

       主

       任:

       陈浩

       3、建立校本课程审查小组

       组

       长:苟占勇

       成员:王振强

       张

       岩

       赵志广

       陈

       浩

       连海涛

       王连禹

       张连文

       刘向锋

       (二)、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和课题研讨

       1、在校本培训中设立校本课程开发专题,进行讲座辅导和自学研讨,深入领会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作用,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校状况、及目标导向等因素,研究开发校本教材,将此作为教研组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强化教研意识,以“校本教材开发”为课题展开研讨,使校本教材的开发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学轨道。

       4、创造条件,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培训。(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程序

       1、成立组织。

       2、通过学生座谈等了解学生各种需求。

       3、全面评估分析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4、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5、确定校本课程。

       6、任课教师拟订具体的教学计划。(四)、校本课程的种类

       根据学校实际,开设以下课程: 《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等。(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

       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

       校本课程可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学时。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积极性、参与情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的评比条件。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六)、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督促、检查教师教案,教学随记,随堂听课等管理方法贯穿校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及时总结表扬,能促进教师积极性的保持,指出不足,可使教师改进,提高更快。

       2、制定《校本课程激励制度》、《校本课程评价制度》。

       为了激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我们建立了校内的支持系统,提供沟通的机会。教师要经常与校长、主任、学生、家长等进行交流。

       3、建立教师档案袋

       (1)教师自己收集有关在教学和素质发展方面的资料,包括各种教学资料和文件等,存入档案袋中。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校方的认可,并提供证据证实。(2)学校管理者,除收集整理教师档案袋中的资料,还要收集教师在教学和素质发展不足方面的有关资料,帮助教师确定发展基线。在收集各类资料的时候,可以采用观察、访谈、检查教师的教学资料和文件等多种方法。

       4、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四、实施校本课程的最终目标: 通过实施校本课程能够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不仅是"教"者,还是"学"者,"思"者,更是整体活动过程中灵活的操作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学生不仅是"听"者,"学"者,还应该是"问"者,"思"者,"论"者,有时还甚至是"教"者。创建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大册营镇中学

       2022.9

       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与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结合我县人文资源可开发可利用的实际情况,开设《大田作物》、《蔬菜栽培》、《果树栽培》、《植物保护》、《养殖》、《农村实用技术开发》等。一、指导思想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客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发挥地方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总体要求

       地方课程的开发要以国家课程管理政策,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为依据,同时要充分反映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礼仪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三、基本思路

       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入手,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应考虑以下几点:

       1、考虑地方课程的地域性:

       地方课程所选择的内容与当地的生产实际、社会实际、德育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一定的地方性特色和区域特证。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挖掘地方课程资源,设计出能体现地域特色的课程,并对学生很好的实行教育。

       2、考虑地方课程的针对性:

       地方课程是针对社会需求和现实生活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文明教育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尊长爱幼,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选择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年龄特证和已有的基础相适应。

       3、考虑地方课程的时代性:

       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识功能,但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在选择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地方历史、地理、经济结构等等,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要体现出显明的时代性。

       4、考虑地方课程的实践性: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懂文明讲礼貌,与人和谐相处。在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而应是探究式、实践式的,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要求和建议

       地方课程的实施应强调学生对地方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思考,通过组织学生适当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的课时比例,地方课程每周一节。

       2、地方课程不能象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一样,只通过系统的地方教材学习,脱离地方历史与现实问题。

       总之,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处理好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课程内容与地方课程资源的关系,课程学习活动方式中接受与探究的关系以及学生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从而优化课程结构,切实发挥地方课程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实用型合格人才。

       大册营镇中学

       2022.9

       大册营镇中学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的课程计划指导意见,我校本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指导思想,特制定本校的课程实施方案。

       一、实施课程计划的原则

       遵照实施课程计划的指导意见,我校始终以学生为本,坚持素质教育宗旨,尊重个性,承认差异,开发潜能,促进发展,使不同发展层次,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使所有学生的素质与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为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自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实施课程计划本着以下的三条原则:

       1、充分考虑我校学生全部来自平原地区的特点,根据我校学生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开设课程,保证全体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2、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我校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继续加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二、开设课程门类

       遵照满城县的指导意见和我校实施课程计划的原则,我校开设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大田作物、蔬菜栽培、果树栽培、植物保护、养殖、农村实用技术开发等地方课程;文明礼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等校本课程。

       三、课时分配

       (一)学年教学时间安排

       1、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

       2、教学时间:每学年上课35周(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减少两周),复习考试2周(初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增加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的艺术节,春秋季运动会,各种竞赛,团队活动等)。

       (二)每周活动总量

       1、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我校每课时45分钟,周课时总量调整为35节,每周总授课时间为1575分钟。

       2、学校例会,班会,团队活动,课外锻炼等,由学校在周授课时间之外统筹安排(第8节课)。(三)课程设置(周课时安排)

       执行河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见附表)(四)大册营镇中学作息时间

       冬季作息时间表

       早自习

       7:00――7:50 预

       备

       7:50 第一节

       8:00――8:45 第二节

       8:55――9:40

       课间操

       9:40――10:10

       第三节

       10:10――10:55

       第四节

       11:05――11:50 午

       饭

       12:00 预

       备

       1:30 第五节

       1:40――2:25 第六节

       2:35――3:20 眼保健操

       3:20――3:45 第七节

       3:45――4:30 活

       动

       4:40――5:25

       夏季作息时间表

       早自习

       7:00――7:50 预

       备

       7:50 第一节

       8:00――8:45 第二节

       8:55――9:40

       课间操

       9:40――10:10

       第三节

       10:10――10:55

       第四节

       11:05――11:50 午

       饭

       12:00 午自习

       1:20――3:00 预

       备

       3:00 第五节

       3:10――3:55 第六节

       4:05――4:50 眼保健操

       4:50――5:15 第七节

       5:15――6:00 活

       动

       6:10――6:55(五)课程管理措施

       1、课程管理机构

       建立由校长、教务处、年级组、学科教师四个层次构成的学校课程管理机构,实行层层负责制。2、教师资格

       所有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担任,按每年考核情况由学校考评小组聘任或解聘。学校视本人情况组织进修学习或业务培训以进一步提高其业务水平。

       3、课程管理与评价

       课程管理方式由教代会确定以后,通过教务处对日常授课情况进行管理,做到每位教师对考核评价方法心中有数,使考核评价起到对日常教学的引导作用。

       具体管理内容包括:开学检查备课情况,每周不定时听课,校领导听课,每学年至少一次校级以上公开课,每月检查教案,定期召开年级会、学生座谈会等等。

       具体评价方法包括: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业绩,教学常规落实),教师之间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三方面评价汇总量化。学校每年奖励各项量化均为优秀的教师以促进教师群体的业务水平提高,对于在某一量化指标上问题比较突出的教师由教务处面谈分析,促进其尽快提高。对于教学成绩较低的教师,连续两年无进步者,由教代会讨论更换岗位或解聘。

       对于课程管理的日常工作和听课检查所反映出的问题,由教务处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实施总结,对于学年度的课程实施情况,在学年末量化结果的基础上,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总结表彰。

       大册营镇中学

       2022.9

第3篇: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校实际情况,针对新课程改革,特拟定以下课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顺应教育教学形势发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师整体队伍综合素质,结合我结合我校发展现状,遵循“成就教师,发展学生,打造名校”的办学思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为重点,逐步完善以“导学案”为载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鉴于我校实际,本年度在课改工作方面,我们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以学校为主阵地,以课标为突破口,逐步转变教师原有的旧的教学观念,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组织领导

       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教导处为核心,成立课改业务指导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段春辉

       副组长:王硕浩

       袁英才 组

       员:全体教师

       四、具体措施和要求

       1、召开课改专题会议,明确课改的重要性,要求各科任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课改,积极响应课改号召,从自身做起,提高业务素质,探究教育教学新模式。

       2、召开教研组长会议,研究制定课改教研 计划,分工负责,落到实处。

       3、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新课标,谈体会。

       4、要求教师以新课标为准绳,建立以“问题设计---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展示交流”为特征的新的教学模式认真备课,科学撰写教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确保课改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5、以新一轮继续教育为配合,提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和能力,认真写好课改心得体会,和教学反思,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6、在课改业务指导组的督导下,以教研组为单位,抓好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评课工作。

       7、抓好本校示范课和公开课工作,要求每个教研组,安排两节公开课,并做好评价记录。

       8、以备教改检查为依据,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在课改中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情况,比如各科任教师在课堂上角色的转换、教学方式变化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等,并做好会议记录,及时向教师反馈。

       9、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具体的评价措施,为课改服务。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南 社 中 学

       2022.9

第4篇: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的理念给当代中国解决长期围绕和阻碍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如:教育的目标、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角色、课程观、评价观、学科地位及目标等核心的问题,从而全面系统地阐述当代教育的发展模式及方向,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一个极富创生性的课题,为广大教师提供终身学习,展示自我、探索发展的平台。学校作为实施和实践新课程主阵地,必须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办学理念,才能支撑新课程实施的一片晴朗的天空,为此我校将以令人脉动的力量和心境,在新课程的这块处女地上辛勤地播撒、耕耘和创造。

       二、意义和目标

       传统的课程观是单一认知性的课程观,因此传统的课程环境下,教师、学生均是依纲据本,成为了课程的奴隶,不敢越“雷地”半步。新课程确立了动态,生成的,整合的,实践的课程观,由于课程观的改变,确定了新的课程环境,确立了新的教学观、学生观等,因此这场新课程的实施与实践将给我校的课程的认识、执行、创造、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无疑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乔庙乡课程改革中心学校,我校将以此为契机,通过本次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步实现如下几个目标:

       1、走向“校本”的新学校

       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创造性执行课程的过程。在这种环境下教材只是一个静态的信息资源,真正的课程是师生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的生成与整合而成的。而学校是实现这一资源共享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校将在实践新课程的历程中自觉提开课程的研发能力,给师生提供原创性的教育与生成性的时空,在课程的研究过程中走向“校本”。

       2、走向“高品味”的新学校

       教师与学生的人文风采和科学素质,毫无疑问是一所学校“品味”的形 象代言人,一所学校的教师如果缺乏科研意识与冲动,朗朗的心境,对学生没有人性关怀与热情,一所学校的学生如果不活泼开朗、不主动、不会合作、不喜欢实践、不善创新,那么这所学校与其说是学校,还不如说是“人间地狱”,更无“品味”可言了,由此,通过本次课改实验,我校将在“教师工程”上花大力气,让教师成为真正的研究者,真正成为学校“品味”的设计师。从而促进学生在目标的“三个维变”上和谐发展。

       3、走向“民主、和谐”的新学校

       “民主”是对话、合作、交流的前提,只有民主的校风、学风才促进师生的和谐、持续的发展。“民主、和谐”是理性思考的孕育地,由于有了她才产生出了碰撞与创新,传统的课堂是专制的园地,由此产生了创新的泯灭,人性的歧形,产生了许多的弊大于利。为此,我校将乘新课程实验的东风,彻底地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观念,积极倡导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为师生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措施和策略

       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我校将本着可行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客观性等原则开展实验,并通过借鉴,学习,论证出如下几条实施措施与策略。

       1、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践行

       经验型的教师对自己的实践行为往往知其原,而不知其所以原,是因为他缺乏理论的支持,当代的教师,特别是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面对新课程这一庞大而系统的理论系统,如果不认真地学习理论,领悟其实质,将很难指导自己的实践行为,那么实践将失去方向。因此,在实施新课程中,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和研讨,让教师们能自觉地将新课程的理论和理念外化为自身的实践行为。

       2、借他山之石——可以补掘

       模仿和借鉴是创新的前奏,在模仿和借鉴之中,教师们可以完成课程信息与资源的整合,然后在执行的过程完成创造,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学校向教师们提供借鉴和模仿的机会和资源,让教师们的行为由模仿走向研究走向创新。

       3、归纳与反思——可以提升

       教师自主、主动地归纳与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师实质性的归纳与反思也应是学校评价教师工作的基本环节,作为对教师进行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没有对理论的咀嚼,没有的实践的全心关注,就无所谓归纳与反思。为此学校将组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归纳与反思,并提供归纳与反思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开教师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4、宏观调控与微观处理——可以把握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将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教师对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进行准确的把握,不仅如此,学校管理者将深入教师的课堂对教师的行为、细节、进行微观的定性刻画,真正使新的理念真正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四、思路模式

       新课程的实施其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生成性,整合的实践过程,因而可以确定我校实施新课程的基本思路为培训、发现、探索与研究实验、反思同时并行展开的过程,整个实验的过程有别于一般的科学实验过程,周期较短,而且几个环节活动的开展可能并行,边发现问题,边解决问题

第5篇: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胶南市大场镇中心小学

       2022年9月

       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按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

       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方案。在评价过程中注重三种评价标准相

       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评价与鼓励评价相结合,以确保校本课程的落实实施。

       一、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

       保证校本课程按计划得以落实,对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情

       况进行检查、评估,使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二、评价方案的制定原则:

       1、体现校本课程改革的原则

       校本课程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反映了这种教

       育价值取向转变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增强课

       程的适合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评价侧重于三级课程在课程实施

       方案中是否有所体现,实施中是否能够开全、开足。

       2、评价校本课程实施中主体的多元性;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学校管理

       者、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

       3、评价校本课程实施中主体的互动性;

       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学校不以评比为

       目的,而以研究或促进为目的的评价等等。

       4、评价校本课程内容的多元性;

       学习成绩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身体、心理素质、学习潜能、积极情感体验等

       方面的发展。

       5、评价校本课程过程的动态性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

       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

       三、评价的内容:

       1、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在实施中的具体情况,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时

       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师和学生活动是否充分;评价校本课程内容的设

       置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愿选

       择,是否能够体现教师的专长;课程在实施中能否根据教师的实际情

       况和学生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2、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学校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实施、评价的机构和相关部门要

       明确各自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职责,认真加以落实,保证校

       本课程能够按课程的设置计划加以实施。

       3、对校本课程实施措施的评价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加以落实,并采取得力的措施。学

       校优先满足校本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学习、培训以及资源方面的需要。

第6篇: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汇报稿)

       ------辽中县冷子堡九年一贯制学校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的课程发展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我校作为沈阳市辽中县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一直十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六年前就提出了“以课程革新为突破口,构建素质教育体系”的课题研究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通过课程的革新、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已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近年来,我校多次派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内外的省、市级和我们辽中县教育局组织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学术研讨会和现场观摩会,外出学习的领导和老师先后在校内举办培训讲座,帮助全校教师了解国家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推动了全校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探索教育改革实践的热潮。观念的转变,为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校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就我校课改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课改的措施

       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新课程理念;从实践层面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在国家新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理论的指导下,从实践层

       面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着重研究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

       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研究,以现代人的素质需求和学生的认知方式为依据,开展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综合化的方向研究。

       开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科学、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等新设立的综合课程的教学探讨,进行加强学科间联系,重组课程内容的研究。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实践活动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开展中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研究。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重点搞好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验研究。根据我校实际,选择七年级各学科为我校课程改革的先锋团队,应用教育信息中心提供的工具和资源,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实验,探索并逐步推广信息技术条件下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

       二、师资的培训。

       实施课程改革,首先要进行教师观念的变革,通过培训使教师明确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学习掌握科学的课程管理方法,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课程研究、开发和执行能力的队伍。全体教职员工都要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先

       培训后实施课改”。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的,为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学校制订校级培训方案,培训内容:①中小学新课程标准解读;②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等;③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④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⑤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培训形式:请进走出、专题讲座、学术沙龙、参与式活动、大组学习、讨论、座谈等。

       教学研讨。

       教师教学理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活动无疑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设计。

       (2)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新理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3)专题研究。重点研究新课程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及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

       (4)教学活动评比。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三、课改的组织

       为加强实验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学校成立课程改革领导

       小组。该小组由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负责本校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组 长:喜春军赵树权

       副组长:喜平年英贺

       组 员:张士新何荣新朱大可孟德江陈大伟孙敏张桂秋

       制度与管理,是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学校在管理和指导课程改革实验中建立相关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操作,用制度来加强管理。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的组织研究、管理协调和实施。每半月召开工作会议,分析、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法、措施,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培训制度。每月组织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改进教学方法,确保课题实验健康发展。

       (3)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组织学校开放日活动,组织家长听课,召开家长座谈会,听取家长、社会对学校课程改革的意见与建议。

       (4)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参与式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课件等。对新课程实验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奖励。

       四、课改的评价与考核:

       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它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学生档案袋、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在期末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作改进。采用书面考查与开放性考查(开卷、口试、动手操作、调查实践、情境体验等)相结合的方法,并探索允许学生有两次或两次以上考试机会,以好的一次作为学生的成绩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的状况,把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相结合,使评价更为民主、客观。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中,注意教师个体差异;注重专业和个性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校的课改工作与兄弟学校相比,起步晚,经验少,在课改这块天地上,还有很大的需努力的空间,今后,我们一定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使我校课改工作蓬勃开展,直至全面成功。

       2022.08

       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家庭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活动课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