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共5篇)

第1篇:某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xx中学拓展性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的:

       1、构建全面发展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适应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发展学生的特长。

       2、提升教师课程意识,推动教师由课程执行者向课程开发者转变,促进教师专业

       发展

       3、实现学校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形成,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

       二、课程原则

       1、贴近学生: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为根本出发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2、关联学科:根据学校的教师力量及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开设以学校开设的各学科相联系,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能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

       3、彰显特色:发掘学校特色项目资源和现有的教师水平,打造符合学校条件的有特色形成校本课程的真正校本化。

       三、课程内容

       以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为核心内容,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师资和设施的条件等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按课程开设的培养目标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体育运动素养类、艺术修养类四大类。

       人文素养类:通过人文文化的学习,提升学生人文文化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

       科学素养类:通过各种科技自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考的方法,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体育运动类:通过体育项目,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艺术修养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

       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流程

       1、课程设置:原则上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开展校本课程的实施,确定负责人及成员,组织校本课程材料。

       2、学生选题: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推荐课程相结合。

       3、班级组成:先由教务处统计学生选课情况,再经教师推荐,学校调整各校本课程科目学习人数。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合理设计班级容量。

       4、组织教学: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5、时间安排:周三的错时放学时间。

       五、课程管理

       校本课程实现学校统筹规划,教师自主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结反馈。

       1、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统一制定课时计划,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等规划设计。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校本课程领导小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任课教师根椐课时计划,联系场地、器材等,实施课程。

       5、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任课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自已的教学反馈总结,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课程教学。

       7、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8、定期汇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评价

       1、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应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有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课时与教学目标。

       (3)教师应保存学生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4)校本课程领导小组通过听课、查阅教师记录、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考核,记入校本业务档案。

       2、学生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通过实践创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异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

第2篇:小学课程拓展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拓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尊重教育规律,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把解决教什么为突破口,着力推进课程拓展,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拓展原则:

       1、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

       2、根据教材的内容

       3、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

       拓展的策略

       1、拓展要立足从教材出发

       2、拓展要与读书有机结合起来,要与国学经典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3、拓展的形式应是多样的参与学科:语文、数学、自然、思品、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

       三、参与年级:一至六年级

       四、参与教师:全校所有任课教师

       五、拓展内容:

       语文学科

       1-3年级根据教材内容以字词拓展为主,适当加进一些国学方面的词语、典故、诗词等;4-6年级一定要依托教材,由此到彼、由部分到整篇、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也可根据本班的实际分类拓展。

       数学

       主要以趣味数学为主、把数学中的巧算、快算方法,以及定理、定义、性质的巧妙运用,数学中的多解问题,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数学中的偏题怪题,作为拓展的主要内容,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为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自然学科

       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标本制作、简单的学具制作、科技小发明、思品学科

       主要以国学为主,《弟子规》、《论语》、《中庸》、《大学》,教会学生做人。

       体育与艺术学科

       在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巩固太极拳、葫芦丝、巴乌、国画、剪纸、布贴、十字绣取得的成果,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

       六、拓展的方法

       根据班级实际要以学生自主拓展为主,教师要对拓展的过程给予必要的指导,拓展时要定内容、定目标,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带动差生参与到课程拓展中来,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3篇:小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拓展型课程是二期课改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板块,是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为核心,并进一步着眼于对基础性学习的提高,兼顾创造性学习的培养。拓展型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贯彻《中共中央xx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精神,按照《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要求,制定《马陆小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开设的拓展型课程是以“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方针。从深度、广度两个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根据二期课改的理念,将拓展型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式、提高自我管理和选择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发,加强指导,逐步推进,努力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化的和谐发展。

       二、课程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的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善。关注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倡导学生按兴趣选课与在教师指导下选课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选择,逐步形成自主选择的意识及能力。注重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坚持国家教育方针,在保证学生生命质量的前提下,促进其个性和谐发展,为每个孩子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未来。

       1、拓展学生加深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和体验;拓展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2、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拓宽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形成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习兴趣和爱好,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形成诚信意识、公民意识。

       5、以实施拓展型课程为契机,挖掘学校资源,形成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四、课程结构

       1、保留学校传统项目,并开发一些新型项目,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

       2、有选择地使用《小学拓展型课程学习包》,丰富拓展型课程的内容。

       3、部分教师实施学校的校本课程《竹韵悠扬》的内容。

       4、开拓学校的乒乓、棋类等拓展课程项目。

       五、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

       我校拓展型课程的开设以基础型课程为出发点,立足于保证和满足每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开设的课程包括一些低层次的科目,这些科目为学生提供文化基础知识的拓展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并以此来确保学生人人参与。

       2、多样性原则

       课程内容具有多样性,本学期,我校开设美术、科技、信息技术等不同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以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和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程模式也体现多样性,有的科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有的科目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奠定基础;有的科目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的科目是课内外相结合,注重学生体验、考察、实施开放型教学为主。

       3、时代性原则

       与上学期相比,我校拓展型课程内容依据儿童的兴趣爱好作适当调整,增加了学生喜欢的新内容,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同时,学校提供了硬件支持,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使教师的教学手段更加先进,体现时代教育的特征。

       4、开放性原则

       我校拓展型课程强调学习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发展相联系。课程实施过程体现民主性和尊重个性发展的原则。提倡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评价标准的差异性。

       5、综合性原则

       重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在课程编制和教学中,提倡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注重科学原理的认识和掌握,又注重态度、方法、精神的综合培养;既开设了信息技术等特色课程,又保留了我校以拓展为主的传统课程。

       六、课程设置

       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l、限定拓展课程

       ⑴ 专题教育:是学校依据国家要求设置专项教育内容的教学科目。如消防安全教育、环境与卫生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

       ⑵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班队等活动。

       2.自主拓展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它分为校级和班级两种。主要由基础型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及本校的办学理念,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开发的适合学校特点和条件的拓展型课程。

       七、资料收集

       在拓展探究课程的资料的收集应考虑到可操作性,可传授性,可接受性,可持续性。

       1、学校应积极自主地开发拓展型课程校本教材。

       2、校本教材编制应遵循《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的原则,做到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发挥个人专长并能创造性地教学,有利于师生互动学习。

       3、学科类校本教材编制以教研组为单位,采取集体编写的原则,也可以使用同类学科的讲义稿或采用其他学校的相关教材;技能类校本教材主要由上课教师自行确定,必要时可以组织有关人员一起研究开发,也可采用其他学校的相关教材或讲义稿。

       4、校本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材内容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举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5、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备的教育资源。

       八、课程实施

       1、学校的拓展由分管校长主管,全面规划、设计、实施拓展型课程的方案。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

       2、成立学校拓展型课程教研组。教研组负责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同时要协调各部门工作。

       3、教导处负责常规管理,重点做好过程管理,定期组织研讨会、交流小结会,对年级组任课教师的工作给予一定的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4、教师提高专业水平,适应拓展型课程建设的需求。

       5、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实施中的运用。

       6、做好学生及教师的评价工作。

       7、建立监督机制,多方面进行考核评估。

       8、建立课程档案制度,不断总结课程实施过程经验。

       九、课程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授课教师的记录数据,包括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参与热情,团队合作意识,能力锻炼,学习体会以测试等第。另外从学生学习小组的记录评价每个学生,包括团结合作精神,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⑴ 是否在知识或技能的某些方面获得进一步的拓宽或提高。

       ⑵ 兴趣爱好和潜能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发展。

       ⑶ 是否学会选择并做出决策,能根据自身的基础、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拓展内容与方向。

       ⑷ 在综合实践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提高。

       ⑸ 在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批评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是否得到增强。

       ⑹ 勇于探索、积极创新、自觉钻研、进取向上的精神是否得到培养。

       对教师评价主要依据计划完成记录,备课情况,学生反馈效果,工作态度和学生反映等。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⑴ 教学计划对发展学生个性的合理性。

       ⑵ 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时代性、层次性和综合性。

       ⑶ 对所教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程度。

       ⑷ 教师在实施拓展型课程中的投入程度。

       ⑸ 教师在开发和建设拓展型课程过程中其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

       ⑹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方面。

       以上是我校制定的在今后一阶段开发与开展拓展型课程的设想方案,其中部分课程结构与内容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调整与完善。我校的拓展型任教教师还需在教学中加深对自己执教的拓展型课程了解和重视,在进一步着眼于基础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为培养个性,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每个教师都会带着开拓、创新、发展的观念投入到教学中,开创马陆小学拓展教学的新局面。

第4篇:普通小学拓展课课程实施方案

       普通小学拓展课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借鉴二期课改的指导思想,体现“智慧育人”的教育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审视教学,我校拟开发建设符合学生需求的,展现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磨练学生意志,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多种拓展型课程,使得学生在扎实基础的时候,有自由成长的空间。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讲义(教材)的编写,培养一批专业型的教师,让他们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大显身手,从而全面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二: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所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以此改进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开发学习潜能,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三:课程开发原则

       1、整体性。拓展课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体现人的个体的内在整合,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以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 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再“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并随学生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其课 程内容具有开放性。拓展型课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和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拓展性活动生成性的集中体现。事先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计划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而是为了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自主性。拓展性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自主性的发 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呈现的方式,指导老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四:教学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拓展型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满足个人需求的社会性发展。

       2、注重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校园环境资源,让学生动态地观察、实验、讨论、调查,体验过程,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并尝试问题的解决。

       3、鼓励探究学习。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性和体验性,由质疑而探究,由自学加请教,由尝试加感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突出生动愉悦。促进学生在丰富多彩和精神充实的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身心和谐的美感和愉悦。五:评价策略

       1、重视发展,淡化选拔与甄别,事先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并由 教导处全面管理课程开展情况,做好过程记录,引导教师学生做好评价,填好有关材料。六:实施计划

       我们的拓展型将在原有基础上做以下的计划:(一)课程内容体现丰富多彩

       1、班级年级层面的拓展型课程,每周三下午安排一至二节课,开设学科类、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等20多门课,供学生选择后开展学习,参与率达到100% 。

       2、选择型拓展课:统称“愉快的周末”

       围绕专题进行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动手实验、实践制作等等。有关专题可由学生提出,也可由教师提供,让学生选择确定,并且聘请专家授课,利充分用资源,让学生有所兴趣达到有所专长。(二)课程管理力求规范有序 1、三个层面:每一个班级有拓展型课程;年级组和学校层面的拓展课;学校与社会、社区携手开展的拓展型课程。

       2、四个原则:(1)系统性原则:其一是课程的设置依托基础型课程知识,由教师申报科目,学生自主选择,学校适当调控,形成课程系列;其二是拓展型课程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整合、渗透,形成知识系列;其三是通过一学期二次选修对象的调整,形成学生系列。(2)发展性原则:其一是拓展型课程是学生已有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而非基础型课程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其二是学生的整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以学生个性的自主发展为主;其三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潜能和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能为主。(3)开放性原则:其一是课型开放,或理论研讨式,或辅导讲座式、或自由辩论式;其二是上课地点开放,或校内调查采访,或校外考察访问,图书馆、实验室、社区等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其三是教学过程开放。(4)多样化原则:其一是课程设置多样,必选、自选相结合,突出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与知识学问的层次性;其二是教学方法多样,或师生相互研讨,或教师指导实验,或学生自主实践;其三是评价方法多样,动手实验、卷面测试与撰写论文相结合。

       3、五种方式:(1)形态上,将大型课程与微型课程相结合,实现二者优势互补。(2)时间上,将长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确保学生有序流动,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3)组织上,将指定性课程与自选课程相结合,确保个性与共性协调发展。(4)方式上,将课表的定时课程与非定时讲座课程相结合,确保课程实施的灵活性与有效性。(5)内容上,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智育课程与德育课程、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确保课程开设的广泛性与教育的全面性。

       (三)教师培训刻不容缓

       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能胜任拓展型课程的设计、组织、调控、评价等要求,做到是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学习的服务者,方法的指导者,启发而不代谋,引导而不指令,点拨而不强加,解惑而不灌输。(四)互相学习深入研究

       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发动全体教师群策群力,整理、开发专题探究课的“项目库”,使之受到学生喜欢,符合小学生的探究兴趣。(四)资源建设不遗余力

       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篮球房、电脑房等资源,在校外用好社区资源,并开发家长资源。(五)创新意识不断加强

       时代呼吁创造型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老师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机制上有更多方法,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上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案例撰写,微型短课开发,使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七:具体实施步骤(一)实施准备

       1、组织管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成立拓展型课程开发的领导小组。

       2、课程开发:以知识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突破口,以艺体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重点,逐步向实践类型、综合类型的拓展型课程延伸,构建具有普小特色的拓展课程体系。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特长申报一门课程,学校统筹安排,组织学生进行菜单式选择。

       3、教师培训:开设拓展型课程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每个教师都需要学习和培训。为此,学校专门编写了校本课程培训材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同时还聘请学者和专家来校讲课,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对一部分有条件的教师进行“送出去”培训,学成之后在校自培,从而使更多教师有能力上好一门拓展型课程,并鼓励教师自编教材或讲义。

       4、保障措施:为了确保拓展型课程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我校把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打入教学工作量,并按照上级要求排入课表,把工作情况纳入考核,同时与课时工资挂钩,以调动教师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二)具体运作

       1、第一阶段:全面启动阶段

       本学期我们将在以有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拓展型课程的建设,每位教师在开学初将申报的课程上交,校方进行筛选、归并或更改,统筹安排,开设具有时代特点、儿童特色、生活气息浓厚的课程,然后执教者制定教学要求,整理编写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我们还设想开设一些有系列的、成模块化发展的课程,自然组的环境教育、数学组的“数学小天才”已经有了雏形,体育组的乒乓课程更是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我们将更多关注与扶持它们,期待成为学校的特色。

       2、第二阶段:规范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一方面我们要求着力于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配套教材的编写,形成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拓展型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拓展型课程的管理、评价体系,做到规范运作,科学评价;第三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拓展型课程开发为契机,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第三阶段:创特色阶段

       拓展型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拓展型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和学校的教育特色是紧密相联的。为此,在这一阶段中将把学校特色的创建和拓展型课程的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和基础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整合,形成具有普少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拓展型课程的运作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八:我们的目标

       1、课程设置丰富。教师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评价者。2、校本教材丰厚。上学期我校的自编教材获得了区的多个奖项,说明这方面的实力,因此我们将再接再厉,组织教师学习优秀的讲义和教材,规范教材编写的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要求,收集整理资料,编写符合课堂教学的讲义教材。

       3、师生共同丰收。期待拓展型课程能给予师生一块崭新的天地,教师能展现自己特长,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了这一领域的“领先者”乃至“权威”,而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既能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展现个性,又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4、精品课程展风采。在全面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将关注并扶持其中的精品课程,对于课堂质量好,内容生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将进行展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而课程理念先进,工作卓有成效,具有开发建设能力的教师委以重任。

       总之,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任务,我们将刻不容缓,奋发有为,全面发动教师,全面启动课程,切实抓好师资建设,保证课堂质量,落实评价机制,使得普小拓展型课程红红火火开展下去。

第5篇:数学拓展性课程阶段总结

       以数学文化教学彰显数学教育价值

       -----数学拓展性课程阶段总结

       一、课程开发基本情况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又要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除了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还应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为了更好的拓展学生数学思维,使我们的拓展课程更有效,我们以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为指导,通过专题会议出点子、想办法,最终达成共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活动。

       二、针对课程开展的活动

       (一)以活动为载体,玩中学,做中悟。 数学小报活动。

       数学小报主要以数学知识为主,可以介绍数学家的生平、数学小故事,趣味数学等等。为了出数学小报,孩子们要搜集资料,动手动脑,拓宽孩子们数学的知识面。在复习阶段,孩子们又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分析,分门别类按单元出数学整理单,把知识点清晰的呈现出来,增强了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举行玩魔方、飞叠杯活动。

       玩魔方、叠飞叠杯可以锻炼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培养空间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毅力,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展“24点”:“七巧板”“一笔画”“五子棋”“六子棋”的游戏。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的数感不足,计算不熟,思维不活跃。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越到中高年级越突出,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令人更是头疼。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选择中段四年级开展“24点”游戏,也就是把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小王,剩余的52张,任意抽出4张,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把牌面上的数字算出结果是24,每张必须用到,而且只用一次。此游戏突破了传统计算的枯燥乏味,孩子不但可以在学校玩,也可以回家跟父母一起玩。在游戏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计算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智力七巧板蕴藏着深奥的数学知识它巧妙的应用了数学上的排列组合和线性规划原理,拼搭起来奥妙无穷,妙趣横生,充满着魅力。通过拼搭智力七巧板,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动手操作,感受了组合图形的无穷奥妙,领悟到了智力七巧板的无穷乐趣和成功的感受,促进了他们的身心和谐的发展。

       与此同时一年级开展了一笔画、五年级的五子棋、六年级的六子棋等活动。4.我们也开展了丰富的有意义的学生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教材每个单元后面的综合实践,孩子们到户外活动,动脑又动手。

       (二)鼓励学生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写照,让学生通过随笔或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数学日记,使学生,家长、教师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互动,孩子们也能把平时不敢说的话在日记中表达出来,彼此之间更多了一份了解。下面是一年级学生在进行淘书乐活动后写的数学日记,摘录几篇一块分享。

       (三)阅读数学文化丛书

       每个年级都有和自己年级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数学文化丛书和数学文化读本,作为循环教材,每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阅读。

       三、课程取得成果

       (一)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上数学文化研究课、写数学文化论文。

       实验老师曹君海老师、王科佳老师已经把数学文化的渗透体现在平时上课上,让拓展的数学文化知识与课堂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看看他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辅导,并且曹老师还把数学文化的教育延伸到了课外,让我们看看他们班的学生。

       程欣老师已经将数学文化与信息技术融合到一起,在参加电子白板赛课的同时渗透数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实验老师信雪倩老师在沙坪坝、九龙坡、大足、云阳以及辽宁大连的数学文化推进会上执教现场课,获得好评。当然我们的课程发展也感谢专家们的指导。同时参加区里数学文化说课比赛获得一等奖;参加全国数学文化预赛并进入决赛,最后荣获一等奖;和苏艺老师一起攥写的论文《探索教学实践策略 彰显数学文化价值》发表于数学核心刊物《基础教育》。

       四、课题遇到的困惑以及延伸

       1.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对数学文化教学策略研究的深入研究能够充分揭示数学的文化内涵,肯定数学文化存在的价值,基于此我们在教学活动时努力让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深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并且也争取利用好课外

       拓展性课程教案模板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家庭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