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纤玉手唯美的句子

       形容纤纤玉手的诗词

       在古代,女子的手被称为玉指,有许多文人墨客会用诗词来形容纤纤玉手,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形容纤纤玉手的诗词,一起来看看古人墨客们如何赞美女子纤纤玉手的!

       1、垂手明如玉

       南北朝

       南朝民歌

       《西洲曲》

       2、纤玉手

       唐

       和凝

       《江城子·迎得郎来入绣闱》

       3、手把芙蓉朝玉京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素手玉房前

       唐

       李端

       《听筝》

       5、扇手一时似玉

       宋

       苏轼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6、掩红泪、玉手亲折

       宋

       周邦彦

       《浪淘沙慢》

       7、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

       宋

       欧阳修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8、手秉玉麈尾

       唐

       李白

       《赠僧崖公》

       9、玉手和烟弄一枝

       唐

       张祜

       《杂曲歌辞·杨柳枝》

       10、玉手簪黄菊

       宋

       苏轼

       《千秋岁·浅霜侵绿》

       11、满劝金卮玉手擎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天真雅丽》

       12、玉手轻弹水面冰

       宋

       苏轼

       《鹧鸪天·罗带双垂画不成》

       13、手按玉笙寒尚怯

       宋

       吴泳

       《谒金门·金榜揭》

       14、玉箫手汗错成声

       宋

       周邦彦

       《浣溪沙》

       15、玉子纹楸手共谈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翠鬟双小》

       16、掺掺玉手弄冰纨

       宋

       向子諲

       《浣溪沙》

       17、曾共玉人携素手

       宋

       蔡伸

       《浪淘沙·楼下水潺湲》

       18、手拈玉梅无绪、倚阑干

       宋

       曾觌

       《南柯子/南歌子》

       19、向尊前、手拈一枝寒玉

       宋

       侯置

       《念奴娇·衰翁憨甚》

       20、手香沾柄玉

       宋

       赵彦端

       《谒金门·朱槛曲》

       21、玉手磨香

       宋

       王千秋

       《醉蓬莱·正歌尘惊夜》

       22、未试玉堂挥翰手

       宋

       张孝祥

       《望江南/忆江南》

       23、玉纤初试琵琶手

       宋

       辛弃疾

       《菩萨蛮·阮琴斜挂香罗绶》

       24、快呼玉手捧金罍

       宋

       石孝友

       《鹧鸪天·六十仙翁抱桂栽》

       25、玉手昔曾亲摘

       宋

       陈德武

       《清平乐·天孙自织》

       26、怅玉手、何时重把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飞诏从天下》

       27、玉斧难藏修月手

       宋

       方岳

       《酹江月/念奴娇》

       28、还忆秋千玉葱手

       宋

       吴文英

       《青玉案·短亭芳草长亭柳》

       29、也须烦、玉手折将来

       宋

       无名氏

       《满江红·林外溪边》

       30、玉人呵手昂头翦

       宋

       无名氏

       《采桑子·熔金脱得花钿小》

       31、看取玉奴呵手

       宋

       无名氏

       《西江月·黄蜡谁将点缀》

       32、象床玉手出新奇

       宋

       无名氏

       《九张机》

       33、手捧霞觞玉液

       宋

       无名氏

       《水调歌头·泽国嫩寒月》

       34、携玉手

       宋

       孙光宪

       《生查子·寂寞掩朱门》

       35、但无言、手捉玉连环

       元

       刘敏中

       《满江红病中又次前韵》

       36、匠手凿开玉莲蓬

       宋

       无名氏

       《梧桐树·三更里》

       37、手把仙人绿玉枝

       宋

       陆游

       《黄鹤楼》

       38、大者手将玉蟾蜍

       宋

       文天祥

       《六歌》

       39、手不离珠玉

       宋

       方回

       《杂兴十二首》

       40、手携玉杖夜深行

       宋

       释子淳

       《颂古一○一首》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送别

       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九日送别

       王之涣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横吹曲辞·出塞

       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赏析

       这首写于宴席上的七绝所展示的,正是一幅色调清丽明快的水彩画:长堤逶迤,水色碧明,东风鼓帆,桃花逐波。然而,它的主题却是“离愁”。

       春天万象复苏,生机盎然,可是诗人看到的却是碧澄的河水“悠悠”地流去了。诗人从首句起就试着撩拨读者联想的心弦,一个“绿”字点明“春水”特色,也暗示了诗人一片惜别深情。次句“畎入漳河一道流”诗人扩大视野,寓情于景,以景抒情,仍以春景唤起人们联想。那夹着田亩的涓涓渠水宛如一条细长的飘带,缓缓汇入漳河,一起向远方流去,一望无际的碧野显得非常柔和协调。然而眼前美景却激起诗人的无限忧思,春水犹能跟漳河“一道流”,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同往,感到十分遗憾,想到好景不长,盛筵难再,一缕缕愁思油然而起。由于移情的作用,读者不由自主地和诗人的心绪贴近了。

       三、四句,诗人一下子从视觉转到听觉和想象上。尽管添愁助恨的棹声紧紧催促,还是不要去理睬它吧。要不然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这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诗人以“莫听”这样劝慰的口吻,将许多难以言传的情感蕴含于内,情致委婉动人。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至此,通篇没有一个“愁”字,读者却已通过诗中描绘的画面,充分领略诗人的满腹愁绪了。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一为反衬。诗中以“溪浅”反衬离愁之深。诗人想象越来越多的离愁别恨一齐载到船上,船儿就会渐渐过“重”,就怕桃花溪太浅,载不动这满船的离愁。二为想象。诗人写所想,化虚为实,借溪浅不胜舟形象地表达了离愁之重。三为借景抒情。以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寄寓诗人的伤感。

       这首匠心独运的小诗含蓄蕴藉。诗人从“看到的”、“听到的”,最终写到“想到的”,不直接由字面诉说离愁,令人读之却自然知其言愁,意境深邃,启迪人思,耐人玩味。

       中秋的诗词

中秋的诗词1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太常引》(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

       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

       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

       睡眼朦胧,恍若梦中;

       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中秋的诗词2

       001.《明月何皎皎》(东汉无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002.《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003.《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004.《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005.《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006.《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00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008.《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009.《月夜思乡》(唐杜甫)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010.《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011.《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唐白居易)

       月好共传唯此夜,境闲皆道是东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两颗珠。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头相劝强欢娱。

       诚知亦有来年会,保得晴明强健无。

       012.《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013.《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唐白居易)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

       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

       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

       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

       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014.《中秋对月》(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015.《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016.《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017.《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018.《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019.《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020.《月》(唐李商隐)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

       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

       嫦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021.《月》(唐李商隐)

       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022.《秋宵月下有怀》(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023.《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024.《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025.《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026.《南斋玩月》(唐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027.《中秋月》(唐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028.《月夜》(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029.《中秋待月》(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030.《中秋禁直》(唐韩偓)

       星斗疏明禁漏残,紫泥封后独凭阑。

       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

       天衬楼台笼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

       长卿只为长门赋,未识君臣际会难。

       031.《中秋》(唐刘得仁)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032.《中秋夜不见月》(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033.《玩月》(唐欧阳詹)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

       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

       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

       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

       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034.《中秋夜泊武昌》(唐刘淑柔)

       两城相对峙,一水向东流。

       今夜素娥月,何年黄鹤楼。

       悠悠兰棹晚,渺渺荻花秋。

       无奈柔肠断,关山总是愁。

       035.《倪庄中秋》(唐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036.《中秋台看月》(唐无可)

       海雨洗烟埃,月从空碧来。

       水光笼草树,练影挂楼台。

       皓耀迷鲸口,晶荧失蚌胎。

       宵分凭栏望,应合见蓬莱。

       037.《中秋月》(唐无可)

       蟾宜天地静,三五对阶蓂。

       照耀超诸夜,光芒掩众星。

       影寒池更澈,露冷树销青。

       枉值中秋半,长乖宿洞庭。

       038.《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唐无可)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

       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

       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

       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039.《中秋夜南楼寄友人》(唐无可)

       海月出白浪,湖光射高楼。

       朗吟无绿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

       他乡此夜客,对酌经多愁。

       040.《八月十五夜看月》(唐姚合)

       亭亭千万里,三五复秋中。

       此夕光应绝,常时思不同。

       九霄微有露,四海静无风。

       惆怅逡巡别,谁能看碧空。

       041.《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唐戎昱)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042.《中秋月》(唐方干)

       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

       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043.《中秋夜玩月》(唐唐彦谦)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044.《闰八月》(唐黄滔)

       无人不爱今年闰,月看中秋两度圆。

       唯恐雨师风伯意,至时还夺上楼天。

       045.《寄慈恩寺郁上人》(唐贾岛)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046.《南楼望月》(唐皎然)

       夜月家家望,亭亭爱此楼。纤云溪上断,疏柳影中秋。

       渐映千峰出,遥分万派流。关山谁复见,应独起边愁。

       047.《望九华山》(唐柴夔)

       九华如剑插云霓,青霭连空望欲迷。

       北截吴门疑地尽,南连楚界觉天低。

       龙池水蘸中秋月,石路人攀上汉梯。

       惆怅旧游无复到,会须登此出尘泥。

       048.《中秋月》(唐许昼)

       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清光不向此中见,白发争教何处生。

       闲地占将真可惜,幽窗分得始为明。

       殷勤好长来年桂,莫遣平人道不平。

       049.《中秋月》(唐裴说)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

       050.《中秋月》(唐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

       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中秋的诗词3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出自宋代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秋凉一作:新凉)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中秋的诗词4

       咏月诗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文中,可说是俯拾即是。有托月言志的,也有赏月写景的:有望月思乡,也有对月恋情的。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充满了深切的怀念的情绪;北宋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则是一幅养尊处优、悠闲恬淡的图画,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真切点出了游子的思情;诗人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月,意夕起相思”。表达了诗人望着圆月思念远方的人的感情。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具有哲理的趣味。南宋岳飞的“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则描绘了一个爱国将领戎马倥偬的雄姿。汉朝曹操有“明月如月,何时可辍”的忧叹。唐代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楼”,更使人过目难忘。写咏月诗词,当推诗仙李白,他似乎和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还有“俱还逸兴壮想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要超过曹操,去攀登明月了。

       宋代苏东坡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想起了月亮上的低温和寂寞;明朝杨慎的“明月中天,照意长江万里船,月光如水、江水无波,色如天连。”充满了诗情画意。

       诗人笔下月更媚。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青女素娥像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三国营丕的“明月照我床”;清代诗黄尊宪的“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明月光团圆”更显月亮的光辉。

       在浩如烟海的咏月诗词作品中,尤以“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的雄奇浓厚和“遥望洞庭山色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明快淡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的精心刻画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哲理阐发,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一首首月光哈,如一面面光洁的明镜,映照出诗人的磊落襟怀。当代诗人一扫“和月截离愁”(辛弃疾)的伤感悲切、写“明月当头思远举,豪情满座饮长虹”(陈毅)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诗章,开创出咏月诗的雄浑磅礴的新意境。

中秋的诗词5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宋苏轼《水调歌头》(中秋夜思念其弟所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于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高处不胜寒。转竹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项别时圆。月有阴晴阳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全唐诗》)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的诗词6

       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3、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5、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7、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8、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9、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0、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1、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2、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3、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4、柳下系舟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5、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16、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

       17、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8、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9、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0、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1、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2、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中秋的诗词7

       1、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5、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6、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7、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8、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9、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10、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2、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3、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14、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1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16、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8、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9、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2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1、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3、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4、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5、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26、满堂惟有烛花红。——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7、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8、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9、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30、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31、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32、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3、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3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6、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37、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8、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9、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4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41、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2、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43、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44、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5、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46、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47、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

       49、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50、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51、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5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53、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54、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55、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56、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57、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58、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9、何处飞来大明镜。——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60、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中秋的诗词8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的诗词9

       【七绝·中秋赏月(新韵两首)】

       一

       晧月云空宝镜圆,星光闪烁在轮边。

       湖光秋色堤边柳,诗友吟诗古韵鲜。

       二

       莲藕香残已是秋,白云片片去悠悠。

       菊花艳丽中秋到,聚会攀登赏月楼。

       【五绝·中秋赏月】

       黄菊花开艳,游人赏月圆。

       友朋来聚会,歌起舞飞旋。

       【七绝·赏月】

       依栏临树听蛙歌,

       朗月悬空映碧荷。

       落柳飞来池潋滟,

       良宵美酒意须多?

       【五律·赏月怀情(新韵)】

       空碧银河灿,人间月桂嫣。

       池清鱼读月,柳翠鸟谈天。

       太白移金斗,吴刚转玉盘。

       月圆圆月半,两岸几时圆?

       《中秋月》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一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太常引》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台湾民谣:《中秋旅思》

       孤影看分雁,千金念弊貂;故乡秋忆月,异国夜惊潮。

       手未攀丹桂,以犹卷缘蕉;登楼悲作赋,西望海天遥。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月夜思乡》

       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

       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一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挂天正中,寂无声;睡眼朦胧,

       恍若梦中;生卧徘徊以不宁,故国家园萦脑中;

       苦煎熬,归去成空,如焚王衷。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中秋的诗词10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4、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6、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7、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9、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1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5、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中秋的诗词11

       1、中秋佳月最端圆。——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3、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5、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6、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7、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8、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9、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0、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1、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2、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13、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4、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1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6、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7、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8、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9、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20、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1、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3、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4、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5、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李朴《中秋》

       26、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27、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8、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9、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0、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中秋的诗词12

       中秋节之夜,圆月当空,独坐于西江堤围之上。携葡萄酒盈樽,长饮至罄。

       其一

       一壶浊酒中秋意,

       却忆星湖作伴时。

       方见夕阳山后去,

       梢头月上正相依。

       其二

       天上月光湖上舟,

       歌声唱罢月当头。

       奈何力困任漂泊,

       岸柳风来一阵秋。

       其三

       半街灯火送归游,

       独自流连话未休。

       敢劝司阍平怨怼,

       今宵月色似春柔。

       其四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中秋的诗词13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的诗词14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中秋的诗词15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中秋月·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宋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闰中秋玩月

       清慧霖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

       王之涣的诗词解析

       唐代诗人王之涣存诗不多,但其作为边塞诗人的大名几乎无人不晓。凡上过小学的国人,必读过奠定其文学史地位的《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以及《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至于古典文学爱好者,也一定听说过被誉为盛唐文学界交游美谈的王之涣、王昌龄与高适的旗亭画壁的故事。然而细考之,却发现如此著名的诗人相关史料却极少,屈指可数的几条记录又皆为不确,真令人如坠迷雾。

       两唐书无王之涣传,《新唐书艺文志》中无其诗集记录,唐宋文献材料中鲜有记载,甚至连包罗万象的宋代公私书目中也未见其诗集记录。在作品几乎不传世的情况下,诗人之英名竟也一路飘荡下来。到了清代,曹寅主编的《全唐诗》中收录他的作品六首。此六首作品夯实了王之涣的文学史地位。

       然而,《登鹳鹊楼》的署名却一直有争议。现存的古籍中,此诗首次见于中唐时期芮挺章编辑的《国秀集》。据考证,《国秀集》是芮挺章应秘书监陈希烈、国子司业苏源明的建议而编。苏源明盛名于唐代,杜甫与苏源明相交三十余年,杜甫的《八哀诗》之一即为其所作。韩愈评价为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

       《国秀集》开编约在天宝十二载,芮挺章大约花了七到十年广泛搜集各家名诗,探书禹穴,求珠赤水,网罗官员、平民、隐士之作品,精选220首所成。其中收录了王之涣署名的《凉州词二首》(另一首是单于北望拂云堆)和《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而将白日依山尽这首诗以《登楼》之名归于布衣朱斌名下。

       以地位论,王之涣是官员,朱斌是平民;以诗名论,朱斌籍籍无名,不能与王之涣同日而语;且成书离王之涣去世不远,王之涣家人健在,高适、王昌龄等健在,苏源明、杜甫、为诗集作序的楼颖也在世,很难想象他们能允许芮挺章将此佳作张冠李戴。

       正因历来有署名争议,《全唐诗》收录此诗时兼顾两位,在卷203收入朱斌《登楼》,注明一作王之涣诗,在卷253王之涣名下收入《登鹳鹊楼》,注明一作朱斌诗。施蛰存亦指出这首诗是登近海的楼台,不适于鹳雀楼。

       另一首佳作黄河远上白云间无署名争议,命运貌似平缓许多。传说慈禧太后看到书法家奉旨抄的扇面上少了一个间字,以为书法家欺负她没文化而大怒,书法家急中生智地断句为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解了危局。这个传说反映出句读的重要,以及本诗、特别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之深入人心。

       然而,连这句妇孺皆知的话也有疑点。这句话在《国秀集》中为黄河直上白云间,《全唐诗话》、《全唐诗》中皆为黄沙直上白云间。玉门关在嘉峪关外,那里看不到黄河,自古就有人提出诗人如何能站在一个看不到黄河的地方想到黄河的疑问。黄河还是黄沙成了千古谜案,众说纷纭。物候学家竺可桢特意实地勘察,认为是错将黄沙传播成了黄河。王汝弼更是说,黄沙直上白云间有甚么不好?诗人只用一句话就把边塞风光的典型特征概况出来,而且上天下地,囊括包举,请问这是何等笔力!慈禧若是读过《全唐诗》,肯定不会令书法家轻易过关。

       两首力作之外,为人熟悉的王之涣轶事便是旗亭画壁,而该轶事细究亦伪。旗亭画壁出自薛用弱《集异集》,大意为:

       开元中,王昌龄、高适、王之涣(被写作王涣之)在酒楼聚会,遇到梨园乐工和市井伎也来聚会。乐工、乐伎们喝酒唱歌,三位诗人以谁的诗被唱得多为赌,边听边在墙壁上以指甲划线来记录被唱的诗数。乐伎唱了王昌龄两首、高适一首后,王之涣坐不住了,说乐人们都是乡巴佬、不懂阳春白雪,又指着最漂亮的.那位市井伎说,如果她不唱我的诗,我就甘拜下风。佳丽开口,唱的果然是《凉州词》。酒楼又被称为旗亭,故此事被称为旗亭画壁。

       因其喜闻乐见,后被改编为传奇杂剧,如明清两代均有人创作《旗亭记传奇》。故事中提到梨园乐工,则必发生于长安或洛阳,因梨园是玄宗特设的私人乐坊,梨园 -又称为皇帝梨园 -,梨园乐人随玄宗往返于东西二都。开元二十四年后,玄宗再未去东都洛阳。所以这个故事可能发生在开元二十四年前的东西二都或者是其后的长安。而故事中,乐人唱的第一首是王昌龄诗歌《芙蓉楼送辛渐》,据考证,这首诗应写于开元二十九年(741)春夏以后,则将故事限定为开元二十九年春夏之后的长安。而彼时王之涣刚赴任文安县尉,高适寓居淇上。次年二月,王之涣病故。三人应无机会聚首长安。

       近一个世纪,陆续出土了王之涣及其妻李氏、祖父、祖母、叔父、堂弟、堂弟媳、堂侄、堂侄重孙共八人的墓志。经多方考证还原:王之涣,原名王奂,后以字之涣为名,另取字季凌(古籍中将王之涣写作王涣之者,也许与其曾更名有关),出身官宦世家,先祖郡望为太原晋阳,后迁籍至绛郡,又迁至邺,再迁至长安。到王之涣父辈时,迁至洛阳。王之涣出生于垂拱四年(688)洛阳私邸,卒于天宝元年(742)文安县县尉任上,次年葬于洛阳北原。王之涣排行第六,而非素来认为的排行第七。一直以来,学界认为高适的《和王七度玉门关吹笛》是高适唱和王之涣的,是高王交游及王之涣出关的力证之一,但当证实了王之涣是王六而非王七后,这些论断又成了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