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初步培养学生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每位同学家里的生活条件都很好,,住进了这样风景优美的住宅小区、(课件)陶老师想采访一下,你家的住房面积有多大?你的小房间面积又有多大呢?我们看,这是小明同学房间的平面图。(课件出示)

       1、从图中,你能搜集到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下面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⑴房间是什么形状的?要求房间的面积,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

       ⑵需要找哪些条件?你认为算式怎么样列?打开随堂本列出算式。(出示算式:3.6×2.8=)

       (二)引导探究

       1、根据算式,请你估计一下房间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指名口答,课件出示)你是怎样估计的?有和他不一样的吗?谁来说说。房间的面积在什么范围内?

       2、如果每平方米房子要付5000元,你认为这样估计分别要付多少钱?(指名口答)4万5千元和6万元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差多少?给少了开发商不愿意,给多了我们又不愿意。要想双方都不吃亏,怎么办?(准确的计算出它的面积)

       3、同学们看,这道题是两个什么数相乘?(小数乘小数)(板书课题)它和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一样?(前面学的是小数乘整数)回想小数乘整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先转化成整数乘法,再点上小数点)那么,这道小数乘小数的题你想怎样算?指名回答。打开随堂本,指名一人板演。写好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①指名口答,你是怎样算的?(先摆竖式,把3.6扩大10倍看作36,把2.8扩大10看作28)生说,师依次出示课件。

       ②谁能再说一说,第一个箭头上的×10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第三个呢?小组里先说一说。

       ③通过计算,我们得出3.6×2.8的积是多少?指名口答。

       ④小结:大家刚才说的真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我们可以先看作整数乘,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右边蓝色方框里看作整数乘的过程我们一般放在心里,不写出来。方法你掌握了吗?

       (三)自主发现

       1、刚才我们计算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小明还有一个漂亮的'小阳台,它的面积又是多少平方米呢?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算出来。打开书完成填空。指名一人板演。写好的同学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做的。

       ①汇报,你是怎样做的?

       ②结果是3.220,为什么等号后面写3.22?怎样化简?为什么可以这样化简?指名说,谁能再来说一遍给老师听。

       ③小结:老师明白了,他是先看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是3.220。再把小数末尾的0舍去。这样比较简便,我说的对吗?

       2、师:例1的结果是两位小数,试一试的结果是三位小数,老师有困惑了,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位数是怎样确定的呢?想不想帮老师解决这个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出示讨论题)指名读题。

       ⑴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⑵“试一试”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⑶通过比较,你发现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①小组讨论,依次回答、你的发现和他一样吗?

       ②通过这三道讨论题,我们能不能总结一下,这类小数乘小数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概括一下方法。先怎么做的,再怎么做的。

       ③指名说,依次出示结论。注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字是最重要的地方。同学们把方法默记一遍、

       (四)学法讨论

       引导讨论:理解了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下面我们研究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联系小

       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复习过的因、积变化规律进行尝试、讨论、

       1、出示讨论题:

       (1)你能把两个因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吗?

       (2)转化成整数乘法后,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积发生了什么变化?

       (3)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2、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67×0.32、14×6.2

       4、归纳法则

       以上几题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四、巩固练习

       1、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打开书,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2、过渡: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了,下面请大家来当一回小老师,批改一下这位同学的作业。先看对不对?错在哪里呢?请你在旁边帮他改正过来。看书上第三题。

       重点第二题,7、38是两位小数啊?哪里错了呢?让学生说出: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0划去。

       3、下面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的售价58.5米,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篇2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知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 b=b a

       加法结合律 (a b) c=a (b 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 b)×c=ac 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篇3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 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三、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

       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

       学生:……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 小组探索、归纳法则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① 2×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②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③ 2 ×(-3)

       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④ (-2) ×(-3)

       -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 运动 米

       (-2) ×(-3)=

       (2)学生归纳法则

       ①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

       ( )×( )=( ) 同号得

       (-)×( )=( ) 异号得

       ( )×(-)=( ) 异号得

       (-)×(-)=( ) 同号得

       ②积的绝对值等于 。

       ③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 。

       (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3、 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

       (1)教师按课本P75 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子中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 。

       (3)学生做练习,教师评析。

       (4)教师引导学生做例题,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做,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2、会用三角板画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能画出指定边和这条边上高的长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画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指定条件的图形。

       三、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剪刀、三角板

       四、教学设计

       (一)情境设计,导入课题

       1、同学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

       2、现在老师有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想把它剪成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应怎么剪呢?同学们动手试试。

       3、出示课题《动手做》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小组内探讨剪切的方法。

       2、师巡视。

       3、小组汇报。

       4、课堂内总结: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高

       1、回忆刚才你们是怎样剪平行四边形的,你们剪得边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总结:

       (1)平行四边形:从一组平行边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2)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到对应边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3)梯形:从上底的一点到对边(下底)引一条垂线,这条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四)巩固练习

       1、P21试一试第一题。

       学生依次标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再找出它所对应的底。

       2、P21练一练第一题、第二题。

       画出给定底的高。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继续从设计上讲,仍然采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教学形式,先让学生大胆猜测、推导,从自己的演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画高时,学生们做的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不会用三角板去画高。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根据正方体特征,推导出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和例3的实物模型、投影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

       (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

       (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

       (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

       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①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

       ②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③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

       3×3×6或者32×6

       =9×6=9×6

       =54(平方厘米)=54(平方厘米)

       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表示2个3相乘。

       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

       (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①售米的木箱是什么体?

       ②“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

       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

       (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

       三、课堂实践

       做第27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堂实践

       做练习六的第5、6、7题。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小学数学公开课优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