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鸟》教案

  一、设计思想

  语文课,要让学生经历难忘的精神之旅,师生一起为情所动、为美所醉、为真所净,在课堂上一起感动,一起享受。感动,是一种养分,一种保养心情、滋养灵魂的养分。让孩子们透过语言文字,在父亲与鸟一起构筑的和谐美好的世界里震撼、感动。如此,语文课,便会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

  二、教材分析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真挚的课文。通过“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了解到“父亲”对鸟不同寻常的了解,体会到父亲对鸟超乎常人的热爱。阅读本文,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古老而真切的童话世界,让你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反复阅读,用心体味,一定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心灵感悟。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生字,并能读懂浅易的文章。有一定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根据这样的基础,结合课文内容的特点,教者应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形式深入地阅读课文,以读促思,以读悟情,体会父亲爱鸟之情及我护鸟心愿,激发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喜、重、群”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不同个性。

  3、仔细体会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懂得人与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应和谐相处。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写4个字,通过对话朗读来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情感上的体验,体会父亲和鸟之间深厚的感情。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策略:教师引导,自主学习。深入文字内部,切实感受体会。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七、课前准备

  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

  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感铺垫

  1、(播放音乐《清晨之鸟》)师:小朋友,听~~~(教室里一片安静)这美妙的音乐仿佛让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群群快乐的小鸟在森林中自由的飞翔。

  师:你喜欢小鸟吗?小鸟飞到我们身边了!看——(播放课件,展示收集小鸟的图片)。你想对小鸟说句心里话吗?

  (预设)生:小鸟希望你永远快乐、自由地生活在树林里。

  生:小鸟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生:小鸟我不会伤害你的!

  2、师:有这样一位父亲,不仅像小朋友一样喜欢鸟,而且他还很了解小鸟呢,想认识这位父亲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9《父亲和鸟》!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师:在学习课文以前,老师想检验一下小朋友的预习情况。出示带有本课要求认识的字的词语。先自由读一读,然后指名读,最后开火车读,正音。

  雾蒙蒙 喃喃地说

  浓浓的草木气味

  黎明 热腾腾 猎人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小朋友的预习很成功呢!老师还想考考你!

  1、读了课文,你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吗?请你试着填一填!

  父亲是一个()的人。(板书:爱)

  预设:保护鸟的人,爱护鸟的人,喜欢鸟的人等。

  2、课文中哪一句话直接告诉你的呢?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读一读。

  3、学习“喜”的书写。

  你知道喜欢的反义词吗?(讨厌)你能用“喜”组词。(喜欢,喜爱,喜气洋洋,喜出望外)

  指导写“喜”:找一名学生书空这个字。

  师:这个字横笔特别多,要注意横与横之间要紧凑,每一横长短要有变化。你能观察出哪一笔横最长吗?

  生练习书写“喜”。

  师:今天,我们要写的生字中,和“喜”字一样,横画特别的多的还有3个字(并、重、群)师生共同寻找每个字中横画最长的一笔,然后学生观察,认真书写。独立完成剩余的3个字的书写。

  展示学生的书写,及时进行鼓励表扬。

  四、品读课文,体味父亲爱鸟

  (一)师:那么,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说明父亲的爱鸟呢?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划出有关体现父亲爱鸟的句子。

  生:动手找句子。

  学生分小组活动,交流自己找到的体现父亲爱鸟的句子。

  (二)汇报交流反馈,深入研读,随机出示

  1、出示: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雾蒙蒙的树林是什么样的?给你怎样的感受?雾蒙蒙是ABB式词语,你还能举例说说这样的词语吗?

  理解“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放进句子中加上动作指导朗读。

  “喃喃地说”是怎样地说?父亲为什么要这样轻,这样慢地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④谁能学学父亲说话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⑤父亲在雾蒙蒙的树林边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与我进行比较来体会父亲的知鸟。)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再引读:

  师:父亲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师: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鸟,可我呢?

  (生读: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2、出示: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音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谁知道,父亲在说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表情呢?(学生试着演一演)

  你能把父亲的话读出来吗?(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轻一点,别惊动林中的小鸟!

  师引读生体会父亲的知鸟。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呢?

  生: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你呢?

  生: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他还闻到了鸟味,可我们大家呢?

  生: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3、师:真的有鸟味吗?提问学生如何记住“味”这个字。父亲闻的鸟味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4、师:父亲不仅知道林子里有许多小鸟,而且还能闻到鸟的味道。这还不够,你听父亲还知道鸟儿们什么时候唱歌呢!

  出示: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

  (师读父亲的语气。)(课件播放鸟的叫声。)

  5、出示: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你能感受到父亲的快活吗?请你用“快活”来说一说吧!

  ————很快活。

  ——在——快活地——。

  ————整天都那么快活。

  (生说,师相机引导父亲的爱鸟,朗读体会。)

  6、师: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为什么?

  生: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师:你是怎么记住“猎”和“黎”这俩个字的呢?

  7、父亲的内心的感受还有很多很多,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课文。(生自由读。)

  8、分角色朗读。

  五、文本拓展、升华主题。

  1、当小鸟有危险时,父亲就――担心,当小鸟快活时,父亲也——快活。这一切都是因为父亲是个爱鸟的人。就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的,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2、我真高兴能有这样的父亲,真高兴,我的父亲不是猎人。

  出示:我真高兴,我的父亲不是猎人,而是——(生说)

  师:猎人和父亲有什么区别呢?

  3、我想此时,如果你真是一只林中的小鸟的话,你一定有很多话想说,或许想对父亲说,或许想对猎人说,或许想对全世界的人说。(音乐声想起,学生说话,并把准备好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4、这是鸟儿们的心声,也是我们美好的心愿。希望这个世界能多一点像父亲这样的人,让大自然和我们人类能够更加和谐地相处。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

  (课件出示)——爱鸟,爱我们身边所有的生灵!

  板书设计

  29父亲和鸟爱

  不是猎人

  知心朋友

  教后反思:

  《父亲和鸟》是一篇感情丰富,含蓄深沉的文章,教完这一课后,我感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一些不足。我们这次磨课的`主要研究问题在于:

  1、随文识字中多种方法的运用,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第一次教案中,我主要采用的是集中识字的方法解决生字问题,这是我的习惯教学方式,主观感觉这样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又有整体的感觉。在研讨过后,大家一致认为第一次教案有点按部就班,没有创新。在这次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应是在随文识字中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文中识字,在识字中学文,多方位多角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所以基于以上考虑,把顺序完全打乱,重新整合。考虑到学生们已经熟练掌握了生字,删去了开始的预习检查生字的环节,直奔主题,找出体现父亲爱鸟的句子。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掌握生字,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

  2、有感情朗读,由“读”体会人物心愿。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注意了这一点,抓住父亲这条主线展开教学,通过找读能体现父亲爱鸟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但文本中并没有直接表明父亲爱鸟的句子,比如,写父亲具体的爱鸟举动,全文主要在写父亲对鸟的情况很了解,他通过看动静、闻气味就知道林中有鸟,还知道鸟儿什么时候爱唱歌,什么时候最容易受伤,真可算得上是鸟的知音,所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品读父亲对鸟了解的相关句子中感受父亲的爱鸟情,在教学中我努力去体现这一点。

  回顾整个磨课过程,我受益匪浅,三次执教两次整合教案一次次深度反思,让我一步步在教学上走上成功,对课堂的把握也变得游刃有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后一次的执教,比较的顺利,但也有小小的遗憾,就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整堂课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于短暂,但面对学生没有到位的回答时,我应该用启发式的语言给学生梯子“再想一想”,因为让学生思考的时间有些少,致使学生失去了“创新和质疑”的机会。这是我在下一步的课堂教学中女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