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第二框  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我国几个主要的环境保护法律名称,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保护环境的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辨别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环保法规,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重点分析: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本框的教学重点,课程标准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提出理解要求,是因为这些内容是环境保护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教法建议:

    1.利用教材或将学生通过网络、影视等途径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展示于课堂,使学生意识到环境的资源的重要性,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污染和破坏的严重性。启发学生思考一些如:为什么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应采什么措施保护环境,国家颁布了那些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等问题。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框架。

    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去收集身边的环境问题的案例,设计研究专题。然后以文字、照片、图片、课件等形式在课堂上交流;也可用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进行探讨。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

3.学生根据发现的一些环境问题,如:垃圾的处理、白色污染等,可提出治理的建议或采取行动,让学生知道自己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教学过程:

第一步:通过提问复习导入新课:

   (1)举例说明什么是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

   (2)面临如此严重问题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不可能无动于衷,请同学们就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讨论并回答以上问题,教师因势利导引入本节新课。

第二步:介绍有关环境保护法规。

    二、我国法律规定的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看教材第二段: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请大家思考,宪法的这一规定有什么意义?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划上相关重点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第一目题内容,概括出教材上所介绍的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

    根本大法:《宪法》

    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专门性环保单行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请同学看投影资料:材料分析(详见扩展),说明制定这些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第三步:分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教师提问: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在环保法中的地位、作用如何?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划出相关内容并总结:它是我国环保方针、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对环保方面的社会关系实施法律调整的基本指导规范,是环保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教师提问:贯穿于环保法中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教师重点分析“三同步”、“三统一”

       教师提问:我国环境保护的其他原则还有那些?

     学生回答:

    2、预防为主,防止结合,综合治理。

    教师重点分析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防”还是“治”?为什么?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防”,即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危害,否则就容易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结果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环境污染于破坏一旦形成,一般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不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是难以恢复的,有的甚至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必须以防为主。

    3、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教师分析:凡是开发利用自然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不仅有开发的权利,而且有保养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凡是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都负有治理污染或补偿污染损害的责任。

    4、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提问:在环境保护中,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环境质量好坏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攸关,尤其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健康;保护环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每个公民都自觉地保护环境,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保证。

第四步: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

用结构图表示如下: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