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大中国》舞蹈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2、借助舞蹈动作的暗示,尝试选配乐器演奏方案
3、看指挥协调地一致地演奏。
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小玲、铃鼓、圆舞板若干 磁带,音响,幼儿人手两根彩条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表演舞蹈《大中国》
二、学习探索用拍节奏,表现《大中国》舞曲。
1、刚才,我们小朋友舞动彩条表演《大中国》,下面,我们来学习拍手伴奏表演《大中国》音乐好吗?
2、教师反馈幼儿的想法,并将挥动彩条的1-17喝4-25小节的动作改成拍手的动作。
3、幼儿随乐练习改变的动作
4、幼儿尝试看教师指挥做拍手的节奏动作。“我来指挥,你们看我的动作,我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三、幼儿讨论配器方案
教师:你们觉得什么动作可以做摇铃的动作?拍手的动作可以用什么乐器呢?
四、幼儿尝试看指挥用乐器演奏。
1、幼儿看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
“我们不拿乐器,跟着老师的指挥做乐器的模仿动作,小铃是什么样子?铃鼓?呢?圆舞板呢?”
2、幼儿看教师的指挥用乐器演奏。
“请小朋友轻轻地把乐器拿起来,看老师的指挥演奏。”
3、幼儿尝试交换乐曲演奏。
“现在,请小朋友把乐器放在自己的椅子上面,换一个座位,拿新乐器演奏”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幼儿园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大班黄梅戏表演唱:新猴子学样
打击乐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熟悉《爷爷为我打月饼》的旋律及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2.根据创编的节奏性,尝试为歌曲设计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
3.在交换乐器时,通过看教师的体态、倾听教师的声音,控制好自己的乐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多次播放《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磁带,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2.幼儿座位下放置铃鼓、串铃、圆舞板等乐器。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幼儿倾听。
幼儿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回忆歌曲基本内容。
2. 幼儿尝试为歌曲创编节奏型。
教师完整地范唱,同时鼓励幼儿有节奏地拍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内容和整体结构。
教师:我来唱歌,你们用拍手的方法为音乐伴奏。(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节奏型)。
幼儿跟教师一起边学唱歌曲边有节奏地拍手。
教师引导幼儿将拍手动作转化成“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现在我们不光要拍手,还要拍身体的其他部位。可以拍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教师注意提醒幼儿遇到不同节奏型时匹配身体不同部位。
教师反馈幼儿的身体动作并集体练习。
教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动作做给大家看。(教师只哼歌曲的第一句,作为开头提示)
教师:我们一起跟着一个小朋友来做动作。(教师带领集体模仿个别幼儿的动作,用同样模式的节奏型随乐练习,只练习四句)。
3.引导幼儿先集体后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现在,我是指挥,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做动作。注意最后一句要和指挥做的一样。(两种节奏型都要练习) 教师指挥幼儿练习身体动作。
教师:现在我来指挥。我指挥到哪一组哪组就做动作。
4.引导幼儿演奏打击乐器。
教师指挥幼儿听音乐空手做演奏打击乐器的动作。
教师:请你们先看看椅子下是什么乐器,然后看我的指挥,空手做演奏乐器的动作。
教师指挥幼儿拿打击乐器,集体演奏1—2遍。
教师指导幼儿自由交换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教师(放低音量):交换乐器之前,请小朋友把手里的乐器轻轻放在椅子上,然后找到另一个你想演奏的位置下。我数到3时,请大家迅速找到自己的新位置下的新乐器。
5.教师组织幼儿收放打击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整个活动中,层层递进,生动感人,启发幼儿积极投入。谈话的方式引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让孩子们亲身置身于过中秋节的情景之中。让幼儿讨论: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最喜欢吃什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也是本次活动的可取之处。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主要以幼儿模仿学习为主,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只重点教唱难唱准的句子。表演部分,基本交给幼儿自己完成,自己想怎么表演就怎么表演,我比较喜欢用这种让幼儿自由发挥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感悟了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享受到了和谐声音的美妙。
打击乐音乐教案3
设计意图:
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教学内容之一。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我班幼儿也曾对打击乐器中的响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极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其节奏感。
动名活称:
《看星星》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
2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初步掌握节奏 音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初步掌握节奏音型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一间宽敞明亮配有钢琴的大教室知识经验:会唱看星星
物质材料:
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小龟和小猪头饰各一个,《看星星》打击乐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带上饰品:小朋友们,知道我们是谁吗
幼儿:小猪和小龟
老师:对啦,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月亮真圆,我们出来赏月
喽。哇,好多星星啊
小兔好奇的望着天上说: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
小狗看了看回答道: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 小兔乐呵呵地望着天空说:一闪一闪好像小眼睛
小狗说:我要问你明天天会晴?
二,复习歌曲,熟悉旋律
教师配合钢琴,带领幼儿熟悉已学歌曲《数星星》二遍 三, 引导小朋友们用身体打节奏
1小朋友们跟老师随音乐用自己的小手打节奏
2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身体其他部位打节奏
3请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自己身体打节奏(用不同部位,拍手,跺脚,拍肩等
四.引导幼儿用打击乐打节奏
1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
2全体幼儿由教师引导随钢琴练习打击乐
五,全体根据指挥进行打击乐合奏
1教师指挥,小朋友们集体进行乐器合奏
2演奏完毕,教师点评
3提醒小朋友带上微笑
活动延伸:
设置一个星星图画区角
打击乐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敲击乐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运用柯达依教学法,教幼儿认识节奏谱。
3、通过唱歌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爱护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体。
4、能随乐曲的歌词内容、快慢速度做出相应动作。
5、培养幼儿跟老师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一张小朋友的图片,打击乐器每人一个,音乐磁带《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出示图片,请幼儿认识身体器官。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头发、肩膀、膝盖、脚》,你还记得歌曲中有哪些器官吗?(头发、肩膀、膝盖、脚等)请小朋友在老师的图片上找到这些器官好吗?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呢?接下来我来快速说出名称你们的小手就往那摸好不好?看谁的耳朵最灵!
(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教师指示的速度由慢到快,但要以幼儿适度反应为准。)
师:我们来一起来说说我们眼睛、耳朵、膝盖、嘴巴等等这些五官有什么作用呢?
(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身体的部位都用来做什么?没有了这些部位会怎么样呢?)
小朋友的身上都有头发、肩膀、膝盖,我们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身体,平时在走路、游戏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害我们的身体,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伤害别的小朋友好吗?
3、出示节奏谱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许多卡片,他们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卡片的颜色和图片上小朋友身上什么器官的颜色是一样的?请小朋友唱歌,老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按照歌曲中的顺序将节奏谱排列。
4、打击乐器。
师:我们的小卡片都跑到黑板上去了,小朋友,在你的椅子下面有各种的小乐器,他们很想和你一起做游戏,快把他们拿出来吧。
每组的小朋友手里的乐器都不一样,看看你手里的是什么乐器?
我们的图谱有不同的形状,月牙形的卡片代表的是串铃,圆形的代表砂锤,我们分组来演奏好吗?
头发、肩膀――月牙――串铃
膝盖、脚――圆形――砂锤
眼睛、耳朵、鼻子、嘴――齐奏
5、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演奏。
6、引导幼儿自己创编歌词。
师:我们现在来当一回小音乐家好不好?我们把刚才学的歌曲用我们自己认识的身体部位来唱出好听的歌曲来吧!咱们唱一唱、拍一拍看谁能当长一个能干的小音乐家好不好?(在仿编歌词时老师用夸张动作让幼儿慢慢将看到的套入音乐,音乐的旋律不变,只变换歌词。)
附歌词:《头发肩膀膝盖脚》
头发肩膀膝盖脚,
膝盖脚,膝盖脚,
头发肩膀膝盖脚,
眼睛耳朵鼻子嘴。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为提高幼儿的注意力,我采用动静交替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思考的同时,让幼儿的肢体也动起来,不抑制他们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乐于参与活动,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我安排了幼儿自主表演这首歌,幼儿们都想展示所学,为了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个活动最终显得有些长,如果重新组织这个活动,我会注意这一点的。
打击乐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 听辨不同的节奏型X—|X—|,X X|X X|,和X X|X X X|,并用拍手动作表示。
2、 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演奏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活动重难点:
能听辨不同的节奏型会用拍手动作表示,并能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
活动准备:
1、 图谱、节奏谱、小动物图片。
2、 铃鼓、碰铃、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语言导入。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请来了四位小伙伴,他们想和小朋友们一
起来做游戏,你们愿意吗?
二、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你们看,谁飞来了?”(小鸟)“它还带来了一张节奏谱呢,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帮助它?”出示节奏谱“X —|X —|”“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幼儿拍打节奏)
2、“下面这位小伙伴可害羞了,不好意思出来。它想先请你们来演奏一下,你们愿意吗?”(幼儿:X X | X X |)“你们演奏得真棒,通过这个节奏,你们觉得它是谁吗?”(幼儿猜)出示小兔。
3、“看看,大嘴巴青蛙来了,可它把节奏谱丢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想一想,它表演的节奏谱是什么样的呢?我悄悄的提醒你们一下哦,它的节奏谱是叫出来的,你们猜出来了吗?”(幼儿)X X X |XX X |
4、“咦,那第四位小伙伴呢?不要急,它来了。你们看,它是谁啊?(小猪)小猪他说:‘我是一名指挥家,我的出现就表示大家一起来演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演奏吧。”
三、分组用身体动作来演奏(1—2遍)
四、配乐器演奏图谱
1、教师:“四位小伙伴,想得真周到,都为我们配上了小乐器,小鸟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小兔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小青蛙请来了哪个乐器宝宝?我们也把乐器宝宝请出来吧!”教师指图谱,幼儿演奏。(2—3遍)
2、请幼儿当小指挥,教师协助。(2遍)
五、活动结束。
“下面,我们和小伙伴到教室里去交换乐器演奏吧!”
打击乐音乐教案6
大鼓和小鼓小班打击乐教案
活动名称:大鼓小鼓(小班打击乐)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声音,体验探索声音大小的乐趣。
2、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活动准备:
1.进场音乐《快乐拍拍拍》
2.音乐《大鼓小鼓》
3.图片:大鼓和小鼓
4.塑料小瓶。豆子4筐
5.铃鼓
活动过程:
一、进场音乐《快乐拍拍拍》,带领幼儿用小手拍拍,初步感知节奏Tata,titita
二、自制沙锤,感知声音的大小。
1.出示大鼓和小鼓的图片,让幼儿观察鼓的大小,并用身体乐器感受大鼓小鼓不同的声响。
2.自制乐器沙锤,用乐器来表示声音。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一个小瓶),你能让她发出声音吗?
师:教师出示豆子。(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豆子,那豆子和小瓶子在一起能发出声音吗?(幼儿自由探索自制沙锤)
并用手里的沙锤探索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力气大发出大声和力气小发出小声)
三、歌曲《大鼓和小鼓》
1.倾听音乐,带入歌曲《大鼓小鼓》,尝试用自制乐器进行两种节奏型伴奏tata(tongtong) titita(dongdongdong )
2.带入乐器(铃鼓)表演
今天小乐器也来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和小乐器一起来给大鼓和小鼓伴奏吧!
3.乐器分组表演(一组敲鼓,一组摇铃)
四、小乐器累了,让我们轻轻地把它们送回家吧,活动结束
打击乐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乐器”进行演奏,体验“打鼓”的乐趣。
2、随音乐演奏,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
3、体验与爸爸妈妈们共同进行打击乐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水桶、牛奶罐、脸盆、筷子等,《加油干》图谱、音乐《加油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来到了我们的幼儿园,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那我们怎么欢迎他们呀?
2、引入:我有个建议今天我们用鼓声来欢迎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你们说好吗?(师向幼儿介绍鼓:水桶、脸盆、筷子……) 我们的“鼓”和以前打击乐里面用到的鼓一样吗?谁会用这些“鼓”敲出好听的声音呢?
3、幼儿自由打击。
(1)师示范敲击鼓,并说出欢迎词:爸爸 妈妈|中一班 欢迎|你 -|
(2)幼儿敲击鼓声说出欢迎词。
(3)师小结:重点说出幼儿敲的方式:如敲鼓面、鼓棒和鼓边。
4、讨论图谱,并尝试打击基本节奏:
(1)师出示《加油干》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师唱改编过的歌词:欢迎你呀么嗬嘿,欢迎你呀么嗬嘿,我们大家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欢迎你呀么嗬嘿!
(2)幼儿跟随《加油干》的音乐唱欢迎词,表现内心的愉悦心情。
(3)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这么多各种各样的鼓我们要怎么样跟图谱配合起来敲击呢?(师幼共同为图谱配鼓)
(4)幼儿看图谱用“鼓”演奏。
(5)请个别幼儿合作演奏。
5、幼儿与爸爸妈妈共同用“鼓”进行演奏,表达心中的快乐。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打击乐音乐教案8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是家长开放日活动,我以这个活动为载体让家长了解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自主的学习,追求自主的快乐,我们对自主的理解就是让幼儿成为头脑清醒的自我建设者,具体体现为三个目标:
(1)学会做人。这是从情感态度上出发,如本节课我就是要让幼儿体验一种高度合作与协调,体验成功。
(2)学会做事。这就是以往家长所熟悉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本节课就是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
(3)学会学习。以往强调教师教现在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学习的方法,这节课我就引导尝试转换身体动作为节奏,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而不是直接的将如何演奏,配器告诉幼儿。
总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往往比幼儿获取单纯的知识有益的多,这些能力、情感与态度对幼儿是终身有益。
一、 活动目的:
1. 在学习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乐器演奏“解放军进行曲”。
2. 尝试转换身体动作为节奏,探索乐曲的配器方案。
3. 在演奏时体验精神饱满的激动心情及大家合作成功的快乐。
二、 活动准备:
磁带、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大鼓)节奏谱一张
三、 活动过程:
1.观看录像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认识解放军吗?觉得解放军怎样?(神气、勇敢)今天我们就来当解放军,先来听音乐观看解放军的录像,看看解放军在干什么?
2.倾听乐曲旋律,观看教师表演。
提问:你看见解放军在干什么?(踏步、甩头、吹喇叭、欢呼)
3.幼儿表演。要把解放军的英勇神气表现出来。
4.看教师表演,幼儿转换拍出身体动作的节奏。
5.看节奏谱听音乐练习拍节奏。
6. 学习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1)、启发幼儿探索配器方案。
(2)、持乐器练习。
(3)持乐器看节奏谱演奏。
(4)听音乐看指挥使用乐器进行合奏。
(5)请一名幼儿当指挥演奏。
(6)加大鼓。
7.谈话。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合作才可以演奏好这首解放军进行曲,你们有什么想法?我们要把解放军这种团结合作、遵守纪律、勇敢的精神保持下去。
家长反馈:这个活动跟以往的音乐教学方式有很大改变,比较活泼,区别了呆板、陈旧的学习方式;孩子平时比较喜欢来幼儿园,对幼儿园的活动感兴趣,说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幼儿感兴趣;老师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幼儿参与的兴致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气氛好。
打击乐音乐教案9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4、通过图片理解歌词内容,并能根据歌词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
5、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 哪几段是一样的? 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教学反思
《郊游》这首歌曲的前两句与最后两句要求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唱,而中间则适合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来处理。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并辨别区分不同的声音。
在活动中我一开始对于两种不同的歌唱方式进行讲解,但很快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接受,于是我立刻想到了一种方法:为了让幼儿理解并准确地把握,我设计这样一幅图:用一组小兔子的耳朵形状表示“轻快、跳跃”,用一组柔和的波浪线表示“优美、抒情”,按节奏的形式出现。根据这幅画,幼儿可以很快地分清出哪几句需要唱得活泼欢快,哪几句需要唱得优美抒情。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单调的讲解记忆要有趣得多,并且印象更深刻。
活动中我借助了比较形象的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让幼儿看着图片演唱,根据图孩子们正确的对两种歌唱的方式进行演唱,从而突破了活动的难点。教师的范唱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最后让幼儿分组接唱,在每一次唱完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让他们明白如何接唱才算唱得好,从而突破活动重点。
在这个音乐活动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我没有在活动前考虑到活动方式的改变,而是在活动中及时调整,对教材的分析应更加透彻;还有就是在活动中的教师的'语言应该更加精炼。我还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在活动中我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唱歌,就请他们再唱一遍,而我的语言组织也不够精练,所以孩子们就感觉不是很有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想办法,让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进行得更自然更有趣,让孩子不知不觉轻松的游戏中完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打击乐音乐教案10
设计意图
《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典型的民间乐曲,为了让孩子体验到安徽的民歌民俗,特设计了这样一个适合孩子的打击乐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通过自己亲手打奏出好听的民歌,体验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的喜庆气氛和凤阳花鼓的乐曲风格。
2.根据图谱的提示及教师的引导,会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3.演奏时能与同伴保持和谐一致,并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图谱的提示及教师的引导,会使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难点:演奏时能与同伴保持一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碰铃,铃鼓,圆舞板若干。
2.幼儿已熟悉乐曲旋律。
3.《凤阳花鼓》音乐。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一步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绪。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音乐,请你们听一听。问:这首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啊?
小结:这首欢快的音乐叫《凤阳花鼓》,凤阳是我们安徽的一个地名,叫凤阳县,
《凤阳花鼓》是我们安徽民间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民歌。
2.结合图谱,进一步理解音乐节奏。
(1)认识图谱,尝试徒手拍。
出示图谱,问:这是什么呀?你们知道这个×代表什么吗?
师:一个×代表着拍一次手,我们一起来伸出小手试试看。
(2)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
师:除了用拍手来表现节奏,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节奏呢?如果是拍肩膀我们应该怎么拍?拍腿呢?
出示图谱:请小朋友看一看这个跟刚刚的图谱有什么不一样?他们分别代表着什么?一个小手和两个小肩膀是什么意思呢?两个小腿呢?这个圆圈呢?
(3)幼儿合作用动作演奏。
①分组练习。
②集体合作练习。
小结:我们演奏时,一定要看着老师手势,看着图谱,听着指挥,这样我们才能把音乐表现的很好听。 3.尝试持乐器演奏。
(1)认识乐器,并学会使用。
师:我们用动作已经可以把我们的节奏演奏的很好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种乐器(碰铃,圆舞板,铃鼓)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他们是怎么使用的呢?图谱上的图片又代表什么乐器呢?
(2)合作练习。
小结:我们合作演奏最重要的就是听音乐,看图谱和手势,图谱上轮到你才可以演奏,没有轮到你就不能发出声音,否则我们演奏出来的音乐就一点也不好听。
4.集体演奏。
活动总结
幼儿对于本次活动非常感兴趣,也非常喜欢打击乐活动,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集中注意力听清老师的要求与节奏,也学会了看懂手势,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有些高控,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大胆让幼儿选择与尝试。
打击乐音乐教案11
设计意图
《小看戏》是一首具有浓郁东北秧歌风格的曲子,曲调欢快、热烈,节奏感强。适合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同时配上打击乐器演奏,更能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我想到《纲要》中提到“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兴趣点,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打棒的奏法,进一步学习使用多种打击乐器演奏乐曲《小看戏》,表现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根据创编的节奏型,为乐曲配上合适的动作并尝试配器。
3、知道既要注意看指挥手势,又要认真倾听音乐,才能整齐合一地进行合作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小看戏》音乐磁带。
2、幼儿已经学会舞蹈《小看戏》。
3、乐器:小铃、铃鼓、打棒各是幼儿人数的1/3。
4、戏曲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舞蹈,熟悉乐曲旋律。
引导语:妞妞、东子我们一起去看戏咯。(舞蹈《小看戏》)
2、幼儿在舞蹈的基础上,创编身势。
幼儿随音乐创编身势。
引导语:刚才我们跳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小看戏)
引导语:我们刚才用舞蹈表现了这首乐器的节奏,你会用身体节奏来表现这首乐曲的节奏吗?
幼儿创编部分身势。
3、教师指导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幼儿尝试对教师身体动作的暗示做出节奏动作反应。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器方案进行乐器演奏。
幼儿演奏乐器。
交换乐器演奏。
5、观看戏曲。
结束部分
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通过这次音乐活动,我觉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节奏活动的内容和进度一定要适合幼儿的水平和需要,不能落后,也不能远远超过幼儿的现有水平,最好是在幼儿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再加大课程难度。如:××∣××∣幼儿已会拍,但小看戏中的“××∣×××∣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挑战,所以在节奏教学中,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步步推进,巩固之后再加大难度。其次,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做出应变。活动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况,并对课程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很重要。
对于所有的打击乐课,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规则与幼儿自主选择权该怎样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困惑,专家和大家的意见是,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等规则意识建立起来后,再让其自主选择。
小百科:看戏指观剧;听戏。引申为幸灾乐祸,旁观。观赏戏剧演出。
打击乐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分析歌曲ABA结构,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学习用歌表演动作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
2、组织幼儿根据歌表演动作,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培养幼儿以音乐表现生活的兴趣。
3、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
(4)、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5)、请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ABA结构的乐曲,我先让幼儿感受乐曲的结构形式,并教会幼儿正确的使用乐器,让幼儿一齐想想用什么乐器来演奏A段,用什么乐器来演奏B段。并根据幼儿的提议来演奏一次,让大家都听听哪种演奏会更好听。最后,我们决定用双向筒、响板演奏A段,用串铃演奏B段。我让幼儿看着图谱,跟着老师的指挥来演奏,所以表演得很顺利!
打击乐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打击乐活动,体验与同伴一起演奏的快乐。
2.进一步熟悉乐曲,能够看指挥完整演奏。
3.掌握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尝试交换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能够较熟练地随音乐做模仿鸭子戏水.吃食的动作.
2.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幼儿听音乐扮演小鸭子进场.
二.根据图谱熟悉身体动作并进行演奏
看图谱做身体动作.(包括:集体做、分组做)
三.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1.出示乐器图谱,引导幼儿用乐器代替身体动作.
2.完整听音乐看图谱徒手练习.
3.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四.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幼儿看教师指挥,并用不同乐器进行演奏.
五.群鸭戏水集体舞结束活动
中班
活动目标:
1.通过打击乐活动,体验与同伴一起演奏的快乐。
2.进一步熟悉乐曲,能够看指挥完整演奏。
3.掌握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尝试交换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能够较熟练地随音乐做模仿鸭子戏水.吃食的动作.
2.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场
幼儿听音乐扮演小鸭子进场.
二.根据图谱熟悉身体动作并进行演奏
看图谱做身体动作.(包括:集体做、分组做)
三.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
1.出示乐器图谱,引导幼儿用乐器代替身体动作.
2.完整听音乐看图谱徒手练习.
3.使用乐器进行演奏.
四.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幼儿看教师指挥,并用不同乐器进行演奏.
五.群鸭戏水集体舞结束活动
打击乐音乐教案14
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熟悉乐曲旋律和节奏,学习身体动作图谱。
二、活动准备:
1、乐曲CD。
2、节奏图谱和动作图谱各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它是我们江苏水乡的民歌,名字叫《拔根芦柴花》,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
(二)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熟悉节奏。
1、幼儿欣赏后提问:你感觉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活泼欢快)
2、再次欣赏,听一听它是几拍子的乐曲?(二拍子)教师记录节奏X X︱
3、幼儿按乐曲一拍一拍地拍手。
(三)出示节奏图谱,根据教师的节奏进行练习。
1、请幼儿找一找有几种节奏型。(4种 X XX︱X X X X︱X—︱X X︱)
2、组织幼儿练习。
(1)个别尝试。
(2)集体练习。
3、教师念节奏,看节奏图谱练习1遍。(发现问题停下来练习。)
4、教师哼唱音乐,再次练习。
5、幼儿随音乐看图谱拍节奏。
(四)出示动作图谱,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
1、引导幼儿观察动作图谱并尝试练习。
2、集体练习。重点练习第二部分和最后一部分。
3、随琴声集体练习两遍。
4、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
(五)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动作来表现乐曲,下次学习用乐器来演奏乐曲。
第二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分声部动作,尝试用乐器演奏。
2、能集中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乐曲CD。
2、铃鼓、小铃、圆舞板、大鼓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件。
3、幼儿座位排成竖6排。1——2排铃鼓;3——4排小铃;5——6排圆舞板。
三、活动过程:
(一)复习“身体动作总谱”。
(二)学习分声部动作。
1、提出要求:两眼要看教师指挥拍打相应的身体动作。
2、教师指挥幼儿练习分声部动作。
(三)、幼儿拿乐器演奏。
1、幼儿根据教师前一步骤,拿乐器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对于在演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练习。)
2、再次练习。
3、交换乐器演奏。
(1)提出要求:
A、注意倾听音乐,拿好乐器看好教师指挥演奏。
B、X XX中强,较快。
C、第二部分稍弱、跳跃。
D、最后一部分稍强,热烈。
(2)幼儿看教师指挥演奏。
(3)活动情况。
4、幼儿再次演奏:在X X X处加入大鼓,效果会更好。
(四)活动结束:
1、教师让幼儿说说演奏结束后的感受。
2、与小朋友合作得愉快吗?为什么?
3、怎样演奏使得声音更加好听?
打击乐音乐教案15
一、活动目标
1。感受A段音乐的欢快B段音乐的优美,体验共同演奏的乐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动作,以及演奏时乐器的配置方案。
3。讨论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案,根据乐曲的变化设计配器方案,学习用不同的乐器来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能够用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演奏歌曲。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唱歌曲《郊游》。
2。铃鼓、碰铃、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进一步感知歌曲结构的情绪。
(1)这首歌有几段?哪几段是一样的?第一、第三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第二段音乐怎么样?
2。创编动作。
(1)在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卡片画面进行讲述后,鼓励幼儿探索用什么动作表示手拉手、很高兴去郊游的情景。
(2)鼓励幼儿探索怎样表演第二段音乐中表现的优美景色。
(3)老师根据幼儿想象的动作组合成歌表演,并进行集体练习。
3。讨论配器方案,为歌曲伴奏。
(1)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优美部分?
B段的比较抒情,可以延长的,适合用什么乐器?
(2)请幼儿思考用什么乐器演奏音乐大家欢快地去郊游的部分?
提示幼儿A段脚步的适合用双响筒
(3)请幼儿看老师指挥做现用乐器的模仿动作,用乐器看指挥演奏。
(4)请幼儿和小伙伴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