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多少次与学生一起学习《药》,至少有五六次了。
过去讲《药》大都是老师主持课堂,老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参与讨论。尽管课堂也颇为热闹,学生参与也颇为踊跃,但是,我总觉得不过瘾。
此次又一次讲授《药》,面临新困难,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或者对鲁迅不感兴趣,或者对这篇《药》不感兴趣。
怎样才能让生活在现代北京城的学生的对《药》感兴趣?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走老路肯定不行!我费了一番心思。
我做出一个决定。
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药》,这篇文章由同学们自己学习。我只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大家的讨论。”
学生感到新奇。
我说:“这篇文章,我要说几句话,
第一,他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第二,它是以秋瑾的被杀为背景的。秋瑾死于1907年。大家先自己通读一遍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大家共同解决。”
于是响起了哗哗的翻书声。
之后出现一片静寂,学生读特别认真。看出来,学生热情特别高涨。
但静寂是短暂的,刚过一会儿,就有人提问题:“216页那个‘窸窸窣窣’现在不用了吧?怎么鲁迅净用冷僻字!”我答:“已经不属于常用字。”又有人问:“218页‘古□亭口’中那个大方框干嘛不直接写出来?”我故意说:“我也不知道,可以留下来作为问题,待会儿大家一起讨论。”
诸如此类的小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不时提出来。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不少同学已经读完了。还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读完。
但时间有限,课上的阅读,只能安排一节课。
我要求同学们课下去阅读。
接着,我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你认为鲁迅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揭示什么?第二,你觉得,这篇小说中,哪些细节、哪些特点、哪些用词、哪些笔法、哪些安排,终归是哪些细小的方面,特别有意思,特别耐人寻味?”
关于题旨的讨论
接下来,已经是另外一天的语文课了。这是两节连堂课。
我首先发言:
“大家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觉得这是一幕悲剧,还是喜剧?”本来我想问:“鲁迅的主要的目的是想揭示什么?”但是,我觉得,那样问,似乎太直奔主题,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所以,我就从悲剧、喜剧的角度去发问。
学生答:“自然是悲剧。”
“是谁的悲剧呢?”我追问。
一同学说:“是华老栓这样的人的。”
又一同学补充:“华老栓这样的群众太愚昧、麻木。”
我接话说:“哦,是愚昧、麻木者的悲剧。”
又一同学说:“我记得,应当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我说:“你大概读过与鲁迅有关的书吧?”
她点点头,又补充说:“初中学《孔乙已》的时候,老师这样讲过,鲁迅的大部分小说大体都能如此去理解。”
我说:“你说的对,而且本篇就可如此解读。”
又一个同学说:“我看,也是揭示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的悲剧。”
我提示他:“具体说。”
“夏瑜是为了解救华老栓这样的下层群众而死的,可是他们却把他的血给吃了。”
我故意说:“这不正是‘得其所哉’吗?夏瑜革命,是为了华老栓这样的群众,而群众吃了他的血治病,他的血不恰好为人民而流吗?夏瑜应当高兴才对,怎么能是夏瑜的悲剧呢?”
学生答:“不能那样理解,夏瑜流血并不是为了让华老栓去吃他的血,而是为了推翻一个旧制度,建设一个新国家,让华老栓们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他们去吃他的血。”
我说:“你认为,华老栓知道夏瑜的血是为他们而流的吗?知道夏瑜们革命的这种意义吗?”
学生说:“当然不知道。因为华老栓不知道,所以他才让儿子吃夏瑜的血。”
我又问:“大胆想像一下,如果夏瑜地下有知、地下有灵,知道华老栓们把他的血吃了,高兴不高兴?”我仍然追问刚才的话头。
学生说:“当然不高兴。”
我又说:“吃了革命者的血后,病治好吗?”
学生答:“没有。”
我再问:“夏瑜建设新国家、建设民主社会的革命目的实现了吗?”
学生:“也没有。”
我追问:“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大概也因为群众不了解他们,没有让群众一同参与。”
我说:“所以,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这小说总体上写的哪两种人的悲剧。”
一学生说:“首先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先驱者的悲剧。(我插话:“是先驱者的悲剧。”)同时又是华老栓们的悲剧。我插话:“是麻木者的悲剧。”是双重悲剧。(我插话:“非常好!”)夏瑜们没有启发群众参与,导致革命没有真正成功,是悲剧。华老栓等愚昧麻木的群众却却吃了革命者的血,不知道革命者的血为他们而流,又是悲剧。”
我又接话.总结:“他.总结得非常精彩。我可以换句话说,‘先驱者’是醒着的人,‘麻木者’是睡着的人,所以,这是醒着和睡着的双重悲剧。此情此景,可以说是‘国家疾未治,群众病未医’。这就是鲁迅笔下当时中国的现实。”我把“醒者悲剧,睡者悲剧,国疾未治,众疾未医,双重悲剧”板书在黑板上。
上面,实际是对作品主旨的讨论。
讨论到如此地步,我已经基本满意。
接着,我要求学生找出本文中“耐人寻味”的“地方”,并说说究竟如何“耐人寻味”。
学生们一时议论纷纷,踊跃异常,差不多都举了手。
学生们首先报题目。我在黑板上一一记录,积累下来,大体有下面几个:
1、题目“药”的涵义;2、动词的运用;3、颜色词的运用;4、几个道具的涵义;5、华老栓的不答语;6、环境描写;7、人名的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实际就划分成了一个个小单元。
关于动词的运用的讨论
先发动全班一同来找“耐人寻味”的动词,并且都能够说出“耐人寻味”来。
第一部分中,有四个地方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展开讨论:
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学生们都能认为,两个“掏”字,实际写华家钱少而珍贵,那些钱可都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得来不易,所以藏得非常隐蔽。
2、“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按”,“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经过讨论,学生们都觉得,“抖抖地装”“按一按”,写华老栓万分在意钱、珍惜钱,精心装好、藏好,万千小心,怕丢了;一旦丢了,那么,人血馒头就买不来,小栓的病就没有治了。所以,华老栓珍惜钱,实际上,也是珍惜儿子的命,正如一位学生精练概括的,“此时钱就是儿子的命”。
3、“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我特别提醒学生钻研,为什么华老栓竟如此兴奋。
我开玩笑说,“这里华老栓好像吃了兴奋剂,”学生哄堂大笑,我说,“当然仅仅是比方,同学们想想,华老栓的‘兴奋剂’是什么?”
学生们都抓住了“觉得爽快”“变了少年”“跨步格外高远确实把”等等语词。
学生说:“因为药能够给他儿子的生命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就给华老栓的生命注入了活力。”
有学生说:“华老栓目光中,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看到了华小栓健康走下床,成为一个健壮的青年,而且娶了妻,生了子,华老栓爷爷。”
学生们都会意地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也给予表扬。
我进一步启发诱导:“大家想没想过,鲁迅写华老栓如此高兴,为什么不放在取药回来的路上写,却放在取药之前的路上写?按道理,放在华老栓取了人血馒头回来的路上比较合适。大家设想一下,取药回来,华老栓小心翼翼的捧着人血馒头,边走边想,浮想联翩,越走越高兴。”
我一提出问题,一下有点冷场。学生们都在思索。
我先提醒学生翻书找到华老栓回来时候,鲁迅是描写华老栓的段落。
学生很快找到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的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的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有学生说:“把前面取药路上的描写放在这个地方,未尝不可。”
有学生说:“放在这里,肯定不行,像前面华老栓‘跨步格外高远’,那还不把人血馒头给丢了!”显然,这个学生读得仔细。
有学生继续补充:“前面重点华老栓的兴奋,因为他觉得特别新鲜,因而也激动;而后面重点表现华老栓的小心翼翼,当然他也激动,但是他主要是紧张,害怕把人血馒头弄丢。所以不能把兴奋时的激动‘跨步格外高远’等等的描写放在这里。”
我补充:“兜里装着钱可以高视阔步起来,钱不至于丢,捧着人血馒头高视阔步,那人血馒头就成了泥土馒头了。概括说,前面是取药路上单纯高兴,后面是取药回来因为过度高兴而紧张。”
有学生又有新发现:“我觉得,作者在华老栓回去的路上,写‘在他面前,呈现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好像有什么暗示意义。”
“什么暗示意义?请你说说看。”我以为他要说“古□亭口”暗示着这是秋瑾被杀的地方。
学生却回答说:“我觉得,到了家,却出现刑场上黯淡的金字,‘刑场’和‘黯淡’就暗示着华老栓的药必定没法治小栓的病,小栓必死无疑。”
我觉得学生说的有道理,出乎我意料,就给予他肯定。
接下来讨论刽子手一段动词:“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学生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抢、扯、裹、塞、捏、转、哼”8个动词,,学生们一致认为鲁迅一连8个动词的运用,写出了“黑的人”的凶残、贪婪、暴虐、粗野,写出了刽子手的特点。
第三部分中,注意
过去讲《药》大都是老师主持课堂,老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参与讨论。尽管课堂也颇为热闹,学生参与也颇为踊跃,但是,我总觉得不过瘾。
此次又一次讲授《药》,面临新困难,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或者对鲁迅不感兴趣,或者对这篇《药》不感兴趣。
怎样才能让生活在现代北京城的学生的对《药》感兴趣?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走老路肯定不行!我费了一番心思。
我做出一个决定。
一上课,我就宣布:“今天我们学习鲁迅的《药》,这篇文章由同学们自己学习。我只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大家的讨论。”
学生感到新奇。
我说:“这篇文章,我要说几句话,
第一,他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同年5月《新青年》,后来又收在《呐喊》文集中。
第二,它是以秋瑾的被杀为背景的。秋瑾死于1907年。大家先自己通读一遍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大家共同解决。”
于是响起了哗哗的翻书声。
之后出现一片静寂,学生读特别认真。看出来,学生热情特别高涨。
但静寂是短暂的,刚过一会儿,就有人提问题:“216页那个‘窸窸窣窣’现在不用了吧?怎么鲁迅净用冷僻字!”我答:“已经不属于常用字。”又有人问:“218页‘古□亭口’中那个大方框干嘛不直接写出来?”我故意说:“我也不知道,可以留下来作为问题,待会儿大家一起讨论。”
诸如此类的小问题,在学生自读过程中不时提出来。不知不觉,一节课过去了,不少同学已经读完了。还有少部分同学没有读完。
但时间有限,课上的阅读,只能安排一节课。
我要求同学们课下去阅读。
接着,我提出了几个要求:“第一,你认为鲁迅写这篇文章,主要目的是揭示什么?第二,你觉得,这篇小说中,哪些细节、哪些特点、哪些用词、哪些笔法、哪些安排,终归是哪些细小的方面,特别有意思,特别耐人寻味?”
关于题旨的讨论
接下来,已经是另外一天的语文课了。这是两节连堂课。
我首先发言:
“大家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觉得这是一幕悲剧,还是喜剧?”本来我想问:“鲁迅的主要的目的是想揭示什么?”但是,我觉得,那样问,似乎太直奔主题,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和把握,所以,我就从悲剧、喜剧的角度去发问。
学生答:“自然是悲剧。”
“是谁的悲剧呢?”我追问。
一同学说:“是华老栓这样的人的。”
又一同学补充:“华老栓这样的群众太愚昧、麻木。”
我接话说:“哦,是愚昧、麻木者的悲剧。”
又一同学说:“我记得,应当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我说:“你大概读过与鲁迅有关的书吧?”
她点点头,又补充说:“初中学《孔乙已》的时候,老师这样讲过,鲁迅的大部分小说大体都能如此去理解。”
我说:“你说的对,而且本篇就可如此解读。”
又一个同学说:“我看,也是揭示夏瑜这样的革命者的悲剧。”
我提示他:“具体说。”
“夏瑜是为了解救华老栓这样的下层群众而死的,可是他们却把他的血给吃了。”
我故意说:“这不正是‘得其所哉’吗?夏瑜革命,是为了华老栓这样的群众,而群众吃了他的血治病,他的血不恰好为人民而流吗?夏瑜应当高兴才对,怎么能是夏瑜的悲剧呢?”
学生答:“不能那样理解,夏瑜流血并不是为了让华老栓去吃他的血,而是为了推翻一个旧制度,建设一个新国家,让华老栓们过上好日子。不是让他们去吃他的血。”
我说:“你认为,华老栓知道夏瑜的血是为他们而流的吗?知道夏瑜们革命的这种意义吗?”
学生说:“当然不知道。因为华老栓不知道,所以他才让儿子吃夏瑜的血。”
我又问:“大胆想像一下,如果夏瑜地下有知、地下有灵,知道华老栓们把他的血吃了,高兴不高兴?”我仍然追问刚才的话头。
学生说:“当然不高兴。”
我又说:“吃了革命者的血后,病治好吗?”
学生答:“没有。”
我再问:“夏瑜建设新国家、建设民主社会的革命目的实现了吗?”
学生:“也没有。”
我追问:“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大概也因为群众不了解他们,没有让群众一同参与。”
我说:“所以,请一个同学.总结一下,这小说总体上写的哪两种人的悲剧。”
一学生说:“首先是夏瑜这样的革命者、先驱者的悲剧。(我插话:“是先驱者的悲剧。”)同时又是华老栓们的悲剧。我插话:“是麻木者的悲剧。”是双重悲剧。(我插话:“非常好!”)夏瑜们没有启发群众参与,导致革命没有真正成功,是悲剧。华老栓等愚昧麻木的群众却却吃了革命者的血,不知道革命者的血为他们而流,又是悲剧。”
我又接话.总结:“他.总结得非常精彩。我可以换句话说,‘先驱者’是醒着的人,‘麻木者’是睡着的人,所以,这是醒着和睡着的双重悲剧。此情此景,可以说是‘国家疾未治,群众病未医’。这就是鲁迅笔下当时中国的现实。”我把“醒者悲剧,睡者悲剧,国疾未治,众疾未医,双重悲剧”板书在黑板上。
上面,实际是对作品主旨的讨论。
讨论到如此地步,我已经基本满意。
接着,我要求学生找出本文中“耐人寻味”的“地方”,并说说究竟如何“耐人寻味”。
学生们一时议论纷纷,踊跃异常,差不多都举了手。
学生们首先报题目。我在黑板上一一记录,积累下来,大体有下面几个:
1、题目“药”的涵义;2、动词的运用;3、颜色词的运用;4、几个道具的涵义;5、华老栓的不答语;6、环境描写;7、人名的意义。
接下来的时间实际就划分成了一个个小单元。
关于动词的运用的讨论
先发动全班一同来找“耐人寻味”的动词,并且都能够说出“耐人寻味”来。
第一部分中,有四个地方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并展开讨论:
1、“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学生们都能认为,两个“掏”字,实际写华家钱少而珍贵,那些钱可都是他们的辛苦劳动所得,得来不易,所以藏得非常隐蔽。
2、“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按”,“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经过讨论,学生们都觉得,“抖抖地装”“按一按”,写华老栓万分在意钱、珍惜钱,精心装好、藏好,万千小心,怕丢了;一旦丢了,那么,人血馒头就买不来,小栓的病就没有治了。所以,华老栓珍惜钱,实际上,也是珍惜儿子的命,正如一位学生精练概括的,“此时钱就是儿子的命”。
3、“老栓倒觉得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我特别提醒学生钻研,为什么华老栓竟如此兴奋。
我开玩笑说,“这里华老栓好像吃了兴奋剂,”学生哄堂大笑,我说,“当然仅仅是比方,同学们想想,华老栓的‘兴奋剂’是什么?”
学生们都抓住了“觉得爽快”“变了少年”“跨步格外高远确实把”等等语词。
学生说:“因为药能够给他儿子的生命注入生机和活力,当然也就给华老栓的生命注入了活力。”
有学生说:“华老栓目光中,看到了儿子康复的希望,看到了华小栓健康走下床,成为一个健壮的青年,而且娶了妻,生了子,华老栓爷爷。”
学生们都会意地笑,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也给予表扬。
我进一步启发诱导:“大家想没想过,鲁迅写华老栓如此高兴,为什么不放在取药回来的路上写,却放在取药之前的路上写?按道理,放在华老栓取了人血馒头回来的路上比较合适。大家设想一下,取药回来,华老栓小心翼翼的捧着人血馒头,边走边想,浮想联翩,越走越高兴。”
我一提出问题,一下有点冷场。学生们都在思索。
我先提醒学生翻书找到华老栓回来时候,鲁迅是描写华老栓的段落。
学生很快找到了:
原文是这样写的: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的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的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有学生说:“把前面取药路上的描写放在这个地方,未尝不可。”
有学生说:“放在这里,肯定不行,像前面华老栓‘跨步格外高远’,那还不把人血馒头给丢了!”显然,这个学生读得仔细。
有学生继续补充:“前面重点华老栓的兴奋,因为他觉得特别新鲜,因而也激动;而后面重点表现华老栓的小心翼翼,当然他也激动,但是他主要是紧张,害怕把人血馒头弄丢。所以不能把兴奋时的激动‘跨步格外高远’等等的描写放在这里。”
我补充:“兜里装着钱可以高视阔步起来,钱不至于丢,捧着人血馒头高视阔步,那人血馒头就成了泥土馒头了。概括说,前面是取药路上单纯高兴,后面是取药回来因为过度高兴而紧张。”
有学生又有新发现:“我觉得,作者在华老栓回去的路上,写‘在他面前,呈现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好像有什么暗示意义。”
“什么暗示意义?请你说说看。”我以为他要说“古□亭口”暗示着这是秋瑾被杀的地方。
学生却回答说:“我觉得,到了家,却出现刑场上黯淡的金字,‘刑场’和‘黯淡’就暗示着华老栓的药必定没法治小栓的病,小栓必死无疑。”
我觉得学生说的有道理,出乎我意料,就给予他肯定。
接下来讨论刽子手一段动词:“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学生们很容易就找到了“抢、扯、裹、塞、捏、转、哼”8个动词,,学生们一致认为鲁迅一连8个动词的运用,写出了“黑的人”的凶残、贪婪、暴虐、粗野,写出了刽子手的特点。
第三部分中,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