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八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美丽的染纸》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六册中的一课,该课主要以纸为材料介绍我国传统的民间扎染艺术。染纸就是将吸水纸用折叠、绞夹、捆扎、孔卷、搓揉、捏皱等方法进行加工,并通过点、渍、接等方法上色而形成纹样的一种表现方法。它工具简单,制作方便,色彩鲜艳,纹样千变万化,可以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染纸特点,初步掌握染纸的方法。

  2. 技能目标:学会不同的折叠方法,掌握单色和多色染制方法,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从而对生活的更加热爱。

  教学重点:不同的折叠方法和染制方法。

  教学准备:染法不同的花布或物品、生宣纸、毛笔、彩色墨水、各种染纸作品。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相互问好后让学生安静坐好,检查学生学习材料的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都带来些什么?

  老师出示所带来的那些花布和物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有的图案清晰工整,色彩明快,重复出现的图案完全相同。有的色彩具有浓淡变化,边缘有一种自然渗透的感觉,重复出现的图案不是完全相同的。)

  说得非常正确,这里物品花纹确实属于两种不同的染法。这种(老师出示)图案清晰工整,色彩明快,重复出现的图案完全相同,它完全是由机器操作染成的,叫印染。(再出示一些)

  象这种(出示一件扎染物品)色彩具有浓淡变化,边缘有一种自然渗透的感觉,重复出现的图案不是完全相同的这种染法完全是由手工完成的,这种染法叫扎染。(再出示一些扎染物品)

  说起扎染,它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很早以前有个人不小心将纸的一部分弄上了些颜色,开始非常懊恼,可后来却发现被弄上颜色染的纸很好看,于是便开始了多种多样染纸方法的试验,经过反复试验,便发明了这种扎染。

  扎染的方法就是把布上需要有图案的部分用绳子扎起来放在颜色里一染就形成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与扎染很相似的图案染染制方法——美丽的染纸。

  (板书):美丽的染纸

  三、讲授新知:

  老师出示一张染纸作品,问学生:“这张染纸图案复不复杂、色彩亮不亮丽、图案优不优美?”

  (图案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

  对,其实象这种图案复杂、色彩亮丽、图案优美的染纸作品制作起来并不复杂,而且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掌握好了它的特点、方法,就很容易染出来。

  老师再出示一些风格各异,色彩绚丽的染纸作品,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极大地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是染纸中最常见的一种折叠方法——米字格折叠法。

  1.折纸

  (1).老师示范米字格的折法:拿出一张折好的米字格纸,打开来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形状,再演示米字格折法。

  第一次对折 第二次对折 第三次沿一角对折 展开效果图

  (2).学生练习折纸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按照老师刚才所示范的方法折叠一张折米字格的纸。

  学生练习,老师巡回辅导。这一练习,学生很快就会完成,老师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染纸中,为了达到各种不同的效果,还有其它各种不同的折法,如:田字法、折扇法、辐射法、揉纸法、卷云法、任意法等等。

  老师可简单的示范几种折法以吸引学生。

  2.染色

  为了达到不同的色彩效果,就要用不同的染色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染色法:

  浸染法:把折好的纸需要染色的部分浸入颜色中就叫浸染法。

  点染法:用毛笔把颜色点在折好的纸上就叫点染法。

  冲染法:在染过色的地方蘸上水或酒精,并立即用抹布或吸水纸吸去多余的颜色,叫冲染法。

  破淡法:在淡色的地方再染上较浓的颜色,叫破淡法。

  在染色的过程中,为了使染出的图形色彩均匀,有时需用一只大铁夹夹紧,再用手挤压,以便颜色染得透。有时细小的地方可以不染色,形成空白,这样画面还会更加好看。

  (1).老师示范染色

  老师将折好的纸分别把浸染法、点染法、冲染法、破淡法一一慢慢的示范给学生看。同时也可叫几名学生上台当助手。

  (2).学生练习染色

  叫学生把自己刚才折好的纸用你喜欢的染色方法染色。

  学生练习,老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染得好的,展示表扬。

  3.学生自我评价

  抽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想,说说自己今天学得如何,对自己的染纸作品是否满意?

  学生讲完,老师收集并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业,说明这是同学们染的第一张作业,做得很不错。再具体说明每张作业好在哪些地方。同时鼓励大家只要在染的过程中敢于想象、胆大心细、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就一定能染出美好的作品来。

  四、小结

  1.总结本课内容要点: a.纸的折法 b.色的染法

  2.为作业优秀的同学发奖。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体验标志设计的美感。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培养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设计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树立以创造意识为重点的设计观念。

  2、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瓶盖、纸、彩泥等材质,通过学生剪一剪、贴一贴、捏一捏,设计出各种带有学校象征意义的标志,学习和掌握美化自己和美化环境的能力,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讨论我们学校的特色,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学校的标志,反映学校的特色。

  教学难点:如何避免将标志设计得太多、太复杂,引导学生既要正确传达信息,又要简练美观。

  教学准备:

  师:各种厚薄、软硬的纸、彩泥、剪刀、胶水、双面胶、羽毛、钮扣等材料。各类小学标志、建行、农行、中行标志。

  生:要求学生每人收集一些各种形状、大小的瓶盖,小的装饰物,所需工具: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欣赏分析

  1、揭示标志存在的意义。

  出示三个银行的标志。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总结这三个标志的设计意图。

  引入中国钱币文化的介绍。

  2、总结标志设计的特征。

  3、讨论特色

  同样是银行,标志设计却又有共性又各具特色。今天设计班级标志,你们能设计出学校的特色吗?我们学校有什么特色?

  创作设计:你设计的学校标志,可以用什么材料来构成?

  注意标志形式的多样性,选择材料的多样性,

  图案色彩的运用变化。

  三、巡回指导

  肯定学生好的有创意的造型,对有特别符合班级特色的创作给予及时的表扬,给有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

  四、收拾整理

  五、总结激励

  教学后记: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扎染与蜡染都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本单元就是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间艺术的多元文化,使学生意识到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制作起来又简单,所以学生会很感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掌握扎染与蜡染的表现技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激发其表现的欲望。

  教学重点:对扎染与蜡染艺术的美感体验及表现技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自主表现与创造力的体验。

  总课时数:3课时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别:绘画表现课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通过扎捆与染色就可以制作出各种美丽的图案纹样。本课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充分感受扎染的天然合成之美。

  教学目的:

  1.了解感受扎染艺术的形式美感,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2.通过自身的体验,了解扎染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扎染艺术美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自主能力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学准备:

  教具:丝巾,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学具:生宣纸、水粉色、毛线、调色盘、毛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 欣赏丝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块丝巾,看它与其他丝巾有什么不同?

  2. 小结:这种效果是进行了扎染的方法制作的。你想了解我们民间扎染艺术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欣赏并制作。板书课题——扎染剪贴。

  三.新授

  你们认为这种染色美吗?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这是我国传统悠久的染色工艺——扎染,撮起或折叠的被印材料经过紧紧的、不同花色的绑扎或缝扎,在用色浸染时,紧皱处不能渗入色水,就可以在材料上留下有趣的花纹。你们想学吗?下边我们一块来欣赏老师是怎么制作的,教师示范:

  (一)撮扎:

  1. 将纸撮起

  2. 用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二)折扎

  1. 将纸折起

  2. 毛线缠绕

  3. 沾色

  4. 干后打开

  让学生欣赏电脑里的扎染作品,学生边观察,教师边介绍。并让学生谈一谈这些作品美之所在。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注意事项:等颜色干后再打开,以免色纸损坏,打开时一定要仔细。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用上节课制成的扎染作品进行剪贴装饰。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的作业。

  评析上节课的作品,给学生予表扬鼓励。

  三.欣赏课本:课本上这些美丽的画就是用我们上一节课的作品剪贴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做法。

  四. 教师示范

  在示范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参与,培养他们表现的欲望。

  1. 思

  2. 选材

  3. 剪贴

  五.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 小结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现象】

  师:请大家回忆上学期制作过的会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它为什么能滚动起来?

  生:我是用纸条围成一个圆圈,在里面粘上一个小纸人什么的。因为它是圆的,所以能滚动。

  师:你说得真好!大家在玩自己制作的玩具时,心里觉得怎样?

  生:(齐声)很开心(边说边笑,样子很神气)!

  师:今天,我们一起亲手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来玩一玩,好吗?

  生:(情绪高涨,齐声大喊)好!

  【评: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制作过的玩具的形状、结构及滚动原理,重温自己亲手制作玩具的成功喜悦和玩自制玩具的快乐感受,并巧妙地将制作滚动玩具的兴趣迁移到本课的学习中。】

  师:你们看到过哪些东西会摇动起来?它是怎么摇的?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生:我看到一种躺椅能一上一下地摇动(配合动作演示)。

  生:我玩过一种玩具,有个小人站在小球上,把小人往下一拨,就摇过来、摇过去的(说着还扭动身体做着来回摇晃的动作,引得满堂笑声)。

  师:哦,那是一种叫不倒翁的玩具——挺好玩挺滑稽的吧!摇椅、不倒翁会摇摆的地方是什么形状的?

  生:是圆形的!是圆形的!

  师:你真细心!——这儿有个圆形的透明胶,(放在桌上滚)谁有办法让它摇动起来?(让学生边摆弄透明胶边启发思考)

  生:有了!(双手用力往下压透明胶的圆面,压不动)

  生:我来!(他的同桌“抢”过透明胶,三下两下就把它压成了橄榄形,再用手一摁端点,透明胶奇迹般在原地摇摆起来。大家惊异着发出了阵阵欢呼声。他们俩是一脸的兴奋。)

  师:你们真是太棒了!谁先想到这个主意的?

  生:是我!我在家喜欢把圆圆的透明胶压扁了,它就滚不起来了,就只能摇动了。

  师:你们俩相互帮助,共同努力,获得了成功。奖你们一个“蓝猫”!(学生得意地接过“蓝猫”)

  生:(两学生齐声说)今天,我们太高兴了!

  生:我也要“蓝猫”!

  生:老师!求求你——给我一个“蓝猫”!

  ……

  师:可以。谁想要得到“蓝猫”,谁就要继续加倍努力!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带的不同材料来想一想,你想做个怎样摇动的玩具?先个人思考,再进行小组讨论。

  (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后)

  生:我想用硬纸片来做个半圆形的会摇的玩具。

  生:我想用弹簧来做一个会摇的玩具。

  师:你们都是爱动脑子的好孩子。尤其是你——怎么会想到用弹簧来做会摇的玩具的?(奖给他一个“蓝猫”)

  生:(喜滋滋地拿着“蓝猫”,摇头晃脑地大声说)我到常州看见过弹簧人玩具,挺好玩的。

  师:喔,你真是个有心人!我们大家也要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你准备怎么做一个会摇的弹簧玩具?

  生:把弹簧粘在硬纸板上,再把小纸人粘在弹簧上,就好了。

  师:你真聪明!以后我们做事前要逐步养成大胆预想的好习惯。这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成功和快乐!

  【评:教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通过想、说、做等方式,多视角地自主探究摇的原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的材料、工具进行了大胆自主的预想,积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评】

  玩是孩子的天性。做玩具、玩玩具是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此,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引领学生在回忆中重新体验在制作玩具、玩自制玩具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和积极的情绪体验,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巧妙迁移、激发了学生制作会摇的玩具的浓厚兴趣,奠定了本课快乐学习的基调。由此,将学生的情绪、心理等调整到了一个比较适宜的兴奋状态,为迎接新挑战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学,是真学;在做中教,是真教。”在本教学片段中,教师采取以问引思、以做促思、以说理思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教师不时以话语和行动激起学生思维之泉的层层涟漪,多点激活学生思维,热情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探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师随机应变,拿透明胶做道具,巧设新挑战;学生乐学善思,同桌自主合作,拼搏创新,巧妙而迅捷地摘取了成功之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真是痛快!真是高兴!又如,针对学生不同寻常的回答(弹簧人),教师善于抓住时机,及时捕捉学生瞬间闪现过的智慧灵光,深入挖掘,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巧妙迁移、巧借外力以解困”的思维过程,为其他学生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和教益,达到了由点到面、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在这方面,教师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学生一方传递过来的信息反馈,舍得花时间、花精力,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学生更多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创新。

  另外,教师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激励性的话语、奖励学生非常喜欢的“蓝猫”等方式,及时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并分出奖励层次,明确目标,保证了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吸引力。由于教师的积极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营造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促使学生不断自主探究、自主创新,从而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张扬了个性,发展了个性,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分享到了合作的快乐。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我设计的自行车》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我设计的自行车,是美术三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属于"设计·应用及造型·表现"领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认识自行车结构和功能并画出图片。第二课时根据所设计的图案制作自行车。

  教学目的:

  1,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2,培养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美感,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3,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的草图。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教学学具:

  师:各种自行车的图片资料。

  生:绘画工具及一些吸管,废光盘之类的材料。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检查用具

  三,欣赏与探索:

  1,展开作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我设计的自行车》

  这些自行车的共同点是什么?

  请仔细观察和思考:它们的基本形是什么样?都有什么用?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都有车头—像T字—掌握方向,轮子—圆形—行走,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

  2,再次欣赏中的.自行车,进行讨论,交流: 《我设计的自行车》(1) 请先知道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发现。(这些自行车与刚才所看到车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点)

  (2) 其它同学可提出不同的意见。形成交流的课堂局面。

  师:及时鼓励学生,并适时进行小结。

  四:授新

  1,总结学生发言,并进行简单范画:

  师:真好,通过小朋友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个扶手,轮子,坐垫,脚踏板,可是它们的外型却可以多种多样的,只要美观大方,好用就能让大家喜欢。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小小设计师,设计一辆多功能的自行车。

  2,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在当一名小设计师前,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设计自己的自行车。瞧他们设计的自行车根据需要都做了不同的改变,还进行说明。

  五,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都知道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设计一辆吗?拿出你们的画笔,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画出一辆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自行车。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六,设计与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展示,评价,反思:

  1,对台上的作品进行评价。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赞扬优点,提出建议。

  2,如果再设计一次,你将在那些地方进行改进?

  八,拓展:

  今天我们初步学会设计自行车,下节课我们来动手制作自行车看看生活有哪些物品适合制作成一辆自行车,请大家开动脑筋准备一些材料。

  第二课时

  一, 组织教学

  二, 复习导入授新:

  1, 请同学们谈谈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行车的结构,组成部分。

  2, 根据手中的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些材料。并且谈一谈要怎么利用这些材料。

  3, 欣赏课本范图,讨论制作步骤。

  三, 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组制作的最好。

  四,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 作业展评,让学生参与评选,评一评:

  1,哪一组制作的应用的最好。

  2,好在哪里?

  六,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目标

  1、造型·与表现领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领域: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领域: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常用绘画基础知识和工艺设计制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2、教学难点:辅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建立链接并拓展,达到理解与积累。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

  1、认识三原色

  2、知道红色的画是以红色为主的画面。认识不同的红色,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

  应会: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

  3、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生活的情感,提高对色彩美的感受能力,加强对学生探究式学习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特有的美感及各种红色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画出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运用各种红色使画面更有层次、主体突出。

  学习材料:水粉用具、水彩笔、蜡笔、色彩纸、剪刀、胶水、红色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全班分成四组:红队、蓝队、绿队、黄队。四个队分别以四种颜色树代表。获得奖励的在相应的树上贴上一个果子。

  二、认识三原色(出示课件,展示色卡)

  师:你们猜猜世界上有哪三种颜色是其他颜色无法调配出来的?

  生:红、黄、蓝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这三种颜色我们又把它叫做(三原色)

  (出示课件)

  师:这三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喜欢红色的同学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导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红色,学习用红色作画。(课件出示课题)

  三、新授

  1.体验红色的美感及红色的特点。

  图片上是什么?这些图片上的红色给你什么感觉?

  (课件出示)

  平时你还见到哪些红色的物体?

  2.欣赏书上的作品。

  生活中的红色给你这么多美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学习红色在绘画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

  (1)欣赏书上作品(课件出示,感受红色在绘画作品中的美感,学生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涂抹色彩。)

  师:看了这么多红色的画,你最喜欢那一幅,为什么?

  生:(自由说)

  师:这些图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以红色为主。

  总结:这些作品都以红色为主,分别表现了丰收、欢庆、美丽的场面。

  (2) 欣赏色调不同的两幅图片(解决:学会运用不同的红色使画面层次更丰富。)

  师:这幅画还有其他的小朋友也画了,这两幅画哪幅好,为什么?

  生:······

  师:这副画中有哪些红色?

  生:······

  师:你能调出来这些红色吗?

  学生自由调色、展示(实物投影)

  (3)欣赏其他作品(课件出示、拓展学生思维)

  刚才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红色的画,认识了这么多红色,看看小朋友们是如何表现的?

  四、学生实践(刚才欣赏了小朋友的画,你们想不想把自己对红色的感受也表现出来?)

  1、 启发思维,引导作画。

  如果让你以红色为主画一副画,你想画什么?用哪些红色?

  2、 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五、评价学生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

  六、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金山画王”中的图库来组合、绘画故事画的背景、人物等诸要素,创作一幅“海底的故事”,并运用以前学过的仙女棒等工具来装饰画面。

  2.在插入图案时强调近大远小的变化并表现出遮挡关系。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以“乘坐潜水艇到海底看一看”的形式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插入图案后通过调整“调整大小”“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旋转”等几个按钮,调整图案的大小、方向。

  2.多个图案插入时注意通过调整大小、位置获得“遮挡”、“近大远小”等空间效果。

  3.画面的创作要富于趣味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系统,支持软件:金山画王、powerpoint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

  学生进入教室前,教师操作课件使电脑屏幕出现海底和潜水艇的画面,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教室被老师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潜水艇,我要带大家到海底去探险,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去吗?快快登上潜水艇,找到自己的座位,我们这就出发!”

  “欢迎大家乘坐潜水艇,我是导游miss. zhao,请大家坐稳,我们马上要到深海去了。”教师操作课件创造出潜水艇缓缓驶向海底的情境,“现在我们到了水下多少米了?您从潜水艇的窗口看到什么了?让我们一起和鱼群打个招呼吧!hi!”“现在到哪儿了?(水下50米)你看到了什么?那不是海葵屋吗?谁在那儿?(尼莫和马林)它们好像在说话,你能猜出他们说的是什么吗?”(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大家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其实马林和尼莫说的是‘鲨鱼又要开大会了,我们快去看看吧!’你也想看看吗?让我们一起用金山画王把海底的故事画下来好吗?”(板示课题)

  活动二:

  探究、体验。

  打开金山画王界面,“你们想,鲨鱼会在哪儿开大会?”(请一位同学上来帮老师从背景库中选择合适的背景插入)“如果素材库中的背景不合你的意,我们还可以在‘档案管理’中点击红色鼠标,从别的文件夹中寻找合适的背景插入。”

  “背景有了,谁来帮我把第一条鲨鱼请来?”(请一位同学上来操作如何在图库中找到鲨鱼,再拖动到画面中)“它太大了,能不能让它变小一点?”(用鼠标左键拖拉图像上方的斜箭头来调整大小)“我想让它转过身来可以吗?”(水平箭头可以水平翻转方向)“怎么把它移到最合适的位置上来呢?”(用鼠标左键按住图案中心的十字箭头拖动,可以将图案平移) “谁再把第二条鲨鱼请来?”(再插入一条一样大的鲨鱼)“这样的画面你看了舒服吗?为什么?(太堵了)让我们把其中的一条鱼变小一点吧!把变小的鱼放到后面好还是放在前面好?这不就是我们在美术课上学过的‘近大远小’吗!(再插入一条鱼)我们还可以根据他们离我们的远近制造出‘遮挡关系’来。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仙女棒’工具来装饰画面。不错吧?在你们的电脑上试试看你能不能顺利地把鲨鱼请来开大会。”

  学生尝试。

  活动三:

  总结、构思。

  “通过刚才的尝试,你认为用金山画王画故事画难吗?那你能总结出一幅完整的故事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板书:1.谁2.在哪里3.干什么)

  “那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小朋友们用金山画王画的《海底的故事》吧!”(引导学生欣赏,评述,激发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体会欣赏作品的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