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

姓名:周树人

生卒年月:1881?9-1936?10

历史地位:思想家、文学家

籍    贯:浙江绍兴

代表作:《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作者生平轶事



   1881年9月25日,是一个平凡的日子。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像往常一样,为生活而四处奔波。这又不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因为上天赐予我们一个精灵,让他去遍尝人世间所有的苦难,代表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儿女,述说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

   他,就是周树人,我们更习惯于称他鲁迅先生。

   古老的江南水乡——绍兴,有幸成为了鲁迅先生的故乡。读书、做官、兴宗耀祖或许是所有绍兴人的集体梦想,周家也不例外。先生的祖父名叫周福清,考中了进士,在朝中为官。父亲周伯宣虽屡试不中,却也是个饱读诗书的博学之士,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鲁迅先生自小便受到了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他7岁入私塾,12岁入三味书屋,在学习“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等的同时,还博览“杂”书,如《西游记》、《山海经》、《荡寇志》、《茶经》、《释草小记》等,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一场突出其来的灾难改变了少年鲁迅的生活。1893年,先生的祖父因科场贿赂案而被捕入狱,父亲连惊带吓一病不起,家道由此中落。鲁迅前几日还是少爷身,现在却成了落难者和乞食客。在世态炎凉中,他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这个社会,弄明白了什么是生活。

   1898年5月,18岁的鲁迅来到南京,就读于南京水师学堂,次年转入矿路学堂学习矿业。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到缘自西方的新知识、新思想。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维新论的报刊、书籍,从此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种子埋在了青年鲁迅的心里。

   在矿路学堂中,鲁迅先生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可他的学业是最为出色的。每次考试总是很早交卷,成绩却往往是优。矿路学堂规定:在每月月考中成绩优秀者可获得一个三等奖章,累积到一定数量时,换发一个二等奖章,依此类推发头等奖章、金质奖章。而后者最为难得,在全班同学眼中如同摘星揽月一般,而鲁迅先生是惟一获得这项殊荣的人。得到金质奖章之后,他并没有拿着它四处炫耀,而是变卖成买书钱,以期获得更多的知识。参见钮岱峰《鲁迅传》,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先生在他年轻时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凡事都要从脚下做起,踏踏实实;青年时期最重要的就是要学好知识,不断提高、完善自己。1901年,鲁迅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被选派东渡留学日本。7年的留学涯改变了鲁迅先生的一生。那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落败之际,晚清政府的昏聩无能,留学生的麻木不仁以及日本人的嘲笑歧视,令鲁迅先生真正懂得了“弱国寡民”的含义。大清学生初到日本时,拖着自以为“国粹”的大辫子,被日本国那些自视甚高者称作“支那猪”。有骨气的青年人纷纷要求剪掉这条象征着耻辱的辫子,却受到清政府派来的学监的严辞拒绝。鲁迅先生不管那一套,甘冒被除名的危险,毅然上街去剪了辫子,还拍了“断发照”作为留念,以表达自己同旧传统的决裂。

   从东京的弘文学院到仙台的医科专门学院再到《域外小说集》的出版,鲁迅先生一直在苦苦
探寻着富国强民的道路。最终,他选择了文学:“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自此,先生就走上了一条思想启蒙的救国道路。

   1909年,鲁迅先生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先后在浙江两所学堂担任教员。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先生应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的邀请,在教育部任职。风起云涌的大革命并没能持续多久,袁世凯上台后大搞恐怖统治,捕杀革命党人,先生迫于时局躲在绍兴会馆里抄古碑,读佛经,以此向专治的统治者做无声的反抗。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先生迎来了他第一个创作高峰:1918年4月《狂人日记》、8月《孔乙己》、1919年4月《药》、1921年1月《故乡》、12月《阿Q正传》……同时,积极参与争取自由平等民主的斗争。女师大学生风潮中,他坚决站在学生们一边,与同学们并肩作战,反抗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残酷迫害。而在随后发生的“三·一八”惨案、“五卅”运动、与“学衡派”的论战中,鲁迅先生都显示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力量。他撰写的许多篇文章像匕首、投枪,直指反动派的要害,因此也受到当局的迫害,不得不南下避难。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鲁迅先生担任国文系教授,讲授中国文学史和小说史,为此而撰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略》也成为日后从事学术研究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1927年先生来到上海,从此开始了职业文人的生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上海,是当时的革命中心,又是各种势力纠缠斗法的“道场”,先生身处其间,自然免不了与那些“御用文人”打笔仗。这期间,先生作了大量的杂文,编成《三闲集》、《二心集》、《集外集》等出版,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成为那个时代最响亮的音符。

   鲁迅先生笔锋所指的,不仅仅是当时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以及令人痛心的国民性问题,鲁迅同样感到痛心疾首。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而对于国民的麻木不仁、自私自利等不良品质,鲁迅也用了大量的笔墨进行剖析。有人曾写道:“……我看,全中国人的大半好比一只熟苹果,外面尽管红是红,绿是绿,青是青的,饱满得很,而且颇惹喜欢哩!按其实,其心早已烂得只剩一包脓了。……偏偏有这个鲁迅,看准了,把这只苹果心里烂出来的脏东西,使劲一刀挖了出来共同欣赏。从此鲁迅,你个鲁迅……真真鲁迅……”

   1936年10月19日凌晨,鲁迅先生走到了自己人生之路的尽头,带着人生的凄风苦雨,在启明星升起的凌晨离开了人间。先生在遗嘱中写道:“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可是,人们怎么能够就这样轻易地忘掉自己民族最优秀的精灵呢?
   如何评价鲁迅?鲁迅只是一个文学家吗?鲁迅先生死后,当时左派文人的主将王瑶曾写过一篇具有一定权威性的长文,文中说:
   “把鲁迅先生仅只是视为一个文人是污辱了鲁迅,至少也是不了解鲁迅……鲁迅从来没有单纯地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文学家,别人当然也不应该这样了解他;虽然在中国新文学的成长中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必然地占着极重要的地位的。”

   那么,如何全面地认识鲁迅?也许以下的文字大致可以反映他的全貌:
一,鲁迅的青年气。
   对于鲁迅先生的死,我们觉得是死了一位青年,一位勇敢的斗士。二,鲁迅的思想。他的思想影响于我们的太大;我们有许多思想,自己觉得仿佛是自己的,但却是受鲁迅思想的影响而来的。三,鲁迅的人格。他既忠实又勤勉。四,因鲁迅之死而想到中国人才之少。在鲁迅50岁的时候,他曾自己开过一个著译书籍的清单,在一度清理之后,他不禁感到自己工作的空虚。他尚且还自认空虚,我们应该怎样呢?——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工作!参见《清华人看鲁迅》,黄延复,《南方周末》2001?5?1。

   
必记名言

1?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会有的。

4?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5?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6?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7?我们应将“名人的话”和“名言”分开来的,名人的话并不都是名言,许多名言,倒出自田夫野老之口。因为没有钱,就得寻不用学费的学校,于是去到南京,住了大半年,考进了水师学堂。不久,分在管轮班,我想,那就上不了舱面了,便走出,又考进了矿路学堂,在那里毕业,被送往日本留学。但我又变计,改而学医,学了两年,又变计,要弄文学了,于是看些文学书。

8?无论是学文学的,学科学的,他应该先看一部关于历史的简明而可靠的书。  

9?人总有一种理想,一种希望,虽然高下不同,必须有个意义。  

10?凡活着而且生长者,总有希望的前途。  

11?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不过事在人为,比空等天赋的天才有把握。这一点,是泥土的伟大的地方,也是反有大希望的地方。  

12?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总要历些风险。

1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14?孩子初学步的第一步,在成人看来,的确是幼稚、危险,不成样子,或者简直是可笑的。但无论怎样的母亲,却总是恳切地希望,看他跨出这第一步去。

附1:鲁迅自传



   鲁迅,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父亲是秀才;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但在父亲死掉之前,已经卖完了。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但还勉强读了三四年多的中国书。
面翻译,也作些/论文,设法在刊物上发表。直到一九一○年,我的母亲无法生活,这才回国,在杭州师范学校作助教,次年在绍兴中学作监学。一九一二年革命后,被任为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但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