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的美术教案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为自己喜欢的儿歌配画。

  2、能够根据所选的儿歌内容进行配画、画面自由大胆,色彩和谐,构图合理。

  3、通过感受儿歌,给儿歌配画,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增进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构图,画面主体突出,色彩和谐,画面完整。

  2、能够根据儿歌构思画面。

  教具学具:

  儿歌配画作品,画册或图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儿歌,导入并板书课题。

  二、发展阶段:

  1、出示儿歌:拔萝卜,再出示配画后的拔萝卜儿歌,欣赏比较,从中让学生了解为儿歌配画可以让儿歌更有趣,更能吸引大家,也便于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儿歌的内容。

  2、欣赏儿歌图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儿歌的趣味,认识和了解画面中色彩的搭配,画面内容的构图安排,等等。

  3、小组交流讨论:自己想为哪首儿歌配画,画什么,怎样画?

  4、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5、展评:

  6、板书设计:

  儿歌变画

  三、教学反思:

  本课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喜爱的儿歌画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画,大胆发挥创作能力想象能力,按照儿歌的内容有目的地进行绘画,增强学生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对文字的感受融入绘画表现中。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2

  小学二年级的美术教案

  第1课 影子的游戏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2)技能目标: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并进行创作。

  (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并保护五彩斑斓的世界。

  教学重点: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教学难点: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并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教具:剪影作品课本画笔作业纸

  学具:课本寻找影子的造型画笔作业纸

  教材分析:本课所学的内容《影子的游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第二册第一课美术教材,是属于造型.表现课。由于该课是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因此本节课我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兴趣。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并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造型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体验的学习方式是多姿多彩的,本节课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影子,感受影子,并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认识影子并用一至两种方法表现影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在投影仪下任意摆弄小手,让他们无意识地发现屏幕上有影子。

  2.教师在投影仪下摆弄手势,吸引学生兴趣。

  提问:1.小朋友们看到屏幕上有什么?谁能告诉老师它叫什么名字?(屏幕上有各种动物的图案,他们叫影子。)

  3.影子是什么颜色的?——黑色

  3.让学生在灯光下摆弄小手。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在灯光下也有影子。)

  【评析】学生无意中发现屏幕上有黑乎乎的东西在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投影仪下摆弄手势,使学生们发现黑乎乎的手还能变成各种小动物,这样学生们发现了影子,并对影子产生了兴趣。紧接着让学生们在灯光下摆弄小手,是他们进一步发现了除了投影仪在灯光下也能有影子产生。

  (二)讲授新课:

  (1)游戏:1.让学生到操场上找影子。讨论并交流自己找到了哪些影子。(有树的影子、花的影子、教学楼的影子、人的影子等等)思考: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是如何产生的?他有什么特点?2.让学生带着问题到阳光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或利用形体组合成各种造型。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发现了影子,它是光照在物体上,在物体的背面就产生了影子。它的特点是有光有物就有影子,影子永远在被照物体的背后。

  (3)请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如何才能把影子留下来?师:我们发现的影子千姿百态,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材料以小组的形式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形式表现影子。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小朋友想的办法最多,最好。

  (4)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比赛

  (5)小组代表发言并展示作业,教案《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

  (6)教师示范如何画影。(用简笔画形式快速表现。)

  范画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边说边画,小朋友们刚才在阳光下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和造型,小朋友们的背后都产生了影子。

  范画2.小朋友们都了解了影子的特点是永远在被照物体的背后,那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老师这么画对吗?

  思考:如果太阳在上方它的影子在哪里?通过进一步强调影子的特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初步掌握影子的画法。

  (7)欣赏课本范图,介绍不同形式的表现方法,教师讲解并示范如何用黑色腊光纸剪影。

  【评析】教学的实施环节,主要以学生的体验学习为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固定静止的教材为形象生动的游戏。通过找影子,在阳光下做各种造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并初步掌握影子的规律和特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了把影子留下的各种表现形式。教师通过直观的简洁的范画,让学生不仅初步掌握了如何画影子,还加深了对影子特点的理解,并能举一反三,正确地画出了各方向的影子。这样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体验,口语交流的体验,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目标。

  (三)学生作画或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布置作业: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影子。

  (四)讲评,欣赏学生作业:

  1.欣赏学生作业。(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业)

  2.学生自评、教师讲评。

  3.简单讲解画面的安排及添画创作,使之变成主题画创作画。

  (1)教师出示范画1,进行添画示范并讲解。小明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做操,天上飞来了小鸟与他做伴。

  (2)学生在自己的作业上进行添画使之成为主题画。

  五.影子的知识拓展、延伸。

  1.介绍一天中人的影子的变化。让学生观看自然动画片,画面上可爱的小叮当在不同时间段,在阳光下产生不同的影子变化。使学生们了解一天中人的影子的变化。

  2.介绍皮影戏。学生观看皮影戏片断,了解何为皮影戏,皮影戏也是利用光和影的原理来制作的。

  【评析】通过观看自然科教片影子的变化,使美术学科与自然科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从自然学习的角度认识影子现象,并能用美术形式表达自己对影子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通过介绍、欣赏皮影戏使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皮影戏有了初步的了解,使本课的教学内容得到了拓展和升华。

  教学后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动。该课教学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室外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个性,创设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情境。以游戏寓于教学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主动性得到培养。该课主要把握两点:1.以生为本,师生互动。在新的教学理念、课程标准指导下,建立充满活力,室外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互在游戏中,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此点为该课的一把握点。2.科技知识与趣味性相互融合。该课的又一把握,即将趣味性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游戏中实践认知,在活动中发现、了解知识规律和特点,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本课与《老牛和小牛》、《奔跑的动物》、《泥塑大象》组成了一个教学单元,以各种造型方式,由静到动地表现可爱的动物。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们平时都十分喜欢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可爱的小猫咪,更是许多小朋友乐于表现的对象。学习表现猫的各种生活习性、可爱的姿态、警惕勇敢的神情等,学生的积极性是很高的,这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在教材中展示了表现猫的各种活灵活现的学生作品,有的大胆运用各种涂色方法,有的巧妙利用有色纸,有的表现白天或晚上的猫的神情……这些作品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表现提供帮助,使学生在充分欣赏感知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激起强烈的创作欲望。

  实际上猫也一直是画家们乐意描绘的对象。在教材中就安排了国画大师潘天寿、黄胄的猫作品,造型简练生动、专注神态毕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课后学生探究用国画方式表现猫埋下了伏笔。

  2.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表现千姿百态的猫。

  难点: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课前准备

  (学生)猫的图片、颜料、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猫的图片、示范作品、课件、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辨声揭题。

  (1)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大胆猜,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当学生听到猫的叫声“喵……喵……”而猜出猫时,教师随即揭题。

  2.回忆交流。

  (1)回忆: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猫?听到过哪些有关猫的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猫是怎样的?

  (2)学生分小组交流后,选派代表汇报。

  3.讨论分析。

  分小组抽签讨论以下问题并汇报: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课件播放猫的头部、躯干、四肢、尾巴等。)

  (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课件随机播放猫头的特写镜头。)

  (3)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课件播放猫的毛色图片。)

  (4)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课件播放相关画面。)

  4.欣赏感悟。

  (1)播放《猫和老鼠》等有趣的动画片片段或图片,体会猫的各种不同动态造型和夸张造型,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2)展示潘天寿、黄胄等画家画猫的作品,欣赏体会生动的瞬间猫的神态。

  (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创造性的表现。

  5.练习体验。

  (1)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猫。

  (2)教师巡视辅导:从构图饱满、主题突出、情节生动、色彩鲜艳等方面予以指导。

  6.交流评价。

  (1)给自己的作品编小故事,小组间讲述交流。小组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全班展示。

  (2)课后鼓励学生模仿《猫和老鼠》自编连环画小故事。

  四、相关资料

  1.关于猫的趣味小知识。

  猫有230根骨头,比人多24根。猫的听觉比人和狗灵敏。相对身体尺寸而言,猫有比任何哺乳动物都大的眼睛。猫正常的脉搏每分钟大约110至170次之间。猫正常的身体温度大约是39℃。猫的垂直跳跃高度能达到自己身体高度的5倍。猫的鼻纹是惟一的,没有任何两只猫的鼻纹是一样的。猫对女人的反应大于男人,原因是女人声音的频率比男人更高。家猫的奔跑速度每小时大约是55至60公里。猫是最爱睡的哺乳动物,一天中大约有16个小时在睡觉。

  2.猫捉老鼠、爱吃鱼的秘密。

  猫是捉鼠能手早已家喻户晓,猫爱吃鱼也可谓众所周知。但猫为什么要捕捉老鼠、爱吃鱼,这个秘密就不能说人人皆知了。老鼠这种动物,体内含有一种能提高夜间视力、叫牛黄酸的物质,而一向善于在黑夜活动的猫却没有这种物质,如果猫的体内长期得不到牛黄酸的补充,那么,这只猫就会丧失夜间视觉的能力。猫为了补充“营养”,摄取牛黄酸,保留它夜间活动的习惯,就必须大量捕捉老鼠。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分析,发现鱼肉中也含有大量的牛黄酸,这也是猫爱吃鱼的原因所在。

  3.猫的感情。

  猫的情绪变化很丰富,虽然猫不能笑,也不能哭,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也能体察到它的喜、怒、哀、乐。高兴时,耳朵扬起,胡须放松,瞳孔没有变化,尾尖抽动。发怒时,两耳直立,向后摆,耳尖向里弯,瞳孔缩小成一条缝,胡须向前竖起。要争斗时,瞳孔放大,两耳平伸,胡须向两边竖起,尾巴拍打地面,前肢伏地,随时准备跃起。要求主人爱抚时,两眼欲闭,尾巴晃动。注意观察猫的情绪变化,对养猫者很重要,以防与猫耍斗时被抓伤,特别是在训练时,能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训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4

  教材分析:

  本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种类的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设计造型能力。教材中展示出画家毕加索《坐在柳条椅子上的朵拉马尔》,目的是引导学生感悟画面中不同种线条合理组织给人带来的美感,感受画家非凡的创造力。《苗族蜡染图案》线条流畅,既有秩序又有变化。给人以装饰的美感。教材还选择了一些不同内容的学生作品,给师生比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学生在作画过程中也可以参考。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知识与技能)

  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2、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过程与方法)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种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寻找线条,故事导入

  1、小蜗牛去奇妙的旅行,邀请四个小朋友陪同,谁愿意呢?展示小蜗牛爬行的痕迹,引出四种不同的线条,导出课题。

  2、学生分组到前面找到的线条,说出名字?(直线、曲线、折线、弧线、螺旋线)不同线条给人不同得感受。出示课件

  3、小小的线条真神奇,能变换出这么多种,今天我们就用这些会变的线条上一节有趣的绘画课。

  4、课件欣赏:建筑物、动物身上的线条

  二、描绘线条

  1、刚刚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线条:直线(建筑)挺拔、曲线(雪景)飘渺、折线(建筑)坚硬、弧线(彩虹)柔美、立交桥(螺旋线)旋转。看来线条还真是到处都有。那么,你能不能试着画画呢?

  2、比一比,看看哪一组画的最棒。

  3、进行小组评比。

  三、应用线条

  1、线条千变万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来说说我们在利用线条的时候,怎样进行排列?

  2、播放课件:

  (1)欣赏线条动画“神舟七号”飞行。

  (2)欣赏艺术作品:线条肖像画:毕加索的作品《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看看艺术大师是如何运用这些线条的。

  (3)《苗族蜡染图案》

  有秩序、有变化、线条流畅,给人以装饰美感

  小结:线条既要有不同种类的变化也要有一定的秩序才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好,那我们作画得时候也要注意这几点。

  四、表现线条

  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学生作品,你能画出这么多有变化又很漂亮的线吗?那就要同学们多练习啦!这节课我请同学们当一回设计师,你们自己设计喜欢的东西用会变的线条来装饰衣服、陶罐以及很多各种各样得物体。

  五、展示作业

  1、学生自评互评:哪一幅作品线条比较突出?为什么?哪一幅需要改进?

  2、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认识了线条朋友!它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还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5

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美术教师,该班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但在绘画,动手过程中还缺乏大胆想象创造,这些方面有待提高,学生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

  二、教学目的任务

  1、通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

  3、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

  1、灵活运用工具材料,进行绘画和工艺制作。2、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

  四、个人教研专题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习学习习惯意识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开阔的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探究, 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 在玩中学, 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一)、教师方面:

  做学生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讨论、去创作,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展示作品。

  (1)、做好课前准备,精心制作教具。

  (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大胆创造,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3)、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4)、灵活改进示范过程的传授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5)、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少而精,并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6)、拓展教学思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学生方面:

  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及所学知识 ,动脑筋制做作品,学会合作,并妥善保存自己的设计作品。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6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的发展已慢慢地从幼稚走向成熟,他们的心理情绪容易动荡,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自己无法克服的阻碍和困难时,极易产生一种紧张、焦急、胆怯的情绪。因此,我将针对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勇敢的我》的美术教学设计中,正面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目的就是为了能使他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一些令自己感到紧张、害怕的事情,这很正常,在人的一生中也在所难免。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能勇敢地克服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

  二、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一节“造型、表现”领域课程,美术学科本体的技法重点主要是采用各种绘画材料,让学生学会观察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特征,并引导学生勇敢地把自己的所观、所想大胆地画下来。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以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探讨方式,使学生在循循善诱中,明白“勇敢”到底是什么,大到见义勇为,不怕牺牲,小到对日常生活中困难的克服。并通过教学,最终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没有人天生就是勇敢者,我们每个人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才会从原本的胆小、懦弱变得勇敢、坚强。所以本课从课目到教学环节设置、作业方式都考虑到德育的暗示作用,让学生既获得知识,又陶冶性情。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勇敢的自己,学会对人物动态特征、表情特征的观察与描绘。

  2、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及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四、教学重点:

  学习观察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特征,并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难点:

  对胆小及勇敢的人物表情和动态特征进行大胆夸张和描绘。

  六、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

  1、师生交流,增进了解。同学们,今天上课老师有件事情请大家帮忙,老师最怕疼了,可是我最近长了一颗小虫牙,医生说必须拔掉,我应该怎么办呢?(勇敢面对。)那么,你们觉得自己是勇敢的人吗?认为勇敢的同学请举手。真不错,你们做过哪些勇敢的事儿呢?当你遇到困难时是怎样的心情?能告诉老师吗?(学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每个人都会遇到令自己感到紧张、胆怯的事情,特别是第一次做的事情,这其实很正常。可如果不去勇敢地面对它们,向紧张和胆怯挑战,就会导致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做不了;本来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却达不到好效果。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画面。

  3、好!我们今天就来以这些勇敢的人为榜样,学习第8课《勇敢的我》。

  (二)讨论评述(欣赏):

  1、师:在我们的美术书中有三幅表现“勇敢的我”的作品。打开美术书第14页,看一看,你最喜欢哪一幅呢?为什么?(学生观察并思考。)

  2、共同欣赏分析(逐一欣赏):

  解决问题:(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与表现人物的表情和动态特征。)

  仔细观察勇敢的“我”表情有什么特点?其他人呢?(在黑板上示范画人物特征)

  3、我们再来看看一些其他的画“勇敢的我”,好吗?你们有信心画得比他们勇敢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观、所感、所想大胆地画下来,通过画笔,再一次感受自己勇敢时的心情。并提示学生可以对作品的造型和色彩进行大胆地想像与夸张。

  (三)创造表现(创作):

  1、学生开始创作表现,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2、对有新意的作品及时进行表扬、展示,以给其他同学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展示交流(评价):

  1、师:同学们,你们“勇敢的我”都画好了吗?举起来让我看看,好吗?

  2、师:看看谁最勇敢,愿意第一个上来,给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介绍“我”在做什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人物的表情和动态有什么特点?)

  3、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作业进行自评和互评,说一说自己的成功之处,找一找别人的闪光点,互相也提出有创意的修改意见。

  七、课后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重、难点:

  1、设计方法。

  2、拓展思维。

  教具学具:垫板、尺子、铅笔、剪刀、牙签、橡皮泥、纸盒、彩纸等。相关欣赏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课题

  实验游戏:取自然课的纸口杯与线制成的电话,请俩生表演打电话。

  揭示课题:奇妙的电话机

  二、讲授新课

  1、设计原则

  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2、师示范设计一款喇叭花电话机,生纠正,引导生认识到设计原则:造型新颖的同时要满足听、说、拨号的基本功能。

  欣赏达利作品《虾形电话》、《唇形沙发》等,“是否符合新与用的设计原则。”

  3、设计方法

  分析作品:唇形沙发、彩色热水瓶、一个超现实的房间

  问题:“它是一个沙发,它象什么?”(嘴唇)“人的嘴唇是这么大吗?”“它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成沙发的。”(夸张)

  “这一组彩色热水瓶圆圆的瓶盖、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企鹅)它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变形)

  “它是怎么设计成一个房间的?”“想想设计师是怎样设计的。”(把人的脸通过夸张、重组的方法设计成一个特别的房间。)

  “设计师从哪里寻找设计资料的?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种自然物,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设计电话机。

  4、设计材料

  问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指生答。

  5、讨论交流

  “我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话机,它有什么特点。”

  三、学生创作

  四、展示作品:以打电话的游戏方式介绍自己的设计,交流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五、收拾整理: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六、课后拓展:收集有关电话机的资料。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新颖的电话机。

  七、板书设计

  奇妙的电话机

  八、教学反思: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8

  教学目标:

  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妙礼物,南方的孩子们对雪是充满好奇和神秘感的;而对雪的认知更是甚少。如何引导他们从自然科学角度、用视觉、听觉、色彩去感受雪的世界,去探索雪的魅力。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大胆表现、敢于创新、并能围绕雪的主题,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利用各种方法、材料进行实验,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用雪的资源来造福人类,是这节艺术课的人文主题及知识技法主题。

  课前准备:雪景动画片剪辑、雪的形成幻灯片等等,将教室布置成冬天的气候,中间放着一个假雪人。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雪的图片资料、鼓励家长参与和设想“我给雪来提意见”。

  教学重点:观察、探究雪的世界,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结构:

  1、雪花的飘落。(认知、感受)

  2、雪花的形成。(探究、思考)

  3、雪花的表白。(欣赏、表现)

  4、雪花的魅力。(展示、创作)

  5、雪花的畅想。(幻想、交流)

  教学过程

  (1)、雪花的飘落(认知、感受)

  老师套一个大纸壳,装扮成一个大雪人出来;手里撒着碎纸片,轻轻地随音乐舞起来。要求师生一起舞动。(音乐选择《雪绒花》)

  师:“你们看这些像什么东西飘下来。” 生:“像雪花飘下来。”

  师:“你们见过雪吗?”生:“没有。”

  师:“那老师带你们去看雪是怎样的。”(屏幕展示雪的世界画面)

  师:“现在你们把收集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多一份参与和关心)

  师:“你们能形容雪的形状是怎样的?雪有味道吗?雪的颜色呢?雪是怎样落下来的?落下来后它们到哪去了呢?(共同探讨)

  2、雪花的形成。(探究、思考)

  师:“你们想知道雪是怎样形成的吗?”生:“想!”

  (幻灯片投影了解雪的形成)

  师:“现在你们清楚雪的形成了吗?谁来述说一下过程?

  (了解学生认知的程度,用孩童的视觉接触科学世界。)

  师:“你们觉得雪美不美?美!但是它也有不美的时候,你们看一个小女孩在雪地里的悲惨遭遇。”(屏幕展示油画《卖火柴的小女孩》、《草原英雄小姐妹》、、、、、)

  师生在边欣赏画面和音乐同时,边共同探究雪对人类是否有危害,我们能否借“废旧利用”的模式,把雪变成造就人类的话题展开。

  3、雪花的表白。(欣赏、表现)

  师:“现在我们都是小雪花,都来说说自己为人类能做什么。”

  (比一比谁的想象能力最精彩)

  师:“刚刚小雪花告诉我,谁跟它交朋友,谁的梦想就最快实现。”

  师:“我们赶紧和小雪花一起学唱歌、跳舞,它就开心了!”

  学习歌曲《下雪了》——

  1)模仿老师拍2/4、3/4拍子节奏。(复习旧歌感受拍子)

  2)欣赏范唱歌曲《下雪了》,要求听出几拍子?

  3)模唱《下雪了》歌曲。(采取师生分句唱,难点教师唱。)

  4)完整唱一遍歌曲。(要求有表现雪的意境情绪)

  4、雪花的魅力。(展示、创作)

  在学会歌曲基础下,要求自由表现歌曲。分四个小组展示:

  美术组:共同画一幅心目中的冬天景色。

  音乐组:边唱边打扮假雪人。(利用身边的衣物资源)

  科学组:说一说用什么材料模仿雪花最象。

  戏剧组:用表情表现气象的晴、阴、多云、暴雨,用造型表现雪花的飘落。(展示完互相评价优、缺点。)

  5、雪花的畅想。(幻想、交流)

  (观赏雪给人类带来的欢乐景象:冰雕、溜冰场、滑雪场、冰激凌等)

  师:“ 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雪花这么多的知识和内容 ,雪有时是我们的敌人有时也是我们的朋友,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知识就能随心所欲,敢叫日月换新天。你们敢不敢“我给雪来提意见”?老师先给“雪”提:能不能把雪多飘到非洲国家,那里的人们和土地长期缺水干旱,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过上好日子。”

  引导学生发挥童真幻想:如让南方也下雪、把雪存储起来运到每年受灾的地区、冬天不要下太多雪、想借雪花捎个信给圣诞老人。

  最后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和父母一起共同完成,制作一盒雪糕。

  返校后汇报制作的过程。

  (在《踏雪寻梅》的歌曲中走出教室。)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5—10件左右对称的物体。

  2、能够用对印的方法表现2—3幅作品。

  3、了解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

  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说出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

  2、是否能留心观察对印作品产生的肌理效果。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笔、抹布、水罐等工具材料。

  (2)教师准备与学生一样的材料及范画。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制作过程图,鼓励学生在纸上试一试,之后,可以让学生交流在诗作中遇到的困难,大家一起帮他出主意,主要谈谈,什么情况下印的很清晰,什么情况下不容易印清楚,同时教师可以举例相关学生作品。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那些物品适合用对印的方法来表现,除了书上的,你还能举出那些?

  活动二:

  教师示范:调色,绘画,对印。

  学生在正式的作业纸上练习。(由学生对颜料及水分的控制能力有差异,气候情况对作业效果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晴朗的天气,颜料干得很快,动作稍稍慢一点就印不出来了,因此建议老师让孩子使用水粉颜料,调色过程中尽量少加水,并且,可将作业纸裁得稍小一些。)

  活动三:

  学生作业展示,请学生谈谈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及自己是怎样解决的。

  收拾与整理

  第二节

  活动一:展示学生上节印制的作业,让学生将作业拿得远一点,“看一看,想一想,我印出来的东西象什么?”然后进行添画。构图有缺陷的,用添画来补救;形象不清楚的,用添画使它具体;色彩不丰富的,用添画来点缀。可以直接用笔画上去,添画的时候注意对称。

  活动二:

  展示作品,欣赏学生及教材上的作品、图片,让学生谈谈感受,如:平衡、完美等等,学生所说的与对称相关的都予以肯定。另外,在对印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偶然的、奇妙的效果,可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欣赏。

  活动三:

  有目的的创作一幅对印作品,再进行添画。收拾与整理:将工具洗干净,将桌子擦干净。

  课后拓展:将作品制成卡片送给师长或朋友。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10

  一、设计意图:

  《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对于艺术领域,目标之一是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的事物,大班要乐于想别人介绍所发现的美的事物。所以我选择了树林作为美术活动的内容,因为树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校园里、马路旁、公园里,是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所能触及的东西,而树林的变化有着季节的特色,色彩最为丰富。这一设想来源于有关秋天的主题活动,孩子们看见秋天的树林有着红、橙、黄、绿不同的色彩时所表现出来的惊喜和感动让我想到了这一活动,秋天的树林有着这样的色彩,那么其他季节呢,树林总有它独特的季节色彩,那么我们何不用最为简单的方式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表达出来呢。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季节树林中色彩的变化,并用点画的方式表现色彩渐变交替的层次感。

  2.初步尝试用两种颜色调和产生其他颜色,发现色彩变化的秘密与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画有树干的底稿、调色盘、毛笔、颜料人手一份

  2.白板课件

  四、 活动过程

  (一)观赏照片,寻找树林的色彩(感受色彩的变化)

  1.出示图片“树”

  这是什么?

  一棵树是树,那么许多许多的树在一起可以变成什么?

  你们觉得树林应该是什么颜色的呢?

  2.出示图片“小蜗牛”

  有只小蜗牛也想知道这个答案,于是它背起自己的小房子去寻找树林的色彩,我们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吧。

  图片1:春天的时候,小蜗牛找到了哪些颜色呀?这些绿色都是同样的绿色吗?这些色彩是从哪来的?树林还会有什么色彩呢?小蜗牛继续找……

  图片2、图片3:花开的季节,树林里的色彩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树林里变成了这样的色彩呢?

  图片4:小蜗牛继续寻找,这一次又找到了什么?什么季节来了?秋天还会有其他的色彩吗?

  图片5:跟你们想的一样吗?漂亮吗?

  图片6:整体出示前面的所有图片,欣赏四季树林的色彩,教师配乐讲述:小蜗牛来到了树林,他发现小树发芽的季节,树林里有嫩嫩的黄色、新鲜的绿色;花儿盛开的季节,树林里出现白色、玫红,还有温柔的粉色和浪漫的紫色;秋天到了,一阵秋风吹来,树林染成了金灿灿的黄色、火辣辣的红色和暖暖的'橙色。

  图片7:可是,当冬天到来的时候,树林变成了什么样?树林里美丽的色彩上哪去了?看了这个画面你是什么心情?

  (二)为树林送上色彩(技法绘画兴趣,了解画法)

  小蜗牛的心情跟你们一样,于是它打开了自己的颜料盒,想要为树林送上美丽的色彩。找一找,小蜗牛的颜料盒里藏着哪些颜色?(在电子白板屏幕上操作,拍打调色盒,找出绿色和黄色)

  1.第一层点画:(了解点画的技法)

  出示绿色的色点——小蜗牛用绿色的颜料为树林里的小树点上了绿色。(鼓励幼儿伸出小手一起点画)

  2.第二层点画:(了解分层次上色的作画方式)

  出示黄点——它又用黄色继续为小树点上色彩,填补空白。

  3.调色

  他再也找不出其他的颜色,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能不能用这两种颜色变出更加丰富的色彩来呢?看看小蜗牛是怎么做的——出示课件效果(把黄色的色块和绿色的色块重叠,出现调和后不同的绿色)。

  4.第三层点画:他用这些变出来的色彩,为树林点上满满色彩。

  (三)幼儿作画

  你们愿意帮助小蜗牛一起为树林送上美丽的色彩吗?

  1.介绍材料和作画方法

  出示摆放好材料的桌面照片:看看我们需要用到哪些工具?

  毛笔——怎么用?(躺下,点画)

  颜料盒——有几种颜色?(两种,一样一样的为树林点上)

  水桶——什么时候用?(点完一种颜色,洗一洗毛笔再蘸另一种颜色)

  最后动动脑筋,用你找到的颜色变一变,看能不能变出更多的色彩为你的树林填补空白。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作画,教师酌情进行个别指导。

  (四)展画、评画

  1.将幼儿作品布置在展板上,请先画好的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一下。

  2.集体欣赏:

  问题(1):你最喜欢哪一片树林?(选择一幅作品)

  问题(2):这可能是什么树的树林?(根据生活经验与画面匹配联想)

  问题(3):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发现的?(根据画面色彩推测)

  3.请小作者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看看好朋友猜的对不对。

  (五)结束

  小作者们自由的跟好朋友分享经验,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11

  第九课 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运动中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想不想知道他们"六一"节排了什么节目?

  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快乐的舞蹈》!

  (出示课题)

  二、引导回答

  1、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好吗?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生表演舞蹈)

  三、综合体验

  1、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2、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3、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4、(音乐声停止)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5、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生模仿自己观察到的动作)

  6、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7、师在黑板上示范。

  8、师小结: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9、生作画。

  四、赏析评述

  1、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2、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3、播放音乐,学生继续作画。

  五、交流评析

  1、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4、同学们!想一想,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六、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来!

  《快乐的舞蹈》一课旨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充分利用所掌握的形色知识和方法进行感性表现,充分宣泄他们的快乐情绪。能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舞蹈声中画一副快乐舞蹈的图画,并在绘画中感受舞蹈的快乐。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1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利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一个会转动的简易玩具。

  2、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

  教学重、难点:

  1、启发学生研究、发现玩具会转的原理。

  2、鼓励学生制作出有创意的会转的玩具。

  教具学具纸盒、吸管、小瓶盖等材料及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授新课:

  1、导入:

  看书中的作品图片,相互讨论:这些玩具为什么会转动?

  2、新授:

  师介绍风车及陀螺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看一看,找一找:在你带来的材料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风车和陀螺?其它的材料又能做出什么会转的玩具?

  作业要求:请用你喜爱的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出一个会转动的小玩具,并用画、剪贴等方法进行简单的装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将自己做到的玩具进行实验,比比谁的玩具转得久,转得快,转得稳。

  五、拓展:回家去寻找更多会转的玩具,请家长一起研究玩具会转的原因。

  六、板书设计

  会转的玩具

  教学反思

  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思中研。由于像纸风车这样的玩具大多在幼儿园做过,可以让学生间相互学习。不会制作的,可以让学生利用拆解的方法探究制作方法。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各式菜肴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彩泥制作“菜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菜肴”的制作方法,运用团、搓、压、切等彩泥制作方法表现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彩泥制作,感受彩泥带来的创作乐趣,养成作业时细致耐心的态度和习惯。

  重点:把自己想象的菜肴或记忆中的菜肴的造型和色彩大胆表现出来

  难点:作品是否有所创新,色彩的搭配和大胆有趣的造型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喜羊羊村要举办美食节,想聘请小朋友去做厨师,还寄来了招聘启事。招聘启事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羊村的村长,村里要举办“美食节”啦!我们想聘请几位能干的小厨师,成为村里的大厨师,但是首先要通过考核,考核题目:请你“做一道拿手‘菜’”!

  二、联系生活,展示美食图片,享受视觉盛宴

  为了让我们的小朋友们在这次厨师大比拼中发挥出自己最出色的本事,羊村长还特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灵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村长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美味的佳肴,欣赏各式美味菜肴,唤起记忆

  这些菜看上去很美很诱人,你吃过吗,知道叫什么菜名吗造型:块状的、条状的、丁状的等,还有鸡鸭鱼等形状以及各式各样的蔬菜和点心形,丰富多样。

  色彩:色彩鲜艳,搭配漂亮,让人看了就想吃。

  三欣赏绘画、彩泥制作作品,感受其他表现形式

  1、请同学们欣赏。

  农民画作品《厨房一角》,用非常夸张的色彩表现出了一道道的菜肴,具有浓烈的农家生活的味道。

  2、欣赏彩泥作品

  鱼肉类、青菜类、面食类

  师:这些菜用什么做的?漂亮吗?为什么?

  学生:色彩鲜艳。摆放的很漂亮。形状美丽。

  总结出一盘“好菜”的特点:

  1)、色彩鲜艳

  2)、造型美观

  3)摆放漂亮。

  你觉得哪个菜最漂亮?摆得最有特色?为什么?

  四、学习制作的方法

  复习泥工的基本制作方法:切、搓、揉、捏、团、压等,讲解示范螃蟹制作

  1)团泥制作身体

  2)搓粗条捏大钳子

  3)搓细条做螃蟹腿

  4)搓小球做眼睛

  五、美食节厨艺大赛

  欣赏了这么久,老师已经看到每个小朋友摩拳擦掌,已经迫不及待想大显身手了比赛要求

  1、用揉、压、搓、盘、切、拼接等方法制作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

  2、给自己做的拿手“菜”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请小朋友们帮羊村长评选出”小厨师“。

  我希望造型别致我希望色彩亮丽我希望装饰精美

  六、小厨师展风采

  将自己制作的拿手菜摆放在桌子上,老师和小组长帮助羊村长评选出色香味的“菜”造型的“菜”,色彩搭配的“菜”,最后授予这些小朋友为厨师。

  请每组的“小厨师”到前边来,全班掌声鼓励。欣赏他们的作品,请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童话故事形象,对童话故事形象艺术有所了解。

  2、通过图片欣赏,感受童话故事形象的特点。

  3、学生能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童话故事中的形象。

  重点难点:

  通过欣赏童话故事形象的风格特点,学会用线描的方式进行练习和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认一认、说一说: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的形象。

  师:同学们,这些形象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你能来说一说她们分别是什么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吗?(生交流)那你知道《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这些脍炙人口的童话故事都源自于那本童话故事集吗?

  生:《格林童话》

  师:你还知道哪些格林童话?

  小结:同学们,《格林童话》的编写者是格林兄弟,它是欧洲地区搜集得最系统,出版得最早的一部民间童话集。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民族色彩和时代色彩。共有216篇,于1812年出版,《格林童话》自问世以来,赢得了小读者的喜爱。在世界文学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童话世界(板书),去领略一下童话故事的趣味。

  三、教学流程

  1、欣赏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童话形象,从形象、色彩上说说喜欢的原因。

  2、师:在这些童话故事中,哪些形象你最喜欢?

  师:说得不错。你能说说它们给你怎样的感受吗?

  3、课堂讨论

  童话故事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等的形象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说童话故事形象的外形特征: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

  童话故事形象的颜色搭配有什么特点?

  在讨论中边欣赏边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从而使学生领悟出童话形象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4、设计练习:

  欣赏各种造型、色彩以及表现形式不同的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交流设计的想法,准备设计怎样的童话故事形象?

  通过怎样的表现形式来设计?可以根据自己的想像先画出草稿,再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选择最佳方案和最恰当的工具来表现。

  5、学生表现,教师指导

  6、展示评价

  请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的画,你喜欢谁画的,为什么?

  展示学生作品,通过自评、互评、点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二年级的美术教案15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起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花边,体会花边的秩序美。

  2。能描绘出或剪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花边纹样。

  3。在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刻苦、认真、细心的好学风。

  教学重点:

  设计好单元形,能用至少一种方法表现出较美观大方的花边纹样,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花边纹样描绘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风。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各种图案的图片,螃蟹图片6个。

  学生:彩纸、剪刀、水彩笔、各种瓶子、杯子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欣赏实物,接触花边。

  1。出示一块印有各种花边的围巾和一个有花边装饰的小包,让学生观察;

  2。说出共同特点:都有美丽的花边装饰。

  (二) 欣赏图片,寻找花边。

  1。《古代帝王画像》,让学生寻找花边。

  (领口、袖口、长袍、鞋子、坐垫、地毯等地方)

  2。《古代建筑》。

  (屋檐、墙壁、门框等地方)

  3。小结: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知道利用各种各样的花边来装饰身边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非常地华丽、精美。

  (三)寻找生活中的花边,了解花边的作用。

  1。师: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就有许许多多用花边装饰的东西。

  2。学生讨论,回答。

  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有这么多美丽的花边装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那么漂亮,那么精致,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美丽的花边》。(屏幕出示课题)

  活动二:寻找花边的规律

  (一)单独纹样

  1。(电脑演示)蝴蝶带着蝴蝶花边出现。

  2。问:这条花边是有什么组成的?(蝴蝶)

  3。(电脑演示)将单独纹样用框表示出来。

  4。定义:花边中重复出现的那个图案叫“单独纹样”。

  (二)一定的规律

  1。(电脑演示)出现另一条蝴蝶花边。

  2。问:有什么不同?(排列的方法不同)

  3。师用箭头表示出排列的规律。

  4。问:还有没有别的排列规律?(学生回答,师利用教具直观演示,并用箭头板画规律)

  5。小结: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善于用心,就能设计出多姿多彩的花边。

  6。问:是不是单独纹样只能是蝴蝶之类的图案?有没有别的图案可以当做单独纹样?

  7。学生讨论、回答,师出示教具。

  8。小结: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能给人带来美感的图案都可以当作单独纹样。

  9。快速欣赏多条花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活动三:

  讨论花边的绘制方法。

  1。学生回答,师补充。

  2。播放录像

  (1)橡皮泥制作花边;

  (2)毛芋雕刻成一个单独纹样后排列印成花边;

  (3)毛线编织花边;

  (4)复写纸画花边。

  (5)剪花边。

  活动四:

  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选择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制作一条花边。贴到瓶子或杯子上。

  学生作业。

  活动五:

  作业展评。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