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新文化背景、主要内容、评价。
②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悟历史的进步离不开思想文化的进步;历史的进步是大势所趋,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代代人不断的探索、努力。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突破方法:阅读教材、引入材料、问题探究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突破方法:情景创设、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观察《讲坛上的教授》
设问:
你熟悉或了解图片中的哪些人物?
这场有众多学者的运动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该怎样来看待呢?
重温历史:观看影视资料,概要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代表人物、指导思想和运动中心。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合作探究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灯片展示:《不合时宜现象一》、《不合时宜现象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归纳小结: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北洋军阀专制独裁,列强加紧侵略。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真正的民主政治。
思想上:
1)西方启蒙思想不断传入中国;
2)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合作探究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内容
灯片展示:鲁迅及作品《药》《狂人日记》片段、陈独秀有关德先生和赛先生言论、场景《陈烈女之死》、漫画《靠不住》、胡适作词《兰花草》、胡适与陈独秀有关新文学的言论
归纳小结: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核心)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合作探究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灯片展示:三则材料
辩论:新文化运动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归纳小结: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从性质、进步性、局限性三方面评价)
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灯片展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提问:十月革命是怎么回事?
教师点拨并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堂小结: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思想领域先后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新的思想潮流。请概括这几种思潮的基本主张及各派领袖们所进行的社会实践。
学生朗诵:《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群激情洋溢的人物》
课堂练习:略
整体意图:
创设情景是为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与他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探究的氛围中感受师生之间的和谐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自主归纳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反思,实践形成知识纳入自己的系统中,学生不断的进行体验,感悟,经历,认知,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材教学功能得到开发,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教法学法: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体验,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2、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治学方法和感悟历史的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理解、欣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