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庆丰农场学校 韩美艳
一、教学前端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几何语言,有一定的推理能力,好奇心强,有探究的欲望,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并运用所学推出新知。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敏捷性、灵活性比较欠缺,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和引导。
二、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七年级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概念和刚学完三角形全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来研究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为证明线段或角相等开辟了新的途径,简化了证明过程,同时也是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延续,是作图、计算、证明的重要工具,为今后的几何学习作好了铺垫,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画已知角的平分线的方法,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判定及初步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索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中培养几何直觉与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讨角的平分线的方法及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四、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判定并能初步运用,
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判定的综合运用。
五、教学策略分析:
1.教法选择: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我选择问题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相结合。
2.学法指导:巴甫洛夫曾指出:“方法是最主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因此学之有法,才能学之有效,学之有趣。根据本节课的特点,我在学法上指导学生:以探究、合作学习为主线,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预习检测
1.由作法可得△MOC≌△NOC的根据( )
A.SASB.ASAC.AAS D.SSS
2.为什么要以大于■MN的长为半径?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问:有一条蜿蜒的小路穿过两条相交在一起的公路和铁路,在小路上有一个村庄M,它到公路和铁路的距离恰好相等,你能找到这个村庄的具体位置吗?
(三)引导探究、提出猜想
探究1:已知,点P在∠AOB的平分线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
(1)由已知可得线段PD、PE的长分别是点_______到_____________的距离。你能说明PD=PE吗?为什么?
(2)如果改变点P在∠AOB的平分线OC上的位置,仍有PD⊥OA,PE⊥OB,PD与PE还相等吗?为什么?(请结合图形说明)
(3)通过以上分析、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已知,P在∠AOB的内部,PD⊥OA,
PE⊥OB,垂足分别是D、E。且PD=PE,
(1)P点在∠AOB的平分线上吗?你能说明为什么吗?
(2)在∠AOB的内部,有另外两个点P′、P〞,这两个点分别到角两边的距离也相等,那么这两个点是否也在P点在∠AOB的平分线上呢?为什么?
(请结合图形说明)
(3)通过以上分析、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结论与探究1的结论有什么区别?
(四)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解决导入时的实际问题。
(2)【基础知识扫描】
1. 如图1,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____cm。
2.如图2,∠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A.5cmB.3cm C.2cmD.不能确定
3.【例题演练】
已知:如图所示,∠B=∠C=90°,E是BC的中点,DE平分∠ADC。EF⊥AD。
求证:AE平分∠BAD
(五)畅谈体会,感受收获
请你谈谈学习这节课的收获。
归纳与总结: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的关系:
点在角的平分线上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必做:P22,3
2.选做:练习册P14,15
3.认真整理导学案,用红笔标注重点内容。
(七)板书设计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一、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
两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________
∴______
图形:
二、角平分线的判定
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
角平分线上
几何语言:∵_______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