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节水意识,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倡导节约的资源观。
二、教学重难点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视频《我国东部地区今夏南涝北旱》,引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2、空间分布:
【情景一】住在南方的农民伯伯,搬到北方种粮食,由于他对北方的水土情况不太熟悉,在种植的过程当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为他分析情况,并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1)他应该种植的是什么粮食作物呢?
(2)为什么要种植这种粮食作物?你可以图文并茂告诉农民伯伯吗?
【情景二】当农民伯伯种植小麦的时候,他发现这里的地形平坦有很多耕地可以利用,可惜的是水资源不足,干旱严重的时候,农作物甚至无法生长。
【小组讨论】(1)1、请结合右图为农民伯伯分析我国南北方水土配置的情况?并分析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2)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对策,解决问题。
【思维拓展】为什么要把水主要调到华北地区而不是西北地区?
3、时间分布:
【情景三】春天来了,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春雨贵如油”,农民伯伯准备播种的时候,刚好遇上了干旱,小麦迟迟不能发芽。
【小组讨论】
(1)为什么春季会遇上干旱呢?(通过看图指出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
(2)这种分布特点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利和不利方面)
(3)请为农民伯伯想想办法,并且说说你是怎样操作的?
4、结束:“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为后面“保护水资源”作铺垫)
四、板书设计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兴建水库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了解洋流的类型及其成因,大洋表层环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的 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表层洋流的分布的 教学建议
在 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为例,对比两大洋洋流的分布,找出分布的规律。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读《世界洋流模式》,归纳出世界大洋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环流分布规律。
关于海水运动形式的 教学建议
在课堂 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对海洋的了解说明海水运动形式。然后, 教师归纳出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在讲解波浪和潮汐运动时,可从能量来源、形成过程、产生的影响和驱利避害的措施几方面进行讲述。
关于洋流的形成的 教学建议
教材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洋流按形成原因分类,既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在课堂 教学中, 教师可首先介绍风海流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内容,然后介绍密度流和补偿流。在 教学中,要讲清三类洋流的概念、成因,补偿流的分类等。在洋流形成原因的分析中,要联系行星风系、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诸多影响因素。
关于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的 教学建议
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海洋航运、海水净化等方面。关于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可以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进行对比,说明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关于洋流对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的影响,可从寒暖流的交汇和补偿流的上升说明;关于洋流对海洋航运的影响,可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为例,说明在冬夏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的变化对海洋航运的影响。最后,联系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和加速自净,说明洋流的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 提问:在同学们中可能有不少人去过海滨,你知道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吗?
2. 归纳:海水运动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
〖海水运动形式的 教学〗
1. 读:课本《波浪》景观
2. 讲解:海水的波浪运动,就能量来源和产生原因来说,有其能量来自风能形成的风浪,有其能量来自地震和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地球内能或热带风暴引发的海啸,也有其能量来自天体引力使海水涨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风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随着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越大,破坏力也越大,对沿海建筑、航运、渔业、海洋石油生产等有不利的影响。遇有巨大的风浪袭击时,应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渔、抛锚等措施。
3. 读:课本《大潮和小潮》、《钱塘潮与杭州湾地形》示意
4. 演示:录像《钱塘潮》
5. 讲解:潮汐的概念,大潮和小潮的形成与月相变化的关系,著名的钱塘潮的形成与杭州湾地形的关系,以及潮汐对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
6. 读:课本《墨西哥湾暖流》示意
7. 讲解:以墨西哥湾暖流为例,说明洋流的概念;从墨西哥湾暖流的规模上引出洋流的形成。
8.板书: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波等
2、潮汐:大潮(朔望月)小潮(上下弦月)
3、洋流:海水常年大规模定向流动
〖洋流的形成的 教学〗
1. 复习: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2. 讲解: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规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风带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风带形成西风漂流等。在风海流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 读:课本《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示意
4. 讲解:密度流是各个海域的海水因温度、盐度的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处出现液体压强差异,引起海水的定向运动。例如,地中海的盐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处,地中海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流向地中海,补偿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5. 板:《南美大陆西岸的秘鲁寒流及秘鲁渔场的形成》示意
6. 讲解:补偿流的形成、分类,秘鲁渔场的形成。
7.板书:洋流的形成:
⑴风海流:主要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
⑵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
〖表层洋流的分布的 教学〗
1. 读: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2. 提问:对比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纬度的洋流分布,从洋流的流向和性质等方面找出共同点。
3. 读:《世界洋流模式》
4. 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5. 读: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6. 提问: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流向;形成该海域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 讲解: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形成。
〖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的 教学〗
1. 读: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2. 提问: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的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 讲解: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为湿润的气候类型,西岸为干旱的气候类型。这是因为澳大利亚大陆东部沿海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过。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则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暖流对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气候的形成以及气候的差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 读: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5. 提问:找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并说出寒暖流的名称。
6. 讲解: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另外,洋流还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
7.板书: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形成大渔场
航运: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
污染:范围扩大,净化加快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观测海水运动
1.观测风浪运动: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测海洋风浪运动。可利用风速仪测出观测时的风速,也可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气象预报,将风力大小的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同时,将目测的浪高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分析风力和浪高数据,找出海洋风浪运动的规律,为沿海的捕渔业和航海业提供服务。
2.观察潮汐现象: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测海洋的潮汐现象。观测内容为每天海水的涨落时间、次数、潮差,结合月相变化观察大潮和小潮的出现。
>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
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
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设施,条件相差甚远,他们对高技术产业的了解和认 识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中应根据各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多联系学生所熟知的典型事例,因材施教,不强求千篇一律。
新课导人:
方案①:同学 们,大约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话在我们国 家还是稀罕之物,连城市里也只有机关单位才有,乡村几乎不见其踪影。人们大多通过书信联系。现在,电话已进人我国寻常百姓家,城乡都已基本普及,移动电话也已成为普通消费品。你们知道这一变化是由于什么带来的吗?(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高技 术产业"。
方案②:用电脑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营造一种网络教学气氛。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过去相比真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录像设备等都已进人教室,轻点鼠标一下,我们就可以纵览天下大事,深人知识的海洋,探索我们未知的世界;打开电子邮箱,就可以测览从异国他乡发来的电子邮件,信息沟通方便之极。你知道这一切是什么带给我们的吗?对,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给我们的。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设问:同学们,高技术产业是如此神奇,如此独具魅力。你们知道哪些高科技产业部门呢?(学生会答出多种,教师略作总结,使学生对主要高技术产业部门有个大致的了解。)
2.讨 论:(1)高技术产业 在工农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举实例说明。(2)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高技术产品,它们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什么影响?
3.布置学生从媒体上搜集有关材料,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然后举行一 次小型讨论会或出一期墙报。
讲述"高技术产业的分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P.18~P.19正文部分。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当前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其形成原因是什么?(2)将来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区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地域上将 有什么样的分布特 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可参考本节的"教材分析"部分)
2.学生读"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布"图,了解我国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了解居住地是否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如果有,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有 哪些?
3.出示材料 :20世纪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我国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热潮,不仅大 中城市规划建设一个个规模大小不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少乡镇也圈起了一片片土地,作好了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前期工作。若干年过去了,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生产红红火火,一片繁荣景象,而有些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却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就这一现象,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四川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地区差异;了解四川旅游业的发展;了解四川省的交通发展。
2.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四川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培养学生对比、归纳和综合分析等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终身学习地理知识的愿望。
教学重点
如何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教学难点
学会如何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描述一个地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四川东西差异大,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20xx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带来了重创,同时也给四川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四川人民在20xx年以14.5%的经济增速向全国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四川人民是如何在经济上迅速崛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崛起的四川”。
[教师活动]
1.(板书)崛起的四种。
2.用多媒体展示图8.7、8.8、8.9、8.10、8.11.
3.提问: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特色的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学生活动] 回答:
1.……
2.……
[教师活动]
1.更正或补充。
2.(板书)西部的经济强省。
3.家乡人民把四川建设成了我国的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最大、工业门类齐全、优势产品较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4.提问:家乡人民发掘了哪些优势条件来发展经济?
[学生活动] 回答:
1.……
2.……
[教师活动]
1.更正或补充。
2.(板书)旅游天堂。
3.(转承)“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四川的旅游业,地震灾后迅速复苏。20xx年,四川人民将旅游业作为灾后重建的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大力实施重振旅游工程,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1472.48亿元,同经增长34.8%.
4.说说自己家乡有哪些旅游景点?
[学生活动] 回答:
1.……
2.……
[教师活动]
1.补充饮食文化及红色旅游资源等。
2.对旅游资源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学生活动] 将自己列举的与老师补充的旅游资源分类。
[教师活动] 作为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 完成P.105的活动。
[教师活动]
1.更正或补充。
2.(转承)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响,昔日的四川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但四川地处西南腹地的位置,使四川自古就是西南交通的要冲。在四川人民的努力下,如今的四川,早已天堑变通途,成为大西南的交通枢纽。
[学生活动] 完成P.107的活动。
[教师活动] 用多媒体展示四川的发展战略,激发学生热爱四川的情感和建设四川的责任感。
[师生小结]
板书设计
西部的经济强省
自然旅游资源
崛起的四川 旅游天堂
人文旅游资源
高速发展的现代化交通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通过在图上量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时区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5、通过多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
重点:让学生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进一步是学生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难点:本节教材涉及的地名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
学习过程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半球分界线;
2、经纬度的判读。
一、课件打出谜面,让学生大声朗读两遍,朗读时注意红色的字,然后猜出谜底
(过渡)说明八年级学习中国地理
二、听歌曲、观祖国自然风光和祖国发展成就等图片。老师同时带有感情色彩朗读课本序言,从而导入新课
(过渡)了解了我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让我们在看看其他几个国家的位置,教师展示课件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的位置。
(一)伟大的祖国
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展示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活动2:对比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做适当提示。让小组代表发言总结。
(二)辽阔的疆域
活动3:通过找出我国四至点及量算东西南北跨度,说明我国疆域辽阔。教师展示课件,师生共同完成。
活动4:完成课本P3活动题②、④并想一想除此之外,冬季我国南北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东西跨度大还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对学生讨论后的结果尽可能的给与充分评价并进行总结。
(过渡)我国南北季节的差异、东西晨昏的差异有如此之大,是因为我疆域十分辽阔展示各国领土面积比较表,说明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过渡)我国不仅陆域广大,而且也是世界上海洋大国之一.
活动5.读课本P4第二段,完成课本活动题①、②并填空白图。教师适当补充领海、内海内容,说明我国海域辽阔,是世界海洋大国。
(三)众多的邻国
(过渡)我国不但有辽阔的疆域,而且也有众多的邻国
活动6. 读课本1-5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找出我国陆上邻国。
2.从北向南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在下图上填出我国的邻国。
师生共同完成,说明我国邻国众多。
三、课堂小结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疆域
1.领土四至点
最北——漠河以北何龙江主航道中心
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2.疆域辽阔
1)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3位.
2)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岛屿众多,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三、众多的邻国
评价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由教师分析总结并说明对地理位置评价的一般方法。
猜谜语是为了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了解中国地理位置的热情;听歌曲、看图片使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小组讨论代表上台交流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参与意识。学习成果的展示,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对地理事物的分析评价能力。
培养学生从地图中善于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加深学生对我国领土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并检测效果。
强化学生识图记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复习巩固,再现知识点,也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为以后教学提供参考。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和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评价方法 。
练习检测与拓展延伸:
做《练习册》相关练习。
*通过与小组伙伴交流测试题/或教师核对答案.给自己打分: 分。
*本节课,在学习兴趣、学习状态方面,你给自己的评价等级是: (优/良/一般/差) 学生当堂独立完成。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1、 本节课注重引导生抓本节课的重点来教学:1、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2、辽阔的疆域(分别从巳至点、陆地面积、海洋面积、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等方面来分析);
2、 注重突破难点:采用引导生看图识别的方式来学习,既培养生掌握看图的方法,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初中地理教案 篇6
一、 教案背景:本课教案是在预习课本并且在网上搜集了众多资源,
然后依据教学目标撰写的。同时在上节课已经为学生播放了关于东南亚的视频短片。
二、 教学课题:东南亚第一节
三、 教材分析:本节只是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内容
的第一节课的教案。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节课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对本区域的学习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
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气候的一般特
点。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
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计算机课件
四、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提问法
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东南亚的视频短片,大家还记得短片中的内容分吗?(请学生举手回答)
生:东南亚包括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东南亚生产热带水果
(教授新课):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东南亚。 1、 十字路口的位置:
师:用多媒体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讨论,找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书上P28页活动题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 的重要地理位置。
2、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
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让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
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
(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
师:请大家根据图7.22填表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知识反馈】
(1)东南亚包括哪两个部分( )
A.菲律宾群岛 B.中南半岛 C.马来半岛D.马来群岛
(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 )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洋、两大洲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之地
(3)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4)一艘轮船正在泰国某港口装船外运,装船的货物最可能是( )
A.小麦 B.水稻 C.石油 D.煤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东南亚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范围及组成部分
2、主要国家:
3、重要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东南
东南亚地理教案
亚主要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此教案是主要是为教学提供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通过一定的材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并证实上节课看到的视频中的内容,得出结论。本节课还应该注意把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把地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认知水平紧密结合,让学生感知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更要注意地理学科的人文性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力图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初中地理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对一个省区的介绍,其自然环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绍其他各方面的基础。本区首先介绍了海南省自然环境。从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图介绍海南省在我国的位置,结合地图,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征,随后介绍了其范围和海南岛面积。教材通过"海南岛地形图"结合文字描述介绍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中高周低的 地形特点使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海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受海洋影响,具备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总的来说是以冬季暖热,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海南省农业以热带作物为主,加之风景秀丽,使其成为我国热带风光旅游胜地。从这一角度看,海南气候特征是本节难点。海南省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和"丰 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重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与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关联的,也是海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
在我国南部有一 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方案②:
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热带风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欢歌等民族风情的录像片。引人对海南省新课的讲授。
在讲述海南省 "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中国 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X请一个学生指出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结合地图说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 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3.展示"海南岛地形"挂图,进行以下练习:
(1)找出五指山、万泉河、黎母岭、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岛地形有何特点?水系有何特征 ?
(3)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海 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
3.结合 "中国政区"图,请学生描述一下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当地的气候特点。(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 的平均温度为16~24℃。
在讲述海南省"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方案①:
(1)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热带水果?
(4)为什么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你知道有哪些水产品吗?
(5)完成教材 p.67活动题1,了解海南丰富的盐业资源。
方案②:
2.用多媒体展示天然橡胶、椰子、胡 椒、咖啡、腰果、剑麻、槟榔、菠萝蜜、芒果等热带作物画面 。
3.出 示椰子、胡椒、腰果、摈榔、菠萝蜜等实物。(教师可去超市预先购买)
讲述海南省"旅游资源"时,可按以下步骤:
1.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等热带迷人风光,及黎村苗寨,黄火欢歌的民族风情片段。老师可补充讲述:在现代旅游业中,有所谓"三S"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 们欢迎的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 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海水浴。
2.讨论:海南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照教材"海南岛地形"图)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题3和P67活动题2。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围面积
3.地形特点
4.水系特征
5.气候特点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秀丽的热带风光
2.浓郁的民族风情
初中地理教案 篇8
对于刚刚从小学走上初中的学生来讲,上好初中地理第一课对学生的来讲就更为重要。是为学生从小学阶段向中学阶段转换而设置的衔接课。通过给学生讲解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人地关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新认识,提高学生上好地理课的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地理科学、钻研地理科学的良好风气。
以疑激趣
教学片段一:(同步展示图片)——
教师问: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人们把旅店的床位安排在屋顶上,大家说为什么呀?
学生1:他们那地方很穷,修不起房子。
学生2:不对,沙特阿拉伯很富裕,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所以不可能是因为穷。
学生3;老师,是不是因为那地方环境优美,住在屋顶可以尽情地欣赏周围的风光,站的高,看的远。
学生4:不对,那晚上就不怕冷?也不怕下雨?
老师:同学们,要想搞清楚原因,就的好好学习地理,学好了你的知识自然就丰富起来了,你就能解释了这些奇怪的现象。
学生们:老师,我们现在就很想知道沙特阿拉伯为什么把床位安排在屋顶上?
老师:好吧,请同学们看地图,沙特阿拉伯位于热带、-带地区,终年气温很高;气候干旱,很少下雨,可谓“滴水贵如油”,人们把床位安排在屋顶上,没有被雨淋湿的后顾之忧,这是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种特殊的人文景观。
学生们:啊?原来如此呀!
教学片段二:——
老师问:来自非洲东部高原地区的运动员经常能取得好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1;他们没有鞋子穿,已经练出了赤脚走路,所以跑起来快。
学生2:不对,没有鞋子穿与跑的快没有关系。
学生3:可能是因为他们经常追赶野兽练出来的。
学生4:是不是因为他们经常没有水喝,锻炼出了忍饥挨饿的本领,在跑步中不觉得渴、饿。
老师:大家思维很活跃,老师感到很是欣慰,不过,你们说的还是没有科学的依据,要想弄清楚原因,大家就的学好地理。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为什么。请看图,非洲东部是高原地区,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大气中含氧量相对较低,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适应了缺氧的环境,中长跑运动员需要有较强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而来自高原地区的人,无氧耐力具有优势,比较适合中长跑运动,这也是来自东非高原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师:通过探究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说,学习地理这门课好不好呀?有趣没趣呀?
学生:好,很有趣。
评析:
教师提出了一些的问题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以疑激趣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审美情趣。同时,老师让学生先七嘴八舌地发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谈话、聊天的形式来和学生对话,体现了师生关系民主、融洽。也很符合《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引导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的方法
教学片段:
教师问:同学们,既然地理课能让我们内知道很多道理,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地理课呢?
学生1:做好课前预习
学生2:及时做作业和复习
学生3:上课认真听讲,不说小话、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学生4: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不能三天打鱼,两日晒网。
教师;如果你想了解一些地方或者了解一些地理现象,你还的必须首先知道它们在地球的什么地方,然后才能进一步去分析产生一些现象的原因,对不对呀?
学生们:对
学生5:老师,像我国南方为什么就热,北方为什么就冷,这要看地图才能分析出来。
学生6:为什么俄罗斯的东部地区人烟稀少,这也的看地图就能分析出来。
学生7:如果不看地图,我们就不知道西藏在什么地方,美国在什么地方。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很对,学习地理离开了地图,就等与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教师:要想学好地理的确需要大家做好课前语系、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你们说的这些道理是学习每一门课程所要求的做到的地理学科除了要求做到以上几方面以外,我们还得重视学会读图,提高读图、识图能力。
评析:
长期以来,所有的课程的学习都好似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一言堂,根本没有学生发言的权利,以上对话就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课堂充满了民主的气氛,从对话中也能感到学生的认识问题的能力还是很强的,那种把学生看成什么也不知道的陈旧的观念在这里荡然无存。
案例反思:
本课以“聊天”、“谈话”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尽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遵循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尽量利用创设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思维、积极发言,学习有兴趣。坚持了“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的思维在前马脚市的点拨在、评价在后”的原则,使学生树立起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初中地理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2、了解四季的形成及其划分。
3、了解24节气划分及对农业的意义。
4、理解地球上五带的形成。
德育目标
通过理解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 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习过程中,通过 教师引导思维的方式方法,使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进取精神。
教学建议
关于四季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划分四季的依据,既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这里需要强调季节的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然后,引导学生读《二十四节气与四季》图,明确我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四季划分方法,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异。最后,指出我国以二十四节气划分四季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关于五带的划分的 教学建议
这部分 教学内容,可以从读《五带的划分》示意图引入。要求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的界限和依据,掌握地球上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最后, 教师指出五带划分的 地理意义。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正午太阳高度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这是产生正午太阳高度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直接原因。在课堂 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本中的《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然后找出变化规律。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一年内可获得两次太阳直射,其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的出现,要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而定。 教师在 教学中要力求使学生明确这一点。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的 教学建议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在同一时刻随纬度的变化,也有在同一纬度随时间的变化。在 教学中,可利用课本中《二分二至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从晨昏线的位置变化入手,分析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对比,找出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需要强调的是,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一个渐变过程,其中有量变也有质变。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夜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昼现象;昼长随纬度逐渐缩短为0时,就会出现极夜现象。从赤道到两极的任何地点,昼夜长短都会出现由极大值到极小值的周期性变化。只有赤道上无昼夜长短的变化,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复习地球公转运动中有关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知识,引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 提问:分别找出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说出南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 讲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板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冬至日 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最大,向两极递减。
春、秋分日 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
〖昼夜长短变化的 教学〗
1. 读图:《二分二至全球的昼长》
2. 提问:结合生活实践,说明北京冬、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说明在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情况。
3. 讲解:每年由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其中,由春分到夏至,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由夏至到秋分,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夏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每年由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此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其中,由秋分到冬至,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由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夜渐短昼渐长;冬至日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的夹角最大(23°26ˊ),北半球各地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反之。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圈)经过南北极点,与某条经线圈重合,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各为12小时。
4.板书: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
春、秋分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日 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极昼)
冬至日 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极夜)
〖四季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二十四节气与四季》
2. 提问: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哪种四季划分方法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3. 讲解:欧美国家和我国在四季的划分上,都是属于天文四季,既在地球公转轨道上,每转过90°划分为一个季节;都是立足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都是将一年之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定为夏季;将一年之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定为冬季;冬夏的过渡季节定为春季或秋季。不同的是,在具体的划分时间上有先有后。我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划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节开始早于欧美国家,与我国气候更加吻合,对农业更具指导意义。
4.板书:四季的划分:我国 以“四立”划分
欧美 以“二分二至”划分
〖五带划分的 教学〗
1. 读图:《五带的划分》
2. 提问:说出五带的划分界线和划分的依据。
3. 讲解:在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球表面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它是人们研究地球表面各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基础。
4.板书:五带的划分:名称和界限
划分的依据
探究活动
【活动主题】
南极圈内地区与北极圈内地区相比,其同纬度的地区的极昼、极夜天数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
【活动步骤】
理解极昼和极夜的产生的原因
理解产生极昼和极夜有何规律
地球公转的规律(尤其是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的线速度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停留时间的相应变化)
描绘发生极昼时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
查找与以上资料相关的媒体资料(图片,录像等)
制作多媒体演示材料
制作能说明本主题原因的模型
【成果展示】
可以选择这样两种方式:
(1)制作出演示模型,把极昼和极夜相关的知识制作成板报
(2)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初中地理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面积、制度等方面的不同
2、知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的特点
3、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差异
【学习重点】:
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的特点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差异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P87文字,结合1999年资料,了解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情况
1、目前,全世界______亿人,分别居住在________多个国家和地区。
2、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广大__________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国家,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被称为___________。
3、中国是世界_________人口大国,澳大利亚是一个____________的国家。
4、从政治体制看,中国是______________国家,美国是______________国家
5、背诵课本P87的1999年资料中,面积前10位的国家,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
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88文字,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的特点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发达国家,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外,都分布于___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以_______、非洲和_____________的国家为主,绝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国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目前中国也是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阅读课本P88-P91,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差异
1、阅读第一段,思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哪些不同?(课本上划出)
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造成的。
2、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__________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______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_____的工业品,并销往到世界各地,获取__________,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品种_______,建设资金_______,生产效率_______,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有些国家还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
4、阅读“南北关系“了解”南北差距“、”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5、阅读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填空:
(1)图5-3发达国家占世界总人口的________发展中国家占________。
(2)图5-4发展中国家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________,发达国家占___________。
6、阅读图5-5,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发展差异
7、完成活动题的填表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各国都应该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项原则,以求得共同发展与进步。
二、合作共建
1、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填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例
(2)将下列国家同它们所属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在的大洲,用直线连接起来
(3)根据以上连线并联系”世界政治地图“可以知道,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从北半球位置分析,发达国家主要位于_______半球北部,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________半球。
三、系统总结
发与一、不同类型的国家(数量、面积、人口、政治体制)
展发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发达国家:主要在______半球,
中达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_____半球的南部和南半
国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异
家家三、发展中国家与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差异
发达国家差异工农业生产发展差异、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四、诊断评价
1、有关世界上面积居第二位的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也居世界第二位②地广人稀③属于发达国家④发展中国家⑤资本主义国家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
2、下列不是我国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各国应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和平共处,平等互利D、求同存异
3、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亚洲D、非洲
4、下列叙述中,不符合欧美发达国家状况的是()
A、交通拥挤,人口增长快B、工农业生产发达,生产水平高
C、市场繁荣,环境幽雅D、受教育程度高,生活质量好
五、课后反思
发展中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