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笑》的教学设计

  单位:阿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教者:  付艳斌

  教龄:二十年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教学内容: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二册

  一、教材解读

  《哭笑》是97年发行的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二册第5课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看图学词学句,教材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有四幅图、4个词、两句话,表示的是“谁怎么样?”。第二部分有3 幅图、3个词语、3个句子,表示的是“什么做什么。”全课共有12个生字。目的是让聋生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词义,掌握一定的常用词汇,认识常见的事物名称,并能在指定的句式中准确运用词语,最后达到会使用词语,这也是我们学习汉语言的宗旨。

  聋生的语文学习提倡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因此可以说该课编写立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遵循了聋生特点和规律,适应了聋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了聋生的经验世界,贴近聋生生活实际,做到图文并茂,有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是引导聋生从已有感知中学习词语、理解语言的入门课。学好这一课不仅可以使聋生掌握兄弟关系、学会正确表达情感体验、认识部分家禽,了解马牛羊能做什么,也为今后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聋生听力障碍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学习语言的机会,使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很自然地习得语言。聋生跨入校门,既不会读,也不会写,更不会说,他们的语言发展与健全学生相比是一片空白,但他们的形象与动作思维并不是空白,许多事物他们见过,形成了表象,只是没有与语言符号、声音符号对应起来,他们的视觉、触觉功能发展都有很大的潜力。本课时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聋生,年龄在8、9、11、12岁不等,他们已懂得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对汉语拼音有了一定基础,可以凭视觉来认清字形,掌握字形,主要难点则在音和义,特别是义。提示词义主要靠在不同交往情景中的使用,它不取决于教师讲解的深度和广度,而取决于实践使用中表现出来的联系。因此教学中创设具体的情景以及开展同步阅读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草稿五)的阐释,聋校的识字教学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字与写字、识字与读书相结合。教师在整体把握看图学词教材的前提下,在具体教学时请注意第一学段(1-3年级)学词识字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强调聋生参与,大力倡导实践性学习方式。

  依据聋校看图学词学句的要求和聋生语言发展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习新音节geng 、sheng;正确地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学习用“谁怎么样”“什么做什么”的句式练习说、写句子;正确朗读句子,能背诵、默写词语和句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并发展学生的语言。

  3、愿意与师生交流,在语言实践中体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词义并使用词语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常规训练

  师:我们一起做舌体操。

  师:下面我们做唱音练习:(大声地)

  a—— e——

  a  a  a  a  e  e  e  e

  o——  i——

  o  o  o  o  i  i  i  i

  拟声语练习:生(高兴地)

  钟摆摆动:di  da  di  da  di  di  da

  母鸡下蛋:ge  da  ge  da  ge  ge  da

  (二)创设情境  引出新知

  1、课件出示聋生安维盛和安维宏的照片,组织学生观察。

  2、师指哥哥安维盛的照片,问这是谁?他多大了?进而启发安维盛自己说出12岁,使学生了解安维盛的年龄;师接着指安维宏的照片,引发学生说出这是安维宏,他10岁。这时教师马上追问:他们谁大?学生一定能说出安维盛大,安维宏小,所以我们说安维盛是安维宏的哥哥,安维宏是安维盛的弟弟。

  (三)联想体验  建构新知

  1、(1)师: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哥哥和弟弟这两个词怎样写呢?(调动学

  生的学习兴趣)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生字词。写出笔画、结构、笔顺、音节、并组词。(发给学生打印好的学词识字图表,引导学生自学)

  (2)生自主学习,动脑思考,互相探讨,师指导。

  (3)生汇报(音节、笔画、笔顺、结构、部首、组词)

  (4)师生共同评议。师生再读“弟弟、哥哥“这两个词。师强调重叠词

  第二个字要读轻声

  (5)师: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的更好呢?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来写一遍,注意观察笔顺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用电脑演示工整,规范的字,生一边跟写一边说出每一笔名称)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将每一个字写得更漂亮。

  2、(1)师继续出示弟弟哭、哥哥笑的照片。师指弟弟的照片说:同学们认真观察这是谁?他怎么了?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安维宏,安维宏哭。教师指哥哥照片问这是谁?(这是哥哥。)哥哥怎么了?哥哥笑。师引导:安维宏是安维盛的弟弟。所以我们还可以说“弟弟哭“这里哥哥,弟弟都是指人。我们归纳句式为:谁怎么样。(出示句式)

  (2)组织学生自学“哭、笑”两个词后交流汇报。

  (3)同桌读、指名全班读句子,

  (4)结合句式,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边演示边说句子,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发展聋生语言,对聋生进行缺陷补偿。

  3、(1)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关媛媛胖、袁丽丽瘦”。

  (2)发给学生打印好的'学词识字图表,引导学生自学“胖、瘦”两个词,写出音节、笔画、结构、笔顺并交流加深理解。

  4、间休:播放健康歌录像,学生跟跳健康运动舞,放松紧张的神经。

  (四)巩固练习  语言实践

  1、捉迷藏:教师创设一个就在我们活动的时候“生字藏起来了,你还能找

  出它吗?”这样的场景,看谁能在包括本课生字在内的几组字中指出本节课所学六个生字所在的位置并读出来。教师及时给予激励性鼓励。

  2、看和说:学生看老师口型说出词语;看课件说出句子:妈妈笑了。师启发妈妈为什么笑了?因为妈妈看到唐艳春认真学习取得了好成绩,所以高兴地笑了。那么同样,当你们的父母看到你们认真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时也会高兴地笑了,所以老师希望你们都能象唐艳春一样认真学习。(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试一试: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写的一定也很棒,下面就让我们动手写

  词语和句子。(每个词语写3个,仿写两个句子)

  师:(师微笑)谁能看着老师的演示说句子(老师笑)?老师为什么笑,因为你们这节课表现都很好,也学会了这节课所有的知识,所以老师很高兴,老师高兴地笑了,老师希望你们每节课都能和今天一样认真。

  第二课时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引出新知

  1、师:同学们请看课件,智慧树上有这么多水果,你们喜欢吃什么快告诉老师?激发学生兴趣,高兴地选图。哎呀,水果不见了,变成了字宝宝,那么请你们和字宝宝交个朋友吧?引发学生快乐地读词语。

  2、师: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家住农村,家里一定养了不少鸡、鸭、鹅或马、牛、羊,那么现在你们就带老师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

  (二)引导观察  认识事物  学词学句

  1、(1)播放课件,组织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它在做什么?

  (2)板书句子:牛耕地。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4)启发学生介绍一下和牛有关的事情。并及时拓展除了牛耕地,同学们还看见过什么耕地?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交流“马耕地。”

  (5)发给学生打印好的学词识字图表,引导学生自学“耕、地”两个字,写出音节、笔画、结构、笔顺,班上交流加深理解。

  2、(1)师:马除了能耕地,还能做什么?播放课件马拉车,组织学生观察说出句子:马拉车。

  (2)板书句子后指名读句子。

  (3)联系实际仿说句子:人拉车、牛拉车等,自学并交流“拉”字。

  3、播放课件,组织学生自学鸡生蛋。

  间休:播放健康歌录像,学生跟跳健康运动舞,放松紧张的神经。

  (三)设计练习  语言实践  拓展延伸

  1、日积月累:教师设计“字宝宝也想和同学们一起活动,你们愿意让他们加入吗?那么赶快叫他们过来吧”的场景,找学生读词语、背句子。

  2、我会写。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能会写,下面就让我们动手把这节课学的六个生字各写三个,再仿写两个句子。

  3、师:马能拉车,牛能耕地,鸡鸭鹅能生蛋,同学们,我们能做什么?不仅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而且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自身的价值,激发做有用的人的情感。

  六、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充分利用和开发丰富的学习资源。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拓展知识的好范例,也是学生学习说话、识字、学词的凭借。在教学中我将很好地利用课文这一资源,指导学生自学词语。同时我认识到课堂教学要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谋求“生活视界”与“文本视界”的有机融合。在生活中,“胖瘦”体征、“哭笑”哀乐表现是学生司空见惯的,马拉车、牛耕地、鸡生蛋在农村学生生活中比较常见,聋生此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相关的感性知识;本班学生安维盛和安维宏是学生熟知的真正的两兄弟,“关媛媛胖、袁丽丽瘦”学生已有初步的认识。这些都为教学提供了最直接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学中我改变了教材提供插图的呈现方式,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拓展,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中开发资源,提高学词学句能力,在此基础上注意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引导学生在环境中学习。“老师、妈妈看到同学们认真学习笑了、马能拉车、鸡能生蛋,同学们能做什么”教师将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广阔的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使教学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