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15篇

高中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使学生明确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等高线概念;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构成和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线间高程,疏密程度,延伸方向的判读、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地形图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情感目标:

  通过填、绘、用地图的实践活动和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懂得学习 地理知识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习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具备较系统的地图知识。为下一章各大洲地形的基本特征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材首先说明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引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而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又是辨认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图示的形式"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说明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值,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关于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教材内容,是将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教材主要用图来阐述,"等高线绘法示意图"既有直观的山体,也有经过等高线的分割后,把等高线投影在水平面转换成的等高线地形图,非常形象、生动,很好的起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概括。此图的优点还在于注重转换的过程,,学生可以清晰把这幅图的转换分为几步,并通过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地形图的特征,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紧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进一步强化等高线图的空间概念,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阅读分析这两幅图,学生较易获得正确的空间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所标注的深度,梢钥闯龊Q蟮纳钋常淮拥壬钕叩氖杳茏纯觯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教材又通过"做一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等高线的图形特征了解地面的高低起伏。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这几种不同的地形。

  几种地形有关的特征如下:

  隆起而高于四周的高地称为山地,山的最高部分称为山顶。山的侧面部分称为山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示山顶的等高线是一个小环圈。小环圈的等高线高程比周围其他等高线的数值高。凹地是指比四周低,大范围低地成为盆地。地形图上表示盆地的等高线是一个环圈。环圈的等高线高程比周围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低。地形图上表示山脊的是一组由山顶向低处凸出的等高线图形。各等高线凸出部分顶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是指两个山脊间的低凹部分是山体的集水部分,山谷的最低点的连线称为集水线,地形图上表示山谷的是一组沿集水线方向朝高处凸出的等高线。鞍部指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低下部分,形如马鞍。

  教材介绍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特别强调了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出来的;图上的颜色是按海拔高低加以区分的,根据图上的颜色可以判断某个地区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附有高度表。用"做一做"的填表练习,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地形剖面图作为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这部分较难理解,教材以"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详细表达了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转化成了地形剖面图的过程,清楚直观,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刚形成的空间观念,又用了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就象用刀切开蛋糕,可以从切面看出蛋糕的厚薄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学生易于理解。

  总之,本节教材内容,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简单到复杂,把直观的山体转化为较为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符合学生的认知,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教法建议:

  等高线地形图及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空间观念基础上的,但初一学生空间的观念薄弱,抽象思维能力低,难以将具体的地形特征与平面地图挂钩,并容易产生气馁、畏难、等负面情绪,建议尽量多用直观图示,多设计学生活动。

  建议用讨论法、学习指导法和讲授法相结合起来授课。对本节内容, 教师充分利用书上的逻辑思路和编排体系,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的进行,先进行读图分析图,以图为突破口,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概念,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只须指导学生读懂图"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即可,通过读图,明确甲点有两种计算高度的方法。学生很容易理解由于起点不同,有海拔和相对高度两种高度,但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需要将头脑中的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内容抽象,比较难掌握,但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思维的好时机。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等高线绘法示意图",特别注重图形的转换过程,在读图中,指导学生清晰把这幅图分为几步,特别注意对比分析山体和平面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如,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等高线间的疏密程度和山体形态的关系。从而找到在等高线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方法。

  通过 教材的"想一想"中的"等高线陡坡和缓坡示意图"使学生在刚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后,马上用高线图来分析等高线间的疏密程度和山体形态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稀疏-----坡缓。通过分析此图,学生巩固了空间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和想象的能力。

  在学生获得了有关地形图的知识后,利用教材的"做一做",给学生独立学习和相互讨论的机会,可分成小组,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素描图极其对应的等高线地形图,经过小组讨论后,由学生代表说明每一个等高线的图形特征和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几种地形的对应关系。 教师给予纠正、补充,通过讨论,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这几种不同的地形。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 教学,可让学生直接做"做一做"的填表练习,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地形剖面图"部分的 教学,充分利用"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图,指导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如何转化成了地形剖面图的过程,如有计算机课件帮助演示,效果更好。有利于学生巩固前面刚形成的空间观念。可用教材上的形容"从地形剖面图上看地形的高低这部分可以一边讲,一边让学生跟着画,(在填图作业上或老师发给的印有等高线的纸)。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 教学重点〉等高线概念,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关于"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形图、示意图。

  〈 教学过程〉

  (引课)导入: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米,而在青藏高原上测得珠穆朗玛峰高度为4000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而这两个高度值又是怎么测出来的呢?

  (计算机演示)动画: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提问:图上甲的高度是多少?

  学生看图回答:

  (1)以海平面为标准,高度为1500米,这是海拔高度

  (2)以乙点为标准, 高度为1000米,这是相对高度

  图上乙处的高度是什么高度?是海拔高度。

  小结:地面高度有两种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它们都是指垂直距离,但起点不同。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 板书)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

  2.相对高度

  (承转)珠穆朗玛峰高度8848米指的是海拔高度,4000多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与青藏高原相对高度。珠穆朗玛峰和青藏高原都是以高著称,地球表面还有高低起伏的各种地形,如何在地图上表示它们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

  讲授新课

  (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计算机演示)动画:等高线地形图

  提问:

  1.这是什么?(一个山体)

  2.围绕山体的线是等高线,在山体上同在一条等高线的点有什么特点?(海拔相同)。

  3.山体各层等高线被压入同一平面,等高线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和原来的立体图有什么对应关系?(山顶比四周高,所对应的等高线数值,中心高,周围低;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学生活动)完成"想一想"

  (计算机演示)动画:分层设色地形图

  ( 板书)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生活动)完成"做一做"的填表作业。

  〈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在地图上辨认地面的高低起伏

  一、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1.海拔

  2.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第二课时:

  〈 教学重点〉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高中地理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

  2.? 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

  3.? 掌握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

  4.? 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

  2.? 把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作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自然条件是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条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天人合一。

  2.? 人文条件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农业的区位选择,事物是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1.? 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

  2.?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

  教学难点:

  西欧乳畜业与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

  教具准备:相关资料和地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原因,人们并不从事种植业, 那么他们到底从事哪一种农业劳动呢?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

  生:畜牧业。

  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板书: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讲述: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出示图3.15 和3.16

  师:上述国家在放牧牲畜的种类上有什么差别呢?

  生: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

  出示“世界地形图”、“气候类型图”

  提问: 1、为什么这些国家可以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呢?

  2、大牧场放牧业有什么特点?

  3、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条件是什么?

  请大家阅读案例4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板书: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高中地理教案3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一个案例,是前面理论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河流地貌是外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可以延伸到其他外力作用。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比较四个版本的相关内容,可以结合课本案例和乡土案例,以达到学生学习到身边的地理,化抽象为具体,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通过教学过程中各种河流地貌景观图片的多媒体演示,加强直观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总之,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中,既实现本节的三维目标,又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流水侵蚀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说出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2)掌握流水堆积地貌类型,读图分析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读各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说明其形成原因及地貌特点。

  过程与方法

  (3)让学生学会搜集、整理与课堂有关的地理资料的能力,同时运用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4)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究讨论和实验研究,让学生开心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加强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动画演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等。

  重、难点

  重点

  1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流水侵蚀地貌类型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流水堆积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

  难点

  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以及码头的选择。分析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现在请大家判断下面那个图片分别属于河流侵蚀还是堆积地貌?多媒体图片展示,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说清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概念。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后导入正题。

  展示【学习目标】: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自查自纠(5分钟)针对课前预习学案,教师多媒体展示预习学案答案,让学生自己发现本节课存在的疑问点,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认真独立,记忆基础,对照答案,改正错误,标注疑难,准备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一]合作探究一

  阅读课本图4、17三幅图,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提出要求:

  1、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探究时组内成员应该共同参与,说出自己的观点

  3、小组合作探究时应全体起立,相互讨论

  4、小组合作探究后要达成共识

  请学生看书P77页,以小组长为中心,自由讨论,然后提问。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信息(尤其错误信息)以备总结时点评纠正。

  [多媒体展示]讨论内容:阅读课本图4、17三幅图,思考相关问题

  1、河流侵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思考其对地貌的影响有哪些?

  作用形式概念对地貌的影响溯源侵蚀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下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侧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来的。河谷发育和演变过程中,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外力作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APE MERGEFORMAT

  [展示点评]教师提出要求:

  1、小组成员回答问题时要脱离课本

  2、小组成员的回答应代表本组的观点

  3、小组展示时,其他同学应认真倾听

  4、小组展示完后,其他小组可起立点评(问题存在分歧的时候)

  小组轮流展示完毕后,小组互评,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溯源侵蚀下蚀侧蚀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对河流的影响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特别强调伸长加深展宽

  3、[知识拓展]多媒体展示:思考A、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

  并说明理由。学生抢答展示。

  4、【重点点拨】河谷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并在黑板上画河谷剖面图加以说明。

  5、[重点提示]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初期:形成“V”字形峡谷。

  形成期: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出现连续的河湾。

  成熟期:形成槽形河谷。

  6、[知识拓展]多媒体展示:思考A、B两点哪个地方建货运码头更合适?

高中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

  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提供数据,从技术要求、工程量和造就方面的差异,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5、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息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

  1、 山地的三种类型。

  2、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 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模拟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山地是陆地地形的骨架,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系,所以,在讲述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之后,本节将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的一个典型案例单独讲授。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地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地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所以,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地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本节以山地为案例,对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进行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更为深入理解,学会分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剖析方法迁移到其他构造地貌的学习中。

  对褶皱和断层内容的处理。褶皱山和断块山都发育在一定的地质构造上,所以,教材在讲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的时候,都是先从褶皱和断层这些基本地质构造的形成讲起的。它们是学习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础,但不是最后的落脚点。最后的落脚点是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基本形态。

  "火山"部分内容组织。教材从三方面介绍了火山,即火山是如何形成的、火山的结构、火山的规模。在火山的形成部分,教材用对比的方式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火山活动形式及其形成的地貌,一种是裂隙式喷发与玄武岩高原的形成,一种是中心式喷发与火山锥的形成,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火山喷发都能形成火山锥。这给学生将来有机会到野外观察火山提供一个基本常识。

  导入

  【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我国的五岳、四大佛教名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直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引导】什么叫褶皱、断层呢?

  (教师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板书】1、褶皱山

  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指导读书】褶皱的基本形态表现为两种,即背斜和向斜。什么是背斜、向斜呢?

  (教师在黑板上用板笔绘出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标出受力方向)

  【板书】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背斜和向斜从外部形态上看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背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讲解】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背斜顶部被侵蚀后,下面的岩层裸露出来,所以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无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向斜,都是可靠的。

  【板书】④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⑤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出示投影片】背斜和向斜同学们弄清楚了吗?下面我们通过这一表格再来比较一下。背斜向斜比较表。

  【说明】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褶皱山。褶皱山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规模的褶皱山系可以绵延数千千米,如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以及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等。小规模褶皱山只有几十米。

  【转折过渡】书页纸张很柔软,受力发生了弯曲变形--褶皱,岩层可塑性差,如果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岩层会怎样?(岩层会断裂错开)

  【板书】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

  (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绘出断层示意图)

  【教师讲解】从断层两侧岩块的相对移动方向(可能一侧上升或一侧下沉)可看出,相对上升的岩块,在地貌上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如我国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江西庐山等名山,都属于上升的岩块;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陕西南部的渭河平原、山西中部的汾河谷地。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断块山是地壳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地貌形态。它的规模大小不等,大的断块山可以延伸数千米,如我国的华山(图4.13)等,小的只有几十米。

  【出示投影片】

  断 层

  成因 岩石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错动、位移(即发生错位)的断裂构造叫断层。

  地形 断层面-陡崖

  断层线-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成沟谷、泉、或湖泊

  上升的岩块形成块或高地

  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

  图示

  【转折过渡】除了以上所说的褶皱山和断层山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山脉呢?试举一例说明。

  【学生思考后回答】有,如富士山属于火山。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还有火山,那么火山是如何形成的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3、火山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5思考: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②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③火山的规模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

  ①联系: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都是由于处于地下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有时候会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

  区别:玄武岩高原是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往往比较宽广。如哥伦比亚高原。

  火山是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如我国长白山的主峰。

  ②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③火山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火山的相对高度可达4 000~5 000米,火山口直径为数百米;小火山的相对高度不及100米。

  【板书】(在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相应内容)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

  ②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

  ③规模:大小不一

  【教师讲解】我们虽然了解了火山的构造是由火山口和火山锥组成,你是否真正理解呢?下面我们对其作具体讲解。(读图4.14)

  【教师补充讲解】火山口是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形成湖泊,如我国的长白山天池。破坏后的火山口呈半封闭状态。

  火山锥是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它一般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转折过渡】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山岳的各种类型及其形成原因,那么山岳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这节课主要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来说明。

  【板书】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指导读书】阅读教材P76思考:

  1.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什么方式为主,为什么?

  3.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的选取原则?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

  1.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

  2.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因为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3.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思考题】

  1.在断层处修建水库,大型工厂行不行?(不行,容易滑坡)

  2.北京地址平面图上,从古到今,为什么总是缺一个西北角?

  板书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一、褶皱山、断块山、火山

  1.褶皱山

  ①概念:岩层弯曲变形(连续性变形)

  ②形态:背斜和向斜

  ③褶皱形成过程:

  ④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⑤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2.断层山──岩层变位(不连续的变形)(注意与褶皱比较)

  3.火山

  ①玄武岩高原和火山联系与区别

  ②组成:火山口和火山锥

  ③规模:大小不一

  二、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作业 地理填充图上的练习

高中地理教案5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这两部分内容,在教师指导下,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知道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会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3)了解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

  2.教学难点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引入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引出本课主题“风”。

  2、风的概念。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回顾热力环流的知识,并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方向。分三种情况归纳。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

  (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偏向力(高空);

  (3)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呈 一定夹角(近地面)。

  小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和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播放《风之谷》主题曲。

  过渡:(1)给出材料“二战期间日本向美国发出的风战”,思考氢气球炸弹是如何从日本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问题和咆哮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引出课题----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6、利用三个假设来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向力)和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形成单圈环流

  (2)假设2:地表均匀、考虑自转、不考虑公转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形成三圈环流

  视频播放:“新闻--全球高温都是副热带高压带惹的祸”

  重点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全球7个气压带6个风带。

  思考: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差异?

  前者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3)假设3:地表均匀、考虑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课堂小结

  假设一:单圈环流。

  假设二:三圈环流。

  假设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思考假设四:条件更换为考虑地表海陆性质的差异,自转和公转?

  课后习题

  探究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规律和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探索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加以解释。

  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地理教案:常见天气系统。

  第二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 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 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平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

  教案网权威发布高中地理教案: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节

  教学目标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的影响。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播放视频

  从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从西半球的坎昆到东半球的巴黎,云集各国首脑,聚焦全球目光,关注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那么,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表现?对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应对?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板书】

  【活动】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

  完成了知识的准备,让我们穿越时间,去探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历程。

  请大家完成活动二。

  活动三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幅图同学们能看懂么?

  懂,那老师来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们一起来研究怎么读这一副图~

  活动四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活动五

  是谁?让北极熊哥哥如此忧郁?

  是谁?让乞力马扎罗山的帽子不翼而飞?

  又是谁?让马尔代夫阵地不保,眼看着就要香消玉殒?

  不仅仅是马尔代夫,世界各地的阵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人类,下面,我们将走进非洲的肯尼亚,看一看气候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拿好笔,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记录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快速记录,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最多!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入了地球的第三极——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经历气候的变化,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典型的受影响地区之一。

  监测和研究表明,过去半个世纪,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1℃,极端高温频次显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计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积在30年级退缩15%。

  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利于牧草生长,增加了牧草产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变了农区种植制度,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扩大,拓展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降水增多,冰川面积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泽湿地面积不断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观视觉效果更好。

  高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的同时,融雪径流有时也引发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生产和牧民生活。气候变暖还导致冻土消融,高原公路冻土病害加剧,许多跑运输的司机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归纳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同学们是否明白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呢?请同学们完成第3问,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将选项填入合适的空格。

  从这两个关联图中,我们来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

  据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教案6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情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教学内容称述性知识“亚细亚”和“欧罗巴”亚欧大陆亚洲的地理位置时区与区时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掌握亚洲和欧洲地理位置及特征。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评价方法作业评价、小测试评价教学资源印刷资料小测试题多媒体资源flash动画模型实物:地球仪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教学关键

  运用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学会分析某个未知区域各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

  联系及该区域的地理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播放一段关于亚洲的录像资料,如长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

  学生发言:中国、亚洲、日本??

  (二)新授

  板书第一章认识大洲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页第一自然段。指导学生找到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学生阅读。教师进行总结。

  板书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1.大洲名称的由来2.亚欧大陆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在一起,合称亚欧大陆,是世界上的大陆。学生通过阅读图1-1,进行讨论后总结。提问亚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书3.亚洲的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纬度范围:南纬10度~北纬80度之间经度范围:东经25度~西经170度之间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2)海陆位置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们通过对亚洲的学习,直到认识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应该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来说明。

  承接通过我们对亚洲的学习,请同学们都欧洲的地理位置,来描述一下。学生通过读地图1-1,对欧洲的地理位置进行描述。活动分小组讨论,发表各自意见,然后进行总结。欧洲:

  纬度范围:北纬36度~北纬71度之间经度范围:西经9度~东经66度之间

  总结归纳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学生回答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

  点拨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骤来分析掌握欧洲的地理位置。(学生小组探究完成)

高中地理教案7

  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

  一、基础知识归纳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

  1、干旱 干旱通常指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因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2、旱灾 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3、北方此次干旱表现了哪些特点:

  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4、北方此次干旱产生的原因

  一是今年空中气流以西北气流为主,也就是大气环流在中纬度地区盛行西北环流,西北气流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雨雪天气。

  二是暖湿气流偏弱能给北方带来降水的西南暖湿气流几乎不存在

  三是处于周期性的干旱期

  四是气温显著偏高

  五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5、干旱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危害: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尤其是对冬小麦越冬极为不利。干旱易引发森林火情,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措施:要合理调配水源,加大灌溉力度。野外用火需加倍小心。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利用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6、沙尘暴:

  沙尘暴(黑风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中最强的一种。沙尘暴易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北方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空气不稳定,多大风(冷锋活动),气温回暖解冻,干旱少雨而蒸发加剧,地表干燥裸露疏松,容易起沙。人类不当活动破坏植被和地表,增加了沙尘来源,是导致沙尘暴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区,沙尘向东南输送,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通过气象卫星对沙尘暴的监测,目前已能作出准确预报。减缓沙尘暴灾害频率与强度,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如建设防护林,从沙源区防治沙漠化入手,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

  7、总结我国五个灾区的基本情况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

  (4)华南地区春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二、练习题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④ D ③和④

  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 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

  C 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变率越小

  D 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A 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B 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 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 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4、(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图22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②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1近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20xx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之一爆发的一场强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随高空气流运行,导致瑞士山地的一场“泥雨”,将雪白的山峰染成了咖啡色。回答5~7题。(20xx年广东卷)

  5、这次沙尘暴的源地是

  A.中亚和中国西北部 B.北美中南部 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 D.澳大利亚中部

  6、导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A.自东向西的海洋气流与含有沙尘的气流在山地相遇 B.含有沙尘的北上气流与冷空气在山地相遇

  C.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在迎风坡被抬升 D.含沙气流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下沉

  7、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8、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20xx年上海卷)

  11)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A 洪水 B 风暴潮 C 干旱 D 水土流失 E 泥石流 F 台风

  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 。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 、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Ⅳ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

  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

  3)试列举我国防灾抗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两件。

  答案:

  1、A 2、D 3、A

  4.(1)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 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于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5 C,6 B,7、B

  8 (1)A;C;ABCF;C、D;E (2)DE;CF;AB (3)兴建长江三峡(或葛洲坝、小浪底)大型水利枢纽(水库)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或加固长江黄河堤防等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排水通道)

高中地理教案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地理学吗?

  【学生回答】

  学过,初高中都学过!

  【教师讲解】

  你们还没学过地理学!你们只学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属于地球概论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属于气象气候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属于水文学,第四章地地表形态的塑造属于地质地貌学。今天要学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的殿堂。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活动

  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解】(具体答案详见教参)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幅示意图说明:

  【板书】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陆地环境为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于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转折】我们都知道10根筷子分开折能够折断,而放在一块却折不断的故事。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一个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讲的陆地环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新功能?并对其作一阐述。

  【学生回答】1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阐述略)

  【板书】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教师讲解】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大气本身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既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请大家阅读教材P94活动,利用平衡功能的原理,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略。(可参考教参)

  【转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介绍】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转折】不仅如此(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

  局部小气候

  水土流失

  连年战争,大兴土木 森林被破坏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板书】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96案例3,思考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97活动

  【课堂小结】略。

  板书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生物循环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中地理教案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堂小结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课后习题

  1、下列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A、天山博格达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

  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不同

  C、从连云港坐火车向西到乌鲁木齐,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D、从广州沿京广铁路坐火车北上,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的变化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2~3题。

  2、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规律

  3、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B、光照C、土壤D、热量

  4、位于亚欧大陆35°~50°N之间大陆东部的自然带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高中地理教案10

  教学课题:

  山地的形成

  所用教材: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作为典型案例,说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褶皱山、断块山等实例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层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按照“标准”的要求主要是通过实例了解内外力对地表形态影响,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紧密围绕着课文内容中所列举出来的一些实例,如褶皱山的“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等案例,从而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内外力以及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前一节课的内容当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内力和外力作用,但是对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形成地表形态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知之甚少,对于板块构造学说在初中时学生知道有六大板块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外出旅游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地质构造没有亲眼见过,或者见过但是不知道其名称以及形成的原因,本节课应该多培养学生探究地理原理的特点。

  设计思想

  本节课涉及到比较多的地质构造和地理原理,难度比较大,所以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图片和山地的形成过程的演示过程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知识点。还可以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褶皱山和断块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褶皱和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并能够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让通过读图、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5、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1.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难点: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同学们一定见过和听说过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太行山、华山、日本的富士山等,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他们的形成原因是否一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问题。

  【板书】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板书】一、褶皱山

  【板书】=1GB3MERGEFORMAT①褶皱

  【引导】什么叫褶皱呢?

  (在讲课时可利用随手教具--书本、纸张进行演示,并强调岩层的受力方向)

  【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我们下面先来了解一下褶皱山的有关知识。

  【板书】②背斜和向斜

  【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外部形态上看褶皱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答】从外部形态看,有的岩层一般是向上拱起,有的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

  【教师讲解】我们将岩层向上拱起的称作背斜,岩层一般是向下弯曲的称作向斜。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而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还有特殊情况。

  (教师用黑板擦把背斜上部擦去一部分,把向斜上部用粉笔添绘上一部分,变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态。)

  【引导】大家请看!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背斜由山岭变成为谷地,而向斜由谷地变成了山岭,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回答】略

  【板书】=3GB3MERGEFORMAT③正地形(“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与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教师讲解】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所以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一般性,也要注意到它的特殊性。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种现象叫地形倒置,在山区、矿山等地带是可以看到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

  【引导】那要怎么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呢?大家请看PPT。

  【教师讲解】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无论岩层怎样变形,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都是可靠的。

  【板书】④背斜与向斜的比较:

高中地理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播放青藏铁路视频』

  【教师提问】:

  刚刚播放的视频当中,为我们展示的是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教师点拨】:

  铁路运输。那么我们现代的交通运输除了铁路这种运输方式以外,还有哪些佳通运输方式呢?

  【学生回答】:

  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教师点拨师:对,我们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它们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投影展示图片』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哪些特点呢?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该部分知识,完成导学案上连线题,投影展示学生完成连线

  【教师引导】:

  以上就是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各有长短。那么,当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呢?

  2、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学生活动】:

  展示表格,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勾选,完成后请学生在电脑上勾选出来

  【教师点拨】:

  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数量、运距等综合因素,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播放视频交通运输的变化』

  3、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缩短运输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技术

  【教师引导】:

  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只有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可不可行呢?答案线是否定的。在生活中,要实现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我们往往要用到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就形成了交通运输网,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那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呢?

  4、交通运输网及布局

  (1)概念

  (2)组成要素:

  交通运输中的线:铁路、公路、航道等。

  交通运输中的点:车站、港口、航空港等。

  【教师提问】:

  虽然交通运输网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层次,但它的布局也不是偶然随意地,而是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响。那么,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学生活动】:

  『投影展示中国铁路网分布图』思考:我国铁路网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东部密集,西部稀疏。东部地形以平原为主,相比西部更为低平和缓。而且东部经济发达,人口与城市众多,对交通的需求量大。

  【教师点拨】:

  由此看来,交通运输的布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具体分析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

  【学生活动】:

  『播放视频南昆铁路』思考:了解了南昆铁路之后,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0的案例1,思考一下这样几个问题:

  (1)在地图上分别读出南宁和昆明的海拔,并指出南昆铁路的建设需要克服哪些自然障碍?

  (2)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分布?

  (3)铁路沿线民族分布、经济水平如何?

  (4)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我们是凭借什么去克服困难的?

  【学生回答1】:南宁海拔低于100米,昆明海拔大致在2000米以上。由于铁路位于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所以地形险峻、地质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且多地震、滑坡,南昆铁路的修建必须克服这些自然障碍。

  【教师点拨】:由此可以看出,南昆铁路的兴建必修要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它决定了能不能修铁路,修建的难度有多大。既然南昆铁路的修建有这么多的自然障碍,为什么我们还要兴建这条铁路?

  【学生回答2】:因为铁路沿线有丰富的资源。

  教师点拨:具体有哪些资源分布呢?

  【学生回答2】:铝矿、煤矿、石油等自然资源,以及峰林、溶洞等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教师点拨】:对,正是由于西南地区有丰富的资源,修建南昆铁路就有利于当地的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南昆铁路的修建还考虑了经济因素。南昆铁路沿线的民族分布、经济水平如何呢?

  【学生回答3】:南昆铁路途径19个县(市),沿途有十多个少数民族,这里也是我国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

  【教师点拨】:在这里修建铁路,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我们还要考虑社会的发展。虽然南昆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毕竟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施工难度非常大呀,我们又是凭借什么去克服重重困难的呢?

  【学生回答4】: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师总结】:

  回答得非常好!在复杂的自然条件下我们必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保证。所以南昆铁路沿线建有桥梁476座,隧道258座,整条线路31%都是桥梁和隧道。南昆铁路也是我国科技含量的铁路之一。

  通过南昆铁路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经济、社会、自然、科技四大因素,其中经济是主导因素。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需要同学们了解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结合运输货物的特点、运输量等对交通运输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我们还了解到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交通运输网的布局特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当前来看,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而技术则提供了保证,自然条件的影响越来越小。

  【板书设计】: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交通运输方式:

  1、五种方式及其特点;

  2、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3、发展趋势

  二、运输网及布局

  1、基本要素:交通网中的线和点

  2、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社会发展、技术水平等

高中地理教案12

  一、教材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通过重点介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的形成,旨在阐述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一目“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教材在介绍工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侧重从实际出发,分析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第二目“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包括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和分散及工业地域三个部分。第三目“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概要的阐述了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工业部门的分类。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4、理解工业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

  5、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重难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区位因素

  四、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农村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不熟悉,以讲为主,多分析一些案例。

  五、教学方法

  实例分析法、归纳法、图示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城市图片。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七、课时安排:1--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板书]: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首先请大家回忆一下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等。)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主要工业类型及其特点。

  师生归纳:

  工业导向类型 区位布局原则 工业生产特点 工业部门举例

  原料导向型工业 接近原料地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容易腐烂,不能久贮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等

  市场导向型工业 接近消费市场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产品容易腐烂变质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等

  动力导向型工业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炼 铝 厂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劳动力的地区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制伞制鞋

  技术导向型工业 接近高等院校或科技发达地区 技术要求高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承转: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主导因素是一成不变的吗?下面我们具体看几个案例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学案上的6个案例,得出探究结论并展示探究结论

  点拨:煤炭产地 原料和交通,交通和市场 数量,素质 政治(国防)

  宗教 无污染的小工业,轻度污染的工业,严重污染工业,环境

  教师归纳:(1)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例如,钢铁工业。

  (2)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素质等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并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区。例如,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等 。

  (4)环境标准及一个地区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承转:工业往往是集中分布在一定的区域,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并回答工业地域的概念。

  承转:现在我们来共同分析一个世界著名的一个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及发展特点。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学案中的探究案例得出并展示探究结论。

  点拨: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 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生产上的联系

  集聚分布在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自发形成了工业地域)

  教师精讲:美国工业最早出现在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这里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主要发展了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其中一个工业部门的产品往往就成了另一个工业部门的原料,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所以各部门在这里集聚分布,自发形成了工业地域。

  承转: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是自发的,工业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经济开发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一样吗?

  教师点拨:经济开发区的形成往往由政府参与,各工业部门为共享基础设施和服务而积聚在一起。工业之间是一种空间上的联系。

  承转:同学们思考一下当美国东北部工业过分集中会产生什么问题?

  工业布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出行环境恶化,以及工业间争水争地争基础设施等问题。

  工业会向外(向西、向南)分散。

  精讲点拨:工业分散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业过分集中后出现问题而使得工业分散。一种是为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形成的跨国公司,例如,波音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厂分散在世界各地。

  归纳总结:

  承转: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他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刻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我们来看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研读教材,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教师精讲:二战后,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工业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2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也会造成酸雨等严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见学案)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工业生产与地理活动,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单元活动《学用电子地图》。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对这节课有一个感性认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九、板书设计: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土地、水源、原料、动力、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等

  二、 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三、 工业地域的形成

  四、 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高新技术产业与环境污染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工业联系与集聚,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了解并掌握工业生产产生的资源、能源供需矛盾,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危害。

  二、预习内容

  (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 、 、 、 、 、 、和 等。

  思考: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决策者应当怎么办?

  工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工业企业要尽量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地点,将运输、劳动和集聚(分散)作为影响工业企业布局的三大因素

  2、 主导因素下的工业区位选择

  读图填表: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来源:ks5u]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3、举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1、不同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工业联系主要有两种情况?

  2、工业集聚的弊端又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3、读课本相关内容:什么是工业集聚?工业的集聚有哪些好处?

  4、工业分散存在哪几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5、工业地域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6、工业地域按成因可分为年两种类型?试举例说明。

  7、思考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

  (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读教材P72图3—2—10说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环境污染的分布之间有何关系?

  2、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根据教材P72)

  3、高薪技术产业会带来哪些环境污染?(根据教材P73知识窗)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 惑 点 疑 惑 内 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工业部门的分类。

  2.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3.初步学会分析某一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

  4、理解工业联系的具体形式及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影响

  5、掌握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各种因素,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分析工业地域形成的区位因素

  二、学习过程

  (一).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 、 、 、 、 、 、 、和 等。

  思考: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决策者应当怎么办?

  工业区位论: 韦伯认为工业企业要尽量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地点,将运输、劳动和集聚(分散)作为影响工业企业布局的三大因素

  (二). 主导因素下的工业区位选择

  读图填表:

  工业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原料指向型工业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技术指向型工业

  (三)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不同时期,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是不同的。不同工业在进行区位选择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也不同。

  案例探究1: 每生产一吨钢铁所需的燃料和原料

  时间 煤炭 铁矿石

  早期 8 2

  20世纪初 2 1.8

  现代 0.75 1.3

  问题:早期的钢铁工业建在 产地。

  可见,在工业发展的早期,原料是影响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

  案例探究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

  问题:鞍钢的区位 和 ,宝钢的区位 和 。

  可见,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市场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案例探究3:鞍钢与宝钢工人数量及文化程度对比

  建厂时间 工人数量 工人文化程度

  鞍钢 50年代 50万 小学为主

  宝钢 70年代 3万 高学历比例极高

  可见,劳动力 影响减弱,劳动力 影响增强

  案例探究4:湖北十堰位于武当山北麓中低山区,被称为“东方汽车城”,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和科研基地,1969年,根据国防安全的需要,将东风汽车公司 (俗称“二汽”)选址在武当山北麓这个交通闭塞、满目荒凉的山沟里。

  问题:湖北十堰汽车基地的区位因素是 。

  案例探究5:河南双汇集团在俄罗斯建立分厂,生产双汇牌猪肉火腿肠并畅销俄罗斯,而没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分厂生产这种火腿肠.

  问题:河南双汇集团没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分厂生产猪肉火腿肠是受 因素影响。

  (承转)对工业的布局是不是只单单的考虑经济效益就可以呢?

  工业区位的主要目标是要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主要的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当今社会环境标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案例探究6:城市中工业布置示意图

  问题: 的工业可以摆在城区, 的工业可以设置在城区边缘或者近郊区, 的工业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

  可见, 对工业区位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地域的概念

  2、用区位分析法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

  读图探究以下问题:

  (1)根据图中资料分析美国最早会在哪里形成工业地域?

  (2)该工业地域工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3)在这种条件下可以兴起哪些部门?他们之间存在那些联系?

  (4)这些工业部门的布局有何特点?

  3、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开发区,其中分布了很多工业,形成了工业地域,这些工业地域的形成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有何不同?各工业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4、美国东北部工业过分集中会产生什么问题/?接下来该区域的工业布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5、为什么波音飞机的零部件生产厂会分散在世界各地?

  6、小结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

  (五)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读教材P72图3—2—10说出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分布与环境污染的分布之间有何关系?

  2、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两个方面?(根据教材P72)

  3、高薪技术产业会带来哪些环境污染?(根据教材P73知识窗)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集聚可获取规模效益,因此工业不宜分散

  B.许多地方的经济开发区是先建基础设施后吸引投资者建厂

  C.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内

  D.绝大多数产品从原料开始的全部加工过程是在一个工厂里完成的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学ks5u

  A.工业联系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所有的工业部门都会发生集聚现象

  B.由于交通等技术的发展,现代的工业不会发生集聚现象了

  C.不同的工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工业适合集聚,有的工业适合扩散

  D.在工业化后期,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的空间集中,形成了很多工业地域

  3.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的是( )

  A.电风扇厂 B.机床厂 C.手表厂 D.化工厂

  4.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可以( )

  A.充分利用当地的知识和技术优势 B.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5.在一座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鞋帽、雨伞等多种工厂,它们之间( )

  ①存在着紧密的生产联系 ②基本上无生产上的联系 ③存在紧密的空间联系 ④无任何空间上的联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工厂中存在着投入——产出工业联系的是( )

  ①纺织厂、印染厂 ②钢铁厂、重型机械厂 ③造纸厂、化纤厂 ④食品厂、家具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由于工业地域的扩展而形成钢铁工业城市的有( )

  A.武汉、上海、南京 B.重庆、包头、昆明

  C.本溪、唐山、大同 D.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8、下图为欧洲某跨国公司在我国某地设立的分厂,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该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采用何种运输方式?说明选择该运输方式的原因。

  (2)该地区吸引跨国公司在此设厂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3)跨国公司在此设厂对该地区的工业布局产生了哪些影响?试分析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课后练习与提高

  读下图:鞍山市部分工业企业分布图。回答1~4题。

  1、鞍山市的城市地域形态是

  A.组团式 B.疏松式 C.集中式 D.放射式

  2、图中各企业高度集聚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存在投入——产出联系 B.共用原料和基础设施

  C.共用劳动力 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3、不符合鞍钢未来发展方向的叙述是

  A.引进技术,改造传统企业 B.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D.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4、50年代鞍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其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高科技力量雄厚 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5、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6、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日趋恶化的

  A.对文物古迹的破坏问题 B.对北京环境的破坏问题

  C.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D.冲击正常社会秩序问题

  7、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B.交通运输仍是各工业部门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削弱

  8、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厂建在某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 ②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厂商可做决策而政府不能干预 ③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趋完善,区位选择不受其影响 ④区位选择既要考虑经济效益,也要考虑环境效益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在我国宜转移到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中西部地区

  12、 下图反映了美国汽车产业布局及区位选择的发展和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

  (1)试分析 A 城市能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的工业区位优势条件。

  (2)分析巴尔的摩发展汽车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

  (3)过去,汽车相关产业大量集中在 A 城。而现在汽车相关产业分散在各地。试比较它们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高中地理教案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能够根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组成的交通运输网及其布局的影响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案例,学会分析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

  『播放青藏铁路视频』

  新课导入:“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师:刚刚播放的视频当中,为我们展示的是哪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生:铁路运输。

  师:对,铁路运输。那么我们现代的交通运输除了铁路这种运输方式以外,还有哪些佳通运输方式呢?

  生: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师:对,我们现代社会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它们分别是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投影展示图片』

  (注:不要把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混淆。)

  师:相信在座的许多同学都有父母或者亲人在外打工,尤其是在广州打工的人特别多。现在我们假设今年暑假你要到广州与父母团聚,从西充出发,你会选择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呢?

  生1:铁路运输。

  生2:公路运输。

  生3:航空运输。

  师:看来,从西充到广州我们有多种运输方式可供选择,而我们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往往要考虑到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哪些特点呢?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该部分知识,完成导学案上连线题,投影展示学生完成连线』

  师:以上就是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们是各有长短。那么,当我们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呢?

  2、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展示表格,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勾选,完成后请学生在电脑上勾选出来』

  结论: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既要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又要根据货物的类别、数量、运距等综合因素,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作出最合理的选择。

  『播放视频交通运输的变化』

  3、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

  高速化——缩短运输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大型化——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

  专业化——发展集装箱运输技术

  师:在现代社会,如果我们只有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可不可行呢?答案线是否定的。在生活中,要实现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我们往往要用到两种以上的交通运输方式。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合就形成了交通运输网,为我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那什么是交通运输网呢?

  交通运输网及布局

  交通运输网

  概念

高中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图像,结合实际,掌握GPS汽车导航技术,信息在汽车、卫星和服务中心的传递等内容,通过具体案例以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应用。

  2)通过搜集资料、图像,进行分析对比,以加深对地理信息技术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深刻地体会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2)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素养与科学观。

  4)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课型及课时】

  新授课(共2课时)

  【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制作相应课件,展示RS、GIS、GPS和数字地球的相关图片,以形象直观的图来消除学生对“3S”的神秘感。

  要多采用实例教学法,教师应在课前到网上搜集有关“3S”技术的运用实例,以加深学生对“3S”的理解,并借此突破难点和掌握重点。

  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以区别RS、GIS、GPS三者的不同,如概念、工作原理和用途等。

  运用网络示意图,理解各种信息技术的工作过程和不同用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有关部门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灾区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料,给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抗震救灾的胜利立了大功。这就是地理信息技术中其中一种技术——神奇的遥感。

  那什么是地理信息技术,他究竟有哪些用途呢

  [板书]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教师]地理信息技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板书]2、应用——广泛

  [教师]地理信息系统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可以模拟特定区域的自然过程,预测、预报区域内可能发生的灾害或环境变化。

  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

  [过渡]获取土地利用信息要动用大量人力与物力,经十年才作出一幅图。但现在利用遥感花很少的时间与金钱却能得到更好的效果。“人眼的波段太窄,许多信息看不到,而人的双脚又由于许多因素限制,许多地方不能涉足。”而遥感突破了这些限制,它真正成为了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正因为如此,在汶川地震中才立了大功。那么什么是遥感呢它的用途怎么那么大呢

  [板书]二、遥感(RS)

  1、概念:

  [教师]遥感是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点击课件,展示下图:

  SHAPE MERGEFORMAT

  2、遥感的装置

  ⑴传感器——遥感的关键装置

  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教材图1、4)

  ⑵组成(了解)

  遥感平台、传感器、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系统等。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遥感技术主要环节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遥感功能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收集、传输信息接收信息,处理、分析信息专业图件或统计数据[学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图1、5和图1、6思考飞机遥感和卫星遥感的差异。

  [教师] 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教材图1、5(左图)是飞机遥感影像,在阴雨天气的情况下,通过微波遥感,透过层层云雨阴隔而得到的图像,地物仍具很高的分辨率,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5(右图)更是清楚地显示了洪水的淹没情况。课本图1、6(左图)是卫星遥感影像,同样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课本图1、6(右图)能清楚地显示当时该地区淹没地区的分布。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遥感平台得到的影像,再经过计算机处理技术,我们就能快捷、准确地统计出洪水的淹没情况。

  可见,遥感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

  4、遥感的优越性(此部分可以请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完成。)

  ①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领先地位。

  5、遥感技术的应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最好例证。

  [思考]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

  [点拨]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点拨]同意。可以从遥感的定义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看”的过程就是在遥感,眼睛相当于传感器。

  [过渡]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GPS,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什么是GPS它的作用有哪些呢

  [板书]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高中地理教案15

  按性质分类

  ⑴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⑵非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导入新课:

  煤炭虽然是非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但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开发条件

  阅读分析: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图,分析山西煤炭资源状况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⑴储量丰富⑵分布范围广⑶煤种齐全⑷煤质优良⑸开采条件好

  相关资源课程标准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条件与开发现状,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能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2.理解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

  3.了解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

  4.理解山西省构筑三条产业链的资源条件及意义。

  5.理解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治理的关系。

  6.了解科技创新是山西省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7.理解山西省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学会知识迁移,为我国其他工矿区生态环境建设出谋划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图表、资料,分析能源资源开发的条件及能源基地建设的成就。

  2.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源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把能源工业放在战略重点的首位,急需科技人才为能源工业出谋划策,使学生们深知肩负的重任,同时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能源基地的建设成就,力求能源基地的建设有新的突破。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保护要同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与生态道德观。

  3.凡事要学会因时而变,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去评判地理事物的合理与否。

  教学重点

  1.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

  2.产业结构的调整。

  教学难点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关于能源与生活的视频资料及关于山西煤炭基地的景观图,关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及山西能源地位的数据表格。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提问:研究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学生回答: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水文条件、植被条件、矿产资源条件等方面入手。

  师:这些条件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发展,作为一个区域,它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一方面要对区域的自然条件实施改造,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区域的自然资源。区域所拥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发展的方向;对自然条件的适度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自然资源啊?

  学生回答。

  师: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投影)工业生产、汽车、火车等图片,提问:这些机械的运转与什么资源离不开啊?

  学生回答——能源资源

  师:以上这些机械的运转,离不开能源资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源资源的开发。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

  什么是能源资源?是指能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的物质或能量。

  思考:我们人类所使用的能源可分为哪两大类?各包括哪些能源?

  学生回答:

  问:对可再生能源我们应如何开发利用呢?对非可再生能源我们又该如何开发利用呢?

  学生回答

  师:对于可再生能源,我们应该保护和促进更新,并进行充分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形成的,人类用一点少一点,而且利用不当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利用时应该节约、提高利用效率和寻找新的代替品。在非可再生能源中的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更是如此。假如请你投资开发我国的煤炭资源,你会选择在哪里开发呢?为什么?

  投影中国煤矿分布图。请同学们进行选择。

  学生回答

  师:我国山西省煤炭资源得天独厚,素以“煤海”著称于世,这里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世界重要煤炭基地之一,所以,合理开发山西省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省乃至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节课主要以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例分析能源资源的开发。

  我们在山西省投资开发煤炭资源,除了考虑这个地方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外,我们还应考虑哪些开发条件呢?

  学生回答,还应考虑开采条件、市场条件及交通条件。

  一、资源开发条件

  探究:请同学们看课本,探究山西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势有哪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

  师:投影

  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煤炭资源的有利条件具体表现储量丰富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2700亿吨,按20xx年生产规模(4.8亿吨)计算,可开采560年分布范围广全省40%的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煤种齐全全国10大煤种,山西省都有分布。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大同煤田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产地,河东煤田则是优质主焦煤基地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市场广阔

  投影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比较表,请同学们看表,你能从中看出什么问题吗?

  1998200220042020生产量(亿吨标准煤)12.41418.46消费量(亿吨标准煤)13.61519.730(预计)学生回答:

  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能源的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大约比生产量大1亿吨标准煤。我国能源的消费量很大,而生产量不足,随着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会不断的增加,预计到20xx年时,我国的煤炭消费量将达到30亿吨,到那时,我国的能源缺口会更大。

  投影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请同学们看图,思考: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师:我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而世界能源消费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世界核能比重大,而我国核能却很少。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且我们刚刚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有很大的缺口,这样的消费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基本上是不会改变,这为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投影中国政区图,请同学们找到山西省,请问同学们,山西省位于我国的什么位置呢?

  学生回答:中部地区。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临近我国这样一些工业区,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等,与上海、沈阳、武汉等城市相距不远,所以从输煤输电来讲都非常便利。

  投影山西省交通线分布图,请同学们看课本43页图3.4,在图中总结出山西省对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几种?

  学生回答:铁路和公路运输。

  师:山西省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和公路。下面我们来找出主要的铁路运输线。从北京经大同到包头的京包线;石家庄到太原的石太线;从太原到河南焦作的太焦线;从大同到秦皇岛的大秦线;从神木到黄骅港的神黄线;从图可看出,经过山西的铁路线较多,除了以上的铁路线外,还有很多铁路线和公路线,这些都为山西省煤炭的外运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所以我们说山西省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过渡:以上是我们分析的山西省能源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那么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有没有不利条件呢?

  下面请同学们读材料,分析这些材料说明山西省煤炭开采中存在着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交通动力不足;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从这几则材料我们看出,山西省资源的开采中也存在着不利条件。因此,在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中,我们要学会分析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只有了解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我们才能扬长避短的对区域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过渡:山西省资源开采的优势条件是明显的,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山西煤炭的开采和加工转换,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山西能源重化工业基地的建设。

  二、能源基地的建设

  请同学们看课本,归纳山西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建设能源基地。

  学生回答

  投影:

  1.扩大煤炭开采量

  问:为什么要扩大煤炭开采量?

  学生回答:因为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大于生产量,为了满足全国的市场需求因此要扩大煤炭开采量。

  请同学们看图3.3,请同学们分析从1952年到20xx年山西原煤的生产量是如何变化的?

  学生回答:原煤的生产量是不断增加

  问:从什么时候原煤生产量增加的速度很快呢?

  学生回答:1980年以后。

  问:到20xx年原煤的生产量达到了多少?

  学生回答:6.3亿吨。

  师:从图中可看出来,山西的煤炭从建国初期,一直到20xx年都是稳步增长的,在20xx年原煤生产量达到了6.3亿吨,形成了以大同、河东、平朔、西山、等一些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扩大晋煤外运能力

  问:为什么要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呢?

  学生回答:因为山西交通运力不足,为了缓解交通压力。

  问:山西的煤炭外运主要选择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呢?请读图3.4。

  学生回答:铁路和公路

  问:山西省为什么选择铁路和公路,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运输方式呢?山西临黄河,为什么不利用黄河来发展水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