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奖项申报工作汇报(共7篇)

第1篇:申报科技示范村汇报材料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养殖产业 壮大村级经济

       大冶市陈贵镇堰畈桥村

       堰畈桥村位于陈贵镇东北部,距离镇中心仅0.5公里,大金省道穿村而过,区域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689户,总人口2407人,规划面积252.4公顷,耕地面积3190.2亩,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几年来,堰畈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通过科技兴农调结构、科技创业促发展、科技富民增收入,着力谋划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全村辖区内有雨润工业园、亚光公司、宏盛机械、真有味食品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2022年,第一产业经济总值1000万元,第二三产业经济总产值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72.5万,近年来,我村获得多项荣誉:2022年陈贵镇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陈贵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22年陈贵镇先进单位、2022年陈贵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先进单位、2022年黄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荣获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宜居村庄、大冶市巾帼示范村。今年7月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陈贵镇召开,我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重要参观点,其中乔清湾作为全省旧村改造的典范,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全省进行推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依靠科技进步、依托现代龙头企业、科学发展养殖业和配套产业。

       2022年,全国500强企业——雨润集团在我村建设了“大冶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该公司建成投产,年可加工3000万只肉鸡。我们抓住这次机遇,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我村委会和群众合资240万元,建设了年出笼肉鸡40万只的养殖场。其中养殖小区7个,养殖示范户7家,从事肉鸡养殖农户达70余人。目前,该养殖场按照福润公司“四提供一回收”的经营模式,与福润公司签订了产销合同。为了提高经济效益,2022年我们在市科技局及有关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创新养殖方法,引进生蛆喂养新技术,既减少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肉鸡的发病率,还缩短了肉鸡的生长周期,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已出笼肉鸡40万只,产值达1000余万元,依托福润禽业这个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年增利润40余万元。

       2022年,雨润集团又投资6亿元建设了200万头生猪屠宰、2万吨肉制品加工项目“隆庆肉食品加工企业”。对于我们堰畈桥村人来说,这又是一个大好的机遇。目前,我村的养猪专业户达10家,平均每户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建立了3个专业养殖合作社。为了配合雨润集团的发展,村集体和养殖专业户新增投资,建设了年出栏2000头的生猪养殖场,与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配套。目前,我村还在积极引进金凤凰农业公司新上养牛项目。金凤凰公司先以每亩固定的价格流转土地,然后在把土地无偿提供给养牛的农户使用,并为养牛户提供草种、幼牛、饲料等,同时还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养牛技术培训和指导,已经在吴本二湾和王监湾发展50户农户,养殖500头肉牛,目前初显成效。待技术成熟后,准备逐步向全村推广。

       在引进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开展技术普及等方面,我村每年拿出5万余元聘请华农大和我市畜牧专家为我村技术顾问,每年开展技术培训2期,受训人员达200余人,外出学习考察人数达10余人。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是资金短缺,扩大规模有难度。

       在我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我们的发展规模与要求相比,资金短缺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资金不足仍然是我村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许多好的思路和项目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错失良机。

       二是专业人才匮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 一部分农户的文化水平还较低,对接受科学知识和正确运用科学技术有一定难度。另外,几个专业养殖户科学经营、科学管理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高。

       三是信息不畅,科学发展受限制。

       村民群众普遍感觉在目前的科技信息交流和生产活动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首先是“信息闭塞”和“缺少新技术”,其次是“经济困难”,第三才是“产品销路”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的科技信息资源,加强国家科技信息资源在我村的整合和利用,对于养殖专业户来说如何利用网上供求信息,信息发布是他们最关心,也最希望实现的事情。

       下步工作思路及打算

       1、科学发展永无止境。我们为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产业规模,计划与雨润集团进一步合作,准备投入150万元,扩大2个年出笼40万只肉鸡的示范养殖场,与雨润集团配套;动员农户启动民间资本120万元改建年出栏3000头肉猪的标准化养殖场;采取村集体参股的方式投入40万元,与民间资本合办物流运输公司,为雨润提供运输服务;继续做好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为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我村投资创造好的条件。力争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和科学技术,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和提高村民收入,通过三年的努力,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9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

       2、强化科技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结合我村实际,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发挥中介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注重信息化工作。努力借助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的优势,搭建村级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的生产和经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选拔一批高素质有专长的人才,送出去培训学习,努力培养我村的专业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我村农业人才综合素质。

       3、建设文明村居,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我们将努力提高科学素质,用科学改变村民思想,计划在近期内,让村民代表参观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让村民用科学眼光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了解他们的发展过程和科学管理的方法鼓励我村群众,让他们看到新农村美好发展的前途。让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在我村逐步形成,让科技之风在堰畈桥村收到更大的效益,取得更辉煌的成果。

       2022年10月20日

第2篇:我申报的奖项是教学工作进步奖

       我申报的奖项是教学工作进步奖

       我从事初三教学工作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在此教学期间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教学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1、作为一名初三教师,我不断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坚持经常翻阅高中教材,将高中知识与初中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今后升入高中奠定了基础,同时自身专业知识也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学方法也不断更新,自高效课堂实施充分看到了高效课堂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在传统教学上向高效课堂靠拢,学生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上来了,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2、教研活动是载体,课改教研是先导,为此,我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本学期参加了白城市教学大赛,经过精心准备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初三教研活动中,对2022年中考复习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受到初三化学教师的好评。

       3、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电脑常见故障维修,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4、在教学中采取鼓励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近几年中考化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5、俗话说“在其位,务其职,思其政。”作为教务主任,我时刻要求自己做到正确定位,牢固树立两种意识,努力做好校长的助手。在工作中,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顾全大局,融合群体,在校长的指导下,制定好计划,组织实施,使工作有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并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顺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勤奋工作,开拓进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3篇:申报科技示范村汇报材料2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养殖产业 壮大村级经济

       大冶市陈贵镇堰畈桥村

       堰畈桥村位于陈贵镇东北部,距离镇中心仅0.5公里,大金省道穿村而过,区域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689户,总人口2407人,土地面积252.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190.2亩,高产农田改造2538.6亩,建设高产农田示范区近千亩。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8600元。辖区内有雨润工业园、亚光公司、宏盛机械、真有味食品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2022年,第一产业经济总值1000万元,第二三产业经济总产值14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72.5万。

       几年来,堰畈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通过科技兴农调结构、科技创业促发展、科技富民增收入,着力谋划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依靠科技进步、依托现代龙头企业、科学发展养殖业和配套产业。

       2022年,全国500强企业——雨润集团在我村建设了“大冶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该公司建成投产,年可加工3000万只肉鸡。我们抓住这次机遇,在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我村委会和群众合资240万元,建设了年出笼肉鸡40万只的养殖场。其中养殖小区7个,养殖示范户7家,从事肉鸡养殖农户达70余人。目前,该养殖场按照福润公司“四提供一回收”的经营模式,与福润公司签订了产销合同。为了提高经济效益,2022年我们在市科技局及有关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创新养殖方法,引进生蛆喂养新技术,既减少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肉鸡的发病率,还缩短了肉鸡的生长周期,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目前,已出笼肉鸡40万

       只,产值达1000余万元,依托福润禽业这个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企业,年增利润40余万元。

       2022年,雨润集团又投资6亿元建设了200万头生猪屠宰、2万吨肉制品加工项目“隆庆肉食品加工企业”。对于我们堰畈桥村人来说,这又是一个大好的机遇。目前,我村的养猪专业户达10家,平均每户年出栏生猪1000余头,建立了3个专业养殖合作社。为了配合雨润集团的发展,村集体和养殖专业户新增投资,建设了年出栏2000头的生猪养殖场,与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配套,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头,我村农产品加工占农村总收入比例已达70%以上。目前,我村还在积极引进金凤凰农业公司新上养牛项目。金凤凰公司先以每亩固定的价格流转土地,然后在把土地无偿提供给养牛的农户使用,并为养牛户提供草种、幼牛、饲料等,同时还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养牛技术培训和指导,已经在吴本二湾和王监湾发展50户农户,养殖500头肉牛,土地产出率达58%,资源利用率达80%以上,通过前期试点,新项目初显成效,待技术成熟后,准备逐步向全村推广。

       在引进推广先进养殖技术、开展技术普及等方面,我村每年拿出5万余元聘请华农大和我市畜牧专家为我村技术顾问,每年开展技术培训2期,受训人员达200余人,外出学习考察人数达10余人。

       通过我们的努力,近年来堰畈桥村获得多项荣誉:2022年陈贵镇农村科普工作先进单位、2022年陈贵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22年陈贵镇先进单位、2022年陈贵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先进单位、2022年黄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荣获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宜居村庄、大冶市巾帼示范村。今年7月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现场

       会在陈贵镇召开,我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作为重要参观点,其中乔清湾作为全省旧村改造的典范,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全省进行推广。

       当然,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一些问题及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资金短缺,扩大规模有难度。

       在我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我们的发展规模与要求相比,资金短缺依然十分突出。特别是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资金不足仍然是我村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许多好的思路和项目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而错失良机。

       二是专业人才匮乏,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不足。

       一部分农户的文化水平还较低,对接受科学知识和正确运用科学技术有一定难度。另外,几个专业养殖户科学经营、科学管理方面的知识还有待提高,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高。

       三是信息不畅,科学发展受限制。

       村民群众普遍感觉在目前的科技信息交流和生产活动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首先是“信息闭塞”和“缺少新技术”,其次是“经济困难”,第三才是“产品销路”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国家、省市的科技信息资源,加强国家科技信息资源在我村的整合和利用,对于养殖专业户来说如何利用网上供求信息,信息发布是他们最关心,也最希望实现的事情。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科学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们下步工作思路是这样的:

       1、科学发展永无止境。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配合全

       镇十二五规划,做好新园区的配套服务工作,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发展科技型新项目。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扩大养殖业生产规模,建设科学养殖基地。准备投入150万元,扩大2个年出笼40万只肉鸡的示范养殖场,与雨润集团配套;动员农户启动民间资本120万元改建年出栏3000头肉猪的标准化养殖场;力争以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理论和科学技术,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和提高村民收入,通过三年的努力,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9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万元。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我村真有味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的酱薯叶、酱蕨菜等旅游食品已经进入黄石中商、中百等超市。大冶富成食品加工厂已经建设完工,这个项目就是结合湖北消费者需求,生产腊肠、凤爪、鸡腿、鸡翅膀、肉干等卤制品这些市场需求量大,精包装之后市场价格能成倍增长的肉食深加工产品,提高产业附加值。根据我们两年间的调研得知,这种包装精美、休闲方便的肉食品在超市的销售量是十分可观的,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我们的目标就是能够打响自己的品牌,进入大冶、黄石、武汉的各大商场超市。除此以外,我们还采取村集体参股的方式投入40万元,与民间资本合办物流运输公司,为雨润提供运输服务;继续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使得农业机械化耕作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以上,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为吸引更多的外商来我村投资创造好的条件。

       2、强化科技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要想完成十二五期间让我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必须要依靠科技和和质量的提高。一是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发挥中介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利用专业的科技服

       务网站或中介促进消息流通。二是注重信息化工作。努力借助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的优势,搭建村级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有效、可靠的技术、政策和市场等信息服务,推进农业特色产业的生产和经营。三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选拔一批高素质有专长的人才,送出去培训学习,努力培养我村的专业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我村农业人才综合素质。

       3、建设文明村居,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指数。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群众过得更好的生活,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更强调生态和谐,文明和谐与发展和谐。堰畈桥将利用陈贵镇争创全国500强乡镇的契机,不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将让每户村民都能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成果。目前我们已经打造了 “环境优美、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堰畈桥服务中心,配套村卫生室、农资超市等综合配套设施为,通过实行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办公,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在社会保障工作中,2022年完成全村新农保1293人,参保率达90%以上,60岁以上老人领取社会养老保险达248人;完成合作医疗1913人,完成率达100%,我们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内,继续提高社会保障工作水平,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科学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用科学改变村民思想,计划在近期内,让村民代表参观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让村民用科学眼光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了解他们的发展过程和科学管理的方法,通过学习,让群众看到新农村美好发展的前途,让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在我村逐步形成,让科技之风在堰畈桥村收到更大的效益,取得更辉煌的成果。

       2022年10月20日

第4篇:科技工作汇报

       一、20**年工作总结

       20**年,浙江大学积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广大教师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努力奋斗,使我校科技工作在各方面都继续取得了长足发展。

       1.科学研究

       科技经费继续保持稳定持续增长。2022年科技活动经费突破9亿元,学校科技工作整体保持着持续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基础研究成绩喜人。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各类项目总数及面上项目批准数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我校作为牵头承担单位的973计划项目“移植器官慢性失功的免疫学基础研究”经评审获得批准实施。

       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项目能力增强。2022年获得批准承担的863计划项目和“十五”攻关项目共计39项;获得浙江省科技重大招标项目29项。国防军工新批准项目比上年增长14.5%。

       各类科研项目完成情况较好。2022年是国家“十五”各类计划项目总结、验收关键年。学校重点抓了项目的执行进展检查和结题、验收。国家863计划第一批项目目前已有半数完成了验收工作,有7个项目获得滚动立项。国家“十五”攻关计划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一批项目也顺利通过验收,并获得较高评价。我校科研人员承担并很好地完成了神舟号飞船生命保障系统中的部分研制任务,为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为我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

       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得到加强。国际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数和涉及的国家与地区数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民间合作项目数量增长较快,项目的经费强度也有了明显的增加。学校先后与美国ibm公司、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和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等国际著名大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为科技合作、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基础。

       2.社会服务

       浙江大学立足浙江,面向全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2022年学校进一步拓展了与省内外地方政府的合作领域,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和需求,采取新的合作模式,如与地方政府联合建立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在企业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还建立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浙江大学分市场,并建成浙江大学技术交易网站,为服务社会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这些工作一方面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校学科交叉与发展。

       重视科技工作为“三农”服务。2022年学校充分发挥有大批涉农学科、涉农教师,长期从事农业与生物技术的优势,开展农业科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另外还通过现场指导、专题培训、送医送药、咨询服务、赠送种子种苗和科技图书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广新的实用技术,传播现代农村文化,为浙江省农业、农村科技进步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作了积极贡献。

       3.科技成果

       2022年学校获国家、省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颁发的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177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91项(一等奖7项)、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10项(一等奖3项)。

       由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的科技论文发表统计结果,我校2022年度被sci收录论文共1114篇,被ei收录论文共752篇,发表国内论文共4452篇,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我校专利申请量直线上升,2022年专利申请数达536项,在去年的基础上又增30%,其中发明专利407项;授权专利188项,其中发明专利78项。

       4.科研基地

       在完善我校原有的国家研究基地建设基础上,2022年学校又被新批准建设“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和联合建设“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近年学校先后建设了13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经对部分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结果表明:在学校政策引导、立项投入的推动下,各中心围绕建设目标和年度建设考核指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和运行,有的合作研究已初见成效,即为我校相关领域的交叉研究发展提供了一定规模的实验平台,同时也扩大了我校相关领域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

       二、2022年主要工作任务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理念,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改革体制、完善政策、开拓资源,与时俱进,协调发展。在保证科技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加快科研创新体系的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尽快实现科技质的飞跃,为把浙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1.筹建国家实验室或研究院:

       根据国家科技部的部署,积极筹建“信息与控制国家实验室”。使之成为空间与管理集中,机制开放、流动、灵活,研究领域宽阔,一流人才聚集,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基地。

       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校区的规划建设,计划在生命科学、材料化工与结构、数理化科学、制造与动力、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进一步组织建立研究院,重构与聚集一流研究人才,并争取从中再组建2-5个国家实验室,在我校形成若干个国家重大研究基地。从而构建由国家实验室(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重点实验室组成的新的创新研究体系。

       2.形成网络式的社会服务新体系

       抢抓当前发展机遇,从研究所、学院、学校分层次建立与“长三角”等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网络式社会服务新体系,根据块状经济的特征与需求,通过合作研究,成果转化,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中心、开发中心或分析试验中心等,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高新技术服务,并为建立“浙江大学应用科技研究院”奠定基础。

       (二)构建面向一流的人才新体系

       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贯彻人才强国战略,浙大走向世界一流,关键是建设一支一流的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树立“一流大业,人才为本”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尊重人才、培育人才、聚集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制定措施使更多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要加强人才团队建设,聚集成以大师为核心的团队,并注意在引进大师后做好团队配置工作,逐步形成高地;努力争取国家及部门支持的创新群体计划,推动团队建设;完善制定相应政策,创造良好创新环境,给予学院及团队负责人更多的自由度,以支撑有活力、善创新团队的形成。

       (三)探索建立新的科研运行管理体制和机制

       要适应新时期世界科技发展,更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运行机制改革。学校要在构建国家实验室(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重点实验室组成的新的创新研究体系和瞄准科学前沿,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需求,大力鼓励学科交叉与创新,积极组织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这两个层面上,积极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研究和探索,从而争取在创新环境建设和创新能力培育方面有新的突破。为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竞争力,努力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和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贡献。

第5篇:科技工作汇报

       高新区2022年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汇报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范向东

       尊敬的各位领导:

       2022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高新区全力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大提升、大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在市科协、科技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全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2—2022—2022年)》、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落实的意见》,立足自身实际,正确把握“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指导方针,以全面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创建全市科普示范区为载体,积极开展四大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不断完善三大基础工程,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全力推进全区人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提升工作执行力

       我区把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全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实现了3新目标。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工作组织达到新水平根据《纲要》的要求,我区成立了以区党工委副书记为组长,区文教局、经发局、农委、卫生计生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为成员单位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区《纲要》的实施工作。各镇(街)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配备工作人员。全区形成了区领导小组牵总负责,部门积极配合,镇(街)主抓落实的金字塔式组织网络,全面提升了《纲要》落实的执行力。

       (二)制定方案、加大投入,工作保障迈出新步伐 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小组工作规则、会议制度和办公室工作规则,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等行动方案。根据我区财力情况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发展需要,将科普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保障了《科学素质纲要》顺利实施。今年以来,我区财政、各成员单位共投入科普经费20万元,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三)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工作形式呈现新格局 为全面提高全区人民的科学素质,一年来,我区组织开展了文化三下乡、卫生进社区、科普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科普宣传栏、户外电子大屏幕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纲要》内容,积极推进科普行动,在全区营造了大科普的浓厚氛围。活动中抽调邀请市、区、镇三级科技、农业、林业、卫生等部门30多名科技专家,组织开展了“科技、卫生、文化、法律”进社区、农村、机关、学校、家庭、企业“六进”活动,在全区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氛围。一年来,共展出科普版面120余块,发放各类科普宣传资料2000多份,举办各类科普培训活动(专题讲座)12场次,户外电子屏幕播放科普宣传标语20多条,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横幅、挂图200多幅,放映科普专题电影485场次,接受群众科普咨询5000余人次,免费为群众义诊1200余人次,参加科普活动群众累计达到12000余人次。

       二、通盘谋划,分类实施,推进科普覆盖面 在工作中坚持通盘谋划、分类实施的原则,按照人群、地域、行业不同,协调推进全区科普工作,全面提升了科普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开展了4大行动。

       (一)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

       由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会同区教育、区团委等部门,充分发挥其面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工作职能,全力开展了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一是实施全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工程。在全区39所中小学中开设科学课程,在全区所有38所小学配置了先进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在24所学校配设了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受益学生达到1万余人。二是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大赛,在河北省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区2幅(件)作品获一等奖,9幅(件)作品获二等奖,13幅(件)作品获三等奖,两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活动,并评选出优秀征文27篇;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参加市电教馆组织的电脑制作评比活动,推荐16件作品上报并获奖;组织全区30多名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竞赛;各学校通过科技课、科普队会的形式,普及、丰富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知识。三是积极组织青少年科普宣传活动。在科技周、全国科普活动日活动中,集中向全区10所中小学2000余人开展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健康等知识的宣传活动。组织新区中学等6所中小学参加市科技馆、河北北方学院组织的海洋知识和生命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四是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科技传播活动。我们先后邀请市教育局、市科技馆、市一中有关专家对全区63名科学教师进行了培训;积极推进家长学校工作,对全区200余名家长进行了科普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了青少年科普工作氛围。

       (二)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在提高全区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科学素质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把科学素质培训内容融入干部培训目标中,细化分解落实年度重点学习培训目标,区委组织部负责牵头抓总,落实各级各部门单位分级分层学习培训工作,并抓好日常督促指导和年终考核。二是创新学习培训形式。先后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外出培训、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办法,加大对科学知识的培训力度。

       一年来,我们先后邀请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群艺馆、市语委、河北北方学院专家教授开展了党史、胡锦涛书记讲话精神、文艺知识、普通话普及等方面讲座培训9场次,培训全区干部职工达2000多人次;组织干部职工32人次赴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等学院参加国家级科普培训活动。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科普培训工作跃上新台阶。

       (三)开展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1、科技下乡送服务活动深入推进。由区宣传部、文教局、卫生局、司法局等部门和单位牵头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6场次。通过科技咨询、现场指导、科普宣传方式,切实解决了一批农民在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专业技能,并建立了科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服务长效机制。

       2、积极开展“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申报推荐工作。自2022年起“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以来,全区已有3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名科普带头人受到市级表彰。“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有力地调动了基层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

       (四)大力开展城镇人口科学素质行动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工商联和各企业、街道办事处围绕提高城镇劳动人员科学素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为全区振兴“22333产业布局”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了创业培训、基本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储备性技能培训和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突出了培训的多样性、实效性和适用性。目前已培训各类人员达1万多人。在培训机构和劳动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城镇劳动人口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实现了以培训促就业的管理目标。

       (三)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深化工作开展

       一年来,我们在强力推进科普工作全覆盖的同时,紧紧抓住科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薄弱环节,选准着力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科普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科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主要完善了3大工程。

       (一)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基本建设计划,加大对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的公共投入,加强对科普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规范科普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一年来,投入科普建设资金139万元,重点推进老鸦庄镇文化科普中心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姚家房镇文化科普中心的科普教育功能,充实内容,改进服务,激发活力,满足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力争利用5至10年时间,力争使每个乡镇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科技活动站,有1处规范的科普画廊。

       (二)着力推进社区科普覆盖工程

       随着高新区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一大批高标准住宅小区投入使用,2022年在拥有6个社区的基础上新成立清河湾、富源里等4个社区,为了实现科普工程的全覆盖,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生活,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和普及科学文明的行为规范,不断创新社区科普工作新模式,一年来,我们结合“社区科普益民计划”的实施,联合市科协及有关单位针对社区居民开展科普进楼宇、进家庭活动,为新建住宅小区免费提供科普设施、发放科普宣传材料。截止到目前,我区共安装宣传栏570块,覆盖了新建10个小区中的285个单元,科普工作在全区社区中实现了全覆盖。

       (三)积极开展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坚持培育引导,优惠政策鼓励的方针,瞄准前沿产业发展方向,引导企业开发引进具有高端辐射功能、自主创新内涵的高科技项目。重点扶持宣化冶金单螺杆空压机,北方铸业大型关键铸钢件、海特钢管石油套管线等一批国内外领先、拥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项目,推进大唐热电、神威药业等规模以上企业科研机构的组建。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建立将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资源的传导机制。2022年,我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2022年我们将继续以全面提高全区人民科学素质为目标,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加大投入,强化落实,深化组织,全面推动我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再创新佳绩。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6篇:人大科技工作汇报

       关于全县科技工作的情况汇报

       ——2022年5月30日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就全县科技工作的有关情况作如下汇报,请予审议。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县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一步巩固“科教兴县”战略,不断依靠科技创新与进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县共发展各类专业协会53个,发展会员5430人。先后引进各类科技项目255个,推广应用项目158个,已普遍应用并产生规模效益的有58个。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普及推广,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一、加强领导、强化举措,科技工作顺利开展

       (一)强化科技意识,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一是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县上每年选派一批科技意识强、掌握了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的机关干部到经济落后,科技观念淡泊的乡

       1 村任职,帮助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二是健全领导机构。县上先后成立了科教领导小组、科普领导小组和科技兴农领导小组等机构,定期、不定期地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充分利用每年的科普宣传月、科普宣传日、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科普活动,采取发放宣传资料、赠售书刊、示范培训、现场咨询、竖展板、悬挂科普图片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尤其是从2022年以来,由县人大、县政府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和今年5月省科技厅、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在我县开展的科技服务活动,对推广科技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积极寻求帮扶,不断增强科技工作发展后劲。去年以来,我县抓住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省委、省政府提出“**两年内要有大变化”要求的历史机遇,及早行动,多次向省科技厅汇报工作,争取到了省厅的大力支持。省科技厅把支持我县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我县确定为全省科技工作重点县之一,多次带领专家教授到我县调研,在项目、资金、科技事业发展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截至目前,已在225县百万只獭兔产业带建设、脱毒马铃薯种植示范与推广、革命老区农村科技信息网研发、中日友好希望小学建设、科技特派员试点县等项目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省科技厅还将帮助我县建立“獭兔专家大院”,解决我县在獭兔养殖方面存在的技术难

       2 题。目前,我县正与省科技厅一道积极争取国家科技部对我县獭兔产业的支持。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科技知识宣传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一是构建培训网络。县上以县委党校和农广校为基地,乡镇以农业服务中心为基地,开展科技知识宣传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同时,还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联系会议制度,将党员干部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纳入单位的议事日程。二是扩大培训层面。对乡镇分管科技、农业的领导及875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进行了农业实用技术和市场经济知识轮训。80%以上的参训人员达到了农民技术员和农民技师以上水平。县农广校也先后培养农学、农技推广、蚕桑、林学、畜牧、财会、果树等学员3260人。三是搞好示范带动。全县共有10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参与各类科技形式的承包,先后建起了7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园区),承包面积达5万多亩。四是开展网络宣传。通过《农业天地》、《科技之窗》等专题栏目和**科技经济信息网、农经网向广大群众宣传科技知识、科技法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适宜本地的农业适用技术。

       二、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科技工作成效显著

       (一)农业科技全面推广。近年来,生猪、獭兔、肉牛、优质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大豆、果蔬等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膜栽培、3 水稻半旱式栽培、配方施肥、旱地改制、节水灌溉、规范化栽培、二季玉米栽培及红薯包蛋催根、双低油菜及综合配套技术、旱育秧抛秧技术、“四高玉米栽培技术、优质豆类及配套栽培技术等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全县农业生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二)工业科技步伐加快。工业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强化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走出了一条企业增产增效的新路。如承德丝厂,以科技为动力,投入大量资金将落后设备全部改成自动缫丝机,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三)科研成果显著增多。先后取得各类科研成果52项,其中市级以上3项,获县级表彰19项。广电宽带综合信息技术、优质肉牛杂交改良技术、农大3138玉米新品种制种技术、两季田稻草覆盖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肝动脉灌注及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探讨、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心宁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四)社会领域科技含量提高。一批综合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已经在人口、资源环境、医药卫生、广播电视等社会发展领域广泛运用。同时,加强了国土资源、江河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等科技问题的研究,加强了防灾、减灾、社会安全、城市建设、劳动保护、文化体育等领域科学技术的运用。

       三、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科技工作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一是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对科技工作重视不够。二是科技事业发展经费严重不足。三是当前留守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都是一些年龄偏大、素质较低的老年人和中年妇女,科技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四是推广手段落后,网络电子信息尚未真正起步。五是科技人才管理问题突出,科技人员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

       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主要目标: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切实抓好“五个一”工程(即运用科技成果,改造一批传统产业;加大培育力度,发展一批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招商,引进一批科技产业项目;认真组织实施,抓好一批中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内外合作,建立一批产学研联合体)。力争每年转化2项工业新技术,开发5个新产品;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10个;科技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递增1%。

       (一)严管理,强化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一是进一步实施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目标责任制,将科技工作纳入年度目

       5 标考核范畴,严格奖惩,逗硬落实。二是完善民主决策程序,对关系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充分论证,使决策更加科学。三是建立联系制度,开展集中性和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搞好综合协调,努力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二)施良策,推进工业科技创新。一是转化科研成果,“做优”一批传统工业企业。引导企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落后生产线,鼓励企业引进、吸收专利成果,支持企业广泛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推进工业信息化进程。二是营造宽松环境,“做大”一批民营科技企业。扶持一批民营科技企业,争取到2022年实现产值逾千万的民营科技企业达5户以上。三是提高科技含量,“做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争取列入国家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火炬计划以及国家攻关计划、国家“863”计划,使其真正成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高新技术企业。四是拓宽发展领域,“新创”一批新兴产业企业。充分抓住我县大力发展獭兔产业这一机遇,在农副产品精加工领域新创一批产业企业,寻求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

       (三)宽领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是狠抓全县科技经济信息网络建设。努力构建农村科技经济信息平台,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力争2年内实现乡镇、村全覆盖,最终实现

       6 电子务农、电子农业。二是狠抓农业优新品种和技术的推广。大力实施良种工程,切实抓好优质、高产、高效农畜品种、专用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加快水资源综合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等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的推广运用,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三是狠抓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农村“五业”经济发展,引进、筛选、储备优新品种和技术,为发展特色基地提供科技保障。四是狠抓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培育。积极引进推广粮油、果、蔬、肉、奶等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特别是在农产品专贮、专运等领域培育一批专业化企业,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

       (四)谋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巩固科技基础为重点,以科研单位转制为契机,改革企业科技运行机制。一是优化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从观念、组织、人才、技术、管理和制度上进行全面创新,不断推出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市场份额大的主导产品、品牌产品和拳头产品。二是促进产学研结合。抓住科研院所企业化改制和高校面向社会搞科研的有利时机,促进企业、农业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实体与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广泛的科技合作,形成以企业和业主为中心,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三是加快科技中介机构建设。积极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扶持农业技术

       7 服务中心、农民技术协会等各类组织,构建遍布城乡的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

       (五)善培育,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一是用活现有人才。改革用人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努力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特别要抓好我县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关键性作用。二是抓紧培养人才。突出抓好工程技术带头人和复合型、外向型高级人才培养。努力培养一大批掌握新技术、新知识,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新型实用人才。

       (六)多渠道,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投入为支撑、民间投入为补充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强化企业主体投入。充分运用有关优惠政策,努力增加科技投入。力争三年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各类企业研发投入达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投入达5%以上,全县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1.5%。二是争取金融信贷投入。进一步净化金融环境,提高信用等级,搞好银企关系,充分利用本地金融资金,加快科技发展。三是保证财政投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政策法规,保证财政科技投入,特别是保证科技三项费投入按比例增长并足额到位。四是扩大科技招商投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科技对外开发,吸引县外项目、资金,特别是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和企业落户我县。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和各类捐赠,鼓励和支持

       8 个人在政策和法律许可的前提下设立各类科技基金,发展科技事业。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在全县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科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面对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和中省市各级关心支持**的历史机遇,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第7篇: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东路街道办事处2022年科技工作汇报材料

       2022年,东路街道办事处在米东区委、区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帮助下,以“科普法”为依据,以普及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思想和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和道德、消除愚昧、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为内容,以“科技宣传周、月”等系列活动为契机,以辖区居民、青少年为重点服务对象,通过开展群众性、社会化的科技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等活动,不断提高了辖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推进了和谐米东的进一步发展。下面我就东路街道办事处一年来的科技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东路街道办事处基本情况

       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米东区中心地段,辖区东以乌奇公路为界,西至古牧地河,北至一环路,南至古牧地河与乌奇公路交汇处,是米东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2万户,4.1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01万人。辖区有行政企事业单位124家,中小学校5所,个体、私营企业111家,第三产业2224家。

       二、科技工作开展情况

       加强“科教兴街”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东路街道始终坚持面向群众的工作方向,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科技教育相结合,动员和组织辖区全社会力量,广泛了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

       1、健全机构、明确责任

       东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将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研究解决科技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议事制度,做到了科技工作重大事项必须上党委会集体研究解决。

       东路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由分管科技工作的副主任任副组长、由街道科技办、各科室、社区负责人为组员的“科教兴街”领导小组,全面开展街道科技工作。同时根据人员增补及时调整了街道科技专干,并配齐、配强了社区科技工作专兼干,确保了科技工作的有效落实。

       年初根据区政府与办事处签订的科技工作责任书,东路街道按照要求、结合实际,及时同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各科室负责人及八个社区书记分别签订了《科技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明确各项考核实施细则,将其纳入年终双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从而做到了科技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监督、同考核。

       2、建章立制、落实到位

       东路街道在认真总结2022年科技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相继制定了“一书、两制、四到位、五结合”等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科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同时,街道还建立了由街道科技办、社区居委会科普小组、辖区科技志愿者队伍自上而下的三级网络工作系统,为街道科技工作全覆盖奠定了坚实的人才队伍基础。

       东路街道还拥有由社区科技人才组成的辅导咨询队伍20人,由社区医务人员组成的医疗保健师资队伍21人,由社区居民组成的各类志愿者队伍140人,真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员参与的科普知识网络体系。

       3、经费到位、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022年东路街道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科技工作的硬件配置和软件建设,包括购买科教图书、制作科技宣传画廊、版面、专栏、横幅标语、宣传单以及举办科技培训班、开展科技宣传实践活动等等,截止目前,已投入科技经费89000多元,占全年总经费支出5364123元的1.66%。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东路街道在管理和服务上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宣传三个环节,加大街道对科普工作的宣传力度。

       街道邀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分批、分层次为社区干部、居民、学生开展了多次科普知识讲堂。对居民进行了《科普法》、社区消防、卫生保健、优生优育、防震减灾、就业创业等多种知识的培训。包括针对妇女群众的生育知识、针对老年人的健康知识、针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知识、针对下岗就业人员的创业知识、针对广大居民的防震救灾知识等等,通过科普知识培训,不仅提高了居民对科技知识的了解,还增强了居民对科技知识的浓厚兴趣和运用技能,对东路街道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培训班60余期,培训人员达3200人次。

       加快科技事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全社会共同致力于科技信息的宣传普及,努力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宣传氛围。今年东路街道投入大量经费用于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在辖区建立科普宣传文化长廊6个,科普知识宣传专栏8块,LED科普宣传屏1块,科普宣传走廊12处,办黑板报45期,悬挂各类科普知识宣传横幅18条,张贴宣传标语40条,通过各种活动散发宣传单5000余份。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为东路街道营造了全民参与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

       今年结合“科技之冬”、“知识产权宣传月”、“科技进社区”等大型科技活动,东路街道还积极开展了社区群众为中心的“提高公民科学生活和素养”为主题的各项科普活动。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组织企业职工和辖区居民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组织居民参加自治区科协科技界首届书画摄影比赛,在街道及8个社区举办百日文化广场活动,组织居民参加学习班、知识问答、知识竞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形式的主题活动提高广大居民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共计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宣传活动20场次,受培训教育人员达500余人次。

       5、以创建为载体、深化科技工作成果

       今年4月东路街道永乐社区申报“科普工作进社区”创建工作,7月份迎接自治区科协的检查初验,效果良好。

       7月份,南苑社区、祥瑞社区进行了“无邪教社区”的创建申报工作,10月20日区科协进行了初验,26日迎接了自治区科协的抽查。

       9月份,益民社区申报了“抗震安全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各项工作已经按照考核验收标准全面展开。

       通过这一系列的创建工作,旨在巩固我街道“科教兴街”的工作成果,把已经开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使其真正发挥推动促进作用,把东路街道社区各项工作推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台阶。

       6、建立企业项目信息库、促进企业信息交流

       为了解和掌握辖区企业对高新技术及产品的需求,推进东路街道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引进和转化,以及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我办积极组织对辖区企业高新技术及产品情况进行了彻底的摸底调查,将调查结果登记造册存档,并报市相关科技信息部门,使企业与其建立信息联系,加大企业高新技术及产品需求信息的交流。

       7、建立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习

       东路街道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了街道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在各社区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小组,并建立了9支抗震救灾应急志愿者队伍。同时建立和完善了《东路街道办事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措施。对社区干部、志愿者队伍已经居民进行了抗震救灾知识的培训。在市地震局、区科技局的协调指导下,10月20日在辖区内组织了一次抗震救灾应急演练,效果较好,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已经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年的工作已接近尾声,虽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暴露处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不足之处。首先在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方面力度还是不够,宣传面不够广泛,宣传形式固定单位,缺乏创新。其次科普专职人员业务素质欠缺,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好自身工作。第三在企业服务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不能及时了解掌握企业对高新技术项目产品的需求,不能及时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项目扶持资金等等。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努力明确以下几个工作方向:

       1、进一步加大投入,巩固“科教兴街”工作的宣传氛围,多举办一些应群众所需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多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多组织一些先进经验先进成果的学习交流团、多培养一批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的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工作,努力营造东路街道科普工作宣传氛围,真正达到全民参与“科技兴街”的良好工作格局。

       2、加强对企业技术信息的服务工作力度。进一步了解掌握辖区企业高新技术及高新产品需求信息,规范建立企业技术信息服务台账,督促与自治区相关企业高新技术信息库的联系,积极为符合条件和资质的企业申报技术项目扶持资金。

       3、加强各项应急预案的建立及应急演练的实施。积极开展辖区抗震救灾、消防安全等应急演练工作。

       东路街道办事处

       2022年11月2日

       申报工作汇报

       科技申报人员工作总结

       奖项名称大全

       县科技项目申报工作汇报(共4篇)

       税务申报 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