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观调研报告(共7篇)

第1篇:公园景观座椅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天津水上公园 调研时间:2022年4月23号下午

       调研内容:水上公园座椅的分类、特点、风格 调研形式:拍照,观察,查阅资料

       摘要:座椅在休闲场所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有着很强的实用功能,而且要求其设计形态与风格和周围环境统一协调。座椅的安放位置,类型,材料,形态样式都要依据周围环境的需求来配套。

       关键词:座椅、材料、设计、空间 正文:

       一:水上公园座椅的概述

       1. 安放位置:依据不同的空间功能的分区,座椅的安置也做出了区分。分为开敞、隐蔽和观景三种位置。

       水上公园进口处安放着几组圆形座椅与绿植相结合的座椅,是一种景观小品,也很实用。坐在入口的地方,不论是等待同伴,还是作为集合地点都是一个很抢眼的地方。而且在绿篱的遮盖下,乘凉休憩都很舒服。水上公园道路主道路两旁都间断设有座椅,因为水上公园面积之大,为了让休憩和游玩的人在行走过程中不至于过于劳累,失去游玩的雅兴,设置大量的可以随时随地容易找到座椅是很有必要的。

       一般人们做长时间的休憩,都希望找一个隐蔽的空间,水上公园在许多绿植环绕遮挡的地方设置了座椅,既凉快,又保证了隐私。这样,不用做什么额外的设计,一组座椅,一组植物的结合,就是一个情侣们约会的新空间。

       座椅的位置不仅要考虑以上两个因素,还要尽量设在观景良好的位置,前后空旷,或者有一个方向空旷,边休息边看风景,身心会马上得到放松的。2. 组成类型:独立、成组、与建筑结合依据人的心理作用,人们在座椅的选择上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不喜欢一个人坐在一个长度较长且和陌生人同坐的座椅上。携家人同伴出游的时候,自然希望可以围坐在一起,打牌,吃东西,交谈。所以,我们水上公园的座椅的组成类型也是有一番考究的。下图这种座椅在水上公园随处可见,他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是一个人休憩的好选择,不受人干扰。且前后视野开阔,可以观察人来人往,欣赏一个人的风景。

       这种与建筑结合的座椅长廊,很是实用,刮风下雨大太阳都不怕,在水上公园,这些与建筑结合的长廊座椅是老年人活动休憩的乐土。

       几乎每个座椅都是成组出现的,一个公园里,你不会看到一个座椅只出现过一次,就算是单人座椅,也是隔断设置了好几组。这体现了统一协调和节能的原则。还有一些设计独特的座椅,它本身就是运用了重复的手法设计的座椅,最后把它看成了一个整体。3. 座椅的设计形态及材料

       人类起源,最原始的座椅不就是木材和石材吗!下面的这个图中的木材,我已经分不清他到底是起护栏、点缀的作用,还是就是一组景观小品。反正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坐上去休息一下。没有什么设计与材料是能比得过大自然最原始朴实的产物。设计就应该像这样来源于自然而归根到自然。至于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作用已经不重要了,没有过多的设计,它却有很多的功能摆在那里。

       下图的这个景观小品坐落在湖面上,石膏框架,绿藤环绕,镶嵌在木质的花坛里,整体呈六边形。木质的平台座椅,无疑是一个观景的好位置,四周环水,空旷。也很有趣味性。这样的座椅是与景观小品相结合的,既节约材料,又很好的融入环境。

       这个沿着湖上木桥蜿蜒的护栏,无疑也是一个景观座椅。木质材料,在水中的倒影,让这个造型简单,单一的长椅也有了一点趣味性。

       下图的这组座椅,就相对简单多了,两个圆形的石材上放置了一个长方体的石材,感觉像把用剩的材料变废为宝,这也是一个节约资源的好办法!但是造型色彩都差强人所以也很少有人去选择这个座椅。

       下边的这两组图都是一种景观长廊结合了休憩座椅的形式,石膏的吊顶花架,以线性的形式交叉重复,砖堆砌的隔断,木质的长座椅,或坐或躺,两边环绕湖水与绿植,处处充满了趣味性。

       下图是水上公园内出现最多的公共座椅,没有什么独特的设计,金属材质,表面涂有白色的保护漆。简而意赅的一个座椅形式。

       下图的这个景观座椅,现代感很强。水泥瓷砖制作的石凳,石膏制作的弯曲的遮覆形式,平行的重复直线,使这个景观座椅很独特别致。还体现出一种独立的空间感。这样的设计也是很应该借鉴的,现代感与实用性,人性化,趣味性都得到了体现。

       二.水上公园座椅设计存在的弊端

       1.有一半数目的座椅没有遮阳遮雨防护措施。如果在水上公园突然下雨,游客寻找遮雨的地方也需要走一段时间的路程,这样就会淋到雨水。公园中座椅很多,就应该在这些座椅上隔断设置防护措施。这样才更加人性化。

       2.公园中的座椅大致就两种颜色,白色和木色。这样色彩过于单一,毕竟座椅也是整个公园色彩组成的一部风。建议把白色的座椅多涂几种颜色,这样,对于孩子们也是一种乐趣。

       3.木质座椅的防护做的不是很好,很多地方毁坏,污渍很多,也不好清理。建议在旁边树立毁坏罚款警示牌。

       4.座椅的分类大多是针对一个统一的人群。建议设计时把老年人,孩子的座椅考虑一下,让人们看到明显的区分。这样也是对弱势群体的一种照顾。

       三.调研心得

       此次水上公园座椅的调研,让我明白一个小小的座椅也有很多的知识讲究。座椅已经不单单是为了人们休憩,它是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一个新的空间,一个新的体验。

       1.座椅的摆放位置要与它周围的环境功能分区相结合,它代表着一个空间的划分。座椅的组成不可单一,要成组与环境贴近。

       2.座椅的设计形式要丰富多彩,现代化与实用性相结合。色彩不可太过单一,一个空间实用一种颜色也可以起到划分空间,丰富设计的作用。材料不要过多使用金属,让人没有亲近感,也容易生锈。

       3.座椅的设计要人性化,做好防护措施。人性化包括座椅的高度,扶手,靠背,遮阳遮雨设施。根据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实用功能,设计出最合理有用的座椅。4.座椅的设计尽量与景观小品相结合,这样的设计既美观又节约材料。譬如环形的座椅中种植一棵绿植,很自然又有了天然的遮阳遮雨设施。

       5.公园中座椅的高度大多一致,考虑到老年人和小孩,残疾人的座椅应该根据他们不同的缺陷来设计出补足他们缺陷的座椅,老年人的座椅有靠背,小孩的座椅低一些,还附带游玩设施等等,让人一看就有明显的区别。这样才更加的人性化。

       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座椅设计,我们要学的设计,远远不是把一个东西设计的如何的好看,如果你不亲身去体验,你永远都不知道设计以外的很多东西。

第2篇:某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外环境设计调研报告

       --------------------参观武汉市大东门长春观公园

       长春观基本情况(背景)

       长春观位于武昌大东门东北角双峰山南坡,黄鹄山(蛇山)中部,是我国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为历代道教活动场所。称“江南一大福地”。观内崇奉道教全真派,以其创始人重阳祖师门人邱处机道号“长春子”命名。

       该观始建于元代,为邱处机门徒所建,以纪念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龙门宗的创始人丘处机(公元1148年-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在元军南下时“一言止杀”济世救民之劝德。始称“长春观”。

       长春观历史悠久,道学渊源,被武汉市列为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仅是一座道教修身养性、礼神朝真的宗教活动场所,也是处风景清幽、建筑典雅的游览胜地。其历史悠久,风景清幽,山势峻美,福地洞天,就连远在江西的庐山历史上也设有长春观的下院。

       相传古代,此地为湖汊,因多松树而称之为“松岛”。楚地崇巫,甚有影响。故秦汉以后,此地有“先农坛”、“神祗坛”、“太极宫”之称,即王侯祭祀天地、祖先之地。据传道教始祖老子曾应弟子之邀赴庐阜“会五老”,到了江南鄂州即西转而到湖港之乡、双峰山麓的长松岛。人们为了纪念他,附会说此松岛为长松岛,建老子宫以示纪念。南宋的朱熹在他的《鄂州社稷坛记》中真实地记载了这块风水宝地:“城东黄鹄山,废营地一区。东西十丈,南北倍差,按政和五礼画为四坛”。

       元初时,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号长春子,创道教十方丛林制度多次受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封赏,掌管天下道教。于是丘处机便派弟子至荆湖之地的武汉创办道教丛林,弟子为纪其事,在松岛修建长春观,祭奉长春真人。每年农历正月十九为长春真人圣诞,长春观要举行隆重盛大的丘祖会,武汉民俗称之为“迎春会”,也称“燕九节”。《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为此作有《燕九竹枝词》:“才是星桥又步云,真仙不遇心如结”,描绘了这一盛会。明时楚昭王朱桢过生日,至黄鹄山的长春观为其父朱元璋祈寿降香,取“长春观”长春二字改此山为长春山。清诗人王柏心在《过长春观鹿频炼师气诗》中道:“山川俯迎劫灰余,杰观盍开阆苑居;紫府琼台仍缥缈,亡都金阙故清虚”。乃言长春观几经战火,几经修复,历史沧桑。

       长春观在三国时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被称为“紫竹岭”。“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笋”的故事就发生在长春观旁的螃蟹甲。长春观东院有孟宗祠是纪念此事的。志书中还言:“时有黄鹤飞腾于紫竹间”。长春观旁的白鹤井有白鹤泉一口,是仙鹤们饮水之处。又称吕仙炼丹井,(此井在五十年代修长江大桥后被封口,但仍存)长春观处武昌要冲,观宇建筑遭兵燹又屡次重建。清末太平军与清军曾三次争夺武昌城,长春观为其大帅指挥部,又因太平军信基督教,视佛、道二教为异端,逐毁长春观、宝通寺。清王朝在湖北督办军务的钦差大臣官文的七律诗《观焚》乃是绝好之见证:

       古观焚如岁月迁,问谁火里种青莲。

       春风料峭双峰树,郁气氤氲万缕烟。

       每意沧桑增阅历,欲寻洞府学神仙。

       有缘到此空休返,且上回头普渡船。

       1864 年,龙门第十六代宗师何合春从武当山来此发愿,并得官文及江南提督军门李世宗捐助,进行了大规模修缮,使长春观“庙貌森严,回复旧观”。

       长春观在近代中国革命史上也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早年的“辛亥革命”的策划者曾以道观为掩护居此处筹划起义事宜; 1926 年,北伐军叶挺独立师驻扎长春观,并在三皇殿设立前线指挥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曾在观内暂住。邓演达在此督战,衣袖被子弹击穿,俄国翻译纪德甫殉难在观内。为此,郭沫若挥泪痛悼北伐英烈:

       一弹穿头复贯胸,成仁心事底从容。

       宾阳门外长春观,留待千秋史管彤。

       长春观有闻名于世的“三绝”,那就是全国仅留一块的“天文图”、带有藏族风格及欧式风格的建筑、乾隆帝御赐“甘棠”石刻。全国在解放初留三块“天文图”碑,为道教天文学家所留,上刻有“谕旨”二字。一块在杭州玉皇山,一块在陕西某观,一块即在长春观。现前二块皆毁于文革,仅留长春观一块全图碑,乃为一绝,是极珍贵的天文学文物;长春观是我国道教唯一的一个带有藏族风格及欧式风格的建筑群。原因有二,一是清末助建长春观的钦差大臣官文乃满族人,崇信藏传佛教,所用工匠受其影响,将藏族吉祥物大象及藏红花图案装饰于殿堂。二是清末长春观主持侯永德原本是左宗棠手下的一员将官,后出家为道人,主持长春观时受西方思潮影响,以欧式风格和中式风格相结合,修建了全国唯一的欧式建筑为主体的道教建筑——道藏阁,其屋檐上用水泥“堆塑”而成的传统花饰,其工艺现已失传,堪为一绝;再则是位于道藏阁前的乾隆亲书石刻“甘棠”二字,也是在道教建筑中为数不多的帝王题词,亦为一绝。

       今之长春观,不仅是道教徒修身布道的著名活动场所,亦为武汉市之旅游胜地之一,被誉为闹市中的清静福地,常使人穿梭于历史与现代文明之间,感悟良多。

       长春观公园基本情况分析

       1.地理环境

       长春观公园坐落在蛇山脚下,紧

       邻武昌中南商圈,商业气氛较为浓厚。

       (1)武汉地属中原地带,位于长

       江中游地带,全省地势西高东低,东

       南部为江汉平原;全省多湖泊,有“千

       湖之省”的美称。长春观公园位于武

       汉武昌区,也就是长江以南.(2)长春观公园项目用地正处于蛇山山体尾部,地理景观区位重要。紧邻武昌中南商圈,商业气氛较为浓厚。其总体地形是公园用地东临道教圣地长春观,西临著名的旅游景点黄鹤楼,通过蛇山与其相接,南临东西向的城市干道武珞路,北临京广铁路,地势较高,偏陡。城市南北向干道路中山路将用地分为东西两段,因此,长春观公园用地范围包括中山路以东地块和中山路以西地块。

       (3)公园东可隐约看到被树木遮挡的若隐若现的长春观,此时的长春观有一种神秘感,西面和黄鹤楼相连接,风景秀丽。南北方向的一条大马路中山路,横穿过公园,铁路以北,那是时尚家装一条龙服务,珞瑜路以南,又是别具一番风格,以武昌火车站为中心,向四周散射出各种商业活动,住宿,购物,汽车站,地铁站等等。公园沿珞瑜路向西,距离长江很近,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地理作用分析:

       该地段处于武汉市的中心地段,城市中心,是武汉市标志性地段。长春观公园一方面从城市尺度角度分发,实现宏伟、庄严的城市标志空间所应有的尺度、气氛;另一方面从人本主义出发,体现对人的尊重,具体而言要从个体的人的需要角度出发,支持宜人尺度创造及多元化活动的产生,突出其公共性和地方特色的一面。

       2.气候环境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夏炎冬寒

       3.水环境

       有山而无水,进行设计,如果有水体的设计,首先就是引水问题,从哪里引,用什么方式。

       4.生态环境

       主要以静态植被和绿化为主

       公园绿地率非常之高,这里培育的有雪松、樟树、竹子、桂花、栾树,八角金盘、枫树、构树等树木有百多种.还有有花卉多种,使园内绿树成荫,空气清爽。

       5.公园构造和人文环境

       长春观公园景观功能分为两部分,东区和西区。

       长春观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风格及历史建筑;长春观公园,东区以现代风格表现二十一世纪的风貌,绿色盎然,西区以中式古典园林和原始生态为主。园林已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6.道路

       长春观公园的地段的交通便利,位于十字路交叉处,有高架桥,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此地,518、25、521、18、70

       3、536等等~

       总结

       作为公园,它起着调节区域性小气候、维系炭氧动态平衡,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同时,它又为市民提供整洁、幽静、舒适、美丽的游息场所和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寓教育于参观游览艺术享受中,形成红花草绿、景色宜人、鸟语花香、内容丰富的景观来陶冶人性情,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水平的教化功用。是一块名副其实的武汉

第3篇:小区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调研地点:郑州市绿城广场 1.绿城广场概况

       绿城广场是郑州市的中心广场,也是郑州西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绿城郑州的点睛之笔,是郑州市一个面积较大且功能齐全的休息娱乐广场。绿城广场始建于1986年,1987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规划占地面积近9公顷。广场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优越。广场内建设有音乐喷泉、观礼台、雕塑等设施。配以大面积绿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环境宜人,是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2.空间组合和组织

       空间组织围绕广场东西主轴线和南北轴线展开,由东向西追求由实空间到虚空间,由下沉空间到凸起空间的转化,形成有抑有扬,有张有弛,有放有收的空间变化模式。广场空间在强化轴线序列感的同时,也注意小型半开敞,开敞空间的营造,丰富广场的空间构成。规划采用植被分隔,铺地界定,高差错落相结合的手法,将广场空间划分为六个功能特色各异的小型活动空间,并通过广场内部道路串联组织,使广场空间相互融合,渗透,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规划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对广场周围建筑的空间布局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广场地区空间景观组织的统一有序。

       绿城广场是一面围合的广场,里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空间分割,对二次空间进行组织,如设置了一些下沉空间,点状空间,块状空间等。广场空间的分割主要是底面通过高差或铺装的不同把广场分成若干个空间,绿城广场也是利用布置下沉空间和铺地材料,花纹的不同进行空间的分割。绿城广场内有多个下沉空间,其中一个大椭圆形的下沉空间是主空间,起着主导作用。这是个椭圆形的旱冰场,也可作为人们集会和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旱冰场边缘的台阶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地,整个下沉空间是人流聚集最密集的地方。绿城广场的次空间以点,块状为主,其中点状空间一般是由植物(如植物立面造型,枝叶覆盖等),喷泉,水池等构成,块状空间由铺地,草坪等构成。3.用地构成 广场用地按使用功能和外观特征划分为铺装场地,绿化用地,通道,附属建筑用地。绿城广场的铺装场地比较简单,面积较大,有椭圆形铺装场地,方形铺装场地和不规则形状的铺装场地,是人流集中的场所。

       绿城广场的绿化用地有草坪,水面,花卉,乔木,灌木等组成,具有遮挡,划分,联结,导向的作用。如大片草坪中种植小片的树木,起到划分空间,遮挡视线的作用,使得草坪不是一下子完全呈现在人们眼前,而是随着人的行走逐步展开空间,既起到了点缀大空间的作用,又吸引人们更深层次的进入;而大片草坪中孤植的树木,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人们逐渐向它靠近,起到导向的作用。广场内绿地有可进入性绿地和封闭性绿地,封闭性绿地满足人们远距离观赏的需要,可进入性绿地满足人们近距离亲近自然的需要。4.广场的铺底和材料

       铺底处理的惊喜考究程度直接影响到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在现代环境设计中,需要铺地在外观,色彩以及质感方面有所变化,以反映其功能的区别,如用于引导步行路线还是鼓励人驻留。越重要的地段,其处理越需要精细。在绿城广场的设计中,地面色彩与整体环境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以灰色系瓷砖铺设,通过材料冷暖明暗的不同形成具有丰富节奏的地面形式。

       广场的铺底和材料主要用来对广场的功能划分和引导市民。广场的铺装变化,绿化和地面的高差将其分割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将广场和人行道划分开来,但同时又不会再视觉上和功能上阻碍人们对广场的接近。

       5.植物设计

       在进行广场设计中运用的是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如乔木,花卉,草坪,动物,巧妙的结合达到了柔化空间的效果。

       绿城广场内种植了大型树木和大面积水景的。为了给广场带来更多的绿色,大体采用在局部区块上布置了乔木及花,草相配的手法以形成不同形态的绿化体系。配合树池,花钵丰富了空间景观,柔化了大量的硬地铺装给人带来的冰冷。

       广场的边缘地带大量的运用了绿篱,接着是大面积的绿化带,这样不仅为广场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绿色背景,而且对周围的噪音也有很好的隔绝作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安逸的环境。

       6.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明白了城市广场是市民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摆设在城市中的一幅画让人观赏,它必须融入市民的生活,因此广场的设计应该召唤人性和公共性,绿城广场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把广场的功能,地方艺术文化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为市民创造了环境优美的,舒适的娱乐休闲广场,使处在闹市的市民有了一块宁静纯净的好去处。

       调研地点:郑州市阿卡迪亚居住小区 1.概况

       阿卡迪亚项目由浙江中义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开发,位于郑东新区金水东路与黄河东路交界处,坐落在整治一新的熊耳河南岸,紧邻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占地面积260亩,建筑面积达21万多方,分三期开发,一期13栋楼,二期19栋楼,其中多层16栋,小高层25栋,电梯为38部,总户数达一千多户,绿化率为35%,容积率为1.7,车位比例为60%左右,是一个集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步行商业街,地下车库与一体的大型人文居住社区。

       2.总体布局

       阿卡迪亚居住小区以分组团,多层次,半开放为规划原则,一条S型道路将整个园区分为三大组团,有效地安排了车流和人行的流线,形成了合理的人车分流。主干道从东面的主入口进入园区大门,在中心水景广场分岔,各自通向北入口和南入口,打开了园区内部空间,使园林内部的组团建筑与外部的城市街区互为渗透,互为呼应,从而形成了开合自如,收放有度的丰富的空间形态。3.建筑形态

       运用古典元素传达时尚气息;突破普通公寓之用一条横线的状态,采用错落有致的天际轮廓线;采用多坡顶组合;在部分层面变化较小的地方适当构造老虎窗;外立面通过装饰线条分段过渡,并有机组合穿插;建筑结构采用异形柱结构;顶层复式建筑更具魅力;以三房两厅两卫为主,少量二房或多房户型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空间格局以平面式为主。建筑端部景观大户型(四房),部分北厅北景观户型中布置错层式空间。另外顶层户型空间结合坡顶设跃层式为主。

       4.配套服务设施

       阿卡迪亚配有近2000平方米双主题会所(都市生活会所,体育休闲会所),游泳池,网球场,幼儿园,步行商业街,城市休闲绿化广场,背景音乐,大型地下车库等多项现代生活配套设施,处处体贴,周详细致,以新城市精英的社区文化营造出温馨典雅的居住公园氛围。充分体恤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首创“双会所”和“泛会所”配套概念,为业主提供多层面,全方位的尊贵服务。5.环境设计

       阿卡迪亚,艺术化欧陆式景观空间的主要特色是景观空间的大放大收,使得环境布置虚实相生,给人以富有变化的空间体验;同时,将中庭景观广场和主入口会所作为园区的亮点,成为园区内外视觉联结的一个部分;轴线中心景观节点空间以休闲泳池结合绿化,叠水,石景,小桥以及大型铺装广场,花池,树阵等造景手法,组成水景特色广场,不仅形成其轴线中端的对景,而且提升了楼盘整体的人文品质。

       6.结语

       阿卡迪亚小区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欧式与我国传统建筑相结合的感受,一条S型主干道,把整个小区分成三个组团,各个石头小径,让你流连忘返,给人一种悠闲,花园式的感受。

第4篇: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报告精

       课程实习专题报告 课程名称环境艺术设计

       专业年级***1111111 姓名***111111111111 ***11111111111 学号102266014028、18、25、12、31、42教师1111 总成绩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园林学院 2022 年3 月18 日 目录

       一、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时间 二、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地点 三、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目的 四、闽江公园环境景观总体概况 五、闽江公园园路调研分析 六、闽江公园园椅调研分析 七、闽江公园雕塑调研分析 八、闽江公园植物造景分析 九、闽江公园调研心得总结

       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报告

       一、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时间:2022年3月11日 二、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地点:福州闽江公园

       三、闽江公园环境景观调研目的:通过本次的环境景观的调研,了解园路、雕塑、植

       物造景、园椅的相关设计知识及形式等,并学会在今后的设计中运用。四、闽江公园总体环境景观概况: 闽江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区闽江南、北两岸,它是福州市内最大的开放式休闲公园。闽江公园分为北园和南园,以江为界,遥相呼应。闽江公园的建成,是福州市“东扩南进”战略的重要阶段性成果,也极大地闽江两岸拉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闽江公园集亲水性、生态性、艺术性为一体,体现了独特的闽江流域文化特色和榕城风情。

       而其“福州国际城雕长廊”,自世界大洲17个国家的64件雕塑作品,犹如64颗明珠,在绿色的草坪上闪闪发光,给整座城市带来浓浓的国际化色彩和无比清新的现代气息。丰富的建筑小品,给闽江公园带来不一样的景观,以及植物的造景的恰到好处,给游人带来不一样的体会,使整个公园缀上了彩带,镶上了明珠,显得更年轻、更健美、更时尚了。

       闽江公园中的各种设施较为全面,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游玩、观赏等服务为一体的景观环境。近年来,随着城区的东扩南进,与路堤并行的沿江带状公园,总称为闽江公园的北园与南园,又成为全城最亮丽的风景线。堤、路、公园,三者合一;生命线、交通线、风景线,三线结合,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独特韵味。

       五、闽江公园园路调研分析:

       园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是指绿地中的道路、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它是园林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园林的骨架、网络。园路的规划布置,往往反映不同的园林面貌和风格。园路是组织和引导游人观赏景物的驱足空间,与建筑、水体、山石、植物等造园要素一起组成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而园林道路又是园林的脉络,它的规划布局及走向必须满足该区域使用功能的要求,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一、园路的功能: 1、园路具有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

       利用道路不但可以使整个绿地成为一个整体,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和划分空间达成统一的景观效果,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它象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景点联成整体。

       2、组织和划分园林空间作用。

       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传统园林“道莫便于捷,而妙于迂”、路径盘蹊”、“曲径通幽”等都道出了园林道路在有限的空间内忌直求曲,以曲为妙。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感受园林艺术之美。

       3、构成园景作用。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林、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而且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4、组织排水功能。

       道路可以借助其路边缘成边沟组织排水,一般园林绿地都高于路面,方能实现以地形排水为主的原则,道路汇集两侧绿地径流之后,利用纵向坡度即可按预定方向将雨水排除。

       (二、园路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

       园路的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布局设计,除了依据园林建设的规划形式外,还必须结合地形地貌设计,一般园路宜曲不宜直,贵在合乎自然,追求自然野趣,依山随势,回环曲折;要自然流畅,犹若流水,随地势就形。

       2、满足实用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园林中,园路的设计也必须遵循工人行走为先的原则。也就上说设计修筑的园路必须满足导游和组织交通的作用,要考虑到人总喜欢走洁净的习惯,所以园路设计必须首先考虑为人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否则就回导致修筑的园路少人走,而园路的绿地被踩出了园路。

       3、园路的环绕性,切记设计无目的、死胡同的园路

       园林工程建设只能感的道路应形成一个换状道路网络,四通八达,.道路设计要做到有的防矢,因景设路,因游设路,不能漫无目的,更不能使游人正在游兴时“此路不通”,这是园路设计最忌讳的。

       4、综合园林造景进行布局设计的原则

       因路通景。同时也要使路和其他造景要素很好的结合,使整个园林更加和谐,并创造出一定的意境来。比如,为了适宜青少年好立宪的心理,宜在园林中设计羊肠捷径,在水面上可设计汀步;为了适宜中老年游览,坡度超过12°就要设计台阶,且每隔不

       定的距离设计一处平台以利休息;为了达到曲径通幽,可以在曲路的曲处设计假山、置石及树丛,形成和谐的景观。

       (三、园路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两条自然式园路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对角不宜相等,道路需要转换方向时,梨园交叉点要有一定长度作为方向转变的过渡。如果两条直线道路相交时,可以正交,也可以斜交。为了美观实用,要求交叉在一点上,对角相等,这样就显得自然和谐。

       2、两路相交的所成的角度一般不宜小于60°。若由于实际情况限制,角度太小,可以在交叉处设立一个三角绿地,时交叉所形成的尖角的以缓和.很多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韩城市太史园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3、若三角园路相交在一起时,三条路的中心线应交汇于一点上,否则显得杂乱.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4、由主干道上发出来的次干道分叉的位置,宜在主干道凸出的位置发出次干道,这样就显得流畅自如.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5、在较短的距离内道路的一侧不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叉口,尽量避免多条道路交接在一起。如果避免不了,则需在交接处形成一个广场。

       6、凡道路交叉索性承德大小角不宜采用弧线,每个转角要圆润。

       7、自然式道路在通向建筑正面时,应逐渐与建筑物对齐并趋垂直,在顺向建筑时,应于建筑趋于平行。

       8、两条相反方向的曲线园路相遇时,在交界处要幼教长距离的直线,切忌是S形。

       总而言之,严格执行规划规范,合理布置园路所占面积,满足园路功能要求。遵循道路规划设计原则,协调道路规划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加强自身艺术素质及业务素质,避免矫揉造作,使道路规划设计真正体现功能美与艺术。

       六、闽江公园园椅调研分析: 园椅是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随着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深入人心,园椅的外观设计更趋于艺术化,材质更加丰富,使用起来更加舒适、耐久。此外,座椅的安置

       也更加强调与环境相协调。座椅材料进行简单分析:(1木材。触觉较好,材料加工性强,但其耐久性差(经过加热注入防腐剂处理的木材,也具有较强的耐久性。随着木材粘接技术和弯曲技术的提高,椅的形态已开始多样化。(2石材。以花岗岩等匝质的石材为宜。石材具有坚硬性、耐府性,抗冲击性强,装饰 效果较佳,欧洲使用较普遍。由于石材加工技术有限,其形态变化较少。(3混凝上。材料吸水性强,易风化,触觉较差,可与其他材料配合使用。(4陶器。以陶瓷材料经烧造而成,由于烧窑工艺的限定,其尺寸不宜过大,过程中易 变形,难以制成复杂的形状。(5金属材料。以铸铁为主,铸铁具有厚重感和耐久性,可自由塑造形态。也有使用不 锈钢和铝合金材料的金属材料,由于其热冷传导性高,难以适应座面要求。现在由于冲 孔加工技术的进步,可使金属薄板制成网状结构,散热性较好,可使用于座面。铝合金、小口径钢管等可加工成轻巧、曲折的造型。(6塑料。由于塑料材料易加工,色彩丰富,一般适宜做座椅的面,以其他材料制成脚 部。但塑科易腐蚀变化,强度和耐久性也较差。为了改变材料的特性,可采用塑料、混 凝土相结合的复合材料,以增强材料的强度。调研总结: 1、座椅形式:有特殊要求的公共场所(商业区休息点、长时间等待的地点等)最 好布置有靠背的座椅; 其它公共场所布置长凳或有靠背的座椅均可; 在座椅数量不够时,可布置辅助座椅;在可能的情况下,座椅尽量设计尽量简洁; 2、座椅材质:最好为木质,合成塑料最好少使用。3、布置方式:根据“边界效应”原则布置座椅,最好身后有物体倚靠(大树、墙 体等);根据设计,若使用者希望有较私密空间时,应考虑在座椅周边布置一些遮挡物; 座椅尽量与道路保持一定距离;尽量考虑朝向与景观;尽量靠近自然景观;设置一些方 便交流的座椅(如距离较进、呈围合状等)总之,要通盘考虑使者用的数量、年龄、类型、需要等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座椅的设 计和布置。七、闽江公园雕塑调研分析 一个漂亮的城市,构成其美应有三个组成部分,即建筑、雕塑和绿化。而城市雕塑 则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美化的点睛之笔。在提倡城市与自然共存,大力发展生态园林 的今天,雕塑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与城市绿化有机地结合,能相得益彰。雕塑功能作用: 1、雕塑在公园中有鲜明的个性、园景跟雕塑相结合,有别于一般公园将雕塑作为 点缀。通过对整个公园的合理规划,整体环境的创造,并综合运用造景元素以获得雕塑 6 所处环境的意境美,追求雕塑与园林的相互依托与融合。2、每件雕塑并不是独立存在,它们彼此呼应构成一个动态的连续画面,使游赏者 在园中可游、可观、可思、可品,触景生情,达到一种美的享受。3、公园大门的拉模亭后的雕塑,以及园路沿边的各种雕塑都是创作的艺术精品。有的雕塑背面以高大乔木组成浓密的绿化带,在蓝天、绿树的衬托下,使雕塑作品更富 艺术魅力。4、雕塑艺术作为公园环境的构成部分和重要的景观语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公 园空间文化的塑造起重要的作用。5、是公园历史文脉的提炼。优美的景观需要在时间中成熟,随着时间的转移,历 史痕迹积累起来,于是形体与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空间环境作为文化生活的载体,其各种形体要素所涵盖的文化意义经过历史的积淀,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历史文 脉。6、是公园环境空间的认知与文化引导。人们对于空间的认知是通过空间所具有的 标志性,使人们获得深刻的印象,加强对空间的认知和理解。发挥空间对人所具有的教 育意义和潜能是公园环境空间建设之意义所在。根据不同性质,公园内雕塑大体上包括以下内容。1、纪念性雕塑纪。以纪念重大事件或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事件为主题,包 括具体和抽象的人物塑像。此类雕塑往往成为控制环境的主体。2、寓意雕塑。即以雕塑形

       态表达一个特定含义的作品,用来传递园内具有特殊意 义的室外空间。3、装饰性雕塑。指除以上二种以外,以装饰性形式创造或烘托所在环境主体气氛 的雕塑,具有雕塑范畴的基本共性,但因其装饰性特质又与一般性的雕塑有所区别。作 为一种文化现象,装饰性雕塑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直接体现人们审美行为,其造型特 点是趋于具象,强调主体对客体上的感受,注重艺术规律和形式法则的运用和思想化的 抒情,在校园中也较为常见,往往设置在休闲空间中以反映校园生活为主,例如学习、运动、交谈、遐思、娱乐和散步。八、闽江公园植物造景分析 园林植物造景,就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 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来创作 园林植物景观。我国园林植物造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善于寓意造景,选用植物常 与比拟、寓意联系在一起。1、在群体中的单体植物,是根据植物的成熟外观进行设计,以及最终成熟后的外 貌,以便将单体植物正确地植于群体之中。2、群体中布置单体植物时,应使它们之间有轻微的重叠。单体植物冠径的相互重 7 叠基本上为各植物冠径的 1/3-1/4。3、排列单体植物的原则,是将它们按奇数,如 3、5、7 等组合成一组,每组数目 不宜过多,这是一条基本设计原理。奇数之所以能产生统一的布局,皆因各成分相互配 合,相互增补。相反,由于偶数易于分割,因而易相互对立。4、组与组或群与群之间的关系。单体植物的排列原则同样适用。各组植物之间,应如同一组中单体植物之间一样,在视觉上应相互衔接。这样会增加一个布局的整体性 和内聚性,因为中组不同植物似乎紧紧地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割。此外,在设计中植物 组合和排列除了与该布局的其它植物相配合外,还应与其它因素和形式相配合。5、在布局中可以采用群植或孤植形式配置植物。但必须与初步设计中选取的植物 大小、形态、色彩以及质地等相吻合,同时还应考虑阳光、风及各区域的土壤条件等因 素。6、考虑的是植物的品种搭配。在设计布局中应认真研究植物和植物搭配,在选用 落叶植物时,首先考虑其所具有的可变因素。在使用针叶常绿植物,必须在不同的地方 群植、避免分散。这是因为它在冬天凝重而醒目,太过于分散,务必导致整个布局的混 乱感。在一个布局中,落叶植物和针叶常绿植物使用,应保持一定比例平衡关系,针叶

       植物所占的比例应小于落叶植物。最好方式就是将两种植物有效地组合起来,从而在视 觉上相互补充。7、在考虑植物色彩因素时,也应该同时考虑植物叶丛类型,这也是植物色彩的一 个重要因素,叶丛类型可以影响一个设计的季节的交替关系,可观赏性和协调性。在设 计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组合应与其它观赏性相协调,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态作用。8、考虑植物的质地。在一个理想的设计中,粗壮型、中粗型及细小型三种不同类 型的植物应均衡搭配使用。质地太少,布局又会显得杂乱。比较理想方式是按比例大小 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因此,在质地选取和使用上还应结合植物的大小、形态和色彩以 便增强所有这些特性的功能。9、选择植物种类或确定其名称。在选取和布置各种植物时,应有一种普通种类的 植物,以其数量而占支配地位,从而进一步确保布局的统一性。按通常的设计原则,用 于种植配置的植物种类,其总数应加以严格控制,以免量多为患。总而言之,要综合考虑与地形、建筑、铺地材料以及园址构筑物同时加以分析研究。植物的功能作用、特性、种植布局以及取舍是整个程序的关键。在基本设计阶段关键之 点,就是群体地,而不是单体地处理植物素材。将植物当作基本群体进行设计,是因为 它们在自然界中几乎都是以群体的形式而存在。九、闽江公园调研心得总结 这次调研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多,不仅仅是关于公共空间布置座椅的心理学知识、植物配置、园路的形式、以及雕塑的知识,还有待人接物的方法等等。这些知识都可以 8 用在我们在以后的设计和社会生活中。我们会继续学习有关景观环境设计方面的知识,并不断的运用于自己的设计,使之不断完善。以下是对于这次调研的总结: 1、在运用植物进行园林设计时,首先必须明确设计目的,然后才能相应地选取和 组织设计要求的植物。在整体设计中,首先进行植物群体配置,在完成群体配置后,方 能进行种植设计各基本规划部分,并在其间排列单体植物。2、雕塑是景观环境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立体艺术形式,以其突出的视觉艺术效 应对空间文化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是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载体,装饰空间并形成视觉焦 点,与周围的环境空间、建筑空间形成视觉场,通过美的形式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3、园路的功能园路和多数城市道路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组织交通、运输;还有其 景观上要求:组织游览线路;提供休憩地面,园路、广场的铺装、线型、色彩等本身也 是园林景观一部分。总之,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计成的话要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园路引导游人到景区,沿路组织游人休憩观景,园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4、休闲座椅在造型上可以有直线式、曲线式、点式、块式等多种形式,无论哪种 形式,都要满足一定的功能要求。首先是就座时的舒适感,剖面形状须符合人体曲线。其次是材料的选择要考虑易清洁,防腐、防锈、防蛀,耐用等因素。最后,户外休闲座 椅表面宜光洁,不能积水,以免影响使用。而且休闲座椅是园林绿化中必不可少的设施 之一,随着人性化设计理念的深入人心,休闲座椅的外观设计更趋于艺术化,材质更加 丰富,使用起来更加舒适、耐久。此外,座椅的安置也更加强调与环境相协调。9

第5篇:公园景观设计

       场地调查资料包括场地现有的自然资源;场地曾经的生活印迹;相邻场地的情况。场地是有生命的,不断的生长并在与人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变化,形成现有的景观。场地中具有某种动力,但有待于设计调整。严格意义上讲,场地的改造是进入一种演变过程。没有一无是处的场地,即使经过多次错误的改造,毫无特点的场地,也同样拥有演变的动力,并且在某一方面拥有积极的因素。在场地中的各种外部形态都表现出一种倾向性和具有普遍性的运动规律,反映在景观中的就是那些有形的空间性和无形的时间性。

       场地的生长过程是在掌握场地潜在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分析与思考逐渐明了的,在此过程中设计师也逐渐明确了场地空间的改造过程和改造方式。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解读场地,它是经过不断人为干预和自然演变的产物,由此遗留下来的外形、布局、空间形态之中,有一些是与不断出现的功能要求相吻合的,因此可以长时间的留存下来。场地的改造需要理解的恰恰是汲取这些与人们相关的正真本质,并用于未来的改造之中。

       对于场地的景观整治存在着彼此对立的两种态度:要么终止原有的景观演变方式,并以一个新的演变方式,即设计方案去替代它;要么投入原有的景观演变之中,那么新的场地推动力将充分包含原有的演变动力。(米歇尔·高哈汝,2022)场地的改造需要在挖掘场地特征要素的基础上,了解场地的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以及变化方式,以具有预知能力的眼光去观察场地。对场地的改造无疑是投入原有的景观演变过程中,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与以往相适应的新的变化方式。例如对于场地中的植被规划要在充分了解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的前提下,规划出适宜场地发展的植物群落。

       使其不仅适应场地自然条件,而且成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地域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在场地改造的过程中,针对不同问题分阶段建设解决。首先,场地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对场地的认识在整个改造过程中都不能停歇,而不仅仅停留在前期分析的阶段。场地之中的现状资源也是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的。如果说人文的要素变化并不能在短期显现,那么自然要素的变化就显得更加复杂。气候、光照、一草一木、水系、土壤它们的变化可能会显示出设计师最初忽略的、潜藏在场地结构内部的优势资源或劣势资源。

       度假村设计:温泉度假村设计:

第6篇:公园调研报告

       人的行为心理与公园设计分析

       ——以焦作市龙源湖公园为例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公园建设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现代的公园设计更加关注人性化,强调人的活动与需求,主张依据人的活动需求与心理来进行公园的空间形态布局以及各种服务设施的设计。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人群的行为规律和环境心理,这样才能设计出以人为本,满足各种人群需求的高品质公园,本文以焦作市龙源湖公园为例,浅析了人的行为规律与环境心理在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行为心理 环境心理 公园设计 龙源湖公园

       行为心理学主要是分析人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等)与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和文化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力图运用行为心理学的一些理论来研究人在场所中的活动及人们对环境的反映,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行为心理的研究是设计师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公园设计者不仅要抽象地关怀人,更应该关怀具体的人,依据不同特点的使用者,为他们创造满意的环境。

       龙源湖公园为焦作市的一个综合性公园,整个公园以龙源湖为中心,周边设置有入口广场、大面积的草地、亲水平台、雕塑小品、健身器材等各种游憩场所和服务设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所以每天都吸引着大批市民在这里开展各种活动。

       一、市民的行为、心理特点 1.1市民的心理特征

       公园作为一个城市的公众开放场所,其容纳的人群具有大量性、复杂性等特点,不同的人群又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对公园里的人群进行分类,再对其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公园里的人群按其年龄可分为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和儿童。老年人是公园使用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退休后有大量的可支配时间,他们到公园里来可以进行一些日常锻炼,也可以参加一些针对老年人举办的文艺活动;中年人平时忙于工作和家庭,所以会在闲暇时间和家人到公园里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又充满活力,对他们来说公园里优美的环境和开放性的空间都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多是由家长带领着进行一些活动。

       综合上述人群的不同心理需求,其共同点就是希望拥有一个令人愉快的、放松的场所,而公园里优美的环境,健全的游憩场所及服务设施,都很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1.2市民的行为规律

       市民在公园里的行为活动按活动特征可分为独立性行为、群体性行为和公共性行为。

       独立性行为是指人作为个体,与社会中的其他人群不联系而发生的活动。在公园中,主要体现为一个人单独在公园里进行的活动,如一个人散步、休息、锻炼等。此类活动往往需要较安静、隐蔽的空间。

       群体性行为是个人处于小团体中所产生的行为,是群体内部发生的活动,群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密切。在公园里经常出现的群体活动主要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活动、团体自发开展的体育活动(如广场舞,打羽毛球、踢毽子等活动),这类活动就需要有大面积的开场空间。还有的人会选择在公园里举行生日聚会、野营野炊等活动。

       公共性行为是人处于更广泛的群体内发生的活动,这类活动往往需要更大的活动场地,如车展、集会等活动。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园里人群的活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公园设计时,结合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做到对人们公共性、归属感、领域感、私密性、舒适性的满足,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空间组织模式,以适应人们活动行为的复杂性。

       二、龙源湖公园不同空间的行为心理分析

       2.1入口广场

       龙源湖公园的两个主要入口为西入口和北入口,这两个入口的空间均为尺度较大的入口广场,是龙源湖公园空间的最初组织形式。广场地面铺装平整、视线开阔,是一个具有多种潜在功能的场所,可以举行群体的主题活动,可以和朋友闲谈,也可以充当一个观看者的角色,欣赏其他人的活动。

       通过调研,在广场上活动时间最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 一.某些群体举办的主题活动,如舞蹈学校举办的舞蹈表演、大学里某些社团举办的一些活动等,这类活动往往会引起市民的围观,活动本身也需要比较大的场地,再加上要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力,所以会选择在入口广场这种有标志性、开敞的空间。

       二.许多轮滑爱好者会选择在入口广场轮滑,多为父母带着孩子;周末的时候,还会有许多人在这里放风筝,这类活动行为之所以会在广场上发生,主要是因为广场场地平整、视野开阔。

       三.许多老年人会选择在广场上抖空竹、甩长鞭,也有一些喜欢书法的老年人会带着自制的工具在广场的地板上写字。

       2.2滨水空间

       水是龙源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源湖水域面积为700亩,是龙源湖公园内重要的开敞空间和自然要素,公园里的水体有利于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增加活泼情趣。

       在进行公园水体设计时要使水体成为具有辐射力的核心来组织周围的空间,满足水体空间的可达性原则。同时,由于水只是从平面上进行空间限定,保证了人们视觉上的连续性和渗透感。

       1.可达性

       龙源湖水面是整个公园的核心,处于公园的中心位置,在公园里活动的人群无论处于公园的哪个地方都可以看到水面,另外,湖面上的栈桥联系着公园的东西两部分,大大提高了水面空间的利用率。

       2.亲水性

       人人都有亲水的天性,在进行水体空间设计时要尽量满足人们不同的亲水性行为,如散步、休憩等轻度的亲水性为;嬉戏、感受等深度亲水性为。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水的沿岸布置不同的设施为这些活动的发生提供可能。

       龙源湖公园的水体空间设计丰富,基本上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公园东入口的水面上设置有伸出湖面的平台,且平台形式各异,部分平台的端部被设置成船的形状,置身其上仿佛就置身于辽阔的湖面上泛舟,提升了亲水空间的趣味性;西入口的湖面上有一条贯穿湖面的栈桥,栈桥两侧都等距离的安放有休闲的座椅,很多市民会选择在这里闲谈或发呆;湖边还设置有林荫道和面向湖面的休闲座椅,满足人们散步、休憩等亲水性行为;湖面的有些部分还被设计成了深度亲水空间,通过在水边安放比较大型的石块,为市民提供了可到达水面的平台,在调研时,很多市民在湖边钓鱼、嬉戏。

       3.安全性

       水景虽然具有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增加活泼情趣等优点,但相比较其他景观空间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设计时就要注重提高水体空间的安全性,以提高其利用率,如保证湖边小路的宽

       度,并在路与水面的交界处通过地面铺装等创造明显的分界标志,同时保证水面距湖岸的高度保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以满足人们的安全心理需求。

       2.3绿地休闲空间

       绿地休闲空间往往处于主要交通线的旁边,具有较强的可达性和开放性,同时通过植物的遮挡,又具有一定的依托感和私密性,这些空间相对于广场来讲更加安静,很容易建立领域感,且在这种没有具体功能性的场所,能让人的行为更随心所欲,聊天、看书、晒太阳,或者仅仅是看看草坪上其它人都在做什么,这是充满了生活情趣的空间,也是最能体现人的行为心理的空间。

       龙源湖公园的绿地休闲空间主要集中在南部的高地上,整体由大片的草地、高大的乔木、精心设置的各色花卉以及曲折的林间小路组成。这种空间支持各种类型的活动,有一个人独自看书、散步、休息的独立性活动,也有生日聚会、野营野餐等群体性活动。

       绿地休闲空间里人群的活动行为所体现出来的行为心理中,最明显的就是私密性和领域感。人们在这个空间所进行的休息、聊天、小

       型聚会等活动时,往往会选择有树木遮挡的私密性较强的空间,因此也体现出了领域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人空间泡泡”,两个互不认识的活动群体在选择活动场地时就会自动隔开一定的距离,这就形成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活动人群基本上等距离分布的行为场景。

       通过对龙源湖公园三个主要空间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人的行为心理在公园设计中的重要性,大到公园的空间结构,小到座椅的安放位置,处处都需要以人的行为心理作为支撑,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创造出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相和谐的公园环境。三.结语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他高度概括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了人对环境的主导作用,也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反作用,人的介入,赋予了环境景观的灵魂。针对公园设计,就应该从公园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反应公园环境景观空间和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的互动关系。

       一个公园的活力取决于其对人群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公园的景观空间环境是否适宜人群的活动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做出满足人们行为心理需求的公园环境景观设计。当然,改善环境景观,满足人的需求,也需要高素质的环境使用者。因此我们既要努力创造以人为本的环境,也要努力去适应现存的环境,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3 【2】 陈伯超.《景观设计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6 【3】 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

       【4】 韩秀茹.城市公园中休闲空间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22

第7篇:公园调研报告

       基于居民行为的城市开放空间调研报告

       —天嘉公园为例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转变,居民对城市中开放空间的需求也呈现出了新的问题。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遗产和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提供一个愉快的和自然的环境,但同时改善城市地区的生活质量,并承诺基本的环境功能。经济效益也提供了可能增加吸引力的地方做生意,生活和工作。然而,尽管城市公园和开放空间在城市发展,居民生活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是通过我们对天嘉公园以及同等级公园林园做出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中可以看出,居民的行为与城市开放空间存在的一些相互联系的现状问题,根据发放的问卷和与居民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位居民对城市的开放空间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意见。

       一、调查的社会意义和目的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大规模的盲目开发,建筑的密集化,人口的不断增长,环境景观的日趋恶化,城市的可利用土地与空间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相对越来越少。如何合理保护与再生城市开放空间,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查以长春市天嘉公园为例重点研究居民的行为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关系。

       二、调查对象及现状

       2.1调查对象

       天嘉公园属于社区型公园,主要为附近天嘉水晶城以及附近居民所使用。

       天嘉公园南起西安大路,北到新竹路,东起青浦路,西至青溪路,占地21.3万平方米,面积在长春各公园中名列第6位。

       2.2调查现状 在设计上,长春市天嘉公园设计独树一帜,利用现有的地貌,重新规划土地,把公园设计成地势起伏、高低错落的丘陵型公园。另外,公园建设的同时还配合串湖改造,公园内污水净化站投入使用后每日可处理2万吨生活污水。

       天嘉公园不设栅栏,不收门票,是个开放式的公园。公园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各设一个大门,在西北和西南各设一个小门。公园内不设大型游乐设施,全部以景观建设为主,用料全部取自天然的木料、石料,贴近大自然。栽种杏树、云杉等十几种树木,还设置了木制休闲椅、凉亭等,并建设有一处健身场所。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植物景观为主,集生态、游赏、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垂钓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性公园。是情侣约会的好去处。

       天嘉公园污水处理厂

       天嘉公园景观

       三、调查分析

       3.1问卷调查分析 (1)性别与年龄构成调查分析

       本次调研共调查了25个在公园活动的游人,饼状图中显示0-19岁的游人占总人数的8%,20-29岁游人占12%,30-39岁游人占12%,40-49岁游人占24%,50-59岁占4%,60-69岁游人占16%70岁以上游人占24%。

       根据调查表可以看出0-19岁的游人相对较少,20-29岁的年轻人还是占一定比重的,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多,30-49岁的中年人几乎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50岁以上退休人口居多,50岁以上的游人占总调查人数的几乎一半,其中70岁以上的人数最多。

       可见中老年人去公园比较多,因为中老年人退休人员很多,时间也相对比较充裕,所以我们应该在公园里多加一下中老年人活动的设施,为更多的中老年游人服务,另外也有一部分年轻人群体,所以在公园设计时也要考虑到年轻人的活动类型,适当打造一些适宜年轻人娱乐的项目。

       从调查表可以看出男女人数差不多相等。见图(3.1-

       1、3.1-2)所示。

       (图3.1-1)(图3.1-2)

       (2)每周去公园的频率分析 根据性别与年龄构成分析我们得知来公园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比重最多,这些年龄段的人多数是企事业单位人员或是退休的人,他们空闲时间较多,所以很多人每天都坚持去公园,每周2-3次的约占总人数的30%,每周3-5次的约占总人数的25%。每周去一次公园的人最少。见图(3.1-3)

       (图3.1-3)

       (3)季节与时间段分析

       从我们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每天16:30-20:00这个时间段游人最多,所以傍晚这个时间段是天嘉公园游人高峰期,其次是4:00-8:00早上这段时间人比较多,主要是晨练人群,8:00-16:30这个区间还是有一少部分人在公园里活动,到16:30-20:00到达高峰期,在20:00以后游人又逐渐少了下了。

       从季节上看,由于长春气候的影响,春夏在公园活动的人数比秋冬要多近一半,在4:00-8:00和16:30-20:00这两个时间段上人数差异最明显,16:30-20:00这个时间仍是高峰期,二秋冬季节20:00以后几乎没有游人在此。见图(3.1-4)

       (图3.1-4)(4)职业调查分析

       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去公园的人群中,退休人员以及其他职业人员最多,其次是企事业人员和个体经营人员,学生较少,而且通常在晚上到公园活动,而教师最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退休人员以及其他自由职业者的时间较为充裕,去公园的几率比较大。见(图3.1-5)

       (图3.1-5)(5)对于什么样的公园更吸引游人的分析

       在我们方发放问卷、与游人交流得知,绝大部分有人都喜欢到景观好的公园去,其次人们对公园的人气和卫生也有一定的要求。公园是提供大众享受、休养、游憩之用,为保持都市居民之健康,增进身心之调节,提高国民教养,并自由自在的享受园中设施;兼有防火、避难及防止灾害之绿化地。根据游人为我们填写的调查问卷,我们得出的柱状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上述分析。见图(3.1-6)

       图(3.1-6)

       (6)游人对于公园设施种类需求调查

       在我们调查与访问的人群中,游人们对公园绿化地面的要求最高,要求增加较大广场的人占总人数的12%,要去增加小型广场的人占15%,要去增加小亭子大的人占15%。要去增加座椅的人占15% 这说明在公园的设计和改造中应该更多的设置绿化,在满足绿化率的基础上再增加广场小亭子等设施,而座椅和路灯属于公园的必要设施,据游人反映公园南面的路灯较少,座椅还是太少,需要增加。见图(3.1-7)

       图(3.1-7)

       3.2同级别公园对比分析(林园)

       林园位于长春市绿园区基隆南街,长春市天嘉公园540米,同属于社区型公园,主要为周围的居民服务。

       在我们的调查与观察可以看出,现在的林园正处于修建的工程中,许多的设施比如:公共厕所,座椅、路灯等设施都很不完善,根据我们调查的常在林园锻炼的游人介绍,林园的公共厕所常处于关闭的状态,给游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林园由于施工的原因,路灯也很少,为了验证游人所说,我们将林园的调查安排在晚上,根据自己切身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这一问题,见图(3.2-1),在19:00左右,太阳下山之后林园几乎没有行人,而在同一时间距离较为近的天嘉公园正是人流聚集的时间。通过调查访问我们得知,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林园中路灯的缺少而造成的,很多游人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很多游人选择了距离相差不多,但是人流量相对较多,设施更为齐全的天嘉公园作为晚间锻炼的场所。

       季节与时间段分析(林园)季节与时间段分析(天嘉)

       图(3.2-1)

       林园与天嘉公园虽然同属于社区型公园,但是却属于完全不同风格的公园。园林注重原生态是典型中国最古老的公园,整个公园绿树成荫,采用最原始的土路,很少有人工铺设的路面,打造出一种原生态的公园形式,更多吸引了5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到此处练剑,打太极,做一些舒缓身心的运动。而天嘉公园是典型的现代开放式公园,现代的铺装,大大小小的广场,尤其到了夜晚,在广场上有很多跳舞爱好者们自发形成了不同的群体。沿着公园的最外围有专供快步走人群设置的流线,宽敞的马路,足够多人并行。对于两个公园我们都做了关于什么样的公园更吸引游人这样一个调查,调查数据由图(3.2-2)可知,无论在哪个公园,更多的人更倾向于景观较好的空间作为他们放松,休憩的地点。

       图(3.2-2)

       四、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1调查结果

       针对天嘉公园的调研与林园的对比,我们初步了解了社区性质的公园对于居民行为具有哪些影响。

       首先,对于此类公园,由于它的服务半径较小,一般吸引来的多数人群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多数的游人都是按照就近的原则,到最为方便的公园休息娱乐。只有很少一部分距离此类公园较远的游人选择到此处游玩。

       其次,对于同等级不同公园的不同人群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对于社区性质的公园,更多的人都希望它的景观能做的很好,他们更希望能拥有舒适且安静的休憩环境。

       最后,通过对游人调查发现,对于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公园,存在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4.1-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首先是对公园卫生的要求,游人对此意见也最多,天嘉公园的水质问题需要有关部门来治理,我们拍摄到了向河中排放污水的照片,对于一个公园,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水清景美的美好环境,还有游人反映公园垃圾多清理工作不完善,这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次对公园硬件设施提出的要求,有游人反映广场上的亭子不挡光,白天没有地方遮阴,树太少,草地秃,绿化不完善,广场小,活动空间不够,尤其是在游人高峰期时间。公共设施不完善。座椅少,公园南面路灯少,娱乐设施少,运动设施不完善。这些都应该适当增加和完善。

       最后是公园的管理不够完善除卫生需要定时清理外,公园的设施也需要定时维护,保证游人的游玩需要。有游人反映有取水车到湖边取水,且时间不固定,对游人的活动造成了一定干扰,并且不能保证游人安全,建议每天在同一时间取水,尽量选择游人最少的时间段,把对有人活动的干扰降到最小。

       景观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景观调研报告

       小区景观调研报告

       公园景观设计调研报告

       湿地公园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