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调研报告(共6篇)

第1篇:暑期社会实践景德镇陶瓷调研报告

       瓷都“碰瓷”

       ——“瓷都文化探索队”暑期实践团团队通讯

       咏宣窑霁红瓶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插花应使花羞色,比画翻嗤更是空。

       清

       弘历

       引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更是不乏我们大学生应该了解和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虽曾经经历过数不清的内部变革和外敌入侵,但毕竟还是一路延续了下来,现如今的中华文化更是经过了长时间的传承和积淀,向世人展示了她独有的魅力。这其中的瓷文化便是她里的一个代表。

       不打没有准备的战争

       为了响应学校要求的“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口号,也为了提高我们自己的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以便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同一个学院的我们因为对瓷文化兴趣聚集到了一起,商讨如何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去增进自己对瓷文化的了解,由此组成了一个有关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团。实践团队的人数及性质确定好之后,第一个面临的问题就是选择实践地区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也是纷纷献计献策,查阅网上资料。了解到中国历来就有三大瓷都的说法,分别是江西的景德镇,福建泉州市德化县,湖南省醴陵市。这其中又以江西景德镇最闻名,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悠久,从汉朝起始就有烧制陶器的记录,自晋朝开始烧制瓷器,因宋真宗景德元年在此地生产的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当年年号命名此地,一直沿用至今。景德镇瓷器不仅在中国大陆上备受追捧,也受到了海外的其他国家的青睐,郑和七次下西洋所携带的大量瓷器就出自景德镇,景德镇的瓷器名声因此大躁。考虑到景德镇的瓷文化底蕴如此之丰富,我们团队就决定了此行的目的地——景德镇。接下来就是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以及每日行程的安排,这个时候就充分发挥了信息时代的网络优势,每个队员自己上网查阅资料制定行程,然后集思广益,在一起讨论汇总。终于制定出了一份切实可行且具有一定灵活性的计划表,这个过程就体现出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疏忽和遗漏,但是经过大家一起努力之后制定的计划,远比原先任何一个人制定的详细周全。至于联系当地负责单位的事情,倒是比较顺利,说明了来由及相关安排后,当地单位表示欢迎和支持,这无疑增加了我们对此次实践活动的信心。

       计划赶不上变化

       按照计划,应该是大家先回家然后二十号左右一起聚集到景德镇的,但是由于队员中的国防生接到通告计划于七月中旬进行集训,如此一来,便无法和我们一起参加社会实践了,队员们就商量着重新选定日子,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一放假就直接去于大家都方便。时间仓促,就只有将原计划七天的日程压缩为四天了。为了更加高效,大家讨论决定还将九个人分成了三组,每组更是有具体的任务和分工,按照每个人的实际能力进行分组,有人是新闻社的,就对采访比较熟悉,还有人擅长摄影。。。经过简单的分组和粗略的实际规划,制定了一个四天简短但却高效的日程规划,大家一下子感受到了行程的紧张和任务的繁重。面对突然的变动,大家又是重新忙着各种随之而来向有关单位申请,订车票之类的其他变革。一切又计划好之后,终于在七月四号踏上了旅程。

       鉴于此次实践的目的和性质,我们制定了三个主方向:1 在商家眼中,瓷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如今的环境下该如何进一步发展以及它对景德镇的经济发展有何作用;2 作为传统手工艺继承人的陶工艺人对现如今的陶瓷文化发展前景有什么看法;3 千年传承的陶瓷文化在寻常老百姓的眼中经历了怎样的变革以及对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另外有两个在我们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增加的课题:调查了解景德镇周边县城浮梁县城的茶文化历史背景和文化沿革,感受浮梁古县衙所特有的历史意义;游览观察位于瑶里古村景德镇红色革命圣地陈毅故居,了解当地历史,学习体会革命精神。正是基于此五个主要实践任务,再结合接受单位的建议和提议,我们制定了行程表。决定先完成两个增加的课题,然后集中处理主要任务。至于具体的计划,后文有具体的实践过程叙述,这里便不再赘述。

       实践ing 第一天 一路奔波之后,我们终于在五号中午赶到了景德镇当地,顾不上疲惫的身心,考虑到实践任务的繁重,我们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计划中的任务。根据计划,下午先去了浮梁古县衙参观了解。一进浮梁县古城门,映入眼帘首先是文化长廊——一条由216块青花瓷板铺成的长廊,记录了浮梁县历史有关的人物事迹。一路上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更是让我们一扫旅途的困顿,抖擞了精神,保存完整的古县衙着实让我们领略到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丰富。古县衙的遗址相当大,还保留了中轴线为轴的一体式建筑,衙院,大堂,二堂,三堂。。。一路上听讲解员说这当地的文化习俗还有各种传统,才知道原来这是中国唯一一个保存良好的清代古县衙遗址,也了解了当时的官位制度,穿衣打扮,以及此地的茶文化和景德镇当地的瓷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县衙正对前不远更是有一座红色的塔,整体红色的外墙面是由于古代的特有建筑材料石灰和红泥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渐渐形成的。有关这个塔更是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朱元璋当年被陈友谅追杀时被迫躲进此塔中,进塔之后竟然飞来了一群大雁,陈友谅于是便推测塔中无人,朱元璋便躲过一劫,这虽是一个传说,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建筑的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踏进县衙大门,穿梭于各正堂,刑房,税房,牢房。。。各类有着明确功能的建筑中立马就感受到了它所特有的威严,各类封建礼仪制度的纷繁,体会最深的还是古代封建制度下法令刑罚的严酷,尤其是针对女子的刑法。从某些方面中也能看出古代的封建思想,比如说重男轻女,皇权至上,人分等级之类。举个例子,比如说从县衙大门就能看出人分等级,县衙一共有四个门,其中最大的门称为仪门,专供上级视察时所用,平时一般不开,中门就仅限于知县和上级官员通过,而东门和西门就是给那些平民和罪犯通行。

       “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不仅写出了茶文化的历史悠久,更加描绘了一个古时江南人们生产生活的情景,古时的浮梁县衙不仅辖管当地的茶叶交易,也起到了一个监督景德镇制瓷业的作用。县令一般由中央特派,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知县都是五品官,而其他地方就都是七品官的原因了。

       经过一个下午的不停奔波和记录游览,大家回到住处时都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但还是在当地小逛了一下夜市,用以做了解风土民情和瓷文化在当地的生产生活所起的作用。之后,在大致重申明天计划后,便各自都早早的睡下了,为明天继续征程做好准备。

       第二天 经过一夜的休息调整,大家按照原计划早早地坐上了去往瑶镇古镇的车,在车上一边计划要如何等下要如何展开实践,一边忙于准备等下采访了解的问题,不知不觉,车已到了瑶里古镇。下车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江南地区的风景秀丽和民风纯朴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一派生机无限的样子。由于当地的环境保护得当,当地的环境十分优美,呈现出一片繁华,这种繁华不比城市的车水马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一眼望去,绿荫葱茏,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向我们充分地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一条小溪将古镇分成了不同风格的两边,一边是规划整齐的徽派建筑,一边是古色古香的民国时期瓦房,据说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就是划溪而治的。一路上还随时可见建国初期的宣传语录,脱落的石灰上彷佛还能勾起大家对当初那段艰苦时光的想象和体会。路边上随处可见和蔼可亲的当地居民在摆弄着自己家的小农经济,主要是销售自家种的各类果蔬还有从那背后的山上采取的药材和经过加工制作的特产,比如说苦笋豆腐之类的......针对这些,我们特意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家,进行了小小的采访和调研,主要是针对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民俗与景德镇的瓷文化发表相关看法。经过一个上午的调研,我们一行人早已是饥肠辘辘,在一家当地的特色菜馆匆匆吃完一顿后又立马投入了下午的计划中。

       下午原本计划投入到陶瓷市场的文化调研中,但临时又增加了一个行程,先去古窑遗址了解当地古窑的发展历史,为明天去古窑民俗博览区做好准备。古窑遗址离我们当时所处的位置比较近,但是偏偏碰到下雨,还好只下了一会便开始放晴了,我们只有加快脚步,争取不耽误行程。古窑遗址的面积比我们想象的要大,里面的各种窑坑也比较多,一路拍照记录遗址中的各个窑的名称,来历,以及作用,再加上还仔细了解了古代制瓷的过程和工序......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我们对明天计划和任务的顺利完成更加有信心了。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拉胚的工序,因为在一旁有模拟古代拉胚的设备,提供自己动手制作的陶泥,所以大家就都自己开始尝试了起来。看似简单的拉胚在我们一群人手里却出现了各种意想不到困难,有时是不能将陶泥正确地摔到拉胚所用的机器中间,导致离心力不均衡,直接甩了出去;有时是刚拉好的胚竟然慢慢变形,直至变成一块飞盘;最离谱的是觉得泥比较干加了太多水,导致直接变成和稀泥了,拉不出来胚不说,直接将水和泥往自己脸上甩.......动手做的感觉完全不同于在一旁观摩,这直接改变了我们对陶瓷整个制造过程的看法。陶泥,摞泥,拉胚,印胚,画胚,上釉........每道工序都需倍加小心,方能成就一件陶瓷,现在想想那些制作精美的瓷器件是该经过了多少双手的精心制作才到了市场上,再到自己眼前。

       顾不上过多地游览和了解,由于时间紧迫,我们立马赶到了销售陶瓷中心景德镇国际商贸广场,以完成我们对陶瓷市场的调研瓷文化对当地经济影响的调研。

       走在现代化的大街上,夏日闷热的沉寂在这里没有丝毫的体现,仍是一片繁华,大部分商铺还是开门的。只有零星的几家店铺关门了。现在是瓷器销售的淡季,五一,十一黄金周才是他们最忙活的时候,侧面反映了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已经有很大部分沦为旅游业的附属品。从调研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当地陶瓷交易确实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丰厚的瓷文化也给当地带来了旅游收入,但当地的经济发展却在近年来表现出势头减弱的趋势。总结的经验就是,一味的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始终会被这个发展的世界淘汰,我们要学会在传承的基础上继续融入现代科技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将祖先留下的技艺和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回到住处,吃过晚餐,大家就忙于整理一天的采访记录和影像,之后,便也早早地睡下了,为明天做好准备。

       第三天 今天行程目标都是古窑民俗文化博览区,完成对窑工的采访任务并在技工的指导下学习体验一下制作瓷器的必备工序——拉胚。先是在讲解员的带领讲解下了解游览了整个园区的结构还有瓷文化的历史概要及特点,这其中他们对瓷器特点的形容我至今记忆犹新,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多么贴切的形容词啊!其中的“声如磬”更是深有体会,园内确实有一场瓷乐表演,我们有幸耳闻,久久的陶醉于其中。更是随机采访了几位一起欣赏瓷乐表演的观众,问他们就此行景德镇对瓷文化看法和刚欣赏的瓷乐表演发表意见。一路谈论着瓷文化和博览区内建筑和各类窑洞,耳边回响着刚刚欣赏瓷乐的清扬。不知不觉已到了DIY体验区了,大家因为有昨天自己动手的经验,所以都很快进入状态。等师傅来时,也都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主要是师傅手把手教学的),但也有例外,有组员就大手大脚的把泥巴捏散了,没办法那个技工就手把手教学了,还是被捏散了,直接成了扁平状......景德镇向来以四大名瓷(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而蜚声海外,这次更是有幸见到四大名瓷的制作过程和制作人员,细心地听完讲解才体会到了现四大名瓷制作过程的考究。采访完技工师傅对陶瓷文化的看法以及对制瓷工艺的传承发展意见之后,游览了各类复古窑洞(馒头窑,龙窑,葫芦窑等)也到午后了,大家便纷纷到古窑文化博览区附近调研了解普通居民了解陶瓷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对瓷文化传承的看法,为了明天的总结采访做好准备。第四天 今天任务较之前稍显轻松,只要在当地的普通居民和大学生创业基地里的大学生进行相关采访就行了。因为有事先的分工所以大家也就很快的进入了角色中,整个采访任务上午就顺利完成了,下午就在当地的各式商铺间挑选自己喜爱的小饰品做个纪念。总的来说社会实践还算顺利,就是中途的各种小插曲没有意料到,致使计划被迫紧缩和时间比较赶。

       曲终人散,意犹未尽

       四天以来,如果要说到具体一点的实践成果,还得是经过了对采访记录的汇总我们得到了关于前述的三个实践主题的相关信息以及整合后得到的结论和建议。商家眼里的景德镇瓷文化正在逐步向着旅游业的附属品发展,从而缺少创新转型的活力与动力。老技工和对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表示担忧,更是表示现在出于对瓷文化的热爱而认真学习相关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已逐渐朝向商业化,市场化的方向了。而对于普通居民,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关注瓷文化,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传统文化的普及力度不够,也很少有平常人会注意它的发展和继承,当然,长此以往,其走向没落也并不是不可能。综合来说,思想落后,自主创新观念不够,瓷都长时间发展缓慢,陶瓷文化产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急需转型。当地的特有制瓷原料高岭土已消耗殆尽,急需发展循环经济,探寻新的资源枯竭城市发展途径,走出产业衰落循环。当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千年瓷都人会找到这样的发展新模式,让瓷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通过整四天的社会实践,毫无疑问,我们学到了很多;这之中有经过调研实践采访得到的有关瓷文化的全面系统认识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规律了解,也有经过从设计行程到计划付诸实施所遇到的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团队意识和应对现实生活中难题的生活经验。当然,这还只是那些显而易见的成长,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社会阅历的丰富以及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社会实践,要的就是通过学校这样一个环境,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第2篇:景德镇实习报告

       景德镇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实习时间为半个月,地点安排在江西景德镇,以参观、调查为主。认识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实习的参观、调查、学习使学生对社会化生产、工业化发展状况、相关行业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和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实习时间:2022年8月31日——9月14日 实习内容: 为了确保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出发前我系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系领导的带领下,除借鉴上次瑶里摄影实习成功的经验之外,对本次实践活动的行程计划、住宿安排、外出安全等预案做了详细的制定,学生安全动员会议的召开及带队老师工作分配等方面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安排。

       路途中,带领学生参观了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和瓷器市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瓷都的文化魅力。到瑶里安顿下来之后,就开始正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带队老师每天早晚点名,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了活动时间,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认真投入到每一天充实的陶艺实践当中,并且每晚认真参加例行的指导老师点评活动 首先就各瓷厂背景,我了解到了一些资料。

       讲到景德镇陶瓷厂,就得讲到景德镇建国瓷厂,因为1958年,景德镇瓷厂(原试验瓷厂)相继并人建国瓷厂。景德镇建国瓷厂前身为明、清皇家御窑厂。1949年8月,中共浮梁地委决定,将没收的原江西瓷业公司筹建国营瓷厂,以其门市部改为办公厂址。1950年4月1日,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1951年,建国瓷业公司接收了政府没收的九窑公会会长邵裕如窑厂1幢、坯房3幢;旧浮梁参议员向德的槎窑1座,坯房8幢;旧商会会长赖淮清的窑厂2座和全部坯房。1952年10月27日,建国瓷业公司更名为景德镇市建国瓷厂,当时有职工882人,年产量1400多万件,拥有资金占陶瓷生产企业资金总额的12.5%,既是全市首家国营企业,又是全市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瓷厂。1955年,市烈军属瓷厂和市星火瓷厂、1958年,景德镇瓷厂(原试验瓷厂)相继并人建国瓷厂,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生产传统高温颜色釉陈设瓷的定点企业。厂部座落胜利路63号,生产厂区分布在胜利路,迎祥弄、彭家弄、龙缸弄等地。

       建国瓷厂是国家定点生产传统颜色釉瓷的企业,主要产品有高低温色釉瓷、青花和影青瓷,有以历史上著名的“汝、定、哥、官、钧”五大名窑产品为蓝本的仿古瓷。按用途可分为国家礼品瓷、陈设瓷、展览瓷、旅游瓷等。生产的高温色釉、品种繁多。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名贵色釉,如钧红、祭红、郎窑红等,还创造了火焰红、灯芯红、桃红、粉红、李子红、玉青、茶青、竹叶青、豆绿、乌金花釉、虎斑釉、象牙黄、结晶釉等百余种色釉及釉上堆花的工艺瓷品,尤以“三阳开泰”产品深受人们喜爱。

       三.景德镇光明瓷厂地处景德镇市往西南方向,南昌江大桥,面临昌江河,东位中山南路,离火车站只有2000米,交通便利地位优势。全厂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景德镇光明瓷厂建厂历史41年,从生产粗瓷发展到生产多品种,多配套的日用细瓷。

       景德镇光明瓷厂是生产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玲珑瓷的专业厂家。青花玲珑瓷是青花装饰工艺与玲珑工艺巧妙结合的产物,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被外国人称为“嵌玻璃的瓷器”。青花玲珑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倍受西方人喜爱。在1986年德国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国际金奖。之后又连续两次荣获北说国际博览会质量金奖。1989年光明瓷厂晋时了国家二级企业。

       四.景德镇市鹏飞建陶有限责任公司是2000年3月成立的民营建陶企业.公司坐落在中国瓷都景德镇南大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全新的理念.先进的方法,生产建陶产品著名,成为全国建陶行业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公司下属两个分厂,现有职工520人,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鹏飞"牌和"卡迪克"牌双拱连锁陶瓷瓦,"景赐坊"牌地面砖等。到了80年代景德镇又建一大形陶瓷工厂 华风瓷厂。{景德镇市华风瓷厂,1978年筹建,1985年投产}。

       自90年代开始十大瓷厂和华风瓷厂因经营不善陆续停产。

       雕塑瓷厂变成了如今的旅游景区,景德镇陶瓷厂变卖厂房,种种都让人为当年景德镇陶瓷辉煌而感到痛惜。

       经过这几大瓷厂认知了各种窑:隧道窑,辊道窑,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在这次实习中我重点的了解了隧道窑的优点:

       隧道窑与间歇式的旧式倒焰窑相比较,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1、生产连续化,周期短,产量大,质量高。

       2、利用逆流原理工作,因此热利用率高,燃料经济,因为热量的保持和余热的利用都很良好,所以燃料很节省,较倒焰窑可以节省燃料50-60%左右。

       3、烧成时间减短,比较普通大窑由装窑到出空需要3-5天,而隧道窑约有20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

       4、节省劳力。不但烧火时操作简便,而且装窑和出窑的操作都在窑外进行,也很便利,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劳动条件,减轻了劳动强度。

       5、提高质量。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三部分的温度,常常保持一定的范围,容易掌握其烧成规律,因此质量也较好,破损率也少。

       6、窑和窑具都耐久。因为窑内不受急冷急热的影响,所以窑体使用寿命长,一般5-7年才修理一次。

       但是,隧道窑建造所需材料和设备较多,因此一次投资较大。因是连续烧成窑,所以烧成制度不宜随

       意变动,一般只适用大批量的生产和对烧成制度要求基本相同的制品,灵活性较差。

       实习总结

       经过这次的实习,我粗略地知道了一件陶瓷的形成,由造坯,风干,打孔,上膏,磨平,修底座,上色贴花到最后烧制,一道道工序完成。有些批发价只要6毛一个,有些却要七八百或者更贵。在对陶瓷大世界的市场调查后,我了解到各种陶瓷的价值不等,有廉价,也有昂贵的。我在雕塑瓷厂一个门店里看见一件价值36万的龙舟,这让我深深的知道了陶瓷艺术的价值,而这只是单单的一件艺术陶瓷,那我们中国的陶瓷艺术无疑是无价的对于此次认知实习,让我了解到很多我对陶瓷个方面的知识,增大了我对陶瓷研究的兴趣,为以后更好的置身陶瓷工作事业发展,同时清楚了热工专业的前景。

第3篇:景德镇

       景德镇

       女士们、先生们,瓷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我相信家见得很多。那么多姿多彩的瓷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到了瓷都景德镇,我们就不能不去探寻一番,所以今天我就请各位去参观古窑瓷厂,这个瓷厂为什么用"古窑"二字来命名呢?等会儿到了,我再作解释。现在我利用在路上的时间,向各位介绍一点陶瓷知识。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食"就需要"器",所以陶瓷的发明,也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在原始社会,由于雷电常引起森林火,火烧过的土显得很硬。据说就是这个现象给人类以启示,人们用粘土加水涂抹在篮子上,然后在火烧烤,得到了不易透水的容器,这就是最早的陶器。人们用这种器皿来盛水,存放粮食、食品。陶器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进步,我国约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发明了陶器。瓷是在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瓷和陶相比,瓷比陶细腻、光滑、坚硬;瓷以瓷矿石为原料,陶则以陶土为原料,瓷的烧成温度在1300摄氏度左右,而陶一般不到1000摄氏度。

       瓷器是国人民的伟发明之一,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烧制白陶和印纹陶器的实践,不断改进原料和制作工艺,提高烧成温度,创造出了原始瓷器。传说在古代,国瓷器第一次传到欧洲时,那美妙、坚硬的器具令人惊讶,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如何称呼,只知道是来自国的,于是就称这奇妙的物品为"国",即CHINA;这是为什么在英语"瓷器"又是国国名的一种解释。郭沫若先生在1965年来景德镇视察时,写下了一首诗,开头两句是这样的:"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瓷都。"景德镇以产瓷享誉世界,素有瓷都之称。它古称新平,文献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就是说景德镇在汉代开始烧制陶瓷,至今已1700多年,"景德镇"这个名称也是因瓷而起。这里的制瓷业发展到宋代已相当兴盛,影青瓷都是当时的一发明,在海内外影响深远。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真宗皇帝赵恒特别看重这影青瓷的产地,他下令这里的瓷工烧制宫廷用瓷,即御瓷。经能工巧匠们的精心制作,这批御瓷尤为精美,而且烧上了"景德年制"的字样,于是普天下的人称这批瓷器为"景德瓷",朝廷把这种瓷器的产地也改名为"景德镇"。当然,现在这个城市远比昔日的景德镇得多,是一个拥有100多万人口的等城剩在1953年,景德镇被列为江西省辖剩讨论名称时,有人建议改称为"景德市",但"景德镇"三个字是历史形成的,被全世界认可,分开不妥当,最后还是定名为"景德镇市"。

       在景德镇这块土地上,1000多年来,窑火连绵,制瓷业代代相传,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如南宋末年创造了制瓷原料新配方,即瓷矿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创烧了青花和青花釉里红瓷;明代发明了颜色釉、斗彩、釉上五彩瓷;清代发明了玲珑、粉彩瓷等等。经过长期的锤炼,景瓷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色。古窑瓷厂到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情况请允许我在以后的参观再作进一步的介绍。

       我们现在来到了昌江区的蟠龙岗,这一片树木掩映,错落有致的古代建筑,就是我冷冻将要参观的古窑瓷厂。瓷厂,尤其现代化瓷厂,在国内,在世界上,不少地方有,在景德镇当然也不少。但像眼前这样的瓷厂,据我所知,当今世界,只此一个。这个厂是采用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奖品的。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洞都是古老的,产品也都是仿古的,所以这个厂被称为"古窑瓷厂"下面请随我进厂参观。家可能已经觉察到了,这里没有隆隆的机器声,道路用青石板铺成,电线杆、电线等现代设施被藏起来了,我们是滞有脱离现代城市喧嚣的清新之感呢?这个厂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和继承明朝以来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术,再现明、清官窑制造皇宫用瓷的过程;同时也为了集保护当时散落在全市的明、清时期的作坊和柴窑,把它们按照严格的程序搬迁,复原于此。可以说这里保留了陶瓷文化的重要遗产。建成后,工厂按古代方式进行生产,制造瓷器,同时对国内游人开放,现在成了来景旅游者的必到之地。这一字排开的四幢古作坊和为坯房,每幢占地约600平方米,外形和内部布局基本一样,但制作的产品不同,工艺和设备也有差异。请进这一幢坯房,里面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工作呢。

       请看,古代的制瓷作坊就是这样,它由正间、廒间、泥房和内院四部分构成。正间和廒间南北相配,两相平行;泥房居西,间为长方形的内院。各间均向内院敞开,组合成一个封闭式的庭院,光照好,建筑、操作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正间是坯房的主体,坐北朝南,采光充足,瓷坯制造的各道工序,全在这里面完成。这是辘轳车,是制作瓷坯的主要设备,它们排列井然有序,各工种操作岗位环环相扣,严谨而且协调。请往上看,那个被称为坯架,用木料托着一排排瓷坯半成品,这样的设置使正间的上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廒间即仓库的意思,是存放原料的场所,它*近东门,方便原料运进。

       请家看西面的泥房,这里很阴凉,里面是经过精制的泥料,它比和好的面粉还细腻。工人师傅正在用脚踩,以后还要存放一段时间,再拿去做坯。请各位考虑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好!这样先生讲得很好,是为了消除夹杂的泥料的有机物和空气,因为这些东西都影响瓷坯的质量,所以泥料存放时间越长,揉打越充分,越有利于提高瓷器的质量。

       现在我们来看看内院,这是瓷坯自然干燥的场地,间有一个长方形水池,水池上部是个木架子,统称为晒架塘,这可是古老作坊内的重要设施,而且非常巧妙。是否有哪位女士或先生能解释它妙在何处?请这位姐讲一讲,很好!谢谢您。水池和晒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池内的水部分是下雨天储存起来的。水是淘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既方便又省力。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用意。我们知道水分是会蒸发的,而蒸发量又随气温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气炎热干燥之时,池内水分蒸发加快,增加了池上方晒坯区域的水分,也就是说这部位的气候得到调节,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架上坯体的干燥速度,坯体干燥缓慢,收缩就均匀,到高温烧成时,就可以减少或消除成瓷出现裂纹的毛病。

       瓷坯部分是在这些辘轳车上完成的。你们看,工人师傅坐在上面,用木棍使劲搅车盘,车盘快速转动,这时即进行做坯或旋坯,工作车盘转动逐步变慢。慢到不能作业时,又使劲搅几圈。就这样,*惯性维持车盘运转,所以没有马达的轰鸣,显得安静、和谐。这位年轻师傅正在车头放一团泥,他双手相捋,随着车盘的旋转,一个碗的雏坯出现了,这就是"做坯",俗称"拉坯"。碗、瓶、罐、缸等器皿都是这样拉出来的,可见做坯师傅的双手是多么灵巧,真可称得上是"万能模具"!

       请看!这位师傅正在聚精会神地旋坯,拉制出来的初坯至一定的程度,再在辘轳车上用刀削成符合要求的坯体,称为"旋坯"和"利坯"。坯体放在心的木桩上,师傅根据坏体的外形及尺寸要求,使用不同的刀具来旋削坯体的多余部分。他基本没有什么测量工具,控制坯体的外形、高低、厚薄等几何尺寸,*得是眼观、手摸、耳听。"眼观"、"手摸"似乎还可以理解,但耳听是怎么回事呢?所谓耳听就是用"弹指听音"的方法来确定坯体的厚薄。旋坯师傅根据坯体不同部位,不同厚度,指弹后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决定何处下刀,旋削多少。一件坯正是经过旋坯师傅高超手艺,一丝不苟,一刀一刀地旋削,变成一个形状规整,厚薄得当的半成坏。当然,弹指听音,听其音而知其厚薄,决非一朝一夕之功,是陶瓷艺人长期丰富经验的结晶。清代著名督陶官司唐英说:"款式粗细,关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为紧要之工。"

       这几个师傅在画青花。青花是釉下彩,青花料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在坯胎上画好青花纹样后,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烧成。这些年轻的青花女工,右手拿一支特殊的毛笔,笔尖很细,但笔头是鼓鼓的,饱蘸着青花料。碗坯在她们左手上转动,右手下笔灌酒自如,轻重粗细恰到好处。家可看一下表,画完一个碗需多长时间?对,10多秒钟,只需10多秒钟,碗坯上就布满匀称、豪放、带有丰富色彩的茶花。从原料到瓷坯,全部工序都在一个坯房内完成。看完了景德镇这种特有的制瓷作坊,不知各位有保感相?总的说来,它外观简朴,工艺布局紧凑通畅,既经济又实用,而且方便管理,达到了最佳组合状态,实现了功能、结构、风格三者和谐的统一。

       瓷坯如何变成瓷器呢?这就要把它们送到窑房,装进匣钵,放到窑炉内,经过1300多摄氏度的高温的烧炼。下面就让我们去窑房看看吧!

       只有景德镇才有的柴窑就在这座古朴的屋子里,请家留意一下那根烟囱,它们顶部不是圆形,而是钢笔尖形,与众不同。为什么呢?有专家讲是为了减少风力对烟囱的影响,使烟囱抽力时不会时时,比较的均匀。柴窑又称镇窑,是古代制瓷重而关键的设备。这座柴窑已被列为省级文物。它以松柴为原料,是烧制某些特色传统瓷,尤其是颜色釉瓷最合适的窑炉。柴窑长达18米,呈长锥形,犹如俯卧的半个蛋壳。尾部直接砌筑高约21米,壁厚80-90毫米的薄壁烟囱。令人费解的是烟囱砌接泥缝呈8°的倾斜,这又与普通烟囱两样,为什么呢?原来8°的倾斜缝可以增强烟囱的牢固度。

       柴窑是景德镇瓷工智慧的结晶,它综合运用了热工学、力学、材料学等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它容量,一次可装烧8-15吨日用瓷,烧制的品种多,以颜色釉为例,一窑能同时烧造出100多和成色离奇的瓷器它热效率高,烧1公斤瓷器仅耗松柴2-2.4公斤。

       请看这窑房,也很独特。构架是99尺的方形柱网。梁柱都是砍去枝丫,削去树皮的自然躯干,工匠巧妙地利用弯曲的木材作为构架,使房屋结构为提高。二楼用于堆放松柴,楼面负荷每平方米超过1吨。据说明代时景德镇发生一次地震,许多房屋倒塌,而这窑房却巍然不动。

       这里窑工们正要满窑。演窑就是将装有各种瓷坯的匣钵按预先设计放入窑内。20余名工人配合默契,紧张有序。要装满全窑,约需8时;然后封上窑门,点火烧炼,需延续24时左右;接着熄火冷却,至少一昼夜以上。最后从窑内取出的就是各种成品的瓷器了。开窑是最激动人心的事情,进窑一色,出窑万彩,这是智慧和汗水的成果,这成功的喜悦令人陶醉。各位,这次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看到烧窑和开窑,有点遗憾,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能补上这次的不足。

       在同一窑炉内要同时烧出10余吨瓷器,其工艺之复杂是可以想象的。但自古至今,这种窑炉从不使用什么测试仪器,没有任何设备帮助工人控制烧炼过程,直到本世纪60年代初,照明还是用煤油灯。用柴窑烧制瓷器,*得是工人人们的实践经验,严密的劳动组合和精细的分工。全窑有一位技术总管,称之为"把桩"师傅。他是柴窑烧瓷工艺的总负责人,烧瓷过程的各种技术难题,由他全权处理,在瓷器烧至将熟而又未熟的时候,停火时机的把握最为关键,烧炼时间过头,瓷器会发黄,甚至出现倒窑,倒窑即窑内装坯的匣钵被烧倒塌;火候不到,瓷器又未烧熟。这时完全*把桩师傅的一双眼睛。他除了从窑的望火口观看火焰颜色外,还借助于唾沫,向窑棚望火口吐适量唾沫,根据唾沫在火瞬间变化的情况,来作出判断。柴窑烧瓷的确有几分神秘色彩,有关把桩师傅的传奇故事也不少,其"童宾跳窑"的故事广为流传。

       童宾是明万历年间著名的把桩师傅,他技术高明,为人正直,深受窑工们的敬仰。他当时受命为皇宫烧制特号青花龙缸。皇家贡品,不仅件头,而且要求不能有任何疵点,即瓷器表面须"万里无云",这在当时是极难做到的。童宾和瓷工想尽一切办法,多次烧造均未成功。眼看交货期逼近,皇命难违,瓷工们的身家性命受到威胁。身负重任的童宾为了瓷工们的活路,在烧造龙缸的关键时刻,乘人不备,毅然纵身跳入熊熊的窑火。说也奇怪,这次果然把龙缸烧成功了。直径3尺,高达2尺多的龙缸,确实万里无云,白瓷如玉,青龙腾去驾雾,呼之欲出。真出谓世间奇珍。人们说,这次之所以如此成功,是因为童宾显灵。后来童宾被嘉封为"风火仙"。自此,景德镇世代供奉风火仙,香火不断。真是"千年窑火承天锦,十里陶歌动地诗"。

       现在,我们去参观一下这里的产品陈列室,也让我们对景德镇瓷器有一个致的了解。

       来到这个琳琅满目的瓷器陈列室,不知道家有何感想?人们买东西都讲究正宗,这里的瓷器可说是最为正宗的景德镇瓷。对景德镇瓷器的特点,人们用四句诗一般的话来描述,即:"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景德镇人最引以骄傲的瓷器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和薄胎瓷",在这个陈列室里景瓷的特点有充分的反映,上述品种也有全面展示,请家欣赏。

       女士们、先生们,古窑瓷厂的参观就到此为止。有一位来自英国的研究工业史的专家,在参观这个厂后对我说:"到这里我仿佛回到了16世纪的景德镇,这里的作坊、柴窑、窑房、工具等都是有价值的文物,而更有意义的是:这里按古代的方式制造瓷器。所以可以讲,古窑瓷厂是名副其实的'陶瓷业活博物馆'"。

第4篇:婺源景德镇写生报告

       婺源景德鎮写生报告

       記得大一時去了安徽唐模,對那裡的民居建築、祠堂、閣樓等印象非常深刻,這次又到了江西婺源與景德鎮去採風考察。婺源大理坑、小理坑、臥龍谷、等地方再次撼動了了我的思想。那裡的山水,古建築、令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與偉大。而景德鎮的瓷器令我眼花繚亂,古代燒制瓷器的古窯也令我感受到了歷史中所蘊含的許多故事。

       首先我們去了江西婺源。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神州最斑斓的乡村”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类社会形态文化和天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乡,也是神州铁路之父詹天助的家乡这里文风壮盛,奇迹遍布,尤以明清古修建为代表,而天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抱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

       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有山有树林之处,葱茏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1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凸起的是这里的徽派修建,其风格表现在“粉墙黛瓦”,即银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天穹,在蓝天绿树衬映下额外注目婺源古民居既具备浓烈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奇特格式。别的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谓是它是婺源的活的魂灵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光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别的我还要提的就是婺源的水,可谓是它是婺源的活的魂灵因了它,使得婺源的风光才有了灵气,才会如诗如画般的优美而横跨其上的桥则又平添了几许韵味从当地人口中获悉清华镇有一座木结构廊桥初建于宋,-1李坑給人的感覺没有宏村的贸易化,没有姚里的世外桃源,但是却有自己的一番滋味,就是它最让人贴近生活它的人类社会形态文化气氛让人难忘,游走在村子里的,是游客,客流量稀疏的时辰,就能够好好存眷下何处的村名的生活体式格局李坑的琼浆,叫我难忘约上摰友,来到一家小小乡村酒吧,叫上一桌家常菜清冷刺喉的地下婺红的发紫的状元红,直至出了村子口舌头下依然回味甘甜还有看似温懦的木樨,因为怕喝醉,就不能体验认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晨风残月”的那份快感了但是就着外面那条河,和远处此起彼落的山,照旧喝出来了“别有用心不在酒在乎山川之间”的小小情味终于明白为什麼有人说唐诗是酒水压榨出来的惋惜我文才不好,没留下画也没留下了诗,但是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和珍贵的照片,和一份心境。

       通过写生使我由一個对婺源毫无所知的“外行”变成了1个熟练徽派修建的“内行”,我对徽派修建最深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它是徽派修建的重要特色马墙高低交错纷杂,一般为两叠式、或者三叠式、较大的民居,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可多至五叠,就是俗称“五岳朝天”了,总而言之,江西婺源的徽派的风土着土偶情和民俗习气已在脑际中深根了,也酷好这块土地。

       我们有的钟情于古朴自然的小桥流水,有的专注于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我们用手中的画笔,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诠释着我们眼中那一道道迷人的风景,记录着独特而秀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画出了一幅幅谱写自然生命的作品。远处的粉墙黛瓦在苍翠欲滴的绿树中显的格外显眼,满眼的油菜花已经让我们忘却了是在梦境还是在现实中。笔在手中慢慢滑动,静静地刻画着山村的每一面,思溪、延村、漳村……欢声笑语让安静的山村也染上一抹红霞。我们的到来,见证山村令人垂涎的优美风光,也令我们惊奇的发现,原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是如此特别又吸引人,大自然的缔造竟这样神奇。

       风景写生实质是情感与意境的结合,面对自然的写生,所画形象不只是客观的真实,需带有主观因素的提炼加工,侧重于把大自然中物之间色彩冷暖关系、物之间体感虚实、线面结合的交替变幻、强弱节奏等韵律感现象对人的视觉反映,充分的表现出来,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作品内涵的途径。

       通过江西婺源的写生实践,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如画般景色。在这里瞥见了斑斓的风光,还有感触感染到了那纯朴的乡村典藏于心。

       而採風的最後一天我們來到了著名的景德鎮,一個因瓷器而

       -3景德镇的陶瓷民间传说中除了节日、祭神方面的内容,还有一部分是与地方饮食风俗相关的民间传说,这也是极富景德镇地方特色的。早先,镇上有个姓郑的窑户老板,为人尖钻,吝啬,把坯房佬折磨得个个像皮猴子。一次,瓷工中领头的蒋知四师傅,劳累了一天,肚子里没进一粒米。到断黑时分,好容易才端上碗。一扒饭,满嘴是沙,再看菜,是五里外都闻到臭味的毒豆腐。一气之下,他把碗砸了。蒋知四是条好汉,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于是冲到老板面前质问他。蒋知四见老板爱理不理的样子,气愤地说:“我再哇一遍,伙计们三个月不知肉味了,再不给,我们就歇工。”“敢!”郑老板恶狠狠地说。说停工就停工,当晚果然停了工。不久,郑老板勾通了官府,把蒋知四抓进衙门。在里面经过几番折磨,蒋知肉给弄得死去活来。而蒋知四的顽强不屈使得最终被剁了头,可坯房佬还是不复工。“要肉”的风潮越闹越大,窑户老板见杀鸡给猴看不顶用,只好答应瓷工每月十二两肉。瓷工斗争赢得了胜利,高兴地将这种肉做成味道鲜美的佳肴。先将肉洗清切细,配上大菜,豆豉,便放到锅里爆炒,然后放进豆腐清煮。肉煮好了,先还要行一套规矩:在坯架上,摆上三块坯板,搭成一个烧香的台子。接着放爆竹,供肉祭奠,行完这套简朴的仪式,才能享用一个月唯一的一餐肉食。镇上的瓷工们为纪念这位英雄,把这餐肉食叫“知四肉’,而“知四”肉现在也已经成为景德镇的一道名菜。

       4,各类窑变传说

       有歷史古籍記載:“景德镇所造,常有窑变之。不依造式,忽为变成,或现鱼形,或浮果影。传闻初开窑时,必用童男童女各一人,活取其血祭之。故精气所结,凝为怪耳。近来禁不用人祭,故无复窑变。一云:恐禁中得知,不时宣索,人多碎之。”

       窑变观音:朱彝尊《日下旧闻》戴:“明神宗时,李太后欲得一瓷像奉之。举念间、景德镇瓷窑中器化一庄严法像,绿衣披体,晏坐支颐,两膝低昂,左偃右植,手轮梵字,篆法宛然。献之阙下、懿旨命供于报国寺内、俾都人咸知敬礼、今京师所谓窑变观音是也。”清乾隆曾题诗以记。相传此观音为清宗室庆宽据为已有,辗转归于张翼,也有的说已经流落到国外。

       窑变龙船:梁同书《古窑器考》:“万历十六年诏烧方筋屏风不成,变而为床,又变为船,其中什物,无一不具。”

       窑变异畜: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正德中,内使监造御器。时宣红失传不成,身家俱丧。一人跃人自焚,托梦他人造出,竟传窑变。好异者,遂妄传烧出鹿、象诸异物也”。

       景德镇自古以来是瓷业生产城市,是开放的工商业码头。正

       -56-

第5篇:景德镇作坊考察报告

       景德镇陶阳新村平平窑考察报告

       瓷器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景德镇是千年窑火不断的产瓷胜地。历代能工巧匠利用得天独厚的陶瓷资源,广纳百家之所长,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创造出灿烂的陶瓷艺术和陶瓷文化,景德镇陶瓷作坊是景德镇陶瓷经济及陶瓷文化传承的载体,景德镇传统的手工工艺制瓷业就是由一座座生产作坊组成,从这里生产出“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为世人所青睐的精美瓷器,并孕育出灿烂的陶瓷文化。为此对景德镇陶瓷作坊进行考察有重要意义。

       提起陶瓷作坊,自然要说到景德镇的陶阳新村,这个靠近景德镇陶瓷学院老校区的弹丸之地,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陶瓷从业者及陶瓷爱好者,也就有了各种陶瓷作坊。这些作坊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当地农民自己雇佣工人开的,另一部分是当地农民把房屋出租给别人开的。而我的考察对象就是位于陶阳新村的平平窑。之所以选择平平窑作为调查对象就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陶阳新村有好多小作坊,但平平窑却是集拉坯、利坯、烧制、销售等一条龙的,既自己制作陶瓷出售,也会吸引其他人到他们那里进行绘画创作。

       一、平平窑概况

       平平窑位于景德镇新厂陶阳新村的东南角,老板黄平典型的80后,85年出生的他先后当过泥工、司机、拉坯工人等,因陶阳新村新建后吸引了大量的陶瓷从业者在陶阳新村开小作坊,他从中看到了

       商机于是在自家房前盖了简易的房子,买了窑,招聘了几个工人,平平窑就这样开业了。

       今年大四的陶瓷学院雕塑系的学生张强就是平平窑的常客,现在他也算一个年轻创业者了。和很多陶院的学生一样,张强也在陶阳新村租下了一小栋村子里的居民房,作为自己的陶瓷作坊。每个周六都会参加乐天陶设的创意集市,而他的作品大部分都在平平窑这里烧好的。张强最近接到的是一个苏州的香薰公司的订单,制作香薰的瓶子。500个瓶子,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单子了,他们靠着自己的创意,做一些有个性的东西,来吸引客户。平平窑还有很多像张强一样做陶瓷小工艺品的学生,他们自己制作样品吸引顾客,接到订单了就到平平窑来制作烧成。

       陶瓷学院的于老师也会定期到平平窑来,和学生张强接订单的不同,于老师是自己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他会把自己的设计图拿给老板黄平,让他按要求给自己拉坯,配好釉,绘画完后再在这里进行烧制。碰到于老师那天刚好他的作品出窑了,但显然他不是很满意,因为有些作品他画的很好,可是由于吹釉师傅的疏忽,把釉吹厚了结果有些人物的面部不是很清晰,与他的预想有些差距,自己辛辛苦苦的花费数天的创作就这样失败了,于老师有点痛心。可是按照行规顶多就是这个瓶子不收钱,其他也没有任何补偿了,老板解释说景德镇自古就这样的,就连大师的作品烧坏了也没办法,不可能按市场价赔偿的,如果烧坏作品你要拿走就要付一半的钱,你要不要了这个皮管子就可以不收钱。于老师很无奈只能付了一半的钱,把有瑕疵的瓶子带

       回家去,他说自己辛辛苦苦的成果,即使有瑕疵也不舍的就这样扔了。

       平平窑的客人中还有一个日本老师,由于日本烧窑的成本非常高,而且窑较少,所以这位日本人每年都会定期来平平窑这里进行创作,然后把烧成的成品托运回日本。老板说这位日本人平时就住在陶阳新村的一个普通民房里,制作一些陶瓷枕头之类的,然后在上面进行绘画。由于我取得时候日本人已经回国了,不过还是有幸看到了他的作品,很精致很特别。

       老板说年后的生意不太好,因为国家反腐倡廉,国五条的出台,很多原来把陶瓷当做礼品送领导的人现在生意不好做,不再来订货了。春节过后去年的几个师傅也因为工资低辞职了,黄平只能自己身兼数职,又拉坯又利坯又吹釉的,所以工作效率有点低。他准备培养几个徒弟,不然对生意有影响。

       二、由平平窑而对景德镇作坊的思考

       1、落后的生产环境

       景德镇的陶瓷作坊大多在旧厂房或自己家搭建的建议棚子里,环境脏、乱、差。一间旧房,几台设备,几名工人就可以进行生产了,无需任何证件。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突出,尤其是用电安全和窑炉安全问题。近几年发生过几起陶瓷作坊火灾和窑炉爆炸事故,已经引起来人们对安全生产的的重视。很多陶瓷作坊真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闷热的厂房内满地泥浆和尘土,随意摆放的原料和做好的坯,屋顶像麻花一样的电线,光着膀子打着赤脚的工人。还有些情况较好,物品摆放整齐,但依旧给人脏的感觉。黄平告诉笔者:“景德镇陶瓷

       作坊都这个样子,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我们也想在干净整洁的厂房里生产,但那要花很多钱,我们这些小作坊哪里投资的起呀。我们希望政府多给点好政策,比如建些好厂房便宜租给我们也好啊。”笔者认为,大多数作坊主们一下子肯定拿不出来那么多钱改善生产环境,这就需要政府正确的引导和提供更多的帮助,比如根据作坊主们的需要开发大型的陶瓷作坊工业区,搞好配套设施,便于集中管理,也让作坊主们更方便生产,何乐而不为呢?

       2、落后的管理模式

       景德镇陶瓷作坊的工人少到两三人的家庭作坊,多至五六十人大作坊。基本上都不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一般都是贴招工广告或者通过劳动中介招工,工人也没有相关的资历和技能证明,老板觉得你行,谈好价钱就可以上班了。劳动双方几乎没有任何约束,工人想跳槽就跳槽,有些老板只能通过扣工资这种方法来留住工人,但这会影响工人的积极性,不是什么好办法。笔者认为,政府或行业间可以成组织建立一个陶瓷工人和作坊主诚信档案库,对陶瓷工人和作坊主进行登记,并根据情况对他们进行诚信评级,若有违约则降低其诚信等级,并公开公布,以此来限制工人和作坊主的不诚信行为。

       3、落后的营销模式

       景德镇陶瓷作坊早期通过在广场和樊家井摆地摊和开小店销售瓷器,随着社会的发展,摆地摊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买家和卖家的要求,作坊主们开始进入店铺销售时代。如今,景德镇形成了樊家井,国贸,金昌利,陶瓷大世界和中国陶瓷城五大陶瓷销售地。其中樊家井主要是卖仿古瓷,金昌利则是高档餐具和工艺瓷,陶瓷大世界主要卖艺术瓷,国贸和中国陶瓷城店铺众多正规且全面。此外,像老鸭滩、筲萁坞等也集中卖中低档陶瓷。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一路飙升的店面的租金,不少作坊主开始尝试网络销售,但大多数人缺乏相应的知识,赚钱的不多。很多作坊主们帮名牌陶瓷企业搞贴牌加工,但这决不是什么长久之计,要做就要做自己的品牌,把自己企业的命挂在别的企业脖子上可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4、缺乏做大做强的意识

       景德镇很多陶瓷作坊主在赚到钱后要么满足于现状,要么干脆洗手不干了,早早的享福去。我觉得这一点我们景德镇作坊主们应该向浙商学习,他们一有机会就把自己的产品做大,敢于去闯。景德镇很多早期搞作坊的已经具有继续扩大规模和做自己品牌的实力,但很多人并不愿意去冒风险或者去劳累,而是把赚到钱存起来,买房子,再给子女买房子,再买几套店面收店租,贪图安逸。他们很少或者没有进行产品的研发,所以这类陶瓷作坊基本无所谓知识产权,什么东西好卖就模仿什么,什么东西流行就生产什么。完全不考虑是否存在侵权的问题,使这种风气仿佛成为了行业中默认的潜规则了。长此以往,在创新上的热情渐渐消退。笔者希望有规模的陶瓷作坊一定要打响自己的品牌,敢于做宣传,牌子被消费者认可了,东西不愁卖不出去。景德镇的玉柏陶瓷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玉柏陶瓷几年前还是一个陶瓷小作坊,但它每年都舍得花钱参加一年一度的瓷博会,而且赚

       到钱后敢于做大,短短几年时间,如今已成为景德镇的一个知名陶瓷企业。

       5、人才青黄不接

       由于九十年代大批瓷厂的倒闭,下岗工人纷纷对铁饭碗失去信心。很多人下岗后转业,也有很多人转入作坊继续从事陶瓷行业。但是对于他们的的下一代也就是八零后九零后,他们却大都是相同的观点——不希望子女们继续从事陶瓷这个行业。对于这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来说,现在又不是原来的国营企业,做陶瓷只能混口饭吃,并且又脏又累,并不是什么好的工作。一位作坊主告诉笔者:“我孩子小的时候我也不想让他做瓷器啊,做这行确实累啊,很多家长肯定跟我想的一样,都是叫子女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就好找工作呀。”时至今日,招工难已经是景德镇作坊主们面前一个实实在在的大难题,越来越多的老工人不干了,年轻人又不愿干这行,景德镇陶瓷工人青黄不接的现象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笔者认为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做好正确的导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不能只看到现在做瓷器很累,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来看,陶瓷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行业,景德镇又是世界瓷都,从事陶瓷行业未来必将遇到许多机遇。

       6、资源浪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缺少材料的循环利用等环节,几乎所有的小作坊都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许多的材料和设备就因为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而白白浪费和破损了,其中许多是不可回收和修

       复的。基于这些原因,环境的污染严重也就不言而喻了。对于陶瓷生产地而言,环境问题无一不是老大难问题,除去陶瓷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定量污染外,最需要通过改进管理及技术得以解决的污染大类就是生产中的废品。

       7产品种类单一,缺少设计环节,采取低价竞争

       许多作坊依靠他们在陶瓷生产地的优势既不研发产品,也不对外经销,而是接受同行的介绍,坐等业务的上门,主要通过记件结算等方式进行生产。没有专业的设计人员,甚至没有工艺技师,有的只是老板与和临时招来的有一定技术的临时杂工。因而效益的好坏通常取决于人脉、效率和季节。我觉得这些作坊不妨招聘一些既有美术基础又了解专业技术的工作者,来承担设计任务,产品要不断进行创新,定期推出新产品。

       在陶瓷作坊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迎合市场需求做大做强,这应该是几个的真陶瓷作坊为获得更广泛的生存空间必须要做的。本文到此其实还不能做一个结束,这不仅因为文中所写的只是考察的一部分内容,更重要的是陶瓷作坊的工作仍然在继续,他们的未来会怎样,这是留给研究者的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话题。

第6篇:景德镇物流市场报告

       景德镇物流市场报告

       景德镇位于江西的东北,与浙江、安徽交接交通便利,立物流投资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理位置。

       景德镇物流以陶瓷为主体,长虹、焦化、昌河等几大板块的物流都由大型物流公司承包,然后逐步分发给信息部转发到全国各地。小型工厂、商店、网店及一些零散货源的物流则由专线或快递公司发出或转运到杭州、南昌再分发到全国各地区。农、林的物流量在物流市场所占的比便不到5%,冷冻品和危险物流比较缺乏。景德镇的物流停车场规模小,服务网点比较分散、混乱。正规物流仓库更是比较缺少。许多配套服务也比较落后。

       目前市政府出资16亿元,规划伍仟亩,打造赣东北综合物流园,将建设由会展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公交枢纽中心、汽车城、大型货车停车场,物流批发市场,货流仓储、物流保税、生产加工等十大功能区。一期(600亩)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

       李春投资集团应抓住目前大好时光,发挥集团化优势,抢占先机,做大规模,集中规范服务网点,提升快捷科学物流配套服务。开发景德镇冷冻食品及危险品物流运输,打造江西李春投资物流金字招牌。

       江西李春投资公司景德镇工作站

       2022年10月21日

       景德镇导游词

       农村生产调研报告范文多篇

       景德镇景点导游词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

       乡镇基层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