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法治文化建设基地汇报
申报“河南省优秀法治文化建设 示范基地”汇报材料
马国超
南召县云阳镇第一中心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名校。学校现有1—6年级24个教学班,学生1906人,教师73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大专以上学历68人,小学高级教师37人,南阳市骨干教师15人,河南省骨干教师6人,校园面积20000余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59平方米。云阳一小经过历代一小人不懈努力,逐渐打造成区域名校,曾获得“河南省体育先进学校”“南阳市示范性学校”“南阳市教室基本功大赛先进集体”“南阳市文明学校”“河南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读书获得先进单位”等百余项市县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今年又获得“南阳市依法治校示范性学校”。现将我校法治文化建设情况简要说明。
一、依法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注重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管理制度体系化,为依法治校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相继出台的《云阳一小制度汇编》、《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都是本着服务学校事业跨越发展的需要制定出来的,目标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二、依法建立管理体制。
学校在管理体制上首先追求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和依法发挥作用。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学校正在依法建立立体化管理体系组织。管理系统与年级办公制的交叉线形成条块互补之势,大大节省了教育管理资源,有力地加强了学校管理力度。
三、依法规范办学活动。
我校是南阳市示范性全日制小学,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并增强辖区引领辐射作用。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校风淳朴教风严谨,师生素质普遍较高,是南召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有保障,教学成绩连年保持县领先地位。
四、依法建立民主管理机制。
学校坚持做到民主渠道畅通,内部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出台,能充分征求和听取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家长的意见。坚持加强学校行政自身的监督和师生员工对行政的监督。建立健全并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以便广大师生员工进行监督。建立“监督法治”,从根本上加强廉政建设,消除腐败行为。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和教育行风建设。
五、依法保障教师权益。
教师队伍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从教师聘用到继续教育,都从“师本”角度出发,保障教师权益不受侵害。学校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加强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建设,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学校还不断加强教师在岗培训,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攻本科,参加各种重要的业务进修。
六、依法保护学生权益。
学校能够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长期开展“敬业爱岗,尊师爱生”活动,从外部渲染和强化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鼓励学生们组织社团,开展社会活动。创办校报《泮池荷韵》,设立学生文明岗、文学社、棋社、书法社团、乒乓球社团小记者社团、小导游社团等十多个社团,都凸现了学生本位观,表现了学校对学生权益的保护。依法培养社会合格公民。
七、法制宣传教育成效明显。学校根据基本需要和时事需要,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教师法》等教育法规。不断强化工会、教代会、民主党派等在学校内部建章立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依法治校干部队伍的建设。在教职工政治学习的时间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方式向全体师生宣传法律知识。学校形成了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主要放在学校图书馆增设法制类图书,并对教师、学生进行开放。班级黑板报开设了“法律小天地”栏目,让学生参与创办校园法制小报在学校橱窗展出,向教师、学生宣传最新的法律法规。全校24个班级,每个班级在开学初上了一次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学校进行了“做守法小公民”手抄报比赛;开展“做守法小公民”演讲比赛,并在11月9日组织开展防火安全演练,在4月30日聘请交警队教官做交通安全报告会,在12月4日普法宣传日,学校制作版面,对学生进行普法知识教育。
八、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健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依法治校工作,每个学年度学校都能结合本单位实际及年度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意见,适时调整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云阳一小法制宣传教育年度规划。聘请河西所副所长金玉武为法制副校长,与德育紧密联系,使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得到有效结合。
综上所述,我校依法治校已经达到区域领先地位,有条件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示范性基地。
河南省南召县云阳镇第一中心小学
2022-1-6
第2篇: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汇报
**镇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镇以加强农村法制文化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法律素质为基础,积极实施普法宣传活动,有力推进了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农村依法管理的新格局。
健全法制文化阵地网络。我镇按照“乡有站、村有室、组有户”的目标,全面加强了三级基层法制文化阵地建设,构筑法制文艺“大舞台”。
同时,以城乡集会、庙会、元宵节为契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法制文化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法制意识逐步增强。
构筑法制“大看台”。在法制文化建设工作中,我镇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法律知识宣传和教育;各行政村普法骨干利用法制学校、广播、黑板报、一面墙和文艺演出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及党的政策,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素质。构筑培训“大讲台”。我镇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广泛开展教育培训、知识竞赛等活动。镇司法所组织了普法讲师团,定期为群众开展教育培训,同时依托各村依法治村工作办公室,深入各村开展法制宣传、送法进村、法制培训等活动,收到实际效果。
工作中,我镇根据各村、各单位的不同情况,在全镇范围内确定了几个类型的试点单位,并及时推广经验,从而使农村法制文化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取得了明显成效。
**镇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20日
第3篇:法治文化建设
二)加强协调,把法治文化建设统筹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格局之中。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文化建设必须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大格局之中。把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更高的目标定位,在理念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在内容上更加注重法治理念、法治精神的传播,在形式上更加注重不同群体的需求,不断增强针对性、提升有效性,真正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追求。宣传部门要主动与司法、教育等部门加强联系与协调,定期检查有关法治文化建设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做到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注重特色,开拓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推进这项工作。
路径四:立足现实、继承传统、借鉴先进、革新自我、注重建设。这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法治文化的路径。所谓立足现实,我们法治文化建设,要从实情出发。离开现实,谈法治文化建设,显然是毫无益处的。继承传统,一个历史深厚的具有数千年文明的国家,如果否定自己的传统,我们很难想象,我们的民族的根在哪里,我们文化传承的血脉又从哪里流动到我们今天。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到现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转型社会中,我们一定要认识,我们的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精华,但是也有糟粕。所以要革新自我。注重建设,对于法治文化来说,破坏是次要的,建设是更重要的,我们不是为了破坏而破坏,所有对传统文化的批评,除了血脉的传承、文化的保存之外,我们还要
注意,这个民族将怎么走向未来,我们要建构什么样的法治文化,才能使我们这个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而与世界的其他民族共存,一起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这个伟大民族应有的贡献。此刻,中国社会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这是一个开放的未来,我们必须自己去创造它,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自己去确定现代中国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制度建构,这就是所谓的文化重建。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不能够确知最后的结果;不过有一点应当是确定的,那就是我们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和守法的国家,也需要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社会,更需要无数享有自由与尊严的个人。为此,我们既需要法治,也需要民主。法治与民主的有效结合,是实现中国统一和稳定的制度保障,也是文化重建的制度基础;而通过推行法治、加强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在新的政治与社会实践中积累新的生活经验、使理性的精神融入整个社会、逐步建立起一个现代的、多元的和理性的社会,应当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重要目标。
第4篇: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落实措施重实效强化法治促和谐
----**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开展建设“法治**”、“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为载体,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普法教育为重点,不断强化法治建设的组织保障,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工作格局。初步实现了“组织建设规范化、工作职责标准化、目标任务项目化、主攻重点责任化”,法治**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成效。
一、完善网络体系,确保法治建设有效推进
**镇党委、政府一直认为,建设法治**是实现**镇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镇建立了党委推动、部门齐动、上下联动、社会发动的创建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法治建设实效。**镇始终坚持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做到“五个纳入”,即把法治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纳入工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范畴统一推进,纳入构建和谐**的战略安排总体推进,纳入群众满意的实事工程重点推进,纳入镇村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同时,全镇各级从完善法治建设组织网络、规划体系和工作制度等方面入手,1
加强法治工作基础建设,扎实有序推进法治**建设。
二、提升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强化领导干部法治理念,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在开展法治**建设工作中,镇党委把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治理念,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水平和增强法治理念,加强依法执政的重要手段,把法律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将依法办事和法制教育作为培训重点,进一步激发干部法律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完善镇党代会、人代会制度。镇制定《党务公开实施意见》,每年召开党代会、人代会时,把党务、政务工作提交大会讨论通过,把镇财政预算、预算执行情况和镇经济、社会事业等重大事项,提交镇人代会审议批准或决定。广泛听取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意见,认真办理他们提交的议案和建议。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大代表对全镇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以及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进行视察和调研活动。
三是健全重大决策制度。制订了镇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镇党委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完善了重大决策论证、公示、督查制度,制订了政府与群众对话、行政首长问责制,强化了领导责任制,促使行政领导恪尽职守,依法决策,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镇党委、政府规范运作,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重视制度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在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镇政府坚持权责统一,重点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服务能力。一是健全规
范性文件的审查和备案制度。为确保镇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法制化,强化了法定权限和程序,规定了报送审查的要求。二是建章立制、规范行政行为。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召开行政执法单位负责人会议,并与其签定行政执法责任书,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切实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全年执法单位未发生一起违规执法事件。三是完善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召开有关会议,对政务决策、财政收支、为民办实事项目、工程招投标等,明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村和社区及时公布,扩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以公开促管理,以公开促公正。
四、注重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水平
为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确保司法公正,全镇注重从三个方面狠抓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以推行执法监督为重点,着力提升执法透明度。推行阳光执法,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公正,将执法公开贯穿于司法权力运行全过程。组织执法督查和明查暗访活动,对各部门执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派出所、基层站所、法律援助中心等窗口单位服务情况进行暗访、民意测评和案件当事人回访,重点检查有关单位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执法公开等方面的状况,深入了解办案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执法行为是否规范,当事人是否满意,并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加强教育管理。通过组织学习、讨论、写学习体会等形式,在执法单位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送训、举办法制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不断提高机关干部业务技能
和法律素质。
三是深入开展行政执法领域专项整治。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按照要求,分别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开展建设绿色社区和生态村活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老丹徒集镇的规划、管理作进一步梳理,加速建立城市管理新秩序。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加大管理力度,突出解决镇内违章搭建和农村突击建房等共性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
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基层综合自治功能
我镇以建设“民主法治村(社区)”为目标,以“四民主二公开”为重点,依法推进村务财务公开、规范民主决策、完善民主管理、强化民主制约机制,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治水平。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好以下三个中心环节:一是民主决策落到实处。各村、社区普遍建立了党支部、村(居)委会议事制度和村(居)民代表会议三级决策机制,村里重大的村务,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大大提高了群众执行决策的热情。二是民主管理有章可循。推行民主管理,是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关键。我们切实把建章立制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头戏来抓,发动和依靠村、居民完善了“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居)委会工作目标、工作职责、民主议事规则、民主评议干部”等多项制度,把村(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村(社区)工作以制度、承诺、目标等形式加以反映,进一步规范了
基层事务管理。三是民主监督力度加大。加强民主监督,是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的重要保证。2022年以来,我们始终把村(居)务公开工作,作为巩固基层政权、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抓手,切实做到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必须向村民公开,尤其是在村、社区财务公开方面,各村、社区都建立了公开栏,进一步健全了民主理财小组运行机制。目前,全镇19个村、社区中已创建成市民主法治村(社区)14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5个。全面完成了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做到依法办事,是法治创建核心内容之一,而法制宣传是提高全民法制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是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成立镇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把“五五”普法各项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村和社区。建立了普法讲师、普法联络员、普法志愿者队伍。“法律六进”活动全面渗透,认真开展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的“法律六进”活动,坚持平时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法制宣传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使法律知识真正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二是打造“法制大讲堂”品牌。“法制大讲堂”以“崇尚法治、构建和谐”为宗旨,采取流动讲座形式,每月组织一次,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关注民生热点问题,以典型生动的现实案例,着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2022年,镇、村(社区)共举办了法律知识讲座73场,参与人数近2300人次,有效地推进了
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拓展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建成了方家湾法治文化小区、京口法治文化广场、村(社区)普法专栏等法治文化宣传阵地。与此同时,在巩固现有载体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村、社区法制宣传新阵地,做到“七个一”:有一套普法教育工作制度、一个法制宣传栏、一支普法骨干队伍、一个农民(居民)普法学校、一个法律图书角、一个法制村长(主任)助理、每户村民(居民)一本法制教育读本。
我镇虽然在法治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深感与上级的要求以及新形势下广大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法治建设工作还有许多地方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查找不足,务实创新,着力打响“法治**”品牌,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实惠,有力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5篇: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2022年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篇1: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落实措施重实效强化法治促和谐
----**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关于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开展建设“法治**”、“民主法治村、社区”活动为载体,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严格依法行政、推进普法教育为重点,不断强化法治建设的组织保障,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共建的工作格局。初步实现了“组织建设规范化、工作职责标准化、目标任务项目化、主攻重点责任化”,法治**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新成效。
一、完善网络体系,确保法治建设有效推进
**镇党委、政府一直认为,建设法治**是实现**镇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镇建立了党委推动、部门齐动、上下联动、社会发动的创建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法治建设实效。**镇始终坚持党委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做到“五个纳入”,即把法治建设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纳入工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范畴统一推进,纳入构建和谐**的战略安排总体推进,纳入群众满意的实事工程重点推进,纳入镇村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同时,全镇各级从完善法治建设组织网络、规划体系和工作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强法治工作基础建设,扎实有序推进法治**建设。
二、提升执政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是强化领导干部法治理念,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信仰。在开展法治**建设工作中,镇党委把学习法律知识,强化法治理念,作为提高领导干部法律水平和增强法治理念,加强依法执政的重要手段,把法律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将依法办事和法制教育作为培训重点,进一步激发干部法律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完善镇党代会、人代会制度。镇制定《党务公开实施意见》,每年召开党代会、人代会时,把党务、政务工作提交大会讨论通过,把镇财政预算、预算执行情况和镇经济、社会事业等重大事项,提交镇人代会审议批准或决定。广泛听取党代表和人大代表意见,认真办理他们提交的议案和建议。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人大代表对全镇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以及涉及民生的重大事项进行视察和调研活动。
三是健全重大决策制度。制订了镇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镇党委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完善了重大决策论证、公示、督查制度,制订了政府与群众对话、行政首长问责制,强化了领导责任制,促使行政领导恪尽职守,依法决策,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镇党委、政府规范运作,改善投资环境,加快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重视制度机制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
在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中,镇政府坚持权责统一,重点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提升政府依法行政服务能力。一是健全规
范性文件的审查和备案制度。为确保镇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法制化,强化了法定权限和程序,规定了报送审查的要求。二是建章立制、规范行政行为。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召开行政执法单位负责人会议,并与其签定行政执法责任书,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切实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全年执法单位未发生一起违规执法事件。三是完善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召开有关会议,对政务决策、财政收支、为民办实事项目、工程招投标等,明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村和社区及时公布,扩大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以公开促管理,以公开促公正。
四、注重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执法水平
为维护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确保司法公正,全镇注重从三个方面狠抓执法队伍建设。
一是以推行执法监督为重点,着力提升执法透明度。推行阳光执法,以公开促规范,以公开促公正,将执法公开贯穿于司法权力运行全过程。组织执法督查和明查暗访活动,对各部门执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派出所、基层站所、法律援助中心等窗口单位服务情况进行暗访、民意测评和案件当事人回访,重点检查有关单位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执法公开等方面的状况,深入了解办案人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执法行为是否规范,当事人是否满意,并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加强教育管理。通过组织学习、讨论、写学习体会等形式,在执法单位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送训、举办法制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不断提高机关干部业务技能
和法律素质。
三是深入开展行政执法领域专项整治。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等领域开展专项集中整治。按照要求,分别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通过开展建设绿色社区和生态村活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老丹徒集镇的规划、管理作进一步梳理,加速建立城市管理新秩序。加快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加大管理力度,突出解决镇内违章搭建和农村突击建房等共性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
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基层综合自治功能
我镇以建设“民主法治村(社区)”为目标,以“四民主二公开”为重点,依法推进村务财务公开、规范民主决策、完善民主管理、强化民主制约机制,不断提高基层民主法治水平。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牢牢把握好以下三个中心环节:一是民主决策落到实处。各村、社区普遍建立了党支部、村(居)委会议事制度和村(居)民代表会议三级决策机制,村里重大的村务,按照先党内后党外、先党员后群众的程序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民主决策,大大提高了群众执行决策的热情。二是民主管理有章可循。推行民主管理,是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关键。我们切实把建章立制作为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头戏来抓,发动和依靠村、居民完善了“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居)委会工作目标、工作职责、民主议事规则、民主评议干部”等多项制度,把村(居)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村(社区)工作以制度、承诺、目标等形式加以反映,进一步规范了
基层事务管理。三是民主监督力度加大。加强民主监督,是创建“民主法治村、社区”的重要保证。20XX年以来,我们始终把村(居)务公开工作,作为巩固基层政权、扩大基层民主的重要抓手,切实做到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必须向村民公开,尤其是在村、社区财务公开方面,各村、社区都建立了公开栏,进一步健全了民主理财小组运行机制。目前,全镇19个村、社区中已创建成市民主法治村(社区)14个,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5个。全面完成了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
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识,做到依法办事,是法治创建核心内容之一,而法制宣传是提高全民法制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是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成立镇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把“五五”普法各项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村和社区。建立了普法讲师、普法联络员、普法志愿者队伍。“法律六进”活动全面渗透,认真开展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的“法律六进”活动,坚持平时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法制宣传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使法律知识真正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二是打造“法制大讲堂”品牌。“法制大讲堂”以“崇尚法治、构建和谐”为宗旨,采取流动讲座形式,每月组织一次,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关注民生热点问题,以典型生动的现实案例,着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20XX年,镇、村(社区)共举办了法律知识讲座73场,参与人数近2300人次,有效地推进了
篇2:1.法治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区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有关要求,我区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总目标,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情况,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我区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根据《深圳市龙岗区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考评的通知》的各项要求我区对20XX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认真自查,自评分数为98分(见附件《龙岗区统计区20XX年法治政府建设自评分数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制度建设情况
为保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我区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把贯彻落实《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一流法治城区建设的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来抓,明确提出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并就如何加强领导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方法做了制度性安排,切实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不断规范工作分工及职责,并安排有关人员专门负责法治政府建设的日常具体工作,进一步夯实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基础。
(一)坚持制度管人、管财、管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规定,我区健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用车管理、资产管理等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公共财政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依法规范政府权力的运行,从源头防范风险。
(二)严格制定、清理、评估规范性文件本年度,我区根据统计工作实际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与要求起草制定一项规范性文件《关于印发的通知》。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本年度我区开展了对现行规范性文件的全面评估清理工作。根据文件实际施行情况申报保留6件规范性文件、宣布2件规范性文件失效,并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现行《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效果进行了全面客观评估,促进了规范性文件规范管理。通过建立制度,文件制定程序日趋规范,提高了规范性文件质量,形成了规范性文件清理评估的长效机制,实现了从源头上规范行政行为。
二、行政决策情况
根据我区行政决策工作制度要求,我区严格落实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在决策过程认真听取专家和社会公众意见和建议,对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论证,并依法聘请法律顾问对重大事项从合法性、必要性等方
三、行政执法情况
我区依法建立健全《龙岗区统计区行政执法移送制度》、《龙岗区统计区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龙岗区统计区统计案卷评查制度》等制度,做好行政执法主体公告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认真制定、及时修订、严格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依法履行行政执法职责。
(一)落实执法责任,严格执法程序
我区内设机构稽查科为统计行政执法责任科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要求,稽查科全体执法人员均合法持有省统计区颁发的《统计执法检查证》,同时我区通过“龙岗统计信息网”对执法人员持证情况进行公布,接受社会公众查询、监督。
统计执法检查均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进行,检查始终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坚持预防、查处和整改相结合,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合法、公正、公开、高效地进行,所查处的案件均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
确,处理恰当,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二)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我区制定了《深圳市龙岗区统计区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标准》,共对8类统计违法行为及其66种统计违法情形作了定额处罚规定。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细化了各项处罚的具体裁量情形,而且全部罚款项目实现定额化,进一步规范了我区统计处罚裁量权,避免执法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保障了统计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
(三)开展案卷评查,加强执法质量
我区严格按照规定做好行政执法案卷整理、归档工作。自我区建立行政执法检查和案卷评查工作制度以来,我区每年以评查工作为契机,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专项检查,按要求认真自查自评,加强执法质量。我区注重与其它职能部门相互学习借鉴,改进工作,规范执法行为。行政执法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有了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水平逐渐提高。
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我区自觉接受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监督,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自觉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通过完善《深圳市龙岗区统计区行政责任过错追究办法》,规范我区全体职工的行政行为,对在行政工作中有过错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特别加强对统计执法工作的监督,想方设法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增强依法执法意识,规范统计执法行为,坚决保障统计执法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本年度,我区没有相关行政行为被举报、投诉的记录,继续保持了统计行政处罚无复议无诉讼的记录。
五、行政监督情况
我区建立了全方位的行政监督制约机制,通过“龙岗政府在线”和“龙岗统计信息网”全面公布政府政务信息。我区严格按照“三定方案”设置法制机构,配备法制人员,明确工作任务,切实提高统计执法队伍素质,对我区全体职工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培训,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确保行政执法人员主体资格合法;按时向区政府提交年度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并在龙岗统计信息网向社会公布。
六、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和普法工作情况
按照“六五”普法规划,我区积极完成各项“六五”普法工作,制定领导干部学法计划,组织领导班子开展学法活动,举办领导法治讲课活动,从组织领导上加强依法行政思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一)组织编印统计法制宣传资料
我区组织编印《统计法律法规汇编》、统计法制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主要向全区统计系统干部职工、统计调查对象、社会公众进行发放。制作普法宣传片,通过年报会现场
篇3:20XX法治建设工作总结与20XX工作计划
********中心
20XX法制建设工作总结及20XX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局关于法制建设工作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扎实推进依法制理,我中心一直以来非常重视法制建设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现将20XX年度法制建设总体情况和20XX年度法制建设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XX年度法制建设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推动法制建设顺利实施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为保证****局关于依法制理工作的实施,严格按照《--规定》,加强对法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经中心领导班子研究,我中心成立了中心法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并领导实施全中心开展法制建设工作,决定法制建设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成立了法制建设工作办公室,明确了办公室工作职责:具体组织实施中心法制建设规划,安排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协调各部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制理工作。
2.建立工作制度,确保普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建立
学法制度。中心领导组把法制建设宣传教育内容纳入学习计划,安排相应的法制知识学习。二是建立集中培训制度。明确每年举行两次集中普法培训时间,开展“法制宣传月”活
动以及“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三是建立学法用法考核制度。以关于印发《---省实施》的通知、关于的通知-、市政府关于公布-的通知等为考核内容,本着“以考促学”的宗旨,坚持学法用法考核制度,定期对职工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进行考试和考核,学法用法考核纳入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中,考试结果和考核情况以及学法用法情况,作为奖惩的依据之一。四是建立定期汇总制度,我们将普法依法制理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定期研究部署,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妥善解决法制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分解工作任务,确保法制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一是我们严格按照政府有关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订了“六五”普法工作规划,同时分年度制订了工作计划,并根据科室职责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二是制订定出台了工作方案。另外,我们还明确由“六五”普法依法制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常年检查督促,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内有检查、年终有总结。
(二)精心组织,形式多样,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20XX年以来,中心坚持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了法制宣传教育同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一道安排,一道抓落实。
我单位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本
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学习计划,精心组织法制宣传日活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我们以---服务工作为重点,通过发放业务指南、宣传资料单和现场讲解等多种方式,以开展“法律进社区”等宣传活动为载体。
(三)完善机制,规范管理,不断提高依法制理水平
1.进一步规范全市服务工作。
2.积极推行公开话,增强了工作透明度,起到一定监督作用。
3.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从治安、消防安全、计划生育等方面,理顺工作关系,及时化解矛盾,推进各市场综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20XX年度法制建设工作规划
(一)切实加强对法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定一名主要领导负责20XX年度的法制建设工作,健全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20XX年法制建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
(二)建立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的考核评估制度、工作激励制度、检查督促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推进法制建设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着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继续推进年度法制学习培训工作;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培训活动,加强廉政教育,将法制宣传教
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和服务社会水平。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尽快组建工作组,提高其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为法制宣传教育创造条件,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保证法制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四)全面推进法制实践,进一步完善依法经营体制和机制,健全依法经营制度,严格依法经营程序,强化行为监督;根据工作实际制订制度标准;完善和推广质量考核评议制度,积极探索和推进依法经营的实践形式,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工作。
二○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第6篇: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篇1:区环保局一季度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区环保局一季度法治建设工作 开展情况汇报一季度以来,区环保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省、市政法会议和区委六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深入推进法治江苏建设,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区《 2022 年法治建设工作要点》,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大局,服务发展、化解风险、保障民生,自觉地把 法治 建设 作为本部门的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工作,现将我局一季度法治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局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在原有联络员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新增 1 名联络员,保障上下沟通顺畅及时。局领导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工作,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坚持法 治 宣传与法 治 实践相结合,确定了 “ 加快城乡环境改善,努力促进生态文明,确保百姓身体健康,完善法治建设体系”的工作思路,确保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明确目标,落实责任 根据我局与区委、区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按照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了我局 法治建设 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年工作目标和任务,认真履行依法治区成员单位职责,积极参加全区法治建设工作。
【篇2:企业法制建设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枣庄市市中区是枣庄市的中心城区,辖5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375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特别的区位优势,各类企业发展飞快,规模以上企业经济组织已达279家。近年来,我们在推进企业法制建设进程中,坚持以建立专业性的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会为突破口,以建立行业性的教育指导机制为切入点,以开展“诚信守法”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企业法制建设,施行依法治企,为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注入了新的气愤和活力。一、以建立专业性的法制建设促进会为突破口,探索指导企业法制建设新路子 伴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企业在为社会创造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一是在企业把握了消费、经营、分配自主权或资产所有权后,思想观念、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合同欺诈、不正当竞争、工资拖欠、偷税漏税等违法经营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由于法律知识缺乏,不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多是靠经验、凭感觉进行经营决策,对经营风险、交易风险、法律风险认识不足;三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逐步由微观调控转到宏观调控上来,对企业法制建设的控制力相对削弱;等等。对此,我们抽调专人组成调研组,深化厂矿企业,广泛征求意见,在认真总结以往企业法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标本兼治,充分发挥企业自身在法制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施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工作思路,受到区委、区政府及市司法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区经贸局、郊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区工商分局、区民营局、区司法局、区普法办公室7部门联合向全区企业发出《关于倡导成立“枣庄市市中区
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会”的函》,得到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枣庄中泰煤业集团、枣庄远大实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积极响应倡导,自发向全区企业发出倡议,发起成立“枣庄市市中区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会”。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及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6月,经过紧张筹备,促进会正式公布成立,并取得民政部门的批复。促进会现有283个会员(单位会员136家、个人会员147人),理事58人、常务理事20人、秘书长1人、副会长6人、会长1人,8名区级领导担任名誉会长,由主管单位(区司法局)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区民政局)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其沟通、服务和协调职能,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理顺了政府通过促进会管理和指导企业法制建设的关系。
二、以建立行业性的教育管理机制为切入点,着力夯实企业法制建设工作基础 实践中,我们把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会的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机构,理顺促进会与企业法制建设机构的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人才开发和教育培训机制为切入点,着力夯实企业法制建设工作基础。(一)建立工作机构,健全工作网络。为切实建立起统一协调、上下互动、反应敏捷、高效畅通的促进会运行工作机制,我们指导企业法制建设促进会成立两个工作机构。一是秘书处。主要职责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企业法制工作人员培训;进行企业法制建设专题研究,研究和探讨企业内部法制建设的内容与方式;协调会员单位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关系。二是企业法律服务中心。主要由会员单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律师、公证员、调解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及有关企业法制工作人员组成,并在工业园管委会建立了法律服务处,为会员企业指导法制建设工作,开展法律咨询,调解员工纠纷,协助办理重大、疑难法律事务,维护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
【篇3:校园法治建设汇报材料】
段家河初级中学校园法治建设汇报材料
段家河初级中学副校长曹廷斌
各位领导:
我校按照依法治教方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广大师生员工中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素质和意识,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进程,将学校管理和事业发展全面纳入法制的轨道,保障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依法治校”工作中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一、全机构、加强领导
在依法治校工作中,我们建立健全了依法治校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处、政教处及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制定了详尽实用的工作网络,使得依法治校工作层层有落实,处处有保障。
二、快实施依法治校工作的进程 1、制定章程、规范制度
学校结合实际,依法制定学校章程,依照章程建立学校行政、教育教学、总务、政教、工会、学生会、校园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等管理制度,使法制建设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落实,使法制建设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把学校法制教育情况与本学校质量评估等工作联系起来,进一步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我校法制建设工作深入发展。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加学校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创设了依法治校的民主环境。
学校将依法治校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使学校法制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开展一系列具体的法制建设活动,把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结合起来,促进学校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2、加强教师法制宣传教育
学校采用了主题班会、法制讲座、等方式在全体师生之中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以此来提高师生法律意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中,我们把普法工作进行了量化规定,使我校的推普工作有章可循。3、注重普法形式多样化
我校采取主题班会、宣传展板、演讲、征文、测试等形式,进行学习渗透,使全体师生能够初步掌握部分的法律、法规的常识,加深教职工的法律意识,最终使我校师生犯罪率为零。我们充分利用了宣传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宣传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各个班级又认认真真地出了一期法制教育黑板报。在每学期的安全教育中,我校都要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各种活动。我校少先队还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了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中队活动。“法在我们身边”、“守法好少年”、“法律知识知多少”等活动,充分展示了学生们的智慧,同时也是他们学法、知法的成果的反映。同时,我校还利用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光盘,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法制教育,也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到了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增强了他们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也为我校真正实现依法治校创造了重要条件。4、落实监督管理
依法建立健全教师评估、考核、检查、聘任、职称评定制度。学校做出统一部署,按要求切实抓好本单位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普法教育,健全学习、考核制度,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使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依法管理、依法施教的能力和水平。认真组织好法制教育的教学活动,注重提高授课教师的水平。建立健全法制教育档案制度。学校采取有效办法,对法制教育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大力宣传依法治校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加强引导,营造氛围,不断提高学校法制教育水平。
认真实施校内申诉制度,成立校内申诉委员会,依法规范申诉程序,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申诉的教师不压制,不打击,不报复。严格执行市、县关于招生收费的各项政策规定,收费实行公示制,收费程序规范,无违规收费和乱收费现象。做好校产管理,定期对校舍、教育教学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加强校园周边地区的综合治理,促进校内外环境文明化、健康化、安全化,消除隐患,确保师生安全。5、成绩显著 依法治校是教育领域法制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我校以普法工作为基础,以依法治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
校的进程,管理到位,依法治校档案齐全,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施教区范围内学生全部接受义务教育,无流失,辍学生,犯罪率为零。校方负主要责任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师生对校园满意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形成了敬业爱岗、勤学上进、文明礼貌、尊师守纪的良好风尚。
三、重从学校转向社会
依法治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学校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作为普法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把中学生作为联系的纽带,开展中学生通过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教父母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活动,这一工作已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尽管在实施过程中做出了种种努力,我们的工作还距上级要求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我们再上新台阶。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全体师生定会以创新、务实的作风不断推进这一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第7篇: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
张晓云
杨建军
商洛市委党校
摘要:“法治中国建设”的提出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具体政策目标。法治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优秀类型,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引导作用、补充作用,如何有效发挥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作用,来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是值得的探讨的一个命题。
关键词:法治文化;法治中国建设的三个层面;法治三权
中图文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项重要议题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如何有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钱穆曾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因而从法治文化角度认识、着手探究法治中国建设当是事关长远又标本兼治解决当前社会矛盾问题的一个前瞻性的选择。
一、理解法治文化、法治中国
(一)法治文化。法律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法治文化就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已经孕育而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市民社会中逐渐孕育产生了的现代的平等、正义、自由、人权和诚信的观念,并且逐步演化为社会成员普遍具备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一种法律文化。”从法治文化的产生发展讲,法治文化应当是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当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全体市民对权利法律的认知、崇尚并受之支配其行为和思维方式而表现出的优秀的法律文化的一部分。从内容上讲法治文化应该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还有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秩序等价值理念的主体法治思维方式等。目前在法治理论研究中,一切对法治内涵的揭示,对法治社会特点的表征和遵循原则的描述与总结,法治运行机制的建构和实践活动,诸如法治的价值目标追求、法治的理念和精神、法治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法治的实现状态等,都属于法治文化的内容。就法治文化具有的特点而言,它有时代性特点、地域性特点、先进性特点、开放性特点、前瞻性特点等,可以从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普遍实施权利本位法律制度、追求正义的法治思想、崇尚法治的公众心理等方面来提升中国的法治文化层次。
(二)法治中国。“法治中国”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和法治基本精神的“具体目标”。按汪习根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解读,应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法治中国建设。从主体层面看,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法治自觉、法治自信、法治自立、法治自强的有机统一;从客体层面看,法治中国是依法治权与依法维权的和谐有序;从空间层面看,法治中国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可见法治中国的建设务必从这三个层面着手才得以完成。而主体的法治自觉、自信、自立、自强意识都离不开法治文化的熏陶和锤炼,对客体、空间层面来说,没有法治文化作支撑,主体也无法认识到自己在法治方面的需求和准确地判断、把握国际局势当中的法治主动权(包括话语权、治理权、发展权)。因而,法治文化与国家的法治化程度是密切联系的,有什么样的法治文化,就有什么程度的法治状态,法治状态是法治文化在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显性表现,要确定二者的先后关系,无非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关系,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系
(一)法治文化对法治中国建设起引导作用,法治中国建设是法治文化的具体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部分中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这是对西方宪政文化的积极借鉴和汲取;它指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即要求解决行政执法主体权责不
一、多头执法的问题,解决行政执法缺乏程序性问题,这其实是对英美人的一种法律传统程序正义即“看得见的正义”的践行;它指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裁判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是对“三权分立”学说的有益借鉴。总体看来法治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先进部分,它引导中国法治建设的方向,以便享有国际法治主动权,同时法治中国建设,是法治国家在中国这个地理、政治、经济意义上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个具体实践。
(二)法治中国建设重在法治的显性功能,法治文化重在法治的隐性功能。从中国国家法制到法治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法治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法治讲究良法之治,法律公正、稳定、普遍、公开、平等,其基础是民主政治,是民主和宪政的表现。法治中国建设重在法治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法官在具体判断一个行为或者一项事实是否合法时,是适用具体的法律制度,而当在前者不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文化,所以法治中国建设是法治功能的显性表现。法治文化,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引导人们按照法治理念和精神,对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生活作出文化价值判断。当出现立法空白、立法冲突时,法治文化所蕴涵的文化判断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其所负载的核心价值、内在精神、基本理念,就可以为个体行为和社会生活提供指导,解决社会矛盾冲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推进。比如说曾经各地出现的“撞了白撞了”案例。1999年,辽宁省沈阳市就率先出台了《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行人横穿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机动车无违章,行人负全部责任,从而使“撞了白撞”首次以法规形式面世,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和争议。但最后经过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讨论,使“撞了白撞”没有成为法律保护的一种行为。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2修订)》交通事故处理部分,第七十六条第(二)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很显然这是权衡了车辆通行权和公民人身权的轻重而作决定的,显然是法治文化至少应该是中国公民对法治文化的一个普遍接受程度。还有比如现在的城管制度,立法上是空白,但对于流动摊贩的治理,城管部门采取禁止、取缔的办法,绝大多数市民也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就摊贩的生存权与城市的环境比较来讲,不能为了保证优良的城市环境而剥夺了一部分人的谋生存权利。而这一点也是政府部门和社会管理政策方面应当着重考虑的,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民心民意的法律制度。法治文化,是法治隐含的价值理念(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的一个更完整的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曾经没有很细致的法律规章制度,公道却自在人心的原因!
(三)法治文化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智库,法治中国建设为法治文化增加活力源泉。前面提到法治文化是一种优秀法律文化类型,它应当是萃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髓,吸收了国际先进法律文化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具体相结合,如此它会对未来的法治中国建设起引导作用,亦如旗帜和道路的关系,它会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智库,为法治中国从老祖宗、从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理念里获得理论上的支撑。反过来法治中国建设以其具体的法治实践践行法治文化,让每一个理念、每一种精神变得具体生动,变得中国化,也为法治文化增添鲜活的事例,比如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下的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的并存,会给我国的法治文化增添活力,也给世界其他国家践行法治文化的本土化提供借鉴。
三、如何从法治文化角度出发来建设法治中国
(一)以提升主体的法治文化素质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汪习根讲法治中国的主体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法治的主体力量。法治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最终实现人的法律素质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得以确立。一是对法律人主要是立法、执法与司法机关、法律科研院所、律师中介机构等专业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进行高标准的法治文化教育,使其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率先践行法治精神。二是对普通民众做好民主权利意识、知法守法意识的教育,帮助其树立信法、护法的法律思维习惯。以提升主体的法治文化素质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从事物发展的主观方面,即从内因上激活法治中国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以打造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政府方面,一是加大改革财政投入,建立健全法治文化建设制度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培植、激励、规范法治文化市场的发展,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二是加强法治文艺宣传。依托公共文化艺术团体、街道文化站等资源,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团体和民间艺人作用,大力创作优秀的法治文化作品,并以法治文艺下乡等活动为载体,开展法治文艺调演、巡回演出等活动,使之成为市民接受法律熏陶的主要渠道。三是开展法治网络宣传。积极建设法治网站,将网站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整体联动,适时链接,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四是其他多媒体的全方位宣传。
2、以十大法治文化宣教群体为抓手,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一是建设国家公务员法治文化。对公务员采取定期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具体法律实务的操作演练等措施,来提高公务员的执法、守法水平。二是建设法治文化机关。在各机关,以“公平、正义”为主题,与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打造富有机关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法治文化。三是建设军营法治文化。四是建设法治文化社区。在社区(村),建立完善法治文化宣传栏、法制阅览室、法律援助(服务)室、法制学校等传播阵地,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员、社区志愿者以及社团组织作用,以“法律进社区”为载体,开展法治文化系列活动。五是建设校园法治文化。在义务教育学校、大专院校,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法制夏令营、法制小故事讲演、法制漫画创作比赛、法制影视观摩、模拟法庭等活动,不断创新校园法治文化载体,增强互动效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六是建设企业法治文化。对各种性质的企业,以市场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与企业依法自治、诚信建设、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相融合,通过设立律师事务部、法律顾问以及配备法制宣传专职干事、法制宣传员等举措,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企业”等法律服务活动,激发企业法治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七是建设法治文化广场。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着力打造法治文化广场,并以此为依托,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定期举办法制展板巡展、法治文艺演出,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咨询、发放法治文化宣传品、依法维权等集中服务活动,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教育。八是建设法治文化街区。在城区人口集中街区或商业街,因势利导地利用电子显示屏、广告灯箱、公交候车亭、警务幕墙、宣传画廊、宣传横幅等开展法治文化的宣传,通过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活动,形成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建立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街区。九是建设乡镇法治文化。借助原有设施,大量注入法治元素和文化特色,以古今法治人物石刻,法治名言警句、诚信格言壁刻、地雕,法治对联,法治书画展等形式,开辟法治文化景观路,搭建“法治文化大舞台”。十是建设家庭法治文化。夫妻之间互相督促做守法公民,做廉洁干部,对孩子要从小赋予法律基本常识教育。以打造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从事物发展的客观方面,即从法治中国建设的外因方面,包括法律制度的创设、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做好硬件运行机制的完善、畅通,使得法治中国建设有抓手。
(三)以吸收、萃取法治文化理念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萃取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精髓。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很多有用的成分已形成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并且也有益于当今的法治文化建设,应当予以保留。同时就文化本身而言有继承性特点,即文化的发展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在改造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应当是正确的法律文化历史观。
2、吸收国际先进的法治理念。比如方向教授表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标志就是科学配置权力、有效监督权力、正确行使权力。”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里没有这些,得借鉴学习,才能与国际社会接轨,在国际社会享有“法治话语权,法治治理权,法治发展权”。以吸收、萃取法治文化理念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从事物发展主体的客观方面,即对我国老祖宗留下的法律文化精髓,古为今用,对国际先进的法治理念外为中用,总体是以文化优化文化,以理论提炼理论,形成更贴切、更实际的适合法治中国建设的法治文化理念,真正让我们做到“法治自信、自立、自强”,以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目标。
(四)以营造互助合作的国际法治文化环境,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如2022年8月14日,在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高层研讨会上,中方建议把追逃追赃作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反腐国际合作正由众多组织协力推进:一是由国际组织牵头进行合作,比如国际反贪局联合会;二是区域性合作,比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三是双边合作,即国与国之间的合作。2022年制定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迄今为止治理腐败犯罪最为完整、全面并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一部国际法律文件,已有160多个成员国。还可以就法治问题突出的领域,比如青少年犯罪问题,恐怖暴力的问题,环境保护的问题等等,达成国际性的共同应对意向书,营造互助合作的国际法治文化环境,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莫纪宏 “法治中国”建设的划时代意义 检察日2022.11.27 【2】 蒋传光
法治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新浪网 2022-12-16 【3】葛洪义:《法理学导论》法律出版社 1996年版 第347页
【4】汪习根 法治中国建设的三层解读
人民日报
2022.08.09 【5】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和谐江门
百度文库2022.11.11 【6】探讨法律文化在加强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百度文库 【7】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网钟义见2022.6.17
【8】云书海 秦 娟 法治文化的内涵解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
苏州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司法局法治宣传科岗位职责
司法局依法治县工作汇报(共19篇)
乡镇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