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管理应急预案(共8篇)

第1篇:围手术期应急预案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术中预案:

       (一)手术室火灾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医护人员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面对。如火灾发生在白天,听从护士长指挥,如发生在夜间,值班护士应负责,有组织、有秩序地将病人转移至安全区域,并立即上报。

       2.火灾初起时火势较小,用灭火器,自来水等灭火工具在第一时间扑火。 3.当火势难以控制时,应让病人及时撤离火场,同时上报院有关部门并拨打119。

       4.报警时要清晰说清火灾发生的准确地点及具体情况,使消防员迅速有备而来。

       5.根据手术病人情况,迅速封闭切口,麻醉科医师迅速接好各种抢救设备如氧气袋,呼吸机,检测仪等。由术者和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共同将病人从走廊安全门通道有秩序的撤离。

       6.若大火已封锁出口时,应退守房间,用敷料,被子等物堵塞门缝,并泼水降温,等待消防队员前来营救。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拉下铅封拉环→打开喷嘴→一手持喷管,另一手下压手柄→对准火源喷洒干粉灭火

       壁式消火栓的使用:打开或打碎玻璃门→按下消火栓报警按钮→接上水袋,接水枪→拉至火源处,两人把持水枪,一人开启水阀门→放水灭火

       (二)手术室停电或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动力电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2.白天突然停电,立即查找停电原因并上报院有关部门解决,同时注意病人安全,配合麻醉师做好人工呼吸,准备应急灯并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 3.夜间手术突然停电,所有人员不得慌张,禁止来回穿梭走动,避免相互碰撞。

       4.洗手护士应保护好切口,避免感染。

       5.记录停电过程及时间,以及手术进展和病人情况。(三)术中护理缺陷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洗手护士发现器械缺失、缝针脱落时应立即报告手术者,暂停手术,协助在术野内查找。

       2.巡回护士台下仔细寻找,包括手术床周围、脚底、污桶及房间的各个角落。

       3.如未找到,报告护士长通知放射科即刻拍片,确认未在术野内遵医嘱关闭切口。

       4.术后另填手术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并请手术者签字后交护士长存档,如有X线片一同存档。

       5.错误信息分享。

       (四)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手术室值班人员如遇引发10人以上创伤,需要紧急手术救援的灾害性事件应立即报告。

       2.值班护士应详细了解伤员人数、创伤部位、病情及所施手术。 3.报告麻醉师、护士长,节假日及夜间还应报告总值班。4.护士长做出应急处理的同时,报告科护士长、护理部。5.值班护士按病情及手术需要,准备手术物品。

       6.根据创伤危及生命的程度,按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手术次序。 7.配合抢救。

       (五)术中输错血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改换生理盐水,遵医嘱给抗过敏药物。 2.情况严重者通知医生停止手术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已备检验,报告护士长。3.病情紧急的患者应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麻醉医生进行紧急救治。4.若是一般的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并上报护理部。

       7.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

       (六)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搏骤停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发生呼吸心搏骤停时,应立即: (1)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快速准备好急救药物。(2).配合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气管插管,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严格查对,保留各种药物安瓶及空瓶,据实记录抢救经过。

       (3)必要时准备开胸器械,行胸内心脏按压。2.术中患者出现呼吸心搏骤停时:

       (1)配合术者及麻醉师先行胸外心脏按压。

       (2)未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再开放一条静脉通道。

       (3)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时严格查对。(4)保留安瓿及空瓶,据实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七)锐器损伤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被感染手术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利器刺伤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并在流动水下冲洗至少1-2 min.用碘伏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

       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

       3.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 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4.报告:填写护理部发放给每个病区的针刺意外报告本,报护理部。有当事人写出事情经过科室留存。

       (八)术中给错药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给药,保留好注射器及安瓿,报告术者及麻醉师。2.采取急救措施,遵医嘱给予拮抗药。

       3.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备好抢救药物及物品。

       4.通知护士长,协助抢救病人,保持清醒冷静,认真核对,防止乱中出错。 5.按护理缺陷上报流程逐级汇报处理。

       (九)手术开错部位时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手术,注意保护性医疗,不慌乱,不在手术间议论。 2.向护士长及科主任汇报,采取妥善应急措施。

       3.重新核对病历及相关检查资料,确认手术部位后缝合原切口重新开始手术。

       4.按护理缺陷上报流程逐级汇报处理。

       术后预案

       (一)全麻术后窒息的应急预案

       1.预防

       (1)完善术前胃肠道准备:成人择期手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小儿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以保证胃排空,避免术中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呕吐或误吸。

       (2)术后体位:麻醉未清醒时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麻醉清醒后若 无禁忌可取斜坡卧位。

       (3)清理口腔:一旦病人发生呕吐、立即清理口腔等处的呕吐物,以免口腔内残存物造成误吸。

       2.处理

       (1)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舌后坠、口腔内分泌物积聚、发绀或呼吸困难征象等。若发现异常当班护士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立即清除咽喉部分泌物和异物,解除梗阻。对舌后坠的病人应托起其下颌、将其头后仰,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管。

       (3)对于轻度喉头水肿者可遵医嘱静脉注射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肾上腺素。对重症者应配合医师立即行气管切开并护理。注意避免病人因变换体位而引起气管导管扭折。

       (二)T管脱落的应急预案 1.预防

       (1)置入T管后,由医生用缝线将其固定在腹壁的皮肤上,再用纱布和胶布覆盖固定。

       (2)T管接引流袋后,应妥善固定于床旁。为病人翻身、拍背、更换床单位时,应放松固定,不能过度牵拉以防脱出。

       (3)密切观察放置T管处的皮肤缝线有无松动、老化,一旦发现老化、松动,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处理

       (1)发现T管脱落应嘱病人绝对卧床,尽量右侧卧位,用无菌纱布保护引流口,妥善固定T管,避免继续脱出或是脱出的部分进入腹腔引起感染。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变化,配合医生进行相应的护理。

       (2)及时与家属联系,告知T管脱落的严重性,做好二次手术心理准备。(3)观察期间患者出现发热、黄疸、腹痛等,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做好术前准备并做好护理记录。

       (4)T管脱落后予抗生素、白蛋白、血浆支持治疗。

       (5)向当班护士长汇报,同时做好详细交班,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三)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

       1.立即吸氧6~8L∕min,同时通知医生。

       2.置病人于仰卧中凹位,头与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卧位应根据受伤部位不同进行调整,如:骨盆骨折病人需平卧位),增加回心血量及改善脑血流。

       3.迅速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采用双通道,输入液体及其他血液品,补充血容量。如病人继续出现血压下降,心率﹥120次/分、血压﹤80/50mmHg,且神志恍惚,四肢湿冷,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查找原因,是否合并内脏破裂,及时请有关科室会诊,同时临时结扎肢体出血部位。

       4.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内的血块及异物,给氧,监测氧饱和度(SpO2),血气分析。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

       5.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

       6.密切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注意病人的面色、口唇、指甲甲床的颜色,同时应用心电监护,做好术前准备。

       7.留置导尿管,密切观察尿量变化,记录出入量。

       8.注意保暖,适时增加盖被,但避免用热水袋或热水瓶,防止烫伤。 9.准确、及时地记录抢救过程。(四)腹部术后伤口裂开的应急预案 1.发现腹部术后伤口裂开,立即通知医生。

       2.安慰病人,嘱病人禁止活动,禁食,禁饮,避免用力。 3.配合医生处理伤口并做好术前准备。4.遵医嘱执行治疗方案。5.术后进行胃肠减压。

       6.必要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适量抗生素。 7.作好护理记录。

第2篇:围手术期护理应急预案(优秀)

       围手术期护理应急预案目录

       1、手术前护理应急预案

       2、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的应急预案

       3、手术病人休克的应急预案

       4、术中物品清点不符时的应急预案

       5、病人坠床时的应急预案

       6、术中发生电灼伤的应急预案

       7、术中接触感染物或利器应急预案

       8、术中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

       9、手术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应急预案

       10、手术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

       11、手术患者术后出血的应急预案

       12、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应急预案

       1、手术前护理应急预案

       (1)术前血压升高延迟手术的应急预案

       1)安慰患者和家属,讲解血压升高对手术的不利影响。2)遵照医嘱使用降压药物,严密观察血压变化。3)恢复手术前的饮食、治疗与护理。

       4)根据患者心理特点给予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术前血压再次升高。

       5)查找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手术再次推迟。

       (2)手术室资源不足情况下应急预案

       手术室是医院急危重症病人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担负着抢救生命、麻醉与复苏和安全照护的重要责任。当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发生时,手术室应当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医院的统一部署,并快速组织人员、设备、仪器、卫生材料等,保障抢救治疗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1)手术室护士应人人掌握CPR技术,科室通过各种方式对护士进行各类急救技术培训并使手术室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应组织各项突发事件应急演练。2)手术室应24小时保证急救设备和用物的充足,并处于功能良好状态。

       3)当发生上述紧急事件时,手术室各级各类人员应当无条件接受医院的统一部署,科护士长负责全院手术室人力、物力资源的统一调配,组织抢救。手术室护士长负责本科室人力、物力资源调配、组织抢救。4)手术室各级护士的调动顺序为:当值护士—副(备)班护士—居住地距离医院较近的护士—居住地距离医院较远的护士。

       5)当人力、物力资源不足时,全院手术室(包括各分院)人力、物力资源可统一调配,不

       得以任何借口推诿和阻挠。如因推诿和阻挠发生不良后果,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2、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的应急预案 1)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①通知麻醉一手术医生,配合麻醉医生与手术医生进行CPR;②同时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开放两条静脉通道,快速备好急救药物;③根据医嘱应用抢救药物,严格查对,保留空安瓿,据实记录抢救过程;④必要时备开胸按压器械辅助行开胸按压术。2)术中出现心跳骤停时:①紧急处理术野出血、暂停手术;②配合术者及麻醉医生行胸外按压;③紧急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必要时再开放一路静脉通道;④应用抢救药物时严格查对,保留空安瓿;⑤准确记录抢救过程。

       3、手术病人休克的应急预案

       1)手术病人发生休克时,立即汇报手术医生和麻醉师。2)分析休克原因:若为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并保留药物安瓿;待病人稳定后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卡”,上报药剂科。若为失血性休克应积极止血,备血,采取补充血容量,纠酸,防止肾衰等措施。

       3)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尿量等,并详细记录抢救过程。

       4、术中物品清点不符时的应急预案

       1)仔细查找,包括手术台、器械车、鞋底、污敷料;手术衣、垃圾袋、吸引器瓶、手术间各角落。2)立即报告术者,暂停手术,协助在术野查找。报告护士长,再次查找。

       3)可显影物品通知放射科即刻拍片,确认是否遗留术野内。

       4)非显影物品,请术者在术野内仔细查找,确认不在术野内遵医嘱关闭切口。

       5)术后另填情况说明书,详细记录事件经过并请术者签字后交护士长与X光片一同保存。

       5、病人坠床时的应急预案

       1)发生坠床时,根据伤情将病人抬到手术床上或请医生协助处理(若为清醒病人做好安抚工作)。立即通知医生、护士长。

       2)检查病人全身情况,准确判断病人头部及身体有无跌伤、四肢有无骨折,并进行相应紧急处理。3)巡回护士检查输液情况,有脱出重新穿刺。4)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立即给予积极处理。

       6、术中发生电灼伤的应急预案

       1)如为电击伤立即切断电源,通知术者、麻醉师、护士长,观察病人病情,给予对症处理,如为皮肤电灼伤,请相关科室会诊,对症处理。

       2)保护现场仪器状态,通知设备科人员查找原因。3)保护好灼伤部位,遵医嘱涂外用药。4)作好记录,并与病区护士详细交接。5)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逐级上报处理。

       7、术中接触感染物或利器应急预案

       1)工作人员术中意外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2)患者体液或血液溅入医务人员眼、口时,立即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

       3)若被感染手术的锐器刺伤后,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用流动水冲洗至少5分钟。碘伏消毒,必要时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4)被乙肝、丙肝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上报防保科,并注射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

       5)被HIV阳性血液或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上报防保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进行对比,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复查,同时通知院感办进行登记、追访等。

       6)填写《针刺伤登记上报表》报告院感办备案,由当事人写明事情经过科室留存。

       8、术中发生火灾的应急预案

       1)发现火警立即切断通向火灾现场的供电和供气,撤除现场易燃易爆品。

       2)立即报告医院保卫科、院总值班:火灾难以控制时立即拨打火警110,告知准确地点。

       3)组织现有人员,集中现有灭火器材积极扑救,控制火势。

       4)关好临近房间的门窗,防止火势蔓延。5)放下防火闸门,隔离火灾区域。

       6)协助手术医师、麻醉师尽快为手术台上的病人止血、包扎,需辅助呼吸的病人接好呼吸囊维持人工呼吸。

       7)迅速疏散病人和工作人员,从安全通道撤离火灾现场至安全地带,禁止使用电梯。

       8)在生命安全不受威胁,火势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尽可能抢救贵重仪器设备和资料,转运至安全处。9)评估引起火灾的原因、范围和人员伤势,防范火灾再次发生。

       9、手术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立即通知患者家属。

       4)重大抢救,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

       10、手术患者发生躁动时的应急预案

       1)寻找躁动原因,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2)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的处理。

       3)专人看护,给予床档,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误吸及自伤,同时要经常观察被约束患者的肢体颜色。

       4)麻醉渐清醒出现的躁动,应唤醒患者,了解意识恢复程度。

       5)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音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11、手术患者术后出血的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选择较粗大血管,选用大号套管针,必要时采用双通路同时输入液体及其他制品。

       3)吸氧: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观察生命体征和给氧效果。

       4)严密观察引流口周围的渗出情况,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引流量等。

       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出血程度每5—30min测量一次,观察患者意识改变,皮肤黏膜的颜色、温度、尿量的变化。

       6)需再次手术者,抗休克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抽血送实验室急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配血、留置尿管等,尽快护送患者进手术室。7)做好心理护理。

       12、急性呼吸道梗阻的应急预案

       1)全麻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清醒病人无禁忌取半卧位。

       2)立即通知医生,查找阻塞原因,协助医生处理。3)清理口腔及咽喉部分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舌后坠者应举颌、仰头,置入口咽或鼻咽通气道;轻度喉头水肿者按医嘱注射皮质激素,重度喉头水肿、气管塌陷者应配合医生立即切开气管并护理;颈部手术后伤口血肿压迫者协助医生清创止血。4)吸氧,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面色的变化。

第3篇: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手术管理质量,防范手术风险,结合医院实际和有关管理制度,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术前管理

       1、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度。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具体见《术前必备检查目录》和《麻醉和手术前准备的临床要点》。术前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和病例讨论制度。所有医疗行为均须如实记录在病历中,主管医生应做好术前小结。

       三、四级和特殊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特殊手术的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必须通知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参加。

       3、严格落实知情同意制度。手术前术者必须亲自查看病人(邀请外院人员主刀必须有外院人员亲自查看患者的相关记录),亲自向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包括病情、治疗方案和替代方案、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并与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并在病历详细记录。

       4、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科主任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特殊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手术室必须严格审核手术申请单,发现未经医务科批准的特殊手术和院外会诊手术立即通知医务科,并暂缓安排。

       5、严格落实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院外会诊制度。特殊手术(具体定义见特殊手术审批报告制度)、外院会诊手术必须按要求分别在术前一天递交审批表和外院会诊申请单(均须附术前讨论记录复印件)。

       6、严格落实术前麻醉访视制度。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择期手术的访视必须在术前一天18时前完成,并填写好《术前麻醉访视记录单》、《手术风险评估表》、麻醉知情同意书、开好麻醉前医嘱,严禁手术当天完成上述工作。如果麻醉师会诊时病人不在医院,在术前访视单上注明患者离院,并由申请科室护士签名确认,上报医务科批准后可通知变更手术时间。术前一天麻醉医生无法完成访视可由其他麻醉医生完成,但手术当日必须亲自访视患者,并重新填写术前访视记录单或在原单上签名,检查麻醉知情同意书是否有补充告知,如有必须再次书面告知。复杂特殊的患者应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的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估计,便于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并在术前访视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麻醉前小结。

       7、手术时间安排流程:(1)申请:手术科室在完成术前准备后提出书面申请,择期手术的申请单应在术前一天11∶30前送到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申请单,并标明“急”字;(2)审批:麻醉医生在完成术前访视后在申请单上签注意见,巡回护士完成术前访视、器械护士完成器械准备后在申请单上签注意见;(3)通知:不能按申请时间安排时,由值班护士最少提前12小时书面通知申请科室,按时手术无需通知。

       8、手术顺序安排原则:急诊优先,产科优先。择期手术首台原则上优先考虑高风险和无菌手术病人,其次按申请时间先后,再次按预计手术时间。

       二、手术日管理

       1、凡参加手术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制度,严肃认真地执行各项操作常规。术中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时刻注意尊重病人。严格遵守无菌原则,穿着手术室工作服到过手术室以外的区域后再次进入手术间必须更换手术室工作衣服。严禁将移动通讯工具带入手术间内使用。手术过程中非手术人员不得入手术间,如特殊情况经医务科批准后需戴穿好口罩、帽子、手术衣或参观衣后进入手术室。

       2、术者、麻醉师、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未经三方核对不准实施麻醉与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

       3、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器械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及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

       4、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麻醉师。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师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发现异常要及时提醒术者。

       5、麻醉医师须在术前准备好所有术中用药及抢救设备,术中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术者。遇有不能处理的困难情况应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或负责人。

       6、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科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书面同意后实施。

       7、术中用血要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急需用血时,巡回护士负责催促各环节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输血科必须以最快速度配血,用血量大时必须增加人力参与配血,值班期间通知副班回院。

       8、遇有术中大抢救,由手术科室护士负责送标本、拿报告单、取血制品等运送工作。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的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9、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重要的标本须家属签名确认。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专人及时送上级医院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检,不能主观臆断,以免误诊。

       10、局麻手术中,手术医师必须经麻醉医师同意后使用麻醉药品,且麻醉医师应观察麻醉过程,防止意外情况。麻醉医师使用贵重药品时须听取主刀医师意见。

       三、术后管理

       1、术毕,麻醉师要把麻醉记录单填写清楚,并向术者交代麻醉情况,巡回护士通知手术科室做好接收病人准备。待患者基本恢复后,麻醉医师、手术医生将病人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在床头向接诊护士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生命体征变化、引流等情况,并检查束缚带是否已解除、管道是否通畅。值班期间交接病人,麻醉有异常情况的要向值班医生交班,值班医师要主动巡视手术病人,不能坐等病人叫唤。

       2、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术后首次记录应在术后即刻完成,手术记录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3、麻醉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恢复室或病房或监护室或ICU),并对重点病人实行术后24 小时内随访且有记录。凡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均应进入麻醉恢复室(或手术间)。待患者清醒,肌力及呼吸恢复的情况可参照Steward 苏醒评分,必须达到4 分才能离开麻醉恢复室(或手术间)。如遇到患者苏醒意外延长,或呼吸循环等功能不稳定者,应积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对于破坏性较大手术、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术前评估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病人,原则上术后先送科室监护室或ICU,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回病房。

       4、凡实施

       三、四级和特殊手术时,术者应在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且不得离开本市,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 次查房记录。

       5、术后麻醉师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术后72 小时内要随访患者,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作相应处理。

       6、术后医嘱应由主刀医师或经治医师按主刀医师意见开具。对抗菌药物、精神麻醉药品或特殊治疗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门诊手术管理

       1、做门诊小手术前,手术医师应按规定书写门诊病历(主诉、病史、体检、辅助检查结果或会诊记录、初步诊断、处理措施、拟行手术的名称和手术部位),做好相关术前准备(病理申请单、术前血常规、血型、感染四项等),做好术前谈话记录,并由患者本人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手术后要及时在门诊病历上写好手术记录,开好术后处方。

       2、门诊小手术必须在门诊手术室或手术室进行,具体手术时间的安排,病人病种的预约,器械、敷料的准备,术前、术后接送病人,术中手术巡回,配合完成手术等均由门诊手术室负责。进入手术室操作的严格按照手术室制度执行,可先电话申请后补书面申请。

       3、凡进入门诊手术室的工作及参观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一切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必须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服、鞋帽和口罩等。

       4、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医生护士两人核对后在治疗单上注明“姓名、年龄、手术部位、手术名称核对无误”,并签名确认。

       5、无痛内镜申请流程:临床医生按照肠镜、胃镜的适应症开单,内镜室审核是否有操作禁忌症和麻醉禁忌症(由麻醉科制定后交内镜室),无禁忌症者向麻醉科提出书面申请。对无操作禁忌症但有麻醉禁忌症的门诊肠镜患者,要预约麻醉师做访视后才做肠道准备,对住院患者麻醉师必须在做肠镜检查前一天完成访视。

       6、无痛人流申请流程:妇产科医生排除人流操作禁忌症后开单,妇科门诊护士向麻醉科书面预约,麻醉医生审核同意后,再由妇科门诊通知患者做好相关准备。

第4篇: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一、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2.术前物品准备: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

       3.严格查对手术病人身份,认真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

       4.正确安置病人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手术结束后,与病房护士认真进行交接,准确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运送途中注意安全、携带抢救用物、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固定。

       6.体位:腰麻-去枕平卧6h,全麻-清醒后即可给予合适体位。

       7.定时测量并记录T、P、R、BP;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征象;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局麻或小手术患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可视情况给予合理饮食;消化道手术:一般术后3天禁食,待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给予少量饮水,第2日给予流质。

       9.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翻身、拍背、咳嗽、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10.鼓励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伤口愈合及防止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和肠粘连;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11.遵医嘱用药、输血、换药等。

       12.积极开展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做好相关护理记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处理程序:

       1.发生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立即停止手术,配合医生处置患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

       2.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气管插管、各种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立即配合医生处置患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并报告护士长、护理部。

       3.发生用药、输血反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处理,按有关程序对药物及输液器进行封存,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药剂科等。

       4.发现术后大量出血,立即加快输液、输血;同时通知医生,必要时行手术止血。5.发生切口裂开,嘱病人卧床,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并用腹带包扎,立即通知医生送手术室重行缝合处理。

       二、围手术期管道滑脱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管理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套管、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等管路的脱落。

       2.患者发生了管路滑脱,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或将损害降低至最低。

       3.值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科室按规定填写“患者逼良不良事件报告表”,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48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

       6.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原因,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程序:

第5篇: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一、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2.术前物品准备: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

       3.严格查对手术病人身份,认真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

       4.正确安置病人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手术结束后,与病房护士认真进行交接,准确填写《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运送途中注意安全、携带抢救用物、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固定。

       6.体位:腰麻-去枕平卧6h,全麻-清醒后即可给予合适体位。

       7.定时测量并记录T、P、R、BP;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敷料脱落及感染征象;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8.局麻或小手术患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可视情况给予合理饮食;消化道手术:一般术后3天禁食,待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给予少量饮水,第2日给予流质。

       9.鼓励病人深呼吸,协助翻身、拍背、咳嗽、排痰,预防肺部并发症。10.鼓励早期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利于伤口愈合及防止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和肠粘连;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11.遵医嘱用药、输血、换药等。

       12.积极开展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做好相关护理记录,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处理程序:

       1.发生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立即停止手术,配合医生处置患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

       2.患者发生坠床跌倒,气管插管、各种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立即配合医生处置患者,将危害减少到最小,并报告护士长、护理部。

       3.发生用药、输血反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配合医生处理,按有关程序对药物及输液器进行封存,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护理部、药剂科等。

       4.发现术后大量出血,立即加快输液、输血;同时通知医生,必要时行手术止血。5.发生切口裂开,嘱病人卧床,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并用腹带包扎,立即通知医生送手术室重行缝合处理。

       二、围手术期管道滑脱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管理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套管、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等管路的脱落。

       2.患者发生了管路滑脱,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或将损害降低至最低。

       3.值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科室按规定填写“患者逼良不良事件报告表”,在24小时内电话报告护理部,48小时内上交书面报告。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

       6.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原因,不断改进护理工作。程序: 管路滑脱 →报告医生 → 采取措施 → 立即向护士长汇报 → 上报护理部 →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 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 遵医嘱用药 → 认真总结讨论

第6篇:围手术期管理规定

       XX市人民医院

       围手术期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术前管理:

       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3、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总住院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4、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部备案,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并由科主任签字上报医务部备案,由主管副院长审批后进行。

       5、对重大(Ⅳ类及以上手术)、疑难、破坏性、高风险、特殊身份病人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认真做好术前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详细记载在病程录及术前病例讨论本,讨论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参加人员包括手术医师及科内其他外科医师,必要时应请麻醉师、护士长、护士及其他科室相关人员参加。讨论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的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讨论日期、记录者的签名等。必要时请医务部协调组织多科讨论。

       6、病危病人手术、疑难手术、特大手术、高风险手术、破坏性手术、特殊身份病人及新开展的手术等,科室应在术前讨论后,填写《重大疑难手术审批单》,经科主任审核,并报医务部批准。节假日和夜间急诊时,由科内最高级别值班医师同意,报告科主任,并呈报医院总值班或医务部批准。

       7、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部备案。

       8、手术前术者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同意手术。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9、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10、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11、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前一天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12、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 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13、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科室护理人员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14、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不得将患者衣物、石膏、牵引器等污染物带入手术间。

       二、手术当日管理:

       1、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遵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规定的“三步核查”流程,实施再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3、麻醉医生及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4、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部进行术中会诊。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需由主刀医师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家属签字同意并签署《术中改变(或增加)术式同意书》后方可施行。

       5、术中急需用血,巡回护士负责催促各环节,争分夺妙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化验室必须配合以最快速度配血。术中实施自体血回输时,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6、术中麻醉医生不能离开病人头侧,所有术中用药及抢救设备须术前准备好,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除

       一、二类手术同时照看两台时可偶尔离开外,任何时候均应守护在床头,严密监视生命体征变化。

       7、所有手术均应尽可能派器械护士上台,所有手术器械敷料必须清点数目。巡回护士需严密注意患者肢体摆放是否舒服、有无压疮及患者冷暖情况,手术过程中离开手术间不得超过两次。

       8、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试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部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9、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的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10、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11、手术过程中非手术人员(修理工、担架工)不得入手术间,如特殊情况,进手术室需戴口罩、帽子,穿手术衣或参观衣,否则不允许入内。

       12、局麻手术中,手术医生必须经麻醉医生同意后使用麻醉药品,且麻醉医生应观察麻醉过程,防止意外情况。麻醉医生使用贵重药品时须听取主刀医生意见。医保病人不得随意使用术后镇痛泵及自负麻醉药。

       13、全麻病人拔管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完全复苏后方可送回病房且须有麻醉医生陪同。

       三、术后管理:

       1、巡回护士术毕提前 15 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病人准备,由麻醉医生、经治医师将病人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向经治医生交接术中用药,输血输液量及生命体征变化等情况。检查患者身体各种束缚带是否已解除、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等。

       2、手术结束后,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

       3、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按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

       4、麻醉医生术后至少随访病人一次,并记录。

       5、术后医嘱应由主刀医生开具或按主刀医生意见由经治医生开 具,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手术当晚值班医生要主动巡视手术病人,三、四类手术,术 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病人,主刀医师及主任要亲自查房。

       7、手术记录应由主刀医生按《病历书写规范》要求书写,必须 及时、真实、客观、详细描述手术过程、病灶情况、术中病情变化及 处理情况(包括术中会诊及与家属谈话内容)。

       8、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检,不能主观臆断,以免误诊。

       9、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的患者病情复杂时,手术者 应在病人术后24 小时内查看病人且不得离开本市。如有特殊情况必 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 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 次查房记录。

第7篇: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十堰市和协医院围手术期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术前管理

       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

       2、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重症大手术,由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必须认真作好术前准备,术前晚须仔细检查相关事宜落实情况。

       6、手术通知单应由主管住院医生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7、次日上午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在前一日下午17点前,当日下午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在上午8∶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30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8、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

       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9、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护士提前40分钟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10、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不得将患者衣物、石膏、牵引器等污染物带入手术间。

       二、手术分类:根据手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

       1、一类手术:指普通常见的1-2人可完成的小手术,如小面积清创缝合、人流术、刮宫术等。部分一类手术可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2、二类手术:需4-5人共同完成的中等手术,如阑尾切除术、剖宫产术、卵巢囊肿切除术等。二类手术应在手术室完成。

       3、三类手术:疑难、重症手术和需6-7人以上人员完成的大手术。

       4、四类手术:新开展的重大手术。

       三、手术医师分级和手术范围原则:

       手术的术者、第一助手、第二助手严格按照医师资格准入。

       1、毕业一年以内的实习期医师:原则上只能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做简单的一类手术以及各类开腹手术的第一或第二助手。

       2、大学毕业三年以内的低年资住院医师,应能熟悉掌握一类手术,在上级医师的帮助下,担任二类手术第一助手、第二助手。

       3、大学毕业三年以上、五年以内的住院医师,应能熟悉掌握一类手术,担任二类手术第一助手和第二助手、三类以上手术的第二助手。

       4、大学毕业有五年实践经验的高年资住院医师,经考核,可担任二类手术的术者、三类手术的第一助手和第二助手、四类手术的第二助手。

       5、主治医师应能熟练掌握二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掌握部分三类手术,担任四类手术一助手。

       6、正、副主任医师参加各类手术,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各类手术,有权监督、检查手术诊疗质量。

       四、手术审批

       包括术前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参加手术人员及其具体分工等,应按一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

       ⑴二类手术的审批由二线医师负责,审批时,二线医师应认真检查病人,审核诊断是否明确,术前准备是否完成,并对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人员及分工安排做出决定并做好记录和签名。二类择期手术应报告二线医师或科主任核准。

       ⑵三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科主任应会同二线医师查房,组织术前讨论,决定手术方案等,同时应报医务科,必要时报院长批准。

       ⑶四类手术,危险性较大手术、诊断未明确且病情危重又必须探查手术,科主任应报告医务科,由分管院长批准。年龄小于40岁妇女子宫切除术(癌症患者除外)及外伤肢体切除等时需报医务科和分管院长批准。

       ⑷手术通知单既是一种手术安排形式又是一种手术审批形式,二类以上择期手术通知单均应由科主任审核签字,并在手术前一天中午12时前送达麻醉科和医务科,急诊手术由值班二线主治医师审核签字。

       ⑸二类以上手术通知单送医务科、麻醉科。医务科、麻醉科审核手术医生资格。麻醉科对不符合规定的有权不安排手术,并向医务科

       3 报告。麻醉科认真做好麻醉准备工作外,麻醉师在手术前一天要认真查看病历、病人,对麻醉方式经检查病人后如有不同意见,应与手术医师协商讨论或提出暂缓手术意见,以确保手术质量与安全,必要时可由医务科组织协调解决。

       (6)择期手术,麻醉科要按手术单上通知手术时间,手术室人员提前1小时接病人入手术室,保证手术准时开始。急诊手术可由手术医师护送入手术室时与麻醉医师交接。

       五、术前讨论

       1、所有择期手术均应开展术前讨论,科主任根据手术难易程度决定讨论范围。妇科: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子宫以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卵巢切除术、卵巢癌根治术、子宫内膜癌宫颈癌、择期剖宫产术、其它手术如果病人伴有其它严重疾病或者辅助检查较大异常,对术中和术后有一定影响的,也需要全科室医生参与术前讨论。例如高血压病人手术、凝血功能异常及疑难重症手术的病人手术。

       2、危险性手术讨论程序:

       (1)由科主任主持,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病情涉及多科室的,邀请相关科室副主任以上医生或科主任参加。必要时请医务科人员、分管院长参加。

       (2)讨论内容:术前诊断、手术指征、麻醉及手术方法、术中注意点,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处理办法,术前应完善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术中分工协作,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

       3、术前讨论以前由经管医师整理材料,尽可能整理成书面材料,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以便查阅资料,做好发言准备。

       4、讨论时由经管医师报告病例,二线医师作相关补充,说明初步手术意见和难点。

       5、讨论时要发扬民主,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同时要强调正确的集中。可准备几套方案,以策完全。

       7、科主任做好工作安排,合理分工,对麻醉、手术、护理以及术后观察提出要求,作出手术决策。

       8、术前讨论情况应摘要记录,存入病历。

       六、术前准备

       1、术前诊疗准备

       ⑴认真完成必要的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术者应亲自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除完成常规辅助检查外,还应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在手术前尽可能地得出正确的诊断。

       ⑵施行手术前,应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必要时配备一定数量的血液。

       ⑶控制和预防感染:应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感染,发热病人应待体温恢复正常后(特殊病情需立即手术者例外)才能安排手术。有菌手术或操作时间较长的无菌手术应按规范使用抗生素。

       ⑷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1-2日开始进流质饮食,其他手术在术前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必要时可胃肠减压。术前一日应作肥皂水灌肠或清洁灌肠,结肠或直肠手术应于术前口服肠道抑菌药物,减少术后感染。

       ⑸采取措施纠正病人全身情况,如营养不良、贫血、高血压、心脏、肝、肾疾病及呼吸功能障碍、糖尿病等的治疗,以提高病人的手术耐受力,并符合麻醉手术适应征要求。

       5 ⑹对术中拟用药品有需要作过敏试验的,术前均应按要求做好过敏试验,并将结果在术前小结中记录。

       2、手术方案准备

       ⑴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时机,对术前诊断不明确或手术后效果很难肯定的病例,特别是内脏摘除、截肢等重要手术,必须十分慎重,适应症要有支持依据并报医务科、主管院长批准。择期手术,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对病人的身体条件作全面估计,选择最有利的时机进行,急诊手术,则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应当机立断,迅速进行手术。

       ⑵术前小结:经管住院医师必须及时完成术前小结,内容包括:诊断、手术指征、主要辅助检查、拟行手术名称、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注意事项、手术批准意见等,并按有关手术常规作好准备工作,各级医师要及时签名。

       ⑶疑难重症手术或危险性较大手术,科主任应组织术前讨论,必要时邀请麻醉、护理等相关人员参加,拟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手术方法、术中注意点,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处理办法,术前应完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参加手术人员及分工协作安排等,讨论时既要发扬民主,又要强调正确的集中,可准备几套方案,以策万全。术前讨论情况应摘要记录,存入病历。

       ⑷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工作:麻醉师在手术开始前常规检查各种仪器、药品的完好情况,特别是抢救物品准备情况,包括急救药品、吸引装臵、氧气供应等,器械护士要检查手术操作器械等,随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

       ⑸术者在手术前一天必须亲自检查病人,对手术方法和步骤做必要的复习和思考,并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术前护理准备

       (1)护理人员应向病人作入院宣教,全面了解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等情况。

       (2)护士必须通过良好的语言交流,按病人的个体差异进行健康教育。

       (3)手术前做好常规准备工作(皮肤、血交叉、药敏试验、胃肠道、手术前晚、手术日晨的准备)。

       4、术前病人准备

       ⑴医务人员应热情地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消除病人的顾虑,使病人接受并配合手术。各级医务人员的解释切忌不一致,以免增加病人的顾虑。术者应向病人家属实事求是地介绍病情、治疗方案和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与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家属的支持,术前必须征得病人及家属签字同意。

       (2)医务人员应督促病人术前搞好个人卫生,严格按医嘱饮食,有吸烟习惯的病人,术前2周应停止吸烟。手术后病人常因切口疼痛,不愿咳嗽,故应在术前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和咳痰方法。

       (3)病人去手术室前应排尿,盆腔手术或时间较长的手术,应留臵导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病人随身携带的首饰、手表等物品不要带进手术室,并应摘下假牙。

       (4)认真做好手术部位皮肤的清洁消毒工作,备皮应轻柔、仔细、干净,防止划伤皮肤。

       七、术中管理

       1、手术医师须在术前30分钟进入手术室,如没按时赶到,手术室有权取消其后接台手术。如手术医师不具手术资质,麻醉医生可暂不施行麻醉,安排合理后再行手术。

       2、手术医生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3、手术间内所有医护人员应注意语言交流的严肃性,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时刻注意尊重病人。

       4、术中遇到困难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不能解决的,应暂停手术,拟请上级医生或医务科进行术中会诊。术中如需调整手术方式或扩大手术范围需由主刀医师与病人家属谈话,征得家属签字同意后方可施行。

       5、术中急需用血,巡回护士负责催促各环节争分夺妙在最短时间内将血送到手术间,化验室必须配合以最快速度合血。

       6、术中麻醉医生不能离开病人头侧,所有术中用药及抢救设备须术前准备好,除

       一、二类手术同时照看两台时可偶尔离开外,任何时候均应守护在床头,严密监视生命体征变化。

       7、所有手术均应尽可能派器械护士上台,所有手术器械敷料必须清点数目。巡回护士需严密注意患者肢体摆放是否舒服,有无压疮及患者冷暖情况。巡回护士如只看护一台手术,手术过程中离开手术间不得超过两次。提倡护士术前日看病人,术晨准备好所有物品,术中不得离开手术间。

       8、手术过程中非手术人员(修理工、担架工)不得入手术间,如特殊情况,进手术室需戴口罩、帽子,穿手术衣或参观衣,否则不允许入内。

       9、局麻手术中,手术医生必须经麻醉医生同意后使用麻醉药品,且麻醉医生应观察麻醉过程,防止意外情况。麻醉医生使用贵重药品时须听取主刀医生意见。医保病人不得随意使用术后镇痛泵及自负麻醉药,如一定要使用,需门诊交费,不得记帐。

       10、全麻病人拔管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完全复苏后方可送回病房且须有麻醉医生陪同。

       八、手术过程注意事项

       1、任何手术都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要求解剖层次清楚,止血完善,对分辨不清的组织不要随便切割,注意保护暴露的组织,避免手术副损伤。

       2、术中所有医务人员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工作,不闲谈与病情、手术无关的话题,在手术室内任何人都不能使用私人通讯工具。

       3、手术过程中,如有意外发生或遇有疑难问题时,主刀医师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当机立断,控制危情,必要时立即请上级医师到场解决,或邀请术中紧急会诊。

       4、切割下来的病灶组织应送病理检验,性质待定的病灶,应先切割小块组织送快速病检,待病理检验报告后,再确定手术方法,不得凭主观判断决定手术方法。

       5、手术切割下来的标本由巡回护士给病人家属过目,然后标本由手术室护理员/护工送病理科检查,送检人员和病理医师在《标本病理送检登记本》上签字。

       6、手术计划的改变或扩大,原手术计划没有脏器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均应由主术者及时向委托人告知理由,征得委托人签字同意后方能施行,并报告科主任。

       7、应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手术时注意操作精细,严密止血,不留死腔

       九、术后管理

       1、巡回护士术毕提前 15 分钟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受病人准备,由麻醉医生、经治医师、巡回护士将病人送返病房,麻醉医师向接班

       9 医师床头交接,内容包括手术过程主要情况,术中输液、出血、输血、用药等情况及病人回病房后的情况,术后注意事项及主要处理措施。

       2、术后医嘱应由主刀医生开具或按主刀医生意见经治医生开具。术者或第一助手在术后及时完成第一次术后病程记录,术者在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危重病人应立即完成术后第一次病程记录和手术记录。特殊情况下(外院医师为术者或术者紧急外出)由第一助手完成,术者应过目并签字。

       3、二类以上手术,术者在术后三天内每天应对病人查房1-2次并有查房记录,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急诊手术,术者若不是经管医师,亦应在术后三天内要有手术者或主治医师查房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经管医师反馈,及时处理。术后第二日麻醉医师访视病人,书写术后访视记录。

       4、术后应连续记录三天病程记录,内容包括病人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措施。

       5、对中、小型手术而情况平稳的病人,手术当日可每隔2—4小时测定脉搏、呼吸和血压一次,连续6次平稳后可递减,大手术或有可能发生内出血的病人,每30—60分钟就应测定一次,有条件的应臵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直到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时间过去,病人病情稳定。

       6、仔细检查伤口,了解切口情况,经管医师应亲自换药,一些重要的伤口应由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亲自处理换药,应严格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复杂的换药应请其他医师协助。

       7、术中切除组织必须送病检,不能主观臆断,以免误诊。

       8、加强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术后根据病情、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危重病人要及时进行实验室监测,避免二重感染。

       9、术后护理

       (1)详细了解麻醉种类、手术方法、手术过程、术中输液、输血和用药等情况。

       (2)接病人后及时观测生命体征,检查切口和引流管位臵及固定情况。

       (3)根据手术大小、麻醉情况按常规监测生命体征、病情、切口和各种引流情况,并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4)根据病情和手术性质的需要,认真做好手术后护理及术后康复教育。

第8篇:围手术期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管理规定

       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确保手术疗效和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一、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科室实施围手术期管理规定的第一责任人。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其他有创操作可参照执行。四级手术分级参照省卫生计生委《江西省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规范试行》中规定的《江西省医疗机构临床科室手术分级目录试行》执行。

       二、术前管理:关键环节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风险评估、手术耐受力评估与分级、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会诊、手术查对、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核查等。

       1)对拟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应遵循规范化诊疗原则,尽可能明确诊断,并有明确的手术或手术探查适应证。

       2)在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情况下,主刀医师应根据病情、患者的意愿及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选择相对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

       3)术前应完成必要的检查,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做好有关检测。有感染伤口或乙肝标志物阳性或其他特殊感染患者的手术,应在手术通知单上如实标明感染和感染的菌种或病毒。

       4)手术医师术前应根据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做好风险评估和手术耐受力评估,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纠正患者的相关脏器功能不全情况,使患者能在可耐受的状态下安全度过术中和术后的治疗过程。

       5)医护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供选择手术方案及优缺点、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等方面,以恰当的言语对患方进行解释,协助做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6)术前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同患方进行谈话,但危重患者、毁损性、探查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经由主刀医师同患方谈话,并有科主任签字认可。外院专家来院主刀手术,应由第一助手(限本院医师)同患方进行术前谈话。

       7)对手术患者应严格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在主刀和实施麻醉的医师向患方作出详细介绍和解释后,由医患双方签署手术、麻醉、输血等知情同意书,各项医疗文书书写完整并打印好(择期手术),否则不可实施手术。但为抢救患者生命而需紧急施行手术时,在患方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由院长或院长授权的负责人(分管院长或医务科长,夜间及节假日为医院总值班人员)签字后方可施行手术。

       8)常规开展的二级及以上手术均要进行术前讨论。毁损性、探查性、较少开展的二级及三级以上、新开展的手术及危重患者、高龄伴重要脏器或系统疾病患者的手术,均应进行科内术前讨论。但术前讨论一般应在手术前完成。

       9)严格执行手术审批制度。为了手术统筹安排,本院规定所有择期手术由主持工作的科主任或经科主任授权的科副主任医师或二线班医师审批,重大(特殊)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须经科内讨论,主管医师填写《重大(特殊)手术审批表》,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审批。

       10)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患者生命,当班(或值班)医师遇来不及办理审批的手术,应尽快通知上级医师或科主任,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决定,但事后应即时报告有关部门和领导,并在48小时内补办审批手续。

       11)科主任或上级医师应按手术资质准入制度和相应的手术类别规定安排手术。各级医师担任手术的范围如下: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可主持一级手术。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二级手术。低年资主治医师:可主持二级手术。高年资主治医师:在熟练掌握二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三级手术。低年资副主任医师:可主持三级手术。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熟练掌握三级手术的基础上,可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小的四级手术、新技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手术以及一般新技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

       12)外院专家来院手术,须由有关科室填写邀请外院医师手术会诊申请单,由科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科审批并经被邀医院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参加手术。

       13)麻醉医师应对每一位需麻醉的患者做好术前麻醉访视工作,并根据手术类别、患者状况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选择好麻醉方式和实施麻醉前用药,充分做好麻醉准备工作,合理选择用药。

       14)主刀医师(特殊情况下可由第一助手)术前应做好查房工作,仔细核实护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手术需要,尽早通知手术室做好特殊器械和一次性植入物的准备工作。拟在术中实施冰冻切片检查的,应提前一天将申请单送至病理科,并详细填写患者的病情。

       15)将手术患者送手术室前,应给患者佩戴标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并对手术部位按规定进行标示,以便手术安全核查。16)巡回护士和器械(洗手)护士应在手术开始前,共同清点、核对手术所用的无菌包及各种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并逐项准确记录。

       17)在麻醉实施前,由主刀医师或第一助手主持,与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项目。

       18)在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医师主持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

       19)手术安全核查应按照上述内容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并逐项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如无麻醉医师参加的手术,则由手术主刀(特殊情况下可由第一助手代替)主持并填写表格。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三、术中管理:关键环节包括术中改变手术方案的告知、意外处理、术中用药、输血、标本送检、器械和敷料清点等。

       1)对按规定进行术前讨论和术前谈话的手术,手术医师在实施手术时,原则上应按已定的方案执行。术中若遇到意外或疑难问题,需改变手术方案或更换主刀医师时,必须及时向患方交待清楚,并做好记录和请患方签字,同时应向上级医师汇报。

       2)巡回护士和器械(洗手)护士应对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即时记录,在手术结束缝合前,应共同严格清点台上和台下的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核对无误后,告之手术医师并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双签名。清点时,若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护士应当及时要求手术医师共同查找,若医护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应由决定方签字,并在手术记录单内如实记录。

       3)器械(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手术结束缝合后,应再次共同清点台上和台下的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无误后记录。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护理情况及所用器械、敷料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

       4)术中用药、输血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5)在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及麻醉操作程序应规范,如发生麻醉、手术意外及遇到技术困难或较棘手的问题时,应及时抢救处理,并及早向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汇报。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台上台下应相互配合,切忌相互埋怨或推卸责任。

       6)术中切下的组织或标本应按要求及时处理,及时送检,并做好交接登记,防止标本污损、差错或遗失。病理科在收到术中切下的实施冰冻切片检查的标本后,应根据手术医师的要求取样,按规范尽快完成诊断和发送报告。

       7)术中置入患者体内的医用内植物的标识,由手术医生核对后粘贴于手术记录纸背面。8)参加手术的医护人员在手术台上不得使用手机等。上级医师或带有轮转、实习、进修医师的主刀医师,应在手术完成后方可下手术台。

       9)手术器械商或代表在手术期间,临时提供手术所需的器材或植入物,需经设备管理科审批同意,并提前在本院设备科办理准入证明,经备案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四、术后管理:关键环节包括麻醉复苏、离开手术室前核查及并发症的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等。

       1)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由巡回护士主持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三方确认后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上签名。

       2)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风险评估表》由手术室负责保存一年。

       3)对实施全身麻醉、硬脊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平面较高)以及老人、幼儿等患者术后的麻醉复苏应实施全程观察,应选择合适的体位,做好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电等监护工作,管理好呼吸机,适时拔除气管插管,待麻醉清醒及有关监测指标正常稳定后,方可将患者送回病房。

       4)术后患者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护送回病区,与病区医务人员实施交接。5)对术后患者,经管医护人员应根据诊断、施行的手术及全身不良情况,制定缜密的术后治疗计划,包括监测方法、止痛、抗菌药物应用、伤口护理、静脉输液以及各种管道、插管、引流物、吸氧等处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尽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促使早日康复的目的。

       6)手术后需要监护的患者应送重症医学科,患者在入或出重症医学科时相应科室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

       7)术后应根据麻醉、手术类别、术式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疾病严重程度等选择合适的体位,科学合理地调整输液的用量、成分比例和输注速度等。

       8)对置有引流物(乳胶片、引流管、烟卷式引流、胃肠减压管等)的患者,应经常检查放置的引流物有无阻塞、扭曲等情况,换药时要注意引流物的妥善固定,以防落入体内或脱出,并应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视具体情况及时拔除引流物。9)术后应向患者及其家属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并做好术后谈话记录。主刀医师应按规定做好术后查房工作,要注意预防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如出血、发热、低体温、感染、切口裂开等。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并发症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处理。

       10)加强术后并发症治疗工作,并对手术结果进行评估。对术后出现大出血、器械物品残留、严重渗漏等需要再次手术者,发现者必须如实地向科主任汇报,以便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术后科主任应组织科内讨论,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并做好讨论记录,向有关部门和分管领导汇报、备案。

       五、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护士违反该规定每次给予50-200元处罚;连续3次督查不合格,加倍处罚,直至停手术权限整改。

       六、该规定于2022年11月4日执行。

       七、该规定由医务科、质控办负责解释。

       医务科、质控办 2022年11月03日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

       围手术期应急预案演练

       围手术期管理规定

       围手术期整改措施

       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