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歧视自查报告(共6篇)

第1篇:少数民族教育(蒙古族小学)评估自查报告

       天盛号蒙古族小学 民族教育评估自查报告

       天盛号蒙古族小学对照《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少数民族教育评估细则》的各项内容,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具体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

       全面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快发展少数民教育法规,建立县(市)政府依法履行少数民族教育的责任制度,优先或与当地教育同步发展。凌源市党委、政府应把加快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列入“教育强县”发展目标之中,并有按年度实现目标的责任落实机制。凌源市教育局小教科朱玉红科长分管民族教育,凌源市教师进修学校白雪峰主任主抓教研业务培训工作,三家子中心校王志英被任命为分管民族教育副校长。

       二、经费投入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大型设备的添置等专项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天盛号蒙小2022年建校投入50万元。少数民族学校保障经费用于弥补公用经费的不足和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少数民族学校“双语教学”,有相应的教学经费。中心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双语教学”上,包括师资培训、教学设备添置、优秀蒙生表奖上。按照少数民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教育事业费标准及时、足额拨付,确保学校工作正常运转。

       三、民族特色

       学校基本达到建设标准,具有少数民族教学特点。少数民族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3%。学校的民族文化气息特别浓厚。

       四、学校建设管理 我校校名“天盛号蒙古族小学”符合少数学校校名要求。我校共有7个教学班,其中学前班1个。1~6年级都是蒙汉混合班,学校单设蒙语教室,蒙生单独上课,最大蒙班19人。我校实行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外语三种语言授课,但仍然使用小学六年学制。我校单设民族幼儿园,但仍然属于蒙汉混编幼儿园,在校内实行的是学前一年教育,学前班没有开设蒙古课程。在布局调整时期,我校尊重少数民族的意愿保留下来,现在我校蒙生生源主要来自于天盛号村、河南村、三家子村等。

       五、教师队伍建设

       我校落实少数民族学校的少数民族教师所占比例要求。现有教师15人,其中蒙古族教师8人,占教师总数的53%。我校保证少数民族学校的领导班子要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组成的要求,校长由办学主体的蒙古族教师乌孝峰担任,大队辅员由蒙古族骨干教师乌琼担任,事务由朝阳市优秀教师蒙古族的乌殿才担任,主任由年富力强的汉族教师吴秀金担任,领导班子4人中,蒙古族占75%。我校是蒙古语、汉语、外语三种语言文字授课的蒙古族学校,共7个教学班。班师比达到1:2.2。我校尊重少数民族教师的权益,少数民族教师在评聘教师职务、评选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时,都享受优先待遇。我校两名蒙语文教师,基本上能用蒙古语进行授课、说课、答辩等。

       六、教育教学管理

       我校开足开全规定课程,并保证蒙语文每周5节的课程计划。我校还保证保障少数民族学校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所有蒙古族学生都学习蒙语文。学校免费为蒙生提供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和辅助教学资料。我校民族幼儿班未开设蒙语课程,这是由于师资不足的原故。

       七、民族团结教育 我校有图书室1个,民族文字的图书、报刊和杂志数量不足,不能满足蒙生的需求。我校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民族体育、(应组织学生习练蒙古象棋这个体育项目)民族文化习俗、民族历史等地方课程,增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增强蒙生学好民族语言文字,弘扬民族精神品质的信心和决心。我校加强少数民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各项活动,促进民族历史文化、民族语文、民族体育艺术等事业的传播和发展。我校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提倡蒙生口语交流,倡导蒙生穿蒙古袍,鼓励学生坚持蒙古族传统习俗。我校建设学生德育活动室,积极展示民族发展史,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我校建有音乐室、舞蹈室、美术专用教室,有蒙古族演出服装,有1件民族乐器,部分学生会演唱蒙语歌曲,部分学生会跳民族舞蹈。但音乐室设备不足,缺少蒙古舞蹈教师。我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但体育器材严重不足,缺少民族体育器材。

       以上是我校对民族教育的自查自评,整体上看硬件和师资方面应由中心校、教育局、政府协助解决,软件方面可以在短期内由本校努力完善。

       2022年9月20日

第2篇:艾滋病歧视调查报告

       面对艾滋病感染者,请把他们当成平常人

       少一点猜测,多一点了解;少一点排挤,多一点关爱

       11月27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卫生部等机构联合在北京举行《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的发布以及姚明海报和宣传片的发布。搜狐公益向全球百家媒体做网络直播,以下为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早上好,谢谢大家来参加这次新闻发布会,同时积极对话。这个论坛是由卫生部和UNAIDS联合主办,主要是关于我们今天在中国的一个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状况调查报告,今天我们还发布了姚明拍摄的一个视频。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作为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第一次到中国来;还有山东省的宇轩,被评为2022年最好的十名艾滋病倡导者志愿者。下面有请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讲话。

       黄洁夫:中国现存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约74万,性传播成主要传播渠道

       黄洁夫:尊敬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博士,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在世界艾滋病日来临之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组织了这场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使我们聚集在这儿,号召全社会共同为消除歧视关爱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此我代表中国卫生部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参加仪式的所有嘉宾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黄洁夫:女士们、先生们,根据中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2022年中国疫情进行的估计,截至2022年底估计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约74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7%,其中艾滋病病人10.5万,当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8万,当年因艾滋病死亡2.6万,估计现存的74万感染者和病人中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占44.3%,静脉注射吸毒传播占32.2%,同性性传播占14.7%。我国艾滋病疫情上升的速度总体来说有所减缓,但是各地的分布差异较大,性传播逐渐取代了毒品的注射成为主要的传播渠道。

       黄洁夫:艾滋病流行的因素还广泛存在,全社会对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理解和关怀,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歧视是艾滋病防控的关键环节,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动员社会参与,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是减少社会歧视的有效手段。我国一直把反歧视宣传教育作为艾滋病防控的重要工作举措,中央和各级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各项法律法规,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视。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属,他们依法享有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社会福利等权利,强调为感染者和病人保密,同时要求积极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帮助感染者和病人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减少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黄洁夫:自2022年以来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视察艾滋病防治情况,慰问艾滋病患者和义务工作者,到农村重点地区探望感染者和病人,并与患者亲切交谈为致孤儿童捐款,他们为全社会树立了关爱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典范。反歧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人们科学认识艾滋病,消除恐惧,减

       少歧视,为艾滋病患者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反歧视的根本办法。

       黄洁夫:中国幅员广阔文化传统差异较大,风俗习惯众多,因此要达到全民认识的普及提高,彻底消除艾滋病的歧视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继续推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加入到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中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也希望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作为艾滋病防治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能够在反歧视方面发挥积极协调和促进作用,中国政府愿意继续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等国际社会共同合作,在减少艾滋病歧视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为全球有效遏制艾滋病保障人民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米歇尔·西迪贝:《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情况调查报告》是世界首部

       主持人:谢谢黄洁夫副部长,下面有请米歇尔·西迪贝先生发言。

       米歇尔·西迪贝:谢谢大家,发言之前我表示感谢,我到中国来感到很自豪,黄副部长也在这里,向你们表示感谢,向宇轩先生表示感谢。

       米歇尔·西迪贝:刚才黄副部长已经说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今天我们是来庆祝一个重要的时刻,在中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歧视情况调查报告》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有创意的,在全世界都是有积极意义的。这个会帮助我们继续设计我们将来的计划,进一步消除歧视。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产生的一个报告。

       米歇尔·西迪贝:第二个到这里来感到高兴的原因,我们将会有一个姚明的视频向大家发布,这是非常重要的。姚明是全世界知名的人物,我的祖国马里小村庄也知道姚明,因为姚明代表年轻人,他是一个光辉的代表,所以他对于消除歧视有重大作用。我想说,到这里来非常高兴,我们向所有的政治领导人、各个领导,向全世界来呼吁大家都来加入这个活动消除歧视。黄副部长刚才说过消除歧视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有歧视的话,很多人不会参加治疗,10%的人发现阳性的时候,他们不愿接受到治疗和服务就是因为歧视和污名。这个报告还说被采访14%的人面对很大的歧视,60%的人说他们不愿意跟艾滋病阳性的人生活在一起。如果我们想要改变这方面情况的话,我们必须要大家联合起来应对歧视和污名化。

       米歇尔·西迪贝:我们有一个视频,第一次是姚明,有一个朋友,他说我不仅仅和HIV阳性的人在一起,还跟其他所有的人包括受影响的和不受影响的人,我们需要他们全部所有的人都加入到这个反歧视的活动当中,我非常喜欢他说的这句话。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在中国的艾滋病应对当中这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方法,中国一定会在这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谢谢大家!

       艾滋病感染者宇轩:歧视和不了解加深艾滋病的传播危险

       主持人:谢谢米歇尔·西迪贝先生,下面有请宇轩先生发言,他是公民社会的代表,积极对话的代表。

       宇轩: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见面,遗憾的是这不是我生活中的名字,并不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而是在当今社会艾滋病还不能为大众更多去接受的时候,作为一个艾滋病病人,以无畏的精神站出来面对大众的时候还要为更多的人考虑,尤其是他的亲人,我就是这样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在我决定加入玛丽斯特普中国代表处积极

       对话项目成为一名艾滋病反歧视宣传志愿者的时候,我给自己起了这样一个昵称,也希望大家能够体谅包涵我无奈的选择。

       宇轩:从我确诊到现在可以说经过了人生一段很灰暗、低谷的日子,那段日子今生我无法忘记,也不想有更多人有那样的经历。在我没有得病之前艾滋给我的印象是离自己很遥远,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在我得病以后,一开始我曾经抱怨过,我也曾经怨恨过,抱怨自己的不幸与倒霉,但是在相对的一些知识了解以后,我自己觉得一开始自己是那么无知。

       宇轩:但是今天我发觉身边还有很多人有我以前的那种想法,认为艾滋病跟自己没有关系,是某一部分人群某一个遥远地区的问题。对综合知识了解甚少,对艾滋病感染者或者病人存在歧视和误解。在今年四月份的周末,我跟同事外出归来,当时坐在公交车上人很多,我跟同事闲聊,他无意中说了一句话,我现在连艾滋病都有了还有什么好怕的?这句话本是无心的,却引来周围人异样的目光。这时候有一个中年大姐被挤到我们身边,拿着很多东西,被挤得摇来摇去。

       宇轩:我同事站起来想要把座位让给她,但是大姐怎么也不坐,很清楚地说你的座位我不敢坐。这是为什么?这是一件小事,这件小事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平时做的宣传教育远远不够,还有很多不足。俗话说得好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而对于一个感染者来说,由于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他生病的几率可能会更高。

       宇轩:就在今年春天,一个女性病友因为急性胃穿孔住院,需要手术,但是因为她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医生找借口拒绝为她做手术,并且对她说让她快点儿出院。在一个忍受剧烈疼痛的时候让她出院,她的家人一而再地恳求医生,最终家人跪在医院的长廊里面恳求医生为她做手术,大夫才同意,那时候已经拖了三天。然而就在手术室里面,这个病友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救治永远停止了心跳。那是一个23岁的生命,一个朝气蓬勃的女孩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每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很心痛,让大家心痛的不仅是一个生命的离开,还有背后更多的原因。

       宇轩: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知识普及不够广,民众意识不够强,还是大家对感染者有着打心里的排斥。或许这些问题都有,都存在。在我作为中国艾滋病体制现状调查员的时候,我曾经去某地的农村做当地卖血农民导致感染的调查,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里面在五到六年的抗病毒治疗里面,全村60多号感染者没有一人出现耐药,当时很奇怪,他们的知识、他们的水平绝对不如我们城市里面的任何一个人,但为什么有这么辉煌的成就?当时村里一个大姐说,我们家里很忙怕忘记吃药。后来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大家吃药时间差不多,病人之间还有家人之间或者是其他人知道他需要吃药的时候我们提醒她一下。一开始不太习惯,现在慢慢养成一个习惯,见面打招呼也从以前的你吃饭了改成你吃药了吗?其实人人都参与进来的话,艾滋病将不会是一个问题。

       宇轩: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感染者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艾滋病宣传教育和治疗工作当中来,而且取得有效的成绩,但是仅凭我们现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希望更多的人乃至全社会的人参与到艾滋病的防治过程中来。因为我们要理解一个事实,艾滋病怎样才能控制传播,就是需要大家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我们之间相互平等坦诚的对待。这样感染艾滋病的人才敢于告诉你他已经感染了,只有说出事实的真相才能保证大家共同的健康。并不是艾滋病人自己去隐瞒自己,而是因为社会的歧视、不了解让他们产生了恐惧,正是因为歧视和不

       了解最终加深了艾滋病的传播危险。

       宇轩:谢谢大家和我分享这些,我最大的一个希望,希望下一次和大家见面的时候我能以我真实的名字面对大家,捍卫我的名字就是捍卫我的尊严,一个艾滋病病人做人的尊严。让我们一起努力!最后我想借用伟人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谢谢大家。

       米歇尔·西迪贝:我听到宇轩的讲话非常高兴,这是一个转折性的时刻,因为这是我们第一次和政府,和公民社会,和所在的媒体,和高级别的联合国代表者们以及HIV感染者们一起用一种有尊严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反对歧视和污名化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们需要普及这个认识,让人们都参与到这个努力当中来,这关系到社会平等。我想再次感谢各位,还要感谢黄部长,感谢宇轩,谢谢你们!

       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发布(4)2022年12月01日16:58来源:中国网

       降低艾滋病感染率,需要解决歧视和污名化

       美国之音:我想问一下米歇尔·西迪贝先生,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跟其它国家比较起来,在传染率还有感染人数方面有什么不同?

       第二个问题,第一次来做这种类型的详细调查报告,包括政府还有NGO和非政府组织都参与到这个调查当中来,为什么这是第一次做?为什么以前没有做?

       米歇尔·西迪贝:我觉得这是两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我们不能说艾滋病在中国很流行。在13亿人当中有70万感染,者这不是一个很大的感染比例,但是我们跟卫生部进行了调查,主要看哪些人是易感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中国现在正在成为一个很强大的经济体,像上海这样发展蓬勃的大城市,吸引了

       很多人聚集到这里,无论国际还有国内人才都移到了大城市。现在国内有两亿多人口转移到了大城市当中,我们所面临的是具有五千多万高危人群,我们看到他们的配偶还有他们的孩子,可以看到后面的易感人群的基数。我们必须防止污名化、反歧视,帮助这些人,同时减少艾滋病在中国的爆发。

       米歇尔·西迪贝:第二,25年前我们没有人愿意在非洲谈及艾滋病,我们发现受感染的人开始来寻求帮助。我们在医院里面看到病床上都挤满了艾滋病感染者,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南非。南非以前只有1%的感染率,而现在在南非有25%的感染率,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努力没有成功呢?我们必须要了解,为什么人们不来就诊,为什么不寻求医疗服务,可能人们说有歧视有污名化,当然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面都要确保人们不会受到阻碍,不会阻碍人们去寻求这些医疗服务。我们这个活动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虽然以前没有开始,这次是首次这样的详细调查,毕竟我们已经开始,这是一个好事情。

       米歇尔·西迪贝:中国正在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些问题,而不单只是提供治疗,而且也在关注解决歧视和污名化的问题。

       政府在艾滋病防治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

       美国之音:请问黄部长一个问题,这个星期我看到有一批来自河南的病人他们到了卫生部信访办,他们表示在地方上得不到关怀,而且他们得病主要是因为卖血,很多年以前,有的是在医院输血过程当中得的病。歧视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这些人认为地方政府对他们感染病有一定的责任。卫生部对这个问题过去、现在和未来采取什么措施?卖血的传播方式在中国的重要性怎么解释?

       黄洁夫:你反映的问题我们也注意到,卫生部门口最近是有上访的,这是河南90年代因为卖血血浆采集引起的艾滋病传播问题。这个问题在90年代曾经成为中国艾滋病传播很重要的一个渠道,中国政府当时已经很关注到这个问题,当时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这个问题经过血浆制品采血来传播艾滋病在中国已经得到了遏制,我刚才的报告当中已经讲到,中国60% 的传播渠道是通过性传播,包括异性之间还有同性之间的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渠道,在血液传播问题上已经得到了控制。

       黄洁夫:中国对于艾滋病的防控,中央政府有统一政策,可是这个政策是各级政府各司其职,按照中央制订的政策,严格执行这个政策,社会要参与,可是政府是起主导作用的。凡是对艾滋病防治方面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中央政府和国务院让各级政府负责,上述情况政府是一个很开明的态度,凡是他们有什么诉求我们把人民群众的诉求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只要他们反映是真实的我们就要给他们解决问题。如果有哪些政府对责任不履行职责,不按照法规来做,要受到处罚。这个态度是很明确的。

       黄洁夫:关于最近的上访情况,我知道这个事情,正在调查了解之中,请大家放心,也请大家信任中国政府会严格按照国家的法规来办这些事情。谢谢。

       消除艾滋歧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新华社:这是中国第一次出台关于艾滋病歧视的报告,在近年来中国整体来说对艾滋病的歧视状况有没有一个缓解?这些年有什么样的变化?请黄部长和米歇尔·西迪贝两位分别谈一下。

       黄洁夫:我先讲讲,米歇尔·西迪贝先生再代表国际社会来确认,这样可信度更高。刚才米歇尔·西迪贝已经说了,这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发布的关于艾滋病歧视的报告。关于中国艾滋病歧视问题近年来有很大的进步,2022年开始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还有其它国务院各级领导还有卫生部的各级领导,还有很多专业技术人员,都为消灭艾滋病歧视做了很多工作。

       在十多年前是很难想象的,大家跟宇轩握握手或者跟他拥抱觉得很可怕,现在绝大多数人觉得跟宇轩握手、拥抱,正常的接触在大多数的民众来说基本是形成了社会上好的风范。但是调查报告当中20%多的人还是受到歧视,因为反歧视不解决的话,艾滋病的防控很难取得彻底的胜利。

       米歇尔·西迪贝:我想说几件事,第一个很重要的是我们要看这个过程是一个非常动态的过程,首先政府部门有“四免一关怀”政策,还有“普遍可及”。如果这个政策得到执行,而且新的运动联合起来,不光是今天,昨天我在上海的时候包括以前,我遇到了很多领导人还有大使还有卫生部的领导,昨天我还见到中国国家副主席的夫人,他们都来谈论歧视问题,同时还谈到如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这方面,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运动,各个媒体多多参与多多宣传,我们应该关心我们的阳性病人。这个报告是全球第一次,基于事实、基于证据的报告,将来对我们的规划很有帮助。

第3篇:少数民族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调研报告

       关于中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何天荣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2-7-23 9:12:44

       根据县委的安排部署,我于7月上旬深入中寨乡,采取访谈乡村干部、走访村民、查看实地等方式,对如何加快中寨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中寨乡基本概况

       中寨乡位于巧家县东部,距县城49.2公里,东临崇溪,南接金塘,西与白鹤滩接壤,北同药山相连,是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时由以上五个乡镇割补组建而成。全乡国土面积83.1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2910亩,人均耕地面积1.04亩。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11个党(总)支部,129个村民小组,共2878户12392人。2022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732万元,人均纯收入1973.95元,人均有粮349公斤。乡内以汉族为主,分布着少数彝族、苗族和布依族。境内山高

       坡陡,沟壑纵横,自然环境恶劣,可以概括为:交通闭塞、国土零碎、山高谷深、封闭偏僻,具体表现为:一穷二差三优势。一穷,即地方经济贫穷。二差,即一是基础设施差。交通闭塞,从县城到乡集镇所在地仅有49.2公里,但公路等级低,晴通雨阻,目前尚未通客运车辆,群众出行较难,且该公路属断头路,致使中寨乡封闭、偏僻。7个村的公路也是晴通雨阻。由于交通闭塞及供电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广大群众尚未从人背马驮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水利化程度低,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缺乏,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脆弱。二是自给能力差。三优势。一是资源优势。煤矿资源储量大,光热资源充足,生物资源丰富。二是区位优势。随着中金公路改扩建的启动和中寨到药山镇法泥公路的建设,中寨乡将从交通死角变为交通要道,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是产业优势。中寨乡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非常明显,适于发展蚕桑、烤烟、畜牧、核桃等产业。

       二、2022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烤烟生产。中寨乡共有6个村种植烤烟,今年共种植1900亩,产值高达400万。

       (二)蚕桑生产。采取主要领导亲自抓的方式,抓桑园管理、蚕房建设、养蚕服务和蚕茧收购各个环节,目前已嫁接桑树14万株,养蚕220张,收购鲜蚕9.27吨,收购金额达21.468万元,单张产值975.8元,单张产量41.94公斤。

       (三)计划生育工作。中寨乡已完成结扎任务72例,其中二孩结扎48例,完成一孩放环23例,收取社会扶养费30万元,计划生育率88%,新办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4户。

       (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寨乡农业人口13774人,截止于2022年6月30日,年满60周岁的农民已全部领取养老金,参保率为100%;全乡应参保人数7974人,已参保缴费6417人,参保金额651200元,参保率为80.47%,其中重症残疾57人已全部参保,享受国家代缴政策。

       (五)“两基”工作。第一,中寨乡7-12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99.6%,13-15周岁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1%。第二,小学在校生1096人,学年内辍学8人,辍学率0.72%;初中在校生400人,学年内辍学7人,辍学率1.75%。青壮年文盲率严格控制在0.9%以内。第三、“两基”迎国检工作。中寨乡于2022年4月30日召开 “两基”迎国检动员大会,成立了“两基”迎国检领导组,开展自查自纠,对查出的问题能整改的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报上级主管部门。认真整理“两基”档案,对适龄儿童及少年、成人技校、扫盲工作等表册进行了微机录入,规范了各项表册。第四,严格按照有关收费标准,按县教育局批准后公示收取,全乡无违反规定收费、搭车收费等现象发生。第五,周边环境更加和谐。对校园周边环境和食摊点进行定期不定期排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全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中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

       制约中寨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基础设施建设,水

       利设施方面:条件较差、后劲不足、设施薄弱,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特别去冬今春百年一遇的旱灾,使小春遭受巨大损失,大春粮食生产及人畜饮水也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交通设施方面:一是中金公路。等级低,属断头路,坑凹较大,雨后车辆极难通行,晴通雨阻情况时常出现。二是需列入通达工程改造项目2条。拖租村经鱼毕村至大岩洞公路,途经拖租村的石院子、村子等8个村民小组,鱼毕村的鱼毕卡、熊家村等5个村民小组,老店镇的大岩洞。全长23.1㎞,2个乡镇3个村14个村民小组2500余人受益。该公路修通后,将与昭巧二级路相接,贯穿巧大公路,形成交通主干线;乡政府驻地至吉兆村委会公路,全长13.3公里。三是岩脚村公路。该公路始于拖租村引荞水利工程取水口处(中寨乡拖租村煤厂小组),延伸到岩脚村炭棚小组,全长15㎞,两个村27个村民小组3000余人受益。该公路修通后,将贯穿白鹤滩镇的复兴、杨家湾等村直至县城。

       四、加快中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一)招商引资促煤资源开发。中寨乡是巧家县的“煤海”,煤炭资源丰富,储量大,煤质好,燃率高。对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寨乡党委政府在保护与开发上狠下功夫。县里招商引资探矿的江西德天公司,乡党委政府坚持“在发展中抓扶持,在扶持中求发展”原则,搞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群众的协调工作,打造宽松的投资环境,为公司的探矿全力搞好服务,同时,组织、指导、督促公司科学合理探矿,保护环境,增加群众务工收入,让入住企业立足三农,惠及民生。外来投资企业有好的投资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有力推动中寨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惠及三农,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煤炭资源乡的地位得以彰显,中寨将成为名符其实的煤炭资源乡。

       (二)稳量增效促烤烟产业快速发展。中寨乡的烤烟关键是在精品、在科技、在效益上狠下功夫。重点是吉兆这个千亩大村和4个200亩以上科技种烟示范园。烤烟产业实现增量到提质转变,2022年烤烟亩产值达2000元以上,实现烤烟产值近400万元,烟农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2022

       年烤烟产业高标准种植1789亩,开始步入精品化道路,精品烤烟乡的效益明显显现。

       (三)蚕桑产业加快发展。蚕桑产业是中寨强乡富民的支柱产业,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 “发展规模化,生产科技化,布局区域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思路,已建成“中寨蚕桑长廊”,呈现出“远看一大片,近看一条线”,精品桑园9100亩,平均单张产茧量和单位亩产值均居市县之首,分别达到45千克以上和3000元以上,被确定为县长样板桑示范基地和县委书记样板桑示范基地。中寨乡的蚕桑产业不但保持了水土,美化了环境,净化了空气,而且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2022年创收400多万元,1万元以上的蚕农40余户,全乡单养蚕户均收入就达到2500元以上。蚕桑产业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明显体现,精品蚕桑乡的品牌初具雏形。

       党委政府重视是关键。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蚕桑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抓、来扶持,形成了一盘棋的大格局。同时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多次

       深入到中寨乡蚕桑发展现场,为老百姓发展蚕桑产业鼓劲,乡班子领导不时深入到田间地块,与群众畅谈蚕桑产业发展大计,让群众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

       强硬措施是抓手。蚕桑产业从起步开始至今,党委政府做了大量思想工作,采取政策鼓励,加大宣传,措施强“逼”,要求蚕农按党委政府的规划发展,禁止在蚕桑规划区域内种植其它作物。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措施,中寨乡的蚕桑产业显现出崭新容颜。

       配套政策是基础。在蚕桑产业发展中,有国家的退耕还林、好田好地栽桑等政策的支持,解决了群众吃饭的后顾之忧,群众可以放手大干。

       比较效益是动力。按照“合理规划,优化区域,挖掘潜力,壮大规模”的原则,打破行政区划,坚持规模化、规范化、集中化的标准,选择最适宜蚕桑发展的下寨、中寨、付山、拖租4个村69个村民小组1880户农户作为蚕桑基地进行重点扶持。桑园面积进一步扩大,养蚕数量逐年增

       加,产值快速提升,群众的收入明显增加,积极性及其高涨。

       保护价收购是保障。在蚕茧收购管理过程中,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收购不放开,价格不放开,经营不放开”的“三不”政策,实行保护价收购,并建立了蚕桑发展风险基金,从根本上防范蚕茧市场混乱及由此带来的折腾,从而合理兼顾企业、蚕农两者利益。

       仍然有制约蚕桑产业发展的因素存在:一是经营规模过小,蚕农重视程度低。蚕桑都是农户的副业,分户零星养殖,投入不足、管理放松、可养可不养思想存在。二是养蚕人员年龄老化,技术措施难以到位。大多数在家养蚕的都是老年人、妇女,中年人外出务工较多。老年人、妇女养蚕体力弱,最主要还是文化程度低,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消毒防病意识淡薄。三是蚕桑生产水平低,科技推广仍感乏力。桑树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桑不养蚕,多桑少养蚕,养蚕设施原始落后,技术手段原始粗放,单张产茧量不高,桑园管理粗放,多数蚕农养蚕技术差,效

       益低,科技推广乏力。四是蚕房建设资金缺乏。五是促进蚕桑产业的发展合力不足。乡、村两级对蚕桑产业发展的认识尚不够统一,全乡抓蚕桑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

       面对蚕桑产业发展的不足,中寨乡应该在以下几面狠下功夫:

       突出认识,在理清思路上狠下功夫。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发展蚕桑产业的重要性,尤其是与中寨乡相邻的乡镇发展蚕桑产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给了中寨乡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深刻的启示,认识到必须把蚕桑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工程来抓,提出了蚕桑产业“发展规模化、生产科技化、布局区域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思路,同时提出了“片桑为主,埂桑为辅,退耕还林相结合,用好田好地规模化、规范化建桑园和争取投入、强化科技、提高单产”的工作思路,把蚕桑产业作为该乡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

       突出管理,在科技兴桑上狠下功夫。自2022年

       开始发展蚕桑产业以来,中寨乡始终坚持把科学技术作为蚕桑生产的动力,走科技兴蚕、科技强桑的路子,向科技要产量,向科技要质量,向科技要效益。一是科学种植。大力推广杂交良桑种植和“6215”、“5215”一步成园种植模式。二是科学管理。在冬管期间要组织工作组分别对桑区进行冬管工作培训,指导桑农做好锯除树枝枯巴、修枝、石灰或石硫合剂防甘、翻土、除草、烧毁落叶等工作。三是科学养蚕。强化小蚕共育管理,实行共育室与养蚕户责任挂钩,共育户对饲养、消毒要进行跟踪服务,同时技术人员蹲点分片包干服务。大蚕食用桑叶在投放前必须用石灰水清洗,保证桑叶清洁、新鲜供给饲养。大力推广纸板方格簇的使用,实行百分之百使用纸板方格簇上簇,确保了蚕茧的优质。四是科学指导。成立蚕桑产业发展领导组,下设产业办,落实专职人员,专门负责指导蚕桑产业发展。聘请养蚕能手,长期深入到蚕农家中,指导蚕农科学养蚕,提高了单产和蚕茧质量。

       突出效益,在规模发展上狠下功夫。打破行政区划,坚持规模化、规范化、集中化的标准,选择

       了最适宜蚕桑发展的下寨、中寨、付山、拖租4个村69个村民小组1880户农户作为蚕桑基地进行重点扶持。

       突出亮点,在样板桑种植上狠下功夫。要把好田好地栽桑作为蚕桑生产的重点和亮点来抓,通过深入调研,落实样板桑种植地块。

       突出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乡党委政府要把水利、蚕房、蚕具等基础设施配套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有效地夯实蚕桑产业发展基础。

       关于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来源:叙永县统战部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7-20 查看次数:2278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8月,县委统战部一行三人,在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朱国庆的带领下,深入全县五个民族乡,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少数民族干部问题开展调研,听取了乡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就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行了

       座谈并交换了意见。

       一、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20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4248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是四川省杂散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其中苗族35527人,彝族5925人,回族712人。回族主要居住在县城,苗族和彝族主要分布在五个民族乡和南面乡镇。

       在五个民族乡中,石坝彝族乡有少数民族170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0%。水潦彝族乡有少数民族人口47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0%。枧槽苗族乡有少数民族343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9%。白腊苗族乡有少数民族258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14%。合乐苗族乡有少数民族292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5%。

       五个民族乡都分布在我县南面山区,都是典型的农业乡镇,以农业产业为主。农业生产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主产烤烟、水稻、玉米、洋芋、14

       生猪、肉牛等,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财政收入缺乏稳定来源。

       五个民族乡基本上都是山高路险、坡陡灾重,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水、电、路等是制约民族乡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调研中了解到,尽管民族乡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欠缺,生活条件较差,但各乡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富有朝气和活力,针对各乡实际提出了各自发展的思路,做到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当。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水潦乡、石坝乡公路硬化建设已经开工,预计明年底完工。明年合乐乡、枧槽乡、白腊乡公路硬化将开工并于年内完成。可以说,到明年底,五个民族乡的交通状况将从根本上大大改善。饱受交通条件制约的少数民族同胞对此感受颇深。

       在认真配合通乡公路建设按期完成的同时,各民族乡对通村公路的建设已提上议事日程,正在加紧列入计划和施工中,争取早日完工,以求彻底改变交通制约瓶颈。比如白腊乡今年启动了三条通村公路建设。石坝乡今年改造完成了赤石公路、坛子口人行通道、石林公路改造。合乐乡小岩至三河9.3公里公路路基全线贯通,平铺块碎石2.5公里,三河至四美村公路路面硬化即将施工。枧槽今年投资80多万元,修建了第一条通往苗族村寨的水泥路4.2公里,即将动工修建枧槽到采山通村水泥路。

       2、开展优势优先战略。

       五个民族乡在经济发展上各有其优势和特点。如何找准优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成了民族乡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水潦乡盛产烤烟,出产有独特的冰脆李,还是三省边贸重镇,发展前途很大。乡政府根据其优势,发展烤烟10000多亩,现已建成上万亩甜橙基地,预计完全投产后年收入可达1800万元以上,人均可增收500元以上。干果业方面,全乡已种植核桃

       10500亩,待全部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收入1000万元以上。颇具特色的冰脆李目前已发展到了3000多亩,全部投产后产值可达1000万元以上。石坝乡根据其立体气候的特点,在高山地区巩固烤烟生产,扩大肉牛产业,在河边村发展水果、干果,打造万亩优质甜橙基地和5000亩干果基地。枧槽乡狠抓烤烟7200亩、肉牛5000头、笋用林5000亩、茶果林5000亩和“丰岩乌骨鸡”10至30万只项目。合乐乡在公路两侧和水库周围大力开展造竹,狠抓休闲旅游业发展和竹产业。白腊乡在工业发展上提出了实业优先、工业项目优先、加工工业优先的工业强乡战略,狠抓以肉牛产业为主的畜牧业和养殖业。

       3、重视民族干部培养。

       目前,五个民族乡乡长都由本民族公民担任,各乡都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各乡都呼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不拘一格选拔使用少数民族人才。在合乐乡,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工作,把去年毕业的一名大学生和今年毕业的一名大学生集中到乡上实习,锻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加招考公务员考试。

       4、重视基础教育工作。

       各民族乡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把教育作为科教兴乡的重要内容来抓。比如:石坝乡九年制义务学校初中部实行了上晚自习制度,争取到了石坝九校的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项目,争取到了成都搜房集团投资修建回龙小学,对老师实行了以学生成绩确定教师在中心校和村小之间的流动。枧槽乡争取到了烟草公司120万元修建双河小学,争取到了30万元修建周永福小学综合楼。合乐乡对本乡籍学生考上本科院校奖励1000元。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

       现在的农村,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现代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各民族乡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

       2、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种植管理粗放,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

       由于地理条件恶劣,民族乡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灌溉、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3、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不够。

       目前,五个民族乡虽然建成和上马了一些乡镇企

       业和非公经济项目,但从总体上来看,大多数是小水电和小石粉厂等,长期效益不足,发展后劲不足,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差。由于地理环境制约,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导致第三产业缺少发展空间,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

       4、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乡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由于历史欠帐多,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比如水潦乡的地形结构是一面坡,土壤极薄,植被极差,无法形成地下水,造成人畜饮水极端困难。在民族乡,山高、坡险、路陡,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几乎不可能。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了生产成本,形成了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由于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极易形成因灾返贫的现象。

       5、乡级财政负债累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各民族乡财政欠债较大,税收主要来源于项目工程建设。因为无固定税源,乡财政运转完全依靠转移支付,加之每年还有还款任务,因此乡财政压力很大。比如石坝乡财政欠款达400多万。少数民族村级集体基本上无经济收入,大多是“空壳村”,因而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6、干部队伍严重缺编、年龄老化。

       自1997年实行公务员过渡和大中专毕业生不再实行直接分配进入行政机关后,从事业单位以事业人员身份进入行政单位成为公务员的口子也被堵上,所有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一律要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进入公务员队伍。实施这样的政策,客观上使公务员队伍的入口单一、视野狭窄,不利于人才的流动,限制了公务员队伍的发展和结构优化。近几年干部缺编,年龄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加之民族乡都属南面高寒山区,气候恶劣,生活条件差,使得大多数人都不愿来民族乡工作。以民族乡现有的生活条件,不仅人才不愿来,21

       而且人才都往北面条件好的平坝地区和县城流动。例如水潦乡缺编13个,石坝乡缺编13个,枧槽乡缺编16个,合乐乡缺编10个,白腊乡缺编6个。石坝乡共有14名公务员,平均年龄为48岁。合乐乡被县级单位借用出人员4名。

       7、少数民族后备干部缺乏,呈现青黄不接。

       培养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乡加快发展的关键。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地区情况熟悉,与少数民族群众感情相通,在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白腊乡和合乐乡公务员中分别只有3名少数民族干部,水潦乡和枧槽乡公务员中分别只有6名少数民族干部,石坝乡公务员中只有5名少数民族干部。而且这些干部年龄偏大,五个民族乡中年龄在40岁以下的少数民族干部情况分别为合乐乡2名,石坝乡1名,枧槽乡1名,水潦乡和白腊乡没有,呈现青黄不接。因此,在培养少数民族后备干部工作中,缺乏培养对象,缺乏后备干部。

       四、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

       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放大思想,才能推动大发展,才能转变观念,焕发出摆脱贫困的巨大动力。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修建通村公路时群众不愿集资,认为这是政府应包干的事。因此,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投入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毕竟“石头孵不出鸡”。

       2、增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是制约民族乡经济发展的瓶颈。民族乡因财力不足,要通过自身努力从根本上摆脱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是不

       现实的。因此建议市、县进一步加大对民族乡的投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对民族乡进行倾斜。

       3、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目前,虽然五个民族乡现阶段发展条件差,困难很大,但同时却有着各自自身的优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制约条件正不断逐步消除,民族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将凸显出来,形成新的亮点和增长点。比如水潦的冰脆李、石坝的干水果、枧槽的“丰岩乌骨鸡”、合乐的休闲旅游业等将迎来大的发展。因此,民族乡要抢抓机遇,以战略眼光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4、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五个民族乡的二三产业都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要发展二三产业。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农村新建房屋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外出务工收入。因此,要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培训,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为农户增加收入。要以小集镇建设为载体,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新建商业门点,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进城经商、流通贩运,实现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要加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5、加快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和灵活多样的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现阶段,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少数民族干部数量严重缺乏、民族乡干部年龄偏大、在职在编人员偏少,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坚定、维护民族团结、深受各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少数民族

       干部队伍迫在眉睫。目前,符合学历、年龄等要求的少数民族干部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教师队伍中,这就要求我们放开视野,加大教师队伍中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上挂、借用等形式,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对民族干部的要求,不能求全责备,要以长远的战略目光从政治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在公务员招考中,继续对民族乡倾斜,专门划定名额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录考,促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干部能脱颖而出。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出台民族乡工作干部的优惠政策,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干部人才队伍,鼓励、支持、吸引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创业发展。对德才兼备的企事业单位中的少数民族干部,应突破其“身份”限制,提拔到副科级以上领导岗位工作,以解决民族乡的的少数民族干部青黄不接的矛盾。

       关于蒙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唐

       平

       根据县委的安排,我于6月上旬深入蒙姑乡,与乡村两级干部座谈,走访干部群众,深入田间地角实地查看,就如何加快蒙姑乡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初步提出如下一些意见建议:

       一、蒙姑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蒙姑乡位于巧家县最南端,素有巧家“南大门”之称。辖区内全年无霜,气候炎热,最高气温42℃,最低气温0℃,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534毫米。最低海拔657米(金沙江畔橄榄坝),最高海拔为2764米(壁山马嘎梁子),相对高差2089米,立体气候突出。全乡国土面积124.17平方公里,有耕地12243.54亩,其中人均耕地0.69亩,有林地38082亩,荒山荒坡37402亩。居住着汉、彝、布依等民族,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38个自然村,1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108人,其中农业人口18719人,劳动力11340人。境内适宜种植烟、糖、桑、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和核桃、板栗、热区水果等多种经济林果;

       有丰富的石膏矿资源,目前已经探明的有70万吨。

       近年来,蒙姑乡按照“坚持一个主题,抓住两个关键,打牢三个基础,实施六大战略,发展八大千万元产业的 12368发展思路”(即:坚持科学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蒙姑,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千里大峡谷第一镇——蒙姑古镇;抓住两个转变:转变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机制;打牢工业园区,城镇建设,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基础;实施党建领乡、开放活乡、交通水利立乡、科教兴乡、产业富乡和旅游强乡六大战略;着力发展烤烟、蚕桑、蔬菜、畜牧、经济林果、膏桐、旅游和劳务输出等八大千万元产业),团结和带领全乡人民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2022年,全乡实现年农业生产总值76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2860元;粮食播种面积19279亩,实现粮食总产量518万公斤,人均有粮270公斤;肉蛋奶总产1325吨,畜牧产值为2274万元;种植烤烟4900亩,实现总产值达1155万元;发展栽桑1100亩,产茧99.2吨,实现产值达136

       万元;种植反季蔬菜4500亩,实现产值1800万元。总体看,产业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党的建设有力推进,新的发展局面正在形成。

       二、蒙姑乡发展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从宏观角度看,一是中央刚刚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将乌蒙山区作为重点投入的贫困地区之一,蒙姑乡同许多贫困乡镇一样有了在国家大盘子里切取更大“蛋糕”的希望;二是市里重新定位和规划全市的旅游业,提出打造西部千里大峡谷的旅游规划,蒙姑作为这个规划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必将带动旅游业和集镇的发展;三是县上把工业园区规划在蒙姑十里坪,随着工业园区的启动实施,将带动集镇大发展,同时也将有力拉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微观角度看,一方面,蒙姑乡地处江边河谷,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优势,特别适宜发展反

       季节无公害蔬菜和热区水果,同时,明显的立体气候,又适宜发展烟、糖、桑、核桃、板栗等多种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另一方面,蒙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以蒙姑段家坪的石棺墓群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和清代雍乾年间发展起来的商业文化,为蒙姑的旅游奠定了文化基础,现存建筑又为蒙姑古镇的打造提供了条件,使蒙姑在对接市里提出的打造西部千里大峡谷旅游规划上大有可为。第三,巧蒙公路横穿境内,使蒙姑乡人流物流南上昆明,北下西昌、成都、重庆都相对便捷。第四,蒙姑全乡人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有敢闯敢干的开拓精神,为发展提供了主观能动条件。

       (二)不利因素

       一是由于上级投入少,自身又无力投入,致使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特别是水利设施的严重不足,从根本上制约了蔬菜、热区水果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二是集镇的规划和建设都十分滞后,承担不了作

       为工业园区后勤服务基地的重任,与旅游景点的要求更是相距甚远。

       三是部分乡村干部的工作作风漂浮,思想不够解放,工作方法简单,与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有差距。

       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与市场的对接能力弱;特别是蒙姑村的部分农民由于历史原因,在产业发展中缺乏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守诚信的现象,应该引起乡村两级干部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教育引导。

       三、加快蒙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经济建设发展思路

       根据蒙姑乡面临的发展机遇,深入分析有利因素和不利

       因素,蒙姑乡在按照“12368发展思路”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十二五”期间,应重点抓

       突出抓经济建设。其思路可考虑为按照一村一品的布局,突出一条主线,立足两个基点,力争三个突破,抓实八个产业。

       突出一条主线。

       即突出一切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实现科学发展这条主线。纵向比,蒙姑乡在不断发展进步,但横向比,蒙姑乡的最大实际是贫困落后,发展不足。因此,蒙姑乡必须树立牢固的发展意识,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有利于发展,把发展作为最最大的政治、根本的标准,有力有效地推动全乡的发展。

       立足两个基本点。

       一是立足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基本点。通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蒙姑乡已实现村级通公路,但仍然处于坡陡、弯大、路窄和晴通雨阻的局面,因此,必须争取资金和发动群众改善通村路况,构建通社路网,为农村经济活动的方便快捷提供保障。在水利方

       面,蒙姑地处干热河谷,许多地方又是砂质土壤,水成为农业发展的命脉。近年来,许多地方成为炉房水库的灌区后,有效解决了缺水问题,但由于田间渠系不配套,致使水资源一方面造成浪费,另一方面覆盖面又较窄。因此,蒙姑乡应该把水利设施的建设作为十分重要的大事来抓,县上也应该把蒙姑作为水利设施建设的重点,有效提高全乡的水利化程度,争取使蒙姑、新塘两村的坝区耕地得到全面覆盖,为蒙姑蔬菜产业和热区水果的发展提供保障条件。

       二是立足工业园区建设。县委政府把工业园区布局在蒙姑乡十里坪,这对于蒙姑乡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机遇。随着工业园区建设的启动,大量商家进驻园区,随之带来的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充分涌动,必将带动集镇建设、第三产业和蔬菜等农业产业的较快发展。因此,蒙姑乡应该把支持和服务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组建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组,确保有人办事和有效办事;要在园区的群众中深入开展思想宣传工作,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及时化解园区建设中与群众产生的矛盾纠纷,为园区建设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力争三个突破。

       一是力争集镇建设取得突破。蒙姑的集镇建设有历史文化基础,又面临市里打造西部千里大峡谷的机遇和工业园区带动的优势,因此,重新规划建设蒙姑的集镇建设是有条件也是十分必要的。蒙姑的集镇建设可按照西部千里大峡谷第一镇——蒙姑古镇的定位进行规划建设,主要突出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巧家南大门的区位优势,建成一个集工业园区后勤服务、参观旅游和商品集散为一体的精品小城镇。当前,重点是要做好规划。

       二是力争无公害反季节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取得突破。蒙姑乡的蔬菜现已初具规模,据蒙姑乡政府的统计,2022年种植面积已达4500亩。尽管现在种植的蔬菜品种基本上属于白菜、莲花白、番茄等低端产品,只能进农贸市场,不能进超市,但其比较效益仍然与同区域的其它产业高得多。据测算,蔬菜的亩收入平均为8000元左右,比

       种植蚕桑养蚕的收入高4700元,高58.7%;比种植甘蔗的收入高6700元,高84%;与种植包谷、水稻相比,都高得多。因此,老百姓种植蔬菜的积极性非常高,这也就是蒙姑乡蔬菜产业能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乡里要进一步壮大蔬菜产业,使蔬菜真正成为蒙姑坝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第一是要通过宣传在菜农中树立无公害的“绿色”意识,让菜农种菜多施农家肥,防治病虫多采取生物措施,使蒙姑的蔬菜不仅走进城市,还要打入超市,提高产值。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块作一些实实在在的研究,否则难以取得实效。第二是要扩大规模,可采取政府规划、菜农联合或引进外商、承租反包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使规模出品牌、规模出效益。第三是试验种植一些市场价格高的新品种蔬菜,增加单位产值。第四是要搭建市场平台,主要是在集镇的规划建设中考虑建立蔬菜交易市场和冷藏设施,同时,应该加以引导,成立能发挥作用的蔬菜协会,使分散的生产对接变化的市场。

       三是力争热区水果的引种取得突破,蒙姑乡平均

       气温21℃,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非常适宜发展热区水果。目前,蒙姑乡已有蒙姑村的村民吴家明和李坤分别引进了海南葡萄桔和山东蜜枣进行试种,均已挂果。吴家明引种的葡萄桔因汁丰味美,坐地就卖5元/斤的价格,往往果子还挂在树上就被人订购完了,根本不用上市。2022年,吴家明不足3亩的葡萄桔实现3万余元的收入,亩收入1万余元。李坤种植的山东蜜枣售价10元/斤,一年能产两季,今年刚挂果,预计收入5000元左右,丰产后亩收入能达2万余元(根据蒙姑对面象鼻岭的情况分析),具有十分明显的比较效益。下步,蒙姑乡应以引种成功的葡萄桔和山东蜜枣为基础,可带领有基础有信心的农民外出考察,继续扩大引种规模和择优引种品种,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蒙姑打造为全县的一个热区水果基地。鉴于此项工作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建议县政府及农业、林业部门将其作为全县发展农业的重点项目来规划和投入,确保取得实效,并带动金沙江一线热区水果的发展。

       抓实粮、烟、糖、桑、蔬菜、畜牧、经济林果、36

       旅游和劳务输出八个产业。要认真研究,如何进一步抓好这八个产业,寻找突破口。粮食生产的重点是农技推广和稳定面积,确保产量不下降。烤烟的重点是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总结推广一些种烟大户的经验,提高亩产值。蔗糖由于比较效益不断降低,目标只能是巩固面积。蚕桑是蒙姑的一个优势产业,其方向应向二半山区片桑和坝区埂桑发展,投入重点是建立服务体系,实实在在地提高蚕农种桑养蚕的水平,让蚕农得到实惠,提高积极性。林果主要是在二半山和高二半山区因地制宜地发展核桃、板栗和膏桐。畜牧主要是在改良品种、科学饲养、疫病防治和引导适度规模养殖上有一些突破。劳务输出主要是抓好宣传、信息传导和尽可能的素质培训等工作。旅游的重点是文化发掘、宣传造势、集镇建设、产品包装和基础设施建设。

       蒙姑乡的产业发展,不仅要要有整体思路,还要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将几个农业产业布局到每一个村。根据海拔区域初步可以作如下布局:蒙姑、新塘两村重点发展蔬菜和热区水果,适度发展埂桑和甘蔗;牛泥、干冲和拖坑以烤烟、蚕桑

       为重点,兼顾核桃、板栗等林果产业;大朵以蚕桑为主,兼顾烤烟和膏桐等产业;碧山以发展烤烟为主,兼顾核桃、板栗。

       (二)抓实社会事业,促进全面发展。

       社会事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经济建设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托起社会的健康发展。蒙姑乡的各项社会事业总体上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但在新形势新阶段,党和政府、人民群众对各项社会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务必进一步抓好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是要毫不放松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蒙姑乡的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有较大的工作难度,要进一步深入实际,从思想工作、政策扶持、重点突破入手,继续抓好一放二扎、查环查孕等工作,切实提高计划生育率,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是有针对性抓好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是配合县卫生行政部门抓好卫生院和乡村医生的管理,防

       止药品价格虚高,杜绝村医虚开处方套取国家资金的行为,使新农合这一惠民政策真正让农民得实惠。

       三是以保学控辍为目标抓好教育工作。一方面,要配合教育局抓好教育教学的管理,端正师德师风;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四是要抓好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当前,特别要以宣传入手抓好新农保工作,确保达到参合率。

       五是要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不仅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文化成果,更要享受到精神文明成果。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党是各项事业改革、建设的领导力量。蒙姑乡的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村级换届,得到了进一步的调

       整充实,但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软弱涣散的情况。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经济建设为重点,扎扎实实地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是健全学习机制,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及管理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乡村两级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二是坚持以村党支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求真务实,创先争优,加强对村级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管理工作,促使他们能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和社会关系为该村发展服务。

       三是发挥示范党员作用带动经济发展。做好农村党员创业贷款等扶持工作,积极培养“党员科技示范户”,发展经济能人、种养大户成为党员,使他们在带头致富方面率先垂范,带领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组织农民党员创业培训和技术培训,促进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和素质改观。

       四是积极完善乡村社联系工作制度。要把加强包村服务工作作为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村党支部要完善包社帮扶制度,对困难党员和社员进行帮扶。积极实施“民心工程”。坚持把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加强党群关系、改进工作作风的大事来抓,想方设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和致富奔小康。

       关于我市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责任编辑:rdadmin 2022-09-22 字号选择:【大 中 小】

       市人大常委会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工作调

       研2022年4月30日

       根据《丽水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监督工作计划》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工作调研组,3~4月由吕文明副主任率调研组,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座谈走访等方式,先后到莲都、松阳、景宁、云和、龙泉、遂昌等县(市、区)的老竹、丽新、板桥、三仁、雾溪、安溪、竹垟

       组

       等7个民族乡镇、部分重点民族村及民族乡镇的民族学校、卫生院,就近年来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取得了哪些成绩和经验,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以及丽委〔2022〕3号《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少数民族和民族乡(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我市是浙江省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现有以畲族为主的35个少数民族成分,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景宁畲族自治县;以及老竹等7个少数民族乡(镇)和20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行政村(民族村)。全市少数民族人口达8.92万,占总人口的3.51%,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1.2%。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把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乡(镇)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来抓,全市少数民族和民族乡(镇)村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支持发展经济,少数民族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一是加大投入,完善帮扶政策。2022年4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

       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之后,各县(市、区)委、政府也结合加快民族乡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十一五”规划。增加投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市财政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安排了民族工作经费。市财政每年给全市7个民族乡镇和景宁畲族自治县7个民族重点乡镇各5万元资金扶持。各县(市、区)也设立了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景宁、莲都、遂昌等民族人口较多的县(市、区)充分照顾民族乡镇的特点,在安排财政预算时给予各民族乡镇每年不低于10万元的民族专项扶持资金。还开展了“心系民族发展,共创美好明天”、“帮困助学”、“文化、科技下乡”等一系列活动。在2022年省委统战部实施的“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中,我市58个民族村被列入帮扶(其中省级统战系统帮扶14个,发达地区或较发达地区统战系统对口帮扶31个,市统战系统自我帮扶13个),到去年底,已落实帮扶资金238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0个,帮扶和慰问低收入群众及困难学生140余户,慰问物资11.2万元。

       二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明

       显提高。2022年,我市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人均收入3963元,比2000年增长128%。其中,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4060元,比2000年增长114.1%;全市7个民族乡镇2022年人均收入达5039元,比2000年增长130.7%。

       三是少数民族居住地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截止2022年底,全市207个民族村中,204个村开通了简易公路或机耕路,167个村安装了自来水,203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192个村安装了有线电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夯实发展基础,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稳步发展。全市现有民族高中1所(学院附中),民族初中3所,民族小学6所。普通高中、中专(职业高中)、初中、小学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分别达到了3.4%、4%、4.1%、4.1%。少数民族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比例达87.7%,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升入高校的人数由2000年的34人增加到372人。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畲族医药研究工作得到较快发展。畲族医药研究开发课题分别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由市人民医院

       等单位编写的《中国畲族民间医药调查与整理》一书,已于2022年公开出版。此外,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已全面推行,少数民族新农医参合率达90.3%,并对参加合作医疗制度的困难农民给予大病医疗补助,缓解了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

       二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景宁畲族自治县每年举办“畲乡风情节”,规模不断扩大,在国内外具有了一定的影响。由老竹、丽新、板桥及武义县的柳城等四个民族乡镇创办的“竹柳新桥三月三畲乡歌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5年。此外,我市打造的绿谷文化精品工程——四幕畲族舞蹈诗《畲家谣》,代表浙江省参加2022年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夺得1个创作金奖、4个优秀节目奖、5个优秀演员奖、2个优秀新人奖及参演组织奖等多个奖项,受到了首都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少数民族的体育事业也展现了勃勃生机。在2022年举行的第三届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市代表团获得了26枚金牌、15枚银牌和7枚铜牌,奖牌数居全省参赛团队首位。在2022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我市代表浙江省参赛,共获2

       个表演项目金奖、4个银奖。

       (三)落实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认真贯彻执行《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自2022年3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注重把民族工作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统一思考和推进,不断提高民族工作水平。尤其是近几年来,充分认识新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全面贯彻执行《浙江省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有少数民族公务员502人,占公务员总数的3.39%;民族干部担任地厅级领导1人,县处级领导24人,乡科级领导187人。全市拥有少数民族中共党代表2名;少数民族全国人大代表1名;少数民族全国政协委员1名;县市区少数民族人大代表77人,占人大代表总数的3.9%;县市区少数民族政协委员119人,占政协委员总数的7.5%。

       三是积极配合落实加快景宁发展的特殊政策。为推动景宁畲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

       展,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做好调研工作,争取出台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景宁畲族自治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2022〕53号),为畲乡景宁迈向“全国民族自治县前列”给予了强力支撑。另外,为解决景宁发展中的难题,在水阁经济开发区划出3.8平方公里的“飞地”,设立景宁民族工业园,为加速景宁经济驶入“快车道”提供了平台。

       二、我市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有:

       一是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少数民族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区别于汉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语言,加之由于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从这次调研中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少数民族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约占70%,初中文化程度占20%,高中文化程度仅占4%。因受劳动力素质低下的限制,近60%的少数民族群众家庭仍从事第一产业,他们80%的家庭收入来源于第一产业。外出劳动力只

       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0%,且大多从事简单的劳力型工作,收入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劳作方式和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经济模式,加上自我发展能力不足,造成少数民族群众中“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比较严重,一些少数民族群众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等着政府发钱”,对怎样建设新农村还处于“不管不问不懂”的状态,甚至有的民族乡镇村不同程度出现了“上面热、下面冷”、“干部热、群众冷”等问题。

       二是少数民族群众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虽经多方努力,民族地区的农民收入逐年持续较快增长,但总体上看,仍徘徊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而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水平,又低于全市水平。统计显示,近三年来,我市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为8.4%,少数民族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为7.2%,两者相差1.2个百分点,并有逐年拉大的趋势。2022年全市少数民族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963元,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5050元),绝对数相差1087元。2022年莲都区少数民族农民人均收入3725元,与全区农民人均收入(6402元)相比,相差2677元,差距更大。截止2022年底,全市少

       数民族年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农户还有5874户19878人,占全市2500元以下农户、人口总数的4.88%、5.72%。大大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3.51%)的比例。不少少数民族家庭只能勉强维持日常生活,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十分有限,下山转移难度较大。

       三是民族县、乡、村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少数民族绝大多数生活在深山、远山,是最实在的农民。而他们的生活资源是极其匮乏的,长期的自锁和闭守更是影响了当今发展进步。基础设施是发展的关键,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从景宁畲族自治县和老竹等7个民族乡镇及全市207个民族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基础设施普遍滞后,村容村貌普遍较差。207个民族村中,还有3个村未通等级康庄公路、40个村未安装自来水、4个村未开通程控电话,有92个村几乎是集体经济空白村,根本没有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人民群众享受发展成果还很不充分。2022年全市初升高的比率为87.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文化、卫生设施简陋,文化馆、电影院、图书馆都是旧场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施相对与其他地方来说

       是十分简陋的。近三年来,全市少数民族初中生巩固率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初升高比例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如景宁畲族自治县2022年少数民族学生初升高的比例仅为86%;少数民族学生升入高等院校的升学率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也有不少差距,且升入高校的多为大专和职高,层次偏低。

       五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相对单薄。就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与本民族人口比例大体相当的要求而言,全市少数民族干部数量仍然偏少。如云和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的9.1%,而少数民族干部只占全县干部的4.7%。同时,2022年以来,全市共录用公务员1842人,其中少数民族公务员50人,仅占录用总数的2.7%。此外,从职业结构上看:从事教育工作的民族干部占到了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65.5%,从事财贸金融、经营管理、公检法的很少;从知识结构上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数偏少,全市具有高级职称的少数民族干部只有13人。从年龄结构上看:全市35岁以下少数民族公务员仅71人,30周岁以下少数民族公务员仅13人。少数民族干部后继乏人的状况正日显突出。

       六是民族地区扶持政策难以完全落

第4篇:水果价格歧视调查报告

       水果价格歧视调查报告

       Abstract:With the rapid prosperity of economy,fruit market industry is now in a high-speed development period.Every day there are a great number of peoplebuying fruit to satisfytheir own desires.However,in our daily life,we can obviouslyfeel its pricesarevaryfrom placeto place.Therefore,recently ,our group did aninvestigation aiming at the fruit of price discrimination.With the results of our investigation, we found that the pricesof fruit have obvious volatility.More importantly,sales of different locations have different prices.For example,the supermarket prices are commonly higher than the pricesof fruit stand.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不再仅仅是局限于饱腹上面。水果,作为食物的一种,不仅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更可以美容养颜等诸多功效。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了水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于是,水果市场行业快速兴起。其销售方式也由零售向超市市场和超大型百货市场为主的商业形式转变。

       然而,当人们每天都在大型超级市场购买水果,自以为享受着物美价廉,方便省时的待遇时,他们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潜规则”了,其实际正在被价格歧视吗?

       图一:沃尔玛图二:小店铺

       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商家对相同的商品索取不同的价格,目的是为了剥夺消费者剩余,获得更多的利润。价格歧视可分为三级,即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为此,我们小组成员就水果价格在沃尔玛、小店铺以及水果地摊进行了比较。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水果摊的价格明显低于大型超市以及普通的店铺。所以,以后在哪里水果,哪里便宜不言而喻了。

       Appendix1:information of group six Members:

第5篇:xg少数民族调研报告

       兴义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状与对策

       黄 有 林

       (兴义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少数民族干部是干部队伍中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得出:兴义市干部队伍结构不符合实际需要等现状,分析影响其历史等原因,提出对策:落实民族政策、制定选拔干部政策、扩招民族学生、改善招考民族干部条件等主要措施。为建设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创造条件、优化民族干部队伍结构,利于少数民族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关键词: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状对策兴义市

       Xingyi City of the status of the minority cadr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Huang-You Lin

       (Guizhou province Xingyi City Ethnic and Religious Affairs BureauGuiZHouXingYi562400)Abstract: The Minority cadr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tingent of cadres.Survey Obtain: The structure of cadres in Xingyi city does 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analysis the impact of its historical reasons,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policy, make cadre selection policy, national student enrollment, improve the

       recruitment of minority cadres condition and the main measures.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adres of ethnic minoritie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national cadre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for the ethnic minorities to synchronization.Key word: Ethnic minorityCadres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Xingyi

       0、前言

       培育、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地方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地方配套政策措施的主要工作之一。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地方干部队伍建设中,其组成、结构等,既要符合相关政策等规定,更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科学合理配备民族种类与数量的干部,才能更有利于地方政治、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人口等协调发展。

       少数民族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更有利于将党和国家的民族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地方配套政策措施,利用民语、民俗、民群等方式方法,宣传、贯彻、落实到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中。

       通过调研:兴义市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不符合实际需要等现状、分析影响其历史等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注:本文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兴义市少数民族干部状况

       1.1兴义市基本情况

       兴义市位于(E 104°51'~104°55',N 24°38'~25°23')贵州省西南部,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中心地带,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辖30个乡(镇、街道办),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回族等36个,人口82万,少数民族占19.8%①②。

       1.2少数民族干部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实有8468人(注:未包括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人员),由18种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17个:汉族6913人、人少数民族共计1555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与人数组成:布依族823人、苗族359人、彝族146人、回族139人、黎族26人、壮族19人、蒙古族13人、侗族8人、白族6人等)。2022~2022年,新进289人(布依族73人、苗族

       13、回族3人等);在职干部队伍学历:研究生11人、本科2440人、大专4227人、余为中专以下(50周岁以上,占93%)②③。

       1.3少数民族干部分布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主要分布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市及市属机关较少(占总数的23%);以南盘江流域乡镇——雄武乡、鲁布格镇、三江口、沧江乡、落万乡、仓更镇、泥氹镇、南盘江镇和威舍镇、清水河镇、马岭镇等少数民族集聚区地区(占在乡镇办总数的76%)②③。--------

       作者简介: 黄有林(1961-11-24)男本科中共党员中共兴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纪工委委员贵州省兴义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邮箱hyljz1124 @163.com 电话*** 邮政编码 562400地址:贵州省兴义市黄草街道办事处胜利社区74号

       调查统计,兴义市少数民族在职干部职工人数中:占比例少、文化程度较低、任职在副股级以上比例少、女性占比例少等。少数民族干部在整体队伍在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社会地位等方面,不符合实际需要,将影响兴义市全方位协调发展的进程。

       2、原因

       2.1历史原因

       新中国成立前,历代朝王,不尊重甚至还歧视与限制少数民族各个方面的发展(“皇帝”是少数民族政府时期除外)。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缓慢,苗族等少数民族被迫迁徙他乡、更改民族身份、抑制本民族特征:语言、文化、服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节日活动等;少数民族人员在“衙门”“供职”的极少,阻碍和限制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综合进步。

       2.2思想原因

       旧社会,少数民族随时处于“危险”环境,逐步形成一种尽可能与汉族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处处“保护”自己。民族特征不能发扬光大,某些民族特征有可能会受到抑制甚至消失。

       2.3民族语言文字普及程度低

       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特征之首,是民族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的集中表现和精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多、语言多(80多种)、文字多(30多种)④,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少(人民币上:藏文、维吾尔文、蒙古文、壮文为标志)⑤。当前仍然存在民族语言文字普及程度低状况。

       2.4政策、法规原因

       少数民族种类多、分布广、地域性强。“政策”的特性之一是阶段性,民族政策等也一样。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法规具有宏观性,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则显得有“不足”。

       《义务教育法》在边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贯彻落实(执行)力度不大,少数民族子女仍然有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包括各级各类企业),凡进必考;少数民族青年高校(考入)毕业生,本身就少,进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就更少。

       2.5文化与经济欠发达

       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相对较差,尤其生存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导致少数民族文化与经济欠发达,部分有“潜才”的能人,进入打工潮行业。

       2.6其他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保障社会、经济、文化等大繁荣、大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缓慢,与之形成的差距。教育改革的“高校扩大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少数民族尤其是农村少数民族的子女面临更大就业压力,误有“读书和培养学生,不划算”社会现象并逐步形成错误思想;在边远落后乡镇工作,那里生活条件差、交通不便、子女读书与家人就医等条件较差;农民工“打工潮”的“效益好”,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少数民族子女,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后甚至不足,部分加入“打工潮”。

       3、改善兴义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对策

       干部队伍建设、改善结构等工作,是一个较长期的、与时俱进的、多因素的、系统性的工程。就兴义市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对策:

       3.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方针、法规、政策

       始终贯彻执行现有的民族工作方针、法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面提高各民族的综合素质,尤其在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较优先。随着社会进步、地方发展、各族人民全面需求,要与时俱进的调整地方民族工作政策措施,树造符合地方全面综合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

       3.2加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扩招民族学生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中考和高考”中,进一步扩招民族学生,国家和地方应进一步更加优惠和照顾少数民族“考生”,让他们获得更多更好教育,建造“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储备人才库。

       地方党委政府,加大选拔、输送在职人员到高校进修(学习)、异地或上级相同机关挂职锻炼(学习),为进一步配备少数民族中坚干部队伍,奠定基础。

       3.3完善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机制

       在贯彻落实上级的“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向少数民族民族干部队伍倾斜的机制,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分布与比例:少数民族地区为主(40%)和乡镇办(30%)及市级机关(30%);少数民族干部应合时(4~8年内)合地(熟悉或非熟悉的乡镇办或市

       2级机关)进行流动(工作调动或交流);选拔提拔优秀人才、晋升晋级等,缴发干部队伍中更优秀的人才到相应的岗位(人尽其才),其中应该倾向于少数民族干部。

       3.4扩充人才队伍、改善招考民族干部条件

       地方党委政府在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机关新增进人、扩充人才队伍时,应结合实际,为更有利益地方 “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制定“向少数民族考生适当倾斜”,改善招考民族干部条件等,改善地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

       通过实施地方政策,尽可能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优惠政策措施,稳定现有“少数民族”人才队伍,适当充实、扩大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在兴义市干部队伍中:人数比例、文化结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让整个干部队伍全面趋于科学、合理。

       3.5完善民族工作方针、法规、政策

       国家、社会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应该充实、修改、调整、完善,且不断总结、探索新时期的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方针、法规、政策,包括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任用等方面;地方党委政府也要积极研究地方民族工作,尤其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政策、措施、方法、途径等,利于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育和使用。

       3.6营造“少数民族干部”氛围

       广泛宣传民族政策,宏扬和讴歌少数民族干部感人事迹;优先评选优秀、先进少数民族干部;适当增加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种庆典活动中的 “席位” 比例等。营造“少数民族干部” 社会氛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建设科学合理的干部队伍。

       致谢:以下领导和专家对本文提出修改建议。

       1、兴义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王国民局长、陈花副局长、张波监察室主任。

       2、中共兴义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纪工委副书记、局长张成州。

       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物委员会民族语言文字研究室主任王峰。

       参考文献

       ① 兴义市史志办编纂委员会编 《兴义市志1978年-2022年》贵阳贵州省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 ② 兴义市统计局《2022年兴义市统计年鉴》

       ③ 兴义市民宗局《兴义市2022年少数民族“双语”人才调查统计表》

       ④袁贵仁关于如何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与外国语言文字的关系 《语言文字周报》2022年04月13日

       ⑤百度百科

第6篇:少数民族服饰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服饰调研

       导言: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我们调研小组特选黔东南几个代表性地点千户苗寨,郎德上寨,镇远进行调研。实例:

       一、千户苗寨博物馆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如今千户苗寨本地人平时以休闲装为主,节日时换上盛装,博物馆里的服装很好的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苗服的精美做工,款式多样,韵味十足。

       二、郎德上寨迎客服饰

       吹芦笙

       芦笙场锦鸡舞 十二道拦路酒

       朗德上寨以魅力无穷的苗族歌舞,绚丽夺目的苗族银饰,独具匠工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鹅卵石道,抗暴英雄杨大六故里,热情好客的民族礼仪迎接海内外宾客。我们在那里体验了热情的十二道拦路酒,领略了悠扬婉转的吹芦笙,欣赏了苗族人土色土香的锦鸡舞等表演,享受了视听味觉上一道经典盛宴。期间,苗族服饰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的眼球,渲染升华着欢乐美丽的氛围。

       三、芦笙场盛装表演

       男子务农服饰

       女子下田服饰

       女子上山短裙

       男子上山衣饰

       节庆服装

       婚嫁盛装

       节日盛装

       有苗族发展史诗露天博物馆的千户苗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苗族人以舞蹈、歌曲以及服装表演的方式向世人们传递着苗族风情,同时更是将苗族服饰的美丽大方、精致优雅展示的淋漓尽致。一.苗族服饰特色

       苗族服饰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传承苗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其色彩值丰富、图案之华美、银饰之精美、款式之繁复,在中国56个民族中首屈一指,独具特色。

       1色彩美

       从众多的苗族服饰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色彩的选择上,苗族服饰喜用红、黑、黄、绿、蓝五种色彩,并且经常多色映衬,错落有致,类似苗族典型的“五色”衣,也正因如此,苗族曾以服色被分称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和“花苗”。苗族服饰异彩纷呈,使得其风格也多种多样,非常鲜明艳丽,同时,各个色块之间以及整套服饰搭配非常协调自然,给人以一种了然悦目的审美感受。如苗族服饰的织锦纹样,一般都是在素底上织彩,或在彩底上织素,大胆运用红绿、白黑、赤蓝、黄紫等色;有的以红色为底色,配以白色,兼套蓝、黑、黄、紫等色;有的以黑色为主,辅以深蓝色,套用红、白、黄色;有的已红、绿、黑为底色,套以白色、桃红、黄色,或以红、绿、黑三色为基础,套用粉红、深蓝、橙黄等色,同时巧妙地运用各色复线、金银线,构成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进而形成了苗族服饰色彩对比强烈、和谐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黔东南一带的苗族妇女在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盛装上面:喜用高纯度的红、蓝、黄等色彩,刺绣纹样多用蓝、绿、青、桃红、橘红等高纯度色彩进行图案配色处理,以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去表现追求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集中体现了额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通过对苗族服饰用色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苗族服饰的配色具有强烈的夸张色彩。苗族人民在用色上,常常不按事物的原来色彩去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搭配,大胆组合冷暖色调,从而呈现出一种明快华丽、典雅和谐的审美风格,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心理需求和审美爱好。苗族服饰这种用色风格,充分体现出了苗族人民在自己长期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所逐渐生成的审美观念。

       2图案美。

       服饰是苗族文化的一种独特载体,服饰中的图案是苗族人民传情达意、传承历史的重要手段。如果说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那么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则是记载苗族历史的篇章。勤劳聪慧的苗族妇女以其独特地审美眼光善于将自然界的事物抽象化、具体化,将历史的传说与社会的变迁,以及一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绣制成图案穿戴在身上,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深重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

       苗族服饰图案题材十分广泛,纹样丰富多样,有逼真的模拟自然物象或定型在人们心中的神话传说形象,也有抽象的几何图形。前者如日月星云、山川河流、花卉草木、鸟兽虫鱼等具象性图案,后者主要是运用点、线、面按不同的方位、方向使之排列、交错、重叠、连续等来构成图案。这些服饰上织绣的纹样往往线条流畅,图案缜密完整,各种纹样穿插组接,使得整幅图案结构和谐一致,给人以繁复瑰丽之美感。由于苗族服饰软大都以历史传说和自然事物为主,因此画面生动,富于变化,所表现出的对象的基本形态,或淳朴纪实或华丽典雅,都会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在写实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同时借助长短不一的线条、大小不等的画面和似是而非的形状加以组合,使服饰图案在整体上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如黔东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服图案:“那纹样中的人物或长着翅膀,或骑着神马牛鹿,或驭着盘龙长风,或人首蝶身、人首蛇身、鱼身鸟翅,或卷曲于动物腹中......苗绣图案上那些流变着的鸟纹、云雷纹、水涡纹、蛙纹和其他动物纹,可以说是一种活跃的生命机能的尽情发挥,他们让人感到一种充满着运动和力量的令人振奋的美。

       在苗族服饰的百花园中,广泛流传于贵州的“骏马飞驰”、“江河波涛”、“天地”、“山川”、“田园”、“城池”、“蚩尤印”、“盖霞”等图案,是苗族服饰图案中又一束绚丽壮观而又古老珍贵的奇葩。“图案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家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还表现出苗族人民对历史祖、故土迁徙的回忆和缅怀之情凝聚着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诸多原型”。它们是一种社会意识的积淀,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具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苗服的传承者——苗族妇女的审美理解。

       3款式美。

       就视觉艺术而言,苗族服饰主要是用线条、色彩图案积极事物等元素按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固定关系。线条指的是服装的结构线,构成了点、线、面甚至是立体的形式;色彩图案则是指在服饰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而形成的颜色组合;饰物指衣服上面不同部位装饰的各种物件,多为银饰。苗族妇女不自觉地在服饰上引用了各种形式美的原理,使得苗族服饰的款式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具有均齐与平衡、对称与呼应、对比与调和、比例与权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特征。苗族服饰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局部结构方面都很注重点、线、面、体、色彩、图案以及银饰的搭配与组合。从总体上看,苗族服饰式样丰富美观、协调统一,保持者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并且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染中带绣,或者挑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居特色,具有整齐美、统一美、变化美、对称美、均衡美、协调美、旋律美等形象特征。

       同时,由于苗族支系庞多,每个支系的服饰都各不相同,服饰式样繁多、各具特色。据《百苗图疏证》可知,贵州境内的苗族可分为五大支系,分别是黔中南支系、黔东南支系、湘西支系、川黔滇支系、滇东北支系。上述每个支系的服饰或按照聚居地及遵循历史传统又分为多种样式。以黔东南支系苗族服饰为例,该窒息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服饰中特色最鲜明、式样最复杂的一大支系。概括地说,这一支系的特点是:以自织土布为衣料,服装的基本形式为焦领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绣花,银饰特别丰富。由此可见,贵州苗族服饰的款式之繁复,同时也正是由于如此多样的支系服饰,因此才构成了苗族服饰独有的名族风格特色,展示了起独特地审美特征。

       二、苗族服饰文化历史和神话传说

       据说,贵州苗族以前没有“花衣”,是后来才有花衣。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后生到坡上去打了一只金鸡回来,交给了妈妈,老妈妈觉得金鸡很好看,变照着金鸡的羽冠,玩起了高高的发髻;照金鸡的翅膀,绣成美丽的花袖;照金鸡的尾巴,制成长长的裙子,叫姑娘们照着打扮自己。从那时起,苗家姑娘便打扮的像金鸡一样美丽。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屡经迁徙的民族,在饱尝战乱和颠沛流离中,他们始终把服装作为一条联结这个民族的纽带,作为族群识别的标志和条码,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 标杆,作为情感宣泄的具象符号,激励着苗族人民以不屈的意志和美好的期盼顽强地生存下来。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苗族女性倾其心去绣,用来展示她们的风采和情怀,服饰制作也成了黔东南女性毕生修炼的“功课”。

       苗族史诗《苗族古歌》中,蝴蝶妈妈是生于枫香树心,与水泡“游方”生12个蛋,孵化出人类始祖。苗族自称“嘎闹”,意为“鸟”,当时苗族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因此,尽管台江苗族服饰种类繁多,装饰图案不胜枚数,但不论是长裙系、中群系还是短裙系,蝴蝶、水牛和锦鸡图案和造型是必不可少的。“蝴蝶”是苗族血缘始祖的符号,“水牛”是苗族这一部落和这一部落各氏族的“徽章”。在苗族观念里,鱼是繁殖能力最强的生物,是苗族心目中的“生殖神”,用鱼作为服饰图案,寄托的是苗族期盼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同时,鱼也是苗族祖先最先食用的食物,用鱼作为服饰图案,还表达了苗族不忘祖先、不忘故土的情节。在这些图案中,“蝴蝶”和“牛角”是对称造型的典范,五彩斑斓的锦鸡色彩亮丽,彰显了苗族人民以对称、和谐为美的审美情趣,也成为了台江苗族服饰的图腾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完美契合的特征。

       苗族的裙子有24条飘带象征着24个节气;横着共有5圈横纹象征着苗族历史上的5次大迁徙,迁徙过5条江河分别是黄河、淮河、长江、赣江、湘江,表明苗族最早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经过5次大迁徙去往世界各地。

       三、苗族服饰现状

       在西江,你可以很平常的看到苗族姑娘们脚上穿着高跟鞋,下身穿着紧身裤或百褶裙,上身穿着姊妹装,头上挽着漂亮的发髻,正中插着一朵大花,后面插着一把木梳。一身打扮跨越千年。苗族服饰分类很多,有年龄差异,有平装和盛装之分,还有地域差异。贯首服、无领服、圆摆服、方摆服等服饰种类数不胜数。

       但它们多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比如平日里,男多穿深蓝黑色大襟短衣,下穿宽脚长裤,鲜有花纹,或穿对襟亚麻长袍,下有绑腿,不过更多的穿现代汉族服饰。但苗族女子显然就更为突出一些了,因为不论老少她们平日里都盘着头,老年人透过方巾,上穿右襟开短衣,下穿宽脚裤或百褶裙。这里的百褶裙是最为有特色的,有长裙及踝,中裙及膝,最短三寸短裙,只及大腿根部。总结:

       苗族服饰蕴含了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苗族人民的集体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大体上决定了苗族服饰的内容与形式、审美倾向性和艺术方法。一方面,苗族服饰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历来接受着各个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并或多或少地融合其他民族或其他支系的审美情趣,体现了苗族人民传统审美的积淀;另一方面,由于审美理想本身不等同于其中任何一种具体的美,而是所有经验之美的最高范式,融合了许多经验之美的特征,因此苗族服饰也提现了审美主体对美的向往和期待,从而,苗族服饰需哦蕴含的审美理想便类似一种“原型”,成为引导作为审美主体的苗族人民选择美、创造美的一种典范。

       苗族服饰中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及其的形成,给我们从苗族文化历史和苗族审美情趣方面,更全面地理解苗族建筑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我们的审美观得到了完善,此次苗族之行,收获良多。

       四、研究服饰的意义

       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我们为什么研究服饰呢,苗族服饰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懂得欣赏美就不能创造美,研究美丽的苗族服饰,有助于我们审美观的行程。

       研究苗族服饰有助于我们了解名族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让我们去探究苗族服饰对现代设计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刺绣图形中折射出的几何美,有益于我们从中学习几何变换知识,让设计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还有助于我们学习色彩搭配,进行东西方文化对比等。

       少数民族群众歧视性做法自查报告

       价格歧视教案模板

       少数民族工作总结

       少数民族发言稿

       歧视演讲稿(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