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情况工作简介
根据《xxx护工(护理)培训就业工作五年规划》和全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结合我县片区“三个一”精准扶贫计划和我县贫困人口护工(护理)培训五年规划,我局积极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也得到了市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xxx位于吕梁山西麓,黄河东岸,南与临汾市xx、xx县毗邻,北与xx相交,东与xx接壤,西隔xx县相望,国土面积18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万亩。下辖4镇5乡134个行政村,总人口11.9万。其中农业人口9.8万人。贫困人口3.6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6.7%,是全省最为贫困的县份之一。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我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县富余农村劳动力向来有外出打工的习惯,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有5278人。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实际要求,按照市委雷书记多次提出的“打造吕梁山护工品牌,彰显吕梁工作特色和优势”的总体要求,广泛动员发动,精心制作培训,全力转移就业,截止目前,已组织培训9期,共950人。其中太原、北京、青岛以岗定训各一次共350人,实现新增省内外稳定就业380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成效和措施
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特别县委、县政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明确把吕梁山护理护工培训确立为精准脱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的首要行动任务以后,我县把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我们始终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各镇政府充实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人员,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局面。二是与各镇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将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工作职责落实到人。三是确保就业培训资金到位,县财政在运作非常困难地情况下,每年为劳动力转移工作安排工作和办公经费,以保证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建立定期听取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五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护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权利。
(二)典型引路,开展广泛宣传。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我们注重运用典型表率作用,采取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启发农民劳务创收致富,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宣传农民外出务工相关知识,宣传典型事迹和农民劳务经济收入,启发教育农民,动员农民转移就业,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素质。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组织开展适合产业转移需求和实用型技能培训班,分期分批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如:2022年1月11日至19日举办的石楼县首期新型职业农民(月嫂)技能技术培训班;2022年1月23日举办的为期15天的西式面点师培训班等培训项目。
(四)强化服务,搭建就业平台。一是建立我县“xx护工”就业服务信息平台,畅通“吕梁山护工”与全国各大就业服务平台及用工单位的联系。二是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用工登记、招聘信息发布、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并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活动。三是积极举办各类劳务招聘会,促进劳动力供需对接,促进我县劳动力的劳务输出。
三、主要工作亮点
(一)结合产业特点抓特色培训。
为顺应目前劳务市场对高技能家政服务人员的迫切需求,立足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就业技能,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2022年1月11日至19日,我们与县扶贫办、妇联合作,由xxxx家政公司承办,在xx县迎宾馆举办了石楼县首期新型职业农民(月嫂)技能技术培训班,特聘请专业母婴护理讲师陈道影老师面授,为期9天。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员177人,实际培训人员达到230余人。
(二)整合资源,夯实技能培训基础。为了加强技能培训基础,改善技能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我们搭起了一个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绒山羊养殖管理技术培训、新技术推广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一体的技能培训实训平台,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档次。
(三)大力组织“送培训下乡”活动。为充分激发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我县积极创新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技校合作,与广州江南技工学校和市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借助技校良好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组织培训,以各镇初级中学为培训据点,充分利用中学的教学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把培训班送到农村,送到农民家“门口”,大大方便了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学习。认真抓好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劳动预备培训,每年针对在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培训,将就业观念、就业前适应、职业道德、劳动保护等知识纳入培训课程,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创新网络招聘求职服务平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不断适应劳动者的就职需求。2022年,我县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山区信息网建立了网络招聘就职服务平台,进一步为企业和劳动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招聘求职服务。自去年6月网络招聘开通以来,我们累计为560多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共1600多条,提供岗位5210个,为劳动者提供求职服务6500人次,帮助2300多名劳动实现就业,有效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初中文化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甚至是小学文化水平,就业竞争力不强,转移就业质量不高。在参加技能培训过程中,要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难度较大。
(二)部分农村青年在选择转移就业的时候,存在着挑肥拣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技能培训。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转移就业政策宣传力度。
(二)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服务。
(三)加强培训促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新生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
(五)加强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第2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编制全省区域劳动力转移规划工作调研的通知》(XXX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按照通知的要求,对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XX县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既是山区县又是革命老区,全县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XX万人,农村劳动力约XX万人。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我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县富余农村劳动力向来有外出打工的习惯,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有XX万。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在招商引资方面大下功夫,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外出务工大军出现了大幅回流现象。据统计,目前我县xx万农村劳动力中,在农村从事农业发展的有xx万人,在县内从事二三产业的有xx万人,外出务工的有xx万人,16-23周岁在校读书学生xx万人,可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约xx万人。我县的农村劳动力中,16-40周岁的青壮年约有xx万人,约占总农村劳动力的xx%,其中男性约xx万人,女性约xx万人;文化程度,以初中水平居多,约占xx%,高中 1 或中专水平的约占xx%,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xx%;农村劳动力普遍拥有农业种植技能或掌握一些初级的职业技能知识,技能素质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成效和措施
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特别近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双转移”战略决策以后,我县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22年以来,我县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xx期,职业技能培训xx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xx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xx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xx人,创业培训xx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x人,其中组织劳务输出xx人,就地就近就业xx人。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我县始终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各镇政府充实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人员,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县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将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工作职责落实到人。三是确保就业 2 培训资金到位,县财政在运作非常困难地情况下,每年为劳动力转移工作安排工作和办公经费,以保证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建立定期听取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五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护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权利。
(二)典型引路,开展广泛宣传。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我们注重运用典型表率作用,采取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启发农民劳务创收致富,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宣传农民外出务工相关知识,宣传典型事迹和农民劳务经济收入,启发教育农民,动员农民转移就业,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素质。认真贯彻省、市“双转移”战略,紧紧围绕提高技能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县培训中心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组织开展适合产业转移需求和实用型技能培训班,分期分批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县内社会办学力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加强企校双方合作,联合举办培训班,以工学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劳动者 3 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强化服务,搭建就业平台。一是设立就业服务大厅,提高服务效率。我县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大厅设立一站式的服务窗口,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用工登记、招聘信息发布、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并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活动。搭建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各类城乡劳动者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等活动。积极举办各类劳务招聘会,促进劳动力供需对接,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
(五)夯实基础,完善服务体系。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各镇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工作,人力资源社会市场设立招聘服务大厅,配备电子大屏幕、计算机、桌椅等设备设施,方便举办人才洽谈会。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按照“六到位”、“八统一”的要求,配备了办公设备设施,落实了工作人员,积极对农村劳动者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建立了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制度,聘请各村支书担任村级的劳动保障助理员,负责协助开展就业工作,从而把就业服务延伸各镇村委,初步在全县形成了县、镇、村的就业服务网络。
三、主要工作亮点
(一)结合产业特点抓特色培训。注重结合本地竹资源产业的发展,根据本地企业的需求抓好竹技能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竹子专项能力培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聘请县竹子协会的专家自 4 编培训教材、课程、考试试卷,开发了竹家具、花签(香骨)、竹器编织等专项能力考核规范,大力开展竹子深加工专项技能培训。2022年以来,我县共举办竹子加工类技能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竹子加工技能劳动者350多人,为本县竹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整合资源,夯实技能培训基础。为了加强技能培训基础,改善技能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2022年,我县结合工作实际,整合了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教育培训的资源,建立了一个集酒店餐饮、酒店客房、家电维修,计算机、电工、多媒体教学室等六大功能实训室于一体,年培训劳动者3000多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为农村劳动力搭起了一个良好的技能培训实训平台,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档次。
(三)大力组织“送培训下乡”活动。为充分激发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我县积极创新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技校合作,与广州江南技工学校和市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借助技校良好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组织培训,以各镇初级中学为培训据点,充分利用中学的教学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把培训班送到农村,送到农民家“门口”,大大方便了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学习。认真抓好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劳动预备培训,每年针对在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培 5 训,将就业观念、就业前适应、职业道德、劳动保护等知识纳入培训课程,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创新网络招聘求职服务平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不断适应劳动者的就职需求。2022年,我县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山区信息网建立了网络招聘就职服务平台,进一步为企业和劳动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招聘求职服务。自去年6月网络招聘开通以来,我们累计为560多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共1600多条,提供岗位5210个,为劳动者提供求职服务6500人次,帮助2300多名劳动实现就业,有效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初中文化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甚至是小学文化水平,就业竞争力不强,转移就业质量不高。在参加技能培训过程中,要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难度较大。
(二)部分农村青年在选择转移就业的时候,存在着挑肥拣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技能培训。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转移就业政策宣传力度。
(二)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服务。
(三)加强培训促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新生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
(五)加强基层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第3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编制全省区域劳动力转移规划工作调研的通知》(XXX号)精神,我局高度重视,认真按照通知的要求,对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劳动力资源和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XX县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既是山区县又是革命老区,全县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XX万人,农村劳动力约XX万人。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我县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县富余农村劳动力向来有外出打工的习惯,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有XX万。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在招商引资方面大下功夫,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外出务工大军出现了大幅回流现象。据统计,目前我县xx万农村劳动力中,在农村从事农业发展的有xx万人,在县内从事二三产业的有xx万人,外出务工的有xx万人,16-23周岁在校读书学生xx万人,可转移农村劳动力资源约xx万人。我县的农村劳动力中,16-40周岁的青壮年约有xx万人,约占总农村劳动力的xx%,其中男性约xx万人,女性约xx万人;文化程度,以初中水平居多,约占xx%,1 高中或中专水平的约占xx%,大专以上学历的约占xx%;农村劳动力普遍拥有农业种植技能或掌握一些初级的职业技能知识,技能素质还处于较低水平。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成效和措施
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坚持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抓紧抓好,特别近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双转移”战略决策以后,我县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22年以来,我县共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xx期,职业技能培训xx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xx人,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xx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xx人,创业培训xx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xx人,其中组织劳务输出xx人,就地就近就业xx人。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我县始终坚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各镇政府充实加强了对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人员,形成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县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将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镇,工作职责落实到人。三是确保就业 2 培训资金到位,县财政在运作非常困难地情况下,每年为劳动力转移工作安排工作和办公经费,以保证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建立定期听取劳动力转移工作情况汇报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五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保护外出务工农民土地权利。
(二)典型引路,开展广泛宣传。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我们注重运用典型表率作用,采取抓点带面、典型引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启发农民劳务创收致富,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宣传农民外出务工相关知识,宣传典型事迹和农民劳务经济收入,启发教育农民,动员农民转移就业,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强化培训,提高技能素质。认真贯彻省、市“双转移”战略,紧紧围绕提高技能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县培训中心根据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组织开展适合产业转移需求和实用型技能培训班,分期分批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进行培训,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县内社会办学力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真组织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加强企校双方合作,联合举办培训班,以工学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实 3 际操作技能,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强化服务,搭建就业平台。一是设立就业服务大厅,提高服务效率。我县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大厅设立一站式的服务窗口,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用工登记、招聘信息发布、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并认真组织开展各类就业活动。搭建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为各类城乡劳动者开展送岗位、送技能、送政策等活动。积极举办各类劳务招聘会,促进劳动力供需对接,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
(五)夯实基础,完善服务体系。为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县切实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各镇劳动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工作,人力资源社会市场设立招聘服务大厅,配备电子大屏幕、计算机、桌椅等设备设施,方便举办人才洽谈会。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按照“六到位”、“八统一”的要求,配备了办公设备设施,落实了工作人员,积极对农村劳动者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建立了村级劳动保障助理员制度,聘请各村支书担任村级的劳动保障助理员,负责协助开展就业工作,从而把就业服务延伸各镇村委,初步在全县形成了县、镇、村的就业服务网络。
三、主要工作亮点
(一)结合产业特点抓特色培训。注重结合本地竹资源产业的发展,根据本地企业的需求抓好竹技能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竹子专项能力培训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聘请县竹子协会的专家自 4 编培训教材、课程、考试试卷,开发了竹家具、花签(香骨)、竹器编织等专项能力考核规范,大力开展竹子深加工专项技能培训。2022年以来,我县共举办竹子加工类技能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竹子加工技能劳动者350多人,为本县竹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整合资源,夯实技能培训基础。为了加强技能培训基础,改善技能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2022年,我县结合工作实际,整合了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进修学校教育培训的资源,建立了一个集酒店餐饮、酒店客房、家电维修,计算机、电工、多媒体教学室等六大功能实训室于一体,年培训劳动者3000多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实训基地”,为农村劳动力搭起了一个良好的技能培训实训平台,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档次。
(三)大力组织“送培训下乡”活动。为充分激发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我县积极创新培训工作机制,加强技校合作,与广州江南技工学校和市高级技工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借助技校良好的师资和先进的教学设备设施组织培训,以各镇初级中学为培训据点,充分利用中学的教学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把培训班送到农村,送到农民家“门口”,大大方便了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学习。认真抓好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劳动预备培训,每年针对在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培训,将就业观念、就业前适应、职业道德、劳动保护等知识纳入培训课 5 程,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创新网络招聘求职服务平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提供良好的就业服务,不断适应劳动者的就职需求。2022年,我县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山区信息网建立了网络招聘就职服务平台,进一步为企业和劳动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招聘求职服务。自去年6月网络招聘开通以来,我们累计为560多家用人单位发布招聘信息共1600多条,提供岗位5210个,为劳动者提供求职服务6500人次,帮助2300多名劳动实现就业,有效促进了城乡劳动者就业。
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初中文化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甚至是小学文化水平,就业竞争力不强,转移就业质量不高。在参加技能培训过程中,要真正掌握一门专业技术难度较大。
(二)部分农村青年在选择转移就业的时候,存在着挑肥拣瘦的思想,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的意识淡薄,不愿意参加技能培训。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转移就业政策宣传力度。(二)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三)加强培训促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6(四)加强新生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五)加强基层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第4篇:乡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情况汇报
乡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情况汇报
乡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情况汇报2022-02-06 12:27:0
5××镇地处思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有总面积平方公里,农村有平方公里;有总耕地面积亩,其中田亩,土亩城区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年末有总户数户,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属典型的人多地少乡镇,××年经普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人。
近年来,我镇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坚持以“政府引导、培训基地市化运作、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劳务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为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离土离乡,向外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输出不仅大大缓解
了人地矛盾,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对我镇这种传统农业区和欠发达地区来讲,这种离土离乡、向外输出的转移方式,是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现实而便捷的途径。二是离土不离乡,就地安置。相对于向外输出,依靠发展本地经济,扩大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向
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这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式,有效降低外出务工的成本,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我镇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并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而在我镇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年来,我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余人,其中外出务工余人,就地安置余人,转移人口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年全镇劳务总收入约万元,劳务工资性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
一、主要采取措施:
(一)是落实组织,强化领导
成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组织机构。由镇人事劳动保障所负责具体办公,做到层层有人抓,块块有人管,事事有人办。各级有关部门按着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落实责任,明确任务
我镇制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划和实施方案,使全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既有长远计划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形成了一个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任务明确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转载自网
(三)大力发展本地经济,不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安置的空间。发展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我镇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辐射带动面,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本文转载自网
(四)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务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减少。我镇切实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专业技能。××年我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期,培训人数人,××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期培训人数人,向海南五指山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组织劳务输出人,向深圳家政服务公司组织劳务输出人。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城镇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我镇科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和发展
规划,坚持城镇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升级。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性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简化农民进城务工、落户的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
(六)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稳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果。目前,我镇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给进城务工农民以居民待遇,建立健全农民工在子女上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为农民工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劳动力转移的成效
对于农民来说,劳动力转移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经济收入的增加,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推动、亲朋好友带动、自己积极出动的共同作用下,外出务工人数迅速增加,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时间明显减少,农村就业状况有
所改善。本文转载自网
一从内部结构看:××年我镇农民在本乡以外地域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年的上升了个百分点,我镇外出劳动力总人数由××年余人增加到××年的余人,增加了余人,××年我镇有的农民家庭有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比××年增加了个百分点。
(二)从收入效果看:××年我镇农民劳务收入人均约元,比上年的元增加元,增长;农民劳务纯收入占总纯收入的。也就是说每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就有元来自在外务工。劳动力转移的成效已经凸显。
(三)从社会效果看:⒈发展了效益农业。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转移后的农户又将田、山转承包,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也促进了经济林的联包开发运作,出现了一些效益农业大户。⒉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许多农民在城务工,部分农民在镇上或城里购买或租赁住房,在城镇里生活,而且他们的示范作用又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这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推进城乡统筹也是实实在在的。⒊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农民从田头走向工厂,从农村走向城镇,从依赖土地走向自主选择就业,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主要途径。
第5篇:乡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情况汇报
**镇地处思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有总面积89.7平方公里,农村有80.7平方公里;有总耕地面积15100亩,其中田10250亩,土4850亩,城区总面积为9平方公里;20xx年末有总户数15356户,63394人,其中农业人口28336人,属典型的人多地少乡镇,20xx年经普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9874人。近年来,我镇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坚持以“政府引导、培训基地市化运作、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劳务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为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离土离乡,向外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输出不仅大大缓解了人地矛盾,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对我镇这种传统农业区和欠发达地区来讲,这种离土离乡、向外输出的转移方式,是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现实而便捷的途径。二是离土不离乡,就地安置。相对于向外输出,依靠发展本地经济,扩大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向
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这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式,有效降低外出务工的成本,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我镇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并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而在我镇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20xx年来,我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余人,其中外出务工4800余人,就地安置1200余人,转移人口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60%。20xx年全镇劳务总收入约4000万元,劳务工资性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32%。
一、主要采取措施:
(一)是落实组织,强化领导成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组织机构。由镇人事劳动保障所负责具体办公,做到层层有人抓,块块有人管,事事有人办。各级有关部门按着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落实责任,明确任务我镇制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划和实施方案,使全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既有长远计划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形成了一个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任务明确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大力发展本地经济,不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安置的空间。发展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我镇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辐射带动面,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四)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务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减少。我镇切实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专业技能。20xx年我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期,培训人数1350人,20xx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期,培训人数916人,向海南五指山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组织劳务输出13人,向深圳家政服务公司组织劳务输出24人。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城镇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我镇科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和发展规划,坚持城镇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升级。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性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简化农民进城务工、落户的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
(六)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稳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果。目前,我镇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给进城务工农民以居民待遇,建立健全农民工在子女上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为农民工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劳动力转移的成效对于农民来说,劳动力转移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经济收入的增加,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推动、亲朋好友带动、自己积极出动的共同作用下,外出务工人数迅速增加,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时间明显减少,农村就业状况有所改善。(一)从内部结构看:20xx年我镇农民在本乡以外地域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0,比20xx年的71上升了9个百分点,我镇外出劳动力总人数由20xx年5450余人增加到20xx年的6000余人,增加了550余人,20xx年我镇有65的农民家庭有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比20xx年增加了10个百分点。
(二)从收入效果看:20xx年我镇农民劳务收入人均约660元,比上年的600元增加60元,增长9;农民劳务纯收入占总纯收入的32。
第6篇:乡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情况汇报
乡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情况汇报
乡镇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情况汇报2022-02-06 12:27:0
5 ××镇地处思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有总面积平方公里,农村有平方公里;有总耕地面积亩,其中田亩,土亩城区总面积为平方公里;××年末有总户数户,人,其中农业人口人,属典型的人多地少乡镇,××年经普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人。
近年来,我镇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坚持以“政府引导、培训基地市化运作、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劳务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为目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主要采取两种方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离土离乡,向外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输出不仅大大缓解-,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了人地矛盾,为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对我镇这种传统农业区和欠发达地区来讲,这种离土离乡、向外输出的转移方式,是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现实而便捷的途径。二是离土不离乡,就地安置。相对于向外输出,依靠发展本地经济,扩大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这种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式,有效降低外出务工的成本,减少大规模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问题,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我镇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并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从而在我镇形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年来,我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余人,其中外出务工余人,就地安置余人,转移人口占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的%。××年全镇劳务总收入约万元,劳务工资性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
一、主要采取措施: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一)是落实组织,强化领导
成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组织机构。由镇人事劳动保障所负责具体办公,做到层层有人抓,块块有人管,事事有人办。各级有关部门按着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落实责任,明确任务
我镇制定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划和实施方案,使全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既有长远计划性,又有现实可操作性,形成了一个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任务明确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转载自网
(三)大力发展本地经济,不断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安置的空间。发展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我镇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农-,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大辐射带动面,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本文转载自网
(四)突出抓好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务需求已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对素质低、技能差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减少。我镇切实加强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使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专业技能。××年我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期,培训人数人,××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期培训人数人,向海南五指山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组织劳务输出人,向深圳家政服务公司组织劳务输出人。
(五)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城镇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过程。我镇科学编制城镇体系规划和发展规划,坚持城镇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全面升级。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限制性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简化农民进城务工、落户的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
(六)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可以降低农民进城务工的成本,稳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果。目前,我镇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给进城务工农民以居民待遇,建立健全农民工在子女上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机制,为农民工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劳动力转移的成效
对于农民来说,劳动力转移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经济收入的增加,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推动、亲朋好友带动、自己积极出动的共同作用下,外出务工人数迅速增加,剩余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时间明显减少,农村就业状况有所改善。本文转载自网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一从内部结构看:××年我镇农民在本乡以外地域就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比××年的上升了个百分点,我镇外出劳动力总人数由××年余人增加到××年的余人,增加了余人,××年我镇有的农民家庭有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比××年增加了个百分点。
(二)从收入效果看:××年我镇农民劳务收入人均约元,比上年的元增加元,增长;农民劳务纯收入占总纯收入的。也就是说每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就有元来自在外务工。劳动力转移的成效已经凸显。
(三)从社会效果看:⒈发展了效益农业。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转移后的农户又将田、山转承包,推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也促进了经济林的联包开发运作,出现了一些效益农业大户。⒉加快了城镇化进程。许多农民在城务工,部分农民在镇上或城里购买或租赁住房,在城镇里生活,而且他们的示范作用又吸引更多的农民-,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进城务工。这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推进城乡统筹也是实实在在的。⒊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农民从田头走向工厂,从农村走向城镇,从依赖土地走向自主选择就业,进一步开阔了视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最主要途径。
-,管理类,工作总结类,工作计划类文档,下载--
转移就业工作计划
转移就业脱贫工作汇报(共10篇)
转移就业脱贫自查报告
县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汇报(共7篇)
人社局转移就业脱贫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