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扎染(共8篇)

第1篇:蜡染、扎染调研报告

       有关蜡染、扎染的调研报告

       一: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 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苗族蜡染

       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_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组成一种理想化的完形关系。

       苗族蜡染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已由原有功利内容的意念标记转化为用做欣赏的审美形式,人们在对这蓝白相间的幽远、神秘象征符号的联想与品评中,重新领悟并充实了它的内容。

       综上所述,苗族蜡染在新时代的发展虽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但同样也存在着机遇。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侵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蜡染之乡是中国贵州安顺。安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境内有黄果树瀑布、龙宫、屯堡文化(天龙镇、云峰八寨等)、天星桥、花江大峡谷等众多著名景点。安顺有“滇之喉、黔之腹,粤蜀之唇齿”的赞誉,地理位置重要,交通方便,更是“商业甲于全省”。安顺于199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蜡染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宾客,自此蜡染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安顺有大量的蜡染作坊、工厂,涌现出洪福远等一批知名的蜡染艺人,安顺的蜡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

       蜡染是古老的艺术,又是年轻的艺术,现代的艺术,它概括简练的造型,单纯明朗的色彩,夸张变形的装饰纹祥,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适合现代的审美要求。

       二: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大理扎染

       大理民族扎染采用民间图案,通过对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而且对皮肤有消炎保健作用,克服了现代化学染料有害人体健康的副作用。传统染料以板蓝根、蓝靛为主,与化学染料相比,其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据说,像板蓝根一类的染料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在回归自然、提倡保健的今天,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白族扎染

       扎染布是白族特有的工艺产品,在大理城乡随处可见它的踪影。扎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

       近年来,大理喜洲白族妇女在图案艺术、古代结扎技法和现代印染工艺相结合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发展了彩色扎染这种新的手工印染技术。彩色扎染突破了传统单色扎染色调的局限,强调多色的配合和色彩的统一。利用扎缝时宽、窄、松、紧、疏、密的差异,造成染色的深浅不一,形成不同纹样的艺术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白族地区,一种称为"反朴法仿扎染"的工艺制品正应运而生。反朴法仿扎染是在古代扎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扎染而非扎染,像泼画而非泼画,图案花纹兼有扎染与泼画之风格的新工艺。其特点是在扎染工艺上省去了扎结这一工序,图案花纹色晕层次更为丰富,呈现出错杂融浑、斑斓厚重的色彩效果。彩色扎染和反朴法仿扎染具有同曲异工之妙,能产生朦胧流动的风格和回归自然的美,更好地表现物像,增添艺术魅力。彝族扎染

       巍山彝族扎染采用天然植物染料,发挥传统民间扎花工艺特色,做工精致、当然精美、图案新颖多变,具有古朴、典雅、自然、大方的特点,既有较高明的艺术欣赏价值,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彝族扎染有蓝染、彩染、贴花等系列产品。制成品有台布、壁挂、门帘、衣服、裙、帽、包、地毯及各种面料。用户可根据各种图案花布,用来制作衣裙、围腰、被面、床单、门窗、窗帘、桌椅帽等。用扎染制作的衣裙、床单、门窗、窗帘穿在身上,挂在室内,别一番古朴、典雅的风味。现代扎染

       “现代扎染是针对传统扎染、蜡染和蓝印花布这三种传统染色工艺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防染科学技术和各种特殊工艺手法,创造出区别于传统“三染”、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具有现代审美意义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可产业化的艺术实践活动”。

       通过此次调研,我发现其实扎染与蜡染的染料是可以一样的,但扎染的方法更加生动,面料不是靠蜡来附着,而是依靠绳子来裹扎一部分面料,被扎住的部分不放到染料中,其他部分一样就形成了与染料一致的颜色,捆扎部分也由于液体的浸透形成了颜色的过渡。

       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其他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一直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若是花色呢就是扎染更自然一些。但要是论图案画呢!就应该是蜡染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形象地再现了人物风貌、山水花鸟、耐人鉴赏。更加生动活泼。

第2篇:云南扎染调研报告

       云南扎染调研报告

       篇1:云南考察报告3000字

       在为了更好的增加同学们的阅历,提升在专业创作方面上的水平,学校在此组织本专业几百名学生进行校外实地考察,我们很荣幸的被安排到云南各城镇进行为期一星期的考察,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后,我们便踏上了这次旅程。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56个民族中,在此居住的20多个少数民族,并且云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而形成了以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经济模式。而对于我们日后从事产品包装设计的大三学生而言,这种既有多民族文化特性,又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的旅游城市中产品市场化的包装,更是我们了解的包装设计形式中尤为重要的一种。因此,学校选择了这样风景与人文兼得的云南给我们去考察,使我们在不管是人生阅历还是专业角度上,都有所收获和进步。

       到达云南我们第一个考察的地点就是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区的扎染基 地,白族扎染是采用民间图案,通过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进行艺术加工得到的,其中在使用颜料上大多采用对人有益的植物颜料,因此独具特色。

       扎染的工艺流程:设计 上稿 扎缝 浸染 拆线 漂洗等工序,在细心的观察后,我发现扎染的某一个制造工业和在学校里学的丝网印刷有几份相像。

       据询问当地人了解,扎染工艺的成品最初只有蓝底百花,但后来经过发展形成各种色彩和纹样,形式也有多种,比如;装饰画 民族包 各种小饰品等。

       在欣赏过白族人民的手工艺术品后,我们来到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严家大院和洱海。严氏大院是一座有多院套连起来的深宅大院,走进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是“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有照壁字画,花木摇曳,令人满目生辉。进了过厅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达,仿若迷宫。曲径通幽之后是别有洞天的又一个“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最深的后院则悄然伫立着一栋西式风格的别墅洋房,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内设地下室、阳台、走廊、落地玻璃窗,四周花木盆景,环境幽雅别致。虽经岁月的洗涤,红色的朱漆门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围栏仍不失其当年的风华。

       参观完严家大院后,我们来到洱海。赶着日暮降临前,我们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洱海,在那里,空气清新,四周宁静,像是突然间逃出了都市的喧闹,洱海为什么美?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洱海共有3岛、4洲、5湖、9曲。洱海属断层陷落湖泊,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洱海位于大理市境内,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白族先民称之为“金月亮”,是一个风光秀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等,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显著的综合功能,厚重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大理政治、经济、文化的摇篮,也是自治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大自然的塑造下,远处的高山作为屏障,隔开了闹市,断开了不和谐的一切,加之蓝天白云,清澈的海水,还有附着绿茵的石头树木,这些元素在大自然的手下,有机的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使它如画一般美。

       在看了那么多民族民俗和自然风光,我们也要言归正传了,在云南这个一旅游业为主的省份,这里的特点就是多民族文化和特异的气候风景,因此,这里的商业特点当然和其他省份有所不同,在大理古城商业街中,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其中,而我们细心观察和分析得到,这里的商品大多为民族工艺品和云南特产,工艺品有玉器石器做的不同造型的物件,民族传统手工小饰品等,特产类比如出名的鲜花饼.云南小粒咖啡.云南十八怪等食品,在包装上,以上列举的商品都为迎合云南这种旅游城市的称号而设计着。

       这些艺术装饰品体现出了这里人民的创意和精巧的雕刻技术,透过这些作品,让我们了解了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同时它在设计中多采用传统民族纹样,这更好的适应了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提,并且也很具有民族独特性,从而促进消费者购买。这些装饰品除本身有很强的艺术感外,其陈列和摆放也很具有创意。

       在特产包装上,利用其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也独具内涵,既满足了包装的基础功能外,同时运用民族性色彩拼接和文化特点,达到了在设计上吸引消费者,从而促进消费,也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在这些包装里,我还是觉得云南小粒咖啡的包装更具有独特美,在小粒咖啡中,有机的与民族传统艺术品相结合,并且通过色彩和纹样的修饰,使产品提高一个级别,而且吗,在造型上也有与同类产品不同的独特性,有的还采用民间扎染的工艺品包装,使其具有包装的再利用,因此通过不同的造型 独特的民族韵味来塑造小粒咖啡这个特产级产品。

       在了解了云南特有的风景和人文传统后,我们来到了瑞丽,瑞丽市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陆路距州府芒市99公里,是起于上海的320国道的终点,是昆瑞公路与史迪威公路的交汇处。其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依。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坝子上,分布着中缅两 国的五座城市,即中国的瑞丽、畹町和缅甸的木姐、南坎、九谷。其“一院两国、一井两国、一街两国、一桥两国”的独特景观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奇观。这个国界之城自然也有她独特的地方,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各地区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瑞丽不光是本国的文化,同样也融合着别国的文化,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看见中国的发展情况,也可以看到其自然原生态。

       当然,在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里,也有其特别的地方,在这里的商品包装也和那些旅游景点里的有所不同,究其位置,瑞丽位于中缅边境,这里的文化也自然而然的受外国的影响,而且云南地处高原,丛山比较多,因此,在这里国外产品相对多一些,比如位于国境旁的免税店,里面的商品大多进口,其产品包装也自然有国外的特色,而且价格相对比较高,大部分包装上看,无论是图案还是文字都偏靠近现代包装,特别烟酒和高档化妆品包装,大多在板式上结构简单,在产品造型上做精心的雕琢,并采用的包装材质也相对比较昂贵,从而产品的消费对象我们也可以分析出来了,这与之前在大理古城等一些列地方的有很大差异。

       在现代与传统的价值对比下,前者由于价格高,后者比较平价,因此两种消费产品的销售对象就有所差异,从而也决定了在设计上走什么样设计风格,但是不管是现代还是传统,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促进销售,因此我们也了解了,在做一种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如果想做好聚一定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要了解产品本身的功能 特性 什么材质,并且还要进一步的了解它的市场,有什么样的消费对象等等。

       在进一步的延伸了专业上的知识后,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风景区——土林。一踏进土林,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就仿佛使人进入另一个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锥似剑,直指蓝天;有的像威严武士,整装待发;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视远方;有的土柱顶上杂草丛生,间或长有野花;有的砂石垒垒,裸露身躯??当然,各种形态的土柱是混杂分布的,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 多彩,变化层出不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但只要走进土林,你就会发现这些土林多由沙粒、粘土组成。据科学工作者考察,其中还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如巨大的栎属性硅化木、剑齿象、中国犀、剑齿虎等等。它们是距今两百万年前早第四纪积淀下来的,砂子和粘土中含有少量钙质胶结物,间或夹杂一些铁质结合体。由于这些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延裂缝冲刷、流动,久而久之,裂缝逐渐加深、扩宽、延长,土柱逐渐显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杂有的石英、玛瑙等,显露出来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出奇异的光彩。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经历千百万年的时间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态,一种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是在千差万别的地形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力和水动力等综合因素形成的。大自然真是一个出色的绘画家,170年前元谋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骸骨,而不知何时,苍天造化在这里留下了鬼斧神工的土林,这里的风景壮丽而又庄严,它在向世人展现美的同时,也反映了古地理的变迁所留下的岁月篇章。

       这次考察也到此接近了尾声,在这次考察中,我们不仅领教了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同时也领悟到了其市场包装上面的知识,了解了在学校时没有了解到的专业知识,并且也提升了专业素养,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后工作中,这些只是都会成为每个人创作思想中的储备力量,从而达到理想的高度。

       篇2:云南考察报告模板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动画设计(本科)1202 班

       云南地区专业考察

       本土元素在动画制作中的运用

       姓 名: 时 间: 指导教师: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本土元素在动画制作中的运用

       姓名:金子杰 班级:动画1202学号:142150206考核成绩:

       摘要:少数名族的名族风情、宗教信仰、建筑装饰、以及地域特点,少数名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布置,本土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了解异域文化及中国传统精髓。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特点、民俗

       目 录

       引 言????????????????????????????(4)

       一、动画片中的中国云南传统元素构成?????????????(4)

       (一)云南传统思想化?????????????????????(4)(二)云南传统艺术风格????????????????????(5)(三)云南传统民族乐?????????????????????(7)二、中国云南传统元素在动画影片中的具体运用????????(7)

       (一)故事材?????????????????????????(7)(二)艺术格?????????????????????????(8)(三)民族乐?????????????????????????(9)(四)物件细节????????????????????????(9)三、创造有“云南特色”的动画是中国动画发展的突破??(9)

       四、结语??????????????????????????(10)参考文献??????????????????????????(10)

       致谢????????????????????????????(11)引言

       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融合着一个民族传统的审美与智慧。少数名族的名族风情、宗教信仰、建筑装饰、以及地域特点,少数名族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布置,本土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运用是中国动画创作者应该对现在动画的突破。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滋润之下,设计出有特色、有内涵的现代感、艺术性强的动画作品。

       本土元素在动画制作中的运用

       我国的动漫发展历史源远流长,1926年万氏兄弟创作的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首页。他们可谓是中国动画片的鼻祖。我国的动画是建立在我国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上的,不论是故事还是造型都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生动而绚丽,悠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题材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

       一、动画片中的中国传统元素构成中国的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沉淀,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也始终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不论是故事内容还是绘画风格,中国传统文化对动画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动画风格众彩纷呈,从动画产生之初,就蕴含着特有的民族风格特征,例如水墨国画、皮影、剪纸、京戏、瓷器青铜器、敦煌壁画、太极八卦等等,其绚丽多姿的形式和表现内容为中国动画乃至世界动画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

       说起云南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大多数人都认同云南民族崇尚传统,民族认同感很强,集体无意识的传承使很多民间手工艺品,时至今日还保持着很多原?始风貌,延续着千百年手工艺品制作和手工技艺传承的古老方式,顽强地保留着云南独有的地域性特征,“活化石”般地展示了一部手工艺的萌芽发展史。至今,仍然有很多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师傅,孤独而荣耀地支撑着那曾经?辉煌灿烂的历史。瓦猫是精神家园的守护神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时间的沉淀,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积累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如:新石器时代质朴厚重的彩陶、商周时代神秘雄浑的青铜器纹饰、战国时期灵巧多变的器皿,以及意境深远的国画笔墨、复杂多变的装饰图案、造型生动的民间剪纸、色彩绚烂的木版年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或简约或精致,或恢弘或灵巧,或粗放或工整,或质朴或奢华,或娟秀或热烈等多种手法。许多传统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科技和工艺的不断进步,经久不衰,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传统元素。这些传统元素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

       (一)云南传统思想化

       中国古老的历史文明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儒家、道家等多家学派思想的浸淫,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被誉为少数民族之乡。有26个世居民族,由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创造了多姿多彩、博大精深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民族、各地区的具体条件不同,所以,文化的发生或早或迟,发展或快或慢,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缺。但都独立创造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特色文化,并归属于中华大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云南传统艺术风格 1、魅力独特的建水紫陶

       周杰伦在歌里唱:“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听着歌曲,我脑中闪现出建水紫陶的雅致身影。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的碗窑村是个窑火烧出来的村落。没人知道这

       篇3:云南的考察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实习日期:时 间:

       指导老师:

       学 生:

       学 号: 地 点:

       考察内容: 一. 昆明四季如春是昆明最大的特色。少有的气候特征使得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是著

       名的“春城”、“花城”。(关于昆明的美景)

       滇池

       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其北端紧邻昆明市大观公园,南端至晋宁县内,距市区

       5km,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胜地。滇池形似弦月,南北长39km,东西宽13.5km,平均宽度约8km。湖岸线长约200km;湖面面积300k㎡,居云南省首位,湖水最大深度8m,平均深度5m,蓄水量15.7亿,素称“五百里滇池”。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大观楼

       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km。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

       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园

       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由清代名士孙髯翁

       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翠湖

       翠湖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占地面积352亩。湖东北有“九泉所出,汇而成池”,故又

       名“九龙池”。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内多种荷花,藕花飘香,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有亭、台、回廊、曲桥等建筑,其建筑精致玲

       珑,亭阁均有匾对,歌咏园中的景观。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汇处,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

       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北与纪念赛滇池的“忠爱坊”相配,合称“品字

       三坊”,成为昆明闹市胜景;南与建于南诏的东西寺塔相映,显示了昆明古老的文明。东坊临

       金马山而名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二. 丽江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城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建筑,其深厚文化底蕴也同样影响到了它的建筑特点,受汉族影响,其建筑特点既有本民族气息,又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的民居类

       型为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代表性建筑有木府,五凤楼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等。

       一、古街 古街是古城建筑的特色之一,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

       益彰。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

       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

       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

       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

       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

       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众多古桥交织错落,构成了复杂的交通网络。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

       354座桥梁。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

       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

       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三、代表性建筑 古城中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建筑,例如木府、福国寺五凤楼和束河民居建筑群等。木府

       原系丽江世袭土司木氏衙署,“略备于元,盛于明”。修复重建的木府占地46亩,坐西向东,沿中轴线依地势建有忠义坊、义门、前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配殿、阁楼、戏台、过街楼、家院、走廊、宫驿等15幢,大大小小计162间。(纳西族披星戴月)

       纳西族是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披星戴月”衣是纳西族妇女勤劳善

       良美好品质的象征。

       纳西族女子上身着长过膝盖的大褂,宽腰大袖,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背披披肓。

       这种披肩是用羊皮去毛、洗净、硝白,而后缝制而成的,然后在披肩上绣上两条白布带,劳

       动时就将披肩的布带拉到胸前十字交叉系紧,看上去犹如七颗闪亮的星星围着一轮明月,人

       们把这种着装称为“披星戴月”。纳西族服饰的文化功能 : 1、满足生存需要的保护性功能 2、顺应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功能 3、确定社会角色的区别性功能

       4、恪守礼仪伦常的规范性功能(紧紧围绕人生四大礼仪(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丧礼)及其他伦理纲常规范的服饰

       制度,既是传统礼仪的一种物化形式,也是俗尚伦常特殊的外化标签。)5、美化身体生活的保护性功能

       三. 大理 云南——大理白族民居(照壁)白族人家建房时,首先在朝东建一堵墙壁,让早晨的阳光最先照耀在这堵墙壁上,给全

       家带来幸福与吉祥,于是人们将这堵墙称为“照壁”,也称为“风水壁”。照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因此,照壁在白族民居中具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

       以古城和喜洲为代表的典型的白族民居,吸收了中原汉式民居以庭院为中心的组合方式,结合本地区气候、本民族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创造了“三坊一照篇2:云南考察报告3000 字

       在为了更好的增加同学们的阅历,提升在专业创作方面上的水平,学校在此组织本专业

       几百名学生进行校外实地考察,我们很荣幸的被安排到云南各城镇进行为期一星期的考察,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后,我们便踏上了这次旅程。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56个民族中,在此居住的20多个少数民族,并且云南以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而形成了以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经济模式。而对于我们日后从事产品包装设计的大三学生而言,这种既有多民族文化特性,又有得天独厚的地理

       气候优势的旅游城市中产品市场化的包装,更是我们了解的包装设计形式中尤为重要的一种。

       因此,学校选择了这样风景与人文兼得的云南给我们去考察,使我们在不管是人生阅历还是

       专业角度上,都有所收获和进步。

       到达云南我们第一个考察的地点就是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区的扎染基 地,白族扎染是采用

       民间图案,通过传统的扎染工艺进一步渲染和进行艺术加工得到的,其中在使用颜料上大多

       采用对人有益的植物颜料,因此独具特色。扎染的工艺流程:设计 上稿 扎缝 浸染 拆线 漂洗等工序,在细心的观察后,我发现扎

       染的某一个制造工业和在学校里学的丝网印刷有几份相像。据询问当地人了解,扎染工艺的成品最初只有蓝底百花,但后来经过发展形成各种色彩

       和纹样,形式也有多种,比如;装饰画 民族包 各种小饰品等。在欣赏过白族人民的手工艺术品后,我们来到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严家大院和洱海。

       严氏大院是一座有多院套连起来的深宅大院,走进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是“三坊一照

       壁”的院落,有照壁字画,花木摇曳,令人满目生辉。进了过厅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达,仿若迷宫。曲径通幽之后是别有洞天的又一个“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最深的后院则悄然伫立着一栋西式风格的别墅洋房,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内设地

       下室、阳台、走廊、落地玻璃窗,四周花木盆景,环境幽雅别致。虽经岁月的洗涤,红色的朱漆门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围栏仍不失其当年的风华。参观完严家大院后,我们来到洱海。赶着日暮降临前,我们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洱海,在那里,空气清新,四周宁静,像是突然间逃出了都市的喧闹,洱海为什么美?从空中往下看,洱海宛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洱海共有3岛、4洲、5湖、9曲。

       洱海属断层陷落湖泊,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洱海位于大理

       市境内,是白族人民的“母亲湖”,白族先民称之为“金月亮”,是一个风光秀媚的高原淡水

       湖泊,在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等,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显著的综合功能,厚重的历史文化,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大理政治、经济、文化的摇篮,也

       是自治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大自然的塑造下,远处的高山作为屏障,隔开了闹市,断开了不和谐的一切,加之蓝天白云,清澈的海水,还有附着绿茵的石头树木,这些元素在大自然的手下,有机的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使它如画一般美。在看了那么多民族民俗和自然风光,我们也要言归正传了,在云南这个一旅游业为主的省份,这里的特点就是多民族文化和特异的气候风景,因此,这里的商业特点当然和其他省

       份有所不同,在大理古城商业街中,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其中,而我们细心观察和分析

       得到,这里的商品大多为民族工艺品和云南特产,工艺品有玉器石器做的不同造型的物件,民族传统手工小饰品等,特产类比如出名的鲜花饼.云南小粒咖啡.云南十八怪等食品,在包

       装上,以上列举的商品都为迎合云南这种旅游城市的称号而设计着。这些艺术装饰品体现出了这里人民的创意和精巧的雕刻技术,透过这些作品,让我们了

       解了民族文化和传统艺术,同时它在设计中多采用传统民族纹样,这更好的适应了旅游产业

       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提,并且也很具有民族独特性,从而促进消费者购买。这些装饰品除本身

       有很强的艺术感外,其陈列和摆放也很具有创意。在特产包装上,利用其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包装设计也独具内涵,既满足了包装的基础功能外,同时运用民族性色彩拼接和文化特点,达到了在设计上吸引消费者,从而促进

       消费,也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在这些包装里,我还是觉得云南小粒咖啡的包装更具有独特美,在小粒咖啡中,有机的与民族传统艺术品相结合,并且通过色彩和纹样的修饰,使产品提高

       一个级别,而且吗,在造型上也有与同类产品不同的独特性,有的还采用民间扎染的工艺品

       包装,使其具有包装的再利用,因此通过不同的造型 独特的民族韵味来塑造小粒咖啡这个特

       产级产品。

       在了解了云南特有的风景和人文传统后,我们来到了瑞丽,瑞丽市隶属于德宏傣族景颇

       族自治州。陆路距州府芒市99公里,是起于上海的320国道的终点,是昆瑞公路与史迪威公

       路的交汇处。其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山水相连、村寨相依。在这个美丽富饶的坝子

       上,分布着中缅两 国的五座城市,即中国的瑞丽、畹町和缅甸的木姐、南坎、九谷。其“一院两国、一井

       两国、一街两国、一桥两国”的独特景观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奇观。这个国界之城自然也有

       她独特的地方,在现今的社会发展中,各地区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瑞丽不光是本

       国的文化,同样也融合着别国的文化,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看见中国的发展情况,也可以看

       到其自然原生态。

       当然,在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里,也有其特别的地方,在这里的商品包装也和那些旅游

       景点里的有所不同,究其位置,瑞丽位于中缅边境,这里的文化也自然而然的受外国的影响,而且云南地处高原,丛山比较多,因此,在这里国外产品相对多一些,比如位于国境旁的免

       税店,里面的商品大多进口,其产品包装也自然有国外的特色,而且价格相对比较高,大部

       分包装上看,无论是图案还是文字都偏靠近现代包装,特别烟酒和高档化妆品包装,大多在 板式上结构简单,在产品造型上做精心的雕琢,并采用的包装材质也相对比较昂贵,从而产

       品的消费对象我们也可以分析出来了,这与之前在大理古城等一些列地方的有很大差异。在现代与传统的价值对比下,前者由于价格高,后者比较平价,因此两种消费产品的销

       售对象就有所差异,从而也决定了在设计上走什么样设计 风格,但是不管是现代还是传统,我们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促进销售,因此我们也了解了,在做一种产品的包装设计

       中,如果想做好聚一定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要了解产品本身的功能 特性 什么材质,并且

       还要进一步的了解它的市场,有什么样的消费对象等等。在进一步的延伸了专业上的知识后,我们来到了最后一个风景区——土林。一踏进土林,那千姿百态的造型,就仿佛使人进入另一个新奇的天地。有的土柱如锥似剑,直指蓝天;有的像威严武士,整装待发;有的如亭亭少女,凝视远方;有的土柱顶上杂草丛生,间或长有

       野花;有的砂石垒垒,裸露身躯??当然,各种形态的土柱是混杂分布的,这就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 多彩,变化层出不穷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但只要走进土林,你就会发现这些土林

       多由沙粒、粘土组成。据科学工作者考察,其中还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如巨大的栎属性硅

       化木、剑齿象、中国犀、剑齿虎等等。它们是距今两百万年前早第四纪积淀下来的,砂子和

       粘土中含有少量钙质胶结物,间或夹杂一些铁质结合体。由于这些土壤在漫长的岁月中,不

       断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致使地面龟裂;加之雨水延裂缝冲刷、流动,久而久之,裂缝

       逐渐加深、扩宽、延长,土柱逐渐显露、增高,因而形成土林。土柱身上杂有的石英、玛瑙

       等,显露出来后,在太阳的照射下,放出奇异的光彩。土林是在自然界的外力(主要是水流)的作用下,经历千百万年的时

       间而形成的。土林是了流失地貌特殊形态,一种奇异的自然地理现象,是在千差万别的地形

       结构,组成物质,构造运动,水文气候,土壤团力和水动力等综合因素形成的。大自然真是

       一个出色的绘画家,170年前元谋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骸骨,而不知何时,苍天造化在这

       里留下了鬼斧神工的土林,这里的风景壮丽而又庄严,它在向世人展现美的同时,也反映了 古地理的变迁所留下的岁月篇章。这次考察也到此接近了尾声,在这次考察中,我们不仅领教了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风景,同时也领悟到了其市场包装上面的知识,了解了在学校时没有了解到的专业知识,并且也提

       升了专业素养,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后工作中,这些只是都会成为每个人创作思想中的储备力

       量,从而达到理想的高度。篇3:云南艺术考察总结报告云南考查报告 涉外经济学院

       艺术学部

       工业设计 0805班

       刘欢欢 云南考察报告 期盼了已久的的艺术考察终于在兴奋与欢乐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次艺

       术考察,我们去了美丽的云南,主要游览了香格里拉、丽江、大理、昆明四个城市。神奇、富饶、美丽的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东西横跨864.9公里,南北纵长990公

       里。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万人。东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东

       北面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紧靠西藏自治区;西面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

       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达4061公里,是全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我考察的主要对象是: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少数民

       族的文化底蕴与文化内涵,古城的建筑风格及合理的布置,艺术设计风格在现实生活中的实

       际运用等。考察第一站——大理古城

       经过一上午的奔波,我们首先从落脚点—昆 明乘大巴直奔了大理,大理城我们主要游览了大 理的古城。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 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 的城市格局。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恢复 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 砌的,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 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 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

       沫若书法而成。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

       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

       “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

       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

       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考察第二站——神奇的香格里拉大草原当我们来到神奇的香格里拉,面对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屹立在峻拔的高山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没有引人注目的高楼大厦,没有豪华的飞驰中的汽车,当我们走进藏民家中,我们发现这里没有令人骄傲的现代化的家用电器,没有高档的房墙装饰,一切都是那么的纯朴、单纯、原始,也觉得这里的一切让人回归自然、令人向往。香格里拉所居住的大多数为藏族人民,大家都知道藏族人非常好客,他们的好客不仅体

       现在偏僻的山村,而且在旅游景区也没有现实化,这就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与道德,如果

       中华人民都能像我们的藏族同胞一样,那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便指日可待了。由于香格里拉地势较高,处于云贵高原的颠峰,藏民长期在强烈的紫外线的照射与干酷的冷风的摧残下显得那么黝黑、苍老。特别是那边的小孩子,幼嫩的脸上的裂痕像似被刀划

       过的痕迹,看了让人心酸。在香格里拉,我们主要游览了著名的景观虎跳峡、藏民家访、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虎

       跳峡分上虎跳、中虎跳及下虎跳。虎跳峡全长20公里,落差213米,共有险滩18处。江面

       最窄处仅30余米。峡口海拔1800米,海拔高差3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我们到

       达的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其江心雄踞一块巨石,横卧中流,如一道跌瀑高坎陡立眼

       前,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传说曾有一猛虎借江心这块巨石,从玉龙雪山一侧,一跃

第3篇:扎染

       《扎染》说课稿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班级:09服z 学号:09222121 姓名:王雅慧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扎染艺术设计课程》第一章的内容《单色扎染创作练习》。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传统的、富有个性的创意工艺品。扎染工艺以其质朴清新、独特的色韵、变幻莫测的神秘感,以及不可完全复制的特点吸引着现代人,古老的扎染工艺重新焕发出永恒的青春。《扎染》共分为5章12节课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学习最基础的单色扎染。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由于学生对扎染了解不多,而劳动技能必须经过亲手实践才能获得直接体验,同时考虑扎染图案的变化首先取决于折叠方法的多样化和扎染完美结合,二者只有完美结合才能达到作品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所以把单色扎染制作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为突出重点,把时间留给学生,我将教师准备的范例一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操作训练时将连续的操作过程分解成几个关键的技术点,利用制作的课件进行示范,让学生在模仿中寻找变化。通过欣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创新,使学生掌握扎染的折叠方法和捆绑过程。

       难点:由于学生是初次扎染操作,心中没数,常常会出现在绑扎棉布时线绳不够紧的情况,从而导致作品图案不能充分表现。因此我以“线绳扎法”作为本课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教师示范时应特别强调捆绑至什么程度为宜,并要求每位学生绑完每一结都要检查。同时操作过程中加强巡视,做到预防检查工作。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而且乐于动手、动脑、敢于尝试,这就决定了扎染课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重在技能掌握。课中涉及的历史渊源只做简单介绍。

       三、目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且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为此,结合本节教材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了解扎染在我国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2.知识目标:熟悉扎染的过程,掌握单色扎染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一)设计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劳技课是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提高技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也是学生体验创造乐趣,锻炼实践能力,追逐快乐童年的美好乐园。在劳技教育中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可以给孩子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天地。

       (二)教法选择

       劳技课不同于一般的文化课,它既有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情境引导法

       首先,利用课件导入,让学生直观了解扎染含义及起源(源于少数民族地区)。

       然后,在出示板书时利用扎染技法制作的扎染字样及单色扎染字样把学生带入扎染氛围中。

       2.演示教学

       首先,直观欣赏其他班学生作品,消除学生畏难心理,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明白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能行。

       然后,让学生实际尝试扎染制作。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规范操作的全部技能,有效的途径是结合课件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在教师操作时不断启发创新思维,让他们在制作时有的放矢,由心中无数逐渐向胸有成竹过渡。

       3.分析

       劳技课不仅让学生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还要通过探究分析,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创造的源泉和灵感来自实践,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对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设计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三)学法选择

       1.探究式学习

       在教学中我只点到为止,没有一一列举如何操作,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考空间,尽力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力求根据初三学生的年龄特点启发引导他们发散性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避免因过于强调知识的统一性和结论的一致性而禁锢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采用变通、变换、重组等迁移方法进行创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由于是首次制作,同时扎染作品又具有变幻莫测的特点,学生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尝试、探究,当制作效果显现时可总结尝试经验和

       心得。

       2.合作式学习

       合作精神的培养是劳技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在操作中相互协作配合、相互检查、纠错,以快带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激趣导入

       本节课采用情境创设法导入,首先用两幅充满浓郁特色的少数民族扎染课件导出题目“扎染——单色扎染”,让学生感受扎染的魅力。

       (二)先知后行

       1.基础知识

       (1)作品展示:使学生了解扎染原来是一种可以把一块普通棉布变成富有变化的、绚丽多彩的布的技术。

       (2)教具展示:通过欣赏让学生明白扎染布的多种用途,它可在许多场合点缀我们的生活。同时提供一个二次创作的启发,为学生由陌生逐渐萌发创作思考提供参考空间。

       2.基本操作技能训练

       本节课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操作练习,以掌握扎染过程。我将整个操作过程分成折叠——捆绑——煮染——漂洗——剪开——晾干几个操作程序,用图例(板书)和课件加以强化。对于折叠和捆绑较难的操作环节,则利用示范——模仿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逐步掌握操作技能。在组织形式上把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操作时每小组围坐,组内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纠错,能力强的学生帮助能力弱的学生,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3.板书设计

       通过直观的板书形式让学生从一开始就了解扎染程序及效果,并为二次创作埋下伏笔。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围绕扎染。为改变以往板书是教师的专利的情况,为体现学生主体性,我在设计板书时给学生留有一片空间,两大块板书整体分成教师和学生两部分。

       (三)评价总结

       学习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本节课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在内容上既注重学生的操作结果评价,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获得、良好态度和创造性思维显现。在评价主体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相结合。评价时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四)拓展迁移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不仅要关注怎么做,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迁移,举一反三。因此,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学习套色扎染和缝扎等相关知识并展示作品,激发学生更大的创作欲望。

第4篇:扎染教案

       《扎染》 教案

       师大附中 马丽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与比较,了解扎染工艺的制作过程及方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和理解扎染工艺的美感、功用及人文价值;

       2、能力目标:汲取扎染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巧用身边易于寻找的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民间扎染工艺方法,仿民间艺术制作一块方巾。

       3、情感目标:着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对民间传统工艺的热爱。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材料的特性,紧紧围绕“扎”字有序地进行设计制作活动,体验扎染过程中色彩的肌理和色晕所带来的自然朦胧的美。即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运用布料、和绳线等媒材进行实践操作,并按自己的审美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难点:染出美丽纹样的关键——扎

       三、教具:多媒体,实物展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件,大家看这两块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教师出示几块扎染布,请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扎染布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将图案染上去的吗?

       (二)新课讲授:

       1、这种技法有着悠久历史,现在以我们周城白族最为著名,虽然我们没有条件亲身去那里感受这种传统工艺的技法,但老师给同学们找到了相关的视频,我们先来通过视频,初步去感受这种传统工艺所带来的艺术魅力。(通过视频内容提高学生习兴趣,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给生活带来的美好感受)

       2.通过这段视频,大家因该已经知道,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这种民间传统工艺技法叫---扎染

       并引出课题“扎染”

       思考什么是扎染?课件出示扎染的定义。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

       (由定义中了解扎染的工具材料、方法步骤。并使学生明确,扎是为了“防染”,扎法不同染后的效果也不同。)

       2、历史发展: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起源于黄河流域。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

       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是出于新疆地区公元408年东晋时期。目前,在我国以白族扎染最为著名扎染是最原始、最朴素的手工艺术,它的扎结方法很多,效果也很多样,不到最后工序不知道它的真面目,致使扎染手工艺被倍受关注。

       3、课件:图片展示扎染工艺在生活中的应用:

       扎染工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在简单质朴的造型中增添了很多时尚元素,比如,扎染在服装、装饰品、生活用品中的运用。

       4、那么,手工扎染的蕴含着怎样的工艺特点呢:

       我们从两方面来了解:(使学生在这个环节中了解到扎染对材料的要求是什么)(1)扎染的面料(2)扎染的染料。5扎染制作流程

       出示课件,展示基本制作过程

       6、扎法

       (1)捆扎:先捆后扎,注意扎捆时松紧的把握。

       (2)包扎:教师先做演示 提出问题包在里面的材料还可以用哪些材料代替。

       (3)夹扎:布的折叠方法决定最后所产生的效果(4)缝扎:向学生做简单介绍。

       (教师采用提问、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并总结出扎捆的松紧程度决定最后的染色效果)

       (三)学生尝试——扎染方巾

       1、教师讲授扎染方巾的一般方法

       如对称图案,可以先将布折叠后再用各种方法扎结。

       2、4位学生为一组合作完成一块扎染方巾,要求选用两种以上的扎法。

       3、学生扎结,教师巡回指导。

       4、扎好作品放到染料中浸染,展示效果。

       5、作品展评

       (四)小结

       扎染是一种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在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间曾一度衰弱,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对扎染只是有了一些了解,如果同学们感兴趣,可以在课余多作尝试,相信你会一次比一次扎的好,因此你也会和我一样爱上扎染。

       板书设计:

       扎染

       一、定义:先扎后染

       二、历史发展:黄河流域——新疆 公元408年东晋

       三、引用广泛

       四、工艺特点:面料-棉 染料—天然 化学

       五、扎染制作流程:扎-染-去浮色-拆线-整理

       六、扎法:捆扎 包扎 夹扎 缝扎

       个人简历

       姓名:马丽娜 年龄:27 毕业院校:新疆师范大学 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单位:新疆师大附中 工作时间:2022年8月 承担职务:美术教师 教龄:4年

       个人获奖情况:

       1.2022年自治区美术教师课件大赛 一等奖

       2.2022年自治区美术论文比赛《地方资源利用与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一等奖

       3.2022年自治区美术论文比赛《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 一等奖 4.2022年乌鲁木齐第20届中学生现场绘画大赛 优秀辅导员

第5篇:扎染教案

       —扎染

       滕州市第二中学 石岩

       课业类型: 高中美术鉴赏工艺模块 课时安排: 1课时 授课教师: 石岩

       【教材分析】

       扎染是我国传统印染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据历史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时至今日,在云南的大理,湖南的凤凰,四川的自贡等地都大量制作、使用或出售扎染艺术品。通过学习手工扎染,也可使学生认识到扎染艺术是世界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保护人类艺术遗产和古老手工艺术、继承和发展世界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手工扎染的含义、艺术特征和基本扎结技法、染色技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体会扎染的基本技法,同时又能巧妙的和文化衫的设计相融合,从而锻炼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手工扎染,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艺术,正确认识它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手工扎染的基本扎结技法、染色技法。【教学难点】

       在体会“扎”、“染”基本技法的同时,和文化衫相结合,印染出具有设计感的作品。【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棉布、线、染料、剪刀、染锅、搅拌棒、手套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魔术:现场制作一件扎染文化衫

       (二)导入课题:《七彩霓裳 斑斓水色——扎染》

       二、扎染简介

       (一)定义: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二)原理:织物在染色时部分扎结起来使之不能着色

       (三)历史:秦汉开始流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直沿用

       三、扎染制作流程

       (一)工具:染织物 、针和线、染料、染锅、搅拌棍、胶手套、剪刀等。

       (二)制作过程:

       1、构思,用铅笔简单勾勒草图。

       欣赏作品:传统扎染和现代扎染在纹样、颜色上有什么差异? 扎染纹样可概括为三大类:(1)具象纹样:动物、人物等

       (2)几何纹样:散点、圆形、菱形、环形等(3)异形纹样:不规则花纹、波浪纹等

       2、按照构思把棉布捆扎起来,注意捆紧。 自主探究技法:

       考考你:展示一组图片,老师现场做几种扎结方法,学生选出相对应的图案

       连一连:展示两组图片,学生连接相对应的扎结方法与图案。

       基本扎结技法:

       捆:(1)捆扎法(2)折叠扎法(3)打结扎法

       (4)任意皱折法(5)包豆子花(6)卷扎法 缝:平针缝绞法

       夹: 夹扎法

       (3)放入容器中高温染色

       基本染色技法:

       (1)分次扎结染色(2)针管注射染色(4)用清水漂洗浮色(5)把捆绑棉布的线剪断拆除(6)晾干或高温熨干

       四、课堂实践 旧貌换新颜

       要点:(学生制作的过程,随堂播放扎染作品欣赏)

       (一)主题:收集旧的发黄的体恤,使之旧貌换新颜;

       (二)捆扎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三)小组分工协作;

       (四)注意剪子、针管安全和卫生;

       (五)完成后各小组展示设计理念。

       五、学生展示评价

       (一)学生自评互评,谈文化衫设计思路。

       (二)教师点评。

       六、总结、拓展

       (一)扎染的艺术魅力----不可复制的灵动之美;

       (二)世界扎染现状;

       (三)情感升华。

       虽然2022年,扎染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制作这种原始质朴古色古香的工艺的人却越来越少,我们的同学上过这堂课已经领略到了他独特的魅力,我们不得不从内心深处发出这样的呼喊怎样才能促进扎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让扎染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新的光彩!

第6篇:《扎染》教案

       《扎染》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了解扎染图案的特点和掌握一般的扎染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扎染图案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 制作一件图案新颖,美观的扎染图案工艺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题

       1、(教师身穿扎染图案的衣裙步入教室 ),今天教师的打扮美不美?(学生回答:美)

       2、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3、教师讲解:扎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染色工艺,主要盛行于我们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贵州等地。它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紧固结系、捆挷、缝扎,然后放进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奇特的彩色花纹。其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4、板书课题:扎染图案。

       二、新授扎染的方法和步骤

       1、捆扎:将白布从中间提起,然后把下方四周的布握拢,再用绳子打活结。

       2、染色:将捆扎好的白布放进彩色水中浸染,注意要浸透。

       3、展开:将浸透的布拧干,松开捆扎的绳子,展现布上的纹样。

       4、学生欣赏范作

       1、2、3,并说出这些扎染图案是采用什么捆扎方法制作出来的 (学生回答)小结:

       1、将白布交替正、反折叠,然后用线绳分段扎紧可得到条形边疆花纹,如图1

       2、将白布对白、再对折,以折点为顶点,在其下部用线绳绕绑缚,染色后可得到放射状方形或菱形花纹如图2

       3、把白布的四角分四次折叠成折扇样再扎,染色后产生扇形般的放射图案如图3。

       三、学生作业

第7篇:扎染教学计划

       扎染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扎染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美术种类,是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来积淀的艺术结晶,有着其他工艺无法达到和代替的特殊的效果之美。传统的手工扎染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双重功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制作工艺简便、有趣。

       扎染是用线、绳对织物进行紧固的结、系捆、绑、缝扎,然后放在染液中进行煮染,由于扎结的外力作用,使得织物染色不匀,拆除扎线洗去浮色后,织物上即可显现出奇特的彩色花纹,这便是扎染。二、学习目标

       1.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基本原理,体会扎染的艺术魅力,掌握其基本技法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扎染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2.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感受扎染、之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制作工艺,学会扎染和蜡染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做作能力。

       教学方法:欣赏、讲授、观摩、制作过程 三、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扎染的工具与材料

       扎染的实物及图片、白棉布、棉线、剪刀、染锅、电炉、水桶、染料、固色剂等。蜡染的工具与材料 1、布料:棉布、麻布、2、扎染颜料,锅,绳子,剪刀。 四、活动安排

       第一周 基础知识。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习扎染的制作过程

       第二周初步尝试扎染制作技法 第三周 初步尝试扎染制作过程

       第四周 教师指导 学生自主创作扎染作品----捆扎法 第五周教师指导 学生自主创作扎染作品----缝绞法

       第六周 教师指导 学生自主创作扎染作品----夹扎法 第七周教师指导 学生合作创作扎染作品---综合扎法 第八周 教师指导---煮染法 五、教学成果展示

       每学期举办一次扎染作品展,互相吸取作品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第8篇:扎染心得体会

       篇一:扎染学习心得报告 扎染学习心得报告

       近日学校为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及传承非文化物质遗产特意邀请了非文化物质传承人来我校指导教学,有幸我接触了一种我以前听过、看过,但从未真正体验过一种艺术扎染。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的基本情况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扎染大致分为四个步骤: 扎染制作、染前处理、捆扎染色、染后处理。当我切身体验扎染的整个过程时不仅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更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扎染的价值,我想扎染独特的工艺表现效果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二、深入探讨扎染的制作技法及经验 《一》制作扎染技法 捆扎法:

       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线或麻绳捆扎。

       圆形扎:将织物揪起一点,用线绳扎紧,可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也可由小到大排列,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折叠扎法 :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

       平缝绕扎法:即可形成线性条纹又有圆形扎法的机理,是最普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平针绕扎法 五角星

       1、缝绞法

       缝绞法是用针线穿缝绞扎织物以形成防染,针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不同。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自由。

       平针缝绞法 :平针缝绞法可形成 线状纹样,可组成条纹也可制作花形、叶形,用大针穿纯棉线,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卷针缝绞法:利用针与布的卷缝可得到斜线的点状纹样。将织物对折,如图卷缝。用画笔画圆形,捏起双层卷缝后拉紧。

       成品

       《二》扎染技法所得经验

       1、若染出后视觉冲击力不强

       解决办法: 需要改进的就是轮廓使用两排紧密的平缝,使得线条变粗,来增强视觉冲击力。

       2、面与面的构成混入了轮廓线

       解决办法:这是由于捆绑时没有捆到缝线处,改进方法就是轮廓线用两排或三排紧密的平缝,之后就要细心捆绑。

       3、染后形状变形

       解决办法:这是由于在造型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没有注意平缝针距大小,改进的方法针距一定要一致

       4、上色效果不好,染的色彩不纯

       解决办法:这是由于对布料属性不了解造成的,粗麻布不好染色,改进方法就是改用细麻布。

       三、扎染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扎染艺术特色鲜明,分布范围广,历史源远流长,手工扎染的图案自然活泼、清新优雅、别具特色,是重要的时尚流行元素,为国内外流行服饰接受,在现代服装设计应用中表现出民族性、时尚性、个性的特征,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1、扎染工艺在服装中的应用 图案模糊却彰显自然、古朴、大方所形成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朦胧感觉,使人浮想联翩,留下无穷的韵味。篇二:教学设计---扎染篇三:《春暖花开——走进扎染艺术》教学反思 《春暖花开——走进扎染艺术》教学反思

       《春暖花开——走进扎染艺术》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虽然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表现艺术,但制作中教师简化了流程,相对简单,容易操作,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用亲自扎染的两件衣服,请学生展示,自己也佩戴了扎染的围巾,请同学们用走秀的方式展示,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二、合作探究、掌握方法

       分析图片中的图案,进而感受扎染的天然之美。尝试进行简单的扎制,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分析,并不给学生制作的方法,与框架。让学生通过亲手扎制,体会扎制方法,对扎染有进一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的勇气以及对扎染艺术的热爱。

       三、热情洋溢、创意挑战

       了解了基本方法,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该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色彩感受能力、简单的手工制作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注意引导学生将活动讨论的重点放在扎的基本方法上,通过猜想得出不同的扎法会有不同的花纹,如何扎出美丽的花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既培养了学生的形象观察能力,又开发了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与创新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很快通过自学得出结论,强调不同的折的方法产生的不同图案,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扎的方法,进而学生也在自己的脑子里勾画出各种自己创意的美丽图案。结果学生作品出现了丰富色彩的图形。本课即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又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新颖独特、成果展示

       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扎染作品,体验了我国悠久的扎染艺术的魅力,并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加以归纳总结。教师简化了制作环节,使制作变的简单,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又能较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与想象力,作品丰富多彩,教学效果较好。

       五、拓展眼界,引发思考

       最后教师还原扎染的传统方法,用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扎染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激发学生发现美、热爱美,创造美,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本课的学习中,注意运用了

       1、观察质疑法2.合作探究法3.归纳总结法4.互动交流法5.实践体验法6.创作提升法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自己去看、自己去想、去做,这样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不足:

       当然,教学中,也出现了不少遗憾,做到“面面俱到”想让学生了解更多扎染的知识,对扎染有更全面的认识。怎样做到知识面讲解全面,又不花费大量时间还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些是在教学中需要不断磨练,积累经验,以求取得最好效果。

       扎染教学目标

       扎染教学工作总结

       扎染活动策划书

       扎染活动方案

       扎染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