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北洋广场景观调研报告
北洋广场景观调研报告
项目概况:北洋广场是天津大学内的一个小型广场,天津大学北洋广场是一项综合性园林建筑工程,包括广场、喷水池、建筑小品、雕塑、绿地、亭子与泵房。工程从1984年2月开始设计工作,4月开始土建工程,1985年春全面完成绿化工程,1985年5月最后一个单项工程张太雷烈士青铜雕象落成剪彩,工程全部竣工。1984年国庆前夕投入使用,定名为北洋广场
一、文化历史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广场地面由大理石铺造,其内有大小喷泉若干,广场内还有有天津大学地标性建筑的北洋大学堂雕刻等等。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它诞生于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传统意义上的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
二、景观分析
广场的规划以校园大环境为依据,与带状人工湖及环湖一周的绿地为依据统一规划、统一考虑的。在教学中心区内形成以人工湖为中心、教学楼楼群为外圈、环湖绿得为内圈的大格局,北洋广场则是环湖绿地的主体,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成为整体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总体功能分析,设计之初的构想是提供给天大学子一个读书的环境,随时代变化,已演变成学生及周围居民的娱乐休闲参观的重要场所。据调研观察及问询,会有集会、街舞、轮滑、健身操等各种活动。
交通路线分析:广场成轴线形式,交通人群主要是步行为主学生及周围居民及游人,高峰人流是学生上下课,但一般不会停留,进入广场的人沿着轴线便可以浏览广场的主要景观、了解大学的历史文化。两边是结合环形水带做的步行道,也另有一番风味,也是硬质广场与绿地及建筑的过渡,兼有美学与功能的效果。第三四教学楼与食堂的中间部分是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线分析:进入主校门,前广场是公共开放空间,喷泉景观和绿化景观引导人们进入北洋纪念碑和太雷像段,这一地段是集中最多人气的地方,北洋纪念碑是参观游人必到之处。接着就进入最有“亲人气息”的空间,中心喷泉结合绿化的座椅设计使这个区域成为可停留空间。
使用人群分析:主要有学生,周围居民及参观游人,通过上面的分析,各个人群所钟爱的空间也会有所不同,学生在广场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集会及户外阅读,而使用最多的还是学生,轴线中间部分是人群最集中的场所,轴线西端则是学生进行户外阅读的好地方。
各个功能空间分析:分为四个部分,1、主校门与前广场部分,公共开放空间,也是居民运动的好场所。
2、喷泉景观区域:观赏及娱乐功能。
3、北洋纪念碑至太雷像段,纪念、公共景观、学生文化活动及交通功能。
4、圆形喷泉到亭区域,学生交往,学习,文化活动区。
室外家具小品的分析:座椅,主要是结合绿化做的中心喷泉的座椅,尺度及功能适宜,使该区域成为可停留空间。雕塑,有雕塑纪念碑及主题雕塑,纪念意义和观赏功能,了解历史及人文。水景,大小结合,条带与环带契合使整个空间在具有条理性的同时又不乏活泼元素。花坛,是结合整个广场的轴线设计而做的块儿状或条带花坛的绿化区。
第2篇:景观调研报告
***商业街(厂区)景观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 :
调研地点 :
调研目的 :
调研过程 :
调研内容 :
一、确定主题,项目位置、商业环境
定位主题——
分析项目概况:
分析商业环境
二、对环境调查研究——景观特征的把握和景观资源的提取
1.自然条件: 日照、气温、降水、风向等天文资料。
2.地形地貌: 坡度、面积、地势等。
3.周边环境:调查周边的主要景观, 4.周边居民:人口数量、文化修养、社会背景、生活习惯等。
5.了解该地的历史、人文情况、文化古迹、历史传统、民俗习惯等。
三现场勘测
通过观察现场,用草图标出基地的具体位置、具体尺寸、地势等基本资
料。
四初步定位设计分析(景观规划与构思)——
设计理念
规划风格(规划结构与总体布局)
空间布局与功能组织
一.景观总体分析
二.各入口处及广场分析
三.水体分析
四.绿化和植物分析
五.铺装景观分析
六.景观小品及其他设施分析等
五总结
寻求新景观与原有景观的协调、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分析1—统一。—
第3篇:广场景观设计
植物 植物要素包括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习性等都是植物的重要表现方面。地域性景观关注植物的生命状态,利用植物所具有的特殊时效性。在自然界中,往往植物与动物以及人类共生的景观才是最和谐的地域性景观。
利用植物材料造景就必须既要考虑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特性,又要考虑植物与生境及其他植物的生态关系。动物 地域性景观设计关注场地动、植物资源与人的和谐相处。场地的改造一种为了人的使用,一种为了生态的保护,或者两者兼具。
人的使用是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的绝对尊重基础上的,绝不能将人工的构筑凌驾于生态之上。地域性景观设计建立的是一种生态和谐的环境,其中,人与动物共存,共同使用自然空间。
气候要素 光是场地的灵魂,利用自然光线来增加场地的使用功能是重要的设计手段。在居住区等建筑密集的场地中,景观设计的光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将光照较好的地方安排活动场地,可以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增加场地整体的魅力。同时,在光照好的地方种植喜阳植物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经常被阴郁的天气笼罩的城市或是大部分时间处在阴影中的场地,短暂的自然光成为吸引人们的主要元素。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这些稀有的珍贵自然要素是被充分利用的。在巴黎的米罗公园中,设计师依据原有地形的起伏变化,整治出了线形流畅,层次丰富的地形空间。
同时将北侧向阳的草坡整合成为人们或躺或坐的舒适空间;而南侧背阴的草坡种植了耐阴的层次和品种丰富的植物群落。对光照的合理利用可以用最小的变化力度实现最好的使用效果。
地域性景观设计中,避免在风洞或风口的位置设置休息的空间或种植惧强风的植物。在强风城市或海滨城市,利用成片种植的植物来减小影响场地的劣势资源是至关重要的。而风并不仅仅是场地中的“劣势资源”,在夏季,微风是提供场地凉爽环境的重要的“优势资源”。
在地域性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避免“风”的劣势作用,利用其优势作用是塑造自然环境的重要途径。
度假村设计:温泉度假村设计:
第4篇:广场调研报告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课程实习调查报告
题目: 南昌市八一广场使用情况综合调研报告
学 院: 园林与艺术学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城市规划 班 级: 城规1101班
指导教师: 赵小利
组 员:
二零一四年五月 南昌市八一广场使用情况综合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调查对象:南昌市八一广场
调查目的:城市广场作为现代城市绿地景观的一种形态,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为我们的生活活动提供更多的空间。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服务性和人性化广场在广场设计的初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南昌市八一广场进行调研,了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在城市公共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广场性质定位和使用形态及广场周边环境,学习现代城市各类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内容、特点等。
调研方法:实地测量考察,网上搜索资料,笔记记录,向广场的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及询问广场的使用情况和方便度。
调研资料统计及分析方法:本次调研资料统计采用网上查阅的资料、调查记录、问卷数据统计以及现场勘察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整理。
调查内容:
一、八一广场概况
八一广场是历史文化名城南昌的中心广场,位置在八一大道、北京西路、中
山路、孺子路等市区主干街道的交汇处,是南昌市和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早先建于1956年,命名为“人民广场”,后经改造,兴建八一起义纪念塔,改名“八一广场”。改造后的八一广场体现了更广的群众参与性,并使广场周边的交通更通畅,环境更优美。
八一广场的建设以南昌八一起义为中心主题,是包括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和休闲性多项功能的大型现代化城市广场。八一广场对于弘扬“八一”精神,进行革命传统和英雄主义教育,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坐落在广场中轴上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是南昌英雄城的标志性建筑。广场核心区面积扩至七万八千平方米,周边面积扩至三十多万平方米,广场周边文化、商贸、娱乐、休闲、餐饮、服务等各展魅力。二、广场主要功能
1、交通枢纽
八一广场处于八一大道、北京西路、中山路、孺子路等市区主干街道的交汇处,是南昌市最为中心的地区,每天有大量的车辆要从这里经过。同时,由于八一广场周边集中了大量的购物广场、办公场所、以及高档酒店,因此每日经过八一广场的人流量特别巨大。八一广场在中转交通、疏散人群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纪念性旅游功能
八一广场作为南昌市特色场所,供旅游者观赏、纪念、参与等活动。景观布局包括八一起义纪念塔、音乐喷泉、军史浮雕、升旗台等标志性建筑。
3、市民休闲广场 八一广场地处南昌八一大道核心
地段,是南昌的窗口,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这里也是南昌市民活动的中心,每年在这个广场上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政务和商务活动,及大型集会。
4、商业中心
八一广场四周的商业建筑形成完整的建筑围合空间,成为南昌市最为中心的商业地段,集购物、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开放的八一广场提供普通市民个体闲娱乐的空间,包括纳凉、晨练、餐饮、娱乐等。
三、广场空间组织分析
1、空间结构分析
整个八一广场的用地呈不完全对称的矩形,空间构成为"两轴三区,八一恒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两轴包括,一轴为南北向广场主轴线,以八一纪念塔为中心,穿过中央假下沉式广场中心到音乐喷泉至水幕电影结束。沿主轴线布置了玻璃步道、国旗台、假下沉式广场、演出台等,错落有致、开合有度。另一轴为景观副轴,以江西省展览馆恢复原貌为景观中心。
三个功能区,即南部的纪念区、中部的中心文化区和北部的休闲区。南部纪念区以八一起义纪念塔为中心,辐射周边小型纪念性广场。中心文化区是以假下沉式的空间来展示以"八一"文化为题材的景观空间。广场中心四周树立八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题材的浮雕―"八一军史浮雕"。北部休闲区是市民聚会、交流、娱乐、纳凉的场所。由喷泉兼水幕电影及国旗台界定,该区同时兼作广场外围通向广场的通道。在广场南部轴线直通升旗台的方位,铺设了一条由透明玻璃构成的步道,游人可在步道上透过玻璃观看。2、人流分析
通过实地调查,工作日白天活动人群分布情况为:中部与北部活动区多为穿越人群,广场两侧绿化中有休息的游客,南部纪念碑处有游客观赏拍照和在纪念碑阴影处休息人群。工作日夜晚主要活动包括:人群集中在金水桥前观看喷泉水幕、纪念碑前合影留念,广场两侧绿化下观赏休息,以及广场中心游玩健身。
白天人流分析图
夜晚人流分析图 四、广场设计要素分析
1.铺地?
铺地是城市广场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八一广场铺地具有简单而又富有宽容性的特点,以灰色系瓷砖大面积铺设,用自身的色彩、图案来装饰广场,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强调空间的存在与特性,通过材料冷暖明暗的不同形成具有丰富节奏的地面形式。另外,广场是人流聚集的地点,所以铺地材料采用防滑,耐磨的材质。
2.雕塑
八一广场最为亮眼的标志性建筑即为八一起义纪念塔、军史浮雕和升旗台。作为雕塑和小品,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尺度的掌握,一是与广场的尺度关系,二是与人体的尺度关系。太大的雕塑在广场中央会给人压迫感,影响市民的休息娱乐,太小的雕塑会缺少吸引力,不能起到聚集视线,主导人的感觉,体现广场主题的作用。3.水景和照明?
水景和照明是增加广场情调的重要手段,人类天生有亲水性,广场上的喷泉,水幕等会增加广场的亲和性,而且广场上的水景会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温度的作用,改善广场的自然环境。广场北部建设了一座现代旱喷式水幕电影,可供上万人观望影片。?
4、建筑小品设施
八一广场建筑小品设施稀少,主要以纪念性大型建筑为观赏点,在小品设施上并不齐全。沿街垃圾桶没有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坐凳稀少等问题在调查走访中被提到的次数格外多。
五、广场植物配植
绿化对于城市广场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使广场空间更有尺度感和空间感,反衬出建筑物的体量及其在空间上的位置;另一方面,绿化树木本身还有指引方位、引导和遮阳的作用。作为一个四周交通流量很大的广场,八一广场绿化还有减小噪音、降低空气污染等作用。在广场设计中,植物的配植是否得当,涉及到广场是否能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绿化效果。
八一广场绿化面积较多的集中在北部休闲区,活动区两侧种植树木,下面布置座椅,可供市民休息。绿化配置上,南昌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结合气候、土壤、地形的特点,广场在树种规划时以亚热带地带性树种为主,并适当引进了外来树种,满足城市绿化需求。绿化种植配置以乔木为主,采用乔、灌、草.藤相结合。
六、广场适用性评价
积极方面:
1、八一广场设计以八一起义纪念为主题,设计理念与南昌打造“花园英雄城”的目标相契合。由历史纪念性景观标志物作为贯穿南北的轴线,分区明确。2、在规划上采用公共性与私密性相结合的方式,广场中心为平整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两侧的绿化作为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私密活动空间。
3、功能上形式多样,有向游客展示南昌历史的文化长廊,有市民活动的中心广场,景观性喷泉水幕等。
4、植物配置上做到了立体绿化。绿化景观高低结合,错落有致,同时符合活动舒适感的要求。消极方面:
1、广场设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缺少必要的设施,如随处可停留的林荫休息地带、临时避雨场所等。
2、建筑小品设施安置不合理,休息座椅设置太少而且过于偏远,垃圾桶没有进行可回收分类。
3、过于宽旷的场地虽然能够体现广场的大尺度感,方便行人的活动,提高广场承载力,但是也容易造成游客的不安全感。 4、广场旅游导向标识不够明确。
5、植物配置应适当采用枝繁叶茂的树种,要有季相变化,既有阳光灿烂的区域,又要有阴凉的区域。
七、总结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广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舒适恬静休闲场所,在拥挤的闹市中,广场为人们守住了一片沙漠绿洲,这是城市广场的魅力所在。也正因为城市广场的特殊性与公共服务性,城市广场的合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我们可以总结出许多关于广场设计的经验,例如设计广场时应当注重广场环境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很好的融入广场环境中。把握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就是在规划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类型是对系统结构的完善。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注重设计的理念与文化内涵,用适合该广场的表现形式将其表达。??
纵观所有成功的设计,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做合理的设计,人性化的设计,不仅是考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和人的感受,还要考虑广场的综合利用和社会效益,广场设计不仅仅是技术的表现,还是与地域自然条件、社会人文特色及其城市规划的契合关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居留于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明白了城市广场是市民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摆设在城市中的一幅画让人观赏,而是城市居民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八一广场给我们最好的借鉴就是将广场的功能与地方历史文化结合在了一起,在提供给市民一个良好舒适的娱乐休闲广场的同时,满足了城市地标性景观的要求。
第5篇:广场调研报告
广场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22.3.22 调研地点:郑州市绿城广场
调研目的:通过对郑州市绿城广场的调研,了解广场周边环境及其广场性质定位, 了解绿城广场的使用形态,并进行品质方面的比较,以探求广场设计的一般规律——即设计应该从人的日常生活出发,创造出人性化的空间。了解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在城市公共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场的使用率和使用者对广场的满意度是广场设计的评价基本标准。为以后的广场设计打下基础。
一、绿城广场概况
绿城广场是郑州市的中心广场,也是郑州西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绿城郑州的点睛之笔,是郑州市一个面积较大且功能齐全的休息娱乐广场。绿城广场始建于1986年,1987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规划占地面积近9公顷。广场位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优越。广场内建设有音乐喷泉、观礼台、雕塑等设施。配以大面积绿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环境宜人,是郑州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绿城广场的可视性很高,虽然其中有一些下沉空间,但下沉的高度很小,而且下沉空间的面积也比较大,所以整体看起来可视性比较高,这就导致了广场的利用率很高,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比较开敞的空间和功能分区的需要,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的需求。
二、空间组合和组织
空间组织围绕广场东西主轴线和南北辅轴线展开,由东向西追求由实空间到虚空间、由下沉空间到凸起空间的转化,形成有抑有扬、有张有弛、有放有收的空间变化模式。广场空间在强化轴线序列感的同时,也注意小型半开敞、开敞空间的营造,丰富广场的空间构成。规划采用植被分隔、铺地界定、高差错落相结合的手法,将广场空间划分为六个功能特色各异的小型活动空间,并通过广场内部道路串联组织,使广场空间相互融合、渗透,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同时,规划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对广场周围建筑的空间布局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广场地区空间景观组织的统一有序。
广场西侧六座音乐喷泉以一个椭圆水体喷泉为母体旋转180度,形成对称的音乐喷泉广场,为广场的南北轴线,与东侧下沉式“广场”相呼应并形成绿城广场东西主轴线。以达到垂直的轴线关系增强广场空间构成的稳定感的目的;突出现代广场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特征;绿化组织采用宏观几何构图与局部自然造园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体现绿城广场“绿”的主题意境。
绿城广场是一面围合的广场,里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空间分割,对二次空间进行组织,如设置了一些下沉空间、点状空间、块状空间等。广场空间的分割主要是底面通过高差或铺装的不同把广场分成若干个空间,绿城广场也是利用布置下沉空间和铺地材料、花纹的不同进行空间的分割的。绿城广场内有多个下沉空间,其中一个大椭圆形的下沉空间是主空间,起着主导作用。这是个椭圆形的旱冰场,平时人们可以在里面滑旱冰,也可作为人们集会和举行公共活动的场所,旱冰场边缘的台阶为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场地,整个下沉空间是人流聚集最密集的地方。绿城广场的次空间以点、块状为主,其中点状空间一般是由植物(如植物立面造型、枝叶覆盖等)、喷泉、水池等构成,块状空间由铺地、草坪等构成。
绿城广场的可视性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面围合而成的广场且面积比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绿城广场的高差变化不是很大,使人站在远处就能对前方一览无余,再加上广场的绿化很好和辅助设施比较齐全,就大大提高了广场的利用率。绿城广场的空间尺度把握得也很好,人置身其中不会产生大而空的感觉,合理的空间尺度给人一种适宜、亲切的感觉,使更多的人愿意停留在那里,保证了广场的利用效率。
三、用地构成广场用地按使用功能和外观特征划分为铺装场地、绿化用地、通道、附属建筑用地。绿城广场的铺装场地比较简单,面积较大,有椭圆形铺装场地、方形铺装场地和不规则形状的铺装场地,是人流集中的场所。
景观结构图
交通流线图
绿城广场的绿化用地有草坪、水面、花卉、乔木、灌木等组成,具有遮挡、划分、联结、导向的作用。如大片草坪中种植小片的树木,起到划分空间、遮挡视线的作用,使得草坪不是一下子完全呈现在人们眼前,而是随着人的行走逐步展开空间,既起到了点缀大空间的作用,又吸引人们更深层次的进入;而大片草坪中孤植的树木,凭借其独特的造型,吸引人们逐渐向它靠近,起到导向的作用。广场内绿地有可进入性绿地和封闭性绿地,封闭性绿地满足人们远距离观赏的需要,可进入性绿地满足人们近距离亲近自然的需要。
绿城广场内的通道以曲线为主,满足人们休闲娱乐的心理需要。绿城广场内的附属建筑用地包括6个售货亭,一个公共卫生间,一个治安部,一个管理处,一个舞台,还有一个鸽子放养处。舞台是人们举行演出活动的地方,它与椭圆形下沉广场通过通道连接在一起,结合周围大面积铺地,为人们提供了观看场地。
四、广场的铺底和材料
铺地处理的精细考究程度直接影响到广场的整体景观效果。在现代环境设计中,需要铺地在外观、色彩以及质感方面有所变化,以反映其功能的区别,如用于引导步行路线还是鼓励人驻留。愈重要的地段,其处理愈需要精细。
在绿城广场的设计中。地面色彩与整体环境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以灰色系瓷砖铺设,通过材料冷暖明暗的不同形成具有丰富节奏的地面形式。
广场的铺底和材料主要用来对广场的功能划分和引导市民。广场的铺装变化、绿化和地面的高差将其分割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将广场和人行道划分开来,但同时又不会在视觉上和功能上阻碍人们对广场的接近。
五、广场设施
该广场的休息凳遍布了每一个角落,不仅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还成为外地游客暂时停靠和交流的平台,广场的坐凳也是形式多样,有结合树木的围栏形式、有独立设置的、有结合一些动物石雕设置的以及舞台前的观演式的坐凳。分别为市民提供了集体自由交流、小群体交流、观演式交流的空间。广场的北面是青少年宫,西面是郑州市博物馆和科技馆,为广场增加了一些人文气息。
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的需求,广场内设有售货亭、报刊亭等服务设施,是广场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民的不同需求。
六、植物设计
在进行广场设计中运用的是自然环境的引入手法。如乔木、花卉、草坪、动物、巧妙的结合达到了柔化空间的效果。
绿城广场内种植了大型树木和大面积水景的。为了给广场带来更多的绿色。大体采用在局部区块上布置了乔木及花、草相配的手法以形成不同形态的绿化体系。配合树池、花钵丰富了空间景观,柔化了大量的硬地铺装给人带来的冰冷。
广场的边缘地带大量的运用了绿篱,接着是大面积的绿化带,这样不仅为广场提供了一个优美的绿色背景,而且对周围的噪音也有很好的隔绝作用,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安逸的环境。
七、雕塑和小品
丰富、精致的景观离不开“城市家具”的布置,包括座椅、垃圾筒、路标等,绿城广场在小品的布置中将可组合的设施整体设计,如座椅和树池、指示牌结合形成统一的小品形象。雕塑、喷泉、小品是点缀广场的饰品,增添广场的文化意蕴。在绿城广场的中央设置了以代表地方文化特色雕塑的“滔滔黄河,巍巍嵩山”,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聊天、休憩、观鱼等。
绿城广场为周围居民和游人提供了日常活动的空间。照明的设计为其营造出夜间多彩的景观意象。广场建筑立面亮化,烘托出优美的建筑细部。路灯依据人的尺度并结合地段环境特征进行特别造型设计。广场节点、重点地带精心布置庭院灯、地灯,营造出祥和的气息,广场中的六根大灯柱是其中的一个亮点,白天是广场的立体景点之一,晚上更加发挥其作用到了极致。
八、结语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明白了城市广场是市民生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摆设在城市中的一幅画让人观赏,它必须融入市民的生活,因此广场的设计应该召唤人性和公共性,绿城广场的最大成功之处就是把广场的功能、地方艺术文化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为市民创造了环境优美的、舒适的娱乐休闲广场,使处在闹市的市民有了一块宁静纯净的好去处
第6篇:广场调研报告
宁波理工学院
毕业实习报告
姓 名程市伟
学 号3120622084
专业班级 12建筑学4班
指导教师 潘艳红
分 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完成日期 2022年2月14日
“HELLO,校园”,学生广场设计(3)
——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通过对宁波天一广场与西安钟鼓楼广场的实地调研,让我们更真切的了解关于广场空间的设计,在广场中切身体会和深入理解到广场空间设计及其基本原理。并通过调研活动,对广场所体现的城市文化有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文脉在广场设计中如何表达,以及建筑材质运用的认知。
二、调研时间
2022年1月18日
三、调研地点
宁波天一广场、西安钟鼓楼广场
四、调研内容
1、宁波天一广场
天一广场位于市中心繁华商业街中山路南侧,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主体建筑有22座欧陆风情浓郁的现代建筑群组成,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围合式建筑群中央为3.5万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和6000平方米的景观水域,同时设有总长200多米,最高喷高40米的亚洲第一音乐喷泉和高20米、宽60米的大屏幕水幕电影。天一广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一站式”购物休闲广场,是国内一流的融休闲、商贸、旅游、餐饮、购物为一体的大型城市商业广场。广场集购物、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被誉为宁波的商业航母,是宁波城市又一张亮丽的名片。景致通透的广场建筑、一池碧水、一块3.6公顷的城市绿地,使天一广场充满了现代的商业气息,也给市民提供了一个环境优雅的休闲娱乐中心。
广场建筑以2-4层低层为主,充分体现现代商业气派为特点,中央以3.6公顷绿地广场为依托,缀以一条南北相向的水街,一池碧水,点缀着几幢精致通透的建筑,优雅的环境,丰富的景观,将使CBD广场的商业氛围更富情趣。广场更以体现浓郁的商业文化为特色,通过露天舞台安排演出,展卖宣传等商业文化活动,为宁波市民提供一个开放的、参与性较强的城市客厅。1.广场的功能分区分析
教堂
由主入口进入后,就是3.5万平方米的演绎中心广场,广场宽阔、壮丽。往南可以望见歌德式教堂的高耸屋顶。这座教堂是根据1702年法国传教士郭中传在灵桥门内建筑的药行街天主教堂,在1997年扩建2000年竣工,大厅脊高31米,钟楼高66米采用顶尖造型和色彩窗玻璃,是一座典型的歌德式建筑。喷泉
进入广场后跨过二座平行的小桥,便是由世界顶级的法国国际水秀打造了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和超大水幕电影,。总投资4000万元的水景系统呈“L”型,总长200米,主喷泉长达95米,与广场的中心舞台遥相呼应,主喷泉的核心是两座桥之间的号称“擎天柱”的喷泉,中心的一支大口径的喷嘴射出直径达38毫米的水柱,喷高可达40米,形成一柱擎天之势;整个音乐喷泉有2000个喷嘴,400多台水泵,全部由电脑控制,采用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高压气泵式激光音乐喷泉技术,喷泉在激光和音乐的配合下,能高速喷出一个个晶莹透亮的水柱、水花、能组合出令人眼花缭乱的“高岗花式”、“华尔兹花式”、“蝴蝶展翅式”等几百种喷泉花式,形成一个美不胜收的“水世界”;同时与喷泉交相辉映的水灯也大放异彩,随着音乐的变化,一个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水光舞台”,通透明亮,宛如仙境,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水幕电影
在广场的两侧,喷射的水墙组成一个高20米,宽60米的扇形水幕,对面的建筑上射过来的一道光束和激光投射在晶莹透明的水幕上,水珠如霰如雾,色彩斑斓的光束与水幕交相辉映,形成一组组生动活泼的画面——这就是天一广场的大屏幕水幕电影,巨大的水幕电影中景观人像清晰可感,恍如梦境,又仿佛触手可及,令人惊奇。中心广场
在中心广场的两侧还竖着4根标志性金属景观灯柱,能在晚上射出强烈的激光,喷出各色烟雾;激光变化多端,烟雾精美绝伦;晚上广场上还有几百盏地灯,将广场比作夜空,将点点地灯比作星星,一点也不过分,人如同在星河中行走,夜色斑斓,流光溢彩,如梦如幻,妙不可言。能容纳几万人的中心广场是市民和游客观看演艺和休闲的场所,正面的中心大舞台分三个平台,共有1500平方米,两边有扇形台阶,与中心舞台呈“T”字型,四周均有台阶可上下。这个舞台是宁波最大最好的室外演艺台,成为市民欢乐的场所。美食区
在广场的东侧美食区和乐购超市之间,是一条长180米的水晶街,这是设计师颇具匠心的设计,造型别致的建筑和水晶长廊,在国内独一无二,波光粼粼,流水潺潺,喷泉涓涓,灯光悠悠,还有水晶街两边连接在一起的木制天桥,平添了一份异国情调和休闲趣味,令人仿佛置身于风景怡人的塞纳河畔,充分展示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美画卷。药皇殿
在广场西北侧服装区,有一座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古建筑——药皇殿,殿内供奉药皇神农氏。药皇殿在宁波医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但它供奉着神农氏,而且成为近代宁波南北药材及名医坐堂,同业聚会议事的一个重要场所。现在尚存的主体建筑的大殿,占地约1600平方米,在建造天一广场时修缮了建筑保留殿内许多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等图案,还重塑了药皇神农氏的像,现在药皇殿成为宁波大红鹰药业有限公司的药店,也是宁波药史的陈列馆。
在药皇殿的旁边,有一对在天一广场建造时发掘出来的宋元时代的石雕,为保护这两座巨型。特意在这里建造了一座仿宋风格的碑亭——灵 亭加以妥善保护,也能够供游客参观。当时,在这块“风水宝地”上,还发掘出18块具有研究价值的古银锭,上面刻有“花银”,“金花银”等字样,说明在古代这里就是商贾云集之地。天一广场保留这些遗迹,是为了让游客感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可有感于历史的深厚积锭。购物区
天一广场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站式”购物商业广场,有10 个商业区,分别是超市区、百货区、精品区、服装区、儿童区、数码区、酒店区、娱乐区、美食区和综合区,集中了大、中、小300多家商店。其中精品区汇聚了一批世界著名品牌。天一广场具备了“吃、行、娱、购、游”等基本旅游要素内容,是宁波市中心最具活力、最时尚的商业广场和最新的商业形态,是顾客购物的天堂,游客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2.广场与文化
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过:“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艺术品。”从某种上意义出发,天一广场的设计所形成的功能便是一种创造艺术品的形式,它把握整体性原则,并与环境和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
王澍先生对文化与建筑有这样的解读“中国有那么深厚的文化,当我们看到到处在拆古老的建筑,当年那些有尊严的材料,如今像垃圾一样被丢弃,所以我们要用智慧的方式把这种材料复活。”
在天一广场中,其是塑造一个新的环境秩序。对现有的环境进行整合,明确广场周围的各种发展及文化因素的基础上,设计的不仅是在结合广场周边已有的建筑环境,更多的是超越限制并突出广场为中心本身空间的存在感。使得天一广场空间成为周围环境中的新成员,形成一种广场文化。
3.天一广场优势
3.1区位交通优势
天一广场位于市中心繁华商业街中山路南侧,东起车桥街,西至开明街北沿中山东路,南临药行街。天一广场周边的公共交通十分便捷,公交站点分布密集,中山路、药行街上设有20多条公交路站点,而且随着2022年宁波地铁一号线建成,公共交通将更为便捷。3.2业态及功能优势
天一广场业态分布合理,功能齐全。3.3硬件设施优势
3.4商贸强市的时尚“橱窗”
4.劣势
4.1商业新项目匮乏4.2购物区分配不尽合理4.3硬件凸显瓶颈4.4停车位紧张
西安钟鼓楼广场
1.钟鼓楼广场规划概况 钟鼓楼广场位于西安市中轴线的中心,于1998年建成使用,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00米,占地2.18公顷。钟鼓楼广场是夹在钟楼与鼓楼之间的绿化广场,周围布置石椅,草坪,与景观休闲设施。在对广场进行调研时,我们通过观察、询问等方法获得各种信息,并通过总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出钟鼓楼广场的主要公共环境因素的合理性。
2.尺度
尺度分为公共活动尺度和个人活动尺度,我们分别对这两种尺度进行了调研分析,并发现以下几个要点:
广场的整体尺度比较适宜,基本符合的建议交往尺度,并通过以鼓楼中心的视觉调节作用打破了一览无余的广场视觉形式。
个人活动尺度比较自由。调研中通过观察发现,人们总会在广场上自发的形成一定的交往圈。各种公共设施的尺度也比较合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合理的广场尺度可以有效避免人产生心理空虚感,并使人产生使用上的愉悦,同时它也影响着人们的活动范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交际氛围。
3.丰富的多样性
3.1半私密性空间与私密性空间的缺乏:
多样性中包含空间的形式多样。而调研发现没有发现半私密性空间和私密性空间。作为广场两侧的绿化景观,其间只有道路,而缺乏提供给人驻足的场所。3.2铺地的多样化
调研中发现,广场内的各种道路铺地比较多样,这有利于身处广场的人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而且采用的铺砖形式的不同,使人的情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大多数人喜欢这种体验,因为这也是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3.3植被的单一化
作为广场两侧的植被,更多的是具有装饰性,而缺乏实用功能。并且种类单一,多为不开花的绿色植物。如能根据季节的不同搭配种植不同的植物,效果应该大不相同。
4.人们的使用和活动 4.1广场应该具有引人注目的标志物,吸引人进入其中。
4.2应该具有各种不同的空间类型,供有不同使用要求的人进行选择。 4.3对于穿行广场和使用广场的人,应该尽量避免他们的活动互相干扰。4.4广场应该有微妙的高程变化,使人有不同的体验,但不可过于明显。4.5为满足残疾人的使用需求,应该有为残疾人提供便利服务的设施。
5.气候
这是广场环境控制指标之一,它包括足够的阳光,适当的遮阳,良好的通风。通过调研,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 5.1缺乏必要的遮阳措施:
西安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并且炎热的天气持续时间很长。对于这样的气候,应选择在广场内布置适当的遮阳设施。但是该广场缺乏遮阳设施,所以夏季广场没人也是理所当然。5.2植被装饰性过强:
植被有时可以调节微气候起到重要作用,装饰性过强会限制植物的选择,使被选择的植物可能不具有良好的微气候调节功能。
6.气候
广场内的交通组织决定着广场利用的合理性。通过高差,栏杆与引导人流,同时为残疾人提供便利,为行人提供必要的近路,这些特质使广场交通显得极为重要。通过调研,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足够的残疾人坡道:调研中发现,在广场的南北两个边缘,都有残疾人坡道,并且坡道都有扶手。
合理引导人流:该广场基本上能够达到对人流的引导,并通过多种介质,如铺地等,分隔界面。
步行者与闲谈者位置安排合理:闲坐者的座位安排在广场边缘,有效避免了与广场穿行者的交通冲突。
总结
通过调研,了解了关于天一广场与西安钟鼓楼广场的文脉及其文化体现,设计上亲近人的尺度感空间及其设计手法运用,还有广场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同时也初步认识了关于广场空间设计要点和应用,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调研,总体上把握住了广场空间设计的特点,为方案的设计提供了方向和方法,加强了对以后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此次调研收获颇多,也坚定了要进行调研的必要性。
第7篇:广场调研报告
城市广场调研报告
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活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节奏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所以,在广场设计之前特地做了调研。
这次调研,选的是洛阳市涧西区工业区的几个广场:牡丹广场、中州路四个厂前广场。
1.牡丹广场
牡丹广场位于涧西区
延安路尽端,西苑路中部,原为涧西街心游园。牡丹
广场长750米、宽96米,占
地7.2公顷。呈带状东西走
向,西高东低,分西苑路为
南北街道。东映洛阳收取一
指的百米建筑“牡丹城”及
老字号的友谊宾馆;西与天
津路交汇;南临以冶金部洛
阳有色金属设计研究院和机械部第四、第十设计院。北有涧西区委、新友谊大酒店和友谊宾馆。外围是高新技术开发区、涧西工业区及华阳广场商业区。
牡丹广场分为三个区 :从东向西依次为彩灯喷泉为中心的喷泉广场观赏区;以牡丹台为中心的牡丹观赏区和立体花坛为中心的现代花坛观赏区。其间以不规则的疏林草地作为空间的过度,充分体现文化休息广场的多功能性质,满足游人、集会、观赏、休憩、锻炼多方面要求及青少年、老年等不同年龄层次、包括残疾人活动的要求。
2.洛阳工业区中州路四个厂前广场
涧西工业区的各类厂房建筑风格独特,既带有浓郁的苏联时期建筑特点,又富含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尤其是洛阳工业区最重要、最壮丽的核心地区——四个厂前广场,以及串联四个广场的中州西路的文化遗产。
洛阳工业区的中国第一拖拉机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轴承厂、洛阳铜加工厂(均是中国同行业中最大的工厂,是中国第一)的厂门及厂部办公大楼和厂前广场,一线相连,神脉贯通,开朗舒展,雄伟磅礴,连绵5.6
公里,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建筑风景带,风格独特,举世罕见。它们是洛阳工业区最为壮丽的核心地区,是社会主义工业遗产的伟大代表。它们不仅仅属于洛阳,也不仅仅属于中国,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洛阳工业区的中州西路,全长5.6公里,是洛阳
工业区最早形成、最具新中国工业区特色的一条
主要街道:北侧串联起四个厂前广场,南侧曾经
全部是1950年代建设的苏式建筑:三层(个别
四层)坡顶居民楼。从西工区进入洛阳工业区,沿中州路往西前进,正是这些独具特色的大片苏
式居民楼构成的绿树红墙、红瓦(或灰墙、红瓦)的特殊风貌,给人以深刻印象,呼唤着人们的历
史沧桑感,激发着人们对那个激情澎湃的岁月的回忆和感慨。它们是中国1950年代工业区居民
区的典型代表,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街道,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
但是,这四个厂前广场与中州西路,目前都面临着巨大威胁,都处在危机之中。洛阳矿山厂的门前广场西侧,新建了两座体量巨大、风格怪异的建筑;广场历史风貌被完全破坏,厂部大楼被压抑,广场完全失去平衡,变得丑陋难看。第一拖拉机厂门前广场南侧的5号街坊3号楼,2022年被拆毁。如果在原址建设体量巨大、外形怪异的新建筑,第一拖拉机厂厂前广场的历史风貌必然被完全破坏。洛阳铜加工厂厂前广场南侧34号街坊5号楼,西侧已经在建设高层住宅,5号楼也即将被拆毁,广场历史风貌面临巨大威胁:如果5号楼被拆毁,原址建设高层住宅,广场历史风貌将被完全破坏。洛阳轴承厂的厂前广场也面临同样的威胁,与之对应的南侧的两座街坊的拐角楼,由于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随时有可能被突然拆毁,建设起体量巨大的不伦不类的新建筑。四个有极其重要价值的厂前广场,目前都已经面临它们命运的最后关头。
通过实地调研和网上调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广场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城市广场的设计中应注意:广场的环境应与所在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经周边的环境,街道,建筑物等相互协调,共同构成城市的活动中心。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注重设计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领悟和理解,设计出该城市,该文化环境下,该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广场,用适合该广场的表现形式将其表达。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很好的融入广场环境中。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可看作是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类型是对系统结构的完善,将有助
解决广场使用多样性的需求。广场与周围建筑环境和交通组织上的协调统一城市广场的人流及车流 集散,及其交通组织是保证其环境质量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因素。
景观调研报告
广场调研报告
公园景观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景观调研报告
小区景观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