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2022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称市运河办)汇报今年以来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规划》编制情况
根据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安排,由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总体规划》(以下称《规划》)。《规划》自去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市运河办、市发改委会同市有关部门、各辖市区及编制团队认真研究国家、省大运河规划编制要求,赴运河沿线实地调研,并组织召开由文史专家及部门、板块负责人参加的多场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形成《规划》初稿。今年2月大运河国家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市发改委结合国家规划纲要精神和领导小组总体要求,对《规划》初稿进行修改完善,由市运河办提交市领导征求意见,结合市领导的意见由市发改委对《规划》初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讨论稿。目前发改委依据常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修改意见继续修改完善《规划》。
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为保护运河文化遗存,彰显运河特色风貌,延续运河历史文脉,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重点建设常州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先导段、中国大运河工业文化博览园、江南运河第一河口公园(吴古故水道公园)等重点工程项目,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样板区和示范段。
依据常州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先导段水系体系,规划形成“一园三带十节点”的空间结构。一园:即青果巷核心展示园。三带:即春秋运河文化带、明运河文化带和关河文化带。十点:即春秋运河三处节点(篦梁灯火、龙城象教、坡仙遗范)、明运河四处节点(大观天下、江湖汇秀、运河人家、南门集庆)和关河三处节点(城角水关、青山止园、关河水驿)。
其中,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于2022年4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五一期间日均客流量达10万人次,5-6月非周末日均2万人次,周末日均3.5万人次,达到了较为理想的开街效果。街区一期目前处于正常运营阶段,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三、文物保护修缮情况
分级分类做好大运河常州段相关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修缮,支持具备条件的文物点申报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强与大运河紧密相关的重要遗址遗迹考古发掘展示。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的修缮保护,完善相应功能设施,提高“三街区四地段(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南市河历史文化街区,天宁寺——舣舟亭历史地段、南河沿历史地段、锁桥湾历史地段、三堡街——西直街历史地段)”内的文保单位的完好率。推进名人故居保护修缮,重点实施常州春秋古运河文化保护贯通工程、止园遗址公园、江南运河第一河口公园、石龙嘴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修缮、南河沿历史建筑群修缮保护、孟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工程、菱溪公园五园汇秀、勤工路历史文化地段保护、张太雷旧居、近园、意园、万缘桥、常州戏楼群、常州唐荆川宅、恽鸿仪宅、盛宣怀故居、瞿秋白故居等项目。重要文物和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责任应由文物主管部门和属地区政府共同承担。
其中,南市河项目于5月9日完成项目规划方案方案专家评审,并根据评审会意见完成方案修改和设计深化;完成报省、国家文物部门审批的《大运河常州城区段南市河(西水关-晋陵路桥段)及潘家村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方案》及文物评价方案编制工作。完成居民入户调查,拟定居民过渡方案,按照8月1日开工建设的目标要求开展过渡前动员工作。
四、河道水系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加强河道水系综合利用,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统筹推进全域水资源管理,合理保护利用岸线资源,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发挥大运河河道航运、农业灌溉、防洪排涝、景观娱乐等各项功能,重塑提升大运河常州段“水韵”的现实载体。从强化河道水系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完善防洪排涝功能三个方面着手,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河道水系综合利用工程。实施运河沿线地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打通断头浜,畅通河网水系。有序开展大运河及次级运河河道清淤疏浚,增大河道行洪能力。重点推进大运河、丹金溧漕河、古孟河、德胜河、古舜河、胥溪河道疏浚、堤坝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
五、挖掘沿线历史文化内涵、加强软件工程建设情况
市运河办认真贯彻落实汪泉书记今年年初在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提高城市标识度作为检验运河工作成效的主要着力点。一是用文艺精品讲好运河故事。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将运河主题文艺创作列入全市优秀精品文化产品创作扶持的优先选题方向,三年内投入创作扶持资金1500万元,带动社会投入2个亿,产生了一大批运河主题艺术精品。如讲述“孟河医派、上海传奇”的电视剧《老中医》,作为新世纪以来江苏首部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的开年大戏,在全国两会期间播出,收视率名列同期第一;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成功入选中宣部第十五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至此,常州以12件作品入围全国“五个一”的成绩位居全国地级城市第一;电影《桂香街》聚焦“小巷总理”,成为国家电影局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六部重点影片之一,目前正在火热上映,已有8万人观影,票房接近400万,预计全国总票房将在1200-1500万之间。二是用品牌活动促进运河“升温”。全省首站开展“2022江苏运河名城大型诗会”活动,11个省内运河沿线城市的新媒体平台以及新华社客户端和凤凰新闻客户端对诗会进行同步直播;开展“寻找大运河常州记忆”水地标评选和短视频征集活动,三杰纪念馆、青果巷、天宁寺、运河五号获评全省最美运河地标(全省40个);举办“2022江苏常州——大运河城市联动‘常走大运’暨纪念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5周年活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文旅部等国家部委以及大运河沿线8省市有关部门、大运河沿线49个地市培训班学员代表共计百余人与2200余名常州市民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举办“大运河”文创节,江南运河插秧节报道在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举办“塑”说大运河——全国雕塑艺术展、“画”说大运河——江苏美术家创作巡展等运河主题展演;孟河魏氏斧劈石制作的大运河微缩景观被省运河办特邀参加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三是用平台建设聚合文创力量。建设智库平台。与常州工学院合作,筹建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院即将于8月20日全省第五家挂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研究院在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以开放性为核心,以项目化为导向,充分整合吸纳省、市各大高校及专家学者的资源,打造成为研究大运河文化带的基础平台、研究平台、人才平台和应用平台。建设文创平台。7月25日,在市委宣传部指导下,全市重点文化行业协会、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金融机构、在常高校及科研院所为主体组建成立常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盟。联盟汇聚全市近19000家入库文化企业,致力于成为常州文化企业抱团取暖的营地、文化行业发展壮大的引擎、文化产业火花碰撞的熔炉、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品牌。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加快筹建大运河文旅基金常州子基金,助力运河建设发展。建设宣传平台。常州广播电视台推出《运河名城》专栏,常州日报社推出“运河常州”大型融媒体新闻传播行动,建设运营“河畔中吴”微信公众号,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彰显文化标识、弘扬优秀文化、传承运河文脉、推进文创发展。宣传推送内容涵盖大运河文化培育、文化事业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艺精品生产等,截至目前共推出150篇原创文章和报道,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影响力。
六、活化利用运河遗存、加快江南运河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常州运河与其他城市比有三强:一是名人资源举世无双,二是工商遗存全国领先,三是通江达湖地理中心。运河工作的关键就是要确立错位竞争的思路,在规划和项目实施中不断彰显这些优势,从而形成重点突破。一是打“名人”牌。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晋陵集团为主体建设运营的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建成和开放,“江南名人第一巷”成为常州新名片。几百米的巷子走出的瞿秋白、周有光等一批江南名人和“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的凌云壮志成为了常州人的代表和骄傲。二是打“古镇”牌。焦溪古镇保护和修缮于去年8月启动,目前正全力争取列入江南水乡古镇申遗行列。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天宁区委区政府的努力工作下,焦溪古镇逐渐成为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亮点和“网红”。三是打“工商”牌。常州的工商业遗产群见证和记录了常州乃至中国近现代工业化的历程和发展轨迹,是省、市和各界专家公认的大运河常州段的最大特点,但迄今为止依旧没有国家级认定。今年,在市工信局的努力下,戚机厂和运河五号通过省级工业遗产名录认定(全省共五家),正申报国家级工业遗产。市发改委正积极组织常州大运河工商文化遗产群项目申报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政策支持。
总体来说,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各项工作分工明确、有序推进,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努力培育精品亮点,全力打造标杆品牌。在全省文化建设高质量指标监测体系中,常州位列全省前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为文化建设高质量走在全省前列提供了有力支撑。下一步,市运河办将以此次工作汇报为契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级工作指示和精神,加强统筹,突出重点,克难奋进,久久为功,全力将大运河常州段打造成为一条高质量的“人文之河”、“民生之河”。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第2篇: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和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县境内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切实把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积极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紧紧围绕大运河遗产景点、文化创意、文化村镇、乡村旅游、生态保护、河道疏浚、基础设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谋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擦亮阜城文化名片,为我县发展注入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真正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示范工程,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民心工程,成为建设经济强县、美丽阜城的标志工程。二、总体思路
按照“因地制宜、着眼未来、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着力提升区域文化发展软实力。总体上要把握好“六个结合”。
1 一是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谋划建设一批文化重点项目,实现大运河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创新发展。
二是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加强大运河沿岸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做好垃圾清理、绿美廊道建设、非法排污企业治理等各项工作,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大运河生态环境。
三是与河道治理相结合。认真做好河道疏浚、堤顶路修复等项工作,不断提升大运河防洪行洪能力,确保堤防完整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是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鸭梨、设施瓜菜、剪纸等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谋划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做大做强运河新区,不断提升京津产业转移的承载聚集能力。
五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向沿岸村庄倾斜,在巩固提升刘老人、大龙湾等重点村建设的基础上,谋划打造一批重点片区,着力改善沿岸村庄环境。
六是与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相结合。以霞口桥、码头桥、武千线、阜霞线、运河大道等为重点,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大运河沿岸区域发展的交通支撑能力。
三、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实施“九大工程”。
2 一是实施文脉传承工程。以文化建设为引领,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积极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设大运河历史文化展览馆、大运河生态文化廊道、大运河文化主题公园、文化村镇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力打造大运河节点展示片区,再现大运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原真风貌。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在保护和传承民间工艺、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做好与生态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的有机融合,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快体验性、参与性和休闲性项目建设,带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此项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牵头领导:徐海江,牵头单位:县文广新局)
二是实施水利疏浚工程。认真调查摸底河道情况,做好河道清障疏浚工作,重点清除河道内的各种垃圾和侵占河道的非法障碍物,恢复河道原有状态。加快实施堤顶路修复工程,对28.72km堤顶巡堤路全部进行修复,路肩进行清理整平,同时加强行道林养护、防护林更新等工作,不断提升大运河防洪行洪能力。此项工作2022年10月底前完成。(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县水务局)
三是实施环境治理工程。全面治理大运河沿岸生态环境,对大运河沿岸环境状况进行排查摸底,对非法排污口全部封堵,对非法排污企业和畜禽养殖企业责令关停或搬迁。建立定期督查督办机制,确保大运河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此项工作2022年10月底前完成。(牵头领导:,牵头单位:
3 县环保局)
四是实施绿美廊道建设工程。按照“增绿量、提档次、选精品”的思路,加大沿岸林草资源保护和大运河防护林建设力度,推进沿岸范围内耕地治理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谋划完成1500亩新造林,构筑防护强、景观优、效益好的生态廊道格局。深入做好原有2500亩林木的改造提升,确保大运河绿化全覆盖。此项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县农林局)
五是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依托大运河资源,加快推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交通承载能力。实施大运河码头桥、霞口桥的拆除、重建、加宽工程。此项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实施武千线、阜霞线两条主干公路的升级改造工程,积极谋划实施好大运河沿岸路网建设,增强对产业布局的引导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支撑作用。此项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县交通局)
六是实施美丽乡村重点片区建设工程。按照“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原则,积极推进大运河沿岸美丽乡村建设,以刘老人、大龙湾、魏圈等精品村为节点,推动大运河沿岸形成精品线,点线结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片区,着力改善和提升沿岸村庄环境。此项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县美丽办)
七是实施垃圾清理和危房改造工程。将城乡一体化保洁工
4 作向大运河沿岸村庄倾斜,加大垃圾清扫、清运、处理力度,确保沿河乡村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大力推进沿岸村庄危房改造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全面消除沿岸村庄危险住房,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此项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八是实施产业升级工程。按照“沿岸发展、成方连片”的思路,大力推进鸭梨、设施瓜菜、剪纸等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大运河产业景观带。积极发挥运河新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平台作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承载能力,推进大运河沿岸产业转型升级。此项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县农林局、开发区)
九是实施规划攻坚工程。深入挖掘大运河沿岸文化特质和地域特色,制定我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总体规划。同时,有关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分别制定文化、旅游、水务、环保、林业、道路、美丽乡村等专项规划,明确工作重点、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限。此项工作2022年()月底前完成。(牵头领导:,牵头单位:县住建局)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县委书记石跃辉同志任组长、县长申文霞同志任第一副组长的阜城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做好大运河文化带
5 建设的督导推动和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制定具体详实、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确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建立机制,推动工作。建立阜城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定期研究、持续调度、强力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机制。聘请熟悉大运河文化以及旅游、环保、林业、规划等方面专家组成阜城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为文化带建设提供咨询服务。建立定期督导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联合县委政府督查室,进一步加强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的督导调度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建立协调联动机制,相关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形成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强大合力。县发改、国土等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项目立项、土地调规等有关工作,确保各项重点任务有序开展,顺利推进。
三是争取政策,加大投入。要加强与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研究政策,搞好对接,最大限度争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要统筹安排资金,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的要求,强化项目资金的整合捆绑力度,确保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快速推进。
四是搞好宣传,浓厚氛围。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强大舆论声势。县委宣传部、县电视台要搞好
6 宣传报道,办好专栏,强化舆论引导。加强与省市主要媒体对接,及时反映阜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好做法、新成效,不断浓厚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舆论氛围。
附件: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
第3篇:浅析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
浅析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
【摘要】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运河沿线城市积极探索建立法治文化阵地或通过立法保护运河形式向群众宣传十九大精神、宣传大运河文化内涵遗迹保护、宣传中华传统道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环保法等,充分体现“民主、道德、法治”等思想精髓,让运河延边居民在娱乐中轻松学习法律常识,逐步提高基层民主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法治观念,营造全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让每个人都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法治卫士
【关键词】大运河
法治文化
建设
引
言
法治文化是一种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等价值在内的人类优秀法律类型的文化,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法治文化是以追求民主、自由和权利保障为目标,在一定的治国理念和与此相适应的制度模式确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具体和京杭大运河相联系而言,大运河法治文化就是在当今法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和社会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模式在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过程中的确立,以及在此理念支配下相应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运行。大运河法治文化改变了传统文化中不重视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中作用的社会心理倾向,逐渐形成人人遵从法律的意识,创造出有利于法律实施的社会氛围。本文就是笔者以江苏、扬州建设大运河法治文化带为主线,结合运河沿岸各地优秀做法谈谈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京杭大运河的基本概况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长27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今天,大运河仍在发挥着璀璨的光芒:202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22年4月,在扬州召开“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大运河的申遗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南等8个省、直辖市35个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将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并争取在202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2年11月,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被列入申遗项目的8个重点河段、15个重要遗产点保护项目已全部完成,重点河段保护展示整治工程已完成80%以上,且顺利通过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的现场评估。2022年8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54号公布《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共15条,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2022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2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指出将突出保护优先的理念,切实保护大运河生态系统、各类文化和自然遗产、人文景观风貌的原真性、完整性。留住原真、完整的自然人文风貌、打造好大运河绿色生态带、推进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促进公众对大运河文化认知、为保护“活态”文化遗产提供保障是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地方抓紧落实的具体举措。
二、沿河各地采取的法治文化措施及现状
近年来,大运河沿线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项目化地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造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示范区。从打造“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开放之河、经济之河”出发,认真研究大运河的地位和价值,全面梳理大运河的历史、自然、人文、生态、旅游等资源,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负责的态度,科学规划布局流域内旅游发展和产业发展,做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三篇文章。大运河造就了无数的珍
贵遗产,沿线城市有23座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运河水利水运工程遗存、附属和相关遗存58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河道27段总长度高达1011公里,大运河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陆续列入我国各级非遗名录,可以说,大运河文化带也是大运河文化遗产带,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过程中,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将是基本原则。而保护则以“立法保护”为首推,不少地方均有所建树。
江苏省司法厅日前开展首批“大运河法治文化品牌项目”申报工作。申报范围包括新建的或2022年以来建成的、近年来提档升级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等法治文化景观,以及运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立的大运河法治文化实践基地或城乡旅游胜地等大运河沿线固定法治文化阵地或法治文化体验项目。申报条件为除符合《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考核命名标准》外,必须突出“千年运河
德法相伴”主题,将法治元素、生态保护、民主法治建设有机融入大运河沿岸的文化旅游开发,实现法治文化和历史文化的嫁接、古代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的整合,展现大运河散发的浓郁法治韵味。2022年4月26日,江苏省司法厅召开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研讨会,共同谋划如何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为大运河沿线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高质量发展打牢法治基础……江苏省近年来围绕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作出了一些成绩,可以总结为:一是探索推动法治文化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江苏地域文化、基层社会治理、群众生产生活、现代传媒等“六个融合”,促进法治意识、法治价值、法治理念在群众日常生活中落细落小。二是以法治文化为引领,贯穿科学民主的行政立法工作体系、严密规范的行政执法监督指导体系、精准有效的法治宣传体系、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多元高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一体运行的刑事执行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统筹推进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公共法律服务等“四大职能”,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协同联动的良好局面。三是通过抓法治文化阵地、载体、品牌创建,紧密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国家战略契机,积极打造大运河法治文化长廊,突出“千年运河
德法相伴”主题,建设法治景观集群段、法治惠民样板段、基层治理示范段,更好地带动全省法治文化提质增效,打造我省法治文化建设新品牌。
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全长125公里的大运河扬州段是整个大运河中最古老、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点最多的遗产区,也是大运河全线活态利用最好的河段。下辖高邮市,是大运河沿线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存的城市,在大运河沿线58处遗产点中,高邮有3处,其中盂城驿、高邮明清运河故道是高邮独有的,淮扬运河主线纵贯高邮南北共43.6公里。这三处遗产包含了从车逻到界首运河沿线几乎所有文化遗产。车逻坝、南门大街、镇国寺塔、镇国寺、平津堰、杨家坞、万家塘、御码头、马棚湾铁牛、界首大码头都在其中 扬州市委、市政府也抓出契机,在大运河文化名城与法治名城融合。2022年11月初,第四届区域法治文化发展论坛暨“区域法治文化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运河第一城”扬州成功举行。同时,扬州市委政法委、市依法治市办、市法学会主动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召开座谈会、法学重点课题研究、实地考察论证等方式调研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建设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总体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把扬州大运河段法治文化带打造成法治景观集群带、公平正义彰显带、生态治理示范带、多样文化辉映带、遗存保护样本带,建成独具特色、眩目光辉的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向习近平总书记交上“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扬州答卷,向世界人民呈现“万里长江云水阔,千里运河法治美”的扬州图景。主要举措:一是统一规划设计。根据《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旅游发展规划》和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3-5年行动计划,统一规划设计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地域标识等。二是立法保护先行。结合运河沿岸绿色廊道建设,对重点生态敏感区和永久性绿地实行立法保护。加强对淮河入江水道城区段实施“四控一禁”立法管控。以立法形式对公园建设、生态中心建设建章立制。三是强化生态治理。结合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263”专项行动、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头建设,充分发挥司法执法的法治手段作用,持续推进大运河生态治理。四是打造法治景观。结合沿线法治景观建设,发布统一标识,打造建设一批场馆、公园等法治阵地,让群众直观感受、感知大运河法治文化带。
在京杭大运河无锡段的起点玉祁,惠山启动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按照规划,惠山坚持在融入乡土、人文、时代气息中抓好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挖掘古迹、文物、名人内涵中,汲取法治精髓和道德元素,在加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中,打造法治文化名镇名村,以“桃娃春播”为品牌,致力深化拓展新时代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的形式和内涵。无锡市惠山区通过部门联动、系统谋划、顶层设计,梳理确定大运河法治文化带“融合共建”思路,并明确提出了将大运河惠山段打造成为“法治文化景观集群带、文物遗址保护样板带、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带、社会和谐稳定幸福带、经济创新发展高质量带”的工作目标。惠山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浦明锋告诉记者,大运河惠山段全长14.9公里,流经洛社、玉祁、钱桥3个镇(街道),是江南运河文化浸润、经济哺育的核心区域,也是全省大运河文化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为进一步提高工作实效,形成工作合力,该局积极谋划“四融合”举措,统筹推进大运河惠山段法治文化带建设。
淮阴区洪泽湖边上的洪泽湖古堰是大运河58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之一,淮阴区司法局结合当地独有的洪湖文化于洪泽湖古大堤边的多个村落建设法治文化文化阵地,着力打造水生态法治文化地标,讲好水文化故事,展示水风景魅力,传播水生态价值,为淮阴大运河水文化长廊保驾护航。建成于古村高家堰的文化阵地包含法治文体广场、道德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法治文化长廊、道德法治讲堂、人民调解室等。该阵地突出法治与德治并举,向群众宣传十九大精神、宣传大运河文化内涵、宣传中华传统道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民主、道德、法治”等思想精髓,让运河延边居民在娱乐中轻松学习法律常识,逐步提高基层民主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法治观念,营造全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让每个人都成为大运河文化带的法治卫士。
北京市通州区已经完成制定了2022年工作计划和《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重点项目清单》,全面启动《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设立一系列大运河文化带重点项目,着力打造通州大运河文化这一国际化的名片。此外,通州区成立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研究会首批共11个研究方向,其中之一就是运河法治文化发展研究。
江苏省始终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作为推进法治江苏建设的基础先导,不断强化理论研究、政策支持、工作合力,不断强化阵地建设、作品创作、活动开展,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传承,与法治江苏建设进程相呼应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体系,大运河周边法治文化阵地的打造让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增加新的法治元素,使各地有了新的法治文化,让法治接地气、善民生,为“法治运河”聚力,齐力向更优更好的法治社会共进。
扬州市在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方面也卓有成效:一是注重发掘与传承。2022年扬州制定《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在全省率先以立法的形式保护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点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详细梳理挖掘大运河扬州段悠久深厚的法治文化资源,修复和展示遗存文化,先后打造江都邵伯法治文化传承馆、阮元家风馆、“双东”法治历史街区等十余个的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对谢安、蒲松龄、于成龙等与扬州运河法治文化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格言警句、经典作品等进行梳理,通过微信、微博、电视等媒体进行系统宣传。搜集整理大运河有关的规范文本,如吴王刘濞的创设性立法,盐商的商业惯例等,展现扬州千年运河之城法治文化的传承与进步。
二是注重创新与发展。先后召开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座谈会、学术研讨会、实地考察论证会等方式探索研究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创新,形成了建设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拟定法治小镇、法治景区、法治市场、法治河道、法治长廊等大运河系列法治创建评比细则,以评促建,推动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发展。借助扬州首届运河主题国际微电影展,创作运河主题法治微视频9部;借助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运河主题法治旅游线路3条;借助扬州大运河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研发运河法治文化特色产品和纪念品十余类近百种。通过系统展示最新运河法治建设成效,推动运河法治文化创新发展。
三是注重延伸与运用。近年来,扬州围绕服务三大攻坚战,以“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推动相关部门落实加大大运河生态环境依法整治力度,增强市民环保、绿色、法治理念。把大运河法治文化带作为扬州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推动运河文化、法治文化、道德文化、传统文化、党建文化融为一体,为运河沿线企业参与产业分工和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促进运河法治文化带建设工作与城市经济发展、民众需求、生态环保相适应,实现运河法治文化与扬州城市发展战略的完美融合。
三、大运河法治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江苏省司法厅召开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研讨会指出:到2025年,与文化运河、绿色运河、经济运河、共享运河相适应,串连吴越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和江海文化,沟通扬子江城市群、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三大重点功能区的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基本建成。
为此笔者根据省厅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目标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进一步增强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的责任担当。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是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构建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运河全线及周边地区司法行政部门要提高思想站位,推动运河沿线地区一体联动、融合发展,要深入挖掘“有形”“无形”的法治元素、道德规范、人文精神,运用多种途径让大运河文化活起来,借助法治文化的持久浸润,进一步增强沿线居民的法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形成以线连点、由点串面、点面结合的发展新格局,更好带动全省法治文化强筋健骨、提质增效,持久巩固扩大江苏法治文化的影响和优势。
二是进一步统筹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的规划布局。统筹制定法治文化带建设专项规划,优化完善法治文化带建设空间布局,系统推进运河法治文脉整理研究,艺术再现运河法治文化底蕴,研发统一的大运河法治文化带logo标识,联动建设一批法治景观重点项目,打造一批法治人文旅游线路,创作一批具有鲜明运河特点、风格、气派的法治文化精品,推出一批凸显运河法治文化特色的活动品牌,串连法治景观形成集群效应,推进基层治理形成示范效应,实施法治惠民形成样板效应,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三是进一步强化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的法治保障。发挥司法行政部门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围绕运河沿线河道管理、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重大事项,有序推进省级和设区市相关法规、规章的制定工作,积极服务地方立法,抓好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水利等综合执法队伍组建,依法查处违法事件,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着力提升大运河立法保护和大运河依法治理水平,也为法治文化培育夯实实践基础。
四是进一步强化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的联动融合。围绕实现规划共商、设施共建、成果共享的工作目标,以强化内部融合、外部融合、手段融合等“三个融合”来提高工作实效,增强工作合力,形成南北联动、各展所长、齐头并进的工作态势。
五是探索建立沿线城市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发展联盟,开发以智能终端平台或现场展示平台为承载的大运河法治文化数字化系列产品,依托江苏网络普法联盟等平台载体,培育法治文化线上与线下结合发展新模式。
把扬州市大运河法治文化带建成法治景观集群带、公平正义彰显带、多样文化辉映带、遗存保护样板带、生态治理示范带“五带”目标。
另一方面,要统筹推进大运河(江苏段)法治文化带建设,注重谋划“四融合”。与绿色发展相融合,提升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生态颜值”。深入实施大运河(江苏段)保护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以打造绿色发展生态区为引领,综合运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法律服务等手段,大力推进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德法涵养文明
共建绿色生活”专项行动,开展绿色法治宣传、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监督、环境保护重大法律风险建议提示等系列活动。
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丰富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历史底蕴。充分挖掘古迹遗址、传承工艺、名人故居等历史文化底蕴,汲取法治精髓和道德元素,将传承千年的文化、历经百年的非遗基地,与各级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宪法学习体验馆、融媒体法治宣传教育中心、禁毒戒毒教育基地等串点成线,全方位打造集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等“四位一体”的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
与法治惠民相融合,践行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服务宗旨。围绕江苏省及各地级市建设目标,推出公共法律服务品牌、普法惠民项目,推进落实法治惠民实事项目,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文化生活需求。
与乡村振兴相融合,创建大运河法治文化带的“幸福阵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网格化社会治理要求,开展新时代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活动,在运河沿线全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融合式公调对接、访调对接、诉调对接等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高标准打造运河法治文化茶馆、法治文化公园、流动法治书吧等法治文化景点,使大运河法治文化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和幸福产业。
通过大运河使法治文化带“串珠成链”,将法治文化与运河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借助运河两岸法治景观建设,发布统一标识,打造建设一批场馆、公园等法治阵地,将法治文化和运河非遗文化、运河市井文化、运河旅游文化有机融合,扩大普法的辐射效应,增强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直观感受、感知大运河法治文化带。深入挖掘大运河蕴含的“有形”“无形”的法治元素、道德规范、人文精神,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展现“千年运河”独具魅力、深厚悠远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浓厚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
第4篇:文化建设汇报
文化工作建设汇报
学院XX队文化工作建设汇报
自入校以来,我队始终坚持“文化建队”方针,以“文化强国”精神为指导,根据我队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构建“燃青春热血,铸卫士情怀”为主旨的队文化思想,打造具有我队特色的“燃情文化”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化育警在全面加强部队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只有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才能有效地发挥部队政治工作的作用,只有把警营文化建设作为部队政治工作的重头戏来抓,才能为创建和谐警营、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地思想政治保障。下面,就我队文化工作开展情况做一个简要汇报:
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
在建队之初,我们就明确提出“坚持文化建队,紧跟时代发展要求,加快建设先进警营文化步伐”的要求,把建设先进警营文化作为加强中队建设和战斗力生成的重要载体,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规划,渗透到官兵的日常生活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具体化,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中,让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容易使人接受,更加贴近官兵,更具吸引力。我们把警营文化建设定位于确保官兵思想稳定,引领部队建设方向,紧扣学院主题教育这个大主题,结合历年中队文化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在充分调研论证和广泛征求中队官兵意见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各项文化
活动。
二、官兵同台,积极参与
中队干部始终重视文化活动的开展。教导员组织中队文艺骨干进行学习讨论,精心编排具有我队特色的保留节目,并多次在中秋、端午等节日,举办中队自己的特色晚会,丰富了官兵的节日生活,提高了官兵的文化情操,更是带领3名学员在12年学院黑板报制作大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队长从建队初始就倾情打造我队的“燃情文化”建设,始终贯彻文化建队的思想,更是在工作之余以主持人的身份与学员同台演出多场晚会,为全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自参加学院文艺晚会演出以来,除个别公差勤务人员外,全队几乎所有官兵都有演出晚会的经历,我队已成为学院演出的中坚力量。
三、活动开展,成绩喜人
入校以来,我队共参加了学院大型晚会,演出达10余场,更代表学院参加了总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歌咏通讯赛,在歌咏通讯赛的13个节目中,我队共有59名官兵参加了其中的10个节目的演出,节目在全武警部队169个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喜获三等奖,为学院争得了荣誉;而在2022年晚会中,我队担负大部分演出任务,在规格高、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全院取得了极大的反响好评。
其中三名同志表现突出火线入党,三名同志得到了学院的嘉奖。目前,我队参加的总部12年歌咏通讯赛正在评选当中。除此以外,我们还积极利用校园网络新闻这个可供练笔的“阵地”,鼓励学员踊跃投稿,并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制作黑板报、电子板报,既达到了提高学员文化技能的目的,又让学员队有了一个很好的对外宣传学习的平台,起到了双赢的效果。
第5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以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快速健康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我校在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内精神文明建设和创设优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以我校校训“修德明理、乐学立志”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以“让每一位教师都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办学理念为校园文化的骨架,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建设,使学校在高层次、高质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合作篇---干群合作、师生合力,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1.机构健全,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学校开办以来,就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建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整体联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学校建立有以校长XX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了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并保证了经费开支。主管德育、办公室的副校长晏建保全面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建立了办公室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格局,通过教务处、后勤处、少先队大队部互相配合,干群合作、师生合力,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扎实持续的开展,适应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需要,学校长期致力于两支队伍的建设,即:以各处室主任及艺术教师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和积极、活跃的少队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方式、手段、意义的引导,鼓励学生们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为创建良好、优质、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工作。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按学校的整体规划健康发展。
2.铸造灵魂,树立校园文化建设核心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作用。学校将树立鲜明的校园精神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努力培养校园文化个性,形成特色。为此,我们确立了以“修德明理、乐学立志”为校训,以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为办学理念,以“求实、求真、求新、求活”为校风,以“爱学、乐学、会学、美学”为学风,完善了校徽、校歌、校旗、校训,各班也制定班徽、班训,并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校园精神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环境,激励鞭策师生健康成长。为了使校园精神深深地烙在师生们的心中,学校经常性地利用教师会议、升旗仪式、德育活动等进行宣传,并将它们永久性的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时刻警醒和激励师生。正是因为明确校园精神的激励、鞭策作用,使校园真正形成了催人上进、促人成才的良好校园氛围,集聚全体师生们都团结起来为学校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一年多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得以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明确的校园精神引领的结果。
3.整体联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体现,又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割离开来,而是有机结合,互相融合。在全面开展学校总体工作的同时,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决不因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重、压力大,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当作学校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且融进了其他各方面的工作中。例如,在教学工作中,学校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严格要求教师,并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举行了系列德育活动来加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再如,在后勤工作中,融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求后勤人员,有明确的服务意识、文明的服务语言、热情的服务态度等等。这样,师生的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后勤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推动,大大地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工作。
二、活泼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1.加大建设,构造环境
我校在原有二栋教学楼,一栋食堂,设施设备极不齐全的基础上,2022年加大硬件投入、营造良好环境、优化办学条件,争取中央项目资金500万元,建设了建筑总面积3899平方米的综合楼。综合楼集办公与功能于一体,共有办公室12间、多媒体会议室1间、小会议室1间、电脑室、语言、音乐室、美术室、少队室、图书室、体卫室等功能室8间、劳动、科技等实验室6间;修建学校运动场,设计10个乒乓球台、4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和2个排球场,本学期已投入使用,建设面积2800平米;并筹备修建250米的环形跑道;添置了音体美器材及实验器材。学校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了《湖南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要求;添置图书6000册;配备了31个高标准多媒体教室,实现班班通;申请成为了市电教馆“周六课堂”试点学校。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宣传窗、广播站、电子屏、黑板报等是进行良好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设施,发挥这些宣传阵地的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宣传媒体的教育优势。目前,学校广播站,每天定时播音,宣传学校好人好事,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专题栏目,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另外,学校固定的22个宣传窗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宣传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由于学校的长期营造和建设,上述宣传媒体有力配合了学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深受师生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3.开展活动,打造特色(1)养成教育收到实效。
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紧紧围绕我校“学生礼仪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线,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小主人”主题实践活动和“四好学生”评价活动,丰富“礼仪”的内涵,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体化德育网络,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学校2022年申请了“省级红领巾”示范校的创建。少队活动成为成为德育活动的亮点。学生会主持的百分赛评比,每周讲评到位,让学生养成了自主管理的好习惯。学校还通过广播站、小记者、礼仪队、卫生劝解员、推普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德育活动,贴近孩子的管理。学校成功申报了“省级家长示范学校”的创建,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为孩子的德育教育打造更广的平台。
(2)经典诵读成为校本。
为使学校成为真正的书香校园,使学生浸润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我校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了办学特色,将之纳入了校本教研开发系列。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优秀语文老师为成员的经典诵读指导小组,并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规定每天下午上课前十分钟为诵读时间,以《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为蓝本,分年级选定了诵读内容。
此项特色在我校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迎检过程中,得到了市级专家领导的高度赞扬。
(3)课外活动有声有色。
围绕学校工作重点,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我校设置了课外兴趣小组,定在周四的第六节课为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器乐、航模、书法、英语、奥数、美术、声乐、仪仗队八个兴趣小组,同时成功申报为岳阳市电教馆“周六课堂”试点学校。通过艺术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艺术品格,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音、体、美教学成为学校校园文化、教育科研、学校德育、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让它发挥多功能的作用。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了全国“尚德”杯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团体铜奖的好成绩。2022年XXX等同学获县级“三独”比赛一等奖,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得了前八名的好成绩。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县级以上部门举办的书法、绘画、科技制作等各类艺术活动,取得30多个奖项的佳绩。
三、和谐篇——师生和谐、家校同心,拓宽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1.领导与教职员工和谐共处,形成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文化
(1)领导班子坚持克己奉公、执政为民,具有较强的奉贤献身精神。校长要求所有行政必须要做到“五有”,即:头脑有思想、脸上有精神、心中有老师、眼中有问题、手上有工作。领导班子凝聚力强,内部团结和谐、政通人和。校长在每学期致老师的一封信更是将全体教师凝聚在了一起。
(2)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治校。每年召开“教代会”,广泛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民主决策,努力实现广大教职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3)党建工作始终走在前列,开展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发展先进青年入党、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得到了各级党委领导的好评。今年建党90周年全县庆祝大会上学校被中共XX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校长XXX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学校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要做到“勤政、廉洁”,不仅要做好行政工作,管理好本部门的一切事务,而且教学工作也必须走在教师队伍的最前面,说得起硬话。
2.师生之间的和谐,形成关爱民主的亲情文化 老师之间团结奋进、合作互助、思想统一;师生之间和谐共进,生敬师、师爱生;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和睦共处。
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形成爱满人间的大众文化
家校之间联系紧密、思想统一;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和各处室、各教师之间政令畅通;学校和社区、友邻单位紧密合作,共建和谐。
4.人与物和谐,形成协调平衡的生态文化
全体师生都能自觉爱护公物,无乱贴、乱刻、乱画、乱吐、乱丢等行为,学生都养成了自觉爱花护草的习惯,无乱踩草坪的现象,所有建筑物无安全隐患,优美舒适的环境也给师生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现在校园内绿草如荫、鸟语花香,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建筑物之间和谐匀称,目前的校园已成了学生美丽的花园、温馨的家园、求知的乐园。
5、教育与教学工作和谐,形成德育与智育并举的管理文化
学校教师思想统一、理念先进,各教研组内部凝聚力强,团队精神好;教育教学内容和谐、所有课程全部按照标准进行排课,各学科相互渗透和学科渗透德育和思想教育情况好;教师的教育方法科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严禁“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育方法的和谐;教学区与生活区、运动区分开,布局合理,避免了相互的干扰,体现了教育环境的和谐;在平常工作中,领导小组不定时抽查各处室、年级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力求做到严格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教育管理的和谐。这样,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就更实在了。
四、获得篇——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喜获校园文化建设硕果
1.学生获益,素质发展成效显著
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远大。每个学生都为自己定下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有长远目标,有中期目标,有短期目标,教育学生为自己不同阶段的目标和理想全力以赴地追求。学习态度端正,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对待,主动地学习。学习方法恰当,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精神顽强,教育学生要有勤学好问、勤奋坚毅、不畏艰苦、终身学习的精神。
通过一系列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全校学生思想品质也大大提高。尊师爱校、孝敬父辈、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等,已经蔚然成风。
2、教师获益,教育教学屡建奇功
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使老师们更加师德高尚、爱校如家。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学校主人翁意识,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注意自身修养,以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做言传身教的典范。
老师们还力求更新观念,主动投入到教学改革当中,改革教法,改革学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平等、民主、友善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创新精神影响学生。教学能力大大增强,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优秀整齐的明德教师群体。
3、学校获益,各项工作频传佳音
校园文化建设,使我校的校风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团结一心,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诸多佳绩。并高标准完成了合格学校、课改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市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省三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第6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以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快速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它能促进整个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管理、教育方法的变革,对于引导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学生智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帮助他们树立和形成良好的审美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我校在学校整体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内精神文明建设和创设优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以我校校训“修德明理、乐学立志”为校园文化的灵魂,以“让每一位教师都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办学理念为校园文化的骨架,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学校的整体建设,使学校在高层次、高质量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以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快速健康发展,现将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的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合作篇---干群合作、师生合力,构建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1.机构健全,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学校开办以来,就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建立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管理机构,健全了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整体联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学校建立有以校长XX为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了学校建设总体规划与年度计划,并保证了经费开支。主管德育、办公室的副校长晏建保全面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督促和指导,建立了办公室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格局,通过教务处、后勤处、少先队大队部互相配合,干群合作、师生合力,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为了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扎实持续的开展,适应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需要,学校长期致力于两支队伍的建设,即:以各处室主任及艺术教师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和积极、活跃的少队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方式、手段、意义的引导,鼓励学生们承担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为创建良好、优质、文明、健康的校园环境而努力工作。保证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按学校的整体规划健康发展。
2.铸造灵魂,树立校园文化建设核心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作用。学校将树立鲜明的校园精神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努力培养校园文化个性,形成特色。为此,我们确立了以“修德明理、乐学立志”为校训,以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为办学理念,以“求实、求真、求新、求活”为校风,以“爱学、乐学、会学、美学”为学风,完善了校徽、校歌、校旗、校训,各班也制定班徽、班训,并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校园精神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环境,激励鞭策师生健康成长。为了使校园精神深深地烙在师生们的心中,学校经常性地利用教师会议、升旗仪式、德育活动等进行宣传,并将它们永久性的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时刻警醒和激励师生。正是因为明确校园精神的激励、鞭策作用,使校园真正形成了催人上进、促人成才的良好校园氛围,集聚全体师生们都团结起来为学校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一年多来,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得以健康发展,这些都是明确的校园精神引领的结果。
3.整体联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总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其他教育教学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体现,又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割离开来,而是有机结合,互相融合。在全面开展学校总体工作的同时,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决不因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重、压力大,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而是把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当作学校必不可少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且融进了其他各方面的工作中。例如,在教学工作中,学校进行了新课程改革,严格要求教师,并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校园文化建设,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举行了系列德育活动来加强校园文化的渗透,再如,在后勤工作中,融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求后勤人员,有明确的服务意识、文明的服务语言、热情的服务态度等等。这样,师生的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后勤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相互推动,大大地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工作。
二、活泼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1.加大建设,构造环境
我校在原有二栋教学楼,一栋食堂,设施设备极不齐全的基础上,2022年加大硬件投入、营造良好环境、优化办学条件,争取中央项目资金500万元,建设了建筑总面积3899平方米的综合楼。综合楼集办公与功能于一体,共有办公室12间、多媒体会议室1间、小会议室1间、电脑室、语言、音乐室、美术室、少队室、图书室、体卫室等功能室8间、劳动、科技等实验室6间;修建学校运动场,设计10个乒乓球台、4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和2个排球场,本学期已投入使用,建设面积2800平米;并筹备修建250米的环形跑道;添置了音体美器材及实验器材。学校教学仪器配备基本达到了《湖南省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要求;添置图书6000册;配备了31个高标准多媒体教室,实现班班通;申请成为了市电教馆“周六课堂”试点学校。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宣传窗、广播站、电子屏、黑板报等是进行良好文化氛围建设的重要设施,发挥这些宣传阵地的作用,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是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学校十分重视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宣传媒体的教育优势。目前,学校广播站,每天定时播音,宣传学校好人好事,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专题栏目,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另外,学校固定的22个宣传窗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学校和社会的重大事件、评论及学生对专题教育的体会都能够在校内宣传窗和黑板报中得到直接的体现。由于学校的长期营造和建设,上述宣传媒体有力配合了学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深受师生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3.开展活动,打造特色(1)养成教育收到实效。
坚持文化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相结合,紧紧围绕我校“学生礼仪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线,积极组织开展“文明礼仪小主人”主题实践活动和“四好学生”评价活动,丰富“礼仪”的内涵,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体化德育网络,加强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学校2022年申请了“省级红领巾”示范校的创建。少队活动成为成为德育活动的亮点。学生会主持的百分赛评比,每周讲评到位,让学生养成了自主管理的好习惯。学校还通过广播站、小记者、礼仪队、卫生劝解员、推普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德育活动,贴近孩子的管理。学校成功申报了“省级家长示范学校”的创建,建立了家长委员会为孩子的德育教育打造更广的平台。
(2)经典诵读成为校本。
为使学校成为真正的书香校园,使学生浸润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我校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了办学特色,将之纳入了校本教研开发系列。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优秀语文老师为成员的经典诵读指导小组,并开设了经典诵读课程,规定每天下午上课前十分钟为诵读时间,以《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为蓝本,分年级选定了诵读内容。
此项特色在我校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迎检过程中,得到了市级专家领导的高度赞扬。
(3)课外活动有声有色。
围绕学校工作重点,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校艺术教育特色,我校设置了课外兴趣小组,定在周四的第六节课为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了器乐、航模、书法、英语、奥数、美术、声乐、仪仗队八个兴趣小组,同时成功申报为岳阳市电教馆“周六课堂”试点学校。通过艺术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塑造完美的艺术品格,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音、体、美教学成为学校校园文化、教育科研、学校德育、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让它发挥多功能的作用。
今年暑假学校组织了全国“尚德”杯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团体铜奖的好成绩。2022年XXX等同学获县级“三独”比赛一等奖,在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得了前八名的好成绩。同时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县级以上部门举办的书法、绘画、科技制作等各类艺术活动,取得30多个奖项的佳绩。
三、和谐篇——师生和谐、家校同心,拓宽校园文化建设内涵
1.领导与教职员工和谐共处,形成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文化
(1)领导班子坚持克己奉公、执政为民,具有较强的奉贤献身精神。校长要求所有行政必须要做到“五有”,即:头脑有思想、脸上有精神、心中有老师、眼中有问题、手上有工作。领导班子凝聚力强,内部团结和谐、政通人和。校长在每学期致老师的一封信更是将全体教师凝聚在了一起。
(2)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治校。每年召开“教代会”,广泛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参与民主决策,努力实现广大教职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3)党建工作始终走在前列,开展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民主评议、发展先进青年入党、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得到了各级党委领导的好评。今年建党90周年全县庆祝大会上学校被中共XX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校长XXX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学校要求每个党员干部要做到“勤政、廉洁”,不仅要做好行政工作,管理好本部门的一切事务,而且教学工作也必须走在教师队伍的最前面,说得起硬话。
2.师生之间的和谐,形成关爱民主的亲情文化 老师之间团结奋进、合作互助、思想统一;师生之间和谐共进,生敬师、师爱生;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和睦共处。
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形成爱满人间的大众文化
家校之间联系紧密、思想统一;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和各处室、各教师之间政令畅通;学校和社区、友邻单位紧密合作,共建和谐。
4.人与物和谐,形成协调平衡的生态文化
全体师生都能自觉爱护公物,无乱贴、乱刻、乱画、乱吐、乱丢等行为,学生都养成了自觉爱花护草的习惯,无乱踩草坪的现象,所有建筑物无安全隐患,优美舒适的环境也给师生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现在校园内绿草如荫、鸟语花香,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建筑物之间和谐匀称,目前的校园已成了学生美丽的花园、温馨的家园、求知的乐园。
5、教育与教学工作和谐,形成德育与智育并举的管理文化
学校教师思想统一、理念先进,各教研组内部凝聚力强,团队精神好;教育教学内容和谐、所有课程全部按照标准进行排课,各学科相互渗透和学科渗透德育和思想教育情况好;教师的教育方法科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严禁“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教育方法的和谐;教学区与生活区、运动区分开,布局合理,避免了相互的干扰,体现了教育环境的和谐;在平常工作中,领导小组不定时抽查各处室、年级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力求做到严格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教育管理的和谐。这样,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核就更实在了。
四、获得篇——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喜获校园文化建设硕果
1.学生获益,素质发展成效显著
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远大。每个学生都为自己定下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有长远目标,有中期目标,有短期目标,教育学生为自己不同阶段的目标和理想全力以赴地追求。学习态度端正,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把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对待,主动地学习。学习方法恰当,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精神顽强,教育学生要有勤学好问、勤奋坚毅、不畏艰苦、终身学习的精神。
通过一系列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全校学生思想品质也大大提高。尊师爱校、孝敬父辈、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等,已经蔚然成风。
2、教师获益,教育教学屡建奇功
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使老师们更加师德高尚、爱校如家。全体教职工树立了“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学校主人翁意识,爱岗敬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把全部的心血和知识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注意自身修养,以细致入微、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做言传身教的典范。
老师们还力求更新观念,主动投入到教学改革当中,改革教法,改革学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以平等、民主、友善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创新精神影响学生。教学能力大大增强,教学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优秀整齐的明德教师群体。
3、学校获益,各项工作频传佳音
校园文化建设,使我校的校风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生团结一心,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诸多佳绩。并高标准完成了合格学校、课改示范学校、市级示范家长学校、市级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省三星级红领巾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
回顾做过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广泛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全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我们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教育、教学氛围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我们将继续进一步按高层次、高质量的标准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建设内容之中,使其认识、娱乐、导向、育才功能得到有力的发挥,在祖国建设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第7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汇报
企业LOGO
文化先导企业长兴
——###***集团文化建设总结
先进的文化是企业发展之本、长兴之魂。文化先导,是企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发展、争创盛世伟业的关键所在。***集团诞生于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18年来,***由几间破木屋组成的“小作坊”,发展成为集***、####、***、####、***、####、***、####于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型企业,创造了三年走完一般企业花20年才能实现的发展奇迹,“*******元到###亿的创业神话”响彻中国大地、震惊全球华人。随着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集团先后被评为“****市百强企业”、“******质量信得过企业”、“******名优企业”、“******十佳民营企业”、“******质量诚信五星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企百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30强”、“中国制造业****强”。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企业家名称)亦荣获“****市创业标兵”、“****市十大杰出青年”、“****市劳动模范”、“******新长征突击手”、“******创业之星”、“******商誉最佳民营企业家”、“******十大风云苏商”、“******十大杰出青年”、“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中国民营企业十大新闻人物”、“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今天的***,处处涌动着活力,时时迸发着激情。我们有理由坚信,***能在过去18年里飞跃发展,除改革开放大环境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得益于企业内部文化建设的先行和推进。
勿庸置疑,当今社会,文化的建设已成为企业长兴最关键的要素。如何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根据***集团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与体会,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企业家特立独行,建树企业之魂
要想在商海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自身。19**年7月,面对如火如荼的改革浪潮,凭借地址:*********电话:########传真:######http://E-mail:#####@——————.com
企业LOGO
卖掉结婚戒指得来的****元钱和借来的两台印刷机,***(企业家名称)毅然抛弃了收入稳定、工作安逸的教师生活,投身商海。创业伊始,由于技术薄弱、资金短缺、经验匮乏、管理幼稚,***(企业家名称)亏了近30万。面对巨大挫折,合伙人失去信心打起退堂鼓,***(企业家名称)没有退缩。他卖掉厂房,主动承担全部债务,以诚信、坚韧铸就了企业的灵魂。他拎着个公文包,往返于江浙一带大大小小的酒厂。***(企业家名称)相信成功需要磨砺,奋斗实乃人之根本。凭着这种执着、真诚,***(企业家名称)很快找到商机,专业从事酒包装的设计、生产、销售。19**年,***(企业家名称)又盘活一家乡镇企业,投资创办宜兴市***彩印有限公司。凭借***(企业家名称)这种创业的勇气,###***集团在轻工包装领域开辟出一片天地。
20**年,***(企业家名称)抓住国家大规模城乡一体化电网改造的契机,一举投资****万元,引进当时国内少有的原装进口连铸连轧***杆生产线,在家乡创建了年产12万吨高纯度***的***厂。这一项目填补了当时国内空白,年产值达18亿元人民币。20**年,在全国***市行情走好的形势下,***(企业家名称)深入剖析市场、权衡利弊,先后在###、广东、天津等地创办废旧金属回收公司,同年在山东济南成功组建了集废***回收、整理、冶炼、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山东******有限公司,随后又在素有“国际电缆城”之称的***创办###******有限公司。20**年,***(企业家名称)又创办###*****有限公司、江西*****有限公司。在***集团董事长、总裁***(企业家名称)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名优秀的企业家所特有的魅力。业界有人曾经将***(企业家名称)的生活照仔细与一位中央领导年轻时的照片相对比后脱口惊呼——“两张照片,真是惟妙惟肖!”
在***(企业家名称)看来,“厚德载物、守正出奇、宁静致远”是他创办企业、为人处事的最高准则。在***(企业家名称)的领导下,***正发扬“创新高效、团结拼搏、励精图治、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恪守“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和谐”的行为准则,始终不忘对社会、对客户、对投资者、对员工所肩负的责任。在此基础上,结合集团公司发展的战略、导向,我们提出“以人品创造产品、用人格体现价值”的经营理念,以“诚信经营,真诚合作、贴心服务、互利双赢、用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为自己的服务
企业LOGO
信条,为客户提供高标准、高品位、高效率的服务,以绝对优势的产品、超出期望值的服务决战市场终端。
二、品牌先行、创新开源,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贯彻实施,品牌建设尤为关键。中国加入WTO,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引进竞争输入压力,引进国际化竞争压力,也是对市场竞争的认同和推广。现代企业的竞争更大程度上是企业品牌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文精神的竞争,因为品牌的内涵当中往往体现更多的人文素养,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的品牌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升华过程。19**年,***推出自主的品牌——“***”文字及图形。这个正方形的图形,代表***为人方正、做事规规矩矩,不弄玄虚,稳稳重重,刚柔有度。***集团十分注意品牌的保护、宣传与推广,成立由总裁特别管理的知识产权事务部,专门负责专利管理、商标保护、品牌展示、形象策划。同时,集团公司先后制定颁布了《***集团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集团科技创新技术成果实施办法》、《***集团形象展示推行细则》等规章制度。从品牌的建立、传播、维护、再生到品牌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完全市场化、完全战略化。“***”先后被****市工商局认定为“****市知名商标”、被******工商局认定为“******著名商标”。集团公司####中心的主导产品——***亦荣获“中国优质产品”称号。
一个品牌往往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当我们着眼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伟大实践,商战的残酷再次提醒我们,开拓进取、企业长兴更需要“让一部分先智起来”。只有凝结更多的智慧、创新我们的思维,我们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为此,***早在20**年就建立起“创建学习型企业领导小组”,每年集团公司都要组织一批优秀的干部、员工代表,参加有关名校的MBA函授班、当地技术院校的培训班,与此同时,在公司内部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借此激发大家学业务、钻技能、作贡献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员工只听命于上级、干部座享其成思维落后无法适应集团飞跃发展需要的被动局面。学习,在***是一种习惯。
创新需要学习,更需要齐聚人才、发挥精英效应。***早在创立之初,就十分注意“引才借智、以人为本”,企业LOGO
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企业家名称)更是将“以制度用人、以事业用人、以感情待人、以环境聚人”当作铁的法则。如今的***,实际上就是由一个精英团队组合而成。***集团公司实行战略掌控、流程管理、制度执行,设立管理中心、财务中心、有色线材中心、轻工包装中心和投资发展中心五大中心,旗下建有二十余家经营实体。创新的意识就源自于灵活的小团队工作方式。针对重大项目中的关键问题,集结有智慧有激情的员工,由其中的工程师挑选自己的组员,形成核心的小团队。集团只负责主要工程师的战略导向、绩效考核。这,就是***全新的文化理念——“团队管理”、“精英管控”。小团队的工作方式看似平常,其实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在庞大的组织中,总有很多聪明人,他们可以轻松地找到“混”下去的方法,即便是复杂的绩效考核也对这类人束手无策。但是在小团队中,却容不得“聪明人”再浑水摸鱼,必须全力以赴才能被大家认可。小团队的工作模式,激发全体成员创造力的同时,进行小范围的绩效考核,所得的结论就会更加客观。通过这种小团队的工作方式,***很快建立起研发设计部、机械装配部、市场营销部、信息管理部等部门,实现了“自下而上”的文化创新。这种创新方式不断地为集团战略管控带来很多新奇的点子,带来新鲜的创意和活力。
三、和谐文化,齐心聚源,提升企业软实力
民营企业要发展,和谐是基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分子,要想维持生存、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但要保持自身系统的和谐,而且要保持与市场经济这个更大的系统环境的和谐。基于此,***提出了企业赖以生存的“和谐三要素”——企业与员工要和谐、企业与企业要和谐、企业与社会要和谐。
企业与员工和谐,是***一贯坚持的根本。为员工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让每一位***员工及其家属融入公司,是***创立的初衷。一方面,***要求企业领导重视员工,采用人性化的管理,要让员工在一种乐于奉献、快乐积极的心态中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也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生产建设、业余文化生活,找到自己在企业的位置。近几年,集团公司投巨资抓基础设施建设,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公司免费为员工提供食宿,宿舍配置了电视、空调、衣柜,生活区内建有高档优雅的职工娱乐中心、篮
企业LOGO
球场、图书馆、健身房。在***,有份员工自己的刊物《***报》,有个员工内部交流的网络平台,成立有***锣鼓队。我们鼓励员工自由发言,鼓励心与心的交流。在***公司内部,每个车间均设置一个固定的投递箱,每个员工均可以匿名向总裁倾吐心声,每隔一段时间由总裁工作部专人收集,集团公司董事长、总裁***(企业家名称)总会抽出时间,亲自批阅大家的信件。在***,沟通无处不在。
企业与企业要和谐。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当今的企业经营环境呈现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企业今后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单一的竞争,企业正从独立创造价值走向合作创造价值。可以估计,未来的竞争,企业必须将众多的合作商连在一起,以联盟为载体,聚合彼此价值链上的核心能力,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形成更强的群体竞争力。***始终坚持客户至上,客户就是上帝,秉承为客户提供价值、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在***营销人的眼中,客户与公司是一对利益的共同体,与客户交易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沟通、一种服务。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是***营销人的基本原则。
企业与社会要和谐。诚信经营、按章纳税,让政府和人民群众满意,既是企业的目标,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和前提。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帮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十几年来,***始终恪守依法经营、造福社会、回报人民的原则。一方面,我们在员工招聘中优先聘用当地的农民、下岗的“40”、“50”人员和残疾人员,解决当地政府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我们在生产经营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积极支持公益事业,追求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统一。2022年,***创办***线材加工厂,尽管当时设备采购资金紧张,仍坚持投入巨资,优先选购环保、节能的冶金设备。2022年,宜兴市号召加快发展慈善事业,***集团积极响应,带头认捐1080万元。2022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致使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很多企业举步维艰,纷纷降薪裁员,***集团不但不裁员,反而积极主动地吸纳社会弱势群体,岁末在集团总部所在地更有声有色地展开“让爱温暖***所在的每一个角落”活动,先后深入当地敬老院、贫困村、中小学校,慰问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及学子,特别看望董事长***(企业家名称)特别资助的学生戴**、王**两位同学。2022
企业LOGO
年1月,在###希望工程大型迎新祝福公益活动中,集团董事长、总裁***(企业家名称)当场认捐1000万元,成立“背影”希望工程助学基金,决定每年定期帮助那些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儿童继续求学。十余年间,集团公司陆续拿出近3000万元用于修路、照明、清淤、办学、福利事业、光彩事业„„
文化先导,企业长兴。###***集团推崇诚信,讲求合作,立足执行,锐意创新,籍此造就天地人和之势,创建立信百年企业。文化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执着前行。(###***集团)
建设家文化工作汇报
相关文化工作汇报
美丽的大运河作文
市文化工作汇报
文化惠民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