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现状调研报告(共6篇)

第1篇:我县紧缺人才现状调研报告

       我县紧缺人才现状调研报告

       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综合发展实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抓住机遇,创新机制、改进服务,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集聚能力,事关我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大局,尤其是了解我县紧缺人才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意义更为重大。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由县发改局牵头,科技局、教育局、经济局共同配合,于5月8日至12日,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先后深入发改局、科技局、经济局、教育局、卫生局、畜牧局、农业局、林业局、规划建设局、环保局等部门,对我县紧缺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紧缺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为:一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数量不断增多,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县进一步澄清底数,对空缺的岗位进行了有计划的招考,这些录用人员大多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县补充了许多优秀的紧缺人才,人才紧缺的状况得到有效解决;二是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原来中专、高中甚至初中毕业的干部职工,通过党校、函授、自学考试等绝大多数职工都取得了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文凭普遍偏低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三是克服了领导干部绝大多数从公务员队伍提拔的单一途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日益高涨。虽然我县的紧缺人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紧缺人才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照年报,结合各单位座谈情况,综合此次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我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总量不足。许多行业部门,特别是乡镇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存在有编制无人员的现象,许多单位每年申请招考公务员或事业人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仍然没有招考到人,造成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加重,部门之间工作任务分配不均。二是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原始文凭偏低,大多是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现有文凭,还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过去由于用人机制等原因,许多非专业技术人员被用到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岗位上,半路出家,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从头来学,特别是有一两年的时间几 乎所有应届毕业的中专生全部被分配到教育岗位上,这一部分人的特长没有发挥出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时间较长,甚至有部分存在闹情绪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分布不均衡。教育、卫生、畜牧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但是许多部门,如:农业、林业等部门存在安排进去的人专业不对口,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质量的提高。四是人员编制少。许多单位存在编制限制过死,许多岗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员,但由于编制已满,增加编制又非常困难,所以出现了增加机构但没有增加编制,一人兼任几职的现象,工作任务繁重,不利于职工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2、人才外流严重,引进困难。目前,我们的专业技术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是由于发达地区高薪聘请,能提供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等吸引人才的优惠条件,使我县的一些年纪轻、层次高、潜力大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向发达地区,其中教育、卫生系统流失尤为突出;二是我们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虽然近几年县委、政府和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招聘引进大学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县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大多都不愿意回来工作,也不愿意参加我县的招考,不能有效的引进紧缺人才。三是许多技术骨干被提拔任用到领导岗位,而其他新招考人员进入角色需要一定 的适应时间,人才的衔接跟不上,导致科技队伍的力量有所削弱。

       3、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措施不力。在这次调查中,座谈对象普遍反映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经费不足。许多科技人员接受过的专业技术培训次数少、时间短,成效不明显。许多单位想组织科技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但由于缺乏经费,使工作仅停留在想法上而已,没有得到最终落实。二是学习资料较少。许多单位学习资料很少,而科技人员所需的专业用书几乎没有,许多新的科技知识不能够及时学习补充。

       4、重视程度不一,知识更新滞后。部门之间对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的重视程度不一,有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多方筹措资金,精心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快,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经济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是许多部门由于经费困难,思路不清、点子不多,导致应该进行的培训被取消或推迟,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培训,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对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没有完备的培训制度和长远规划,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培训提高,知识逐步趋于老化。

       主要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

       1、思想认识不足。一是少数部门单位领导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远任务或软任务,存在着“写在纸上,讲在嘴上”的现象。二是科技人员的功利倾向不断增强。存在“官本位”意识,择业观落后。愿意到机关、事业单位,不愿到企业,愿意到国有企业,不愿到私营企业的思想比较普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明显增强,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把经济待遇作为确定自己职业的重要依据。三是机关干部思想作风没有转变。有的机关干部摆着“老爷”架子,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对专业技术人员不尊重,挫伤了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由于以上因素,致使相当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思想不稳定,“跳槽”到经济发达、政策宽松、经济收入高的地区。

       2、经济相对落后。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规模小,科技硬件和软件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人员待遇偏低。据了解,我县的科技人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收入偏低,与县内公务员相比同等条件下工资待遇也相差很大。特别是紧缺人才,在发达地区的各种待遇都十分好,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专业技术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二是吸纳人才能力不强。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小,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导致对紧缺人才的吸引力小,人才引进和留住 困难。

       3、工作机制不够活。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反映对人才管理管得过死,对编制限制过于死板,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人才流动市场,没有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也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同样,本地有些部门某专业技术人员很缺,而该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其他单位却学非所用,不利于工作人员能力的发挥,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措施与对策

       扩大总量,改善结构,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

       1、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有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积极澄清底数,从本单位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出发,超前谋划,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引进所需人才,要注重引进高学历人才和目前紧缺的人才,改善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积极吸引本地籍大学生回乡工作。一是发挥大学生家长的作用,由家长做好劝说工作,希望子女回本籍工作,能在生活上予以照顾;二是有目的地到有关大专院校去看望本籍大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春节期间,召开有关座谈会,希望他们回乡工作,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三是在引进应届大学生工作中,对本地籍大学生优先,因为本地籍大学生回本地工作,相对比较安心,且在住房等生活设施安排上比较方便。

       3、在招商引资中,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把到本地创办企业的老板、管理人员和高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进客商、引进人才、引进资金的同时,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就学、本人评定职称等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环境。使招商引资工作既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扩大人才总量,得到双赢效果。

       4、与科技单位联姻,共享人才资源。积极鼓励有关部门单位,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交流、合作,多向他们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必要时请上级科技人才到我县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培训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盘活存量,大胆探索,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

       1、进一步充实完善人才库。在原有人才库的基础上,每年要对学历提高、职称晋升、人事流动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充实完善人才库。同时,要发挥人才库的作用,将有关人才信息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通报,使现有科技人员能人尽其才。

       2、充分挖掘现有人才资源潜力。通过教育培训、自学等途径不断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使现有人才通过继续升造来解决人才紧缺的现状。

       3、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原则,打破部门、乡镇和企事业单位及技术职称的界限,允许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

       4、深化职称改革。进一步淡化论资历、学历评聘职称的老办法,建立凭实力、凭业绩评定职称的激励机制。逐步实行“评聘分离”,按照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自主聘任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办法评聘职称。对已退休的事业单位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且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本人愿意、单位同意,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可以重新聘请回原单位继续工作,充分发挥其科技骨干的优势。

       分类管理,加强教育,强化各类人才的培养

       1、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骨干队伍。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方式和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

       2、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拓宽视野,不拘一格,公开选拔一批具有潜质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培养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拼搏。正确处理好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关系,创造各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

       3、增加人才开发投入,强化人才管理。要安排人才资源开发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主要用于县“紧缺人才工程”人选的项目资助和补贴、人才培养、引进人才智力等开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加 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投入回报机制。进一步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争议,维护个人与单位的合法权益。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各项政策,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狠抓落实。

       4、切实加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与有关院校合作联合举办各类学历的成人教育,鼓励中青年科技人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引进的各类专业人才和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要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更新知识。

       物质保障,精神鼓励,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1、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要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以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2、完善科研成果评奖制度。要坚持每年评审一次,对取得重大成果的,要予以重奖。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专业技术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重要贡献,大力宣传优秀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及时表彰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3、重视紧缺人才参政议政。一是要通过召开紧缺人才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畅通紧缺人才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听他们对党委、政府工作意见、建议。二是建立专家咨询团,选择部分学科带头人或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作为党委、政府的“智囊”和顾问,参加决策前的论证会、协商会,为宏观决策提供咨询,既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又可增强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三是适当提高比例,推荐更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把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讨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科技人才制度,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关注科技进步,密切联系科技人才,与科技人才交朋友。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开展活动,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研究重大事项的部署、落实。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宏观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宣传、统战、人事、科技、发改、经济、财政、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和制度落实到位。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

       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缓解人才紧缺现状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党政机关进人应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提出用人要求,及时上报录用计划,对于人才十分紧缺的单位,每年可合理安排适量选调生予以补充。适时出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坚持计划管理、考试聘用,加强对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管理,给予用人单位适当的自主权。对人员紧缺的岗位,特别是卫生、教育等系统要加大招考力度,增添新的力量,不断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淡化凭学历、论资历来评聘职称、评价人才的意识,严格职数管理,试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真正实现“评聘分开”,逐渐缓解我县多年来高、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少,中级人才多的问题。

       3、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逐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学历、所有制成份等限制,加快完善“户口不转、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

       4、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允许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人才与用人单位协商工资,鼓励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资金等要素参与分配、重奖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第2篇:某公司人才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XX公司人才缺乏的调研报告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推进,越来越显示出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的发展,只有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实际,积极拓展业务,为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是当务之急,然而人才缺乏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XX公司的发展,时不我待,人才缺乏成为XX公司发展中一个严峻的难题。

       近几年,XX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迅猛,人才缺乏情况更为严重。国企人才缺乏一直以来都是老原因,一是对企业未来前景信心缺乏;二是对企业工作环境失望,个人成就感差,感到升职加薪机会不大;三是经济收入水平低。青年人才较注重实现个人价值,横向比较产生创造价值与相应得到报酬的不平衡;四是个人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善。

       一、就XX公司本身而言,人才缺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部门缺乏专业人才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人,精于本专业的都相对较少。工作时间因而就显得不够用,造成频繁加班。尤其是当部门协同工作出现延迟,下一环节的部门工作就只能等待;等到之后又是人员缺乏,工作进一步延迟。这样一环一环轮下来,工作变得缓慢。----(二)部分人员紧缺,部分人员闲散

       各部门都喊缺人,但是人到底是在干什么。有时候不是人数不够,而是素质不到位,素质高低决定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职称待遇问题对这个情况的影响很大,职称的评定、考核及聘任一向是各企业共同的难点问题,又要达到激励作用,又不能挫伤积极性,又要体现能者上,又不能不管是否专业对口都鼓励取得职称,这个平衡点非常难找。

       厂内有部分老职工,技术过硬,为XX公司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职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理论知识跟不上,在评聘技术职称上出现困难。还有部分新职工因为现下青年人普遍好逸恶劳,考不上职称还老是对别人取得职称愤愤不平,投射到现实中就是消极怠工、更加不思进取,这都使工作质量和完成速度受到影响。

       (三)人员增加渠道太少,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用人机制尚不够灵活,人才引进渠道狭窄,应思考下一步怎样着手改变人才引进机制。信息的传递具有延迟性,对信息作出反应也具有延迟性,而公司的发展是等不起这些延迟的。因此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等着总公司配给。

       当前XX公司人员缺乏导致的工作问题表现为:(1)工作紧张,加班成为常态

       (2)学习专业知识须抓紧,但还是需要有一个过程;整个工作的来龙去脉尚需时日熟悉。

       精品

       文档---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正确认识改善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了解建设企业人才高地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设一支适应经济发展、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对实现现代工业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此,构建人才工作平台,努力建成以优秀经营管理者、技术(学术)领军人、优秀营销人才和技术能人等四支队伍为核心的企业人才大军是XX公司当前人才制度完善的主要方向,这能为XX公司的发展提供重大促进作用。

       二〇一二年五月七日

       精品

       文档

第3篇:某公司人才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XX公司人才缺乏的调研报告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推进,越来越显示出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的发展,只有拥有人才优势,才能拥有竞争优势。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实际,积极拓展业务,为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是当务之急,然而人才缺乏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XX公司的发展,时不我待,人才缺乏成为XX公司发展中一个严峻的难题。

       近几年,XX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迅猛,人才缺乏情况更为严重。国企人才缺乏一直以来都是老原因,一是对企业未来前景信心缺乏;二是对企业工作环境失望,个人成就感差,感到升职加薪机会不大;三是经济收入水平低。青年人才较注重实现个人价值,横向比较产生创造价值与相应得到报酬的不平衡;四是个人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善。

       一、就XX公司本身而言,人才缺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部门缺乏专业人才

       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人,精于本专业的都相对较少。工作时间因而就显得不够用,造成频繁加班。尤其是当部门协同工作出现延迟,下一环节的部门工作就只能等待;等到之后又是人员缺乏,工作进一步延迟。这样一环一环轮下来,工作变得缓慢。(二)部分人员紧缺,部分人员闲散

       各部门都喊缺人,但是人到底是在干什么。有时候不是人数不够,而是素质不到位,素质高低决定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职称待遇问题对这个情况的影响很大,职称的评定、考核及聘任一向是各企业共同的难点问题,又要达到激励作用,又不能挫伤积极性,又要体现能者上,又不能不管是否专业对口都鼓励取得职称,这个平衡点非常难找。

       厂内有部分老职工,技术过硬,为XX公司发展壮大立下汗马功劳,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老职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理论知识跟不上,在评聘技术职称上出现困难。还有部分新职工因为现下青年人普遍好逸恶劳,考不上职称还老是对别人取得职称愤愤不平,投射到现实中就是消极怠工、更加不思进取,这都使工作质量和完成速度受到影响。

       (三)人员增加渠道太少,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用人机制尚不够灵活,人才引进渠道狭窄,应思考下一步怎样着手改变人才引进机制。信息的传递具有延迟性,对信息作出反应也具有延迟性,而公司的发展是等不起这些延迟的。因此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等着总公司配给。

       当前XX公司人员缺乏导致的工作问题表现为:(1)工作紧张,加班成为常态

       (2)学习专业知识须抓紧,但还是需要有一个过程;整个工作的来龙去脉尚需时日熟悉。

       (3)人员变动频繁,使工作信息出现一定的缺失,对工作质量稍有影响。

       (4)公司运营模式改变,导致账务量激增。人手不足但没有合适人员递补。

       二、XX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下一步该如何走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XX》文件精神,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企业人才队伍。

       总体目标:到“十二五”末期实现销售产值XX元,利税XX元,职工人均薪酬XX元。

       (二)相关措施

       努力建立健全育人识人机制、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流转机制、激励监督约束机制,为企业人才队伍的成长提供宽松的环境。逐步培养平台,在企业人才规模与层次上求突破。

       1.考虑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2.抓好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3.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培训。鼓励和引导企业利用机构培训、网上教育、远程教育、专题讲座等途径,大力开展自主培训。4.加强企业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公司人才库。

       根据发展战略,认真研究人才需求数量、素质和结构,科学制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规划,做好人才选拔、引进、培养、使用和储备等工作。确保本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4篇:区人才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区人才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对__区人才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下阶段进一步作好人才工作进行了思考。

       一是重视各类人才培训。近年来,举办各类主体班、轮训班25期,培训各级领导干部和青年干部4000余人次。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人员等社会工作人才举办党的政策和法治理论培训10期,培训900多人次。聘请高校教师,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8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350人次。邀请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20余次,举办农村种植、养殖、畜禽疫病防治等技术培训班30多期,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及农民2000多人次。

       二是加强“一线”选人用人。近年来,共选派干部5批90人次到区属民营企业挂职担任外协副厂长(副经理)和科技特派员。选派干部200人次到急难险重一线岗位承担征地拆迁、控违拆违、“三改四化”等中心工作任务,接受实践锻炼。拓展选人用人视野,加大了从村、社区书记选拔副乡镇长、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面向乡镇街道站办所工作人员和四项目人员定向招录公务员的力度。近几年来,公开选拔领导干部5人,公开考录近30人。

       三是加大“潜人才”开发力度。加强未果型潜人才开发,举办中国__“德孝廉”小小说征文颁奖大会暨小小说年会,发现了一批小小说创作人才,形成了有地域特色的__小小说作家群,聚集本区小小说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名家200名,其中白旭初、伍中正、戴希跻身“中国小小说50强”。加强萌芽型潜人才开发,推荐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336人次。推荐就业见习27人次,发放就业见习补贴22.9万元。扶持1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发放创业扶持基金13万元。

       近年来,我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领跑新常德、建设新__”,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高层次人才比例偏小。从学历结构看,尽管我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比在90%以上,但其中多为大专和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历者较少,在我区机关事业单位中没有博士研究生,高学历人才比例小。从职称结构看:技能人才中,高级技师不足20人,高技能人才占比不到1%,比例偏小。高级拔尖人才少,每年能选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合适人选更是凤毛麟角。

       2、相关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人才急缺。__区定位于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实施“退二进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急需一批金融、物流、现代城市管理、新型工业化产业等方面的人才,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生态建设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及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人才。

       3、人才的市场化流动不够顺畅。一是引进人才的渠道不通畅。

       编制数额限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不断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一些单位业务增加,但编制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不能正常引进人才。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有限,影响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流动。囿于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市管区的体制及区位,高精尖人才进入市区工作,首先选择到省市属单位,难以流向__区。二是人才交流机制不健全。体制内人才一般“一个萝卜一个坑”,流动困难,鲜有人会主动离职另谋职业。

       4、一定程度上存在人才流失。一是部分事业单位的聘请人员留不住。一些事业单位为了解决不能补充人才的问题,以合同形式聘请人员。这些人没有编制,也还没有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工作多,待遇低,能力强的留不住,一旦有机会就去了待遇更好或有编制的单位;能力弱的勉强留住了,又难当大任。二是在__区逐渐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往往向往更高的发展平台、更大的发展空间,趋向到更好单位或更发达地区工作。

       分析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经济总量不大。__区作为省内首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类区县,发展水平在市内领跑,但地处湘西北,与省内外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总量和区位优势不明显。区内企业都是一些中小型服务型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产品比较单一,生产规模小,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的生产型企业较为缺乏,较难形成人才的批量集聚。

       二是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工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重复的生产线需要大量技术娴熟的技术工人,产品研发和科研创新机构缺乏。服务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主,附加值低,现代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尚难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三是区位的特殊性。__区是中心城区,进入市区工作的高层次级人才、专家,主观上首先选择到较好的省属、市属单位,较少选择__区机关事业单位或中小企业。市直单位驻地多位于__区辖区,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多为__户籍或__区常住人口,这些人在人才统计中不能算入__区人才,但是计入了__区总人口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__区人才在总人口中的占比。

       四是机构编制和进人渠道偏紧。全区机关核定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总数较其他县区偏少。公务员招录由省统一组织后,与一些可以将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直接引进到公务员队伍的地区相比缺乏优势。事业单位进人也是“凡进必考”,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难以通过政策性安置的方式引进到事业单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引进。

       人才发展应该健康有序,多向均衡,更多是基于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不是为了传说中的灰色利益。要进一步作好人才工作,必须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要站在协调维护社会各方利益的角度,不断深化改革,打破体制壁垒,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坚持党管人才,继续发挥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健全人才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加强人才工作专项考核,落实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责任。抓好已出台人才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积极构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二是进一步做好各类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继续推进博士创新创业,促进产学研合作。根据我区发展实际,按需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引才。通过公开招考、组团招聘、申请外引等形式,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注重引进一批具有全日制硕士学历学位研究生,不断扩充我区人才总量,努力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上、干得好的良好环境。

       三是进一步优化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稳定和用好现有各类人才。统筹抓好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时更新完善各类人才信息库,加强人才工作动态管理,继续选派科技特派员,进一步发挥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库的参谋助手作用。不断扩大基本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第5篇:广电局人才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低和任务完成的好坏,是有效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新闻媒体之一的广播电视部门,更是需要一支政治性强、思想素养高和具有过硬的业务本领的广电人才队伍,才能当好党委、政府的耳目和喉舌,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进一步加强广电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县广电局结合实际,对本单位的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思路进行了认真调研总结,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才队伍现状

       1、总体情况

       **县广播电视局是**县主管全县广播电视宣传和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的职能部门。局下设办公室、新闻中心和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三个科室。目前全局有干部职工34人,其中在职在编的干部职工有21人。临时聘用的8人,临时工3人,“4050”人员3人。

       2、局机关

       局机关共有9人,公务员7人,临时工1人,“4050”人员1人。结构:其中局长一名、副局长2名,主任科员4人,办事人员2人。学历情况:研究生1人,本科2人,大专4人,中专2人。年龄情况:20——25岁1人,30——35岁1人,40——45岁4人,45——50岁2人,50——55岁1人。特点:办事人员较少,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偏低。

       3、新闻中心

       目前共有人员25,有在职在编的共计1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工勤人员5人,临时聘用8人,临时工2人,“4050”人员2人。学历情况:本科10人,专科13人。人员结构:编辑3人,记者12人,播音员4人,节目制作播出人员4人。年龄情况:20——30岁11人,30——35岁3人,35——40岁5人,40——45岁6人。特点:专业技术人员较少、整体业务素质偏低。

       4、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

       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原来有编制5人,因2022年所有人员已经上划云南广电网络公司,现有没有人员编制。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县广电局研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广电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局机关工作人员编制紧缺,办公室人员结构老化,业务素质与实际工作需要矛盾突出,办事人员较少,影响了办公室工作的高效运转。

       二是新闻中心由于人员编制紧缺,部分人员结构老化,现在人才与实际工作需要矛盾突出。目前我局新闻中心只有14人的编制,由于缺少编制,无法进人,留不住人才,导致了广电人才资源匮乏,现有人才与实际工作需要的人才矛盾突出,影响了宣传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是**县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有机构没有人员编制。而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负责全县“村村通”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任务繁重、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没有人员编制,难以确保“村村通”长期通、天天通,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村群众较好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四是招聘人员工资待遇偏低。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县委、政府非常重视,给新闻中心招聘人员8人,待遇其中1人每月1800,4人每人每月1500,3人每人每月1300。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务员津补贴的调整,物价的不断上涨,8个招聘人员的待遇有些偏低,有的招聘人员甚至已工作

       四、五年,工作任务又辛苦,致使招聘人员有一些思想,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广电人才队伍建设学习培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尽管县广电局采取了很多措施,举办培训班,到省、市台跟班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但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只安排了短期的学习培训,没有安排三个月以上的进修学习,对有关业务工作提高不大。

       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思路

       面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县广电局实际,就今后加强和改进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增加局机关和新闻中心的人员编制。需要政府给予局机关再增加2名编制,新闻中心再增加3名编制,保证广电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二是建议省市行业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政策,在县农村广播电视维修站增加事业编制5人。切实解决有人做事的问题,确保“村村通”工程有人管。

       三是为稳定广电人才新闻队伍,招聘人员待遇要适当增加。根据目前物价上涨因素,建议每人每月增加500元的财政包干经费,以便消除招聘人员的思想情绪,稳定广电人才新闻队伍,进一步调动招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后还应积极创造条件,对特别优秀的聘用人才逐步解决身份问题。

       四是需要县政府增加必要的人才培训工作经费,以便加大人才学习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广电队伍自身素质。由于广电工作的特殊性,时代的日新月异要求广电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步伐。如果经费得到保障,每年就可选送部分人员参加短期或中期广播电视采写、编辑、制作等培训班,以及其他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和设备维修的培训,不断地为广电人才队伍输入新鲜血液。

第6篇:我县紧缺人才现状调研报告

       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综合发展实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抓住机遇,创新机制、改进服务,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集聚能力,事关我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大局,尤其是了解我县紧缺人才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意义更为重大。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由县发改局牵头,科技局、教育

       局、经济局共同配合,于5月8日至12日,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先后深入发改局、科技局、经济局、教育局、卫生局、畜牧局、农业局、林业局、规划建设局、环保局等部门,对我县紧缺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紧缺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为:一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数量不断增多,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县进一步澄清底数,对空缺的岗位进行了有计划的招考,这些录用人员大多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县补充了许多优秀的紧缺人才,人才紧缺的状况得到有效解决;二是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原来中专、高中甚至初中毕业的干部职工,通过党校、函授、自学考试等绝大多数职工都取得了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文凭普遍偏低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三是克服了领导干部绝大多数从公务员队伍提拔的单一途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日益高涨。虽然我县的紧缺人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紧缺人才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照年报,结合各单位座谈情况,综合此次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我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总量不足。许多行业部门,特别是乡镇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存在有编制无人员的现象,许多单位每年申请招考公务员或事业人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仍然没有招考到人,造成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加重,部门之间工作任务分配不均。二是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原始文凭偏低,大多是通过继续教育(函授、党校)取得现有文凭,还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过去由于用人机制等原因,许多非专业技术人员被用到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岗位上,半路出家,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从头来学,特别是有一两年的时间几乎所有应届毕业的中专生全部被分配到教育岗位上,这一部分人的特长没有发挥出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时间较长,甚至有部分存在闹情绪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三是分布不均衡。教育、卫生、畜牧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但是许多部门,如:农业、林业等部门存在安排进去的人专业不对口,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质量的提高。四是人员编制少。许多单位存在编制限制过死,许多岗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员,但由于编制已满,增加编制又非常困难,所以出现了增加机构但没有增加编制,一人兼任几职的现象,工作任务繁重,不利于职工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2、人才外流严重,引进困难。目前,我们的专业技术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是由于发达地区高薪聘请,能提供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等吸引人才的优惠条件,使我县的一些年纪轻、层次高、潜力大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向发达地区,其中教育、卫生系统流失尤为突出;二是我们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虽然近几年县委、政府和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招聘引进大学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县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大多都不愿意回来工作,也不愿意参加我县的招考,不能有效的引进紧缺人才。三是许多技术骨干被提拔任用到领导岗位,而其他新招考人员进入角色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人才的衔接跟不上,导致科技队伍的力量有所削弱。

       3、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措施不力。在这次调查中,座谈对象普遍反映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经费不足。许多科技人员接受过的专业技术培训次数少、时间短,成效不明显。许多单位想组织科技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但由于缺乏经费,使工作仅停留在想法上而已,没有得到最终落实。二是学习资料较少。许多单位学习资料很少,而科技人员所需的专业用书几乎没有,许多新的科技知识不能够及时学习补充。

       4、重视程度不一,知识更新滞后。部门之间对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的重视程度不一,有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多方筹措资金,精心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快,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经济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是许多部门由于经费困难,思路不清、点子不多,导致应该进行的培训被取消或推迟,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应

       有的培训,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对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没有完备的培训制度和长远规划,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培训提高,知识逐步趋于老化。

       (二)主要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

       1、思想认识不足。一是少数部门单位领导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远任务或软任务,存在着“

       写在纸上,讲在嘴上”的现象。二是科技人员的功利倾向不断增强。存在“官本位”意识,择业观落后。愿意到机关、事业单位,不愿到企业,愿意到国有企业,不愿到私营企业的思想比较普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明显增强,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把经济待遇作为确定自己职业的重要依据。三是机关干部思想作风没有转变。有的机关干部摆着“老爷”架子,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对专业技术人员不尊重,挫伤了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由于以上因素,致使相当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思想不稳定,“跳槽”到经济发达、政策宽松、经济收入高的地区。

       2、经济相对落后。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规模小,科技硬件和软件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人员待遇偏低。据了解,我县的科技人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收入偏低,与县内公务员相比同等条件下工资待遇也相差很大。特别是紧缺人才,在发达地区的各种待遇都十分好,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专业技术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二是吸纳人才能力不强。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小,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导致对紧缺人才的吸引力小,人才引进和留住困难。

       3、工作机制不够活。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反映对人才管理管得过死,对编制限制过于死板,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人才流动市场,没有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也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同样,本地有些部门某专业技术人员很缺,而该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其他单位却学非所用,不利于工作人员能力的发挥,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措施与对策

       (一)扩大总量,改善结构,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

       1、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有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积极澄清底数,从本单位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出发,超前谋划,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引进所需人才,要注重引进高学历人才和目前紧缺的人才,改善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积极吸引本地籍大学生回乡工作。一是发挥大学生家长的作用,由家长做好劝说工作,希望子女回本籍工作,能在生活上予以照顾;二是有目的地到有关大专院校去看望本籍大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春节期间,召开有关座谈会,希望他们回乡工作,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三是在引进应届大学生工作中,对本地籍大学生优先,因为本地籍大学生回本地工作,相对比较安心,且在住房等生活设施安排上比较方便。

       3、在招商引资中,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把到本地创办企业的老板、管理人员和高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进客商、引进人才、引进资金的同时,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就学、本人评定职称等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环境。使招商引资工作既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扩大人才总量,得到双赢效果。

       4、与科技单位联姻,共享人才资源。积极鼓励有关部门单位,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交流、合作,多向他们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必要时请上级科技人才到我县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培训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二)盘活存量,大胆探索,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

       1、进一步充实完善人才库。在原有人才库的基础上,每年要对学历提高、职称晋升、人事流动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充实完善人才库。同时,要发挥人才库的作用,将有关人才信息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通报,使现有科技人员能人尽其才。

       2、充分挖掘现有人才资源潜力。通过教育培训、自学等途径不断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使现有人才通过继续升造来解决人才紧缺的现状。

       3、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原则,打破部门、乡镇和企事业单位及技术职称的界限,允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

       4、深化职称改革。进一步淡化论资历、学历评聘职称的老办法,建立凭实力、凭业绩评定职称的激励机制。逐步实行“评聘分离”,按照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自主聘任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办法评聘职称。对已退休的事业单位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且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本人愿意、单位同意,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可以重新聘请回原单位继续工作,充分发挥其科技骨干的优势。

       (三)分类管理,加强教育,强化各类人才的培养

       1、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骨干队伍。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方式和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

       2、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拓宽视野,不拘一格,公开选拔一批具有潜质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培养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拼搏。正确处理好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关系,创造各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

       3、增加人才开发投入,强化人才管理。要安排人才资源开发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主要用于县“紧缺人才工程”人选的项目资助和补贴、人才培养、引进人才智力等开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投入回报机制。进一步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争议,维护个人与单位的合法权益。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各项政策,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狠抓落实。

       4、切实加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与有关院校合作联合举办各类学历的成人教育,鼓励中青年科技人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引进的各类专业人才和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要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更新知识。

       (四)物质保障,精神鼓励,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1、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要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以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2、完善科研成果评奖制度。要坚持每年评审一次,对取得重大成果的,要予以重奖。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专业技术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重要贡献,大力宣传优秀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及时表彰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3、重视紧缺人才参政议政。一是要通过召开紧缺人才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畅通紧缺人才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听他们对党委、政府工作意见、建议。二是建立专家咨询团,选择部分学科带头人或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作为党委、政府的“智囊”和顾问,参加决策前的论证会、协商会,为宏观决策提供咨询,既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又可增强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三是适当提高比例,推荐更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五)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把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讨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科技人才制度,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关注科技进步,密切联系科技人才,与科技人才交朋友。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开展活动,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研究重大事项的部署、落实。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宏观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宣传、统战、人事、科技、发改、经济、财政、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和制度落实到位。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

       (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缓解人才紧缺现状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党政机关进人应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提出用人要求,及时上报录用计划,对于人才十分紧缺的单位,每年可合理安排适量选调生予以补充。适时出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坚持计划管理、考试聘用,加强对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管理,给予用人单位适当的自主权。对人员紧缺的岗位,特别是卫生、教育等系统要加大招考力度,增添新的力量,不断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淡化凭学历、论资历来评聘职称、评价人才的意识,严格职数管理,试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真正实现“评聘分开”,逐渐缓解我县多年来高、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少,中级人才多的问题。

       3、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逐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学历、所有制成份等限制,加快完善“户口不转、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

       4、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允许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人才与用人单位协商工资,鼓励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资金等要素参与分配、重奖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现状调研报告

       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