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思路(共6篇)

第1篇:下一步工作思路

       工 作 思 路

       一、安全:

       1、安全工作重点主要为1号楼主体施工和挖孔桩施工;

       2、制定安全检查标准、安全奖惩制度,包括现场治安管理制度,发现治安问题,对施工单位一律进行处罚、和承包商签定施工安全协议书,从下周开始执行罚款制度(不戴安全帽、穿托鞋、井字架、脚手架等存在的问题一定要解决)

       二、质量问题也要加大管理力度,不听从管理者,或管理不到位的也要实行处罚;

       三、严格执行监理程序,每道工序、隐蔽工程首先要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或业主验收,验收不合格,或整改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材料进场首先要进行见证取样送检,不合格不得使用;

       四、严格执行工程例会制度,对安全、质量、进度要严格按合同进行控制,进度要求每个施工单位每周例会前报三周滚动计划,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五、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1、确定5号楼合同开工时间;开始每周的工程例会,协调有关开工前的事宜,如施工场地,图纸等;

       2、2号楼交接工作;协调交接前的事宜,如图纸、工程技术资料、基础整平、所有基础墙全部清出来,达到交接要求,办理交接手续;

       3、3号楼及6号楼挖孔施工进度;已挖完成桩基准备浇灌混凝土,确定和挖制3号楼6号楼的挖孔桩的完成时间;

       闫洪波

       2022年12月28日

第2篇:下一步工作思路

       四、明年工作思路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按照培育省级中心镇的要求,以“增投入、快建设、优管理、夯基础”为载体,深入实施“产业优化、区域统筹、生态建设、民生关爱、管理创新”五大战略,以把船寮建设成为生态优美、功能齐全、产业鲜明、商贸发达、社会和谐的浙西南现代化生态型工贸名镇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增强竞争实力,力争明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个亿,比今年增长40%以上;农民人均收入突破8000元,比今年增长10%左右。同时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提高集聚化程度,进一步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大老集镇改造力度,形成和完善“一核一轴三区”(“一核”: 城镇发展核心区;“一轴”: 330国道船寮段发展轴;“三区”: 大路片区、芝溪片区、石盖片区)的镇域空间布局。

       为了实现上述工作目标和要求,明年我们将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在省级中心镇培育上寻求突破。

       坚持把中心镇培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紧紧围绕省级中心镇发展要求,有的放矢,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步伐。目前,我镇“三大要求、八大目标”完成情况良好。赤岩洋和戈溪工业园区初具规模,“三项规划”修编基本完成,产业发展、投资增长、税收增长同比目标任务均有大幅度提高,城镇就业目标顺利完成。土地政策严格实施,旧村改造加快推进,人口集聚效应明显,2022年我镇的人口集聚率达到9%,远远超出了3%的考核指标。

       一是致力于规划完善。重视规划引领,对已修编完成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快完善。同时,对产业经济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1

       以及工业用地、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相互之间的衔接,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融合的中心镇建设发展规划体系。健全各项规划管理机制,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延续性,确保规划严格执行。

       二是致力于平台建设。始终把两个平台建设作为中心镇发展的主要任务来抓。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切实加快园区平台建设,竭力破解企业投产难、投产后产量不高等难题,力促入园企业早投产、早出效益。努力推进人口集聚。大力实施中心村培育、危旧房改造、农民异地转移等工程,促使人口向规划区内集聚。加快启动大路村扶贫小区建设,争创省级下山脱贫示范区。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按照省级中心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因地制宜拓展空间,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聚集和辐射功能较强的现代化中心镇。

       三是致力于自我发展。依托“一镇一策”政策扶持,积极争取扩大管理权限、搭建融资平台、加大投入力度等含金量较高的政策,为中心镇发展服务。统筹安排好中心镇的建设项目,加快城镇供水、供电、供气、道路、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商品房住宅小区建设,加快奥华家园(木器厂区块)商品房建设进度,启动开发大路、白岸等居住安置小区;抓紧上马老镇政府地块商住房项目,全面扩大住宅市场供给。扩大中心镇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抓紧成立镇综合执法大队、环卫所、国税分局等组织,进一步增强中心镇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职能。

       (二)在工业经济增量提质上寻求突破。

       把工业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以工业园区建为主线,整合资源,集中要素,全力实施工业五五行动计划。

       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

       设园区道路网三期工程,不断完善供电、供水、广播电视、网络等功能,为企业入驻创造条件。扎实推进园区尾留政策处理攻坚,妥善处理留地分配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对入驻企业的审核管理和服务,引导小项目进驻标准厂房,为大项目、骨干项目和高科技项目腾出发展空间。

       二是狠抓企业开工投产。大力营造亲商重商、合力扶工的社会氛围,坚决制止和打击破坏企业发展的不法行为,为企业开工投产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入园企业建设,力促6家处于停工状态的企业正常施工建设(对围而不建的企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坚决予以清退,腾出发展空间),7家续建新建企业投产。加快浙江一重二期、恒通建材、中天阀门二期、巨丰五金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力争12亿),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8亿元,新增规上企业5家,完成制造业投资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000万元。

       三是扶持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扶持政策,帮助解决资金、招工等方面的难题,扶持企业度过难关、走出困境。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突出锻造、鞋革、阀门等产业的改造提升,争取2022年新增产值超5千万元企业3家。盘活资源(闲置厂房、土地),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重视园区环境整治,不断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营造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网络,不断优化企业入住功能,为企业开工投产创造条件。

       (三)在依托项目带动上寻求突破。

       坚持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度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力争启动和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支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完成一套

       完整的项目引进、推进和领导机制。不断优化项目帮扶联系。建立和完善重点项目“一对一”联系项目制度,不断强化对在建项目、拟建项目和储备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建立项目定期分析制度,加强对重点项目推进的监督检查,协调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严格项目考核。实行责任目标管理,根据项目谋划、项目申报、资金争取、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评选项目推进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把事关长远发展和群众根本利益的项目作为工作重点,以大投入引领大建设,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力争明年能顺利推进中部污水处理厂、县汽车检测中心、船寮初中扩建、金温铁路扩建、镇文化中心建设等当前在建项目。全面完成三溪口水电站、东部垃圾填埋场和高铁等工程的政策处理以及自来水管网建设等建设项目,不断完善中心镇基础设施。

       三是统筹区域集镇建设。进一步拓宽中心镇框架,推进东西延伸、南北相向战略实施,形成以赤岩洋工业园区、新开洋文教区为中心,以工业和农业为主产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并重发展的新格局。以提升船寮公共设施、服务水平为抓手,努力打造三溪口水电站防洪堤城市景观轴,改造和提升镇区主题公园、公共活动中心、城市地标等城市景观节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系统。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强化林业绿化工作,形成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的农村新面貌,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在新农村建设、民生问题改善、社会稳定维护、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力求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把我镇建设成为浙西南现代化生态型工贸名镇提供有力保障。

第3篇: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一基四化”为核心,把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作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支柱产业,以烟叶生产生态村富民工程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总结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全面推进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着力提高烟叶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传统烟叶生产向现代烟草农业的转变,实现莒县烟叶生产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措施

       (一)继续搞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

       一是通过建立村级基本烟田保护制度、级差烟田管理、土壤改良、基础设施配套、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等手段,提高试点村现代化水平,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增加烟农纯收入,实现烟叶生产、村级经济和烟农收入三位一体的利益互动格局。

       二是结合当地实际,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农业机械,健全合作组织,提高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程度。

       三是稳定种植规模,完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增效,促进

       现代烟草农业健康发展。

       (二)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加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力度

       认真总结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局、省局(公司)的相关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编制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中长期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稳步推进莒县烟叶产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1、以基础设施和生态村富民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基本烟田保护制度,水、田、路、烤房综合配套,烟区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改善。

       2、以规模化种植为基础,推进生产组织以单个农户为主向规模化生产转变。整合土地资源,规范发展20亩以上的种植专业户,培训专业烟农。

       3、以机械化作业为重点,充分利用政府、国家局、省局(公司)农机补贴政策,大力扶持合作经济组织,促进生产手段向机械化作业转变,降低烟农劳动强度。

       4、以提高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为突破口,实现烟叶生产减工增效。在植烟大村、农场、合作社,规范各种形式的专业服务队,实现烟叶生产全过程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推进生产方式由以分散经营为主向社会专业化服务转变。

       5、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积极推进集约化经营,全面

       实施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现烟叶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

       6、加强信息化建设。依托山东现代烟草农业辅助决策管理系统,将信息化延伸到生态村、植烟大户、烟叶农场、合作社,实现基础设施和生态村富民工程建设、烟叶生产、病虫害防治、收购、调拨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7、进一步完善风险保障机制,降低烟农经营风险。在现有雹灾增雨体系、保险机制的前提下,根据变化了的气候等因素,探索相应的生产技术,实现烟叶生产提质、增效,切实增加烟农种烟收入。

第4篇:下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三、下步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继续实行差别化供地政策,在计划指标的使用上继续向本溪市重要产业、重点区域倾斜,使有限指标发挥最大收益。

       (二)以现有存量地、低效闲置地开发利用为主,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利用国家政策,认真开展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研究,为沈本新城建设拓展用地空间。

       (四)继续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置换的政策,做好本钢南芬露天矿废弃尾矿库复垦置换,为本钢自身发展用地和南芬区用地提供用地空间。

       (五)按照“一区一带”政策做好规划的评估和修改,为城市建设提供规划保障。

       (六)对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工程、环保建设项目,仍将积极跑省进京,争取国家立项,使用国家指标。

第5篇: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简)

       中共东湖区委组织部2022年工作总结暨

       2022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我区组织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委组织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年初召开的省、市组织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立足全局、把握重点、创新方法、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开展好四项具体工作为载体,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1、着力在统筹推进上下功夫,开展好了党的建设“五项活动”。年初,区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五项活动”的实施方案》,在全区广泛开展了“抓班子、带队伍、整作风、树形象、促效能”党的建设“五项活动”。我部在活动中切实抓好监督促指导、统筹推进,将党的建设“五项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衔接,积极引导区直各部门结合本单位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创先争优示范点;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防汛抗洪、老城拆迁、信访维稳、招商引资等中心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7月份选派3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在塘子河拆迁一线创先进、争优秀,顺利地完成了拆迁任务,较好地实现了“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2、着力在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上下功夫,开展好了“公开承诺”活动。按照“四定公开法”和“六有”承诺要求将公开承诺活动在全区636个基层党组织和9564名党员中全面铺开。指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围绕做好本职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和完成中心任务三

       项重点,提出具体、实在的承诺事项,做到自己说得清、做得到,群众记得住、好测评。同时,通过派出督导组、建立工作台帐、建立督促机制等具体举措,保证了公开承诺的扎实推进。

       3、着力在提升干部形象上下功夫,开展好了“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和“三请三约三解决,排忧解难促和谐”民情夜访活动。固定每周一晚上7:00—9:00为接访时间,部署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在合理安排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分批次、定时定点在社区接待群众,面对面倾听反映,直接答复来访人的问题,并通过建立民情联系卡等形式及时将干部接访QQ群号,区委书记、区长信箱等接访渠道提前进行公示,告知辖区居民,扩大活动范围。同时,下发了东湖区三民工作操作流程和流程示意图,要求各社区民情接待站要做到“五有”:即有牌子、有代表情况一览表(挂点区领导或区直单位领导情况、挂点单位情况、挂点街道班子成员情况)、有规章制度、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活动开展以来,全区下访干部数达到1394人次,接待群众近5129人次,接到群众反映问题738个,其中当场解决502个,协调解决198个,上报解决18个。

       4、着力在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上下功夫,开展好了先进典型推荐宣传活动。下发了《关于在全区广泛开展创先争优先进典型推荐活动的通知》,全区共有250个基层党组织,4049名党员,3254名群众参与了此次推荐,推荐出先进基层党组织54个,优秀共产党员70人。10月9日下午,省、市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领导和区四套班子领导出席了全区首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由李良清、陈丽芬、刘昌等7名优秀共产党员组成的先进事迹报告团为与会的200余名党员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南昌日报》

       在当日报纸第3版以全部版面报道我区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二是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1、完善了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了《东湖区科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对年度考核的范围、方式、程序进行明确,细化了考核量化细则,根据科级领导干部的民主测评、推荐和考察谈话等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并将其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4月份的区政府机构改革人事安排中,区委充分运用干部考察情况和量化结果,将一些考察情况好、民主测评优秀率高的领导干部充实到区政府主要工作部门,同时对考察情况较差、民主测评优秀率较低的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了调整,得到全区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

       2、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及《条例》中有关规定,注重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取得的实绩,把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将一批年富力强、熟悉基层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选配到区发改委、区城建局等经济和城市建设部门,将一些优秀的年轻干部选拔到街办党政正职岗位上锻炼。通过调整,区政府工作部门及办事机构的行政正职的平均年龄为45.5岁,比调整前下降了2.9岁;街道党政正职的平均年龄为42.5岁,较调整前下降了1.8岁;领导干部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有3名同志具有研究生学历。

       3、深化了干部任免票决制。对决策主体、票决对象等关键要素进行了新的探索。今年,根据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

       人选表决办法》的规定,继续扩大了决策主体范围。召开区委全委会对41名街道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门党政正职拟任人选进行全委会票决,票决对象由原来的街道党政正职扩大到区委、区政府工作部门正职,进一步扩大了票决对象范围,深化了干部任免票决制内涵。

       4、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工作。在今年3月份全区全额定向推荐区政府工作部门正职人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市文件精神,初步拟定了《东湖区选拔任用科级领导干部提名暂行办法》,对全区科级领导职务的提拔、重用、交流人选的初始提名条件、方式和程序进行了明确,采取年度考核提名推荐、单位主要领导干部和区分管领导推荐以及民主推荐等方式进行。同时,重点规范了民主推荐工作,明确民主推荐必须进行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为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今年8月份,面向区纪检监察系统竞争上岗2名纪工委书记,面向全区公开选拔纪工委副书记3名。

       5、畅通了干部工作信息渠道。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全面推行组织部门新闻发言人制度。同时,健全完善了组织系统信访举报、电话举报和网上举报“三位一体”的举报网络,在区委组织部增设内设科室“中共东湖区委组织部举报中心”,设立公开举报电话,专门受理群众反映全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干部队伍中有关问题的举报以及违反《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和组织人事纪律问题的举报,并在区政府网站设立举报网页,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以服务经济大局为重点,努力创新人才工作

       起草了《东湖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围绕科学发展确立人才工作目标任务,根据科学发展制定人才工作政策措施。在南昌市新东方语言学校、东方豪景花园酒店等22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青年职业见习基地,免费为107名大中专技校、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为期3至6个月的职业见习岗位。召开了第一届“东湖区突出贡献人才”表彰大会,表彰了10名为我区经济社区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为东湖区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用人氛围,提高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认真抓好了2022年人才活动周的各项活动,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着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益。通过公开选拔、公开选调等多种途径,选调了29名优秀人才充实到了法、检“两院”和教育系统干部队伍。

       四是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

       1、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标,善始善终抓好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的部署,通过批次衔接、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统筹抓好了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及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转段、总结、资料整理归档等相关工作,善始善终抓好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真正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了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把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健全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2、以贯彻落实“三有一化”要求为重点,大力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解决街道社区党组织经费紧张的难题,提高基层

       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从区管党费中下拨16.34万元经费用于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了创建“党旗映社区、科普进楼宇”示范社区活动,确定了豫章街道的洪城社区党支部、墩子塘街道市委家委会党支部、大院街道的院一社区党委等三个社区党组织为示范社区,并向三个社区下拨了9.5万元作为打造经费。按照“突出打造精品社区,兼顾提高薄弱社区,影响带动中游社区”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社区党组织星级创建活动,通过不断加大新典型的培育力度,进一步发挥现有典型的示范力和影响力,从而带动和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加大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组建党组织的支持力度,对符合“五个标准”(有请示、有批复、有党支部书记、有挂牌、有党员名册)的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各下拨了2000元党建经费。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做好了“矛盾纠纷突出村”——贤湖村的整改工作,有效化解了影响该村稳定的突出矛盾纠纷,促进了全村的和谐稳定。

       3、以夯实党员教育工作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了党员队伍建设。成立了东湖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推进远程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不同方式,积极探索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积极做好了发展对象培训工作,对全区115名发展对象分两批在区委党校进行了5天集中培训,邀请了省、市委党校和市委组织部的专家和领导授课,加强了党的基本理论和理想信念的教育。组织区直各单位以及各街道(管理处)的分管领导和负责党务工作的干部参加全区党务知识测试,不断提高党务干部的业务水平,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五是以建设表率部门为标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积极开展“学业务、强素质、树形象”活动,认真落实部机关各科室负责人轮岗锻炼制度,改变了干部在同一科室任职时间过长,缺乏多岗位锻炼的局面。加大了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力度,申请成立东湖区委组织部信息管理中心,扎实推进了“大组工网”建设。继续选派组工干部到重点工程一线和信访部门实践锻炼,使组工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加强。着力改善部机关干部队伍结构,采取组织推荐与公开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从兄弟县区公开选调了2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部机关工作,并提拔安排了2名经过组织部门长期锻炼的年青女干部到街道和区直机关担任科级领导职务。积极组织部机关干部参加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保民安”百日行动,切实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2022年组织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组织部门服务科学发展能力和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从严管理干部、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努力提高组织工作水平,努力建设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为我区实现进位赶超、打好经济发展“主动仗”、城市建设和管理“攻坚仗”、社会事业发展“关键仗”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五项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集中精力再挖掘、培育、打造一批“经得起推敲、群众信服、叫得响亮、影响力大”的创先争优活动示范点,充分展示全区下派活动的丰硕成果和下派干部的精神风貌。加强在非

       公有制企业中的宣传力度,通过树立典型、示范带动的方式,鼓励和带动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之成为全区创先争优活动中一支特色旗帜,为全区非公企业党工委的建立打好基础。加强对全区创先争优活动、下派活动等工作的督导,督促各活动单位以永不懈怠的意识,深入推进活动开展,形成处处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人人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区委领导班子换届为核心,着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区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精心组织制定换届工作方案,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扎扎实实地做好换届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领导班子结构,对各级班子进行科学整合,完善班子的知识、专业和年龄结构。在使用干部时,向街道(管理处)的干部倾斜,优先提拔使用基层干部。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实践锻炼力度,做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基础性工作,注意选拔和推荐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工作,进一步激活干部队伍,增强班子活力。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对后备干部队伍实行动态管理的同时,采取到上级有关部门跟班学习和基层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对后备干部进行培养,给他们派任务、压担子,使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实情、积累经验、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三是以提高科学发展能力为关键,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科学发展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完善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坚持和完善干部考察预告、考察对象个人有关事项公示和任前公示制度,并及时通过东湖区政府

       网站、东湖之窗等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继续做好干部培训工作,选派10-20名科级干部赴武汉市武昌区、长沙市芙蓉区及省、市金融部门挂职锻炼。与区委党校共同举办1期副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选派60-80名副科级后备干部参加培训,并建立后备干部培训档案,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的质量和效率。

       四是以提升基层组织服务能力为目标,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认真做好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牢牢把握关键环节,着力在明确内容和时限、规范方法和形式、严格程序和要求上下功夫,将其与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和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促进、协调运转,并及时总结新鲜经验、推广成功做法,不断把党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进一步落实“三有一化”要求,继续抓好社区党组织星级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提高社区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素质,努力实现社区党组织“五个好”目标要求,不断增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能力,推动社区党建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执行《东湖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积分制管理细则》,大力加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率先在高星级社区接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五是以创先争优我先行为导向,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继续深化以“学业务、强素质、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和“科室轮讲组织工作业务知识”活动,深化落实“学分积分制”的各项举措,大力倡导刻苦钻研业务、熟练运用政策、严格遵守纪律、全面提升素质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组工干部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抓好组织部门规范化建设,切实

       做到说规范的话、做规范的事、行规范的文。深入开展部机关创先争优活动,努力使组织部门成为创先争优的表率部门,组工干部成为创先争优的模范队伍。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6篇:季度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重点工作全面推进

       (一)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不断深化。

       一是规范网上公开。建立完善了精简行政权力事项长效机制和权力动态调整机制,结合政府机构改革,指导机构改革、机构职能调整的单位,及时依据“三定方案”对权力事项进行调整,对取消或调整的270项行政权力事项在网上更新,确保权力公开全面、准确。二是狠抓网上处罚。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完善自由裁量标准,印发行政处罚电子化运行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组织行政处罚电子化运行专项督查3次。截至目前,自由裁量标准数据库标准由原有2066条增至4106条,25个执法部门373件处罚案件实现网上运行,实现了行政处罚电子化运行由“单位全覆盖”向“事项全覆盖”突破。三是拓展系统功能。在区文旅局试点,完成格式化文书制作、行政处罚结果公示、案件电子归档等新功能建设。全市率先建成“网上处罚公示平台”,首次全面公开执法人员资格信息,实现行政处罚结果网上实时公开,行政处罚行为更加透明、规范。

       (二)政务公开进一步深化。

       一是不断深化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网上公开质量,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督查,印发督查通报9期。指导14个街道办事处、46个政府部门全面完成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升级工作。截至9月20日,全区公开政府信息7989条,处理依申请公开和投诉15件,信息公开量持续保持中心城区第一。二是加快网络问政平台建设。明确了网络问政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展现形式、功能设置和页面设计,初步建成了集网民留言、意见征集、新闻发布、问政观察、信访受理、统计监督六大功能于一体的网络问政平台系统,开通了“有话问区长、问局长,网民留言回音壁,市民话题”等特色栏目,系统在进行功能测试。组建网络发言人、系统管理员、问政观察员队伍,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区的网络问政工作网络。制定了网络发言人制度、网民留言办理反馈制度、市(区)长信箱、市(区)长公开电话办理反馈制度、网上信访办理反馈等配套制度,健全了工作机制,确保10月底平台上线试运行。三是规范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运行。会同市经济信息中心、区民政局和区统筹局进行平台升级培训,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系统、民主投票系统进行了专题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管理员队伍素质。在新鸿路、八里庄、西北路社区试点,探索城市社区信息公开标准化、社区管理民主化、公共服务特色化的新模式,促进社区民主自治。印发了《成华区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管理维护人员工作补贴发放办法》,拟订《成华区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目标考核办法》,规范平台运行。1-9月,全区94个社区公开各类信息43000余条,基层公开综合服务平台工作保持全市领先。

       (三)政务服务品质再上台阶。

       一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巩固“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区烟草专卖局、区食药监局等市属部门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顺利完成。会同区法制办、区监察局开展3次审批事项办理情况专项督查,不断完善以窗口为主导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推进审批职能、审批事项、审批人员“三集中”,实现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双百目标”。截止9月20日,中心共办理审批服务事项911139件,即办件774468件。二是创新审批服务模式。探索推行多个部门同时审材料、同时看现场的“联审联办”制,建立东区音乐公园综合审批服务队伍,为入驻商家开业审批提供靠前服务。深化政务审批服务平台特色功能运用,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上下联动审批工作,实现审批平台向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延伸。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和“企业呼叫热线”作用,通过热线呼叫、网上咨询、网上预约、政策发布、互动宣传五大方式服务企业。定期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进市场、进社区”活动,集中年检536户、专题培训240人、接待咨询1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切实贴近民生,服务于民。四是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新鸿路、保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式”服务试点工作。召开现场会,启动全区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窗式”服务工作,提高基层服务窗口办事能力,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促进全区政务服务水平再上台阶。

       (四)加快推进市民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统筹规划。制定《成华区市民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工作目标,2022年,在30%的街道和10%的社区打造市民中心示范点,通过3年的努力,实现区、街、社区三级市民中心全覆盖目标。二是制定规范。从市民多方面需求出发,制定市民中心建设标准,规范市民中心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建立集公共服务、自我服务、公益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互助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化。三是提升服务品质。在新鸿路街道新鸿社区召开全区市民服务体系建设现场会,示范带动,加快推进全区市民中心建设。以市民中心建设为契机,将市民中心建设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结合,与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结合、与推行“一窗式”服务新模式结合,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促进公共服务体系更完善。

       (五)政务督查机制不断完善。

       一是开展专项督查。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会同区监察局、区委区政府目督办、区直机关工委区等部门组织联合督查4次,对全区各机关和政务服务窗口的制度落实、服务效率、工作作风等内容,开展多形式、高频率的行政效能督查,组织区政务中心、分中心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督查8次,分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交叉巡回督查4次,有力促进全区政务窗口服务品质提升。二是强化社会监督。组织市民代表参与政务服务体验30余人次。集中组织政务监督员督查40余人次,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监督检查,对各政务服务窗口服务情况,特别是针对服务态度、服务流程进行检查。三是组织第三方测评。采取窗口拦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规范服务满意度评价活动1次。组织第三方机构拦访测评600余人次,有力增强窗口服务意识,促进服务品质提升。

       二、经济目标全面完成今年1-9月,区规服办引进区外资金2600万元,完成目标进度162%;引进省外资金800万,完成目标进度114%;引进总部城总部企业1个、其他总部企业2个,完成目标进度75%。

       工作计划思路

       工作计划和思路

       工作计划总体思路

       党校办公室工作计划参考范文思路

       办公室个人工作计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