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 先进事迹(共5篇)

第1篇:王进喜事迹

       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久的日子里,目睹列强的经济封锁,面对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石油的严峻形势,以王进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立誓“早曰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终于拿下了储量丰度高、含油范围广的大庆油田。在举世闻名的大庆石油会战中,王进喜带领的1205钻井队仅用124个小时就打完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当时钻井速度最高纪录。正是在铁人精神的鼓舞下,我国一代又一代石油工人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先是在短时间内使我国石油产量由建国初期的12万吨一举突破4000万吨大关,继而挥师渤海湾和大西北,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建设了一个又一个石油生产和供应基地。如今,我国石油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五位,年产量达到1.67亿吨。这些,无不浸透着铁人精神所发挥的巨大鼓舞作用。

       铁人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的具体体现。铁人王进喜是一个把平凡工作、忘我劳动与建设祖国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典范。他曾经说过:“我这一辈子就是要为国家办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快快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全部奉献给了中国的石油工业,充分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博大胸怀和大公无私、舍生忘我、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目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在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新一代石油人正继承和弘扬“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铁人精神,决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铁人精神是科学求实精神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实践中的升华。铁人常说:“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事业“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这种科学求实精神和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在铁人身上得到了完美结合。他是人人皆知的“钻头迷”。长期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收集资料,刻苦钻研,了解和掌井下钻头的运转情况,采取多种先进的科学方法,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钻井奇迹,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因此他最早成为石油工人出身的钻井工程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全面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集团的进程中,既要学习铁人不怕困难、攻坚啃硬、艰苦奋斗的精神,又要像他那样勤奋好学、刻苦钻研、讲求科学,依靠科技推动企业发展。王进喜同志光辉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缅怀铁人,更要学习铁人,把铁人精神世世代代传下去。铁人王进喜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铁人精神永存,将永远激励我们。

第2篇:铁人王进喜事迹

       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共党员,1923年9月出生,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风貌,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鲜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国家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宣告大庆油田正式发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树立在荒原上。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为加快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奋力拼搏一辈子,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与其他伟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王进喜身上体现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第3篇:王进喜事迹简介

       事迹简介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讨饭,10岁给地主 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1950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 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 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出席了全国工交群英 会。群英会期间,他得知东北发现了大油田,异常兴奋,找到当时的石油部领导,积极要求参加石油大会战。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全队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 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同年4月11日、4月29日,会战指挥部先后两次号召全体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王进喜先后任1205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 委会副主任、中共大庆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9年 4月,出席党的“九大”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70年11月15 日,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7岁。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 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 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 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历届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 承认和高度评价。建国40周年之际,他与雷锋、焦裕禄、史来贺、钱学森一起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建国 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世纪之交,他同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毛泽东、邓稼先、邓小平、袁隆平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写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

       成长历程

       一、不屈的童年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母亲何占信,父亲王金堂。40岁得子的王金堂,看到出生的是一个男孩子,心里非常高兴。按照当地的习俗,父母把孩子和包孩子用的筛子放在秤上一称整好十斤,于是就给孩子起名“十斤娃”。十斤娃名字听起来非常雄壮,可身材瘦小。十斤娃长大后,按照王家的家谱往下排,起名王进喜,希望他欢欢喜喜去上学,学到本领后重整家业。

       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王进喜受尽苦难。1929年,玉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灾荒。为了活命,6岁的王进喜用一根棍子领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

       1932年,军阀马步芳要建羊毛厂,王金堂被强迫出劳役。9岁的王进喜让父亲坐在牛车上,赶车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10岁的王进喜和几个穷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没、气候变化无常的妖魔山给地主放牛。

       王家有几亩地被区长以借为名长期霸占。12岁的王进喜不畏强权,前去讨要。虽然只要回了几丈白土布,却是王进喜与恶势力抗争的一次胜利。

       14岁时,为了躲兵役,王进喜淘过金、挖过油。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旧玉门油矿当童工,年龄虽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还经常挨工头的打骂,但他不甘屈辱,奋起反抗。王进喜常因反抗而受惩罚。师傅知道后,给他讲骆驼“攒劲”的故事,告诉他要讲究斗争方法,培养“耐力”。王进喜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炼就了他刚毅坚韧、倔强不屈的性格。

       二、赤诚报国

       1949年9月25日,玉门解放。1950年春,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他说,党把我们当主人,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被动地干活。

       艰苦的钻井生产实践,锻炼了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先进思想。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

       入党不久,王进喜担任了贝乌5队队长,带领贝乌5队在石油工业部组织的以“优质快速钻井”为中心的劳动竞赛中,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口号,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10月,王进喜到新疆克拉玛依参加石油工业部召开的现场会。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把一面“钻井卫星”红旗颁发给他。贝乌5队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王进喜被誉为“钻井闯将”。

       1959年9月,王进喜出席甘肃省劳模会,被选为建国 10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休会期间,王进喜参观首都“十大建筑”,路过沙滩时,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才知道国家缺油,他感到一种莫大的耻辱,这位坚强的西北汉子,蹲在沙滩北大红楼附近的街头哭了起来。从此,这个“煤气包”成为他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思想动力之源。

       三、艰苦创业

       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玉门闯将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于3月25日到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面对极端困难和恶劣环境,会战领导小组作出了学习毛主席《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决定。王进喜组织1205队职工认真学习“两论”。通过学习,王进喜认识到:“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1205队的钻

       机到了,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运到萨55井井场,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萨55井于4月19日胜利完钻,进尺1200米,首创5天零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的纪录。

       1960年4月29日,1205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

       房东赵大娘看到王进喜整天领着工人没有白天黑夜的干,饭做好了也不回来吃,感慨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 余秋里得知后,连声称赞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术座谈会上,余秋里号召4万会战职工“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1960年4月29日,“五一”万人誓师大会上,王进喜成为大会战树立的第一个典型,成为大会战的一面旗帜。

       号召一出,群情振奋,战区迅速掀起了“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的热潮。

       1960年7月1日,会战指挥部召开庆祝建党39周年和大会战第一战役总结大会,突出表彰了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他们被树为大会战的“五面红旗”。一个铁人前面走,千百个铁人跟上来。大会战出现了“前浪滚滚后浪涌,一旗高举万旗红”的喜人局面!1960年,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连续创出了月“四开四完”、“五开五完”的好成绩,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进尺21258米,接连创造了6项高纪录。

       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果。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1960年底,大庆油田生产原油97万吨。

       四、科学求实

       王进喜是吃苦耐劳的实干家,也是科学求实的典范。在科技领域,他以“识字搬山”的意志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刻苦学习,带领工人们以创造性的劳动,创出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1961年2月,王进喜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生产二大队大队长,负责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个钻井队。他经常身背干粮袋,骑着摩托车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场,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当了大队长后,他深感没文化开展工作困难,拜机关干部为师,抓紧一切机会学文化。他说:“我认识一个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铁人已经可以独立地看报、读文件、学“毛选”,甚至可以列出简单的发言提纲了。

       王进喜学习技术知识始终坚持学以致用。他说:“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他带领工人们不断地从实际需要出发搞技术革新。为提高钻井速度,他和工人改革游动滑车。为打好高压易喷井,他带领工人研究改进泥浆泵。为提高钻井质量,他和科技人员一起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他还在多年的钻井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超的“钻井绝技”,能根据井下声音判断钻头磨损情况。

       他对待工作严细认真,一丝不苟,经常向工人强调:“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1961年春,部分井队为了追求速度,产生了忽视质量的苗头,连铁人带过的1205队也打斜了一口井。为了扭转这种情况,4月19日,油田召开千人大会,对钻井质量问题提出严肃批评,这个日子被人们称为“难忘的四•一九”。事后,已担任大队长的王进喜带头背水泥,把超过规定斜度的井填掉了。他说:“我们要让后人知道,我们填掉的不光是一口井,还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五、无悔奉献

       铁人王进喜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领导干部,但他功高不自傲,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对工人和家属关怀备至,而对自己和家人却严格要求,一辈子甘当党和人民的“老黄牛”。他说:“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1964年年底,他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并代表工人做了《用革命精神建好油田》的发言,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欢迎。从北京回来后,他依然保持谦虚谨慎的习惯,说,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他一边参加劳动一边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工人的实际问题,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

       他看到天冷时工服不保暖,工人挨冻,就到缝补厂建议把棉工裤后腰加高加厚,给工人做皮背心和皮护膝。钻井生产、生活特别是住房、吃粮面临困难时,他利用工余时间带领职工和家属开荒种地,烧砖、割苇,盖“干打垒”住房,让工人和家属“吃饱肚子去会战”,“回来有个窝”。大队驻地离市镇比较远,工人和家属买粮、邮信、看病都不方便,他又带领职工家属想方设法办起了商店、粮店、邮局、豆腐坊、卫生所等,建起了设施比较齐全的生活基地。

       钻工子女没处上学,整天在荒原上玩耍,他带领人们在大队机关附近支起一顶帐篷,建起了大队级第一所小学——帐篷小学。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王进喜,把这所小学命名为“铁人小学”。他到阿尔巴尼亚访问期间,还惦记着钻工们的困难,利用补助的一点外汇特意买了两个“热得快”,带回来给职工烧开水、熬中药。钻工陈国安病了,在大庆治不好,他利用开会机会把他送到省城医院治疗。生产骨干张启刚因工牺牲后,他和1205队的职工经常给他的老母亲寄钱和粮票,一直供养到老。

       铁人王进喜对自己和家人要求非常严格。铁人家是个大家庭,全家10口人,弟妹子女还要上学。为了维持全家生计,王进喜叫老母亲管账,精打细算过日子。会战工委和各级党组织都想尽办法对困难职工给予补助,像王进喜这样的情况可以享受每月30元的“长期补助”,但王进喜自己从来不花,他把这些钱都补助给困难职工了。大队派人给他家送去猪肉和面粉,他都一律拒收。工人们想把他家铺炕用的苇草换成席子,他老母亲也不让。铁人患有严重的关节炎,上级为照顾他,给他配了一台威力斯吉普车。王进喜自己很少坐,就用它来给井队送料、送粮、送菜,拉职工看病,完全成了公用车。可老母亲病了,是铁人的大儿子用自行车推着去卫生所。与他的爱人同期来油田的家属多数已转成正式职工,他的爱人却一直是家属,在队里烧锅炉、喂猪。他甘当党和人民的“老黄牛”,为我们树立了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公仆形象。

       六、鞠躬尽瘁

       1965年4月,王进喜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65年7月,在石油工业部第二次政工会上,王进喜应邀作了报告,他在发言中首次提出了:“要让我们国家省省有油田,管线连成网,全国每人每年平均半吨油”的奋斗目标。

       “文革”开始后,大庆油田生产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1966年12月31日,王进喜毅然到北京向周总理汇报大庆油田生产的严峻形势。返回大庆后,他走遍油田,贯彻总理的指示精神,大声疾呼“大庆生产一天也不能停”。一些人罗织罪名,对他进行残酷迫害。他说,想让我承认大庆红旗是黑的,那是痴心妄想,刀架脖子我也不承认!在周总理的谋划下,继鞍钢之后,大庆实行了军管。周总理指示军管会把王进喜送到基层连队保护起来。

       1968年5月,大庆革命委员会成立,王进喜被推选为大庆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2月,中共大庆党的核心小组成立,王进喜担任副组长。1969年4月,党的“九大”在北京召开。王进喜作为大庆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当选中央委员,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文革”期间,大庆油田出现了地层压力下降、原油产量下降,原油含水上升的“两降一升”严峻形势,王进喜焦急万分。在油田呼吁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就到北京向燃化部和国务院汇报。周总理在《当前大庆油田主要情况报告》上批示,“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基本功”。油田生产被动局面逐步得到扭转。为了把散落在草原上的物资器材回收回来,王进喜于1969年7月,集中30多人,成立了废旧物资回收队,带领工人们风里雨里,为国家回收散失的废旧物资。形成了今天仍被我们颂扬的“回收队精神”。

       1970年春节前,王进喜受周总理委托,到江汉油田慰问,并做了大量的解放干部、稳定队伍的工作。1970年4月5日,全国石油工作会议在玉门召开。王进喜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大会。他在会上大声疾呼要恢复光荣传统,充满信心地提出“大庆产量要上四千万吨,全国产油一亿吨”等一系列远大的奋斗目标,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玉门会议期间,王进喜胃病发作。后经解放军301医院检查确诊为胃癌晚期。病中的铁人心里想的仍然是油田生产建设和广大职工家属。得知油田生产不稳定,他想还是因为主要干部解放不出来。叫警卫员方廷振代笔写信给大庆当权者,叫他们赶快解放宋振明。听说家属基地有臭虫,他托人买来敌敌畏,让来看望他的人带回大庆。

       1970年10月1日,王进喜抱病参加国庆观礼,以中共中央委员身份检阅游行队伍。国庆节刚过,铁人的病情急剧恶化。

       临终前,他用颤抖的手取出一个小纸包,交给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领导同志。打开纸包,里面是他住院以来组织给他的补助款和一张记账单,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没有动。王进喜说:“这笔钱,请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难。”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临终前,弟弟王进邦守候在病榻边,王进喜手拿300元钱交给他,强忍剧痛,断断续续地说:“看情况,我可能看不到咱妈了,妈这一辈子很苦,你就多替我尽孝道吧”。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王进喜同志因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享年47岁。18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了向王进喜同志告别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等以及中组部、石油工业部、黑龙江省的领导,大庆油田、玉门油田的干部、群众来向铁人告别。王进喜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铁人王进喜逝世的消息和他的英雄事迹。1972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了长篇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高度评价了王进喜伟大的一生。大庆油田做出了“向铁人王进喜同志学习的决定”。学习铁人精神,继承铁人遗志,大庆人决心把他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

       铁人精神

       大庆精神是石油战线老一辈领导人和广大石油职工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方、困难的条件下,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在开发建设大庆油田的实践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是战争年代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大庆精神都是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重要精神力量。

       大庆精神的形成。大庆石油会战是在困难的时候、困难的地点、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当时,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国内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国家迫切需要石油。1960年初数万名石油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挺进东北的松嫩平原,头顶青天,脚踏荒原,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大庆石油会战。会战一开始,天寒地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人们连吃饭、住房等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成了问题。特别是在缺乏勘探开发大型油田经验又毫无国际援助的情况下,能不能独立自主地探明大油田,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财力、物力的严重匮乏,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广大石油工人没有被吓倒,通过认真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坚定了攻克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形成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无畏精神。钻井队搬迁,没有汽车、吊车,就人拉肩扛,把60多吨重的钻机从车站运到几公里外的井场;打井没有水,就破冰取水;施工缺器具,就土法上马,修旧利废;没有房子,就挖"地窝子",建"干打垒";粮食短缺,就挖野菜充饥,开荒种地。

       面对缺乏开发和管理大油田的经验,广大职工把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勘探开发中,每口井都取全取准20项资料、72个数据。地质人员对地下的48个油层、698油砂体进行100万次的分析对比。为了弄清原油在铁路运输中的温度变化,确定冬季油库合理的加热温度,技术人员手持温度计,顶着寒风,跟随油罐车行程上万公里。一丝不苟的严格管理,使大庆石油职工形成了"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优良作风。

       大庆石油职工胸怀全局,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当时开发大庆油田,国家资金有限。大庆石油职工首先面临的是先建石油城还是先把会战搞上去的问题,在处理国家与个人、生产与生活的关系上,大庆石油职工提出:"先国家后个人"、"先生产后生活",并以"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主义气概,苦战3年就拿下了大庆油田,一举摘掉了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贫油帽子。

       大庆石油会战,不仅为国家创造丁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培育锻炼了一支铁人式的石油职工队伍。产生了影响深远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的大庆精神。50年来,大庆精神一直得到我党四代领导集体的培育和倡导。1964年,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并多次接见铁人王进喜同志。1978年,邓小平同志第三次视察大庆时,作出了"建设美丽的大庆油田"的重要指示。1990年,江泽民同志视察大庆时,把大庆精神进一步概括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1996年,胡锦涛同志在接见大庆油田负责同志时指出:"大庆的历史功绩不仅在于为国家生产了大量的原油资源,而且还在于为国家造就了一支英雄的工人阶级队伍,培养输送了一批领导骨干和科技骨干;不仅在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在别人卡我们脖子、国家十分困难的时候,用石油支撑了共和国的经济大厦。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中培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殷切希望大庆油田要"珍惜大庆的光荣史,再创大庆的新辉煌"。

       大庆精神的内涵。大庆精神具有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1964年,中央专门发出通知,转发《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总结了大庆会战的9条经验,即: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必须革命化;高度的革命精神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现代化企业要认真搞群众运动;认真做好基础工作,狠抓基层建设;领导干部亲临前线,一切为了生产;积极培养和大胆提拔年轻干部;培养一个好作风;全面关心职工生活;认真地学习人民解放军的政治工作经验。同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第一篇公开向全国报道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长篇通讯《大庆精神大庆人》,并配发"编后话"指出:大庆精神,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大庆人,是特种材料制成的人,就是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人。这种精神、这种人,正是我们学习的崇高榜样。1977年4月20日至5月13日,中共中央先后在大庆和北京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会议指出:大庆是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典范,是大学解放军、具体运用解放军政治工作经验的典范,坚持了集中领导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高度革命精神同严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技术革命和勤俭建国的原则。1981年,中央47号文件转发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充分肯定了大庆职工面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封锁,那种发愤图强、自力更生、以实际行动为中国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严重困难面前,那种无所畏惧、勇挑重担、靠自己双手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在生产建设中,那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讲究科学、"三老四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求实精神;在处理国家和个人关系上,那种胸怀全局、忘我劳动、为国家分担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同时指出,大庆油田还在其他许多方面,为我国工业生产建设提供了丰富经验。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谈到大庆精神的内涵时指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可以说,正是这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大庆精神的基本内涵。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情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当年,大庆石油会战所洋溢的那种知难而进,不甘落后,决心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的群体意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英雄模范所表现出来的革命加拼命的英雄主义气概,集中展现了石油职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怀。几十年来,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扎根于大庆油田,扎根于石油战线,鼓舞石油职工始终以祖国石油事业的振兴为己任,埋头苦干,锐意进取。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创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实现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意志体现。当年,大庆石油职工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顽强拼搏,干出了前人没有干出的业绩,创出了我国石油发展史上的高速度、高水平。大庆石油会战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也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广大石油职工战天斗地,转战南北,以苦为乐,四海为家。从荒原到戈壁,从松辽盆地到渤海湾地区,从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到"生命禁区"的藏北高原,石油工人正是凭着那种艰苦创业精神,不断拓展石油工业发展新领域。

       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科学求实就是尊重实践,蹲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年大电石油会战,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以《实践论》和《矛盾论》为指导,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探索和掌握油田开发的客观规律,大搞科学试验和技术攻关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和严细认真的作风攻直下一道道难题,创造了世界石油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奇迹。

       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无论是会战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石油职工始终不渝地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识大体,顾大局,积极为国家做贡献。大庆油田从1976年至2022年,原油年产量5000万吨以上连续稳产27年。50年来,已累计生产原油20多亿吨,相当于同期全国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累计上缴利税并承担原油价差1.6万多亿元。2000年以来连年位居我国纳税百强企业之首。

       2022年4月《中国工业大奖调研报告》总结了大庆石油人新时期的价值追求。主要是:践诺使命、勇挑重担的高度负责精神,自强不息、挑战极限的持续创新精神,尊重规律、崇尚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团结协作精神。2022年7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蒋洁敏在延安召开的领导干部会议上指出:大庆精神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延安精神在石油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的传家宝和强大精神支柱。大庆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其实质都是艰苦创业、埋头苦干,为民族的复兴、为国家的富强、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而奋斗。

       新时期,油田党委始终把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神圣的历史责任,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强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自觉站在弘扬民族精神的高度来培育;强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企业文化核心和灵魂的认识,牢固确立其企业精神的地位;强化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企业发展不竭动力的认识,坚持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建队育人、锤炼作风,依靠坚持不懈地教育来灌输,依靠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来引领,依靠总结宣传先进典型来示范,依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来创新,依靠融入企业发展实践来展现,使干部职工在新的历史时期切实做到了"三个永不忘,三个永不丢",即工作环境改善了,不忘会战作风,严细认真的传统永不丢;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忘"干打垒精神",勤俭节约的传统永不丢;油田发展了,不忘艰苦创业的历程,为油拼搏的传统永不丢,并使其体现到新的发展实践中,就是把"爱国"情怀体现到立足本职、胸怀全局,自觉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上;把"创业"激情体现到解放思想、奋发有为,一心一意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上;把"求实"态度体现到严细认真、精益求精,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争创一流业绩上;把"奉献"精神体现到时刻以国家和企业利益为重,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上,从而使大庆精神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

       大庆精神的时代意义。50年来,大庆精神以其不朽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历史作用,证明她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大庆精神仍然是我们的时代精神。" 发扬大庆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年大庆石油职工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奋图强,建成了世界一流的大油田,为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无疑同样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在今天,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就要体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上。只有自觉地把爱国主义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发扬大庆精神,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一心一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在大庆油田的发展过程中,有一条主线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坚持一心一意抓生产。即使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期间,油田也没有停过一天产。广大石油职工坚持"大干社会主义有理,大干社会主义有功,大干社会主义光荣"的信念,坚信"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经济搞上去,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的科学论断。可以说,大庆石油职工的这些认识,深刻反映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只有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不断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发扬大庆精神,坚持艰苦创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大庆石油会战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展开的一次大会战。会战虽然过去了,但会战中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没有过时,经过几十年的长期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要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我们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只有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此外,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已在中国大地上扎根并初步显示出优越性,但是由于它是一个新生的制度,还需要通过改革不断加以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因此在前进的道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发扬大庆精神,坚持艰苦创业、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发扬大庆精神,依靠科技进步,努力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翻开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历史,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科技的作用。可以说,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也是大庆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发扬大庆精神,就是要瞄准世界先进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坚持科技工作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实际,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发扬大庆精神,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能保证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发扬大庆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四有"社会主义公民。大庆会战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有一支甘愿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职工队伍。可以说,铁人精神就是这种崇高精神的体现。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被江泽民同志称为"第二代铁人"的王启民就是这种无私奉献的典范。当前,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生活中按市场规律办事与为人民服务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当率先垂范,重在事业,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带头奉献。发扬大庆精神,就是要像当年大庆石油会战时那样,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武装和教育人民,在改进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王进喜简介]

       王进喜,1923年出生于甘肃玉门亦金村。6岁时因家贫,用棍子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沿街乞讨,8岁时给有钱人家放羊。1938年他进玉门石油公司当徒工、干活时被砸伤了腿,被厂主赶出大门,伤好后才顶了别人的名字混了个差使。当时,玉门油矿的美国技帅垄断了采油技术,王进喜在矿里干了十几年没有上过一次钻台,没有摸过一次石油钻机的刹把。他作为一个干杂活的穷工人,多少年里连铺盖卷也没混上,盖的是破羊皮,铺的是稻草。

       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当上了国营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勘探公司三大队的石油工人,副司钻,1956年升任1259钻井队队长,同年加入了共产党。当时中国的钻井技术还很落后,他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钻透祁连山,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口号。在1958年,他领导钻井队创造了月进尺5OOO米的全国纪录,成为中国中型钻机最高标杆单位,荣获“卫星井队”红旗,被命名为“钢铁井队”。

       那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以禁运方式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而我们的国产石油量又很少,中国政府每年人得不拿出极其有限的外汇从苏联进口油料。50年代末经济进入困难时期,中苏关系已开始紧张。1959年王进喜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因缺油背着煤气包,作为采油工人的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因在黑龙江发现了大庆油田,中央决定抽调力量展开石油大会战。王进喜从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到当地的马家窑,于1960年4月14日经苦干五夜五夜后,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

       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当机立断用水泥代替。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工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慨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

       1964年,王进喜出席了第三次全国人大会议,受到毛主席的接见。1965年他任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1966年领导钻井队创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1969年4月在党的“九大”上,他以工人代表身份当选中央委员。1970年4月,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现场会回到大庆之后,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去世,时年47岁。

       王进喜同志简介

       王进喜同志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镇上赤金王家屯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开始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4岁被抓夫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1950年春,他成为我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他率领的钻井队月进尺创当时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曾组织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同年4月11日,会战指挥部号召全体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在大庆油田,王进喜先后任1205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和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指挥,大庆革委会副主任、中共大庆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9年4月,出席党的“九大”并被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享年47岁。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为加快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奋力拼搏一辈子,在为我国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与其他伟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

       人们从大庆英雄谱上可以看到:从上世纪60年代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五面红旗”,到70年代以“钢铁钻工”吴全清为代表的21名模范标兵;从80年代以申冠为代表的十大典型,到90年代以马军为代表的“十佳百优”职工;从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为代表的“六大标兵”,到今天的“新时期五大标兵”。正是这一代又一代英雄模范,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焕发出勃勃生机。“五面红旗”之

       一、83岁的马德仁格外激动:“大庆不仅出油,更出人才。铁人的传人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终年47岁。他的誓言,一直激励着大庆石油职工奋勇拼搏,慷慨奉献;他唱响的大庆精神,感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们。

       铁人的队伍向前进

       我们要依靠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来引领,我搞了一辈子石油,体会最深的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溶入到石油人的血液里,使石油队伍成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英雄队伍。一个油田也许可以开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油气矿藏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采一吨就会少一吨,终会枯竭。但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永远不会枯竭的。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有了精神,就能孕育人才、创新技术,就能克服一切困难,实现永续发展。"共产党员要像明亮的宝珠一样,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发光发亮。"·当了干部,还是个钻工。

       1923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乳名“十斤娃”。

       1950年春,玉门矿招工,王进喜通过考试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任贝乌五队(1205队前身)队长。11月,在玉门油田试验钻机“整拖搬家”成功。

       1958年9月,王进喜带领全队月钻井进尺5009.3米,创当时全国最高纪录。10月,荣获石油工业部颁发的“钻井卫星”红旗。

       1959年10月1日,王进喜参加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第一次见到毛主席。10月26日至11月8日,在北京参加全国工交“群英会”。

       1960年3月15日,王进喜带领1205队(贝乌五队)从玉门出发,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3月25日,到达大庆萨尔图火车站。4月2日,“人拉肩扛”安装钻机。4月9日到11日,大庆油田首次技术座谈会号召向铁人王进喜学习。4月14日,组织全队破冰取水,萨55井开钻。19日完钻,用时5天零4小时,创造了新纪录。4月29日,王进喜参加“五一”万人誓师大会,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7月1日,在油田万人大会上,被树立为“五面红旗”之一。10月,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大队长。

       1961年2月,王进喜调任钻井指挥部生产二大队大队长。秋,在解放村建起大庆第一所小学。

       1964年12月21日,王进喜出席全国三届一次人代会。12月26日,参加毛主席71岁生日宴会,毛主席称赞铁人是“工业带头人”。

       1965年4月,王进喜被中共大庆会战工委任命为钻井党委常委、钻井指挥部副指挥。7月24日,参加石油部政工会,首次提出“全国每人每年半吨油”的奋斗目标。

       1966年2月16日,王进喜参加全国工交工作会议和工交政工会议。同月,被国务院任命为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4月6日,被石油工业部授予“石油工业部五好标兵”。6月4日至7月25日,出访阿尔巴尼亚。9月3日,带领石油工业部报捷团赴京,向党中央、国务院报捷。10月1日,登上**城楼,参加国庆观礼。12月30日,去北京反映“文革”中大庆的情况。

       1967年1月4日,王进喜在北京向周总理当面汇报大庆油田形势。1月10日,回到大庆,积极传达周总理指示精神,呼吁要坚持抓革命、促生产。3月初,受到批斗。3月下旬,周总理在北京宣布王进喜在大会战中立了大功,不准再批斗。

       1968年4月27日,王进喜被推选为钻井革委会副主任。5月31日,被推选为大庆革委会副主任。

       1969年2月,王进喜担任大庆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4月,参加党的“九大”,被推选为主席团成员,并被选为中央委员。

       1970年3月18日,王进喜在北京向周总理汇报了大庆情况和油田生产存在的问题,周总理批示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基本功”。4月,到玉门参加全国石油工作会议。4月19日,在解放军301医院被确诊为胃癌晚期。10月1日,以中共中央委员身份登上**城楼参加国庆检阅。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47岁。11月18日上午,大庆油田举行隆重追悼大会。11月18日下午,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向王进喜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铁人诗话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好大油田。干!干!干!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社会学家艾君认为,“铁人”的本质尽管是一个先进人物的代表,但他体现着一种精神,也就是我们传诵的“铁人精神”。他认为,“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

       铁人精神具体表现

       1)大庆精神 ;2)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4)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5)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6)铁人精神: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轶事典故

       除了“铁人”,他还有一个“工人工程师”的称号,他们总结出的“三老四严”等制度成为当时全国工业系统学习的榜样。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由苦难的旧社会解放出来,在新社会里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据大庆油田负责人宋振明说,王进喜率领的12O5钻井队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石油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基本自给。毛主席非常高兴,于翌年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尽管这是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种尝试,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的奋斗精神仍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王进喜在技术上也肯于钻研,他曾带领伙伴用40年代的老钻机,克服技术上的困难,打出全油田第一口斜度不足半度的直井,创造了用旧设备打直井的先例。他与工友们发明了钻机整体搬家、钻头改进、快速钻井等多项技术革新,对改进钻井工艺技术做出突出贡献,被油田党委授予“工人工程师”的称号。王进喜等人的经验和做法有很多成了油田的规章制度。如“三老四严”(即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和“回访”制度等,还在全国工业系统推广。

       缺少拖拉机、吊车,就用绳子、撬杠把60吨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没有水罐车,他带领工人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

       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全国解放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O万吨。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雄的中国工人,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斗争一般的石油大会战。

       在玉门油田的一段时期,很多钻机因为没有钻头而停钻。当时还没有国产钻头,靠进口来不及,王进喜便组织青年突击队从废料堆里找到许多旧钻头,架起大锅煮去油污和泥沙,擦去锈,修修配配,拼装成可用的钻头,用了半年打了5口井,给国家节省了开支,又不耽误生产,经验在全油田推广。

       王进喜刚到大庆时,脚下荒原一片,朔风呼啸,滴水成冰,吃的是苞米面炒面,住的是四壁漏风的马棚。没有公路,吊车、拖拉机不足,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他当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全队30多个人用绳子拉,撬杠撬,木块垫,将60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打井需要水,可当时没有水管线,没有水罐车,为了抢时间他决定用脸盆端。有人说这是“瞎胡闹”,没见过哪个国家端水打井。他说:“有,就在中国。”他表示,就是尿尿也要让机器动起来。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他与工人们日夜奋战在井场上,饿了就啃几口冻窝头,困了就躺在钻杆上睡一觉,他率领的1205钻井队被誉为“硬骨头钻井队”。

       工人们说:“你就是把王铁人的骨头砸碎了,也找不出半个“我”字。”

       “铁人精神”是什么?工人们总结得好:不怕苦、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一切为革命。

       1961年王进喜当了大队长,1965年又当了钻井指挥部副总指挥,却仍然以普通工人自居。他家人口比较多,身体也不好,党委决定每月补助些钱,他说什么也不要,实在推脱不掉的,在病危期间交了党费。他的胃不好,上级为了照顾他,送来一些猪肝和苹果,他马上就分给了工人病号。当了大队长之后,管理员要给他换一把新办公椅,他说有个板凳坐就不错了。给他发的新劳保鞋,他说什么也不要,自己打草鞋穿。

       工人们说,王铁人这个人,国家就是他的命,你就是把他的骨头砸碎了,也找不出半个“我”字。他当领导之后很少坐办公室,试验打直井的时候亲自扶刹把。钻头卡住了,他亲自去提钻,怕的是万一架子倒了,把工人砸伤。他在现场累了困了,就把老羊皮袄脱下来和工人们挤一挤。工人们说:“我们身上有多少泥,咱铁人队长身上就有多少泥。”

       王铁人的性格率直。他工作中也犯过错误,出过娄子,却勇于承认并加以改正。他的队曾经打废过一口井,每次队里来了新工人,他都要带着去看,吸取教训。有一次开大会,台上领导批评他们的射孔错误,王进喜去的晚了,门口有人叫他快趴下。他坦率地说:“披红戴花的时候,你让我抢着往头里走;批评了,就叫我悄悄趴下当狗熊?我不当这个狗熊!”

第4篇:铁人王进喜事迹 讲座

       “缅怀铁人丰功伟绩,争做铁人好后代”主题教育讲座稿——纪念铁人王进喜同志逝世42周年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是11月15日,是铁人王进喜同志逝世42周年纪念日,为了进一步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铁人王进喜等老一辈大庆人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质,努力做“四有”新人,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全体同学来共同学习和了解“铁人王进喜”的生平和事迹。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共党员,1923年9月出生,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风貌,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鲜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

       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国家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宣告大庆油田正式发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树立在荒原上。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为加快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奋力拼搏一辈子,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与其他伟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王进喜身上体现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铁人是我们永远的榜样,永远的标杆,使我们面对磨难时的精神支柱,让我们记住铁人,不断地学习他的精神,向铁人致敬,争做铁人好后代。

第5篇:铁人王进喜的事迹

       铁人王进喜的事迹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

       英雄。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铁人王进喜读后感

       月度先进事迹(共7篇)

       副总经理先进事迹(共)

       班级先进事迹(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