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调研报告撰写思路
目录
一、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调查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调查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调查时间........................5
(二)调查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数据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施过程及问题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数据处理及工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调查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重庆房地产市场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重庆市北部新区房地产市场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消费者购房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消费者基本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结论和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问卷..............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篇:铁路安全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安全工作思路的调研报告(四川绵阳理工学院整理)
围绕安全基础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现场作业控制、设备质量管控等方面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为针对性地铺排2022年安全重点工作提供了依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运输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2022年,某公司管内共发生铁路交通一般事故35起,包括一般B类事故3起(路外伤亡)、一般C类事故4起、一般D类事故28起(含D21事故6起)。从事故类别看,行车事故10起、企业站车辆脱轨事故7起、施工耽误列车事故6起、路外相撞事故3起、设备故障延时D21事故6起、路外单位责任事故3起。发生设备故障186件,同比减少59件,减少24.1%。其中,机车故障44件,同比减少3件,减少6.4%;车辆故障38件,同比增加8件,增加26.7%;信号故障52件,同比减少53件,减少50.1%;通信故障16件,同比减少15件,减少48.4%;供电故障20件,同比相同;列尾故障12件,同比增加4件,增加50%;线路故障2件、自轮运转设备故障1件、监测监控设备故障1件。
从事故、设备故障及检查情况来看,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存在短板。一是职能部门管理责任缺失。个别部门专业管理责任链条不畅,深入一线服务意识不强,业务指导不全面,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指导作用弱化,专业检查督导职能缺失,全年专业部门仅上板安全问题1703件,不足问题总数的5%。特别是道岔捣固车脱轨和道岔捣固车调车越出站界2起事故,充分暴露出多部门管理职能不发挥、多环节卡控不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二是管理人员履职不力。部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安全工作缺乏敬畏感,履职能力不高,特别是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带头违章及默认职工违章问题屡禁不止。全年因管理人员责任不落实引发铁路交通事故5起,占责任事故的45.5%。工务段线路车间主任在明知施工无计划、无监管,且作业人员不具备驾驶和操纵装载机资质的情况下,盲目指使职工驾驶装载机横越站线作业,造成铲断电缆事故。
(二)惯性事故控制不力。一是现场作业惯性“两违”仍是引发行车事故的痼疾。2022年,管内共发生现场作业惯性“两违”导致的行车事故6起,占到了全年事故总数的17.1%,“6.30”站调车挤岔和“9.30”线路所值班员未开信号耽误列车均属典型现场作业“两违”事故。二是工电惯性事故多发。2022年,管内工电系统共发生行车事故18起,占事故总数的51.4%,其中全部责任事故6起,主要及重要责任事故12起。工务系统发生了“2.15”、“10.10”两起由于防护制度不执行导致的挡停列车事故,电务系统发生了“1.24”、“5.1”、“7.9”三起均为作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低导致的D21类事故。三是企业站脱轨事故突出。2022年,管内企业站发生车辆脱轨事故7起,较2022年增加6起,发生车辆损坏问题15件,累计经济损失近60万元。
(三)施工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由于施工单位重进度、轻安全的思想作祟,导致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等问题仍处于高发态势。全年检查发现施工单位不按规定设置防护、大型机械不按规定停止作业等甲类问题多达59件,占施工甲类问题总数的45.4%,特别是五起事故全部是由于施工单位无计划、超范围施工造成的,占全年施工事故总数的83.3%。二是建设管理单位管理责任落实不力。建设管理单位在施工安全管控上过度依赖设备管理单位,施工管理的主体责任缺失,日常督导和管控不力,加之对监理单位的日常管理弱化,监理单位安全、技术质量监督管理的保障作用不发挥,导致施工安全险象环生。三是设备管理单位监管监护流于形式。突出表现为大量使用新职人员担任现场监管监护工作,由于新职人员责任心不强,擅自脱岗、提前退场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对施工单位“三无”施工、大型机械不按规定停止作业等违章蛮干行为置若罔闻,监管监护作用严重丧失。
(四)行车设备关键环节控制仍需加强。2022年,管内发生设备故障186件,虽然同比呈下降趋势,但一些行车设备关键环节管控不严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机车故障仍处于高位。2022年,管内发生机车故障44件,占设备故障总数的26.3%。其中,由于机车厂修和“零公里”检修质量不高导致机车故障23件,占全年机车故障总数的52.3%。机务段DF8B机车大修回段后仅走行4355公里,就因主接触器检修质量不高导致机故。二是正线钢轨折断故障突发。2022年,管内四季度连续发生“11.7”、“12.31”两起断轨故障,虽然经检测为材质缺陷问题,但也暴露出相关部门、单位在主要行车设备验收把关、检测探伤等方面仍然存在漏洞,潜在的行车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三是双线自闭区段信号故障突出。2022年,受自然灾害、违章检修导致双线自闭区段信号设备故障15件,耽误列车33列,非正常行车累计26小时53分钟。站信号设备故障,导致间非正常行车13小时16分钟,潜在的安全隐患极大。
(五)职工业务技能亟待提升。一是日常培训效果不明显。一些单位重生产、轻教育的观念仍然存在,“四个一”培训制度执行不严谨,日常培训计划不兑现,加之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导致职工“会说不会干”的问题仍未解决。二是新职人员基本技能不掌握。2022年,因新职人员业务技能欠缺、违标脱标导致事故2起、设备故障1件。机车因柴油机停机在区间停车后,新职学习司机处理故障时未先将极限调速器复位,盲目扳动供油拉杆,导致多次启机未成功,造成机故。三是应急处置能力差。主要是相关单位在应急处置培训上重理论讲解、轻实作演练,造成职工理论与实作“两层皮”,遇实际作业突发情况时无所适从、束手无策。全年共发生因职工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导致设备故障12件,D21类事故6起。
(六)路外安全问题处于多发态势。一是行人和牲畜上道问题居高不下。2022年,管内共发生路外安全问题362件,同比增加78.3%,挡停列车343列。其中,路外相撞一般B类事故3起,死亡3人,与大牲畜、羊群相撞18起。二是机动车道口侵限问题直接威胁行车安全。2022年,管内共发生机动车道口侵限12件,封锁区间处理8件。11月2日路外车辆撞上监护道口栅栏门,造成3根护桩碎裂、栅栏门侵限,后果非常凶险。三是沿线治安环境不容乐观。2022年,管内发生路外人员扒乘列车2件、击打列车2件、线路摆放石砟4件,特别是发生了列车碰撞信号电缆标牌和列车碰撞路料2件涉嫌人为破坏的一般C类事故,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二、2022年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
2022年,公司内部发展现实需要及不可预测的外部环境、自然条件变化,都迫切需要我们认清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一是客车安全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2022年,公司管内新增两对客车,且线开通后计划增开客车,客车运行交路更加密集,行车组织难度加大,加之管内25B型、25G型、25T型客车检修、作业方式各不相同,非本属客车质量控制难度大,特别是钢轨进入超期服役阶段,客车径路还有7站16组木枕道岔,都对确保客车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施工安全风险凸显。2022年,管内复线4个标段505公里扩能改造工程将进入攻坚阶段,站改、既有线更换无缝线路等营业线建设施工仍将多点展开,扩能改造与既有线并行施工区段达到51%,施工及既有线行车安全管控难度进一步增大。同时,随着新线陆续开通运营,开通项目维保克缺工作繁重,施工安全与建设质量管控任务艰巨,都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影响。三是区域行车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对运输安全提出了全新考验。2022年,随着公司新建线路、既有线扩能改造双线自闭区段开通运营,多方向接车站、跨局分界口站增多,且双线自闭、单(双)线半自闭和区域联锁等多种行车方式并存,对作业人员业务技能、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全新考验。四是机车车辆运用安全风险增大。2022年,按照1公司节支降耗工作要求,管内将全面推进机车修程修制及配件互换周期范围改革,加之机车超公里运用,部分大部件更换周期延长,机车疲劳损伤增大,机车质量隐患风险增加,特别是2022年全路货物列车运行速度将普遍提升至90km/h以上,在货车全路无配属运用情况下,势必给管内车辆运用安全带来更大压力。五是生产组织变化滋生新的安全风险,给行车安全带来威胁。2022年,根据1公司改进劳动生产组织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施方案,机务系统将在集宁~桑根达来间继续推行双班单司机值乘,且工务系统实行道口单人单岗值守,邻近营业线施工同步取消工务驻站防护员,由于自身联控互控缺失及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研判风险能力受限,必将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六是自然灾害及路外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1公司管内水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呈多发态势,2022年地区龙卷风造成水电设备设施多处损坏,对行车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管内自然灾害防控预测体系仍处于补强完善阶段,自然灾害仍是运输安全不可预测的主要风险之一。线主轴通道平交道口还有61处,管内线路防护设备还非常简陋,这些都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三、2022年安全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从管理源头入手,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为主线,深入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加快构建科学严密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基础,着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升1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总体目标:“六消灭、六控制、二减少、一确保”。即:消灭旅客列车责任一般D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消灭货物列车责任一般B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消灭责任从业人员重伤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消灭责任火灾爆炸事故,消灭机车车辆大部件折损脱落事故,消灭责任道口相撞事故;机车故障控制在0.18件/十万公里,信号故障控制在0.8件/百组换算道岔,车辆故障控制在0.6件/十万辆,线路设备故障控制在0.16件/延长百公里,列尾装置故障控制在0.02件/百列,供电故障控制在0.4件/高压百公里;责任一般D类事故较上年减少10%,路外安全问题较上年减少10%;确保实现安全年。
围绕以上要求和目标,以安全管理规范化为基础,以检查整治常态化为手段,以实现现场作业标准化为目标,持续推进安全风险管理。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
(一)深化安全基础管理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管理问题”这一主要风险,切实改进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
1.进一步强化责任体系管理。一是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本着“安全生产法治化”的原则,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结合当前全路经营体制改革及运输组织、生产组织调整实际,优化完善专业管理、设备管理、安全投入、检查监督、安全考核等基础制度,分系统明确触及安全底线的考核内容、项点,加强依法管理,依规治安。二是贯通安全责任链条。以明晰三级安全责任、消除安全管控盲区为重点,对1公司、站段、车间班组三级安全主体职责进行再优化、再完善,切实解决安全管理职责标准覆盖岗位不全、内容笼统模糊、责权界定不清等问题。三是创新安全评价机制。全面推行安全评价和排序抓尾机制,围绕安全结果、干部履职、专业管理、技能培训等内容制定共性及个性考评标准,按月对运输生产单位进行对标评分排序,对月度排尾的单位由安监室进行通报点评;对连续两个月排尾的单位,专业处驻段评估诊断;对连续3个月排尾的单位,追究专业处责任并由公司分管领导与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约谈;对年度累计5个月排尾的单位,由1公司对领导班子进行组织考评调整,促进安全管理责任有效落实。2.进一步强化干部履职管理。一是实施干部履职质量明示化。按照从严对管理者管理的原则,健全干部安全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干部月度工作任务书制度,优化干部现场检查记实手册和干部安全绩效月度自评表,严格各层级干部“一书一册一表”闭环式管理,每月分层对干部现场量化任务完成情况及发现解决问题情况进行公开“晾晒”、公开通报,督促各级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现场、放在一线。二是实施问题责任追究源头化。按照“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思路,对事故、设备故障、突出安全问题进行抽丝剥茧、追根溯源,逐层深究管理人员制度建设、生产组织、设备验交及技术指导等源头管理责任,切实解决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推诿懈怠等问题。三是实施问题原因分析深度化。按照“从严、公开、透明”的原则,制定安全问题深度分析制度,确定分析主体、问题范围、重点内容、分析流程,每件问题在分析作业原因的同时,深究管理人员履职履责原因,分析会议延伸至车间班组层面,分析报告在全公司范围内通报,大力解决干部安全风险问题分析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问题。四是实施安全信息掌控即时化。完善安全信息报送程序,分系统、分层级明确管理人员必须即时掌控安全信息的范围、类别、性质,以及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应急处置的职级权限,实现信息报告畅通,信息处置有序。严肃安全信息报告纪律,对各层级管理人员安全信息反馈程序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严格管理人员弄虚作假行为的追责考核,切实堵死人为截留和谎报、瞒报安全信息的漏洞。3.进一步强化制度体系管理。一是强化规章制度归口管理。按照“管理规范、界限清晰、流程顺畅”的原则,1公司层面,以总工室为主体,做好技术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及作业标准的制定、审核、发布及监督检查工作;以安监室为主体,做好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控制、考核等安全基本管理制度建设。系统层面,以各专业处为主体,对照铁路总公司、1公司专业规章全面修订完善实施细则和管理、技术、作业、设备四大标准;各单位针对铁路总公司、1公司规章制度没有涉及到的空缺,制定共性标准与个性措施相兼顾的安全卡控措施,形成系统完整、管理闭环的制度体系。二是强化专业规章系统补强。2022年,铁路总公司将根据新《技规》全面修订专业基础规程规则,各系统要动态跟进相关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的优化完善工作。同时,针对现场作业暴露出的新问题、新情况,实时补充修订与实际不吻合、不衔接的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实现规章制度动态补强。三是强化规章制度常态管理。总工室、安监室、各专业处、各单位负责,将在用规章制度分类维护到公司规章制度管理信息系统,5月底前,总工室牵头,组织安监室及各专业处进行全面检查,规范规章制度信息化管理;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规章制度管理责任划分,本着“一年一清理、一年一公布”的原则,11月底前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更新目录,汇编成册,剔除“土政策”、“土规定”,确保正确性、实效性和权威性。
4.进一步强化专业综合管理。一是重抓专业对口管理。各专业处负责,围绕规章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及队伍管理等内容,2月底前制定本系统2022年专业管理推进方案,指导系统内各单位全面加强基础管理、现场作业、施工维修、职工培训及非正常应急处置等安全重点工作,适时开展专项检查评估,指导解决突出难点问题。二是发挥协调对接效能。按照“纵向贯通、横向协调”的原则,纵向加密与上级主管部门业务互通对接,准确掌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技术标准、设备工艺等变化情况,动态优化专业管理方式,补强技术管理短板;横向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安全责任、工作程序、设备运用等系统结合部管理问题。三是解决系统难点问题。全面掌握本系统安全情况,坚持按周、月、季讲评分析安全生产状况和问题,针对本专业安全惯性问题和重大隐患,明确项点、责任和期限,采用责任挂牌整治、开展技术攻关等手段重点加以销号解决。
(二)深化岗位作业标准体系建设。
紧紧抓住立标、学标、对标、达标四个重点,进一步强化现场作业控制。1.严“立标”,健全标准化体系构架。一是细化完善作业标准。始终把“目标、质量、过程、协作”作为作业标准四项基本要素,在既有主要行车岗位作业标准的基础上,分系统建立其他工种的作业标准,结合新建线路开通、既有线改造、新技术设备投入使用,以及运输组织方式调整进行动态优化,保证作业标准科学系统、严谨有序。二是合理编制工作流程。本着“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过程明了”的原则,分层级制定工作流程图,保证每项重点工作都有显性流程、每个作业环节关键部位检修验责任明晰。在各岗位单项作业流程的基础上,优化完善集体作业一日(一班)、一批、一次作业流程,定标、定时、定岗、定责,形成全景链式标准化作业体系。三是科学制定岗位指导书。各单位负责,按照易懂易操作的现场需求,将现行规章制度、技术要求、作业标准及岗位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凝练、分拣,在广泛征求职能科室、车间班组意见的基础上,转化为简洁管用的岗位作业指导书,做到“一岗一书”。2.重“学标”,强化职工业务技能培养。一是重抓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强化岗位必知必会培训,将岗位作业标准作为日常培训的重点内容,进行滚动式培训,并严格考试把关,确保100%覆盖岗位需要,职工基本技能100%达标。职教处、各专业处负责,加大对各单位学习培训计划执行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力度,杜绝日常培训走形式、弄虚作假。二是加快实训演练基地建设。按照“修旧利废、功能齐全、满足需求”的要求,加快微机联锁、施工维修、列检作业等实训演练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仿真模拟培训演练系统功能,分专业、分地区、多内容大力推广仿真模拟培训演练,促进职工业务素质明显提升,作业标准化水平快速提高。三是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各专业处负责,以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为根本,合理编制非正常行车组织、列车运行、故障处理、自然灾害等方面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分期分批开展职工应急处置实训演练工作;安监室负责,适时组织开展多系统综合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组织能力。3.促“对标”,养成职工依标作业习惯。一是以过程查纠促“对标”。严格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过程控制,利用视频分析、现场检查、作业标准随机抽考等手段加大职工执行标准的检查纠偏力度,加强发生安全问题对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日常追踪分析,严肃违规违标行为的追责考核,切实提高职工遵章守纪责任意识。二是以帮教引导促“对标”。推行管理人员“示范做、亲手教、跟班看”制度,帮教和带动职工落实作业标准。以“安全放心岗”评定、“标准化作业明星”评选为载体,选树典型、现场观摩、榜样引路,辐射和带动标准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三是以正向激励促“对标”。修订1公司安全风险管控绩效考评办法,实行违章违纪考核奖返还制度,当月发生违章违纪,后两月积极改正且未发生问题的,按比例返还考核奖;实施防止突出安全隐患万元奖励政策,激励职工提高标准化作业的积极性,激发全员防控安全风险的正能量和内动力。4.控“达标”,突出车间班组“三项能力”建设。一是提升车间班组前沿管控能力。坚持工作任务明示与落实效果复检相结合的原则,推行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工作任务明示复检制度,进一步明晰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现场跟班作业、值班值守、职工培训、非正常应急处置组织参与及现场突出问题整改解决等“规定动作”的频次和质量要求,由专业处、站段分别以季、月为周期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及完成质量进行对标审查,明示质量、深度分析、奖优罚劣,促进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管理思维由“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有效发挥车间班组前沿管控效能。二是提升车间班组自控互控能力。根据1公司生产力布局调整、人员兼职并岗及减员增效要求,动态优化车间班组岗位设置,科学调整班(趟)次、作业组人员结构,实施关键生产流程、作业工序的分层卡控和多重互控,继续推行劳动安全“反控制、倒否决”控制模式,增强车间班组现场作业自控互控能力。三是提升异地车间班组远程控制能力。本着“集中管理、政令畅通、独立作战”的原则,建立异地车间班组远程控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科学界定异地车间管理权责,增强异地车间班组独立作战能力。充分利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功能,实施站段职能科室与异地车间定期对话,及时纠偏解决异地车间管理症结,提高异地车间管理水平。
(三)深化风险常态管控体系建设。
坚持“重抓预防、围堵漏洞、阻断风险”的思路,以强化风险研判、严格现场控制、开展专项整治等手段,实现安全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1.持续加强安全风险研判预控。一是加强安全风险即时研判。落实专业处、站段、车间三级风险研判预控责任,全面开展每日安全信息跟踪分析、每周问题汇总分析,以及每月事故、典型故障和惯性、倾向性问题深度分析,实现岗位风险管理指导书和安全风险明示图动态调整。二是加强安全风险动态防控。建立完善现场作业互控、他控机制,加强运输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严密控制,实现安全风险的全面、全员、全过程有效受控。严格非正常应急处置,规范突发情况非正常行车特别是涉及多系统、多岗位结合部应急处置的报告程序和内容,保证信息畅通、响应及时、处置快速、控制有效。三是加强安全风险定期评价。在新设备、新装备投入运用前,系统评价潜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从规范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补强完善;以1公司每半年、专业系统每季度、单位每月为周期,逐项进行安全风险对标评价,分析深层次原因,研究改进管理方法,完善安全控制措施。2.持续加强安全风险动态检查。一是提高检查监督的针对性。本着动态与静态、昼间与夜间、专项与日常、明查与暗访“四个结合”的原则,根据管内不同阶段、不同安全风险控制要求,1公司、系统、站段逐级编制公布月度安全关键环节检查控制方案,由安监室、专业处、各单位逐项分解纳入检查人员月度任务书,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均衡检查和定期覆盖。二是提高检查监督的穿透性。以查纠现场作业“表象化”问题折射“深层次”管理问题,以车间班组问题倒查站段、主管业务处的管理漏洞,切实找准安全管理、专业组织、标准执行、技能达标、责任落实、宣传培训方面存在的不足。三是提高检查监督的指导性。继续推行安全问题多发、管理基础薄弱等“差点”单位的指导帮促制度,严格遵循“系统诊断、对症下药、过程指导、结果复验”的闭环式管理思路,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指导帮促,促进“差点”单位及时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3.持续加强安全风险专项整治。一是开展常规性安全专项整治。坚持“系统牵头组织、单位主抓落实、安监过程督办”的整治原则,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定项目、定标准、定部门、定措施、定期限的要求,采取科技攻关、技改投入等手段,有效阻断安全风险。二是开展阶段性安全专项整治。预测治安环境、自然灾害等对行车安全、设备质量、劳动安全等方面构成的威胁,针对性采取加固设备基础、增大作业人员储备、加强作业过程控制等方式,有效防控安全风险。三是开展即时性安全专项整治。围绕安全风险研判及日常检查发现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采取挂牌督办、联合攻关等手段,及时解决影响运输安全、设备质量和劳动安全的突出问题,有效化解安全风险。
(四)深化行车设备管控体系建设。 坚持把强化设备运用质量、提升设备科技安保能力作为防控安全风险、增强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树立“重视情修、重状态修、重养护修、重跟踪修”的设备检维修理念,大力加强设备基础建设。
1.改进设备检修作业模式。一是大力推行重点设备“预防修”。分系统完善重点设备监测检测制度,加密机车车辆走行部、悬挂装置、制动机、钩缓装置及道岔、桥隧涵等重点设备的动静态监测检测频次,提高检测工艺水平,加强数据分析诊断,充分利用检测数据,实现对保安全、保关键、保要命设备的“准确修”,切实解决频繁检修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二是大力推行移动设备“专项修”。车辆系统要以客车计划修、小段修、专项修为重点,严格落实铁路总公司客车“四必修”要求,全面推行客车“小段修”,实施防客车配件裂折、脱落“专项修”,确保客车动静态运用质量达标;实行货列检“人机分工”作业,成立TFDS运用车间,将大板TFDS作业整合到,进一步强化TFDS检测能力。机务系统要积极探索和改革机车中修、小辅修修程修制以及互换范围,贯彻“中修保小修、小修保动检、动检保运用”的质量体系,优化检修作业程序,提高机车检修质量。三是大力推行静态设备“集中修”。工务部门要在等28个大站区推行“大天窗、兵团化”集中作业,遵循“大机作业为主,小机和人工作业为辅”的设备维修理念,对薄弱区段线路分区段实施设备集中修,全面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电务部门要采取延长天窗周期、集中外站巡检等方式优化半自闭区段维修组织模式,充分利用垂直天窗组织人员集中作业,有效消除人员频繁上道作业潜在的安全隐患。2.强化行车设备质量控制。一是控设备源头准入。2022年,针对铁路总公司将全面推行设备零配件招标采购面向社会化需求实际,各部门要建立设备配件厂家资信、质量评估机制,对设备配件资质进行审核评估,严格质量抽验和质量准入评价。对新线建设、新设备、新配件投入招标前,设备管理单位、专业处提前介入,沟通协调建设、计统、物资部门,实现设备型号统
一、制式统
一、性能统一。二是盯检修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记名检、修、验,强化检修工序、流程质量互控,全面兑现检修范围、标准、规程、工艺,确保设备检修标准不降、流程不减。建立设备保养挂牌监督机制,加大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全过程闭环管理,保证设备运用质量达标。三是抓故障防范整治。严格落实系统、站段、车间三级设备质量分析制度,围绕检查、监测、维修、验收等环节定期分析检修质量,超前防控设备故障。进一步完善设备质量隐患整治措施,针对季节特点定期对重要部件故障隐患进行动态围歼、综合整治,大力遏制季节性易发故障。
3.补强科技安保装备投入。一是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信息处负责,各专业处配合,研究整合监测、监控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组建集作业现场监控、信息实时传输、动态识别研判、应急处置指挥为一体的监控指挥体系,动态监控安全生产过程。二是加快安保装备开发利用。车务系统研究引进停车防溜顶装置,在站推广使用;机务系统补充超声波探伤仪等检测设备,配备LKJ运行揭示IC卡数据自动验卡设备;工务系统增加轨道车视频监控系统,购置带回放功能的焊缝探伤仪,切实增强设备科技安保能力。三是强化安保装备定期维护升级。信息处负责,各专业处、计统处、安监室配合,制定安保装备定期维护升级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各类监测、检测、监控装备修程修制及软件升级责任,细化监督控制措施,确保安保装备正常运用。
(五)开展突出风险专项整治。
1.开展道口安全专项整治。工务处负责,适时优化道口劳动生产组织和人力资源配置,完善道口看守监护制度;结合复线扩能改造施工进度,完成16处道口拆除工作;协调企业单位有计划地实施专用线道口技改,加强专用线道口设备检修,必保专用线道口基本设备设施达标。
2.开展自轮运转设备专项整治。工务处负责,机务处配合,明确自轮运转设备管理责任、修检规程、工艺标准及验收制度。机务部门负责,根据铁路总公司自轮运转设备检修规程,严格落实轨道车年修制度,特别是对自轮运转设备走行部、制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钩缓装置等重点部件进行定期检查,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工务处负责,计统处、财务处配合,对达到报废期轨道车全部进行监控设备改造,对自轮运转设备实施加装GYK运行控制设备,逐年对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监控设备改造,达到跨局作业条件,并增设故障处理点,确保GYK故障快速修复。
3.开展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专项整治。电务处负责,对管内行车频率低、钢轨生锈的货物线、牵出线等轨道电路进行一次全面测试,确定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实施25HZ相敏轨道电路、多特征脉冲轨道电路、计轴和钢轨表面防锈溶覆等技术改造,采用机车碾压、清筛及更换绝缘垫板、绝缘挡肩等方法对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处所进行综合整治,消除列车进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处所,实现全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同比下降20%。
4.开展线路设备专项整治。工务处负责,建管处、计统处、财务处配合,按照优先“客车径路、薄弱线路、病害处所”的原则,分阶段、分区段加快客车提速工作,将客车径路设备划分为正线等级管理;将超期服役钢轨、客车径路木枕道岔纳入整治计划,安排改造资金铺设无缝线路、更换60kg/m再用轨;开展路基下沉病害专项整治,加大慢行处所整治,根据管内气候特点适时开展防胀、防断及冻害整治工作,必保设备安全稳定。
5.开展铁路封闭设施专项整治。建管处牵头,组织建设管理单位,加快至间标准防护栅栏安设进度,并组织工务处完成524.5延长公里防护栅栏验交工作,督导建设管理单位及时整改施工质量问题。护路办牵头,建设管理部门配合,对既有破损的70.4公里网围栏进行修复,安排资金对扩能建设较晚的区段进行维修,同步组织研究线等原有网围栏设计变更和新线网围栏管理工作。
(六)强化关键风险常态控制。
1.强化客车安全风险控制。以落实旅客列车关键作业安全控制措施为抓手,严格客运机车、客车库内检修工艺标准执行和记名“检修验”质量签认,狠抓机车车辆始发、运行、折返、终到各作业环节安全控制措施执行,加大客车径路线路、道岔、小半径曲线、线路拨接处所等重点地段的检查整修,严格“天窗修”后线路阶梯提速时段放行客车条件确认把关,必保客车安全。
2.强化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严格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提报、安全措施制定、施工例会组织、施工安全协议签订、施工计划编制等环节控制,确保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层层受控。安监室负责,针对邻近营业线施工驻站防护方式变化及增设硬隔离防护设施的实际,修订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补充大型机械临时参与施工的硬性要求;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确定可以不需停止作业的施工项目;加大对“三无”施工问题及施工事故的追责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建设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的敬畏感。
3.强化信号联锁安全风险控制。电务部门要从严《1公司信号联锁管理办法》和《1公司信号联锁试验办法》的执行,按照联锁试验等级,详细制定联锁试验方案,完善联锁试验表格内容和联锁试验方法,严格执行联锁试验多重互控制度,严把新建、改建和施工过渡联锁试验关。针对未纳入联锁的设备与既有联锁发生联系、内外设备表示不一致,以及电缆、配线绝缘不良、电源接地、封连线等导致联锁失效的问题,定期开展专项排查工作,确保联锁试验正确率100%。
4.强化LKJ专项风险控制。电务部门要认真执行《1公司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运用维护管理实施细则》,严格职能转变、数据提报、修改复核、共同模拟、数据换装、跟踪分析等关键环节的多重卡控监督。机务部门要根据铁路总公司《铁路机车操作规程》,适时修订机车乘务员LKJ运行监控装置操作手册,特别是加强LKJ数据换装结合部管理,严格执行LKJ数据换装后首趟列车干部添乘检查制度,加大LKJ检索分析力度,大力整治机车乘务员简化作业、间断瞭望等惯性问题。
5.强化结合部安全风险控制。进一步明晰分界口及路企管理结合部、跨局客车库检及折返作业结合部,以及系统、岗位间结合部范围,完善联劳协作、联控管理、联合检查、信息通报、责任追究及突发问题协调解决制度,规范结合部管理。加强生产组织、行车安全、设备质量及现场作业等方面结合部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的常态检查卡控,实时围堵管理“真空”、消除结合部“扯皮”。
6.强化防折关安全风险控制。车务、机务、车辆等部门要严格机车连挂、中间站车辆甩挂、制动机地面微控试验,以及制动管系漏泄、列尾故障处置等各项安全控制措施执行,加强结合部联控互控,特别是严密盯控列车制动缓解状态和列车充排风时间确认等关键环节,必保各项作业标准规范执行;安监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中间站制动试验、机车摘挂、技检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坚决卡死列车折角塞门关闭开车。
7.强化防错办安全风险控制。严控多方向接发车、双线反方向行车、旅客列车非固定接车线接车、新开站接发车,以及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发接列车作业标准、作业流程执行,强化列车调度员、两端站值班员、机车乘务员联控互控,特别是非正常行车严格干部盯控、多重把关。
8.强化防溜逸安全风险控制。突出大风恶劣天气、衔接正线(到发线)无隔开设备线路停留车辆和调车作业动态防溜安全,机车库内停留、中间站摘挂机车、区间非正常停车特别是高坡地段停留车辆防溜安全,客车库、站修线停留车辆防溜安全,针对薄弱环节和站场条件变化,补强防溜设置、撤除、检查确认等多重卡控措施,严控机车摘挂、取送车辆过程中的动态防溜及机务、车辆、车务部门间结合部防溜,有效防止溜逸事故发生。9.强化调车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完善调车作业安全卡控措施,突出调车结合部安全联控互控,加强调车计划编制、传达源头把关,加大干部现场跟班检查力度,严格原进路折返、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及无联锁情况下调车关键环节控制,对调车违章作业进行重点分析考核;充分发挥LKJ调车状态下动车确认控制安保功能,加强调车安全控制,有效防止调车作业惯性事故。
10.强化劳动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以防止车辆碰轧、触电伤害、群死群伤安全风险为重点,强化对列检、调车、车号、货检等站内作业,线路、电务设备巡检等单独作业,高处、深井、吊装等高危作业,施工、维修等群体作业的安全防护及过程控制。加强接送机车乘务员、工务、电务、水电维修作业及其他生产(公务)用车情况检查,严控客货混装、超速、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
(七)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坚持以“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为引领,用安全文化促进安全发展。各级党组织要深化“安全风险大家谈”活动和安全屏障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演练活动,使广大党员成为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和保安全骨干。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立功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体现职工群众在运输安全中的主体作用。共青团组织要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创建为契机,全面开展“争当青年先锋”、“之星”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职工为实现全年安全目标贡献力量。
——四川绵阳理工学院安全工作思路的调研报告(四川绵阳理工学院整理)
围绕安全基础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现场作业控制、设备质量管控等方面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研工作,为针对性地铺排2022年安全重点工作提供了依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运输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2022年,某公司管内共发生铁路交通一般事故35起,包括一般B类事故3起(路外伤亡)、一般C类事故4起、一般D类事故28起(含D21事故6起)。从事故类别看,行车事故10起、企业站车辆脱轨事故7起、施工耽误列车事故6起、路外相撞事故3起、设备故障延时D21事故6起、路外单位责任事故3起。发生设备故障186件,同比减少59件,减少24.1%。其中,机车故障44件,同比减少3件,减少6.4%;车辆故障38件,同比增加8件,增加26.7%;信号故障52件,同比减少53件,减少50.1%;通信故障16件,同比减少15件,减少48.4%;供电故障20件,同比相同;列尾故障12件,同比增加4件,增加50%;线路故障2件、自轮运转设备故障1件、监测监控设备故障1件。
从事故、设备故障及检查情况来看,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存在短板。一是职能部门管理责任缺失。个别部门专业管理责任链条不畅,深入一线服务意识不强,业务指导不全面,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检查指导作用弱化,专业检查督导职能缺失,全年专业部门仅上板安全问题1703件,不足问题总数的5%。特别是道岔捣固车脱轨和道岔捣固车调车越出站界2起事故,充分暴露出多部门管理职能不发挥、多环节卡控不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二是管理人员履职不力。部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对安全工作缺乏敬畏感,履职能力不高,特别是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带头违章及默认职工违章问题屡禁不止。全年因管理人员责任不落实引发铁路交通事故5起,占责任事故的45.5%。工务段线路车间主任在明知施工无计划、无监管,且作业人员不具备驾驶和操纵装载机资质的情况下,盲目指使职工驾驶装载机横越站线作业,造成铲断电缆事故。
(二)惯性事故控制不力。一是现场作业惯性“两违”仍是引发行车事故的痼疾。2022年,管内共发生现场作业惯性“两违”导致的行车事故6起,占到了全年事故总数的17.1%,“6.30”站调车挤岔和“9.30”线路所值班员未开信号耽误列车均属典型现场作业“两违”事故。二是工电惯性事故多发。2022年,管内工电系统共发生行车事故18起,占事故总数的51.4%,其中全部责任事故6起,主要及重要责任事故12起。工务系统发生了“2.15”、“10.10”两起由于防护制度不执行导致的挡停列车事故,电务系统发生了“1.24”、“5.1”、“7.9”三起均为作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低导致的D21类事故。三是企业站脱轨事故突出。2022年,管内企业站发生车辆脱轨事故7起,较2022年增加6起,发生车辆损坏问题15件,累计经济损失近60万元。
(三)施工安全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由于施工单位重进度、轻安全的思想作祟,导致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等问题仍处于高发态势。全年检查发现施工单位不按规定设置防护、大型机械不按规定停止作业等甲类问题多达59件,占施工甲类问题总数的45.4%,特别是五起事故全部是由于施工单位无计划、超范围施工造成的,占全年施工事故总数的83.3%。二是建设管理单位管理责任落实不力。建设管理单位在施工安全管控上过度依赖设备管理单位,施工管理的主体责任缺失,日常督导和管控不力,加之对监理单位的日常管理弱化,监理单位安全、技术质量监督管理的保障作用不发挥,导致施工安全险象环生。三是设备管理单位监管监护流于形式。突出表现为大量使用新职人员担任现场监管监护工作,由于新职人员责任心不强,擅自脱岗、提前退场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对施工单位“三无”施工、大型机械不按规定停止作业等违章蛮干行为置若罔闻,监管监护作用严重丧失。
(四)行车设备关键环节控制仍需加强。2022年,管内发生设备故障186件,虽然同比呈下降趋势,但一些行车设备关键环节管控不严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机车故障仍处于高位。2022年,管内发生机车故障44件,占设备故障总数的26.3%。其中,由于机车厂修和“零公里”检修质量不高导致机车故障23件,占全年机车故障总数的52.3%。机务段DF8B机车大修回段后仅走行4355公里,就因主接触器检修质量不高导致机故。二是正线钢轨折断故障突发。2022年,管内四季度连续发生“11.7”、“12.31”两起断轨故障,虽然经检测为材质缺陷问题,但也暴露出相关部门、单位在主要行车设备验收把关、检测探伤等方面仍然存在漏洞,潜在的行车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三是双线自闭区段信号故障突出。2022年,受自然灾害、违章检修导致双线自闭区段信号设备故障15件,耽误列车33列,非正常行车累计26小时53分钟。站信号设备故障,导致间非正常行车13小时16分钟,潜在的安全隐患极大。
(五)职工业务技能亟待提升。一是日常培训效果不明显。一些单位重生产、轻教育的观念仍然存在,“四个一”培训制度执行不严谨,日常培训计划不兑现,加之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导致职工“会说不会干”的问题仍未解决。二是新职人员基本技能不掌握。2022年,因新职人员业务技能欠缺、违标脱标导致事故2起、设备故障1件。机车因柴油机停机在区间停车后,新职学习司机处理故障时未先将极限调速器复位,盲目扳动供油拉杆,导致多次启机未成功,造成机故。三是应急处置能力差。主要是相关单位在应急处置培训上重理论讲解、轻实作演练,造成职工理论与实作“两层皮”,遇实际作业突发情况时无所适从、束手无策。全年共发生因职工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导致设备故障12件,D21类事故6起。
(六)路外安全问题处于多发态势。一是行人和牲畜上道问题居高不下。2022年,管内共发生路外安全问题362件,同比增加78.3%,挡停列车343列。其中,路外相撞一般B类事故3起,死亡3人,与大牲畜、羊群相撞18起。二是机动车道口侵限问题直接威胁行车安全。2022年,管内共发生机动车道口侵限12件,封锁区间处理8件。11月2日路外车辆撞上监护道口栅栏门,造成3根护桩碎裂、栅栏门侵限,后果非常凶险。三是沿线治安环境不容乐观。2022年,管内发生路外人员扒乘列车2件、击打列车2件、线路摆放石砟4件,特别是发生了列车碰撞信号电缆标牌和列车碰撞路料2件涉嫌人为破坏的一般C类事故,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二、2022年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
2022年,公司内部发展现实需要及不可预测的外部环境、自然条件变化,都迫切需要我们认清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一是客车安全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2022年,公司管内新增两对客车,且线开通后计划增开客车,客车运行交路更加密集,行车组织难度加大,加之管内25B型、25G型、25T型客车检修、作业方式各不相同,非本属客车质量控制难度大,特别是钢轨进入超期服役阶段,客车径路还有7站16组木枕道岔,都对确保客车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施工安全风险凸显。2022年,管内复线4个标段505公里扩能改造工程将进入攻坚阶段,站改、既有线更换无缝线路等营业线建设施工仍将多点展开,扩能改造与既有线并行施工区段达到51%,施工及既有线行车安全管控难度进一步增大。同时,随着新线陆续开通运营,开通项目维保克缺工作繁重,施工安全与建设质量管控任务艰巨,都对施工安全构成严重影响。三是区域行车组织方式的多样性对运输安全提出了全新考验。2022年,随着公司新建线路、既有线扩能改造双线自闭区段开通运营,多方向接车站、跨局分界口站增多,且双线自闭、单(双)线半自闭和区域联锁等多种行车方式并存,对作业人员业务技能、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全新考验。四是机车车辆运用安全风险增大。2022年,按照1公司节支降耗工作要求,管内将全面推进机车修程修制及配件互换周期范围改革,加之机车超公里运用,部分大部件更换周期延长,机车疲劳损伤增大,机车质量隐患风险增加,特别是2022年全路货物列车运行速度将普遍提升至90km/h以上,在货车全路无配属运用情况下,势必给管内车辆运用安全带来更大压力。五是生产组织变化滋生新的安全风险,给行车安全带来威胁。2022年,根据1公司改进劳动生产组织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实施方案,机务系统将在集宁~桑根达来间继续推行双班单司机值乘,且工务系统实行道口单人单岗值守,邻近营业线施工同步取消工务驻站防护员,由于自身联控互控缺失及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研判风险能力受限,必将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六是自然灾害及路外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1公司管内水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呈多发态势,2022年地区龙卷风造成水电设备设施多处损坏,对行车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管内自然灾害防控预测体系仍处于补强完善阶段,自然灾害仍是运输安全不可预测的主要风险之一。线主轴通道平交道口还有61处,管内线路防护设备还非常简陋,这些都给行车安全埋下隐患。
三、2022年安全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三点共识”、“三个重中之重”,从管理源头入手,以深化安全风险管理为主线,深入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现场作业标准化、检查整治常态化,加快构建科学严密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基础,着力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升1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
总体目标:“六消灭、六控制、二减少、一确保”。即:消灭旅客列车责任一般D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消灭货物列车责任一般B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消灭责任从业人员重伤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消灭责任火灾爆炸事故,消灭机车车辆大部件折损脱落事故,消灭责任道口相撞事故;机车故障控制在0.18件/十万公里,信号故障控制在0.8件/百组换算道岔,车辆故障控制在0.6件/十万辆,线路设备故障控制在0.16件/延长百公里,列尾装置故障控制在0.02件/百列,供电故障控制在0.4件/高压百公里;责任一般D类事故较上年减少10%,路外安全问题较上年减少10%;确保实现安全年。
围绕以上要求和目标,以安全管理规范化为基础,以检查整治常态化为手段,以实现现场作业标准化为目标,持续推进安全风险管理。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
(一)深化安全基础管理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管理问题”这一主要风险,切实改进和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
1.进一步强化责任体系管理。一是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本着“安全生产法治化”的原则,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结合当前全路经营体制改革及运输组织、生产组织调整实际,优化完善专业管理、设备管理、安全投入、检查监督、安全考核等基础制度,分系统明确触及安全底线的考核内容、项点,加强依法管理,依规治安。二是贯通安全责任链条。以明晰三级安全责任、消除安全管控盲区为重点,对1公司、站段、车间班组三级安全主体职责进行再优化、再完善,切实解决安全管理职责标准覆盖岗位不全、内容笼统模糊、责权界定不清等问题。三是创新安全评价机制。全面推行安全评价和排序抓尾机制,围绕安全结果、干部履职、专业管理、技能培训等内容制定共性及个性考评标准,按月对运输生产单位进行对标评分排序,对月度排尾的单位由安监室进行通报点评;对连续两个月排尾的单位,专业处驻段评估诊断;对连续3个月排尾的单位,追究专业处责任并由公司分管领导与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约谈;对年度累计5个月排尾的单位,由1公司对领导班子进行组织考评调整,促进安全管理责任有效落实。2.进一步强化干部履职管理。一是实施干部履职质量明示化。按照从严对管理者管理的原则,健全干部安全管理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施干部月度工作任务书制度,优化干部现场检查记实手册和干部安全绩效月度自评表,严格各层级干部“一书一册一表”闭环式管理,每月分层对干部现场量化任务完成情况及发现解决问题情况进行公开“晾晒”、公开通报,督促各级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现场、放在一线。二是实施问题责任追究源头化。按照“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的思路,对事故、设备故障、突出安全问题进行抽丝剥茧、追根溯源,逐层深究管理人员制度建设、生产组织、设备验交及技术指导等源头管理责任,切实解决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推诿懈怠等问题。三是实施问题原因分析深度化。按照“从严、公开、透明”的原则,制定安全问题深度分析制度,确定分析主体、问题范围、重点内容、分析流程,每件问题在分析作业原因的同时,深究管理人员履职履责原因,分析会议延伸至车间班组层面,分析报告在全公司范围内通报,大力解决干部安全风险问题分析避重就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问题。四是实施安全信息掌控即时化。完善安全信息报送程序,分系统、分层级明确管理人员必须即时掌控安全信息的范围、类别、性质,以及根据问题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应急处置的职级权限,实现信息报告畅通,信息处置有序。严肃安全信息报告纪律,对各层级管理人员安全信息反馈程序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严格管理人员弄虚作假行为的追责考核,切实堵死人为截留和谎报、瞒报安全信息的漏洞。3.进一步强化制度体系管理。一是强化规章制度归口管理。按照“管理规范、界限清晰、流程顺畅”的原则,1公司层面,以总工室为主体,做好技术规章制度、技术标准及作业标准的制定、审核、发布及监督检查工作;以安监室为主体,做好安全生产责任、管理、控制、考核等安全基本管理制度建设。系统层面,以各专业处为主体,对照铁路总公司、1公司专业规章全面修订完善实施细则和管理、技术、作业、设备四大标准;各单位针对铁路总公司、1公司规章制度没有涉及到的空缺,制定共性标准与个性措施相兼顾的安全卡控措施,形成系统完整、管理闭环的制度体系。二是强化专业规章系统补强。2022年,铁路总公司将根据新《技规》全面修订专业基础规程规则,各系统要动态跟进相关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的优化完善工作。同时,针对现场作业暴露出的新问题、新情况,实时补充修订与实际不吻合、不衔接的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实现规章制度动态补强。三是强化规章制度常态管理。总工室、安监室、各专业处、各单位负责,将在用规章制度分类维护到公司规章制度管理信息系统,5月底前,总工室牵头,组织安监室及各专业处进行全面检查,规范规章制度信息化管理;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规章制度管理责任划分,本着“一年一清理、一年一公布”的原则,11月底前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系统清理,更新目录,汇编成册,剔除“土政策”、“土规定”,确保正确性、实效性和权威性。
4.进一步强化专业综合管理。一是重抓专业对口管理。各专业处负责,围绕规章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及队伍管理等内容,2月底前制定本系统2022年专业管理推进方案,指导系统内各单位全面加强基础管理、现场作业、施工维修、职工培训及非正常应急处置等安全重点工作,适时开展专项检查评估,指导解决突出难点问题。二是发挥协调对接效能。按照“纵向贯通、横向协调”的原则,纵向加密与上级主管部门业务互通对接,准确掌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技术标准、设备工艺等变化情况,动态优化专业管理方式,补强技术管理短板;横向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及时解决安全责任、工作程序、设备运用等系统结合部管理问题。三是解决系统难点问题。全面掌握本系统安全情况,坚持按周、月、季讲评分析安全生产状况和问题,针对本专业安全惯性问题和重大隐患,明确项点、责任和期限,采用责任挂牌整治、开展技术攻关等手段重点加以销号解决。
(二)深化岗位作业标准体系建设。
紧紧抓住立标、学标、对标、达标四个重点,进一步强化现场作业控制。1.严“立标”,健全标准化体系构架。一是细化完善作业标准。始终把“目标、质量、过程、协作”作为作业标准四项基本要素,在既有主要行车岗位作业标准的基础上,分系统建立其他工种的作业标准,结合新建线路开通、既有线改造、新技术设备投入使用,以及运输组织方式调整进行动态优化,保证作业标准科学系统、严谨有序。二是合理编制工作流程。本着“层次清晰、衔接紧密、过程明了”的原则,分层级制定工作流程图,保证每项重点工作都有显性流程、每个作业环节关键部位检修验责任明晰。在各岗位单项作业流程的基础上,优化完善集体作业一日(一班)、一批、一次作业流程,定标、定时、定岗、定责,形成全景链式标准化作业体系。三是科学制定岗位指导书。各单位负责,按照易懂易操作的现场需求,将现行规章制度、技术要求、作业标准及岗位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凝练、分拣,在广泛征求职能科室、车间班组意见的基础上,转化为简洁管用的岗位作业指导书,做到“一岗一书”。2.重“学标”,强化职工业务技能培养。一是重抓职工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强化岗位必知必会培训,将岗位作业标准作为日常培训的重点内容,进行滚动式培训,并严格考试把关,确保100%覆盖岗位需要,职工基本技能100%达标。职教处、各专业处负责,加大对各单位学习培训计划执行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力度,杜绝日常培训走形式、弄虚作假。二是加快实训演练基地建设。按照“修旧利废、功能齐全、满足需求”的要求,加快微机联锁、施工维修、列检作业等实训演练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仿真模拟培训演练系统功能,分专业、分地区、多内容大力推广仿真模拟培训演练,促进职工业务素质明显提升,作业标准化水平快速提高。三是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各专业处负责,以提高职工应急处置能力为根本,合理编制非正常行车组织、列车运行、故障处理、自然灾害等方面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分期分批开展职工应急处置实训演练工作;安监室负责,适时组织开展多系统综合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组织能力。3.促“对标”,养成职工依标作业习惯。一是以过程查纠促“对标”。严格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过程控制,利用视频分析、现场检查、作业标准随机抽考等手段加大职工执行标准的检查纠偏力度,加强发生安全问题对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的日常追踪分析,严肃违规违标行为的追责考核,切实提高职工遵章守纪责任意识。二是以帮教引导促“对标”。推行管理人员“示范做、亲手教、跟班看”制度,帮教和带动职工落实作业标准。以“安全放心岗”评定、“标准化作业明星”评选为载体,选树典型、现场观摩、榜样引路,辐射和带动标准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三是以正向激励促“对标”。修订1公司安全风险管控绩效考评办法,实行违章违纪考核奖返还制度,当月发生违章违纪,后两月积极改正且未发生问题的,按比例返还考核奖;实施防止突出安全隐患万元奖励政策,激励职工提高标准化作业的积极性,激发全员防控安全风险的正能量和内动力。4.控“达标”,突出车间班组“三项能力”建设。一是提升车间班组前沿管控能力。坚持工作任务明示与落实效果复检相结合的原则,推行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工作任务明示复检制度,进一步明晰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现场跟班作业、值班值守、职工培训、非正常应急处置组织参与及现场突出问题整改解决等“规定动作”的频次和质量要求,由专业处、站段分别以季、月为周期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及完成质量进行对标审查,明示质量、深度分析、奖优罚劣,促进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管理思维由“要我管”向“我要管”转变,有效发挥车间班组前沿管控效能。二是提升车间班组自控互控能力。根据1公司生产力布局调整、人员兼职并岗及减员增效要求,动态优化车间班组岗位设置,科学调整班(趟)次、作业组人员结构,实施关键生产流程、作业工序的分层卡控和多重互控,继续推行劳动安全“反控制、倒否决”控制模式,增强车间班组现场作业自控互控能力。三是提升异地车间班组远程控制能力。本着“集中管理、政令畅通、独立作战”的原则,建立异地车间班组远程控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科学界定异地车间管理权责,增强异地车间班组独立作战能力。充分利用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功能,实施站段职能科室与异地车间定期对话,及时纠偏解决异地车间管理症结,提高异地车间管理水平。
(三)深化风险常态管控体系建设。
坚持“重抓预防、围堵漏洞、阻断风险”的思路,以强化风险研判、严格现场控制、开展专项整治等手段,实现安全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1.持续加强安全风险研判预控。一是加强安全风险即时研判。落实专业处、站段、车间三级风险研判预控责任,全面开展每日安全信息跟踪分析、每周问题汇总分析,以及每月事故、典型故障和惯性、倾向性问题深度分析,实现岗位风险管理指导书和安全风险明示图动态调整。二是加强安全风险动态防控。建立完善现场作业互控、他控机制,加强运输生产全过程、各环节的严密控制,实现安全风险的全面、全员、全过程有效受控。严格非正常应急处置,规范突发情况非正常行车特别是涉及多系统、多岗位结合部应急处置的报告程序和内容,保证信息畅通、响应及时、处置快速、控制有效。三是加强安全风险定期评价。在新设备、新装备投入运用前,系统评价潜在的危险及有害因素,从规范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等方面进行补强完善;以1公司每半年、专业系统每季度、单位每月为周期,逐项进行安全风险对标评价,分析深层次原因,研究改进管理方法,完善安全控制措施。2.持续加强安全风险动态检查。一是提高检查监督的针对性。本着动态与静态、昼间与夜间、专项与日常、明查与暗访“四个结合”的原则,根据管内不同阶段、不同安全风险控制要求,1公司、系统、站段逐级编制公布月度安全关键环节检查控制方案,由安监室、专业处、各单位逐项分解纳入检查人员月度任务书,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均衡检查和定期覆盖。二是提高检查监督的穿透性。以查纠现场作业“表象化”问题折射“深层次”管理问题,以车间班组问题倒查站段、主管业务处的管理漏洞,切实找准安全管理、专业组织、标准执行、技能达标、责任落实、宣传培训方面存在的不足。三是提高检查监督的指导性。继续推行安全问题多发、管理基础薄弱等“差点”单位的指导帮促制度,严格遵循“系统诊断、对症下药、过程指导、结果复验”的闭环式管理思路,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指导帮促,促进“差点”单位及时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3.持续加强安全风险专项整治。一是开展常规性安全专项整治。坚持“系统牵头组织、单位主抓落实、安监过程督办”的整治原则,由牵头部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定项目、定标准、定部门、定措施、定期限的要求,采取科技攻关、技改投入等手段,有效阻断安全风险。二是开展阶段性安全专项整治。预测治安环境、自然灾害等对行车安全、设备质量、劳动安全等方面构成的威胁,针对性采取加固设备基础、增大作业人员储备、加强作业过程控制等方式,有效防控安全风险。三是开展即时性安全专项整治。围绕安全风险研判及日常检查发现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采取挂牌督办、联合攻关等手段,及时解决影响运输安全、设备质量和劳动安全的突出问题,有效化解安全风险。
(四)深化行车设备管控体系建设。 坚持把强化设备运用质量、提升设备科技安保能力作为防控安全风险、增强安全可靠性的重要手段,树立“重视情修、重状态修、重养护修、重跟踪修”的设备检维修理念,大力加强设备基础建设。
1.改进设备检修作业模式。一是大力推行重点设备“预防修”。分系统完善重点设备监测检测制度,加密机车车辆走行部、悬挂装置、制动机、钩缓装置及道岔、桥隧涵等重点设备的动静态监测检测频次,提高检测工艺水平,加强数据分析诊断,充分利用检测数据,实现对保安全、保关键、保要命设备的“准确修”,切实解决频繁检修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二是大力推行移动设备“专项修”。车辆系统要以客车计划修、小段修、专项修为重点,严格落实铁路总公司客车“四必修”要求,全面推行客车“小段修”,实施防客车配件裂折、脱落“专项修”,确保客车动静态运用质量达标;实行货列检“人机分工”作业,成立TFDS运用车间,将大板TFDS作业整合到,进一步强化TFDS检测能力。机务系统要积极探索和改革机车中修、小辅修修程修制以及互换范围,贯彻“中修保小修、小修保动检、动检保运用”的质量体系,优化检修作业程序,提高机车检修质量。三是大力推行静态设备“集中修”。工务部门要在等28个大站区推行“大天窗、兵团化”集中作业,遵循“大机作业为主,小机和人工作业为辅”的设备维修理念,对薄弱区段线路分区段实施设备集中修,全面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电务部门要采取延长天窗周期、集中外站巡检等方式优化半自闭区段维修组织模式,充分利用垂直天窗组织人员集中作业,有效消除人员频繁上道作业潜在的安全隐患。
2.强化行车设备质量控制。一是控设备源头准入。2022年,针对铁路总公司将全面推行设备零配件招标采购面向社会化需求实际,各部门要建立设备配件厂家资信、质量评估机制,对设备配件资质进行审核评估,严格质量抽验和质量准入评价。对新线建设、新设备、新配件投入招标前,设备管理单位、专业处提前介入,沟通协调建设、计统、物资部门,实现设备型号统
一、制式统
一、性能统一。二是盯检修过程控制。严格执行记名检、修、验,强化检修工序、流程质量互控,全面兑现检修范围、标准、规程、工艺,确保设备检修标准不降、流程不减。建立设备保养挂牌监督机制,加大设备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全过程闭环管理,保证设备运用质量达标。三是抓故障防范整治。严格落实系统、站段、车间三级设备质量分析制度,围绕检查、监测、维修、验收等环节定期分析检修质量,超前防控设备故障。进一步完善设备质量隐患整治措施,针对季节特点定期对重要部件故障隐患进行动态围歼、综合整治,大力遏制季节性易发故障。
3.补强科技安保装备投入。一是有效整合信息资源。信息处负责,各专业处配合,研究整合监测、监控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组建集作业现场监控、信息实时传输、动态识别研判、应急处置指挥为一体的监控指挥体系,动态监控安全生产过程。二是加快安保装备开发利用。车务系统研究引进停车防溜顶装置,在站推广使用;机务系统补充超声波探伤仪等检测设备,配备LKJ运行揭示IC卡数据自动验卡设备;工务系统增加轨道车视频监控系统,购置带回放功能的焊缝探伤仪,切实增强设备科技安保能力。三是强化安保装备定期维护升级。信息处负责,各专业处、计统处、安监室配合,制定安保装备定期维护升级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各类监测、检测、监控装备修程修制及软件升级责任,细化监督控制措施,确保安保装备正常运用。
(五)开展突出风险专项整治。
1.开展道口安全专项整治。工务处负责,适时优化道口劳动生产组织和人力资源配置,完善道口看守监护制度;结合复线扩能改造施工进度,完成16处道口拆除工作;协调企业单位有计划地实施专用线道口技改,加强专用线道口设备检修,必保专用线道口基本设备设施达标。
2.开展自轮运转设备专项整治。工务处负责,机务处配合,明确自轮运转设备管理责任、修检规程、工艺标准及验收制度。机务部门负责,根据铁路总公司自轮运转设备检修规程,严格落实轨道车年修制度,特别是对自轮运转设备走行部、制动系统、动力传动系统、钩缓装置等重点部件进行定期检查,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工务处负责,计统处、财务处配合,对达到报废期轨道车全部进行监控设备改造,对自轮运转设备实施加装GYK运行控制设备,逐年对大型养路机械进行监控设备改造,达到跨局作业条件,并增设故障处理点,确保GYK故障快速修复。
3.开展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专项整治。电务处负责,对管内行车频率低、钢轨生锈的货物线、牵出线等轨道电路进行一次全面测试,确定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实施25HZ相敏轨道电路、多特征脉冲轨道电路、计轴和钢轨表面防锈溶覆等技术改造,采用机车碾压、清筛及更换绝缘垫板、绝缘挡肩等方法对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处所进行综合整治,消除列车进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处所,实现全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同比下降20%。
4.开展线路设备专项整治。工务处负责,建管处、计统处、财务处配合,按照优先“客车径路、薄弱线路、病害处所”的原则,分阶段、分区段加快客车提速工作,将客车径路设备划分为正线等级管理;将超期服役钢轨、客车径路木枕道岔纳入整治计划,安排改造资金铺设无缝线路、更换60kg/m再用轨;开展路基下沉病害专项整治,加大慢行处所整治,根据管内气候特点适时开展防胀、防断及冻害整治工作,必保设备安全稳定。
5.开展铁路封闭设施专项整治。建管处牵头,组织建设管理单位,加快至间标准防护栅栏安设进度,并组织工务处完成524.5延长公里防护栅栏验交工作,督导建设管理单位及时整改施工质量问题。护路办牵头,建设管理部门配合,对既有破损的70.4公里网围栏进行修复,安排资金对扩能建设较晚的区段进行维修,同步组织研究线等原有网围栏设计变更和新线网围栏管理工作。
(六)强化关键风险常态控制。
1.强化客车安全风险控制。以落实旅客列车关键作业安全控制措施为抓手,严格客运机车、客车库内检修工艺标准执行和记名“检修验”质量签认,狠抓机车车辆始发、运行、折返、终到各作业环节安全控制措施执行,加大客车径路线路、道岔、小半径曲线、线路拨接处所等重点地段的检查整修,严格“天窗修”后线路阶梯提速时段放行客车条件确认把关,必保客车安全。
2.强化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严格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提报、安全措施制定、施工例会组织、施工安全协议签订、施工计划编制等环节控制,确保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层层受控。安监室负责,针对邻近营业线施工驻站防护方式变化及增设硬隔离防护设施的实际,修订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补充大型机械临时参与施工的硬性要求;在满足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确定可以不需停止作业的施工项目;加大对“三无”施工问题及施工事故的追责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建设管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的敬畏感。
3.强化信号联锁安全风险控制。电务部门要从严《1公司信号联锁管理办法》和《1公司信号联锁试验办法》的执行,按照联锁试验等级,详细制定联锁试验方案,完善联锁试验表格内容和联锁试验方法,严格执行联锁试验多重互控制度,严把新建、改建和施工过渡联锁试验关。针对未纳入联锁的设备与既有联锁发生联系、内外设备表示不一致,以及电缆、配线绝缘不良、电源接地、封连线等导致联锁失效的问题,定期开展专项排查工作,确保联锁试验正确率100%。
4.强化LKJ专项风险控制。电务部门要认真执行《1公司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运用维护管理实施细则》,严格职能转变、数据提报、修改复核、共同模拟、数据换装、跟踪分析等关键环节的多重卡控监督。机务部门要根据铁路总公司《铁路机车操作规程》,适时修订机车乘务员LKJ运行监控装置操作手册,特别是加强LKJ数据换装结合部管理,严格执行LKJ数据换装后首趟列车干部添乘检查制度,加大LKJ检索分析力度,大力整治机车乘务员简化作业、间断瞭望等惯性问题。
5.强化结合部安全风险控制。进一步明晰分界口及路企管理结合部、跨局客车库检及折返作业结合部,以及系统、岗位间结合部范围,完善联劳协作、联控管理、联合检查、信息通报、责任追究及突发问题协调解决制度,规范结合部管理。加强生产组织、行车安全、设备质量及现场作业等方面结合部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的常态检查卡控,实时围堵管理“真空”、消除结合部“扯皮”。
6.强化防折关安全风险控制。车务、机务、车辆等部门要严格机车连挂、中间站车辆甩挂、制动机地面微控试验,以及制动管系漏泄、列尾故障处置等各项安全控制措施执行,加强结合部联控互控,特别是严密盯控列车制动缓解状态和列车充排风时间确认等关键环节,必保各项作业标准规范执行;安监部门要定期组织对中间站制动试验、机车摘挂、技检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坚决卡死列车折角塞门关闭开车。
7.强化防错办安全风险控制。严控多方向接发车、双线反方向行车、旅客列车非固定接车线接车、新开站接发车,以及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发接列车作业标准、作业流程执行,强化列车调度员、两端站值班员、机车乘务员联控互控,特别是非正常行车严格干部盯控、多重把关。
8.强化防溜逸安全风险控制。突出大风恶劣天气、衔接正线(到发线)无隔开设备线路停留车辆和调车作业动态防溜安全,机车库内停留、中间站摘挂机车、区间非正常停车特别是高坡地段停留车辆防溜安全,客车库、站修线停留车辆防溜安全,针对薄弱环节和站场条件变化,补强防溜设置、撤除、检查确认等多重卡控措施,严控机车摘挂、取送车辆过程中的动态防溜及机务、车辆、车务部门间结合部防溜,有效防止溜逸事故发生。9.强化调车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完善调车作业安全卡控措施,突出调车结合部安全联控互控,加强调车计划编制、传达源头把关,加大干部现场跟班检查力度,严格原进路折返、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及无联锁情况下调车关键环节控制,对调车违章作业进行重点分析考核;充分发挥LKJ调车状态下动车确认控制安保功能,加强调车安全控制,有效防止调车作业惯性事故。
10.强化劳动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控制。以防止车辆碰轧、触电伤害、群死群伤安全风险为重点,强化对列检、调车、车号、货检等站内作业,线路、电务设备巡检等单独作业,高处、深井、吊装等高危作业,施工、维修等群体作业的安全防护及过程控制。加强接送机车乘务员、工务、电务、水电维修作业及其他生产(公务)用车情况检查,严控客货混装、超速、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
(七)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坚持以“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为引领,用安全文化促进安全发展。各级党组织要深化“安全风险大家谈”活动和安全屏障工程,开展多种形式的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演练活动,使广大党员成为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和保安全骨干。各级工会组织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立功竞赛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体现职工群众在运输安全中的主体作用。共青团组织要以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创建为契机,全面开展“争当青年先锋”、“之星”等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年职工为实现全年安全目标贡献力量。
——四川绵阳理工学院
第3篇: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根据公司下发的****,***高度重视,将明年工作思路谋划调研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围绕几个方面的研讨内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面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坚持将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龙头”
工作,围绕“责任分解、责任机制、责任考核、责任报告、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狠抓各项任务落实。一方面是认真分解立项落实“一岗双责”机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廉政建设责任机制。另一方面是强化检查考核,推进责任制落实。采取听汇报介绍、查阅台帐资料、问卷调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事项情况报告等方式,全面检查了工作落实情况。全辖各级领导干部无违纪违规现象,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党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整体上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自上而下,层层部署,不断强化监督检查。
二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巡视情况:公司将在总、省公司纪检监察部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工作部署,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流程,紧紧围绕总、省公司的工作要求,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突出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一方面是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另一方面结合公司辖区内各支公司、部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特别是培养年轻、优秀的反腐倡廉宣传工作者,明确教育主体、制定教育内容、强化教育措施、落实教育任务。第三是利用并完善现有的组织队伍架构,结合分公司本部及各支公司、部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建设。对缺乏配套性,原则规定得多、细节规定得少的制度,逐一进行梳理和清理,逐步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性,努力形成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二、司法案件管理方面
一是司法案件内部管控机制:一方面是完善司法案件内部管控机制:充分协调与省级分公司、律师事务所、各支公司、部的案件关系,及时督促各部门及机构上报及办理案件,使各案件无疏漏、保质量,从而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掌握司法案件管理的难点并加强改进:司法案件管理的难点主要包括:
(一)法制环境不健全,与外部司法机构间协作不足,部分公安、检察机关以力量不足、案件涉案金额太小、证据材料不足、属于民事经济纠纷、不存在犯罪行为等为由,长期拖延办案,不及时立案侦查,或拒绝提起公诉。
(二)刑事责任虽被追究,保险损失扔未追回,部分案件经过长期停滞后获判,但判决后应追缴的赃款却无法执行到位,涉案机构只得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或采用其他方式追偿,耗费更多的资源。针对以上问题,公司进行讨论,并有以下改进措施:
(一)强化内控及风险管理:加强费用管控,确保审批流程真实严格。
(二)改进完善单证、印章管理办法,全面规制单证的组织管理,保证印章使用安全、规范。
(三)加强业务关键环节管控,严把承保质量关,强化理赔管控措施。
二是案件查处和信访核查:进一步深化了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信访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公司其他领导对信访工作也都十分重视,一方面是明确案件查处和信访核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按照工作分工,认真接待群众来访,主动参与重要信访问题的处理,把信访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主要内容,对在信访工作中麻木不仁、推诿扯皮、官僚主义,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坚决予以处理。另一方面是针对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并发挥案件查处和信访监督的功能和作用,根据当前的信访形势和任务,按照总、省公司的总体要求,将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努力形成领导整体重视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二)认真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在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上迈出新步伐。
(三)进一步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努力探索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新路子。
(四)进一步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将纪检监察更好的融入服务保障方面
纪检监察工作承担着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受理控告和申诉、保障权利等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经过调研,明确了纪检监察工作其服务保障职责的重要性。现就如何使纪检监察更好的融入服务保障总结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提升盈利能力的中心,重点关注分支机构在业务质量提高、费用成本控制以及财务资源差异化配置等方面落实总公司相关政策的情况,促进各级分支机构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利益观,着力解决对效益发展的经营理念认识不到位、落实不到位和不计成本盲目发展的问题。二是促进内控制度健全完善和加大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关注分支机构内控执行力建设情况,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效,促进财务、承保、理赔、资金管理等管控制度的落实。三是纪检监察干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有统筹规划、服务全局的思想。找准定位。切实站在确保中心、服务全局的高度,站在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好对内与对外、对上与对下等方面的关系;催生合力。在积极争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与同级党委支持的同时,不仅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还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四是在工作方法上,要检查授权的合理性。公司内部管理涉及诸多授权环节,难免存在不当,而一旦授权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大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授权合理性的监督和评估。五是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要强化制度宣传教育,增强全系统制度执行意识,筑牢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要严肃查处违反违规违纪制度的行为,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干部中树立制度面前无特权、制度约束无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四、对《工作规划》建设性意见方面
公司党组认真研究《工作规划》要求,按照总、省公司的会议精神,认真进行研究论证,展开调研,特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继续抓好全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加深对惩防体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自觉把惩防体系建设放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去谋划、部署和推进,坚持治标与治本两手抓、惩治与预防两手硬,实行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形成全党全社会一齐抓反腐倡廉的良好局面。二是在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安排好明年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紧确定明年工作思路和任务。把迎接、服务、保障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切实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按照惩防体系建设2022-2022年《工作规划》的部署,抓好明年任务落实。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工作常态化;对持续性开展的工作和尚未完成的任务,要加大力度,抓紧推进,切实落到实处。
五、对《考核办法》及纪检监察工作体会方面
公司《》及其评分细则试运行以来,公司立即围绕贯彻落实精神,总的感到:虽然近年来纪检监察和内控审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当前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目前,虽然设立了专人负责纪检监察工作,但由于一人兼多个岗位,因此,在实际工作处理过程中,有些工作甚至很难做到位、做得深、做得细;工作效率和标准离上级公司的相关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针对考核办法,一是加强考核办法的实际可操作性,将考核办法贯穿于业务发展中去,促进纪检监察对公司的业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避免流于形式停于纸面,应将考核深入贯彻到各个层面中去,在建设中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使各部门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考核的重要性,确保纪检监察工作适应公司发展,更加有效进行。
第4篇: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第一篇: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根据公司下发的****,***高度重视,将明年工作思路谋划调研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围绕几个方面的研讨内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面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坚持将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龙头”
工作,围绕“责任分解、责任机制、责任考核、责任报告、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狠抓各项任务落实。一方面是认真分解立项落实“一岗双责”机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的廉政建设责任机制。另一方面是强化检查考核,推进责任制落实。采取听汇报介绍、查阅台帐资料、问卷调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事项情况报告等方式,全面检查了工作落实情况。全辖各级领导干部无违纪违规现象,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党组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整体上做到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自上而下,层层部署,不断强化监督检查。
二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巡视情况:公司将在总、省公司纪检监察部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市局工作部署,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流程,紧紧围绕总、省公司的工作要求,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突出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促进党员干部廉洁从政。一方面是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另一方面结合公司辖区内各支公司、部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特别是培养年轻、优秀的反腐倡廉宣传工作者,明确教育主体、制定教育内容、强化教育措施、落实教育任务。第三是利用并完善现有的组织队伍架构,结合分公司本部及各支公司、部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干部选拔任用的制度建设。对缺乏配套性,原则规定得多、细节规定得少的制度,逐一进行梳理和清理,逐步建立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增强制度实效性,努力形成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二、司法案件管理方面
一是司法案件内部管控机制:一方面是完善司法案件内部管控机制:充分协调与省级分公司、律师事务所、各支公司、部的案件关系,及时督促各部门及机构上报及办理案件,使各案件无疏漏、保质量,从而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掌握司法案件管理的难点并加强改进:司法案件管理的难点主要包括:(一)法制环境不健全,与外部司法机构间协作不足,部分公安、检察机关以力量不足、案件涉案金额太小、证据材料不足、属于民事经济纠纷、不存在犯罪行为等为由,长期拖延办案,不及时立案侦查,或拒绝提起公诉。(二)刑事责任虽被追究,保险损失扔未追回,部分案件经过长期停滞后获判,但判决后应追缴的赃款却无法执行到位,涉案机构只得另行提起民事诉讼或采用其他方式追偿,耗费更多的资源。针对以上问题,公司进行讨论,并有以下改进措施:(一)强化内控及风险管理:加强费用管控,确保审批流程真实严格。(二)改进完善单证、印章管理办法,全面规制单证的组织管理,保证印章使用安全、规范。(三)加强业务关键环节管控,严把承保质量关,强化理赔管控措施。
二是案件查处和信访核查:进一步深化了对信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信访工作列入党政议事日程,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公司其他领导对信访工作也都十分重视,一方面是明确案件查处和信访核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按照工作分工,认真接待群众来访,主动参与重要信访问题的处理,把信访工作作为考核干部的主要内容,对在信访工作中麻木不仁、推诿扯皮、官僚主义,造成严重后果的,按有关规定坚决予以处理。另一方面是针对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并发挥案件查处和信访监督的功能和作用,根据当前的信访形势和任务,按照总、省公司的总体要求,将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继续落实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努力形成领导整体重视信访工作的新局面。(二)认真解决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在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上迈出新步伐。(三)进一步加强基层信访工作,努力探索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新路子。(四)进一步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推动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将纪检监察更好的融入服务保障方面
纪检监察工作承担着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受理控告和申诉、保障权利等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经过调研,明确了纪检监察工作其服务保障职责的重要性。现就如何使纪检监察更好的融入服务保障总结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提升盈利能力的中心,重点关注分支机构在业务质量提高、费用成本控制以及财务资源差异化配置等方面落实总公司相关政策的情况,促进各级分支机构和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利益观,着力解决对效益发展的经营理念认识不到位、落实不到位和不计成本盲目发展的问题。二是促进内控制度健全完善和加大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关注分支机构内控执行力建设情况,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效,促进财务、承保、理赔、资金管理等管控制度的落实。三是纪检监察干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有统筹规划、服务全局的思想。找准定位。切实站在确保中心、服务全局的高度,站在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正确处理好对内与对外、对上与对下等方面的关系;催生合力。在积极争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与同级党委支持的同时,不仅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还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四是在工作方法上,要检查授权的合理性。公司内部管理涉及诸多授权环节,难免存在不当,而一旦授权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大问题。纪检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授权合理性的监督和评估。五是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要强化制度宣传教育,增强全系统制度执行意识,筑牢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把制度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要严肃查处违反违规违纪制度的行为,着力在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干部中树立制度面前无特权、制度约束无例外的意识,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四、对《工作规划》建设性意见方面
公司党组认真研究《工作规划》要求,按照总、省公司的会议精神,认真进行研究论证,展开调研,特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继续抓好全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加深对惩防体系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自觉把惩防体系建设放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去谋划、部署和推进,坚持治标与治本两手抓、惩治与预防两手硬,实行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形成全党全社会一齐抓反腐倡廉的良好局面。二是在认真总结今年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安排好明年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紧确定明年工作思路和任务。把迎接、服务、保障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作为全年工作的主线,切实贯穿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按照惩防体系建设2022-2022年《工作规划》的部署,抓好明年任务落实。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实现工作常态化;对持续性开展的工作和尚未完成的任务,要加大力度,抓紧推进,切实落到实处。
五、对《考核办法》及纪检监察工作体会方面
公司《》及其评分细则试运行以来,公司立即围绕贯彻落实精神,总的感到:虽然近年来纪检监察和内控审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当前公司快速发展的步伐不相适应:目前,虽然设立了专人负责纪检监察工作,但由于一人兼多个岗位,因此,在实际工作处理过程中,有些工作甚至很难做到位、做得深、做得细;工作效率和标准离上级公司的相关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针对考核办法,一是加强考核办法的实际可操作性,将考核办法贯穿于业务发展中去,促进纪检监察对公司的业务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避免流于形式停于纸面,应将考核深入贯彻到各个层面中去,在建设中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使各部门认识到纪检监察工作考核的重要性,确保纪检监察工作适应公司发展,更加有效进行。
第二篇:关于进一步创新质检系统纪检监察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创新质检系统纪检监察 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局关于《参加“质监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创新”理论研讨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局组织有关人员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和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调研。现将我局关于进一步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纪检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年来,虽然不断加大纪检监察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必须看到纪检监察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
在开展工作时总感到自己在与领导、同事“作对”,既怕这又怕那。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担心分管领导或科长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少数纪检监察干部与违纪人员工作、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因此碍情怯面,顾虑重重,致使查案不深入,执纪不到位。由于纪检监察工作难度大,工作任务辛苦而清贫,是一项“得罪人的工作”,因此一部分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心存顾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服从应付的多,考虑后路的多。有的同志为了处理好上级领导、同事、熟人、朋友等诸方面的关系,做纪检监察工作就“不可不认真,也不可太认真”,处理工作关系时看人
脸、讲人情。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不利于业务工作的开展,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就不敢查。
(二)基层纪检组力量薄弱。
县局虽然都设立了纪检组,但个别单位的纪检组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大部分县局的纪检组只设组长1人,成了“光杆司令”,往往是工作过多,疲于应付;有的被单位领导“敬而远之”;有的被“拒之门外”,履行不到监督职能;有的事务缠身,兼顾本职工作少,发挥作用不到位;有的把纪检组长当作是一种待遇,作为提拔的“跳板”,工作疲于应付;有的把年纪大,其他岗位安排有困难的干部安排搞纪检监察工作,导致不少部门纪检监察干部“老龄化”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三)思想观念创新不足。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在指导思想和思想观念上没有大的突破,落后于形势,落后于时代发展要求,用过了时的、老一套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认识今天的新事物、新问题,用过去的套路、思想、方式指导纪检监察工作。如在对腐败标准的认定上,把一些属于管理、交往不规范问题也认为是腐败,以至于工作面过于宽泛,最终对检查的问题也无法认定,影响工作效果。二是创新意识不强,主动性差。近年中央确定的反腐败三项工作格局以及关于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部署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到各地来说,现在普遍
存在着工作缺乏创造性、针对性,被动完成任务的多,结合本地实践主动开展工作的少,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四)工作方式存在误区。 采取的方式不正确,将直接影响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目前,基层在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一部分纪检监察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整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注意工作方法的现象,对出问题的干部职工,不是严肃批评、耐心教育,而是粗暴行事,没有真诚地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整改,常常使对方口服心不服。二是没有实现与质监工作的有机结合。在实际工作中仍停留于“迟到早退”、“着装”等表层问题上,没有在促进质监职能到位的深层次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三是举措上无新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质监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有的同志还满足于过去的成绩中,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仍凭惯性工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有的同志没有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有的同志由于业务不精,对案件定性不准,如何处理更是束手无策。
二、进一步创新纪检监察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是提高质检纪检监察工作水平的有力保证。
纪检监察干部要自觉坚持“四严”,即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培养恪尽职守、秉公执纪、敢于碰硬的职业操守。同时要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一是善学习。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把学习当做一种职责,一种境界,一种追求,贯穿于工作和人生的整个过程。注重学习政治理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持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达到新境界。二是要树立威信。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要把品行端正作为最基本的要求,要更加看重自己的人格,更加珍惜自己的名誉,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换人心。只有自身正,才能正别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以惩树威,以诫树威,以廉树威,以勤树威,以干树威,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会调研。调查研究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一项基本功,要把其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要围绕大局,结合工作实际,选准调研的着力点。在调研中破解难题,在调研中总结经验,在调研中科学决策。四是要敢于碰硬。敢于碰硬是维护党纪政纪尊严、忠实地履行党章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赋予纪检监察机关职责的具体行动。敢于碰硬的勇气源自底气,前提是坚持原则,重点是攻坚破难,关键是百折不饶。严肃查办案件是落实反腐败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反腐败斗争要坚决持久地开展下去,必须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严格执行党纪政纪,绝不容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要坚持原则,对违纪违法行为,做到发现一起坚决查办一起,绝不手软。
(二)纪检监察必须找准定位,在本职工作上下功夫。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来定“准”位,而不出现偏差,需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与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关系。对纪检监察机关布臵的工作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凡本部门的重大活动、重要措施、重要信访举报、大要案件的查处、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等都要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报告。二是处理好与局党组的关系。始终坚持党组的领导,要与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五个主动”:主动提出本单位反腐倡廉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及时提交局党组讨论研究,争取支持;主动向局党组汇报群众信访、本部门和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针对问题,积极谏言献策,为局党组当好参谋助手;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党组分忧解难;主动提出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路子、新招数,拓宽工作局面。主动承担局党组交办的其他事项。三是处理好与局机关各部门的关系。要坚持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不包办代替,不超越权限。需要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的,勇挑重担,当好主角。需要配合的工作,恰如其分地当好配角。在工作方法上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钦差大臣”式,到处插手,横加指责;一种是“聋子的耳朵”式,怕得罪人,不闻不问,明哲保身。只有找准定位,在本职工作上下功夫,才能真正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
(三)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创新是推进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就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要把
本单位工作经验系统化。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不断研究、总结本单位工作经验,形成新的较为完善的工作思路、措施和方法,并不断总结提高,创造出更加系统、更高层次的新经验。二是要把上级精神具体化。贯彻上级精神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当传声筒、收发室,要吃透上级精神,将上级要求与本单位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在贯彻落实中创新。三是要把外地经验本地化。现代信息的快捷,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学到很多外地和外单位的新思路、新方法,但我们要结合实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学习的基础上树立新观念、开辟新领域、提炼新方法。四是要使本单位工作特色化。抓创新就是抓特色,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形成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工作经验和风格。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八日
第三篇: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调研
某某县林业局
今后五年纪检监察工作思路调研
按照县纪委一部署,我们组织专人对历年来全局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了认真回顾总结,并对今后工作作了深入调查研究。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近年所取得的成绩。
紧紧围绕“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林业形象”的主题,严格“一岗双责”制,明确了党委书记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中层干部对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制定了各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本部门、本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负责的目标责任制。局领导及各支部书记还带头自查自评,签订“党员承诺书”,明确了责任主体,强化了责任意识,真正做到“有权则有责,行权先尽责”。公开重点岗位风险点,突出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和重要岗位“三个层次”,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管和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活动地推进,某某县林业局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搭建起了惩防体系建设的新载体,有效预防了腐败问题的滋生,使广大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得到了强化、工作作风得到了提升、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使工作岗位的防控措施得到了完善、林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升。
二、仍然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工作还存在不足,主要是:消极腐败现象在部分领域仍然存在;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纠而不止,群众对此仍有微词;制度不落实、教育不深入、监督不到位的问题总是不同程度存在;惩防体系不够健全,老百姓的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抓好纪检监察工作的措施
(一)抓制度,规范管理,着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 制度建设是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局党委始终要把制度建设作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治本措施来抓,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力求以制度管事管人,尽最大可能从源头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一是抓班子的自身建设。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对林业工程招投标,人事调动,大额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大事,均需召开局务会议集体研究,共同决策,避免“一言堂”。在日常工作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局领导与所属事业部门、办公室、基层林业站负责人送达《党风廉政责任状》,形成比较严密的责任网络。
二是抓责任的落实。将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情况纳入各部门负责人总体考核之中,明确职责,与各部门的评先创优和岗位轮换,绩效考评,经济奖惩挂钩,严格责任追究。
三是抓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工作,分析各阶段林业党风廉政建设状况,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做好林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得好的科室(站所)进行经验交流,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四是抓审批制度。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对林业审批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力争做到除《森林法》等林业法律法规硬性规定本级审批、核准外,其余都全部取消或委托到乡镇林业站办理。
五是抓“阳光”制度。始终坚持大小工程项目、办公用品采购等都严格按照县纪委的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投标。深入推进“三公开”工作,建立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公开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在党务公开上以我局经济发展和长远规划的重要决策、决定、决议和对干部的管理、选拔、任用情况为公开重点;在政务公开上职能管理部门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法律依据、办理程序、时限和各类收费项目及
标准必须公开;在林务公开上各部门要对涉及本单位发展的重大决策和生产经营、资金管理等事项进行公开。
二、抓教育,增强意识,着力规范林业干部从政行为。
班子自身建设是思想政治的建设,腐败行为的产生往往取决于党员干部的思想动因。针对林业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不断加强反腐倡廉的思想教育,局党委要强化以下几方面教育:
一是抓十七大精神学习、贯彻的落实,结合林业工作的实际,采取组织集体学习、出宣传栏、听讲座等方式把广大林业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林业实践,推动经济工作。
二是抓廉洁自律教育,局领导成员带头向社会承诺,自觉遵守县纪委有关规定,不收受红包和有价证券,并以局党委名义发出通知,要求全系统干部严格执行。通过教育,不断增强班子成员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利益观,牢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做到自查、自省、自警。
三是抓警示教育。多举办林业行政执法、全体人员培训班。邀请相关领导和专职人员给林业执法人员上预防职务等法制辅导课。通过培训,增强法制意识和规范从政行为。
四是抓廉政文化教育。利用每月一次的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及时传达县区纪检监察机关文件精神,组织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通过教育,促进党干部行廉政、远腐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五是抓廉政预约谈话,定期或不定期地进找中层领导干部预约谈话,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干部的思想动态。
三、抓热点,依法行政,着力多渠道化解林业风险。
林业即是支柱产业,也是热点行业。林业人不仅要洁身自好,更需要借助各种监督手段,采取更加有效措施来强化对林业的监督。
一是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根据县纪委通知点出的问题,逐条进行整改落实,并做好反馈工作。
二是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回头看。在“公述民评”测评的基础上,认真地进行回头看,对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的三条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地整改和反馈。
三是发挥内审把关作用。局内每年对的财务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查找不足或局领导预约谈话,及时吹风、扯袖子等形式进行落实。
四是关注民生。认真抓好政务、林务公开工作,全系统上下全部实行政务、林务公开,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实行群众来信来访报告制度,不断探索和完善群众监督的条件和渠道。
四、是抓作风,多策并举,着力在贴近民生上下功夫。
对上级交办的信访件,性质恶劣、影响较大的难点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领导亲自拿在手中,严查重处。继续开展以治理公路“三乱”为主的乱收费、乱罚款行动。通过明查暗访、巡回检查,做到全区林业干部队伍无一人耍威风、搞特权的胡作为现象。在专项资金征收、林业行政处罚、林业专项治理工作中,做到宣传到位、程序到位、工作到位。进一步规范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管理的行政行为,健全商品林采伐指标分配,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使用和生态公益林管护效益的三项督查机制。严格行政效能考核,由办公室对各单位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局机关成立信访接待室,制定信访接待制度,接待群众来访要求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杯茶水暖心,一心一意倾听,限时办结回复”,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有效化解矛盾,维护发展,稳定大局,树立林业行业新形象。
某某县林业局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五日
第四篇: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调研报告
按照要求,我们就近年来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情况,在旅游局、白云山、天池山等部门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我县旅游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和解决。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注重思想教育,切实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各单位把反腐倡廉教育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勤政廉政,拒腐防变。主要领导坚持每年为机关干部讲一堂廉政党课,以艰苦奋斗、廉洁奉公为主题,对机关干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各党组、支部均能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干部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从思想上绷紧了廉洁从政这根弦。
(二)锤炼干部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创优年”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干部作风转变。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单位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应进必进。同时大力推行联审联办、投资代办、超时许可、缺席默认等措施,加快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全面实行部门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对口帮扶制,为投资主体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主动征求对部门和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办事时效、工作态度、服务承诺等方面的意见,及时受理游客投诉,对出现工作失误问题及时进行责任追究。
(三)规范权力运行,积极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旅游局抓住人财物管理、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容易诱发腐败行为的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强化内部监督,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旅游局和景区都实行收支两条线,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严格按照县财政局要求,监督管理实行管招分离。
(四)加强制度建设,保障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有章可循。旅游局针对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围,修订编印了《机关管理制度手册》,涵盖机关工作纪律、干部学习、财务管理、公务接待、车辆管理等20多个方面,为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调研情况看,党风廉政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要表现在,机关干部作风不实。主要表现为工作作风飘浮,不同程度地存在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问题。有的机关干部组织纪律涣散,上下班迟到早退,工作时间聊天玩游戏。有的机关干部不爱学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等方面。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还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少数部门及机关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对加强机关党 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导致执行落实不力。有的认为业务工作是“硬 指标”,党风廉政建设是“软任务”,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有的认为自己单位是“清水衙门”,没有滋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没有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必要。还有的认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是领导班子的事,与己无关。
(二)外部环境有影响。市场经济在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 时,其趋利性特点也让少数部门和干部受到侵蚀,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 思想,加之“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少数干部因经济收入、政治待遇、成长进步等问题产生消极情绪。有的对纠正不正之风和反腐败失去信心;有的对机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漠然处之。
(三)机制建设有漏洞。一是监督机制缺位。机关管理制度的监督执行主 要是以内部相互监督为主,没有有效整合外部监督资源,对各类制度执行的监 督力度不大,难以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二是惩治机制缺位。机关单位平时安排部署工作时,经常强调要“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要与年终干部考核奖惩挂钩,但“罚”的方面往往没有落到实处。如干部年度考核几乎没有“不合格”的,导致想干事的人没有动力,不干事的人没有压力。三是干部管理机制缺位。目前,公务员“出口”不畅,呈现的是“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局面,进了机关就是进了保险箱。为此,部分干部不敢得罪人、不想得罪人,相互之间奉行“工作好不好无所谓,搞好关系就行了”的理念,不乏追求“一团和气”的现象,影响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县直机关是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门,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员多 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集中,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职能。县直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抓得如何,直接影响县委、县政府的形象,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 行,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县直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方面。
(一)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为先导,夯实机关干部勤政廉政思想基础。一是建立三大基地,拓展教育载体。以2022年洛阳市“作风转变年”为契机,以县委党校、县纪委廉政教育基地、县检察院检察文化基地为依托,建立党纪条规教育基地,将勤政廉政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专题内容,进教材、上讲台,让机关干部学廉守廉,真正有所“知”;以烈士陵园、革命遗址为依托,建立传统教育基地,让机关干部在缅怀先烈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幸福今天,真正有所“思”;以法院、监狱为依托,建立警示教育基地,让机关干部通过旁听职务犯罪庭审、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真正有所“畏”。二是突出三个重点,把握教育内容。突出宗旨教育,增强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办事;突出岗位廉政教育,让机关干部知道“危险”、查找“风险”、不敢“冒险”、力求“保险”;突出示范教育,加大对机关干部身边勤政廉政典型的宣传力度,形成典型示范带动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三项活动,改进教育方式。全面开展“一把手”讲廉政党课活动,在教育机关干部遵纪守法的同时,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知行统一;全面开展廉政教育“套餐制”活动,通过组织机关干部开展警示教育、举办廉政知识测试、签订廉政承诺书、进行廉政宣誓、任前廉政谈话等一系列活动,增强廉政教育的有效性;全面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做到每个机关单位有廉政宣传专栏、有警示标牌、每个机关干部办公桌上有廉政格言警句、重要时段和节假日给每个机关干部发送廉政短信,让廉政文化上机关墙面、上办公桌面、上网络页面,使机关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把廉政教育入脑入心。
(二)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扎实推进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一是切实制定防范措施。按照“依据确权、合理分权、有效制权、科学量权”的总体思路,加强部门之间、班子成员之间、内设机构之间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防止腐败问题发生。二是加大监督控制力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行工作流程计算机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防范违纪违法行为。依托门户网站,公开单位职责、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依据、办事时限等信息,方便群众查询。印制便民手册、办事指南、宣传单、明白卡等资料,在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办事回访机制,听取服务对象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快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对机关干部作风、态度、效率和守岗等情况实行网络实时监控。三是及时实施预警处置。建立腐败风险信息收集网络,对收集的信息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甄别、分析,存在问题但又不构成违纪的,及时发出预警通知书,以谈心疏导、批评教育、限期整改等处置方式,预防腐败行为发生。四是积极营造激 励氛围。正确运用和把握政策,充分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改革创新、敢闯敢冒 的积极性,建设干事创业的“安全区”。对勤廉兼优、实绩突出的先进典型给 予表彰和奖励,树立正确导向。
(三)以健全反腐倡廉制度为根本,努力构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 制。一是健全公务用车管理制度。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双休日、节假日公 务车辆定点入库,公务用车费用实行单车核算、定期公示,严禁超标准配置公 车,严禁公车私驾、公车私用。二是健全公务接待制度。明确接待对象,制定 接待标准,限定陪餐人员,严禁用公款相互吃请,在嵩县这个贫困县,应该推出工作日中午一律不准饮酒之规定。三是健全党务政务公开制度。重点公开党组织重要决策决议、干部选拔任用、财务收支、经费使用以及涉及机关干部切身利益的其他重大问题。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红白事操办应及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带动作风、民风的转变。做到真公开、常公开、全公开。积极推行干部点题公开,切实保障机关干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四)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促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 作深入开展。一是强化主抓意识。县直机关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要腾出精力,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上,每年年底向县纪委常委会作述职报告并接受评议,评议结果直接定为本人年度考核等次。有条件的情况下,真正把纪委书记、纪检组织纳入县纪委统一管理。二是量化考核标准。针对县直机关单位的特点,将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突出“五查”重点,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一查“一岗双责”落实情况,重点查领导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是否做到两手抓、两不误,责任是否明确、任务是否分解、措施是否落实;二查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重点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是否健全,“三重一大”问题是否集体研究决定,决策重大事项时,主要领导是否末位发表意见;三查开展廉政教育“套餐制”情况,重点查领导干部是否带头讲廉政党课,机关干部是否参加了警示教育、签订了廉政承诺书、举行了廉政宣誓、廉政知识测试活动;四查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情况,重点查机关干部是否开展了风险查找活动、制定了防范措施、加强了监督控制、实施了预警处置;五查建章立制和责任追究情况,重点查反腐倡廉制度是否健全并得到执行,对违反规定的是否实行了责任追究等问题。三是优化考核方式。进一步扩大机关干部参与面,加大明察暗访力度,把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与接受干部群众质询结合起来,防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走过
场,流于形式。四是硬化考核结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把机关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结果与党建创先、绩效考核、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评比以及干部选拔任用直接挂钩,严格实行“一票否决”。通过政治的、经济的手段,真正发挥责任制在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嵩县旅游局纪检组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日
第:关于纪检监察工作形势任务和思路的报告
关于纪检监察工作形势、任务和思路的报告
纪检监察室
新年伊始,我们对今年我厅的纪检监察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思考,现将我们面临的工作形势、任务和主要的思路和工作建议进行报告。
一、面临的形势
一是中央对反腐倡廉工作始终保持高度重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先后有一系列动作:5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9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12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今年的1月4日,中央纪委、中央宣传部、监察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1月12日,召开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建设科学严 密、完备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从这些动作可以看出,2022年中共反腐决心不会变、查办案件力度不会减、预防腐败措施不会少。
二是省纪委、省监察厅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省纪委、省监察厅以及省直纪工委针对纪检监察工作也有一系列较大的动作。省纪委提出要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两圈一区”腐败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防控机制和配套制度;在派驻机构管理上也进一步开拓创新,进一步强化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提高监督力度;省纪委、省监察厅出台了《关于加强信访监督的实施意见》、《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监督检查办法》、《湖北省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暂行办法》、《湖北省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督暂行办法》、《纪检监察工作绩效考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信息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加强纪检监察工作力度、提高纪检监察工作水平提出了很多要求。
三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自身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新厅成立以后的部门工作职能更加重要,业务内容更加丰富,特别是涉及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工作比较多,如果处理不慎就会引起各种矛盾,带来不稳定因素。同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信访事项和上访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特别是近几个月以来,出现了较多群体上访事件,有少数人长期坚持上访、甚至采取围堵办公大楼、干扰正常
办公等过激行为,这既是对我厅信访工作的考验,也是给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问题。作为纪检监察部门,在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努力确保公平公正、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尽力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今年是新厅以全新面貌开始运行的第一年,必然会产生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的工作将更加重要、更加复杂、更加艰巨。
二、重点工作任务及思路 一是要积极建立健全廉政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只出台一项管总的制度《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另外出台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纪检监察重要信访件跟踪管理办法》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惩防体系建设检查办法》。接下来,纪检监察室要牵头各有关处室和事业单位尽快建立起配套的廉政制度和专项廉政制度。配套廉政制度主要包括领导干部问责制、行政执法及过错责任追究制、述职述廉办法、廉政谈话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政府采购和招投标监督制度、建设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政务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等。专项廉政制度主要包括人事考试管理、监督、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社保基金使用规定及监督管理制度,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监督制度,各类职称和专家评审的监督制度,公务员招录岗位责任制和笔试、面试等关键环节的流程管理监督制
度、优质服务窗口创建评比表彰制度等方面,特别要注意结合三定方案,按照调整之后的工作职能建立制度,建立制度的基本原则是:针对业务办理的流程和容易出问题的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制定切合实际的制度规则,形成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格局。
二是要认真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任务责任分解。在拟定年度工作要点的基础上,重点要做好工作任务责任分解。今年的责任分解要围绕“细化、明确、管用”的原则,针对每一个处室、事业单位制定相应的责任书,从教育、监督、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细化指标分解,将责任分为共性目标责任和职能目标责任,职能目标责任要紧密结合三定方案中关于各个职能处室的规定和开展业务工作的具体流程和运行情况,能够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设臵工作目标和效果评估标准。同时,要进一步督促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增强廉政制度的约束力,提高贯彻执行的效果。
三是要充分发挥兼职纪检监察员的作用,形成工作合力。要建立一条纪检监察工作链,确保每一项工作从省纪委到厅纪检组监察室再到各单位都能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落实。通过会议、培训、座谈、信息沟通等方式,让兼职纪检监察员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员、宣传员、信息员,利用自身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收集和了解职工群众意见,对党风廉政建设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做好学习教育工作。同时,在履行
纪检监察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可以整合资源,综合安排兼职纪检监察员参与到各类监督事项,充分发挥兼职纪检监察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更好的实效性。
四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和信息工作,形成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党风廉政建设重在平时教育,重在经常提醒。积极办好廉政建设网上专栏,及时上传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教育有关文件、讲话、新闻和其他教育素材。要求各部门积极报送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信息,做好报送情况登记,作为年终考核的参考指标,充分利用《纪检监察工作简报》,报道我厅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注意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对宣教工作和信息报送工作重视程度高、工作有创新、实际效果好的,进行通报表扬。对不履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责任、完不成任务的或因疏于教育而导致单位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必要时可进行通报批评。此外,今年还要选择一到两个事业单位作为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的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好内容、好形式、好方法。
五是要加强纪检监察信访件的督办工作,确保信访办结率达到100%。从统计情况看,我厅纪检监察信访件的数量正在逐年上升,但是我们的办结率还不够理想。今年要重点加强对信访件办结情况的督办催办。凡是省纪委、省监察厅和省直纪工委转来的信访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书面上报办理结果。
六是要做好腐败风险防控工作,形成比较系统的预警体系。
按照省纪委文件要求,结合我们自己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求各处室按照查找风险点、建立风险等级、制定预警措施的步骤,对本处室业务工作进行一次细致深入的梳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腐败风险分析和防控。
第5篇:旱灾调研思路
二O一一年旱灾调研提纲
一、调研方法:
走访几个重灾乡镇,通过查灾、核灾,采取召开座谈会和个别入户的方式,掌握基本情况(旱灾基本情况:受灾户人,和灾情损失情况。)
二、存在问题
1、粮食普遍减产。调查乡镇的基本情况、减产情况(占种植户%,减产农作物主要是:)造成粮食减产数(%)。
2、群众生活困难。受灾户数人(了解家中库存粮:有斤,可以维持月)
需政府救助户人。其中:2022.10至2022.3需救助对象户人,2022年4月至2022.9,需救助对象户人。
3、饮水困难。调查乡镇饮水困难涉及村组户人。取水的方法:
三、灾后采取的应对措施
1、政府拨款:
2、民政部门: 已经下拨资金情况;金沙县慈善会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及时查灾、核灾、报灾,积极向上级民政部门争取资金。
3、水利部门:投入资金、安排项目。
四、建议
一、县、乡要采取相关措施,积极抗灾救灾。
1、针对我县旱情,经过对几个乡镇的调研后,建议相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帮助灾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2、引导农户,适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多种植抗旱节水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避免伏旱的袭击,减少损失。
3、加大农业、水利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
4、协调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加大对重灾农户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扶贫资金投入;
5、建立县级救灾贮备金并列入财政预算,灾情发生后,有利于快速、有效地实施救灾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
6、县、乡部门要组织对老弱病残、饮水特别困难对象送水,同时积极向水利部门争取项目,寻找应急水源和后备水源。
二、农户要以自救为主,通过自身努力,战胜灾害困难。
1、大季损失小季补,通过种植蔬菜等增加经济收入
2、发展养殖业,通过养殖家禽等增加收入
3、劳务输出,增加收入
第6篇:村村情民意发展思路调研报告
**村位于乐红乡东部,北高南低,山大坡陡,属高山二半山区,全村有国土面积1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210米,最低海拔1410米,属典型的立体气候,自然灾害繁多,全村共有2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彝、苗三种民族,全村共有846户3966人,(其中汉族779户3683人,彝族39户247人,苗族8户36人),男的1922人,女的2044人,劳动力资源1606人,劳动年龄内的从业人员1558人,全村有耕地2808.5亩,粮食主产为洋芋、包谷,总产量108694公斤,人均有粮279公斤,人均收入230.00元,全村基础设施差,共有村完小一所,管家坪子小学1所,两所学校唯一承担**村儿童入学,有老师26人,村卫生所1个,有三个村卫生人员,设备、技术、资金都比较落后,县乡公路横穿**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通公路,剩下的16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全靠人背马驼,交通、文化、信息比较闭塞,造成了村民的素质较低,严重阻碍了全村的经济发展,全村森林覆盖率38%,多数为长防林(华山松)、核桃、油桐、花椒、板粟和其它杂木林,全村严重缺水,仅有3条管道引水,但年久失修,现有水窖50个,多数的农业社没有管引和水窖,给我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群众反映强烈,迫切渴望解决人畜引水问题。全村共有三台变压器,虽然在群众的自动集资下26个农业社都通了照明电,但是,由于变压器属私人所有,线路不规范、老化、跑电、漏电严重,到群众用电电费高达3元/度,造成电价高。
全村有大小牲口存栏900余头,山头400余只,家养土鸡1300余只,没有真正形成商品,处于自给自足阶段。
全村有党员103人,共设4个支部,全村党员老龄化真正起先锋模范带头的不多,造成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宣传难到位,加之群众思想素质低下,计生工作开展难以顺利进行。
总的说来,全村科技、文化、信息落后,群众生产生活低,经济落后,灾害繁多,群众仍处于温饱线之内,全村需要大量资金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才有保障。
一、**村发展思路
转作风、树形象、重教育、输劳务、粮畜烟是根本
争资金、建基础、抓计生、提素质、菜林果谈发展
这三十个字就是我村的发展思路。
转作风,就是转变村两委的工作作风:村两委要坚持学习,统一思想,搞好团结,团结在村总支周围,认真学习党的各种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多方面技术、技能、业务知识,提高村两委的素质和觉悟,提高村两委办事能力,做好思想的高度统一,全村党员、干部在村总支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转变过去懒、散、慢、混的工作作风。
树形象,村两委在搞好团结前提下,要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新班子要有新面貌,新面貌必须讲究新方法,新方法要打开新局面,村办公楼处,要做到天天有人值班,随时有人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处理好日常事务,作好交接班记录,以自身建设为主,树立村两委的新形象,争取资金新建或翻修村委会办公楼。
重教育,就要是重视全村的教育问题,村两委要积极宣传,引导全村人民尊师重教,把全村的适龄儿童都送入学校,同时,也要加大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全村形成一个良好“教育氛围”,培养好将来的后备人材和现有劳动力的技术、技能无意识。
输劳务,就是要把我村的劳动办合理地对外输出。劳务输出所取得的经济在我村占了相当的比重,村两委要对全村的劳动力进行统计,合理安排,与上级劳务输出部门取得联系,将我村的剩余劳动力经过技能培训向外输出,争取在三年内完成1000个劳动力对外输出,可挣劳务经济60万元,人均提高纯收入150.00元。
粮、畜、烟是根本,全村要齐动员,在现有2808.5亩土地面积上动脑筋,在上环山13个农业社因土地面积较下环山稍多一些,所以全村必须加大投入,在科技种植上下功夫,调出500亩耕地退耕还林,争取得到财政补助,在下环山13个农业社再调出300亩土地种植烤烟,在三年内粮食种植面积不变前提下,人均有粮达330公斤,全村扶植有科学思想,素质较高的养殖户三户,在三年内争取建立生猪、黄牛、山羊优良品种繁育站1个,向全村推广生猪、黄牛、山羊新品种,做到户均出售大牲口1头(价值千元以上)和户均出售土鸡10只,上环山户均出售3只商品羊,三年内人均纯收入达400.00元。
争资金,建基础,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扶贫办和挂钩单位),得到资金,加大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首先应重点解决全村缺水问题:
二、**村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
近期规划:争取资金,维护好和扩建现有的4条管道引用水工程。
一、蚂蝗箐、王家营盘扩建和维修,使之新增解决张家院子、黄草坪、杨家塆
第7篇:创新科技新思路现状调研报告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党员干部达到“个人形象如一面旗,工作热情如一团火,谋事布局如一盘棋”。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弄清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流、大政策、大环境,准确把握我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挑战,努力解决影响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尊重自然规律,实现科学发展,促进改革大深化,开放大推进,工作大落实,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和谐,实现xx的“二次跨越”。围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科技管理职能部门面对存在的问题该怎么办,如何解决,按照州委的统一布置,结合此次的学习活动,3月底4月初,单位主要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到四个县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认真调查研究了全州科技工作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xx的科技现状分析
“十五”以来,xx州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初见成效,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有力地推动了xx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州委、州政府制定了《xx州“十一五”科技发展计划》、《xx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大力加强自主创新促进xx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措施。各级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科技队伍自身建设也得到发展。全州共有科技管理机构5个;独立科研所2个;29个乡镇配备了科技助理员;全州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635人。
(二)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进步对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显现。
结合xx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特色,围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引进与之相适应的新技术208项、科技成果156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xx州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五”以来,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44项,其中,省级项目55项,州级列项及配套项目289项;项目资金共投入1889万元,项目涵盖了农、林、牧、卫生、生物等大部分行业,一批科技项目已成为我州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开始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民族贫困地区科技综合示范项目所实施的优质稻、优质蔬菜、沼气、稻田养鱼、庭院经济、科学养猪等十多个种养业和能源开发示范项目,项目区粮食产量和人均经济收入均突破千斤千元,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取得了较好示范效果。
(三)科学普及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积极组织开展民族贫困地区科技试验示范、科技宣传、科技培训、科技咨询服务及科普阵地建设等科普创建活动,开展科技扶贫,有效提高公众科技素质。十五以来,共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4934场次,受训农民达84.7万人次,印发各类科技、科普实用技术资料10.2万份,共招收省级农函大班55个专业,74个单科班4525名学员,培养了一大批农村能人群体,广大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科技合作交流和专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举办云南xx科技展洽会、组织参加云南省科技展洽会和省院省校科技成果洽谈会等形式,搭建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州内企事业单位先后与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国林科院昆明资源昆虫所、云南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实施的云黄连、萝芙木、咖啡、漆油、木蜡、草果、老窝火腿腿源标准化示范等开发示范项目取得了较好效果,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产学研结合取得新突破。一期工程10万吨电解锌项目已建成投产,为把兰坪建成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专利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得到强化,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级干部的科技意识不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少干部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自满意识;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的保守思想;求稳怕乱、怕担风险的畏难情绪;做事习惯于条条框框、按部就班,缺乏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胆略和气魄;遇到实际问题却一味强调客观原因;浮躁心态、工作不够深入、急功近利;学习理论和业务不够系统,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分析问题粗浅;考虑局部多、考虑全局少、发展理念不强。具体表现为全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引进、项目的推广上基层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重视不到位,常常持观望态度,致使一些成熟和适用于我州的科技项目,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二)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总量亟待增加
按照我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到2022年计划大专以上学历人才总量要增至25084人,从现有人才状况分析,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总数只有7251人,人才的需求缺口还比较大。实现增加现有人才总量的目标,特别是高尖人才以及高技能人才总量提升的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
2、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我州现有的10635各专业技术人才中,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人数分别为60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7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0.07%,副高级职称596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6%,)、3753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35.29%)、6279人(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59.04%),显示出高级职称人数偏低,初级人才基数偏大。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数量的不足,目前缺乏高新技术和支柱产业等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第三产业高层次的金融、商务、法律、外语、计算机、建设规划等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州严重缺乏大批熟悉和掌握世贸组织规划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人才,对于我州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严重影响,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3、人才分布亟待调整
从专业技术人才隶属关系分析,州直机关人才量有1229人,虽然只占全州的11%,但集聚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各类从事职业人才分析,教育、卫生人才的数量为814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3.8%。我州是农业大州,各事业单位中农林牧渔人才总数995人,占人才总量的9.02%,占农业人口总量的0.27%,比重明显偏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仍偏低,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人才总量中,中级以上职称仅占人才总数的31.9%,研究生仅有11人,只占专业人才总数的0.1%;本科学历的有954人,也只占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8.64%。人才分布不均衡,在行业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在“三次产业”第一线的人才较少,在所有制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国有单位人才占总量的比例高达90%以上。
4、留住人才工作日益紧迫
“十五”期间,xx州人才外流严重,主要流向昆明等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高级职称人才,出现“流出不流进”现象,高级职称人才流出28人,中级人才流出127人,而调入的中高级职称的人才为9人。
5、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政治边防的影响,xx的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受市场经济大潮锻炼的人才较少,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个私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缓慢。
6、人才队伍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
全州人才总数占人口总数的4%,每10万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仅为145人。
(三)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偏低、观念落后
调查中了解到我州公众科学素养接近零,全民受教育程度只为6.1年。而这其中已含受傈僳文教育人员。因此我州的很多农民不是文盲就是半文盲,这样,科学普及和适用技术的推广难度大,群众的接受能力也较弱,一些干部群众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依然形成对自然资源,对国家的依赖思想严重,“靠山吃山、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观念还依然存在。不仅给我州脆弱的生态造成破坏,还严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四)我州的各类企业创新能力低
从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各类企业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很高,但我州的各类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客观制约因素多,难有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我州工业科技难以发展。
(五)科技工作显示度不够。
科技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容易出现“政绩”工程,不少领导对科技工作“口号”重视,没有从人、财、物的资源上支持科技工作,导致科技工作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上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显示度。
三、积极推进我州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xx“二次跨越”战略支撑体系――“努力构建xx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国家级水电基地、国家级多元民族文化及生物多样性基地,打造xx大峡谷世界知名旅游品牌”,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进一步明晰科技部门及社会各个方面推进创新和科技进步发展方面的职责定位,做到紧扣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协调推进持续发展。“强抓农业科技,推动工业科技;强化科技普及,提高科技素质;强化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州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州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支撑能力。采取切实措施,实施提升我州传统产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民族文化保护开发、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及社会发展领域创新行动。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我州企业的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二)完善我州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构筑科技创新平台,创新科技管理模式,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为科技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理顺政府、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关系。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环境变化和客观要求,把培育我州各类企业创新主体放在优先地位,通过政府政策和科技投入的引导,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2、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基础条件的共建共享。我州属“三江并流”区域,同时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种质资源极其丰富,为了更好地了解资源情况,达到有效保护濒危物种,整合资源,高起点开展建设工作,依托高等院校技术支撑,建设一批具有xx特色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产业工程中心,使其成为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以点带面拉动全州生物资源开发,同时达到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资源共享、自然科技资源保存利用、构建网络科研环境、科技成果评价与转化整合,形成一个开放高效的科研保障体系,改善区域创新基础条件。
3、加大省院省校和周边国家缅甸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对外开放的力度。组织开展与发达地区的信息交流、人才交流,开展项目开发、基地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工作;积极推动我州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与对外合作方建立长期、深入、有效的合作。
4、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在引导社会投入方面的重要作用,把科技投入作为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重点来加以确保,有力保证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重要支撑作用。
(三)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加强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规范科学技术评价活动,减少或避免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倾向,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鼓励创新的环境。积极鼓励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投资、分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和支持、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创业人才和科技中介服务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四)加强科技普及及科技宣传,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健全科普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推动,团体和部门齐抓共管的科普工作格局。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农村、社区、青少年,广泛开展解决“学科技难”科普活动,加强科技培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力争每年培训农民10万人次以上。
(五)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促进自主创新。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通过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科技管理体制创新中的导向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强化知识产权意识,提高知识产权的形成能力和保护能力。
(六)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政策及社会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州的各项科技法规政策,加大科技行政执法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政策环境。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强化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责任制落实,营造全社会共同重视科技工作的社会氛围。
四、对策措施
我州作为经济后发展、欠发达州,开展科技工作还存在不少障碍,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让科技服务于xx经济社会总体布局,支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部署,科技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的统筹协调,实现科技攻坚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安排,州内和州外科技资源的统筹利用,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跨越之路。
(一)加强政府宏观管理,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按照州委州政府科教兴州战略,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宏观管理,把重点放在研究科技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创造保障条件、优化政策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上。各级领导要强化科技宏观管理意识,把科技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弱化对竞争性研发活动的具体干预,建立机构完整、分工明确、权责统
一、协调联动的科技管理机制。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统揽科技工作全局的责任,统筹区域科技发展,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完善科技评价和公众监督机制。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方针,围绕我州重大科技需求,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和合作,学习引进国内外、省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在消化吸收中再创新,结合我州实际,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推动各类科技合作,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进步。
(二)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投融资支撑体系
要把科技投入作为全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投资重点加以确保,有力保证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重要支撑作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金融机构及各种社会组织加强科技投入,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支撑体系。
(三)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改善科技服务环境
随着科技强州战略的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增强,要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改善科技服务环境,提高科技服务质量。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我州科技队伍自身建设,完善科技管理服务机构;二是要整体提高我州科技人员队伍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县基本建设投资规划,进一步改善各县科技服务环境;四是出台科技有关的政策法规,围绕科技创新、成果引进、合作、研发、推广应用、特色产业培育等,大力改善州县科技软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建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紧紧围绕我州的支柱产业,围绕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选题指南,加大争取科技计划项目力度,做到思路项目化,项目数字化。按照合理布局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安排好州级科技计划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形成“实施一批项目,培训一批农民,涌现一批农村能人群体,发展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地方特色品牌,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局面。以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构建和完善企事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提升我州的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五)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培养引进科技人才
实施人才强州战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培养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
一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研机构形成开放、流动、竞争的新局面,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靠给舞台、压担子培养和凝聚高层次科技人才。通过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数据共享、科学资料提供等多种方式,为各类人才的科技活动给予公平的对待。改革科技评价与奖励制度,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鼓励创新的环境。
二要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政策体系。积极鼓励知识产权、技术、管理等要素与投资、分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作用,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评价科学、运行规范的人才市场体系。
三要围绕科技发展需求,建立多层次人才体系。针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知识集群和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吸引外来高层次人才。引导和支持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形成结构优化、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队伍保障。
(六)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
坚持以人为本,把科学和技术普及工作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增强竞争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基础工程来抓。
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技普及教育,使全体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与我州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相适应。传播科学文化,努力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充分利用边疆“解五难”的机遇全面提升我州科普工作。在我州可以考虑建立少数民族科普专业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科协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要健全科普管理体制,形成政府推动,团体和部门齐抓共管和科普工作格局。各级党政领导带头支持和参与科普,有关部门积极制定科普规划及相关标准,建立投入保障、竞争激励、监测和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协调一致,资源共享,共同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
三要强化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普能力。确立科普的公益性主导地位,确保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要重视和强化科技场馆建设,各级政府应当将科普场馆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优先实施,抓好科普基地建设,并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及十四五规划思路
社会实践报告总结思路
调查报告思路
下一步工作计划及思路
工作总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