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调研背景
周延林 闫博促销方式差异分析报告小组成员:陈飞张雨琨 李红军 杨举莫平强周航
一.调研背景
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消费支出越来越多,各大商家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节假日期间,各大商场纷纷亮出各类活动来吸引顾客,提高销售量。许多消费者趁着节假日商场搞活动的时机,疯狂抢购。我们小组利用周末的时间,到几个大型商场观察了解各种促销方式,完成调研。
二.调研目的通过对各大商圈商场的促销方式的观察,了解不同业太的促销方式和促销时机,了解不同产品促销方式的差异以及在节假日和非节假日商场各类商品促销方式的差异。
三.调研时间
2022.10.29-2022.10.30
四.调研地点
重庆市观音桥商圈新世纪百货,大融城,茂业百货,远东百货,苏宁电器,永辉超市,家乐福超市。
五.调研方法
观察法,询问法,网上搜集二手资料
六.调研结果
1.不同业态的促销方式、促销时机比较
(一)百货的促销方式
一、现金促销
现金促销是指在销售过程中给予某类商品或某些顾客价格上的优惠来吸引顾客,以达到增加客流量、提高销售额等促销目标的促销方式。由于这种促销方式能够使顾客得到最大的显而易见的优惠,因此现金促销是最受顾客欢迎的促销方式之一。现金促销一般分为现金折扣和现金满减两种。
二、满送促销
百货商场常见的满送促销主要有两种:满送券促销和满送礼品促销。满送券促销送出的赠券可以用于顾客二次消费,满送礼品促销送出的礼品则是一次性消费。
三、广告促销
广告促销是百货店利用广告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百货店经营信息、促进商品销售、树立百货店形象的一种活动。主要有各种媒体广告、店面广告等。其中店面广告是百货店吸引顾客的重要一环,好的店面广告,可以使商品能引起消费者的注目,使消费者产生购买欲,并将商品带回家去。
四、会员卡促销
百货商场的会员卡即经过商场会员认证的顾客身份识别卡。可以用于会员积分和享受会员折扣。
五、有奖促销
有奖促销是以某种奖励或奖品为诱因,利用消费者乐于接受馈赠和期待中奖的心理,吸引其积极参与购买活动的策略。包括抽奖促销、竞赛促销等。本质都是在于增加商场的客流量。
(二)超市的促销方式 一.折价券(或代金券)。
由制造商或零售商提供,对第二次消费给予优惠让利。
二.样品派送。
成功的派送可使10%~15%的试用者变成固定客户,而且其促销成本只有折价券的1/4。
三.产品内附奖券或即开型的有奖活动。
四.酬谢包装。
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加大原包装的容量。
五.包装赠品。
一是在原包装内或包装上附加赠品,二是在终端零售店进行买一送一捆绑赠品促销。
六.赋予产品外包装新的附加值。
如在某一特定时段内将外包装改成精美的容器等等。
七.印花累计促销。
通常要求消费者收集2个以上印花标记,以换取免费赠品或折扣。
2.不同产品促销方式的比较
(一)食品
免费品尝
常见的长期免品一般是在超市面包区,在各种面包旁边会有一个用于免品的盒子,这种长期有免品的一般是其免品成本不是很大,而更为常见的做免品的时候是其与促销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捆绑销售
有很多厂家为了促销自己的商品,会在出售自己的商品的同时附赠其它的东西,比如常见的买一赠一,或还有的用胶带将附属物品绑在自己的商品的上面一起销售,这种促销方式起到的效果也很明显。
特价/打折
许多厂家在自己的商品打折期间会也超市协商,在超市的显著位置标明商品的折扣信息,如在自己的商品附近的天花板上挂折扣信息。
(二)服装
现金折扣
现金折扣,即我们常见的“打折”,是指直接在商品原价基础上做折扣,按折后价销售。
比如:1)原价基础上打7折;
2)单笔消费满1000后打9折,满2000后打8折。
现金满减
现金满减是指百货商场根据顾客提供的购物凭证按照一定的规则给予部分金额的退款。其本质上相当于现金折扣,是相对繁琐的现金折扣,但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比如:1)有规律的:满1000减500,满2000减1000,满3000减1500。
2)无规律可循的:满1000减399,满2000减799,满3000减1299。
满送券促销
满送券促销也称作返券促销,是指顾客付款达到一定的金额后可以额外获得可以抵扣一定金额的赠券。
比如:1)满1000及以上,赠送实付金额×70%的赠券。
2)满1000送399,满2000送799,满3000送1299。
3)满1000送500,满2000送1000,满3000送1500。
3.不同商场促销的差异
(一)新世纪百货
主题一:满199元送200元折扣券
主题二:假日满额四级礼遇购物满400元、800元、1600元、2500元可获赠四级精美礼品
主题三:刷中信银行卡可以进行抽奖。
(二)茂业百货
主题一:购物满500送200
主题二:金秋十月,购物季。
主题三:一次性购物满2000元,可办理会员卡。
4.不同时间的比较(节假日与非节假日)
(一)节假日
1.永辉超市国庆节
“欢庆国庆 购物抽大奖” 送好礼
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日——10月7日
活动内容:为回报广大顾客朋友,凡于活动期间在我商场一次性购物满68 元,均可凭电脑小票到商场顾客服务中心参与“购物抽奖”活动,您仅需填写好您的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投入到抽奖箱内,即可有机会免费获得我商场送出的价值3000元的电视机一台。
2.永辉超市中秋节
浓情中秋 好礼相送
活动时间:2022年9月25日——28日(两天)
活动内容:
A、凡于9月25日、26日两天在我商场一次性购物满28元即送迷你月饼一个,每人每单限送1份(自制月饼、60克)。
B、凡于9月27日、28日两天在我商场一次性购物满28元即送柚子一个,每人每单限送1份。
以上赠品每天限送200个,送完即止。
(二)非节假日
1.主题一:对某些商品进行买一送一的活动
2.主题二:对某些商品进行打折优惠。
七.结论和建议
结论:从我们调查中不难看出,在节假日和非节假日中,促销活动是不一样的,节假日期间,商场对于促销活动更加重视,利用各种方式的促销吸引消费者前来消费,而非节假日则不是商家搞促销活动的重点。从结果中我们也能看到,同为促销,超市和商场的促销方式是有所差别的,超市主要是靠对商品进行打折促销,而商场主要是利用满一定现金送优惠券的活动。
建议:1.不同的商品要选择不同的促销方式,才能更好的对产品进行销售。
2.对产品促销一行要选择节假日进行促销,可以迎合节日喜庆的气
氛,增加销售量。
3.商家要根据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促销方式。
4.在大型商场里,要选择整体促销和但单品促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2篇:学前教育专业背景调研
学前教育专业背景调研
学前教育专业背景调研
幼儿教师年轻化是当前幼儿教师队伍发展的趋势。调查和访谈表明: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支持常常导致新教师入职适应困难,而其专业能力发展的基础主要是通过职前教育实现的,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是解决幼儿教师入职适应问题的必然要求。
加强幼儿教师教育,是提升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31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学前教育是启蒙教育,是教育的最基础阶段,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启蒙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各阶段教育的质量。
从国际看,当今主要发达国家已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从国内看,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支撑,需要幼儿教师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加强幼儿教师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要求。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
与发展指导意见》:今后5年,全国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55%,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80%;大中城市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作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幼儿园,其教育质量、管理水平不仅仅关系到每个儿童的发展,也是每个幼儿园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提升幼儿园的品质,开创幼儿园的新局面,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众多幼儿园最为关心的焦点所在,而师资力量则是在求发展求生存的竞争中最具价值的砝码。
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近年来全国各地一些院校均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来培养幼儿教师。2022年,全国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专科和中专层次的教师教育院校分别为128所、389所和1871所。学前教育专业位列全国新增热门专业的第九位。社会对具有专科学历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幼儿教育市场前景广阔。
第3篇:调研背景与现实意义
1.调研背景与现实意义
1.1调研背景
在2022年9月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图书馆暑期高级研修班上,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发表了题为《学习贯彻精神 加强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讲话。作为传播文化,向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图书馆,责无旁贷地被推向了教育教学的前沿阵地。学校图书馆是师生的书刊资料信息中心,是开设第二课堂教学的主要场所。一个出色的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条件。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明确规定:“中小学图书馆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包括图书和图书馆知识介绍,工具书使用方法,文献信息的选择和读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随着教育事业的逐年发展,各地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图书馆,作为集查阅资料、阅读书刊、休闲放松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学校设施,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能够在很多的中小学里看到图书馆,也能发现各地图书馆建筑越来越精美。但是,对于其最大的受众——在校学生来说,图书馆是否物尽其用呢?图书馆的真实利用情况怎样?
一方面,我们看到这类的新闻:
1)2022年至2022年初,江苏省苏州市教育局在全市启动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年”专项工程。经过了一年的建设,全市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均藏书从30册上升到33册,图书馆面
积从54万平米增加到近59万平米,学年生均借书由11册提高到14册,无论从阅读环境、图书资源、服务质量,还是活动开展等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的图书馆功能已不再局限在图书和期刊的借还上,而是一个学校真正的图书信息中心。一年以来的努力,使得苏州各个中小学的图书馆和实验室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成果。在整个图书馆建设年中,共投入图书专项经费近3500万,用于改善环境、添置设备设施、购置图书。其中购书经费达到1400万。而以三元中学为例,通过调整布局,将图书馆打造成大空间、小隔断,实现“借、阅、查、网”四位一体的布局,新建设好的图书馆共建有8个功能区域,包括资料室、共享书库、学生阅览区、教师阅览区、电子阅览室、借书登记处、编目室、卫生设施(含残疾人卫生设施)等。同样,市实小东校区对原幼儿园的改造,按照不同的年龄设置了不同的阅读区域,而目前,全市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配备基本都已达到省装备II类及以上标准。为保证每年都有新书能够到馆,苏州各市、区分别建立了图书专项经费拨付制度,以保证购书经费落实到位。例如张家港教育局每年与各乡镇签订图书采购目标责任书,购书经费由市、镇两级财政在教育附加预算中列支。而为鼓励学校多购书,按照学校采购图书总额的20%作为奖励经费返还给学校;吴中区的购书经费则由教育公用经费和乡镇财政经费组成,如临湖镇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年过程中,通过财政拨款,按生均30元的标准设立了图书专项经费。这些举措都从制度上保证了图书的更新。
2)近年来,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让中小学生快乐阅读、高效阅读成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教育局领导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市教育局局长韩保来看来,中小学图书馆建好了只是基础,发挥作用才是目的。“让中小学生不能只读教材,还要广泛涉猎优秀书籍;不仅要实现有书读,还要实现读好书”。如今,石家庄市3000多所中小学均建成了图书馆或图书室。每年,教育局都会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据统计,仅桥东区每年为全区中小学更新图书馆设备、购置新图书、进行环境优化的经费就达到150万元,今年在购书方面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80万元。“经多年建设,我区有34所学校图书馆达到了省一级水平,所有中小学都实现了图书借阅微机管理。”该区教育局副局长张静东说。另外,石家庄市还组织读书推介活动,教育局、学校领导和全体教研员成为了首席阅读推广人,他们负责对新书进行筛选后再推荐给学校师生。不仅如此,有的学校在选购新书时还让学生参与。根据学生阅读兴趣调查确定购置书目。如此一来,学校图书馆丰富了馆藏、提高了图书品位,有了大量好读耐读的经典图书。另一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不容忽视。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30日电,山东省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图书馆建设堪忧,图书总量严重短缺,图书阅览室面积不足,图书质量较差,更新较慢,部分学校甚至以教材教辅充抵图书数量。督导发现,部分中小学办学条件尚未达到标准要求,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普遍薄弱,有近45%的农村学校图书配备不达标,在所督查的132所农村学校中,有73所不达标,占55.3%。除了图书室,农村中小学信息化装备也配备不足。全
省1.3万多所农村中小学中还有2252所没有计算机教室,占16.8%,5394所学校未达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占40.2%;在所查的132所农村学校中,学生用计算机配备不达标学校有66所,有6所学校没有实现专任教师人手一机。在2022年北京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等人提出了《关于政府加大对中小学图书馆投资的议案》。议案中,代表提出,目前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学校图书馆虽然实现了图书、期刊、音像等馆藏资源的数据加工、借阅自动化的管理,但要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如开发、整合各种馆藏资源),仍存在着很多困难。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不是图书馆专业或计算机专业出身,他们只能做一些外借、阅览等基础工作。通过以上两类新闻报道,我们不禁会有所疑惑: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究竟怎样。为此,我们成立了这支直属于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专题调研、科普宣传、社会调查、文化传播为主题的项目化团队——畅游书海,并且以“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为课题进行此次专题调研。
1.2现实意义
此次“畅游书海’团队进行的“中小学图书馆利用情况”专题调研时间为2022年1月15日至2月12日,实地考察范围涉及到山东临沂、湖北荆州、四川成都、山东邹城、吉林白山、新疆乌鲁木齐、江苏宿迁、安徽安庆九地。为期28天的社会实践调研有很大的现实意
义。
对于参与过程中的实践队员里说,其次活动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它不同于以往大家在高中所面临的学习困难,这种社会实践考验及考察了队员们的个人处理问题能力、队员协同配合能力、团队组织安排能力等等。是对队员的一种历练,也是一种提升。此次的活动,不仅让队员们有机会真真正正地走进社会,得到书本之外的收获。而且也让队员们对自己某些能力有了更全新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心。
对于被调查个人与学校而言,这次的调研一方面唤醒了部分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意识,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建立健全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学校资源的一部分,图书馆的现状会得到更多的关注,会有更多的学生意识到图书馆对于学习与生活的帮促作用。一些存在的困难会被更多人了解,相应地解决方案才会被提上议程。对于某些图书馆设施过于落后或尚未设立图书馆的学校,在通过调查了解及报道后,会得到社会上的帮助。比如**村办小学,由于该地经济较为落后,学校资金紧张,没有余力建立图书馆。此次调研之后,“畅游书海”团队迅速地组织起了一场名为“捐出您的书 献出您的爱”募捐活动。此次募捐一共得到**人响应,收到书籍**本。通过多方途径转送至**小学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校孩子们“读书之急”。
第4篇:调研背景、意义及方式
调研背景、意义及方式
背景:
(1)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使得很多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专业上。有的学生如果所学专业在就业方面不是很热门还会选择辅修或修双学位,这样上课和写作业就占用了大量时间,阅读量肯定会减少。
(2)这些年网络得到了迅速普及,分散了大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大学生一般都经历过严厉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不重视课外教育,而且上大学后这种压力的减小也有可能减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
意义:
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代勤奋拼搏,为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而奋斗。一大部分学生在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后,在大学里尽情地挥霍自己的青春。上网、谈恋爱、社团活动、兼职、聚餐出游等等成了大部分学生的课外生活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外时间,阅读课外书籍在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中占有怎样的一席之地呢? 这个调研项目就是为了调查以松江七校作为调查对象,看看大学生们上大学之后的阅读情况。
调研方式:
1 问卷调查:松江大学城七校
2 采访教师:对现在大学生阅读情况的看法
3 横比纵比: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对比,专业之间对比
4 上网查阅数据:大学生阅读时间比例
5 书店和报刊亭走访:书籍类型销量
第5篇:新医改背景下职代会制度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本市卫生系统职代会制度运行情况,推进《XX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规范卫生系统职代会的操作实施,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创造和谐的环境,去年7-9月份,XX市医务工会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了职代会制度运行情况的调研。调研覆盖全市XX家医疗卫生单位,其中包括市级三级卫生事业单位XX家、区县二级卫生事业单位XXX家、区县一级卫生事业单位XX家、企业职工医院XX家。
一、市卫生系统职代会运行情况及成效
XX卫生系统职代会最早可追溯到建国初期,当时建立职代会制度的单位主要集中于市级医疗单位,文革中一度停止。文革结束后,基层民主管理开始复苏。1980年后,职代会作为基层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在卫生系统开始全面推进。市医务工会为规范职代会运行,先后于1988年和2000年以市卫生局党委名义印发了《XX市卫生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和《上海市卫生事业单位职工(代表)大工作规范》,使卫生系统职代会工作走上常态化、规范化、程序化道路。
(一)职代会建制范围广泛,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1、建制单位不断扩大。从1980年起,XX卫生系统开始全面建立职代会制度。被调查的XX家单位,建立职代会制度的比例为99.86%。其中,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与区县二级医疗卫生单位、企业职工医院职代会建制率为100%。
2、制度建设日益完善。调查显示:有78.3%的单位建立了职工代表工作制,70.5%的单位建立职代会提案工作制度,70.1%的建立了职代会联席会议制度。
(二)职代会运行规范有序,工作职能进一步落实
1、把好“四关”,规范职代会工作的有效运行。基层单位在职代会工作中,注重把好“四关”:一是把好职代会会议关。调查显示,有95.4%的单位一年至少开两次职代会,另有4.5%的单位一年召开一次职代会。二是把好职工代表民主选举关。本次调查的XXX家基层单位职代表总数为XXX人,占职工总数的15.22%,其中女代表占比61.1%,与卫生系统女职工比例(65.61%)基本相当;一线职代表占比69.2%,非在编职工代表占5.11%,劳务派遣工代表占3.48%。所选出的代表体现了面上的广泛性,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一些区县医务工会,如长宁区、金山区下属医院开展职工代表竞选制,从源头上优化职工代表队伍素质。三是注重职工代表培训教育关。基层单位注重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代表的大局意识、代表意识和责任意识。据统计,87.68%的单位每年定期开展对职代表的专门培训。2022年开展《上海市职工代表条例》培训的单位更是达93.24%,培训职工XXX人。四是强化职工代表履职考核关。近年来,职工代表履职考核工作在基层单位逐步推广,如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光华医院等建立职工代表履职情况的责任考核,通过职工代表向选区职工述职并接受评议考核等方式,密切职工代表与选区职工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提高职工代表参政议事的能力和水平。
2、规范“五权”,实现职代会职能的有效发挥。一是单位重大事项职工知情参与,认真行使审议建议权。据统计,大多数单位将发展规划(98.31%)、规章制度(98.31%)、财务情况(94.93%)、改革方案(94.93%)、职代会工作情况(73.91%)、劳动人事调整方案(55.07%)等向职代会报告,听取职工代表建议。二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职工表决,严格行使审议通过权。上海市卫生系统基层单位重视职工切身利益事项的权益维护,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方案拟定之初,就广泛听取工会、职工意见。调查显示,多数单位能做到职工聘任(94.93%)、收入分配(93.91%)、福利费使用(90.1%)、职工安置(64.92%)、职工住房补贴等方案在职代会上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后方能实施。三是以知情监督为目的,准确行使审查监督权。调查显示,为增强职代会制度的实效性和职代会决议对单位、职工的约束力,基层单位对职代会提案办理、职代会审议通过事项的落实(89.37%)、社保费缴纳(79.23%)、职工教育费使用(79.23%)、劳动安全卫生情况(65.7%)等事项向职代会报告,有些单位将院务公开工作情况、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向职代会报告,让职工知情的同时,接受职代会的审查监督。四是严格工作程序,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如职代会主席团成员、民主管理专门委员会(小组)成员,在工会提出建议名单基础上,与单位沟通协商,职代会上选举通过。五是从监督保护干部出发,正确行使民主评议权。上海市卫生局党委曾先后下发两个关于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实施意见,目前上海市卫生系统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大多能根据要求规范开展,调查数据显示:97.83%的单位开展了评议领导干部工作,党组织领导、党政班子接受评议范围不断扩大。
3、遵循“六有”,实现职代会正常开展。一是民管小组(委员会)设立有规模。据统计,基层单位在民主管理专门小组(委员会)设立上具有一定规模,分别设立了院务公开(87.92%)、干部评议(74.88%)、提案处理(72.95%)、生活福利(61.84%)、劳动关系(53.62%)、安全卫生等小组(委员会),这些小组(委员会)成员由代表
和工会提名,并经职代会通过后,开展巡视检查、工作调研等。二是工会操作职代会有规则。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工作机构,及时向单位党组织汇报工作的占99.52%,与行政及时协商有关事项的占99.28%。职代会审议的方案,95.17%单位于会议召开7天前送交职工代表讨论;需职代会审议通过事项,93.48%单位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多数单位能及时将职代会召开情况向上级工会进行会前预报和会后报告。三是行政对职代会运行有保障。98.79%的单位行政重视职代会制度的实施,在经费使用、会务场所等方面给予支持。56.28%单位全部将职代会费用列入单位管理费用,22.22%单位由行政与工会共同支出。四是班组民主管理有实效。81.4%的单位班组定期召开民主管理(生活)会,及时通报单位民主管理事项,就某些事项广泛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五是职代会工作任期有活力。不少基层单位在职代会任期上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同时,结合单位规模与实际,灵活规定任期,以便激发基层职代会活力。66.18%的单位职代会任期在3年及以下,任期5年的单位占比为14.49%。六是职代表提案质量有提升。代表提案是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卫生系统基层建立职代表提案制度的达70.53%,并且不断追求提案质量的提高。如:曙光医院完善职代表提案制度,在代表中进行提案拟写的专题培训,开展优秀提案评选,激发代表提案的热情。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还建立提案工作报告制,将提案处理情况及时向代表通报。
(三)职代会推进成效明显,切实保障劳动关系和谐
1、保障人事改革措施顺利实施。2000年,为配合卫生系统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市医务工会提出职代会审议的“四原则”:一是民主决策的原则,涉及改革的重大方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职代会无记名审议通过;二是大多数人得益的原则,即任何改革方案,必须是大多数职工得益,考虑职工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三是综合承受力原则,即改革力度的大小,必须是大多数职工能承受;四是最低生活保障的原则,即改革方案不能影响职工最低生活,做到改革无情、操作有情。为配合卫生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市医务工会2022年还及时转发了《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关于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工会积极参与岗位设置的全过程,在制订方案、征求职工意见、修正方案、岗位聘任等环节,以职代会为主渠道,做好职工的动员,维护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职代会的规范实施,保障了岗位设置工作较顺利的开展,目前这项工作已基本完成,没有发生激烈的群访事件。
2、促进工作难点取得新突破。如职代会公开领导干部收入工作,调查显示,71.98%的单位根据“六有”原则进行领导干部收入公开,有些单位还公开到具体数字。再如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工作,43.96%的单位党政工领导全部接受评议,单位工会主席、中层干部接受职代会评议范围在不断增加。在公开范围上,48.07%的单位向职代表公开、41.3%在班子会上公开、34.06%的在中层干部会上公开、32.85%的为向所有职工公开。调查显示,200
9、2022年两年间职代会评议领导干部的平均信任率达到93.85%。
3、民营医疗机构职代会工作取得新进展。20XX年对XX家民营医疗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7家机构建立职代会制度,占总数的57%,其中超过90%的单位能做到至少一年召开一次职代会。单位劳动纪律规则制度、裁员方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52%的单位审议通过。此外,听取单位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情况报告的为48%,审议通过集团合同文本草案和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协议草案的分别占到32%和37%,审议通过工资集体协议草案和选举、罢免平等协商的职工方代表的均占22%。建立职代会提案制度的民营机构占35%,在职代会上审议表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相关事宜时,有40%的单位采用无记名投票形式。
4、非在编职工与劳务派遣工参与民主管理有实践。随着劳动关系的多元化,非在编职工与劳务派遣工成为卫生单位用工的特殊形式,但是对他们的政治权益基层单位也是给予关注。目前,非在编职工代表已占正式代表的5.1%,劳务派遣工代表占正式代表的3.48%,区县一级医院高于上述平均比例。列席代表中非在编职工为2.34%,劳务派遣工为2.7%。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这些群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
职代会制度的推进运行,为卫生系统劳动关系的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得到了职工的认可,调查显示职代表对职代会质量整体满意度为94.1%。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上海卫生系统在职代会制度运作,促进民主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仍存在一些难点、焦点问题亟待解决。
1、敏感问题有待规范。职代会审议监督是职代会制度运作的焦点问题,尤其在领导干部收入公开和职代会评议领导干部方面更加突出。如领导干部收入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在工作规范性、统一性上有待改进。调研发现,17.63%的单位认为领导干部收入公开有一定的难度,具体表现在公开范围、公开主体、公开程度等方面,职工的理解与实际操作不一致。14.25%的单位认为即使做到收入公开,职工仍对公开的真实性存在怀疑。再如民主评议领导干部,13.53%的单位认为职代会评议领导干部有待规范,特别是党组织干部接受职代会评议时,评议内容、评议范围、结果反馈等方面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与现行的党管干部原则有一定的矛盾,如何更好地操作实施需要有全系统的指导办法。
2、多级职代会制度实施有待完善。调研发现,仅11.11%的单位建立了二级或多级职代会制度,82.85%的单位尚未建立。究其原因,主要是上级组织没有具体的考核要求,多数单位感觉运作程序过于繁琐,基层单位本身医疗业务工作比较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召开二级职代会。
3、职代会行业建制有待探索。就整个卫生行业而言,民营医疗机构的职代会运作机制尚欠规范,约50%左右的民营医疗机构尚未建立职代会制度。而对市级医疗卫生单位来讲,机关和联合工会职代会建制还未落实,目前,有2个单位是机关性质工会,有2个联合工会,这些单位都未建立职代会制度。分析原因,一是存在建立职代会的体制障碍,二是缺乏类似单位建立职代会的经验,三是上级没有考核要求。
4、职代会闭会期间抓决议落实力度有待加强。23.43%的单位认为职代会形成决议的事项,在会后落实方面力度还不够。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重会议形式轻会议效果,造成会议只是走程序,会上通过就好,职代表或专门民管小组(委员会)会后跟踪、巡视检查工作没有跟上;二是有关责任部门工作意识不强,工作合力不够,缺乏对职代会决议的落实责任和执行力。
5、职代表行使代表权利的能力有待提升。卫生系统职代表多是高学历人员,他们在提供医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过多的医疗任务限制了他们参与单位民主管理的时间和减少了参与相关培训的机会。在职代表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提案的质量方面,职代表的素质还有待提升。
三、工作思考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XX卫生系统职代会制度运作实践,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
1、开展行业探索与实践,取得工作难点新突破。一是进一步规范职代会制度。以《条例》实施为契机,完善修订《上海市卫生系统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范》。对劳务派遣工代表名额、二级职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事项有更明确的规定,指导全行业的职代会工作。同时建议,在市级层面尽早出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职代会制度运作中的具体事项和运作程序。二是制定专项工作指导意见。建议针对领导干部收入公开、民主评议等工作中的敏感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性文件,提出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尤其要对领导干部收入公开的范围、内容、计算方法等统一口径,便于基层操作。三是探索职代会制度实施范围。重点推进民营医疗机构职代会制度实施,开展机关和联合工会职代会建制工作调研,统一各方思想,稳步推进建制工作。
2、加强工作监督考核,提升基层工作合力。建议建立完善职代会监督考核体系。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将职代会工作列入对基层党政工组织和责任人考核范围,同时对单位内相关责任部门开展考核,形成党政工齐抓共管,有关责任部门协调沟通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工作合力。
3、强化职代表工作制度,提升代表参政议政能力。一是推行代表竞聘制,让有热情、有能力、素质高的职工进入代表行列;二是建立代表培训工作制度,使培训时间常态化(至少一年一次)、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班、网上学习、外出交流等)、培训内容实用化(涉及职代会职能、日常工作操作流程、形势热点、新知识等)、培训效果明显化(提案质量提升、职代表对会议质量满意度提高);三是履行代表考核制度,代表向选区职工述职,接受职工评议,或是借助优秀提案评选等,对代表进行奖励,借以增强代表工作活力;四是完善职代会提案工作,把职代会提案落实率列入基层工会职代会工作考核内容,促进职代会提案的有效落实。
4、深化职代会工作内涵,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将深化职代会工作内涵与推进卫生改革相结合,寻求职工理解、支持上级决策、政策的有效方式,做到单位改革事项职代会预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改革事项职代会审议,提高改革方案和决策事项的贯彻与执行力。
5、加强工作调研和交流,全面推进系统职代会水平。借助工会理论研究会,及时就职代会运行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将基层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通过全系统职代会工作推进大会,推出一批优秀工作单位和工作法,在全行业加以宣传推广。同时,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学习外省市、外系统职代会建设经验,推进系统职代会整体水平提升。
第6篇:社会转型背景下基层团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社会转型背景下基层团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以山东70个乡镇街道团组织建设为例
共青团市北区委 于红波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共青团作为组织、引导、教育和服务社会上最活跃群体——青年的组织,要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作为。乡镇街道团组织作为基层团组织中的重要力量,处于共青团与广大青年的结合点,是共青团联系、组织、服务青年和奉献社会的最直接的阵地。通过对社会转型大的背景的分析研究,对照团组织适应时代要求进行转型的目标方向,围绕山东部分城市的乡镇街道团组织建设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社会转型背景综述
当前,全球社会发展正处于一个结构性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也面临社会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问题。从社会发展模式的大视角上看,中国改革开放已到达向纵深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发展的一个战略转折点,从单一的经济建设和市场化改革转向旨在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改革。当今中国,已经从“加快发展速度”转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国转型的内涵由经济转型扩展到社会转型,构成经济社会转型。
(一)经济社会转型的国际背景。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因金融危机而中断,科学技术反而加速进步,全球及亚洲都在加速转型,力求以转型促进发展。未来国际竞争,特别是大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无论是国际金融危机还是全球气候变化,本身都会形成一个“倒逼”机制和“外部压力”。这些在客观上都迫使我们国家加快发展方式转型。为此中国必须在全球和亚洲转型中“先行一步”,争取更加主动的机会、占据更加有力的地位。
(二)经济社会转型的国内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人均GDP将从中下等收入水平阶段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人类发展指数从上中等水平进入到高水平,必然引发消费结构的变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向发展型、享受型结构转变。这是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从工业为主导经济转向服务业为主导经的微观基础。
二是中国城市化在加速,从农村人口为主转向城镇人口为主的现代社会,农村人口加速向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聚集、工作、定居,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动力,也促进中国从工业主导经济向服务业主导经济的转变的中观基础。
三是中国进入了社会矛盾凸显期和社会风险高发期。人口流动规模越来越大,社会结构加快变动,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各类突发事件日益增多,社会融合与分化同步加快。高速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差异性使中国社会内部原有的城乡矛盾、地区间矛盾、民族间矛盾、不同利益群体间矛盾更加错综复杂。通讯技术迅速普及、大众媒体广泛传播、人员大范围内流动扩散和 2
放大了这些矛盾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既构成了重大的挑战,也提出了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政府主动转变职能,协调社会各个方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
二、乡镇街道团组织建设现状
首先,对青岛市市北区所辖的16个街道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调研。深入街道,通过实地或者电话访谈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团工委负责人,深入调查了解城市街道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干部队伍建设、党建带团建、组织格局创新、面临的困难问题,以及对更好地加强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意见建议。
其次,对山东部分乡镇街道进行抽样调研。组织青岛大学学生团干部,利用暑假返乡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深入山东省54个乡镇街道团组织调研。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调研访谈提纲,大学生团干部访谈乡镇街道团组织负责人,同时请团组织负责人填写问卷;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由乡镇街道团组织安排大学生在街道团委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乡镇街道团组织建设情况。
这项调研,选取的乡镇街道是随机抽样,且分布在济南、青岛、烟台、临沂、潍坊、菏泽、泰安、东营、威海、聊城等10个城市,有副省级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沿海开放城市、内陆欠发达城市,分布范围和层次类别比较丰富、广泛。从回收的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看,绝大部分大学生团干部认真负责,各相关乡镇街道团组织负责人都十分支持,问卷和访谈能 3
够反应真实情况,因此,此次调研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担任团组织负责人:20-25岁的占10.25%,26-30岁51.28%,31-35岁的33.33%,36-40岁的5.13%。(图2-1)
5%33%10%20-25岁26-30岁31-35岁36岁以上52%
图2-1 2.所在单位党组织安排团组织负责人学习进修:非常重视、主动安排的占61.54%,能安排但要努力争取的23.07%,不重视、基本不安排的15.38%。(图2-2)
不重视基本不安排15%安排但需团干部争取23%党组织重视并主动安排团干部培训62%
图2-2
3.团组织负责人在共青团岗位上工作3年后转岗的占50%,工作4年后转岗的26.47%,工作2年或4年以上转岗的各11.76%。(图2-3)
12%12%在团的岗位3年转岗4年转岗50%26%2年以内转岗4年以上转岗
图2-3 4.在政治待遇上,是党员的团(工)委组织负责人列席同级党委会或者常委会的占30.77%,不列席的36.8%,根据领导意见有时列席的32.43%。(图2-4)团组织负责人在单位内享受同级党组织所属部门同等待遇的达64%,不享受的36%(。图2-5)
根据领导意见有时列席的32%列席同级党委会的31%不列席的37%
图2-4 不享受的36%
图2-5
团委书记享受同级党组织所属部门负责人同等待遇的64%
5.团干部队伍中,是专职团组织负责人的仅有27.02%,是兼职团组织负责人但主要从事团的工作的40.56%,是兼职团组织负责人且主要从事非共青团工作的32.42%。(图2-6)
兼职且主要从事非团工作32%专职团负责人27%兼职但主要从事团工作41%
图2-6 6.团组织负责人产生方式是组织任命的占44.74%,选举产生的31.58%,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23.68%。(图2-7)
公开选拔的22%组织任命团组织负责人41%选举产生的37%
图2-7 7.团干部认为,近年来团的工作对青少年影响非常广泛的23.07%,较为广泛的41.03%,一般的占25.64%,很小的10.25%。(图2-8)团组织开展工作能够有针对性的占84.49%,没有针对性占10.81%,不知道干什么的占2.7%。(图2-9)认为团组织有活力的占50%,一半左右有活力的占23.68%,三分之一左右有活力的占21.05%,绝大部分没有活力的占5.27%。(图2-10)
影响很小的10%团的工作对青少年影响非常广泛23%影响一般的26%影响较为广泛的41%
图2-8 7
没有针对性的不知道干什么的11%3%团组织开展工作有针对性的86%
图2-9 认为绝大部分没有活力的认为三分之一有活力5%的21%认为团组织有活力的50%认为一半有活力的24%图2-10 8.认为团干部普遍素质较强、业务熟练的占36.84%,具备基本素质能正常开展工作的57.89%,新手多业务不熟悉、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和不理想且需要调整的各占2.63%。(图2-11)
认为新手多业务不熟悉、不能适应和不理想且需要调整的3%不理想需要调整的3%认为团干部素质强、业务熟练的37%认为具备基本素质能正常开展工作的57%图2-11 9.认为团干部队伍稳定的占35.89%,人员流动较快新手较多的占48.72%,人员配备不齐、经常无人负责的占15.38%。(图2-12)
人员配不齐、经常无人负责的15%认为团干部队伍稳定的36%认为流动快、新手多的49%图2-12 9
10.认为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很有成效的占48.65%,成效一般、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的43.24%,基本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的8.11%。(图2-13)
认为基本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的8%认为团组织格局创新很有成效的49%认为成效一般没有很好发挥作用的43%图2-13
三、调研结果分析
从调研访谈和问卷综合分析结果看,伴随社会转型,乡镇街道团组织建设在不断地探索前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困难问题。
(一)乡镇街道团组织建设有新成效
1.团的组织设置有创新发展,由单一模式向以基层团组织为核心、以各类青年社团性组织为补充的多样化组织体系转变,针对新形势下青年流动分布、结构分化的情况,坚持团组织的核心地位的同时,发展多样化青年组织,拓展组织职能,扩大了对青年的覆盖面。
2.团的工作领域有创新发展,由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机关等传统领域向非公等新兴领域拓展,特别是“两新”组织团建推进力度大,取得一定成效。
3.团的工作方法有创新发展,由偏重行政化、组织化向行政化与社会化、组织化与市场化相结合转变,创造了适应不同青年群体的工作手段。
4.团的工作载体有创新发展,根据团员青年喜欢的交流方式,把QQ群、飞信、微博等现代化的交流手段纳入基层团的工作中,联络和凝聚青年更加到位和有力。
5.“党建带团建”工作有创新发展,积极争取党组织重视和支持,紧密配合党委工作部署,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促使党组织将团组织建设列入议事日程,党团共建取得新进展。
6.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有创新发展,大力推进编制外副书记的选配工作,为基层团组织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反映出的困难和问题
1.团组织发展不平衡。团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团组织建设工作较为扎实,进展顺利,而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和团员规模较小的单位则发展相对缓慢。
2.团组织服务青年能力不足。与青年群众联系不够紧密,服务能力和服务青年的手段不多,难以满足当代青年的多样化需求,在创新有效的服务载体方面有待加强,缺乏对青年的有效吸引。
3.团干部兼职过多精力不足。机构改革使乡镇街道团组织 11
专职团干部人数和比例越来越少,团干部配备难,三分之二是兼职团干部,并且主要是从事其他非团的工作,有的兼职多项工作,加上对团的工作缺乏热情和责任感,只能动应付,这极大地影响了基层团组织的有效开展,更谈不上创新发展了。
4.团干部政治待遇低、转岗难度加大。团组织负责人党内职位低,一般不列席同级党委,更不是党委委员,直接影响了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工作开展难度。干部管理权限下方后,上级团组织对下级团组织干部队伍转岗的作用能力有限,特别是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都在减员情况下,团干部转岗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5.团员意识缺失现象严重。相当一部分团员在大学或者中学毕业离校后特别是“两新”组织中的团员,缺乏团组织生活,团员意识差,缺乏团组织荣誉感和使命感,对团组织认可度低、归属感差。
6.团的工作时常被边缘化。经济发展目标至上或者为生产力论制约着基层团组织作用发挥,团的工作对于乡镇街道经济发展核心利益没有太大的影响和作用,因而就不受重视、被边缘化。不少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轻视和忽视团的工作的思想,有的党(工)委书记认为党建要抓好况且困难重重,团建难度就更大,因此缺乏对团的工作的有效支持。
7.团的专项工作经费紧张甚至缺失。团的活动经费少的可怜,主要来自十分有限的财政拨款和团费,不少乡镇街道团组织没有专项经费,只能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向党政领导打报告申 12
请。
8.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流于形式现象较为严重。尽管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已经铺开,但不少乡镇街道党组织不够重视,不少编制外团干部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基本上靠团干部的自觉性和热情在维持。
四、应对策略和建议
出现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在社会转型背景下,团的组织设置、团员的管理方式、团的活动方式等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要求,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束缚,一些地方还没有完成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长期形成的工作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在新的条件下表现出种种不适应。
乡镇街道团组织建设要更好地发展,必须随着社会的转型进行相应的转型,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领导党和执政党两重身份的要求出发,从那些不合时宜的传统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切实确立执政党助手的意识,真正做到“六转向”:
一是切实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思路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作思路转型,规划和实施团组织新时期发展战略,更大程度地运用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二是切实由青年政治型组织转向多功能青年社会型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广大青年团结起来,在保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原则基础上,密切联系最广大青年群众,不断巩固执政党的青年群众基础。
三是切实由全能型组织转向有限型组织,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依据组织的功能和实力重新定位,在新的社会结构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能够做好的事情上来。
四是由垂直的行政化管理转向横向的多元组合,敢于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建立更加平等、快捷、互利、流畅的现代互动平台。
五是由政治动员转向人文关怀,把青年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关心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排忧解难,通过体贴入微的关心指导,赢得广大青年的信任和支持,完成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的各项任务。
六是由系统内独自活动转向参与社会管理工作,整合社会资源和青年资源,以各类青年组织为依托,以社会各界协作互助为基础,以建立阵地、基金、网络、法规和队伍为基本内容,充分发挥团组织国家政权建设重要社会支柱的作用。
在推进六个转向的同时,基层团组织必须在继承中大胆创新,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创新体系,着力推进 “五创新”:
一是坚决推进工作思路的创新。良好的工作思路是搞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思路清晰能促使共青团工作目标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能整合各方资源。对每一项团的活动和每一个时期的共青团工作都必须结合各种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思路,使团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这一思路顺利得以实现。创新工作思路必 14
须按照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在服务大局的前提下开始进行,既要考虑党政所需,社会所急,更要考虑青年所求。
二是坚决推进工作内容的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主题是共青团工作实现工作职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根本。创新工作内容就是要在知识不断更新,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使团的活动和工作主题更加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更好地适应青年的需要。要努力做到在青年思想教育方向上更加符合当代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信息化以及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特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坚决冲破阻碍改革创新的思想禁锢。
三是坚决推进工作手段的创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必须继续把握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主题,不断探索共青团工作方式的创新。正视经济发生根本性转变给国家资源的配置方式、政府职能的行使、企业的经营机制、社会的分配和保障制度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对广大青年的价值观念、伦理操守、文化心态、行为模式等发生的深刻影响;对共青团组织的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工作机制等提出的现实挑战,对以前的运行方式进行冷静的思考和辩证的分析,继承其合理的部分,克服其不合理的东西,改变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注意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更多地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服务和引导青年。
四是坚决推进工作空间的创新。立足于与青年的时空分布、流向相适应,开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青年发展需求相 15
适应的新领域、新空间,解决基层团工作的基本空间定位问题。要创新和拓展青年业余时间内的活动和载体,通过团的组织优势把团的工作与青年的闲暇时间和发展需求有机统一起来,解决在业余时间团组织难以联系青年的问题,为共青团创造更多样、更广泛的工作时间和活动空间。
五是坚决推进工作机制的创新。工作机制的创新,主要是建立科学的社会化运行机制,在坚持发展政治功能的前提下,完善和扩大团的社会功能,通过接受政府委托,加大共青团在青少年事务中的工作分量,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针对社会和群众需要开展工作,努力扩大工作外延,使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工作内容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更加适应青年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吸引青年,凝聚青年,教育青年。团中央和省、市团委应政策和制度形式,强力推动县级党委将街道团的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考核体系,真正建立起党建带团建的运行机制。
2022年11月20日
第7篇:同济大学公共设施调研背景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调研报告
一、调查报告内容
1.区位图:四平路校区位于杨浦区四平路,位于地铁十号线。现状平面示意图: 2.通过非参与者观察对使用者的活动进行描述:
3.通过参与观察对空间、设施进行评价:我们通过对使用者使用公共座椅、垃圾桶及路灯的使用状况进行观察,作出评价。
4.对场地是否符合人性化场所的要求进行综合评价:基本符合人性化需求。 5.改进意向图:
二、调查和评价项目
1.校园周边环境:
·周边有商业街、广场、绿化及水景。交通较为繁华。
·周边多为校园建筑,色彩朴素典雅米色白色为主。以图书馆为中心分布各个交通路线。·周边环境能为校园提供良好的视觉景观。2.气候特诊:
·校园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校园内是否有遮风避雨、遮阳的设施:有,零星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 ·校园内阳光是否充足:是
·周边建筑物是否对场地有所遮挡、建筑物的反光是否造成不良影响:无、无 3.使用和活动(重点):
·人们如何进入场地:不行、自行车、汽车 ·场地内有哪些活动:休闲、教学
·空间的设计是否是适于该项活动的进行:较为适用
·不同特征使用者在使用空间是具有哪些不同:师生多使用图书馆教学楼、外来人员多使用场外休闲空间。4.边界:
·校园边界是如何界定的:围墙
·校园与周边道路之间是如何分化的、有无高差材质变化:植物和色彩、有 ·校园边界处理是否有助于吸引人们进入场地:是 ·校园边界处理是否有许多凹凸空间进入停留:是 5.子空间:
·校园是否被划分成若干子空间以利于使用、尺度是否得当:是、是 ·采用那些划分空间的手段:植物划分、道路划分、建筑类型划分 ·子空间之间的联系如何:较为合理 6.交通与园路:
·周边有哪些类型的交通、对校园有什么影响:人行、轨交、公交。影响校园人流 ·场地内部的园路是如何进行规划的:以图书馆为中心分布各个交通路线。·有无无障碍设计:有 7.地形变化:
·地形变化的目的、形式:分隔空间类型、增加景观。抬高地面,下沉河流。·如何吸引人进入下沉或者抬高的空间:道路、材质 8.建筑物(校园典型标志性建筑): 9.·校园内是否有景观建筑:有
·建筑的功能体量:教学、标志。较大
·校园建筑的造型、色彩,材料是否与外部环境协调:是 10.植物:
·植物品种是否多元化:是
·植物对空间的限定起到哪些作用:分隔、围合、引导 ·采用了哪些植物造型形式:并列式、环绕式、自由式
·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是如何结合设计的:从材质、色彩、高度 11.座位:
·座椅的位置是否合适能否满足人看人观景的需要:是 ·座椅的数量是否满足需要是否有辅助座位:是 ·座椅的设计是否满足不同人数和观景的需要:是 ·座椅的材料:石头、木质、塑料、铁艺 11. 水景设计:
·水景的位置、形式、尺度:位于学校的中心位置,河流,约为七米左
·是否满足人们亲水的需要:是 12.铺装:
·地面采用那些铺装方式、材料:有规律的图案铺装。大理石、水泥、青石板 ·地面铺装图案材料变化是否有引导人流或鼓励停留的作用:是 13.环境设施:
·校园内有哪些环境设施:亲水平台、休闲亭台、观景座椅 ·设施的分布情况:休闲区最为密集、其他区域零星分布 ·设施的设计是否与整体环境协调:是 14.整体景观设计是否符合人性化需求:是
·是否体现了地域文化特征:是 ·是否考虑了生态环保因素:是
第8篇:金融危机背景下保险需求变化趋势调研报告
金融危机背景下保险需求变化趋势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19 内容来源:沈阳监察稽核中心 信息员:张悦 字体大小: 大中小
近日,重庆保监局联合辖区内部分保险公司,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座谈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就金融危机以来保险需求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影响保险需求的外部环境分析
(一)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明显,为保险需求释放奠定经济基础。一是重庆GDP增长对保险业发展的推动效应显著。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重庆经济先抑后扬,迅速企稳回升,2022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4%,预计在未来一个时期仍可能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各类保险需求加速释放的推动力。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增长。重庆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增长平稳,但增速有所下降。受此影响,重庆保险需求在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对未来风险的关注度明显增加,保险需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连续实施,为保险需求释放提供有利政策环境。一是受投资驱动的保险需求显著增加。2022年1-9月,重庆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17亿元,同比增长34.5%,规模和增速均创2022年以来新高,大量新开工项目拉动了工程保险等险种增长。二是部分与消费相关的保险需求被提前激发。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刺激下,重庆消费品市场平稳较快增长。2022年1-9月,全市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6.8%;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60.4%,促进了消费信用保险、信贷保证保险、贷款人意外保险、机动车保险等保险需求的加速释放。三是与出口相关的保险需求快速增长。2022年,重庆市及时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最高达50%,有效激发了出口企业的投保意愿。在1-9月外贸出口下降33.5%的情况下,出口信用保险承担保额同比增长8.2%。
(三)金融市场环境出现新变化,成为保险需求释放的重要诱因。一是低利率政策促进了分红险等储蓄替代型产品需求释放。2022年1-9月,重庆市场分红险保费同比增长55.2%,占寿险保费的比重达到75.5%。二是资本市场大幅波动提升了消费者对保险保障功能的需求。社会公众风险防范意识明显增强,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产品需求开始重回主流。三是银行储蓄增长带动了保险需求结构调整。1-9月,重庆市人民币新增存款增速达40.1%,排全国第二位。银行储蓄大幅增加为寿险业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储备,有利于长期储蓄性寿险产品增长。
(四)经济发展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对持续有效释放保险需求形成抑制。一是经济增长的投资拉动模式不利于保险需求持续释放。高强度的政策扶持和政府主导的投资高增长是本轮经济复苏的特征,其对产业经济和消费增长的影响能否持续还存在变数。二是宏观政策调整可能为保险需求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由于存在温和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货币政策可能会趋于谨慎,银行利率可能重回加息通道,长期储蓄型保险产品需求因此将受到影响。此外,与住房、汽车消费和投资相关的保险消费还可能出现波动。三是基本社会保险的拓展对商业保险需求产生影响。2022年1-9月,重庆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同比增长28.5%、11.2%、37.3%,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在15个区县启
动试点。基本社会保险的加速拓展,在扩大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可能对健康、养老、意外等传统商业保险形成挤压。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保险需求变化特征
为进一步掌握保险需求变化趋势,重庆保监局分别对150家企事业单位、1000名城乡居民和450名保险从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140名保险公司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进行了座谈,发现保险需求出现七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一)公众的保险意识明显增强。在200户被调查企业中,57.6%的企业已经把风险控制列为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55.6%的企业倾向通过购买保险转移风险,其中,防范信用风险、生产责任风险、财产风险被列入前三位。在1000户被调查居民中,更多的人开始担心自身风险保障问题,其中,52.4%的人担心家庭成员出现重大疾病,43.8%的人担心意外事故,20.7%的人担心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下降。为了应对这些风险,58.4%的居民选择购买保险,59.8%的人依靠储蓄积累,只有7.4%的人听其自然。
(二)与宏观政策具有高相关性的财产保险需求明显增加。一是工程险需求量大幅攀升。13家被调查建筑企业中,11家表示2022年承揽工程业务量与2022年相比增加,2家表示持平。受此影响,2022年1-9月,重庆工程险业务同比增速达194.9%。随着“畅通重庆”、“宜居重庆”的深入推进,未来几年,重庆工程险需求仍将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二是机动车保险需求明显增强。34.3%的被调查居民表示,在未来三年有购车意向。可以预计,机动车保险需求潜力将在较长时间内平稳释放。三是责任保险需求增加。33.1%的被调查企事业单位更加重视经营中对他人和员工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应承担的赔偿责任,34.5%的企事业单位表示,重大安全事故责任会对企业生存造成严重影响,75%的企业计划选择购买保险转移责任风险。2022年1-9月,重庆责任保险保费同比增幅达29.7%。
(三)以健康、意外、养老保险为代表的保障型产品成为第一保险需求。57.2%的被调查居民表示,未来三年计划在养老、医疗、意外保障方面购买保险,只有27.1%的人希望通过保险实现投资理财。59%的被调查营销员认为,当前主动咨询保障性产品的人多了,推销健康、养老、意外保险等产品比危机发生前相对容易。
健康保险需求在保障型需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被调查的649名保单拥有者中,49%的人表示购买保险最主要原因是“害怕患上重大疾病”。对于未来计划购买的人身保险产品,67.3%的人选择健康保险,远高于排在第二位的意外保险产品(46.2%)和第三位的养老保险产品(44.6%)。对营销员的调查也显示,健康保险是86.3%的营销员的主推险种,74.2%的营销员认为消费者会主动购买健康保险。
(四)储蓄替代型产品在投资型保险产品中地位更加突出。53.6%的被调查营销员认为,消费者在看待保险投资功能方面,更加倾向低风险、高稳定性收益。具体到产品上,47.6%的人选择分红保险,41.2%的人选择万能保险。
(五)长缴费周期的人身险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在保费支付形式上,消费者运用财务杠杆的意识增强,相当比例的被调查者愿意选择期缴方式,希望以更合理的现金流获得保险保障。调研发现,对于缴费期在15年以上的重疾险,接近70%的被调查居民选择接受,只有近12%的人表示不接受。在期缴形式上,居民不再局限于年缴,57.6%的被调查者首选月或者季缴方式。
(六)农村消费者更加看重保险的确定性回报。金融危机使农民打工机会减少,增收难度增大。在被调查农民家庭中,57.8%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在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农民购买保险更加强调回报,尤其是看重短期内的资金返还,对死后的资金给付缺乏兴趣。反映到保险产品上,偏好分红储蓄型产品,对初始费用高、缴费起点高的万能产品,以及纯粹的保障型产品有排斥心理。在被调查的78名长期外出务工的农民中,有74.4%的人希望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意外风险。
(七)社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对人身保险需求形成“挤出效应”。86.9%的被调查营销员反映,在展业中已经明显感觉到基本社会保险对商业保险的替代作用。“有社保了就不必买商业保险”,“买商业保险不划算”等想法在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农村市场普遍存在。
三、保险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对保险需求形成抑制
(一)保险产品同质化与需求变化趋势不协调。目前,在重庆市场可售产品近千种,但是真正为消费者喜欢且有一定销售规模的仅仅数十种。41.3%的被调查投保人表示,不愿意继续购买或向他人推荐保险产品,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险种。
(二)保险产品费率水平与公众可接受度不匹配。近70%的被调查营销员反映,制约保障性产品销售的主要因素不是消费者认识不到位,而在于产品价格超过了消费者预期。61.3%的被调查居民认为,应对重大疾病风险,需要积累20-40万的储备资金;为获得上述保障,74.8%的被调查者能接受的保费是1000元/年-2000元/年(缴费年限以15年计),远低于目前市场上重大疾病保险的费率水平。
(三)现有保险营销激励机制不利于保险需求的正确引导。以佣金为例,保险公司对营销员实行无底薪佣金制,首期佣金高达首期保费的30-40%,续期佣金则很低。许多营销员为获取高额佣金收入,忽视消费者真实需求,主推高保费、低保障险种,甚至在非正常流动时,诱导客户退保。在有退保经历的被调查者中,43%因为营销员误导而退保,33.3%因为购买以后感觉不适用而退保,只有21.2%因经济困难退保。
(四)保险服务水平与消费者需求有差距。一是理赔服务质量仍需提高。有22%的居民和31%的企业对保险公司“付款结案”服务表示不满,集中表现在赔款时间和结案手续两个方面。二是投诉处理等服务救济机制效率不高。32%的被调查对象对“投诉的整体处理速度”表示不满,对“投诉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满意度仅为40%。三是提供增值服务不多,适应性不强。40%的被调查居民认为,财产险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年检、施救、汽车美容保养等服务,35.8%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应该提供风险咨询、防灾减损服务。与此形成对比的是,37%的被调查从业人员对公司能提供的增值服务表示不清楚,35%的表示必要性不大。
(五)保险公司经营能力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保险潜在需求的挖掘。保险公司的精算水平和管理能力还不能适应加强产品创新,挖掘潜在保险需求的要求。比如,由于风险管控能力较弱,保险公司被迫在投保和理赔方面增加手续,提高门槛,限制了产品创新空间。再如商业健康保险责任免除项目过多,投保条件苛刻,超过一定年龄就不能投保,在保障范围上也不能与社会医疗保险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对接。
四、几点建议
(一)科学引导投资型保险需求。从满足消费者日趋旺盛的投资型保险需求出发,在当前寿险业务结构调整中,需要正确看待保障型和投资型保险产品平衡发展。一是细分投资型产品目标客户群体,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风险偏好者的消费需求,引导消费者运用保险手段进行长期理财。二是合理确定销售渠道、销售区域和销售对象,从严制定销售资格,严禁在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中销售激进型投资产品。三是建立科学的风险规避机制,加强信息披露,提高产品透明度,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二)切实提高风险保障型产品适应性。一是科学评估风险保障型产品费率水平、产品期限等,合理确定市场价格。二是强化产品组合搭配,尽可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障需求,降低购买成本。比如,发展保障、增值兼顾的新型家庭财产保险产品,兼顾养老需求以及生命保障的人身保险产品等等。三是适当开放缴费期限、保障期限、领取方式、投保年龄和保费保额等产品细节可选项,让消费者能够自由选择。
(三)促进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有效衔接。在医疗保险方面,逐步完善对医保范围外自费和自付部分的保障,开发老年健康保险市场,加快对带病人群健康保险的研究和开发进度,推出涵盖重疾和一般疾病的完整疾病保险产品体系。在养老险方面,完善养老理财型保险产品线,开发固定年金、变额年金、可转换年金、开放式养老金账户等产品,增强产品的投资功能和账户管理功能,提供更多年金化领取服务。
(四)提高保险业经营水平。一是健全风险控制体系,增强精算和投资管理水平。二是完善保险行业服务规范,加强保险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个性化、高质量的保险服务。三是科学制定销售激励政策,激发营销员销售保障型产品和长期储蓄型产品的内在动力。
(五)进一步强化监管导向。进一步完善产品创新保护机制和产品结构调整导向机制,引导保险公司找准自身定位。加强市场行为监管,严厉打击欺诈误导、拖赔惜赔等不诚信行为,消除公众的顾虑,激发公众消费需求。
新时代背景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专题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背景(共14篇)
工作汇报背景模板
教案背景模板免费下载
自我介绍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