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室工作制度十篇

  抢救室工作制度

  二。值班护士(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来院准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生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绝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各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科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室负责人联系,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担任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实习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进修医师经科主任同意报医务科、门诊部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和同情心,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疑难、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重、危症患者是。

  六、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师书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护士负责治疗,对急诊患者要密切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有效的采取治疗措施。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需通知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八、急诊范围:

  1、急性外伤、脑处伤、骨折、脱臼、撕裂伤、烧伤等;

  2、急性腹痛;

  3、突发高热、呼吸、血压、心率(律)及神志明显异常者;

  4、突然出血、吐血、有内出血征象、流产、小儿腹泻、严重脱水及休克者;

  5、有抽风症状或昏迷不醒者;

  6、耳道、鼻道、咽部、眼内、气管、支气管及食道中有异物者;

  7、眼睛急性疼痛、红肿或急性视力障碍;

  8、颊面青紫、呼吸困难者;

  9、中毒、服毒、刎颈、自缢、淹溺、触电者;

  10、急性尿闭;

  11、发病突然,症状剧烈,发病后病情迅速恶化者;

  12、烈性传染病可疑者;

  13、急性过敏性疾病;

  14、其他经医师认为合乎急诊抢救条件者。

  上述规定,不可机械执行,以免耽误患者诊玻如病情模糊难定应由医师根据患者全面情况斟酌决定。

  急诊室护理工作制度

  急诊室是医院危重病人的地方,是医院体现医闻质量和管理质量的重要部门。为保证急诊室护理工作的高效、迅速,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一、组织管理要求

  1、急诊室的护理人员必须有救死扶伤的精神,业务水平高,各专科知识,技术操作熟练,抢救动作迅速,治疗及时,准确。

  2、要有严格的以岗责任制为核心和各项规章制度,如交接班制、仪器使用检查保管制、抢救制度等。护理人员值班时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3、要有健全的院内抢救组织,遇有特殊情况,通过信号系统立即组织人员赶赴急诊室进行抢救。

  4、急诊室工作人员要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对病人的接诊时间、抢救时间、治疗时间要争分夺秒,任何人不得延误,否则要追查责任。

  二、业务管理要求

  1、急诊室护士的条件:要经过专业训练,能熟练掌握抢救一些常见病症的技能,如心电图机的使用和心脏异常图形的识别;除颤、起搏器的使用;人工呼吸机的使用及简单排除故障的办法;气管插管的使用;心脏聚停的抢救等。

  2、抢救定位工作训练:对常风急诊,按抢救内容顺序,规定医师与护士的工作职责,制成文字条款与图片,并经常练习。这样,可在抢救时,有条不紊,准确无误地工作,抢救成功按标准应达80-85%.

  3、做好分诊预检工作,分诊准确率应在90%以上,并认真登记统计,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遇有急性传染病人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入院诊治而暂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二、值班医师和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认真做好接班。

  三、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晚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查看,主治医师每日查床一次,及时修订诊疗计划。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陪伴(特殊情况除外)。

  七、留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一周。

  急诊注射室的工作制度

  急诊注射室主要负责急诊各科病人的药物注射治疗任务,以方便病人。

  一、工作人员应了解常用注射药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的紧急处理,并具有熟练的技术,高度的无菌观念责任心。

  二、注射室内应保持整洁卫生,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地面先拖后扫,每日2次用消毒液擦拭,紫外线空气消毒,以减少污染。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并做好监测登记。

  三、着装整洁,带好帽子、口罩,并做好注射治疗器材和物品的准备工作,向病人做好必要解释。

  四、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门诊“三查五对”制度(“三查”:查批号、有效期、药品有无变色、沉淀、裂纹:“五对: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嘱病人保管好注射单。

  五、注射部位准确,避开瘢痕、硬结及皮肤患处,掌握无痛注射法,熟练基本技术操作,减轻病人痛苦。

  六、各类器材、药品定点放置,专人负责保管并定期清点,及时兑换与补充,每周大消毒1次,保证无菌物品的绝对无菌和供应。

  七、对使用过的注射器等一次性物品,应进行消毒毁形处理后更换,对每一个病人治疗前均应先洗手,后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八、室内应备有急救车或急救药品器械,备有氧气、吸痰器等,以备抢救用。

  九、无菌持物钳(镊)消毒罐配套加盖,每周消毒2次并及时更换消毒液,贮物槽及敷料罐每周消毒1次。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尤其抢救室)。抢救的人一旦允许搬运,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重新灭菌。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患者完毕后,要作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急诊患者接待管理制度

  一、目的;通过对急诊患者接诊过程进行控制,使急诊患者及时、准确得到诊治、危重患者到抢救、避免多科转诊,延误救治时机。

  二、适应范围:急诊科患者的接诊服务。

  三、职责:1、急诊护士负责急诊患者接诊、分诊工作,按医嘱及时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服务。2、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指导接诊、分诊工作,协调解决急诊患者按诊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意外。3、护理部主任、急诊科主任负责协调解决特大意外、灾难事件及大的纠纷。

  四、工作程序:1、急诊科专门设立急诊班护士,负责接待来诊急诊患者,24小时值班。2、接诊护士应按急诊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别处理。(1)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当班护士根据需要安排坐姿或卧位,并介绍环境,交待注意事项及患者须知。(2)对外伤的患者,接诊护士应做相应的初步处理,如止血包扎、固定制动等。(3)高热患者按医嘱予以测量体温、物理降温,并安排床位、保暖等,在病历上做相应的记录,并按医嘱给予治疗及护理,(4)急诊护士接到危重患者直接送入抢救室,通知相关医生抢救,并参加抢救工作,开通各种抢救通道,准备各种抢救仪器。遇到因科内条件限制不能处理的急诊患者(如心脏破裂、股动脉破裂等)应立即送往手术室,争取抢救时间,在护送途中做好相应救治工作(如开通静脉通道等)。(5)遇到由路人送来的无名氏,做好接诊救治工作的同时,护士应向患者询问他的地址、姓名、电话,根据患者提供的资料,联系其家人或朋友。(6)对神志不清而无人照看者,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接诊护士和医生同时检查、清点患者的物品并登记,签名后暂时保管,根据患者承受身物品所提供的资料,设法通知其家人或朋友。

  手术室工作制度

  一、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更换拖鞋及手术衣、裤、口罩,外出时应更换外出鞋,着外出衣。每次手术完毕,手术衣、裤、口罩、帽子、拖鞋须放回指定地点,处人不得擅入。

  二、手术室内应保持安静、整洁,禁止吸烟及大声谈笑。

  三、室内的药品、器械、敷料专人保管,定期查对,及时修理补充,用后放在固定位置。急诊手术器材。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毒、麻、限剧药品标志明显,严格管理。未经科室领导同意,手术器械不得外借。

  四、手术通知单须于手术前1日送手术室,如需特殊器械,预先注明。手术室根据手术通知单按时接送病人手术。

  五、急诊手术由值班医师通知手术室,并填术通知单。如急诊手术与常规手术冲突时优先安排急诊手术。

  六、接手术病人时,先取病历并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和部位,严防差错。病情允许时应向病人做必要的自我,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体现整体护理内涵。

  七、手术室设24小时值班,坚守岗位,随时接受急诊抢救,不得擅自离岗。

  八、手术时间为手术开始时间,排定参加手术人员均应在预定时间前20-30分钟到手术室做好准备工作。临床科室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时,应事先与麻醉科科主任、护士长联系。

  九、手术人员应精力集中,严肃认真,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常规,有菌手术与无菌手术应分室进行。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及缝针等数目,应及时消毒、清洗、处理污染的器械和敷料。

  十、对施行手术的病人做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

  抢救室工作制度篇2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做好公司各单位特别是煤矿的防汛工作,提高对因雨季到来而引发重大灾害事故的快速抢险救灾反应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护职工人身安全、集体财产不受损失及各单位的安全运行,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国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防洪法》、《水法》、《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特别是煤矿企业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洪水、暴雨渍涝、塌陷区积水等灾害事件的防御和处置。

  4、工作原则

  本《预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思路,坚持行政领导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全力抢险、确保安全的原则。

  二、重点防护对象

  公司全体业务人员;公司各煤矿工业广场、井下工程、井下各生产系统设备、地面的矿区公路、地面的矿区高压供电线路、地面及井下的通信系统;公司物流园区的堆场、服务区等功能设施;公司各储配煤场、选煤厂;公司各营业单位的地面设施等。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雨季“三防”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调度中心。

  总 指 挥:张晚德

  副总指挥:常务副经理、安全副经理、煤业副经理、物流副经理、三产副经理、行政副经理、总工程师。

  成员单位:调度中心、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机电供应部、一通三防部、煤矿采掘队、行政办公室、监控室、工会、纪检办、安保部、后勤部、医务室。

  主 任:调度中心主任

  2、职责

  指挥部: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部门的运作,统筹安排各项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快速准确地制定出救灾实施方案。

  总指挥:全面负责防汛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搞好防汛应急处置的组织救援工作。

  成员单位:服从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令,完成好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为:

  v1w调度中心:负责汇总天气预报,传递汛期信息,安排汛期值班,组织协调和检查“三防”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及有关“三防”工作的汇报。负责按抢险方案,组织现场的救急抢险和救援行动,听从指挥部命令,负责向邻近矿山救护队的求救联络。

  v2w生产技术部:负责井上、下水文观测,对地表河流、采煤塌陷地积水、裂缝等进行定期观测,安排防水工程,组织“三防”检查,做好汛期防治水工作。负责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的防排水预测工作。负责提供各煤矿相关的突水点地质参数等技术资料,提供技术指导。

  v3w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检查各单位(重点是煤矿)的“三防”工作进展情况。监督检查各施工单位做好“三防”以及地面排水沟的清挖、漏雨房屋的维修、防水工程的施工工作。负责风井口及井下通风巷道积水检查工作。负责监督事故抢险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组织或协助对事故的调查工作。

  v4w机电供应部:负责井上、下供电系统的“三防”工作。设置和测试各种避雷设施,井下机电设备、排水设备要进行效率测定并保证排水系统能满负荷运行,将各种测试结果及时上报公司“三防”办公室。

  v5w一通三防部:负责煤矿通风工作,为事故抢救地点提供通风保障。

  v6w煤矿采掘队:负责组织井下水仓及排水沟的清挖和矸石山系统的防排水工作。

  v7w行政办公室:负责上级“三防”文件的及时传递和抢险车辆的安排工作。

  v8w监控室:负责通讯设施的“三防”工作,保证汛期通讯线路畅通。

  (9)工会: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救援工作。

  (10)纪检办:参加对事故的调查和责任追究。

  (11)安保部:负责成立“三防”抢险队伍并进行训练和演习。负责保证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的道路畅通和事故发生地治安。

  v12w后勤部:负责危房维修拆迁及所辖范围内建筑物“三防”以及发生险灾后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负责组织“三防”抢险物资的储备及库房的“三防”工作。要求抢险物资能满足抢险需要, 做到专库专放。

  (13)医务室:负责组织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的急救工作。

  (14)现场指挥部: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常务副经理负责组织制定抢救方案和现场抢救工作。

  四、预防预警及救援

  1、预防预警准备

  每年公历4月初,各单位成立“三防”领导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上报“三防”工程计划,落实工程资金,落实责任人,制定“三防”应急预案,在雨季到来前各项工作准备就绪。为了扎实而有效地做好防汛工作,在每次下雨后要对“三防”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将相关信息定时向公司调度中心汇报。

  调度中心在防汛期间必须每天收集气象台的信息;公司安全监察部对防洪排涝工程每次下大雨后检查一次,发现险情及时向调度中心通报。矿调度室负责向公司调度中心报送雨季“三防”工作的相关信息,报送时间为每月的3、13、23号(特殊情况及时汇报),报送信息资料统一用A4纸打印。

  2、险情等级划分

  v1w一般险情,调度中心通知雨季“三防”办公室,由“三防”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到现场察看,并制定整改和防范措施。

  v2w较大险情,影响局部生产系统正常运行时,调度中心要通知值班领导和总工程师及“三防”办公室,根据总工程师指令调集队伍进行抢险和救灾。

  v3w重大险情,影响各单位正常生产或经营以及职工生命安全时,调度中心要按重大事故通知单位及人员名单通知有关人员及时到调度中心待命,并迅速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

  3、发生较大或重大险情时的救援程序

  (1)接警和应急启动。

  发生雨季“三防”事故后,必须按照“事故现场人或知情人——矿调度室——矿值班领导——矿长、总工程师——公司调度中心——应急抢险指挥部”的顺序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事故时间、地点、人员、范围、程度等。总指挥决定启动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后,立即向调度中心下达启动预案命令。汇报方式采取电话汇报。

  (2)救援行动。

  A、调度中心接到总指挥命令后,按照公司应急预案中“重大安全事故电话通知顺序”,通知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中心集合。

  B、指挥部成员到达调度中心后,按照总指挥或副指挥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中心,协助事故单位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C、抢险指挥中心要要据灾区情况,制定抢救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组织抢险。救护人员在抢救遇险人员时,应判定遇险人员的位置、涌水量、受水淹程度、巷道破坏和通风情况。

  D、排水过程中要切断电源、保持通风,加强对有毒气体的检测,并注意观察巷道情况,防止冒顶发生。抢险专业组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立即对受伤、受困人员进行抢救。

  E、医务室人员组成的医疗救护组要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医疗救治。医疗救护组无法救治时,应及时将伤员转医院治疗。

  F、本预案不能满足现场有效救灾时,指挥部要向上级部门及政府部门求救。全部受伤口、受困人员救出后,要清点现场人数,抢险人员撤离事故现场。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命令,事故抢险人员返回公司。由公司有关部室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向上级汇报。

  五、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

  1、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事故现场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核实确认灾区内伤亡和遇险人员全部获救。

  (2)保证安全原则。抢险救援结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并消除或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诱发其他事故隐患。

  (3)实施监控原则。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工和安全仪表的连续监测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安全技术措施,消除各类隐患。

  2、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人如实向抢险指挥部汇报情况,经指挥部认真核实达到恢复正常状态条件,批准救援队伍撤离现场后,宣布救援工作结束。

  3、后期处置

  (1)救援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要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援人员,清点装备、器材;核算救援费用,整理抢险救援记录、图纸,3日内写出救援报告。

  (2)公司组织相关部门勘察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组织制定防范措施。

  (3)救援过程应保存完整的应急救援记录、方案、文件、图纸等文字和音像资料。

  六、应急保障系统

  1、人力资源保障

  应急由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救护、医务、保安等有关部门人员,组织强有力的抢险救灾队伍,保证预案的有效实施。

  2、通讯(信息)保障

  预案中涉及到的单位、部门、人员应保证相互间通讯、信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的通畅,保证预案的及时启动。

  3、抢险救援物资的保障

  后勤部应储备有“三防”事故抢险物资,并保证出现事故时,在第一时间投入抗灾抢险工作,达到控制灾情的目的。储备物资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保证能够正常使用,并派专人管理。没有应急抢险指挥部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必备设备应有:水泵:10台;大口径水泵:5台;各种水管:1000米;胶皮管:1000米;铁锹:100把;铁丝:300公斤;沙袋:1000个;装载机、挖掘机、工程车随时待命。

  4、资金保障

  各单位备有专用应急救援费用,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保证抢险所需资金的畅通。

  5、演习

  雨季“三防”应急抢险演习由各单位保卫科负责组织实施,并将相关资料上报公司调度中心及公司安全监察部。

  七、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1、公司安全监察部应将防汛应急预案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2、各单位保卫科要根据防汛应急预案进行演习。

  3、安检科负责监督进行防汛应急预案演习。

  八、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公司调度中心负责该预案的管理工作,并根据模拟演习中存在的问题,对预案进行修改补充。预案更新工作于每年1月1日前完成。当有水灾事故发生时,由指挥部命令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公司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机电供应部、一通三防部、煤矿采掘队、行政办公室、监控室、工会、纪检办、安保部、后勤部、医务室等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各相关单位实施。

  2、奖励与责任追究

  在预案的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恪尽职守,工作做的扎实到位未发生任何事故,则相关单位进行奖励;若在预案实施期间,由于某些相关单位工作疏忽、监督不力,导致人为因素造成水灾损失,则对相关单位处于相应罚款。

  3、预案备案

  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在各单位资料室进行备案。

  抢救室工作制度篇3

  1.1急:这就要求急救人员急病人之所急,争分夺秒地抢救病人的生命,要做到这一点,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急救知识和熟练的技术,当危重病人就诊时,护士应主动到室外迎接,协助病人入急诊室,并迅速了解病时,病因,病情,病后救治经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通知医生,随时做好吸氧,吸痰,洗胃,心前拳击,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心电监护等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这是医护人员的神圣职责。

  1.2德:就是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不能有推诿病人的现象。目前遇到的问题是由于病人发病比较突然,常发生在野外,工厂,学校,意外事故等地方,事先没有准备好费用,就到医院来,面对这个问题,要求护士要有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决不能怕麻烦推诿病人或消极地等待病人交了费才抢救,而要先积极尽全力抢救在设法与病人的单位家属亲戚等取得联系,解决费用问题,时间就是生命,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和态度直接影响到急诊病人的抢救质量,所以要有满腔热情高尚的医德,积极的态度,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抢救的工作中去。

  1.3熟:就是操作技术娴熟,各种急症,重症中毒,急救预案要熟记,观察病情要严密熟练,特别是急诊医疗体系中的急救监护技术已成为护理工作的新领域,急救监护的成效是反映一个医院水平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护士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掌握现代急救技术,同时从实际出发探索护士在急救工作中的作用,以求在急救护理理论上有所发现,技术上有所创新,用优质的积极护理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

  1.4严:就是严格遵守抢救制度严防差错事故,严防在一些纠纷中处于被动地位,这就是要求。

  1.4.1: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特别是医生未来到现场之前,护士要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输液,测生命体征,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止血,包扎等。并边抢救边设法通知医生。

  1.4.2:严密观察病情并详细做好护理记录,用药及时准确,根据病情就地抢救,等稳定后方可移动。

  1.4.3:严格执行交接班查对制度,昼夜应有专人护理病人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科用药做详细的书面和口头交代,所用药瓶的空安瓿,必须经过两人核对无误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前应加以复述。

  1.4.4:病人病情应及时与其家属或单位交代清楚。

  1.4.5:抢救完毕,除做好记录、登记和将所有物品、用具消毒并补充外,必须写好抢救小结以便总结经验。

  1.5全:就是抢救物品准备齐全,抢救组织和抢救工作制度健全。目前,医护人员短缺,导致了人员安排无法满足抢救工作的需要,按要求必须有组织有秩序,才能忙而不乱,提高抢救的效率。

  2.讨论

  抢救室工作制度篇4

  【摘要】心跳骤停是最严重的心血管急症,若不能获得有效治疗便进展为心源性猝死[1]。而心源性猝死的抢救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反应的速度[2],特别是在2分钟内抢救时机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而获得生命延续。对25例心跳骤停患者的护理抢救研究表明,心血管内科患者是发生心跳骤停较多的科室,所以护士要有对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发生的预见性和快速处理的能力,科室护士长要重视护士基本知识学习,加强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有切合实际、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室颤、抢救、护理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男17例、女8例 、最大年龄83例、最22小例、冠心病心梗12例、扩张性心肌病8例 、风湿性心脏病4例,心肌炎1例。通过25例心跳骤停患者重视护士素质的提高,加强科室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2 抢救护理体会

  2.1 对心跳骤停发生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2.1.1 冠心病:严重的心肌缺血、特别是在急性心梗时。在24例患者中,有12例是冠心病,其中8例是急性心梗[3]。

  2.1.2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如低血钾可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其危险程度起决于低钾的程度[3]。

  2.1.3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不当[3].24例中,其中一例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不当。

  2.1.4 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缓慢心律失常或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2.1.5 容量的不足或过重。[3]

  2.1.6 各种诱发因素:如饱餐、过度劳累、用力排便。2例是在进餐后发生室颤。

  2.2 高危人群进行持续ECG监测。

  心电监护即持续进行心电活动监测,观察各类心律失常,以便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进行正确的处理[4]。

  在25例患者中有24例是在心电监护过程中发现心电图的改变立即进行抢救处理。

  2.2.1 当发生短阵室速、频发室早、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Rn―T时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2、2、1发生心电图表现为室颤立即给电除颤并立即进行抢救和报告医生。

  2.3 高危人群作好抢救应急准备

  2.3.1 对高危患者用留置针开通好一路静脉,以便发生意外时药物及时供给。在抢救整个过程中维持良好的静脉通道非常重要,最好在静脉内保留细塑胶管输液,避免因病人躁动输液针刺破静脉,病人一旦发生血液动力学恶化,血管变细,难以输液,势必影响抢救[5]。

  2.3.2 备好各种药品、设备、器材,做到随手可及。值班护士必须知道抢救仪器定点放置,接班时首先要观察是否在定点位置、是否处于良好的应急状态,所有附加配件是否齐全。如有高危病人时,特别是除颤仪的准备做到按常规连接好监护导联,电极板涂到电湖,随时处于应急状态,病人在监护过程中,电极片的贴放要避开电极板安放位置。

  2.3.3 统一抢救药物的配制:全部按规定,以1毫升1毫克统一的比例稀释。药物放置地护士知晓,所有药物护士掌握其用法、用途、给药途径。如高危病人稀释抽好后定点、定位、标明放置,以防病人发生意外时临时抽吸药液耽误病人抢救时机。

  2.4 加强护士抢救技能培训

  2.4.1 注重基础知识培训,营造一个学习型的护理队伍,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学历考试;只要是 参加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在排班时尽量保证其有足够时机。

  2.4.2 重点培训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及判断,根据护士的能力及工作年限有计划的安排护士到医院的心电图室学习,新到科室护士熟悉本科工作后,安排到心电图室学习,让护士掌握操作技能及学会分析心电图图形。

  2.4.4 特别重视抢救病人的心电图分析,在早交班时将前1日做过抢救病人的心电图组织护士进行分析及护士长进行讲解,让护士将心电图的图形特征与患者病情结合起来分析判断,提高护士对心电图的观察能力。

  2.4.5 让全科护士做到人人参加除颤仪、吸痰技术、CPR规范化培训,必须个个通过考核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本组的抢救过程中,抢救成功率高以护士的观察水平及抢救技能有关,还与抢救的及时有关,因为抢救医生的级别最高,抢救技能最强,如果患者在有效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都是徒劳的。处理心跳骤停的成效取决于反应的速度,当呼吸和心跳停止4―6分钟,由于大脑缺氧开始死亡,尽早实施CPR可以维持身体重要脏器,特别是大脑的氧供应,以避免不要的损失。临床实践证明,尽早CPR可以使生存率增加1倍。如果病人在4分种以内得到CPR治疗,8―12分钟以内得到除颤治疗,那么他的生存率会显著提高[6]

  2.4.6 每一例心跳骤停患者都要对抢救经过及过程进行讨论总结,特别是抢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吸取教训并进行改进,成功的做法总结后推广,逐步提高抢救技能及水平。

  2.5 实行科室护士的目标考核管理,调动护士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心及团队凝聚力。

  2.5.1 培养护士慎独精神,定期组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以增强工作责任心。

  2.5.2 注意护士团队精神培养,做到相互查缺补漏。特别是在抢救病人时在岗护士都要积极参与,共同为病人的生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抢救工作。

  2.5.3 严格执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护士长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确保护理工作的及时落实及规范。

  2.6 分析讨论救治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方面

  3 结论

  综上所述:心源性猝死是心内科的急危重症,只要注重护士业务基本能力培养、加强专科知识规范化培训,严格科学的管理、注重团队意识培养才能提高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陈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适应指南 中华医学会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中华心律失常杂志2002 121

  [2] 陈维周、许玉韵心血管病治疗学 浙江科技出版社2001:253

  [3] 秦得春 郭学奎李秀华心脏病围手术期心源性猝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华护理杂志 200742(5)409

  [4] 中华护理学会主编临床高新技术知识与现代护理1400问,,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治疗适应指南 28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抢救室工作制度篇5

  为预防我市泥石流地质灾害,避免和减轻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防灾预案。

  本预案所称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防灾预案的概念是指一旦发生泥石流地质灾害或者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体出现临灾状态时,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防灾和抢险救灾行动。

  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市政府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全面规划,重点突出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分组分部门负责和依靠科学、因地制宜的总原则。

  二、泥石流地质灾害防治领导组织机构

  1、成立*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

  总指挥*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秘书长

  *市规划国土局局长

  成员*市公安局局长

  *市监察局局长

  *市林业水利局局长

  *市气象局局长

  *市林业局局长

  *市卫生局局长

  *市财政局局长

  *市民政局局长

  *市城建局局长

  *市交通局副局长

  *市教育局局长

  *市广播电视局局长

  **供电局局长

  *市发展计划局局长

  *市经济发展局局长

  *同益乡党委书记

  *同益乡副乡长

  *安波镇镇长

  *矿管办主任

  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国土资源局),办公室主任*(兼),电话:*

  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成员所属单位为抢险救灾的成员单位,并派联络员参加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成立监测预报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生活安置组、财务组、灾情调查组、治安消防组、秘书组、宣传组、专家咨询组等机构,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信息通讯网络,使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层层把关,责任到人,反应迅速。

  2、同益乡、安波镇要组建以党委书记和乡(镇)长为主要领导的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领导小组。

  有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的行政村要组建以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为主要领导,由村民组长、村民参加的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和监测防灾组织。

  3、各级机构的分工与职责。

  (1)*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负责全市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工作,提出全市防灾要求,对全市42个市级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负责管理,每年4月底前组织完成重要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果报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省国土资源厅。各级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在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

  (2)乡(镇)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负责本乡(镇)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管理工作。按照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安排、布置本乡镇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编制本乡(镇)和重要隐患点的防灾预案。每年4月中旬前完成重要泥石流隐患点的巡查,并将巡查结果及时上报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

  (3)村级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组织,主要负责对本村泥石流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工作,对每个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设专人定期监测。在雨季要实行值班制度,发现灾情和重大灾情隐患要在第一时间内,组织抢险救灾和转移安置群众,并及时上报灾情及隐患。

  (4)国土资源局、气象局主要负责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信息整理分析和气象预报工作。在雨季,尤其有强降雨的天气,应通过*市广播电台、*市电视台及时气象预警,以指导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灾工作。

  (5)防灾制度与岗位纪律。

  定期监测与巡查制度。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的乡(镇)、村要对灾害隐患点定期进行监测和巡查,及时掌握灾害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在雨季,尤其有强降雨时,要实行24小时监测与巡查。

  汛期值班制度。市、乡(镇)、村防灾组织,在汛期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认真作好值班记录,对接到报告的有关情况,应视轻重缓急及时处理和报告。

  报告制度。在汛期要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每十天村级组织要向乡(镇)防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监测信息情况,乡(镇)防灾领导小组向市防灾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监测信息,在紧急情况下实行随时报告制度。当灾情及重大隐患发生时,所在地乡(镇)要立即组织应急分队,进行防灾与抢险,并及时向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报告情况。

  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各有关部门,在发生地质灾害时,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报告处置。

  ①因灾死亡3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由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调查和做出应急处理并及时向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报告。

  ②因灾死亡3-9人(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以下),应在24小时内上报到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同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

  ③因灾死亡10-29人(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元以下),应在12小时内报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同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

  ④因灾死亡3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应在6小时内报大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同时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

  岗位纪律。在泥石流地质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中,有关人员必须服从调动和安排,听从指挥,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得擅离职守,不得虚报、漏报情况。对造成重大损失者,从严追究其责任。

  三、应急准备和保障

  各级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部门,一定要充分做好抢险救灾的各项应急准备和保障工作,必须做到人员要落实,队伍要精干,资金有保障,物资有储备。应急准备和保障主要要求如下:

  1、指挥部办公室要适时组织地质、气象等专家对全市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论证,进行地质灾害预测,并将论证预测的情况通告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

  2、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应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的抢险救灾应急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细化工作任务,逐项落实具体职责,保障抢险救灾工作有序进行。各成员单位所制定的抢险救灾应急行动方案需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3、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生的乡(镇)政府要组织建立应急抢险救灾队伍,要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灾后应急救助手段及时到位。

  4、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的抢险救灾应急行动方案,组织专业队伍,根据部门职责范围和专业特点,加强岗位技术培训,组织实战演练,提高抢险救灾人员的素质。

  5、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生的乡(镇)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储备用于抢险救灾的专用物资和交通、通讯工具。

  6、市、乡(镇)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泥石流地质灾害防灾工作的实际,在财政年度预算中落实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救灾经费。

  7、要加强对群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增强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使群众明确一旦灾害发生,应采取的避让措施和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

  四、临灾应急

  1、根据地质灾害险情报告制度,市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大型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临灾报告后,应组织专家对险情进行会商,并决定是否启动临灾应急预案命令。

  2、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指挥部应迅速组织应急调查专家组赴现场开展调查工作。

  3、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要会同当地乡(镇)政府成立现场临灾应急抢险指挥部,并根据需要设立若干工作组,组织开展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开展应急调查,组织专家会商,设置危险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确定抢险救灾方案。

  4、加强动态监测,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或险情隐患消除,应解除临灾应急状态,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五、灾害应急

  1、发生大型泥石流地质灾害后,应按地质灾害速报规定逐级上报。

  2、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办公室接到地质灾害报告后,应根据灾情立即派出应急调查组或工作组,赶赴灾区进行现场调查,核实灾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并向指挥部提出启动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议。

  3、指挥部接到启动灾害应急预案建议后,应立即召开指挥部紧急会议,进行灾情会商,研究布置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

  4、根据需要在灾害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救灾指挥部,设立若干应急工作组。现场指挥部由市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与当地乡(镇)政府共同组成。

  5、各应急工作组应当按应急预案分工及现场指挥部的指令,根据各自的工作任务,有效开展各项应急工作。各应急工作组的组成与主要任务如下:

  紧急抢险组:

  武警、公安、建设、水利,电力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抢险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组织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和其它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引发的水灾、火灾、爆炸及剧毒和强腐蚀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进行抢险,消除隐患。

  调查监测组:

  国土资源、地矿、民政、建设、水利、交通、气象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调查、核实灾害发生的时间、位置、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查明灾害类型、规模、潜在威胁的影响范围,以及灾害成因和诱发因素;组织灾情监测,预测灾害发展趋势;根据灾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现场指挥部。

  医疗卫生组:

  卫生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组织急救队伍,及时抢救伤病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治安、交通保障组:

  公安、武警、交通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维护灾区社会治安;迅速疏导交通,对灾区和通往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基本生活保障组:

  民政、财政、商务及保险公司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做好救济物资(含药品)的供应、调配和管理,妥善安排灾民生活;协同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和保险理赔工作。

  设施修复和生产自救组:

  信息产业、电力、交通、铁路、建设、水利、农业,林业、教育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组织抢修灾区受损毁的交通通讯设施,保证救灾物资运输;组织抢修受损毁的供水、供气、供电、水利等工程设施,保障正常运行和供应安全;指导、帮助灾区恢复生产,组织修复损毁校舍,或应急调配教学资源,妥善解决灾区学生就学问题。

  应急资金保障组:

  财政、民政、计划和水利、交通、建设等部门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应急资金的筹集和落实,做好应急款物的分配及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6、市政府应根据现场指挥部或上级调查组的建议,及时划定泥石流地质灾害抢险救灾特别管制区,并予以公告。

  危险区和特别管制区的边界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安排巡逻值勤人员;严防在危险区内进行爆破作业;禁止与抢险救灾无关的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和特别管制区。

  7、泥石流地质灾害已经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后,市政府应根据现场指挥部的意见及时解除灾害应急期,撤销原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和抢险救灾特别管制区,并予以公告。

  抢救室工作制度篇6

  第四季度护理工作总结

  第四季度是201*年最忙的,院领导带领门急诊护理人员圆满地完成了“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创建,现将本季度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科室护理管理

  1、根据门急诊护士人数及科室工作性质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要求科室护士24小时电话畅通,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合理安排班次。

  2、指导护理人员配合医师做好急诊危重病人抢救与120救护车出诊准备工作,做到药品、物品、器械齐备。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演练过程中,从病情评估、预检、分诊、分流到安全正确地转运入科,每个环节都要求做到无缝衔接,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为病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急救服务。

  3、进一步完善了急诊留观病人的管理,针对留观输液病人制定了管理办法及护士工作流程,为急诊留观病人提供整洁、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

  4、做好急救药品及急救仪器的管理,保持急救器械、物品、药品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100%。

  二、加强科室护理业务技术培训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急救相关知识,使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吸氧、吸痰、呼吸机、心电图机、电除颤的配合使用等专项抢救技术和知识。

  三、加强科室院感管理

  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严格要求科室护士做好自身防护、并按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及医疗废物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保证无菌物品合格率100%。

  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1、以身作则,教导护理人员改善服务态度,要求所有护士按规范着装,使用文明语言。

  2、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一切服务为病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服务意识,充分满足病人的就诊需求。对无陪护的病人,还有自身行动不便的病人我们给予多方面照顾。

  3、优化门急诊就诊流程,及时分诊,对急危重患者优先诊治处理。

  五、我们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意识到在急诊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1、急诊科医护人员应急急救经验不足,急救技能有待提到,要注意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熟练掌握,还需要加强专科培训、以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2、需加强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

  3、要熟练掌握急诊危重症的监护和抢救流程,避免手忙脚乱。

  4、掌握常用急诊抢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严格执行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篇7

  FOCUS-PDCA及5S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实施前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在每日的科室晨会上及每月的科室例会上组织科室人员学习FOCUS-PD-CA及5S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给科室的每一个成员灌输科室环境的FOCUS-PDCA及5S实施必须全科总动员,全员参与,一个不能少。并到已实施FO-CUS-PDCA及5S管理的上级医院相关科室进行参观学习,掌握各阶段的相关内容,在科室全体人员思想统一后,充分调动全体科员的积极性,采用头脑风暴法,群策群力制订5S现场管理的实施计划。

  2实施方法

  按发现问题成立改进小组明确现行的标准和制度分析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选择5S方法对环境进行改进制定改进和实施的具体计划全科总动员实施所制定的计划检验和评估新措施的实施效果确保新措施的实施并持续进行改进等9个步骤进行。2·1发现本阶段是发现问题,联系本科室工作实际将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方面,以及科室工作人员满意度较低的方面由护士长列出清单,再由全科护理人员选择自己认为最需改进的项目,结果发现科室护理人员对“改进科室环境”一项赞同率为86·7%,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科室陪护管理混乱,陪护人员可以随便进出抢救室;仪器摆放杂乱,使得摆放空间拥挤;微量泵、监护仪、呼吸机等仪器管线杂乱;各种推车、仪器用后归置不到位;护士站杂乱不堪,各种化验单、病历本、喝水杯随处乱放;电话机旁墙壁乱画、乱贴。2·2组织成立5S小组,5S小组设辅导员1人,负责小组内部的组织、协调及与医院其他医疗、后勤部门的联系;组长1人,负责整个活动的进度,组织每月一次的5S会议;组员8人,负责5S活动的实施。2·3明确明确目前本院对急诊抢救室环境要求的标准和相关制度,如JCI标准中的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和本院每季度护理质量大检查中对环境要求的标准、院感要求的相关内容,以及各班职责。2·4了解在明确相关标准和制度后,小组成员利用鱼骨图,分别从人员管理、制度执行、局部空间、设备物品4个方面一起分析、罗列导致抢救室环境问题的可能原因,见图1。2·5选择选择5S方法对抢救室环境进行改进,并从人员管理、设备物品、局部空间、制度修订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改进措施。2·6计划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全面实施5S活动,实施范围包括抢救A区(复苏室)、抢救B区、护士站、治疗室每个月的重点不同,实施5S活动前后进行调查比较。2·7实施依次应用5S的步骤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全科总动员实施改善方案,具体如下。1S-整理:胡贝贝等[5]认为:“空间”的概念是整理工作的精髓,即应充分有效地利用物理空间。合理应用抢救室空间,因为A区(复苏室)相对封闭,应用率偏低(只有心肺复苏的病人才会紧急安置在此),在A区设临时“小仓库”,在A区和B区的隔板内设壁柜,分成很多个小格,每个小格内整齐地放置塑料小箱,塑料箱外侧贴有物品名称,把相应物品放置在内,每天早上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负责补充“小仓库”内的物品。各种仪器,如呼吸机、除颤仪、心肺复苏仪、微量泵也依次放置于A区内。2S-整顿:各种仪器、物品要定点、定量放置,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修。B区设有8张抢救床位,每张床头墙壁上用粘贴钩固定悬挂一储物篮,篮内整齐排放氧气管、电极贴膜、一次性吸痰管等,物品添加可由白班人员下班前自小仓库取用。另外,每张床位限制陪护2人;3S-清扫:当班者要保持自己所管床单位及周围地面、桌面的清洁,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处理要符合规范,不乱丢垃圾。每个星期一安排一位清整班,负责清扫抢救室内墙壁、天花板、各种仪器外表面;4S-清洁:其实就是对前3S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要长期地执行前面所述内容,环境的清洁工作贯穿在日常工作的每一点一滴,科室成员之间要互相监督执行;5S-素养:5S的精髓就是提高人的品质,提升人的素养。护理人员在日常的琐碎、繁重的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状态,统一着装、衣着干净整齐、待人诚恳耐心、医疗垃圾处理符合规范、物品用后及时归位,在工作时间不大声喧哗等,使5S的实施深入人心。2·8检查自2011年5月5S活动具体实施开始,每3个月收集一次资料,分析结果。2·9执行通过1年的现场管理实施,抢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不但熟悉了5S的具体内容,而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地运用到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在不断总结和改进的基础上,全体护理人员也养成了自觉遵守和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的习惯。另外,整洁、方便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因此,本科室将改进抢救室环境和卫生的5S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定期检查,好的保留,不足之处进行下一个FOCUS-PDCA循环,进行再次质量改进。

  3阶段性成果

  3·1调查方法在2011年5月、2012年5月分别对抢救室18、22名护理人员调查。分别从工作环境满意、班内职责执行、设备摆放合格、仪器用后归置合格、物品取用方便5项以“是”或者“否”来统计,“是”得1分,“否”得0分。调查表回收率为100%,数据输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2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班内职责执行率、设备摆放合格率、仪器用后归置合格率、物品取用方便率均有很大的提高,具体见表1。

  4小结

  抢救室工作制度篇8

  一、指导思想

  认真汲取“7.18”特大暴雨洪水灾害教训,以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确保城市工业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建重于防,防重于抢”和“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立足防大汛、抢大险,突出防汛任务早部署、防汛物资早准备、安全隐患早排查,变被动防汛为积极迎汛,积极做好城市工业防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工业防汛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城市工业安全度汛。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市经委是全市城市工业防汛综合协调部门,市区行政区域内各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工业企业的防汛管理工作。进入应急状态可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协调指挥机构,针对全市防汛应急需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研究采取应急措施。

  市经委成立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全市工业防汛应急指挥工作。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主任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调度室,办公室主任由总调度室主任兼任。

  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上级部署和职责分工,结合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专项应急措施(或预案),并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具体执行规定的应急协调任务,确保专项应急措施和规定任务的完成。各有关处室、有关单位和各区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加强沟通,形成合力。

  三、工作重点

  全市各级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和工业企业要做到防汛工作“四到位”,即:领导到位、措施到位、物资到位、抢险队伍到位,确保城市防汛抢险工作顺利进行。

  (一)完善部门和企业防汛应急预案。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抗洪抢险救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城市防汛和工业发展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防汛应急预案,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习、宣传,形成覆盖面广、可操作性强的防汛应急预案体系。预案一定要具体,可操作性要强。

  (二)完善防汛指挥系统。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要建立防汛抢险指挥机构,一把手负总责,组建防汛抢险队伍,明确领导,明确责任,明确人员,明确任务。

  (三)完善防汛调度系统。各部门和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各自的防汛调度系统,保持调度系统畅通无阻。各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及时向市经委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有关的汛情、险情和灾害事故及抢险动态。有关人员必须保持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

  (四)完善物资储备系统。各部门和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储备充足的专业防汛抢险物资。各级工业经济主管部门要对重点企业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五)宣传、培训及防汛抢险演练。各部门和企业要做好单位内部的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广大干部职工雨天工作要确保自身安全,并做好避险和互救工作。防汛重点企业要根据实际适时组织防汛抢险演练。

  四、实施步骤

  (一)汛前阶段。进行汛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完善修订防汛应急预案和各种工作方案,完成防汛抢险物资的储备,落实各级抢险队伍,完善防汛调度指挥系统,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二是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工作,做好汛前动员,做好《应急预案》和有关防灾避险知识的宣传,做好防汛抢险演练,做好防洪排水设施巡查,保证各项防洪排水设施安全运转;三是落实部门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迎汛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和企业防汛第一责任人。

  (二)汛期阶段。做好汛期的各项防汛工作,坚决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调度、报告雨情、汛情,适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积极做好排水和抢险救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随时出现的难题,做好防汛和相关安全检查工作,督促有关人员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确保安全度汛。

  (三)汛后阶段。全面检查防洪排水设施,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修订各种预案和工作方案。

  五、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程序

  根据上级指示或实际情形,市经委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分析情况,确定启动应急响应的级别,提出应急协调措施建议,报市经委批准后实施。根据有关规定,应急响应由低到高划分为:一般事件应急(Ⅳ级)响应、较大事件应急(Ⅲ级)响应、重大事件应急(Ⅱ级)响应、特别重大事件应急(Ⅰ级)响应四个级别。

  (二)应急响应分级

  Ⅰ级响应:根据市政府的指示或市防指、城防指要求或收到暴雨红色预报时,市经委启动综合应急预案,在市经委应急协调指挥机构指挥下,采取全市性综合紧急措施,避免、缓解或消除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产生的特别影响。市经委主任、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统一指挥,各成员单位和各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各负其责。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及时掌握汛情、灾情,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工业企业出现防汛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各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应立即向市经委报告,市经委向市政府报告。

  Ⅱ级响应:根据市防指、城防指要求或收到暴雨橙色预报时,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立即采取相关紧急措施,避免、缓解或消除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产生的严重影响。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及时掌握汛情、灾情,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工业企业出现防汛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各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应立即向市经委报告,市经委向市政府报告。

  Ⅲ级响应:收到暴雨黄色预报时,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部门内专项紧急措施,避免、缓解或消除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产生的较大影响。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统一指挥应急工作。有关方面及时调度情况。

  Ⅳ级响应:收到暴雨蓝色预报时,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适当紧急措施,避免、缓解或消除各类防汛突发事件对全市工业经济运行产生的个别影响。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成员单位负责指挥调度。

  六、保障措施

  (一)应急保障。建立健全防汛应急管理机制,完善指挥顺畅、上下一致、信息畅通、相互协调的工作格局。

  (二)资金保障。各区和企业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企业防汛设施投入,减少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度汛。

  (三)制度保障。要严格执行《市城市防汛责任追究制度》、《市城市工业防汛工作报告制度》等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篇9

  [关键词]绿色通道;护士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患者在急诊室中的抢救成功率。我院2005年4月进行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通过1年多的实践,急诊室护士积极参与通道的建设,加强通道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实施方法

  1.1制定规范、科学、系统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1)绿色通道为院内急危重患者建立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2)绿色通道负责人:急诊科主任。(3)预检分诊护士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丰富临床经验,对危重患者必须果断、及时分诊,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其他相关科室人员被呼叫参加抢救时,必须在5min内到达指定抢救场所。(4)急危重患者由急诊医生和护士长组织抢救。遇有成批患者、意外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护理部、院总值班,启动我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绿色通道医务人员要训练有素、技术娴熟、职责明确、坚守岗位,能胜任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需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6)急诊抢救室为抢救危重患者的专用设施,不得挪作他用。一切抢救物品实行“五定”制度(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检查、定期消毒),保证抢救患者使用。(7)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值班护士应主动观察病情,准确执行医嘱,医生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护士要复述一遍后执行,及时记录。(8)绿色通道各相关医技窗口张贴绿色通道患者优先的标识,保证绿色通道患者各项措施优先。(9)对危重患者实施先抢救后挂号、先用药后付费等便捷措施。(10)所有检查由专人护送,所有医技、病房等相关科室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

  1.2从绿色通道的三大要素着手做好绿色通道的建设绿色通道三大要素包括:(1)人员保证―医生、护士、工勤人员。(2)仪器设备保证―抢救室内各种抢救仪器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3)其他基本设备的保证―医院的布局,通往各检查科室的路面条件等。

  1.2.1加强业务管理,提高急诊护士的技术力量提高抢救应变能力,制定系统规范的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标准,并根据标准进行各级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定急诊常见疾病的抢救预案,并严格执行。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急救技能的演练并每月对科内所有人员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并与奖金挂钩。

  1.2.2健全急救组织,完善急救通讯设备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意识,培养急诊护士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急诊科所有成员要有完善的通讯设备,急诊分检处有院内急救呼叫系统流程图,由分检护士负责呼叫。完善的急救组织和通讯网络是患者安全的保障。

  1.2.3保证基本设备和仪器设备的完好急诊科设有专用抢救室和完好的抢救仪器设备,由三班护士检查仪器性能并保持备用状态,心电图、呼吸机、洗胃机、除颤器、心电监护仪等抢救仪器均有三级保养,一名护士担任一个仪器的一级保养员,护士长为二级保养员,仪器科为三级保养,保证仪器完好。其他基本设备包括抢救床、患者转运的车辆、急救的药品、急救包等均有专人管理,护士长、院质控小组、护理部负责质量的监控和保证。

  1.3定期召开绿色通道会议及时反馈通道的运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疏通,切实保证通道的畅通。每月由医院组织召开一次绿色通道专题会议,对通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各相关科室协调解决。同时院领导对急诊绿色通道的支持也是绿色通道畅通的重要保证。

  2效果

  自从我院建立急诊绿色通道以来,护士积极参与了通道的建设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对绿色通道第一要素人员保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医生的及时到场,工勤人员的合理安排以及护士的及时救护都与护士的管理分不开。(2)对绿色通道第二要素仪器设施的维护起到重要的作用。急救室内的任何药品、仪器、设备、物品等都由护士直接管理,护士工作保证了这些设备的完好。(3)对第三要素其他基本设备的维护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急诊护士直接参与绿色通道的管理,为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3体会

  3.1强化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急诊室往往是时间急、病情重、意外状况较多发生的地方,现代急救医学要求急诊护士对危重患者能够做到快速评估、果断决策,各种操作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通过对绿色通道的管理,锻炼了护士在应激状态下将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了护士在实际抢救患者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发挥。

  3.2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沟通、管理能力急诊护士要管理好绿色通道必须与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挂号、药房、收费等其他临床科室经常沟通、协调,为了管理好通道也必须经常总结经验、调整方式、学习管理手段,这些无形中提高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培养了一定的管理能力。

  3.3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意识及综合能力急救意识是急诊科护士最主要的意识。当急诊患者来院时,急诊护士首先要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通知哪些科室,上报哪一级领导,准备哪些抢救药品,同时要想方设法解决抢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绿色通道的建设与管理本身就是对护士急救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3.4提高了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的缩影,是医院综合水平的体现,急诊树立了品牌,提升了形象,提高了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

  抢救室工作制度篇10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质量管理成为当前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主旋律。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的患者,是护理纠纷的高发区。本院是一所大型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拥有床位1578张,自2007年11月28日组建(由原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和第五人民医院合并而成)以来,至2008年11月28日,已成功运行1周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急诊抢救室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承载着大量的抢救任务,运行1周年共抢救患者14875人次,最高的一天抢救人数达到55人次,如何保证护理安全是摆在急诊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的挑战。为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降低急诊护理风险,使急诊护理工作安全、有序、快捷进行,本科逐步制定了一系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1.1编制护理安全管理文件,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科室定期召开全体护士会议,对急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讨论整改措施,识别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抓重点隐患人物、重点隐患事件,制定常见急症抢救流程、工作环节流程、应急预案流程、服务规范用语、科室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建立护理隐患沟通本和各班工作细则等,形成护理服务活动的工作规程、管理准则,使大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有章可循,防止随意性,并以文件为准则不断对护理安全质量进行评价,对护理隐患进行整改、监控,使护理人员行为有规范、工作有标准、评价有依据。

  1.2设立由护士长、责任组长、主班组成的层级管理模式为确保急诊抢救室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使管理更到位,本科实行考核、竞聘,挑选出一位年资较高、业务水平较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骨干做为抢救室的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日常护士长不在时的抢救室护理业务及管理工作,并做好带教低年资护士和实习生的工作;责任组长不在岗期间,护士长根据力量搭配每班确立一名经验丰富、技术相对较好的护士做主班,实行主班负责制,全面负责夜间及其它责任组长不在岗期间的质量监控,和其他护士一起确保本班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护士长不定期严格按照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进行监控,查到问题由责任组长负责;责任组长每周2次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查到问题落实到个人。

  1.3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加强理论和技术培训,确保护理质量安全本科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每周业务学习1次,学习一些前沿的急救理论;每个月每人都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1次;每季度进行急救技术和理论培训1次,人人参加,并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并登记在册。

  1.4加强对护士的管理

  1.4.1分诊护士的选择分诊护士应选择在急诊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上岗前要严格培训专业技能,应有较强的急诊意识和急救理论,对就诊患者按轻、缓、急、重预检分诊,询问病史语言简洁,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对危重患者先护送入抢救室,并立即通知医生和抢救室护士做紧急处理,开通绿色通道,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患者快速有效的救治。

  1.4.2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急症患者来诊,护士迅速通知医生,根据轻重缓急积极投入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予吸氧、吸痰、监护等急救措施,并加强巡视,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述一遍,并对该医嘱进行分析,执行正确医嘱。非抢救患者时护士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严格查对制度,避免差错发生。严肃认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的时间及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轻重,每半小时或1h记录1次,字迹清晰、无涂改。

  1.4.3至少有2种识别患者身份的方法抢救患者入室时由接诊护士填写腕带,并给患者佩戴。腕带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给患者服药、输液、打针、做检查均需核对该腕带,并称呼名字,昏迷者让家属帮助确认。

  1.4.4护士学法、知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

  1.5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抢救患者在入院时即由接诊护士填写腕带并佩戴在患者左或者右手腕处,并做好宣教。在就诊治疗期间,患者应该配合护士的工作,坚持佩戴腕带,以便作为身份识别的标志,佩戴率100%,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加用床栏,必要时加用约束带,防止坠故的发生。

  1.6加强抢救物品的保养,确保急救过程安全科室对急诊各区域的抢救药品和仪器合理摆放,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并且要求班班清点交接、记录,随用随补,并消毒保养。责任组长负责系统管理,每周消毒、保养、调试,完好率100%,确保急救过程中使用安全。

  1.7保证急救护理文书质量急救护理文书牵涉到患者法律问题、医保、赔偿等各种问题,也是医疗纠纷的第一手资料。要及时、准确地记录从患者到达后的生命体征、神志、医嘱执行情况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禁止出现遗漏、涂改现象。

  1.8确保绿色通道畅通,落实陪检、陪护制度填写急诊患者转运记录单。本科实行绿色通道24h畅通,早、中、晚均有1名护士担任,并佩戴明显标记。凡是有吸氧或输液、或者体征不稳定需外出做检查的患者,均由护士(主要是绿通护士)负责护送,并携带必要的急救用物。送病房、手术室、ICU的患者事先和病房护士联系,交代患者目前的状况和需备好的护理用物,通知绿色通道专用电梯等候,途中携带必要的急救物品,填好转运记录单,到达后和对方的护理人员详细交班,并双方签字确认,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延续。

  1.9着重风险评估对于需转运的患者在转运前,护士均应根据病情做风险评估。对于可能发生的意外,应提醒医生并告知家属,必要时让家属签字。对于危重患者需邀请医生一同护送,确保转运过程当中的安全,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以免引起护患纠纷。

  2成效

  本科通过实施以上一系列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特别是护理责任组长和主班责任制,发挥层级功能管理,充分体现护士的自我价值和团队精神,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本科1年抢救患者14875人次,日均40.8人次,最高峰时1d抢救达到55人次,未发生一起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全年患者满意度达到98.5%,赢得社会和院部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