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范文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自己先解放思想。
(一)教师要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
陶行知先生说:“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的学生未必都是天才,但作为教师,要善待每位学生。每位天才的成功都来源于儿时一点一滴的积累。
(二)教师应改变旧套路
教师应该改变以前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寻找其他更加新颖、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要鼓励学生,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
教师应当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不要只为教学而教学,要鼓励学生多向教师提问,鼓励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教师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课应当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从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故事或问题入手,如我在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时,就让学生读读画画;要是上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就让学生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发展了自身的语言能力,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师要以人为本,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情境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个氛围中,教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认真思考,努力解决问题的“多言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学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创造出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在足够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释放个性思维,寻找创新的火花,进一步拓展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
四、教师要创设思维情境,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
教学实践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思考探索,从而得到与众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求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地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要敢于怀疑教师,敢于怀疑课本。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常表现在敢于突破前人的规范,善于重新审视事物和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只有插上这双有力的翅膀,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有扎实的基础。我们也要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活动和实践创造的天地。
(三)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学生质疑问难,本身就蕴涵着创新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可能一开始,学生的问题很浅显,甚至可笑,但教师不能就此责备或讽刺,而要鼓励和引导,使其初步养成其良好的提问习惯,然后再慢慢地教会他们如何提问,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这说明,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强调实践性是新课程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实践,就无法发现问题,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一)教师要为学生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
(二)教师要开展一些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科学创新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师也可以把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比如学过有关环境保护的课文后,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一些事件然后写成作文等,既能提高语文能力,又能拓宽知识面。
创新能力范文篇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和生活中艺术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够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艺术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理解、表现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幼儿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艺术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在进行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对孩子创新意识、创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现代的心理学研究结果来看,3-6岁儿童常常会凭借事物的形状、颜色以及声音和动作来进行思维的,幼儿对于自己的感官所接触的材料都充满了好奇心,这些原因为他们进行美术活动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也是美术活动能够提高孩子创新意识吸引孩子的一个关键点。
2剖析绘画活动,挖掘其问题
2.1材料比较单一。在幼儿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材料的投入都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美术活动教学也不例外,因为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的特点,在他们接触绘画活动时,首先最感兴趣的不是让他们画什么,而是他们第一眼看到的所用到的材料是什么,往往在大多数幼儿园中,美术教学材料的选择较为单一。一说到美术教学中所用的材料,大家想到的就是笔和纸,这种千篇一律的美术材料,不仅约束了幼儿在美术活动教学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脱离了幼儿的日常生活。2.2教师美术教学存在局限性。教师的单一的教学严重的限制了幼儿的主观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幼儿们的想象范围,根据已有的表象进一步加工创作会变得更加困难,更加难于融入异想天开的想法,堵塞了幼儿的创作思路。例如,画一只鸡,鸡的姿态也是千变万化的,有的小鸡在觅食,有的小鸡在孵蛋,有的小鸡在相互嬉戏打架。如果教师先入为主,给幼儿植入了小鸡的固定模式,每次幼儿画小鸡,就会不由自主的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描摹,这就限制了幼儿的创作思路。
3深入绘画活动,巧妙创新能力培养
3.1丰富美术教学材料。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材料的投入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将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材料丰富化,需要充分结合孩子的实际,引入一些他们生活中较为熟悉,贴近幼儿生活的材料。例如在小班美术教育活动,孩子对于规则的笔画和线条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兴趣不高,那么我们便可以投入彩纸或者有固定形状的物品供孩子绘画使用。3.2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引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到美术教育中,幼儿能够在多变的活物中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发挥自己充分的想象力来进行绘画,这些都有助于从中体会对美术的感觉以及理解,从而激发幼儿在美术方面创作的火花。3.3珍惜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进行发散思维。幼儿们天生活泼爱动,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成年人较为固定的思维不同,他们的思想更为发散。对于同一主题,他们可以构想出多种不同的画面,用不同的美术语言去表达。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联系,不要给他们的创造设置太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在《雪》绘画活动中,教师没有给幼儿们任何限制,只是要求他们画出一副和雪相关的画。在绘画过程中,就有小朋友问老师能不能画打雪仗的场景,教师告诉他们你认为下雪天有什么活动都可以画,同时鼓励小朋友们去联想和雪有关的故事。最后发现,幼儿们关于雪的作品多彩多样,有画白雪公主站在雪地里的,把雪的纯洁和美丽的公主联系起来。有的小朋友画的是雪白的田野里几棵光秃秃的树,通过光秃秃的树表达雪的严寒和冬天的寂静。画几个小朋友打雪仗的幼儿也很多,他们平常性格就较为活跃,喜欢在雪地里玩耍。幼儿们从不同的逻辑点出发,通过不同的画面突出《雪》的主题,发散性思维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创新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综上所述,幼儿能够通过美术活动来随心所欲的应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来充分的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级对周围生活环境的感知,这也是美术活动能够吸引孩子的一个关键点,然而在幼儿园绘画教学中存在着幼儿机械模仿教师范画的现象,严重束缚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幼儿的绘画活动作为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对培养锻炼孩子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本文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以及丰富绘画活动材料,在多元化背景下培养与提高了孩子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红玲.浅谈幼儿绘画教学示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6).
[2]王叶芳.小班幼儿撕纸画活动多途径拓展的思考[J].早期教育:美术版,2015(5)
创新能力范文篇3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总书记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要坚持把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这一号召,完全是基于对当代国际态势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战略判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明确政策导向。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也多次强调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地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嵊州女企业家是全市女性创业中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如何抢抓新机遇,明确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众多女企业家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前阶段,我们走访了部分企业,调查了女性企业主创业创新情况,就如何提升女企业家自主创新的能力进行了思考,提出如下报告。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及成效
领带、服装、针织、机电是我市的四大优势产业,我市女性创办和管理的企业也基本属于这四大类。女企业家联谊会中的87家企业中,主导产品为针织服装的企业有22家;为领带、面料的企业有21家;为电机产品的企业有25家。而涉及高新领域的企业则相对较少,只有3家,如已被列入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乐芙技术纺织品有限公司等,仅占3.4%。对有代表性企业的走访,我们发现,近几年来,企业家们已认识到企业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
1、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和意识有所增强。如大部分企业都把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线,面对国际多变的经济局势,都认为唯有创新,才能积极应对困境。如科迪电子,与众多企业一样,面临原材料涨价与人民币升值两大影响因素,通过自主创新,约束老产品的生产,不断开发新产品,大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利润空间,从而降低了各种风险,推动企业稳步前进。
2、企业自主创新产出水平逐步提高。很多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如奥力电器有限公司公司早于1996年就成立了自己的电机研究所,作为企业专业的技术开发机构,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2001年浙江奥力电机研究开发中心被列入省级技术开发中心。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研究开发队伍,现有教授4人,高工5人、工程师10人。开发了风、雅、颂、商用、移动等系列空调器与家用小家电等,奥力正是凭借“创业、创新、创先”,使企业成为了中国家电行业中一颗闪亮的新星。
3、企业自主创新条件得到改善。近年来,我市不断改善企业创新政策环境。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我市跳出只注重局部产业布局的窠臼,着手进行大区域的产业提升与联动,并发挥政府公共规划与公共服务职能,强化政府在产业集群规划中的主导作用,使块状经济走出了发展瓶颈期,拓宽了可持续发展路径。今年全市工业经济大会首次提出了“整合现有十大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三大集群产业”等全新目标,即重点提升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三大集群产业,试图以块状经济的结构调整为样本,从战略角度着手建立有嵊州特色的区域经济体系。今年以来,三大“块状”发展势头强劲,1至2月,三大集群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3.58亿元,同比增长27.66%,占全市的66.98%。
二、阻碍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一是创新资金不足。女企业家们认为,目前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制约企业上规模的主要瓶颈是资金短缺,周转不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银行贷款额度不大,且审批手续复杂;企业间三角债、死帐现象又使这一矛盾得以加剧。二是有关政策运用不灵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制约企业的发展速度。有一企业,其拥有的93亩土地因不能享受园区优惠政策而未能一下子交齐土地款,土地使用证就不能办理,抵押贷款的希望就成了泡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三是企业负担较重,面临职工养老保险扩面,扩面幅度较大,缴费标准高,领带、服装、绢丝、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多而利润薄,企业无法一下子承受。
第二是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传统,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调查中发现,我市的许多个私企业是夫妻俩创办,夫妻俩管理的,受习惯思维的束缚,资本、管理、风险往往高度集中于两人手中,传统的管理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许多女企业家本身是从工人开始,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的学习,对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了解不多,工作中往往凭经验,大小事务一把抓,分散了精力,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另外,作坊式的企业管理也使许多女企业家安于现状,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即使想投入扩大再生产,也是赚了多少投入多少,投入的额度较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从去年这些企业技改投入看,投入上亿元的只有1家,上千万元的也只有14家,占16.09%,投入200万元以下包括无投入的却占48.2%,多数中小型企业家满足于小打小闹,没有跨越式发展。
第三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不完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不完善。企业缺少良好的创新环境,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支持等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像目前嵊科技中介机构可谓是凤毛麟角,其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低,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四是高素质人才紧缺,企业创新后劲不足。企业发展壮大,人才是关键。由于我市的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段较大的差距,高素质人才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人才难聘、难留现象比较突现。我市女企业家经营管理的企业和其他企业一样,急需外贸、技术、设计、企划、营销等高级人才。人才的紧缺,使企业的管理模式不能彻底转变,企业的创新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第五是对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重视还不够。还有极大部分企业未设置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缺乏更新换代的主导技术产品和创新发展战略。企业发明专利大部分仅限于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自主创新发明专利、原创技术较少,自主开发能力较弱。
三、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与思考
1、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从观念上创新。推进创业创新,首先要突破旧思维模式的束缚,确立几种新观念。一是新的发展观。经济发展要高点定位,为长远发展提前规划,避免短期发展行为;要由争投资、上项目、外延扩大、粗放经营转到抓改革、严管理、保质量、重内涵发展为主上来。二是新的投入观。由偏重物质资源投入转到重视科技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水平上来;由偏重近期效益项目投入转到近期、远期效益项目并重上来,注重投入产出率,减少高投入、低产出的隐性浪费。三是新的市场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市场作为检验生产效益的最终标准,不能生产无效益甚至亏损的产品;成本控制要立足于市场,采取确定目标利润倒算成本法,才能真正实现扭亏为盈;要由被动适应市场转到主动抢占市场上来,到市场上找机遇,抢发展。四是新的评价观。用生产力标准检验和衡量经济工作,由过去单纯看速度、看投入转到看效益、看贡献上来。五是新的科技观。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依靠科技进步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坚持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2、建立政策扶持机制,从体制上创新。建立政策扶持机制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企业的创业创新意识。二是要强化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引导作用。要根据辖区科技产业的发展特点,适时调整政策,营造更具活力的机制。要进一步健全政策导向机制,突出科技工作人才引进、资金投入、产品创新、责任制考核等主要环节,把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重点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聚,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导向、有目标。三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的牵引作用,进一步形成科技推、市场控、政府促的综合动力机制。同时,在注重投入、税收优惠、项目评审、行业监管等方面向科技型企业倾斜。四是要建立完善考核机制,把科技工作列入镇、街道、部门、企业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突出科技投入、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引进等技术进步考核指标,落实各村居、各部门和企业领导狠抓技术进步的责任。要逐步形成全方位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一个区域性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同时要发挥科技培训基地作用,为各类科技人员“充电”提供帮助。
3、加大技改资金投入,从投入上创新。要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化、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努力增加科技投入。一是要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究开发投资,形成政府投小头,企业、社会投大头的良性循环机制。二是要引导金融部门增加对科技型企业的中、长期资金贷款,切实解决其资金不足的困难。并鼓励重点骨干企业走上市融资道路,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市场的高科技产业。三是要研究建立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投入保证体系和技术创新的风险与担保机制,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增强市场竞争力。
创新能力范文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新发展;蚌埠市
近年来,蚌埠市围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主题,突出“主体创新、载体创新、产学研一体”建设,始终把“创新驱动”作为主要动力,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强化创新型企业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支持与支撑作用,并发扬创新机制的保障结果,勇于先行先试,取得了一批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蚌埠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蚌埠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安徽省的位次不断前移,主要科技指标稳居安徽省三甲。2010年蚌埠市首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2014年成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已成为支撑蚌埠加快发展的一大特色。
1蚌埠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2008年,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蚌埠市成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重要一极。自此,蚌埠走上一条具有蚌埠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开启“重振蚌埠科技创新雄风”模式。
1.1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蚌埠市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抓手,采用“双轮驱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模式,聚合创新所需的各种因素,连续激发创新的各类活力,制定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蚌埠市创设了各种基金项目,鼓励企业与个人自主创新;蚌埠市积极探索股权投入、借转补等新型财政支持方式,搭建了“1+2+N”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为实现点与面的有机结合而最大限度提升了财政资金的放大作用,促使支撑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同时,蚌埠市成立并完善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高规格全市自主创新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了《蚌埠市创新能力评价实施办法》,把各项工作分解到县区和相关部门,明确目标与责任,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以确保各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1.2推动科技与产业共同发展
科技创新的核心目标是“产业发展”,所以,蚌埠市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形成创新链,积极整合共享创新资源,努力攻克各产业链关键技术,加快成果产业化速度,促进产业规模的壮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目前,蚌埠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已形成了完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LED照明产业链初具规模;微机电系统、高端测试仪、动漫游戏等特色企业发展速度空前。当前,在蚌埠市,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增长速度最快、质量最高、前景最好的产业,成为拉动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的重要产业。1)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蚌埠市以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等为目标,运用先进且适用的高新技术提升纺织、食品、建材等产业的技术水平,推行安全、环保、节能的绿色生产方式,不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高科技含量。2015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01个。通过这些措施,蚌埠市创新了一批重要技术与技能,孵化了多个新兴产业,从而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2)坚持企业是创新主体,促进企业创新速度。蚌埠市坚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坚持创新政策、创新资源、创新人才向企业倾斜,鼓励企业成立技术研发机构,科技服务全面覆盖到企业。至2015年,蚌埠市90%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坐落于企业,80%的研发投入出自企业,70%的科研结果来自企业。3)引导设立高新企业培育库。蚌埠市将高新企业标准发放到各企业,以此规范企业的创新之路。同时,蚌埠市在市级层面上设立高新企业培育库,将创新能力强、企业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相对较好的企业纳入其中。2015年新认定37家高新技术企业,至此,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量为204家。4)建立完善的研究发展平台。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同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2015年,蚌埠市认定了1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至此,蚌埠市拥有省级以上研究发展平台达149个,这些研究发展平台为蚌埠市的产业技术突破提供了强大有力的技术支持。
1.3强化人力资源的支持与保障作用
蚌埠市坚持“人才是创新第一要素”的理念,制定并颁布了有助于创新的人才政策,建设人才特区。全市设立了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坚持实施紧缺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孔雀计划”,开展“蚌埠籍大学生回家看看”“蚌埠籍企业家暨创新创业人才回家过年”等系列活动;创建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2015年邀请了18位博士生来蚌埠市实践。此外,蚌埠市还成立了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此中心的功能是促进人力资源的流动、开展创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创业等,为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对高端人才的创新、创业、生活等需求实行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蚌埠市发放市级党政领导干部与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卡,15位市级党政领导先后与30位高级人才确立了经常性、制度化的沟通协调关系。2015年,蚌埠市成立了16个院士科研工作站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9名国家“”人才,建立了15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60个蚌埠市“3221”产业创新团队,引进2000多名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学历人才,从而为蚌埠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健的人力资源保障。
1.4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并重提升企业承载能力
坚持高新技术产业载体建设,努力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促进部级高新产业区、部级产业基地等载体快速发展。如今,在国内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玻璃新材料产业园初具规模,依爱电子产业园一期建成,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蚌埠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苗圃园建成并开始使用,蚌埠大学科技园二期完成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蚌埠市科技企业产业园区总面积为18万m2,已有300多家企业入驻园区。在抓好园区建设的同时,全市积极打造“三环六轴三带”城市发展框架,围绕城市发展轴、功能环、产业带,统筹产业布局,统一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规模与结构布局的提升,以最终实现蚌埠市的经济增长。建成淮河唯一集装箱码头、安徽省唯一铁路无水港和皖北唯一保税物流区,实现海关直通关,对外开放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正在成为皖北地区的黄金口岸。
1.5促进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围绕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蚌埠市大力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截至2014年,蚌埠市累计为75家企业办理了专利质押贷款,总量达5.0亿元。蚌埠市积极探索专利保险之路,2014年共为48件发明专利办理专利执行险。蚌埠市积极支持企业直接融资,昌盛电子、佳先化工、雪朗生物三家高新企业成功上市;今上玻璃、双环电子、海华化工等39家科技型企业进入全国私募股权市场交易。蚌埠市搭建企业融资新干线,加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提升融资效率。总之,蚌埠市通过各种途径、使用各种方法,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断开拓渠道。
2目前蚌埠市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创新实力不强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实力较弱。2014年,蚌埠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04.7亿元,只相当于同期合肥、芜湖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18%与29.7%。二是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看,2014年,蚌埠市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是221件,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是18件,而同期合肥、芜湖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分别是672件、597件,每十万人专利授权数分别是66件、41件。三是从创新效率水平上看,2014年,蚌埠市人均GDP为35542元,只相当于同期合肥、芜湖的52.5%和55.5%,而蚌埠市2014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费总量却是同期合肥、芜湖的1.11倍和1.05倍。
2.2创新投入不足
一是R&D经费支出水平不高。2014年,蚌埠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0%,比同期合肥、芜湖分别低0.5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二是从财政投入上看,2014年,蚌埠市地方财政科学支出同比增长5.5%,比合肥、芜湖的同期增长速度低6.2个百分点和24.7个百分点。2014年,蚌埠市地方财政科学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是3.7%,低于同期合肥、芜湖地方财政科学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0.5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
2.3创新环境有待完善
一是政策扶持力度有所下降。2014年初,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决定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并出台了“1+6”政策,设立总额为10亿元的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全省16市自主创新工作,取消原对合芜蚌三市各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支持方式由对合芜蚌“戴帽下达”改为全省16市竞争择优,致使省里支持蚌埠市试验区建设的资金大幅缩水。此外,蚌埠市也对自主创新的政策和资金进行了调整,政策支持面有所收窄,资金支持方式增加了借转补和股权投资等,支持企业创新的强度有所下降。二是存在“政策歧视、政策落实不到位”现象。部分园区热衷于上大项目,引大企业,对中小创企业的引入热情不高,在政策解读方面做的也不到位。虽然发了文件,登了报纸,上了网站,但缺乏深度解读和操作引导,没能和企业双向互通。同时,近年来省市出台促进创新发展的政策数量多、间隔短,在实践中又没能全部落实到位,企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政策疲劳”或“政策麻木”。不少企业家对政策兑现信心不足,因而对出台新政策兴趣不大。另外,所修订政策未能做到前后衔接,缺乏连续性,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三是创客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能力弱。目前蚌埠市创客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团队大多仅能为入驻企业做一些基础性的服务工作,诸如提供工商登记、税务登记、项目申报,以及与有关部门对接的牵线搭桥等。而在提供创新改进、市场开拓、企业管理等增值服务方面能力较弱。四是风投体系缺失。虽然蚌埠市成立了数家风投公司,但风投公司多考虑到资金的安全和效率,仅投于风险较低、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造成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无人问津。
2.4个体创新能力弱
一是从人力资源看,2014年,蚌埠市工业企业R&D人员8112人,而同期合肥、芜湖工业企业R&D人员分别是43822人和24511人;2014年,蚌埠市每万人在校大学生543人,而同期合肥、芜湖每万人在校大学生分别是1885人和872人,差距明显。从企业情况看,蚌埠市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9.5%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32%的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全市仅有3家企业进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居全省第7位。全市尚无发明专利年授权量突破30件的企业,与芜湖奇瑞200多件专利年授权量相比差距较大。蚌埠市每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成果均来自驻蚌科研单位。近年来蚌埠市先后引进一批包括德豪润达、大富机电等在内的重大项目落户,助推了工业经济发展,但这些项目多以生产型为主,存在“研发空心化”问题。
3找准着力点提升蚌埠的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5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就“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也曾指出,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等,但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鉴于此,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上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应当把关注点放在“确定创新环境中障碍的确定与排除”上;应当是科技创新的战略规划者、推动者与服务者,积极为自主创新营造相对优良的环境。同时,政府还应当搞清楚政府、企业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用“有形之手”配合“无形之手”,最终推动创新的实现。
3.1打造蚌埠特色的创新环境
1)努力营造适合创新者的栖息地。创新型人才,特别是年轻人,在选择栖息地时追求的是经济收益和生活方式的平衡,他们需要能激发创意和灵感的生活方式。蚌埠市区周边皆是山,稍加设计就是理想的登山、野营之地。8.5km2的龙子湖环湖道路稍加改造,便可成为跑步爱好者和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的天堂。以淮河路商业圈和万达广场商业圈为中心,精心打造,就有丰富多彩、健康的夜生活可让青年聚集。未来随着蚌埠到南京、上海城际列车的建成,蚌埠融入上海、南京都市圈,打造国际花园城市、运动城市并不是空中楼阁。2)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公平平等的机会。要制定政策、健全服务,为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实现个人价值消除障碍,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发展。开放资源市场与人才市场,建立支持创新、鼓励创造的市场机制。3)打造便利城市。建设发达成熟的基础设施,解决诸如交通堵塞、环境噪声、垃圾围城等“城市病”。创造能让市民表达自己诉求和想法的沟通与交流环境。如何打造服务型政府?蚌埠市的决策者与领导者们应当勇于、乐于并善于走进社会,与社会大众平等而有效地沟通,直接听取市民的诉求和想法,努力打造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平台,使城市各阶层、各群体沟通流动能够便利。还可借助媒体、各类文化场所,开展正式或非正式的文化活动,为市民打造交流思想、交换意见的平台,促使市民拓展视野,探索未知。4)打造蚌埠的亲和力。要解决城市建设中的“千城同面”问题,应从蚌埠的历史文脉出发,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印记的城市建筑,使城市镶嵌更多的历史符号、文明印记,让城市散发出浓厚的文化味,让人愿意亲近、主动融入。更多关注文化教育设施、运动休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建设,更多关注普通市民的居、行、玩、游、教、养(老)等民生需要,以体现决策的公平性和城市公共资源使用的平等性。同时,要去除狭隘的地方主义和既得利益心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3.2培养蚌埠的创新文化与创新精神
创新文化与创新精神的培育与炼就是拥有持久创新动力与活力的重要因素。蚌埠的创新文化与精神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探索、磨合,支撑要素包括革新、开放、忧患、多元、宽容等。1)革新。革新指的是改革与创新。为塑造“革新”文化,城市品格中就要包含“敢创”“敢试”的革新意识,整个城市应当充满创业的激情与欲望;要鼓励蚌埠人树立“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革新精神,要形成“鼓励改革、崇尚创新”的社会风尚,要尊重和支持创新活动。2)开放。只有开放的资源市场与人才市场,蚌埠市才能连续不断地聚集创新能量。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市民、企业家还是创业者,都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为观念、文化与技术的交流提供自由的时空。随之而来的开放的市场与开放的思想也会促使市民朝前看,力争创新。3)忧患。2015年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学军在蚌埠市调研时说,蚌埠市要在已经取得的工作成果基础上再接再厉、鼓足干劲,继续朝着“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目标奋力冲刺。目前,蚌埠市在“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道路上,前有强手,后有追兵,必须保持忧患意识,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危机充满警惕。只有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才能使蚌埠人始终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推陈出新,蚌埠和蚌埠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屹立不倒。4)多元。蚌埠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文化多样性,使蚌埠成为兼容性很强的城市,从而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因子,吸引优秀人才为蚌埠的建设与创新添砖加瓦。5)宽容。要让“海纳百川”成为蚌埠城市文化的一项基本特质。既崇尚成功,也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树立尊重、支持创业、创新成功者,同样尊重、支持“屡败屡战”的创业、创新者的新风尚,为创新创造宽容的氛围。
3.3发挥政府职能
1)健全财政支持机制。要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支持共性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体、金融机构等其他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投入体系。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制度,健全科技经费评价体系。支持企业技术开发,落实高新技术企业R&D税收优惠政策。健全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建立科技政策决策机制及开展科技活动的组织机制,整合各类创新投入资金,保证科技资源的有效投入。2)通过金融创新辅助支持科技创新。根据资金需求的规律,建构“以财政投入为主导,以资金市场、资本市场融资为主体”的投融资系统,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投融资新环境。建立完善的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与高科技担保公司,开发面向科技型企业的融资产品,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扩充创新投资引导基金总数。支持并扶持小额贷款公司,逐步形成以商业性和互助性担保公司为主体、政策性再担保机构为辅助的多层次担保体系,扩大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发展。积极引进各类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公司债券。3)完善创新激励政策与措施。制定措施以深化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鼓励以知识产权作为资本投入,探索期股期权,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期权授予、技术入股、股权分配、分红等多种方式的奖励与激励。要建立企业主体,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股份制、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共赢性产学研联合体。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估与奖励制度。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高科技企业的聚集。
3.4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创新能力范文篇5
人们事事把成败归于命运,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有个故事讲的是,两个农民进城打工,口渴了在饮料摊前买水喝,摊主告诉他们水两块钱一瓶,此时,一个农民在想,我们村的水是不要钱的,城里连水都要钱,看来在这儿不好生活,我要回去。另一个农民却想,我们村里水是不值钱的,城里连水都能卖钱,看来在这儿好生活,我要留下。结果走的还是农民,留下的成了企业家。这个故事启迪我们,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众人一脑,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一位美国著名企业管理家曾说过:“在90年代或是21世纪时,价格低、品质差的产品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现今世界中,每一个行业的产品寿命周期愈来愈短,因此不断创新便成为维系企业生命的活力”。创新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惟有转变思维方式、创新领导观念,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如何进行领导思维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领导思维方式应由经验型转变为学习型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象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强调了思维的重要性,一本由金哲、邓伟等著名专家编写的《21世纪世界预测》在“世界企业及其管理的未来变化”,一章中明确指出:“未来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企业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超越自我、创新思路,拓展创造企业未来的能量。专家们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正以加速度进行,领导思维方式必须与时俱进全面创新,今天的企业不创新就没有出路。学习型企业是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作为领导必须把思维开发放到战略性地位,深刻认识学习是不可缺少的竞争战略。世界著名的美国微软公司,创立不到20年,市值达到5000多亿美元,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资产总和。其总裁比尔·盖茨已连续多年成为世界首富。微软公司为何如此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创建学习型企业。据有关资料介绍,在世界排名前100家的企业中40%已按“学习型企业”模式进行彻底改造。作为领导必须倡导学习型战略,高度理解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升华的过程,学习是一种新的工作方式,通过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模式,实现持续的超越、提高,以变应变、以变制变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
二、领导思维方式应由单维型转变为多维型
创造性思维对领导极为重要,很多时候并不是领导者的人才能力成就了某项事业,相反,而是由于那些事情本身极具挑战性,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利益取向都复杂无比,迫使领导者不得不从多个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在选择衡量最佳方法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应对各种挑战的有效方式,培养成了多面性、系统性思考问题的能力,成就了领导者的卓越才能。竞技体育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足球从最早的简单阵型到现在的442、433、532阵型,而且创新的频率在不断加快。为什么?原因就在于作为一个集体运动项目,需要一种整体的团队精神,而为此就要制定各种战术、打法,这些战术、打法一旦被对方了解、掌握,就很难取胜。因此领导思维方式的不断突破、求新制胜、拓宽视野、提升跨度,从是与非、对与错的简单两维世界,扩大到全方位多维世界思考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海尔从15年前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到现在30多亿美元资金,增长一万多倍。在这个过程中,从原来只生产一个产品(冰箱)到现在生产几乎所有的电器产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最大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享有较高声誉。张瑞敏在上海财富论坛会上接受媒体记者谈到,海尔过去的成功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成功,这条经验道出了企业成功发展的真谛。因此把握形势、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改善心智模式是一个领导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超越过去、创造未来。
三、领导思维应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企业在他们创业之初就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作为企业领导必须走出封闭的、固有的思维模式,树立胸怀祖国、放眼全球的理念。受传统思想及社会体制的束缚,国企领导等、靠、要的思想严重,长期以来危机感、使命感、紧迫感不强,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观念根深蒂固,行业主导、政府保护的思维已成定势,求思变、谋发展、创效益、争市场的意识非常淡薄,这些保守观念不适合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思路。当前中国的国有经济和国企改革,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理念。作为企业领导人必须正视现实,应全面、深刻地分析研究判断国企改革的基本形势,不断探索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和战略重组等课题,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契机深化国企改革。完全可以预见,国企改革和发展对领导人而言,是一次观念上的彻底革命、思维方式上的吐故纳新、行动上的消囊减肿,反映迟钝的领导和企业必将为思想认识的滞后而付出惨重代价。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发展中勇于创新、在成功企业中吸取营养,在全球市场上开阔视野,以持续创新的思维理念推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创新能力范文篇6
了解工作、熟悉工作,是创新的基础。领导者的创新能力,说到底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导者要培养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必须了解工作历史、工作过程、工作现状,不断提高对工作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一是要坚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群众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在实际调研中开启心智,碰撞出思想火花。领导者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工作中最重要而又是最不好把握的影响因素,领导工作要卓有成效,实现创新,一定要考虑到人的影响和周围环境的接受程度。二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一名具有创造力的现代领导,不仅要了解工作的实际,还要了解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审视工作,高屋建瓴,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为创新奠定基础。领导不仅要成为工作的实践者,还要成为所从事工作的专门家,每一位领导者都应有自己的专业。当然,领导所处的岗位不同,在组织中所处的层级不同,对领导的专业要求也不同。从领导科学角度看,就一个独立性比较强的组织来说,处于高层的领导应对组织的发展战略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学习和研究;处于中层的领导,应更多地掌握一些管理知识、管理艺术、管理技巧;处于下层的领导,应成为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员工和下属的工作示范者。
掌握一些创新思维的技能,有助于领导者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技能的学习,就是要帮助领导者在纷繁复杂的事情中,尽快理出头绪,是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方法训练。作为人来说,都有一定的思维方法。不同的是,有的人的思维方法是科学的,所谓科学也就是在这种思维方法的帮助下,人们更容易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而更多的人的思维方法是属于经验型的,是长期生活、工作经历的积累,在这种思维方法的指导下,人们对问题的探究,更多的是采用“图示”对比的方法,一旦碰到新的问题可能就束手无策了,要解决问题,经常需要付出学费,甚至是惨重的代价。
思维方法可以划分为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讲究思考过程前后的联系,有清晰的思考脉络,思考问题循序渐进;非逻辑思维方法,思考问题时不表现为一环扣一环的前进,而是着眼于事物与情景的“整体”和“全局”,思考是跳跃式的、发散性的。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既要学会逻辑思维方法,也要学会非逻辑思维方法。创新思维的具体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遇到问题,首先要静下心来,这也需要平时不断训练,在复杂的问题面前,在嘈杂的环境下,在紧急的时刻,保证自己能够聚精会神地关注问题。只有如此,才有可能看清问题。第二步采用非逻辑思维方法,运用“质疑思维”、“发散思维”、“横向思维”、“右脑思维”等方法,从广度上对问题的表象、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张网捕鱼”,“头脑风暴”。要敢于异想天开,突破思维定势,从尽可能多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第三步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归纳演绎,去粗取精,对前面的想法、对策和方案进行论证,去伪存真,最后创造性地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创新能力范文篇7
1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组织学生以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独特的见解结合身边的实际生活知识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下册Unit7的Reading部分Smokingarenotal-lowedhere时,提出了“Whatwouldyousaytoapersonwhosmokes?”的问题,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然后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对部分不能完全使用英语正确表达的学生我也及时肯定,并鼓励学生要注重理解语言的内涵,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挖掘课堂中巧设疑问,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从而使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在课文教学中,也要常采用多种思维训练法,巧妙设置疑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再挖掘再加工,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思维。
3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教学创新来启发学习创新我们面对的中职学生相当一部分英语基础差,有时需要我们根据学生实际和职业生活的所需,打破一般的英语教学常规,合理处理教材,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以教师的教学创新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创新,并多为他们创造表现机会,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提高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GrammarTheAttribu-tiveClause时,因其对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所以我先对其基本概念、可使用的引导词及其特殊用法和分类做一简单介绍,然后由学生对所学内容作出选择。这样,他们便会轻松愉快地学习和接受课堂内容,在师生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让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4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语言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英语和母语在语音、词汇和各种表达方式上的冲突,而中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更是容易受到这样的困扰和干扰,但这恰是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语言学习规律,创造性地学习语言的最佳契机。例如,学生在用词造句的过程中,往往习惯用英语生硬地逐词套在句子上,这时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类似结构的例句,并让他们分类罗列。这个过程,正是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总结归纳出很多对他们适用的经验和方法,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本中的大量实例和特例逐一验证他们的学习成效,启发他们对语言现象进行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及时肯定,鼓励创新中职学生
创新能力范文篇8
2016年郑州被划分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一方面是由于郑州市文化底蕴,区域位置、“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等基本条件及国家政策的支持,更是由于近年来郑州市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政策支持水平。如何有效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难题。王学军曾指出,区域智力资本各要素的提升能显著改善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也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对象,如何推动及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是河南省由人口大省转变为经济实力强省的一个关键。然而,查阅相关期刊文献,鲜少学者就智力资本对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本项目就这一现象对区域智力资本在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展开研究。
2区域创新能力对比分析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战略转变以及格局完善意义重大。本项目运用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展开研究。2.1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本研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加以总结和分析,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集约型经济社会中党中央提出的重要部署,对我省乃至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非凡。为了积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河南省叶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制定相关政策方针,特别是推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实施,从教育的视角发展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相继颁布了诸多“双一流”路径建设方案,同时做出建设多所高水平大学以及培养特色骨干人才的骨干专业型大学。此类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学校的种种政策方针的落实,对我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影响深远,但基于我省的智力资本存量及增量现状,这些政策的落实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2.2河南省与江苏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比分析。以双一流高校较多,创新能力比较强,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江苏省作为比较对象,分别对江苏和河南的区域教育设置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各地区智力资本存量、增量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找出了二者的差距,并提出了河南省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向。Galbraith(1969)从多个维度对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充实,他认为,静态只是智力资本的表象,动态才是其本质。只有在各要素的耦合和互动中,各要素的作用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智力资本涵盖了三个维度,即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以及关系资本,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能促使智力资本的效用发挥至最大。相较河南省而言,江苏省的智力资本无论是存量还是增量,都远远领先。因此,江苏省较早将智力资本理论引入到教育事业中,充分利用先发优势始终保持着领先地位。与江苏省比较,河南省智力资本存量及结构均十分不合理,首先,河南省教育资源十分稀缺,高等院校的数量占比仅为5%,而人口却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5%,其次,硕士、博士研究生稀缺,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最为显著,招生计划仅为江苏省的1/10,甚至无法超越云南省等一些偏远地区,高校人力资本储备量的稀缺直接影响了高科技成果产出的数量。教育资源分布的失衡,不仅导致了河南省人均知识储备处于劣势,更导致了河南省智力资本存量的缺乏。最后,作为中部大省,其高等教育受教人数的比重仅仅高于西藏、贵州、云南等西部地区,每十万人口中只有0.093人受过高等教育,受初等教育的人口数量较多,而高等教育人口骤减,受教育水平分布严重不均衡。上述四个方面从根本上解释了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当然这也是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从结构资本的角度而言,全国高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东部地区高等教育投入远远多于中、西部地区,且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庞大,人均教育经费更是远低于中部地区,河南省作为知名的人口大省,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位列全国倒数第一。此外,就关系资本而言,河南省高校科研工作投入较少,大部分资源都用于基础教育工作,较少的科研投入阻碍了高科技成果的产出。因此,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以及关系资本的存量及增量的稀缺势必会阻碍高校“双一流”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河南省与江苏省无论是在智力资本还是科技创新能力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而智力资本又是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因此,研究区域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3实证研究
结合国内外学这的研究,为科技创新能力程度和高校智力自本各要素选取替代指标。杨兴林(2016)曾指出一个地区之所以为“一流”,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为知识创新方面所做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将科学创新置于第一位,推动世界技术发展潮流,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技术支撑。据此,本文以地区内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招生数量、毕业生数量以及各层次学历人数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程度的替代指标,就智力资本而言,Bontis的研究成果最为全面(李平,2006),选取Bontis的四元论作为智力资本的替代指标,以河南省2000年至2016年的各项指标为分析对象,采用OLS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区域智力资本各要素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3.1自变量指标的选取。本文选取区域智力资本的四元论范式,因变量指标的确定要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和创新资本四方面着手。3.1.1变量指标的选取。区域智力资本(RZRIC)从区域教育水平、区域医疗卫生水平、区域社会保障水平三方面着手。其中,区域教育水平选取专科以上学历人数,在校大学教师人数以及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来解释;区域医疗卫生水平选取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数,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以及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经费支出来加以解释;区域社会保障水平选取每万人中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占GDP比重以及年末参加基本保险人数来加以解释。区域关系资本(RRC)从国内关系和国际关系着手,前者通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加以解释,后者通过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外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和外商注册资本占GDP比重加以解释。区域结构资本(RSC)从产业结构,信息化水平和政府效能三方面着手,其中,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以及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着手;信息化水平从人均图书出版量,人均报刊出版量以及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着手;政府效能通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以及年末从业人员数量占总人口比加以解释。区域创新资本(RIC)则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人员着手加以分析,其中,创新投入则从科技经费支出占GDP比重,R&D人员数量以及高等院校课题项目投入数量着手解释;创新产出从技术市场成交额占GDP比重,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量,实用专利申请受理数量以及外形设计专利申请受理数量加以分析;创新人员以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作为替代指标。3.1.2因变量及模型的确定。文章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科技创新能力的变化,即投入规模的变化和努力程度的改变,在投入规模的变化方面选取河南省高校招生率作为替代指标;就努力程度而言,选取区河南省高等院校在校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为指标加以分析。3.2回归分析。通过观测不难发现,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关系资本以及创新资本数据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因此,首先对四类自变量加以主成分分析,得到各自的主要替代指标,然后,借鉴蒲惠荧以及王学军的研究,通过公因子权重比例求出区域人力资本的总数值。公因子权重比例算式:Wn=第n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累积总方差贡献率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出区域智力资本各指标的总数值,公式如下:RHC=0.686FH1+0.148FH2+0.114FH3+0.041FH4+0.011FH5RSC=0.803*FS1+0.098*FS2+0.088*FS3RRC=0.802*FR1+0.198*FR2RIC=0.878*FI1+0.122*FI2最后,运用eviews5.0软件进行OLS线性回归,求出自变量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1。据回归结果,不难发现人力资本(X1)和结构资本(X2)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显著正相关(P<0.1),而关系资本(X3)和结构资本(X4)则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弱正相关,由此可见教育规模扩张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是有益的,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起步晚,教育制度,结构以及改革尚未进化完善,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软肋和瓶颈。
参考文献:
[1]周文泳,项洋.中国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关键要素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5(1):30-34.
[2]冉光和,徐鲲,鲁钊阳.金融发展、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J]科研管理,2016(7):46-52.
创新能力范文篇9
一、影响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一)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培养缺位高职院校存在重课本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方法,教育与产业脱节的现象。教学偏重于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和理想教育,没有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学生没有创新的环境和原动力。
(二)创新方法和创新人才的认识存在误区高职院校对创新型人才具有的能力和认识未能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创新型人才是高学历或高职称或海归人才。也有人认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于创新教学体系,通过高难度的科技研发项目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有观点认为创新是突发奇想,是灵感和机遇的结晶,无规律可循。尽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总体来说创新能力还比较弱,但还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潜能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主动学习和培养而形成。
(三)知识陈旧与教学方法单一多数课程仍以传授知识为主,大多数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特别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更容易如此。专业及课程设置过细,各专业主要关注自身的系统性,缺乏必要的学科交叉,人文学科相对薄弱,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误区仍然存在。学生的思维滞塞、缺乏质疑或变通,何谈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评价学生标准存在偏差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学生的学业成绩,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只求完成听课、取得及格,忽视自我兴趣和其它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科研能力、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师创新能力欠缺高职教师的评价标准仍然是科研能力比如课题与论文的等级和数量,多数老师在课题和论文上花去很大精力,没有时间也没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卓有成效的创新教育活动。高职工科专业教师如果不会操作不会修理,不知道各个机构各个系统的工作过程以及零部件的作用,只会纸上谈兵,怎能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二、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深化校企合作,构筑创新桥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应注意效果。如成立以企业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专业教师为主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让企业技术人员直接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有关教改的课题研究,以利于学校及时将工业领域最先进的技术纳入专业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课堂里就能接触先进的技术知识。同时,学校与条件较好的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利用企业设备优势和最新的生产技术优势,弥补校内实训设备的不足。也可以让企业在学校建立实训中心,补充学校实训条件的不足。学生在企业生产一线实习,直接接触生产实际,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工艺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为他们提供一个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实践机会,为培养现代工业发展所要求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创造条件。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创新保障高职院校要设立专项基金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专业教师可到企业进行锻炼和学习,以掌握现代工业领域最新的技术发展动态,拓宽视野和调整知识结构,使他们了解社会需求以及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强化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同时,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活动,也可到学校为学生授课,这些兼职教师应达到一定比例,为学校开展创新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三)改革评价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教育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国外的先进经验也应该及时拿来为我所用。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估仍然简单呆板,学生应知、应会的考试所占的成分比较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力度明显不足。只有能考查出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方法,才是促进高职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的最有效方法;只有改革评估方法,才能从机制上保证高职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紧密结合。
三、基于高职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包括《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等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理论性比较强,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比如:《汽车机械基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许多教材想面面俱到,因而内容多而广,深而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只能赶教学任务,无法进行创新教育。划分模块,是以一个教学模块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位,教学中必须从模块这个整体出发,统筹安排制定教学方案,即在一个相对规定的课时内,对某个主题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每个模块设置为项目和任务,每个任务设置任务导入、相关知识、任务实施、知识拓展等多个环节。
(二)倡导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的教学是以学生在职业工作中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据,系统化地建立模拟或实际的学习情境,通过让学生自始参与“工作”全过程,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行动导向教学的最大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以项目教学为典型表现形式。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于2009年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营销两个专业基础课首次开展“行动导向”教学。这一方法主要将我们传统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改为以工作和工位为主的设置,这样更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的特色,而这种实践教学更贴近实际工作。
(三)积极编写实训教材,创建开放式实训环境实训教材的编写注重项目建设,不同的任务实施有不同的方式,藉此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推进开放式的实施环境创建,创建健康有李子云张雄才:基于高职汽车机械基础平台课程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育人环境。鉴于高等职业学校的特点,第一课堂应当严格要求。这可以使这些本来文化课基础相对比较低,学习理论的积极性相对比较欠缺,学习理论知识的习惯比较差,在学习方面不够刻苦的学生掌握大学基本的理论和教学要求。改革考试方法,将考核的重点转向创新能力,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例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汽车发动机拆装比赛”“、汽车发动机运行与调试比赛”“、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比赛”、“汽车营销创意大赛“”汽车文化演讲比赛”常态化,将比赛的成绩作为学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又例如《机械制图》设置《计算机制图》,集中实训1周,这可以使这些情商比较好,与人相处的能力相对比较好,大部分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优势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智,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潜力,利用自我教育的方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高职汽车机械基础课程从理论课变成了理论实践课,教师是教学体系推进过程的关键,教师的角色从一个信息的给予者转变成为一个学习的管理者,由于主要的教学目标变成了为学生开发今后工作中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师不再仅仅是一个讲演者,他能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在实训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确定方案,在实施中不断改进,重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组织信息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创新能力范文篇10
关键词:中职美术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中职美术教学既应该具有美术课程的艺术性,同时也需要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因此,美术教师必须最大限度的开发美术课程所具有的优势,建立健全美术教学体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由于创新有利于促进事物的发展,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中职美术教学的现状
一直以来,中职美术教学都比较重视专业美术知识方面的培养,却未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些中职学校甚至认为没有设置美术课程的必要。彻底放弃了包含美术课程在内的艺术学科,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同日后就业方面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导致了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过于单一化,出现了偏离教学目标和缩小教学范围的现象,此种教学模式既限制了学生发挥自身的艺术潜能,降低了他们创作美术作品的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浪费了大量的美术资源。由此可见,中职美术教学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主要包括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较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协调以及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等方面,因此,对中职美术教学进行改革是必然趋势。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中职美术教学改革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高[1]。
2中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对策
2.1转变美术教师的教学观念。一般来讲,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基于此,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以言传身教的形式来影响学生,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兼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艺术人才。另外,美术教师还应该尽量减少对美术课堂的干预,加强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他们提供绘画空间,消除约束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方面面,进而确保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更具思想性、艺术性以及创造性。除此之外,美术教师还应该认可学生们不切实际的想象力,让学生、老师以及美术作品在情感方面达成一致,向学生讲解绘画技巧的过程中,多同他们展开交流,认真听取学生对自身创作的美术作品所提出的见解,防止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2.2创新美术练习。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布置美术作业有助于学生将自身的情感通过美术作品释放出来,充分地发挥出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课堂并不属于开展美术教学的唯一地点,美术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尽量多参与一些活动,激发他们的热情,在指导学生如何收集绘画素材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培养他们的绘画欣赏与创造能力。比方说,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写生,通过此种练习方法能够直接刺激他们的视觉,激发出他们的创作欲望,利用自然环境为其带来创作灵感。另外,户外练习的创作形式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思考空间,以此来保证学生可以单独创作美术作品,自行选取绘画方法。2.3重视同其它学科之间的融合。一直以来,中职美术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始终未获取到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基础课程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设置比例不协调,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对各项课程加以整合,重视各个学科间的相互融合。美术学科不仅属于一门艺术,而且也属于一门形象的艺术。就美术学科而言,形象思维的形成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物理和数学课程直接影响着建筑、雕塑和工艺等方面,学生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同自身对其它课程的学习水平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美术教师有必要创新单一的教学方法,借助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鼓励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将其呈现出来。2.4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确保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推动他们发散思维。由此可见,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令人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们不会感受到任何压力,自由创作,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除此之外,美术教师应该尽量不要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防止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对他们的创作积极性造成影响。要求美术教师必须善于找出学生作品中存在的亮点,并且给予认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新意识[2]。2.5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中职美术教学中应该建立健全评价体系,针对具有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具有科学合理性的评价方法,以此来保证每名同学均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其在学习方面树立起较高的自信心,形成自觉意识。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们创作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仅仅以简单的标准对其加以考量,从而较易减退他们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因此,在进行实际评价时,美术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大胆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名学生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尽量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评价时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此外,在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认可他们的创新之处,强化其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对自身进行评价,力求确保每名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特点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有利于推动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改革,中职美术教学也应该逐渐向前发展。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凸显出中职学生本身具有的优势。除此之外,还应该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中职美术的教学效果,将美术教学具有的价值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