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
针对上述局限性,国内外会计界对会计报告模式的改进广泛作了研究,但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基本特征仍没有改变。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与普及,为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创造了物质条件。
一、互联网技术与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技术已不同于过去纯粹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它正在影响整个社会结构,创造新的经济模式。因此,互联网技术给会计报告模式带来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报告技术的进步上,更深远的影响还在于基于五联网的社会经济结构对会计信息提出的新要求。
(一)网络社会的会计信息需求
经济环境的改变,不断地对会计信息系统提出新的信息需求。在会计发展史上这种进程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进程有不断加速的趋势。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冲击已远远超越了局部或技术性影响的范畴,事实上,它正在推动着工业经济社会向数字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纯技术观来看待网络技术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
1.数字经济产业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正在催生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等一大批新产业的诞生,同时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新的财富创造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形成。由于传统会计报告以反映历史成本计价的有形资产为主,是以物质生产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的产物。对新兴产业来说,传统的会计信息已很难真实反映一个企业的价值,企业会计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背离越来越明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正在消失。面对新兴的产业,未来会计报告模式需要从有形资产揭示扩展到数字资产揭示、无形资产揭示等领域;从货币计量扩展到各种非货币计量领域;从历史成本计价扩展到评估计价、公允价值计价等多种计价模式,使其不仅能反映过去的价值,同时也能反映现在甚至将来的价值。
2.企业竞争方式改变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之上的虚拟企业等企业组织形式,正在替代传统的企业兼并方式,成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企业越来越把竞争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技术上,同时利用巨联网络跟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具竞争优势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目前企业间建立价值键型虚拟企业和联盟型虚拟企业,实现业务相互渗透、资源优势组合,以获取长期竞争优势已成为世界潮流。面对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竞争方式,未来的会计报告需从单一报表体系向分部报告、专项报告等多元化报告体系转变;从单一主体的会计信息揭示扩展到业务关联方范围内的信息揭示;从定期的财务信息揭示扩展到以业务事项及其完成的周期为基础的事项信息(包括大量非财务信息)实时揭示领域。
3.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改变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的影响。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正在改变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开始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敏捷制造方式转变;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生产管理模式开始向以“零库存”为目标的适时生产系统和作业管理模式转变。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改变,一方面需要有全面实时的生产管理信息的支持,另一方面,本身也在实时产生大量的生产经营信息,要求实时记录和报告。因此,以事后记录历史成本信息为特征的传统核算体系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已无法适应网络时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企业要根据新的生产和管理过程,按照企业再造原理,分作业或事项重新定义信息结构和内容,并运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标准化存贮,以满足企业内外全方位的信息需求。
(二)网络社会的会计报告技术
信息网络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经济的结构和模式,并引发了社会对会计信息新的需求;同时也为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准备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条件。
1.会计报告载体技术的变革。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在会计中的应用,给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全新的信息载体技术。磁介质、光电介质等新的信息载体技术替代了纸介质成为会计信息新载体。计算机信息载体不仅数据存贮量大,而且特别适宜于信息的再加工处理。计算机系统可对其存贮介质上的数据进行极其快速的分类、汇总、再分类、再汇总、传送、转存等数据处理工作。计算机信息载体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的技术进步也是计算机信息技术进步的重要特征之一。
2.会计报告处理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分类、计算功能,而且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实际上是当代技术进步最快的一个行业),计算机系统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只要会计数据进入计算机系统,即可随时产生会计报告内容。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中,受计算能力限制而产生的种种特征均失去存在的基础。计算机系统强大的数据分类和计算功能也为会计报告模式的创新创造了条件。受人工操作能力的限制,传统会计报告是以预先确定信息需求为前提,通过一个报告期的层层处理和汇总,最后形成报表。传统报表处理模式时间上表现为一个周期、内容上表现为一个过程,定期性和通用性是它最显著的特征。现在,只要我们建立了具有标准编码结构的原始数据库捐助计算机系统强大的数据分类和计算功能,随时可以组合产生特定需要的会计报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会计报告模式的创新准备了物质条件。
3.会计报告传输技术的进步。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巨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会计报告的传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会计报告传输和的时空限制将不复存在,通过互联网会计报告将逐渐成为主流渠道。
总之,信息载体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同时应用,为建立面向所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实时报告系统创造了条件。
二、实时会计报告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不仅是报告技术的进步,还涉及到体系结构的变革。由于会计报告是整个会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不可能是孤立的,必然影响到整个会计理论和实务体系。
1.对会计目标理论的影响。传统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在受托责任基础上的,即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交付的资源,同时承担如实向资源委托方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后行过程与结果的义务。传统会计报告着重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管理人员经管责任的会计信息,内容以反映客观事实的历史数据为主。实时会计报告模式是适应干网络经济及其技术环境的会计信息需求模式。实时会计报告系统将大大扩展会计信息的需求范围和内容。会计的目标不再停留在反映历史数据的经营责任信息上,它将更多考虑决策相关的信息,包括不确定的未来信息、风险信息,各类非财务信息,同时更多地考虑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需求。
2.对会计假设理论的影响。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会计假设基础上的。传统会计报告模式也是这些假设的产物。网络经济社会及其实时报告模式的出现,使传统会对假设理论的存在基础面临挑战。加会计车体假设是对会计报告的空间范围所作的规定,但在网络经济时代,大量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企业的空间范围比传统企业更具不确定性。传统单一的会计主体假设已不能解释网络时代的经济问题。同样,对虚拟企业来说,由于其经营的时间、范围、对象的可变性,传统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也面临挑战。又如,会计分期假设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人为分割,定期会计报告就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的。会计实时报告模式实际上否定了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基础。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篇2
1.会计信息网络化
现代信息技术如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远程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光盘存储,为会计报告在传递方式上的革命奠定了基础。信息网络系统便于各种信息的搜集、处理、传递;同时,网上信息的提供扩充了公开信息含量。
2.信息披露经济主体的“虚”“实”两个空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本文由收集整理知识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 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速度很快,从而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风险。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网上实体”的经营活动便呈现出“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因此,确立破产清算及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公允价值、收付实现制等确认、计量基础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利于加强对网上实体的风险管理。
3.会计信息更及时
知识更新带来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换代频繁,投入期和成长期对产品利润的赚取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对高技术企业来说,其产品的成熟期和衰退期时间很短,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金融工具创新、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涌现,更是加剧了经济的动荡。相对于传统企业经营方式来看。企业的经营方针、特点和经营风险会有较大波动,资产负债结构和财务风险亦会适时转换,现行的定期(年度、中期)财务信息披露体系,已满足不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及时性和充分性的要求。
可以考虑对现行定期报告制度进行一定的扩充,根据行业特点采用新的报告周期或者对某些特别项目采用特别的周期。财务报告可考虑采用双重形式:第一重报告企业的短期财务情况,以传统会计恒等式为依据;第二重报告是关于长期营运的能力,主要报告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价值,目的是报告企业长期前景。
4.信息内容更侧重于知识资本
知识经济的特点就是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其中,人的智力、科学技术、知识产权以及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在传统经济中,土地、劳动。资本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第一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也依靠知识来更新和装备,知识的经济功能得到最充分体现,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知识创造的价值占最大比重。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现金及其流转,而是转向知识的增值。一个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重要信息。
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在一些新型企业里,增值最快并最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得到充分反映。正因为以知识为基础的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企业无形资产的状况越来越受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关心,他们需要会计提供有关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收益等方面的有用信息。1995年瑞典skandia公司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知识资本的年报,在报表中通过对顾客、流程、更新和开发、人力因素、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对瑞典保险公司的知识资本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人力资源也将取代传统会计中固定资产等项目而成为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企业,活劳动费用将成为产品成本核算的主要部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智力的价值应该具体化为货币度量,在创新能力成为资
本的同时,知识也产品化了,最终将形成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
5.信息报告模式进一步扩充
传统的以三大报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受到挑战,这不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
从横向来看,非财务信息将被广泛披露,主要包括企业背景、行业情况、关联方交易、股东及主要投资者信息等方面。现行财务报告往往局限于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在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其资金流动能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的平衡时,可以反映企业相关情况;但是如果两者发生偏离,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出现偏差。同时财务分析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报表数据,表外资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企业财务报告应该增加以下项目:与金融工具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持有目的、预期收益等相关信息;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人力资源综合情况、企业发展潜力等其他分部信息。
从纵向来看,可以借鉴美国学者韦尔曼的“彩色模式”理论,即将财务报告分为五个层次,从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计量性的传统会计报告内容,到只符合相关性的事项,按逐渐模糊外延原则,全面报告与企业相关信息。
从产生报表流程的基础结构来讲,传统模式以记录为基础,记录与报告、分析、决策之间的时差较大,而借助反馈信息控制环节必须在记录之后完成。未来报告模式在电子数据收集和提取系统下,分析程序速度大大提高,决策与记录的时差缩短,记录、判断、控制环节也可同时并列进行,支撑未来会计报告模式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将有新的突破。
同时要特别提到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广泛被披露,企业所扮演的角度从经济方面逐步向社会与经济两方面并重。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关注导致了企业作为更高意义上的受托人在发展上的重心,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会计得以体现。
6.行业结构知识化
以知识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等的高速发展,将带来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在工业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三大支柱产业是:建筑业、汽车业、钢铁业。而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支柱产业则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有益于环境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软科学)技术。而一般的未来学家认为对世纪五大战略工程为: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教育工程和金融工程,这也是未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篇3
关键词:财务呈报 创新 XBRL
葛家澍和林志军(2001)指出财务报告主要是指财务信息在财务报表表内的确认和表外的披露或表述,IASC也曾将财务报告描述成一个过程。目前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多数是从静态角度来描述“财务报告”,即将财务报告定义为某种“载体”或“书面文件”。本文以“财务呈报”来描述财务报告,既泛指财务报表和财务披露,也重点凸显财务信息由管理者流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的生成和提供过程。从早期工业社会到现在,财务呈报的概念框架、呈报形式和内容、呈报技术等方面在不断发生变革和创新。
一、财务呈报概念框架的变革
财务呈报概念框架的制定经历了以“假设”为逻辑起点到以“目标”为逻辑起点的转变过程。假设是若干理论的原始命题,是进行演绎推理或科学论证的前提条件(裘宗舜,2005)。会计假设是会计针对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事先设定的前提,也是会计思想形成的基础。在此假设指导下,以佩顿(Paton)和利特尔顿(Littleton)为代表的会计学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所倡导的历史成本、实现原则、权责发生制和配比原则,为美国随后30 年的会计发展奠定了一个理论框架(秦玉熙,2013)。由于会计假设的研究受形成多少条假设以及假设和原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严密等弊端的限制,以“假设―原则”思路建立概念框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葛家澍、刘峰,2003)。
随着经济的变化和“会计丑闻”的不断发生,1966年AICPA理事会设想从“目标”出发去研究一套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葛家澍,2011)。在商业经济发展初期,财务呈报主要目标是满足传统意义上关系的需要,维系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随着商业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委托人的行为模式逐渐发生改变,从最初的对被投资企业“拥有较多股份/财产――选择委托人――监督与考核委托人”模式,逐渐转变为对被投资企业“拥有少量股份/财富――在资本市场寻找安全、高效的投资对象――随时准备获利兑现或斩仓止损”(刘峰、葛家澍,2012)。这种行为模式的转变,促使会计从以往的基于实际交易、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重视可核查性,逐渐向基于价值、特别是未来投资的获利价值转变;与之相适应,会计也在逐渐地修正或放弃历史成本,转而寻求采用能够反映企业当前的价值、甚至是未来潜在价值的计量方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于2010 年9 月其联合项目“财务报告概念框架”――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有用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明确了“决策有用性”是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用“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
二、财务呈报形式和内容的变革与创新
财务呈报的形式是为呈报内容服务的。财务呈报的发展历史,既是财务呈报的形式不断更新、扩展的历史,又是会计主体披露信息的内容不断增加的历史。财务呈报形式的不断丰富和完善,都是由于有新的内容需要披露所引发。
(一)财务呈报形式和内容的涵义
财务呈报的形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财务呈报的构成要素,如基本会计报表、报表附注等;二是指财务信息的披露方式,披露方式包括具体报表项目的列报格式、信息披露的频度、信息报告模式等内容。如具体报表项目的列报格式在资产负债表上有账户式或报告式的列示方式,利润表上有单步式或多步式的列示方式;信息披露的频度有年报、半年报、季报、月报等;信息报告模式有通用报告模式(价值法)、事项基础的报告模式(Sorter,1969)、大规模按需定制的报告模式(肖泽忠,2000)等。可以说,财务报告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财务报告形式不断丰富、完善的历史。目前财务呈报是由基本报告形式和其他报告形式构成的,其中基本形式是指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或附属报表,它们曾经是财务呈报的唯一形式,目前仍然是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方式;财务呈报的其他形式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越来越多的信息使用者以及越来越多的信息需求,将无法在财务报表或附注中反映的信息通过其他形式呈报。
财务呈报的内容,是指财务报告所披露的各类信息。目前财务报告中列示的信息,有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历史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定量化信息和定性化信息、货币单位信息和非货币单位信息。上述各类信息的分类,有一定的重叠,它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财务呈报中,占的比重有所不同(余新培,2004)。
(二)财务呈报形式和内容的变革和演进
郭道扬教授(1985)指出,中式财务报告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字叙述式财务报告编制阶段、数据组合式财务报告编制阶段和表式财务报告编制阶段。
文字叙述式财务报告编制阶段的财务报告同一般公文报告一样,用文字叙述方式,报告主要的经济事项、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数据组合式财务报告编制阶段,官厅会计部门按照财政收支项目,把各项数据组合在一起,既有细数的摘录,又有分门别类的总数合计;民间会计在计算盈亏时,也把各项数据分类归集汇总,以分别反映经济活动中的收入、耗费以及结果。表式财务报告编制阶段,主要表现是数据在财务报告中不仅要更为细致的分类列示,而且有关项目是列示在一种格式固定的表格中,这种报告形式使得财务信息的反映可以更加清晰易读,使得信息的综合性更强。光绪年间的“四柱总表”、“光绪会计表”以及宣统年间的“金库四柱表”,开了我国表式财务报告编制的先河。由于西方借贷记账法的引进和推行,资产负债表等西式财务报告开始在我国政府、民间会计中运用,到民国时期,西式财务报告最终完全取代了中式财务报告。
西方早期的财务呈报主要是以账簿形式来直接报告,意大利是复式记账法的发源地,中世纪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佛罗伦萨式、热那亚式和威尼斯式(杨宗昌,1987)。从佛罗伦萨式发展到威尼斯式,即记账对象从限于债权债务,扩展到商品、现金、损益和资本;记账形式从冗长的叙述式发展到采用简洁而又规范化的账户式。在此阶段,会计的主要内容是记账和算账。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诞生,导致了财务呈报形式和内容的第一次根本性革命――采用会计报表的形式(盛明泉,2002)。财务会计报表的演变持续了近100年的时间,分别经历了以资产负债表为中心的阶段、以损益表为中心的阶段、两表并重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和80年代末取而代之的现金流量表三张表结构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 市场经济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会计报表为中心、表外披露为补充的财务呈报模式。该阶段会计报表扩展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张表结构阶段;表外披露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包括了附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和致股东的信函等多种形式(葛家澍、林峰,2003)。该模式对表内报告有着苛刻的确认标准,如可计量性和可靠性等,对于不能满足确认标准的重要信息则被摒弃在报告体系之外。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拓展,竞争将多方位展开,这使得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会计报告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披露要求。例如使用者不仅要求报告企业经营的历史成本信息,还要求报告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能力信息;不仅要求报告货币量度信息,还要求更多地报告非货币量度信息;不仅要求报告财务会计信息,也要求报告非财务会计信息。对于财务信息来说,除了传统的财务报表外,公司还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财务数据分析报告;而对于非财务信息的种类就更为繁多,诸如智力资本报告、无形资产报告、员工报告、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公司治理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各类调研和咨询报告等。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革命,它将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最终实现呈报手段的彻底创新。
三、财务呈报技术的创新
财务呈报技术的变革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手工财务呈报阶段、仿真手工的电算化财务呈报阶段、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呈报阶段。
手工财务呈报阶段,人、纸张、笔墨及算盘等主要会计工作硬件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手工财务信息呈报系统的生产流程特点。在这些技术基础的限制下,会计信息的生产便只能通过对信息的分类、重组、再分类和再重组等多个技术环节来实现。在手工财务呈报系统主宰的岁月里,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引起的相关方利益焦点的变化,手工财务呈报系统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扩大和细化会计科目体系结构与内容的过程(杨培坤,2004)。在计算机开始向经济领域渗透时,它便在手工财务呈报系统里得到了应用,长期以来,“仿真”是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主流实践形式。人们通过把记录原始业务信息的原始凭证录入到计算机中,以数据库表格的形式来形成记账凭证并存储,再使用按照会计处理流程编制的语言程序,就可以得到账簿、报表等所需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编程技术的发展共同驱使手工财务呈报系统演进为更高级的仿真手工的电算化财务信息呈报系统(欧阳电平,2004)。仿真手工的电算化呈报系统的产出与手工财务呈报系统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它只是运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代替了手工系统下的纸张、笔墨加算盘而已,只是将中世纪的会计思想反映到了现代计算机的屏幕上。
无论是手工呈报阶段还是仿真手工的电算化呈报阶段,会计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彼此分割,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系统性与共享性。在财务信息生成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顺序进行,不可跳跃。顺序化的会计流程尽管能起到一定的内部牵制作用,但又会延长相互等候的时间,降低会计报告的及时性与会计工作的效率。对信息使用者而言因双方系统不兼容,使用财务报告很不方便,同样导致了低效率问题。尤其是对一些监管部门、信息中介、机构投资者而言需要及时更新数据,而因各企业或部门间使用的软件系统、数据格式不一致,需要为不同软件系统之间设计专门的数据格式转换接口程序,但这将导致繁多的接口程序和高昂的开发成本。而且这一接口程序也是不标准的,无法在各个平台、各个部门通用,导致会计数据的交换与再利用效率低下(沈颖玲,2007)。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创新,财务呈报逐步由单一的以纸张为介质的呈报方式发展到以纸张和网络介质并重的新阶段(张天西,2006)。随着相关网络技术的创新,财务呈报的技术手段也在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革。网络财务呈报技术经历了静态呈现技术(PDF、HTML格式等)、多媒体增强技术(插件、多媒体、3D技术等)、用户互动与知识管理技术(数据库、数据仓库、搜索工具、数据挖掘、推进、智能等)、交互式与增强技术(XML、XBRL技术等)四次变革(沈颖玲,2005)。企业财务信息格式的不一致、互联网网页的数量巨大、智能搜索引擎给出的诸多搜索结果、HTML、PDF网页格式的内在缺陷等因素使基于XBRL技术的创新成为必然(Debreceny and Gray,2001)。XBRL是XML语言关于企业报告的一个子集, 为组织机构编制、公布各种格式的财务报表、可靠地抽取及自动交换公开发行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其他信息提供标准化方法,是近年来财务呈报领域内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XBRL在财务呈报供应链上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进会计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
四、展望
基于XBRL的财务呈报创新的一个关键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灵活的信息平台,使得已有的不同报告系统之间可以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对现行财务呈报系统进行流程再造,以适应财务报告环境的变化。这些潜在的财务报告环境的变化包括会计准则的变化、监管要求的变化、电子信息系统的变化、利益相关者和分析师需求的变化、甚至是内部管理报告的需求变化。基于XBRL技术对财务呈报系统再造,将更有利于财务呈报目标的实现,满足多样化呈报内容和形式的需求。潘琰和林琳(2007)提出拓展应用XBRL至公司报告供应链全程的技术方案,即将XBRL的应用由报告编制环节向前推至企业内部数据生成阶段,直指交易起点,并向后延伸至用户终端,形成完整的基于XBRL和Web服务的公司报告供应链,从而构建基于XBRL和Web服务的柔性化企业按需报告模式。但技术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技术创新的扩散。XBRL在技术上的天然优势并不必然导致组织会自愿去采用XBRL技术,XBRL在组织内和财务报告供应链上各组织间的采纳和扩散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Gray and Miller,2009;Henderson,2012),研究XBRL在组织内和组织间的扩散路径及影响XBRL进一步扩散的因素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的报告主体概念[J].会计研究,2011,(6):3-7.
2.郭道扬.会计发展史纲[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3.刘峰,葛家澍.会计职能・财务报告性质・财务报告体系重构[J].会计研究,2012,(3):15-19.
4.欧阳电平,陈潇怡.论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演进[J].武汉大学学报,2004,(7):437-442.
5.潘琰,林琳.公司报告模式再造:基于XBRL与Web服务的柔性报告模式[J].会计研究,2007,(5):80-87.
6.沈颖玲.网络时代财务报告编报模式的变革[J].财经论丛,2007,(5):65-70.
7.裘宗舜.财务会计概念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8.秦玉熙.金融逻辑基础上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变革[J].当代财经,2013,(6):121-129.
9.杨宗昌,王海民.试论会计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兼议现代会计发展的大趋势[J].陕西财经学院学报,1987,(1):55-60.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篇4
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1)作者:董琼慧时间:2000-11-14在现代企业中,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的窗口。传统财务报告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采用通用、规范的格式。它反映了定期、定时,但并不完整的财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与财务管理都受到了冲击与挑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1) 作者:董琼慧时间: 2000-11-14 在现代企业中,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的窗口。传统财务报告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采用通用、规范的格式。它反映了定期、定时,但并不完整的财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与财务管理都受到了冲击与挑战,传统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真正有用的信息似乎越来越少。著名的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总是要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用户需要的改变而改变的。未来财务报告如何发展,怎样建立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财务报告体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未来财务报告内容的拓展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需求也发生了变化。财务报告的目标由于会计环境不同而有差异,但核心是为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营决策的信息。总体上,财务报告的内容应拓展以下方面的信息。 1、知识资本信息。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等智力资本信息。企业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的先进技术、专利、品牌价值、商誉等,目前在一定条件下已给予适当的反映;但还没有考虑到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因而未来财务报告应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 2、社会责任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只有通过社会效益的实现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在未来财务报告中增加社会责任信息,即增加有关企业污染环境的状况和治理污染的资料、绿化情况以及对整个社会贡献等信息,这样有利于整个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并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非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思想,弥补了财务数据信息的不足。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背景,企业关联方的信息,企业主要股东、投资者以及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报告等。 4、未来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环境复杂,企业管理者要运用前瞻性信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筹划,利益相关者也日益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必须在未来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企业的未来信息。未来信息主要包括企业发展前景、盈利性预测、管理当局的远景规划、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等。 5、公允价值信息。传统财务报告反映的是资产的历史成本信息,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技术更新的日新月异,已使其失去供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意义。未来的财务报告,将更多以公允价值和历史价值相结合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是一种以多种计量模式反映信息的报告。 6、分部信息。企业集团的综合信息反映了集团的整体情况,但由于集团各公司行业不同,反在国家或地区不同,其利润率、物价水平、发展机会、未来前景和投资风险都有较大的差异性,按行业、地区等的分部信息所反映的收益或现金流量往往比整个企业集团的更为有效。 7、衍生金融工具信息。一些银行、证券公司近年来推出了一批新“组合”的衍生工具,象“封顶、保底”,“加固”,“互换期权”,“汇价幅度期汇”等,金融创新创新呼唤财务会计报告的创新。若将这些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排队在财务报告外,将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构成了隐藏的潜在风险,影响其决策,损害其利益。反映企业衍生金融工具的数量、价值、风险、未来收益可能性等,将是未来财务报告反映的重要内容方面。 二、未来财务报告方式的创新 1、实时报告。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使用企业的内外环境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INTER-->与INTRA-->技术在商业中的应用,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在于网络与计算机中,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原手工系统中表现为一定周期的会计循环,能够以实时方式完成,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不同期间的会计报表可以随机产生,实时提供财务报告。企业内外部人员可以得到企业财务与非财务的动态信息。 2、多样化报告。随着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财务报告可以是形式多样化的报告。多样化报告仍以报表、文字信息为主,辅之以图形、图象、声音等更生动的形式,从各个角度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交互式报告。在手工操作环境下,只能由各种不同类型信息需求者去适应传统财务报告模式。知识经济时代,则可提供各种形式的财务报告,反映多样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要。犹如计算机语言的交互式执行方 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1)作者:董琼慧时间:2000-11-14在现代企业中,财务报告是向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提供会计信息的窗口。传统财务报告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采用通用、规范的格式。它反映了定期、定时,但并不完整的财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会计与财务管理都受到了冲击与挑式那样,对财务报告的提供也可采取交互报告方式。各报告公司均可与如INTER-->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篇5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271(2001)02-0049-03A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要素将主要由资本、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和人才,知识和人才将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这种生产要素的转化必然带来会计环境的变化,也必然对会计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当前,会计面临的客观环境究竟具有哪些特点呢?(1)主体多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市场国际化,我国经济结构将产生主体多元化,那就是不仅有国营经济,还有中外合资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外商投资经济等,这样一来,经济结构主体多元化带来的利益冲突将日益突出,竞争将日趋激烈;(2)金融市场化。由于金融市场化必然带来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资产将成为最重要的经营资产,金融市场将成为最有活力的市场;(3)市场信息化。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创新不仅产生了信息产品、信息市场,而且使任何经济都离不开信息。尤其是市场运行更不能离开信息;(4)人力资本化。伴随知识经济、技术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在生产要素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人不仅是生产者,而且是财富创造者,人力已成为宝贵财富。但人力必须是具有知识的人力,所以学习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知识十分必要;(5)经营形式多样化。随着企业资本经营社会化、市场化,企业经营形式必然多样化,企业不得不在更大规模和更合理的结构上经营,为此,企业形式将逐步向公司化、集团化、股份化推进,这就必然带来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即管理思想、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的重大变革;(6)计算机网络化。迎合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浪潮,任何单位和部门都将全面启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导致电子化、信息化高潮,将促使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结构和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
面对变化了的客观环境,我国会计自身的功能与结构如何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客观环境,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重大课题。
我国传统会计理论和方法是以物质和货币为对象,它所反映的资产内容狭窄、产权观念陈旧,特别是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人才智力投入仅作为企业的一项成本费用或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简单地予以反映,这些理论和方法在传统经济时代,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但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才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应建立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体系,以充实填补传统财务会计的内容及空白。关于会计理论及方法创新的具体内容阐明如下:
1会计目标理论什么是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整个会计理论体系和会计实务都是建立在会计目标的基础上。会计目标主要明确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企业的全新资本,作为关键性、主导性的生产要素进入经济发展领域,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越来越依赖知识和创新。因此,会计目标应主要转为:关心企业人力资本拥有量及其能力的增长,反映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量的大小,体现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2会计权益理论传统的权益理论有业益理论、企业主体理论、剩余权益理论等,所有这些权益理论都是建立在财务资本至上的理论基础上。而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的市价相对于财务资本的市价上升,原来以财务资本至上的地位要被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所取代,这种变化改变着企业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相对地位关系。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也应纳入企业产权的主体范畴,对其所有者权益也应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3会计准则理论什么是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进行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规则。会计准则是随着会计反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了新的会计要素、新的核算内容,例如智能知识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等。对它们的会计处理尚未作出明确规定,不能准确地进行会计处理。因此,必须对知识经济条件下产生新的会计要素和新的核算内容,需要制定出具体的会计准则,以规范会计行为,规范会计核算内容。例如人力资源价值如何确认、计量,如何纳入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以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4会计假设理论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但这些前提条件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会计假设必须作相应的变化。传统的会计假设有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会计期间四个假设。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信息处理技术日趋现代化,传统会计的会计假设必将受到一定的冲击。传统的会计期间假设是以一年为一个会计期间,按月计算成本、编制报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会计期间可以划分得更小,会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随时地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果,随时地编制和报送会计报告。计算机实时报告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信息使用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从网络上直接获得最新的会计信息,而不必等到一个会计期间结束才能获得。因此,对会计期间的改革,应变定期为随期或实期,划小会计期间,随时动态地反映会计信息,掌握会计资料,更好地为经济决策服务。持续经营假设,由于新技术革命带来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随时有破产、清算、兼并的可能。货币计量假设,单纯用货币计量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希望能提供更多的面向未来的有用的、非货币信息,如绩效评价仅仅靠货币计量是不够的,还需要非货币计量。
5会计要素理论面对错综复杂的会计核算内容必须进行科学的划分,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所作的最基本的划分。传统会计确认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劳动所有者权益、投资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六大要素。从传统会计来说,这六大要素符合传统会计核算的要求,适合工业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需要。但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企业的人力资产、知识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财务资产的比例不断下降,为构建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体系,仍然使用六个要素,但内容是以人力资本为主,以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及方法的创新体系,将企业人力资本纳入企业产权主体的范围,以形成完整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版权所有
6会计平衡理论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平衡公式应当体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全面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变化;二是恰当的反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产权制度及其特征,根据这个内容,将传统会计的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改为“资产=负债+投资所有者权益+劳动所有者权益”或“资产=所有者权益”。资产反映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财务资产、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权益代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权益或共同的所有权益,包括股东权益、债权者权益、人力资本的权益和尚未明确主体的未定权益。
7会计核算理论当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资产后,随着会计平衡公式的改变,会计的基本内容也将发生变化,传统的会计概念、会计核算体系也将发生变化: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核算体系的改革,必然带来以下方面的变化:现行会计核算应从有形资产向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转移;投资方案的效益评价应从财务效益向全方位效益和社会资产转变;对经营成果的计算重点应由利润计算向增值计算发展转化;在利益分配上应将由现在的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改为按知识分配,即按贡献大小和创造增值大小进行分配。
8会计资产确认理论资产的确认应以资产的本质特性来加以确认。传统会计所说的资产主要是财务资产,其表现形式是实物资产和货币资产,但它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资产。企业的人力资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其作用是越来越明显,理所当然应作为会计资产予以确认。在知识经济时代,以人力资本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及方法的创新体系中,企业资产应由财务资产、人力资产二部分组成。企业的财务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对于这部分财务资产的确认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会计确认方法;人力资产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和专有知识二大类,传统会计将知识资产会计淹没在无形资产核算中,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显著反映知识资产和技术经营”的要求,更体现不出知识资产的内涵。因此,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有必要把知识资产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成为单独的一块。人力资产就是将人力资源资本化为会计资产加以确认。人力资源作为资产加以确认的理由是:一是资产的本质是未来经济利益,而人力资源正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二是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虽然不是企业所拥有,但企业是可以控制的;三是资产是可以计量的,而人力资源具有可计量性的特征。因此,应对人力资源资本化,并作为会计资产加以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确认的范围应从货币信息扩展到非货币信息,应从确认过去延伸对未来的确认。
9会计资产计量理论传统会计中,资产的计量方法都是采用历史成本法,这种计量方法能反映实物资产的价值,也能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人力资源也象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其资本化的前提是商品化和市场化。人力资源符合资产的特性。在人力资源形成、使用和产出效益过程中,可以用货币来计量。比如人力资源投资、使用会发生投资成本、使用成本,人力资源使用后产生的效益,反映企业利润的增加,这些不仅可用货币计量,而且可按历史成本进行核算,反映人力资产当期的价值量。当期的价值量可反映当期所产出的效益,同时也是研究未来价值的基础。反映期的价值并不排斥未来价值,未来价值一般只能用于预测决策,不能用于核算,不能衡量当前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大小。而人力资源的价值必须通过财务会计计量出来,并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以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价值。
10会计资产记录理论由于传统会计记录的是货币与实物资产,记录的内容狭窄,人力资产价值没有记录反映出来,因而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会计记录理论要求,通过计量据以会计记录。会计记录必须符合真实、正确、完整的原则,这是加工和运用会计信息的前提条件。不完整的记录是不能据以编制会计报告的。因此,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记录的内容、范围必须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规范,以使会计记录内容完整无缺,特点是将长期没有反映的人力资产和知识资产价值正确地反映出来,以表明企业的人才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技术成果。以资投资者、债权者以及有关方面对企业进行全面了解,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篇6
论文摘要: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财务管理与会计正面临着挑战,本文对财务管理与会计创新的途径、会计手段、会计核算内容、财务报告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阐述。
(一)
“新经济”,狭义地说是包括生命 科学 、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广义地说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连接起来的一切经济活动。新经济是以知识资本为特征的知识经济,因此它不仅具有高增长、高绩效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的特征。新经济促进了财务管理的 发展 ,在新经济时代,“财务”起着仓储的作用,任何创新资本最终都要转化为财务。只有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它特有的作用,如果脱离了 网络 、信息技术,传统的财务管理形式将很难继续存在下去。不仅如此,在新经济时代,传统的会计模式也难以适应。人们知道,会计模式是会计主体反映特定 历史 时期会计运行结构、功能、行为等会计实践的形式。传统会计模式是 工业 时代的产物,在知识资本化、资产无形化的新经济时代,已显得相对落后。建立在借货记账法、历史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传统会计,对有形资产的确认、记录、计量可以说是周密细致,但如何衡量知识资本、如何计量技术、如何列示知识产权,如何确定人力资源价值等无形资产却难于表现。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财务管理与会计需要有新的理念。
(二)
财务管理创新,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充分协调好各相关利益之间的财务关系。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是新经济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要求。在这种趋势下,财务管理者应创立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理论,以适应新经济时代以人为本的理财要求,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其次,要不断深化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的要求,变革和转换财务管理研究方法,逐步建立起完整、适用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法体系:一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型发展。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受制于不同的因素,从而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二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通用性,特别是随着数学、 计算 机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方法在财务管 理学 中的广泛应用,使财务管理突破了原来意义上的科学属性的限制。再次,要创新和调整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把无形资产作为人们投资决策的重点之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无形资产成为重要的投资对象,财务管理者应该创新财务管理理论,改进和调整财务管理中被忽视的无形资产投资及其决策评价的内容,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最后,面向网络时代的新财务管理软件,应该实现功能的多样化。财务软件的功能不断扩大,软件在设计中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相结合,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对所进行的经营活动的计划和控制功能,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动态管理。基于互联网的全面应用,全面采用网络计算技术、网络化管理、移动办公、体系开放,支持 电子 商务,实现财务集中式管理、动态核算、实施监控、网上操作等。财务软件在符合多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多种语言、多样币种的情况下要提供具有国际可比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并最大限度地做到各种数据信息的共享。
此外,还应该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一要及时调整财务人员适应新环境的知识结构,使他们能够具有及时捕捉风险,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二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加强调查研究,运用科学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预测,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三是由于在高新技术产业与无形资产上的投资风险远远大于固定资产投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对那些技术进步快,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促进意义的无形资产,采取类似于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摊销。四是财务人员在作出财务决策与日常管理中,既要善于抓住机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容应对风险的挑战,趋利避害;又要能灵活处理和协调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
新经济时代的竞争是知识和智慧的竞争,善管理、懂科技的知识型人才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根基。在经济运行中,会计负有对经济要素进行分类、计量和报告的责任,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更高的素质,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形态下的高科技生产过程更加复杂,会计人员要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就必须了解和熟悉整个工艺流程。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关的以及相应交叉产业的基本知识,不仅懂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还要利用计算机能作复杂的分析、预测和决策。这就对会计也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第一, 会计 手段上,新 经济 是全球经济、信息经济,信息产业成为 发展 最快的产业。在新经济时代,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和传输要依靠 计算 机和 网络 技术来完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使得获取会计信息的渠道拓宽,速度加快。会计信息的载体由纸介质变为磁介质和光电介质,从而保证同一基础数据可供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利用。会计信息的传输手段由纸介质的凭证、账簿、报表的人工递送变为 电子 网络传输。而且,运用高层次的财务管理核算软件成为必然的选择。在会计电算化全面普及运用的基础上实现会计信息化,全面使用 现代 信息技术,使得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篇7
1企业自身
通过对企业自身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为企业运作提供丰富的情报。在一个企业中技术中心(研究院)、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采购、设备部、计划部等部门掌握着企业研究开发、市场营销、财务、人事、生产运营、人财务、产供销等信息。以从企业内部建立的信息网络中获取这些信息。企业允许每位员工把自己搜集到的情报上传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2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是竞争用户最为关注的对象,竞争对手相关信息数量庞大,内容繁杂,这其中包括需要确定谁是自己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产品/服务、财务、技术、营销、人员、组织结构、生产运营等方面的信息。
2.1公司名录
确定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了解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最基本的需求是获得公司名录信息。工商、税务、黄页、竞争对手网站、企业名录出版物和数据库是最常用的名录信息源。如托马斯美国制造商名录、康帕斯全球企业名录、盈科黄页服务等。竞争对手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成立时间、性质、法人代表、行业类型、经营范围、雇员人数、企业规模、机构设置、进出口权等。这些信息一般可通过企业注册表获得。
2.2经营状况
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包括地理位置、设备办公条件、工作或生产是否活跃、员工的知识水平、领导者的风格、主要“客户”情况、所处竞争环境、对新产品的开发计划、生产的秩序效率、原材料采购地域及支付方式、主要原料供应商名称及联络方式、主要产品及品牌、产品销售地域、销售方法及收款方式、开户银行、经营场所、人员情况等。竞争对手的这些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访问等多种途径获取。
2.3产品/服务
有关产品/服务的竞争情报需求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对产品/服务种类、特征、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项目情报四种类型[2]。种类情报主要通过查阅公司名录、产品名录、公司主页、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参加展览会;联系相关行业协会等途径获得。特征情报主要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员工;开展反求工程;查阅产品样本和手册;订阅剪报;检索数据库和询问经销商等途径获得。新产品开报主要通过订阅专业报刊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参加行业会议和展览会;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以及直接联系竞争对手等途径。产品项目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和直接联系对手等途径获得。
2.4财务和资信
如竞争对手为上市公司,其年度报告是极为有用的竞争情报信息源,几乎包括了所用作为商业秘密的工业普查资料上的企业财务信息。其财务信息可通过查阅其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告;订阅各类机构和证劵分析师的分析报告;联系竞争对手的前雇员和退休员工获得。非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订阅综合性商业出版物、行业出版物;检索资信数据库;联系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委托信用调查机构开展调查等途径获得。
2.5市场营销
有关竞争对手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需求,占据着竞争情报需求的优势地位。如能有效获取,将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对手的市场营销情报包括对手的营销组织、营销策略、营销渠道、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广告预算、广告效果、售后服务、客户忠诚度等诸多种类。
(1)营销组织情报:通过订阅产业研究报告、报刊和专业杂志、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2)营销策略情报:包括销售制度、广告宣传、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和网络营销案等系一系列方法。主要通过监测并分析销售活动;阅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委托行业或市场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营销渠道情报:包括销售渠道的形成、销售渠道的实力及国际销售策略。主要通过竞争对手的产品展览会、发放的宣传材料、广告的投放情况、连锁店或者分销商等获得。
(4)市场占有率情报:通过查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多外公开的档案、政府出版物;委托行业或商业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5)销售价格情报:通过访谈一线销售人员、竞争对手、经销商、客户;访问主管价格的政府部门的网站;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检索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网站;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6)广告预算情报:通过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竞争对手的财务报告;访谈竞争对手、广告商、媒体广告部员工;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7)广告效果情报:通过访谈客户、经销商和一线销售人员;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8)售后服务情报: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客户、经销商、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9)客户忠诚度情报:通过访谈经销商、客户;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6公司人员
竞争对手的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状况对于了解对手公司的管理风格,人才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竞争对手管理人员的信息主要通过阅读公开出版社或公司网站上的传记资料;观看对管理人员的访谈;聆听管理人员的讲话;访谈竞争对手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可通过阅读企业招聘企业,信用调查报告、与竞争对手有关的庭审记录;访谈行业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等途径获得。
2.7组织结构
了解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可以判断出各个业务部门在对手公司中的地位、某一决策问题的决策点和关键决策者。组织结构的变化也可能预示着公司的战略调整。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信息主要通过订阅公司网站上的组织结构图、企业名录和资信类数据库;访谈竞争对手的员工和资深业内人士等途径获得。
2.8生产运营
竞争对手的生产运营情报:包括对手的生产、产能以及工程和研发状况,涉及公司内部的核心经营数据、直接竞争对手处获取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与公司的生产运营活动相联系的第三方接洽获得一部分信息。
(1)生产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设计施工单位;查阅规划委、建委、质监局、法院、卫生防疫站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产能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协会出版物。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运输部门、客户;查阅环保局、消防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工程和研报:主要通过查阅专业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访谈行业协会、科技主管机构、技术专家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
3竞争环境
从社会环境获取竞争情报是指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对手之外搜集相关情报,获取的情报主要有行业情报、市场情报、消费者情报、客户信息情报、宏观环境情报。
(1)行业情报:行业情报内容包括行业类别、行业基本信息、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水平、行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等。主要通过查阅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或市场调查报告、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等途径获得。
(2)市场情报:市场情报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可分为市场结构、市场规模、商业网点分布、市场发展前景等几类。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等工具书、调查问卷、模型分析、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消费者情报:消费者情报是企业正确制定产品开发策略和市场销售策略的基本前提,其内容包括消费需求、消费动机、消费行为、品牌知名度和消费满意度等。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回访、专业的媒体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等途径获取。
(4)客户信息情报:客户信息情报是企业的利润来源,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根源。其内容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客户组织信息、客户经营效益、客户信用评价等。主要通过实地访问等途径获取。
(5)宏观环境情报:所有行业都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能做的是监测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和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和战略定位。企业的宏观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①政治环境信息。政治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发生重大国际事件、政府变革、权利转移以及一些具体的立法和规章制度的变化。政治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阅读时政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订阅网络新闻、加入论坛、博客等、听广播、看电视、检索新闻和法律法规数据库、通过驻外使馆、新闻记者等进行搜集;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等途径获得;②经济环境信息。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世界贸易方式的变化、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化、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经济对供应商和特定用户群的影响等。经济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访问国内外的财经类网站、浏览知名经济学家的博客、搜索财经类数据库、与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亲自调查获得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③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的变化包括社会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交通环境、通信变化、人口构成、人们的品味、习惯的变化以及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等。社会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报刊和专业杂志、检索人口统计数据库、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④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上的变化包括技术变革对产品、工艺、分销渠道的影响等。技术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检索技术类出版物,如期刊、会议论文、专利、技术标准、技术报告等、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订购行业协会出版物、咨询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途径获得。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篇8
一、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
纵观二十世纪,它是一个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加强的世纪。据有关资料统计科技对世界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在二十世纪20年代为22%,50年代为30%,70年代为60%左右;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二十世纪初为5-10%,50年代达到35%,80年代有的国家已达到80%以上,进入90年代,这种发展趋势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的不断加大,主要是因为进入70年代以来一系列重大的新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以微技术为基础,以机、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大大地加快了产业的升级,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即经济增长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可见人类在二十世纪末即已步入一个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以知识的生产与运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正在冲击和取代工业经济。其对社会的是全面、深刻。广泛的。所谓知识经济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将改变过去一贯运用的经济资源形态和结构。以知识为载体的这一新的经济资源(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必将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源和货币从而成为新时代的经济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具有产权特征,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从到上对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是本文探讨的主要。
二、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工作之所以重要在于不仅仅反映经济现实,描述经济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能反馈经济信息,作为经济发展的助力器,推动经济发展。知识经济重智力、重知识,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创新化的新的经济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源成为企业核心资源,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后,会计将以多种属性计量计价和多元记账为主要特征。会计以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目标,使企业能够适时作出决策,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者。因此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与企业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包括融资战略、技术创新。市场营销等在内的企业发展战略的和制定。同时也应有助于加强财务、成本、资金、人才、质量等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为各项职能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做好参谋,当好助手。其次,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发挥其预警作用。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外科技领先企业在管理上所需信息有70%来自会计部门。这足以说明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是影响企业管理层决策成败的关键。
三、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从会计的角度看,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形资产在整个社会资产的比重显著上升,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科技产业来说,它的比重甚至已超过固定资产而位居企业首位。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经济学中涉及的无形资产多达29项,而我国会计实务中运用于评估的无形资产只有12项,列入会计系统的只有6-7项,多数无形资产在会计那儿得不到反映。现在的会计工作只反映货币和实体资产信息,即工厂、设备、存货、土地及自然资源,而无形资产,像市场资源、知识产权。组织管理、资料馆等,的会计工作都没有包括进去。
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收益权,表现为劳动者不仅要求得到人力资源的自身价值的补偿即工资收入,而且应该得到剩余价值部分的分配权——利润分配。它属于收益性分配范畴,的现代会计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改革和创新现行会计的工作和方法,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十分必要的。
四、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概念的创新
在李宝震、于玉林主编的《会计学原理》一书中把会计定义为:是一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事业等机关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控制并能通过参与决策。评价业绩、预测前景等,促进提高经济效益的核算和管理工作。在美国的黄俊昌、罗伯特。丹尼尔等人所著的《企业财务管理与分析》一书中则把会计定义为:是鉴别、计量和传输经济信息的程序,以便信息使用者据以作出判断,作出决策。笔者认为上诉两种对会计定义的解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对现行会计工作进行了阐述。确切地说,我国长期以来的会计工作在计量、核算、反映实体资产和货币资产信息方面(即硬资产方面)起了决定的作用。知识经济对企业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企业的资源结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美国十大富家有八个是靠石油致富的,到1997年以后则有一半以上是靠以信息为代表的计算机发家的。也就是说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形成,人力资本即无形资产和智力资本必将取代自然资源和货币而成为经济主体。因此会计工作必须确立新的观念,同时拓宽理财的范围。人力资源的构成是以智力为基础的无形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本的拥有是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劳动者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必然要寻求最能发挥作用的空间,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重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经济时代遵循“人本管理”的客观要求。入本财务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管理相对应的。它的核心是要理解、尊重、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一般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即软资源)对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硬资源是被动的,软资源是主动的,是人利用软资源来开发利用硬资源,软硬资源的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表现得十分明显。
五、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工作创新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替代工业经济是一次跨时代的革命,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工作在许多方面将逐渐显示出它的不适应性,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应当进行相应的创新。
(一)会计工作中心的转移
会计工作的实质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反映为主的信息系统。当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发生重大改变后,会计工作的中心也要随之发生重大改变。在工业经济时代以货币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特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将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本取代原来的财务资本地位,知识资源将替代硬资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因此以硬资源为核心的会计管理工作必须向以知识资源(软资源)为核心的会计管理工作转化,即会计工作的中心应从有形资产会计向知识资源(无形资产会计和人力资源为核心)的会计转移。
(二)模式的创新
知识会计模式是在第三次经济革命(即知识经济革命),特别是知识资源成为核心资源及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高速发达后的会计模式。在知识经济会计模式下,将以多种属性计量计价和多元记账为主要特征。
(三)会计计量观念的创新
会计计量是经济信息系统“数字化”的重要工具。到为止会计计量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投入价值观上,即以一个投资主体取得或建造某项财产物资时,实际支付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为资产价值计量的标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源的出现拓展了会计计量的对象,确立了新的计量观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产出价值观——现值计量基础。2、建立效用价值观——替代成本计量基础。3、建立稀缺价值观——协议价格计量基础。4、建立保全价值观——现行成本计量的基础。5、建立市场价值观——变现价值计量基础。6、建立风险价值观——公允价值计量基础。
(四)会计信息系统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会计软件由核算型向管理型。其职能包括核算、监督、参与决策三个。其功能是将核算结果与预算加以比较:运用数学模型对核算结果与预算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2、开发软件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目前的软件大多数局限于本企业、封闭型、资源贫乏的局域网。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系统高速发展,会计软件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广域化、一体化,应能在特定的范围权限内为各界人员提供财务信息服务;同时使企业内部的产、供、销信息通过Intranet网实现一体化。
3、会计软件由手工型向智能型转化。首先是实现操作过程智能化,其次实现业务分析智能化和决策支持智能化。
4、改造会计。现有的会计软件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会计方法来处理会计事务,并没有突破性的改造。如:(1)会计科目级别的命名:由总账——二级科目(子目)——明细账,明细账后则不好命名了。而电算化则把总账作为一级科目、一级以下作为二级科目、以此类推,达到上下级账目关系明确,表达方便,使用灵活。(2)会计科目代码的统一:会计科目代码长度的统一及与对应科目的名称的统一,将为上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数据采集与共享带来极大的方便。(3)记账凭证种类的统一。实现电算化后,检索财务信息的方法增加了很多,传统记账凭证的分类方法就相对非常落后了,只用一种统一的记账凭证(不分业务种类),不但能做到检索查找方便、迅速,而且提高了准确度。(4)三大会计报表的统一。(5)账簿形式的改造:首先是账簿载体的改造,确立账簿在会计电算化中的主导地位。其次是账簿格式的改造,用无格式但能进行任意分类、组合、汇总的形式代替传统的账簿格式。(6)取消中间过程表式的输出。即:科目汇总表、汇总记账凭证、总账科目试算平衡表等,可简化工作程序。(7)强化内部控制制度。传统内部控制制度强调“四相符”,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针对新工作方式易出现数据修改、被窃取的,建立“职权控制,运行控制、修改控制、保密控制、硬件控制等”内部控制制度。
(五)会计报告的创新
1、在企业中,传统的财务报告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采用通用、规范格式。它反映了定期、定量、但并不完整的财务信息。知识经济时代,传统财务报告所能提供的真正有用的信息似乎越来越少,因此财务报告的内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1)知识资本信息: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本等智力资本信息及其相关的权益和费用。(2)责任信息,(3)非财务信息,(4)未来信息,(5)公允价值信息,(6)分部信息,(7)衍生工具信息等。
2、未来财务报告方式的创新。(1)实时报告:会计信息系统使传统的财务报告以实时方式完成,时间和周期不再是财务报告的约束条件,使财务报告实现了动态需求。(2)多样化报告: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未来的财务报告是以报表、文字信息为主,辅之以图形、图像、声音等多样化形式出现,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篇9
一、知识经济的实质与特征
知识经济是一种有别于工业经济的新的经济形态,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实质是以知识、智力资源为首要生产要素,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产业,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为经济活动的内容。与传统的经济形态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一)知识经济知识化。一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和人力资源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二是科学管理的队伍是由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智力的管理人员组成,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三是高科技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产业发展充分体现知识技术化。
(二)知识经济无形化。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科技产业的特点,使得企业的投资取向逐渐转向智力投资,而知识、智力在形态上是无形的,这与传统经济的资本、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为主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三)一体化经济。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智力资源无国界,以其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必然成为全球性的经济活动。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十分广阔。以信息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层出不穷的技术中全面领先,必须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相互依赖,这就必然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传统会计的冲击
知识经济的实质和特征表明其并不只是一个全新的字眼,而是意味着一个变化的经济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企业的财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物价变动较以往更加频繁和激烈;行业的竞争加剧;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广泛应用;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也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所在。这些变化必然给传统的会计带来深刻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本文对会计基本假设、会计核算、财务报告三个方面受到的冲击分别加以阐述。
(一)对会计基本假设前提的冲击
1、知识经济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冲击。传统会计是以工业经济时代为背景,会计主体的范围很明晰,一般表现为独立核算的企业,也就是“实体的空间”,即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各有关方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使得基于网络而临时结盟组织(虚拟公司)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和确定的空间范围,突破了传统会计主体的空间范围。
2、知识经济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冲击。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主体所持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出售或转换,其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清偿。可见,非清算是持续经营假设的核心。虚拟公司的出现打破了持续经营假设的现实基础。虚拟公司的经营方式为即分即合式,以信息快速高效的获取与传递为基础得以正常进行。在其内部不存在明显的费用分配问题,可以根据需要编制临时性会计报表,相应的资产计价也按现行价格而不是历史成本进行。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处在动态的经济环境下,要求必须具有迅速变现资产的能力,才能迅速改变其产品结构和生产经营规模。因此,固定资产的变现价值是会计核算与报告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3、知识经济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冲击。知识经济的到来,随着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以及管理会计的逐步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提供的时间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实际需要为基础,而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在知识经济时代,快捷的通讯技术和网络使一项交易可在瞬间完成,资金也可在瞬间划拨,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这就要求会计必须提供及时的、最新的会计信息,要求缩短会计的报告期。而且“虚拟公司”随时都有可能结束,就更无从谈起会计分期,会计分期假设由此受到了挑战。
4、知识经济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冲击。首先,知识经济要求信息的全面、迅速反馈,内外部决策人不仅需要货币化的定量信息,亦需要非货币化的定性信息,而单纯地提供以货币计量的数量化信息,显然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其次,货币计量假设的隐含条件之一是币值的稳定。但随着时代的更替,物价也是动荡起伏。不同时期的货币其购买力不同,因而所反映的数量化内容,已失去了信息的可比性、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特性。再次,知识经济时代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的年代,公司的概念已不以国界为限。而由于货币计量假设的记账本位币概念,使国际间交往的币种换算及跨国公司的报表折算成为必需。最后,“网上交易”、“网上银行”的兴起,导致“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成为观念上的产物。
(二)对会计核算带来了冲击
1、知识经济丰富了资产的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无形资产,除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商誉、信息、软件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外,还有公司、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特殊技能和知识优势等人力资产也应作为无形资产的一项新增内容。
2、知识经济影响了资产的计量方法。在传统会计中,对于公司、企业而言,知识、人才、信息的取得通常没有一个可靠的计量方法,对现有无形资产或用历史成本计量或不予考虑,这种计量基本能满足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不高的传统制造业。但在知识经济的年代,更新的速度加快,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来说,如再使用历史成本计价就不能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和能提供的未来收益。
3、知识经济要求资产的价值摊销方法灵活多样。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专利权、商标、商誉、信息、软件等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现行的传统会计模式下,无形资产反映不全面,且其详细项目在财务报告中得不到充分披露,对其核算也只采用直线法在其受益期内平均摊摊。这些都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越来越差,因此应对无形资产核算进行变革。
4、要求无形资产报告的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增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无形资产尤其是知识资产和人力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然而,传统会计下的财务报表不报告任何人力资源的成本、人力资源价值和人力资源的投资;会计处理将人力投资作为费用,而不是作为资产核算,无法反映人力资产的投资收益;不计算人力资源成本,使管理方法可能低估取得或培训人力所需要的投资,也会低估重置人员所发生的成本,导致决策失误。因此,无形资产投资决策对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需求要求会计变革。
(三)对财务报告的冲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信息使用者已不能满足于传统会计所披露的有形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信息;也不满足于对企业过去财务信息的了解。他们还要求了解企业未来的、有预测性的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传统财务报告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形式上都表现出其较大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要素项目缺位。在企业财务状况揭示中,资产是以有形资产为主,权益则仅为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商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信息没有完全揭示,而知识拥有者的权益则未予以确认。
2、信息货币数量化的局限。本来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相当广泛,包括产品创新能力、信息网络的发达程度、企业市场竞争程度、公司背景等,但现有财务报告体系对这些不能用货币计量的重要信息都无法提供。
3、信息效用的非全面性。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始终侧重于对企业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的结果进行反映。在未来以技术求发展,以创新求生存的经济时代,不论是经营还是投资者都更需要首先了解企业未来所面临的风险和机会以及未来的经济利益等前瞻性信息。这些局限性使得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远远无法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三、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变革
(一)会计假设创新
1、相对会计主体。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企业商业活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导致虚拟会计主体大量涌现,会计主体的外延将大大拓展。由于企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因而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来定义比较确切。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相对会计主体,拓展了以往有形会计实体的假设。
2、项目经营假设。由于虚拟企业是临时存在的,因此持续经营假设将被非持续经营假设所修订。根据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以及适时进入、退出和转换的特点,持续经营假设可以重新表述为:“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从开始组建到实现其经营目标为止为其存续期间”。通过这样界定,有利于对新条件下经营业务的处理,如收益、费用等,避免出现跨期摊销等调整事项。
3、交易期间假设。由于会计分期假设实际上是持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和延伸,在持续经营假设被修订后,以交易期间假设取代当前的会计分期假设将成为必然,可以不对其进行分期,而直接把交易期作为报表报告期,每次交易结束后编报一次会计报表。这样可以使交易的账务处理保持完整性,同时也有效地避免了跨期推销时人为调节等问题。同时,成本和费用的分配也不存在配比问题,便于企业清算。
4、观念货币与多元计量假设。网络经济使货币的形式和本质都发生显著的变化。电子货币将成为企业记账的统一计量单位,将资金流和信息流合二为一,货币真正成为观念上的货币。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货币将不再是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发达的信息技术将使会计计量多元化和非货币化。
(二)会计工作重点及核算的变革
1、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要重点引入三方面的新内容:
(1)人力资源进入会计系统。传统会计模式下,企业根本不需要在会计系统和财务报表中单独反映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即使对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也不需要资本化,而是直接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应当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人力资源会计有可能出现新的突破:其一,智力密集型行业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软件公司、研究机构等将可能率先启动人力资源会计程序,使其真正进入实践。其二,人力资源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的观念将成为共识,“人力资产”账户的设置从无到有,逐渐普及,成为企业投资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最关注的一个账户。其三,人力资源成本的确认和计量程序将日益普遍地得到应用,人力资源的摊销成本也会进入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之中,并且其所占比例也会逐渐提高。其四,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价将会成为企业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人力资源价值管理将正式进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2)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赋予新内容。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都应正式纳入会计系统进行管理和核算,尤其是自创无形资产将会纳入正式财务报表,特别是对于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支出有可能形成无形资产的项目,将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适当反映,使投资人充分掌握和了解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可能效果。
(3)研究与开发会计发展应用将得到充分重视。由于研究与开发活动在经济增长中具有越来越大的贡献,有远见的国家特别是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研究与开发费用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采取不同的做法都会对企业的资产价值、损益计算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不同的影响。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实际上是以费用化的方法作为基准处理方法,只有对一个项目的开发费用在符合特定条件时,才能确认为资产。因此,可以把开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适当放宽,使更多的费用可以确认为资产。
2、知识经济时代会计核算的创新。其一,将企业拥有的全部无形资产都正式纳入会计核算和管理范围;其二,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多元化。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直线法摊销和快速摊销法。
(三)财务报告的创新
1、财务报告披露要以事项法为基础。现行的会计模式是以价值法为基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价值方面的信息,而对于与决策相关的一些非价值信息则难以充分地反映,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目标应立足于提供与各种信息使用者可能相关的经济事项的信息,不仅可以提供数字信息,也要提供反映经济事项特征的信息。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报告篇10
管理财务会计报告信息来自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其所包含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内部报告体系只有具备动态管理功能,不断更新报告信息并加以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报告信息与企业当前经营管理状况的匹配性,进而真正实现管理职能。
二、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对策
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由各个层次的战略管理部门根据其相应的职能对内外部信息进行收集,并由管理会计进行整合、梳理并将其用于后续经营决策、内部管理与控制、成果评价、发展规划等各项管理工作,进而制定出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基于这一思路的企业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职能部门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该层次的报告体系的构建旨在依照企业高层制定的战略方针,通过合理调配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来优化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成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经营信息报告
即企业各项采购信息、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的报告。其中采购信息报告包括采购的种类、规格、数量、价格、供应商信息等等;生产信息报告。生产信息反映着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生产资源的规划和配置等均影响是企业生产信息报告的重要内容;销售信息则包括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产品所占市场份额、销售量等相关信息;
2)筹资信息
主要为资本成本的报告,包括银行利率,股票发行条件、费用,筹资渠道的相关信息等等;
3)投资信息
主要包括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两大组成部分。其中,对内投资指的是企业通过购买固定资产、更新技术、开发无形资产等方式提升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对内投资报告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价格、产能、技术情况等相关信息;对外投资指的是通过股票、债券等形式将资本投入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从中赚取利息、红利等实现资本增值的活动,对外投资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拟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生产信息、业绩报告、投资业绩报告等等;
4)筹资评价报告
由资本结构报告和利润分配报告等内容组成。资本结构报告主要提供企业资本结构、财务结构、负债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资本结构优化状况及优化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同时提供资本结构优化所产生的效果信息。利润分配报告提供企业的利润分配信息,包括计提公积金、支付优先股股息、发放普通股股利、转增资本等内容。
2.不同经营单位的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为促进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常常以产品的属性或种类划分“战略经营单位”,每个“单位”分别负责其管辖范围内产品的战略经营。“战略经营单位”层次的管理会计报告通常是围绕某一种或一类产品的市场相关信息而构建起来的,主要包括供应商与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市场竞争的积累程度,竞争者及潜在进入者的相关情况,以及替代产品的威胁性等相关信息。根据以上信息,相应开展一系列价值链分析,对相关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未来发展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形成相应的成本动因分析报告,作为相应产品未来经营战略的制定依据。
3.企业总体战略管理报告体系的构建
企业总体战略管理报告体系是对企业总体战略目标进行制定、规划和调整的体系,旨在从企业全局出发,制定最科学的“战略组合”。其内容主要为对企业整体战略有所影响的各类宏观经济环境信息,主要包括:
1)经济因素报告
包括国民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利率的升降、原材料与相关能源的市场供求情况等等;
2)技术因素报告具体包括
新产品开发报告、新技术推广使用情况报告、政府及行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支出情况报告等;
3)社会文化环境报告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