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举措
开创就业服务新领域。2014年,该市面向社会开通就业110服务热线“2959110”,在全市收录了2.7万余个空岗资源,采取市、县(区)分级的方式,求职者通过热线,实现“不挑不选三个工作日就地就近就业”.此举开创了就业服务新领域,在四川属首创,华西都市报、凤凰新闻给予了报道关注。
创建融资服务新模式。经该市政府批准,筹措资金1亿元,成立了内江市创业小额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同时降低门槛,加快放贷速度,提高贷款额度,每年可提高小额担保贷款5亿元,为5000名以上创业者提供融资服务。
探索就业服务新技术。该市引入GPS定位、手机客户端APP、微信等新技术,打造了“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开放式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实现该市四级联网覆盖,求职者通过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全程办理。与中国就业技术培训中心合作,引入职业指导CETIC测评系统,在四川建立首个职业指导诊室。
建立就业服务新机制。该市建立“政府、企业、媒体、求职者”四方联动机制。秋季用工座谈会首次采用“场内座谈+场外互动+现场连线”的形式进行,加深了就业部门和用工单位、求职者之间的联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创新工作举措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非国有企业得到不同以往的高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状况下慢慢丧失竞争力,垄断地位大不如前,加之随着反腐败的进行,企业员工拜金、享乐、贪腐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为大家所共知,国有企业改革的呼声渐高,生存环境不断恶化,有些国企甚至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境况,我们国企急需转变观念,纠正思想,发展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有机结合,在对政工工作创新时,同时提升企业文化打造,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保证国企政工工作的进行,保障企业一切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2内涵及功能
企业文化,简单说来,是一种意识,是企业内部员工普遍认可、自觉遵守的一种统一认识,是员工的工作理念、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可以指引企业发展的方向,可以保证企业内部统一思想,统一步调,促进企业持续不断的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家追求的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具有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通过企业文化的构建,其实就是统一了企业内部员工的奋斗目标,进行了价值判断,价值取舍,无形约束员工的不良行为,这种制度成本很低,是大型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良方。国企政工工作,其实就是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不可或缺,它是国有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国有企业所有制的外在表现。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政工工作必不可少,没有政工工作就没有企业稳定有序的发展,就不能凝聚人心,就容易出现问题,出现,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工工作是国有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
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撑。要进行政工工作创新,就必须使企业的文化始终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只有这样,才能指引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才能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意识,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始终跟随时代的步伐前进、发展。首先,一方面是我们要从思想上形成高度统一认识,认识到政工工作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企业文化构建之于政工工作的重要性,必须确保我们政工工作人员思想的先进性,明确政工工作的目标和具体要求,明确实施细则和方案,避免认识出现误差,认为政工工作只是用来约束、管教员工的方式,使政工工作有序进行。另外一方面,我们的政工工作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或者书面层面,不能搞一言堂,必须充分了解企业员工、社会群众的思想意识,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益的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故步自封,可以适当学习非国有企业的现今的管理理念,取长补短,在坚持自身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运用到国企政工工作实践中。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国内市场经济的变化以及国外环境的变化,充分吸收最前沿的管理科学,实行拿来主义,再结合自身实际,对企业政工工作管理进行创新,积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是我们的政工工作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其次,我们应该适时改进原有国企政工工作体制,结合企业文化,有效实现政工工作创新。国企政工工作的进行,需要保证相关制度的完善,要不然,结果可能大相径庭,得不到意想的结果。在政工工作制度的创新进程中,我们必须要保证当前工作的持续进行,不能中断,做到良性对接,做到可持续。但是,当当前的政工工作不能可持续,不能保证良好的效果时,我们应该当机立断,考察实际情况,结合当下企业文化,创新政工工作。全面的政工工作制度改革,必须及时剔除陈旧、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加以更加先进的、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观念体制,保证国有企业政工工作有序进行,可以顺应时代,顺应群众的要求,只有得到群众的拥护,群众的认可,即顺应企业的文化,政工工作才不会遇到那么大阻力,才能顺利有效进行。最后,我们需要不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必要的情况下,积极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相适应,相互促进,实现国企政工工作的方法创新。国有企业员工的招聘,必须从高、从细要求,筛选一些有道德情操、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效率高的人员,从优选拔,提供足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并适时推行淘汰制,淘汰一些不再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一些不认可企业文化的员工,宁缺毋滥,以企业文化促政工制度改革,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
4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工工作与企业文化相互依存,共同支撑着企业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企业文化和国企政工工作的内涵及功能,在此基础上,探微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以期指导国企相关工作人员的政工工作。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面对员工不断提高的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国有企业必须不断推动政工工作的创新,与时俱进,始终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创新管理方式,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政工工作,适应时代的要求,使企业文化和企业政工工作相互促进,带动国有企业长足发展。
作者:张伟 单位:中国能建山西电力建设第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创新工作举措篇3
关键词 人事档案 高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的激烈,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脚,必须充分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而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成了开发工作的基础部分。改进工作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敢于创新。利用高校人事档案资源,为人尽其才提供有力保障和服务。
1高校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
建国后,各校组织人事部门配专门人员,补充人事档案素材,人事档案的工作逐步走向正轨,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学校的人事工作正常开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后来,对人事档案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冲击,档案损坏严重。1980年,召开干部档案会议。1990和2005年又分别召开三四次干部档案会议,人事档案又有了新的进展。重新整理了档案的材料,使得内容更充实,真实,更加条理化。由于人事档案是人事选人依据,所以越来越受有关部门重视。
2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必要性
(1)管理理念不创新。近几年,人事管理的封闭式比较强。大都根据人为经验收集材料,认为保管,传递好保密就是人事档案管理的所有工作。没有意识到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其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大的服务。因此,在管理方式和档案内容等进行创新改造缺乏认知和动力,也缺乏主动意识,这些都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作用的发挥。
(2)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综合素质需要加强。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需要各种措施来加强管理队伍的力量。人事档案管理的人手有些缺乏,多由人事部门的人员一兼数职。许多工作人员都是非专业人事,缺乏专业知识,如果内部的学习机会不够,动力不足,外出进修的时间也少。种种因素都会阻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展。
(3) 档案的记录没有重点突出。一直以来,人事档案多都是记载个人的经历和学历过程,各项考核的奖罚等信息,这些内容和空洞的评价术语比较多,而相对于一些技术特长,专业技能,科研成果和业务能力,工作业绩,重大任务表现等具体内容体现的非常少。人事档案形同虚设,这样造成人事人员在选人用人的时候认识的比较片面和肤浅,即使耐心查阅简历,也难以找到对需求岗位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人事档案很难发挥应该起到的价值。
(4) 信息化水平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大部分处于手工和半手工状态,人事档案仍以纸质为主,没有进行数字化处理录入数据库系统,也没有专门的人进行管理。网络的利用率不高,无法真正的实现资源共享,对相关情况的查询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3人事档案管理的改进措施
(1)创新理念,流程规范,是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保障,应健全我们的人事管理制度,多收集一些保管和使用权限的制度等等。
(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我们的服务质量,提高各大高校的人事档案有足够的利用价值,档案管理应用到各方面。服务质量的优劣影响人事档案的内容,也会影响到它的利用价值。
(3)加快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数字化,系统化。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通信,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环境的发展,作为主要信息资源的档案也很快向信息化转变。因此要认清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大趋势,学好用好计算机,在平时应用当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真正成为档案信息网络管理员。再者,充分开发人事档案,研究档案管理的软件,实行动态管理,维护,探索电子档案的新途径。利用网络,形成开放式资源,建立全国联网和区域联网管理系统和查询系统。
(4)开发人力资源是将人的智慧,经验,能力,创造性和学识进行发掘,培养和利用。高等学校通过实现人才强效,其关键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学校人力资源密集,承担起了人力资源培养任务的责任。人力资源的培养指标将是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的重要环节。高校非常重视教师和其他管理队伍建设,推出引进新人才政策,开发人力资源,根据自身优势和对市场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合理配置,有意识和重点的培养有前途,有潜力的管理和科研人员,创造条件培养成各方面的专家,以此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知名度。人事档案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校的人才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且有效的服务。
(5)研究人才使用规律,指导人力资源建设。造就更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掌握人才成长规律,指导人力资源开发,实施人才强国。哪怕平庸的人,也能通过人力规律的指导,发掘它某一方面的潜能,提高人才的培养水平。
(6)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出新思路。
①变分散为综合,将高校人事档案纳入档案综合治理,成立独立的档案工作部门,将各类档案统一管理。
②档案材料报送,这样能保障人事档案的全面准确,综合治理档案材料报送制度,在校属各单位明确档案员,收集,递交各部门档案文件,及时递交归档,经常对档案材料进行查缺补漏,对缺少的档案做好登记,记得催要。
③充实档案内容,与国家机关人员类似,我们高校的档案也应该重点放在反映每个人的工作业绩,在科研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表现,全面客观反映教师业务的水平和教研能力,业绩档案是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收集教职工实绩材料,这样也可以增加高校人事的信息含量,增强人事管理的活力。
④采用信息技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努力实现资源共享,用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管理人事档案,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保障,档案信息数字系统为前提,以资源共享,数字化系统取代半手工状态为目标,快速完成各种检索,查询,数据统计。计算机技术在高校人事管理中被广泛运用,提高了办事效率,一些政审材料,既可以由当事人书写,也可便捷电脑打印。但是,不能仅停留在单机的管理水平,行业内部的局域网和广域网,这是档案计算机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
⑤认真整理,确保档案的全面和真实性,整理应做到分类有序,目标清楚,每卷档案都是完整,真实,实用的。用合适的,耐用的材料将纸质的档案存档。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管理系统,将原始纸质档案录入,根据权限不同,不同的人可以进行不同范围和程度的查阅。这样有两点好处,第一,降低了对档案原件使用,减轻了上面所说的磨损,有利于对档案的保护。第二,提高了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推进了信息化建设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系统的信息和纸质信息是一致的,最好是专业公司的人事管理系统,这样以后有什么升级需要会更容易些;然后要注意防止病毒的侵入,绝不能让数据丢失,防止网络黑客入侵。
4结语
21世纪,高校也同样进入了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那我们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学校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我们的高校竞争提供持久的,有力的人才资源。就当前情况来看,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工作已经可以提上议事日程。创新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我们实施人才强校的重要支撑,它对我们战略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就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全面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改革与开放,2009(8).
[2] 杜娟.浅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J].山东纺织经济,2010(8).
[3] 钱奕忠.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人才强校战略[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创新工作举措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
[DOI]10.13939/ki.zgsc.2016.29.15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开始面对严峻的挑战,其生存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在国有企业中,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愈演愈烈,企业职员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分散主义等愈演愈烈。随着国企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要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带给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其加以优化,进而不断加强我国国企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改革、创新。
1 国企政工工作现状
1.1 对政工队伍的建设的重视不够
目前,国有企业并不重视对政工队伍的建设。目前在国有企业中,大部分政工人员的工作价值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其中有绝大一部分领导在思想上存在对思政政治工作贬低的现象。并且在对政工人员的考核中,因其工作不容易被量化,进而没有一个系统、完善的评价标准,导致在考核中存在不重视政治指标,只是一味重视业务性质的经济指标。
1.2 政工干部综合素质不高
目前,国有企业中干部阶层的政工普遍存在素质不高的现象,因为其年龄较大,因此在思想、观念方面比较传统、陈旧,并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且大部分国有企业的干部员工都存在一种安于现状的现象,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创新力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思想过于陈旧、容易拘泥于形式主义。而这样的工作状态,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1.3 政工干部身兼数职
在国有企业中,大部分政工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本来难以达到专业的水准,其工作效率本身较差。并且由于政工工作内容广泛的性质,却又不能每一项内容设置一个专业的部门,导致大部分政工人员身兼数职,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1.4 国企政工干部年龄偏大
国有企业的政工干部一般选自退居二线过度岗位的人员,因此政工干部的年龄普遍存在年龄较大的现象,导致政工岗位趋向于“老龄岗”;另外,由于国有企业中的部分综合素质较强的年轻人,因为政工岗位工资较低、工作程序复杂等多方面的因素不愿意从事政工工作,导致政工岗位的老龄化,进而长期以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 企业文化在国企政工工作中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与国企政工之间有着相互促进并且依存的关系。企业文化与国企政工两者之间的工作相辅相成。
首先,企业文化的融入适应国企的改革制度,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企业的经营方式、理念、发展方向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企业在改革中,为了适应企业的良好发展,会出现大批量的裁员。一旦裁员的消息露出,便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政工的工作及心情。而此时便可以通过企业文化改变单纯的说教模式,对员工进行思想引导,使员工更好地接受针对企业长远发展而开展的工作。
其次,企业文化在推动国政工作制度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企想要适应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因此,政工在工作中更应该融入企业文化,使国企的政工工作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潮流。
最后,由于市场经济面对的严峻挑战,导致国有企业的生存条件变得极为复杂,而企业员工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职工思想观念的变化愈演愈烈,企业职员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分散主义等愈演愈烈。而将企业文化与政工工作的有机结合,更加容易解决员工自身的发展问题,使国有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3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3.1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
首先,企业文化与思想工作在目的上存在一致,其目的都是为了调动政工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其次,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两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较为一致,两者在工作开展中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员工的需求;最后,两者之间在工作开展中有着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联系。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思政政治工作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支撑企业文化的建设。
3.2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
首先是企业文化与思想工作两者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前者强调的是一种文化概念,并且这种概念只是针对于企业内部,它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员工尊重企业的行为规范。后者是针对企业政工的思想问题,重在引导员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是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存在差异。前者具有鲜明的企业特色,重视企业政工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后者更加重视的是对员工进行党知识的教育及保障员工身心健康发展,并且员工进行心理问题的疏导等。
4 企业文化视角国企政工工作的创新举措
4.1 实现国企政工工作的观念创新
社会在不断发展,事物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国企政工在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模式,敢于打破传统、与时俱进、实现创新。首先国企政工要重视党政工作及其工作的服务性质,要有只有解决企业政工出现的思想问题,才能促进企业政工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实现企业工作的高效率;其次要禁止口头主义,推崇务实为主,坚决杜绝只说不做的空头主义;最后国有企业要引导政工开拓视野,引进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再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投入使用。
4.2 实现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制度创新
国有企业政工在制度上必须实现制度创新,首先需要废除陈旧的规章制度,深入切实地进行制度的改革,在制度创新上,需要考虑其应该适应于时展的必要,还应该具备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在制度的规范上要求做到系统化、全面化、制度化。其次还要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以保障新制度的顺利运行。
4.3 以人为本,实现工作内容创新
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形式,国企政工在工作中要摒弃传统的思想,实现与时俱进,内容创新。首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应该坚持发展科学技术;再次要对当前的形式进行审时度势,并且展开形式教育,以适应于不断发展经济市场;最后企业政工还应该开展法制教育,加强职工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市场经济活动参与者。
5 结 论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与国企政工中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国有企业利用企业文化,以其为自身的载体,进而推动自身工作的创新。不仅可以实现国有企业自身利益,还能使企业文化得到大力发展。因此,面对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政工工作和企业文化两者应该进行有机结合,利用双方的独特优势,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玲瑛.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5(27).
[2]李巍.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强化路径分析[J].决策与信息,2015(21).
[3]杜岩.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模式创新[J].商,2014(35).
[4]姜丽娟,范晓娜.从企业文化视角谈政工工作[J].赤子,2015(11).
[5]陈书浩,蒋玉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扎实开展[J].青年科学,2010(1):23-24.
创新工作举措篇5
2018年以来,兴隆县纪委监委紧紧围绕监察体制改革新形势、新变化,创新工作理念、机制和方法,扎实推进信访办理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信访室作为办案工作第一道关口的重要作用。2018年共受理信访举报1154件,其中上级转来854件,县本级受理300件。今年截止目前共受理146件,其中上级转来75件,县本级受理71件,达到减存量、遏增量的良好效果。
一、在“磨练”上出实招,试行“纪检干部轮流接访和挂职锻炼”制度。该县在群众来访接待工作中秉承“规范安全、畅通有序、精准高效”理念,不断强化服务群众意识,在办公条件紧张情况下,建设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的接待大厅。同时,为提升干部综合素质,要求县纪委监委干部到信访室轮流接访,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到信访室挂职锻炼,新进干部首先到信访室锻炼一个月。对轮流接访工作制定“值班表”,由各干部在计划时间内落实接访事宜。要求接访人员熟悉掌握信访举报工作流程,严格按照信访举报工作规程及来访接待有关程序做好接访工作,如实记载接访情况。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通过面对面解疑惑、零距离听民声,不断提升解决复杂问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目前,信访轮岗和挂职干部共处置群众来电来访280余件次,受理问题线索14件次。
二、在“研判”上重实效,建立信访分析研判机制。该县定期对全县整体信访情况进行形势分析,梳理汇总信访举报信息,全面掌握“树木”和“森林”态势,形成清晰、准确的政治生态“晴雨表”。每月通过信访数量分析,把握信访量的变化,确定不同类型的信访举报在每个阶段信访举报中所占的比例,从而明确该阶段信访工作的重点,将其反馈交由党风政风监督室或监督室作为一段时间内监督检查重点,如村两委换届期间,村级信访举报激增,党风室对此专门向各乡镇党委和各村党支部下发提示卡;通过举报问题性质分析,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的共性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作出合理判断,将出现的苗头性问题结合查处的相关典型案例综合分析,下发预警提示,防止问题反弹或事态蔓延,2019年已针对生态环境保护、违规发展党员及处分执行打折扣等问题下发预警提示3批次;通过对信访重点领域专题分析,找出信访举报高发频发的村级、环保、住建等领域,追本溯源,提出建议,做好参谋助手。该县对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三资两金”管理、脱贫攻坚等问题作出分析,得到县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近期,启动第四轮巡察,将部分内容纳入巡察重点。2018年以来,撰写阶段性分析、重信重访分析、农村信访分析等分析研判报告9篇,督促相关部门牵头开展了城乡低保、滥发津补贴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工作举措篇6
摘 要 供水企业是城市建设与运营管理当中最为重要的基础保障部门,随着全新时代的发展,在保证城市安全供水、保证企业相关经济指标全面实现的同时,要更加有效的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党员所具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得党建工作和企业的经营充分结合,加强党建工作的创新,进一步促进企业经营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供水企业党建创新工作以及实践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 供水企业 党建创新工作 实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政党保持生机的动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的不断变革、思想观念的逐渐升级,增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确保党的持续性活力,一定要进行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党建工作是任何建设工作的源头,充满活力、创新发展、科学规范的党建工作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增强党建工作的创新性是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活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现阶段供水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形式和任务,需要企业以改革的精神促进党建工作的发展,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促进供水企业的发展。
一、新形势下企业党建工作应遵循的内容
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于2016年10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出发,对国企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了深刻论述,并对国企党建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作答,为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及其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强调国企必须具备的“六种力量”
成为党和国家最信赖的基础力量;成为能够严格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依靠力量;成为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发展理念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促经济经济及社会发展、壮大综合国力、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党赢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斗争胜利的坚实力量。
(二)提出国企深化改革要坚持“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明显提升国有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有利于增强国有资本的各项功能。
(三)提出国企两个“一以贯之”
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这一重要政治原则,并严格落实;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这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
(四)提出加强国企党建工作总要求:“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并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对党组织工作及战斗力进行检验的重要手段;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用人的把关作用;坚持增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力量不放松。
(五)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将党的领导作用有机融合到国有企业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将企业党组织合理嵌入到企业日常管理的组织结构中;对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予以进一步明确和落实。
(六)将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方式予以明确
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者有机统一,归结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七)加强对国企领导人监督和管理
加大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宗旨教育、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力度,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予以进一步明确;对监督重点予以突出,强化重要人员和关键岗位,尤其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三重一大”的决策监督机制,对监督力量予以优化整合,严格日常管理,形成监督合力。
(八)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
要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企业在重大决策上要听取职工意见;坚持和完善职工董事制度、职工监事制度。
(九)关于对国企领导人的要求
要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要坚定信念、任事担当,牢记自己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经营管理各项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十)关于国企领导人员的培养
要放到工作一线摸爬滚打、锻炼成长,在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选拔到领导岗位;要从严管理,又要关心爱护,树立正向激励的鲜明导向;要大力宣传优秀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
(十一)全面从严治党在国企落地“四个要”
要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动态调整组织设置;要把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让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十二)明确各级党委责任
地方各级党委:把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国有企业党委(党组)要履行主体责任;要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二、供水企I党建创新工作以及实践
(一)进行机制创新,找到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的结合点
第一,改变工作方式,以企业工作中心进行党建。供水企业的党建工作要以企业实际工作作为中心来开展,不能流于形式,要以企业工作为中心制定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等,重点要解决好行政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围绕着行政工作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以及核心作用。要保证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向结合,党建工作对于企业发展需求具有良好的补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党建工作从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得到深化、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得到扩展,确保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要积极转变工作方法,通过党建来推动任务的实现。供水企业一定要避免出现党建工作和企业中心工作不统一的问题,要不断的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在企业实践中,要以企业行政工作和制定的目标任务为中心,制定出相应的党建工作方案,明确相应工作内容,将保证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促进相关任务高效完成。
第三,促M观念的转变,使党建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行政上安排了相关工作之后,党组织重点就是要进行工作的宣传和发动,为确保行政任务的完成提供思想以及组织的保障。例如对于企业的安全工作来说,党组织不但要全面的进行参与,同时也要建立党员安全责任区以及示范岗位,通过“争优创先”等载体来体现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以及核心作用。另外,为了将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进行充分结合,可以将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统一安排,并进行统一的考核,要以同样的程度进行总结和奖惩,最大程度上保证其整体性。
供水企业的党委班子要进行管理方法的创新,增强对于企业党员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党员制度考核,主要可以按照实际工作表现、党内的表现、社区活动以及民主测评来进行。考核的方式可以分成党员的自评、互评以及群众考评结合的方式进行。另外,对于党员的考核可以将制度考核和年终绩效考核结合进行,从而促使党员履行自身职责,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保证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二)进行管理方面的创新,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供水企业的基层党组织需要按照支部的具体情况,积极参与到相关科室重要工作内容的决策方面中来。党总支部因地制宜尽可能多地组织一些党员专项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党员的价值,增强党员的光荣感,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优秀形象。在实际工作中,
第一,机关支部要重点考虑解决限制供水发展体制障碍等问题,要建立健全企业的相关制度(包括人力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分配制度等),最大程度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
第二,供水党支部要重点考虑如何促进企业服务水平的提升等问题,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出谋献策。要对一站式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升级,增强供用水方面的管理,保证能够高效供水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第三,供水党支部要重点考虑如何保证高品质水、提升制水生产效率等问题。要加强供水生产所需基础设施的养护工作,保证设备能够得到高效运行,加强节能降耗等方面措施应用,保证能够供应安全优质的水源。
第四,三产业党支部要重点考虑如何扩展企业的三产业。要在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依靠供水安装、水质检验、水表检验、高品质纯净水以及相关软件开发等来开辟全新市场,获得全新经济增长点,促进企业效益提升。
第五,老干党支部重点考虑的是如何保持企业的稳定性,如何促进企业的更大发展。老干支部党员对于企业更加熟悉,所以要时刻注意企业发展情况,积极的向企业提出有效发展办法,从而为企业进一步提升决策的准确性提供重要参考。
第六,基层的党组织重点是组织全体党员参与到民主生活以及民主测评中来,积极的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重点解决某些党员党性较弱、党风不正、党员意识较弱等问题,加强工作作风的转变。
(三)进行领导班子创新建设,提升党组织战斗力
党组织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形成素质高、能力强的领导班子,领导人员要能够承担重担,要能够承受不同程度的考验,要具有积极的工作作风,要具有朝气蓬勃的精神。党总支部在进行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以党总思想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角度去实施,要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党员所具有的作用,最大程度上加强党组织对于企业所具有的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首先,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党总支部班子成员以及各党支部委员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最根本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逐渐完善领导能力以及执行能力,提升党组织对于现实形势的判断能力以及面对越发复杂情况的应对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全局的控制能力。
其次,充分发挥党员所具有的作用。供水企业的所有党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以“发展供水事业,造福人民”作为最核心的理念,党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实处,要在关键岗位和关键时候能够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为党填光彩。要在工作的最前线能够见到党员的身影,要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从而对企业整体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最后,要加强党组织的发展力度。企业党总支部要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年度规划,要依照党的相关标准来建立并完善企业党员的相关机制(包括评估制度、预审制度、公示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等),要以新时期新标准作为考核党员的规范,要充分发挥民主测评,真正把好党员的入口关。另外,要按照供水企业党员机关多而基层较少的特点,加强对青年干部的培养。党总支部要最大程度上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加入到党组织当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后备党员队伍。
(四)进行党的制度创新,加强党的法制建设
党组织的建设一定要按照相应制度进行,这不但是法制社会的需要,也是党组织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
首先,不断完善现有制度。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多方分析研究,及时发现制度中的漏洞,对其进行不断完善,例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厂务公开制度、党内外监督制度、“”制度、团组织“推优”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等。在实际操作中,要保证企业的党总支部书记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办公会议当中,能够参与到企业的相关决策中来;工会要定期对企业的公开栏进行更新宣传,要有效接受群众监督;所有的党员要定期按照相关考评指标进行自身的评定,严格落实规章制度。
其次,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在企业党内部,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保持团结一致、实事求是的态度,相互之间要以诚相待,要以友善的态度来接受相互之间的批评,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党外来说,党员干部一定要展现出自身所具有的胸襟,要听得进外部人士的批评,要具有知错就改的勇气,要从整体上保持党的形象。
最后,不断进行制度方面的创新。企业党建工作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完善,要不断进行制度方面的创新,这是完善党领导制度的保障。例如党总支部可以制定“供水公司党总支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廉政谈话制度的实施办法”,加强对公司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全新时期特点,供水企业的党建工作有着全新的内涵和要求,所以供水企业的党建工作人员要以工作目标作为核心,将思想以及行动统一目标中来,将党建工作人员所具有的智慧以及力量集中到核心任务中来,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支撑,通过更加务实的作风以及不断创新的工作方式,为供水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思想保障和人力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供水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志友.城市供水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
[2] 张长首,张嘉佳.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关系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4(30).
[3] 叶艳.探析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J].企业研究,2014(08).
创新工作举措篇7
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举措
(一)通过完善社会化大预防网络促预防机制创新
为了有效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我们对预防力量进行了有效整合,完善五个预防职务犯罪办公室,并由市委办、政府办联合转发了项城市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人员名单,吸收有关单位领导作为成员,形成了社会化大预防体系。
(二)通过预防调查为有关部门社会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预防调查是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主要业务,通过开展预防调查,能及时发现导致职务犯罪发生的制度和管理监督等方面产生的原因,向有关领导机关和管理部门、单位提出改进建议和预防对策。如我们在对丧葬费的管理进行了预防调查中,发现在职人员死亡后,不及时申报,继续领工资或退休金,其中管理上的最大漏洞是殡葬管理部门与退休金管理部门缺乏沟通,发现问题后及时提出检察建议,促成了两部门计算机联网,使人员火化信息及时传到退休金管理部门,杜绝了假证明及长期领退休金的现象,堵塞了社会管理上的漏洞。
(三)通过开展行贿档案查询促进社会管理信用体系建设。
我们结合上级对工程建设领域中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预防工作的要求,全力在全市推进国投资金建设项目行贿档案查询,先后以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名义向有关职能部门下发了《项城市人民检察院行贿档案查询规定》,周口市院联合文件,并将该院的有关规定在项城平安网予以公示,推动了业主单位管理创新。如水务局、教体局在招投标公告中明确规定:投标企业必须持有项城市人民检察院的无行贿记录证明方可参加工程投标,目前,我们指定两名同志主管此项工作,并按照规定程序查询。通过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和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督,促进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方式的改革,实现了执法活动中所形成的资源和信息的有效利用,推动了行政主管部门的社会管理创新。
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建议
(一)狠抓自身建设,着力提高预防人员工作能力和水平。面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反映出的管理领域的多元化,管理手段的专业化,就要求预防工作人员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内容,提升预防业务和岗位技能。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预防职务犯罪氛围。
要加大预防宣传教育的力度,大力宣传预防职务犯罪成果。采取法律咨询、法制讲座等形式进行法制教育,加强行贿档案查询系统的宣传,实现预防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扩大社会化大预防的区域,实现预防职务犯罪的多元参与。
创新工作举措篇8
当前,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长动力不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解企业之忧、帮企业之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活力,成为摆在各级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东安分局按照“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总要求,精心打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宜商宜业的服务环境,为大庆经济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做出重要贡献。现结合公安工作实践,服务企业发展,促进转型振兴,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科技强警促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安机关要在服务经济建设中有所作为,离不开科技支撑。东安分局以市局新的指挥调度体制为依托,以“大情报”系统建设为龙头,以视频监控和网络优化建设为抓手,以信息化高端应用为目标,以信息采集录入和社会信息整合为基础,按照市局要求加速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搭建“四台一站”架构。分局树牢信息导警观念,积极开展“情报平台、警综平台、地理信息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和网上公安机关”建设,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转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努力实现业务流与信息流、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即时比对与自动报警有机结合,逐步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高度共享。
(二)加强社会监控系统建设。树牢科技防控理念,在辖区重点单位、机关、学校、金融、商业等行业、部门单位内部,特种行业、危爆物品行业、娱乐场所、宾馆、旅店等部门,以及辖区网吧内部,大力推进视频监控建设工作,有效整合社会视频资源,提升科技防控水平。
(二)加强侦查技术建设。分局树牢服务实战理念,紧紧围绕“情报导服”、“情报导侦”和“情报导防”三大应用领域,全面提升“信息采集录入”、“网上执法办案4.0系统”的应用技能,不断强化信息化实战应用效能,切实发挥科技强警、服务实战的先导作用。
二、侦查破案保民利
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打击现行犯罪的能力,真正实现“黑恶必除、命案必破、两抢必打、逃犯必抓”的目标。
(一)抓住“龙头”, 扫除黑恶势力。分局深入摸排和密切关注影响企业发展的涉黑涉恶犯罪活动,对发现的此类犯罪快侦快破,迅速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对企业的影响,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
(二)坚持经常,严厉打击犯罪。分局对严重暴力犯罪、 “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高度重视,持续加大巡逻防控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打击,遏制其多发势头,不断加大警力、经费的专项投入,确保案件在最短期限内侦破,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
(三)多种途径侦破经济案件。以保护经济主体发展为目标,严厉打击制假售假、非法集资、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直接侵害企业利益和侵害扰乱经济主体的违法犯罪案件,为企业挽回巨额的经济损失。
三、治安稳定创平安
按照“全面设防、一体动作、精确指导、有效管控”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健全完善“六张网”和“四项机制”建设,突出加强“人、地、物、事、组织”等治安要素管控,建立全天候、全方位、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加强街面巡逻防控网建设。分局按警种原分配副班巡逻区域加大巡逻频次,从早8时30分至晚21时,保证每个巡区至少2辆警车、4名民警开展巡逻,采用车巡与步巡有机结合,以看、问、查等方式,在毅腾商都、三区庆客隆、广源商圈等重点路段,以及人员密集的娱乐场所开展巡逻工作,同时结合视频监控资源,对辖区内重点部位进行视频巡查,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分局值班领导汇报。通过严密的巡逻防控,确保辖区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秩序持续稳定。
(二)加强社会力量防控网建设。深入实施社会防控战略,科学调配和充实警力。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安防控,进一步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按照“以证管人、以业管人、以房管人”和“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实有人口管理。围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等矛盾易发领域,紧盯大棚房拆迁居民、下岗职工等重点群体,不间断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三)加强单位和行业场所防控网建设。加强对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防范,指导供电、供水、供气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全面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加强内部技防设施建设,严格监督重点单位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标准,在三级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安装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系统。加强警企、警校联建,适时集中开展重点单位、校园周边治安秩序整治行动,有效维护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生活秩序。
(四)加强技术视频防控网建设。分局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多渠道保障、分阶段实施,实现对辖区主要公共区域、场所、街道、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及周边区域、治安复杂区域等部位和公共交通工具的全覆盖。
四、服务发展惠民生
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从事关群众民生的最基本问题入手,大力加强和改进公安管理工作,既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又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信息资源,当好引领富裕的惠民使者。分局通过严查安全隐患、严控重点人员、严管精神病人、严密防控网络、严打涉校犯罪、严格督导检查,不断加强学校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医疗机构及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全力为地方经济提供公安保障,在重点企业建立警务工作站,发放警企联系卡,定期深入园区、企业现场办公,解决涉警事务。主动到招商企业的工作地和居住场所征求工作意见,了解掌握企业需求,深入大型重点企业广泛走访,征求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交流。
五、队伍建设立根本
队伍建设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全面落实各项工作的主体力量。队伍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服务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的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标准,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发挥好领导班子的政治核心作用,决策导向作用、工作示范作用。
(二)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坚持执法为民、反特权思想、树立良好警风教育整顿”,教育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执法为民意识。
创新工作举措篇9
关键词 高校档案管理 服务创新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271.6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提出
学校的档案室是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高校学生的档案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分类、立卷、统计、保管、开发、利用等工作。时代的进步需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创新,而创新则需要从档案管理的意识出发。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绝非人们所认识的简单的档案的收集,也并不是粗糙的档案的归档,其应当更加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方式,需要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发展。
2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理念缺乏创新
档案管理是一项集管理性、服务性、政治性于一体的工作,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对于其管理的重要性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对于档案的管理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思想范围内。这就让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其内部细节很多,需要老师一点一滴进行梳理,需要老师对其进行细致归总,管理意识的淡薄让相关工作人员难以投入较大的精力进行整理,无法让档案的管理达到高效的程度。
2.2档案管理体系缺乏创新
高校的档案管理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同样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需要能够沉下心来对其进行整理。但是,当前阶段,很多教师对于档案的管理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体系,教师的技术水平也难以让档案的管理更加具有成效,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形成系统化。尤其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加需要高效的档案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旧有的体系无法满足当前的档案管理需要,档案的管理效率无法得到提高。
2.3档案管理手段缺乏创新
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大多采用的都是人工记录的模式,信息化进入高效之后,虽然在档案管理方面也进行了信息化技术创新,但是其创新的范围也仅仅局限于信息的录入,对于其它方面的管理则较少涉及。加上学校的配套设备不完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都让档案的管理手段没有达到质的飞跃。高校对于管理人员的激励制度不足,也让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进行手段创新的动力不足,这都难以让高校档案管理的手段进行革新。
3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创新的措施
3.1引入先进管理理念
想要提高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首先需要的便是改变其管理的意识,提升档案管理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让校级领导能够对其管理工作予以高度关注。首先,校级领导要深入到高校档案管理一线工作中去,了解档案管理在学生学习、就业过程中所发挥的积极效用,重新建立管理的工作重点。其次,高效管理层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培训,规范其对工作的正确认识,让管理的工作能够沿着既定目标顺利进行,能够让档案的管理工作更加具有成效。第三,无论从管理层角度还是从工作人员角度,都要挖掘档案管理深层次的内涵,并将此内涵与服务连接在一起,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
3.2提高服务水平
新式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不同,其工作的模式已经发生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仅仅是将既有的档案进行归纳总结,处于被动的管理状态中。新式的管理模式应当是以主动服务为主,建立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性。(1)高校应当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服务部门,对于部门的责任予以明确,让工作人员能够切实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2)档案管理人员还要接受来自学校或者社会的专门培训,提升其自身的专业化服务技能,了解档案管理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3)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服务管理体系,其工作的范围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在校学生的管理,更加应当对毕业之后的学生档案进行跟踪和落实。同时,还要对教职员工的档案进行合理化建设,保证档案的多层次化管理。
3.3强化信息化管理
档案信息化建设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结合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以及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服务。这就需要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既需要具备档案管理的知识,也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的知识,并将两者有效连接在一起。同时,高校还要通过多渠道的方式从外部引进专业的人员,从而让校级档案管理部门获得相应的建设和发展。此外,高校还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优化信息化管理的设备,更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建立档案管理的长效机制,既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也让档案的管理更加现代化。
4结语
只有对高效档案的管理不断改革和发展,才会使我们的档案信息越来越丰富,在最后调取档案的工作中才会越来越方便,才能够让高校档案管理者的工作越来越轻松。
参考文献
[1] 常辽华.论高校档案工作的服务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12):109-111.
[2] 张岩,丛日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171-172.
创新工作举措篇10
【关键词】中职会专业 教学改革 工作过程
一、引言
现阶段,市场经济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应该坚持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较强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提倡教学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在中职会计教学成为准职业人选,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中职会计专业的对口就业率。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从目前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来看,大部分中职生是普教的弱势群体,学习基础差,自律性不强。特别是对于中职会计专业而言,学生没有实际的社会从业经验,面对《财务会计》中出现的大量专业术语,难以听懂授课内容,很容易降低学习自信心。从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来看,一是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不高,一次性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学生较少,对口就业率只下不上;二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低。
三、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实用
目前很多中职会计专业只是在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基础上增设了几门考证课程,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收银员证、ATA证书等。中职生即使通过了相关的考证,但是他们的会计知识仍然停留在理论知识水平上,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同时,会计专业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用性较低,导致中职生未来就业难度很大。
(二)教学方法单一化
目前,很多中职会计专业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虽然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很多会计专业教师意识到了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性不足,导致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质量仍旧不高。
(三)实训教学环节薄弱
中职会计专业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但从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来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旧普遍存在,会计教学脱离实际的岗位实际,实训环节较少,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差,并没有真正掌握适合未来岗位需求的会计技能。
(四)师资力量不足
很多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师虽然掌握了会计知识,但是在现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将会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融合的能力较差,对于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所涉及的计算机软件知识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会计专业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有待提升。
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方法
(一)基于工作过程实现会计专业教材的系统化
中职会计专业在整体教材设计上,必须打破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材,编写《学习工作任务单》和《实训指导手册》,根据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根本的教学理念,在会计教材设计上更加体现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如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会计》整体教学设计,立足工作过程实施模块化教学,设计学习任务,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既简单明了,又符合经济业务核算逻辑,使学习者能够在合理的指引下轻松地学习,并能熟悉掌握整个会计核算工作流程,最终理解企业分岗位的工作。
(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方法
中职会计专业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式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法、项目合作教学法、组织比赛竞技教学法等,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互换,以培养能力为主线,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三)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增加实训课比重
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会计专业教师应该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增加实训课比重。如会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特别是对于刚毕业的会计专业毕业生,要进行后期的跟踪调查,对毕业生主要就业的出纳岗位、材料岗位、财产物资的收发岗位等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岗位需求,组织成立会计专业委员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在会计实训课上加强对学生培养,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会计岗位上得心应手。
(四)基于工作过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职会计专业教师必须要着眼于社会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中职学校要定期对会计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学习相关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还可以把会计教师送到公司锻炼,参与大型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工作,邀请公司技术人员为教师举办技术讲座,从而建立一支“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更好地服务教学。
五、结语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就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让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未来的就业形势,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而是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并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