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配套设施
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__公园位于__市区东南部,是一座集水体景观和亚热带植物园林风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随着__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目标“136”的推进,市政府为了整治南湖周边环境,扩建景区面积,如后的景区总面积为192.2公顷,其中陆地面积85.2公顷,水体面积107公顷,同时,添置和改造相应的配套公共设施,以突出的“城市森林”景观营造“中国绿城”标志性园林作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如今的__公园景区——“__名树博览园”已经成为“中国绿城”中又一张靓丽名片,塑造了首府城市新形象。因此,__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的维护直接影响着首府城市的形象和反映建设管理单位的__公园的综合管理水平。本人根据__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的实践及调查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提高__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与管理水平,向超一流的“养管”工作标准迈进。谈谈个人见解:一、__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根据调查情况,结合平时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综合分析。随着市政府对南湖景区的完善和扩建,为市民营造了一个清新、优雅、休闲的娱乐环境,给首府__市树立了新的形象,成为“中国绿城”中一张靓丽名片,也提高了__公园的知明度。公园自20__年10月1日免费开放以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中治安巡逻90多人、绿化养护、卫生保洁人员150多人,物业维护管理人员10多人,在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工作中,虽然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国际化城市园林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标准要求和园林局领导提出“__名树博览园”要超一流的“养管”工作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从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__公园免费开放后,周围的围墙已全部拆除,实施了敞开式看护管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给管理带来了难题。据统计,公园景区平均每天客流量达上万千人次,双休日达二、三万人次,节假日可达五、六万人次。免费开放带来游客量激增,在游人中个人的素质不一,有相当部分游人进入景区不注意爱护公物,加之外来人员和拾荒人员也比较多,恶意破坏景区园林配套公共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让人气愤的是,在景区内设置很多供市民、游人休息的大理石桌子、凳子时常被人为弄得肢体分离,甚至一脚踢进湖里,还有景区广场的照明设施,如:路灯和庭院灯的镇流器及灯杆检查口盖、景观灯控制器、电缆线、配电箱里的配件、警示标牌、公厕的供水设施,人造雾景点的铜管、喷头等等时常被小偷盗窃和恶意毁坏,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据统计,近几年来公园为景区配套公共设施受损投入维修费用平均每年开支接近20万元,同时,严重损坏了“中国绿城”首府“南宁”的形象。2、由于在扩建景区工程项目中,设置的配套公共设施存在一些质量“后遗症”等原因,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问题。例如,在20__年扩建南湖景区,而人们俗称的“__南广场”,后改名称为“__名树博览园”的一、二期工程建设项目中,由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等问题,敷设的地下电缆线没有按照国家电力安装施工标准要求,整条电缆线没有穿套puc阻然管,电缆接口处又没有按照防水、防潮材料工序进行包扎,这两期工程竣工自交接使用六年多以来,一遇到雨天,时常造成电缆线路短路引起电源开关跳闸,甚至电缆线烧坏等故障。位于一期工程的东面停车场的照明灯线路一直没有电源到位,由于原施工单位的责任至今仍未修复;这两期工程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在设计新建三座公厕工程项目中,没有考虑到景区广场的人流量大,如厕人员自然也多等因素,设计安装的排污管道不够大(直径只有110cm),造成三座公厕的排污管道经常堵塞,时常污水溢出地面,影响游人如厕,特别是南湖南广场(南湖名树博览园)一期工程新建位于西面停车场旁的公厕(水幕电影前)化粪池排污水因地势比排污管道地势低,故造成化粪池污水不能自然排放;公园自接管六年多以来一直用抽水泵来抽取化粪池污水排到双拥路市政排污管道,这就给保洁工作和维护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工作量和难度,也直接影响到南湖名树博览园的声誉和形象。3、在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管理中,内部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互相协调、配合等问题。目前,公园对景区的管理体制主要实行了部门责任分工维护管理,绿化养护公司负责景区的绿化养护、环境卫生保洁,物业公司负责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各自行使其职责和责任,然而,在实施“养管”工作中,经常出现相互扯皮现象,影响了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的落实,有些问题的责任不好划分,例如,在景区广场绿地上分布设置安装很多供绿地养护的消防水阀,属于物业公司维护管理,但又是由绿化养护公司使用,绿化养护人员在为绿地养护浇水工作中,通过抽取湖水来浇灌养护绿地,是分段分片逐一浇灌,由于供水消防水阀分布比较广,又设置比较多,加上绿地养护人员工作时不注意爱护,消防水阀时常有损坏、失灵现象,而且,不及时维修或报物业公司维修,只要抽取湖水时被损坏失灵的水阀漏(喷)水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从水阀喷出的湖水遍地溢流,甚至流到广场道路上,一是影响游人行走,二是游人发现水阀漏水至道路上后马上向市长热线投诉,给物业公司在对景区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工作中带来尴尬,又对公园的声誉和形象造成影响,另外,在景区设置的果皮箱,同样由物业公司维护管理,绿化养护公司负责清理果皮垃圾,保洁人员在清理垃圾工作中随手把果皮箱门一拉一拍,但也有来景区拾荒人员随意翻找果皮箱或恶意损坏等现象,造成果皮箱门或门扣经常被损坏,保洁人员没有及时报物业公司维修,给维护管理工作带来麻烦和增加工作量。二、__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加强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与管理势在必行,也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尤其要结合正在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开展“解放思想找差距,认清园情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有利时机,要站在新的起点上解放思想,转变以往的工作管理模式,要以国际化城市园林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标 准要求和市园林局领导提出“__名树博览园”要超一流的“养管”工作要求为指导,进一步提高__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维护与管理工作水平,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首先,要建立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机制,发现设施损坏或被盗的,要及时维修和恢复,消除隐患,保持公园景区配套公共设施有效、安全,避免因维护管理缺位而引起负面影响。其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公园景区公共设施的长效管理。一是制定并落实维护管理人员的值班巡查制度及责任,强化巡查管理;二是不断改进和加强防范措施,采取人防与技防相结合,注重技防手段在公共设施中的运用。要结合公共设施的分布现状和价值大小情况,因地制宜加强技术防范管理。特别是对价值较高的公共设施,比如:人造雾景点的钢管、喷头设施、机房的设备价格都比较昂贵,对这个景点应该作为重点保护区域,可采用监控、报警等技防手段,防止设施设备被盗或毁坏;对箱式变压器门挂锁和配电箱门挂锁、灯杆检查口盖、地下电缆井等容易被小偷下手的,可以采取定制专用锁或用专用材料加固,以防止被盗和损坏。三是加强公园景区治安管理工作。公园要加强治安管理人员的管理、教育,增强治安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目前,公园景区虽然实行24小时巡逻值班制,但还存在很多空间的漏洞,比如,一个是治安巡逻人员不够,加上景区公共设施分布面广、线路又长,自然就巡逻不到位;二个是没有专门针对景区公共设施分片或分段实行责任制看护巡逻,为了有效防止、打击公园景区公共设施被盗、被损,应该有一支看护巡逻队伍并实行分片或分段值班责任制,还要对重点时段、重点地段有针对性进行巡逻布控。三个是在日常治安巡逻和日常维护管理中,治安管理部门与物业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互通情况,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情况,一旦发现景区公共设施毁坏、被盗等情况的,要及时通报、及时做好维护、维修管理。2、加强公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工作,更新观念,以改革的思想解决公共设施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要做到转变观念必须树立超前意识、依法实施规划意识、景区文明卫生意识、保护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等等,切实组织好建设各项公共设施,并提高其配套水平和质量。一是公园今后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对方案设计选择的时候就要考虑今后维护管理和使用的方便有效,树立设计面向管理的理念,整体考虑。对公共设施在材质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些不易被盗和不易损的材质。在施工安装方式上要采用专业安装工具进行暗装,确保做到牢固可靠,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安装上要考虑方便实用,而且便于维护管理,比如,今后新建公厕时,在设计方案中不能与其它公厕同一标准设计,要考虑在景区人流量密集的公厕排污管必须与其它公厕排污管的直径要尽可能大些,直径起码要150cm,对化粪池的定位要考虑的是:一个地势,二个面积、容量,三个排污总管的坡度都必须特殊考虑。二是今后在景区基础建设工程中,不管是否作为业主,都应该要求或建议安排公园维护管理部门的人员参与工程施工监督管理,这样有利于今后在维护管理工作中掌握该工程相关的公共设施设置分布及安装等情况,也有利于对相关公共设施工程质量的监督。3、加强公园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配合的管理工作。俗话说:没有沟通,就没有管理,没有沟通,管理只是一种设想和缺乏活力的机械行为。显然,沟通必然是维持公园良好管理状态,保证公园内部各部门之间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过程与行为。目前,公园内部各部门之间虽是实行各负其责的部门责任制,从一定程度上的管理工作是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调动了各部门工作积极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时常会涉及到两个或三个部门管理的问题,就出现了扯皮现象。比如,公园景区绿地上设置安装很多供绿地养护的水阀,由绿化养护部门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对损坏的水阀没有及时向公园维护管理部门报修,造成水阀失灵漏水,而被游客发现后投诉市长热线。又比如:景区治安管理人员在巡逻值班中发现某一公共设施被偷或损坏、或者是发现景区某地段晚上的路灯不亮,没有及时向公园公共设施施维护管理部门通报,而影响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并引起游人投诉等问题,再如:在景区的施工工程中,挖断、挖伤地下电缆、供水管道现象时有发生,施工管理部门或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没有向公园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部门询问、了解施工现场地下是否有敷设供水管道和地下电缆情况,就随意动工挖掘,遇到挖断或挖伤地下电缆时才向维护管理部门通报,甚至有的施工单位不报,自己对挖伤的地下供水管道或电缆随便焊接或包扎了事,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这对于公园落实园林局领导提出南湖名树博览园要创超一流的“养管”工作标准要求是不相符的。因此,必须加强公园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配合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相互沟通、互相配合的管理机制,加强施工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的管理和施工工程责任制度的落实。4、加强公共设施维护人员队伍建设。要搞好公园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实现国际化城市园林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标准和落实上级领导提出“南湖名树博览园”要超一流的“养管”工作标准要求,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良好、且有专业维修技术和热爱本职工作的维护管理队伍。目前,公园水电工技术维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是难以适应国际化园林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标准和上级领导提出超一流的“养管”工作标准要求,从水电工技术维护现状看参差不齐,特别是聘用“职高”人员,没有实践经验,加上对自身专业维护技术要求不高,又不愿学习,并有后顾之忧的思想,这些现象都会影响着搞好公园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工作。随着“南湖名树博览园”知名度的提升,对景区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水电工技术维护人员队伍思想存在着很多顾虑的问题:一个是水电工属于特种专业,危险性高,二个是聘用人员工作不稳定,没有固定工作安全感,三个是工作待遇偏低(如:工资低、大龄青年成家没有住房等),显然会直接影响工作效率。要整体提高他们的素质,除加强注重维护人员队伍思想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还要加强岗位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如:工资待遇、特种工种保险、住房待遇等),并建立健全有触动性的管理体制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维护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确保公园景区公共设施维护与管理不断有所创新,向超一流的“养管”工作标准迈进,努力实现国际化城市园林配套公共设施维护管理标准。
公共配套设施篇2
【关键词】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公共设施;设计;规划
一、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一)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实践性的指导。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首先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是对这一理论的伟大实践。这一构想和实践体现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发展、不断改革的历程和趋势,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实践性的指导。这一建设和规划,从很大程度上讲,丰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加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步与繁荣。
(二)基于历史遗存和现实习惯的一种设计规划的创新。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的突出的意义在于它结合了传统和时代两个因素,实现了文化和建筑的相结合。对于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来说,它在肯定和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整合和改进,力求实现设计规划的创新,不仅能够客观上与传统的文化保持一致,同时也能够积极地实现与时展相结合。这一特点是设计规划上的创新,是更加绿色、更加文明的建筑方式。是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是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大大地丰厚了其文化底蕴。
二、实现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的关键点
(一)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合理地安排住宅的空间设置。要做好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首先要保证在设计和规划的时候要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要对当地居民的住宅空间设置有较为详尽的了解。明确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问题,在尊重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的基础之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整合,进而设计出较为严格和科学的建筑方案。空间设置对于建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空间设置不到位,就会使居民在以后的居住中产生种种不习惯的问题,这与当初设计和规划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二)形成较为完整、富有创意的理论体系。住宅的设计和规划说到底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构想,是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的有机的改革,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做到建筑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相适应。在具体的设计和规划中,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和富有创意的理论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根据原始的建筑的结构来进行设计,就会将创意完完全全地忽视,不能带给居民富有创意的住宅设计。所以说形成较为完整和有创意的理论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一切的设计和规划都是严格地按照这一理论体系来进行的。
(三)重点是维系各户人际关系的共享交流空间的设计。在对于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建筑、设计等自然方面的因素,还有人文价值的提升。尤其是在强调科技和人文并进的时代,只有将更多的人文情感积极地融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才能够实现社会发展和时展的主题。因此说,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要考虑到各户居民的日常生活交流的问题,设计的时候要格外地重视共享交流空间的设计,便于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便于缩进彼此之间的距离,实现居民之间的情感上、生活上的交流。
三、实现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的具体思路和方法
(一)在综合农村的气候特点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和规划。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是一个完整和系统的过程,设计和规划的前提基础是要综合农村的气候特点和传统文化,对这些因素要作详尽的了解和认识,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地进行住宅的设计,以居民的生活需求为根本,方便居民的生活。居民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决定了建筑的类型和主要特点,符合居民生活需求的建筑才是最合理的。总之,在住宅的设计和规划之前,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认识和思考。
(二)公共设施的设计和规划要与居民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居民的生活方式是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具体到设计的时候就是要处理好居民个人的生活需求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生活交流需要。对于个人的生活方式而言,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是不同的,因此在具体的设计和规划时要多进行居民的采访工作,依照居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努力地做到求同存异,实现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融合。在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流上要做好共享交流空间的合理设计,使得居民之间的关系融洽,符合当展的主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对当地的人口结构进行研究,提高居民的认同度。在进行住宅的设计和规划时还要考虑到人口的结构,人口结构的合理与否决定了住宅的结构设计,进行人口结构的调查可以对住宅的功能做相应的了解,满足不同的年龄层次和不同的职业居民对于住宅的生活需求。只有深入对于居民的人口结构的了解,才能够实现住宅的功能化,满足居民对于住宅的不同需求,提高大家对于住宅设计的认同度。因此说,在冀南地区新农村住宅及配套公共设施的设计与规划时要综合当地的种种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才能够实现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四、结语
公共配套设施篇3
关键词:南京老城;社区公共设施规划;规划方法;布局方式
Abstract: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as a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ortant link, connected to th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The old city of nanjing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2006 edition) "implementation so far, in the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methods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March 2011, nanjing planning bureau organization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old control in detail, focusing on the revision of the old resource intensi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bvious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old and established the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the plann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the version control on detailed made a lot of improvement.
Keywords: nanjing city; Community 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 Planning method; layout
中图分类号:F540.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200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地位。在土地选址、出让、划拨过程中,都必须以批准的控详为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规划管理最直接的法定依据。近年来南京老城执行的控详为《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其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主要参考《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但规划自实施至今,主要存在很多操作层面的问题。
1《南京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版)》存在的问题
1.1规划编制单元与行政管理单元不一致
城市公共设施特别是街道和社区级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主要由各区和街道依据相关部门建设计划来进行。而目前,规划编制单元主要是以城市道路、自然地形等为界线,与社区管理界线没有很好的衔接。这种跨行政边界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两级社区服务体系的存在,导致了各街道政府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和无法落实等问题,增大了公共设施的实施难度。
2.2各社区采用等量指标配置,未按需配套
老城区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人口密度极不均匀,各居住社区、基层社区人口相差很大,需求也随之存在很大差异。2006版鼓楼区老城控详中划分的居住社区中,实际社区人口从1.9万人到6.2万人不等,基层社区实际人口从5千人到1万人不等,却为所有社区以统一的标准进行公共设施配套,忽略了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设施的空缺。
2.3配套缺乏统筹考虑
在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趋势下,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要更加注重规模效益和服务效率,尤其在资源十分紧缺的老城区,其服务对象不能仅限于自身所处的社区,还应尽可能向周边居民提供服务。但是,在老城的控规编制中,公共设施布局往往由于用地条件受限,很难找出理想位置的地块,此时容易出现利用边角地块见缝插针的现象,导致在相邻社区交界处的重复建设或其他区域的设施空缺。
2.4缺乏与上位规划或相关规划的衔接
控规编制中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不能只着眼于自身规划方案的制定,还需要统筹考虑相关规划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规划要求,如市总体规划、区总体规划和各职能部门对某类公共设施的专项规划等的控制引导,以及一些已有的项目审批结果(包括在有效期内的选址、用地、外部条件、规划设计要点、审定方案、建设工程许可)也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设置起着控制作用。忽略了这些相关规划对配套设施的要求,则会对配套设施的考虑不够全面,容易出现重复建设、漏建、布局不合理或无法实施等问题。
2.5缺乏对土地权属的考虑
老城的另一个特点是用地权属极为复杂,常出现规模不大的用地却被多个产权人所分割,边界也时常参差不齐。在规划中,规划编制人员往往依照用地性质确定地块界线,而忽略了产权界线的约束,既是对土地产权的忽略。06版控详中按照空间层面的规划要求布局公共设施,却缺乏对土地权属、土地征用及实施可行性的考虑,这将导致控规实施阶段的侵权纠纷,造成公共设施的布局与用地的落实难以保证,或者改变规划中布局的位置、缩减设施的规模等问题。
2.6配套设施落地困难
2006版控规由于主要依据《南京新建地区公共配套设施标准规划指引》,参照新区做法,公共设施一般以独立占地的形式进行布局,由于老城用地十分紧张、土地开发成本较高,给作为投资主体的政府带来经济负担太重等原因,造成控详在实施过程中公共配套设施少建、缓建甚至不建等现象。2006版控详实施以来,规划中大量独立占地的社区中心基本未能落实建设。因此,老城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建设形式应当考虑到老城自身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2新版南京老城控详中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改进
2011年3月,南京市规划局组织老城范围内的控详修编,规划通过详实的现场踏勘,与市、区、街道多级多部门的座谈和讨论,全面了解现状、深入分析问题、充分掌握需求,特别针对老城资源密集、矛盾突出的特点,确立了老城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对比2006版南京老城控详,这一次控详修编在社区公共设施规划方法上做了很多改进。
2.1社区组织优化
由于老城现状社区边界的划分更多考虑的是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一方面造成社区边界相互间犬牙交错,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合理设置,另一方面存在服务人口数量差异较大等缺陷,不利于社区组织。针对这些问题,规划应当在现有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基础上提出调整和优化,按照规模适中、服务便利、分配合理的原则,结合未来城市空间组织,对现有社区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逐步形成更加清晰、明确、便于管理的居住社区和基层社区二级结构,实现空间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2建立适合老城使用的配套标准
2006版控详参考的是《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该《指引》的出台是为了有效引导南京新区的住区建设,而老城和新区的差异性导致《指引》在老城控详中使用时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新版老城控详在编制过程中,通过对各类公共设施主管部门的调研和现行规范、标准的梳理,明确新的发展条件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公共设施的配置要求,参照国内社区配套的成功经验,结合南京老城实际需求,为老城“量身定做”了一套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确定分级体系、设施分类、配套指标与设施布局。
2.3老城配套实际需求分析
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老城的发展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延续的,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对于社区公共设施,应当充分挖掘、合理协调现有的设施,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市民新增的需求不断完善设施配置。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整理、走访调查、与相关部门核对数据,从而对现状设施的规模与数量建立较为准确的认知,并根据现状设施的可利用程度判断是否将其保留。同时搜集规划范围内近年来规划项目的审批结果,查找其中是否有公共设施配建的要求,对已确定的设施种类与规模也应做详细的整理归纳。最后根据社区的人口规模和实际需求,依据老城社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计算出社区需要新增的设施规模。
2.4老城可利用土地梳理
老城区属于城市建成区,不像新城区那样可以预留土地用于建设公共设施,因此需要通过改造利用和功能置换等手段为公共设施提供建设用地。需要对现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找出可以更新改造及功能置换的用地,如棚户区、违建区及质量低下的建筑等,整理这些地块的地籍资料、出让情况、项目审批结果以及上位规划或专项规划对其的要求,并与规划管理部门、国土部门密切配合,准确核实土地权属关系与边界划分,再根据用地自身条件及周边环境判断其是否适合建设公共设施。
2.5布局方式的选择
在明确了设施需求与可供给的建设用地之后,应当选取合适的布局方式来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老城区的用地由于自然发展,一般呈现无序的混合状态,功能较为混杂,公共设施由于多年来见缝插针的建设模式,形成了分散式布置的形态。这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从提高设施规模集聚效益和降低建设成本来考虑,显然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方法和布局要求方面,应当针对各类设施的不同特点进行改进。一般有以下几种配建方法:
2.5.1混合集中
“功能混合”是依据各类设施功能的兼容性和关联性,将同类或可相互协作促进的设施布置在一起,有利于增加社区服务的多样性,方便居民在一个地点享受内容齐全且多样化服务,增进不同人群的集聚与交流,保持社区的活力。例如,将社会服务设施、文化体育设施与商业服务设施组合在一起,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气,增加设施的使用率,并且促进消费。“集中布局”是将功能相关的设施集聚在一个地块或一栋建筑内,一方面可节约土地,在老城区用地供应紧张、土地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产生规模集聚效应,为公共设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将医疗卫生设施和养老设施组合在一起,可以在医疗服务上进行互助与共享。原则上,新建的公共设施都应当采用混合集中的方法配置,可以重新选址建设,也可以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通过功能置换的方式补充扩建。
2.5.2适度分散
不同于那些讲求经济效益的公共设施,一些公益性设施和小型便民设施的建设要求并不能过于强调混合集中,而是应当深入社区内部,适度的分散布置,便于居民快速的到达与使用,例如小型文化活动站、幼儿园与便利店等。并且,老城区现状已经自发形成了很多小型的服务设施,有一些运营情况良好,也深受居民喜爱,应当尊重保留这些现有设施的存在,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改善服务环境,增加服务功能。
2.5.3独立与复合
公共设施应当依据其不同的项目特点选择独立占地或附建于其他建筑之内。如幼儿园、派出所等功能相对独立,并且需要避免过多干扰的设施,应选择独立建设;对于文化活动中心、商业设施等不严格要求独立占地的项目,尽可能与其他建设项目统一考虑,起到相互促进和节约用地的作用。
3结语
南京老城是南京悠久历史的承载地,也是现代城市功能的集中地,其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面临着空间资源紧缺与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的双重压力。老城控详中的社区公共设施规划应当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对策,使用科学的规划方法,选择合理的配建模式,以便更好的适应老城新的发展要求,实现高效便捷的城市生活,不断提升老城宜居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岚, 叶斌, 徐明尧.探索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新思路――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引介绍[J]. 城市规划, 2006
[2]宣莹, 陈定荣.城市和谐社区公共设施的规划策略――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指引[J].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3]张春艳, 张敏, 王培鉴.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探索――以重庆主城区观音桥、龙溪、龙塔社区为例[J]. 规划师, 2010
公共配套设施篇4
某小区在2005年建成交付时,房产开发商以20万元左右的价格出售小区内车位,许多业主认为车位价格太高,开发商卖出去的车位并不多。于是,开发商以每月300元的价格将未出售的车位租赁给小区业主。10年后,开发商在租约到期之际,向承租车位的业主发出书面通知,要求收回车位使用权用于出售。物业公司在租约到期后,不让原承租车位的业主开车进小区,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发生冲突性矛盾,社会反响强烈。该小区业主认为开发商侵占了部分属于小区业主所有的公共车位。小区业委会派代表到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及不动产登记部门反映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公开政府信息,要求了解小区车位建设、产权登记的情况。这是一起典型的小区车位纠纷,在解决一系列矛盾之前,车位产权问题首当其冲。
一、《物权法》有关车位登记的规定
《物权法》第六章规定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不动产所有权的一种形态,指的是权利人即业主对于一栋建筑物中自己专有部分的单独所有权、对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因共有关系而产生的管理权的结合。业主专有部分的单独所有权指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专有部分主要是通过一定方式分割出的兼具建筑构造上独立性和使用上独立性的建筑物部分。共有部分的共有权指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如对走廊、楼梯、过道、电梯、外墙面、水箱、水电气管线等共有部分,对小区内道路、绿地、公用设施、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公共场所等共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对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有优先购买的权利。对共有部分享有共同管理的权利,即有权对小区内公共的道路、绿地及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的使用、收益、维护等事项通过参加和组织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进行管理。由此可见,小区建筑物及公用设施等有四种权利所有模式:业主专有、业主共有、建设单位专有、国家专有。《物权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的归属,由当事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属于业主共有。
二、车位如何登记
目前,小区车位的类型越来越多,有地表停车位、地下停车位、楼房首层架空停车位、楼顶阳台停车位等。有的车位由多面墙体围成一个独立的空间,这样的停车位相对比较占用空间,更多的停车位以划线分割方式标明。然而,车位产权登记并不是按照车位类型区分登记的。依据《房产测量规范》的规定,车库、地下室等作为房屋主体的附属设施,如果办理了规划报建审批手续,且满足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登记机构应依规定办理权属登记。计算房屋建筑面积一般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有上盖、有围护物、结构牢固、有实际使用功能、层高2.20米以上(含2.20米)的永久性建筑。地表划线的车位不符合计算建筑面积的条件,因而也无法办理产权证。地下车位虽然四周没有围护物,但通过地面埋设、涂刷的标记或从测绘图件的记载来看,车位固定的界址点、位置、面积都是具体确定的,登记机构可以办理产权登记。
对于不动产登记部门来说,车位是否可以办理产权,取决于相关办证材料是否齐全。房产开发商申请初始登记时,按照规定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完成情况通知单”“房屋测绘报告”等材料。其中,规划局出具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核准工程明细表”以幢为单位列明了“使用性质”为“机动车停车”“非机动车停车”的总面积。测绘公司对办理初始登记的小区整体或部分进行测绘,其出具的“房屋测绘报告”按照房屋登记基本单元列明基本单元的用途、面积。建设局出具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完成情况通知单”在“公建配套情况”一栏列明了小区内“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地下室”“汽车车库”的总面积,值得注意的是,建设局出具的这份“通知单”对公建配套的性质进行备注,将公建配套区分为“非营业性”“营业性”“公益性”。
符合登记条件的车位办理初始登记时,不动产登记机构主要依据建设局出具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公建配套完成情况通知单”的记载进行区分登记,将营业性的车位登记在开发商名下,将非营业性车位登记在小区业主名下。按照《房屋登记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申请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应当对建筑区划内依法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等房屋一并申请登记,由房屋登记机构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不颁发房屋权属证书。区分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和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大多是依据地方性规定。为解决因公建配套设施权属界定不清、被挪用等原因引起的矛盾和纠纷,地方政府部门一般都出台了有关住宅小区公建配套设施权属界定与管理的规定,将小区公建配套设施的房屋权属性质分为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和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两种。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指建设成本已经列入小区商品房建设成本的公建配套设施。这一类公建配套设施中除了社会公益性的配套设施外,其权属归全体业主所有。开发商不得销售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处置其所有权。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指建设成本未列入小区商品房建设成本的公建配套设施,其产权属于开发商所有,交付后纳入小区统一的物业管理。小区车位属于住宅建筑停车位最低控制指标以内的,按非营业性公建认定,列入小区商品房建设成本,开发商不得对外销售,交付使用后,由业主委员会委托物业管理公司统一管理;超出住宅建筑停车位最低控制指标进行配套并得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且没有列入小区商品房建设成本的车位,可以按营业性公建认定,开发商可以对外销售。
三、车位登记中的几个问题
1.无公建配套的相关法律规定
小区车位属于住宅建筑公建配套设施,但是在《物权法》等相关法律中,并没有“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和“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的概念。住宅建筑公建配套设施的权属界定和管理涉及业主和开发商的权益,影响物业公司的管理,非常有必要对此进行立法。地方性立法对此虽然作出了规定,但法律位阶比较低,且规定内容很不一致,因而有必要在法律层面对住宅建筑公建配套设施的产权登记和管理进行立法。
2.具有人防功能的地下车位
未与防空地下室结合建设的地下车位,如建设成本已经列入小区商品房建设成本,属于非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范围,其产权归全体业主所有;如属于建设成本未列入小区商品房建设成本的营业性公建配套设施,则产权归开发商,开发商可出售、出租。值得注意的是,与防空地下室结合建设的地下停车库,国家尚未对其产权归属作出明确规定,故其产权归属不明确,不动产登记机构无法办理登记。按照《人民防空法》的规定,开发商依法享有防空地下室平时的使用权,经向人防主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可将此结合建设的地下停车库出租,但不能出售。
公共配套设施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天马流星”为你整理了这篇住房保障股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孟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股年度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2008年以来上级累计下达孟连县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1534套,实际建设1601套。其中,廉租住房797套;公共租赁住房804套。
截至目前,孟连县保障性住房累计竣工验收1453套,未竣工验收148套,未分配入住92套,现已分配入住1361套(含政企共建及乡镇政府投资部分)。截止目前,孟连县累计发放租赁补贴3226.1916万元。其中,2020年第一季度发放20户(27人),共计0.7371元;第二季度发放21户(29人),共计0.7917万元。第三季度发放19(23人)户,0.6279万元。
二、2008年至2020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情况
2008年上级下达孟连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60套,2895平方米。由孟连县建设局承建,建设地点:孟连县原粮油加工厂,现已竣工并分配入住。
2009年廉租住房建设任务共160套,8000平方米(实际建设168套,8000平方米,面积不增,增套数,(冲抵2013年建设任务1套50平方米))。分别由县建设局新建10套;县教育局新建50套;勐马镇人民政府承建24套;景信乡人民政府改建25套新、新建8套(因审计发现建筑面积不符合标准已调整到2019年实施,现正在办理前期建设手续);富岩乡人民政府改建25套;公信乡人民政府改建26套。除审计整改外,均已竣工并已分配入住。
2010年廉租住房建设任务200套10000㎡,实际建设261套13050平方米,分别由县建设局承建43套(实际建设44套,冲抵2013年建设任务1套50平方米)、娜允镇中心完小承建20套、孟连县国营农场承建137套;收购回购廉租住房60套。现已竣工,并分配入住。
2011年实际廉租住房建设任务为210套,10500平方米,现已全部竣工并已分配入住。 分别由县住建局承建50套,已竣工分配入住;玉龙红砖厂建设30套,1500平方米,该项目点房源用于预留过渡拆迁安置13套,按正常程序分配17套;澜沧金鑫公司承建40套,2000平方米,现已竣工并分配入住;孟连县昌裕糖业有限公司承建100套5000平方米,建设地点:孟连县昌裕糖业有限公司住宅区内,现已竣工,并分配入住;孟连县水乡公司承建20套1000平方米,建设地点:水乡公司内,共1幢3层。现已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
公共租赁住房共350套,由县住建局承建32套,1920平方米,建设地点:县人民政府大院内12套,20套调整到富岩镇建设,现已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县水务局承建30套,1800平方米,建设地点:孟连县中勒水库,现已竣工验收,并已分配入住;玉龙砖厂承建50套,3000平方米,建设地点:玉龙砖厂内,现已竣工验收,并已分配入住;椿辉公司承建80套,4800平方米,建设地点:勐阿经济开发区,现已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
2011年由云南方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承建公租房158套,2012年2套,9480平方米,建设地点:110KV变电站南侧,已竣工验收。2015年12月份上报分配入住,2017年审计发现该公司存在违规销售情况。现审计整改情况:政府已回购35套,并于2018年2月27日已分配。其余125套于2018年重新实施建设,分九个点建设(勐马镇卫生院分院公租房;勐马镇卫生院公租房;富岩镇卫生院公租房;公信乡卫生院公租房;景信乡卫生院公租房;芒信镇水管站公租房;芒信镇中心完小院公租房;勐马镇芒郎小学公租房;勐马镇政府公租房),
勐马镇政府公租房建设点正做一层砌砖(因电缆线影响导致进度缓慢);富岩镇卫生院公租房、公信乡镇卫生院公租房、芒信镇水管站公租房、芒信镇中心完小公租房均已竣工验收,并已分配入住;其余4个建设点已主体完工,待验收。
2012年下达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142套,公共租赁住房22套,1320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由行健茶厂承建20套,1200平方米,建设地点:行健茶厂内,已入住(正在完善验收材料);由云南方维公司承建2套,120平方米,现已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廉租住房由住建局承建120套,6000平方米(20套调整到2015年景信乡实施,现已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剩余100套于2018年分配入住。
2013年上级下达孟连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232套,均为公共租赁住房。其中210套为提前建设冲抵任务,建设地点在孟连县110KV变电站南侧(惠民小区);20套为新建,由公信乡人民政府承建,现已竣工,并分配入住。
2014年孟连县无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2015年上级下达孟连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116套,实际建设136套。其中,傣王府公司承建30套,1800平方米,建设地点在傣王府公司院内,自强商贸有限公司承建30套,1800平方米,均已验收,目前正在组织分配入住工作;景信乡人民政府建设任务12套,实际建设32套(含2012年调整任务),已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景信乡派出所承建20套,1200平方米,已竣工验收并分配入住。
2016年孟连县无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任务;棚户区建设任务为143套,建设项目:孟连县娜允古镇搬迁安置,全部为货币化安置,总投资5073万元,完成投资3888万元,已签订协议143户;2017年孟连县棚户区建设任务200套,建设项目:孟连县娜允古镇搬迁安置,全部为货币化安置,总投资9070万元,完成投资4430.7万元,已签订协议127户。
2017年由思茅区调整到孟连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64套,由孟连县公安局承建48套。其中:允昂山建设点32套,共2幢,
已竣工验收,完成投资643万元;勐阿派出所16套,已竣工并已分配入住,完成投资325万元;孟连县森林公安局承建16套,建设地点:允昂山,现已主体完工,正在室内外装修,完成投资294万元。
2018年项目为调整项目,项目名称:2011-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公租房建设项目(方维地产公司审计整改调整项目), 现整改情况:政府已回购35套,并于2018年2月27日已分配。其余125套于2018年建设实施,分九个点建设,4个点已竣工验收;1个点正做一层砌砖,其余4个点正在做室内外装修。
2019年-2020年,我县无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
1、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到后期分配管理,我县一直暂无房屋中介(如城投公司),暂由孟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股代为管理;公共租赁住房小区建设点不集中,且无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导致各保障性住房小区“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我局已向孟连县人民政府请示交由孟连诚瑞城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代为管理,但暂未批复。
2、住房保障股工作人员不足(共2人),从项目监管一直到后期分配入住、后续管理、维护修缮、租金收缴,还有历史遗留问题及审计任务等工作量大且繁杂,工作人员不足,导致工作效率低。
3、部分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导致工程进度缓慢,目前欠施工单位工程款累计3000余万元。部分公共租赁住房配套基础设施老化,在申请保障性住房租金用于维护修缮过程中,程序繁杂,批复周期过长,无法及时维修,给住户造成不便,同时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5、欠自来水厂水费142355.5元。主要原因是主管损坏导致漏水;另外是粮油加工厂70户及惠民小区1、2幢44户无水户表,导致至今无法收取水费。已请示政府,但未回复。
2、棚户区改造存在的问题:
(1) 项目建设工作力量不足。办公室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术力量欠缺等问题开始不断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推进。
(2)部分拆迁群众现有困难仍未得到及时解决。因项目前期工作时间跨度大,部分群众心理产生疲乏,对项目发展前景信心不足,担心搬迁后生存发展困难和现实可预见损失,产生了希望增加补偿取得生存保障的想法或持观望的态度,部分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群众因拆迁补偿价格较低,无力在安置区建房,因此,至今仍有部分群众未签订拆迁补偿协议。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改进措施及建议
1、建立健全机构、强化分配管理,简化修缮资金批复程序
按照要求健全完善我县的住房保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后期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后续管理工作,认真排摸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廉租住房和公租房用房住户及租赁补贴领取户要努力做到一年1次入户调查,逐步形成保障房住户的动态管理机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的小区物业管理。在申请维修修缮资金时尽量减少程序,减短周期,以便及时解决住房所反映问题。对于公共租赁住房,一是要根据《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方案》制定相应的入住条例;二是要建立每户家庭的信誉档案机制;三是引进优质物业公司,实行规范化管理。
2、强化职能,加强调研
科学编制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规划,棚户区改造与推进城市化相结合。优化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有效实施城棚户区改造,最大程度地进行集中建设。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动员全社会力量,确保“十三五”城镇低收入住户彻底告别住危房的历史,真正住上安全房、满意房,过上好日子,构建和谐社会。
3、加大质量安全监督力度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对违规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查处,把质量和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坚持领导力量不减,工作决心不改,目标任务不变,按照县委、县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社会和谐稳定。
4、对公租房住户入户调查结果进行清理整顿
2019年7月起,我局已对县城区五个公租房小区进行动态管理入户调查,每年重新复核公租房住户家庭收入、住房登记情况、车辆拥有情况,为规范后续管理工作,我局将逾期缴纳租金、转租转借、闲置、买车、买房等30余户住户进行清退,并已重新分配。
公共配套设施篇6
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分类
1.1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
在我国,公共服务设施分级与行政管理相对应,成都市将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确定为四级,即城市级、大区级、居住区级以及基层社区级。本文重点研究的公共服务设施对应的是居住区级和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表1)。
1.2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
城市级、大区级公共设施主要为全市服务的大型独立占地设施,其分类包括行政办公、文化设施、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商业服务、市政公用和广场绿地9类。诸如市政府、剧院、博物馆、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市属医院、大型广场和公园等等。成都市居住区级和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区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市政公用、绿地广场和商业服务业等9类(表2)。
2成都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发展历程
2.1国家标准和规范
在我国,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和规范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它主要适用于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层面,其内容主要是确定公共设施如大型剧院、博物馆、大中院校等设施的位置和规模。另一个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主要适用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主要是对居住区级和基层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进行规划控制,并确定其位置、等级、规模和服务半径等,以保障城市公共利益,满足居民生活要求和城市规划管理要求。
2.2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某些主要方面以及重点领域的展开和深化,在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专项规划的编制目标明确,具有突出和明确的主线,即“需求、体系、标准、布局”(图1)。从21世纪初开始,成都市结合自身发展市情,分层级深化规划编制、加强规划管理,相继涉及了生态环保、产业经济、公共设施、综合交通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五大类型的专项规划,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法定规划的不足。其中,公共设施类包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市政设施专项规划、综合防灾设施专项规划等(表3)。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如公共文化设施规划、医疗卫生设施规划、教育设施(幼儿园、中小学)规划、养老设施、社区服务(15min公共服务圈、农贸市场、社区综合体)规划等;市政设施专项规划如给排水、电力、通讯、燃气、加油加气站等设施,综合防灾设施专项规划如消防、防洪排涝、人防、应急避难场所等专项规划。此类规划重点关注社会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这些专项规划的深化创新,完善了成都市城乡规划体系,促进了规划的“上下衔接”与“落地”,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3规划导则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与建设实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规划编制不利于实施操作、规划实施及后期管理机制不顺等问题,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了《成都市公建配套导则》。导则从分析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实施的问题及难度入手,优化了公建配套设施的功能,诸如在文化方面增加了青少年活动中心,观演厅等,在体育方面增加了综合健身馆及综合运动场等。在公建配套设施标准上,整合提升了社区服务、交通市政和商业服务等方面的配置要求,规划还提出居住区级公建配套设施采用“6+8”方式即居住区服务中心的6项公共服务设施+需独立占地的8项设施集中设置,基层社区级公建配套设施采用“4+4”方式进行配置,即基层服务中心的4项设施+独立占地的4项设施,以此引导公共服务设施集约复合发展,使公建配套设施规划编制和管理更加标准和规范(图2、图3)。
2.4成都市中心城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
2012年,继公建配套导则出台后一年,在落实“立城优城”战略,实现“宜人成都”建设目标,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的要求下,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了《成都市中心城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规划对公建配套导则进行了优化完善,在原有居住区级公建配套设施“6+8”项及基层社区级公建配套设施“4+4”项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小学、幼儿园、居民健身设施、社区绿地、社区用房、商业服务业用房、农贸市场等8类10项15min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并对接专项规划标准形成一套适合于成都市的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标准体系。
2.5成都市中心城社区综合体规划
2013年,为了落实《成都市中心城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对成都市中心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使用效率,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为以后新增的公共服务设施预留空间,推动城市基础公共服务及管理的转型升级,成都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了《成都市中心城社区综合体规划》,规划结合各专项规划及公建配套导则等有关技术要求,明确社区综合体的概念,功能构成、建设模式及建设标准。评估《成都市中心城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中具有发展社区综合体条件的规划地块,提出布局原则,并将社区综合体所包含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考虑与一体化打造,并针对不同模式制定社区综合体在布局、建设等方面的指引。
2.6成都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存在的问题
纵观成都市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呈现设施多元化、管理精细化、建设集约化的趋势,各规划都有代表了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但其自成体系,其间的关系并不明确,各项设施的功能和定义也存在差异,而且标准较多,每个规划根据发展要求都会制定一套新的标准,这就会存在编制时造成使用者不知道应该依据哪个规划的问题。这也是规划工作者们在今后编制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亟需解决的问题。
3公共服务设施发展趋势判断
3.1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的形势
近年来成都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之间的结合也愈加密切,在这种形势下,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规模与用地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控和相对合理的效果。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提高,成都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将面临了新的形势和挑战。首先是可达性与均等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体系及设置标准都比较系统和全面,空间布局上也相对均等,但在具体建设实施时会出现不可达的问题。诸如一所私立学校对于其周边的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尽管在空间上是临近的,但却是不可达的。那么,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均等化不仅仅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它还应该包括时间可达性及人群(阶层)可达性等问题[1]。其次是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由增量向存量发展的趋势。使得公共服务设施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已无法靠扩地建区的方式来解决,城市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越来越复合和多元,在这种形势下,公共服务设施也存在功能复合、建设集约的趋势。2013年成都市规划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的《成都市中心城社区综合体规划》即是对土地集约化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混合的初步尝试。最后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诸如老龄化、婴儿潮等问题的出现以及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都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规模、配置方式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成为公共服务设施未来发展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3.2未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核心问题
公共配套设施篇7
关键词:城轨车站市政配套条块配合
目前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等地区都在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系统,部分已经开通运行。广州至珠海的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各车站及车站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是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环节。
1 市政配套建设管理中出现的困难
现在,城际轨道交通的轨道和车站的站房由铁路系统进行建设,而车站周边的站场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由车站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负责实施。这些配套设施包括:站前广场、公交车站、社会停车场、公共厕所、广场及公交管理用房、相应的配电、路灯、广播、广场智能化管理系统等。
由于两个部分的建设是作为不同的建设项目分别立项的,城际轨道的站房和站场配套设施的建设各有不同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这样,就增加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协调管理的难度,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和困难。
2 建设中协调管理的重要性
城际轨道站房和车站市政配套设施在空间上紧密连接,在建设时间上同时进行,在人流疏散、电力、通信、给排水等管线的铺设等问题上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以划分界限。因此,铁路系统方面与地方政府方面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协调统一、密切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建设效果。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进度和造价等问题。
2.1 影响工程质量
建设工程质量是百年大计,作为公共建筑的城际轨道车站的建筑质量更是关系到千万旅客的出行方便和生命安全。
例如,某车站的站前广场分为两部分施工,站房周围的广场由铁路部门先期施工,而的广场由地方市政部门后期配套。由于两部分广场的基础处理时间不同,造成不均匀沉降,导致广场地面开裂,影响站前广场的使用功能。
2.2 影响工程进度和通车时间
城际轨道车站的建设应与周边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相配合,比较理想的情况是轨道、站房及市政配套设施同步竣工,同时投入使用。实际上,两个不同的建设项目在同一块场地上同时展开施工,在协调上有一定难度。施工面的划分,施工道路的使用、材料堆放位置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协商。但是,如果先后开展建设,就必然会推迟建成开通时间。
2.3 影响工程造价
配合不好,会造成重复施工。例如,地方政府市政配套已经做好了的广场面层(铺水泥、铺花岗岩)后,铁路方面要再次开挖,埋设管道。这就增加了施工量,增加了施工难度。凿开水泥面层比挖一般土方难很多。铺管后恢复广场面,难以达到原来的效果。这样的重复施工,会提升工程造价。
3 协调建设管理的体会与建议
城际轨道站房建设和车站市政配套设施建设都是发挥城际轨道交通作用的重要环节。铁路系统方面和地方政府方面都是车站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我们必须协调建设工程的开展,必须协调建设管理的运作。根据我们的体验,有下面几个方面的考虑。
3.1 先后进行施工
一种容易设想的办法是铁路系统将车站站房建设完成后,地方市政配套才开始设计、施工。这样就不会出现施工场地的冲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设施的重复建设、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控制工程造价。
当然,这种时间上前后错开的办法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以下缺点。首先,工期得不到保证。城际轨道建设通常要建设者夜以继日的工作,争取早日建成通车,为沿线人民造福。在这种大背景下,很难允许首尾相接的施工计划安排。其次,这种方式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工程协调的问题。象车站给排水管道的铺设就涉及到站外的管道设计。即便是先后建设,仍然要统一规划施工。
3.2 组建统一的建设单位
由铁路与地方有关部门成立合资项目公司,负责建设站房及站房周围的广场、广场配套用房、商业设施、公交车站和公共厕所等。
这种方法使双方的资金和人员共同参与了配套设施的建设。各种信息通畅(包括铁路车站的设计、管线的安排、人流疏导的路线、材料的供应厂家以及各种政策信息等),各种设施得以统筹规划,土地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这种方法需要铁路部门与地方政府通过谈判达成共识,过程比较复杂。
3.3 成立项目协调工作组
通过实践,较为易行的一种方法是成立项目协调工作组。
具体来说,就是铁路和地方应尽早接触,共同成立项目协调工作组,作为项目建设的常设机构,定期召开例会,相互沟通。这样做有以下的优点。首先,由于沟通及时,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各自为政而产生的工期延误、质量受损及造价超预算等问题。其次,这种方法是三种方法中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一种。成立项目协调工作组,只需要成立一个非法人的临时工作组。双方同意即可,远比成立公司来得容易。工作组内部的权力义务也比较简单,不存在经济利益的纠葛。
在我们某车站市政配套建设的过程中,成立了项目协调工作组,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广州至珠海城际轨道交通某车站的市政配套建设过程中,铁路系统与车站的地方市政配套建设单位共同协商,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诸如车站站房内自来水线路走向、施工场地的划分等问题。
公共配套设施篇8
关键词:社区服务设施;现状调研;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7.9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范围
西安高新区建成区范围规划面积约308km2。主要包括:“内高新”区段:主要包括高新一二期、电子工业园、国际软件园、创业研发园和中央商务区等片区。
二、西安高新区社区服务设施现状分布
(一)居住功能的空间分布
西高新建成区的居住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南三环以北,高新二期、电子园、木塔寨以及南部的紫薇田园都市。其中以太白南路—西沣路划分出东西两片。
(二)现状服务类型及配套规模
根据现状调研状况,依据各主干道划分、功能分区、空间形态异同、社区管理情况,将建成区居住功能集中的区段划分为8个小片区,如图1所示:
(三)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特点
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多分布在沿街路面,位置在高层裙房,路边门面房,多为小型商铺。经营模式以小型个体商户,属于盈利型设施。
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现状问题
(一)社区服务设施类型问题
对8个片区调研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得到社区服务设施类型存在问题,得出如下结论: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公益性体现不足:儿童、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专属活动设施缺乏;新、老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模与质量差距较大;设施布局:新社区底商,经常能形成一个小中心;老社区小门面;部分老建成社区缺少居民活动场所。
(二)社区服务设施规模问题
商业设施作为当前西高新社区服务设施配套的重要内容,一般以商住面积的比值作为其配套规模的主要参考依据。根据调研数据整理。社区商业服务设施规模,商住比值域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区间(如表1):
四、对策
(一)国外可借鉴经验
根据国内外建设经验总结得出:
1.社区商业以购物中心“一站式”服务为主,多为独立用地集中式布局,具有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娱乐等综合性需求的功能。
2.社区配套商业与住宅面积之比以1:20为宜。单体商业面积的规模处在10000㎡—30000㎡之间比较合适。社区配套商业的辐射范围保持在1至1.5公里的范围为宜。
3.社区商业主要必备12基本行业:菜场、银行、邮政、卫生所、洗衣房、理发店、快餐店、超市、书店、修理铺、公共厕所和社区活动中心。延伸行业业态业种主要为:服装店、鞋店、礼品店、鲜花店、摄影店、音像制品店等。
4.社区商业中心一般都实行开发和经营分离的做法。
(二)基于高新区人口构成特征、年龄特征进行社区服务设施配套
由于社会人群的结构性特征,以及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社会公共服务的供应也存在结构性,其与特定的人群和空间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随着高新区的发展,公共服务需求层次也随之不断上升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晋锋,吕斌.北京核心城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西城区调研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2(02)
公共配套设施篇9
按照市政府要求,***区2011年将新建或改造八座垃圾收集站,其中包括:河西站、水三小区站、水二小区站、杭鞍桥下站、金华路站、湖岛站、海岸锦城站、大山万科站。经认真研究,从贵城建院3月份的项目建议书代可言报告中仍发现有些问题与实际有出入,为了更好地充实项目建议书内容,达到该八座垃圾收集站的设施建设和改造要求,提出以下意见。
一、按照八座收集站的实际建设要求进行规划设计
(一)河西站
1、建筑性质:新建(二层)
2、建设面积:按现场确定的设计面积为准
3、建筑设施配套:工作间(容纳二箱位)、洗桶间、管理间、卫生间、休息间、工具间、洗浴间。
其中:一楼为工作间、洗桶间、管理间、卫生间、工具间;二楼为休息间、洗浴间。
4、收集站配套设施:上下水、电源
5、环卫设施配套:压缩方箱2台(15方)、洗桶设备1台(一般、站前电动收集车辆10台(8桶)、勾臂车1台及降尘和除臭设备各一部。
(二)水清沟三小区站(初定15号样板)
1、建设性质:新建(二层)
2、建设面积:按现场确定的设计面积为准
3、建筑设施配套:工作间(容纳二箱位)、洗桶装置间、管理间、公厕(三位)、卫生间、休息间
其中:一楼为工作间、洗桶间、管理间、公厕、工具间;二楼为休息间、卫生间。
4、收集站配套设施:上下水、电源
5、环卫设施配套:压缩方箱2台(15方)、洗桶设备1台(一般)、站前电动收集车辆4台和机动收集车5台、勾臂车1台及降尘和除臭设备各一部。
(三)水二小区站(桶车对接站)
1、建设性质:原建筑改建并维修(内部改造为两层)
2、建设面积:按现面积为准
3、建筑设施配套:工作间、管理间、卫生间、工具间(对内部装修)、休息间
其中:在站外现民工住房处建管理间、工具间,二层建休息间。
4、收集站配套设施:上下水、电源
5、环卫设施配套:洗桶设备1台(一般)、机动拉桶车二部(8桶)。
(四)杭鞍桥下站
1、建设性质:露天站
2、建设面积:按现场确定的设计面积为准
3、建筑设施配套:工作间(容纳二箱位)、管理间、卫生间、休息间。
4、收集站配套设施:上下水、电源
5、环卫设施配套:压缩方箱2台(15方)、站前电动收集车辆10台和机动收集车2台、勾臂车1台。
(五)湖岛站
1、建设性质:露天站
2、建设面积:按现场确定的设计面积为准
3、建筑设施配套:工作间(容纳二箱位)、管理间和卫生间、工具间、休息间。
4、收集站配套设施:上下水、电源
5、环卫设施配套:压缩方箱2台(15方)、站前电动收集车辆4台(8桶)、勾臂车1台。
(六)金华路站
1、建设性质:露天站
2、建设面积:按现场确定的设计面积为准
3、建筑设施配套:工作间(容纳二箱位)、管理间和卫生间、工具间、休息间。
4、收集站配套设施:上下水、电源
5、环卫设施配套:压缩方箱2台(15方)、站前电动收集车辆4台(8桶)、勾臂车1台。
(七)大山万科站(桶车对接站)
1、建设性质:原地改建
2、建设面积:按现场确定的设计面积为准
3、建筑设施配套:工作间、管理间、卫生间
4、收集站配套设施:上下水、电源
5、环卫设施配套:站前电动收集车辆4台(8桶)。
(八)海岸锦城站(开发配套)
1、建设性质:新建(一层)
2、建设面积:按现场确定的设计面积为准
3、建筑设施配套:工作间(容纳三箱位)、洗桶间、管理间、卫生间、休息间、工具间
4、收集站配套设施:上下水、电源
5、环卫设施配套:压缩方箱3台(15方)、洗桶设备1台(简易)及降尘和除臭设备各一部,站前机动收集车辆3台。
二、按照垃圾收集站实际需求进行经费预算和估算
从周边环境、小区配套、设施配套等情况多方面考虑,在进行经费预算和估算时请按实际进行。
三、其它需加入的内容
根据***区环境硬件设施条件落后的实际情况,需在项目建议书中加入以下内容。(共计:338万元)
1、将站前垃圾桶更新项目列入。需购垃圾桶240升垃圾桶6000个,单价300元,共计180万元。
2、将快速保洁车辆购置项目列入。需购置100台,单价7800元,共计78万元。
3、将果皮箱购置项目列入。需购置500个,单价800元,共计40万元。
4、将其它电动垃圾收集车辆需求项目列入。需购置50台,单价8万,共计40万。
备注:请联系环卫总公司将金华、杭鞍、湖岛三座转运站土建以及设备已配置情况进行备注,写入项目建议书。
***区城市管理局
2011年3月22日
公共配套设施篇10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一)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围绕“搬得放心”“稳得住心”“住得安心”“融入人心”,聚焦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四大要素”配套建设,目前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基本能达到搬迁群众的需求,已配套建成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农贸市场、便民超市、金融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一般的社区服务基本上都可以在社区办理,不能办结的社区将转接代办,切实为搬迁群众提供优质的社区服务。
(二)培训和就业服务方面。在县级部门的牵头下,社区大力推进搬迁劳动力全员培训,确保有劳动力家庭实现一人以上稳定就业,盘活迁出地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三块地”资源,实现搬迁群众生计保障和可持续发展。盘活安置点门面、农贸市场等资源,鼓励农户自主创业。盘活迁出地承包地、自留地、宅基地“三块地”资源,目前确权承包土地4020亩,龙头企业、公司、农业合作社有偿流转3120亩。
(三)文化服务方面。社区聚焦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四进社区”,增强文化引领能力。一是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社区群众在新的环境铭记党的恩情,目前社区共开展感恩教育20期,教育引导搬迁群众1600多人次。二是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文明城市为抓手,积极推进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建设,评比“身边好人”5人、“最美家庭”6户、“最美保洁员”10人,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共组织卫生清洁活动7场次,营造干净、整洁、和谐的社区生活。三是开展公共文化活动。建成图书室一个,藏书2000余册,建成北区广场配套体育健身设施。围绕重阳节、春节、端午节等假日开展4场文化下乡活动,服务群众2000多人次。同时建设有公益电影播放场所,拟在南北区广场建设文化服务项目舞台两个。四是开展民族传承活动。建成社区乡愁馆,展馆分记忆、故土、遗风、变迁4个展示区,分别通过文字、图片、物件等形式记录乡情、美好生活,在唤起搬迁群众乡愁记忆的同时,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四)社区治理方面。社区聚焦机构设置科学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居民自治规范化、治安防控立体化“四化”建设,建立和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构建和谐社区。一是建立社区“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即镇党委为一级管理,明确联系领导任第一书记,第二级是社区“两委”,第三级是南北片区管理,第四级是划分楼长管理。二是居民自治规范化。成功选举社区党支部、社区居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加强社区“两委”后备力量培养,推选中心组长12人,配备义务楼栋长14人。以党建为引领,同步建立群团组织、两新组织5个,并配齐配强各组织负责人。四是治安防控立体化。设立警务室、综治中心、调解室、法律服务站,统一制作制度上墙,“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五)基层党建方面。社区党支部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健全组织、配强干部、完善机制、强化功能,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力。一是建强党支部。目前社区党支部有党员49名,以南北区域划分建立了2个党小组。成立以来,社区党支部深入开展“支部建设年”活动,不断规范组织建设,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五个”体系建设要求,通过深化学习强党性、优化服务聚人心、技能培训提素质、引进企业促进就业等措施,在决战易地扶贫搬迁这场硬仗,助力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社区党支部成立以来按规定召开“三会一课”,积极组织开展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文化宣传服务、走访慰问群众、关心服务老年人行动、就业培训、企业招聘、环境卫生整治等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配强干部队伍。县委抽派8名干部蹲点服务社区,按“五大干”配置社区居委干部,配备专职副支书,为社区组织建设和发展提供力量保障。三是健全群团组织。坚持党建带群团,建立健全了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老年协会等群团组织,形成支部引领、凝聚群团力量、共建和谐社区格局。四是建立社会和经济组织。立足发展,建立老年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工贸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等社区和经济组织,多方聚力实现共建。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基础配套设施需不断完善。虽然社区配套设施基本上能满足搬迁群众需求,但部分配套设施仍需不断完善。要科学化建设幼儿园,提升社区卫生室服务水平,推进正规金融设施的建成等,不断提高社区设施水平。
(二)社区文化服务、治理等仍需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不高,目前只有北区广场配套体育设施,南区广场仍闲置,居民文化活动生活仍需不断丰富,增加群众归属感,提升社区满意度。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