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会范文
首先给大家拜个年。最近几年,今天是春节假后上班第一天。区委、区政府都是春节长假后第一天,就召集大家调度项目、研究项目。刚才,分别实地观摩了台资信息产业基地、大唐木业、大家商业城、南方冶金机械和富鑫镀锡5个项目。新春伊始,就带领大家看项目,主要是向同志们传送两个信息。一个就是项目工作的重要性。关于这项工作如何重要,为什么要重点抓,自始至终、坚持不懈地抓,不同的会议上,不同的场所,都多次进行了论述。整个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抓项目、上项目。只有有了项目的落地、开工、投产,才有今后的发展,否则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对这件事情,大家也都有了充沛的认识,这里就不再多讲了再一个就是项目建设形势非常紧迫。对此,大家也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远的不说,市内周边兄弟县(市、区)目前抓投资、上项目的劲头非常足,气势非常猛,而且项目规模、效益、质量都非常好。如果横向比较起来,并不占上风。从年初的财政收入看,同比增速80%以上,占全年比重也比较高。但是横向比拟,这个增速在全市是排在后面的中游还要偏下。再认真分析,与三河比较,三河的基数很大,30多个亿,但是比咱们增速还快,还有永清、固安基数比咱们相对较小,但增速比咱们快很多。所以说,虽然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横向比较起来,还真是不能坐井观天、沾沾自喜,必需要增强抓项目、上项目的紧迫感。目前看,正处在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且标兵渐远、追兵迫近”关键阶段。一会儿,王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依照会议布置,先讲两个方面。
一、对我区目前项目建设形势的判断
全区项目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示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目前的建项目看,可以说。包括今天观摩的台资信息产业园、守业大厦、冶金、富强等项目都是冬季开工建设的而且规模和质量都不错,这是临时积累的结果。其实冬季不是一个适合开工的季节,但这些项目都在冬季抓时间、抢进度。想,如果不是很急、很紧的情况下,项目方肯定要考虑冬季施工的利息问题。这说明我项目投资方非常急迫,需要抓紧时间开工,认为这当中孕育着好的发展势头。二是从即将开工的项目看。3月初,布置了21个项目集中开工。春节前,海川区长专门调度了几次,也专门听了几次汇报。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搞自娱自乐式的形象工程,全部要上实打实的项目。目前看,计划开工的21个项目,都能在预定时间的前后陆续实现开工。新年伊始,就有一大批实实在项目开工建设,也说明我项目建设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这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三是从已经签约、即将开工和在谈的项目看,也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将来这些项目的顺利签约、开工,必将为全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从即将开工项目看,像日本SKK项目,杨税务乡、工业园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所有开工手续都已办结,已经和施工队签约。从已签约项目看,像深港产业园和高迪数码项目,省、市有关领导在深圳共同鉴证了签约仪式。深港产业园主要面向深圳和香港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招商,总投资预计5亿美元,其中核心项目高迪数码,投资1亿美元。春节前后,专门就合作事宜赴深圳与项目方进行了接洽,正在积极争取早日开工。从在谈项目看,发展势头也很不错。比如已经草签协议的乐购物流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主要面向整个华北地区开展物流供应服务。英国乐购是世界排名第三的零售连锁企业。目前,该项目已与韩国特意发公司签订了BT协议。和韩方也草签了一个协议,该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仇庄乡的拆迁工作也已经开始了做好开工准备工作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乐购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准备建立大型的运输公司,满足物流项目发展需求。与韩国公司接洽商谈过程中,韩方对我投资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要在建设乐购物流项目的同时,再谋划建设几个新的大型物流项目,进一步拓展京津、华北市场。还有龙河园区的中建二局项目,经过几次密切接洽,准备将特种车辆、建筑机械和重钢结构基地项目落户到龙河园区,建设一个工业园,总投资加上流动资金可达25亿元,总销售收入在34年间预计达到100亿元,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二局主要是建设高层建筑,将重钢结构等两个建设基地项目迁到龙河园区,目前项目进展很好。从我区即将开工的已经签约的和在谈项目等方面看,全区项目建设总体呈现出比较好的势头。通过大家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抓项目的工作上有了很大改进,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得到客商的普遍认可。以为,之所以全区项目建设呈现出相对较好的发展势头,也是因为我投资环境,不管是软环境还是硬环境都有了好的发展,再加上我抓项目工作、项目管理上,去年相继出台了一些方法和措施以及一系列的工作创新,都使得我项目工作取得了很好的前景。
二、今年项目工作的主要任务
区政府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节前。专门研究部署了今年的项目工作,已经酝酿了一个初步的目标。接下来,经过论证后,要把全区项目工作目标任务要下发到各单位。各乡镇、街办处、龙河和园区及各区直部门要确定好自己的目标任务,严格考核的同时要明确目标,看看到底要抓多少个项目,每个项目要抓到什么水平。
重点讲四个方面。一是提高服务意识,就如何抓好项目工作。全力做好帮办。这个问题也是临时以来抓项目工作会议上反复提出的要求,之所以一再强调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很多项目在招商前期,无论区领导还是各单位各部门都倾注了很大精力、很多心血,下了很大功夫促成项目签约落地,接下来要涉及各职能部门依照顺序料理相关手续,促进项目早日开工。这期间就需要各相关部门有一个一致的思想,当做自己分内的事抓紧时间去办理,这方面还存在着缺陷。所以,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提高服务意识,将客商作为上帝,加大帮办力度,挖空心思,简化顺序,提高效率,帮其料理相关手续,全力全速搞好项目服务工作。同时,还要有一个敢于负责的精神。推进项目发展过程中,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寻求突破,想方设法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推进过程中,有些需要各单位各部门承担一些责任,今后在抓项目上,不能说不,遇事要先想办法,不准说不行。
破除瓶颈制约。重点做好三方面对接。一是区直部门要与乡镇、街办处搞好对接沟通。也就是项目服务单位和项目主办单位要对接好,二是搞好对接联系。过去面几次项目调度情况看,信息不对称,掌握的政策和熟悉的业务不对称,影响了项目的发展。作为项目的主办单位要跑项目、上项目,应当积极主动与区直部门对接沟通,争取部门提前介入,共同跑办,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区直部门掌握着政策、知识,也要主动与乡镇、街办处责任单位主动沟通,及时指导、协助项目方解决实际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快速推进。各单位各部门特别是项目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和专门的同志,要认真学习政策和相关专业知识,要成为抓项目、跑项目的行家里手。二是要搞好上下对接。土地、规划、建设、环保、计划、招商等职能部门要加强与市、省对口部门乃至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就有关政策、有关专业及时对接沟通,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就是金钱,信息就是速度。某种水平上,信息的灵敏度决定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过来,区直各部门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上级对口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接下来要继续临时不懈地坚持积极主动,抓好对接工作,第一时间掌握上级部门政策、信息和专业方面的调整,来指导我区项目工作再上新水平。三是搞好银企对接。制约项目发展的瓶颈主要包括土地、资金等方面。2009年,王永威书记的亲自谋划下,搞了几次大规模的对接活动,效果比较显著。通过与各级金融部门同志的交流,也认为我区的银企对接工作做得比较成功,比其他区(市、县)要好。组织的对接活动主要是层次高,邀请到市级各大银行的领导参与。新的一年,还要开展有效的银企对接活动,要创新形式,加大力度,上下互动,共同组织好对接工作。把大家组织对接活动,就是搭建了一个平台,平台搭好了能否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结果,关键在于如何与银行部门沟通融洽关系,更加积极主动地把自己推介进来。一系列具体、细致的工作,就需要各部门、各乡镇、街办处、园区和企业精心谋划,认真去做。银行的融资是有门槛的要通过努力,让自己具备这些条件,满足银行的要求,努力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分析会范文篇2
现在开会。请大家关闭手机,严格遵守会场纪律,认真领会会议精神。会议的议程有四项:
一、部门发言;
二、政府任逸群副旗长讲话;
三、斯庆旗长讲话;
四、会议总结。
下面依次进行:
大会第一项:部门发言,发言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首先,请发展和改革局发言,经济局做准备;
请经济局发言,统计局做准备;
请统计局发言,财政局做准备;
请财政局发言,国税局做准备;
请国税局发言,地税局做准备;
请地税局发言。
大会第二项:请政府任逸群副旗长讲话。
大会第三项:请斯庆旗长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
全旗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一次别开生面、求真务实、互通情况、解决问题、统筹协调、决策部署的会议,会议安排紧凑、简朴,会风、文风、言风大有改进。会上,六个主要经济部门所作的发言各有特点,可以说是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紧抓要害,直奔主题,不护短,不遮丑,全面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客观分析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的思路与措施;任逸群副旗长很好地总结了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下半年工业经济做了具体部署;斯庆旗长代表旗委、政府作了重要讲话,总结了上半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带领我们一起解读了当前我旗正处在发展关键时期这样一个基本判断的认识,目的是使大家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斯庆旗长围绕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抓好项目引资建设、工业经济的协调服务、资源勘探整合、财税工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业生产重点工作等六个方面的主要措施,针对下半年的工作,对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提出了目标要坚定不移、精神要奋发有为、责任要落实到位、环境要确保宽松、工作要迅速落实五个方面的要求,对我们做好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今天会议确定的工作重点和任务,从各自的实际出发,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抓好落实。为了更好地落实会议精神,我再强调两点:
一、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行动起来,密切配合开展各项工作。发展计划部门要从计划和统筹的角度出发,着眼长远抓规划,超前谋划抓调研,集中精力抓项目,综合协调抓服务。一是要掌握第一手投资信息,谋划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要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以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完成;经济贸易部门要做好项目的管理和审核工作,切实为项目的实施搞好服务。要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调度和监控,做到一月一调度;统计部门要做好经济指标的统计和经济运行的预测工作,做到应统不漏、预测准确,为科学决策搞好服务;财政部门要把握财政支持经济的着力点,坚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的根本原则,与税务部门密切配合,督促各执收单位将非税收入按项目、按标准、按政策及时缴存国库或财政专户,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杜绝应缴未缴和截留坐支现象,保证非税收入的足额入库;税务部门要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努力挖掘税收潜力,坚决清理和制止不符合税收法规的减免税政策和行为,严厉打击偷、逃、抗、骗税行为。税企双方要加强沟通,增进理解。税收征管部门要树立人性化的理念,对受市场冲击,经营艰难的企业,在税费征收上应区别对待,能缓则缓,让企业休养生息、攒足精力、加快发展。企业要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照章纳税;其它职能部门、苏木乡镇要从全旗发展大局出发,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不分条块,不分部门,全力抓好经济工作。原创:
分析会范文篇3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的年二季度省级专项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及质量分析会。我代表四川家具行业向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汇报一下四川家具产业近年的发展情况和质量状况。
经过20年的发展,尤其年到年是四川家具产业异军突起的十年。目前,四川家具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工业企业5000余家,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年产值300多个亿的四川新兴支柱产业。四川已经成为全国三大家具产业聚集基地和四大家具流通基地之一。四川“全国家具制造第三城”的名号名扬大江南北。在国内特别是中国西部形成了家具工业化的一枝独秀。涌现出了“中国最大的板式家具企业”全友家具和明珠家具、双虎家具、好迪家具、好风景家具一批驰名全国的家具企业。目前我省家具行业有中国名牌2个、四川名牌产品15个。在全友、明珠、双虎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川派家具攻城掠地、全国布点实现了四川家具量的超越。逐渐站立起来的四川家具产业集群开始了二次腾飞,期望丢掉“全国第三”的旗号,梦想上坐中国家具的头把交椅。
但是,四川家具在取得量的突破的情况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1、产业发展不均衡,目前四川家具行业前10名企业的总产值占到行业全部产值的30%以上。其余企业的年平均产值不足500万。2、质量意识不强。有部份中小企业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生产,使用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和落后得生产工艺。导致产品不合格影响四川家具声誉。3、企业品牌意识不强。通过努力目前我省家具行业有中国名牌2个、四川名牌产品15个。然而广东省家具行业到目前已拥有10个“中国名牌产品”、44个“省名牌产品”。与广东比我们差距还很大。4、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我省家具行业除部分大中型企业具备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外其余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抄写和仿制阶段。没有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从这次会议公布的监督抽查结果来看也反映了目前四川家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抽查结果表明:四川家具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领导重视、质量意识较强、管理较为严谨、产品质量稳定。问题主要出现在部分中小企业。这部分企业领导不重视、质量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管理混乱。而且部分企业是由于拒绝检查被直接判定为不合格。中小型家具企业的质量工作急需监管和改善不然将影响四川家具的声誉,影响四川家具产业的发展。
对于监督抽检出现的问题,希望我们的行业企业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按照标准,自查自纠。各企业必须认真组织技术骨干,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全面剖析产品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产品的生产工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二、要全面配合质量监督部门,认真整改,要切实加大整改力度。三、增强质量意识、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能,确保产品质量。四、要大力抓好质量教育和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质量管理、统计技术、QC小组知识、顾客满意评价和测量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5S现场管理培训。要深入组织发动,使企业建立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的机制。
今后省质量协会家具分会将与有关其它行业组织一起建立行业自律和家具抽查结果社会通报机制,对于产品质量缺陷严重,监督抽查不合格和拒检的企业,将建议省名牌办取消其参加“四川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资格,同时在行业媒介上予以公布,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分析会范文篇4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的年二季度省级专项监督抽查情况通报及质量分析会。我代表家具行业向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汇报一下家具产业近年的发展情况和质量状况。
经过20年的发展,尤其年到年是家具产业异军突起的十年。目前,家具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工业企业5000余家,从业人员近百万人,年产值300多个亿的新兴支柱产业。已经成为全国三大家具产业聚集基地和四大家具流通基地之一。“全国家具制造第三城”的名号名扬大江南北。在国内特别是中国西部形成了家具工业化的一枝独秀。涌现出了“中国最大的板式家具企业”全友家具和明珠家具、双虎家具、好迪家具、好风景家具一批驰名全国的家具企业。目前我省家具行业有中国名牌2个、名牌产品15个。在全友、明珠、双虎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川派家具攻城掠地、全国布点实现了家具量的超越。逐渐站立起来的家具产业集群开始了二次腾飞,期望丢掉“全国第三”的旗号,梦想上坐中国家具的头把交椅。
但是,家具在取得量的突破的情况下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1、产业发展不均衡,目前家具行业前10名企业的总产值占到行业全部产值的30%以上。其余企业的年平均产值不足500万。2、质量意识不强。有部份中小企业不按照国家规定组织生产,使用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和落后得生产工艺。导致产品不合格影响家具声誉。3、企业品牌意识不强。通过努力目前我省家具行业有中国名牌2个、名牌产品15个。然而广东省家具行业到目前已拥有10个“中国名牌产品”、44个“省名牌产品”。与广东比我们差距还很大。4、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还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我省家具行业除部分大中型企业具备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外其余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抄写和仿制阶段。没有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从这次会议公布的监督抽查结果来看也反映了目前家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抽查结果表明:家具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领导重视、质量意识较强、管理较为严谨、产品质量稳定。问题主要出现在部分中小企业。这部分企业领导不重视、质量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管理混乱。而且部分企业是由于拒绝检查被直接判定为不合格。中小型家具企业的质量工作急需监管和改善不然将影响家具的声誉,影响家具产业的发展。
对于监督抽检出现的问题,希望我们的行业企业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按照标准,自查自纠。各企业必须认真组织技术骨干,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自纠,全面剖析产品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和规范产品的生产工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二、要全面配合质量监督部门,认真整改,要切实加大整改力度。三、增强质量意识、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工作效能,确保产品质量。四、要大力抓好质量教育和培训。“有针对性地举办质量管理、统计技术、QC小组知识、顾客满意评价和测量方法: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5S现场管理培训。要深入组织发动,使企业建立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的机制。
今后省质量协会家具分会将与有关其它行业组织一起建立行业自律和家具抽查结果社会通报机制,对于产品质量缺陷严重,监督抽查不合格和拒检的企业,将建议省名牌办取消其参加“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资格,同时在行业媒介上予以公布,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分析会范文篇5
今天召开这次财税形势分析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元至五月份全市财税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当前的财税形势,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动员全市财税系统干部职工再鼓干劲,同心协力,努力完成今年上半年乃至全年的财税工作目标任务。刚才,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通报了情况,各县(市)区的分管负责人发了言,都讲的很好。下面,我再强调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元至五月份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及特点
按照今年全市财税收入的实际情况,上半年,力争财政收入负增长控制在15%以内,一般预算收入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不出现负增长。围绕这一目标,市财政、国税、地税三家征收部门和各县(市)区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具体来讲,今年元至五月财税收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收入降幅有所好转,但收入形势仍十分严峻。元至五月份,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下降8.47%,比元至四月份回升5.8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了9.27个百分点,收入降幅逐月呈收窄趋势。虽然五月份财政收入降幅有所缓解,但财政收入形势仍不容乐观。按时间进度框算,元至五月份,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较年初任务数掉收6.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掉收6.68亿元;市直地方财政总收入掉收2.95亿元,税收收入掉收3.1亿元。
(二)非税收入增长较快,但税收收入降幅仍然较大。元至五月份,全市非税收入完成2.65亿元,同比增长15.66%。就单月看,五月份非税收入完成9146万元,同比增长一倍多,增收4881万元。而非税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是靠“两钢”一次性入库的教育费附加2300万元和排污费(75%部分)1700万元,这种增长没有可比性。非税收入的快速增长拉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9个百分点,对五月份财政收入的好转起到了支撑作用,但同时也影响了全市的收入质量。元至5月份,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完成6.5亿元,同比下降15.69%,其中,五月份当月只完成1.56亿元,同比下降13%。全市地方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70.89%,同比下降了6.07个百分点。其中:市直、阳新县的占比分别为56.54%和55%,分别下降16.42和6.1个百分点。
(三)城区收入形势相比较而言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县(市)、市直收入下滑较大。近五年来,我市财政收入一直是县(市)好于市直、市直好于城区。但今年以来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情况倒过来了。总的来看,虽然五个城区收入形势比较严峻,但比县市的情况要好,在我市财政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元至五月份,城区累计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1.4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9.94个百分点。其中:西塞山区和开发区增幅较高,分别为12.35%和7.32%。市直降幅较大,主要是受骨干企业两钢、有色的影响比较严重。大冶市和阳新县分别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6亿元和1.07亿元,同比下降16.42%和10.99%,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95和2.52个百分点。根据元至四月份全省统计数据显示,阳新县规模收入增幅、大冶市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在全省排名都是倒数第一。
(四)骨干企业上缴税收环比有所上升,但总体下滑比较严重。从环比情况来看,市直十家骨干企业5月份当月实现税收比4月份增长46.39%;但总体来看,元至5月份,除东贝上缴税收同比增收745万元外,其他九家均下滑严重,累计比上年同期减少3.41亿元,占全市税收减收总额5.74亿元的59.41%。特别是有色从去年10月份开始,增值税出现负税,仅此一家就减少1.72亿元;“两钢”合计上缴税收1.07亿元,同比减少1.13亿元,下降51.44%,下降幅度之大,前所未有。
(五)营业税等部分税种有所增长,但大部分税种,特别是主要税种下滑较大。在全市四个共享税中,除营业税同比有所增长外,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下降35.50%、18.79%和9.66%,同比减收(一般预算收入)1.01亿元,影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下降10.17个百分点。在全市九个地方性税种中,除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共计同比增长25.87%外,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契税等五个税种共计同比下降16.25%,影响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下降3.12个百分点。
鉴于当前的财政收入形势,各级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市财政收入情况不容乐观,完成上半年乃至全年的目标任务,我们面临的困难、承受的压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希望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抓好财政收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分析当前的财政工作形势,全面总结经验,积极查找问题,深刻分析原因,迅速采取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扎实开展工作,上下一心,群策群力,为全面完成今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而共同努力。
二、关于六月份的目标任务及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
在安排六月份及下半年财政收入任务之前,首先要对当前的形势有客观判断。虽然我市的经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自四月份以来,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在向好的方面转变。我们要树立起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信心。信心建立在以下三点判断上:一是宏观上,全国经济正在开始回暖,从市里统计的各项经济指标看,也显示出回暖的迹象;二是黄石大多数企业生产经营开始走出低谷,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是螺旋上升形势;三是今年我市的投资力度大效果好,为黄石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今年税收的增加打下了基础。立足这样一个认识,要完成财政收入任务,我们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征收任务。落实好上半年的任务是实现全年目标的基础,上半年的任务是:财政总收入确保完成28亿元,力争达到29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确保完成12.5亿元,力争达到13亿元。其中六月份总收入确保6.6亿元,力争超过7亿元。三个征收部门六月份的任务是:市国税部门要确保完成3.5亿元,力争3.8亿元;市地税部门要确保完成2.2亿元,力争2.5亿元;市财政部门要确保完成9000万元,力争1亿元。要完成这个目标,关键是各家要按照发言中提出的措施,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坚持一天一安排、三天一落实、每周一通报,集中全力完成这一阶段性目标。
第二,积极服务经济,夯实增收基础。我们必须看到,今年的财政增长黄石无论是在全省的排位,还是在沿江城市中的排位都落后了。就与相邻的铜陵市、马鞍山市相比,同样的重工业城市,我们也远落后于别人。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市场主体发展不够,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只有500多家,相邻的黄冈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就有1000多家。一旦有些企业出问题了,没有能够替补的企业可以顶上去。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为企业和纳税人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当前,关键是要支持企业发展,重点要抓好三件事:一是要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市场主体。扩大投资规模,加快项目建设是我们保持增长、培植税源的重要抓手,也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支撑。各县区、各部门必须千方百计加强项目建设,抓住当前项目建设的有力时机,认真谋划筛选项目,抓紧落实配套资金,保证项目资金有效投入,确保项目进度和产出效益,推动全市投资快速增长。二是要切实服务企业,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努力扶持企业做强做大。去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减费、减税等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折不扣地把这些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整合财政用于支持企业发展资金、科技三项费、节能减排资金、农业专项资金等,通过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贴息补助、税收返还等方式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技改和自主创新、市区第三产业新建项目建设。要认真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搭建融资平台,加快项目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意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打好基础。三是要抢抓当前国家扩大内需机遇,积极向上争资金、争政策、争项目,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国家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我们十分有利,各县(市)区要组织专班,加大跑省进京力度,主动向上争取,力争把更多的项目纳入到国家、省里项目的笼子。市财政、税务部门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努力为向上争取政策搞好衔接沟通、协调服务等工作。公务员之家
第三,强化征管措施,力求应收尽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切实加强对财税工作的调度,全面掌握对本地区的财税收入状况,密切关注财税经济发展态势,积极挖掘税源潜力,实现应收尽收。尤其在距半年节点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市协税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指导、协调、督办作用,进一步加强税收调研,积极研究加强收入征管和提高收入质量的各项有效措施。一是要总结阳新县经验,千方百计把外地贸易企业总部落户到黄石,实现税收的增长。二是各征收部门要切实落实各项征收措施,进一步摸清税源,优化税种结构,挖掘征收潜力,促使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均衡入库。要强化对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重点税种,房地产、钢铁、有色等重点税源的征管,加大对缓欠税大户全面检查,对有能力缴税而屡催不缴的,要坚决实行扣缴,必要时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把缓欠税数额压到最低限额。三是要加大稽查工作力度,要通过实施专项检查、开展专项整治、完善工作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加强税收稽查,形成执法合力,确保应收尽收。四是要加强小税种、“芝麻税”的征收,积小税为大税。当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钢铁、有色等主要支柱产业短期内全面复苏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我们还要把征管的重点放在第三产业和九小税种上,放在堵塞漏洞上,努力消除税收死角。
第四,抓好非税收入,加强非税管理。虽然今年非税收入有所增加,但是水资源费、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与去年相比下降幅度仍然很大。要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强化管理措施,完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做到依法征收、及时缴库,提高非税收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努力使非税收入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一是市财政部门会后要迅速组织专班对全市非税收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检查,检查结果及时报市政府。二是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小金库”治理活动,加大对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的征缴力度,做到既不乱收乱罚,又不擅自越权减免,继续发挥非税收入对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三是要严格按照“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原则,以网络建设为依托,继续完善非税收入征管系统,扩大非税收入管理面,做到源头控收、以票管收、票款同行,实现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确保非税收入稳定增长。
分析会范文篇6
今年以来,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省委8号文件和市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扣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主题,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线,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发展和扩大粮食生产,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继续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认真落实农业农村工作各项政策,克服了禽流感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开局良好,呈现出三大特点: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业效益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具体表现为“六增”:一是全市粮棉油恢复性增长。早稻预计总产量16.8万吨,较上年增长21.7%;油菜总产6.25万吨,较上年增长14.9%;棉花种植面积23.4万亩,比去年增加2.54万亩。二是经济作物增效显著。全市茶叶总产值1.13亿元,较上年增长9%;蔬菜预计总产量16.4万吨,较上年增长3.1%;蚕茧产量1510吨,较上年增长7.4%。三是畜牧水产业增势平稳。全市肉类总产4.24万吨,同比持平,禽蛋总产1.78万吨,同比减少6%;水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上涨,1—6月份产值2.4亿元,同比增长10.6%。四是乡镇企业增速较快。实现增加值6.98亿元,同比增长30.29%,劳务收入增长18%。五是农民收入增幅较大。据统计局抽样调查,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98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2元,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据市农委系统抽样则增长18%,总之增收成效明显。六是劳务经济增长较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6.9%,平均工资水平为485.92元,同比增长6.2%。但是,应该看到,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仍然存在着结构层次低、产业链条短、龙头企业小、比较效益低、抗灾能力弱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下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即市委1号文件),围绕全年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着力解决新时期“三农”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主要是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粮食是保稳定、促增收的基础性农产品,抓好粮食生产不仅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政策,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1、抓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兑现。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方式改革,落实好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使种粮农民得到实惠,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当前要搞好中稻面积的核实和上报,按照省里部署落实兑现。
2、加强在田作物的管理。根据农业部预测,下半年农业自然灾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重大病虫害呈偏重趋势,对秋粮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各地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盲目乐观,在工作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松懈,要对在田作物的苗情和病虫情进行监测,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指导农民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和田管活动。
3、落实晚稻播种面积。在抓好“双抢”的同时,要引导农民扩大晚稻种植面积,做到能插的地方都要插下去,确保晚稻种植面积计划的落实。
4、认真组织好粮食收购。粮食、工商、物价、农发行等部门要做好落实工作。一要按照省里要求确认收购主体;二要落实收购资金、收购网点;三要落实收购保护价;四要抓好粮食流通秩序管理。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业和农村工作永恒的主题。各地、各部门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当前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大事来抓。要通过科学测算,摸清本地粮食需求底数,在确保本地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市政府今年出台了《池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4—2008年)》、《池州市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示范市建设规划》,即将出台《池州市农业产业化八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本行业实际,研究、制定和完善农业结构调整规划。要以加工业为突破口,加快发展农村三次产业,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资源开发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破城乡壁垒、统筹城乡经济,加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一体化进程。要以养殖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要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
(1)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围绕八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市级龙头企业,争取较多的企业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业,并着眼长远,加快培育部级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扶持引导资金今年将集中扶持5—10个市级龙头企业,各地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从现在起就可以组织申报。要注意盘活、利用乡镇企业存量资产,大力搞好农业招商引资。
(2)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围绕龙头企业、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供销社要抓好已成立的30个合作社,要完善棉花、茶叶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项目)技术规范,并逐步推广到水稻和蔬菜,扩大覆盖面,使之成为发展有机食品,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的重要抓手。粮食部门负责抓粮食生产合作社,市内每个县区至少要先搞一至两个粮食生产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供应生产资料,组织订单生产。农业部门负责抓蔬菜合作社。工商部门负责抓农民经济人队伍建设。
(3)实施品牌战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开发潜力,池州是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我们要立足自身优势,把创建品牌作为重要抓手,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两种资源,积极开拓两个市场,打造一流的农产品品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快建设畜禽防疫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督体系,搞好特色农产品质量认证。
(4)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组织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拓宽眼界,用开放型农业的思维来发展农业。要大力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在超市找差距,在超市找市场,在超市找思路,在超市找出路。要主攻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市场,开拓“珠三角”和北京市场,积极组织营销大户、龙头企业走进超市,利用超市品牌管理优势、质量管理体系和方便、快捷、廉价的购销系统,推广我市的优势农产品和土特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切实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去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但在工程配套、工程质量、管理服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抓好今年任务的落实。根据年初下达的任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对照任务分解,加大工作力度,强化督促检查,狠抓任务落实;对工作滞后、工程进度缓慢的,要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加强调度,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
2、抓好整改。对已建和在建项目要认真来个“回头看”,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要限期整改。对已建成的沼气池,要对照标准,逐个补缺补差,确保达标,发挥效益。
3、抓好示范点建设。各地、各部门要从示范点建设入手,充分利用典型来引导农民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要高度重视乡镇敬老院、农村中小学校和乡镇政府机关、村部等重点单位的沼气池建设,发挥沼气池环境净化作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抓好跟踪服务。组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县为单位组建农村能源技术服务公司,开展沼气池配件采购供应及设备安装、维修、咨询等服务工作;以乡镇为单位组建乡村能源服务站,建设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突出抓好“百池村”的沼气协会建设,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一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防汛抗旱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今年的汛期尚未过去,长江堤防虽经加固,但没有经受高水位考验;我市病险水库较多,有的仍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各地、各有关部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安全度讯。同时要密切注视,切实做好抗旱准备。二要抓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市、县两级重点水利工程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确保按期发挥效益。同时各地要重视项目编制和申报,抓住江堤建设结束后,国家重视重点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用水、小流域治理、长江支流治理的机遇,争取更多的投入。三要以落实“一事一议”政策,组织农民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重点加强堤防、病险水库除险保安、涵闸泵站、城市防洪设施、人畜饮水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工程建设,做到乡乡有规划、村村有项目。除了重点工程外,面上兴修都要通过引导群众“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水务局就如何运用好“一事一议”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一次调研,提出今冬明春的兴修意见。
分析会范文篇7
一、对经济形势怎么看的问题
这里,我从三个方面来说明一下:
一是我县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劲。主要体现在前九个月我们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完成上基本与时间同步,当然这里面凝聚着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奋战在一线的各镇和园区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内生力强劲的一个标志就是有些镇的指标拉动了全县主要指标高速增长。前九个月我县的GDP、固定资产投入、财税收入、农村人均现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几大主要指标一直处在全省各县市前列,应该说,各镇、各经济部门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都不会忘记大家作出的贡献;第二个标志是我们今年重点开展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成功引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形成了新的发展后劲,同时也锻炼了队伍、锻炼了干部。实践证明,我们实施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是适时的、正确的;第三个标志是我们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积极应对全市区划调整,审时度势,着眼未来,确立了“三化一业”这个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抓手,明晰了“两城两区五园”发展空间的拓展;第四个标志是我们县的工作传统好,民风纯朴,干部队伍过硬,广大干部识大体、顾大局,在关键时刻能够冲上去,想事、干事、能干成事,在干事创业中我们的广大干部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二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更为有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个是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建设滨海新盘锦”新战略,我县是向海发展的桥头堡,也是发展盘锦母城、建设辽滨水城的重要隆起带和联结点,市里这样一个发展战略为我县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第二个是加快发展的政策条件更为充分。大家都知道,我市是沿海经济带的登陆点,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先行区,资源型城市也被国务院所确立,这些都是叠加的扶持政策,是其它城市所不具有的,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把辽滨沿海经济区纳入了全省综合改革试验区,实际上这就是的深圳、的特区,就是提供体制机制创新机遇。应该说,各种政策资源支持都在向这里流动,而我们的经济区正处在这个范畴之内,这也为我们迅速做大做强经济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第三个是近两年来市里实施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竣工投用,为我县加快发展创造了非常明显的新优势,辽河大桥的贯通、亿吨大港的通航、数条公路的拓宽改建,高速铁路的在建以及支线机场的立项,所有这些,对增强我县的投资吸引力是空前的,后续效应是非常大的。今天我们出去招商,已不再与两三年前同日而语了。这些外在的形势变化所产生的作用我们必须看到,必须利用好。
三是我们的发展总体上看很好,但发展还不平衡。从运行的情况来看,我们有的指标离“十一五”收官目标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个是有些指标缺口还是很大的,固定资产投入、财税收入等指标还需要我们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绩;第二个是新的大的项目非常少,后劲乏力,全市行政区划调整也使我们的存量资源有所减少,这些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我们不能回避;第三个是国际国内发展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还在增多,深层次的矛盾也在不断地显现,我们需要做好应对准备;第四个是土地、资金等发展瓶颈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破解,我们组织经济工作的难度还在不断加大。当然,这些都是我们前进中的问题,我们也都在不断的攻克,进而始终走在了发展前列,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决不能被这些困难吓倒。
全县前九个月的发展成果、发展态势、发展条件、发展机遇,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快发展的信心,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富有责任感地把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搞上去,达到一个新水平。
二、我们下步要怎么干的问题
第一,需要大家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县总的目标要求和对形势走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就是:围绕全市“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建设滨海新盘锦”的总体战略部署和“推进沿海开发开放、城乡一体化发展、和谐盘锦建设”三大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发展全局,以“争先升位、富民强县”为目标凝聚干劲,以向海发展为引领牵动全域转型,以“两城两区五园”为载体优化空间布局,以“三化一业”为抓手支撑经济增长,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核心打造产业集群,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增强发展活力,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更加注重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和谐社会建设,全面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建设成为全市向海发展的桥头堡、转型发展的隆起带、创新发展的示范区。对于上述的提法,我们的思想都要往这上靠拢、往这上统一,不争论、不迟疑,深刻领会,认真贯彻,狠抓落实。
第二,当前和今后要着力做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要坚决完成全年的各项指标任务。指标不是数字游戏,而是发展的量化体现,完成好全年指标任务,是“争十进百”的需要,如果不能实现预期,“争十进百”就是一句空话。一要认真做好盘点。无论是指标的盘点还是工作任务的盘点,我们一定要找出缺口,迎头赶上。二要抓好企业运行。今年指标能否实现,取决于现有企业运行的好坏,也取决于我们在建项目的推进速度,这也是完成今年指标的重要支撑,我们一定要做好企业资金、市场、原料、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支持,主动跟进,靠前服务。三是各位领导要深入下去,把工作的缺口作为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认真研究措施和办法,尽快填平补齐,争取超额完成任务。期间,县委和县政府两办督查工作也要深入下去,每旬、每月、每季都要有实实在在的督查报告,这段时间要特殊重视督查的结果。县政府绩效考核小组也要提前进入工作状态,注重平时考核结果的积累和运用。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学习借鉴沈北新区经验,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使考评体系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实际。公务员之家
二是必须在“三化一业”上有新的大的突破。一个是“城乡一体化”工作。这是“三化一业”的“发动机”,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更我们各项任务的重中之重。综观排在全省前列的县(市),都是在城乡一体会中得到了实惠、有大的作为,才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像有些县区80%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都源于房地产业。在发展住宅地产的同时,我们也要搞一些“宿根”的商贸地产项目,这样才能更加聚集人气,搞活经济。我们只有在城乡一体化中积累资金、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加财税收入,我们才有能力支持经济区建设、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投入,才能充分发挥“一子落地,满盘皆活”的撬动作用。大家也看到了,城南新区的奠基开工拉开了我们建设生态宜居大县城的序幕,也标志着我县城乡一体化工作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龙范同志和长军同志就是通过脚踏实地干事才把这件事做成的,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这也充分说明,只要通过努力没有干不成的事。市委、市政府非常关注我县“三化一业”的发展,尤其是大县城建设。最初,我们大县城的定位是以温泉城为特点、以湿地风光为特色的生态宜居中等城市,现在我们大县城建设的思路也在不断地丰富,国相书记、蹇彪市长提出要想更快地集聚人口就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城,我们教育局也做了个规划,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包含十几所甚至几十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对我们的发展就是一种帮助,市里也承诺在土地指标等方面将对我县给予大力的倾斜和支持。搞职业教育城的一个意义在于能够迅速地吸引和集聚人口,就相当于大城市的大学城,第二个意义在于能够为我们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出大批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产业工人。现在,我们造城的理念就是首先要造环境,把环境放在第一位,决不能说盖个房子就是造城,我们造城决不能停留在传统的、狭隘的、封闭的认识里,要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造城,思路就是政府上环境、开发商上项目、百姓得实惠。我们要突出抓好几个大的项目,让新县城建设步入良性的滚雪球式的发展状态。像城市综合路网建设、人工运河、三个城市广场、新高中建设、文体中心都要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县城的公共、公用基础设施还要进一步完善。通过政府造环境,土地增值效益出来以后,我们再有计划地收储、出让,这些工程洪军同志都做了具体的安排。应该说,咱们的四大班子领导干部都是实干家,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等县里班子健全以后,我们的每个项目都要成立组织,做到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几位领导。关于城乡一体化工作中要突出抓好的几件事:一个是抓好土地的升值储备。土地出让金加上建设相关税赋,将会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财源,如果说前些年我们涵养了企业,吸引了建筑商、地产商,那么今后这一块我们也要牢牢抓住土地收益。县土地储备管理中心已经成立,少江同志要继续完善工作程序,大家也要勇于担当,切实发挥土地储备中心的闸门作用,全县任何土地、除了几个大园区和经济区工业项目用地之外,所有项目占地都要经过土地储备管理中心,一定要强调土地的收益。一个是抓好土地“增减挂钩”,“增减挂钩”就是拆旧建新,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不会长远,过去中央的政策规定“增减”是平衡的,现在不是了,可能是百分之七八十,所以大家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这也是破解用地瓶颈问题的有效途径,一定要用活用好用足这个政策,各镇要算好帐,到底能减掉多少村屯,减掉后的分配去向怎么定,我的建议还是希望大家拿出部分土地指标放到县城,因为拿到这里来土地升值空间大,可以拿回更多资金去搞小城镇建设,我们城南新区的建设就是个例子。向县城集中是正确的,这样可以积聚人口,促进农民变市民。粗算一下,“增减挂钩”一亩地成本应该是在三十万到四十万左右,只有超出这个数量我们才有能力去搞民生改善各项事业,所以这个帐大家一定要算明白,把土地往县城倾斜、往经济区倾斜。要突出抓好田家北部商贸区,我建议百军同志拿出精力,赶紧研究方案,跟大县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要体现在商贸服务业上,这样才可以持续发展。田家镇的发展空间也非常有限了,现在只能是305国道以西,这次中华路南延给田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田家就得向西部发展。针对这项工作,我们还要专门开会,成立机构,请百军同志牵头,玉光同志、彦龙同志配合,抓紧拿出方案。还有就是要抓好红海滩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现在已经成立了管委会,应该有所作为。再有就是抓好经济区,建设59平方公里的滨河生态新城是蹇彪市长给我们定的任务,一定要做起来,这也是一个新的机遇。现在辽滨沿海经济区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有国家和省市支持,一定会做的很快。经济区305国道以西的100平方公里工业城建设也应该模拟大县城的原理,东部用商贸地产迅速集聚来支撑西部产业发展。59平方公里滨河生态新城怎么去搞?就是要找有实力的大企业,或组建实体投融资公司来统一包装、统一投资、统一完善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运营,等有收益的时候优先偿还投资企业投入,当成本投入收回以后,土地新的收益再研究进行四六或三七分成,双台子区在这面已经有成功经验,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做成。同时要抓好重要中心镇建设,我们的城乡一体化工作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而“增减挂钩”就是要减掉边远村屯、壮大县城壮大镇区,对于愿意进县城的就优先进城,对愿意留下的就留下,要好好建设中心城镇。一个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喜庆同志已经讲了很多,我在这里不再赘述。“四子”工程大家要扬长避短,镇里什么能做起来就做什么,县里有“一县一品”,各镇也应该有“一镇一品”,但是切不可丢掉鸭业这块,因为这项工作是谁都能做成、效益也很可观的事。大家都能把鸭业产业做大做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向省里报号了。一个是工业集群化发展。我们发展的大空间就是经济区,这是坚定不移的。最近我还要召开园区工作会,专题研究经济区怎样减政放权。经济区的各个职能部门都可以有自己的权限,城建有城建的章,土地有土地的章,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当然也不能是胡来,要有一定的运行模式和规矩。在项目建设上,我们还是要坚持抓大不放小,我们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抓大项目,但也不能放掉小项目,发展前景好的小项目也要上,要做到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我们引进的小项目一定要进标准厂房,我们的几大园区,土地是来之不易的,所以一定要用BT方式建标准厂房。1992年我在开发区的时候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五层标准厂房一层一个企业,这就是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就是搞小企业集群。所以各园区一定要盖一批标准厂房,这也是在壮大园区规模;大项目我们可以专门配地,这次投资30亿的大项目,我专程去省里给跑地,给了1500亩。所以大家一定要按照小项目进标准厂房、大项目专门配地这个理念来办。在招商引资上,要把大民企、大国企、大外企作为招商重点,要对大项目盯住不放。有人说这个很难,但是我要说市场经济是有人的经济,有人的经济是诚信的经济,诚信经济要以反复接触和相互信赖为基础,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沈北新区上了那么多大项目,都是跟踪了一两年的,处好关系、成为朋友,没有做不成的,这也是对我们招商人员和各级干部的一个考验。我们已经组建了100多人的招商队伍,对此我是特别关注,今后我们的干部要成长于此,我也寄希望于这些人,决不能流于形式,因此各镇一定要高度重视招商工作人员,在生活上、政治上要多予关心照顾,也请组织部门对各个招商局分门别类,过问情况,及时反馈,要让他们有所作为、有大作为。我们的招商工作还要围绕“三化一业”,拓宽招商领域,把工业项目和商贸项目作为招商的侧重点,同时也要拓宽视野,可以是实业招商的引进,也可以是新体制、新机制、新办法招商的引进,比如说以BT方式为主的投资公司,谁能完成这个活儿、干成这件事,我们就可以把他招进来。一个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就是要结合大县城建设,积极开展工作。现代服务业的落脚点是“两城”的扩充。在旅游业方面,我们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现在专门成立了管委会,我希望赶快进入工作状态。北部商贸区的商业地产,重中之重就是做好星级宾馆、高级商厦、现代物流等项目。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来优化和改变县里的产业结构,现在我们的结构还是“二一三”,我希望通过现代服务业的拉动变成“二三一”的近期合理结构,若干年以后达到“三二一”。
三是要做好增收节支、对上争取资金、寻求贷款支持这三项工作。进入年终岁尾,组织财政收入至关重要。刚才,宝库同志分析得很透彻,县里也抓得很紧,希望各镇都能够当先锋做表率。在节支上,该花的钱就花,不该花的钱就不要花,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在涨工资个问题上,我的态度非常明确,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津贴一定要涨,而且要一步到位地与市里拉齐,这是我们身边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各镇也要做好准备,县里要调控一下全县财力,尽全力拿出一部分,各镇筹备另外一大部分,都争取一步拉齐。对上争取资金工作,我们还要积极主动,抓紧去做,这也是我们快速发展的外在动力,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就像“马吃夜草才能肥”一样,同时我们一定要有选择地去争取,对于争取到的资金要按照规范运作,实实在在用在项目建设上。贷款方面,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盘山已经新增了68亿,而我们28个亿还没完成,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但这项工作一定要建立在财政没有风险的可控范围之内,这也是我们举贷搞建设的最基本原则。
四是要做好环境改善工作。应该说,大环境的改善对经济的牵引力作用是很大的。我这里重点说的是公路建设和城区道路建设这两件事。公路工程建设主要有四项,西面的中华路延伸,对田家镇、清水镇、镇、王家镇和经济区有十分重要的拉动意义,市里也明确表示,县里负责动迁征地、市里负责修路,这个机遇我们不能丢掉,所以沿路各镇要勇于担当,今冬明春是重点,土方路基征地动迁工作要一步到位;东面就是镇到辽滨经济区的快速干道,也是要求我们做好群众动迁工作,资金由市里出;中间就是大南线拓宽改造,这条路对东部临河各镇将是巨大的拉动;还有一个是高速公路大立交桥建设,这对提升我县城市形象、促进土地增值有重要意义。城区道路方面,新县城的框架必须拉开,63公里的大外环要一步到位,外侧绿地林带要至少搞到80米,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气魄,若干年以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城市中有森林,所有的道路都相通,生态环境会非常好。
五是要认真做好民生工作。一个是年初市政府确定的46件民生实事,涉及到我们县里的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崔健县长所讲的养老金问题,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民生,大家一定要富有责任感地去抓好落实,要为老百姓办实事。另一个就是供暖工作,安全、温暖之冬是今年的主题,基础工作洪军县长已经做了安排,城建局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今年市里的取暖费已经不再给补贴,但县里决定今年再给补贴一年,县财政仍旧每平米补贴1.5元。还有就是贫困群体、弱势群体,各镇和民政、劳动、卫生等部门要高度重视、时刻关注。再有就是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要向农村延伸,我一直强调就业培训是最积极的民生,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实现充分就业。
六是要切实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信访工作我们要发扬成绩,继续做好。要坚决实行属地管理,谁出问题谁承担。今年以来我县的安全生产工作一直较好,为我县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年底前这段时间切不可松懈,切不可出现任何问题。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勤检查、勤督促,把隐患当事故来放大、来研究、来处理,这样才能引起大家的重视。社会治安稳定工作,同志抓的很好,要继续加大防控力度,严厉打击“两抢一盗”。最近一段时间诈骗行为很多,一定要尽快破案,绝不手软。
七是要高标准编制“十二五”的规划。“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不只是发改局一家的事,各个单位都要去做,做好之后汇总上来统一汇成全县的“十二五”规划。这项工作大家要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重点审议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我们要结合实际,立足县情,放眼省内外,着眼未来发展,做出一个先进的、科学的、适度超前的、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十二五”纲领性文件。明年的开局起步就在于我们今年的收口,口收得好就是明年起步的好兆头。对于大项目能储备的就储备,能签约的就签约,能开工建设的就抓紧开工建设,为明年“开门红”打好基础。
分析会范文篇8
一、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反思
1、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之所以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都与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民组织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中改院跟踪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立法研究的过程,自1997至2003年进行了6年的土地问题研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这个观点,首先是由中改院提出来的,被中央制定政策时所采纳,并成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宗旨。《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了,各方面的评价很高,但从2003年3月1日开始执行至今,一年零一个月的实践看,其效果并不理想。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认为,把“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与农民组织发展”这两个议题放在一起讨论非常好,土地制度和农民组织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往往互为因果,发生的变革也紧密相联。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不引入农民组织建设是没有出路的。他指出,《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以后,土地承包关系到底是稳定还是不断变革,要深入调查研究,因为它最终涉及到整个体制问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教授认为,现在看,农村由土地引起的经济纠纷、社会纠纷,包括农民同基层政权组织的矛盾,都与土地关系直接地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的紧迫性,比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更严峻,更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张红宇认为,土地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不管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土地的生存或保障、收入、就业等三大功能是始终存在的。目前在农民收入多元化的情况下,土地收入依然占60%;农村劳动力尽管有1亿流动大军,有1.3亿在乡镇企业,但是仍有1.7亿在经营土地,还有3000万从事畜牧业、渔业生产的也要依靠土地。现在我们谈土地问题依然不过时。土地问题任何时候都是热点、重点和难点。“中改院这么多年,孜孜不倦地抓住这个问题做文章,抓住了核心”。
农业部农村改革实验区办公室综合处处长朱守银认为,政府和各利益群体对农村土地可以随便征、随便要、随便使用,证明农村土地产权的外部性很强。都来争夺农民土地利益,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只有“无主”财产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
2、《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了,农村土地问题及其矛盾纠纷却越来越严重,事实已经表明了农村土地制度设计的矛盾。
迟福林认为,《农村土地承包法》出台了,相关法律规定也出来了,但近年出现的农村土地问题却越来越多。原因就是近几年城乡“二元制度结构”没有彻底打破,使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同时,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不合理,已经成为一切矛盾的重要根源。王景新认为,出现这种问题,可能是现代化进程中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也可能有基层干部对现行法律和政策理解的偏差而执行不力的因素,但最根本的是农村土地制度设计本身有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韩俊认为,集体所有制内涵着一种矛盾和冲突。集体是什么,边界不清楚,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其实已经很深入,但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表明整个体制还存在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副部长徐小青谈到,所谓集体所有,在许多地方实际上就是村干部所有。村干部说了算,什么法律,什么土地管理制度,他可以不管不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确实需要我们反思。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学教授任大鹏认为,尽管从宪法开始就明确土地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但我们始终把集体所有看作是一种类似国家所有的方式,所以才有了先征用、再出让等。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用途管制制度,在一定意义上成为限制农民的一种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严瑞珍教授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历史上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它是否适应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还有没有必要完全地、一点不改动地把它保留下来,有必要研究。我们老讲“长期的”、“有保证的”,但长期到什么时候?能不能有进一步的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曹建海研究员认为,目前的土地市场是政府垄断下的市场,农村的土地制度依附于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是依附型的所有权。土地垄断的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宏观问题,这样的经济增长会导致经济的“崩盘”。
王景新提出,当前我国农村存在削弱家庭经营制度的五大因素:第一,农民承包土地承担了太多的功能,已不堪重负。第二,认识或观念上的误区,无疑是动摇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腐蚀剂”。第三,目前农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土地调整压力,集体土地总量减少的过程也是农民承包土地调整的过程,“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的政策、法律精神远没有落实,农民土地权利事实上"短期而不稳定"。第四,农村土地大量转移,形成两个“三分天下”局面:在农业内部的土地流转表现出向本地种植养殖业大户、非农村住户(民间、工商资本和外资)等主体迅速集中的趋势;向非农用途转移过程中“国家建设”、“园区开发”、“乡村集体圈占”三分天下。第五,与此相对应,农村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家庭经营制度逐步解体。
3、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一项没有完成的土地制度改革,它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和改革的不彻底性,到了对其进行反思和改革的时候了。
打破“二元制度结构”的桎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剂良药,有关政策开始对“农民收入增长”、“耕地过快减少”、“粮食增产”、“农民权益”、“弱势群体”(如失地农民、农村妇女、贫困人口)等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发挥积极的作用就是明证。但应该看到,宏观政策调整的作用是有限的。宏观政策如果没有微观改革的配套将很难长久发挥作用,从而影响“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牛若峰教授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一项没有完成的改革,其标志是:没有解决土地所有权问题,集体所有的法律规定含混不清;没有把土地所有权和农户宅基地所有权归还农民;没有给予农民长期永久的经营使用权和土地处置权,承包农户只是半自主的经营主体;另外,没有将农村集体组织改造为名正言顺的合作经济组织,如土地合作社。
陈锡文认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两个问题。(1)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到底是什么权利没有说清楚,《农村土地承包法》只是在总则中出现“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在后面的所有条文中都是用“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个概念。(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个什么概念没有说清楚。土地是农村集体所有的,法律赋予每一个成员平等的承包集体土地的权利,这都解释得很完整,但是什么样的人才是集体组织成员不清楚。因为人口不断改变,新出生的就是你的成员,嫁出去就不是你的成员,这是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的根源。
王景新认为,从现实看,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设计有两大矛盾无法解决:其一,在集体内部,成员边界不稳定,而且新增成员具有“天赋资源权”和法定的“公开、公平、公正”承包权,因此"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与"承包土地关系变更"的矛盾始终存在;现代化过程实际上也是农业资源转移的过程,与农地、农民增减变化相伴随,必然不断改变人地关系,"稳定"与"变更"之间的冲突始终不可避免。其二,集体成员“共同共有”的制度设计,无法屏蔽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致使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极其弱小,这恰巧给一些地方无度征用土地和乡村干部乘机攫取土地资源配置权留下了空挡。
有专家认为,集体所有制是城乡“二元制度结构”的经济基础,土地集体所有取消了农户的财产权利,剥夺了农民自主经营和处置农产品、自愿进出的权利,使合作经济失去了重要基础。有专家认为,农村双层经营体制没有真正形成:农户家庭只有土地经营的承包权,自主经营权不完整,使得农户家庭形成了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同时,村委会既是行政组织又是经济组织,农村政社分开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还有专家认为,当前农村许多地方的集体经济已成为空壳,只剩下农户家庭经营这一个层次;在一些地方,仅有的集体经济不是集中在为农户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领域,而是集中一部分土地(比如“机动地”)和资产(比如以集体名义经营的乡村企业)由少数人承包经营,以此作为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和农户经营“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重建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势在必行。
二、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建议
目前,我国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改造有各种主张,归纳起来:一是国家所有,农民永佃。二是土地所有权归集体,使用权农民私有。三是以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造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四是实行有条件的土地私有制,比如:限制土地买卖以防止土地向少数人集中或兼并;归还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必须建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等。这次会议上,大家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韩俊认为,土地归国家所有、归自然人所有不是决定性的,决定性的是土地权利在法律上清晰和有保障。因此他提出,不能孤立地谈农村内部土地制度的改变,土地制度的改革要城乡一起考虑,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来考虑。至于如何改革,他提出首先要界定产权;其次,要明晰土地权利并在法律上有保障。如果没有法律保障,谁都可以侵犯,就是私有化,那有什么用呢。土地承包期限的长短并非一定影响土地权利。韩俊分析说,德国土地虽然是国家的,但农民有12年的使用权,它的权利非常清楚,因此并不影响农民对土地的投入。有专家建议,要提出一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路线图”,首先要从共同共有转向按份共有,然后实行永久化的租用,并使之物权化,最后宣布这个使用权就是个人的所有权。
徐小青认为,讨论产权类型,不能说谁好谁不好,而是哪个更适合我国国情。越南想学我国的集体共有制,结果学不了,它管不住乡村干部,干脆宣布土地国有。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几种形式,如果有机会的话都可以试验一下,看看在我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制度更好。
张红宇持不同观点,认为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固然很重要,但使用权相对更重要。他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前,农民大部分是佃户,没有土地所有权这一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分到土地也是一个短暂的时期,又归拢到;改革开放到现在,土地都是集体所有。所以到农村去做调研,农民从来没说过所有权的问题,都说的是使用权。我们讲使用权的构成中,占有、经营、收益、处置,前三个比较完整,问题在处置权,立脚点应该在土地的处置权上做文章,不讨论所有权,可以把使用权发挥得淋漓尽致。
迟福林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涉及到五大问题。第一,城乡统一,实现农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第二,实化农民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产权主体地位;第三,解决土地资源自主配置和国家利益的矛盾;第四,解决土地补偿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谈判地位;第五,创造好的制度环境,保障农民基本的公共产品供给。他呼吁,以落实“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为重点,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结构”,尽快在这个方面取得突破,农村的发展、稳定才有保证。不然,矛盾会越来越深。
王景新提出,用农民集体成员“按份共有”的实现形式,改造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使其所有权主体具体化、人格化。这样做,可以减少土地私有化对农村经济社会的震荡,同时,土地产权清晰,长期归属于承包农户,能够化解当前矛盾而又比较稳妥。因此提出三点建议:(1)以“起点公平”的原则和真正“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照一定时限(比如第二轮承包起始)的集体成员平均分配承包。(2)把“30年不变”拓展为“长期不变”,实行承包农户“永佃”;严格实行“生不增、死不减”政策和“不得调整土地”的法律规定,切断新增人口与土地的联系。(3)用相关法律将农民“长期不变的土地使用权”,界定和规范为“农民私有财产权”,纳入私有财产保护范畴,从根本上屏蔽外来侵权。
陈锡文指出,整个农村改革和政策制定,到现在为止,好改的基本改完了,剩下几块“骨头”,不啃也很难前进了。因此提出两条:一定要积极地推进改革;一定要从我国现状出发。他主张在研究方案提出建议的时候,必须记住党和国家的性质;必须研究实施的条件和手段。改革措施要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向前迈进,而不引起社会动荡。这是最重要的。
三、关于农民组织建设
1、当前我国农民组织建设已迫在眉睫。
陈锡文认为,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入,对农村组织建设是一大机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还没有完成,明显的是土地的经营制度做了一些改革,但是农村的组织框架基本没有改革,就是把变成乡(镇)政府,生产大队变成村民委员会,生产小队变成了村民小组。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历史沿革看,农村土地所有权本来属于村民小组,但目前村委会反而把村民小组这一层的权利基本上都给淡化掉了。村民委员会从组织法上讲是一级组织,村民小组不是一级组织。由于不是一级组织,所以它的土地所有权很难用法律保证。再则,农民与村民委员会不是平等关系,农民是个人,村委会是组织。他指出,当前我国农民组织建设已迫在眉睫。
迟福林认为,农民的谈判地位取决于农民组织发展。今后几年,农民组织将有一个大的发展。农村以土地为核心的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是一个原因,另外,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在未来两三年可能基本完成,这将催生我国农民组织建设。
有专家指出,农村不是没有组织,组织程度极高,但它是遗留下来的,因此其性质和功能都是偏向于内向管理,是行政管理体制延续的组织。现在农村需要外向型、经营型的组织。还应该看到,农民组织和农村治理结构严重滞后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配套所带来的严重影响。“遗留”的公社体制与家庭经营摩擦是现实农村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根源。
王景新认为,中国农民组织建设可以分解成四类进行研究:第一是村民委员会、党支部这样的正式组织;第二是现在正在发展中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第三是农民自发形成的维权组织;第四是农村的功能性组织,它们并不一定具备完整的组织结构或形态,这种组织形态并不是很完善,但却很有动员力。
2、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问题。
任大鹏认为,现实中很多所谓的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的、社区的、产业化形式——公司加农户等,都叫作合作经济。大量文献对合作社的定义,最后的落脚点是企业。这可能会导致一种错误的倾向,合作社本来是考虑农民的土地联合,将来我们在反垄断立法的时候对它要豁免;如果把它归为一个企业,它所享受反垄断的豁免就不存在。严瑞珍指出,农民组织只有两大类,一是政治组织,一是经济组织。在我国搞带有政治性质的组织很难。《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执行总编孙宽平认为,农民组织性质的定位问题很重要,是组织农民进入市场,还是组织农民维护自己的利益,显然是不同的。
韩俊认为,美国的农民合作社首先是一个企业。我国的合作社为什么不能盈利,不鼓励它去盈利实际上没有什么发展潜力。合作社对外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合作社不能永远靠政府扶持,没有盈利如何发展?他进一步指出,目前的集体经济组织是“四不像”。有的集体经济组织已经退化成自治组织,经济的含义已经没了;有的已经成为家庭控制的组织;农村供销社的改革进入了死胡同,把它变成农民的组织是不可能的;新的农民组织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其影响力非常有限;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重建农会等,不培养一批献身农业发展的人,依靠原有班底很可能又失败了。任大鹏补充说,合作社以盈利来支持服务,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服务,本质不一样,坚持认为应该仍然把合作社界定为是一种以成员服务为目的的社团法人。韩俊谈到,合作社在国外都已经开始变形了,“纯种”的合作社在我国肯定不行。张红宇也强调,中国的合作社要“与时俱进”。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3、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理念和建设。
任大鹏认为,国际合作社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向资本经营发展,与此相联系,改革了过去的“一人一票”等等。我国正在起草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法》名称很费解,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还是农民合作经济的“组织法”,不清楚,实际上讲“合作社法”就很清楚了,它就是一个“组织的法”。合作社不单纯是一个经济体,它首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寻求社会公平的弱势群体的联合。如果把合作社作为一种单纯的合作经济,可能会制约农民组织发展。
张红宇认为,是通过推动法律建设来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是已经认可这些组织,现在只需要规范它,显然是不一样的。但有一条可以肯定,农民非要组织起来。台湾省的农民组织非常完整,搞得有声有色,它们可以发育,我们就不可以吗?
分析会范文篇9
王景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农村所所长、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近年来做农村调查,我们感觉到“三农”问题之所以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似乎都与土地制度和农民组织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
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我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一项没有完成的土地制度改革,它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和改革的不彻底性。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要真正“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有两个问题是明确需要解决的:一是在集体成员共有的条件下,如何解决“稳定”与“调整”的关系;二是共同共有的产权的排他性很差。
我认为,可以采用农民集体成员“按份共有”的形式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具体有三点,一是以“起点公平”的原则和真正“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按照一定时限(比如第二轮承包起始)的集体成员平均分配承包;二是把“30年不变”拓展为“长期不变”,实行承包农户“永佃”;严格实行“生不增、死不减”政策和“不得调整土地”的法律规定,切断新增人口与土地的联系;三是用相关法律将农民“长期不变的土地使用权”界定和规范为“农民私有财产权”,纳入私有财产保护范畴,从根本上屏蔽外来侵权。
关于农民组织的发展。我认为,现有的农民组织建设可分为四类进行研究:一是村民委员会、党支部这样的正式组织;二是现在正在发展中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是农民自发的维权组织;四是农村的功能性组织,它们并不一定具备完整的组织结构或形态,但却很有动员力。
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
一是关于土地制度问题。现在的土地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经营体制问题和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前者从农村土地承包内部看,有两个问题一直没有说清楚,即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到底是什么权利,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个什么概念。这使得农村土地问题和组织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体制的问题。而后者,我们的土地法律是世界上最好最严的,基本上涉及耕地的事都由国务院审批。但执行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在实际中每一级政府都能对土地进行审批。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研究政策和法律文本;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营造执法落实的环境。
二是关于农民组织问题。我认为,我国农村不是没组织,而是组织程度极高,但那个“组织”是遗留下来的,因此它的性质和功能都偏向于内向型管理,是政府行政体制延续的组织。现在农村需要的是外向型、经营型的组织。这对于立法机关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我觉得现在时机逐渐成熟,特别是这次的税费改革将对此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任大鹏(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法学教授):
关于土地制度创新问题。首先还是一个老话题——地是谁的,谁有权去创新。按照“承包”这个词,肯定就要有发包的。但承包法试图回避这个问题,而从承包权的物权属性上考虑;二是承包权的体系问题。从法律意义上讲,它有一个权利关系,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承包权是成员权或身份权,或者分出一个层次,把承包权作为一个前提,把流转、经营、使用的权利成为承包权中的一种关系;三是土地管理法中的矛盾。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控制耕地的使用。讲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用途管制制度,在现在看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在一定意义上没有能够体现土地的产权属性,因此在法律关系上就使用不顺了。
关于农民组织创新问题。第一,合作社的性质。在现实里有很多所谓的合作类型都称为合作经济,但经济学角度与法律角度存在着冲突:经济学家强调是一种合作经济,而不是一种组织形态,但立法机关仍然把它作为一种经济组织来认识;第二,关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法的性质,涉及到该法是程序法,还是其他,即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还是“农民合作经济的组织法”,或统称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这个断句怎么断有很大的差别。一方面,组织法认定条件环境,它涉及内在机构设计、对外关系、责任关系等,而另一方面的功能就是程序法,比如登记、解散、清算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这个法里解决。实际上,我们讲“合作社”就很清楚了,“合作社的法”就是一个“组织的法”;第三,关于立法的理念问题。现有的大量文献对合作社的定义,最后的落脚点是一种企业。这可能会导致一种错误的倾向,合作社本来是考虑农民的土地联合,是一种合理垄断,将来我们在反垄断立法的时候对它要豁免;如果把它归为一个企业,它所享受反垄断的豁免就不存在。这样我们搞出来的就不是合作社的东西,而是农民组织的其他问题。
张红宇(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研究司副司长):
第一,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任何时候这个问题都是一个热点、重点和难点。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土地的三个功能是存在的:一是生存功能或保障功能;二是收入功能,在目前农民收入多元化的情况下,土地收入依然占到60%;三是就业功能。
第二,中国农民土地的问题在于所有权很重要,但是使用权相对于所有权来讲恐怕更重要。因为,农民从来不讲所有权,而只注重使用权。我们能不能不讨论所有权,而把使用权(包括占有、经营、收益、处置)发挥得淋漓尽致,即土地可以出卖,可以抵押,可以通过抵押获得其他经济的手段,可以转让、转租、租赁。
第三,要联系实际,通过实际的例证来表明土地使用权。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粮食紧俏,土地的承包又出现新的问题了。去年以前土地包都包不出去,还要倒贴,今年全部倒过来,过去包到地的纷纷包不下去了,没有签到土地承包合同的现在回来要地了。以前地越种越少,现在补贴了,地又越来越多了,你说怎么处理?补贴是按计税面积计算,那么计税面积怎么核实?这是现实的问题。
第四,关于农民组织。全国人大计划明年出台《合作经济组织法》,其中最关键的是立法的目标是什么,是通过推动法律建设来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是认可这个组织,规范这个组织,这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条,农民要组织起来。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现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农民集体所有实质上是一种所有权主体缺位的所有制;二是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性质尚不够明确;三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不够健全;四是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明显不公。
针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应该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明确界定为农民按份共有制;二是明确界定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使农民真正享有永久占有、使用土地的权利;三是培育土地使用权市场,建立“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四是土地征用既要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用地,又要给农民以公平的补偿;五是允许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
徐小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关于农村土地。农村土地问题,从现在的制度来看,实际上产权是清晰的: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宪法已经规定。要是讨论产权类型,不能说谁好谁不好,而是说哪个更适合我国国情。越南想学中国的团体共有制,结果学不了,它管不住乡村干部,干脆宣布国有,租给农民一百年。所以我想国家所有、团体所有、私人所有这三种形式,如果有机会的话都可以试一下,尊重农民的选择,在我们国家到底是怎么样的制度更好。
关于农民组织。现有的村委会和村小组的关系,各个地方不一样。在云南有个乡,村民小组就比村委会厉害。基层干部对我们说,村委会是空的,干什么都得跟村民小组谈判。刚才大家谈到新组织和老组织的问题,到底是组织法、还是什么的组织法,立法目标是什么,或者说它会不会演变成新组织等。我想,应该把法学家和经济学家研究的两个优点结合起来,研究这些组织将来有没有生存的环境,如果没有生存环境,就应该用新的组织替代它。现在这些组织还都在运行,那么现在到底运行得怎么样,又该如何发展和完善呢?
严瑞珍(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第一,农村组织。农民组织实际上只有两大类,即政治组织和经济组织。在中国搞带有政治性质的农民组织很难。日本农协是经济组织,但是它起到了团体压力这么一种作用,这种情况对中国比较合适。我们重点还是搞合作社,但是它要带有农民组织团体压力这种功能,因为这比较现实。
第二,土地制度。现在贯彻承包法很困难,确实需要我们反思。目前很多人都是从法这个角度度考虑它的合法性、完善与否等问题。实际上,有没有组织实施的载体,农户承包制在现在这个情况下合适不合适等都需要思考。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历史上起了很好的作用,但它到底适应不适应现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它是不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有没有必要进行更新,从而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呢?我们讲“长期的”、“有保证的”,那么到底长期到什么时候?能不能有一些发展的思路呢?例如,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形式,大户承包,公司加农户,股份制农业企业,现代农场等等,我们能不能对这些作进一步的研究,从而说明现在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
第三,土地所有权问题。现在对这个问题议论比较多,我们能不能允许地方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试点,将来用事实来说明呢?
第四,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两个问题。一是控制土地、保护耕地的问题。现在采用土地二级市场的方式基本上还是可以的,能够起到控制土地的作用。二是非农化土地的价值实现问题。土地的价值是按地租的资本化来算的,说到底,它是土地的价格,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这个意义上的土地价格是很低的。但农业用地非农化以后,用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地租是由公益事业的收益来决定的,这个意义上的土地价格就很高了。这样工业地租跟农业地价之间就有很大的差距。
曹建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现在我国的土地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例如地价飙升,不仅加大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负担,甚至可能在城市形成一批“负资产”所有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制度创新不能仅仅限于讨论“能够怎么样”,“应该怎么样”则变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一,土地有一个理想的利用模式。土地合理使用在制度上有三大基石:一是明晰的平等的所有产权;二是对土地利用的必要管制;三是对土地及其房产的征税制度。
第二,中国土地制度的特征及其效应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特征就是国有化,而且不可回转。这一特征造成了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土地统计不清楚;二是中国目前成了规划师的乐园;三是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四是土地的严重污染和资源损失。
第三,中国土地市场的描述。大体分为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城市市场是政府垄断下的土地市场,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土地资源市场即征用市场;二是政府土地专卖市场。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依附于土地征用制度和行政压制下的集体所有权。土地垄断的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宏观问题,地价这样增长下去会导致土地市场的最后崩盘。土地市场一旦崩盘,经济也会崩盘。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把土地出让金放到物业税当中,这样可以降低房地产的价格,但我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与土地市场化背道而驰的,离市场化将越来越远。因为,如果把土地价格当成了税收的一部分,是否意味着我们又回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时代了。
朱守银(农业部农村改革实验区办公室综合处处长):
第一,对农村土地随便要、随便征、随便用,首先就是一个问题。只有无主财产才可能出现这个问题。在这里,产权的外部性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第二,国家征用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征用土地上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国有、非公有没有区分;二是农村城市没有区分。
第三,由于产权不清晰而带来的土地纠纷解决机制的问题。土地承包法出台以后这个问题越来越大。二轮承包是96年就开始的,土地承包法去年刚实施,原来发包按照什么方案?那个方案到现在还有没有效力?现在纠纷确实很多,农民与农民,农民与政府,农民与企业都存在纠纷。而解决纠纷的渠道也很复杂,两个农户之间如果能协商解决的话,那就不是大纠纷;农户与村组织之间的那种纠纷需要有一个调节机制,当事人一方作为调节主体;第三就是仲裁,但我们又没有仲裁体系;最后一个是诉讼,这个成本太高,而且是在仲裁不服的情况下才诉讼。
孙宽平(《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社执行总编):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我国每一阶段的改革和发展都必须考虑到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从对目前面临问题的分析,我认为,农村政策的制定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问题,它牵扯到许多相关的问题。
第一,目前我国农村要在农民承包土地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明晰而又稳定持久的土地经营权就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农村集体成员不确定性的内部约束问题。农村土地是按照人口平均划分承包的,但随着集体预留机动地的减少或者没有预留机动地,农村人口的变化造成了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经常变动,在这种内部约束的条件下,在成员无限变动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呢?另一方面,在城市化急速推进的过程中,在城市急剧膨胀的情况下,许多中小城市发展迅速,甚至一些县的中心城镇急剧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农村耕地和稳定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支配权益呢?
第二,要解决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需要农民组织。一方面农民家庭经济与市场对接需要中介组织组织农民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农民要维护自身利益、有效地表达和反映自身利益,对国家政策和法律制定以及对当地政府行政行为提出建设性建议也需要农民组织。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农民组织性质的定位,是一个单纯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企业化的经济组织,还是组织农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治性组织,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新建的农民组织如何与原有的农村农民组织衔接和协调。如果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合作组织,还难以起到维护农民权利的作用,如果要在现有的基层组织之外另外建立新的农民自治的维权组织,这里就有一个政策问题,有一个制度安排问题,还有一个经费来源问题。
另外,农民新的维权组织如何建立,如何保持有效运行,如何与政府主管部门之间形成积极的建设性的沟通机制,如何维护自己的自治地位,而这其中的政策底线、政治底线又是什么,都需要认真研究。
于建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
第一,关于研究方法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如果要创新的话,就不能只揣摩“上面”的意见,而要多关心农民的意见,社会所能承受的底线。因为,中国二十年来农村所发生的改变,都是农民逼出来的。只有那些能满足农民真正需要的行为才能算真正的改革成果,而只有能真正反映这种社会现实的研究才能出真正的理论成果。也就是说,我们做这个课题研究,需要更多地去关注农民的意见,看农民需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关于农民组织方面的问题。农民组织化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很难研究的问题。可中国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农民要走向市场,需要解决一个组织化的问题。真正关心中国农村发展和进步的学者也就有责任有义务去研究这个问题。比如现在有的地方出现农民要求成立农会的问题,学术界就不敢研究。实际这是农民寻求利益表达的一种诉求。湖南衡阳县的农民要求成立农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监督县乡政府忠实地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以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尽管此事最初遇到了困难,但在引起社会关注后,政府改变了看法,不再将这些减负上访代表看成对立面了,而是把他们当成可协商的对象。同时,这些减负上访代表也帮助政府做一些如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而且效果很好。我认为,这实际上就是农民抗争的结果,而建立社会协商制度,正是农民所追求的目标。这说明,我们研究这些事实上存在的农民组织,对于解决现在越来越严重的社会冲突是十分有意义的。而要研究这些敏感的农村政治问题,只要坚持对农民有利、对社会稳定发展有利这两个原则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第一,“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的问题。应该看到,现在这个问题的状况比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时候更加严重,更成为一个全局性的问题。现在农村的经济纠纷、社会纠纷,包括农民同基层政权组织的矛盾,都同土地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从这几年急剧发展的情况看,能不能够把赋予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落实,已经不是中央需求的问题,而是农村经济社会矛盾所引发的、社会所累积的一件大事情。
分析会范文篇10
非同寻常的一年,年对中国来说。困难多,机会也多。对来说,今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今年是实现工业“三高三倍增”目标的起始之年,也是实施全区多项“三年行动计划”基础年,而当前我区工业经济又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这样的背景下,认真分析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就显得尤为及时和必要。
近段时间,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了企业界和金融界的座谈会,了解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也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在此,我首先要感谢包括今天参会百强企业在内的企业家们。在当前的困境下,我们的企业家们,没有一味地退缩,没有一味地埋怨,没有一味地依赖,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这让我感到由衷的钦佩。同时我也要向全区各金融单位表示感谢,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另外,我还要感谢区内各垂直管理部门,你们为经济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工业经济对意味着什么?工业兴,则兴;工业强,则强。工业经济是全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力量,同时还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当前,仍然处在一个工业加速发展的良好时期。去年,我区提出了从“工业兴区”向“工业强区”转变的战略,而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再一次振奋大家的精神,再一次奏响“工业强区”的最强音。
下面,我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清醒地分析上半年经济发展的形势
上半年我区经济形势可谓喜忧参半,既有亮点,有令人鼓舞的局面,又有短板,有让人担忧的部分。
(一)总体平稳。
1.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月,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1.74亿元,增长29.5%,完成年度计划的6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40亿元,增长46.0%,完成年度计划的74.6%;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位居“省内十四强”第一、第二位。在地方财政收入四大税中,除企业所得税增幅下降外,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分别增长84.9%、35.2%和22.8%,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7.2个、17.8个和3.0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全区经济的增长,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客观地认识到,收入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房地产业税收上年缓缴和调控入库的因素,剔除这个因素,上半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同比增幅为13.79%。工业企业税收情况并不理想,增幅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2.外向型经济增长较快。受外需放缓、制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等不利因素叠加影响,我区外贸形势进一步趋紧,但结构性优势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宏观性制约,整体上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区实现自营出口14.61亿美元,增长39.5%,增幅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出口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累计出口4.66亿美元和1.75亿美元,分别增长44.9%和42.2%,合计占总量的43.9%,而纺织、服装、箱包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新兴市场增长迅速,独联体、东盟、中东出口分别增长87.4%、67.0%和48.6%,而美国、欧盟市场则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从招商引资看,全区共新批外资项目25个,引进合同外资2.86亿美元,实到外资1.25亿美元,分别增长21.2%和6.4%。引进内资项目157个,其中市外内资项目24个。到帐内资33.17亿元,其中市外内资14.28亿元。大项目比重不断提升,新批项目合同外资平均规模为1215万美元,增长106.7%,合同外资1000万美元项目有9个,利用外资占总量的82.0%。
3.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21.96亿元,增长21.4%,其中规模工业产值489.91亿元,增长21.7%,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一是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规模工业产值增幅高于全市平均2.7个百分点,在“省十四强”中排名第一。二是重工业增幅高于轻工业。重工业实现产值301.17亿元,增长26.9%,快于轻工业12.5个百分点,“电气机械”、“通讯电子”等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93.94亿元,增长26.7%,增幅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幅5.0个百分点,其占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为39.6%,较上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三是骨干企业增幅高于规模工业。百强企业实现产值258.71亿元,增长28.7%,增幅高于规模工业平均增幅7.0个百分点,其中“鼎胜实业”、“中强轧辊”、“南都电池”等27家企业增幅均在50%以上。四是“两新”占比有所提高。我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29.20亿元,增长24.6%;新产品产值49.38亿元,增长47.7%,两者占规模经济的比重分别由上年同期的25.2%和8.3%上升到今年的26.4%和10.1%。五是节能降耗有新进展。全区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70.7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3%,低于产值增幅18.4个百分点,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14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减少0.0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5.1%,剔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7.5%。
(二)危机显现。
1.完成全年目标压力加大。从全区上半年数据看,在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12个主要指标中,地方财政收入、财政总收入、到帐外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合同外资5项指标完成进度过半,而其余7项指标完成进度不到50%,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农业总产值完成进度分别为37.9%和37.7%。这些指标离实现“三高三倍增”目标的要求,都有很大距离。从分镇乡(街道)数据看,上半年没有1个镇乡(街道)完成规模企业产值进度过半,虽然瓶窑、仁和、塘栖增幅在30%以上,完成进度相对较好,分别为49.2%、47.0%和46.6%,但有7个镇乡完成进度不足40%,有11个镇乡增幅在20%以下,有3个镇乡出现负增长;工业投资进度不均,有7个镇乡完成进度过半,同样也有7个镇乡完成进度不足40%。随着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显现,价格上涨面进一步扩散,成本上升压力进一步加大,从而导致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的趋势可能在所难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难度增大。
2.多数指标回落趋势明显。横向比,优势在缩小,差距在扩大。从工业经济总量上来看,去年区是萧山区的三分之一强,而今年上半年减少到了三分之一弱。虽然在“省内十四强”中,规模企业增幅居第一位,但领先第二和第三的萧山、温岭的优势正不断缩小。与此同时,财政总收入、限额以上投资及工业投资增幅排名较上年同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与上年比,除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外,均呈回落趋势,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及工业投资分别回落了14.7个和21.8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及规模工业产值分别回落了5.3个和7.8个百分点,合同外资及到帐外资分别回落了4.2个和76.1个百分点;与上季比,除合同外资、城乡收入、限额以上投资外,各指标都呈现不同幅度的回落。工业总产值及规模工业产值由一季度的23.9%和24.1%,下降至1—6月的21.4%和21.7%,且呈逐月回落态势。财政总收入及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回落了4.8个和6.3个百分点,自营出口回落了2.2个百分点等。如果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外,许多指标真实增长水平回落更多,甚至负增长。
(三)需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1.工业效益继续下滑。月规模工业产值增幅为21.7%,虽然横向比位列“十四强”第一,但离“三年倍增”年均26%的增长目标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新劳动法实施等影响,企业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效益持续下滑。月,全区规模企业预计实现利润总额12亿元,增长6.2%,增幅较去年同期和今年一季度分别回落了40.1个和9.5个百分点;规模企业亏损面达到30%,亏损金额达到3.5亿元,同比提高了37.6%。皮革制品、文体用品、化学纤维等3个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纺织服装等12个行业出现利润负增长,其中服装业、纺织业两大行业利润下滑明显,月同比下降了35.7%和38.4%,而且高达40.6%的服装企业、45.5%的纺织企业利润呈负增长;特别是崇贤、乔司等地部分纺织服装企业步履维艰,面临歇业和倒闭的压力。
2.企业融资持续趋紧。今年以来,国家货币信贷政策不断紧缩,我区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投放速度减缓,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大幅下降,致使部分企业资金链趋紧。5月末,全区工业企业贷款余额243亿元,比年初增加27.5亿元,同比少增2.9亿元,新增工企贷款占全部贷款增量的44.4%,同比下降近14个百分点。5月末中小企业贷款比年初下降5.4亿元,同比减少3.2亿元;据人民银行对今年前5个月50户企业的银行申请贷款统计,申请贷款金额2.6亿元,实际获得贷款金额仅0.436亿元,贷款满足率仅为16.8%。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贷款控制,重点控制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有6家银行贷款投放同比少增10.7亿元;合作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减弱,今年贷款投放也受到规模限制,新增贷款只能“保农压工”,前5个月新增中小企业贷款4.2亿元,同比少增4.9亿元。
3.投资项目进展偏慢。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54亿元,增长10.1%,增幅较去年同期回落了14.7个百分点,在“省内十四强”中增幅排位倒数第二。工业投资形势严峻,月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完成35.24亿元,同比仅增长0.8%,增幅同比降低21.8个百分点,二季度呈逐月下滑趋势,4月、5月、6月分别比一季度回落7.4个、14.9个和22.2个百分点;商贸投资增幅回落较快,月完成12.61亿元,增长21.7%,与上年同期173%增幅相比回落150多个百分点。受土地资源紧张、征地拆迁推进缓慢等因素影响,项目推进难度仍然较大,进展偏慢,今年75个“六大百亿”重大项目月累计完成投资33.47亿元,仅完成全年计划的29.5%,比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上半年竣工项目仅有1个,还有30个项目尚未开工。工业投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中的设备投入不快,土建投入占比大,据初步统计设备投入仅占限上工业投资的31.3%,还不到三分之一。
4.房地产市场出现回调。今年以来我区服务业发展总体上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4亿元,增长17.3%,月实现旅游总收入18.64亿元,增长27.15%,但是受宏观调控影响,我区房地产发展放缓,市场观望氛围浓厚。月房地产投资完成28.8亿元,仅增长1.6%,增幅同比回落13.6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5.3个百分点。商品房供应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月共核准商品房可预售面积101.63万平方米,共9172套,同比增长2.25%;但商品房成交量大幅萎缩,月全区共成交商品房5781套,同比减少2215套,下降27.7%,商品房交易面积62.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8.43%。
二、正确地把握下半年经济发展的趋势
1.宏观层面的趋势与判断。
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来看,年是中国经济非常困难的一年。今年以来国家以“双防任务”(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为目标,继续实施了严格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我们无法猜测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是“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条是不会变的。据此估计,我认为下半年国家“两个防”将会有所侧重。就防通货膨胀来说,现在CPI下降还是比较快的,控制在8%以内。但是按照全国今年控制在4.8%以内的目标来说,难度还是非常大。就防经济过热来说,我看是不用担心的,现在已经不是要防经济过热,而主要是防经济过冷,目前不少地方都出现了企业大面积亏损,经济出现下滑的情况。中央用于宏观调控的三大货币手段,下半年哪些还会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猜测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如果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小企业的融资会难上加难;对银行来说,也不是个好消息,存款准备金率调得过高,银行资金的周转就会出现问题,银行就不能靠资金周转赚钱,如果银行赚不到钱,那么国家整个经济也会出现大的问题。因此,从宏观层面来说,下半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极有可能会朝着较为宽松的方向发展,现在已经有了这方面的信号:一是总理等中央高层领导都在江苏、上海、山东、广东、浙江等地视察工作,对当前工业、外贸、金融等方面发展形势表达了关注,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高层密集的调研意味着宏调思路将相机微调。二是奥运以后经济的发展会有一个上升期。为什么呢?从国情形势来分析,现在中央打的牌主要是政治牌,政治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办好一届稳定安全的奥运会是第一位的。在奥运会结束以后,我认为中央会把关注度进一步转移到经济发展上面来。
2.中观层面的趋势与判断。
从全区形势分析,虽然今年以来由于外部经济发展环境趋紧,我区的经济发展遇到了种种困难,但由于有了改革开放30年来发展的积累,有了前几年国家宏观调控形势下的及时调整规范,下一步我区经济发展中还是面临着许多积极因素。在这次区委常委会上,我就说“风景这边独好”,为什么说“风景这边独好”?一是良好的产业基础。区工业经济的基础不是一天两天累计起来的,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产业基础,特别是一个良好的工业基础。二是特有的区位优势。区的区位优势,萧山不能比,萧山与杭州主城区有一江之隔,我们是无缝链接。萧山虽然有围垦土地,土地指标要比我们宽松得多,但是的区位优势是很明显的。如,前段时间在房地产不是很景气的情况下,临平水景公园北面一块地拍出了1000多万元/亩的价格。又如的土地去年每亩要比萧山贵100万元,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也就是大家纷纷看好。此外,从作为一个地区的晴雨表、风向标的金融业也可以看出来,各大银行对我区的前景非常看好,都愿意将贷款发放给我区。三是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文化底蕴里有宽容和包容的特质,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元素。现在的企业发展,不仅有竞争,还有合作,我们这样一种文化底蕴是非常符合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四是优美的生态环境。这么好的生态环境是其他许多地方没有的。五是有力的政府拉动。今年我们政府的项目投资就达123亿,政府拉动对整个环境的改进,区位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作用。
3.微观层面的趋势与判断。
从微观层面的趋势与判断来说,企业应该比我更加清楚。刚才两位企业家的发言,我也深受启发。我认为从区整个工业企业的发展来看,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阳光总在风雨后”。经过这次多重困难的挤压后,的企业会更加坚强,企业要坚强地活下去。这次汶川地震中有个“朱坚强”,说的是一头经历36天被埋之后仍然艰难活着的猪。我们的企业也要做“朱坚强”。为什么我们能做“朱坚强”?因为我们的企业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结构,内生性非常强,有一种旺盛的生命力。我参加了几次座谈会,企业家们应对困难的办法很多,所以我对的企业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一是来自于经受不断历练的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工业经济经过几十年的摸爬滚打,实践经验是非常丰富的。老板集团的任总说自己的企业每十年都经历一次困难,然后会有一个新的跨越,今年又是第三个十年,在这次困难之后,又将是一个新的跨越和发展。企业的发展永远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碰到困难,碰到困难也是正常的,无非是今年各种困难叠加在一起,使我们这口气感到一下子喘不过来,只要我们咬牙挺过去之后,我们必将有一个新的跨越。二是来自于成熟的企业家。的企业家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队。崇贤有句话,叫做“崇贤老板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优秀团队”。我认为的企业家也正是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优秀团队,我们区涌现了很多在国内、在省内、在市内非常有知名度的,非常有美誉度的,企业做得非常好的这样一批企业家。我觉得现在的企业家是一批非常成熟的、清醒的企业家,他们正积极带领企业应对困难,度过难关。三是来自于对产业发展的重新认识。我们说,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产业永远是做不完的,倒闭的只是没有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脉动的夕阳企业。区传统的产业,包括家纺产业,都还是有生存空间的。企业不能认为产业不行,企业难办,就不办了。前一阵,区政府先后3次召开有关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各位副区长分头到20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发现许多企业不仅没有收缩防线,反而趁当前的机会做强做优。春风摩托、恒升化工都是个很好的例子。此外,西湖离合器、老板集团都正抓紧做企业上市的工作。这些现象无不显示出我区产业的生命力。创业是永无止境的,危机中蕴含转机,只要激情不垮,就会有新的开始,区工业企业就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三、积极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党委政府的层面来看,我们应该做哪些工作呢?我认为,下一步我们要从五个方面来进一步做好工作。
1.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
一是认真开展进企业专题服务活动。政府服务永无止境。前两天,区政府办公室也梳理了一下区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工作。也有人说政府的服务工作不错了,但是我们认为自己跟自己比,离党委政府的要求,离老百姓对我们的需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我们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区领导结对百强企业活动,朱书记已经定了区四套班子领导包括镇乡街道领导,要集中一段时间下企业,访问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近期将下发分工名单。去年,我们开展了区四套班子联系相关企业的活动。我们的活动是跟相关项目挂钩的,跟镇乡项目的推进、服务的优劣也是挂钩的。二是全面推行项目审批代办制。项目审批代办制市里面已经实施了。我们也抽调了30多名中青年干部,帮助企业代办政府要办的事情,在这方面镇、仁和镇做得不错的。这项政府最近推出的工作,办公放在区行政服务中心。这样的话企业要办的相关事项,可以委托这些代办员帮助跑,因为很多企业办手续要跑很多部门,一会儿要跑国土,一会儿要跑财政,一会儿要跑工商,往往云里雾里。项目审批代办制可以由代办员帮助企业办理政府要办的事情,今天很多百强企业的负责人也来了,希望你们对代办制这项工作提出意见,使我们能及时地改进服务,包括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效能提升、服务时间缩短等等。政府服务工作还有很多方面,根据朱书记和区委常委会的要求,上次区政府常务会议上,第一批排了20家企业由区长、副区长领衔帮助服务。如果这都做不好,那百家企业、千家企业服务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我们要求每个联系副区长把上次座谈会上的对20个企业的服务一项一项地抓落实,属于政府范围内要做的事一定要做好。区考核办也要跟踪,对相关部门、镇乡定期进行监督,以后区四套班子下去后也要跟踪服务,让企业了解到党委政府的态度和决心,从而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三是着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政府也准备为企业和银行搭建银企交流沟通平台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难,当然也不能搞“拉郎配”,要建立在银行方和企业方共赢的需求基础上。区财政局和人民银行支行也在商量除政府项目融资考核外,要加大对银行给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考核奖励力度,这个主要是对银行方面的。
2.进一步调优经济结构。
一是调优三大产业结构。从区里来说,也是“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既要加快发展工业,又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样万一东方不亮,西方可以亮。作为区长我也曾经说过,我希望很多方面超过萧山,现在来说生态肯定超过了,人文环境也超的,但是地方财政收入能不能超萧山呢?现在来看,就财政总收入而言,我们跟萧山差两年,萧山去年财政总收入超百亿,我们明年能够突破百亿,但是下一步财政的可持续增长在哪里?工业税收是重要来源,但现代服务业税收也是重要方面。希望本届或下届政府任期内地方财政收入能够超过萧山,这样就很好了。王华元书记经常跟我们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有话语权。如何才有话语权?我觉得在财政总收入,尤其是地方财政收入上要有一席之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发展工业并不矛盾,两者相互促进,比如说生产性服务业就能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撑。下一步我们要深入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从现代服务业发展来说,一要稳定发展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不是一个地方经济泡沫的罪魁祸首,也不是传统观念上的“一锤子买卖”,它对地方贡献也是蛮大的,房地产业带动了地价上升,税收增加,吸引了大量人员居住,为第三产业发展也提供了空间。当然我们也不认为房价越高越好,房价要稳定增长,大涨会有大落。二要加快发展信息软件业。创新基地规划了98.9平方公里,目前启动了3.4平方公里,阿里巴巴淘宝城项目来了,恒生电子也来了,这种“人脑”+“电脑”的产业需要快速发展。三要提升发展商贸物流业。现在有很多大的商贸物流企业,像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金恒德国际汽配物流中心,都要做进一步提升的文章。这些市场不应是杭州原来市场的简单搬迁,应该是虚拟市场与实体市场的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不仅要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服务杭州,服务长三角,也应在全国大的物流配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四要跨越发展旅游文创业。二是调优工业经济结构。当然这也不是区政府想调就能轻易调优的,这要在多重困难挤压下,逼着企业往优化结构方向调的。区里面指挥棒是一个,就是节能减排,对高污染、低贡献的企业肯定要调整,像崇贤地区的整治,今年还要继续做。另外高新技术企业的要继续大力支持。要鼓励企业上市,这也是化解经济运行风险的重要方面,因为上市以后企业不再是简单地属于业主,变成了公众的企业,现在区里有14家企业做好准备上市,区委区政府对企业上市是全力以赴支持。
3.进一步狠抓项目推进。
今年上半年项目推进不是很理想,跟去年项目推进年比的话,无论是工作精力,还是工作力度,都还有差距。下一步,领导联系项目制度要进一步实施,对去年的140个存量项目要继续督查,对今年有任务书的84个已批未动、已供未动的工业项目要督促有关镇乡、部门做好工作,对97个政府项目要抓住当前时机,抓紧推进。政府项目对投资的拉动很大的,对相关产业也有很大的拉动作用,所以国家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一般会上一些大项目拉动经济的发展。从政府项目来看,现在主要不是资金问题,银行对政府项目纷纷看好,因为投资政府项目风险较小,回报可观,信誉可靠,有关镇乡、部门要像去年抓项目推进一样,加大力度,加快推进。
4.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
主要围绕怎么样为企业减负展开。召开全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也要有“实货”,会上发给大家的《区支持工业经济发展财政税收优惠政策汇编》就是对扶持工业企业政策的进一步梳理和汇总,算是给企业的一个见面礼吧。前段时间,财政局开展了百名党员进企业的活动,听取工业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共同分析困难和问题,同时上门宣传区委区政府的政策,做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这种做法值得肯定和表扬。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一是及时兑现。对扶持政策、扶持资金要及时兑现,原来可能是先付一部分,待一年半年以后付清,现在要在8月份及时兑现。二是涵养财源。要“放水养鱼”。现在区财政收入还不错,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缓征相关税收,一般允许先缓征3个月,特别是对一些目前资金比较紧张而又比较好的企业,区财政局要上门服务到位。三是调整政策。要调低企业社保费率,现在企业的交费比率是19%,这个保率比较高,区劳保局、财政局等在进一步商量,可以降到15%以下,这也是工业企业减轻负担的重要方面。四是“一企一策”。“一企一策”工作要继续做,每个企业的问题,相关部门对具体情况作出分析后,要一事一议,特别是对百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要给予关注。今天也是对有关政策的进一步宣传,希望各位企业老总也翻一翻《政策汇编》,我们对技改的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有很多政策,要加快兑现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区经发局、财政局要进一步上门宣传,量身定做,使企业更加清楚有哪些可以享受的政策。
5.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