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其就业问题不仅涉及了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与价值取向,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加之城乡差异较大,高等教育被认为是“跳龙门”的首选途径,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非常渴望在大城市中生活与工作。所以,第一产业无人问津,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有限,第三产业的容量较大,就业需求最多。此种社会需求和市场结构的不相符现象,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
2.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比较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其一,一些大学毕业生通常是眼高手低,太过注重专业对口,不愿从基层开始工作,无刻苦耐劳的精神。其二,一些大学毕业生要求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不愿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太过好高骛远,从而就业失败。其三,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心要考公务员,进而对中小企业不感兴趣。
3.用人单位门槛越来越高。目前,在人才市场招聘中,“本科以上学历”基本成为了求职的硬件标准,本来高职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求本科生;同时,“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也成为了求职要求的重要标准。为此,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
(1)构建规范、流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由三个部门分管的情况进行转变,根据求职情况,构建全国互通服务信息网,以此充分扩展就业空间;同时,对大学毕业生市场予以有效整合,使其成为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市场进行全面规范,尤其是对一些乱收费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处,以此保证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对户籍身份界限予以淡化,让当地大学毕业生和异地大学毕业生有着同等的就业机会,以此提升劳动生产率,同时增加就业岗位。
(2)完善大学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制度,给予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一些生活补助,从而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大学毕业生的失业情况予以准确掌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就业技能培训与辅导,使其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
(3)注重舆论宣传。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可以对各种媒体予以充分利用,积极宣传一些有关就业的政策、方针,以此有效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对体制外就业予以关注;同时,对创业典型予以宣传,调动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2.重视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
(1)强调就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强调就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可靠保障。首先,加强政策辅导,对就业法律、政策予以讲解,并且对求职礼仪、信息筛选、求职技巧等知识进行指导。并且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就业压力。其次,协助大学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专业水平,明确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就业方向,提高就业成功率。
(2)做好就业服务。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就业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拓展,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尽可能推荐一些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同时,对就业信息采集范围进行有效的扩展,并且通过网上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就业态度等信息,从而给予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3)强化社会实践。为毕业生联系与提供一些实习的实践机会,并且指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认识自己,通过自省不断完善自身,以此提高就业成功率。
3.调动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
(1)转变就业观念与方式。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一定要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树立“大众化”的理念,以此符合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形势。首先,注重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整。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应秉持普通劳动者的心态,积极进行就业选择。其次,提高就业方式的灵活性。在准确判断就业形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选择,比如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等就业,以此提高就业灵活性。
(2)增强就业能力与素质。首先,加强自身推销。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善于推销自己,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进而在掌握就业技巧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包装,以此实现成功就业。其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专业学习方面,一定要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能力、交际能力、外语能力等,从而在面对就业的时候,可以具有更多的机会,进而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对当今就业形势予以充分了解,进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就业方向与岗位。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要加强政府、高校、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努力,结合市场需求,给予适当的就业帮扶与指导,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巧与能力,使其可以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卫明凤,任亚蒙,孙冠群,等.农业院校女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实证研究――以上海市某农业院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98-9500.
[2]岳德军,田远.职业认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6):76-81.
[3]张丽芬,孙淇庭.政策支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10-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探索,2015(05):140-145.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这也使得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在社会就业总量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和其他次要矛盾并存的背景下,有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即将失业”的尴尬处境,尤其在2003年第一批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后,这种情况更加突显出来。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12万,2010年达到631万人,2011年增加到660万,2012年更是达到了680万,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然而最近教育部公布2014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短短的十一年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就增加了三倍之多,就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临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激进式增长,如此之多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必然对劳动力市场具有强大的冲击力,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每一年毕业生并不能完全顺利就业,往届的未就业的毕业生也将投入到下一年的就业中。因此,每一年不但要面临应届总量巨大的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要解决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待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境况,大学生渐渐变成了廉价劳动力,近两年, 更有媒体爆出“月薪500元招聘大学生”,“大学生身价等同于农民工”,此类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 也引发了公众对高校教育提出的众多质疑。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社会群体,毕业后却成为了低收入群体,不少大学毕业生从事着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甚至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把目光从就业数量转向就业质量。
自1999年起,国家教育部开始统计和公布各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将一次就业率作为评价各所高校就业状况的指标,这也使得高校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提高就业率这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大学生就业数量的增加。然而就业数量并不能全面的、客观的反映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就业率仅仅反映高校就业工作“量”,无法对“质”进行评价。笔者认为追求虚高的就业率是个误区,不应过多强调就业率,而应花更大力气重视就业质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质量,同时关系到高校的持续、健康和协调、快速发展,甚至于其生死存亡。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个体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从就业观念方面讲,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明确,就业意识淡薄,就业期望过高,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创业意识淡薄。当代大学毕业生择业期间,通常会优先选择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相对稳定的职业,很少有人会优先考虑私企,自主创业或者支援贫困地区的基层工作。很多毕业生在就业时没有从自身条件出发,没有根据自身特点,盲目跟随大流,这种错误的就业观直接影响到就业质量的整体状况。现在大学生普遍缺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没有意识到“逆境出人才”的人生哲理,而是过于的追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物质条件,从而树立了不正确的就业观,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市场的压力。从就业心理方面讲,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存在着三种不良心态:“崇尚大城市心态”――将就业目标集中在发达的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将其作为事业、生活的终极目标;“自我认知不足”――容易产生“过高期望值”和“求职自卑感”两种反差现象,前者认为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理应获得一收入丰厚的工作,后者认为自身条件不够好,缺乏自信和勇气,在很多机会面前知难而退;“盲目攀比心理”――习惯于以周围同学为标准和标杆,比待遇不看机遇、比福利不看潜力、比环境不看远境,导致即使有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也不能好好把握,甚至武断放弃。这种热衷于攀比的心态,成为了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的一个障碍。从就业技能方面讲,由于大学教育是开放式管理模式,造成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大学期间并没有很好的掌握专业课程,且大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方面,较为死板,在工作期间很难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致使不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法得到单位的重用。从就业规划方面讲,很多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大学期间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毕业时面临就业压力,乱了阵脚,四处投放简历,盲目跟随大众,就职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职业或是没有达到预期标准,频繁跳槽,这样不仅打击了求职的积极性,造成自我否定心理,还给就业市场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
(2)高校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由于高校的教育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脱节,而我国大多数的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在学校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迫使学生在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同时,实际动手能力匮乏,走上社会后变成只懂理论缺乏实际的鸡肋型人才。我国的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紧跟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降低了就业质量。
(3)就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在国家就业政策的大环境下,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政府部门制定和执行了很多的政策和措施。但是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这些政策和措施并没有改善不利的局面,这是因为政府部门制定的大学生就业优惠政策还不够完善,不能全面彻底的维护大学生的权益,或者有些政策制定了却没有得到落实,使得大学生在毕业后得不到应有的优惠和保障。在用人单位的就业环境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提出越来越高的就业素质,这就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许多用人单位已将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评价其“实力、能力”的主要依据和择人标准,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因为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往往就业机会多,就业面宽,选择余地大。相反,综合素质不高者或不善于表现者很多时候就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有些家长对子女给予太多的期望,认为子女大学毕业后,就理所当然找到一份待遇好的工作,这给子女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经济状况较差的大学生择业时,(下转第106页)
(上接第104页)优先考虑薪酬高的工作岗位。家境较好的大学生,习惯于“等”、靠”和“啃老”的依赖思想,按照家长的蓝图一步一步走下去。传统思想中的“子承父业”也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干扰,很多父母希望子女从事和他们一样的职业,而忽略了子女本人的兴趣爱好,子女为了顺从父母的意愿,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职业。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发展策略
(1)个体因素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来说,认清就业形势,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消除“眼高手低、有业不就”的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在学校期间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技能。要及时转变自身角色,认真做好就业规划,尽快的融入社会,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沉着冷静、积极乐观地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
(2)高校因素是发展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才基地,首先,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推行体验式教学、创新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等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发言、积极思考的能力。其次,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应调整专业结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明确办学理念,准确定位,与市场接轨。不能只顾扩大规模,忽视市场实际的需要;只顾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只顾学习成绩,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再次,要全面加强就业指导。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课时、保障教学条件、保证教学师资。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理论体系,充实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案例教学、邀请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讲授、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开展模拟招聘会、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解答求职经验和创业秘笈等形式,提高课程的指导性、实效性。
(3)就业环境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导向因素。从政府和政策机制层面上讲,应该加快经济发展,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定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优惠政策,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创业补贴,使高校毕业生由被动择业到主动创业转变。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号召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并为他们提供完善的优惠政策。同时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从市场和用人单位层面上讲,应该转变传统的用人观念,将眼光放长远,做好人才储备,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见习岗位和就业岗位,不断丰富毕业生的工作经验。一切从自身实际出发,设置正确的招聘需求,杜绝各种性别,年龄,地域等歧视;用人单位还应爱才,惜才,给予合理的待遇和发展空间,积极营造人文感、归属感、荣耀感浓厚的企业文化,以员工的忠诚奉献、价值充分体现,实现企业升级上档、健康发展。从家庭和价值观念层面上讲,家庭是每个人的主要生活环境之一,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家长应该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使大学生从人为建造的思想框框里解放出来,大胆主动地去争取自己的空间和天地,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大学毕业生更要认清就业形势,逐步建立是金子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光的观念,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度自信,也不盲目自卑,全面准确地分析自我,设定适当的就业期望值。
总之,就业是民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虽然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就业质量仍然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但是笔者相信,在政府、市场、高校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会实现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 冯建力,宁焰,王雅茹.就业教育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篇3
【关 键 词】劳动权利 就业权益 劳动合同法
一、大学毕业生毕业时,所拥有的基本的劳动权利
作为一名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应当知道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劳动者和作为劳动者在我国的法律中具有哪些基本的权利,掌握这些权利是选择就业的前提保障,这些权利规定在我国的《宪法》和《劳动法》中主要有下述几方面的权利。
(一)劳动权
我国《宪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我国公民的就业权,不因民族、种族、性别、不同而受歧视。法律对劳动权的规定,对每一个选择就业的人来说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就权利来讲,首先是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自由;再者是享受国家对劳动者所创造的就业条件和劳动保护。同时劳动权又是一项义务,是作为一个公民为国家建设应当尽的一项基本的义务,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要求它的公民要履行其为社会建设的责任,只有有了劳动者的劳动,才能有进步、繁荣的社会,因此一个社会要进步必须有劳动者的参与,从这一点来说劳动权又是一项义务。
(二)劳动报酬权
劳动者付出劳动,同时获取其报酬是我国《宪法》和〈〈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一项权利。作为择业的劳动者应理解这一报酬有两层含义,一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报酬的权利,二是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劳动法有关规定支付劳动报酬。其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关劳动报酬的约定必须符合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即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保障水平。二是有关工资支付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的形式按月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三是有关特殊规定,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和婚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
(三)劳动保护权和劳动保障权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应受到保障的权利,〈〈劳动法〉〉52条对劳动保护作了具体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要提供安全、卫生、特种劳动作业者的身体保障措施的条件。
(四)职业培训权
职业培训是劳动者为提高职业技能或就业能力而进行各种业务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的权利。第63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的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费用,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权是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权的重要前提条件,特别是在现代化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完成各项劳动任务。
(五)社会保险、福利权
社会保险、福利权是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的权利。规定:国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福利待遇。
除以上权利外还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权利,都是作为选择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首先应当掌握的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的内容。
二、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就业歧视现象依然存在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受到就业歧视。该现象很多,如女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非本地生源受到的地域性歧视;因某些实际并不影响就业的疾病,如浙江招考公务员淘汰乙肝病毒携带者引发纠纷;还有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和血型歧视等等。就业歧视本身侵害了大学就业时的合法群益,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巨大阻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二)个别高校不顾学生利益
各大学校都是以学生为本来引导学生的就业,但是某些个别高校不为毕业生在择业期内保管其档案、户口甚至违背毕业生意愿强迫其就业;不能及时、公开、公平的了解就业信息等等,都导致大学毕业生处于被动地位,其合法权益屡受侵害,就业质量不高。
(三)招聘单位和中介的陷阱
招聘单位和中介的就业陷阱多如牛毛,如以招聘为名盗取个人信息,如利用大学毕业生提交的身份证复印件开银行账户进行非法勾当,将大学毕业生当做“替罪羊”;招聘单位通过向应聘大学毕业生收取风险抵押金、培训费、建档费等各种不合理费用骗取钱财;职业介绍机构提供虚假信息,假招聘,侵吞中介费及中介机构与用人单位联手坑骗求职者;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招聘时以高薪为诱饵,进入单位后却违背承诺;试用期陷阱,通过延长试用期盘剥廉价劳动力;签订“一边倒合同”来侵害毕业生的群益等等。这些都需要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多加防范。
三、《劳动合同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保障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表明,这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发展大局的重大社会问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强调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者的法律保障,对于实现依法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简称《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予以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无疑给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一)《劳动合同法》强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具体制度保护
1、强调劳动合同签订的强制性,并明确用人单位是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主体。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签订劳动合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者维权的基础。同时,有关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适用于不同行业的劳动合同示范文本,明确用人单位对劳动条件、劳动内容、工资报酬、职业危害的告知等法定义务,指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内容规范的劳动合同。
2、强调确定职业稳定性,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者的生存与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防止试用期滥用。《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等条款确定了试用期期限,同时,保护劳动者试用期间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权利。此外,第二十一条、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等条款严格规范试用期劳动关系的解除条件以及违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第二,制约合同短期化。《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第十四条规定了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义务和签订条件。
首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与《劳动法》相比,增加了用人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等条款;工作地点条款;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条款;社会保险条款;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
(二)《劳动合同法》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合同中的权利保护
1、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劳动合同法》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制性保护。《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招聘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法律对用人单位的义务以及劳动者的知情权都作了详细规定,同时《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进行了强制性规定,劳资双方在进入试用期后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劳动合同法》又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条款。这就意味着,在试用期内,用入单位必须为大学毕业生购买社会保险。所以,大学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试用期间,应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要求购买社会保险。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1月后,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将因此赔付劳动者双倍的工资,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没有为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条规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制性保护,对大学毕业生的权益保护落到实处。
2、限制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大学毕业生不再是廉价劳动力《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试用期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这一变化的轨迹始终伴随着经济改革、社会发展需要的推动而发生、发展。在劳动力市场中大学毕业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目的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换取劳动报酬,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如第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到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极大地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这些规定的直接效果是能有效地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3、限制用人单位乱设高额违约金。在保护大学毕业生的自益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一些用人单位利用其强势地位,常常在劳动合同中设置不平等条款,如设定高额违约金,限制大学毕业生在职场上的自由流动,妨碍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自的行使,并由此引发大量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只可以对两类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如果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同时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也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二是对负有保守商业秘密和保护知识产权义务的人员,用人单位可以与之约定竞业限制,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的约定,应当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除这两类劳动者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不符合规定的违约金。因此,《劳动合同法》的明确规定对限制用人单位乱设高额违约金,保障大学毕业生的自主选择权,对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篇4
关键词:黑龙江省;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
一、黑龙江省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市场需求现状
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高寒地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产地、装备制造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部分地方政府至今仍习惯于严格按照传统经济体制和行政区划、使用行政手段来管制经济、规划经济发展方向,这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由于黑龙江省资本市场不够发达,许多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意识不强,且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薪酬偏低,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这也使财管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面临许多困难。低水平岗位竞争激烈供不应求、高水平技术岗位求职者不足,极少数人或者无人就职。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是财管专业大学生就业重点存在的问题。
二、黑龙江省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
(一)得到工作能力问题分析
在争取工作阶段,工作能力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基本专业技能不强专业能力是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掌握能力。部分财管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动能不足,缺乏学习上的主动性和探索性钻研精神,专业基本技能偏低,不符合用人单位需要。尤其是黑龙江省偏重装备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业,其复杂的业务流程及庞大的资金运作,势必对财务管理人员有更高的要求。2.就业期望值偏高部分财务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偏高,对于自我能力认知不足,与本省就业需求相矛盾,一方面对薪金的要求脱离本省实际经济水平,另一方面把自己的工作定位在大城市、大企业等大单位,不愿意到欠发达艰苦地区单位就业。
(二)保持工作能力问题分析
在保持工作阶段,工作能力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包容与协作的团队精神欠缺包容与协作精神,是财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需具备的重要职业能力,它是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敬业精神、抗压能力等职业素质的综合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学生正是九零后新人类,他们作为独生子女的成长经历再加上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及情商的培养不足,使他们在持续的工作中常常体现出太多难以包容性,影响工作的持续。2.实践能力不足实践能力是指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将基本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财会核算的能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课程的实践学时较少,见习实习时间过短,深度不够,课程教学缺乏与社会现实的有效接轨,使他们面对实务工作时常常表现欠佳。
(三)工作提升能力问题分析
在工作提升阶段,工作能力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职业规划能力较弱职业规划能力是财管大学生在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楚认知和明确职业发展优势基础上进行职业定位,制定职业目标并付诸行动,实现职业理想的能力。现实中,很多财管专业大学生几乎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意识,不能很好地设计自己的成长路线。2.取得高含金量专业等级证书的比例偏少财务管理专业认可的证书包括初、中、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以及相关理财师等体现职业资格与水准的高认可度的通行资质证明,并且对于中高级财务领导人员应具有哪些资质证书或证明是有严格规范要求的,是职业升级的硬性要求。
三、黑龙江省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提升得到工作的能力
1.提高掌握基础知识性能力财务管理专业的大学生要掌握财务会计的核算能力,包括报表编制、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等基本技能;掌握投资的基本理论,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处理方法;掌握证券从业的理论和应用方式;掌握投资学、财务分析学、金融市场学、成本管理学的原理与基本方法,从而为竞争中争取到财务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2.保持理性的就业预期值在当前黑龙江省经济态势发展的现实下,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应适度调整就业预期,尤其是薪金水平和就业地点、就业环境上,“骑马找马的精神”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毕竟在工作中锤炼与成长才是硬道理。
(二)加固保持工作的能力
1.学会在团队中包容与合作在现代企业中,尤其是黑龙江省这样的重工业基地,实务核算和大型资本的运作都需要在财务工作上的合作与承接,太多强调个性张扬往往会加大工作成本。所以,合作既成全了工作,也成全了自己。2.提高自身社会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包括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与决策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在黑龙江省财务岗位竞争激烈的现实下,努力提高自己满足企业要求是稳定职业生存的重要保证。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篇5
摘要:2012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 万人,而河南高校毕业生就已高达50 万人,与其他地区相比河南省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加之,国家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受世界经济影响,国内经济发展速度也受到小幅下滑,人才市场也渐渐趋于饱和,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成为无解的难题。本文针对河南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体制等多方面因素使然,并尝试着给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河南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对策
近年来,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2009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是36.5万人,2010年人数为41万,2011年为44.6万人,2012年为50万。由此可看出每年河南省的毕业生以近4万人数在增长。同时还没有考虑历年累积和中专的就业情况。即便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调动市场能为一些大学生就业提供机会,但整体情况肯定也不容乐观。而且解决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响应中部崛起的计划以及我国的经济发展、稳定。因此,对河南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进行正确归因,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探寻2012 届河南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以2012届开封市三所高校毕业生及部分企业调查为例,本课题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等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的调查。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98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建工专业、历史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金融专业。经统计发现就业难大体可以概括为三方面的原因: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社会问题和用人单位方面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自身问题的探究
(1)择业观念比较淡薄,就业期望偏差严重。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普遍存在偏差,对应聘岗位多侧重在国外企业、国家公务员、科研单位等相对稳定轻松的职业,而较少数选择乡镇企业、集体企业或者个体就业;而对择业的区域上,大多倾向于大中城市,很少愿意去贫困地方、去西部、去小城镇、去农村。同时,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不强,有少数还是被迫走进招聘会。此外,通过调查还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认为,求职时如果成绩单足够优秀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足够多,能为找工作带来很大优势。所以,很多大学生不惜通过伪造一张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这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法律意识淡薄,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据此次调查,有多于40%的求职者没有主动与用人单位要求签约合同,在签约合同的人员中有多于80%的求职者没有使用劳动、人事部门规定的合同样本,更没有进行合同签证。在某人才市场统一印制并发放给招聘单位的“求职登记表”上,在明显位置专设一栏“求职提醒”,包括不要向用人单位缴纳各种名义的招聘费用、不要抵押任何证件,以及及时进行合同签证等内容,而从该人才市场公布投诉案例来看,有一半以上的投诉与以上三种行为有关,用人单位收取应聘者抵押金的现象更为突出。
2.整体就业环境不佳,就业呈现结构性失衡
首先,从全国范围来说,大学生就业呈现整体性结构失衡。而在河南,供给与需求表现的矛盾尤其突出。中国仍处于发展时期,各方面的体制没有完善,性别歧视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2010 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30 万人,而2011 更是达到760 万人。2010年的就一次业率大约65%,大约有200 万的大学生在2011 年处于待业状态。与此同时,2012年,2013年,同期毕业大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未就业大学生池子越来越深。与此同时,近几年世界经济遇到的美国的金融动荡,欧债危机。中国经济虽然一直在发展,但也出现波动,加之经济结构调动转型,这直接导致整个社会就业大环境的不稳定。进而出现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3.高校教育机制方面存在不足分析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一直是我国高校培养方式的一大难题。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高等教育不断投入,学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经过调查了解,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与培养力度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观念等更新不够及时,到今天已经明显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改革缓慢,高校几乎没有自主权,再加之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看重程度较高,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第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和周期长的两个特点确定了其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够,而高校人才预测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甚至还没有开始,加之高校招生功利性比较明显,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导致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第四,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据此次部分高校的追踪调查,两年之内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不足七成,甚至有部分毕业生不能适应工作或者因为社会关系,不能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些都与高校的用人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
4.用人单位有时标准过于严苛,加重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1)过分强调文凭作用。从此次就业调查结果来分析,不少用人机构对学历偏好明显,认为文凭越高越好。而这种选人唯文凭论,造成了受聘人员水平、能力与岗位极不相适应,或者说一种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比如在此次调查中,有一个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而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可能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尤其是打字能力上。
(2)存在比较严重的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外,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社会公平问题等等,凡此种种,都可以看出河南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难。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从高校方面来说
(1)高校要逐步适应市场化办学理念,改革创新现有的教育培养模式。首先,高校应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专业设置时更多考虑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要在开展广泛市场调研基础上,对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大胆创新,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其次,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下真功夫、大力气抓好人才培养的质量关,这就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形势下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展,符合市场需求为目标,变重成绩培养转变成重综合素质培养、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高校应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开封大学的课程为例,学校每学期都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一至大二时便开设专门就业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提前对自己未来的就业进行规划,而且学校经常举办一些创新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而延伸,把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安排前伸至他们入学之初,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确立分阶段指导、多方向发展的思路,系统规划各年级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恰当安排就业指导的时间与内容。
2.社会环境、体制方面
(1)针对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对中小企业、偏远地区不屑一顾的态度,需要出台鼓励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到西部、小城镇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政策。同时更要出台好政策促进中小企业持续的发展,让大学生有信心在中小企业就业也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同时还要专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在政策、金融、法律等方面予以充分照顾扶持。其次就是还要积极营造社会氛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政府可以运用新闻媒介的各种宣传优势,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与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成功案例,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当然,学校也应该定期邀请成功校友,开展校友论坛等形式来宣传就业创业新理念。
(2)努力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政府要努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在河南这个人口大省,多发展吸纳劳动力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要不定期召开人才招聘会,提供岗位信息,加大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服务力度。课题认为河南省政府引进诸如富士康这样的大企业,对于增加就业是有利好的。同时也要出台相关优惠政府,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应届大学生就业。
3.大学生也应该主动做出调整
经前面分析,要想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首先要解决大学生自身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优胜劣汰,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才能谋取自己最理想的职业岗位。
其次要转变现在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竞争就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创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等新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学会把自己理想置于社会需之下,把找工作和干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该主动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从调查情况来看,社会上总的就业岗位还是很多,当然这里还存在着很严重的一般大学生不愿意去做情况。当然大家都向往大城市生活,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找到很好的工作,这本身无可厚非,但看看这样一组数字,2010 年年末上海人口已经超过1900 万人,而北京达到2000多万人。不管你是优秀的大学生,到了这里,也会变成多少万分之一,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当前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苦苦支撑,愿意北漂或者窝居在北上广,也不愿回到自己的家乡,更不愿到西北部、到小城镇、到农村就业。这种就业观不能说百分之百不正确,但至少是不够理性。如果大学生在择业就业观念上能够适时调整,不仅能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带动欠发达地区迅速发展。
总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转变观念、紧密配合、共同努力来解决。在这里,作为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企业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必须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当然最为关键还是大学生本人,不仅要加强自我完善,提高本身综合素质,还要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既要遵循市场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只有四方积极地采取相关措施,才能使大学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金云.普通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2):106-107.
[2]戚新,白云波.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特点及启示[J].教育探索2006(5):27-29.
[3]漆向东.河南就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演进趋势[J].特区经济,2006(9).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篇6
论文关键词:就业;权益纠纷;法律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常见的权益纠纷
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常见的权益纠纷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在择业阶段,对毕业生平等权、知情权、隐私权、财产权等权益的侵犯时有出现。如用人单位对身高、性别等的不合理限制;巧立名目,收取体检费、建档费等费用;招聘单位在面试时询问求职者是否有男或女朋友,对方单位是否解决房子、户口等与工作无关的问题。
其次,在就业报到阶段,常见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延迟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不符合规范、收取押金、延长试用期等不合法现象。
再次,在合同履行阶段,则常见薪酬缩水、待遇不兑现、违法加班加点、违法辞退、违法收取高额违约金等问题,侵犯了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涉及的主要法律规范
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调整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有:《宪法》;作为劳动法法律部门中基本法的《劳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专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如《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此外,还包括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及规章、法律解释等形式,如《失业保险条例》、《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北京市企业劳动者工伤保险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上述法律规范所涉及的主要法律规定是大学生在就业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以下本文选择其中一些常见问题简述之。
(一)在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遵守法律关于先合同义务和后合同义务的规定。所谓先合同义务,即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所谓后合同义务,即是指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劳动者也要遵守。
此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起始时间是自用工之日,此时即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已建立劳动关系,而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承担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等法律责任。
(二)关于劳动合同的分类和条款。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例如建筑业合同)。需指出的是,法律同时规定了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情形,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劳动合同的条款包括法定条款和任意条款两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是法律关于任意条款的规定。
首先是试用期条款。法律依劳动合同期限的不同,而对试用期期限作了长短不同的规定,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法律还对劳动者在试用期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了规定。
其次是违约金条款。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适用对象和金额作了限制性规定。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一般职工技能之外的额外技能)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培训费按照服务期,逐年摊销,余额部分为违约金。 转贴于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劳动者需遵守劳动合同中关于竞业限制的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在此期限内,用人单位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除以上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
(三)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需遵守其中关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其具体内容因劳动合同的不同而不同,此处不再赘述。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可因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也可由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依法律规定单方提出解除。
此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法律规定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即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但若同时出现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被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形,则用人单位依然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
(五)劳动合同的终止。其法定情形,除劳动合同期满外,还包括: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等。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在上述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外约定其他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六)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规定
为保护女职工的身体健康,法律规定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作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高温、低温、冷水作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三、发生劳动争议时的法律保护
大学生在就业中首先应增强法律意识,努力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劳动争议,从实践情况看,本文认为,大学生应注意解决方式的选择。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解决劳动争议的程序如下:
首先是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可先进行协商,以达成解决方案。对于矛盾不太尖锐的劳动争议,提倡以这种方式来解决,这往往也是双方都容易接受的。对劳动者个人来讲,不一定一旦发生劳动争议就不在原单位工作了,如果过分强调用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可能会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不便,所以更应注意使用协商的方式解决纠纷。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对用人单位作无谓的妥协,而是强调协商是双方最易接受,效果也最好的方式。
其次是调解。就是企业调解委员会对本单位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调解。这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的程序,但对劳动争议的解决意义重大,特别是对希望继续留在本单位工作的劳动者来说,若能够通过调解解决劳动争议,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篇7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失业观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与面临的问题
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大招生。此后几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导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短期紧张与结构缺口。短期紧张是指从大学生供求数量上出现的一种5~8年的供求失衡现象,主要是大学生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在时间上的错位,短期紧张也可能因为结构缺口而长期化。结构缺口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缺口、政府政策与市场规律的缺口,以及就业期望与需求条件的缺口等。
(一)就业市场供不应求
当今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迅速、大学生就业的行政限制依旧存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日益苛刻、大学生自身素质存在欠缺,以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等。自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发生,我国劳动力市场也一度出现疲软的状态,大批人才流失,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同时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带动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但高校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供需比例逐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为寻找优质工作而犯愁。据相关部门统计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市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岗位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就业市场优胜劣汰
在大学生供给数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市场本身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挑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显著的变化,从传统的人事管理逐步向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劳动力需求模式转变。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也不再是计划配置的被动执行者,而是围绕组织战略,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准则职位需求信息。由于高校毕业生一般具有一定高素质、但无实际经验,而用人单位却要求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优先。根据调查,用人单位很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及自我管理的能力。此外,除了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外,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五官、身高、性别均提出相应的要求,加大大学生求职的难度。因此,在此种市场机制下,“985”、“211”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可能会选到自己理想的岗位,而大部分的毕业生则面临着市场机制最严酷的考验。
(三)就业期望与现实错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分布、地区、单位、收入等存在差距。[1]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期望偏高,而就业地区与就业单位相对集中。愿意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比例极低。据调查,他们的就业地区分布状况大致为,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平均每年度占52.5%,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17.3%,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30.1%;如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51.0%,在地级市的占29.2%,在县级市或县城的占15.5%,在乡镇的占3.8%,在农村的为0.5%。[2]
按工作类型划分,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医生、律师等依然一枝独秀,占29.2%;其次是各类服务工作如保安、餐饮服务、销售服务、市场营销等,占20.2%;各类企业管理工作如经理、部门经理等占13.3%;各类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行政管理工作占12.8%;各类技术辅助工作如技术员、护士、秘书、出纳等占8.8%。据2012年不完全统计,有70多万大学生学非所用,57万大学生未能找到工作,等到来年再就业。概括说来,大学生就业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
(四)就业政策对大学生的限制
我国对大学生就业采取的地方性需求抑制依旧存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依然有所谓的“留职”的指标限制,还有一些其他的人才引进的行政限制。大多数省市寄希望于提高本省的就业率,尽可能地降低其他地区大学生流动到本省的数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地区大学生跨省就业造成了政策上的限制。另外有的企事业单位,对毕业生户籍的限制,更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没有归属感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因为户口问题而返乡发展的毕业生不计其数。
二、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纵观我国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难的问题,我们把它还原到马克思主义的失业学说上来分析。[3]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讲到,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直接推导出过剩人口产生的必然性,揭示了生产资本的发展所造成的两种相互矛盾的人口变动趋势,深入论证这种人口过剩的相对性质。马克思说,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进行剥削的两种主要方法。一方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资本家力图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并且力图雇佣更多工人来扩大剥削范围。而从雇佣更多工人的社会经济现象来看,则表现为劳动者就业的扩大。另一方面,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又使资本家力图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与过去相比,生产相同的剩余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将下降,从而减少必要劳动人口。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人口变成过剩人口,成为产业后备军,这就必然造成失业。“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同时,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研究,始终是以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为立论前提的。他说:“在这种研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资本的构成和它在积累过程进行中所起的变化。”
正如马克思所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意味着用较少量的劳动就可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这正是技术进步的体现,由此会引起对劳动需求的减少,并且对员工的要求会较苛刻。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被资本日趋重视和吸收,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是必然趋势。这就对当今的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个人素质,把平日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个人的修养。
三、党和国家采取了积极就业政策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就业发展。[4]
(一)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5]
(二)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创业的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三)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离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的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
四、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看法
(一)就业形势严峻。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2001—2010年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达900万人左右,随着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加快、传统行业将继续产生大批失业人员,而新兴产业、行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供不应求,大学毕业生来自各个地方各个院校的不同专业,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相对速发展的社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文科类的学生在市场方面的需求明显没有那么抢手。此外,用人单位对性别的歧视也是当今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从这几个方面看,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空前严峻。
(二)就业问题中矛盾突出。21世纪我国就业的主要矛盾是,数量巨大的大学生劳动力供给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需求不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与劳动者素质不够的矛盾。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从学校流入社会,再加上上一年度滞留的毕业生,待就业的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劳动力的需求,竞争日渐激烈,只招收几个岗位的部门通常都是过百甚至是过千的报名者。科技的发展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人才的需求已不如以往那么旺盛,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兴起却需要一批理论基础扎实,有团队合作精神,拥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科技技术型人才,大学生只有少数的部分符合这些高、精、尖的条件。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要得到一个自己理想的就业岗位,首先要充实自己,使自己的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次在择业过程中,要对市场有一个明确的期望估算,要了解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不能盲目地夸大个人能力,也不能悲观失望。
参考文献:
[1]陈跃编.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业政策与实践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新浪网.
[3]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篇8
关键词:就业安全 有效途径 高校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48-02
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整个就业市场的不断扩大化,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安全知识的匮乏以及急需就业的心态使得高校毕业生往往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和隐患,这些问题有的会给学生求职带来不便,有的会使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心理阴影,有的会给学生带来财产损失,有的甚至会让同学们人身受到伤害,累及家人,影响社会稳定。由此看来,做好关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全工作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这也是我们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就业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1.保护高校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自觉维护社会和谐
在任何领域,安全教育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当今看来,毕业生就业安全问题是一个比就业率更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工作,保护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才能使学生的身心不受伤害。学生在校期间经历的挫折较少,在就业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会出现极端的选择,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毕业生求职是否安全影响到他们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以及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2.全面加强高校学生的就业安全意识,要加强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警惕性,将意外事件的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尽全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要努力做好在新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全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安全意识,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毕业生对就业安全知识的了解,能够帮助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尽早发现问题,增强防范意识,也可以让同学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是毕业生本身就业安全意识状况的客观需要
高校毕业生一直生活在校园里,思想比较单纯,处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对就业安全问题知之甚少。由于找工作心情迫切,更容易忽视就业安全问题,在就业过程中上当受骗。
二、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要就业途径以及就业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通过对1000名高校毕业生的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现阶段大学生的主要就业途径有:通过学校就业的网站以及校内招聘会;通过社会人才招聘会;通过实习或社会实践;通过正规人才交流机构;通过媒体广告求职;通过社会关系介绍求职择业;通过报考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通过自主创业以及通过各种“国家计划”求职择业。调查中我们发现真正通过学校招聘确定工作的毕业生很少,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是在通过自己的方式选择就业机会,这就需要我们更要重视就业安全教育,教会同学们辨别真假。
新形势下,在就业中我们经常遇到的安全问题主要是涉及到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和心理安全。具体到常见的就业安全隐患有:
1.就业过程中个人人身安全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很多同学都是单枪匹马,有的甚至会一人居住在外地,这就会产生很多安全隐患。比如说交通安全、住宿安全、招聘会安全、应聘面试安全等,尤其是女生还会涉及到骗色的陷阱中。
2.传销陷阱
传销是一项极其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严重的不仅会使毕业生财产损失,丧失正确的价值观,更会危及生命安全。高校毕业生误入传销的主要联系人绝大多数是关系较为好、有一定信任度的人。期间不乏有亲戚、同学甚至是老师。传销组织无处不在,高校毕业生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进入传销骗局。
3.经济诈骗
3.1有些单位利用高校毕业生的不成熟心理,让毕业生缴纳培训费、中介费甚至押金。
3.2一些不法公司为了赚取廉价劳动力,以试用期不合格为由0薪辞退高校毕业生。
3.3亲戚朋友或陌生人帮忙找工作骗取金钱
有些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没有信心,看不清社会现实,想着借助一些捷径来找工作,在求职时轻信于人,往往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4.利用求职者个人信息诈骗
有一部分毕业生在投递简历的过程中,通常不注意个人信息的保密工作,一不小心就会泄露自己的个人情况。 犯罪分子会根据你的联系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骗取生活费用,或者以其他名目引诱家长上当受骗。一些不法分子会根据你的信息情况提供虚假招聘信息,使得毕业生在就业时上当受骗,威胁到自身安全。
5.就业心理安全
在毕业后求职的这个过程中,高校毕业生的心理会产生一系列变化,所以,心理调适是我们在毕业生就业工作首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心里承受能力较弱、又缺乏自我调节能力,便很容易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轻的会影响顺利就业,严重的同学会做出极端的选择,追悔不及。
三、就业新形势下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的有效措施
1.注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的安全教育,着重强调实效性
1.1高校应该为毕业生专门开设就业安全教育的课程
高校应当重视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通过讲座、经验交流、开展活动等方式,普及就业安全知识。应当把就业安全教育纳入就业指导课当中,系统的告知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就业安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就业安全教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许多内容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生变化的,高校就业相关老师应该与时俱进,针对现阶段的就业安全隐患开展课程,突出实效性,而不是一味的因循守旧。要增强毕业生的维权意识,遇到问题能够学会通过有效途奖;ぷ约旱暮戏ㄈㄒ妫要开设就业心理调适等课程,关心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在求职期开始的时候就高校就应开展就业安全教育,此举旨在提前帮助毕业生们减轻对于求职和就业的恐惧,让毕业生们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就业问题。
1.2高校应强调各个部门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安全工作
学校就业负责人应严格把控进入学校招聘的单位资质,对于在校园网的招聘信息,学校应保证其规范、真实。为学生安全就业提供保障。
1.3高校应提高工作的实践性,增加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工作
毕业生就业初期其实很多都是很盲目的,遇到就业安全问题更是不知所措。学校应该在毕业生就业实习阶段,对学生的就业过程进行积极的指导,对一些存在就业安全隐患的工作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尤其是当学生就业后,高校应组织专门人员对学生就业的单位进行拜访和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切实掌握毕业生可能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安全隐患。
2.毕业生自身要提高防范意识,增强的综合素质
在求职和就业的过程中,毕业生们也要不断增强防范意识,如此一来,才可能根除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们要提高紧惕,且提高对就业信息真伪的辨别能力,尽量避免被虚假的就业信息所骗的情况发生。毕业生要增强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能力,遇到就业安全相关问题时学会运用自己所学到的就业安全知识机智应对,冷静处理。
3.执法部门要增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环境,确保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安全保证
政府部门应积极规范当前的种种招聘制度,执法部门则应增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好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营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良好就业环境。
4.加强就业管理
学校要实时掌握毕业生在就业期间的动态,确保信息的畅通,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是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老师,也是最亲密的朋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动态和思想状况。尤其重要的一点是,毕业生在求职或工作期间务必要建立起严格的请销假制度,在对待外出求职的学生时,应记录其求职单位的基本情况。已经工作的学生要提交就业证明函等证明材料,登记好用人单位的详细信息和联系方式。毕业班的同学流动性较大,也给我们老师的工作带来了挑战,为了学生的就业安全考虑,学校老师应该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正在积极就业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时,毕业生也应积极与辅导员、老师和同学们保持密切的联系,以确保若有问题出现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解决。
5.高校和学生家庭保持紧密联系,一致努力,增加对毕业生的关怀程度
很多学生家长只在乎学生最后找到了什么工作,而忽视了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很多家长缺乏和孩子的沟通,容易造成很多困扰,增添了学生的就业压力。高校和学生家庭应保持紧密的联系,切实帮助毕业生们在求职时树立一个良好的择业心态,努力提高心理上的承受能力。
事实证明,在新形势下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安全工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要确保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是的安全,这是我们长期的工作目标,也是新形势下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期望能够在学校、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能够让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感受到一个和谐安全的就业环境,切实保障高校毕业生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
参考文献
[1]沈晶.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的现状及原因[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螅2014,(5):76-79.
[2]论我国就业安全体系的建构[J]. 汪华.??南方论刊. 2007,(12): 18-20.
[3]吴贵生、马列春.大学生就业安全问题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9-110.
[4]游艳玲.不可小视的大学生就业安全[J].中国青年研究,2004,(6):142-144.
[5]王子杰、文丽等.大学生择业安全现状透析及应对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25-26.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篇9
摘要:在教育水平高速发展的大前提下,1999年,各高校实行扩招政策,大学录取比例上升至50%左右,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高校扩招只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方面,大学生的职业技能不足问题、人才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和高校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问题都影响着大学生就业。本文深刻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从中得出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参考,提出有效解决问题途径。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问题 解决途径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尤其在经过国际金融危机后,市场经济受到重创,大部分企业为了尽可能减少亏损还要进行大规模裁员,致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幅度缩小。同时,很多大学生为了就业,被迫加入了“北漂”的行列,大量毕业生涌入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基本都是为私企工作,工作的稳定性及收入也不够高,生活居住条件恶劣。久而久之,这种就业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整体就业水平甚至是社会和谐稳定性。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都想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就业,很少有人想投身于中西部经济建设。致使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就业形势相对饱和,而中西部地区人才稀缺。青海省作为我国中部省份,也存在着人才稀缺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将本科及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忽视职业教育,而我国身为发展中国家,真正大量需要的不是高学历毕业生,而是职业技术型人才。过剩的本科、研究生教育不但无法提高我国国力,在一定程度上只会加大社会就业压力,劳神伤财的同时还没有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
2.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达到用人单位标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指的是知识能力水平、道德品质修养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水平都到达了一定的高度,用人要求也随之提高,综合素质成为衡量的重要标准。目前应试教育仍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对成绩要求较高,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高校扩招导致录取分数线降低,各高校招收的学生往往综合素质较低,学习积极性低下,成绩也不够理想,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
3.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目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工作的稳定性、薪酬以及工作条件有较高的要求,认为基层工作与自己高校毕业生的身份不匹配,只有条件优越的工作才适合自己,甚至一些私有企业的工作都无人问津。同时大多数毕业生盲目追求“铁饭碗”,希望一次就业、终身就业,但是这种观念早已不适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人力资源需要不断流动调整,进而不断完善我国就业形势。
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1.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我国政府应该出台相应中小型企业补助政策,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使其可以顺利地从金融机构融资,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各中小企业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价值和社会影响力,通过中小企业力量不断壮大来吸引并且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2.做好去基层就业毕业生的保障工作。一些发达城市的就业形势往往趋于饱和,很多毕业生选择在发达城市就业很难实现自身价值,所以,鼓励毕业生投身基层就业,保障基层工作的工作条件成为政府干预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实施好类似于“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各项政策计划,及时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编制,事业单位招聘中优先考虑基层工作者,营造出良好的基层工作环境,留给基层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更多发展机会。
3.鼓励大学生创业。我国应提出相应的大学生创业鼓励政策,给予创业者相应的资金补助。政府应积极建立以辅助大学生创业为目的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技术、资金、人员上的支持,促进大学生创业,从而减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4.调整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大学生就业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导致大量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发生。只要用人单位有效调整录用标准,积极进行培训工作,深入发掘人的潜能,就有可能得到意料之外的收获,同时也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总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作为主导者,认清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政策,营造出良好的就业选择环境,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控,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引进及保障工作,有效减轻社会就业压力,从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德利.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性分析及对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大学毕业就业问题篇10
我国林产化工专业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大学期间,除重点学习4大化学及化工原理外,还包含多门专业课程,如植物纤维化学、木材化学、造纸原理与工程及天然产物化学等。由于我国林产化工工业基础相对较薄,林产化工企业又大多归类于化工企业,因此社会对林产化工专业认知不足[8],导致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如普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找工作难度较大。以北京林业大学2011~201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表1)为例,林产化工方向本科生就业率普遍不高,连续3年低于90%,最高就业率为2011年的88.0%。而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方向由于相关企业相对较多,该方向本科生就业率连续3年均高于90%,最高就业率为2012年的95.7%。然而,整体而言,2011~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并不是很理想。需指出,随着当前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发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渠道将不断拓宽。除毕业生就业率这一直观数据外,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2011~201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也做了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不及50%,其中林产化工专业就业人数更是不超过1/3。虽然林产化工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能胜任不同领域的多种岗位的工作,但用人单位不了解,或者本科毕业生往往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期待较高,加之对对口企业了解不足、个人能力与对口岗位需求不符等,导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偏低。
2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种大背景使得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7]。为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毕业设计成为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环节。借助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了解自己专业的对口企业。此外,通过毕业设计的系统训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对口岗位的需求来提高个人能力,以增加就业成功率。显然,如何发挥好毕业设计环节的积极效应,与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密切相关。综合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近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两项数据的解析,在全面分析毕业设计各环节后,笔者发现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至关重要,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如下。
2.1毕业设计周期过短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规定,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工作于第7学期末完成并落实到学生,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当学生开始选题时,毕业设计环节正式启动。通常情况下,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为1个学期。由于本科生在第4学年时,往往忙于两件事情,一是完成毕业设计,二是确定未来方向[8]。面对现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大部分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都在大四伊始,即开始着手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将主要精力投放在求职上,而忽视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环节对自己择业的重要性。据笔者了解,在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中有少部分更是在其他学生都早已开始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才在指导老师的催促下开始毕业设计的实验或设计工作。而选择读研的学生,大多会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希望能够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然而,无论对于哪种类型的毕业生,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周期明显过短。
2.2毕业设计选题范围窄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的规定,选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任务书,经教研室(系)讨论,教学院长审批后向学生公布,可选题目的数量应适当多于学生人数,选题分配实行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这样的规定致使现有毕业设计选题几乎全部是以指导老师设计命题为主。通常情况下,指导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正在研究的课题需要,提供几个可以研究的课题供学生选择。致使目前的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模式创新
针对上述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及所在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做了如下探索。
3.1毕业设计周期应因人而异
通常,本科生在大三阶段就已经决定毕业后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可提前将学生分为就业型毕业生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适当调整毕业设计周期。(1)就业型毕业生从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毕业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多数本科生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期望值很高,但因为对对口企业认识不足或个人能力与对口岗位需求不符等原因致使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林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就业途径主要为进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部分单位在学生第4学年时,就准许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对于这部分就业型学生,可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启动时间、缩短其毕业设计周期,利用其实习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对口企业以及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学习和训练,以提高应聘成功率。此外,通过调整毕业设计周期,还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无法平衡实习与毕业设计而带来的就业困难或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以保障应届毕业生学习、实习两不误,平稳度过学生、社会人的身份转换期。(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随着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发的持续升温,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考研的方向和高校的选择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林产化工专业研究生阶段可供选择的研究方向较多,如林木生物质资源与化学品、生物质炼制与生物材料、林产精细化工等,为协助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尽早明确其考研研究方向,对于有继续深造意愿的本科毕业生,可准许其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延长毕业设计周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研究课题和项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选择考研导师及专业。此外,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老师积极鼓励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在本科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其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鼓励本科生以团队形式积极申报部级、北京市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表3中可以看到,随着年级的增长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的比例不断提高。在进入第4学年后,将近一半的学生都已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对于这部分学生,无论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都可以将研究的课题进一步凝练后列为其毕业设计的题目。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周期实际要比学校安排的长很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毕业设计周期应体现灵活性,因人而异。
3.2毕业设计选题应因材施教
毕业设计选题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教学与实验室任务,完成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意义的选题。此外,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同时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理论与实践的训练。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以适当增加毕业设计选题模式。(1)就业型毕业生林产化工专业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选题除传统的教师先命题,师生再相互选择外,还可与就业型毕业生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9]。通过学生、指导老师、实习单位的3方沟通,确定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的毕业设计选题,增加新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如已在本专业相关企业开始实习或成功应聘的学生,可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在与指导老师和企业沟通后,选择合适的某一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为更好地提高其考研成功率,针对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可以让其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10]。指导老师可以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中选取几个独立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培养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领域为例,指导老师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了解木材细胞壁3大素的特性后,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和课题研究内容进行选题确认。作为指导老师,针对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完全可以让其参与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可通过召开师生研讨会的形式,由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出相关研究内容,指导老师负责具体把关,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此外,如表4所示,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考研学生中每年都有少部分(28.6%~43.8%)选择外校读研,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还可以结合其未来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来确定。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该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热情,还可以使其提前了解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考研面试成绩。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指导老师还需把握好选题的难易。针对就业型毕业生,应以培养其整体综合能力为主;而对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可以适当为其增加毕业设计选题难度,以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应体现针对性,因材施教。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