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范文10篇

  影评范文

  一、成员组成:

  是爱好影视、能积极参加本协会活动、有积极进取精神交遵守本规章制度的我校在校生。

  二、协会纪律:

  1、每期活动的具体内容时间以及地点的公布以海报或通知为主。

  2、每期活动时每位会员应凭本协会会员证入场。

  3、本协会会员证不得转借他人使用,若会员已进入活动场地但不知用何种途径会员证到活动场地以外,使他人使用其证进入活动场地,如有发现此情况,没收其会员证并视以退出本协会处理。

  4、不得喧哗,不得吃零食(若有发现吃零食者,罚其活动后留下扫地或其它事情)并遵守一些常规制度。

  5、本协会会员参加本协活动时自备笔(添写反馈单)。

  6、每期活动期间会员应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

  7、若本协会会员会员证有丢失,应及时向学生会申请补办。

  8、本协会会员证上应有会员姓名、照片以及盖有学生会印章的方可进入活动场地。

  9、若本协会会员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及本规章制度的则令其退出本协会。

  10、若本协会会员在会期限已到,应及时把会员证交还给学生会。

  11、若本协会发生其它事情,由校团委、学生会、本协会理事会处理。

  三、附则:

  1、每期所放电影由本协会会员提议给理事会,经理事会提选后报到学生会社团部或者由校团委、学生会决定(每部电影应有相应资料)。

  2、以上提到的本协会是指上塘中学影评协会。

  3、本规章制度是试用型。

  4、本规章制度从影评协会成立之时即有效。

  影评范文篇2

  关键词:电影评论;电影创作;观众

  从目前来看,电影评论虽然对电影创作有着一定的引导性作用,但由于市场因素对电影创作收益的影响较大,而专业电影评论与大众评论又呈现出了多元化特点,因此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之间相互对立、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已经严重淡化,而电影创作的方向也因此出现了偏差。由此可见,电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影批评的引导与支持,对于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间关系的研究,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间的辩证关系

  (一)共生关系。从定义上来看,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都很好理解,前者是指从剧本编写到后期处理的电影作品制作全过程,而后者则是针对电影作品优劣所展开的客观评价、分析与批评,评论内容具体包括电影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等。由于电影评论必须要围绕电影作品展开,在缺少电影作品的情况下,电影评论既无法进行也缺乏实际意义,而电影创作又需要以电影评论为引导,因此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实际上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当然,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间的共生关系并非是完全绝对的互相依存,电影评论虽然是随着电影行业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且需要以电影行业为依托,但其本身同样具有着独立的精神批判资格,在当前电影行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与环境下,即便不以电影创作为基础,也能够对对象进行客观的评判。同时,电影评价虽然对电影创作有着比较重要的引导作用,但这一引导作用同样不是无法替代的,即便缺少了电影评价,导演也同样能够创作出高质量的、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作品,无论是电影行业诞生初期的电影作品,还是当前在专业主流评论中褒贬不一甚至以贬斥居多的商业电影,都充分验证了这一观点。(二)相辅相成。由于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互相之间存在着良性的影响,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二者都能够实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电影创作的角度来看,在电影作品产生后,专业影评人、电影学家会针对其价值、意义乃至剧情安排、声音运用、镜头运用等细节展开评价分析,这样既可以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论证电影作品优劣的是,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找出自身不足、提高创作水平,使电影行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得到繁荣发展,同时其分析评价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电影作品,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与影片鉴赏能力,从而在观众要求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间接推动电影行业整体创作水平的提升。而从电影评论的角度来看,由于导演自身对电影作品的认知可能会比较主观,非专业的观众又受理论认知限制很难全面、客观的对电影作品进行评价分析,因此电影评论的存在本身就是被电影创作所需要的,只要影评人、电影学家能够对电影评价做出专业、客观、全面的评价,那么整个电影行业的创作水平就必然会得到提升,面对创作水平越来越高的电影作品,电影评论也会变得更具专业性。同时,受观众需求的影响,不同时期电影创作在内容题材选择、创作目的、整体风格、镜头把握等方面都会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单纯以电影评论为引导来进行电影创作,那么电影作品往往很难与观众普遍需求相适应,但由于电影创作在考虑电影评论观点的同时也会迎合时代特点与大众审美,因此在电影创作适应时代的过程中,电影评论也会得到调整。(三)相互对立。在一般的认知中,既然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属于共生的关系,那么这一关系必然会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模式存在,然而在实际上,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间虽然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模式,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却是相互对立的。首先,在电影创作中,创作者(导演)会以自身的主观情感、认知、思想为基础,在充分考虑大众审美需求的情况下对电影作品进行定义,而在电影评论中,专业的主流评论者却使完全针对创作者与受众展开的评价与分析,自身主观性是需要尽量避免的。换言之,电影创作者希望受众能够自己预期的视角来认识电影作品,对电影学理论的考虑则比较少,而电影评论者则并不会太过关心电影创作者的个人认知、情感、思想,基本都是以电影学理论为基础展开评论,有时还会以其他电影作品作为参照。因此,由于二者看待电影作品的视角完全不同,因此其对于电影作品的评价也很可能会出现差异,这样的作品评价与认知差异并不意味着评论者与创作者中有一方是错误的,相反在电影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类似的矛盾冲突实际上十分常见,即便是最专业的影评人与最优秀的导演之间,也可以能会因创作与评论之间的抵牾而产生争执,只要在坚持彼此尊重、互相倾听的基础上各自阐述自身观点,即便互相之间并不认同,这样的辨析也同样是有益于电影行业发展且能够长期存在的。

  二、当前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间关系存在的问题

  (一)电影评论影响力不足。在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的正常关系下,电影评论对于电影创作通常都应具有着较强的引导作用,虽然电影创作可以在不依赖电影评论的情况下独立展开,而电影评论也不至于像意识形态浓烈时期一样,直接决定电影创作的生死,但仍然需要对观众及电影创作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才能够实现对行业电影创作的有效、正向引导。然而从目前来看,虽然很多电影制片方在宣传时仍然对主流电影评论的影响力与大众意识效能比较重视,但电影评论的影响力仍然远不足以对电影创作产生影响,而其与电影创作间的关系也很是不正常的。一方面,在互联网高普及的今天,人人都可以针对电影作品发表评论,但由于主流评论者与普通观众的评论视角差异较大,因此常常会与大众的普遍认知、评价产生冲突,即提出与大众评价截然不同的观点,而在这样的冲突下,电影评论对普通观众的影响力自然就会大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观众评价与电影市场需求直接相关,因此在主流电影评论与大众观点出现矛盾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电影毋庸置疑的会选择站在观众一边,这样一来,电影评论对于电影创作的影响也随之变得十分微弱,如果主流电影评论者仍然带有创作需要评论的“得意”,那么影评就会在电影产业链条中逐渐失去价值,成为鲜有实际意义的“鸡肋”。(二)电影评论良莠不齐。在互联网时代下,无论是普通的电影观众,还是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亦或是微博、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上的自媒体,都可以与专业影评人一样成为电影的评论者。这一现象表面上推动了电影评论的发展,然而由于评论者的专业性、客观性很难得到保证,良莠不齐的评论观点由很容易对观众及电影创作者产生误导,因此即便电影评论者大大增多,但在评论价值迅速下降的情况下,看轻电影评论的反而变得更加严重,这不仅破坏了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原本的良性关系,同时也让电影评论影响力的降低得到了更为直观的体现。(三)电影评论与创作矛盾激化。在面对电影作品时,由于看待电影作品的视角不同,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间的对立原本只是一个十分正常的现象,电影评论者与创作者的观点也为必要趋同,但随着近些年电影创作者与评论者间的认知差异越来越大,而电影市场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因此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间的激烈对撞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一种愈演愈烈的趋势,有时甚至出现了完全排斥对方评价存在的情况,这不仅让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也使二者的相互促进作用受到了极大限制,对电影评论、创作乃至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未来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发展的有效建议

  (一)正视电影评论作品。虽然受互联网普及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当前国内电影评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如果客观角度来看,电影评论的导向作用对于电影创作乃至整个电影行业发展来说,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现阶段的电影观众群体与电影创作者来说,必须要正确认识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间的辩证关系,在明确指出电影评论整体专业性不足、导向作用缺失等实际问题的同时,客观看待、认可电影评论的正面导向作用,不可因当前国内电影评论的不足而过度轻视、忽视电影评论,而是要对电影评论进行整合、规范,使其能够转向正确的研究方向,在更高的视野下看待电影得失,进而逐渐脱出利益成为受大众与电影创作者尊重的引领性评价,具有事实超越性的高端价值。否则一旦电影评论完全被大众与电影创作者所忽视,那么电影创作就可能会被忽视深层次价值的商业市场完全左右,进而出现电影文化跛足现象。(二)转变电影评论观念。电影评论作为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在客观性、专业性方面具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专业电影评论者来说,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自身责任,改变“电影创作离不开评论”,“电影评论决定电影创作生死”等错误的既有观念,对新时代下的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关系进行正确认知,同时坚持行业自律,保证自身评论的客观、公正、专业,这样轻视电影评论的现象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另外,由于当前商品市场对电影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电影评论者还要尽快认识到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的转变自身观念,既要关注电影作品的精神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同时也要考虑到商品市场的回报率,这样电影评论才能够更符合时代特点与大众潮流,并得到电影创作者的尊重。(三)坚持电影批评多元化。在新媒体时代下,很多非专业的影评人乃至普通电影观众都纷纷涌入到了电影评论领域之中,而电影评论在观点上的差异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对于电影创作者及电影评论者自身来说,都需要尽快意识到这一时展趋势,并在坚持电影评论多元化原则的基础上,将电影评论分为大众影评、媒介影评与专业影评几部分,这样既可以顺应时展趋势,同时也能够将专业电影评论者从众多影评中独立出来,使电影创作者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对众说纷纭的评论进行准确区分,同时电影评论的引导作用也会重新发挥出来。当然,大众电影评论与媒介电影评论虽然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特点,但却并非是毫无价值的,电影创作者与评论者通过对大众评论特点的关注,同样能够从中准确把握到商品市场的发展规律与需求变化,并未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提供重要参考。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之间存在着相互对立同时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当前国内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的关系虽然出现了偏差,而电影评论也因此出现了创作导向作用缺失、影响力降低、评论良莠不齐等问题,但只要能够结合时代特点来正确看待电影评论的作用,并树立正确的电影评价观念,未来我国电影行业仍然是能够在电影评论与创作的相互促进中得到发展的。

  参考文献:

  [1]伍俊,马晓虎.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良性互动关系研讨会综述[J].电影新作,2017(06):124-128.

  [2]周星.重塑观念与认识价值——当下电影评论与创作的辩证关系[J].艺术评论,2016(01):16-21.

  [3]萧妍.《私人订制》:引燃电影创作与电影评论群体纷争[J].法人,2014(03):78-80.

  影评范文篇3

  当下影视批评缺乏扎实的研究性的支持蔡翔

  我把影视看作文化产品而不是艺术产品,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产品,可以把它看作四方面力量博弈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念、知识分子的参与、资本介入的过程。四方面力量既是博弈的过程也是冲突和妥协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四个方面在今天要有一个重新解释的过程。

  大学要介入批评,大学的特征是什么,更应该提供一个研究性的支持,今天我们为什么会对很多批评不太满意,某种原因是后面缺乏扎实的研究性的支持,80年代的文学研究批评之所以那么有力量,是因为它后面有一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支持。那么今天来说,对影视应该加强专业、细致、带有方法论的研究,包括对主旋律的影视片的研究。这样的一个研究出来以后会为媒体的影视批评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向性。

  当代电影批评缺失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的电影活动和电影文体吕晓明

  如果当代电影批评缺失的话,那么它缺失的正是这样一种严肃的、科学的电影活动和电影文体。正像西方有的电影研究学者讲的,他们认为电影批评实际上也是一种需要依赖于认知的技巧、需要想象和品位而且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一种实践活动。电影批评、需要有专业的学者、专业的技巧。这是我对现状的看法。那么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作为电影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性的缺失和我们的商业化的社会背景这样一些很难一时改变的原因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根本的原因,就是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和当代的电影批评之间没有形成一种有机的互动的联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呼唤要有人文深度和人文高度的电影批评,但不是用人文科学去代替电影批评。当前对重要影片的评论很少,对年轻导演的关注很少。对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发现和讨论也少。怎么提高电影批评水准?要实事求事,不要拔高和贬低,不要颂扬和反问。

  影视创作、制作和批评的三个不适应白烨

  我谈谈影视创作、制作和批评的三个不适应。第一个不适应——“大片无大评”。我觉得,这几年大片一直很火爆,这从市场上来说是好现象。但是评论太缺乏,其实有很多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比如这些年,这么多编导都在搞古装武侠,是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没有人批评。我觉得大片没有相应批评的话,也是失衡的,像陈凯歌、张艺谋、李安这些导演及其他一些大牌演员,在观众中具有偶像作用,只要是他们的东西,观众会不假思索就接受,没有批评,这样很危险。

  第二个不适应——“管播不管评”。国家只依法禁止播出某些不健康的影视片,但不制约评论。电视台有时候会把剧组请来,播出一些花絮,但那些东西和评论没有任何关系。我觉得电视台和一般的媒体不一样,在播出的时候应该给予正确引导。其实评论最好的平台就是电视。

  第三个不适应——“乱改不顾评”。比如说,对古典名著的改编。早期的一些不错,过了几年,说人家老了,要从人性的角度重新改,重新弄,又不好好来,弄什么选秀。曾经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中见过几个“红楼梦中人”的演员,个个都很漂亮,但这和《红楼梦》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完全是一个做秀的事件,选出的演员导演没法用,不合适。这样的事情没有人说,没有人批评。

  高等院校的影评应该受到关注徐甡民

  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人文环境下面,影评不可能或者说很难单独进行,因此,我觉得这是个非常艰苦的工作。我觉得电影的智力在衰退,有点像中国足球,兴致的确很高,但球却一直踢不进,没有长进。不太礼貌的讲,很多电影看起来真的叫拙劣愚蠢,看后坐在那里会生气。如果说对电影那么重要的一个艺术品种还有一点关怀的话,那么我们就觉得影评不得不作出尖锐的批评,这非常重要。在这个当中,我觉得现在高校,院校的影评应该受到关注,因为影评它还是需要有理论的素养,高校的一些老师、同学的一些影评它的确有一些理性辨析的东西。

  当然高等院校影评也有一个问题。过去有个电影叫《有话好好说》,我个人感觉,院校的某些少数的影评也是要“有话好好说”。影评这个东西是说理的,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也不在话语花哨,一定就是把它说到位,说准、说透,不在字眼上。高校的影评文章中很多词汇的出现,比如“语境”,很多文章都用。我们没有发现“语境”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文章怎么写的。当然,用了“语境”包括很多很现代的词汇,也可能完全是好文章,但不要都这样,一种腔调。

  能不能寻求一种双方能够理解的对话石川

  我觉得今天会议的题目本身构成了人文知识分子的一种集体焦虑。以电影工业的角度来看,人文知识分子或者说某种民间话语正在被边缘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在这个工业市场当中无法构成一种积极的生产力元素。也就是说,工业不需要听你人文知识分子的评论,或者说,它听了你的评论反而导致它的生产力的一种降低。我觉得这也是很尴尬的一种现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按我个人的看法,主要是现在的中国的电影工业所处的一个文化生态、现实,这个现实充满了各种矛盾。

  具体而言,换到大片上,我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对大片的批评、攻击甚至谩骂、贬低。当然,如果从一个艺术分析或者从人文知识分子的角度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但我觉得这种评论是否能够适合现在的需要?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时我也很困惑,能不能寻求一种双方能够理解的对话,比如说,院校里的学院派批评能不能通过艺术批评方式,帮助创作者提高,慢慢地把我们倡导的理念、思想、价值观演变为一种积极的生产力元素。

  电影批评是有独立价值的陈思和

  批评家的任务不是拍电影,拍电影是导演的任务。电影批评与其他所有的艺术批评一样,都是有独立价值的。它与电影制作的好与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电影制作得不好,供我们批评;制作得好,供我们研究。我并不觉得我们的影视批评有多么糟糕,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影视专业,博士也培养出来了。他们的职责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是为了培养有关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崇高的审美能力。

  人文学者如何介入影视批评曲春景

  当影像文化铺天盖地的时候,影视批评的孱弱和缺失,会使人油然而生一种焦虑感。即便知识分子在精神上有一种介入意识,却很难找到与影视剧主创人员或者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我国导演不像欧美优秀编导那样本身介入理论研究和批评。其次,人文知识分子认为自己不懂电影,因此也不愿轻易介入影视批评。所以造成影视批评缺失的现象。其实,电影批评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影的本体批评,由懂行的专业理论家、批评家操控,面对小众;另一类是影视文化批评,面对社会和大众。理论家批评家不需要研究“用光”和“机位”等问题,其研究对象是市场上普遍民众都能看懂的影视作品,是这些作品携带出来的各种文化内涵。因此,人文知识分子应该是这类批评的主体,不用受业内某些有成见人士的影响。有些导演对这一块非常排斥。这种排斥并不是中国电影史一开始就有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发展得非常好,那个时代的电影对人文内涵是有要求的,他们是竭力邀请知识分子介入的。现在这种情况有很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种情况应该有所改变。

  “思想淡出、学术凸显”是影视批评症结之一吴小丽

  李安和姜文同时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前者获得金狮,后者没有斩获。李安是一次次地运用普适性的叙事和普适性的人文关怀,来赢得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观众。姜文就输在电影的普适性人文关怀上。普适性不仅指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的兼顾和融合,更多地是指作品一定要触摸到人类内心深处的、共同的人性内涵,也就是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不被轻易触动的、封存的“结”。如果触动了这一点,电影就带有人性深度,能够赢得观众。

  普适性价值同样适用于影视批评。当前影视批评文章并不少,然而很多文章只是各类知识的堆积、学术的炫耀、某种时兴方法论的实验,沉浸在学术的孤芳自赏当中。学术研究式的批评只能存在于高校、研究机构,专业的学术圈里,是研讨会、评职称、博士硕士毕业论文的需求,它们与现实是毫无关涉的。新时期以来,“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问题,也是影视批评的症结之一,人文批评的缺席是思想的缺席和淡出。

  真正有效的批评应该以人文性为核心曾军

  专业影评存在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对常识的沉默,对基本的社会伦理问题保持一种沉默,去追求别样的意义。第二个是意义的过度阐释的现象,就是说本来没有,硬要在影视剧里去挖掘各种各样的意义。我引用乔纳森·卡勒一句话来说明目前专业影评的一个问题,他说:“正如大多数知识活动一样,诠释只有走向极端才有趣,四平八稳、不温不火的诠释表达的只是一种共识,尽管这种诠释在某些情况下也自有其价值,然而,他却像白开水一样淡乎寡味。”所以那些从事专业文化评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的人,对这些淡乎寡味的意义,很容易就把它们抛弃掉。我的结论很简单,如何让影视批评真正深入到普通观众的心坎里面,能够被他们所接受。普通观众的欣赏趣味就是对人生对命运的一种共鸣。那么,我们的影评,针对编导而言,就应该探讨这种具有普适性的人文关怀如何用镜头语言更好地去表达;面对观众,我们应该探讨如何从中吸取人生的意义。这可能又回到了80年代初启蒙的状态,可能现在回不去了,但是我觉得我们既然要谈人文学者如何介入,那么人文性的强化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真正有效的批评应该是以人文性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理性精神的一种批评。

  美国电影评论面面观孙绍谊

  先介绍美国的一些情况。美国的电影研究成为一个学科是从1960年代开始在大学里出现的,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表现出强烈的理论性和当代性倾向。电影研究在确立自身学科身份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使其日渐游离于电影创作实践和大众观影行为之外。美国大学开设的很多电影课程和教授撰写的文章都是高深的、很理论化的,基本上发表在学术刊物上,跟现实毫无关系,跟创作和大众的观影行为毫无关系。这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是满足于学术机构里面的知识活动,成了由学术出版、学术研究以及大学课程构成的研究类大学运作机制的一部分。电影理论和电影研究的课程整个有一个内循环的过程,基本上不和创作实践、观影行为发生关系。

  和创作实践和观影行为发生关系的是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的介入电影的专门的评论员,这些人不是也不可能是在大学里面任职的,他们可能没有博士学位,但却是学电影出身的,形成了一个很专业的队伍。这批影评人绝对是有价值的,观众也养成了一个观影习惯,他们专门看影评人的评论才决定看哪部电影。培养一个品牌的影评人是比较难的。而美国大学的理论传统比起中国来更加浓厚,更象牙塔一些。

  批评的缺失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严格的阅读者的缺失孙善春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经常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影像的阅读者,而没敢把自己当作一个批评家,虽然有时也不得不写一些所谓的批评文字。我们在说批评者缺失的时候,我首先会想到一个阅读者的缺失,认真的、优秀的、非常专业的阅读者的缺失。在这个资讯非常发达的时候,我们都能够非常轻松地变成专家,在电影这个机械技术复制的时代,连卖报的小童他都可以说是半个专家,他也可以谈电影,当然他谈得可能不像我们那么专业。那专业是什么呢?我想专业读者他要读得非常地细致,要有趣,要有美感,要投入时间,要享受阅读的乐趣,一种鉴赏式的古典情怀的欣赏,我觉得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态度。因而,我觉得批评的缺失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严格的阅读者的缺失。

  中国电影批评界的分工倪震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批评基本完成了体制化的分工,现在中国电影批评界从体制分工来讲,大概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政治主流的影视评论,第二种是商业性广告性批评,第三种是学院派人文知识分子批评,第四种是网络化全面性的电影批评。实际上这几种都有交叉,比如网络批评里也有很多很专业的很优秀的批评,第一种政治主流的影视评论也有相当多的教授参与进来,无论从文化政策、产业研究包括艺术本体论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平。商业性广告性的批评实际上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娱乐记者手中。

  在这种定位之下,我们人文类知识分子能做什么,能完成什么功能,能否把学问做到国际性的世界性的水平,能否在国际性的交流平台上做到话语畅通。我们就要拿出一个人文研究的姿态和学问的深度来进行表达。最后才是影响创作者。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国情,既能够有一种很好的、温和的、古典式的评论方式,也要适当地关注我们在这个语境里怎样寻找群体性的、和学院派的电影研究应有的阵地。

  中国有没有独立的影评毛尖

  很多年前看到戈达尔的剧本里面有一句话,电影只不过是金钱罢了。当年觉得很难接受,因为戈达尔电影的美学特征好像和金钱有些距离,但是这几年把戈达尔的后期作品都看了以后,并且随着电影形势的发展,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准确,而且它也可以应用在影评上,“影评也不过是金钱罢了”。今天在国内写影评,有的时候很灰心,泥牛入海可能还是好的结果。所以整个逻辑是,谁砸的钱多,谁的影响力就大。这个逻辑的反向同构或者是反向运作就催生了暴力影评,基本是你砸金钱,我砸板砖。所以在影评界,道德重构成了最艰难也最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悲观的问题。

  中国现在到底有没有独立的影评,或者说有多独立,互联网可以吗?我觉得网络影评以匿名性获得欢呼,好像草根影评也占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其实是很不乐观的。大量的心情式影评,没有立场,也很飘忽,这种影评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那种独立影评的地位。所以我宁愿暂时保持不独立的状态。那么,对于大学来说可以做什么呢?我想大学首先要把电影作为一种阅读,另外大学可以提供电影史的知识,提供更多角度的方法论的知识,不断强迫观众重新体验他本身作为电影观众甚至是电影作者的可能性,然后就是发挥想象力,影评需要更多的文化想象力和各种文化知识,包括重新研究电影意识形态和消费市场。

  必须重估影评人和电影研究的价值葛颖

  我觉得影评人就这个时代来讲是生不逢时的。因为之前影评人其实在社会上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当然他们的人数也少,并不像我们今天那么多。创作界非常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因为他们除了影评人这个身份之外,大多数还有其他的身份。还有一个我觉得生不逢时的原因是本来的大众是沉默的,影评人非常有幸地成为了大众的代言人。但是今天随着媒体的发达,大众文化的发达,他们有了表述自己见解的可能和空间,因此我们根本上失落了一个代言人的角色。也就是说影评人在这个时代被创作者和大众同时抛弃了。

  所以倘若我们谋求继续存在的可能,就必须重估影评人和电影研究的价值,以此展开生存的新维度。在公共空间中不断将热点议题引向建设性的方向,将火爆的争论、甚至诋毁谩骂引向逻辑释理,应该成为我们介入大众的姿态。对时下创作界晦明不清的问题,能够提供扎实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帮助厘清一些观念,构建创作方法。我们也可以是创作界的密切监视者,阐释不良的创作动态背后的玄机,进行善意的揭露和警示。

  学界自说自话甚至是各说各话刘海波

  影评范文篇4

  【摘要题】观点与流派

  【关键词】电影评价系统/评价主体/评价导向/评价环节

  【正文】

  本文尝试探究我国电影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所涉及的范畴如影片审查、发行宣传、电影批评、媒体舆论、票房上座、电影评奖等等,此前都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然而,将所有这些因素纳入电影评价体系展开全方位、整合性的考察与研究,尚未成为普遍的共识。值得强调的是,引发笔者进行探究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受到近年来我国影坛诸多现象的触动,仅举以下三个现象为例:

  现象之一,张艺谋导演的两部大片《英雄》与《十面埋伏》,在海内外赢得巨额票房的同时,却遭致国内媒体舆论一片骂声与苛求,对其评价明显存在偏颇,不利于国产片在入世的严峻挑战下理直气壮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现象之二,全国性文艺评奖活动(包括电影)出现较大幅度的整改,中央主管部门最近颁布了《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着手纠正设奖、评奖过多过滥带来的负效应,借以提高评奖活动的公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现象之三,面临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以及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新格局,曾经数度辉煌的中国影评界陷入“集体失语”的困境,现已引起有关人士的诘问:“在电影产业化链条上,电影批评这个重要环节为何失落?”

  凡此种种,均表明中国电影评价体系亟待建构与完善。

  一、评价因素分解

  美国学者帕姆·库克指出,电影“不仅仅通过生产、发行和放映系统而存在,同样通过为它提供文化语境而使其从中汲取营养的评论圈而存在”;评论圈已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亚工业”。(注: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页。)受此启发,笔者进一步将“评论圈”扩展为电影评价体系,结合我国电影评价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究电影评价体系多元性制约与互动的深层关系。

  电影是一种高成本高投入的大众化艺术,投资方、制片方追求功利性可谓天经地义。业内人士曾概括出“叫好又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不叫座不叫好”的说法,任何一部影片面世以后,必然会从上述四种结局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广义地说,“叫好”与“叫座”构成电影评价系统的两大基准。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实际上并不存在评价影片的划一的、静态的标准,而是非常庞杂的互动系统,包含了意识形态、艺术审美、市场运作、媒体导向、受众趣味、评奖激励等错综复杂的合力因素。

  观赏电影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审美体验,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又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事实上,观众在观看某一部影片之前会受到外界各种讯息的干扰影响,难免先入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其个人的价值判断。正如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指出的:“评价不创造价值,但是价值必定要通过评价才能被掌握。价值之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定向。同时,评价当然不是价值的消极的派生物。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评价活动的‘机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注: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为此,笔者将我国电影评价机制分解为下述构成因素:

  (一)基于评价主体,划分为领导部门、新闻媒体、影评人、普通观众四类。其中前三类主体手中掌握着话语权,能通过各种手段去影响受众。但受众不全然是被动的,最终以是否进电影院消费的实际行动,以及诉诸口碑或文字的褒贬意见反馈给电影业。

  (二)基于评价导向,划分为舆论导向、观影消费导向、专业学术导向三类。它们构成不同意义的“叫好”或“不叫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某部影片是否“叫座”。但此中存在着变数,取决于受众的逆反心理。

  (三)基于评价载体,划分为印刷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等三种。当今值得关注的是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使网民观众拥有了畅所欲言的渠道。网上影评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具有参与随意性、匿名性、褒贬极端性等特征。

  (四)基于评价环节,划分为预评价、映期评价、后续评价三个阶段。预评价主要指电影审查、发行准入和媒体炒作,意味着一部新片在公映之前,即已获得某种价值评定,无形中能诱导受众的期待视野;映期评价包括媒体评价、票房上座率和影评舆论,贯穿整个上映时段,后续评价的时效性不强,而以学术深度取胜,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评奖等等。

  二、强势话语

  根据笔者观察,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有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出现了某一种强势话语,在电影评价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个时期为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影评最辉煌的时期,其特征是“影评人说了算”,在电影创作者及广大观众中形成令人信服的权威性。韦彧(夏衍)在《电影批评的机能》一文中提出左翼影评追求的目标:“电影批评不仅对观众以一个注释家、解剖者、警告者、启蒙人的姿态而完成帮助电影作家创造理解艺术的观众的任务;同时还要以一个进步的世界观的所有者和实际制作过程理解者的姿态,来成为一个电影作家的有益的诤友和向导。”郑正秋当年由衷地感叹:“靠着前进批评家的努力,便造成了新的环境的需要,它这种力量,好比是新思潮里伸出一只时代的大手掌,把向后转的中国电影抓回头,再推向前去。”张石川亦坦陈:“当我导演的影片出映后,第二天我就得细心的读一遍人家给予我的批评。在这些批评中,我可以得到不少的益处。”左翼影评的力量于此可见一斑,这一宝贵传统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扬。

  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国家极度重视电影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功能,强势话语转到了政权机关,其特征演变为“领导人说了算”。建国初期,席卷全国的第一场政治运动是从批判电影《武训传》入手的,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出自主席手笔,由此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用钟惦棐的话来说:“在中国,能够真正对电影发表评论的不是电影评论家,而是政治家和行政长官。”(注:钟惦棐《论社会观念与电影观念的更新》,载《电影艺术》1985年第2期。)有心人曾翻阅1949—1976年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当时95%以上的影评都是纯粹谈论政治问题的,评价结果通常只有两个:或作政治上的肯定,或作政治上的否定。到了“”后期,“”一伙蓄意围攻《创业》,在仗义之士富有政治智慧的策动下,《创业》编剧张天民斗胆给写申诉信。1975年7月25日,对《创业》作了亲笔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最高领导人一锤定音,这一震动全国的政治事件方得以暂时平息。电影界老领导陈荒煤晚年反思道:“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具体分析作品的主题、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简单片面地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地造成了创作人员的心态: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大家都怕犯政治错误,结果都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忽视或否定艺术的客观规律,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注:转引自马德波、戴光晰《导演创作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第三个时期是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电影抓住历史机遇重新起飞,老片复映、新片献映、外片开映,全国人民踊跃进电影院观赏,也迎来了电影评论又一个黄金时期。在普及层面,群众性影评生机勃勃,据统计全国约有两万多个影评学会或社团常年开展活动,在专业层面,专家学者压抑已久的学术激情空前焕发,加上吸收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精华,一批理论含量很高的电影评论应运而生,其特征是“学术说了算”。例如白景晟的《丢掉戏剧的拐杖》、张暖忻与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钟惦棐的《谢晋电影十思》等文章,均对电影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80年代前期,在评论界推崇纪实美学及巴赞“长镜头”理论的促动下,韩小磊、丁荫楠、郭宝昌等几位中青年导演活学活用“打擂台”,结果郭宝昌导演的《雾界》(1984)后发制人,硬是超过《他在特区》和《见习律师》,以全片168个镜头数创出中国影坛长镜头新纪录。

  第四个时期即当今所处的媒体时代,特征是“媒体说了算”。信息社会媒体竞争异常激烈,中国报刊业近年一再扩版娱乐影视版面,迅速集结起一个“娱乐记者”职业群。众所周知,市场营销素来是中国电影的软肋,既缺营销意识也缺营销手段,可一旦明白“酒香只怕巷子深”的道理之后,也开始使劲吆喝。投资方计入营销成本的宣传费首先投向娱乐媒体,配合着新片首映式、观众见面会、新闻会等商业性活动,“炒作一把”的做法在业内盛行开来。然而,炒作的出发点毕竟是谋求商业利益和小团体名利、个人名利的最大化,在电影评价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乃是具有排他性的“观影消费导向”。有识之士指出,娱记们现在并不满足于传播信息,而热衷于“生产信息”,他们拥有进行炒作的版面优势,凭借自己掌握的话语权,“能吸引无数不明真相的观众轻易相信媒体所作出的结论”。(注:陆绍阳《媒体炒作时代的电影批评建设》,载《电视·电影·文学》2001年第3期。)我们注意到,这些年来媒体对国产电影的报道总量不能算少,竭力满足人们对影片拍摄幕后花絮、明星名导花边新闻的阅读需求。应该说,只要趣味不低俗不出格,娱乐新闻自有存在的价值。然而,有个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如果媒体停留于浅层次“热炒”,媒体持论不能受到公众的信赖,将导致公众仅仅从纸媒了解电影的“讯息”,可就是缺乏走进电影院观赏的欲望,那岂不成为“纸上看片”了吗?近年备受媒体“围剿”的张艺谋为此大声呼吁:“中国电影发展需要健康的电影评论,需要有一支有力量的、有权威性的影评队伍。到今天中国哪里有影评队伍?主要是媒体一些记者们自己的观点。”语虽偏激,不啻是一帖清醒剂,透出电影艺术家对健康舆论导向的热切期待。

  三、评价环节

  (一)预评价

  “预评价”意指一部新片正式公映之前获得的相关评价,未必诉诸于公众,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影片的命运。

  影评范文篇5

  【摘要题】观点与流派

  【关键词】电影评价系统/评价主体/评价导向/评价环节

  【正文】

  本文尝试探究我国电影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所涉及的范畴如影片审查、发行宣传、电影批评、媒体舆论、票房上座、电影评奖等等,此前都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然而,将所有这些因素纳入电影评价体系展开全方位、整合性的考察与研究,尚未成为普遍的共识。值得强调的是,引发笔者进行探究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受到近年来我国影坛诸多现象的触动,仅举以下三个现象为例:

  现象之一,张艺谋导演的两部大片《英雄》与《十面埋伏》,在海内外赢得巨额票房的同时,却遭致国内媒体舆论一片骂声与苛求,对其评价明显存在偏颇,不利于国产片在入世的严峻挑战下理直气壮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现象之二,全国性文艺评奖活动(包括电影)出现较大幅度的整改,中央主管部门最近颁布了《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着手纠正设奖、评奖过多过滥带来的负效应,借以提高评奖活动的公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现象之三,面临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以及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新格局,曾经数度辉煌的中国影评界陷入“集体失语”的困境,现已引起有关人士的诘问:“在电影产业化链条上,电影批评这个重要环节为何失落?”

  凡此种种,均表明中国电影评价体系亟待建构与完善。

  一、评价因素分解

  美国学者帕姆·库克指出,电影“不仅仅通过生产、发行和放映系统而存在,同样通过为它提供文化语境而使其从中汲取营养的评论圈而存在”;评论圈已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亚工业”。(注: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页。)受此启发,笔者进一步将“评论圈”扩展为电影评价体系,结合我国电影评价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究电影评价体系多元性制约与互动的深层关系。

  电影是一种高成本高投入的大众化艺术,投资方、制片方追求功利性可谓天经地义。业内人士曾概括出“叫好又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不叫座不叫好”的说法,任何一部影片面世以后,必然会从上述四种结局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广义地说,“叫好”与“叫座”构成电影评价系统的两大基准。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实际上并不存在评价影片的划一的、静态的标准,而是非常庞杂的互动系统,包含了意识形态、艺术审美、市场运作、媒体导向、受众趣味、评奖激励等错综复杂的合力因素。

  观赏电影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审美体验,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又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事实上,观众在观看某一部影片之前会受到外界各种讯息的干扰影响,难免先入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其个人的价值判断。正如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指出的:“评价不创造价值,但是价值必定要通过评价才能被掌握。价值之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定向。同时,评价当然不是价值的消极的派生物。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评价活动的‘机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注: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为此,笔者将我国电影评价机制分解为下述构成因素:

  (一)基于评价主体,划分为领导部门、新闻媒体、影评人、普通观众四类。其中前三类主体手中掌握着话语权,能通过各种手段去影响受众。但受众不全然是被动的,最终以是否进电影院消费的实际行动,以及诉诸口碑或文字的褒贬意见反馈给电影业。

  (二)基于评价导向,划分为舆论导向、观影消费导向、专业学术导向三类。它们构成不同意义的“叫好”或“不叫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某部影片是否“叫座”。但此中存在着变数,取决于受众的逆反心理。

  (三)基于评价载体,划分为印刷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等三种。当今值得关注的是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使网民观众拥有了畅所欲言的渠道。网上影评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具有参与随意性、匿名性、褒贬极端性等特征。

  (四)基于评价环节,划分为预评价、映期评价、后续评价三个阶段。预评价主要指电影审查、发行准入和媒体炒作,意味着一部新片在公映之前,即已获得某种价值评定,无形中能诱导受众的期待视野;映期评价包括媒体评价、票房上座率和影评舆论,贯穿整个上映时段,后续评价的时效性不强,而以学术深度取胜,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评奖等等。

  二、强势话语

  根据笔者观察,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有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出现了某一种强势话语,在电影评价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个时期为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影评最辉煌的时期,其特征是“影评人说了算”,在电影创作者及广大观众中形成令人信服的权威性。韦彧(夏衍)在《电影批评的机能》一文中提出左翼影评追求的目标:“电影批评不仅对观众以一个注释家、解剖者、警告者、启蒙人的姿态而完成帮助电影作家创造理解艺术的观众的任务;同时还要以一个进步的世界观的所有者和实际制作过程理解者的姿态,来成为一个电影作家的有益的诤友和向导。”郑正秋当年由衷地感叹:“靠着前进批评家的努力,便造成了新的环境的需要,它这种力量,好比是新思潮里伸出一只时代的大手掌,把向后转的中国电影抓回头,再推向前去。”张石川亦坦陈:“当我导演的影片出映后,第二天我就得细心的读一遍人家给予我的批评。在这些批评中,我可以得到不少的益处。”左翼影评的力量于此可见一斑,这一宝贵传统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扬。

  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国家极度重视电影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功能,强势话语转到了政权机关,其特征演变为“领导人说了算”。建国初期,席卷全国的第一场政治运动是从批判电影《武训传》入手的,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出自主席手笔,由此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用钟惦棐的话来说:“在中国,能够真正对电影发表评论的不是电影评论家,而是政治家和行政长官。”(注:钟惦棐《论社会观念与电影观念的更新》,载《电影艺术》1985年第2期。)有心人曾翻阅1949—1976年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当时95%以上的影评都是纯粹谈论政治问题的,评价结果通常只有两个:或作政治上的肯定,或作政治上的否定。到了“”后期,“”一伙蓄意围攻《创业》,在仗义之士富有政治智慧的策动下,《创业》编剧张天民斗胆给写申诉信。1975年7月25日,对《创业》作了亲笔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最高领导人一锤定音,这一震动全国的政治事件方得以暂时平息。电影界老领导陈荒煤晚年反思道:“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具体分析作品的主题、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简单片面地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地造成了创作人员的心态: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大家都怕犯政治错误,结果都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忽视或否定艺术的客观规律,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注:转引自马德波、戴光晰《导演创作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第三个时期是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电影抓住历史机遇重新起飞,老片复映、新片献映、外片开映,全国人民踊跃进电影院观赏,也迎来了电影评论又一个黄金时期。在普及层面,群众性影评生机勃勃,据统计全国约有两万多个影评学会或社团常年开展活动,在专业层面,专家学者压抑已久的学术激情空前焕发,加上吸收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精华,一批理论含量很高的电影评论应运而生,其特征是“学术说了算”。例如白景晟的《丢掉戏剧的拐杖》、张暖忻与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钟惦棐的《谢晋电影十思》等文章,均对电影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80年代前期,在评论界推崇纪实美学及巴赞“长镜头”理论的促动下,韩小磊、丁荫楠、郭宝昌等几位中青年导演活学活用“打擂台”,结果郭宝昌导演的《雾界》(1984)后发制人,硬是超过《他在特区》和《见习律师》,以全片168个镜头数创出中国影坛长镜头新纪录。

  第四个时期即当今所处的媒体时代,特征是“媒体说了算”。信息社会媒体竞争异常激烈,中国报刊业近年一再扩版娱乐影视版面,迅速集结起一个“娱乐记者”职业群。众所周知,市场营销素来是中国电影的软肋,既缺营销意识也缺营销手段,可一旦明白“酒香只怕巷子深”的道理之后,也开始使劲吆喝。投资方计入营销成本的宣传费首先投向娱乐媒体,配合着新片首映式、观众见面会、新闻会等商业性活动,“炒作一把”的做法在业内盛行开来。然而,炒作的出发点毕竟是谋求商业利益和小团体名利、个人名利的最大化,在电影评价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乃是具有排他性的“观影消费导向”。有识之士指出,娱记们现在并不满足于传播信息,而热衷于“生产信息”,他们拥有进行炒作的版面优势,凭借自己掌握的话语权,“能吸引无数不明真相的观众轻易相信媒体所作出的结论”。(注:陆绍阳《媒体炒作时代的电影批评建设》,载《电视·电影·文学》2001年第3期。)我们注意到,这些年来媒体对国产电影的报道总量不能算少,竭力满足人们对影片拍摄幕后花絮、明星名导花边新闻的阅读需求。应该说,只要趣味不低俗不出格,娱乐新闻自有存在的价值。然而,有个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如果媒体停留于浅层次“热炒”,媒体持论不能受到公众的信赖,将导致公众仅仅从纸媒了解电影的“讯息”,可就是缺乏走进电影院观赏的欲望,那岂不成为“纸上看片”了吗?近年备受媒体“围剿”的张艺谋为此大声呼吁:“中国电影发展需要健康的电影评论,需要有一支有力量的、有权威性的影评队伍。到今天中国哪里有影评队伍?主要是媒体一些记者们自己的观点。”语虽偏激,不啻是一帖清醒剂,透出电影艺术家对健康舆论导向的热切期待。

  三、评价环节

  (一)预评价

  “预评价”意指一部新片正式公映之前获得的相关评价,未必诉诸于公众,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影片的命运。

  1.来自领导部门的评价

  中国电影业目前纵向或横向的管理层涉及、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近十个中央部委。况且,国产片送审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出品单位习惯于将制作完成的样片按题材归属(尤其现实题材),对口送达有关领导部门审查,如体育题材送体委、教育题材送教育部、警匪片送公安部审查等等。电影人潜意识中有着浓重的“红头文件”情结,指望在新片发行放映时获得中央部委的认可与支持。因而,领导部门对具体影片作评价在所难免。其实这种做法利弊互见,有利之处在于某些影片(尤其主旋律影片)确实符合当下形势需要,能获得“红头文件”撑腰组织公费包场;弊处在于电影毕竟是艺术品而非宣传品,部门或行业痕迹太重反而不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再则,“婆婆”多了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时让人无所适从。汤晓丹导演曾回忆当年执导《红日》犹如“走钢丝”,为的是在军委与文化部相左的审查意见中寻找平衡点。(注:参阅蓝为洁《〈红日〉拍摄内幕》,载《上海滩》2005年第6期。)有必要强调,总理是尊重艺术规律的典范,他的忠告是:“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不是反社会主义的,就许可存在,没有权力去禁演。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而不是只面对领导。”(注:转引自《与电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88页。)

  2.来自发行部门的评价

  影片发行属于发行部门的一项常规业务,其决策者客观上处于市场“把门人”的特殊地位,这道“准入”门槛实质上也起到预评价的作用,因为发行公司的取舍标准直接影响到影片能否同观众见面。在“一夫当关”式的态势下,即便获得审查通过甚至已经在电影节捧奖的片子,照样会吃闭门羹或者仅开一丝门缝。例如,《三毛从军记》的导演张建亚就抱怨在发行上遭遇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发行公司经理们承认这片子老少咸宜,但只因片名听上去是‘儿童片’,就不敢多订拷贝!”又如,今年在戛纳电影节获奖而归的《青红》在本土备受冷遇,四川成都院线便对该片“婉言谢绝”,因顾忌艺术片没有票房。可见,这种一叶障目的草率判断,事实上已介入评价体系,其后果立竿见影。期待发行部门不单纯以票房预测作为评价准绳,因为电影毕竟是文化产品,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剥夺了偏爱欣赏艺术电影的那部分观众的权利。

  (二)映期评价

  顾名思义,映期评价是最直接的评价。“叫好叫座”,此时不叫,更待何时?

  1.来自媒体的评价

  媒体对影片的公开评价往往引人注目,其功利目标是引导“讯息受众”接受媒体记者做出的褒贬。目前,媒体评价多以新闻报道“本报讯”形式出现,娱记行文则采用“夹叙夹议”的文体,随意性较强,个人观点亦很鲜明,时常呈现“捧杀”或“封杀”某人某片的倾向。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去年众多媒体肆意“伏击”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惹得制片人张伟平怒斥:“给那些心态不健康的媒体记者提个醒!应该有职业道德,不能通过媒体去哗众取宠、误导观众!”后来还惊动国家电影局局长召集媒体见面会,“呼吁大家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国产电影,给国产电影提供一个好的舆论环境”。(注:参阅新华社2004年8月14日北京电讯《给国产电影好的舆论环境》。)这里不妨摘抄媒体记者两段文字体味一下,其一属主观武断型:“在《英雄》概念化主题遭到几乎众口一词的痛批之后,张艺谋看来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十面埋伏》里你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思想内涵。”其二貌似客观报道:“双休日看过影片的观众大多以‘恶俗’、‘老土’、‘弱智’、‘无厘头’等字眼,对影片给出了直感式的点评。”须知这些文字均见诸于首映当日的报纸,对《十面埋伏》显然起了负面宣传作用。不过,由于受众存在逆反心理,最终《十面埋伏》仍拔得票房头筹。

  2.来自票房的评价

  票房不足以全面承担对影片的价值做出公正的、终极的评价,但至少能从市场角度去验证一部影片是否受到观众的欢迎。票房营收及上座率可视作观众通过消费方式对影片的选择性评价,通过全国影院计算机售票终端系统每周公布的“票房排行榜”,能即时反馈给影片的投资方、制作方与发行方。叫座是硬指标,叫好有弹性。不同的观众群体常因不同民族文化、地域背景以及年龄、性别、学历等等形成审美趣味的差异,也可因上映档期是否“天时地利人和”而造成截然不同的反响,有不少必然或偶然因素制约观众进电影院。例如2004年引进的好莱坞大片《烈火雄心》在美国十分叫座,不料在中国票房表现不佳,令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原因是美国观众基于“9·11”情结踊跃观看此片,而中国观众的感应度相对不那么强烈,仅视作一般的消防行业故事。再如山西电影制片厂近年推出的“暖”系列通俗煽情三部曲,在内地的票房表现远远高过沿海城市。

  3.口碑

  长期以来,我们对依靠人际传播的口碑评价缺乏跟踪研究。事实上,正如海外学者戴安娜·克兰所言:“一部影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一座城市公映之后马上出现的口耳相传的荐举。”观众的口碑好像看不见、摸不着,但最终结果是会体现出来的,而且力度大、底气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最新案例是2004年6月发行的好莱坞大片《后天》,上映之时恰逢举办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档期并不理想,媒体也没留出多少版面给这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灾难片。岂料此匹黑马后劲十足,倚仗观众的口碑成为2004年度最卖座的好莱坞大片。在电视剧领域,由于电视深入千家万户的收视特点,观众的口碑效应比起电影更容易辐射放大。例如近期在央视8套创出上半年收视率第一的家庭伦理剧《错爱一生》,在首播前几乎没经过什么炒作,完全依靠观众自发的欣赏热情,收视率节节攀升,促使央视8套破例在新剧播出后仅一个月便安排重播,可见老百姓口碑的威力!

  (三)后续评价

  电影是有生命力的。有些影片短命夭折,舆论来不及反应;有些影片昙花一现,舆论任其自生自灭;也有些影片生命力顽强,即便过了上映档期许久,依旧招来舆论说长道短,构成了后续评价。

  1.总结式

  这种类型的评价绝非急就章,一般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具备学术性和深度感,对电影文化的积累大有裨益。试举《主旋律与新时期广东的影视创作》为例,该文作者从宏观上着眼,评价广东影视作品弘扬主旋律持续达20余年的特色,归纳为“广东立场”的文化态度,即“广东影视文本是出于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衷心拥护和切身体验而讴歌主旋律的,是为自己所认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价值辩护”;概括出“一个是宽容,一个是进取,构成了广东影视剧人物的普遍性格;对财富和都市时尚的表现,构成了广东影视剧的美学特色”;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主旋律创作在对人民选择的尊重下构建起对人民的引导。”(注:罗宏《主旋律与新时期广东的影视创作》,载2005年7月12日《文艺报》。)

  这种总结式评价超越了就事论事、就片论片的局限性,给人以启迪。

  2.秋后算账式

  目前我国影坛流行此风。2004年岁末,有一家《艺术评论》杂志召开“张艺谋和中国电影艺术研讨会”,会议名称将张艺谋个人姓氏与整个国家的电影艺术尊列一起,会议传出的信息却似瞄准张艺谋的一次“集体开火”,替他开列了“六宗罪”。针对在美国赚得盆满钵满的《英雄》与《十面埋伏》,有位知名作家以不屑一顾的口气发难:“不要认为张艺谋在美国成功就怎么怎么样,美国那些观众是什么观众?一个大胖子坐在那里嚼着爆米花,你飞来飞去,打来打去,他觉得挺好看。我们不要为这些东西过分的感到骄傲,我们应该有自尊,应该有自己的人格。”光凭一句发挥形象思维的推论,就轻轻抹煞了国产片首次走向世界的成功之举。在中美两国电影交往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美国片大批量地在华倾销(解放前有两个年头分别达到350部左右,几乎每天有一部好莱坞新片登陆上海)。而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特别是通过市场渠道一举占领美国主流院线2000多块银幕,《英雄》堪称先锋,更难能可贵的是连续两周夺得北美地区票房周冠军。长久以来,国人期待中国影片早日走向世界,但当这一天不期而至时,部分人士却显出叶公好龙的模样,故作惊人之语,对《英雄》、《十面埋伏》这样成功运作的商业大片冷讽热嘲。

  传播界认同这样的规律,即100%正面报道的宣传效果等于零,90%正面报道的宣传效果约为10%,而批判性写作(负面报道)的接受效果倒反强烈。曾几何时,坊间冒出黑色肃杀封面的《10导演批判书》,在著者笔下,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王家卫、吴宇森、李安等华语电影一线导演被刻薄地称作“一把辛酸泪,一堆烂拷贝,再丑的媳妇因其‘无辜’,终将能熬成婆。他们把无数的垃圾真诚地献给了我们,而自己却也终究逃不过两手空空。”另有一书取名《野调无腔:中国当代影视文化另类批评》,扉页内推介本书“更像是一块为专门打碎中国当代影视文化梦境而造的‘砖头’”;作者在《自序》中用的动词是“我决定开始‘抡’了”,摆开了“愤青”对“失宠的贵妇”(指中国电影)和“乱妆的娇娘”(指中国电视)大动干戈的架势。在当今以酷评为时髦的舆论生态环境下,看来导演们要练就经得起恶骂的心理承受力。

  3.评奖式

  电影评奖是具有权威性、荣誉性、商机性的评价方式,对获奖影片能带来“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的效应,对影人的激励亦非同小可。例如查理兹·塞隆荣获第76届奥斯卡影后,南非总统姆贝基特致电祝贺:“继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文学奖后,南非又诞生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塞隆的胜利证明了南非是一个可以培育出最佳人才的国家。”总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电影评奖历来喜欢“多多益善”,评出的最佳影片通常不是“唯一”而是多部并列,激励作用随之大打折扣。按理说,凡评奖必有一套游戏规则,但前些年曾发生过这样的怪事:某些获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的影片,实际上是观众很少、票房很低的片子,更有甚者系尚未公映的“样片”,完全背离了“百花奖”奖励广大观众最喜爱影片的初衷。难怪有人拍案而起,批评影坛上上下下一年四季都在忙评奖,结果“离评委近了,离观众远了;离奖杯近了,离市场远了”。

  鉴于“入世”后中国影片参与国际电影节赛事的机会日渐增多,有必要辩证看待国际电影节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效果。不少第六代导演频繁接触海外电影节,他们的创作走向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西方评委的口味牵着走,忽视了本土观众的欣赏口味与评价反馈,结果造成“墙外开花墙里不香”的尴尬结局。

  4.传承式

  影评范文篇6

  【关键词】自媒体;电影评论;电影传播;控制功能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网络联通无限延伸,网络受众全阶层覆盖给影视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网络为网民提供了发声平台,随着网络影评的兴起,传统影评逐渐式微。电影批评随之从传统的报纸、杂志、学术期刊等印刷媒介转移到网络。网络影评经历了博客、论坛时代的萌芽期,门户网站、豆瓣网、时光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期,如今来到了欣欣向荣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互动式发展期。

  一、自媒体影评平台及表征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网络平台的建设,自媒体影评也生发出不同形式,微博、微信公众号是其主战场。1.微博影评。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微博影评也迅速在微博平台上发展起来。微博所具有的@功能、转发评论功能等,增强了发言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140字内容上限,使得微博成为碎片化信息平台,短小的篇幅降低了读者阅读的难度,使内容更加容易在微博平台上传播。快捷、即时、广泛的传播特点使微博迅速成为电影评论的主要平台。微博上有大量电影自媒体博主,他们主要影视资讯、评论等信息。电影自媒体分为团队运营和个人运营。如“桃桃淘电影”“电影通缉令”“毒舌电影”等粉丝量过百万的电影自媒体大号,由团队运营,每日更新热门的电影资讯和影评。团队运营的电影自媒体大号的内容易同质化,但团队运营保障了出品内容的稳定,使其能够吸引大量粉丝,形成影响力。“法兰西胶片”“木卫二”“波米”等自媒体号属于个人运营平台,他们时间较灵活,内容个性化,语言风格多样,更符合博主本人的语言习惯。由于摒弃了团队运营的模式化,个人号更加注重个体表达,的原创内容也更具生命力,因此容易吸引更多的黏性粉丝。2.微信公众号影评。微信作为继微博之后兴起的社交应用,成为迄今为止粉丝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媒体应用平台。随着微信公众号的火爆,以影评为主打的公众号开始兴起,经历了几年的疆土开拓之后,如今这些公众号已占据影评行业的半壁江山。在豆瓣、微博上积累了众多粉丝的电影大V,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集聚粉丝,电影爱好者、普通影迷也可以通过个人公众号抒写观影感受。微信公众号成为影迷聚集交流的平台,各路影评人百家争鸣,通过深刻、具有洞见的影评逐渐积攒人气,比如“幕味儿”“反派影评”“虹膜”等。也有一些电影公众号紧跟热点,求快求新,凭着追逐热点的本领吸引眼球,收获不俗阅读量成绩。

  二、自媒体影评的传播特征

  自媒体影评从传播路径、批评主体、传播信息文本等各方面,构建出新的话语批评场,甚至改变了电影的市场机制。1.传播路径的迁移。传统的影评传播,话语权掌握在拥有影视资源和电影专业知识的权威手中。传统影评主要通过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来传播,由于受到版面限制,以及出版过程需要撰稿、投稿、编辑把关、印刷、发行等一系列环节,影响了传播的时效性,往往不会对正在上映的电影产生显著影响。除此之外,由于受到印刷媒体的技术限制,往往是影评人向读者单向传播,读者不能给出反馈意见,传播角色固定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影评逐渐出现,传播路径从印刷媒体向网络转变。网络影评以论坛影评为起点,逐步发展到博客影评,再到如今的自媒体影评,如微博影评、微信公众号影评,形态多样且纷繁复杂。网络影评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影评的单向传播和批评主体的固定性。最早出现的是论坛影评。1998年12月建立的西祠胡同“后窗看电影”论坛以“电影是生活的一扇后窗”的口号吸引了大量电影爱好者。2000年前后,北大新青年的“电影夜航船”论坛、新浪影行天下论坛、网易的“我爱电影”“香港制造”等较有影响力的影评论坛相继出现。移动互联时代为电影评论发表、网友互动讨论提供了平台,早期网络影评平台为电影批评创造了开放和自由的空间,改变了传统的印刷媒体掌握话语权的状况。基于网络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大大增强,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友既可以是传播者,也可以是接收者。凭借网络平台技术的优越性及话语空间的开放性,一大批优秀的网络影评人进入公众视野。微博影评的出现,则在此基础上推进了“全民影评时代”的到来[1]。由于微博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博文,而不是按照对电影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排列顺序发文,每一个用户都有平等发言的权力和机会。电影从业者、专业电影学者、普通观影者之间的隔阂被打破,而且相互变换,电影批评进入全方位互动模式时代。网络影评的出现,体现了影评传播平台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迁移。哈贝马斯曾指出,“公共机构,比如共同体和教育团体、教会、志愿者组织和大众传媒,可以完美地起到渠道的作用”,而开放的传播渠道是社会进步的先决条件[2]。网络的开放性满足了建立理想传播模式的先决要求。2.批评主体泛众化。有学者认为,“Web2.0时代,数字技术的进步引发了传播领域的变革,本质便是传播主体的泛众化。传统媒介组织在信息端口被把关的模式下信息,网民个体可以不经媒介组织,直接在网络平台上信息”[3]。渠道的扩展引发了评论主体身份和语言风格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专业学者掌握发声渠道话语权的局面。互联网的便捷性、平民化赋予了普通大众发声的权利,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电影爱好者和普通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表观影感受,通过评论转发与其他读者互动讨论,进而形成网络热点。因为微博取消了140字的限制,普通网民可以在微博上观影文章,或者注册个人微信公众号抒发自己的观片感受。除了草根阶层的狂欢,传统影评也开始顺应时展寻找转型之路,在自媒体影评中开辟属于专业影评的一隅。专家学者、电影研究者纷纷开通微博,打造自己的话语场。学术性杂志、电影爱好者、电影从业者均开通微信公众号,如《当代电影》《电影文学》《世界电影》等学术期刊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传播电影知识。除学术期刊外,高校教师也加入其中,电影资料馆的老师沙丹就是微信公众号“幕味儿”的运营者,该公号的文章多为约稿制和投稿制的文章,大部分文章均为电影研究者、电影专业学生撰写,保证了文章的专业性。“幕味儿”内容的选题多为时下热门电影,语言风格也脱离学术文章的艰深难懂,更加通俗化。民间组织/个人的影视类微信公众号,如“Sir电影”“独立鱼电影”“桃桃淘电影”等,凭借迎合了自媒体红利期的趋势及专业的运营方式积攒了大量人气,形成巨大的影响力,成为自媒体影评的中坚力量。专业的学术期刊、学院派电影专业者、影视从业者、影迷、普通观众共同构筑起影评自媒体的整体生态。3.传播信息形式的碎片化。传统影评运用专业的电影理论分析影片,逻辑严谨、信息完整,而目前的自媒体影评则颠覆了以往的话语组织方式。影评的传播平台由博客发展到微博,长篇大论有助于深入解读电影文本,但太长的篇幅对的频率和传播者的接受程度都有影响,于是“袖珍版博客”——微博应运而生。伴随着微博兴起而出现的微博影评篇幅短小,信息者可以随时随地碎片信息,还可以多次密集地信息。碎片化已成为网络影评的一大特性。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自媒体不仅是一种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而且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影响着信息的结构方式,甚至影响人的感知方式。正如麦克卢汉所指出的:“媒介即讯息。”微博作为一个提供碎片化内容的平台,驯化了平台上的受众,使用者由于经常浏览微博上的碎片化信息,使得自己接收信息、处理信息的方式发生改变。受众更倾向于浏览碎片化信息,而不再具备深度阅读和思考的专注力。用户在海量信息中更倾向于选择碎片化信息,创作者信息也遵从当下大众的接受习惯,创作碎片化的传播内容。

  三、自媒体电影评论对电影传播的控制功能

  1.议程设置营造意见气氛。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之一。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4]。随着自媒体影响力的日益加大,片方也开始将营销重点转到新媒体平台,微博大V、影评公众号成为重要的广告投放对象。在一部电影上映之前,片方会利用大众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和市场营销策略,把影片的宣传推介做成一项全方位、立体化、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以《地球最后的夜晚》为例,宣发团队在微博上注册官方微博“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以来,该微博陆续电影相关的海报,各种版本的预告、片花,主创团队的访谈,对影片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影片主创方还参加时下热门的综艺节目,凭借热门综艺的热度在微博上形成热搜,变成热点话题,快速提高影片的知名度,吸引原本不关注该影片但关注综艺节目或者微博热门话题的潜在受众成为影片关注者,形成综艺电影的联动传播。随后,宣发团队举办线下活动,并鼓励参与的网友创作充满趣味和创意的vlog短视频在微博上传播,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播方式使影片在网上发酵成为热点事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最后,宣发团队策划电影事件,将影片定于2018年最后一天上映。选定这一天一方面是为了和影片名字相契合,另一方面抓住了现代人注重仪式感的心理。《地球最后的夜晚》在上映之前,借助各种媒介和各方力量对电影充分宣传,为受众设置议程,调动了受众的观影欲望,达到了电影传播的效果。2.多级传播强化传播效果。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传播规则和方法的巨大变革,传播路径由线性改为非线性。与此同时,传播层级也发生巨大改变,由传统点对面的大众传播变为多级传播。网络传播的革命意义,并不是取消信息链,而是让信息链变形,传播层级仍然存在[5]。微博影评推动了“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影导演、演员明星、影迷、普通观众通过微博平台,消除了身份鸿沟,不受限制地全方位交流互动。电影批评由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多级传播模式。自《地球最后的夜晚》官方微博开通以来,其不断剧照、片花、相关访谈、影评,对影片主动进行议程设置,打造其知名度,此为一级传播;关注这部电影的影迷,会主动搜集查询影片信息,并发表对影片的看法,受众之间的相互影响会超出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此为影评的二级传播;以上这些传播者的微博受众在转发过程中,为影评的传播扩散起到关键作用,于是构成三级传播;当微博用户对传播者微博进行评论时,两者会在互动中迸发交流火花,产生更多解读,从而实现第四级影评传播。微博平台的互动功能赋予了微博影评多级传播模式,并打破了传受双方固化的局面,使传受双方在互相转换的过程中强化传播效果。3.打造意见领袖影响传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是在传播过程中实现的,影响力的构成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链接、多级传播的轨迹。在此过程中也有一个多级发展逐渐形成的影响力范围[6]。影评人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发表深刻且具有洞见的言论,在各大平台上引起粉丝的关注、评论、点赞和转发等各种互动,人气不断聚集,经过各种粉丝尤其是大V的转发或链接,观点会向更大的范围传播,对整个网络空间形成影响力。而意见领袖一旦形成就会对网络传播产生影响。如“Sir电影”“独立鱼”“桃桃淘电影”等都是拥有众多粉丝关注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领袖。理论上,自媒体影评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方式,呈现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传播特性,但在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仍会发挥影响力进而影响传播。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影评对一部影片的推介或者评论,可以对观众观影产生导向作用。在一部电影上映前,片方会组织媒体看片会,邀请知名影评人或者电影媒体参加,并将影评文章在网上,从而引导观众观影。在影片上映过程中,影评人对影片的褒贬态度往往会形成意见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普通观众对影片的评价。

  四、结语

  影评范文篇7

  当下影视批评缺乏扎实的研究性的支持蔡翔

  我把影视看作文化产品而不是艺术产品,作为一个公共文化产品,可以把它看作四方面力量博弈的过程:主流意识形态、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念、知识分子的参与、资本介入的过程。四方面力量既是博弈的过程也是冲突和妥协的过程。我个人认为,四个方面在今天要有一个重新解释的过程。

  大学要介入批评,大学的特征是什么,更应该提供一个研究性的支持,今天我们为什么会对很多批评不太满意,某种原因是后面缺乏扎实的研究性的支持,80年代的文学研究批评之所以那么有力量,是因为它后面有一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支持。那么今天来说,对影视应该加强专业、细致、带有方法论的研究,包括对主旋律的影视片的研究。这样的一个研究出来以后会为媒体的影视批评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向性。

  当代电影批评缺失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的电影活动和电影文体吕晓明

  如果当代电影批评缺失的话,那么它缺失的正是这样一种严肃的、科学的电影活动和电影文体。正像西方有的电影研究学者讲的,他们认为电影批评实际上也是一种需要依赖于认知的技巧、需要想象和品位而且集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一种实践活动。电影批评、需要有专业的学者、专业的技巧。这是我对现状的看法。那么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作为电影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的主体性的缺失和我们的商业化的社会背景这样一些很难一时改变的原因以外,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根本的原因,就是当代中国电影的工业,和当代的电影批评之间没有形成一种有机的互动的联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呼唤要有人文深度和人文高度的电影批评,但不是用人文科学去代替电影批评。当前对重要影片的评论很少,对年轻导演的关注很少。对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的发现和讨论也少。怎么提高电影批评水准?要实事求事,不要拔高和贬低,不要颂扬和反问。

  影视创作、制作和批评的三个不适应白烨

  我谈谈影视创作、制作和批评的三个不适应。第一个不适应——“大片无大评”。我觉得,这几年大片一直很火爆,这从市场上来说是好现象。但是评论太缺乏,其实有很多问题是可以讨论的,比如这些年,这么多编导都在搞古装武侠,是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没有人批评。我觉得大片没有相应批评的话,也是失衡的,像陈凯歌、张艺谋、李安这些导演及其他一些大牌演员,在观众中具有偶像作用,只要是他们的东西,观众会不假思索就接受,没有批评,这样很危险。

  第二个不适应——“管播不管评”。国家只依法禁止播出某些不健康的影视片,但不制约评论。电视台有时候会把剧组请来,播出一些花絮,但那些东西和评论没有任何关系。我觉得电视台和一般的媒体不一样,在播出的时候应该给予正确引导。其实评论最好的平台就是电视。

  第三个不适应——“乱改不顾评”。比如说,对古典名著的改编。早期的一些不错,过了几年,说人家老了,要从人性的角度重新改,重新弄,又不好好来,弄什么选秀。曾经在北京的一次活动中见过几个“红楼梦中人”的演员,个个都很漂亮,但这和《红楼梦》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完全是一个做秀的事件,选出的演员导演没法用,不合适。这样的事情没有人说,没有人批评。

  高等院校的影评应该受到关注徐甡民

  我觉得在现在这个人文环境下面,影评不可能或者说很难单独进行,因此,我觉得这是个非常艰苦的工作。我觉得电影的智力在衰退,有点像中国足球,兴致的确很高,但球却一直踢不进,没有长进。不太礼貌的讲,很多电影看起来真的叫拙劣愚蠢,看后坐在那里会生气。如果说对电影那么重要的一个艺术品种还有一点关怀的话,那么我们就觉得影评不得不作出尖锐的批评,这非常重要。在这个当中,我觉得现在高校,院校的影评应该受到关注,因为影评它还是需要有理论的素养,高校的一些老师、同学的一些影评它的确有一些理性辨析的东西。

  当然高等院校影评也有一个问题。过去有个电影叫《有话好好说》,我个人感觉,院校的某些少数的影评也是要“有话好好说”。影评这个东西是说理的,有理不在声高,有理也不在话语花哨,一定就是把它说到位,说准、说透,不在字眼上。高校的影评文章中很多词汇的出现,比如“语境”,很多文章都用。我们没有发现“语境”这个词的时候,我们的文章怎么写的。当然,用了“语境”包括很多很现代的词汇,也可能完全是好文章,但不要都这样,一种腔调。

  能不能寻求一种双方能够理解的对话石川

  我觉得今天会议的题目本身构成了人文知识分子的一种集体焦虑。以电影工业的角度来看,人文知识分子或者说某种民间话语正在被边缘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在这个工业市场当中无法构成一种积极的生产力元素。也就是说,工业不需要听你人文知识分子的评论,或者说,它听了你的评论反而导致它的生产力的一种降低。我觉得这也是很尴尬的一种现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按我个人的看法,主要是现在的中国的电影工业所处的一个文化生态、现实,这个现实充满了各种矛盾。

  具体而言,换到大片上,我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对大片的批评、攻击甚至谩骂、贬低。当然,如果从一个艺术分析或者从人文知识分子的角度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但我觉得这种评论是否能够适合现在的需要?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时我也很困惑,能不能寻求一种双方能够理解的对话,比如说,院校里的学院派批评能不能通过艺术批评方式,帮助创作者提高,慢慢地把我们倡导的理念、思想、价值观演变为一种积极的生产力元素。

  电影批评是有独立价值的陈思和

  批评家的任务不是拍电影,拍电影是导演的任务。电影批评与其他所有的艺术批评一样,都是有独立价值的。它与电影制作的好与不好一点关系都没有。电影制作得不好,供我们批评;制作得好,供我们研究。我并不觉得我们的影视批评有多么糟糕,现在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影视专业,博士也培养出来了。他们的职责不是为了拍电影,而是为了培养有关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崇高的审美能力。

  人文学者如何介入影视批评曲春景

  当影像文化铺天盖地的时候,影视批评的孱弱和缺失,会使人油然而生一种焦虑感。即便知识分子在精神上有一种介入意识,却很难找到与影视剧主创人员或者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我国导演不像欧美优秀编导那样本身介入理论研究和批评。其次,人文知识分子认为自己不懂电影,因此也不愿轻易介入影视批评。所以造成影视批评缺失的现象。其实,电影批评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影的本体批评,由懂行的专业理论家、批评家操控,面对小众;另一类是影视文化批评,面对社会和大众。理论家批评家不需要研究“用光”和“机位”等问题,其研究对象是市场上普遍民众都能看懂的影视作品,是这些作品携带出来的各种文化内涵。因此,人文知识分子应该是这类批评的主体,不用受业内某些有成见人士的影响。有些导演对这一块非常排斥。这种排斥并不是中国电影史一开始就有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发展得非常好,那个时代的电影对人文内涵是有要求的,他们是竭力邀请知识分子介入的。现在这种情况有很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这种情况应该有所改变。

  “思想淡出、学术凸显”是影视批评症结之一吴小丽

  李安和姜文同时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前者获得金狮,后者没有斩获。李安是一次次地运用普适性的叙事和普适性的人文关怀,来赢得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观众。姜文就输在电影的普适性人文关怀上。普适性不仅指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的兼顾和融合,更多地是指作品一定要触摸到人类内心深处的、共同的人性内涵,也就是每个人灵魂深处的不被轻易触动的、封存的“结”。如果触动了这一点,电影就带有人性深度,能够赢得观众。

  普适性价值同样适用于影视批评。当前影视批评文章并不少,然而很多文章只是各类知识的堆积、学术的炫耀、某种时兴方法论的实验,沉浸在学术的孤芳自赏当中。学术研究式的批评只能存在于高校、研究机构,专业的学术圈里,是研讨会、评职称、博士硕士毕业论文的需求,它们与现实是毫无关涉的。新时期以来,“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问题,也是影视批评的症结之一,人文批评的缺席是思想的缺席和淡出。

  真正有效的批评应该以人文性为核心曾军

  专业影评存在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对常识的沉默,对基本的社会伦理问题保持一种沉默,去追求别样的意义。第二个是意义的过度阐释的现象,就是说本来没有,硬要在影视剧里去挖掘各种各样的意义。我引用乔纳森·卡勒一句话来说明目前专业影评的一个问题,他说:“正如大多数知识活动一样,诠释只有走向极端才有趣,四平八稳、不温不火的诠释表达的只是一种共识,尽管这种诠释在某些情况下也自有其价值,然而,他却像白开水一样淡乎寡味。”所以那些从事专业文化评论、文学评论、影视评论的人,对这些淡乎寡味的意义,很容易就把它们抛弃掉。我的结论很简单,如何让影视批评真正深入到普通观众的心坎里面,能够被他们所接受。普通观众的欣赏趣味就是对人生对命运的一种共鸣。那么,我们的影评,针对编导而言,就应该探讨这种具有普适性的人文关怀如何用镜头语言更好地去表达;面对观众,我们应该探讨如何从中吸取人生的意义。这可能又回到了80年代初启蒙的状态,可能现在回不去了,但是我觉得我们既然要谈人文学者如何介入,那么人文性的强化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真正有效的批评应该是以人文性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理性精神的一种批评。

  美国电影评论面面观孙绍谊

  先介绍美国的一些情况。美国的电影研究成为一个学科是从1960年代开始在大学里出现的,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表现出强烈的理论性和当代性倾向。电影研究在确立自身学科身份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使其日渐游离于电影创作实践和大众观影行为之外。美国大学开设的很多电影课程和教授撰写的文章都是高深的、很理论化的,基本上发表在学术刊物上,跟现实毫无关系,跟创作和大众的观影行为毫无关系。这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是满足于学术机构里面的知识活动,成了由学术出版、学术研究以及大学课程构成的研究类大学运作机制的一部分。电影理论和电影研究的课程整个有一个内循环的过程,基本上不和创作实践、观影行为发生关系。

  和创作实践和观影行为发生关系的是在电视、报纸、杂志上出现的介入电影的专门的评论员,这些人不是也不可能是在大学里面任职的,他们可能没有博士学位,但却是学电影出身的,形成了一个很专业的队伍。这批影评人绝对是有价值的,观众也养成了一个观影习惯,他们专门看影评人的评论才决定看哪部电影。培养一个品牌的影评人是比较难的。而美国大学的理论传统比起中国来更加浓厚,更象牙塔一些。

  批评的缺失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严格的阅读者的缺失孙善春

  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我经常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影像的阅读者,而没敢把自己当作一个批评家,虽然有时也不得不写一些所谓的批评文字。我们在说批评者缺失的时候,我首先会想到一个阅读者的缺失,认真的、优秀的、非常专业的阅读者的缺失。在这个资讯非常发达的时候,我们都能够非常轻松地变成专家,在电影这个机械技术复制的时代,连卖报的小童他都可以说是半个专家,他也可以谈电影,当然他谈得可能不像我们那么专业。那专业是什么呢?我想专业读者他要读得非常地细致,要有趣,要有美感,要投入时间,要享受阅读的乐趣,一种鉴赏式的古典情怀的欣赏,我觉得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态度。因而,我觉得批评的缺失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严格的阅读者的缺失。

  中国电影批评界的分工倪震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批评基本完成了体制化的分工,现在中国电影批评界从体制分工来讲,大概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政治主流的影视评论,第二种是商业性广告性批评,第三种是学院派人文知识分子批评,第四种是网络化全面性的电影批评。实际上这几种都有交叉,比如网络批评里也有很多很专业的很优秀的批评,第一种政治主流的影视评论也有相当多的教授参与进来,无论从文化政策、产业研究包括艺术本体论方面都体现出很高的水平。商业性广告性的批评实际上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娱乐记者手中。

  在这种定位之下,我们人文类知识分子能做什么,能完成什么功能,能否把学问做到国际性的世界性的水平,能否在国际性的交流平台上做到话语畅通。我们就要拿出一个人文研究的姿态和学问的深度来进行表达。最后才是影响创作者。我们应该根据中国国情,既能够有一种很好的、温和的、古典式的评论方式,也要适当地关注我们在这个语境里怎样寻找群体性的、和学院派的电影研究应有的阵地。

  中国有没有独立的影评毛尖

  很多年前看到戈达尔的剧本里面有一句话,电影只不过是金钱罢了。当年觉得很难接受,因为戈达尔电影的美学特征好像和金钱有些距离,但是这几年把戈达尔的后期作品都看了以后,并且随着电影形势的发展,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准确,而且它也可以应用在影评上,“影评也不过是金钱罢了”。今天在国内写影评,有的时候很灰心,泥牛入海可能还是好的结果。所以整个逻辑是,谁砸的钱多,谁的影响力就大。这个逻辑的反向同构或者是反向运作就催生了暴力影评,基本是你砸金钱,我砸板砖。所以在影评界,道德重构成了最艰难也最不可能的事情,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悲观的问题。

  中国现在到底有没有独立的影评,或者说有多独立,互联网可以吗?我觉得网络影评以匿名性获得欢呼,好像草根影评也占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其实是很不乐观的。大量的心情式影评,没有立场,也很飘忽,这种影评其实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那种独立影评的地位。所以我宁愿暂时保持不独立的状态。那么,对于大学来说可以做什么呢?我想大学首先要把电影作为一种阅读,另外大学可以提供电影史的知识,提供更多角度的方法论的知识,不断强迫观众重新体验他本身作为电影观众甚至是电影作者的可能性,然后就是发挥想象力,影评需要更多的文化想象力和各种文化知识,包括重新研究电影意识形态和消费市场。

  必须重估影评人和电影研究的价值葛颖

  我觉得影评人就这个时代来讲是生不逢时的。因为之前影评人其实在社会上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当然他们的人数也少,并不像我们今天那么多。创作界非常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因为他们除了影评人这个身份之外,大多数还有其他的身份。还有一个我觉得生不逢时的原因是本来的大众是沉默的,影评人非常有幸地成为了大众的代言人。但是今天随着媒体的发达,大众文化的发达,他们有了表述自己见解的可能和空间,因此我们根本上失落了一个代言人的角色。也就是说影评人在这个时代被创作者和大众同时抛弃了。

  所以倘若我们谋求继续存在的可能,就必须重估影评人和电影研究的价值,以此展开生存的新维度。在公共空间中不断将热点议题引向建设性的方向,将火爆的争论、甚至诋毁谩骂引向逻辑释理,应该成为我们介入大众的姿态。对时下创作界晦明不清的问题,能够提供扎实的基础性研究成果,帮助厘清一些观念,构建创作方法。我们也可以是创作界的密切监视者,阐释不良的创作动态背后的玄机,进行善意的揭露和警示。

  学界自说自话甚至是各说各话刘海波

  影评范文篇8

  合适的影片才能给教学带来好的效果,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严格选材。电影教学专家邱政政指出:看原版外文电影有三看,一看语言是否大,二看内容是否接近生活,三看发音是否清晰地道。电影选择要内容健康、文化信息丰富、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针对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用相对简单的英语电影,如《泰坦尼克号》、《百万美元宝贝》、《侏罗纪公园》、《公主日记》等,此类影片不但内容轻松搞笑,适合学生模仿、背诵,轻松地剧情更易学生融入其中,起到怡情作用。而《乱世佳人》、《阿甘正传》、《蒙娜丽莎的微笑》、《肖恩克的救赎》等文学性较强的影片则更适合高职类三年级学生等。这些源自经典文学名著的影片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挖掘更多的语言素材,而且其中的经典台词可以用来模仿、翻译等。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

  二、英文电影赏析课的教学方法

  1、简要介绍所要赏析的电影的基本情况开设英文电影赏析课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水平,而非娱乐的目的,因此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可以介绍英美著名电影导演和演员小传及他们的成名作、代表作,介绍每一部佳作影片的故事梗概、主题思想、主要人物、主要对白,选择体现影片完整故事情节的主要对话,以及讲授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文化背景及语言难点,可用挂图、旁白、幻灯片等方式配合中英文对照来讲解。教师可集中讲解,也可以随着影片的播放穿插讲解,以便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最生活化的语言,在兴趣盎然的视听和阅读中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及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而提高分析、欣赏和判断能力。

  2、任务分配所要欣赏的英文电影基本情况介绍完毕后,教师向学生明确本次课要达到的目标并分配本次课的相关任务,如听力练习、口语学习、主题提炼或写电影评论。

  3、电影放映通过电影的播放,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在教师的精心挑选及合理安排下,学生能够欣赏到诸如故事片、动作片、纪录片、动画片、科幻片、音乐片等代表作品。本阶段的重点是排除干扰,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以利于激发其视听动机,增强其对影片语言内容、情节画面的理解和识记。

  4、组织集体讨论和练习集体讨论是英国大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集体讨论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更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集体讨论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等形式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畅所欲言。

  影评范文篇9

  关键词:电影评析;精神科护理;本科护生;教学评价

  精神科护理学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精神科护理基本能力的专业课程,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的特点[1]。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症状的特殊性,在精神科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2],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精神科护理学教学的需要。电影拥有非凡的力量,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载体,有很多电影都围绕着精神疾病的主题[3],借助这样的载体,把精神科教学内容附于其中,通过它们传递教学信息[4],可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各类精神疾病,全面洞悉丰富而又复杂的精神症状,熟悉各种治疗方法,对精神疾病产生系统而全面的认知[5];同时,电影评析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的教学基本特征[6],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目前,国内较缺乏将电影评析运用到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研究,故本研究首次尝试将电影评析运用到护理本科生的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评价和反馈其教学效果,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7月参与“精神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2015级护理本科生48名,其中女生44名(91.7%),男生4名(8.3%)。1.2方法。1.2.1电影评析的实施过程和完成要求。在开始授课前,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团队集体备课,讨论商榷后最终确认了24部与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精神疾病和症状学知识相关的电影,并将其制作成一张电影清单。在开学后的第一次课上,将电影清单发到每一位同学手里,要求同学们自由组合,每2人一组,从电影清单中自行选择观看一部电影,每组选择的电影不得重复,在课程结束前3周必须完成并提交一份小组电影评析作业,要求不少于1200字,电影内容应围绕以下3个方面进行评析:(1)该片中主要人物具有何种精神或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有哪些?(2)对该种类型的精神或心理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有哪些?(3)通过观看本部电影,谈谈你们对此类精神或心理问题的认识。完成电影评析作业后,在期末最后一次课上进行PPT汇报,每组汇报时间8min,汇报形式不限。1.2.2电影评析的反馈和评价。1.2.2.1电影评析的成绩。采用自行拟定的影评分析评价表,分别从电影主题和情节(20分)、精神症状分析(20分)、案例的处理方法(20分)、对精神问题的认识程度(15分)、汇报思路(15分)、小组分工(10分)6个方面给予学生电影评析作业的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该组同学完成电影评析作业的质量越高。1.2.2.2电影评析的过程反馈。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期末精神科护理学考试结束后进行。由监考老师向学生发放电影评析的过程反馈表,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后当场回收。1.2.2.3电影评析的考核评价要素的反馈调查。自行设计电影评析的考核评价要素的反馈调查表,该调查表主要包括电影选择(3个条目)、精神症状分析(2个条目)、作业和汇报(2个条目)和团队合作(3个条目),总共4个维度,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不同意、较同意、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4分。分值越高,表示学生对电影评析的考核评价要素掌握得越好。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73。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本科护生对电影评析的过程反馈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100%。见表1。2.2电影评析成绩与精神科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学生的影评分析成绩(86.01±2.73)分,期末闭卷考成绩(78.48±9.43)分,两者呈正相关(r=0.29,P=0.046)。2.3学生对电影评析考核评价要素的反馈结果。学生对电影评析考核评价要素的掌握总分为(31.56±4.26)分,各维度条目的平均,见表2。

  3讨论

  3.1开展电影评析可提高本科护生对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采用传统方法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时,一般较为枯燥,但在开展电影评析的过程中,通过观摩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一些晦涩难懂的精神症状借助电影拍摄艺术中一些特殊的表现方式和剪辑手段,容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故事情景中,使得原本枯燥生硬的概念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和理解精神症状[7]。另外,一些经典的心理题材的电影,设计的剧情往往比较复杂,人物形象也常常具备多面性,当一些复杂的精神症状交错穿插在剧情中时,需要学生充分运用到课堂上所学到的精神科疾病知识进行一定的推理和辨析,才能准确识别和判断出相应的精神症状。本研究显示,电影评析开展得越好的同学,其期末理论考试的成绩越高(P<0.05),精神科护理学的知识掌握得越全面。Dickens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影评析提高了学生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参与度,使其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不但激发了其课堂内外学习的兴趣,亦显著提高了学习效果[6],与本研究结果相似。3.2开展电影评析有利于培养本科护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学习满意度。本研究发现,87.5%的学生愿意合作完成电影评析的作业,81.3%的学生对自己在影评分析时的表现感到满意,87.5%的学生则对团队其他成员在影评分析时的表现感到满意,此与Pereira等[8]研究报道相似。其结果表明,电影评析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积极性,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电影评析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学习效率,不仅培养了本科护生团队协作的精神,也提高了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的成就感,因而每位学生评价自身和其他团队成员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满意度均较高。3.3电影评析的设计方案应更加人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均认同精神症状的分析应紧紧围绕电影内容,且应全面和准确,而选择的电影应与所学的课程内容完全相关,电影的内容不是越复杂越好,电影情节在考核时不必赘述,应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然而,电影评析的过程反馈调查结果则显示,在电影评析的过程中,学生感觉最困难的部分是对精神症状的分析,其次是撰写影评分析的报告和对电影情节的描述。上述结果表明,学生对电影评析的考核要求虽然较为明确,但对电影评析完成的质量尚存在不确定感和畏难情绪。故今后在设计电影评析的教学方案时,应更加人性化,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和疑惑,及时予以解答和指导,并加强课后师生互动平台的建设,以及时了解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针对精神症状的分析,教师除了在课上可以引入相似的案例或剧情进行解析,课后也可以在师生互动平台上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共同探讨和分析心理电影中的一些复杂场景和人物角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并纠正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些理解误区[3]。另外,选择电影主题和内容时,今后可以考虑将教师的推荐和学生的喜好充分整合,在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空间的同时,提供学生一些专业化的指导,帮助其在电影赏析的过程中,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精神症状,明确精神疾病的治疗、护理和转归。

  4小结

  影评范文篇10

  关键词:电影评析;精神科护理;本科护生;教学评价

  精神科护理学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精神科护理基本能力的专业课程,具有广泛性和社会性的特点[1]。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症状的特殊性,在精神科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2],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精神科护理学教学的需要。电影拥有非凡的力量,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载体,有很多电影都围绕着精神疾病的主题[3],借助这样的载体,把精神科教学内容附于其中,通过它们传递教学信息[4],可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各类精神疾病,全面洞悉丰富而又复杂的精神症状,熟悉各种治疗方法,对精神疾病产生系统而全面的认知[5];同时,电影评析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的教学基本特征[6],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目前,国内较缺乏将电影评析运用到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研究,故本研究首次尝试将电影评析运用到护理本科生的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综合评价和反馈其教学效果,以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7月参与“精神科护理学”课程学习的2015级护理本科生48名,其中女生44名(91.7%),男生4名(8.3%)。1.2方法。1.2.1电影评析的实施过程和完成要求。在开始授课前,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学团队集体备课,讨论商榷后最终确认了24部与课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精神疾病和症状学知识相关的电影,并将其制作成一张电影清单。在开学后的第一次课上,将电影清单发到每一位同学手里,要求同学们自由组合,每2人一组,从电影清单中自行选择观看一部电影,每组选择的电影不得重复,在课程结束前3周必须完成并提交一份小组电影评析作业,要求不少于1200字,电影内容应围绕以下3个方面进行评析:(1)该片中主要人物具有何种精神或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有哪些?(2)对该种类型的精神或心理问题的常见处理方法有哪些?(3)通过观看本部电影,谈谈你们对此类精神或心理问题的认识。完成电影评析作业后,在期末最后一次课上进行PPT汇报,每组汇报时间8min,汇报形式不限。1.2.2电影评析的反馈和评价。1.2.2.1电影评析的成绩。采用自行拟定的影评分析评价表,分别从电影主题和情节(20分)、精神症状分析(20分)、案例的处理方法(20分)、对精神问题的认识程度(15分)、汇报思路(15分)、小组分工(10分)6个方面给予学生电影评析作业的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该组同学完成电影评析作业的质量越高。1.2.2.2电影评析的过程反馈。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期末精神科护理学考试结束后进行。由监考老师向学生发放电影评析的过程反馈表,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后当场回收。1.2.2.3电影评析的考核评价要素的反馈调查。自行设计电影评析的考核评价要素的反馈调查表,该调查表主要包括电影选择(3个条目)、精神症状分析(2个条目)、作业和汇报(2个条目)和团队合作(3个条目),总共4个维度,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不同意、较同意、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4分。分值越高,表示学生对电影评析的考核评价要素掌握得越好。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73。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本科护生对电影评析的过程反馈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48份,回收有效问卷48份,有效回收率100%。见表1。2.2电影评析成绩与精神科期末考试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学生的影评分析成绩(86.01±2.73)分,期末闭卷考成绩(78.48±9.43)分,两者呈正相关(r=0.29,P=0.046)。2.3学生对电影评析考核评价要素的反馈结果。学生对电影评析考核评价要素的掌握总分为(31.56±4.26)分,各维度条目的平均,见表2。

  3讨论

  3.1开展电影评析可提高本科护生对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采用传统方法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时,一般较为枯燥,但在开展电影评析的过程中,通过观摩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一些晦涩难懂的精神症状借助电影拍摄艺术中一些特殊的表现方式和剪辑手段,容易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故事情景中,使得原本枯燥生硬的概念一下子变得生动形象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和理解精神症状[7]。另外,一些经典的心理题材的电影,设计的剧情往往比较复杂,人物形象也常常具备多面性,当一些复杂的精神症状交错穿插在剧情中时,需要学生充分运用到课堂上所学到的精神科疾病知识进行一定的推理和辨析,才能准确识别和判断出相应的精神症状。本研究显示,电影评析开展得越好的同学,其期末理论考试的成绩越高(P<0.05),精神科护理学的知识掌握得越全面。Dickens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影评析提高了学生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参与度,使其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不但激发了其课堂内外学习的兴趣,亦显著提高了学习效果[6],与本研究结果相似。3.2开展电影评析有利于培养本科护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学习满意度。本研究发现,87.5%的学生愿意合作完成电影评析的作业,81.3%的学生对自己在影评分析时的表现感到满意,87.5%的学生则对团队其他成员在影评分析时的表现感到满意,此与Pereira等[8]研究报道相似。其结果表明,电影评析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精神科护理学的积极性,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电影评析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学习效率,不仅培养了本科护生团队协作的精神,也提高了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的成就感,因而每位学生评价自身和其他团队成员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满意度均较高。3.3电影评析的设计方案应更加人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均认同精神症状的分析应紧紧围绕电影内容,且应全面和准确,而选择的电影应与所学的课程内容完全相关,电影的内容不是越复杂越好,电影情节在考核时不必赘述,应言简意赅,突出重点。然而,电影评析的过程反馈调查结果则显示,在电影评析的过程中,学生感觉最困难的部分是对精神症状的分析,其次是撰写影评分析的报告和对电影情节的描述。上述结果表明,学生对电影评析的考核要求虽然较为明确,但对电影评析完成的质量尚存在不确定感和畏难情绪。故今后在设计电影评析的教学方案时,应更加人性化,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和疑惑,及时予以解答和指导,并加强课后师生互动平台的建设,以及时了解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针对精神症状的分析,教师除了在课上可以引入相似的案例或剧情进行解析,课后也可以在师生互动平台上增加与学生的交流,共同探讨和分析心理电影中的一些复杂场景和人物角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并纠正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一些理解误区[3]。另外,选择电影主题和内容时,今后可以考虑将教师的推荐和学生的喜好充分整合,在给予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空间的同时,提供学生一些专业化的指导,帮助其在电影赏析的过程中,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理解精神症状,明确精神疾病的治疗、护理和转归。

  4小结